当前位置:首页 - 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- (第一四0集)
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 (第一四0集)  1992/1  台湾华藏讲堂  档名:04-003-0140

  请翻开经本第三百六十七面,第七行最后三个字看起:

  【第三释入者。即能所契合。泯绝无寄。方为真入。广如宗中。】

  这是解释品题入字,这品经它完全的题目是「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菩萨行愿品」,这个入不思议解脱境界,「解脱境界」前面讲过了,普贤行愿也讲过了,最后说一个「入」。为什么入不先说要后说?因为它这个入通能所,所入的是不思议解脱境界,能入是普贤行愿,所以入有能入、有所入,摆在最后说。这一个字是全经的关键,最重要。换句话说,我们能不能入这个境界?真能入这个境界,那释迦牟尼佛这个经就没有白讲,这个入就是我们俗话讲证入,证果的意思,真正能够证得这个境界。这个境界就是入一切如来所证的境界,如果我们证得,那就成佛。所以入这个境界就不是普通的证果,是最究竟、最圆满的佛果。

  那个入是什么样子?这个地方有几句话形容,一定要做到『能所契合』,「能」是普贤行愿,「所」是不思议境界,这经上讲的不思议解脱境界,也就是清凉大师在本经里面所讲的四无碍法界;理无碍法界、事无碍法界、理事无碍法界、事事无碍法界,这合起来叫不思议解脱境界,这是诸佛如来所证的。底下这一句说得好,『泯绝无寄』,这个意思就像水乳交融,它确实有能有所,但是能所确实分不出来,好像水乳交融,确实是有水有乳,但是融在一片,确实是没有法子分。入这个境界才叫真入,前面我们已经说了不少。到这个时候我们应当明白,真正契入之后不但我们的心跟虚空法界融成一体,我们的智、我们的德能,具体而言,就是所谓六根的作用;眼的作用是能见,耳的作用是能听,六根的作用也跟虚空法界融成一片。我们要问:尽虚空遍法界哪一法你没有见到?当然见到。为什么见到?融成一片。一一法里面都有我们自己的见性见,那当然明了,都有我们的闻性闻,当然听清楚,这是真理,这是事实真相。

  我们今天这个能力丧失掉了,如果不藉这科学的工具,我们这个地方讲话,那个后头都听不到,这就是障碍。本来没有障碍,现在有了障碍,我们要问障碍生起来,我们六根的能力是不是从虚空法界缩回来了?我问的这个问题,佛在《楞严经》上有答案,其实没有。我们六根的能力不管你是在悟或者是在迷,是有碍无碍,它都周遍法界。周遍法界为什么不起周遍法界的作用?这个要怪自己,佛在《华严.出现品》里给我们讲得很明白,这个能力怎么样失掉的?「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,这个证得就是此地入的意思,你因为有妄想、你因为有执著,所以你这个能力就失掉。这个失掉不是真的失掉,如果真的有失掉、有得到,那就不是自性。自性一切是本来具足的,绝对没有得失,诸位要晓得我们的病就是在妄想执著。

  所以佛法没有别的,自始至终无非是把妄想执著去掉而已。去掉了就真入,因为我们有妄想、有执著,就有能、有所!有能执著的我,有所执著的法,就有能、有所。几时能所没有,能所变成一个,那叫真入;凡是有能有所,没入。我们自己想想自己有没有入这个境界?有我、有你、还有他,没入,为什么?有能有所!起心动念都有分别、都有执著,所有一切障碍都是从分别执著里头生的,但是分别执著根本就不是事实,是一个错误的观念而已。佛法里面讲的「不相应行法」,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抽象的概念,不是事实,事实上绝对没有界限。我们住这个房子,譬如说这我家,隔壁那个人家,我们这两家房子有没有界限?没有界限。界限从哪来?是人划的,这地没有长界限。国家与国家也没有界限。没有界限是事实,没有界限,你就去想一个界限,这是错误的。所有一切能力丧失的因素就在此地。佛没有别的教给我们,教给我们认识事实真相,真相没有界限,真相里头没有分别执著,这你才能够见得到真相,见到真相就叫做入。我们看底下的《疏》,看最后一行:

  【然此一品。即是一经。亦犹楞伽佛语心品。又於一品之内分之别行。故无次第之异。】

  这一段文我们看《钞》里面的解释:

  【然此下。后。】

  就是我们刚才念的,『后』就是最后一段,这是第四大分里头最后一段。

  【明品摄经圆。】

  『明』是说明。『品』是一品经,虽然是一品经,但是全经的意思都在这一品里。『摄』就是包括的意思,这一品包括全部的经义。

  【文中二。初引例明备成一经。】

  前面一段后面解释:

  【不题次第之所以。】

  末后讲,『故无次第之异』。这是清凉大师他参加《华严经》的翻译,全部经翻译成功之后,他老人家讲最后这一卷,提出来单独流通所以称为「别行」。全品,这讲一品经,不是说一部经,一部经是整个《华严》,这一品经就是大经「入法界品」。贞元年间所译的,我们现在所读的,这是《四十华严》,《四十华严》就是《华严经》最后的一品。但是它这是四十卷里面的一卷,最后的一卷,清凉提出来是别行流通。这底下解释:

  【今初。】

  就是举一个例子,说明一卷一品经里面含著全经的经义。

  【楞伽四卷。属大部。略出一品。得名为经。】

  所以『一品』也是经,这个例子很多,像《法华》是一部大经,我们中国人最喜欢读的是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,「普门品」是《法华经》里面的一品,这一品它也称经,像这种例子很多。在这个地方这四十卷是属於『大部』。

  【别行一品。全是一经。】

  所以这个『别行』,这最后一卷是四十卷的总结,不仅是四十卷的总结,是全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的结论,这才显示这一卷经的不可思议。所以古人讲这一部经是《华严经》的关键,是全经的精华。读这一卷就等於读了全部的《华严经》。但是我们仅仅读经文很难体会这个意思,读了这一部《疏钞》就不怀疑了。你看清凉的注解,宗密大师的钞,他们两个人给我们详细的一说,确实没错,整个《华严经》都在这一本里面,对我们现代人来讲,现代人工作都很繁忙,没有时间,也没有能力摄受大经,像这样的分量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可以说是恰到好处,不算太长也不是太短,合这个经疏一起,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非常有用。

  【又於下,释不题次第之所以。】

  如果『题次第』,这一卷经是第四十卷,但是他没有说,他没有说《普贤行愿品卷四十》,没有这个样子,把这个卷的字样去掉了,只用《普贤行愿品别行》。《疏》是清凉国师他做的,《钞》是宗密大师做的。我们底下三百六十九面题目看到了,「唐圭峰草堂寺沙门宗密随疏钞」。宗密是华严宗第五代的祖师,清凉是他的老师是第四代。《疏》是清凉做的,《钞》是宗密做的。他只是写一卷,别行一卷,而不用第四十,说明这个意义,这个意义很深很广,这个用意就是说这一卷就是整个《华严》的浓缩,也就是说明这一卷经就是《华严》的全经,它有这个意思在,使我们对於这一卷非常重视。再看下面第五大科:

  【随文解释。】

  从这个地方要入经文,前面这一段,『随文解释』这一段,前面这两行是解释科判,我们从第六行看起,《疏》:

  【此经既属大经。望贞元所译。乃是五相之中第五。显因广大相之中。第五重示普因故。则三分之中。但有后二。】

  这一段必须要把大经做一个简单的介绍,下面这《钞》里头就是大经简单的介绍。先说明什么叫『五相』,这『贞元』诸位知道,「贞元」所翻译的《新华严经》就是我们常讲的《四十华严》,实际上就是圆满的《普贤菩萨行愿品》。这一品经总共有四十卷,是唐朝德宗贞元,贞元是年号,贞元年间所翻译的我们称它作贞元本。此品第三卷,这个此品是讲全部的《普贤行愿品》,它一共有四十卷,第三卷它这个初三卷,诸位看《四十华严》就晓得,前面三卷是本会,它这一共分成两会:本会跟末会。末会里面就是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》,本会经文少,末会经文就长了。

  【从第四经已后。】

  『第四经』就是第四卷,第四卷以后一直到四十卷。

  【即文殊大士出善住楼阁。行化南方。】

  这就是著名的「五十三参」。文殊菩萨是善财童子的老师,善财在文殊会上成就了根本智,那是在本会。文殊菩萨『出善住楼阁,行化南方』,这个时候就成了分会,这是本会、末会,本末二会。

  【文分为四。一六千比丘会。二诸龙会。三三乘会。四明渐证所表。即善财历事善友。遍求法门。名为末会。】

  末会我们这里看到了。这全经总分为本末二会,在末会里面:

  【遇五十五圣者。所得法门。摄为五相。】

  『五相』从这来的,五十五位菩萨把它归纳起来分为五大类,这叫「五相」。

  【文殊等四十一人名寄位修行相。】

  这个『寄』就是寄托,『位』是位子,好像是什么?我们在学校念书,在台湾在学校念书住学校的还不多,在大陆学生多半都是住在学校里。我们过去在大陆念中学的时候就住在学校里,只有寒暑假才可以回家,平常住在学校里,寄宿,寄住在学校里。『寄位修行』,这个菩萨好像寄住在这个位置,这个寄住就不是永远住在这里,为什么?他毕业就走了,他不会永远住在那个地方。跟这读书情形是一样的。这一次我到大陆看了几所大陆上很有名的学校,我们第一天到南京,看了南京师范大学;到上海看了复旦大学;到大连看了辽宁师范大学;到北京的时候,去访问北京大学。这些学校学生还是住在学校里,过的团体生活,确实是非常的理想,相当我们这里寄位修行,他们在学校念书就跟我们《华严经》寄位修行没有两样,是一样的意思。这四十一个人代表的是什么?前面这四十一个位次,十信位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这四十个位次。四十一个人代表著四十个位次。他这底下说得很清楚。

  【谓文殊一人寄十信。】

  寄十信位。

  【余四十人寄三贤十地也。】

  三贤十地。

  【四十人者。】

  这个地方很好,他把名字都写出来。诸位要晓得这些统统是大菩萨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。其中实在说大多数都是早已经成佛,所谓是倒驾慈航退居在菩萨的地位上,帮助同程度的同学,这真正叫大慈大悲。我们世间人做不到,菩萨才能做到。譬如说你读书,你已经毕业了,你现在再回到学校去做学生,做一年级的学生,做二年级的学生,为什么就做学生?帮助我们那些同学,我们这世间人谁肯干?没有人肯干,佛才干这个事情。

  【谓德云比丘。海云比丘。善住比丘。弥伽大士。解脱长者。海幢比丘。休舍优婆夷。毗目瞿沙仙人。胜热婆罗门。慈行童女。】

  这十个人。

  【寄十住。】

  像德云比丘初住,海云比丘二住,以此类推,这十个人代表十住菩萨,这是华严圆教的十住,这都是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的法身大士。下面是:

  【善见比丘。自在主童子。具足优婆夷。】

  那我们在这里看到『优婆夷』是在家的女居士,『自在主』是童子,『善见比丘』这是个出家人。诸位你看看这些你就晓得,这五十三参里面他所表的有出家、有在家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业统统都具足,都是菩萨。

  【明智长者。法宝髻长者。普眼长者。】

  『长者』,在社会上有地位、有身分、有智慧、有德行、还有财富,用现代的话来说是社会贤达,社会的仕绅,是这些人。

  【无厌足王。大光王。】

  这两位是国王,从这看出他们的身分。

  【不动优婆夷。】

  这是指在家的女居士。

  【遍行外道。】

  前面这第九位有胜热婆罗门,这个地方看到『遍行外道』,这就是示现我们现在所讲的宗教界的人士,这不是佛门的,是宗教界的人士。婆罗门教是宗教,这个外道也是一个宗教的信徒。由此可知,任何宗教都可以学佛,佛法是佛陀对於一切众生的教育,不管你信仰哪一个宗教,你也是一切众生里面的一分子,当然有接受佛教育的权利。所以当时许多外道,宗教家、宗教学者都来学佛。学佛没有改变他的宗教,没有说他婆罗门教放弃了,他来学佛教,做佛教徒,他依旧是婆罗门教。好比现在他是一个天主教的神父,他来学佛,学佛之后他还是神父,这就对了。我们在《华严经》上看到事实,遍行外道在佛门里面修行证了果,他还当他的外道,一定要明了。

  【已上十人寄十行。】

  这比前面位置高,十行位的菩萨。再看底下:

  【鬻香长者。】

  『鬻香长者』是商人做生意的,这是菩萨,菩萨商人。

  【船师婆施罗。】

  『婆师罗』是他的名号,『船师』是航海的船长,现在我们叫船长,航海的。你可以能看到的范围真是包括非常之多。

  【无上胜长者。师子频申比丘尼。】

  这是出家的女众。

  【婆须蜜女。】

  这个『婆须蜜女』是个淫女,讲风化这一类的,我们现在讲妓女。她也是菩萨,也是修行得道之人,而且她在道业修行的程度相当之高,你看她代表的是第五回向的菩萨,三贤位里面非常高的程度。

  【毗瑟胝罗长者。观自在菩萨。】

  观世音菩萨,观世音菩萨代表第七回向。

  【正趣菩萨。大天神。安住地神。】

  这两位就是一般宗教里面拜的天主、地神,可见得不但包括了我们人间各行各业男女老少,还包括了天神、地神,范围确实是非常的广泛。

  【已上十人寄十回向。】

  下面多半是主夜神来代表十地。像这个:

  【婆珊那演底主夜神。普德净光主夜神。喜目观察众生主夜神。普救众生主夜神。寂静海音主夜神。守护一切众生主夜神。开敷一切树华主夜神。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主夜神。妙德圆满主夜神。释种女瞿波等。】

  这十个人是十地,包括了文殊菩萨代表十信位,总共有四十一个人,这四十一个人代表的是寄位修行相。这诸位一定要记住,这是第一个阶段,第一个阶段从初信位到十地位。换句话说,总共是五十个位次,五十个位次文殊菩萨一个人代表十个位次,代表十信。

  【二遇摩耶夫人等一十一人。】

  第二善财童子遇到『摩耶夫人』,摩耶夫人是释迦牟尼佛的母亲,摩耶夫人有十一个人,这是第二会叫:

  【会缘入实相。】

  『入实相』,就是等觉地位,前面到『释种女瞿波』代表的是法云地的菩萨,大乘圆教十地圆满。所以摩耶夫人以后十一位都是代表等觉,等觉的境界跟佛是一样的,所以不能用一尊菩萨来代表,用十一尊来代表,这叫总教会缘入实相。

  【摩耶夫人。正念光女。遍友童子师。善知众艺童子。坚固长者。贤胜优婆夷。妙月长者。胜军长者。最寂静婆罗门。德生童子。有德童女。】

  这十一个人就是『德生』跟『有德』合在一起的,这两个人童男、童女代表一会,所以它总共有十一个人。

  【遇此十一人名会缘入实相者。谓会前次位差别之缘。同入实相理。寄等觉位。亲生妙觉。为佛母故。】

  这个意思诸位细心能够体会到,前面从初信到十地,实在讲,心还不平等。换句话说,修行还有能所,还有能、有所,到等觉能所没有了,所有一切分别执著统统没有。所以会前面四十一个位次到这个地方都恢复平等,『实相』就是平等相,实相是一相,所以说是『寄等觉位』,等是平等,前面是不平等,到这个地方是平等。『亲生妙觉』,妙觉就是佛果,等就妙了,这个不等就不妙,这个理我们要懂,要知道这才是真正的事实。

  那我们的修学就有了目标,目标在哪里?目标在平等心。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,起心动念都不平等。这里就要记住,不平等是凡夫,平等是佛菩萨。我们如何从一切不平等能够契入平等?平等就是不思议解脱境界,这个解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自在,自由自在,无拘无束得大自在。那个大自在是从平等心里面证得的,真正得大自在。你只要有分别、有执著就不自在,为什么?不平等。心性本来是平等的,法界本来也是平等的,所有一切不平等都是妄想执著生的。这我们读的《无量寿经》,《无量寿经》好!这本经连到注解才有这么多,要没有这些注解,光看经文很难体会到里面圆满的意思。但是《无量寿经》很容易体会,古人说《无量寿经》就是中本《华严》,那你就想到《无量寿经》跟《华严经》内容完全相同没有两样,所以这个经题上就有清净平等觉。它这个步骤好,教我们怎么入进去,这就是一条路子,先修清净,清净到极处就平等,平等就觉,那个平等是等觉,觉是妙觉。

  用什么方法修清净平等觉?用一句佛号。起心动念,这不能不起心动念,不起心动念那你就成佛,就不必修了。你还会起心动念,这就是凡夫,这一起心动念马上就转成阿弥陀佛,所有一切念头统统归阿弥陀佛,他这个方法好!禅家常讲: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,净宗用这句话用的比禅宗更踏实,这个觉是什么?一句佛号提起来就是「觉」,念头一起来马上就转到阿弥陀佛上,这就对了,久而久之自自然然妄想就少了,净念就得力了。所以从清净入平等,从平等入觉,这个指导的方向非常正确,一切众生都可以修学,这是第二段。下面:

  【第三遇弥勒菩萨一个人。】

  就是五十三参第五十二,第五十二是善财童子参访弥勒菩萨弥勒楼阁,弥勒菩萨是引导他入他的楼阁,这个楼阁就像博物院一样,像博物馆一样,引导他去参观那个博物院,里头陈列的是什么?尽虚空遍法界,一切诸佛刹土的依正庄严到他那里全部都看到了,统统明了,这弥勒菩萨弥勒楼阁。等於说前面善财童子去参学的是上课听讲,到了弥勒楼阁全部都见到了,我们中国古人俗话说:「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」,入弥勒楼阁就像行万里路一样,统统见到了,将过去所学的在这里统统都证实、都证明了,这是补处菩萨。所以这个弥勒菩萨。

  【摄德成因相。】

  因为他还没有成佛,所以他是因地,他不是果地,他是因地。

  【谓摄前会差别缘。归一实之德。明一生补处。以为正因。】

  这是第三,见弥勒菩萨。

  【第四再见文殊一人。名智照无二相。】

  善财童子的修学,实际上善财是代表我们,这诸位要晓得,就是一个大乘法门修学的榜样,也许有人问,哪这个榜样不是学《华严》的?你要这样想法就错了,那《华严经》就不能成为经中之王,不能通达一切法藏,局限於一门。诸位必须要知道《华严经》是代表通达一切法门,我们修净土也不例外,也要循著这个原则来修。学禅、学密、学教,不管修学哪个法门,他所表演的给我们做了一个示范,统统要这个学法,你就不会错了。所以决定不是局限於华严宗一宗、一个法门,那我们就看错了。

  善财最初是以文殊菩萨为老师,文殊菩萨代表什么?代表「信」。这要知道!善财运气好,他能够遇到文殊菩萨这样好老师,我们运气不好,遇不到好老师,你这个想法就错了。你如果能够亲近一个善知识,对这个善知识有百分之百的信心,你就遇到文殊。你看印光法师跟人说,一分诚敬,你就有一分成就;十分诚敬,你就有十分的收获。诚敬是对老师的信心。所以《华严》一再教给我们「信为道元功德母」,这信心太重要了,对老师没有信心,那怎么能成功?你成就的大小,与你对老师的信心恰好成比例,所以文殊是表信,这是最初。所以文殊表信智,这就是真正的智慧、真实的智慧,对老师的信心完全不动摇,完全不改变。

  我们将倓虚老法师佛七的录音带广泛的流通,他老人家的口音是有很重的乡音,很多人听不懂,现在有人发心把他写出来,这个很好,写出来看就方便多了。你看他所讲的,谛闲老法师早年那个徒弟锅漏匠,谛老就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就劝他老实念,一直念下去,念累了你就休息,休息好了再念,他念了三年就站著往生,凭什么?对於老师有信心,有圆满的信心,没有一丝毫的怀疑,他能依教奉行,三年就成功了。那个成功很了不起,站著走的,预知时至。走了以后还站三天,等他师父替他办后事。不容易!你说他凭什么?凭信。我们今天不成就是为什么?对老师没有充分的信心。信是有,半信半疑。所以没有人家那样的成就,人家那个成就是圆满的信心。文殊表信,信是真正的智慧,真实的智慧。到修行功德圆满,又遇到文殊。

  【再遇文殊表证智。】

  实在讲,『再遇文殊』是智证的圆满。前面对老师虽然信,只对老师诚信不疑,自己没有达到这个境界,现在达到这个境界了。

  【既与本智相应。冥合无二。离能所相。离分别相。照体独立。故不见文殊身相。但摩顶得法也。】

  再见文殊,没见到文殊相,文殊菩萨摩顶授记。换句话说,早年初学的时候是见到文殊菩萨的色身相,应化身;到自己修行功德圆满,见到文殊菩萨的时候,法身相。法身无相,真见文殊,那是见到自性的、法身的文殊,这是修学功德的圆满。第五就最后这一段,第五是什么?就是这一品经,就是最后这一品。五十三参到最后:

  【遇普贤一人。】

  这一品里面普贤菩萨是会主,遇到普贤菩萨。

  【名显因广大相。】

  因大果就大。

  【谓由前智极心冥。】

  『智』是智慧,智慧圆满了,所以叫『极』。『心冥』,心与智融成一体。这个时候智就是心,心就是智。

  【词亡虑绝。】

  这一句就是常说的:「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」。『虑绝』就是心行处灭;『词』是言词,言词已经说不出来、达不到,言语道断。我们知道言语的能力确实是有范围的、有边际的,超越这个范围,言语能力达不到。这个思惟想像比言语能力要广大,虽然广大,它还是有边际。这思惟想像,唯识宗里面跟我们讲的,阿赖耶识范围之内的,这个思惟想像都可以达的到;超越阿赖耶是真如本性,思惟想像也达不到。由此可知,言语思惟是有界限、是有边际的。这是心性完全显露,言语想像都达不到。

  【故触物皆道。法法全真。】

  这个时候才真正可以说「亲证诸法实相」。诸法实相在哪里?没有一法不是,法法皆是,『法法全真』,我们现在见不到,人家见的是「法法全真」。我们见不到,我们法法全假,全是虚妄的。那我们跟他看的差别在哪里?我说一个很明显的例子,智慧圆满的菩萨看一切法,一切法不生不灭。我们今天看的一切法都摆在面前,我们看的一切法是生灭法,他看一切法不生不灭法,同样摆在面前,为什么我们看是生灭,他看是不生不灭?不生不灭是真的,生灭是假的,所以我们看到是假的。

  你要问为什么,到底原因在哪里?说穿了也不难懂,他用的是真心,我们用的是妄心。真心是什么?心里头没有一个妄念,所以心不生不灭,看到外面法也不生不灭。我们现在妄心,一个念头起,一个念头灭,我们用的是生灭心,看到外面境界一切法是生灭法,於是证明了佛在经上所说的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这是佛在经上讲的。佛又说,「心生种种法生,心灭种种法灭」。这是讲妄心。如果心没有生灭,法哪里会有生灭法?法就没有生灭了。

  心真实,法界就真实;心虚妄,法界就虚妄。这也真正证明了佛讲的话没错,「境随心转」。境是外境,确实是随心转,心是主宰。外境是随心所变的,我们要生活在一个好环境、好空间,你用好心就得到了。真是俗话常讲:「好心就有好报」,没错!这道理说出来了。好心确实有好报!好心变好境界,恶心变恶境界,这个境是从心变现的。法法全真,触物皆道,法法全真。这个「物」就是我们讲的一切有情正报,「法」是无情的依报。依正庄严就是《华严》上所讲的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,都证实佛所讲的这些话。

  【依正浑融。重重无尽。故随举一法。即是圆因。】

  『圆』是圆满,没有一丝毫欠缺,因圆,果当然圆。所以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,所贵的定、专。这两个字诸位一定要记住,你要想在这一生当中成就,你心要定在一个法门上,心定不动摇,我选择这个法门之后专修,定心专修没有不成就的,这是我们真正修学成功的秘诀。所有一切修行不能成就的,心不定,修不专,都犯的这个毛病。所以定跟专是成功的秘诀。

  【一切皆尔。由是善财於普贤一毛孔中所得法门。过前佛刹微尘数倍。一切皆然。】

  这一句话显示佛在大经上讲的: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。这个一不是专一,专一那就又有分别执著,又不平等,任一。任何一个法门都通达一切法门,一切法门入任一法门,这才是真相。所以说法门,哪个法门不好?门门都好。从五十三参里面,婆罗门外道都好,那都是菩萨,都是正等正觉,菩萨示现外道身、示现婆罗门身,菩萨一样可以做牧师、一样可以做神父,都可以做。他的知见决定是纯正的,他教化众生必然有他的善巧方便,能够帮一切众生,帮助他破迷开悟,引导他归入正路。这个正路是什么?就是觉正净。要用我们《无量寿经》的经题就是「清净平等觉」。不管用哪一个法门,只要是指引到清净平等觉,那就是菩萨,这才真正知道佛门广大!没有一法不包容的。我们如果虚妄生起分别执著,佛法也变成外道。佛法就是圆融,佛法就是没有分别执著,佛法绝对是万法一如、万法一体。

  【大疏序云。】

  这个『大疏』就是《八十华严》,序文里头清凉大师有说:

  【寄位南求。因圆不逾於毛孔。】

  这是赞叹。

  【既一切无非圆因。无不包遍。故云显因广大相也。】

  所以它是『包遍』。不但是包,是无所不包,不但能容,无所不容,为什么?因为一切法都是自性变现的。离开自性之外没有一法可得,十法界依正庄严统统是自性所变的,所以是包遍!包容周遍,这是显示因广大。下面《疏》:

  【第五显因广大相中。第五重示普因。】

  这是五段里头最后的一段,『重示普因』。这一段文,就是这一卷的文,就是我们现在念的这一卷文,是重示普因,是『显因广大相』里面的第五分,重示普因。为此第五相中经有五分,把这五分的名字说出来。

  【一依教趣求分。二闻睹前相分。三见闻亲证分。四闻佛胜德分。五重示普因分。】

  前四分在三十八后半及三十九卷中,因为《普贤行愿品》总共有四十卷,重示普因这一段的经文是从三十八、三十九、四十一共有三卷经,前面这四分是在前两卷里面,末后这一段重示普因就是我们这一卷。所以说第五分就是『重示普因』。

  【即此别行一卷是。】

  这一大段是把这卷的经文来龙去脉做一个简单的说明,知道这一段经从哪来的,说了些什么,从哪来的,这说清楚了。请翻开三百七十四面,这一面我们把文念一遍,《疏》:

  【序分在於四十卷中第一卷故。】

  这个序不会在此地,第四十卷哪来的序?是第一卷的。第一卷也把它节录一点,使我们知道经的开端,才明白最后结论它的重要性,它的深义之所在。看《钞》:

  【序分在於四十卷中第一卷故者。即初卷经云。】

  这是本经一开端有这么一段文字。

  【如是我闻。一时佛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。】

  这就是《弥陀经》里面讲的「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」,是一个地方,翻译的不一样,是一个地方。这个『逝多林』就是只树,只陀太子及孤独长者他们两位合起来建的道场,供养佛作为教学的场所。

  【与菩萨摩诃萨五千人俱。普贤菩萨。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。及普贤胜智菩萨。智慧胜智菩萨。无著胜智菩萨。如是等上首菩萨摩诃萨。一切皆从普贤行愿所生。】

  这句话非常重要,普贤行愿就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。由此可知,所有一切大菩萨没有不修普贤行愿。

  【乃至智慧普遍。犹如虚空。以大光网照法界故。复与五百声闻众俱。是诸声闻。有大威势。悉觉真谛。皆成实际。深入法性等。】

  这个地方的比丘不是小乘比丘,是大比丘。正如同《弥陀经》上讲的大比丘众,这大乘经上说的。他们也都是像本经上所说的法身大士,不是普通人,因为他们『皆成实际,深入法性等』。

  【复与无量诸世主俱。】

  这个『世主』就是国王大臣这些人,他们是佛法的拥护之人,我们佛门称为「护法」。护持、提倡、推行、介绍佛法给一切众生,这是世主的责任。

  【已曾供养无量诸佛。】

  可见得这善根是无比的深厚,就像我们在《无量寿经》读到的一样。

  【常勤利乐一切众生。】

  『勤』是勤奋,『常』是不间断,经常不间断的,他们所想的、他们所做的,都是给予一切众生真实的利益,这是菩萨,这个才护法。

  【为不请友。】

  像《无量寿经》上讲的:「为诸众生作不请之友」。不要等人家请你,你才去,那就太晚了;看到人家有需要的时候,立刻就要送去;人家还没有想到,想一切方法提示他能想到,使众生接触佛法的机缘能够早一天成熟。诸佛菩萨、护法、世主他经常所想的是这些事情。

  【乃至云。从行愿力。生如来家。专求如来一切智智。】

  两个智合起来,这两个智是两个意思,一个是根本智、一个是后得智。根本智、后得智合起来就是圆满的智慧。普贤行愿不可思议。真正发心修学,这个行愿就有力量,这个力量是动力,推动你认真的修学,自行化它,我们常讲勇猛精进,精进不懈,什么力量在推动?行愿力在推动。我们晓得今天的社会,社会的繁荣进步,什么力量推动?名利在推动!那没有名利谁干?不干。特别是利,利的力量很大,推动这个社会在进步。这佛菩萨劝化众生,名闻利养什么都不要,他什么力量推动他?行愿力。行愿力推动是真的。那个名利,名利没有了他就不动,就不动了。这个行愿力不可思议,他是一个永远在推动,这才『生如来家』,生如来家与诸佛如来同一智慧、同一愿心。与如来同心、同愿、同解、同行,『专求一切智智』。

  【尽此已来。都有三纸经文。】

  这个『三纸』就是三页,有这么长一段的经文在《四十华严》第一卷的序文里头。

  【总名序分。故云在四十卷初也。】

  这是把这个经的来源在这里做一个交代。下面就讲这一卷,就讲别行这一卷,别行这一卷也分为三分:序分、正宗分、流通分,也分为三分。实在讲它在全经里面只是流通分而已,现在在此地清凉又把它分为三分。因为这一卷经包含了全经的义趣、全经的精华。今天这一段是一个交代。好,我们念佛回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