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(第七十九集) 1989/1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:04-003-0079
请掀开经本,二百一十二面第三行:
【若习尽智圆。冥同性海。故得果用无二无差。然差与无差。二亦无碍。】
我们从这个地方看起。前面是说,有未成的,这就是建立的菩萨次第,从初信位到等觉位都是属於未成。那已经成就,这是成佛了。『习尽智圆』,习是无明烦恼习气,统统断尽了,这才成佛。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断,等觉菩萨还有习气,到如来果地上,这个习气尽了,智慧才圆满。『冥同性海』,这个时候的境界,真如本性是完全相应了。『故得果用无二无差』,这小注里面讲,「果无差者,即第七会次三品说妙觉位也」。妙觉位是成佛,在等觉之上。『然差与无差,二亦无碍』,这个差就是差别,菩萨位,无差别是如来果位。为什么说他没有障碍?我们看底下的注解。「因果圆融也,此下始明行布因果,与平等因果,二亦无碍」,平等因果就是圆融,行布因果就是差别。为什么无碍?因为行布圆融都是从真如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。从一个性体流露,所以确确实实是无碍,从这个角度来观察,《华严》才建立事事无碍,不但是「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」。那这个境界必须是大菩萨才能够见到的,我们业障习气很重的人,我们看的这一切事彼此都有障碍,不晓得一切事事事无碍,我们不知道。
【然对行位亦有二种。一行布位。初浅后深。诸位差别。二圆融位。一摄一切。一切位满。即说成佛。一位之中。具摄诸位功德。】
这就前面小注上所说的行布因果与平等因果。行布因果建立的浅深次第差别,我们可以说,在我们现前这个境界来说,平等圆融是理,理上如此,行布差别是事。在眼前我们的修学要著重在事相,才能够真正得到利益,如果偏在理上修,实在讲,事上怎么圆都圆不过来。理是不是真正的理?不是的,真正的理,理事圆融。我们今天,理事不圆融,换句话说,理修也没有成就,是事修也达不掉,两头都塌了,这很难成就。要依净土来说,从圆融上修,那是理修,我们念佛是理念;从行布上讲,事相上来说,这一句阿弥陀佛接著阿弥陀佛,这是事修。理上要修成功了,好,品位很高,生实报庄严土。如果理上没修得成,事上又不肯念,换句话说,西方极乐世界去不了,没有分。
今天下午,我有一个同届的同修,关源法师,他年岁很大了,今年有七十岁了,来告诉我一桩事情。他现在住在南投,南投有个庙里头,有个老出家人,八十六岁。他说他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,他那个念珠是一把一把算的,一把一把算的。他说他一天念好多万声。那他不知道他怎么算法的?所以我就跟他说,肯念就好,管他念多少,他一天到晚念得不休息。他说前几天往生了,他生了病,病了十几天,但是很清楚。在走的那天,非常清楚,非常明白,对常住这些人,有几个居士照顾他(年岁太大了,八十六岁),他跟他道谢:我非常感谢你,病中来照顾我。那又吩咐人,他说你去找找这个老和尚,寺庙的住持,我要谢谢他,我要走了,我要谢谢他。结果因为是晚上,太晚了,人家也就没有去找老和尚,那一天晚上他就走了,非常清楚、非常明白。他来告诉我。我说这个人决定往生,虽然不懂理,他事修,事持,这古德所谓的,决定成就。所以不需入品之功,莲池大师讲的,只要你真正相信、真正发愿,这一句佛号念到底,没有一个不成就的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决定成佛。
这是他们同住亲眼看到的这个老法师。现在在这个乱世,我们看到很多念佛人,这老和尚也是预知时至。他说虽然他有病,病了十几天,不苦。从来没叫过苦,也没有说哪里有疼痛,在床上翻身,什么都很自在,都还不要人扶他,很难得。这也是给他增强了念佛的信心。关源法师说,他从前没有念过书,不认识字,但是他拜《华严经》,一个字一拜,差不多快拜两部《华严经》,他拜多少拜了!我今天劝他,除了拜经之外,老实念佛。这一句佛号,二六时中都不能间断。年岁大了,还有什么想头,即使是年轻人,也要常常警觉到人命无常,所谓黄泉路上无老少。世间最可贵的不是财富,不是名闻利养,是光阴,光阴可贵,决定不可以浪费。有一天的命光,就好好的把握著这一天,老老实实的念佛,一切放下,没有一个不成就的。理懂得多少,没有大关系,不太要紧,有这个机缘明白一点也好,没有这个机缘,无所谓。要紧的是这一句佛号,如何牢牢的把它抓紧,一时一刻都不能放松,这从事上去修。
佛法说穿了,没有别的,禅家所说,明心见性而已。净土宗,还是明心见性,见性这成佛,为什么见不了性?就是心性里面有染污。什么染污?无明是染污,妄想是染污,分别执著是染污,要把这个东西去掉,这心性的光明自然就现前了。你要想真正恢复自性光明,把这些染污能够快速的洗涤干净,唯一的妙法就是专修,一门深入。一,心容易得清净;多了,心就不容易清净,就这么个道理。如果在理上说,一多无碍;事上讲,对我们凡夫来讲,一多,真的一障碍少,多就障碍多。一多有碍,不是无碍,无碍是理上讲,事上是真有碍。像这些我们都要明了,自己是什么样的根性一定要知道。所以一门深入有绝对的好处。一门真正深入,那个深度是什么?绝对不是在你经典理解的深度,不是这个,是你心地清净的深度,是指这个。我们专念一部经,心理没有妄想,不会再向其他地方去攀缘,这身心容易得清净,这个清里头逐渐逐渐它有深度。所以接触太多,面很广,没有深度,深度不够;深度不够,换句话说,我们的烦恼就除不干净。再说得明白一点,你对於教理看得也不够深入,教理的深度与你的清净心成正比例。你心愈清净,你看得就愈深;心不清净,这个经典摆在面前,你能够入进去的也很浅显。
诸位要是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了,我们就不会再怀疑了。古德教学,确实有他理论的依据,有他圆满的成就。所以这个行布位,就是『初浅后深,诸位差别』,这是绝对大多数的人都得要走这个路子。『圆融位』是『一摄一切,一切位满』,这种根性实实在在不多。我最初学佛,方东美先生告诉我,真正在中国佛法走圆融这个位次,据他所知道的,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人,谁?惠能大师,他是禅宗六祖。说惠能以前,没听说过;惠能以后,也没有见到第二个。方老师那个时候告诉我,他说你想想,你能比得上惠能吗?他说如果自己想想比不上,还是按部就班,老老实实学。那是学不到的。所以圆融位在中国历史上见到这么一个人。所以我们自己想一想,我们的根性比不上六祖,人家一听就开悟了,一悟是一切悟,这绝对不是假的。
他是悟了以后,才到黄梅去的。到黄梅,不过是求五祖给他做个证明,去印证而已。黄梅住了八个月,五祖把衣钵传给他,那个时候他只有二十四岁。我们知道他在黄梅做苦工,连法堂都没有去过一次,《坛经》上写得很清楚,没去过一次,只是最后传法,在五祖方丈室,就是他自己睡觉的这个方丈室里面讲《金刚经》,讲那么一点点,他一生听经就听那么一点点。离开黄梅之后,他到曹侯村遇到无尽藏比丘尼,无尽藏比丘尼念《涅盘经》,念了很多年,他在曹侯村住了八、九个月,曾经跟无尽藏比丘尼讲过一部完整的这部经,《涅盘经》。无尽藏比丘尼把经文念给他听,他给他讲,这在《坛经》上我们看到的,人家有这个本事,这才真正叫圆融。所以这个圆融说一摄一切,他那个一就是《金刚经》上的两句,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这个一就是那么多,它能把所有一切佛法都包括。
你在《坛经》上看到的,法达禅师念《法华经》念了十几年,念了三千部,不懂《法华经》的意思。六祖说《法华经》他没有听过,因为他不认识字,当然没有读过,没有听人念过,你念给我听听。《法华经》总共二十八品,法达念到第二品「方便品」念完了,六祖说好了,不必念了,这个经我统统知道了。给他一讲,法达就开悟了,「一摄一切,一切位满」,一点都不错。『即说成佛』,这个成佛是可以讲得通的,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这个佛虽然不是圆满究竟佛,他是分证佛,天台讲的六即,他是分证佛。『一位之中,具摄诸位功德』,分证佛最低的位置是圆教初住菩萨,初住菩萨就摄诸位的功德。从初住到等觉的功德,他都有,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。等觉菩萨,当然也包括了初住位的功德,这是我们不会怀疑的。初住就具足等觉的功德,这是不可思议。我们再看下面文:
【信该果海。初发心时。便成正觉。此二相摄。例如行说。故第七会说妙觉竟后。有二品明平等因果。融前差别因果。总同无碍也。】
这是说佛讲《华严经》的义趣。经文里面讲『信该果海』,这是讲的因,因里面就有果,果里面当然有因,因果是同时的。『初发心时,便成正觉』,这句话在《华严经.梵行品》里面的经文。由此,因里面有果,果里面有因,这就是『此二相摄』。因中有果,果中有因,所以佛法用莲花来表法,意思就在此地。在植物里面,因果同时的就是莲花,其他的是先开花,后结果,因果不同时。唯独莲花,这一开花,里面就有莲子,它这个莲子是果,花是因,因果同时。所以佛用莲花来表法,表这个意思。绝对不是一切诸佛都住在莲花里面,西方极乐世界,一个人一个莲花,是不是?这大家不要看呆了,没有这个道理,莲花是表法的,表清净无染,的确西方世界每个人身心清净,一尘不染。莲花生长在水池里面,根生在泥土里头,不染泥土,茎生在水中,它也不染水,它开在水面上。所以佛把这个现象,泥土、泥沙比喻作六道,六凡;上面的清水比喻作四圣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他统统不染。六凡四圣统统不染,这比作清净,所以莲花是表法的意思。
我们造佛像、画佛像,都画个莲花,什么意思?清净不染,代表这个意思。画个人,他身心清净不染,那个不染画不出来,是不是?画个莲花,那表示他不染,是这么个意思。诸位一定要懂得佛门里面表法的义趣,同时他也表因果同时,因中有果,果中有因,因果同时。所以初发心时,便成正觉,正觉是佛,这一初发心就成佛了。这在理上说,因为你一发心是因,因里面有果,果里面有因,是从这上说的。所以这个因与果互相摄。
《华严经》总共有九会,第七会里面讲妙觉,唯独《华严》,将菩萨品位、因果说得非常之详细。五十一个位次,讲得清清楚楚,到妙觉,这是讲圆满了,妙觉成佛了。讲圆满之后,还有两品经文讲平等因果,诸位看《华严经》科判的图,你就能看得很清楚。就是科文表解,五周因果,这平等因果是列在第四,第四叫平等因果,前面是讲差别因果,这些同是一个法身里面变现出来的。法身就是法性,就是真如本性,它是同一个根源,所以就成为四无碍法界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。这是给我们说出宇宙人生的真相,真相是平等无障碍的法界,给我们说十法界、说六道,都是从差别相里头说的。差别跟平等是无二无别,是无障碍的。这是事实,虽然我们没有法子体会,但是这是事实。
我们再看底下第八科,第八段。我们很久没有看科判,这一段是十门开启里面的第一章,就是教起因缘,这在第三卷里面。教起因缘,在第九面上面一栏第二行第一「教起因缘三」。这三科就在第二行第二栏里面,「初总标大意」,这我们说过了。「次别释十门」,我们现在就是讲到这一段。别释十门里面有十个小科,这个线,诸位看这个线,再翻过来第十面。第十面,我们现在是到第八个小科,八小科在第十页最下面一栏,最后一句,第八「显果难思」。这个科判,诸位看熟了之后,就晓得全经的来龙去脉,晓得这段文在什么地方,前面我们念的是第七,「令知位次」。我们现在看第八,诸位再翻回来二百一十三面。
【八显果难思者。】
『显』是为我们显示明了,『果』是果报,『难思』就是不可思议。
【既修胜行。必有所趣。顿证法界。成大菩提。得涅盘故。】
这段文,这是清凉大师写的,底下的注解是宗密,宗密大师的,就是清凉的学生,加以解释大师这几句话。果德难思,『既修胜行』,胜是殊胜,胜行是普贤行。在菩萨行当中,无比的殊胜,修普贤行所证的果位是成佛。既然修行,『必有所趣』。行后面一定有果,果是什么?『顿证法界,成大菩提』。这个法门,圆顿法门,一生成就,成就圆满的佛果。我们看底下的注解,《钞》:
【八显果难思以下。】
这个『下』就是下,就是指前面这一行半的《疏》文:
【言难思者。华严所诠佛果。真应相即分圆全收。】
『真应相即分圆全收』,虽然没有讲全圆,是分圆,分是部分。圆满,妙觉才圆满,等觉以前都是分圆,就是部分的圆,并不是真正的圆满。这个分圆,在华严教里面,初住菩萨就证得了。从初住到等觉,他是真的证,真正见性,所以天台讲六即佛,他不是相似位的,他是分证位的。
【凡圣浑融。因果该彻。】
此地说『凡』,就是五十一位菩萨前面的十位,从初信到十信,这是凡位。为什么?他是异生性。从初住以上,这是同生性。什么叫同生?什么叫异生?异生是跟佛用的心不一样,就叫异。同生,跟佛用心完全相同。佛用的真心,我们用妄心。这个妄心就是唯识里面讲,你用的是八识心,八识五十一心所,在《华严经》里面,十信位的菩萨还是用八识五十一心所,没有见性。初住以上,破一品无明,见一分真性,他用的那个心跟佛相同,所以叫同生性,那是圣人。异生性的是凡夫,所以他这个凡夫跟我们一般凡夫不一样。他这个凡夫最低限度是见思烦恼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,才能证到圆教初信位的菩萨。圆教初信位的菩萨,等於小乘的须陀洹果初果,他是位不退。虽然这个初信菩萨跟小乘初果,在断证功夫上来讲是相同的,但是智慧、福德决定不相同。不但是小乘初果比不上,小乘阿罗汉也比不上,智慧、福德那是不可思议。所以这凡圣是从这里说的,五十一位菩萨『浑融』,圆融,『因果该彻』,因该果海,果彻因圆。
【十身一一无碍。】
这个『十身』在此地就不能细讲。通常我们一般讲佛讲三身:法身、报身、应身。《华严》统统用十表法,所以讲到身,他也讲十种,也讲十种身。『一一无碍』,诸位读《坛经》,六祖大师讲,一体三身,三身既然一体,十身自然无碍,是一个道理的。十身还是从三身里头分出来的,不过就是开合不同而已,一个是说得详细,一个是归纳成三大类来说。
【十时念念周遍。】
『十』是讲时间,时间我们通常也讲三时: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《华严》里面给我们讲十时。十时是什么?过去有过去的过去,过去现在,过去未来,这就是每一时里头又有三时,三时就九时,再加上根本的那个一时,那十时。所以它处处用十代表圆满,圆满的时空念念周遍。这些统统跟我们讲的诸法实相,这一切法的真实相。我们迷惑太久了,久劫以来我们就迷惑颠倒,所以今天听到佛讲真相,我们都觉得很奇怪,不容易接受,给我们讲妄相,我们点头,我们都同意;讲假的都同意,讲真的都摇头了。《华严》是完全跟我们讲真的,不是跟我们讲假的。这就是我们习惯於分别执著,离开一切分别执著,才能真正体会到实相。
【十莲华藏相圆明。十出现门法奇胜。】
《华严经》里面讲的世界,华藏世界。花用莲花,诸位一定要晓得莲花所代表的意义,莲花比三千世界还大,不是这个意思。你看那个经上所讲的,大莲花藏,这个世界在莲花当中,意思就是这世界清净无染,就这个意思。这世界里面所有一切法因果同时,表这个意思的。不是真的一朵大莲花,你要去找,到哪去找去?找不到。
【诸教逐机。且说三身四智。】
『诸教』就是佛在其他时候所讲的,讲一切经典,佛都是给我们讲『三身』、讲『四智』,法身、报身、应化身。《华严经》上统统讲十,讲十身,讲十智。
【此经称性。备谈十身威雄。】
这部经上,为什么统统讲十?十代表圆满,所以十也不是数字。像《弥陀经》里面,处处讲七,七也不是数字,是代表圆满的。所以有人不知道表法的意思,看到《弥陀经》,也不想到极乐世界去,为什么?极乐世界没有什么好处,你去看,每一家都一样,都七重栏楯、七重行树、七重罗网,有什么好看?好像统统都一样的,这个没意思!殊不知它是代表圆满的,不是一个呆板的。那个圆满是什么?是随意的。我喜欢一重就是一重,我喜欢两重就是两重,随心变现,这才叫圆满。有人嫌七重栏杆太麻烦了,这么多干什么?有些人还嫌太少了,只有七重,我还想多一点。所以七它是表法,七是代表什么?东南西北、上下当中,这就圆满了,它是这个意思。《华严》是用数字,一到十是个圆满的数字,十而十是百,一百个百是万,它是用这个来代表圆满,数字上代表圆满,所以不能把它当作数目字看,这要知道。
【若不读华严经。不知佛富贵。唯欲显斯果德。故说华严大经。】
这几句话很重要,但是一定要体会到它真实的义趣。佛是不是讲《华严经》来诱惑我们?不是的。《华严经》所说的是事实真相,佛富贵就是自己的富贵。十法界是差别相,前面讲过了,行布不碍圆融,圆融不碍行布,差别无碍於平等。从理上讲、从性上讲,生佛平等,佛的富贵就是我们自己的富贵,从事上讲,事上讲不平等。这个意思有的时候,我们一下体会不过来,我们举个例子说,你们两个人钞票一样多。譬如说你们两个人都有十万块钱,一个人十万块钱装口袋里,随时都可以拿来用。一个人十万块钱放在银行,口袋里一毛都没有了。从实质上讲,你们两个人平等的;从现在就用的时候,你们两个不平等,一个人很有钱,马上就可以用,一个人在旁边瞪眼看著,是不是?要什么人家也不给你。诸佛如来就像钞票放在身上,用得很自在;那我们这些凡夫,钞票都存银行里,是不是?到外面讨饭吃,有时候讨还讨不到,就这么个道理。所以性德是平等的、是圆满的,修德不一样。
如何要用修德来开发我们的性德,这就是佛陀教育。佛教给我们就是这么一桩事情。经上讲,毗卢遮那佛的富贵,就是我们本身的富贵,毗卢遮那佛是法身佛。经上说得很明白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,所以毗卢遮那就是我们自己的法身,不是别人法身,是自己的法身,自他不二。由此可知,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,是说的我们自己的事情,绝对不是自家以外的事情。里面说的性是自性,里面讲的修是自修,这个经与我们的关系多密切。世间所有一切的书籍、一切的学问,没有这个佛经跟我们关系的密切,那实实在在说到我们自己。佛为了要显示果德,也就是性德,我们本来具足的智慧德能。像六祖所说的,「何期自性,本来具足」,《华严经》上所讲的是我们本来具足的。那你要问,六祖会不会讲《华严经》?决定会讲,为什么?他入了这个境界。他只要一听,他完全就明了,是性德。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万法是什么?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自性所生的,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。真的是「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」,佛要给我们说明这个事实的真相,这才说出这一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。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就是自己心性的真相。
如果拿禅宗的话来说,禅宗讲,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?就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是这个东西,这才是我们自己的本人。所以《华严经》不能不读,读了《华严经》,才认识自己,才知道自己本来面目。佛在一切经里面,唯独这部经讲得圆满,其他一切经是讲某一部分,这部经是圆圆满满的给我们说出来,所谓叫根本法轮。实在的说,这太难了,我们无从下手,没法子证得,那这是有特别方便法门,就是念佛求生净土。生净土,就是生华藏世界;见弥陀,就是见毗卢遮那如来。由此可知,生到西方净土,就见到自己本来面目,这是不可思议。所以《华严》最后,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用意就在此地。如果不用这个方法,实在是非常非常难修、难证。这是绝妙的一个法门,谁肯信?真修不难,能信很难。换句话说,成佛不难,你相信佛所讲的方法,这个难,没有人肯相信。为什么不相信?经上讲得很清楚,善根少、福德少,所以你不相信。必须得多善根、多福德,他才肯相信。善根、福德不是一生一世修的,是过去生中累劫的修行,今天成熟而已。好像我们看到学生念书毕业,你去看,参观他的毕业典礼,毕业典礼是在今天,这个时候热热闹闹的,前面多少年辛苦在这念,在这里考试,你没有看到。多少天修积的善根,今天才得这果报。所以你能信、能愿,肯老实念佛,是你多生多劫善根成熟了,才会有这个现象。多善根、多福德,我们要念念《无量寿经》,才真正体会到不容易。
《无量寿经》里面,讲阿闍王子与五百长者,过去生中住菩萨道,供养四百亿佛。四百亿!在我们想,这善根不得了。供养四百亿佛怎么样?还是少善根、少福德,还不能往生。所以听到释迦牟尼佛讲《无量寿经》,讲阿弥陀佛,他们只不过是动了一个念头,我将来成佛希望跟阿弥陀佛一样。释迦牟尼佛给他们授记,授记什么?将来成佛。他们这一生有没有往生?没有,经上没有说他发愿求生净土。你就晓得,过去生中住菩萨道,供养四百亿佛,听到释迦牟尼佛讲西方极乐世界,还不肯发心求生净土,那善根福德还不够。我们今天在座,听到这个法门,你相信,你真正发愿求生净土,老实念佛,你过去生中修积的善根超过他们太多了。他们是将来会成佛,你是现在就成佛了。那怎么能比?所以善根成熟,底下就是多因缘。因缘是什么?十方诸佛威神冥冥当中加持你,佛保佑你,所以你的愿心发了之后,不会退转。是你过去世无量劫来的善根成熟,现在蒙一切诸佛加持,你的信心不减,你的功夫不退。所以这个法门也不是很容易,表面上看起来很容易,念这一句佛号没多久,他就往生成佛了。你要想想他从前所修积的善根福德因缘,那就知道这个法门不是简单的法门。所以我们听了之后,生欢喜心,发真实的愿心,就晓得我们的善根成熟了。我们继续再看底下经文:
【十种因缘。皆应一一随其本因。如此假为问答之势。然德虽无穷。统唯二种。】
大经里面跟我们讲得很详细,真的是非常的详尽。宗密大师在此地欲而言之,如果详细讲,那就是前面《华严经》的经文,所以注子里头就不必重复了,给我们提一提这个要领。『十种因缘』是细说,总而言之,『皆应一一随其本因』。所以经上一问一答来发明这个道理。『然德虽无穷』,德是本性的德能,我们常讲万德万能,那个万也不是数字,是形容无量。本性里头无量的智慧、无量的德能,所以德虽无穷,『统唯二种』,要把它归纳起来,可以归纳成两大类:一类是依报,一类是正报。依报是讲环境,正报是讲我们本人,不外乎这两大类,统统都包括了。
【依报果。谓华藏世界海。】
这是说这个大的世界。这个大世界是我们生活的空间,是我们生活的环境。我们生活环境,绝对不是拘束在这么一个小圈圈里面。再说得明白一点,我们今天讲生活环境是我们的家园,家园是我们生活的环境,在家园外面那个不是的。这是什么?这是分别执著,没有界限画一个界限。这个画界限就是分别执著。家园外面是我们的国家,国家也没有界限,也要自己把它画个界限。国家外面,这是世界,这是地球,又是一个界限,那外面,我们叫外太空,又要画一个界限。其实真的告诉你,什么界限都没有,实际上我们生活的空间是尽虚空遍法界,这才自在!尽虚空遍法界里面,有多少这些星球?我们今天讲星球,佛法里面讲世界,无量无边。经上讲,『华藏世界海』。
【以十。】
『十』,这都是代表的意思,不是数字。
【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为一世界种。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种为华藏世界海也。】
这个数字,我们今天讲天文数字都难以形容,世界太大太大了。觉悟的人在这环境里面得大自在,随心所欲,想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,没有一丝毫拘束。迷惑颠倒的人随著业力牵引,就是自己不自在,生活的空间还是这么大,迷悟不二。所以有些人说,现在这个地球上这么多人,一个灵魂投一个胎,他说这些灵魂从哪里来的?为什么人口会变成这么多?诸位要读了《华严经》就不会怀疑了。外太空来的,共业所感,我们这批人有这个共业,自自然然就来了,你自己做不了主,业力把你牵到这来受报,这么回事情。所以十方世界都是我们生活的空间,都是我们生活的环境,这要知道的。世间人在这个世间,真的「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」,这个因果定律谁都不能推翻。真的明了这桩事情,那个人心定了。为什么?打妄想是空打妄想,没用处。你命里头有多少就有多少,多求一点,求不到;想舍了不要,也丢不掉;该怎么死法就是怎么死法,你也逃不了。
从前朱镜宙老居士告诉我,我那时候初学佛的时候,我学佛的时候,他已经七十岁了,他比李炳南老居士大一岁,他也是九十多岁才往生的。他在抗战之前,在苏州做一个银行的经理,他是学经济的。他们有几个朋友,好朋友常常在一块打麻将,在一块玩的。其中有一个是走阴差的,就是晚上到阴曹地府办事,但是他的职位不高是传送公文的。在我们人间,上海是特别市,他说在阴间里面,上海是一个县,是个普通的县。管那个县的城隍,有都城隍,都城隍好像省主席一样,是在苏州。苏州这个城隍庙是都城煌管这一个省的,上海是一个县。他有一次送公文,是生死簿。上海有些人要死,名册送到都城隍这边来,他是当差,去传递公文的。他偷偷的看了一下,把这个簿子翻开来偷偷看了一下,看了大惑不解,这个名字都是五个字跟六个字。他就把这个事情,跟他的朋友,朱老居士也在,就告诉他们。他们听了也莫名其妙,他说中国人的名字最多四个字,不可能一本簿子上,统统都是四个字的名字会死那么多人,不可能!怎么想也想不通。
三个月之后,日本人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,他们才恍然大悟,那一批是日本人,应该在这个战争上死的。三个月之前,名册已经送到苏州都城隍那里去了。这才知道,连战争里面死的,都没有一个冤枉死的。三个月以前名册送上去了,冤死的,没这回事,因果报应。这朱老居士亲自告诉我,这是事实,不是假的。他的老岳丈,章太炎。章太炎曾经做过东岳大帝的判官,判官就相当秘书长一样,那个地位很高,东岳大帝管五、六个省。他也常常讲阴曹地狱的事情给些朋友们听。他说真的,他说饿鬼道的社会跟我们人间很类似,但就是见不到太阳光。他说他们那边天空就像阴天一样,阴沉沉的,永远见不到太阳。所以这是真的「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」,你还求什么?唯一能求的,断恶修善。断恶修善,能够转变你的命运,改造你的命运,这是真正能够求的。所以了凡居士,你看《了凡四训》里面,求富贵得富贵,求功名得功名,求儿女得儿女,到哪里求?断恶修善上求,从自心里面求,不是从外面求。从外面求,求不到。要从内,从自性上求,有求必应。有求必应的原理,就是自性本来具足,自性能生万法。性德开显,那真是有求必应,一切随心所欲。所以佛法的修学,最重在明心见性,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,然后才会真正死心塌地去修行,晓得我们生活的空间非常非常之大。
【二正报果。】
『正报』是我们身体,身自在。
【谓如来十身。融三世间为十身也。】
『三世间』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。
【此二无碍。以为佛德。】
这个『佛』是讲圆满的果德,不但是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。所以佛身自在,一个身能变现无量身,这就自在。如果不能同时变现无量身,我们想一想,西方极乐世界那些人,每天早晨到十方世界去供养诸佛,那要多少时间?一尊佛,耽误一分钟,也不得了,亿万年也没有法子周遍一次。他天天都能供养无量无边诸佛,经上说,十万亿佛国土,那是讲西方世界距离我们十万亿佛国土,这个意思特别显示,到了西方极乐世界,天天都可以回到娑婆世界来,随时随地都可以来,是给我们说明这桩事情的。实际上,他是供养无量无边诸佛,他怎么去的?分身去的,同一个时间。一切诸佛的面前,都有他的化身,这才叫自在。
由此可知,我们要想恢复到这个能力,不容易。分身,在神通里面属於神足通。小乘初果还没有,须陀洹还没有。须陀洹有天眼、天耳、宿命,有神足通要到三果,三果就能分身。四果阿罗汉六通具足,但是他虽然能够分身,还是有数量的,不能无数量的,分五百身,这我们在经典上看到过,在历史上也看到过,修到这个果位不容易。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即使凡圣土下下品往生的,他这个能力几几乎乎跟七地、八地等觉菩萨差不多了。换句话说,跟佛比是比不上,跟一切菩萨比都差不多了,他有能力供养无量诸佛,他就能分无量身,所以这个法门称为难信之法,确实是难信。这是这个道理非常非常之深。刚才讲,能往生西方世界,即使下下品往生,那过去生中不知道修积了多少善根?我们只看到这一生,没有看到人家过去生,决定不是偶然。到了西方极乐世界,蒙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的加持,所以他的能力一时都能够现前,这是圆满的德能。
【然依正浑融有六句。序中已明。既修已下者。】
这个文里面,前面所讲的是果,「显果难思」。这个『既修以下』,就是第二句,「既修胜行,必有所趣」,这是给我们再解释下面的既修以下。
【若非称性圆因。】
『圆』是圆满。
【不成融通满果。】
因圆果才满。《华严》的因是圆满的,所以它的果报圆满。从哪里看?善财童子代表修行人,善财童子在华严会上一生成佛,没有经过第二世,一生就成佛了。他为什么一生能成得了佛?因为他修的因是圆满因。《华严经》里面,无论讲理,理论是圆满的;方法,方法是圆满的;境界也是圆满的,无一不圆满。圆满的因才能得圆满的果,所以他一生成佛。古大德给我们说,他一生怎么成得了佛?还是后面十大愿王导归极乐。文殊、普贤都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才达到真正的圆满。所以净土法门什么时候开的?华严会上开的。什么人第一个提倡念佛法门?普贤菩萨第一个提倡的。所以在娑婆世界,净土宗的初祖是普贤菩萨。在我们中国,是慧远大师;在娑婆世界,普贤菩萨第一个提倡念佛法门的。如果讲尽虚空遍法界,超越娑婆,尽虚空遍法界提倡念佛法门的是大势至菩萨。诸位去读《楞严经》就晓得了。所以我们讲净土宗的初祖,法界初祖,大势至菩萨;娑婆初祖,普贤菩萨;中国的初祖,慧远大师。这都要搞清楚。由此可知,念佛是圆满的因,是圆因。
所以《弥陀经》跟《无量寿经》就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是大经的精华。这个理论、境界与《华严经》无二无别。最近有一个人来找我,来访问的时候问我,我从前讲《华严经》,为什么现在不讲《华严》,去讲《无量寿经》?我就告诉他这个道理。《无量寿经》跟《华严经》是同一部经,《华严经》分量多,讲的时间长,一般人没有这么长的时间来听。《无量寿经》经文短,需要的时间少,里面内容绝对没有两样。所以古人称《无量寿经》为中本《华严》,称《阿弥陀经》为小本《华严》,这三部经完全相同的,圆因满果。
【若不顿证法界。非真菩提涅盘。故云尔也。】
从这一句的标准来看,那尤其是明显。看净土法门,就特别的清楚,即使不认识字,不通教理的人,诸位要晓得,不认识字、不通教理,是他这一生,不能讲他前生,不能讲他多生多劫之前。因为这个事情必定连到过去生,多生多劫之前的善根。否则的话怎么可能?不可能的事情。他怎么能相信?怎么能肯念?念到能够预知时至,自在往生,不是普通人。所以『顿证法界』,一生成佛,这才是果德不可思议。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,这也是一个小段落。
今年我们在农历年就讲到此地。过了春节之后,二月二十一号,也就是这个月二十一号,过了春节之后,我们讲堂再继续讲。我原来订的是二十一号到新加坡去,新加坡那边给我打个电话来,说他们那边过年,大家都是在年节当中,心情还定不下来,叫我晚去几天。我说好吧,那我就过了十五再去好了,十六去,十六是三月二号。我们台湾同胞的心比他们定,我们可以提前来开讲。好,祝福诸位新年愉快。好,我们念佛回向。
请掀开经本,二百一十二面第三行:
【若习尽智圆。冥同性海。故得果用无二无差。然差与无差。二亦无碍。】
我们从这个地方看起。前面是说,有未成的,这就是建立的菩萨次第,从初信位到等觉位都是属於未成。那已经成就,这是成佛了。『习尽智圆』,习是无明烦恼习气,统统断尽了,这才成佛。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断,等觉菩萨还有习气,到如来果地上,这个习气尽了,智慧才圆满。『冥同性海』,这个时候的境界,真如本性是完全相应了。『故得果用无二无差』,这小注里面讲,「果无差者,即第七会次三品说妙觉位也」。妙觉位是成佛,在等觉之上。『然差与无差,二亦无碍』,这个差就是差别,菩萨位,无差别是如来果位。为什么说他没有障碍?我们看底下的注解。「因果圆融也,此下始明行布因果,与平等因果,二亦无碍」,平等因果就是圆融,行布因果就是差别。为什么无碍?因为行布圆融都是从真如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。从一个性体流露,所以确确实实是无碍,从这个角度来观察,《华严》才建立事事无碍,不但是「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」。那这个境界必须是大菩萨才能够见到的,我们业障习气很重的人,我们看的这一切事彼此都有障碍,不晓得一切事事事无碍,我们不知道。
【然对行位亦有二种。一行布位。初浅后深。诸位差别。二圆融位。一摄一切。一切位满。即说成佛。一位之中。具摄诸位功德。】
这就前面小注上所说的行布因果与平等因果。行布因果建立的浅深次第差别,我们可以说,在我们现前这个境界来说,平等圆融是理,理上如此,行布差别是事。在眼前我们的修学要著重在事相,才能够真正得到利益,如果偏在理上修,实在讲,事上怎么圆都圆不过来。理是不是真正的理?不是的,真正的理,理事圆融。我们今天,理事不圆融,换句话说,理修也没有成就,是事修也达不掉,两头都塌了,这很难成就。要依净土来说,从圆融上修,那是理修,我们念佛是理念;从行布上讲,事相上来说,这一句阿弥陀佛接著阿弥陀佛,这是事修。理上要修成功了,好,品位很高,生实报庄严土。如果理上没修得成,事上又不肯念,换句话说,西方极乐世界去不了,没有分。
今天下午,我有一个同届的同修,关源法师,他年岁很大了,今年有七十岁了,来告诉我一桩事情。他现在住在南投,南投有个庙里头,有个老出家人,八十六岁。他说他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,他那个念珠是一把一把算的,一把一把算的。他说他一天念好多万声。那他不知道他怎么算法的?所以我就跟他说,肯念就好,管他念多少,他一天到晚念得不休息。他说前几天往生了,他生了病,病了十几天,但是很清楚。在走的那天,非常清楚,非常明白,对常住这些人,有几个居士照顾他(年岁太大了,八十六岁),他跟他道谢:我非常感谢你,病中来照顾我。那又吩咐人,他说你去找找这个老和尚,寺庙的住持,我要谢谢他,我要走了,我要谢谢他。结果因为是晚上,太晚了,人家也就没有去找老和尚,那一天晚上他就走了,非常清楚、非常明白。他来告诉我。我说这个人决定往生,虽然不懂理,他事修,事持,这古德所谓的,决定成就。所以不需入品之功,莲池大师讲的,只要你真正相信、真正发愿,这一句佛号念到底,没有一个不成就的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决定成佛。
这是他们同住亲眼看到的这个老法师。现在在这个乱世,我们看到很多念佛人,这老和尚也是预知时至。他说虽然他有病,病了十几天,不苦。从来没叫过苦,也没有说哪里有疼痛,在床上翻身,什么都很自在,都还不要人扶他,很难得。这也是给他增强了念佛的信心。关源法师说,他从前没有念过书,不认识字,但是他拜《华严经》,一个字一拜,差不多快拜两部《华严经》,他拜多少拜了!我今天劝他,除了拜经之外,老实念佛。这一句佛号,二六时中都不能间断。年岁大了,还有什么想头,即使是年轻人,也要常常警觉到人命无常,所谓黄泉路上无老少。世间最可贵的不是财富,不是名闻利养,是光阴,光阴可贵,决定不可以浪费。有一天的命光,就好好的把握著这一天,老老实实的念佛,一切放下,没有一个不成就的。理懂得多少,没有大关系,不太要紧,有这个机缘明白一点也好,没有这个机缘,无所谓。要紧的是这一句佛号,如何牢牢的把它抓紧,一时一刻都不能放松,这从事上去修。
佛法说穿了,没有别的,禅家所说,明心见性而已。净土宗,还是明心见性,见性这成佛,为什么见不了性?就是心性里面有染污。什么染污?无明是染污,妄想是染污,分别执著是染污,要把这个东西去掉,这心性的光明自然就现前了。你要想真正恢复自性光明,把这些染污能够快速的洗涤干净,唯一的妙法就是专修,一门深入。一,心容易得清净;多了,心就不容易清净,就这么个道理。如果在理上说,一多无碍;事上讲,对我们凡夫来讲,一多,真的一障碍少,多就障碍多。一多有碍,不是无碍,无碍是理上讲,事上是真有碍。像这些我们都要明了,自己是什么样的根性一定要知道。所以一门深入有绝对的好处。一门真正深入,那个深度是什么?绝对不是在你经典理解的深度,不是这个,是你心地清净的深度,是指这个。我们专念一部经,心理没有妄想,不会再向其他地方去攀缘,这身心容易得清净,这个清里头逐渐逐渐它有深度。所以接触太多,面很广,没有深度,深度不够;深度不够,换句话说,我们的烦恼就除不干净。再说得明白一点,你对於教理看得也不够深入,教理的深度与你的清净心成正比例。你心愈清净,你看得就愈深;心不清净,这个经典摆在面前,你能够入进去的也很浅显。
诸位要是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了,我们就不会再怀疑了。古德教学,确实有他理论的依据,有他圆满的成就。所以这个行布位,就是『初浅后深,诸位差别』,这是绝对大多数的人都得要走这个路子。『圆融位』是『一摄一切,一切位满』,这种根性实实在在不多。我最初学佛,方东美先生告诉我,真正在中国佛法走圆融这个位次,据他所知道的,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人,谁?惠能大师,他是禅宗六祖。说惠能以前,没听说过;惠能以后,也没有见到第二个。方老师那个时候告诉我,他说你想想,你能比得上惠能吗?他说如果自己想想比不上,还是按部就班,老老实实学。那是学不到的。所以圆融位在中国历史上见到这么一个人。所以我们自己想一想,我们的根性比不上六祖,人家一听就开悟了,一悟是一切悟,这绝对不是假的。
他是悟了以后,才到黄梅去的。到黄梅,不过是求五祖给他做个证明,去印证而已。黄梅住了八个月,五祖把衣钵传给他,那个时候他只有二十四岁。我们知道他在黄梅做苦工,连法堂都没有去过一次,《坛经》上写得很清楚,没去过一次,只是最后传法,在五祖方丈室,就是他自己睡觉的这个方丈室里面讲《金刚经》,讲那么一点点,他一生听经就听那么一点点。离开黄梅之后,他到曹侯村遇到无尽藏比丘尼,无尽藏比丘尼念《涅盘经》,念了很多年,他在曹侯村住了八、九个月,曾经跟无尽藏比丘尼讲过一部完整的这部经,《涅盘经》。无尽藏比丘尼把经文念给他听,他给他讲,这在《坛经》上我们看到的,人家有这个本事,这才真正叫圆融。所以这个圆融说一摄一切,他那个一就是《金刚经》上的两句,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这个一就是那么多,它能把所有一切佛法都包括。
你在《坛经》上看到的,法达禅师念《法华经》念了十几年,念了三千部,不懂《法华经》的意思。六祖说《法华经》他没有听过,因为他不认识字,当然没有读过,没有听人念过,你念给我听听。《法华经》总共二十八品,法达念到第二品「方便品」念完了,六祖说好了,不必念了,这个经我统统知道了。给他一讲,法达就开悟了,「一摄一切,一切位满」,一点都不错。『即说成佛』,这个成佛是可以讲得通的,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这个佛虽然不是圆满究竟佛,他是分证佛,天台讲的六即,他是分证佛。『一位之中,具摄诸位功德』,分证佛最低的位置是圆教初住菩萨,初住菩萨就摄诸位的功德。从初住到等觉的功德,他都有,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。等觉菩萨,当然也包括了初住位的功德,这是我们不会怀疑的。初住就具足等觉的功德,这是不可思议。我们再看下面文:
【信该果海。初发心时。便成正觉。此二相摄。例如行说。故第七会说妙觉竟后。有二品明平等因果。融前差别因果。总同无碍也。】
这是说佛讲《华严经》的义趣。经文里面讲『信该果海』,这是讲的因,因里面就有果,果里面当然有因,因果是同时的。『初发心时,便成正觉』,这句话在《华严经.梵行品》里面的经文。由此,因里面有果,果里面有因,这就是『此二相摄』。因中有果,果中有因,所以佛法用莲花来表法,意思就在此地。在植物里面,因果同时的就是莲花,其他的是先开花,后结果,因果不同时。唯独莲花,这一开花,里面就有莲子,它这个莲子是果,花是因,因果同时。所以佛用莲花来表法,表这个意思。绝对不是一切诸佛都住在莲花里面,西方极乐世界,一个人一个莲花,是不是?这大家不要看呆了,没有这个道理,莲花是表法的,表清净无染,的确西方世界每个人身心清净,一尘不染。莲花生长在水池里面,根生在泥土里头,不染泥土,茎生在水中,它也不染水,它开在水面上。所以佛把这个现象,泥土、泥沙比喻作六道,六凡;上面的清水比喻作四圣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他统统不染。六凡四圣统统不染,这比作清净,所以莲花是表法的意思。
我们造佛像、画佛像,都画个莲花,什么意思?清净不染,代表这个意思。画个人,他身心清净不染,那个不染画不出来,是不是?画个莲花,那表示他不染,是这么个意思。诸位一定要懂得佛门里面表法的义趣,同时他也表因果同时,因中有果,果中有因,因果同时。所以初发心时,便成正觉,正觉是佛,这一初发心就成佛了。这在理上说,因为你一发心是因,因里面有果,果里面有因,是从这上说的。所以这个因与果互相摄。
《华严经》总共有九会,第七会里面讲妙觉,唯独《华严》,将菩萨品位、因果说得非常之详细。五十一个位次,讲得清清楚楚,到妙觉,这是讲圆满了,妙觉成佛了。讲圆满之后,还有两品经文讲平等因果,诸位看《华严经》科判的图,你就能看得很清楚。就是科文表解,五周因果,这平等因果是列在第四,第四叫平等因果,前面是讲差别因果,这些同是一个法身里面变现出来的。法身就是法性,就是真如本性,它是同一个根源,所以就成为四无碍法界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。这是给我们说出宇宙人生的真相,真相是平等无障碍的法界,给我们说十法界、说六道,都是从差别相里头说的。差别跟平等是无二无别,是无障碍的。这是事实,虽然我们没有法子体会,但是这是事实。
我们再看底下第八科,第八段。我们很久没有看科判,这一段是十门开启里面的第一章,就是教起因缘,这在第三卷里面。教起因缘,在第九面上面一栏第二行第一「教起因缘三」。这三科就在第二行第二栏里面,「初总标大意」,这我们说过了。「次别释十门」,我们现在就是讲到这一段。别释十门里面有十个小科,这个线,诸位看这个线,再翻过来第十面。第十面,我们现在是到第八个小科,八小科在第十页最下面一栏,最后一句,第八「显果难思」。这个科判,诸位看熟了之后,就晓得全经的来龙去脉,晓得这段文在什么地方,前面我们念的是第七,「令知位次」。我们现在看第八,诸位再翻回来二百一十三面。
【八显果难思者。】
『显』是为我们显示明了,『果』是果报,『难思』就是不可思议。
【既修胜行。必有所趣。顿证法界。成大菩提。得涅盘故。】
这段文,这是清凉大师写的,底下的注解是宗密,宗密大师的,就是清凉的学生,加以解释大师这几句话。果德难思,『既修胜行』,胜是殊胜,胜行是普贤行。在菩萨行当中,无比的殊胜,修普贤行所证的果位是成佛。既然修行,『必有所趣』。行后面一定有果,果是什么?『顿证法界,成大菩提』。这个法门,圆顿法门,一生成就,成就圆满的佛果。我们看底下的注解,《钞》:
【八显果难思以下。】
这个『下』就是下,就是指前面这一行半的《疏》文:
【言难思者。华严所诠佛果。真应相即分圆全收。】
『真应相即分圆全收』,虽然没有讲全圆,是分圆,分是部分。圆满,妙觉才圆满,等觉以前都是分圆,就是部分的圆,并不是真正的圆满。这个分圆,在华严教里面,初住菩萨就证得了。从初住到等觉,他是真的证,真正见性,所以天台讲六即佛,他不是相似位的,他是分证位的。
【凡圣浑融。因果该彻。】
此地说『凡』,就是五十一位菩萨前面的十位,从初信到十信,这是凡位。为什么?他是异生性。从初住以上,这是同生性。什么叫同生?什么叫异生?异生是跟佛用的心不一样,就叫异。同生,跟佛用心完全相同。佛用的真心,我们用妄心。这个妄心就是唯识里面讲,你用的是八识心,八识五十一心所,在《华严经》里面,十信位的菩萨还是用八识五十一心所,没有见性。初住以上,破一品无明,见一分真性,他用的那个心跟佛相同,所以叫同生性,那是圣人。异生性的是凡夫,所以他这个凡夫跟我们一般凡夫不一样。他这个凡夫最低限度是见思烦恼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,才能证到圆教初信位的菩萨。圆教初信位的菩萨,等於小乘的须陀洹果初果,他是位不退。虽然这个初信菩萨跟小乘初果,在断证功夫上来讲是相同的,但是智慧、福德决定不相同。不但是小乘初果比不上,小乘阿罗汉也比不上,智慧、福德那是不可思议。所以这凡圣是从这里说的,五十一位菩萨『浑融』,圆融,『因果该彻』,因该果海,果彻因圆。
【十身一一无碍。】
这个『十身』在此地就不能细讲。通常我们一般讲佛讲三身:法身、报身、应身。《华严》统统用十表法,所以讲到身,他也讲十种,也讲十种身。『一一无碍』,诸位读《坛经》,六祖大师讲,一体三身,三身既然一体,十身自然无碍,是一个道理的。十身还是从三身里头分出来的,不过就是开合不同而已,一个是说得详细,一个是归纳成三大类来说。
【十时念念周遍。】
『十』是讲时间,时间我们通常也讲三时: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《华严》里面给我们讲十时。十时是什么?过去有过去的过去,过去现在,过去未来,这就是每一时里头又有三时,三时就九时,再加上根本的那个一时,那十时。所以它处处用十代表圆满,圆满的时空念念周遍。这些统统跟我们讲的诸法实相,这一切法的真实相。我们迷惑太久了,久劫以来我们就迷惑颠倒,所以今天听到佛讲真相,我们都觉得很奇怪,不容易接受,给我们讲妄相,我们点头,我们都同意;讲假的都同意,讲真的都摇头了。《华严》是完全跟我们讲真的,不是跟我们讲假的。这就是我们习惯於分别执著,离开一切分别执著,才能真正体会到实相。
【十莲华藏相圆明。十出现门法奇胜。】
《华严经》里面讲的世界,华藏世界。花用莲花,诸位一定要晓得莲花所代表的意义,莲花比三千世界还大,不是这个意思。你看那个经上所讲的,大莲花藏,这个世界在莲花当中,意思就是这世界清净无染,就这个意思。这世界里面所有一切法因果同时,表这个意思的。不是真的一朵大莲花,你要去找,到哪去找去?找不到。
【诸教逐机。且说三身四智。】
『诸教』就是佛在其他时候所讲的,讲一切经典,佛都是给我们讲『三身』、讲『四智』,法身、报身、应化身。《华严经》上统统讲十,讲十身,讲十智。
【此经称性。备谈十身威雄。】
这部经上,为什么统统讲十?十代表圆满,所以十也不是数字。像《弥陀经》里面,处处讲七,七也不是数字,是代表圆满的。所以有人不知道表法的意思,看到《弥陀经》,也不想到极乐世界去,为什么?极乐世界没有什么好处,你去看,每一家都一样,都七重栏楯、七重行树、七重罗网,有什么好看?好像统统都一样的,这个没意思!殊不知它是代表圆满的,不是一个呆板的。那个圆满是什么?是随意的。我喜欢一重就是一重,我喜欢两重就是两重,随心变现,这才叫圆满。有人嫌七重栏杆太麻烦了,这么多干什么?有些人还嫌太少了,只有七重,我还想多一点。所以七它是表法,七是代表什么?东南西北、上下当中,这就圆满了,它是这个意思。《华严》是用数字,一到十是个圆满的数字,十而十是百,一百个百是万,它是用这个来代表圆满,数字上代表圆满,所以不能把它当作数目字看,这要知道。
【若不读华严经。不知佛富贵。唯欲显斯果德。故说华严大经。】
这几句话很重要,但是一定要体会到它真实的义趣。佛是不是讲《华严经》来诱惑我们?不是的。《华严经》所说的是事实真相,佛富贵就是自己的富贵。十法界是差别相,前面讲过了,行布不碍圆融,圆融不碍行布,差别无碍於平等。从理上讲、从性上讲,生佛平等,佛的富贵就是我们自己的富贵,从事上讲,事上讲不平等。这个意思有的时候,我们一下体会不过来,我们举个例子说,你们两个人钞票一样多。譬如说你们两个人都有十万块钱,一个人十万块钱装口袋里,随时都可以拿来用。一个人十万块钱放在银行,口袋里一毛都没有了。从实质上讲,你们两个人平等的;从现在就用的时候,你们两个不平等,一个人很有钱,马上就可以用,一个人在旁边瞪眼看著,是不是?要什么人家也不给你。诸佛如来就像钞票放在身上,用得很自在;那我们这些凡夫,钞票都存银行里,是不是?到外面讨饭吃,有时候讨还讨不到,就这么个道理。所以性德是平等的、是圆满的,修德不一样。
如何要用修德来开发我们的性德,这就是佛陀教育。佛教给我们就是这么一桩事情。经上讲,毗卢遮那佛的富贵,就是我们本身的富贵,毗卢遮那佛是法身佛。经上说得很明白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,所以毗卢遮那就是我们自己的法身,不是别人法身,是自己的法身,自他不二。由此可知,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,是说的我们自己的事情,绝对不是自家以外的事情。里面说的性是自性,里面讲的修是自修,这个经与我们的关系多密切。世间所有一切的书籍、一切的学问,没有这个佛经跟我们关系的密切,那实实在在说到我们自己。佛为了要显示果德,也就是性德,我们本来具足的智慧德能。像六祖所说的,「何期自性,本来具足」,《华严经》上所讲的是我们本来具足的。那你要问,六祖会不会讲《华严经》?决定会讲,为什么?他入了这个境界。他只要一听,他完全就明了,是性德。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万法是什么?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自性所生的,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。真的是「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」,佛要给我们说明这个事实的真相,这才说出这一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。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就是自己心性的真相。
如果拿禅宗的话来说,禅宗讲,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?就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是这个东西,这才是我们自己的本人。所以《华严经》不能不读,读了《华严经》,才认识自己,才知道自己本来面目。佛在一切经里面,唯独这部经讲得圆满,其他一切经是讲某一部分,这部经是圆圆满满的给我们说出来,所谓叫根本法轮。实在的说,这太难了,我们无从下手,没法子证得,那这是有特别方便法门,就是念佛求生净土。生净土,就是生华藏世界;见弥陀,就是见毗卢遮那如来。由此可知,生到西方净土,就见到自己本来面目,这是不可思议。所以《华严》最后,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用意就在此地。如果不用这个方法,实在是非常非常难修、难证。这是绝妙的一个法门,谁肯信?真修不难,能信很难。换句话说,成佛不难,你相信佛所讲的方法,这个难,没有人肯相信。为什么不相信?经上讲得很清楚,善根少、福德少,所以你不相信。必须得多善根、多福德,他才肯相信。善根、福德不是一生一世修的,是过去生中累劫的修行,今天成熟而已。好像我们看到学生念书毕业,你去看,参观他的毕业典礼,毕业典礼是在今天,这个时候热热闹闹的,前面多少年辛苦在这念,在这里考试,你没有看到。多少天修积的善根,今天才得这果报。所以你能信、能愿,肯老实念佛,是你多生多劫善根成熟了,才会有这个现象。多善根、多福德,我们要念念《无量寿经》,才真正体会到不容易。
《无量寿经》里面,讲阿闍王子与五百长者,过去生中住菩萨道,供养四百亿佛。四百亿!在我们想,这善根不得了。供养四百亿佛怎么样?还是少善根、少福德,还不能往生。所以听到释迦牟尼佛讲《无量寿经》,讲阿弥陀佛,他们只不过是动了一个念头,我将来成佛希望跟阿弥陀佛一样。释迦牟尼佛给他们授记,授记什么?将来成佛。他们这一生有没有往生?没有,经上没有说他发愿求生净土。你就晓得,过去生中住菩萨道,供养四百亿佛,听到释迦牟尼佛讲西方极乐世界,还不肯发心求生净土,那善根福德还不够。我们今天在座,听到这个法门,你相信,你真正发愿求生净土,老实念佛,你过去生中修积的善根超过他们太多了。他们是将来会成佛,你是现在就成佛了。那怎么能比?所以善根成熟,底下就是多因缘。因缘是什么?十方诸佛威神冥冥当中加持你,佛保佑你,所以你的愿心发了之后,不会退转。是你过去世无量劫来的善根成熟,现在蒙一切诸佛加持,你的信心不减,你的功夫不退。所以这个法门也不是很容易,表面上看起来很容易,念这一句佛号没多久,他就往生成佛了。你要想想他从前所修积的善根福德因缘,那就知道这个法门不是简单的法门。所以我们听了之后,生欢喜心,发真实的愿心,就晓得我们的善根成熟了。我们继续再看底下经文:
【十种因缘。皆应一一随其本因。如此假为问答之势。然德虽无穷。统唯二种。】
大经里面跟我们讲得很详细,真的是非常的详尽。宗密大师在此地欲而言之,如果详细讲,那就是前面《华严经》的经文,所以注子里头就不必重复了,给我们提一提这个要领。『十种因缘』是细说,总而言之,『皆应一一随其本因』。所以经上一问一答来发明这个道理。『然德虽无穷』,德是本性的德能,我们常讲万德万能,那个万也不是数字,是形容无量。本性里头无量的智慧、无量的德能,所以德虽无穷,『统唯二种』,要把它归纳起来,可以归纳成两大类:一类是依报,一类是正报。依报是讲环境,正报是讲我们本人,不外乎这两大类,统统都包括了。
【依报果。谓华藏世界海。】
这是说这个大的世界。这个大世界是我们生活的空间,是我们生活的环境。我们生活环境,绝对不是拘束在这么一个小圈圈里面。再说得明白一点,我们今天讲生活环境是我们的家园,家园是我们生活的环境,在家园外面那个不是的。这是什么?这是分别执著,没有界限画一个界限。这个画界限就是分别执著。家园外面是我们的国家,国家也没有界限,也要自己把它画个界限。国家外面,这是世界,这是地球,又是一个界限,那外面,我们叫外太空,又要画一个界限。其实真的告诉你,什么界限都没有,实际上我们生活的空间是尽虚空遍法界,这才自在!尽虚空遍法界里面,有多少这些星球?我们今天讲星球,佛法里面讲世界,无量无边。经上讲,『华藏世界海』。
【以十。】
『十』,这都是代表的意思,不是数字。
【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为一世界种。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种为华藏世界海也。】
这个数字,我们今天讲天文数字都难以形容,世界太大太大了。觉悟的人在这环境里面得大自在,随心所欲,想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,没有一丝毫拘束。迷惑颠倒的人随著业力牵引,就是自己不自在,生活的空间还是这么大,迷悟不二。所以有些人说,现在这个地球上这么多人,一个灵魂投一个胎,他说这些灵魂从哪里来的?为什么人口会变成这么多?诸位要读了《华严经》就不会怀疑了。外太空来的,共业所感,我们这批人有这个共业,自自然然就来了,你自己做不了主,业力把你牵到这来受报,这么回事情。所以十方世界都是我们生活的空间,都是我们生活的环境,这要知道的。世间人在这个世间,真的「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」,这个因果定律谁都不能推翻。真的明了这桩事情,那个人心定了。为什么?打妄想是空打妄想,没用处。你命里头有多少就有多少,多求一点,求不到;想舍了不要,也丢不掉;该怎么死法就是怎么死法,你也逃不了。
从前朱镜宙老居士告诉我,我那时候初学佛的时候,我学佛的时候,他已经七十岁了,他比李炳南老居士大一岁,他也是九十多岁才往生的。他在抗战之前,在苏州做一个银行的经理,他是学经济的。他们有几个朋友,好朋友常常在一块打麻将,在一块玩的。其中有一个是走阴差的,就是晚上到阴曹地府办事,但是他的职位不高是传送公文的。在我们人间,上海是特别市,他说在阴间里面,上海是一个县,是个普通的县。管那个县的城隍,有都城隍,都城隍好像省主席一样,是在苏州。苏州这个城隍庙是都城煌管这一个省的,上海是一个县。他有一次送公文,是生死簿。上海有些人要死,名册送到都城隍这边来,他是当差,去传递公文的。他偷偷的看了一下,把这个簿子翻开来偷偷看了一下,看了大惑不解,这个名字都是五个字跟六个字。他就把这个事情,跟他的朋友,朱老居士也在,就告诉他们。他们听了也莫名其妙,他说中国人的名字最多四个字,不可能一本簿子上,统统都是四个字的名字会死那么多人,不可能!怎么想也想不通。
三个月之后,日本人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,他们才恍然大悟,那一批是日本人,应该在这个战争上死的。三个月之前,名册已经送到苏州都城隍那里去了。这才知道,连战争里面死的,都没有一个冤枉死的。三个月以前名册送上去了,冤死的,没这回事,因果报应。这朱老居士亲自告诉我,这是事实,不是假的。他的老岳丈,章太炎。章太炎曾经做过东岳大帝的判官,判官就相当秘书长一样,那个地位很高,东岳大帝管五、六个省。他也常常讲阴曹地狱的事情给些朋友们听。他说真的,他说饿鬼道的社会跟我们人间很类似,但就是见不到太阳光。他说他们那边天空就像阴天一样,阴沉沉的,永远见不到太阳。所以这是真的「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」,你还求什么?唯一能求的,断恶修善。断恶修善,能够转变你的命运,改造你的命运,这是真正能够求的。所以了凡居士,你看《了凡四训》里面,求富贵得富贵,求功名得功名,求儿女得儿女,到哪里求?断恶修善上求,从自心里面求,不是从外面求。从外面求,求不到。要从内,从自性上求,有求必应。有求必应的原理,就是自性本来具足,自性能生万法。性德开显,那真是有求必应,一切随心所欲。所以佛法的修学,最重在明心见性,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,然后才会真正死心塌地去修行,晓得我们生活的空间非常非常之大。
【二正报果。】
『正报』是我们身体,身自在。
【谓如来十身。融三世间为十身也。】
『三世间』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。
【此二无碍。以为佛德。】
这个『佛』是讲圆满的果德,不但是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。所以佛身自在,一个身能变现无量身,这就自在。如果不能同时变现无量身,我们想一想,西方极乐世界那些人,每天早晨到十方世界去供养诸佛,那要多少时间?一尊佛,耽误一分钟,也不得了,亿万年也没有法子周遍一次。他天天都能供养无量无边诸佛,经上说,十万亿佛国土,那是讲西方世界距离我们十万亿佛国土,这个意思特别显示,到了西方极乐世界,天天都可以回到娑婆世界来,随时随地都可以来,是给我们说明这桩事情的。实际上,他是供养无量无边诸佛,他怎么去的?分身去的,同一个时间。一切诸佛的面前,都有他的化身,这才叫自在。
由此可知,我们要想恢复到这个能力,不容易。分身,在神通里面属於神足通。小乘初果还没有,须陀洹还没有。须陀洹有天眼、天耳、宿命,有神足通要到三果,三果就能分身。四果阿罗汉六通具足,但是他虽然能够分身,还是有数量的,不能无数量的,分五百身,这我们在经典上看到过,在历史上也看到过,修到这个果位不容易。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即使凡圣土下下品往生的,他这个能力几几乎乎跟七地、八地等觉菩萨差不多了。换句话说,跟佛比是比不上,跟一切菩萨比都差不多了,他有能力供养无量诸佛,他就能分无量身,所以这个法门称为难信之法,确实是难信。这是这个道理非常非常之深。刚才讲,能往生西方世界,即使下下品往生,那过去生中不知道修积了多少善根?我们只看到这一生,没有看到人家过去生,决定不是偶然。到了西方极乐世界,蒙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的加持,所以他的能力一时都能够现前,这是圆满的德能。
【然依正浑融有六句。序中已明。既修已下者。】
这个文里面,前面所讲的是果,「显果难思」。这个『既修以下』,就是第二句,「既修胜行,必有所趣」,这是给我们再解释下面的既修以下。
【若非称性圆因。】
『圆』是圆满。
【不成融通满果。】
因圆果才满。《华严》的因是圆满的,所以它的果报圆满。从哪里看?善财童子代表修行人,善财童子在华严会上一生成佛,没有经过第二世,一生就成佛了。他为什么一生能成得了佛?因为他修的因是圆满因。《华严经》里面,无论讲理,理论是圆满的;方法,方法是圆满的;境界也是圆满的,无一不圆满。圆满的因才能得圆满的果,所以他一生成佛。古大德给我们说,他一生怎么成得了佛?还是后面十大愿王导归极乐。文殊、普贤都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才达到真正的圆满。所以净土法门什么时候开的?华严会上开的。什么人第一个提倡念佛法门?普贤菩萨第一个提倡的。所以在娑婆世界,净土宗的初祖是普贤菩萨。在我们中国,是慧远大师;在娑婆世界,普贤菩萨第一个提倡念佛法门的。如果讲尽虚空遍法界,超越娑婆,尽虚空遍法界提倡念佛法门的是大势至菩萨。诸位去读《楞严经》就晓得了。所以我们讲净土宗的初祖,法界初祖,大势至菩萨;娑婆初祖,普贤菩萨;中国的初祖,慧远大师。这都要搞清楚。由此可知,念佛是圆满的因,是圆因。
所以《弥陀经》跟《无量寿经》就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是大经的精华。这个理论、境界与《华严经》无二无别。最近有一个人来找我,来访问的时候问我,我从前讲《华严经》,为什么现在不讲《华严》,去讲《无量寿经》?我就告诉他这个道理。《无量寿经》跟《华严经》是同一部经,《华严经》分量多,讲的时间长,一般人没有这么长的时间来听。《无量寿经》经文短,需要的时间少,里面内容绝对没有两样。所以古人称《无量寿经》为中本《华严》,称《阿弥陀经》为小本《华严》,这三部经完全相同的,圆因满果。
【若不顿证法界。非真菩提涅盘。故云尔也。】
从这一句的标准来看,那尤其是明显。看净土法门,就特别的清楚,即使不认识字,不通教理的人,诸位要晓得,不认识字、不通教理,是他这一生,不能讲他前生,不能讲他多生多劫之前。因为这个事情必定连到过去生,多生多劫之前的善根。否则的话怎么可能?不可能的事情。他怎么能相信?怎么能肯念?念到能够预知时至,自在往生,不是普通人。所以『顿证法界』,一生成佛,这才是果德不可思议。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,这也是一个小段落。
今年我们在农历年就讲到此地。过了春节之后,二月二十一号,也就是这个月二十一号,过了春节之后,我们讲堂再继续讲。我原来订的是二十一号到新加坡去,新加坡那边给我打个电话来,说他们那边过年,大家都是在年节当中,心情还定不下来,叫我晚去几天。我说好吧,那我就过了十五再去好了,十六去,十六是三月二号。我们台湾同胞的心比他们定,我们可以提前来开讲。好,祝福诸位新年愉快。好,我们念佛回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