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(第一二0集) 1991/1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:04-003-0120
请掀开经本,二百九十九面第六行,当中看起,从《疏》这个地方看起:
【疏五周等者。即显大经一部通有五周因果。】
这部大经就是指八十卷《华严》。在这部大经当中,清凉大师把它分为五个大段落,称为『五周因果』。依佛说经的处所,一共是有七个处所,讲这部经不是在一个地方讲的。要算次数(就是法会的次数)总共是有九会,七处九会,五周因果,这都是介绍这部大经的内容。
【初会有六品十一卷经。名所信因果。】
这里面有因、有果,这是说『所信』的。《华严》一开端,就把如来自己亲证的境界展现在我们面前,好像博览会一样,把这个成果统统展示出来,我们看到是依正庄严。这个庄严实在讲,我们看不到,经上也没有图画,我们也体会不到。从什么地方晓得?从这许多的菩萨赞叹当中知道的。所以这『十一卷经』,不能体会里面意思,就好像看神话故事一样,而且有一点教条式的,读起来枯燥无味,所以《华严》最难读的是前面『初会』这部,经文又长,十一卷经,这么长的经,这很有耐心的去念它。《华严经》的讲解,这一关也是最难过,如果不善於讲的,会把人统统讲跑掉,枯燥无味。其实真正能够领会,那里面境界是其味无穷;不能体会的话,那你看起来枯燥无味。清凉跟李长者的注解注得非常简略,就是关於这一部分,这是所信的。
【世界成就品。及华藏世界品。】
这里头六品经特别提出这两品来,说明那是如来的果报。果报,这是依报很惊人,从这两品里面能看得出来,果德。
【毗卢遮那品明往因行。】
『毗卢遮那』是法身如来,是《华严经》的教主,这是正报。世界是依报,这是正报,显示他在过去劫中所修的因行。他是怎样修,今天才得这样的果报?所以这一会都是讲所信。毗卢遮那是所信之因,『世界成就、华藏世界』是所信之果。总而言之,世尊在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都离不开因果,《华严》五周因果,《法华》也离不开因果。这也就是告诉我们,我们要希望果报殊胜,你一定要修殊胜的因行,因果一定是相应的。绝对不会说善因得恶报,没有这回事情;恶因得善果,也没有这个事情,这是真理。
可是我们凡夫看到我们现实的社会,某人确实是做恶事,是个坏人,但是他有大福报,好像因果不讲因果,相违背了,怎么坏人得的是善报?好人反而潦倒一生。真正有德行的好人、有修养的好人,一生都不能发达,贫穷潦倒,自古至今,中国、外国在现实社会上我们都看见过。因此许多人对佛法讲的因果,他不能接受。那他看这个现象,到底看得是对还是错?还是他看错了,佛没有说错。为什么?他今生享的这个福报是前世修的,不是他这一世修的。今生所做的因行,来世果报,你只看这一段,那怎么行?因果不是这一段的,因果通三世。所以佛给我们讲这个报有三种,一种叫现报,我们讲现世报,这一生所造的,这一生就受到果报。现报一般都是这个因的力量特别强,恶的因就有恶报,善因就有善果,现在世就看到了。如果不是特强的,果报都在来世,来世叫生报,就是来生,这是占大多数的。还有一类是后报,后报就是来生之后,不一定是哪一生、哪一劫,但是你只要有因,因要遇到缘,一定就会结果。遇不到缘,这个因不会消失,这个种子不会坏,不会消失,哪一生、哪一劫遇到缘,这个种子起现行,果报就现前,所以果报通三世。
知道这个事实,我们这一生受的果报不如意,我们想改进,希望这一生能把我们的命运扭转,这个果报就是俗称的命运。这个命运不是注定的,是自己造的自己受。自作自受,也可以自己改变,这个改变命运是自己,不是别人。那有真正高明算命、看相的,确实能看得很准;他只能看得准,他不能帮助你改命运。如果有人看相、算命,说他有方法给你改命,问你要多少钱,那是骗人的,没有那回事情,这我们要知道。
那改造命运从哪里改起?从心地改起。你看看,看相俗话不是说,「相随心转」,命也随心转。甚至於我们居住的环境,中国人一般讲风水,风水还是随著心来转,佛讲的依报随著正报转。毗卢遮那佛的心好,好到圆满一点缺陷都没有,所以他的世界美好,世界也找不到一点缺陷。世界是依报,这就说明了环境是随心转的,我们改相貌、改命运、改风水,统统在心地,不在外面。外面任何力量都改变不了的,唯独你的心地能改。我们要想福报,那你心地就要善良,心与道相应,你就会得福报。心地险恶,与道相悖,那你所得的这个果就不如意,这就我们常讲的恶报。由此可知,善恶报应总在自己一念的心行。我们在这里看到《华严经》,给我们展示这个事实的真相,这是我们所信的。这个第二,第二大段从第二会到第七会,这一共有六会,有多少品经?
【总有二十九品。】
这是《华严经》几个大段落里面最长的一段,最长的一段有二十九品,有三十七卷,这叫:
【差别因果。】
为什么叫『差别因果』?底下有说明,我们继续看这个文:
【二十六品辨因。】
『辨』是辨别,给我们详细说明,《华严经》到这里就有味道了,读起来有味道了,不像前面。前面完全看到这个现象看不懂,这个地方有人来给你解释,这一解释就明了,所以要给我们辨明业因。
【佛不思议法品。】
这以下有三品,这跟我们说明果报。
【因历六会。】
这个因讲得很复杂,复杂到哪些?《华严》是对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说的,前面还有十信位,十信位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,都在这一大段里面。因此他们的心行不相同,他们的果报有差别,叫差别因果。因的六会。
【果不该因。故名差别因果。】
那他们的差别已经相当悬殊,我们凡夫的差别就更大,所以这一点要知道。凡夫同是一家人,父子、兄弟的果报都不相同。不但我们在历史上能够看到许多,即使在眼前这个社会里面,只要稍稍冷静一观察,也许就是我们自己家庭,也许就是我们亲戚、邻里乡党,你去看,不一样,心不一样,行为不一样,果报不一样。因差别,果报当然就不相同,果也差别。这是讲众生法界的现象,这个现象也是真相。到第三大段:
【普贤行品下二品四卷。平等因果。】
这是到等觉菩萨。前面是五位,这六品经里头有五位,从十信位一直包括到十地。普贤菩萨代表等觉,大家统统修普贤行,这因平等了,果也平等了,这叫『平等因果』。
【普贤行品为因。出现品为果。因是得果不舍之因。果是大用性起之果。因该果海。果彻因源。故云平等。】
这个道理简单跟同修们介绍一下,为什么会平等?这心里头没有分别就平等,有了分别、有了执著就不平等。离开一切分别执著,万法平等,这个时候无论你修的什么因,统统是平等的因。譬如修布施,凡夫布施,著相,我今天做了多少功德,做了多少好事,著相。这个著相就不平等,你所修的这个功德有界限、有大小。大菩萨们他布施,不著相,确实不著相,没有能布施的我,也没有接受布施的对象,亦没有布施的这些财物,统统没有,三轮体空。布施他做不做?做,从来没有休息,遇到缘他就做,但是一丝毫执著都没有,这心里头没有印象,他这个布施平等的。
心里面没有一丝毫念头,没有一丝毫印象,他这个心多大?是尽虚空遍法界,他布施一分钱,这一分钱的功德是尽虚空遍法界,因为所做的是随他的心量来扩展的。那个有分别执著的,那就看他执著范围大小,他要执著为我自己求福,那范围很小,一点点大;保佑我一家,那也稍微大一点点,总不能等虚空法界,所以这个心量就小了。说老实话,今天讲爱国家、爱民族,我的心量很大,这一个国家多大?跟整个地球来比,太渺小了;跟太虚空那就不能比。这样你才晓得离念之心,所有一切妄念统统没有,那个心才大,要离念,不能有一丝毫的分别执著。你布施,这个布施的功德是尽虚空遍法界;你持戒,持戒的功德尽虚空遍法界;你忍辱,忍辱的功德是尽虚空遍法界。因圆满,果当然圆满,因果是相应的。修这种行门是谁?修这种行门的人,就叫他做普贤菩萨。为什么?心量普,普就是没有界限,有了界限就不普。所以你就晓得普贤菩萨十大愿王,我们怎么样修也不普。怎么不普?我们有界限,礼敬诸佛,佛我们要礼敬,不是佛才不敬,这就有界限;释迦牟尼佛是我的本师,那个佛我不认识他,这就有界限,你的心量就不普了。
普贤菩萨教给我们,我们把我们最恭敬的,譬如说释迦牟尼佛,对释迦牟尼佛这一分至诚恭敬,要把他普遍到一切众生、一切法界,同等的恭敬,没有分别执著,那你这个恭敬、礼敬就是普贤行。如果你还有分别、有执著,那你就不是普贤行。所以大经上教给我们,菩萨不修普贤行就不能成佛,你们总明了、明白!为什么不修普贤行就不能成佛?哪一个佛有分别执著?哪一个佛还打妄想?没有!所以修普贤行才能成佛。因此这些菩萨们,他们修普贤行,所以他们的因果跟前面不一样,叫平等因果。在这个地方还要提醒同修们,佛门常讲十法界,十法界是差别因果,十法界里有佛,佛还是差别因果。那我们修普贤行,成佛,那他在哪个法界?他不在十法界,他在十法界之外,那叫什么?那不得已勉强给它取个名字,叫一真法界。一是真,十不是真的,十法界里头佛也不真,何况其他!
所以讲成佛也得要搞清楚,不能含糊笼统,佛有很多的差别。天台家讲佛,四教,藏、通、别、圆,是藏教佛、是通教佛、是别教佛,还是圆教佛,成佛到底成哪一种佛?不一样。藏、通、别都是十法界的佛,圆教的佛就不是十法界的,是一真法界的。贤首家讲五教,小、始、终、顿、圆,都要把它分辨清楚,不能够含糊笼统。我们学佛,四教、五教我们学的是哪一教?自己有没有搞清楚?四教里面,当然是圆教最殊胜。圆人的根性是什么样子?对於一切世出世间法都不分别,也不执著,这一类根性是圆教根性。样样都清楚,是样样不执著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我们讲席当中常常提醒同修的,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用这个方法来培养自己圆顿的根性。
圆人修行,说实在的话,障碍少,菩提道上比较顺利,他不执著。所有一切障碍从哪来的?都是分别执著来的。起心动念分别执著,这不是圆教根性。我们回过头来想想自己,我们自己对事、对物、对人有没有分别执著?别人有没有,与我没有关系,不重要,要紧的是自己,要常常回过头来问问自己,有没有分别?有没有执著?这个很重要。如果有,要改。改不容易,不是一下就改掉的。总而言之,分别执著能够轻一点就好,一年比一年轻,有个十年、二十年,不知不觉,就把自己薰习成圆顿的根性。那个时候,我们讲的往生这是净业大道上,你自然就一帆风顺,就有成就。
这后半段所讲的,诸位想想,这里讲因、讲果,如果离开一切分别执著,那什么是因?什么是果?有一个因、有个果,就是分别,就是执著。普贤行里面说因、说果,是对那个分别执著人讲的。你执著这个是因,我就告诉你这是因;你执著那个是果,我就告诉你那是果。其实他有没有?他没有,他没有分别执著,因果不二。因就是果,果就是因,所以说『因该果海,果彻因源』,这才是事实真相。你执著这一个一定是因,那一定是果,往往你就看错了。你在一个阶段,可以能看出这个是因、这个果,如果把这个范围扩展开,这个果是前面的因,前面那个因是后面的果,到底哪个是因,哪个是果?然后你才可以看出来因果不二,因果同时,这才看出真相,所以这叫平等因果。
第四大段是第八会,八会一品经。这一品经很长,它有七卷,就是「离世间品」。清凉大师把这部经分成四大分,信、解、行、证,初会是信,从二会到七会是解,是解门,第八会这一品是行门,也就是行经,教给我们怎么修行的。这里面总共给我们说了两千多个法门,修行的方法,品题叫「离世间」。换句话说,不要说两千法门,两万法门、两亿法门、无量无边法门,只有一个原则,要离世间。你不离世间,你怎么能超越六道?你怎么能够脱离生死?所以无论法门多少,一定要了生死出轮回,这叫离世间。
离有身离、有心离。这两种离,心是主宰,心离了,身当然就离了,心要不离,身是想离也离不了,没办法,心是主宰。所以佛在一切经里面,教给我们出离之法,都是讲的心离,这一点同修们要特别注意到。有些人把佛所讲的意思错解了,误会了,变成什么样?身离了,身离开家,不要这个家了,不晓得跑到哪里去修道去,这实在是逃避责任,这大错特错。身离了,心里还有罣碍,还有烦恼,还有忧虑,这是错误的。佛给我们说出离,是心离,虽然在家,虽然在社会,心地清净,一尘不染,社会上这个工作样样都做,做得比别人圆满。为什么圆满?因为别人心不清净,所以见事就见得不圆满,他有障碍,见解不圆,他做得就有缺陷。菩萨心地清净,没有障碍,对於一切事他看得周圆,因此他做得就圆满了。
特别是在《华严经》末后这一会,第九会,就是五十三参。你看五十三位菩萨,那个菩萨五十三位里面,只有六个是出家的,大多数都是在家的。在家菩萨里面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业,统统都有,无论在哪一行业里面,都是那行业里面最殊胜的。用我们现代的话,在这个行业里头最成功的,成为这个行业的模范,这个行业的典型。他有没有离?离了,心离了,身没离。因为心没有分别执著,心地清净,所以他才把他的事业做成功,做得圆满。凡夫为什么做不到?凡夫有私心,有私心,念念考虑自己的得失、自己的利害,因此他就被蒙蔽了,看的就不真了。所以他做得就有欠缺,道理在此地,总没有菩萨做得那么圆满。所以从这个地方,我们能体会到,佛法是积极的,不是消极的;是造福社会的,不是逃避现实的。这品经里面:
【名成行因果。】
成是成就,行是修行,成就修行的因果。
【具五位行。总名为因。】
这个因行由浅而深,从十信菩萨到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,这是五位。每一位子里面分成十个位次,就是五十位,加上等觉,五十一个位次,这都是因。我们今天学佛,必须要知道,学佛现前得不到受用,这个佛就是白学了。现前要如何得到受用?一定要适合自己的程度。好像我们在学校念书一样,我是小学程度,进小学就得受用;小学程度去念中学,就不得受用。我是小学一年级的程度,叫我去念二年、三年,就不得受用,不懂。那我们今天究竟是一个什么程度?假如以佛法来讲,大概都是小学一年级的程度,那就乖乖的学一年级的课程,这才行,就会得到受用。
所以有出家的同学来问我,在这个时代,我们应该要怎么样修学?我就老实告诉他,不可以好高骛远,出家人能把《沙弥律仪》做到了,就是今天社会上的大贤人。在家居士也不要好高骛远,要知道菩萨戒是假的,你能得到吗?有名无实,受过菩萨戒,冒充菩萨是不是?总是有过失的,不是好事情。在家同修能把五戒十善做好,你就是这个世间真正的善知识,所以不要好高骛远。说实在话,出家人,你看明朝末年蕅益大师,他老人家是一个精通戒律的,明末对於戒律研究,就如同民国初年弘一大师一样,对於戒律真正下功夫、真正研究。他老人家说中国从南宋以后就没有比丘了,那个比丘戒都是有名无实,所以他老人家受了比丘戒之后又退戒。退戒,自己做沙弥,所以他有很多著作里头是菩萨戒沙弥,自己不敢称比丘,这是一个真正懂得戒律的人。
蕅益大师往生,他的弟子成时法师,成时也是他的侍者,将他老人家一生的著作整理出版,这是成时了不起的功德。出版这些书里面,成时都有序文,都作了个序,做个简单的介绍。你看后面他具名,老师是沙弥,他不敢称沙弥,出家优婆塞。用出家优婆塞,我们第一次看到成时,这就是老实,这就叫踏实、认真来做。所以说个真实话,现代出家人可以讲统统是出家优婆塞,真的,沙弥都做不到。沙弥十戒,现在出家人几个人做到?十戒里面有一条,手上不能拿金钱,身上装一块、两块已经破戒了,日中一食,不容易做到,那十条戒很不容易做到。人总要老实,这念佛往生净土,古圣先贤教诫我们,秘诀老实念佛,自己知道自己的程度,知道自己的身分,这就是老实。这是『五位行,总名为因』:
【现八相用。名之为果。】
八相,这是举一个例子,举佛做例子。佛在这个世间示现的八相成道,这就是他的果报,就是他的作用。那什么样的佛有资格、有能力示现八相成道?在华严会上,初住菩萨就有这个能力。你看初住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,统统都有这个能力,一直到等觉菩萨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人人都有这个能力,也都有这个资格。什么时候示现?随缘。就像《普门品》里面所讲的,如果是应以佛身而得度者,即现佛身而为说法;应以菩萨身得度者,即现菩萨身而为说法。可见得法身大士没有定相,他那个形相是随缘变化的,众生喜欢看什么身相,他就现什么样身相。众生有心去求,他是无心而感,感应道交。菩萨要有心,那就变成凡夫,就有念头,起心动念了,那就变成凡夫了。因为他没有心、没有念,所以他随著众生感,自自然然现不同的身相,那是自然显现,绝对不是他作意,有意来显现的,那我们就想错了。
【没彼位名。顿彰行法。】
菩萨往前面进一级,底下那个名字就舍掉了。好像我们在学校念书,你念小学的时候,叫你做小学生;升到中学,小学生的名字就没有了,从此以后,再没有人叫你小学生了;等到你念大学了,中学生的名字也没有了,往上升一级,底下的名字就没了,位子也没有了,也都舍掉了。所以这五十一个阶级像爬楼梯一样,上去一层,下面都舍掉了,这个要知道的。
【顿彰行法。】
『彰』是明显,显示『行法』,修行的方法,不断的在精进,不断的在提升。
【故悬河二百问。】
在这品经里面,菩萨提出的问题是两百条,可是佛的答覆是:
【瓶泻二千酬。】
这是《华严》,凡是读《华严》的人都知道,《华严》每个法门总是讲十句,用圆满的表法。十在数字上是个圆满,所以你问一答十,问二百就答二千,就开了两千个法门。
【皆明圆融普贤行故。】
两千门,门门是圆修、圆证,这才是大经。所以他们的修行,即使在初学,就能修等觉菩萨的行门,这是圆融。证到等觉菩萨,修的那个法门跟最初学的一样,这不可思议。那最具体代表的是什么?阿弥陀佛这句名号。初学的人念阿弥陀佛,等觉菩萨还念阿弥陀佛,这句名号彻因彻果,平等法门。所以我们带业往生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遇到文殊、普贤,我们跟他地位平等,为什么平等?我们修的因平等,你念阿弥陀佛往生的,我也是念阿弥陀佛往生的。其他的尽管不平等,咱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条件是平等的,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,我们的享受当然是平等的,原理在此地。
凡是到西方极乐世界,都是信、愿、行这三个条件去的。那我们今天在这个地方修行,要重视这三个条件,这三个条件,净土法门里面称之为三资粮。资粮是比喻,古时候出外去旅行,要带一点钱财帮助你解决困难,这叫资,还要带一点粮食。古时候,不像现在到处有旅馆、有饭店,从前没有的,所以有的时候晚上在人家里头借宿,吃饭要自己带干粮。现在方便,现在可以不必要,所以这样要称之为资粮。我们要往生净土,到西方极乐世界去,那个资粮是什么?是信、愿、行,这叫三资粮。用现代的话说,必须具备这三个条件,缺一个都不能往生。所以我们今天读经,只要是专修净土,希望将来得生净土,我们不仅在净土经论当中,所有一切大乘经展现在我们面前,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态来接受它?就是用信、愿、行。
《华严经》也不例外,展开了,哪些经增长我们信心的,哪些经文劝我们发愿的,无论是从正面劝,从反面劝,从侧面劝,劝我们发愿的。有哪些经文是教我们修行的,行有正助双修,正修,执持名号;助修,断恶修善。所以这个经文展开,那些地方教我们断恶修善,我们一读这个经文,我有这个毛病赶快改过,那这些经文帮助我们修行的。所以一切大乘经,我们用这个眼光、用这个角度来接受,那就统统变成了净宗的助行,这样才没有白读。否则的话,那你就浪费时间、浪费精力,毫无意义。不但无意义,障碍自己修学的法门,这叫夹杂。夹杂就是障碍自己的修学。所以会读的人不但不夹杂,反而有助於正修。再看底下这一段:
【第五。】
第五大段是:
【以第九会有一品二十一卷经。】
这是在《八十华严》里面,「入法界品」总共有『二十一卷』。
【即今四十卷。】
这二十一卷经就是我们现在念的《四十华严》。那《四十华严》四十卷,怎么在八十卷里头只有二十一卷?经文欠缺不圆满。这是当年梵文经本到中国来,不是一个完整的《华严经》,是一个残缺的,几乎每一品都不圆满,都有缺失,「入法界品」几乎缺了一半。所以到《四十华严》到中国来了,这一品经才圆满,那就是一句也没缺,这是《华严经》所有各品当中最完整的一品经,这一品经也是《华严经》最重要的一部分。还算是中国人有福报,这个到后面翻译的时候会跟大家介绍。
【总名证入因果。】
所以从这里也能略略看出清凉大师的意思,这五周里面信解行证,解里面有差别、有平等,要证入。所以在四十这个品题,就比八十的品题要完整。八十卷的经题叫「入法界品」,这个经题简略,不容易看出来;四十卷这个经题长,叫「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」。不思议解脱境界就是一真法界,是所入,普贤行愿是能入,所以这个题目就非常之清楚,这个内容、义趣是一目了然。
【初名佛果大用。是证入果。后明菩萨获益。是证入因】
这个地方讲的『证入』,是从圆教初住讲起。圆教初住菩萨就证入了,入什么?入一真法界,圆教初住。别教不行,别教要初地才入这个境界。虽入这个境界,智慧要跟圆初住的菩萨比一比,智慧不如他,不如圆教的。为什么不如圆教?别教还有分别执著,圆教的人没有分别执著。但是讲修证的功夫,他也达到这个境界,别教初地菩萨也达到这个境界,别教以前那都不能入这个境界。所以说他是佛果大用,果地上的作用。
这个地方,佛,我们一定要把他认识清楚,佛是圆觉的名号,这个字是梵语音译过来的,它的意思是觉悟,是觉的意思,佛是个觉的意思。真正的觉悟,真实的觉悟,这就叫佛。那觉与不觉,从什么地方订标准?要用一个很浅显的话来说,用真心的就觉悟,用妄心的就没觉,这个标准很简单、很清楚。究竟什么是真心?什么是妄心?真心没有分别,真心没有妄念,真心离念;还有念头这个心,这个心就是妄心。换句话说,还常常起心动念,你用这个心就不是真心,在佛法里面讲,你用的是八识心;现在人讲,你用的是意识。所以人家常常问,你的意思怎么样?意思就是妄想是不是?你的妄想如何?不是真心的。
《华严》也是唯识六经之一,唯识是六经十一论,《华严》是六经之一。所以唯识里面给我们讲八识五十一心所,只要用八识五十一心所的,统统没有见性。这个见性就是没有用真心,还是用妄心。六道凡夫用意识心,阿罗汉也用意识心,辟支佛也用意识心,权教菩萨,要拿华严会上来讲,《华严》是圆教,十信以前的菩萨统统还用意识,所以没有证入。到初住菩萨了,这个时候破一品无明,见一分真性,从此以后,他用真心,不用妄心。所以圆初住用的这个心,跟如来果地用的心是一个心,这叫入了,跟佛用的心相同了,用真心,不用妄心。真心里面,无明盖覆得很厚,他才破一品,见一分真性;功夫再往前提升,破两品,就见两品真性,叫二住菩萨;无明有四十一品,统统破尽了,那就是圆满佛,这在圆教里头的圆满佛,统统破尽了,这是真正的大觉。
古人把这个现象用月亮来做比喻,破一品无明是什么样子?好像那个初三的月牙,一点点一个月牙;那个究竟圆满,一品无明都不带,是十五的满月。我们要问,满月跟那个初三的月牙,它们到底同不同?同的,都是真月,都不是假的,决定是真的,只是光明大小不一样。十五真月光,初三那个月牙还是真月光,不能说它是假月光。那初四,光明又大一点,初五就更大一点,这就好像菩萨的果位,圆教从初住往上提升,愈来他的无明愈少,光明就愈大。这个光明,就是佛经上称的般若智慧。所以般若智慧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,不是从外面来的,只要把障碍去掉,你自性的智慧就现出来了。所以这个智慧不是求来的,求不到的,是自性本具的。不但自性本具无量智慧,佛也告诉我们,自性本具无量的才艺德能。我们实在是无明盖覆了本性,智慧德能统统没有了,样样都得要学,学还学不好,还学不像。即使把这个无明破掉之后,什么东西不学都会,为什么?通是自性本能。本有的智慧恢复了,本有的能力也恢复了,这才叫真正得大自在。那这说明这个佛果的大用,是证入果。『后明菩萨获益,是证入因』,菩萨修学,真正修学,一定得真实的利益,就像《无量寿经》上所说的,「惠予众生真实之利」,确实有真实的利益。这个真实的利益,随著你修行境界不断向上提升,这是证入因。
【若渐若顿。若因若果。皆证入故。】
『渐』是慢慢的往前进,『顿』是快速的向前进。顿渐,在看自己修行勤度,你要精进,那就要快;你要懈怠,那就慢一点。诸位要知道,不是说我们,我们懈怠没指望了。不能懈怠,这是讲初住以上的菩萨,等到你证到初住以上旳菩萨,懈怠一点没有关系,反正进门慢慢进就是了。有的人快快进,有的人慢慢进,为什么?在这个地位不退转,就是已经证得三不退了。三不退,通常我们讲小乘的须陀洹就位不退,证到小乘须陀洹,绝对不会再退转来做凡夫。所以退转他有个底线,他不会退堕到凡夫。行不退,这是已经证入到菩萨果位,大乘菩萨不会退转到小乘。第三个是念不退,念不退就是此地讲的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。这个念是什么?念念趣向无上菩提,他不会退转,不会退转到无上菩提,这叫三不退。所以圆教这个初住菩萨,统统证得三不退了。那他就是往前进,有的进得快,有的进得慢,这个顿渐是这个意思。
『若因若果』,往修行,行这是因,位次这是果。无论是因是果,都是『证入』,因也是入,果也是入。譬如说初住,初住菩萨这是果位,初住修什么?修布施。在《华严经》上我们看到的,菩萨修十波罗蜜,一修一切修,他以布施为主。二住菩萨以持戒为主,三住菩萨以忍辱为主,这是六度再加上方便愿力智,就变成十度,十波罗蜜。十住修这十样,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统统是修的这个。但是名称是一样,譬如初住菩萨修布施,初行位菩萨也修布施,初地菩萨也修布施,那个名字一样,内容不一样,内容之博大精深不相同。就像念书一样,那个初中一年级念国文,到大学还是念国文,国文是一样,里面程度不一样。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,菩萨修行的科目,十个都相同,里头浅深程度不相同。那他们修,他是圆修,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,里面一定圆满统摄一切法门。譬如说修布施,持戒在布施里面,忍辱也在布施里头,精进、禅定、般若、愿力智,统统在布施里面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所以一修一切修,它是圆融的。这些理论我们要懂得,尽可能在日常生活当中,修这个圆教的法门。圆教的法门修起来真的是自在,没有障碍,功夫进展会很顺利。圆人最重要,这个心地要真诚,心胸要广大,不要去跟人计较,一有分别计较就不圆了。这是佛在华严会上,像法华会上这些大乘经典,都是这样期望我们、勉励我们。所以他入法界之后,统统是向无上菩提前进。
【今言因皆普贤行。果皆普贤行所成者。】
所以他是证入因果。我们在这一品经里面,这一品经长,特别是《四十华严》,五十三参。在四十经里面,代表初住菩萨的是吉祥云比丘,是个出家人。第一个是出家人,代表什么?代表出离,代表这个意思。第一个人修念佛法门,代表这个念佛法门之殊胜;五十三个,最后一个普贤菩萨,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你看一头一尾,头一个是念佛,最后是念佛,这就告诉你,善财童子修什么法门?彻始彻终,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就代表这个意思。我们对於念佛法门,的确从这个经文上生起无量的信心,从这个地方生起来的。当中五十一位菩萨,那就是代表的世出世间各种不同的行业,这譬如世间法,代表世间不同的行业。从佛法上讲,代表许多不同的法门,你都可以看,都可以听,都可以了解它;虽看、虽听、虽了解,自己念佛是如如不动,绝对没有受他的影响,绝对没有受他的干扰,这叫修什么?修念佛三昧。三昧是定,不被他所动。同时又修慧,慧是什么?样样都明了,世出世间法没有一样我不知道;虽然知道,我从来不动心、不起念,这叫定慧等修,含的有这么深的意思。
这就是我们要接触一切佛法、一切法门,必须要有这个能力,我虽然接触,我了解你,你不会影响我,我所修的法门不会被你动摇。这样的能力,有资格参学。如果接触人家法门,听人家讲,不错,我也来试试看,就完了。试什么?就被别人所转了,就跟别人跑掉了,这种能力不可以参学。所以老师就看得很紧,你没有能力参学,你自己不能做主,你会被境界动摇。所以就老实跟著老师,不可以出门。几时这个定力成功了,智慧现前了,智慧能够抉择,你到底是邪、是正?你是圆、是偏?你是半还是满?半是一半,满是圆满的。就是你对於所有法门,你一接触全盘了解,而且如如不动,有这个能力,老师就赶紧请你出去参学,不要在我这里,成就后得智。后得智是无所不知,根本智是无知,般若无知。所以跟老师所学的,学清净心、学定、学根本智!根本智是什么都不知道,后得智是无所不知。所以般若无知,无所不知,一定要无知以后,才会无所不知。我们今天学佛恰好颠倒,一学佛要什么?样样都知道,结果是样样都不知道,方法错了。再看底下这段文,我们把它念下去:
【明因果相摄。】
『因果相摄』,因中有果,果中有因。
【即位前及当位也。】
『位前』是十地以前,四十个位次,从初住到法云地,这叫位前。『当位』是什么?是等觉,普贤菩萨是等觉菩萨。
【疏言得果不舍等者。明即果之因。即位后普贤也。】
这句得果不舍因行,就是普贤菩萨虽然证得了等觉菩萨,甚至於已经成佛了,他再退回来,还示现做地上菩萨,或者示现做三贤菩萨,这就是所讲的倒驾慈航,普度众生。虽然『得果』,还不舍因行,给我们做一个榜样,给我们做一个示范。
【言复是四十等者。】
这个『四十』就是四十个位次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,就是指这个,这四十等者。
【谓前明五周。总指大部。】
讲五周因果是讲全部《华严经》。
【此后唯知当品故。】
这以下再给你解释的就是指这一品,前面就不再说了。整部大经的介绍,就介绍到此地。下面这段是翻译,我们还有一会,我们星期四把这个翻译简单介绍出来。下一次从美国回来,我们就从经题讲起。你看讲了这么久,经题还没讲到,全是讲的玄义。玄义用现代话来讲就是概论,这一本经注疏的概论。
好,我们念佛回向。
请掀开经本,二百九十九面第六行,当中看起,从《疏》这个地方看起:
【疏五周等者。即显大经一部通有五周因果。】
这部大经就是指八十卷《华严》。在这部大经当中,清凉大师把它分为五个大段落,称为『五周因果』。依佛说经的处所,一共是有七个处所,讲这部经不是在一个地方讲的。要算次数(就是法会的次数)总共是有九会,七处九会,五周因果,这都是介绍这部大经的内容。
【初会有六品十一卷经。名所信因果。】
这里面有因、有果,这是说『所信』的。《华严》一开端,就把如来自己亲证的境界展现在我们面前,好像博览会一样,把这个成果统统展示出来,我们看到是依正庄严。这个庄严实在讲,我们看不到,经上也没有图画,我们也体会不到。从什么地方晓得?从这许多的菩萨赞叹当中知道的。所以这『十一卷经』,不能体会里面意思,就好像看神话故事一样,而且有一点教条式的,读起来枯燥无味,所以《华严》最难读的是前面『初会』这部,经文又长,十一卷经,这么长的经,这很有耐心的去念它。《华严经》的讲解,这一关也是最难过,如果不善於讲的,会把人统统讲跑掉,枯燥无味。其实真正能够领会,那里面境界是其味无穷;不能体会的话,那你看起来枯燥无味。清凉跟李长者的注解注得非常简略,就是关於这一部分,这是所信的。
【世界成就品。及华藏世界品。】
这里头六品经特别提出这两品来,说明那是如来的果报。果报,这是依报很惊人,从这两品里面能看得出来,果德。
【毗卢遮那品明往因行。】
『毗卢遮那』是法身如来,是《华严经》的教主,这是正报。世界是依报,这是正报,显示他在过去劫中所修的因行。他是怎样修,今天才得这样的果报?所以这一会都是讲所信。毗卢遮那是所信之因,『世界成就、华藏世界』是所信之果。总而言之,世尊在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都离不开因果,《华严》五周因果,《法华》也离不开因果。这也就是告诉我们,我们要希望果报殊胜,你一定要修殊胜的因行,因果一定是相应的。绝对不会说善因得恶报,没有这回事情;恶因得善果,也没有这个事情,这是真理。
可是我们凡夫看到我们现实的社会,某人确实是做恶事,是个坏人,但是他有大福报,好像因果不讲因果,相违背了,怎么坏人得的是善报?好人反而潦倒一生。真正有德行的好人、有修养的好人,一生都不能发达,贫穷潦倒,自古至今,中国、外国在现实社会上我们都看见过。因此许多人对佛法讲的因果,他不能接受。那他看这个现象,到底看得是对还是错?还是他看错了,佛没有说错。为什么?他今生享的这个福报是前世修的,不是他这一世修的。今生所做的因行,来世果报,你只看这一段,那怎么行?因果不是这一段的,因果通三世。所以佛给我们讲这个报有三种,一种叫现报,我们讲现世报,这一生所造的,这一生就受到果报。现报一般都是这个因的力量特别强,恶的因就有恶报,善因就有善果,现在世就看到了。如果不是特强的,果报都在来世,来世叫生报,就是来生,这是占大多数的。还有一类是后报,后报就是来生之后,不一定是哪一生、哪一劫,但是你只要有因,因要遇到缘,一定就会结果。遇不到缘,这个因不会消失,这个种子不会坏,不会消失,哪一生、哪一劫遇到缘,这个种子起现行,果报就现前,所以果报通三世。
知道这个事实,我们这一生受的果报不如意,我们想改进,希望这一生能把我们的命运扭转,这个果报就是俗称的命运。这个命运不是注定的,是自己造的自己受。自作自受,也可以自己改变,这个改变命运是自己,不是别人。那有真正高明算命、看相的,确实能看得很准;他只能看得准,他不能帮助你改命运。如果有人看相、算命,说他有方法给你改命,问你要多少钱,那是骗人的,没有那回事情,这我们要知道。
那改造命运从哪里改起?从心地改起。你看看,看相俗话不是说,「相随心转」,命也随心转。甚至於我们居住的环境,中国人一般讲风水,风水还是随著心来转,佛讲的依报随著正报转。毗卢遮那佛的心好,好到圆满一点缺陷都没有,所以他的世界美好,世界也找不到一点缺陷。世界是依报,这就说明了环境是随心转的,我们改相貌、改命运、改风水,统统在心地,不在外面。外面任何力量都改变不了的,唯独你的心地能改。我们要想福报,那你心地就要善良,心与道相应,你就会得福报。心地险恶,与道相悖,那你所得的这个果就不如意,这就我们常讲的恶报。由此可知,善恶报应总在自己一念的心行。我们在这里看到《华严经》,给我们展示这个事实的真相,这是我们所信的。这个第二,第二大段从第二会到第七会,这一共有六会,有多少品经?
【总有二十九品。】
这是《华严经》几个大段落里面最长的一段,最长的一段有二十九品,有三十七卷,这叫:
【差别因果。】
为什么叫『差别因果』?底下有说明,我们继续看这个文:
【二十六品辨因。】
『辨』是辨别,给我们详细说明,《华严经》到这里就有味道了,读起来有味道了,不像前面。前面完全看到这个现象看不懂,这个地方有人来给你解释,这一解释就明了,所以要给我们辨明业因。
【佛不思议法品。】
这以下有三品,这跟我们说明果报。
【因历六会。】
这个因讲得很复杂,复杂到哪些?《华严》是对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说的,前面还有十信位,十信位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,都在这一大段里面。因此他们的心行不相同,他们的果报有差别,叫差别因果。因的六会。
【果不该因。故名差别因果。】
那他们的差别已经相当悬殊,我们凡夫的差别就更大,所以这一点要知道。凡夫同是一家人,父子、兄弟的果报都不相同。不但我们在历史上能够看到许多,即使在眼前这个社会里面,只要稍稍冷静一观察,也许就是我们自己家庭,也许就是我们亲戚、邻里乡党,你去看,不一样,心不一样,行为不一样,果报不一样。因差别,果报当然就不相同,果也差别。这是讲众生法界的现象,这个现象也是真相。到第三大段:
【普贤行品下二品四卷。平等因果。】
这是到等觉菩萨。前面是五位,这六品经里头有五位,从十信位一直包括到十地。普贤菩萨代表等觉,大家统统修普贤行,这因平等了,果也平等了,这叫『平等因果』。
【普贤行品为因。出现品为果。因是得果不舍之因。果是大用性起之果。因该果海。果彻因源。故云平等。】
这个道理简单跟同修们介绍一下,为什么会平等?这心里头没有分别就平等,有了分别、有了执著就不平等。离开一切分别执著,万法平等,这个时候无论你修的什么因,统统是平等的因。譬如修布施,凡夫布施,著相,我今天做了多少功德,做了多少好事,著相。这个著相就不平等,你所修的这个功德有界限、有大小。大菩萨们他布施,不著相,确实不著相,没有能布施的我,也没有接受布施的对象,亦没有布施的这些财物,统统没有,三轮体空。布施他做不做?做,从来没有休息,遇到缘他就做,但是一丝毫执著都没有,这心里头没有印象,他这个布施平等的。
心里面没有一丝毫念头,没有一丝毫印象,他这个心多大?是尽虚空遍法界,他布施一分钱,这一分钱的功德是尽虚空遍法界,因为所做的是随他的心量来扩展的。那个有分别执著的,那就看他执著范围大小,他要执著为我自己求福,那范围很小,一点点大;保佑我一家,那也稍微大一点点,总不能等虚空法界,所以这个心量就小了。说老实话,今天讲爱国家、爱民族,我的心量很大,这一个国家多大?跟整个地球来比,太渺小了;跟太虚空那就不能比。这样你才晓得离念之心,所有一切妄念统统没有,那个心才大,要离念,不能有一丝毫的分别执著。你布施,这个布施的功德是尽虚空遍法界;你持戒,持戒的功德尽虚空遍法界;你忍辱,忍辱的功德是尽虚空遍法界。因圆满,果当然圆满,因果是相应的。修这种行门是谁?修这种行门的人,就叫他做普贤菩萨。为什么?心量普,普就是没有界限,有了界限就不普。所以你就晓得普贤菩萨十大愿王,我们怎么样修也不普。怎么不普?我们有界限,礼敬诸佛,佛我们要礼敬,不是佛才不敬,这就有界限;释迦牟尼佛是我的本师,那个佛我不认识他,这就有界限,你的心量就不普了。
普贤菩萨教给我们,我们把我们最恭敬的,譬如说释迦牟尼佛,对释迦牟尼佛这一分至诚恭敬,要把他普遍到一切众生、一切法界,同等的恭敬,没有分别执著,那你这个恭敬、礼敬就是普贤行。如果你还有分别、有执著,那你就不是普贤行。所以大经上教给我们,菩萨不修普贤行就不能成佛,你们总明了、明白!为什么不修普贤行就不能成佛?哪一个佛有分别执著?哪一个佛还打妄想?没有!所以修普贤行才能成佛。因此这些菩萨们,他们修普贤行,所以他们的因果跟前面不一样,叫平等因果。在这个地方还要提醒同修们,佛门常讲十法界,十法界是差别因果,十法界里有佛,佛还是差别因果。那我们修普贤行,成佛,那他在哪个法界?他不在十法界,他在十法界之外,那叫什么?那不得已勉强给它取个名字,叫一真法界。一是真,十不是真的,十法界里头佛也不真,何况其他!
所以讲成佛也得要搞清楚,不能含糊笼统,佛有很多的差别。天台家讲佛,四教,藏、通、别、圆,是藏教佛、是通教佛、是别教佛,还是圆教佛,成佛到底成哪一种佛?不一样。藏、通、别都是十法界的佛,圆教的佛就不是十法界的,是一真法界的。贤首家讲五教,小、始、终、顿、圆,都要把它分辨清楚,不能够含糊笼统。我们学佛,四教、五教我们学的是哪一教?自己有没有搞清楚?四教里面,当然是圆教最殊胜。圆人的根性是什么样子?对於一切世出世间法都不分别,也不执著,这一类根性是圆教根性。样样都清楚,是样样不执著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我们讲席当中常常提醒同修的,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用这个方法来培养自己圆顿的根性。
圆人修行,说实在的话,障碍少,菩提道上比较顺利,他不执著。所有一切障碍从哪来的?都是分别执著来的。起心动念分别执著,这不是圆教根性。我们回过头来想想自己,我们自己对事、对物、对人有没有分别执著?别人有没有,与我没有关系,不重要,要紧的是自己,要常常回过头来问问自己,有没有分别?有没有执著?这个很重要。如果有,要改。改不容易,不是一下就改掉的。总而言之,分别执著能够轻一点就好,一年比一年轻,有个十年、二十年,不知不觉,就把自己薰习成圆顿的根性。那个时候,我们讲的往生这是净业大道上,你自然就一帆风顺,就有成就。
这后半段所讲的,诸位想想,这里讲因、讲果,如果离开一切分别执著,那什么是因?什么是果?有一个因、有个果,就是分别,就是执著。普贤行里面说因、说果,是对那个分别执著人讲的。你执著这个是因,我就告诉你这是因;你执著那个是果,我就告诉你那是果。其实他有没有?他没有,他没有分别执著,因果不二。因就是果,果就是因,所以说『因该果海,果彻因源』,这才是事实真相。你执著这一个一定是因,那一定是果,往往你就看错了。你在一个阶段,可以能看出这个是因、这个果,如果把这个范围扩展开,这个果是前面的因,前面那个因是后面的果,到底哪个是因,哪个是果?然后你才可以看出来因果不二,因果同时,这才看出真相,所以这叫平等因果。
第四大段是第八会,八会一品经。这一品经很长,它有七卷,就是「离世间品」。清凉大师把这部经分成四大分,信、解、行、证,初会是信,从二会到七会是解,是解门,第八会这一品是行门,也就是行经,教给我们怎么修行的。这里面总共给我们说了两千多个法门,修行的方法,品题叫「离世间」。换句话说,不要说两千法门,两万法门、两亿法门、无量无边法门,只有一个原则,要离世间。你不离世间,你怎么能超越六道?你怎么能够脱离生死?所以无论法门多少,一定要了生死出轮回,这叫离世间。
离有身离、有心离。这两种离,心是主宰,心离了,身当然就离了,心要不离,身是想离也离不了,没办法,心是主宰。所以佛在一切经里面,教给我们出离之法,都是讲的心离,这一点同修们要特别注意到。有些人把佛所讲的意思错解了,误会了,变成什么样?身离了,身离开家,不要这个家了,不晓得跑到哪里去修道去,这实在是逃避责任,这大错特错。身离了,心里还有罣碍,还有烦恼,还有忧虑,这是错误的。佛给我们说出离,是心离,虽然在家,虽然在社会,心地清净,一尘不染,社会上这个工作样样都做,做得比别人圆满。为什么圆满?因为别人心不清净,所以见事就见得不圆满,他有障碍,见解不圆,他做得就有缺陷。菩萨心地清净,没有障碍,对於一切事他看得周圆,因此他做得就圆满了。
特别是在《华严经》末后这一会,第九会,就是五十三参。你看五十三位菩萨,那个菩萨五十三位里面,只有六个是出家的,大多数都是在家的。在家菩萨里面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业,统统都有,无论在哪一行业里面,都是那行业里面最殊胜的。用我们现代的话,在这个行业里头最成功的,成为这个行业的模范,这个行业的典型。他有没有离?离了,心离了,身没离。因为心没有分别执著,心地清净,所以他才把他的事业做成功,做得圆满。凡夫为什么做不到?凡夫有私心,有私心,念念考虑自己的得失、自己的利害,因此他就被蒙蔽了,看的就不真了。所以他做得就有欠缺,道理在此地,总没有菩萨做得那么圆满。所以从这个地方,我们能体会到,佛法是积极的,不是消极的;是造福社会的,不是逃避现实的。这品经里面:
【名成行因果。】
成是成就,行是修行,成就修行的因果。
【具五位行。总名为因。】
这个因行由浅而深,从十信菩萨到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,这是五位。每一位子里面分成十个位次,就是五十位,加上等觉,五十一个位次,这都是因。我们今天学佛,必须要知道,学佛现前得不到受用,这个佛就是白学了。现前要如何得到受用?一定要适合自己的程度。好像我们在学校念书一样,我是小学程度,进小学就得受用;小学程度去念中学,就不得受用。我是小学一年级的程度,叫我去念二年、三年,就不得受用,不懂。那我们今天究竟是一个什么程度?假如以佛法来讲,大概都是小学一年级的程度,那就乖乖的学一年级的课程,这才行,就会得到受用。
所以有出家的同学来问我,在这个时代,我们应该要怎么样修学?我就老实告诉他,不可以好高骛远,出家人能把《沙弥律仪》做到了,就是今天社会上的大贤人。在家居士也不要好高骛远,要知道菩萨戒是假的,你能得到吗?有名无实,受过菩萨戒,冒充菩萨是不是?总是有过失的,不是好事情。在家同修能把五戒十善做好,你就是这个世间真正的善知识,所以不要好高骛远。说实在话,出家人,你看明朝末年蕅益大师,他老人家是一个精通戒律的,明末对於戒律研究,就如同民国初年弘一大师一样,对於戒律真正下功夫、真正研究。他老人家说中国从南宋以后就没有比丘了,那个比丘戒都是有名无实,所以他老人家受了比丘戒之后又退戒。退戒,自己做沙弥,所以他有很多著作里头是菩萨戒沙弥,自己不敢称比丘,这是一个真正懂得戒律的人。
蕅益大师往生,他的弟子成时法师,成时也是他的侍者,将他老人家一生的著作整理出版,这是成时了不起的功德。出版这些书里面,成时都有序文,都作了个序,做个简单的介绍。你看后面他具名,老师是沙弥,他不敢称沙弥,出家优婆塞。用出家优婆塞,我们第一次看到成时,这就是老实,这就叫踏实、认真来做。所以说个真实话,现代出家人可以讲统统是出家优婆塞,真的,沙弥都做不到。沙弥十戒,现在出家人几个人做到?十戒里面有一条,手上不能拿金钱,身上装一块、两块已经破戒了,日中一食,不容易做到,那十条戒很不容易做到。人总要老实,这念佛往生净土,古圣先贤教诫我们,秘诀老实念佛,自己知道自己的程度,知道自己的身分,这就是老实。这是『五位行,总名为因』:
【现八相用。名之为果。】
八相,这是举一个例子,举佛做例子。佛在这个世间示现的八相成道,这就是他的果报,就是他的作用。那什么样的佛有资格、有能力示现八相成道?在华严会上,初住菩萨就有这个能力。你看初住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,统统都有这个能力,一直到等觉菩萨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人人都有这个能力,也都有这个资格。什么时候示现?随缘。就像《普门品》里面所讲的,如果是应以佛身而得度者,即现佛身而为说法;应以菩萨身得度者,即现菩萨身而为说法。可见得法身大士没有定相,他那个形相是随缘变化的,众生喜欢看什么身相,他就现什么样身相。众生有心去求,他是无心而感,感应道交。菩萨要有心,那就变成凡夫,就有念头,起心动念了,那就变成凡夫了。因为他没有心、没有念,所以他随著众生感,自自然然现不同的身相,那是自然显现,绝对不是他作意,有意来显现的,那我们就想错了。
【没彼位名。顿彰行法。】
菩萨往前面进一级,底下那个名字就舍掉了。好像我们在学校念书,你念小学的时候,叫你做小学生;升到中学,小学生的名字就没有了,从此以后,再没有人叫你小学生了;等到你念大学了,中学生的名字也没有了,往上升一级,底下的名字就没了,位子也没有了,也都舍掉了。所以这五十一个阶级像爬楼梯一样,上去一层,下面都舍掉了,这个要知道的。
【顿彰行法。】
『彰』是明显,显示『行法』,修行的方法,不断的在精进,不断的在提升。
【故悬河二百问。】
在这品经里面,菩萨提出的问题是两百条,可是佛的答覆是:
【瓶泻二千酬。】
这是《华严》,凡是读《华严》的人都知道,《华严》每个法门总是讲十句,用圆满的表法。十在数字上是个圆满,所以你问一答十,问二百就答二千,就开了两千个法门。
【皆明圆融普贤行故。】
两千门,门门是圆修、圆证,这才是大经。所以他们的修行,即使在初学,就能修等觉菩萨的行门,这是圆融。证到等觉菩萨,修的那个法门跟最初学的一样,这不可思议。那最具体代表的是什么?阿弥陀佛这句名号。初学的人念阿弥陀佛,等觉菩萨还念阿弥陀佛,这句名号彻因彻果,平等法门。所以我们带业往生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遇到文殊、普贤,我们跟他地位平等,为什么平等?我们修的因平等,你念阿弥陀佛往生的,我也是念阿弥陀佛往生的。其他的尽管不平等,咱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条件是平等的,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,我们的享受当然是平等的,原理在此地。
凡是到西方极乐世界,都是信、愿、行这三个条件去的。那我们今天在这个地方修行,要重视这三个条件,这三个条件,净土法门里面称之为三资粮。资粮是比喻,古时候出外去旅行,要带一点钱财帮助你解决困难,这叫资,还要带一点粮食。古时候,不像现在到处有旅馆、有饭店,从前没有的,所以有的时候晚上在人家里头借宿,吃饭要自己带干粮。现在方便,现在可以不必要,所以这样要称之为资粮。我们要往生净土,到西方极乐世界去,那个资粮是什么?是信、愿、行,这叫三资粮。用现代的话说,必须具备这三个条件,缺一个都不能往生。所以我们今天读经,只要是专修净土,希望将来得生净土,我们不仅在净土经论当中,所有一切大乘经展现在我们面前,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态来接受它?就是用信、愿、行。
《华严经》也不例外,展开了,哪些经增长我们信心的,哪些经文劝我们发愿的,无论是从正面劝,从反面劝,从侧面劝,劝我们发愿的。有哪些经文是教我们修行的,行有正助双修,正修,执持名号;助修,断恶修善。所以这个经文展开,那些地方教我们断恶修善,我们一读这个经文,我有这个毛病赶快改过,那这些经文帮助我们修行的。所以一切大乘经,我们用这个眼光、用这个角度来接受,那就统统变成了净宗的助行,这样才没有白读。否则的话,那你就浪费时间、浪费精力,毫无意义。不但无意义,障碍自己修学的法门,这叫夹杂。夹杂就是障碍自己的修学。所以会读的人不但不夹杂,反而有助於正修。再看底下这一段:
【第五。】
第五大段是:
【以第九会有一品二十一卷经。】
这是在《八十华严》里面,「入法界品」总共有『二十一卷』。
【即今四十卷。】
这二十一卷经就是我们现在念的《四十华严》。那《四十华严》四十卷,怎么在八十卷里头只有二十一卷?经文欠缺不圆满。这是当年梵文经本到中国来,不是一个完整的《华严经》,是一个残缺的,几乎每一品都不圆满,都有缺失,「入法界品」几乎缺了一半。所以到《四十华严》到中国来了,这一品经才圆满,那就是一句也没缺,这是《华严经》所有各品当中最完整的一品经,这一品经也是《华严经》最重要的一部分。还算是中国人有福报,这个到后面翻译的时候会跟大家介绍。
【总名证入因果。】
所以从这里也能略略看出清凉大师的意思,这五周里面信解行证,解里面有差别、有平等,要证入。所以在四十这个品题,就比八十的品题要完整。八十卷的经题叫「入法界品」,这个经题简略,不容易看出来;四十卷这个经题长,叫「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」。不思议解脱境界就是一真法界,是所入,普贤行愿是能入,所以这个题目就非常之清楚,这个内容、义趣是一目了然。
【初名佛果大用。是证入果。后明菩萨获益。是证入因】
这个地方讲的『证入』,是从圆教初住讲起。圆教初住菩萨就证入了,入什么?入一真法界,圆教初住。别教不行,别教要初地才入这个境界。虽入这个境界,智慧要跟圆初住的菩萨比一比,智慧不如他,不如圆教的。为什么不如圆教?别教还有分别执著,圆教的人没有分别执著。但是讲修证的功夫,他也达到这个境界,别教初地菩萨也达到这个境界,别教以前那都不能入这个境界。所以说他是佛果大用,果地上的作用。
这个地方,佛,我们一定要把他认识清楚,佛是圆觉的名号,这个字是梵语音译过来的,它的意思是觉悟,是觉的意思,佛是个觉的意思。真正的觉悟,真实的觉悟,这就叫佛。那觉与不觉,从什么地方订标准?要用一个很浅显的话来说,用真心的就觉悟,用妄心的就没觉,这个标准很简单、很清楚。究竟什么是真心?什么是妄心?真心没有分别,真心没有妄念,真心离念;还有念头这个心,这个心就是妄心。换句话说,还常常起心动念,你用这个心就不是真心,在佛法里面讲,你用的是八识心;现在人讲,你用的是意识。所以人家常常问,你的意思怎么样?意思就是妄想是不是?你的妄想如何?不是真心的。
《华严》也是唯识六经之一,唯识是六经十一论,《华严》是六经之一。所以唯识里面给我们讲八识五十一心所,只要用八识五十一心所的,统统没有见性。这个见性就是没有用真心,还是用妄心。六道凡夫用意识心,阿罗汉也用意识心,辟支佛也用意识心,权教菩萨,要拿华严会上来讲,《华严》是圆教,十信以前的菩萨统统还用意识,所以没有证入。到初住菩萨了,这个时候破一品无明,见一分真性,从此以后,他用真心,不用妄心。所以圆初住用的这个心,跟如来果地用的心是一个心,这叫入了,跟佛用的心相同了,用真心,不用妄心。真心里面,无明盖覆得很厚,他才破一品,见一分真性;功夫再往前提升,破两品,就见两品真性,叫二住菩萨;无明有四十一品,统统破尽了,那就是圆满佛,这在圆教里头的圆满佛,统统破尽了,这是真正的大觉。
古人把这个现象用月亮来做比喻,破一品无明是什么样子?好像那个初三的月牙,一点点一个月牙;那个究竟圆满,一品无明都不带,是十五的满月。我们要问,满月跟那个初三的月牙,它们到底同不同?同的,都是真月,都不是假的,决定是真的,只是光明大小不一样。十五真月光,初三那个月牙还是真月光,不能说它是假月光。那初四,光明又大一点,初五就更大一点,这就好像菩萨的果位,圆教从初住往上提升,愈来他的无明愈少,光明就愈大。这个光明,就是佛经上称的般若智慧。所以般若智慧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,不是从外面来的,只要把障碍去掉,你自性的智慧就现出来了。所以这个智慧不是求来的,求不到的,是自性本具的。不但自性本具无量智慧,佛也告诉我们,自性本具无量的才艺德能。我们实在是无明盖覆了本性,智慧德能统统没有了,样样都得要学,学还学不好,还学不像。即使把这个无明破掉之后,什么东西不学都会,为什么?通是自性本能。本有的智慧恢复了,本有的能力也恢复了,这才叫真正得大自在。那这说明这个佛果的大用,是证入果。『后明菩萨获益,是证入因』,菩萨修学,真正修学,一定得真实的利益,就像《无量寿经》上所说的,「惠予众生真实之利」,确实有真实的利益。这个真实的利益,随著你修行境界不断向上提升,这是证入因。
【若渐若顿。若因若果。皆证入故。】
『渐』是慢慢的往前进,『顿』是快速的向前进。顿渐,在看自己修行勤度,你要精进,那就要快;你要懈怠,那就慢一点。诸位要知道,不是说我们,我们懈怠没指望了。不能懈怠,这是讲初住以上的菩萨,等到你证到初住以上旳菩萨,懈怠一点没有关系,反正进门慢慢进就是了。有的人快快进,有的人慢慢进,为什么?在这个地位不退转,就是已经证得三不退了。三不退,通常我们讲小乘的须陀洹就位不退,证到小乘须陀洹,绝对不会再退转来做凡夫。所以退转他有个底线,他不会退堕到凡夫。行不退,这是已经证入到菩萨果位,大乘菩萨不会退转到小乘。第三个是念不退,念不退就是此地讲的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。这个念是什么?念念趣向无上菩提,他不会退转,不会退转到无上菩提,这叫三不退。所以圆教这个初住菩萨,统统证得三不退了。那他就是往前进,有的进得快,有的进得慢,这个顿渐是这个意思。
『若因若果』,往修行,行这是因,位次这是果。无论是因是果,都是『证入』,因也是入,果也是入。譬如说初住,初住菩萨这是果位,初住修什么?修布施。在《华严经》上我们看到的,菩萨修十波罗蜜,一修一切修,他以布施为主。二住菩萨以持戒为主,三住菩萨以忍辱为主,这是六度再加上方便愿力智,就变成十度,十波罗蜜。十住修这十样,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统统是修的这个。但是名称是一样,譬如初住菩萨修布施,初行位菩萨也修布施,初地菩萨也修布施,那个名字一样,内容不一样,内容之博大精深不相同。就像念书一样,那个初中一年级念国文,到大学还是念国文,国文是一样,里面程度不一样。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,菩萨修行的科目,十个都相同,里头浅深程度不相同。那他们修,他是圆修,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,里面一定圆满统摄一切法门。譬如说修布施,持戒在布施里面,忍辱也在布施里头,精进、禅定、般若、愿力智,统统在布施里面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所以一修一切修,它是圆融的。这些理论我们要懂得,尽可能在日常生活当中,修这个圆教的法门。圆教的法门修起来真的是自在,没有障碍,功夫进展会很顺利。圆人最重要,这个心地要真诚,心胸要广大,不要去跟人计较,一有分别计较就不圆了。这是佛在华严会上,像法华会上这些大乘经典,都是这样期望我们、勉励我们。所以他入法界之后,统统是向无上菩提前进。
【今言因皆普贤行。果皆普贤行所成者。】
所以他是证入因果。我们在这一品经里面,这一品经长,特别是《四十华严》,五十三参。在四十经里面,代表初住菩萨的是吉祥云比丘,是个出家人。第一个是出家人,代表什么?代表出离,代表这个意思。第一个人修念佛法门,代表这个念佛法门之殊胜;五十三个,最后一个普贤菩萨,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你看一头一尾,头一个是念佛,最后是念佛,这就告诉你,善财童子修什么法门?彻始彻终,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就代表这个意思。我们对於念佛法门,的确从这个经文上生起无量的信心,从这个地方生起来的。当中五十一位菩萨,那就是代表的世出世间各种不同的行业,这譬如世间法,代表世间不同的行业。从佛法上讲,代表许多不同的法门,你都可以看,都可以听,都可以了解它;虽看、虽听、虽了解,自己念佛是如如不动,绝对没有受他的影响,绝对没有受他的干扰,这叫修什么?修念佛三昧。三昧是定,不被他所动。同时又修慧,慧是什么?样样都明了,世出世间法没有一样我不知道;虽然知道,我从来不动心、不起念,这叫定慧等修,含的有这么深的意思。
这就是我们要接触一切佛法、一切法门,必须要有这个能力,我虽然接触,我了解你,你不会影响我,我所修的法门不会被你动摇。这样的能力,有资格参学。如果接触人家法门,听人家讲,不错,我也来试试看,就完了。试什么?就被别人所转了,就跟别人跑掉了,这种能力不可以参学。所以老师就看得很紧,你没有能力参学,你自己不能做主,你会被境界动摇。所以就老实跟著老师,不可以出门。几时这个定力成功了,智慧现前了,智慧能够抉择,你到底是邪、是正?你是圆、是偏?你是半还是满?半是一半,满是圆满的。就是你对於所有法门,你一接触全盘了解,而且如如不动,有这个能力,老师就赶紧请你出去参学,不要在我这里,成就后得智。后得智是无所不知,根本智是无知,般若无知。所以跟老师所学的,学清净心、学定、学根本智!根本智是什么都不知道,后得智是无所不知。所以般若无知,无所不知,一定要无知以后,才会无所不知。我们今天学佛恰好颠倒,一学佛要什么?样样都知道,结果是样样都不知道,方法错了。再看底下这段文,我们把它念下去:
【明因果相摄。】
『因果相摄』,因中有果,果中有因。
【即位前及当位也。】
『位前』是十地以前,四十个位次,从初住到法云地,这叫位前。『当位』是什么?是等觉,普贤菩萨是等觉菩萨。
【疏言得果不舍等者。明即果之因。即位后普贤也。】
这句得果不舍因行,就是普贤菩萨虽然证得了等觉菩萨,甚至於已经成佛了,他再退回来,还示现做地上菩萨,或者示现做三贤菩萨,这就是所讲的倒驾慈航,普度众生。虽然『得果』,还不舍因行,给我们做一个榜样,给我们做一个示范。
【言复是四十等者。】
这个『四十』就是四十个位次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,就是指这个,这四十等者。
【谓前明五周。总指大部。】
讲五周因果是讲全部《华严经》。
【此后唯知当品故。】
这以下再给你解释的就是指这一品,前面就不再说了。整部大经的介绍,就介绍到此地。下面这段是翻译,我们还有一会,我们星期四把这个翻译简单介绍出来。下一次从美国回来,我们就从经题讲起。你看讲了这么久,经题还没讲到,全是讲的玄义。玄义用现代话来讲就是概论,这一本经注疏的概论。
好,我们念佛回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