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- (第一0六集)
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 (第一0六集)  1991/1  台湾华藏讲堂  档名:04-003-0106

  请掀开经本,第二百六十四面第三行,从第二句看起:

  【此总言地者。借喻显法。地有生成依持义故。真智证如。生成果智。及因位胜功德故。若因若果。皆依此地。地能持故。故总名地。通以一切有为无为功德而为其体。】

  我们从这个地方看起。前面将十地概略的介绍过了,这个地方宗密大师给我们做了一个总结,为什么这个菩萨称为地?这是菩萨位次里面最高的,我们通常讲十地菩萨。十地菩萨也称为大菩萨,梵语里面称为摩诃萨,摩诃萨就是指十地菩萨。到底为什么他称之为地?这个地方给我们解释得很清楚。它是借比喻来显法,『地』有生长的意思,一切树木花草、五谷杂粮都要从地上生长的,地有这个意思,有『依持』的意思。一切众生离开地就不能生存,我们这动物、人都离不开地。

  底下讲的这是比喻,在法上讲是『真智证如』,如是理,是法界的真实相。我们说浅一点,宇宙人生的真相。宇宙人生真相这个范围小,不能包括法界,应当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实相,这里面包括了宇宙人生。这个在佛法里通常用一个字做代表,叫如,佛经一开端,「如是我闻」,那个如也是指这个意思。如要用什么方法才能够明了、才能够证得?那要智慧,这个智慧决定不是世间聪明智慧。世间聪明智慧没有这个能力,要真智慧,这实在是很不得已说的,这称为真智。真智从哪里来的?是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;换句话,真正智慧不是从外面得来的。唯有这样的智慧,自性本具的真智才能够彻证法界万有的真相,这样的人我们就称他作佛陀,佛是究竟证得的人。证得一部分,没有能够证得彻底,我们就叫他做菩萨。但是菩萨最低限度也确实证得少分,这就是常说的法身大士,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。法身实在讲就是如,就是法界真相,就是这个东西。能证的智跟所证的境界是一不是二,这是不思议的境界,本经的经题就是入不思议境界,入就是证,《普贤菩萨行愿品》,这个经题也是指这个意思。

  它跟世间学术不一样,不一样在哪里?世间学术都有能、有所。譬如像我们讲修行证果有能证、有所证,有能所就变成世间学术,佛法没有能所。能就是所,所就是能,能所是一不是二,这是最不容易理解的地方。为什么?可以说我们生生世世,我们这意识里面的常识没有这个概念,突然佛给我们讲这桩事情,我们往往无法接受。这好比什么?这个灯,灯放光,光照灯,你说灯跟光是一还是二?好比是这桩事情。光,是从灯上放出来的,还照灯,这个法界实相这里面本具的智慧光明还照法界,就像这么一个比喻。比喻实在讲,不能比得恰到好处,只能比个彷佛。证明这个事情的确很难理解,彷佛灯放光又照灯,这么一个味道一样。但是我们这个灯跟光还是可以分成两桩事情,法性里面智跟如是一点都没有办法分的,确实它是一桩事情。

  真智证如就『生成果智』,果就是如来的果位,果位上的智是无所不知,就是这种智慧从哪里,我们常讲佛有无量的智慧、无量的德能,这个智慧德能从哪里来的?就是真智证如而来的。这果智是讲它的起用,它的作用无量无边。『及因位胜功德故』,因位,区别不是果位,果是成佛,在成佛之前统统叫修因。因位就是菩萨位。菩萨位次很多,从初信位到等觉位,在《华严经》总共有五十一个位次,统统叫菩萨,统统是如来因地的通称,因位的通称。「胜功德」,胜是指殊胜的功德。殊胜功德这就是特别指地上菩萨,因为地上菩萨真智证如已经接近到果位了,这个功德比起浅位的菩萨,比起三贤十信,那要殊胜太多了。

  实在讲不但是说三贤位,就是十信位的菩萨,功德实在讲也不可思议,这是《华严》圆教一乘了义。初信位的菩萨,在断烦恼的功夫上等於小乘初果;换句话说,三界八十八品见惑统统断尽了,才证得初信位的菩萨。这种菩萨在我们一般说,三不退他就得位不退,虽然在修行上还是进进退退的,他退有个底限,底限是什么?就是初信位,他总不会退到初信以外。他证到二信、三信、四信,可能又退转退到初信,不会退到初信以外,因为他见思烦恼断了、见惑断了。这要是在小乘,就是天上人间七次往来,他就一定证阿罗汉果。在通途法门里面得到这个位次之后,从这一天开始算起,成佛要修三大阿僧只劫,是从这一天算起。

  如果要像我们这个程度算起,那就得无量劫才能成佛,何以见得?因为我们每位同修,在过去真的是无量劫中生生世世都在听经,都在学佛,学了无量劫,想想看自己还是这个样子,原因在哪里?就是进进退退,是退得太多了。我们退的底限在哪里?在阿鼻地狱,你说这糟糕不糟糕?这菩萨的底限是初信位的菩萨,阿罗汉的底限是初果须陀洹,我们的底限是阿鼻地狱,这很糟糕。换句话说,我们生生世世都没有证得初信位,也没有证得小乘初果,因为你要证得,你不至於落到今天这个地步。这是我们要晓得的。所以纵然是初信位的菩萨,功德都不可思议,比小乘殊胜太多,只是在断烦恼跟小乘相同,除这一条之外,无论在智慧、德能、功德都不是小乘须陀洹能够相比的。

  底下跟我们说明,『若因若果,皆依此地』,无论是因,无论是果,统统都依这个地,这个地就是真如,就是法性。世出世间一切法,大这说到世界,小讲到微尘,统统是这个真如法性变现出来的,它是能变,法界是所变,能所不二,所以说它为地。『地能持故』,能持一切世出世间法,『故总名地』。下面就说,『通以一切有为无为功德而为其体』,地的体性就是有为无为功德。有为,我们用百法来说,前面九十四法都是有为法,后面六法叫无为法。无为法里面包含了真如无为,有为法里面包括了阿赖耶识,统统以这个称为地,地以此为体。

  【克性唯是如智契合。撮其要解。通於六决定为体。广如本论等明。】

  这底下一句就指得非常的明了、非常的清楚,『克性』而论,『唯是如智契合』,如就是智,智就是如。『撮其要解』,撮是摘要的意思。细说说之不尽,所以佛跟我们说法,都是举要而略引,使我们从佛的精要当中逐渐去领悟、去体会,这就是佛家常讲的开悟。开悟,关键就是心地清净,菩萨能契入这个境界,我们为什么不能?不能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心不清净。

  我们今天学了佛,学佛,心清不清净?学了还是不清净。这个原因在哪里?这一般人都会说,业障太重,这个话说得有道理,确实业障太重。这个业障是什么?胡思乱想。听经,听什么?听那些皮毛知见。这个知见对我们有没有用处?一点用都没有,不但没有用,反而造成了障碍。这个原因在哪里?佛当年住世四十九年讲经说法,听众一听就开悟了;我们今天在此地讲经说法是愈听愈糊涂,佛世大家会听,我们现在不会听。那一些人听经能够消归自性,这个就得受用。我们今天听了之后妄想分别,这不糟糕吗?这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。这就是说明了佛法真实的利益是化解我们心里面的妄想烦恼,把它化解;这不会听的,增加了,增加了妄想,增加了烦恼,这就错了。所以听要会听,这不会听的,很糟糕。我常常听到同修们来说,听经之后彼此辩论闹意见,我听了都很难过,这就是不会听,开经偈上讲,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我们把意思都解错了。

  哪一天听到我们没有念头了,听到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了,那就对了。听经、读经、念佛,都要守住马鸣菩萨在《大乘起信论》里面教给我们的原则,离名字相,这些名词术语不要执著;离言说相,言语文字不要执著;离心缘相,听懂也好,听不懂也好,绝对不要去研究、不要去想它这是个怎么听法,目的是要修清净心的。我专心听经就不打妄想,专心念经也不打妄想,专心念佛也不打妄想,它目的是叫你不要打妄想。所以你到此地来坐一个半钟点,这一个半钟点心里没有妄想,没有分别,没有执著,你在此地修了一个半钟点的清净心,这就对了,就完全正确了。心要果然常常保持著清净,清净心里面的作用就是真智,那个时候你就见到外面的如,就见到了。如是什么?是性,你就见性了。禅宗讲,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就是这个道理。

  由此可知,心不清净,怎么见也见不到如。心清净,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,见到六境的真如,眼见色性,耳听的是闻性,鼻嗅的是香性,就不叫尘了。如果这个心地不清净,你见色闻声,叫六尘,尘是染污的。换句话说,染污了我们的心性,染污了我们的思想,染污了见解,这个麻烦大了。重报是生死轮回,轻报,像我们佛家讲花报,就是现前的病痛,烦恼病痛。你要晓得生死烦恼病痛的根源从哪里来的?就是心不清净,心性为六尘所染污,从这个地方生起来的。所以一个人心地清净,思想见解清净,确实他不会生病。这是我们要明了、要认真去检点,要努力的去学习,佛法没有别的,恢复身心清净而已。清净的身心是我们的真心、真身,叫法身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底下说,『通於六决定为体,广如本论等明』。

  【上之十障。各障地地初心。】

  我们在前面读到,每一地都有俱生所知障中的一分,使自己的地位不能够快速的往上提升,原因就在此地。必须将这一分障碍断除掉,地位才能够向上提升一级,十地菩萨如此,十回向、十行、十住,乃至於前面讲的十信位,统统都是障碍障住了。十信位的菩萨,这个障碍是最粗最重,见思烦恼,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觉察得到的。身见,起心动念都执著这个身是我,对这个身非常的爱惜,要讲求如何来保养这个身,身见。怎么想方法去保养都保不住,原因为什么?这个妄念它在伤害你的身体。天天想这个补,想那个补,这都是妄念,这个妄念伤害身体。你那个补得少,伤害得多,总是弥补不了,这个诸位要知道。

  除身见之外,边见,这个边见就是我们今天讲相对的见解,我们说大,大的对面有小,说长,长的对面有短,今天科学家讲的相对论。我们生活在哪里?活在相对的时空里面。佛家把这个相对称为边见,两边,不是倒在这一边,就是倒在那一边,边见,这都是错误的。这个边见从哪里来的?执著来的。你没有执著,哪有大小方圆,没有了。可见得这个相对不是真实的,是一个错误的概念,它不是事实,在佛法里面讲,遍计所执性,还比不上依他起性。再一个,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讲的成见,某人成见很深,这是很麻烦,严重的执著。成见里面有两种,一种叫见取见,一种叫戒取见。见取见是对於果上的执著,戒取见是对於因上的执著,这两种执著也是属於错误的。第五种,就是不属於前面四种所有一切错误的见解,我们叫它做邪见。三界总有八十八品,品是品类,这个八十八品是粗分,要细分每一种类里头不知道还有多少!这就是我们一天到晚起心动念、妄想分别执著。能够舍掉一部分,这个地位又提高一部分,最低限度要把这见惑八十八品断掉,这才能证一个菩萨初信位,好像五十一年级,这才上了一年级,才开始上了一年级,条件就是这么高。

  我们看看《华严经》,也是感慨万千,望尘莫及,怎么个修法?换句话说,初信位的这个一年级,想一想没有资格进去,这个门没有办法进去。这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什么人有这个能力把八十八品见惑断掉?所以读了《华严经》很感叹,没有用处,做不到。思惑断尽了,思惑是烦恼,粗重的烦恼,贪瞋痴慢疑念头都没有了,才能证得七信位。好像这五十一个年级,念到七年级了,七年级贪瞋痴慢疑念头都没有了,都断尽了;八信、九信、十信,破尘沙烦恼;初住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,这个《华严经》上讲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所以你读了之后,我们也会说,说了做不到也是枉然,念了《华严》,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,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。

  好在末后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。没有这一招,我们真是绝望了,那佛讲《华严经》确实是吊胃口,说了我们都做不到!所以有许多同修来问我,这么多大乘经典,法师你为什么要选《无量寿经》?你应该懂得了,大乘经典我都念了,做不到。今天有位同修来跟我讲,他念《金刚经》,我说好!能做得到吗?《金刚经》上「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」,我想想我做不到,你做到了吗?你要四相在,你就不是菩萨,《金刚经》你没分。不但在四相,四相是个粗,后面还有四见,那比相就微细了,菩萨有我见、人见、众生见、寿者见,即非菩萨,你能做得到吗?《金刚经》可以念,做不到,这个我空不了,所以不容易。

  这才知道《阿弥陀经》、《无量寿经》的好处,这样的经典、法门能够叫我们在一生当中,稳稳当当往生极乐世界。生到极乐世界,就跟八地以上的菩萨平起平坐,这很不可思议,真的是难信之法。那一品烦恼也没有断,到西方极乐世界居然有八地以上菩萨的享受,有这种待遇,到哪去找去?所以我想来想去,还是这个法门我喜欢。所以总要想一想自己的根性,我能不能做到?做不到的,我在这上面浪费许多的精力时间,这是自己的真正损失。我们要把精力、宝贵的光阴,用在我们确实可以得到的东西上,这就没错。这个绝对不是好高骛远,衡量自己的根性、环境,这样取舍就不会有错误了。

  【谓地地各有入住出三心。此前十障。地地入心起时断也。】

  每证入一地,在心理变化上分为三个阶段,第一个是『入』,是你刚刚证得,第二是你『住』,你安住在这一个阶段上,第三个是你在安住修学有了功夫,断一品无明,离开这一地。譬如初地,离开初地,再入二地;二地里面有入,有住,有『出』;出二地,就入三地,所以每一地里面在修学上有三个阶段,称之为『三心』。『此前十障,地地入心起时断也』,入的时候才发现,如果不发现,怎么个断法?下面大师假设问答,来为我们解释疑惑。

  【问。无间道正断惑时。为智先起惑后灭耶。为惑先灭智后起耶。为同时耶。】

  这个问题也问得很好,我们听了佛给我们讲的话没有问题,那些菩萨们听了有问题。我们现在要问,到底是有问题的好,还是没有问题的好?这个我们也要多想想,这里面好与不好也相当复杂。有一类人对於佛所讲的话深信不疑,一心一意依教奉行,他没有问题好,他心地清净,没有妄想,这个好。如果心里面确实有疑惑,不愿意来发问,这就不好。有了疑惑一定要问,断疑才能够生信,信心才能坚固,道理在此地。

  疑虑多,这都是属於所知障,过去生中或者现前之中,他听得很多、见得很多,这个见闻觉知统统变成了所知障。真的要博学多闻,把这些障碍一样一样的抛掉。他的成就有时候不如一个老太婆,老太婆什么问题也没有,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,走的时候可以预知时至、站著往生,通宗通教的一代宗师往往都做不到。这是我刚才讲得很清楚,大家要记明白,真正对於佛法没有一丝毫疑问,也不想探讨很多,不想博学多闻,只想一心清净念佛,这个非常难得,这是善根无比的深厚,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得到的,所以这些人的成就真正不可思议。我们看下面的答覆,二百六十五页第一行就是答覆。

  【此三惑智各有两失。不成断义。】

  这是答覆前面。『无间道正断惑』的时候,前面不是讲断一品无明才往上升一级,现在问题来了,到底是『智先起惑后断』,还是『惑先断智后起』,还是『同时』?我们晓得没有智,怎么能断惑;惑要不断,那智怎么会起来。宗密大师在此地说的,这很有味道。『此三惑智』,前面问的这三个问题『各有两失,不成断义』。

  【谓智先起。有自成无漏过。】

  这刚才讲了,惑不断,智怎么现前?智确实是本有的,本有的怎么不能现前?有迷惑把它障碍住了。这个地方用的是辩证法,假如说智先起,那就不要断惑,这个智不就是自己成就的?『自成无漏』,『过』就是过失,这在理上讲,讲不通的。底下有个小注,「不因惑灭故」。

  【不能灭惑过。】

  「智起」,智慧起来了,这个迷惑还在。因为你这个智不需要断惑,智就起来了。智慧一透出来,这迷惑还在,这又是第二个过失,两个过。各有两失,两个过。如果说惑先灭智后起,这底下讲:

  【惑有自灭过。】

  这个迷惑自己会灭,不要有智它自己会灭,底下小注说,「前念智起,而惑犹在,故后灭时」,那它是自己灭的,不是智照而灭的,是自己灭的,与智不相干。

  【不障圣道过。】

  智慧起来,智慧就是圣道,它不障碍它,不妨碍它!这一问,这也讲不通!底下还有一个就是:

  【智后。】

  这个『智后』是不障圣道过智后,同时起,也有过失。

  【及同时。皆具此四过。还於智上惑上各说二过。过名同前。义则顺於智后及同时而说。以意可知。相兼总成十二过也。】

  这个话不难懂,很容易明了。如果说同时起来,那么智先起惑后灭,两种过失,惑先灭智慧起又两种过失,它同时都具足。这个事情就很麻烦,那这个断惑证真到底怎么个断?怎么个证的?此地实在讲,开口便错,动念皆乖。像这样用功的人,他能不能断惑?能不能起智慧?智起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开悟,他会不会开悟?能不能断惑?决定不能。为什么不能?这些都叫妄念,智先起、智后起它都是妄念。还有这种妄想分别,换句话说,惑断不了,智也起不来,总是过失,三句合起来十二种过失,这个事情麻烦了。

  【若尔。云何断耶。】

  那这样怎么个断法?大师引《唯识论》上这个话来讲。

  【唯识云。二真见道现在前时。彼二障种必不成就。】

  这句是《唯识论》上的话。下面有解释什么叫『二真见道』,底下:

  【释曰。二真者。即二空真见道。谓二障种。真见生时。即永断灭。】

  什么叫二障?所知障与烦恼障。这句话非常重要,他讲的是修行证果的原理原则,通於一切法门,我们念佛这个法门也不例外,也离不开这个原理。我们刚才说过,我们念佛为什么不能得一心?为什么功夫不能成片?再说得粗一点,为什么功夫不得力?就是二障,毛病就出在这里,不是知见障我们,就是烦恼障我们。他前面问的这个到底哪个先、哪个后,这是所知障障著他,他的功夫不得力。另外一种是烦恼,烦恼最常犯的一个昏沉,一个掉举。昏沉的是这一用功就打瞌睡,这就没有法子,这是烦恼障,这不是所知障。另外一种,这稍稍用功这个心里面七上八下,所有一切妄念都起来了。所以很多同修给我说,我不念佛的时候还没有妄想,愈念愈多。那是什么?那叫掉举,心里面七上八下,这属於烦恼障,有这两样东西就麻烦了。掉举跟昏沉属於烦恼,这很常见的现象。再就是经听多了,这个经上这么说,那个经上那么说,这个法师这样说,那个法师那么说,听多了,所以他的见解太多,像前面提出这个问题就是所知障。

  『二真者,二空真见道』,我空、法空,我空是烦恼障断了,法空是所知障断了。我们再问,像前面他的问法,到底是先空后断,还是后断先空?换句话,空也空不了,是断也断不了,犯了前面的过失。你管这些干什么?心定下来!什么方法能破二障?定功,清净心里头一念不生,哪有障碍?什么障也没有。这心里才动个念头,障碍就来了。所以念佛法门很不可思议,既有念而无念,开始我们是有念,念到功夫成熟的时候,无念而念,念而无念,这就是空有两边都不著。你说有念,他心空的,一丝毫分别执著没有,心地清净;你说他无念,他口里头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念念相续,空有两边都不著,真正与法界相应。相有体空,口里有念,心里是空的,心里面不执著,这就对了。

  可是这个我们现前学不得,我们现前如果学的时候,口念心不念,有口无心,决定不能往生,不能成功,那是大错了。为什么?我们没有见到真心,真心无念,我们现在是妄心,妄心就有杂念。所以我们口念心也念,这个心是妄心在念,真心离念,真心里头没有念,我们没有见到真心。所以讲到念而无念,无念而念,那是见了性的话;没有见性,连边都摸不上,这个要知道。万万不能把见性的境界,以为就是我们现前自己的境界,那就错了,那才叫大错。没有见性,口里不念可以,心里要念。这个千万不能听错,听错之后,那个太危险了,你们这一生念佛念到最后不能往生,这不能怪我,我把话说清楚了。明白这个道理,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注意,处事待人接物不要太执著,不要太认真,不可以过分的计较,为什么?我们这个心才逐渐会清净,功夫才会得力。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要挂在心上,都要计较执著,这是念一生的佛不会有作用,往生不太容易。

  所以念佛的时候,所讲求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这是你在念佛用功的时候一定要这样做法。当有事情来的时候,我就把功夫放下,我好好的来办事,世间事要办,假如不办,这违背了佛的教训。佛给我们说,「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」,我们不能离开世间;佛法在世间,不坏世间法,不能破坏这个世间的世间法,所以世间法我们也要认真负责。这个认真是世间人以为真,我们也把它当真,我们把它做得很圆满,自己心里面不能有,心要清净,心不能够染著世间法,这就对了。这就是经论上常讲的,「即世间而出世间,离即同时」,身在世间,心出世间,是同时的。这才叫会修,这是真正修行,这是《华严经》上讲的,「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」,这确实没有障碍。这个意思很深、很难懂,要细心的去体会。

  这下面讲,『谓二障种』,种是习气,与生俱来,生生世世我们都迷了。所以这种所知跟烦恼障不要学的,它就有了,这不是学来的,从生下来婴儿我们就能观察到。『真见生时,即永断灭』,真见就是前面所讲的真智证如,真智证如,二障就永断了。

  【犹明与暗。定不俱生。】

  这下面举一个比喻,希望从这个比喻当中去体会。譬如『明与暗』,明与暗会不会同时存在?不会。我们点上灯就明了,灯一熄,它就暗了,有明就没有暗,有暗就没有明。正如同前面讲有智就没有惑,有惑就没有智,智是明,惑是暗。所以我们自己如果想想自己有没有智慧,如果自己还有妄想、还有烦恼,没有智慧;有智慧的人没有烦恼、没有妄想。从这里可以能够检查我自己到底有没有智慧,不要去问人。你去问人,很容易上当,很容易受人欺骗,人家恭维你,你不错的,你很有智慧,其实烦恼一大堆,妄想一大堆,哪来的智慧!从这个地方我们就明了,什么叫智?什么叫惑?有惑决定没有智,有智决定没有惑,这个比喻容易懂。

  【如秤两头。低昂时等。】

  这下面再用第二个比喻,好比『秤』。现在用秤比较是少一点,现在都用磅秤。从前秤这是秤铊,跟这个秤勾是两个秤的高低,一边高,那一边就低,这一边高的时候,那一边就低。这也是比喻高低不会同时产生的,它在平的时候就没有高低,高低现象都没有了;不平的时候,决定一个高,一个低,高低同时存在的,不可能。

  【诸相违法。理必应然。是故二性无俱成失。此但举法相一边。亦不违余缘集断义。若望此宗则有所遗。谓秤衡是一。低昂无妨。解惑不尔。岂得俱时。明暗之喻。虽则相预。到与不到。俱不破暗。同时则相违。异时则不相预。故中论云。灯中自无暗。住处亦无暗。破暗乃名照。无暗何所照。乃至已生未生生等。焰焰不分等。若实教中断结。要性相无碍。故十地品云。非初非中后者。谓显无性缘成。则说断结。由能断无性。方为能断。所断本空。方成所断。】

  我们就念到此地。这段当中显示一个事实的真相,那就是比喻只能比喻一个彷佛,事实的真相是比不出来的。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,要是执著这个事实真相,问题是愈来愈多。有没有方法能解得开?给诸位说,没有方法。妄想里面再生妄想,枝枝叶叶无量无边。宗门、禅宗取笑教下,研究教的,他怎么取笑?叫寻枝摘叶,那个意思叫自找麻烦,就这个意思。像一棵大树一样,一棵一棵枝子,去一片一片叶子把它摘下来,那你连根锯掉,不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,何必要那么麻烦?教下就是寻枝摘叶。过失到底犯在哪里?还是马鸣菩萨那个原则忘掉了,马鸣菩萨教我们离言说相、离名字相、离心缘相!那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,那真是一闻千悟,就开悟了。教下,还是所知障的习气,佛祖为什么要这样子一而三,三而四,不厌其烦的来给我们一层一层辩驳?统统是我们的毛病。祖师有没有?祖师没有,全是我们的毛病,在这个地方统统都抖露出来,才枝枝叶叶,节外又生枝,这就是这个现象。

  前面这个比喻说完之后,底下大师又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,『此但举法相一边』,往往你从这一边观察没有错,可是换另外一边,问题又来了。譬如我们拿这个杯子,我这么拿法,我问你,这两边你们说说这到底是个什么样子?看到这一边来,这是鼓起来的;看到这边的,不对,你们说错了,这凹进去的,这两个人就要打架了。其实两个都没有看错,两边不一样。法相太复杂了,面面不相同,前面跟你说的是一面没错,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,那问题就又来了。但举法相一边,『亦不违余缘集断义』,这个在法相里面讲是讲得通的。

  『若望此宗则有所遗』,遗就是有遗漏的,你所讲的不圆满。此宗是华严本宗,是圆教,那就不圆满了。你看他说,『秤衡是一』,秤,衡是个秤铊,这是一桩事情。『低昂无妨』,本宗是讲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。『解惑不尔』,解是智,惑是迷惑。『岂得俱时。明暗之喻,虽则相预,到与不到,俱不破暗』,举明与暗的例子也不很恰当,有明无暗,有暗无明,明暗不相到,明暗不能同时存在。所以《唯识》里面所说的东西,我们一般人很容易接受,因为大多数我们的常识能够缘得到,我们智慧可以达得到,《唯识》是不讲第一义,是讲第二义。第二义我们能懂,第一义我们不懂,本宗是讲第一义。第一义言语达不到,心思达不到,所谓是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,只可意会,不能言传。我们借古人这句话,在第一义里头,意也不能会,意会还是落在第二义,为什么?它没有意!你怎么会?离心意识才是第一义,在心意识里面就是属於第二义的,这不是第一义。这是本宗说法就不一样,先说我们容易理解的,再说我们不容易理解的,不容易理解的才是事实的真相。所以讲明暗之喻,虽则相预,到与不到,俱不破暗,『同时则相违』,明暗同时则相违,明暗相违,不能成立。『异时不相遇』,怎么不相遇?明永远遇不到暗的,暗永远遇不到明,这个就是官司怎么打,打不清。你说明来暗去,暗去明来,他说明来没有见到暗,暗来也没有见到明,它两个没碰头,怎么说一去一来?

  『故《中论》云』,《中观论》上给我们辩这个问题。所以喜欢用头脑的,喜欢辩论的,这些经论是很有味道的,让你慢慢去想去。他的方法是让你想,到思尽还源,你才会开悟。喜欢用头脑的、用想像的,佛就用这个方法来对付你、来教你,慢慢你还是会开悟。不喜欢用头脑的,这佛有另外一套方法教他,这不需用头脑他也能开悟,开悟的快慢,在你自己用功的勤度。所以佛的方法善巧方便,各种不同根性的人,他都有办法来教你。所以对於喜欢想像,想像力很丰富的,你就教他从这个法门下手,这才叫契机,他才欢喜佛法,容易接受佛法,依照佛法来修学,这就所谓是「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」。《中论》里头有这么一段话说:『灯中自无暗,住处亦无暗,破暗乃名照,无暗何所照』。这是《中观论》上的四句偈。这四句偈,我们也不难懂,我们把一盏灯点燃,灯里面没有暗,住处也没有暗,你去找,暗在哪里?找不到。可是我们讲照,讲这个字的含义,照一定是破暗才叫照,如果不破暗怎么叫照?没有暗,照什么?先把这个前提建立起来,然后我们再研究讨论它,从这里面去找出事实的真相。

  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