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(第一一六集) 1991/1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:04-003-0116
请掀开经本,二百八十七面倒数第四行,从最后一个字看起:
【心与境冥等者。】
这段是解释《疏》文里面的「心与境冥,智与神会,成能证智」,是解释这三句的。我们看注子:
【即唯识见道偈云。若时於所缘。智都无所得。尔时住唯识。离二取相故。】
这个引用的《唯识》见道偈,就是这四句。《唯识》是大乘佛法,当然这个见道就不是小乘的见道。小乘见道是须陀洹果,初果,小乘见道位。大乘见道是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,圆教初住菩萨这就见了道。十信位的菩萨虽有定,没有开悟,这个开悟不是普通的开悟,就是常讲的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。十信位的菩萨都没有到这个标准。在一般经论上,我们看到《大乘起信论》,大乘起信,他不见道他怎么会起信?见道之后这就起信。所以《起信论》里面所讲的境界,是此地『心与境冥』,是这个境界。
再看《金刚经》上讲的境界,也是这个境界,《金刚经》上告诉我们,若菩萨有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即非菩萨。为什么?还没有离相。后半部,就讲得更深,若菩萨有我见、人见、众生见、寿者见,那个见比相又要深一层,那也不是菩萨。由此可知,《金刚经》上所讲菩萨的标准,也是明心见性的菩萨,不是普通的菩萨,也是初发心的菩萨。这是十住,第一住叫发心住,这发菩提心。我们常讲菩提心,也说菩提心一发那真的发了,那就是圆教初住菩萨。再看看《楞严经》上,《楞严经》特别讲的这《二十五圆通章》。那二十五位菩萨是何等菩萨?也是圆初住菩萨。所以你不要看的说观音菩萨,观音菩萨在楞严会上他的身分是初住菩萨,在华严会上他是第七回向菩萨,那个地位就很高。法华会上最高,法华会上是等觉菩萨。他在哪一个场合,他代表一种什么身分,这一定要晓得。
大师在此地给我们引《唯识》见道这一首偈,就是见道的人,禅宗讲明心见性的人,我们净土宗里面讲初得理一心不乱,就是这个境界。什么时候我们自己得理一心不乱,自己晓得,不要去问人。不要去问别人,我现在到什么境界?你去问别人,人家骗你,你也不知道。自己晓得什么时候,自己的智与境,冥是合一,像水乳交融分不开。智就是境,境就是智,到这时候,你就入了境界。那我们现在是不是这个境界?我们这现在心是心,境是境,清清楚楚,界线分明,可见得不是这个境界。
我们把这四首偈,简单的说说,『若时於所缘』,所缘是境界,所缘的境界,缘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接触。我们眼见色,接触色法的境界;耳听音声,接触听音声的境界;乃至於意,接触智的境界。智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常识、知识,接触这个境界。这就是我们的心对外面的境界,这就是这个意思。『智都无所得』,这个接触境界怎么样?接触境界的时候不起心、不动念,决定没有分别执著妄想,这就是心境融成一体。这种境界,说实在的话,我们有没有?决定有,不可能没有,这是真实的境界。决定有,为什么我们又说没有?这刚刚有,马上就迷了。譬如这经论上讲得很清楚,我们的眼睛接触外面这个境界,最初这一刹那,这一接触的时候,还没有分别它,还没有起心动念,这个时候就心与境冥。可是问题出在哪里?就是第二念就不行了。第二念就有分别执著,第二念就迷了,第三念就更迷,这愈迷愈深。假如你永远保持这第一念,那本来就是佛。
你看《华严》、《圆觉》上讲得没有错,一切众生本来成佛,你说本来是不是佛?确实是佛。经论上又常告诉我们,保持初心。什么叫初心?还没有起心动念的时候,那叫初心。那个时候的心,心量跟法界是一样大,真的是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。这一起念,就有分别,就有执著,这个心量马上就缩小。这个念头一生,一念分别起,一切的分别统统现前。不是说只有一个分别,它好像连锁反应一样,一念分别就统统分别,无量无边的分别执著统统都起来了,这就把本来一真法界变成了无量无边的法界。无量无边不好说,这佛把它归纳为十大类,称为十法界。十法界是从一念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,这是凡夫之所以不能成佛病根之所在。
分别执著是情,情执害我们自己害得很惨,无始劫以来,我们生生世世都学佛,都学得不错。学得不错,为什么没有成佛?为什么没有往生?情太重了。这一生看你,你能不能把这个字放下,如果不放下,那这一生跟过去生一样,还是不能成就,来生再来!来生能不能遇到佛法,靠不住。来生还有来生,总有一次会碰到佛法的,这是对了,那不知道是哪一生、哪一劫?再碰到的时候,能不能碰到个殊胜的因缘就很难讲。所以佛在经上才说,「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」,是真的难闻,人身是真难得。
「智都无所得」,就是《心经》末后的「无智亦无得」,就是这个境界。我们现在一天到晚拼命在求智,唯恐自己无智,这很糟糕;天天在求得,唯恐自己这个得失掉。你又求智,又求得,这个门就没有分了。那不学佛的人,我们不说,说学佛的人,不仅仅在家学佛,就包括出家学佛也在内,有几个真学佛的人,四众都说,不求智也不求得,有几个?真正不求智也不求得,他这一生是必定成就,没有不成就的。如果还有一念要求智、要求得,换句话说,他这个道业在这一生没指望,决定没指望。能不能往生?那得看他临终那一念能不能放下?临终这个得失心还放不下,那往生也没指望。人间很苦,生在现代这个社会,对於一个修道人来讲,比过去太平盛世这个缘要殊胜。殊胜在哪里?太平盛世日子好过,不太想出离。现在这个社会这么乱,都不想在这个世间住了,这就是个好的因缘。所以这个生活环境不好,能够使我们这个出离之心能生得起来,求道的心格外的坚固,有这个好处。
这句就是疏文里头,「心与境冥,智与神会」,这两句的意思都显示出来。智是能,境是所,如果我们把这个事实搞清楚,这才晓得欧阳竟无先生所说的,佛教不是学术,不是哲学。为什么不是哲学?哲学里面能与所是对立的。佛法里面虽然讲能所,能所不对立,能所是一个。好像这个灯一样,灯能放光,灯能放,光是它所放,所放的光又照灯。这个光能照,那灯是所照,你说到底哪个是能?哪个是所?都可以说是能,都可以说是所,它是一不是二。哲学,一定有能知、有所知,能所是对立的,佛法不是对立的。佛法是自己知自己,除了自己之外,什么也没有。这个自己是什么?唯识里面讲就是识,能也是识,所还是识。能是识的见分,所是识的相分。识有四分:自证分、证自证分、见分、相分。这四分是一个,不是两个,这是不太好懂的地方。为什么?不是我们平常常识里面有这些东西。所以从这个事实来观察,它不属於哲学的范围。
『尔时住唯识』,这刚才讲了,识,能也是它,所也是它。唯识是唯独有识的,除识之外什么都没有,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识,识在那里变化,不管怎么变,总离不开,还是识。这古人用金做比喻,以金作器,做得再多,还都是一个黄金,除金之外,没有,什么都没有了。所以尽虚空遍法界,我们在十法界依正庄严,那是什么东西?参透了,原来就是一个识,唯识。唯是唯独,就这个东西。识是什么?识就是自己本人。『离二取相故』,什么叫二取?下面有解释。
【谓能所。】
能取、所取。能取、所取,怕大家听了不太容易理解,我把它换一个字,能得、所得。这个得失,我们的心很重,换个字,一个意思。这两样都离了,你才晓得没有能得,也没有所得,这是真的。你不要以为今天这个世间法里头,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你能得到,你看错了,你想错了,你得不到。能得,谁能得?我这身能得吗?譬如说我今天得钱了,这大家都很欢喜,你得的很多钱,你再仔细问,谁得了?我的身得了,这身一分析,无量的细胞,哪个细胞得的?何况这个细胞刹那刹那在新陈代谢,这自身都保不住了,它还得个什么?所得的又在哪里?迷惑人才有能得、所得。觉悟的人知道,《心经》是觉悟的人,无智亦无得。他那个智是能得,那个所得就是这个世出世间一切法。不但世间一切法不可得,菩提涅盘也不可得,你将来要真有个菩提涅盘所得,那你就坏了;真有佛道可成,也坏了,无能成,也无有成。
所以佛说一切法,说穿了,这是佛讲了真话,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,说的些什么?黄叶止啼。黄叶止啼什么意思?小孩在哭,哭得很伤心,大人在地上拣一片树叶落下来,黄叶子它落下来了,绿叶子不会落!落下来告诉他,你拿这个去买糖吃。这小孩一看到,这可以买糖,不哭了,这骗小孩的!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,黄叶止啼而已,是让我们在这里面真正觉悟事实真相。真相明白了,你就得大自在,那真的得大圆满。虽然自在圆满,心里有没有得失念头?绝对没有,有得失念头,你决定不自在,你也不圆满。所以言说、思惟都有一个范围,都有一个界限,这是佛能够帮助我们的。佛的意思是要我们藉他的言说、教导,要突破这个界限,这是佛的意思。佛绝对不要教我们去守住他这个范围,那就坏了。要教我们突破,突破之后才能看到真相,那就跟他一样。不能突破,局限在这个范围之内,给诸位说,这是什么境界?这是六凡境界,四圣都达不到。你说四圣里头最低的阿罗汉,阿罗汉突破了我执,菩萨突破了法执,这才真相大白。这是佛教化众生目的用心之所在,我们要能够体会。
所以听讲经,不能被言说范围住;看经,决定不能被经文局限住。开经偈说得好,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义在哪里?意在言外。那个义是说不出来的,不但说不出来,也想不到的,所以叫不可思议。思是思惟,议是议论,那个真实义是不可思议的。你要问真实义在哪里?无所不在。在经本里面,字字句句都是真实义;离开经本,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也全是真实义。真实义你见不到,就是你有能、有所,有分别、有执著,所以真实义就在面前,你也见不到,离开能所就见到了。常听经的同学听多了,经文这些句子耳熟了,耳虽然熟,还是做不到。原因何在?就是能所这个习气,久远劫以来就跟它交上朋友,真的是难分难舍,习气太深了,放不掉。
所以古德告诉我们,修行的要领就在生处转熟,熟处转生。这个话说得很明白、很简单、很扼要也很清楚。什么是熟处?能所习气很熟。什么是生处?不分别、不执著,这很生疏。如果我们把生疏的变熟了,把那个熟的再把它变深了,这个就成功了。你要晓得这个事实,你就会用功了。八万四千法门,无论选择哪一个法门,那只是方法与手段。方法手段尽管有差别,那个目标方向决定没有差别,为什么?都是熟处转生,生处转熟!你用念佛的方法行,你用持咒的方法也行,你用参禅的方法也行,你用念经的方法也行。方法任凭你选择,你要晓得我用这个方法是干什么的?有很多人不明白这个事实真相,我每天念经,每天拜佛,佛菩萨保佑我,佛菩萨喜欢我,我天天念给他听。熟处更熟,生处更生,这样学佛错了,大错特错。
所以诸位一定要晓得,学佛是做心地功夫,形式没有关系。你家里供不供佛像,无所谓;你天天拜不拜佛,也无所谓,甚至於念不念佛也无所谓,他用参禅的方法,他就不念佛!可是他所用那个功夫,他方法目标他纯正,那就有成就。可是世间一般人著相,要看到你这样做法,这个人不用功,你看看,从来没有看过他拜佛,他家里佛像都没有,他怎么会是个佛教徒?人家将来成佛了,他还在搞六道轮回。所以这个事实真相一定要搞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我们这个功夫才真正能得力。从这个地方来说,说实在的话,学佛也是真难。
我在板桥讲这三天,你们也有不少同修去听。你听了这三天,你会体会到,它实在是不容易。通常讲,我们讲发菩提心,菩提心的基础是在三学、是在三皈,持戒。你没有三皈,没有持戒的这个基础,你菩提心从哪里发?可是三皈要有孝敬慈善的基础,这四个字没有,你那个三皈就没有了,三皈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。我们今天不要说是在家同修这个三皈了,就是出家,出家人的三皈到底有没有,还是个问题。所以佛法真正的基础,是从孝亲尊师,慈悲修善,从这里开始。经上一开头都是善男子善女人,那个善是什么标准?具足孝亲尊师,慈心,修十善业,那样的人才叫善男子善女人,这个是佛经上善最低的标准。大乘经上讲的善男子善女人,那些人都不够格,为什么?他要十一句统统圆满,除了前面孝亲尊师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,还要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,还要加上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,那才是大乘经典里面讲的善男子善女人。我们读了这个经,想一想自己是不是?佛有没有教导我?具足这些条件,就是经上讲的不可思议的感应,真的不是假的,很快就得到。我们今天读经,经上讲这个感应这么快速,我们念了没有感应,原因在哪里?因为我们不是善男子也不是善女人,这不是他的对象。好,我们再接著把底下这段文念下去,这个意思都说出来了。
【即前加行推一切法名义自性差别空。能缘亦空。】
『自性差别空』是所缘的。底下讲『能缘亦空』,能缘是智,所缘的是境界。
【然未冥合。】
这个『冥合』很难。能离,离能、离所还可以做得到,能所离了之后他能契合,这就不容易。这个境界,也就是这个事实,我们要很细心的去体会。离,这个话很难讲,你说离开他,不要他?不是这个意思。譬如说我们今天用黄金做这个佛像,离像,我不要这个像,不要像,金也没有了,那怎么行?我不要能,那能,金没有了,哪来的像?事实上这个像与金都存在,不可离的。由此可知,佛讲这个离不是离能也不是离所,是离你那个分别能的心,分别所的心,执著能的心,执著所的心,离这个。这个意思要听懂,不听懂就搞错了。
离能什么?那心是妄心,虚妄分别。离了这些妄心了,离了这个虚妄的境界,这个虚妄境界是你心里执著这个境界,你心里分别这个境界,把这个东西离掉,真的能、真的所就现前,所以你才得真正的受用。假如能所真的离开,还有什么受用?什么也没有了。这是《般若经》里头最难讲的一个问题,最容易叫人误会的一个问题,搞不清楚,人家就误会了。我叫你舍财,把财统统都丢掉了,错了。你财丢掉的时候,你能得自在吗?你能得快乐吗?恐怕得来是更苦,明天没饭吃。是叫你离什么?离执著钱财的那个观念,把这个舍掉,有跟没有一样,心境坦然,这个真快乐。我这个应用还是很自在,我不缺乏。那不舍这个念头行吗?不舍念头你有烦恼,你有忧虑,你有牵挂,你有得失,那不快乐。一切舍弃掉的时候,得大自在,真快乐。换句话说,不是在事上离,也不是在体上离,是在你妄念上离,你把这个妄念离掉。《般若经》里面所有一切叫我们舍,叫我们离,都是离这个妄念,离妄想分别执著。体相如如,这是真正的佛法。底下又引一首偈说:
【现前立少物。谓是唯识性。以有所得故。非实住唯识。】
下面有一个少物一个注解,什么叫少物?
【少物。谓空相也。有所得者。未冥合也。】
底下有个比喻好。
【日空者。喻理智。但昼明便是日光。不必须见日轮之相。及照物之相也。】
比喻好懂,我在前面举的是灯放光还照自己。这个比喻里头也有这个意思,但是他讲这个境界很广,凡是光明遍照地方统统含住了。『现前立少物』,就是你心里面还有一点点执著。唯识是一门很繁琐的东西,它很罗嗦,不像禅,禅是简单明了。禅,六祖所讲,「本来无一物」,本来无一物就是一切都不立了,你还有一物在就错了。这个立少物就是有一物在,有一物在,你说这『是唯识性』,你已经证得唯识性。
这证得唯识性,跟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是一个境界。你是不是真的见性?没有。为什么?你还有所得。你还有这个妄念还没有舍掉,你心性里头还有一个妄念在,你就没有见性。这个妄念就是障碍,障碍什么?障碍了自性,不能明心见性。我们念佛人不叫明心见性,叫理一心不乱。理一心不乱就是这个境界,就是禅宗里头一法不立的境界。他的心跟法界、跟宇宙合成一体,尽虚空遍法界就是自己的心,自己的心就是虚空法界。自性跟法界是一不是二,这个就冥合,这才能得大自在。能也不执著,所也不执著,不能会合起来不行,那个没有契入境界,一定要融合,知道它是一不是二。
非证入唯识,没有能够证得唯识性,没有能够见性,也没有得到理一心。事一心是定,理一心是悟,学唯识的人也要修定。所以唯识这里头讲的,五重唯识观,观是止观,它有止、有观,它有五个层次,契入唯识性的境界。所以学佛无论走哪一个法门,都要真正用功。在功夫当中,没有讨便宜的事情,如果想投机取巧,讨一点便宜,这个念头就错了,有这个念头就错了。选择法门要知道自己的根性,无量法门当中,哪一个法门适合於自己,适合於自己的根性,适合於自己的程度,适合於自己现前生活环境。也就是尽量避免障碍,障碍愈少愈好,你这样选择修学起来就容易,阻碍少了。
那在所有法门当中,这是诸佛如来给我们介绍的,持名念佛这个法门。这个法门最容易、最简单、最可靠、最稳当。但是念佛,也要放下万缘。一面念佛,一面还想名闻利养,那怎么行?这佛念不好。所以古德教给我们老实念佛。什么叫老实?老实,这心里头只有一念,念佛,除这个佛念之外,什么念都没有。你们想想看,那是不是放下?彻底放下了,这叫老实。老实人决定成功,老实念佛,一定往生;老实参禅,一定开悟;老实读经,一定大开圆解,就怕你不老实。八万四千法门,不是说念佛要老实,门门都要老实,离开老实,哪个法门都不能成就。换句话说,老实就是专精,要专一,要精纯不杂。我们再看《疏》第二小段:
【能所无二者。】
这段文一共给我们说了十门,都是讲能所契合。这章经,大家如果能在这上体会,我们虽然没入这个境界,多少能理解一点。就好像我们虽然没到达那个地方,但是我们曾经听说,没有到过那个地方,我们看过地图,看过那边画片,心里有个印象,能够在自己修持功夫进展到什么程度,自己清楚,自己明白,这有助於修学功夫的。『能所无二者』:
【以知一切法即心自性。以即体之智。还照心体。举一全收。举理收智。智非理外。举智收理。智体即寂。如一明珠。珠自有光。还照珠矣。】
前面是举的唯识法相宗的教义来说。这段是:
【第二法性宗证道。谓大乘终教也。】
在这个地方,可以跟诸位透一点消息,什么消息?这初发心。我们通常讲小乘初发心,初见道是须陀洹果,大乘初见道位是初住菩萨。那二住菩萨?他是不是初见道位?也初见,初见二住。就如同在学校念书一样,一年级,第一天上课那个是不是初见?初见那个课本。到二年级的时候,第一天上课也初见;三年级第一天上课,还是初见。所以这个见道位,一直到等觉菩萨还是初见,那成佛了,也是初见。这个意思平常不太讲,为什么?怕听糊涂了,天天都是初见道。你们读经或者念佛,天天有悟处,天天有新的境界不同,天天都初见道,这才是真实义,才是真正的意思。天天新,日新又新,永远是新的,新就是永远在见道,不停的在见,不住的在见。
我们看注解,这个注解讲清楚了,前面文就明白了。『第二法性宗证道』,这法性宗是见道位,『谓大乘终教也』,这就不是大乘始教。唯识是大乘始教,大乘的开始,这是快到大乘,快毕业了,快到毕业了。
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。】
前面讲的一切法是唯识,识跟性还是隔一道。这就为什么说始与终,识没有离心心所,到性,心心所没有了。识是什么?性迷了叫做识,识悟了就叫做性。这是真正觉悟,彻底觉悟,『知一切法即心自性』。心就是自性,性就是自心,为什么说一个心又说一个自性?这文章不重复,重复就累赘,可以给它删掉,这不是好文章。说心、说性是一桩事情,可以通用的,但是两个字合在一起,里面就有差别。说心,是从作用上讲的;说性,是从体上讲的。有体、有用,心是作用,什么作用?性的起用,自性起作用,我们就叫它做心。所以叫发菩提心,没有叫发菩提性。是不是?心是发菩提心,是真性起作用。发菩提心就是叫你自性起用,自性的用是觉悟的,不是迷的。这个凡夫的心是识心,它不是自性,是八识起作用,识心起作用,所以他迷,觉性起作用的这是悟。那说两个,这两个就很有道理,这个意思才全。说性是体,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一个体,体是一个。说心,心是讲相,它作用能现十法界,能现无量无边的相状,无量无边的相状还是一个性。事实搞清楚了,这才真的晓得性就是相,相就是性,相跟性确实是一个。
譬如说这个像,这个佛像,这个性,体性是金的,金就是佛像,佛像就是黄金,这没错,是一个,才把这个真相真正搞清楚。我们这个观念能不能理解?有些人听懂了,但是非常生疏。明白之后的下面功夫,就是如何把这个生变成熟。通常我们讲的性不是相,相不是性,这个相不是那个相,这就是我们的分别执著。我们以为我们这个见解一点都没错,人的相跟狗的相确实不一样,你怎么能说他是一样?你们想想看,你怎么能说他是一样,我们决定认为他不一样。今天的科学家知道是一样的,你把这个人身体分解分解,分解到最后变成原子、电子,那狗分解分解也是原子、电子,原来是一样的,没有两样。《金刚经》上给我们讲「一合相」,你能够了解一合相,才知道原来一切万法,相也没有差别。差别在哪里?就是这个一,一就是个物质,基本的物质,它的组合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样而已,除此之外,它有什么两样?没有两样,确实是一合相,这才真正看到一切万象的真相。所以讲性是共同的,这个大家能够接受,勉强能接受,这不至於反对。说一切相是一样的,大家就反对了,就不能接受了。所以你念《金刚经》,懂得《金刚经》讲一合相的意思,你就了解。下面引用「梵行品」的一句话:
【是梵行品文。】
这是前面「知一切法即心自性」,这是《华严经.梵行品》里面的一段文。下面再解释:
【即体之智等者。七祖云。只是无念之心。自知无念。】
这是一个整句,不能念一半。假如说只是一个『无念之心』,无念他什么也不晓得,那这就变成无想定,果报在四禅的无想天,这是外道,这个错了,那叫枯禅死定,那个没有用处的。佛所讲的定是活的,怎么是活的?他知。无念,『自知无念』。那个自知是什么?自知是觉,他不是不觉。所以佛讲的这个禅定,这个禅的意思叫静虑,也叫做止观,止观跟静虑意思是一样的。静是什么?静是安静,就是静止,就是心里头一个念头都没有。虑跟观那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我眼睛睁开,外面的确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心里确实没有分别,没有妄想,没有执著,这是『即体之智』,这个叫根本智。根本智,就是真心的任运起用,就是很自然的起用,佛法里面叫做法尔自然,没有落在意识里头,这里头没有意识。
凡夫这一动念,里面就有分别,就有执著,这就落在八识里面去,就把即体之智一变,变成八识五十一心所,就这么变的。变的速度非常之快,快到你自己都没办法觉察。你要说凡夫跟佛菩萨差别就在此地,佛菩萨这个智照,他不变,我们在变。佛菩萨给我们众生说法,他要不要变?他要变。他要变,他知;我们这个变不知,就糊里糊涂变了。人家那个变的是知,他不变,他就不能跟我们说法,这就叫倒驾慈航,他从哪里倒?他也得把智变成识,跟我们才能沟通。他那个智不变成识,跟我们就不能沟通。所以我们是智自然就变成识,再也变不回去。人家是他可以变成识,他立刻又可以恢复智,他恢复得很快。换句话是,给我们说法,这是智变成识给我们说法,法一说完,他又恢复智,他马上就恢复,他不会住在识里头,不会停止在这个里面,人家的本事就在此地。我们差就差这一点,凡圣之差,不多,就这么一点点。
今天我们这个理搞清楚了,事实好像也明白了,下面就是我们怎么做功夫?如何在境界里常常能保持著即体之智?也就保持这个无念的心,这个心是清清楚楚、明明了了,要保持这个。底下又说,怕前面说不懂,从另一个角度来讲,还是一个意思。
【即体而用自知。即用而体自寂。】
从体跟从用上来说。从体,我们还是举这个眼根来讲,眼是能见,是体,外面境界是所见。能见的眼,见到外面境界,这个『自知』就是他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但是没有分别,没有执著,没有起心动念,并不是说他不清楚。譬如说我们每天走这条路走得很熟,每天走的时候,是不是要看看路有没有走错?走得很熟了,不要看了,自自然然哪里拐弯,哪里转角,他自然就是,他不要起心动念,这就是智。如果这里看一看,那个地方看看,再对照对照地图那是识。为什么是识?生。为什么是智?他熟。你看,还是一个生与熟的问题。
怎么知道到他清楚明白?你一问他就知了。你一问他这个,他也懂,他会跟你讲得清楚;问那个,他也给你讲得清楚,他确实不糊涂,确实是明了。你不问他的时候他清楚,清楚,他没有起心动念,他也没有名也没有相。你问他,他退回来变成识,识里头又有名又有相,他可以跟你解释;离开一切名相,没法子解释。这个经上常讲倒驾慈航,是这样倒法的。佛家很多术语,我们都平常听得耳熟,但是都是模糊,都是不清楚,里面真正的含义没搞清楚。这个倒驾慈航,他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回来了,倒驾慈航是不是?这个解释不是如来真实义。如来真实义不是这个意思,不能把它错解了。但是这种解释的人是很多,悟解的人很多,真正理解的人不多。从用上讲,用是讲这个智照,或者是讲我们在讲说法。这个说法是用的是识,你给别人讲解的时候是识,虽然在讲解的时候,你能照体的时候,确实是湛寂不动的,见性不动。《楞严》上讲这个讲得很多,讲得很详细,见性不动,这都是解释「即体之智」的意思。
【又回向品云。】
这就是《华严经.十回向品》。
【无有如外智能证於如。亦无智外如为智所证。】
「回向品」这两句话,古来祖师大德常常引用,所以这个文,我们念得很熟。虽然念得很熟,没入他的境界,这也是很苦恼的事情。如是什么?这个字含义就广,含义深。你看佛经一打开,第一句「如是我闻」,这个地方如,就是如是我闻那个如。我们用最简单的话来诠释这个字的含义,在《般若经》上讲,诸法实相,这就叫如。如是什么?如是没有两样,是一样的。以体跟用来说,体就是用,体如其用,用如其体。从性相上来说,性如其相,相如其性。从理事上来说,理如其事,事如其理。万法皆如,无有一法不如,这的确要很冷静去体会它。
再说白一点,宇宙人生的真相。我讲宇宙人生的真相,这句话大家好懂,那真相是什么?真相是如,这又不懂,又迷惑了,真相就是如。所以释迦牟尼佛所有一切经第一个就是如,如是我闻,就是说明,他老人家所有一切经典,统统说的是宇宙人生真相。就说这一个如字,这个如字说不尽,不要说这一部《大藏经》,一百部、一万部《大藏经》,这个如字还是说不尽,说来说去就这么一个字。所以你说佛法难,难在哪里?一个字,一个字就解决了。你说简单,这不简单,这一大本《大藏经》,不简单。这都是如的意思。只有如才是,是就是没错,完全正确。所以如是事实真相,智是能证。你怎么晓得事实真相?智,智知道事实真相。智从哪里来的?智从如来的。原来如跟智是一不是二。所以『无有如外智能证於如』,这句话意思很深了。
你要明了之后,你才晓得佛法里面讲修行证果,要用什么智慧?要用如智,不能用如外智,如外智是不可能的。这个如外什么?我们常讲,心外求法。要用自性的智慧你才能证得,自性之外的智慧不能证得。自性的智慧从哪里来?从禅定当中得来,所以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。定是什么?定就是平常心,平是平等。我们心里头有念头就不平,有分别就不平,有执著就不平。就像水起波浪,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,心平了,这平了。常是什么?常是永远保持这个样子,这平常心。我们的心都很不平常,佛与大菩萨们他们的心才是平常心。这个心起作用就是智,不要再求智了,就像那个水,水在没有波浪的时候,平静的,平的。平的像一面镜子一样,它自然就照,外面照得清清楚楚。那个照什么?照就是智,他要不要再去用个智照?不需要了。所以清净心起用就是智,这就叫什么?如智,本性的,本具般若智慧,本来具足的,不是从外来的。
所以我们今天在外面求学,这是大错特错。你书念得愈多,就愈迷惑颠倒,这个事情很麻烦了。古人读书,观光考察到什么时候?心平等清净之后,用如如之智照如如之境,他在这个时候。所以古人读书,他是先修根本智,然后后得智自然圆满。我们现在的人不晓得修根本智,后得智完全没有。没有智慧搞什么?虚妄分别,所以搞得天下大乱,搞得我们受这么多苦难。
这两句就证明了,古人教学的时候有道理,这是理论依据,《华严经.回向品》里面说的。为什么叫你念一本经?为什么叫你念一个咒、念一声佛号?什么都不想,修根本智,就是修如如智,如如智现前。这个如如智不大好懂的话,换个名词,修清净心,这大家好懂。清净心现前,起作用,就是智慧。所以清净心现前之后,给诸位同学,那一部《大藏经》,我说过三个月就通达、就圆满了。三个月这个时间已经很长了,再缩短来讲,这一部《大藏经》一刹那之间就完全通达,这给你讲的都是真话。为什么?如如智照如如境,一照就明了。你没有这个智慧,《大藏经》念一百年,你一窍不通,念前头不晓得后头,念后头前头忘光了,这是真的。
由此可知,佛法修学,清净心是最重要的。你要修清净心,先要找出我哪些地方不清净。你知道自己不清净,然后去想办法把不清净的舍弃掉,你恢复到清净。《大乘无量寿经》是一部非常好的经,非常的精简,你念了之后,我们现在讲的那一段,五恶五痛五烧,就是检查自己哪些不清净。我讲这部经讲得很含蓄,不能细讲,细讲把人都得罪光了,不敢讲。只是点到为止,希望诸位同修要好好体会这个意思。不是不能说,是不得不如此,这很重要,最要紧的是检点自己。六祖说得好,「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」。我们要检点自己,才是真正要紧的事情,早一天恢复到自己身心清净,这真正入了大乘佛法的境界。
好,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。我们念佛回向。
请掀开经本,二百八十七面倒数第四行,从最后一个字看起:
【心与境冥等者。】
这段是解释《疏》文里面的「心与境冥,智与神会,成能证智」,是解释这三句的。我们看注子:
【即唯识见道偈云。若时於所缘。智都无所得。尔时住唯识。离二取相故。】
这个引用的《唯识》见道偈,就是这四句。《唯识》是大乘佛法,当然这个见道就不是小乘的见道。小乘见道是须陀洹果,初果,小乘见道位。大乘见道是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,圆教初住菩萨这就见了道。十信位的菩萨虽有定,没有开悟,这个开悟不是普通的开悟,就是常讲的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。十信位的菩萨都没有到这个标准。在一般经论上,我们看到《大乘起信论》,大乘起信,他不见道他怎么会起信?见道之后这就起信。所以《起信论》里面所讲的境界,是此地『心与境冥』,是这个境界。
再看《金刚经》上讲的境界,也是这个境界,《金刚经》上告诉我们,若菩萨有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即非菩萨。为什么?还没有离相。后半部,就讲得更深,若菩萨有我见、人见、众生见、寿者见,那个见比相又要深一层,那也不是菩萨。由此可知,《金刚经》上所讲菩萨的标准,也是明心见性的菩萨,不是普通的菩萨,也是初发心的菩萨。这是十住,第一住叫发心住,这发菩提心。我们常讲菩提心,也说菩提心一发那真的发了,那就是圆教初住菩萨。再看看《楞严经》上,《楞严经》特别讲的这《二十五圆通章》。那二十五位菩萨是何等菩萨?也是圆初住菩萨。所以你不要看的说观音菩萨,观音菩萨在楞严会上他的身分是初住菩萨,在华严会上他是第七回向菩萨,那个地位就很高。法华会上最高,法华会上是等觉菩萨。他在哪一个场合,他代表一种什么身分,这一定要晓得。
大师在此地给我们引《唯识》见道这一首偈,就是见道的人,禅宗讲明心见性的人,我们净土宗里面讲初得理一心不乱,就是这个境界。什么时候我们自己得理一心不乱,自己晓得,不要去问人。不要去问别人,我现在到什么境界?你去问别人,人家骗你,你也不知道。自己晓得什么时候,自己的智与境,冥是合一,像水乳交融分不开。智就是境,境就是智,到这时候,你就入了境界。那我们现在是不是这个境界?我们这现在心是心,境是境,清清楚楚,界线分明,可见得不是这个境界。
我们把这四首偈,简单的说说,『若时於所缘』,所缘是境界,所缘的境界,缘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接触。我们眼见色,接触色法的境界;耳听音声,接触听音声的境界;乃至於意,接触智的境界。智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常识、知识,接触这个境界。这就是我们的心对外面的境界,这就是这个意思。『智都无所得』,这个接触境界怎么样?接触境界的时候不起心、不动念,决定没有分别执著妄想,这就是心境融成一体。这种境界,说实在的话,我们有没有?决定有,不可能没有,这是真实的境界。决定有,为什么我们又说没有?这刚刚有,马上就迷了。譬如这经论上讲得很清楚,我们的眼睛接触外面这个境界,最初这一刹那,这一接触的时候,还没有分别它,还没有起心动念,这个时候就心与境冥。可是问题出在哪里?就是第二念就不行了。第二念就有分别执著,第二念就迷了,第三念就更迷,这愈迷愈深。假如你永远保持这第一念,那本来就是佛。
你看《华严》、《圆觉》上讲得没有错,一切众生本来成佛,你说本来是不是佛?确实是佛。经论上又常告诉我们,保持初心。什么叫初心?还没有起心动念的时候,那叫初心。那个时候的心,心量跟法界是一样大,真的是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。这一起念,就有分别,就有执著,这个心量马上就缩小。这个念头一生,一念分别起,一切的分别统统现前。不是说只有一个分别,它好像连锁反应一样,一念分别就统统分别,无量无边的分别执著统统都起来了,这就把本来一真法界变成了无量无边的法界。无量无边不好说,这佛把它归纳为十大类,称为十法界。十法界是从一念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,这是凡夫之所以不能成佛病根之所在。
分别执著是情,情执害我们自己害得很惨,无始劫以来,我们生生世世都学佛,都学得不错。学得不错,为什么没有成佛?为什么没有往生?情太重了。这一生看你,你能不能把这个字放下,如果不放下,那这一生跟过去生一样,还是不能成就,来生再来!来生能不能遇到佛法,靠不住。来生还有来生,总有一次会碰到佛法的,这是对了,那不知道是哪一生、哪一劫?再碰到的时候,能不能碰到个殊胜的因缘就很难讲。所以佛在经上才说,「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」,是真的难闻,人身是真难得。
「智都无所得」,就是《心经》末后的「无智亦无得」,就是这个境界。我们现在一天到晚拼命在求智,唯恐自己无智,这很糟糕;天天在求得,唯恐自己这个得失掉。你又求智,又求得,这个门就没有分了。那不学佛的人,我们不说,说学佛的人,不仅仅在家学佛,就包括出家学佛也在内,有几个真学佛的人,四众都说,不求智也不求得,有几个?真正不求智也不求得,他这一生是必定成就,没有不成就的。如果还有一念要求智、要求得,换句话说,他这个道业在这一生没指望,决定没指望。能不能往生?那得看他临终那一念能不能放下?临终这个得失心还放不下,那往生也没指望。人间很苦,生在现代这个社会,对於一个修道人来讲,比过去太平盛世这个缘要殊胜。殊胜在哪里?太平盛世日子好过,不太想出离。现在这个社会这么乱,都不想在这个世间住了,这就是个好的因缘。所以这个生活环境不好,能够使我们这个出离之心能生得起来,求道的心格外的坚固,有这个好处。
这句就是疏文里头,「心与境冥,智与神会」,这两句的意思都显示出来。智是能,境是所,如果我们把这个事实搞清楚,这才晓得欧阳竟无先生所说的,佛教不是学术,不是哲学。为什么不是哲学?哲学里面能与所是对立的。佛法里面虽然讲能所,能所不对立,能所是一个。好像这个灯一样,灯能放光,灯能放,光是它所放,所放的光又照灯。这个光能照,那灯是所照,你说到底哪个是能?哪个是所?都可以说是能,都可以说是所,它是一不是二。哲学,一定有能知、有所知,能所是对立的,佛法不是对立的。佛法是自己知自己,除了自己之外,什么也没有。这个自己是什么?唯识里面讲就是识,能也是识,所还是识。能是识的见分,所是识的相分。识有四分:自证分、证自证分、见分、相分。这四分是一个,不是两个,这是不太好懂的地方。为什么?不是我们平常常识里面有这些东西。所以从这个事实来观察,它不属於哲学的范围。
『尔时住唯识』,这刚才讲了,识,能也是它,所也是它。唯识是唯独有识的,除识之外什么都没有,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识,识在那里变化,不管怎么变,总离不开,还是识。这古人用金做比喻,以金作器,做得再多,还都是一个黄金,除金之外,没有,什么都没有了。所以尽虚空遍法界,我们在十法界依正庄严,那是什么东西?参透了,原来就是一个识,唯识。唯是唯独,就这个东西。识是什么?识就是自己本人。『离二取相故』,什么叫二取?下面有解释。
【谓能所。】
能取、所取。能取、所取,怕大家听了不太容易理解,我把它换一个字,能得、所得。这个得失,我们的心很重,换个字,一个意思。这两样都离了,你才晓得没有能得,也没有所得,这是真的。你不要以为今天这个世间法里头,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你能得到,你看错了,你想错了,你得不到。能得,谁能得?我这身能得吗?譬如说我今天得钱了,这大家都很欢喜,你得的很多钱,你再仔细问,谁得了?我的身得了,这身一分析,无量的细胞,哪个细胞得的?何况这个细胞刹那刹那在新陈代谢,这自身都保不住了,它还得个什么?所得的又在哪里?迷惑人才有能得、所得。觉悟的人知道,《心经》是觉悟的人,无智亦无得。他那个智是能得,那个所得就是这个世出世间一切法。不但世间一切法不可得,菩提涅盘也不可得,你将来要真有个菩提涅盘所得,那你就坏了;真有佛道可成,也坏了,无能成,也无有成。
所以佛说一切法,说穿了,这是佛讲了真话,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,说的些什么?黄叶止啼。黄叶止啼什么意思?小孩在哭,哭得很伤心,大人在地上拣一片树叶落下来,黄叶子它落下来了,绿叶子不会落!落下来告诉他,你拿这个去买糖吃。这小孩一看到,这可以买糖,不哭了,这骗小孩的!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,黄叶止啼而已,是让我们在这里面真正觉悟事实真相。真相明白了,你就得大自在,那真的得大圆满。虽然自在圆满,心里有没有得失念头?绝对没有,有得失念头,你决定不自在,你也不圆满。所以言说、思惟都有一个范围,都有一个界限,这是佛能够帮助我们的。佛的意思是要我们藉他的言说、教导,要突破这个界限,这是佛的意思。佛绝对不要教我们去守住他这个范围,那就坏了。要教我们突破,突破之后才能看到真相,那就跟他一样。不能突破,局限在这个范围之内,给诸位说,这是什么境界?这是六凡境界,四圣都达不到。你说四圣里头最低的阿罗汉,阿罗汉突破了我执,菩萨突破了法执,这才真相大白。这是佛教化众生目的用心之所在,我们要能够体会。
所以听讲经,不能被言说范围住;看经,决定不能被经文局限住。开经偈说得好,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义在哪里?意在言外。那个义是说不出来的,不但说不出来,也想不到的,所以叫不可思议。思是思惟,议是议论,那个真实义是不可思议的。你要问真实义在哪里?无所不在。在经本里面,字字句句都是真实义;离开经本,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也全是真实义。真实义你见不到,就是你有能、有所,有分别、有执著,所以真实义就在面前,你也见不到,离开能所就见到了。常听经的同学听多了,经文这些句子耳熟了,耳虽然熟,还是做不到。原因何在?就是能所这个习气,久远劫以来就跟它交上朋友,真的是难分难舍,习气太深了,放不掉。
所以古德告诉我们,修行的要领就在生处转熟,熟处转生。这个话说得很明白、很简单、很扼要也很清楚。什么是熟处?能所习气很熟。什么是生处?不分别、不执著,这很生疏。如果我们把生疏的变熟了,把那个熟的再把它变深了,这个就成功了。你要晓得这个事实,你就会用功了。八万四千法门,无论选择哪一个法门,那只是方法与手段。方法手段尽管有差别,那个目标方向决定没有差别,为什么?都是熟处转生,生处转熟!你用念佛的方法行,你用持咒的方法也行,你用参禅的方法也行,你用念经的方法也行。方法任凭你选择,你要晓得我用这个方法是干什么的?有很多人不明白这个事实真相,我每天念经,每天拜佛,佛菩萨保佑我,佛菩萨喜欢我,我天天念给他听。熟处更熟,生处更生,这样学佛错了,大错特错。
所以诸位一定要晓得,学佛是做心地功夫,形式没有关系。你家里供不供佛像,无所谓;你天天拜不拜佛,也无所谓,甚至於念不念佛也无所谓,他用参禅的方法,他就不念佛!可是他所用那个功夫,他方法目标他纯正,那就有成就。可是世间一般人著相,要看到你这样做法,这个人不用功,你看看,从来没有看过他拜佛,他家里佛像都没有,他怎么会是个佛教徒?人家将来成佛了,他还在搞六道轮回。所以这个事实真相一定要搞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我们这个功夫才真正能得力。从这个地方来说,说实在的话,学佛也是真难。
我在板桥讲这三天,你们也有不少同修去听。你听了这三天,你会体会到,它实在是不容易。通常讲,我们讲发菩提心,菩提心的基础是在三学、是在三皈,持戒。你没有三皈,没有持戒的这个基础,你菩提心从哪里发?可是三皈要有孝敬慈善的基础,这四个字没有,你那个三皈就没有了,三皈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。我们今天不要说是在家同修这个三皈了,就是出家,出家人的三皈到底有没有,还是个问题。所以佛法真正的基础,是从孝亲尊师,慈悲修善,从这里开始。经上一开头都是善男子善女人,那个善是什么标准?具足孝亲尊师,慈心,修十善业,那样的人才叫善男子善女人,这个是佛经上善最低的标准。大乘经上讲的善男子善女人,那些人都不够格,为什么?他要十一句统统圆满,除了前面孝亲尊师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,还要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,还要加上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,那才是大乘经典里面讲的善男子善女人。我们读了这个经,想一想自己是不是?佛有没有教导我?具足这些条件,就是经上讲的不可思议的感应,真的不是假的,很快就得到。我们今天读经,经上讲这个感应这么快速,我们念了没有感应,原因在哪里?因为我们不是善男子也不是善女人,这不是他的对象。好,我们再接著把底下这段文念下去,这个意思都说出来了。
【即前加行推一切法名义自性差别空。能缘亦空。】
『自性差别空』是所缘的。底下讲『能缘亦空』,能缘是智,所缘的是境界。
【然未冥合。】
这个『冥合』很难。能离,离能、离所还可以做得到,能所离了之后他能契合,这就不容易。这个境界,也就是这个事实,我们要很细心的去体会。离,这个话很难讲,你说离开他,不要他?不是这个意思。譬如说我们今天用黄金做这个佛像,离像,我不要这个像,不要像,金也没有了,那怎么行?我不要能,那能,金没有了,哪来的像?事实上这个像与金都存在,不可离的。由此可知,佛讲这个离不是离能也不是离所,是离你那个分别能的心,分别所的心,执著能的心,执著所的心,离这个。这个意思要听懂,不听懂就搞错了。
离能什么?那心是妄心,虚妄分别。离了这些妄心了,离了这个虚妄的境界,这个虚妄境界是你心里执著这个境界,你心里分别这个境界,把这个东西离掉,真的能、真的所就现前,所以你才得真正的受用。假如能所真的离开,还有什么受用?什么也没有了。这是《般若经》里头最难讲的一个问题,最容易叫人误会的一个问题,搞不清楚,人家就误会了。我叫你舍财,把财统统都丢掉了,错了。你财丢掉的时候,你能得自在吗?你能得快乐吗?恐怕得来是更苦,明天没饭吃。是叫你离什么?离执著钱财的那个观念,把这个舍掉,有跟没有一样,心境坦然,这个真快乐。我这个应用还是很自在,我不缺乏。那不舍这个念头行吗?不舍念头你有烦恼,你有忧虑,你有牵挂,你有得失,那不快乐。一切舍弃掉的时候,得大自在,真快乐。换句话说,不是在事上离,也不是在体上离,是在你妄念上离,你把这个妄念离掉。《般若经》里面所有一切叫我们舍,叫我们离,都是离这个妄念,离妄想分别执著。体相如如,这是真正的佛法。底下又引一首偈说:
【现前立少物。谓是唯识性。以有所得故。非实住唯识。】
下面有一个少物一个注解,什么叫少物?
【少物。谓空相也。有所得者。未冥合也。】
底下有个比喻好。
【日空者。喻理智。但昼明便是日光。不必须见日轮之相。及照物之相也。】
比喻好懂,我在前面举的是灯放光还照自己。这个比喻里头也有这个意思,但是他讲这个境界很广,凡是光明遍照地方统统含住了。『现前立少物』,就是你心里面还有一点点执著。唯识是一门很繁琐的东西,它很罗嗦,不像禅,禅是简单明了。禅,六祖所讲,「本来无一物」,本来无一物就是一切都不立了,你还有一物在就错了。这个立少物就是有一物在,有一物在,你说这『是唯识性』,你已经证得唯识性。
这证得唯识性,跟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是一个境界。你是不是真的见性?没有。为什么?你还有所得。你还有这个妄念还没有舍掉,你心性里头还有一个妄念在,你就没有见性。这个妄念就是障碍,障碍什么?障碍了自性,不能明心见性。我们念佛人不叫明心见性,叫理一心不乱。理一心不乱就是这个境界,就是禅宗里头一法不立的境界。他的心跟法界、跟宇宙合成一体,尽虚空遍法界就是自己的心,自己的心就是虚空法界。自性跟法界是一不是二,这个就冥合,这才能得大自在。能也不执著,所也不执著,不能会合起来不行,那个没有契入境界,一定要融合,知道它是一不是二。
非证入唯识,没有能够证得唯识性,没有能够见性,也没有得到理一心。事一心是定,理一心是悟,学唯识的人也要修定。所以唯识这里头讲的,五重唯识观,观是止观,它有止、有观,它有五个层次,契入唯识性的境界。所以学佛无论走哪一个法门,都要真正用功。在功夫当中,没有讨便宜的事情,如果想投机取巧,讨一点便宜,这个念头就错了,有这个念头就错了。选择法门要知道自己的根性,无量法门当中,哪一个法门适合於自己,适合於自己的根性,适合於自己的程度,适合於自己现前生活环境。也就是尽量避免障碍,障碍愈少愈好,你这样选择修学起来就容易,阻碍少了。
那在所有法门当中,这是诸佛如来给我们介绍的,持名念佛这个法门。这个法门最容易、最简单、最可靠、最稳当。但是念佛,也要放下万缘。一面念佛,一面还想名闻利养,那怎么行?这佛念不好。所以古德教给我们老实念佛。什么叫老实?老实,这心里头只有一念,念佛,除这个佛念之外,什么念都没有。你们想想看,那是不是放下?彻底放下了,这叫老实。老实人决定成功,老实念佛,一定往生;老实参禅,一定开悟;老实读经,一定大开圆解,就怕你不老实。八万四千法门,不是说念佛要老实,门门都要老实,离开老实,哪个法门都不能成就。换句话说,老实就是专精,要专一,要精纯不杂。我们再看《疏》第二小段:
【能所无二者。】
这段文一共给我们说了十门,都是讲能所契合。这章经,大家如果能在这上体会,我们虽然没入这个境界,多少能理解一点。就好像我们虽然没到达那个地方,但是我们曾经听说,没有到过那个地方,我们看过地图,看过那边画片,心里有个印象,能够在自己修持功夫进展到什么程度,自己清楚,自己明白,这有助於修学功夫的。『能所无二者』:
【以知一切法即心自性。以即体之智。还照心体。举一全收。举理收智。智非理外。举智收理。智体即寂。如一明珠。珠自有光。还照珠矣。】
前面是举的唯识法相宗的教义来说。这段是:
【第二法性宗证道。谓大乘终教也。】
在这个地方,可以跟诸位透一点消息,什么消息?这初发心。我们通常讲小乘初发心,初见道是须陀洹果,大乘初见道位是初住菩萨。那二住菩萨?他是不是初见道位?也初见,初见二住。就如同在学校念书一样,一年级,第一天上课那个是不是初见?初见那个课本。到二年级的时候,第一天上课也初见;三年级第一天上课,还是初见。所以这个见道位,一直到等觉菩萨还是初见,那成佛了,也是初见。这个意思平常不太讲,为什么?怕听糊涂了,天天都是初见道。你们读经或者念佛,天天有悟处,天天有新的境界不同,天天都初见道,这才是真实义,才是真正的意思。天天新,日新又新,永远是新的,新就是永远在见道,不停的在见,不住的在见。
我们看注解,这个注解讲清楚了,前面文就明白了。『第二法性宗证道』,这法性宗是见道位,『谓大乘终教也』,这就不是大乘始教。唯识是大乘始教,大乘的开始,这是快到大乘,快毕业了,快到毕业了。
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。】
前面讲的一切法是唯识,识跟性还是隔一道。这就为什么说始与终,识没有离心心所,到性,心心所没有了。识是什么?性迷了叫做识,识悟了就叫做性。这是真正觉悟,彻底觉悟,『知一切法即心自性』。心就是自性,性就是自心,为什么说一个心又说一个自性?这文章不重复,重复就累赘,可以给它删掉,这不是好文章。说心、说性是一桩事情,可以通用的,但是两个字合在一起,里面就有差别。说心,是从作用上讲的;说性,是从体上讲的。有体、有用,心是作用,什么作用?性的起用,自性起作用,我们就叫它做心。所以叫发菩提心,没有叫发菩提性。是不是?心是发菩提心,是真性起作用。发菩提心就是叫你自性起用,自性的用是觉悟的,不是迷的。这个凡夫的心是识心,它不是自性,是八识起作用,识心起作用,所以他迷,觉性起作用的这是悟。那说两个,这两个就很有道理,这个意思才全。说性是体,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一个体,体是一个。说心,心是讲相,它作用能现十法界,能现无量无边的相状,无量无边的相状还是一个性。事实搞清楚了,这才真的晓得性就是相,相就是性,相跟性确实是一个。
譬如说这个像,这个佛像,这个性,体性是金的,金就是佛像,佛像就是黄金,这没错,是一个,才把这个真相真正搞清楚。我们这个观念能不能理解?有些人听懂了,但是非常生疏。明白之后的下面功夫,就是如何把这个生变成熟。通常我们讲的性不是相,相不是性,这个相不是那个相,这就是我们的分别执著。我们以为我们这个见解一点都没错,人的相跟狗的相确实不一样,你怎么能说他是一样?你们想想看,你怎么能说他是一样,我们决定认为他不一样。今天的科学家知道是一样的,你把这个人身体分解分解,分解到最后变成原子、电子,那狗分解分解也是原子、电子,原来是一样的,没有两样。《金刚经》上给我们讲「一合相」,你能够了解一合相,才知道原来一切万法,相也没有差别。差别在哪里?就是这个一,一就是个物质,基本的物质,它的组合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样而已,除此之外,它有什么两样?没有两样,确实是一合相,这才真正看到一切万象的真相。所以讲性是共同的,这个大家能够接受,勉强能接受,这不至於反对。说一切相是一样的,大家就反对了,就不能接受了。所以你念《金刚经》,懂得《金刚经》讲一合相的意思,你就了解。下面引用「梵行品」的一句话:
【是梵行品文。】
这是前面「知一切法即心自性」,这是《华严经.梵行品》里面的一段文。下面再解释:
【即体之智等者。七祖云。只是无念之心。自知无念。】
这是一个整句,不能念一半。假如说只是一个『无念之心』,无念他什么也不晓得,那这就变成无想定,果报在四禅的无想天,这是外道,这个错了,那叫枯禅死定,那个没有用处的。佛所讲的定是活的,怎么是活的?他知。无念,『自知无念』。那个自知是什么?自知是觉,他不是不觉。所以佛讲的这个禅定,这个禅的意思叫静虑,也叫做止观,止观跟静虑意思是一样的。静是什么?静是安静,就是静止,就是心里头一个念头都没有。虑跟观那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我眼睛睁开,外面的确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心里确实没有分别,没有妄想,没有执著,这是『即体之智』,这个叫根本智。根本智,就是真心的任运起用,就是很自然的起用,佛法里面叫做法尔自然,没有落在意识里头,这里头没有意识。
凡夫这一动念,里面就有分别,就有执著,这就落在八识里面去,就把即体之智一变,变成八识五十一心所,就这么变的。变的速度非常之快,快到你自己都没办法觉察。你要说凡夫跟佛菩萨差别就在此地,佛菩萨这个智照,他不变,我们在变。佛菩萨给我们众生说法,他要不要变?他要变。他要变,他知;我们这个变不知,就糊里糊涂变了。人家那个变的是知,他不变,他就不能跟我们说法,这就叫倒驾慈航,他从哪里倒?他也得把智变成识,跟我们才能沟通。他那个智不变成识,跟我们就不能沟通。所以我们是智自然就变成识,再也变不回去。人家是他可以变成识,他立刻又可以恢复智,他恢复得很快。换句话是,给我们说法,这是智变成识给我们说法,法一说完,他又恢复智,他马上就恢复,他不会住在识里头,不会停止在这个里面,人家的本事就在此地。我们差就差这一点,凡圣之差,不多,就这么一点点。
今天我们这个理搞清楚了,事实好像也明白了,下面就是我们怎么做功夫?如何在境界里常常能保持著即体之智?也就保持这个无念的心,这个心是清清楚楚、明明了了,要保持这个。底下又说,怕前面说不懂,从另一个角度来讲,还是一个意思。
【即体而用自知。即用而体自寂。】
从体跟从用上来说。从体,我们还是举这个眼根来讲,眼是能见,是体,外面境界是所见。能见的眼,见到外面境界,这个『自知』就是他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但是没有分别,没有执著,没有起心动念,并不是说他不清楚。譬如说我们每天走这条路走得很熟,每天走的时候,是不是要看看路有没有走错?走得很熟了,不要看了,自自然然哪里拐弯,哪里转角,他自然就是,他不要起心动念,这就是智。如果这里看一看,那个地方看看,再对照对照地图那是识。为什么是识?生。为什么是智?他熟。你看,还是一个生与熟的问题。
怎么知道到他清楚明白?你一问他就知了。你一问他这个,他也懂,他会跟你讲得清楚;问那个,他也给你讲得清楚,他确实不糊涂,确实是明了。你不问他的时候他清楚,清楚,他没有起心动念,他也没有名也没有相。你问他,他退回来变成识,识里头又有名又有相,他可以跟你解释;离开一切名相,没法子解释。这个经上常讲倒驾慈航,是这样倒法的。佛家很多术语,我们都平常听得耳熟,但是都是模糊,都是不清楚,里面真正的含义没搞清楚。这个倒驾慈航,他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回来了,倒驾慈航是不是?这个解释不是如来真实义。如来真实义不是这个意思,不能把它错解了。但是这种解释的人是很多,悟解的人很多,真正理解的人不多。从用上讲,用是讲这个智照,或者是讲我们在讲说法。这个说法是用的是识,你给别人讲解的时候是识,虽然在讲解的时候,你能照体的时候,确实是湛寂不动的,见性不动。《楞严》上讲这个讲得很多,讲得很详细,见性不动,这都是解释「即体之智」的意思。
【又回向品云。】
这就是《华严经.十回向品》。
【无有如外智能证於如。亦无智外如为智所证。】
「回向品」这两句话,古来祖师大德常常引用,所以这个文,我们念得很熟。虽然念得很熟,没入他的境界,这也是很苦恼的事情。如是什么?这个字含义就广,含义深。你看佛经一打开,第一句「如是我闻」,这个地方如,就是如是我闻那个如。我们用最简单的话来诠释这个字的含义,在《般若经》上讲,诸法实相,这就叫如。如是什么?如是没有两样,是一样的。以体跟用来说,体就是用,体如其用,用如其体。从性相上来说,性如其相,相如其性。从理事上来说,理如其事,事如其理。万法皆如,无有一法不如,这的确要很冷静去体会它。
再说白一点,宇宙人生的真相。我讲宇宙人生的真相,这句话大家好懂,那真相是什么?真相是如,这又不懂,又迷惑了,真相就是如。所以释迦牟尼佛所有一切经第一个就是如,如是我闻,就是说明,他老人家所有一切经典,统统说的是宇宙人生真相。就说这一个如字,这个如字说不尽,不要说这一部《大藏经》,一百部、一万部《大藏经》,这个如字还是说不尽,说来说去就这么一个字。所以你说佛法难,难在哪里?一个字,一个字就解决了。你说简单,这不简单,这一大本《大藏经》,不简单。这都是如的意思。只有如才是,是就是没错,完全正确。所以如是事实真相,智是能证。你怎么晓得事实真相?智,智知道事实真相。智从哪里来的?智从如来的。原来如跟智是一不是二。所以『无有如外智能证於如』,这句话意思很深了。
你要明了之后,你才晓得佛法里面讲修行证果,要用什么智慧?要用如智,不能用如外智,如外智是不可能的。这个如外什么?我们常讲,心外求法。要用自性的智慧你才能证得,自性之外的智慧不能证得。自性的智慧从哪里来?从禅定当中得来,所以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。定是什么?定就是平常心,平是平等。我们心里头有念头就不平,有分别就不平,有执著就不平。就像水起波浪,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,心平了,这平了。常是什么?常是永远保持这个样子,这平常心。我们的心都很不平常,佛与大菩萨们他们的心才是平常心。这个心起作用就是智,不要再求智了,就像那个水,水在没有波浪的时候,平静的,平的。平的像一面镜子一样,它自然就照,外面照得清清楚楚。那个照什么?照就是智,他要不要再去用个智照?不需要了。所以清净心起用就是智,这就叫什么?如智,本性的,本具般若智慧,本来具足的,不是从外来的。
所以我们今天在外面求学,这是大错特错。你书念得愈多,就愈迷惑颠倒,这个事情很麻烦了。古人读书,观光考察到什么时候?心平等清净之后,用如如之智照如如之境,他在这个时候。所以古人读书,他是先修根本智,然后后得智自然圆满。我们现在的人不晓得修根本智,后得智完全没有。没有智慧搞什么?虚妄分别,所以搞得天下大乱,搞得我们受这么多苦难。
这两句就证明了,古人教学的时候有道理,这是理论依据,《华严经.回向品》里面说的。为什么叫你念一本经?为什么叫你念一个咒、念一声佛号?什么都不想,修根本智,就是修如如智,如如智现前。这个如如智不大好懂的话,换个名词,修清净心,这大家好懂。清净心现前,起作用,就是智慧。所以清净心现前之后,给诸位同学,那一部《大藏经》,我说过三个月就通达、就圆满了。三个月这个时间已经很长了,再缩短来讲,这一部《大藏经》一刹那之间就完全通达,这给你讲的都是真话。为什么?如如智照如如境,一照就明了。你没有这个智慧,《大藏经》念一百年,你一窍不通,念前头不晓得后头,念后头前头忘光了,这是真的。
由此可知,佛法修学,清净心是最重要的。你要修清净心,先要找出我哪些地方不清净。你知道自己不清净,然后去想办法把不清净的舍弃掉,你恢复到清净。《大乘无量寿经》是一部非常好的经,非常的精简,你念了之后,我们现在讲的那一段,五恶五痛五烧,就是检查自己哪些不清净。我讲这部经讲得很含蓄,不能细讲,细讲把人都得罪光了,不敢讲。只是点到为止,希望诸位同修要好好体会这个意思。不是不能说,是不得不如此,这很重要,最要紧的是检点自己。六祖说得好,「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」。我们要检点自己,才是真正要紧的事情,早一天恢复到自己身心清净,这真正入了大乘佛法的境界。
好,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。我们念佛回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