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(第七十二集) 1989/1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:04-003-0072
请掀开经本,第二百页第五行,最后一句看起:
【故大疏云。众生包性德而为体。揽智海以为源。但相变体殊。情生智隔。今欲令知心合体。达本情忘。故谈斯经。以为显示。】
我们看这一段。在此地,这是宗密大师引用《疏钞》上的话,来说明我们本具的真性。清凉大师在《疏钞》里面有这样几句话,『众生包性德而为体』,包是包括。十法界一切众生,这个地方的众生,它的定义是广义的,一切法都是众缘和合而生,所以就叫众生。并不是指我们这一切人是众生,物也是众生,山河大地还是众生。因为都离不了众缘和合,所以它是广义的。一切众生,前面说过,都是性德变现出来的,离不开真如本性。所以,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探讨宇宙的本体,本体就是它的根源,这宇宙从哪里来的?一切众生从什么地方来的?这个来源、根源就是本体。佛告诉我们,本体是真性。这与近代外国人发明的进化论不一样。进化论里面讲,人是猿猴逐步逐步进化而来的。那现在山上那些猴子为什么不进化成人?这实在讲,许许多多地方讲不通的。佛法给我们讲的是真如本性里面变现出来之物。
下一句,这是讲种种差别的现象。既然都是真如本性变现出来的,我们不要说别的,就是讲我们现在这个世间的人物,我们天天见面的这些人,既然都是真如本性变现出来的,为什么有贫富不一样?聪明智慧为什么不一样?这也是问题。同样一个体变现出来的,为什么变现出不一样的。那如果十法界,差别就更大了,又变佛、变菩萨、变凡夫、又变饿鬼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情?下面一句就解释这个道理。这个根源就是十法界的根源,『揽智海以为源』,智是般若智慧,觉悟了就变四圣法界,迷了自智就变六凡法界,是这么来的。所以底下『但相变体殊,情生智隔』,相是形相,人跟畜生的形相不一样,畜生跟饿鬼的形相又不一样,我们人跟佛的形相也不一样。你看经上讲的,佛那个相之大,「白毫宛转五须弥,绀目澄清四大海」。佛的头部比我们地球还大。我们怎么能比得上他?形相不一样,似乎体也就不一样。体殊,殊就是不一样。其实这个不一样,好像是不一样,其实是一样的,只是在我们众生分上感觉不一样。
「相变体殊,情生智隔」,这句才重要。情是什么?是感情,就是迷惑,就是烦恼。我们说感情,大家听得很舒服,这不错。如果跟你讲烦恼,听起来就不舒服。其实感情就是烦恼,就是迷惑颠倒。只要有了这个东西起来,智慧就没有了。隔就是障碍,就是佛法里面讲的所知障、烦恼障,就有了障碍。把本有的智慧障碍住,所以才有九法界的不一样。如果没有这个障碍,一切众生本来成佛,与诸佛如来无二无别,这是宇宙众生的真相。说宇宙众生的真相,就是我们自性的真相。我们自性就是宇宙众生,宇宙众生就是我们自己的自性。
因为我们迷失了自性,佛慈悲,『今欲令知心合体,达本情忘』,叫我们知道心。心是什么?心的体是什么?心的相是什么?心的作用是什么?我们统统都知道、都明了了,才晓得这个心就是宇宙万有的本体。一切万法不离自性,这就跟性合了。这个合,不是说我们觉悟才合,不觉悟,它就不合。不觉悟它也合,它合是本来就合,我们自己以为不合,这就是错误观念。错误观念没有了,才看到本来面目。达本情忘,「本」就是真相,本来的真相,在佛法里面也叫做实相,就是真实的相状,情就失掉了。为什么?有情在,这个真相你永远不能够通达。我们今天读这个经,听释迦牟尼佛这么说,或者听得也相当的明白,似乎是入了这个境界,其实我们的情还没断。有没有入这个境界?没入。几时这个情没有了,就入境界了。
说到情没有了,大家听了害怕,这个学佛,学到最后情都没有了,这还得了!实在说,情跟智是一不是二。觉悟了的情,我们就不叫它情,叫做智。把那个智迷惑了,迷了的智,我们就叫它做情。情跟智是一桩事情,两个名词,一个是觉悟的名词,一个是迷惑的名词。所以说个老实话,佛菩萨觉悟的人,他有真情,真情是智。迷惑颠倒的人,你们天天觉得情,那是虚情假意,不是真的。为什么?你那个情天天在变化,那哪是真的?真的永远不会变。今天好了,好得不得了,明天反目就是仇人了,那是什么情!这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所以诸位不要怕,把妄情断掉,真情就显起来了。真情,在佛法的名词叫做智。虚妄的就叫做情,真实的叫做智。
明白这个事实,我们才晓得,唯有佛菩萨才有真情,阿罗汉以下都是虚情假意,那个都靠不住。不要说人家给我们说什么,我对你怎么好,我怎么爱你,你听了这个话,点点头,假的,是不是?不要当真,不要当真,你当真就上当了。同样的,我们跟别人说,我对你怎么好,这个地方也知道,也是假的。为什么?我,我没有见性。没有见性,我说的话靠不住,过几天我会反悔的,是不是?我会不承认的,所以统统是假的。知道假的,也就不会当真了。换句话说,你烦恼就减少。如果你要那么认真,那你这个烦恼就太多了,你那是自找苦吃,这是很冤枉的事情,所以一定要到转识成智。转识什么?转迷成悟。转虚妄的感情变成真实的感情,那就对了。佛法修学,自始至终,目标就如此而已。佛为了帮助我们转识成智,帮助我们破迷开悟,帮助我们识心达本,这才为我们说这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。底下说:『故谈斯经,以为显示』。佛是为了这个,给我们说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的。底下一段,这是解释。
【释曰。此则兼明众生迷真执妄之由也。】
这句话就说得很明白了,明是说出来,说明白。把这桩事情说明白,什么事?一切众生迷真执妄。事实真相完全不了解,自以为自己的想法、见解、做法都是正确的,哪里知道全盘错了。尤其是现在人,错得太离谱了。为什么会错?不读佛书!那你怎么会不错?佛书,纠正我们一切的错误;孔孟之书,也是纠正我们一切错误的。圣贤书不是骗人的,旧理教不是束缚人的。正如同佛家的戒律一样,三千威仪、八万细行,是帮助你开悟的,是因戒生定,因定开慧,帮助你开悟的。那是开悟必要的手段,你看现在人把它误会了,那是专制下面的产物,那是吃人的礼教,我们统统都不要了。好,不要了,你将来苦难还有得吃。所以我看,我们中国还有很长很长一段痛苦的时代。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离苦得乐?哪一天大家都觉悟了,回过头来再念孔老夫子的书,再念大乘佛法,那一天就开始离苦得乐了。如果不知道回头,只有说苦上加苦,没有其他更好的结果。你要问原因,那就是除了儒佛之外,都是迷上加迷。你怎么能觉悟?迷是因,苦是果;悟是因,乐是果。我们要想得乐的果,那乐的果的因是开悟、是觉悟。不修觉因,怎么有乐果?那不可能的。这是说明众生迷真执妄。下面举个比喻说:
【如福德智慧相貌具足之人。忽然梦见贫贱丑陋病痛苦恼之身。不见本身。执认云是我身。不信自身福德端正。觉者警之令悟。恶身便是好身。觉即自然不执恶身。故此云。要假开示。令其悟入。】
这是举个比喻来说明。一个有福报的人、有德行的人、有智慧的人,他的相貌一定是圆满的。你看那个算命看相的常说,「相随心转」,有福、有智、有德之人,相貌跟人家就不一样。不但相貌不一样,他的言谈举止也不一样,所谓诚於中,而行於外。这是举这样的一个人。那这个人是什么人?是我们的本人,禅家讲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。我们的本来面目是『福德智慧』圆满具足。我们的『相貌』,本来的相貌是什么样子?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。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,叫劣应身,三十二相,八十种好。毗卢遮那在《华严经》里面所讲的,那个示现是报身如来,那个佛的相好就说不尽。佛有无量相,相有无量好,这是我们本来面目。
『忽然梦见』,这人怎么会作梦?给诸位说,迷了才会作梦,你要不迷,怎么可能作梦!这个作梦,也能够勘验自己修行的功夫。在我们没学佛之前,作梦是乱作,而且常常作恶梦,常常从梦中惊醒过来,没学佛之前。学佛学了几年,诸位如果真正学佛功夫稍稍得力,你在晚上睡觉会检查出来,恶梦少了,这个乱作梦也少了,纵然有梦,梦中还像我们平常生活一样不乱,很有规律,好像是清醒的状态差不多,也没有恶梦,这是什么?你的功夫进步了;再进一步,你的梦少了;真正要得定了,在我们念佛人讲,你得到念佛三昧就不作梦了。还会作梦,念佛三昧没有得到。
尤其天天还作一般,就是你记忆当中,或者梦到过去的时候,在念佛的人没有梦到佛来给我们讲经,没有梦到佛给我们摩顶授记,换句话说,我们阿赖耶识里面,佛法种子的薰习还很薄弱。为什么?我们清醒的时候,我们会提起来,我们念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一作梦,阿弥陀佛忘掉了,去搞别的事情去了。这就证明你阿赖耶识里面,其他的业习种子力量强大,一睡著了,做不得主,就被业力牵了,就变现其他梦境。你要晓得,这很可怕,为什么?人死了之后,就跟作梦一样,这一梦,梦过去了,就不会再醒来,这人就走了,然后他再去投胎去了。你想想看,如果一个人,如果常常作梦,梦到跟佛菩萨在一起,梦到参与佛菩萨讲经的法会,梦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,这个好,这在我们临终那一念当中,必定是佛来接引,为什么?心里面念念有佛,他才会梦到他。这心里头没有,决定梦不到。我们天天口里念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心里没有佛,所以晚上作梦不会梦到佛,这就是有口无心。
通常我们想一个人,想一桩事,这是真正挂在心里,晚上会梦见,虽然口里没有念,心里头真有。所以从这个地方,可以检点我们自己的功夫。认真忆佛、念佛,现前当来必定见佛。现前见佛,一个是在定中,一个是在梦中,现前见佛,当来是往生的时候佛来接引,必定见佛。所以从梦境能够勘验自己的功夫。这是说我们现在,我们的真如本性在梦中。永嘉大师说得好,「梦里明明有六趣,觉后空空无大千」,我们现在在搞六道轮回,六道轮回是什么?是在作梦,是梦境,这个比喻就是说这个事情。我们现在在梦境当中,所以明明有六趣,把梦中这个身当作自己,把我们自己的真身忘掉了。这就是忽然梦见『贫贱丑陋病痛苦恼之身』,指我们现在的身。我们现在这个身贫贱。贫是什么?没有财富。贱是没有地位。也许你觉得,我现在有不少钱,我有不少财产,我不贫。佛法给你讲的不是指这个,佛法给你讲,你没有智慧,你没有定功,贫;没有地位什么?连小乘初果的地位你都没有,菩萨五十一个地位更不必说了,这叫贱,大小乘最起码的果位我们都没有,这叫做贫贱。你有定、有慧,那就不贫了,你证得小乘初果,证得菩萨,或者是初信、二信,你也有地位了。入了圣人一流,小乘初果须陀洹,就是入了圣流,那就有地位了。
那底下,「丑陋病痛苦恼之身」,这是我们每个人自己能够觉察出来的,尤其是生长在现代这个社会。现代人非常可怜,不要以为我们现在这个科技发达,在台湾,实在讲,也是世界第一。真正讲富有的时候,一般讲,民众的富有,台湾现在确实是世界第一。我们在外面看到,世界上讲收入的排名,我们台湾大概排在十几位。但是实质上来讲,台湾是第一位,为什么?譬如美国人的收入,他的收入确实平均起来一年比我们多。我们讲美国一般普通人,大概一个月三千块钱收入,这是在美国普通的。三千块钱收入,那个税去掉三分之一,房屋贷款去掉三分之一,还有零零碎碎这个保险一切开支,统统给你去掉了,三千块钱一个月能够剩到八百块钱就不错了。所以他那个排名是假的,我们台湾人这个收入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美国人一个月收入三千块钱的,他家里面能够拿出一百块钱现金出来,那就不得了,他家怎么这么有钱!我们台湾什么人口袋里没有一百块钱美金?所以真的是世界第一。
但是虽然如此,我愈看还是没有福报,怎么没有福报?我们现在过的日子不是人过的日子。居住的环境,空气污染非常严重。我们在这里头,每天住在这里是习而不察,你不觉悟。我今天去看一个同修,看到他家里放著一块水晶,他告诉我,十几年前回来,在美国的是透明的,白的,他就放在电视机上,现在变成什么?灰色的。怎么白的变成灰色的?染污,连水晶,十几年,都白色,透明白色的,变成灰色的。我们身心染污,我们没有去检查检查,要检查检查,染污比那个水晶还要严重。饮食,饮食是什么?是服毒。菜里面有农药,肉里面,听说打针,打什么?毒药。那个毒药,那个针打进去,这个动物佷快就长成肥胖了,结果你吃了它的肉,这毒就进入到你身上来,所以三餐是服毒,不管你吃荤、吃素都是服毒。你说这哪里是人过的日子,这怎么不苦!所以年岁不大,一身奇奇怪怪的病。连医生都应付不暇,怪病年年有,哪里来的?我们中国古人说「病从口入」。所以今天衣食住行统统都是染污。
想想从前的人,虽然没有我们现在这么方便,生活在大自然里面,不一样。这些地方,我们一定要认识,果然把这个环境认识清楚了。我们这个现实的社会不可怕吗?今天的染污是全球性的,这个世界上已经找不出一块干净的净土让我们生活下去。你要把这一点认清楚,现在佛菩萨还教给我们一个方法,移民到极乐世界。第一等聪明的人,办移民,就是要到极乐世界去办移民。极乐世界移民,一点都不麻烦,也不费事,只要你愿意去,阿弥陀佛统统欢迎,这个好!不分贫富贵贱、男女老少,统统欢迎,真正是难得。我跟同修们讲的句句都是真话。
这个地球愈来愈不适合人类生存。不但不适合人类,不适合一切生物,生态的均衡统统破坏掉了,愈来愈不适合。你看外国有一些科学家报导,他说到公元二千二十五年以后,大概地球上的温度,要比现在要增加差不多二、三十度。那增加二、三十度,地球是什么样子?诸位想想看,那又是洪水来了。南北极的冰统统融化了,海洋的水位升高了,平地都没有了,只剩下高山几个尖尖上。我们这个地球考古学家,从这个地层考察的时候知道,地球过去曾经有过很多次的洪水。那现在看看这个洪水,大概在最近这四、五十年之后可能又要来临了。现在全世界的温度一年比一年高,这就是警告,信号已经发出来了,好像放警报,警报已经放出来了,紧急警报都放出来了,所以要移民就要趁早,再不然来不及了。我们要真正觉悟,真正了解事实的真相,真正认识自己。这个身不是我们的本身,这个世界不是我们修行的道场。认清楚之后,我们晓得,我们有非常美好的修学环境,我们知道自己有圆满福德端正之身。
佛在《无量寿经》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,凡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即使是下下品往生的,他的相貌都跟佛一样,身相一样,容貌一样,健康状况一样,智慧一样,福德一样,神通也一样。你们去念《无量寿经》,你们去看四十八愿,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,那才是我们自己福德端正本来的身相。今天世间人画的西方变相图,实在讲,他没有读经,他不了解。怎么说他没读经?你看我们这里画的阿弥陀佛、观音、势至,这相貌就不一样,这不行,这跟经上讲的不相同,经上讲的相貌完全相同。这个个子高矮也相同,经上没有说阿弥陀佛他比较大一点,别人就小一点,那就不平等。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,观音、势至的差别,就是在帽子,帽子当中,观音菩萨戴的帽子当中,是一个站到的阿弥陀佛像,立佛。大势至菩萨帽子当中,是一个宝瓶,除这一点差别之外,没有任何差别。这诸位去读《观无量寿经》就知道了。这画的不一样。还有画的那个西方世界变相图,阿弥陀佛特别大,观音菩萨小一点,那个往生的人更小,那个更不像了。这些实在讲,他画的人大概是对佛尊敬,佛画大,对他恭敬一点,其实错了,不是这样画法。实在讲,还是不明经义,不了解西方世界的真实状况。往往这个变相图会给初学的人产生误会。
『觉者警之令悟』,这个觉者就是诸佛菩萨,诸佛菩萨是已经觉悟的人。我们是迷惑颠倒,迷在三界六道之中,不想出离。三界六道,这不说了,迷在这个地球上,不想出离,这个不得了。三十年前,我们读佛经,读到经典上,一点都不假。浊,就是染污。不但今天我们物质环境染污,全世界众生心地染污、精神染污、肉体染污,有史以来,没有现在这么严重。所以释迦牟尼佛这句话是对我们现代人说的,五浊恶世,浊恶到了极处,要觉悟,要想方法离开,离开这恶臭的环境。要离开,实在讲,虽然是许许多多的法门,都是方法,但是那些方法适不适合我们自己修学?我们自己在短促的时间当中,能不能有把握成就?那是一个很大的问题。佛看得清清楚楚,为我们指出一条,每个人都能成就的一个法门,连华严会上,这些佛菩萨都不例外,那就是念佛求生净土。这《华严经》末后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《华严》才圆满。华严会上,佛菩萨要不念佛求生净土,这华严一会也不能圆满。诸位先冷静想想,才晓得世尊教给我们这个法门的重要性,也知道佛示现在世间,说法度众生真正的目标。这是觉者警之令悟。
『恶身便是好身』。恶是迷变现出来的,好是觉变现出来的,本体没有两样,是一样的,只是觉迷不同而已。觉悟了,就自然不执恶身,不再执著。不再执著,就是烦恼障断了,觉就不迷了。迷是什么?迷是妄想。你看佛在大经上讲,众生之所以成为众生,根本的原因就是妄想执著。觉,妄想就没有了,所以这觉重要。舍掉情执,不执著了,烦恼就没有了,转烦恼成菩提。
『故此云:要假开示,令其悟入』。佛要达到这样一个教学的目标,那必须要开示。开是帮助我们开智慧,把我们的迷惑破除,把我们的茅塞拔掉,开启本有的智慧,心开意解,佛教学目的在此地。佛虽然把我们这个悟门打开了,打开了之后,还是不认识,所以还得一样一样来指示,这叫示,开示。佛用什么方法对我们开示?实在讲,佛的三业,就是开示众生的工具。身,做一个样子给我们看,身教,做出一个榜样给我们看;口,言语给我们讲解;意,心里面念念希望众生早一天觉悟,早一天回头,早一天断烦恼,早一天开智慧,早一天成佛,这是佛的目的。佛是老师,老师对学生,只能做到此地。如果真正是这个老师的学生,那没有不悟入的道理。悟入,是学生的本分。那我们就要想了,佛给我们开示,我们没悟入,为什么没有悟入?说个老实话,我们不是佛的学生。谁说不是?我都皈依三宝,我还受了菩萨戒,我是菩萨戒弟子。那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那是什么?有名无实,所以不是真正的佛弟子。
真正的佛弟子是对於老师是依教奉行,我们对於老师的教诲做到多少?没做到。没做到,这就不是学生。学生,一定要把老师的教训百分之百的奉行,这才能悟入,这才是老师的好学生,不能打折扣的。本经里面教给我们的,如果我们真正是依教奉行的话,我们试问一问,这一本经书,你们同修一天念过几遍?这最起码的,读诵大乘,一天至少得念一遍,没念过。单单念还不行,这里面的意思要能够领悟,念是起码的,领悟是第二乘的功夫。然后把它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,这就入了。没有把它变成自己生活行为,老师给我们开示,我们只有悟,没有入;要变成自己生活行为,这才叫入。
释迦牟尼佛,虽然去我们两千多年,按照中国人的讲法,三千多年了。佛的经典还遗留在人间,我们今天展开经典,如同佛面对面给我们开示一样,这个开示要听得懂才行。现在的国文程度一天比一天差。经典,古时候翻译的,最晚的翻译都是在宋朝,宋以后就很少了,太少太少了。翻译得最多的是在隋唐,所以这文字是古文。现在这个国文程度一落千丈,这怎么办?将来连佛陀开示都听不懂。看十个字里面,就有一、二个字是生字,不认得,这怎么办?这问题严重了。我今天到中央研究院去参观中文电脑,看了之后很欢喜,还真的有有心人,在这个地方做工作。把这些古籍生字、注音、注解详详细细的输入电脑,这是了不起的一桩伟大事业。将来我们下一代进入电脑的时代,他利用这个工具,能够认识中国这些古字,能读、能体会,这个做法实在不亚於古圣先贤发明文言文,这很了不起的工作,在我们佛法里是菩萨事业。所以要紧的是令其悟入。佛是开示,佛给我们讲这个《大方广华严经》是开示,我们要悟入,这才是真正释迦牟尼佛的好弟子、好学生。
《华严经》太大了,就不念大经!念这一本注解,一看到这么大的一个分量,从头到尾念一遍,里面还有好多生字,受持的愿望马上就没有了。正因为如此,所以我们近年来特别提倡《无量寿经》。我讲《华严经》,从民国六十年,一直到现在,没有停止过。现在是一个星期讲两次,没停止过。讲了十九年,为什么不提倡《华严》?就是《华严》太大了,读诵受持相当不容易,所以提倡《无量寿经》。《无量寿经》是《华严经》的浓缩,是《华严经》的精华,受持《无量寿经》跟受持《华严经》没有两样。
《无量寿经》特别是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,这个本子实在是集五种原译之大成,取舍精当,里面的难字,意思生涩的句子,他都舍掉了,所以我们拿到这个本子来读,生字少,难的句子没有,念起来又顺口。我这一提倡,这个效果我自己都没想到。今天在台湾从南到北,不但在台湾,在全世界,到处都欢迎。现在我们在台湾印这个本子,大大小小各种样子的本子,几十种之多。新加坡他们也印,新加坡印的是简体字,旁边是用英语拼音,就是注音。这个本子都寄来给我,都送给我看,告诉我,那边也在那里提倡,也在那里印。好现象,这真是三宝加持。读这部经就是等於读《华严经》。
这个本子,刚才说过,生字少,艰难的句子少,分量适中,便利读诵。许许多多的同修都能在三十五分钟念一遍,很多很多同修。一天念三遍,很正常,一天念十遍的人不少。有很多很多人一天念十遍,不但是在台湾,在新加坡。在美国因为他们工作压力很重,读三遍的人很多。那读一遍的人就更多了,每天读一遍。在中国大陆,一天念十遍的也有不少人,这是非常非常难得。我这次到大陆,我才看到的,许多居士他们一天念十遍。问他为什么发心?听我们讲经的录音带,台湾有很多人一天念十遍,他们要追,急起直追,所以他们也念十遍。好,这个太好了。我们这个录音带传到大陆,有很大的影响。这是我们自己通常不觉得,其实讲经这个录音带,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之下,都到大陆去了,他们都听到了。那我们从《无量寿经》里面悟入就好。所以这些大经大论,诸位听听做参考,你自己功夫精力就用在《无量寿经》上,就好了。这样与受持大经的功德、效果没有差别。
【大疏文备。】
清凉大师在《华严经疏钞》里面说得很详细,这个地方是摘录重要的句子,几句摘录出来而已。
【又是利生之要。故具引释也。】
『利』是利益。这部经,这个法门,尤其是《华严经》这一章,也就是这一卷,最后的这一卷,是《华严经》的结论,是《华严经》精华之所在。所以特别引清凉大师的注解,在此地不厌其烦的给我们开示。再看下面一段:
【言衣蔽明珠者。】
这是一个比喻。前面所讲的是解释《疏》里面第五段的前半段,这个文在一百九十八面第二行。我们上来所讲的就是解释这一行。那从这个地方起是解释第二行:「但衣蔽明珠,室埋秘藏,要假开示,令其悟入」。现在我们要开始解释后面这一行。这句是个比喻。
【法华第四。】
《法华经》有七卷,这『第四』是第四卷,《法华经》第四卷有这样一个比喻。
【五百弟子授记品中。】
这可以说,这经文的出处记载得很详细,《法华经第四卷.五百弟子授记品》,我们通常简称就称「授记品」。这品当中经文:
【憍陈如等诸大声闻。】
这是经文。
【同时领解得记所说之喻。】
世尊在法华会上的开示,讲到这个时候,『憍陈如』,就是他们这一班同学们都开悟了,这是『领解得记所说之喻』。世尊所讲的比喻,他们听了之后,都能够理解,都能够觉悟。这是举出这么一个例子。那佛究竟说了什么,他们开悟了?底下这引用经文:
【经云。】
这就是《法华经.授记品》里面的经文,原文,这是佛说的。
【譬如有人。】
这都是假设的,比喻,假设的,譬如有一个人。
【至亲友家。】
到他的亲戚朋友家里。
【醉酒而卧。】
喝醉了酒,躺在地下。这种情形我们也会常常看到,酒醉了。这比喻什么?比喻迷。
【是时亲友官事当行。】
这个时候,亲友有官府里面的事情,这是重要的事情,官府里面有事情,他要去办事情去。这个人他又喝醉了,你现在跟他讲话他也听不懂。
【以无价宝珠。系其衣里。与之而去。】
给他无价的宝珠,放在他的口袋里,那他去办事了。他这个酒醉的人,醒了起来之后,他这朋友走了,朋友人不见了。自己这是身上也没有钱,也不晓得朋友给他无价宝珠在身上,所以是:
【其人醉卧。都不觉知。起已游行。至於他国。为求食故。勤力求索。甚大艰难。若少有所得。便以为足。】
以后流浪到外国去,大概在外国打工,也很不如意,生活非常艰苦。稍微得一点点钱财,能够糊口维持日子,他就觉得很满足,过这样贫苦的生活。这就比喻。
【於后亲友会遇见之。】
这以后有个机缘,又碰到从前这个亲戚,给他无价宝珠的这个亲戚又遇到了。
【而作是言。咄哉丈夫。何为衣食乃至如是。】
这声声责备他,你怎么搞得这个样子?怎么生活过得这么苦?
【我昔欲令汝得安乐。五欲自恣。於某年日月。以无价宝珠系汝衣里。今故现在。而汝不知。】
就那一天你酒醉了,我有要紧的事情走了,我把『无价宝珠』放在你这个口袋里面,我就离开了。这是哪一天的事情,他还记得满清楚的,你现在怎么搞成这个样子?那宝珠还在不在?下面是说:
【勤苦忧恼。以求自活。甚为痴也。】
这都是责备他的话,你怎么这么愚痴?你身上藏著有无价宝珠,你怎么过得这么苦的日子?
【汝今可以此宝贸易所须。常可如意。无所乏短。】
这就举的这个比喻,举的这个例子。你只要把这个珠宝拿出来去给它变卖,你一切生活费用统统都足了,你可以过得很自在、很舒服,不要这么苦,这么样艰苦。宝珠在他身上,他自己还不晓得,这是这么一个比喻。这个比喻里面有两个意思。这大师在此地为我们说出来。
【然法合有二意。】
这在佛开示里面,这个比喻含两个意思。第一个:
【约结缘说。】
第二个意思是「约本性说」。也在这一面,二百0二面倒数第二行,「二约本性说」。有两个意思,比喻里头含两个意思。第一个意思是讲『结缘』。
【则圆解为珠。与说为系。烦恼昏暗。与醉何殊。微有解生。还同系了。五道求乐。名曰艰难。证小涅盘。名为得少。】
我们就先讲这几句。这个很好懂。佛这个比喻里面,佛给大家说法,大家真正理解了,这个解是『圆解』,圆解是真正懂得,真正理解,而没有欠缺,这叫圆解。就是佛的意思真的明了了。《开经偈》上讲,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真的明了了,这叫圆解,圆解好比是宝珠。佛所讲的一切经、一切言语、一切方法、一切境界统统是圆解。为什么说佛是圆解?因为佛所证得是圆满的自性,因此佛的智慧是圆满的智慧,佛的善巧方便是圆满的方便,没有一样不圆满。佛给我们讲《法华经》是圆解,佛给我们讲《无量寿经》也是圆解,乃至於佛跟我们讲《十善业道经》、《八大人觉经》统统是圆解。
佛把这个宝珠给了我们,给我们是什么?是说给我们听,这是『系』,把这宝珠给我们。给我们,我们要是真的懂了,我们就会用,我们真的得到宝贝了。现在佛把这个宝贝给我们,我们不会用,有等於没有。譬如说,本经,无上的法宝,我们拿来管用吗?没用。为什么没用?这底下说,我们有『烦恼』、有『昏暗』。昏暗就是无明,烦恼就是妄想执著,我们还有这些东西在,虽然得到无上的法宝,没用处。
『微有解生』,像我们今天在这里跟诸位细细来探讨这个,你懂得一点点,懂得这么一点点皮毛,『还同系了』,懂得这一点点,你还是得到了。得到什么?你所得到的利益不大。宝珠是有了,有了,怎么不大?没有能够发挥作用,你还是『五道求乐』。五道是天、人、畜生、饿鬼、地狱。这就是六道轮回,你在六道轮回里面去求乐,这叫『艰难』。能不能得到乐?得不到乐。你所得到的是短暂的,是假的,不是真实的。即使你修小乘,在小乘里证个果位,证个阿罗汉,证个辟支佛,这叫得少为足。并没有能发挥无上法宝的圆满大用,没有能发挥。
【说法华会。亲友再逢。知见既开。犹如得宝。】
佛在法华会上开权显实,毫无隐瞒,把事实的真相全盘托出,这是叫这些人恍然大悟。所以佛在法华会上举这个比喻,他们能开悟,他们能够圆解,为什么?这个比喻,他们切身的修学经历。释迦牟尼佛最初示现成道,就是讲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就把这无上宝珠系在你身上,你还要搞什么?搞阿含、搞方等、搞涅盘,慢慢的搞般若,到最后才搞法华涅盘。可见得,最初给你系上明珠,你不识货,所以这个比喻很有味道,对憍陈如尊者这些人,在法合上来讲,与事实完全能够相应。这个时候在法华会上开权显实,真正彻底觉悟了。
【以因易果。万德周圆。何异贫人。所求皆遂。】
比喻这个贫人,衣服里头原来老早就有宝物了。现在再碰这个亲戚一点醒,拿出来,这才得到圆满的大用,不再受贫穷了,开权显实。这是就结缘来说。佛现在虽然不在了,我们今天在此地讲这个经,也是跟诸位同修结缘。但是我们不要去走憍陈如那些冤枉路,这走了好几十年,走得很辛苦。如果我们把这个路掉转头来,马上就从《无量寿经》上,那这个明珠立刻就得到圆满的大用。比憍陈如,这一千二百大比丘们,那高明太多了,这是真的。
请掀开经本,第二百页第五行,最后一句看起:
【故大疏云。众生包性德而为体。揽智海以为源。但相变体殊。情生智隔。今欲令知心合体。达本情忘。故谈斯经。以为显示。】
我们看这一段。在此地,这是宗密大师引用《疏钞》上的话,来说明我们本具的真性。清凉大师在《疏钞》里面有这样几句话,『众生包性德而为体』,包是包括。十法界一切众生,这个地方的众生,它的定义是广义的,一切法都是众缘和合而生,所以就叫众生。并不是指我们这一切人是众生,物也是众生,山河大地还是众生。因为都离不了众缘和合,所以它是广义的。一切众生,前面说过,都是性德变现出来的,离不开真如本性。所以,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探讨宇宙的本体,本体就是它的根源,这宇宙从哪里来的?一切众生从什么地方来的?这个来源、根源就是本体。佛告诉我们,本体是真性。这与近代外国人发明的进化论不一样。进化论里面讲,人是猿猴逐步逐步进化而来的。那现在山上那些猴子为什么不进化成人?这实在讲,许许多多地方讲不通的。佛法给我们讲的是真如本性里面变现出来之物。
下一句,这是讲种种差别的现象。既然都是真如本性变现出来的,我们不要说别的,就是讲我们现在这个世间的人物,我们天天见面的这些人,既然都是真如本性变现出来的,为什么有贫富不一样?聪明智慧为什么不一样?这也是问题。同样一个体变现出来的,为什么变现出不一样的。那如果十法界,差别就更大了,又变佛、变菩萨、变凡夫、又变饿鬼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情?下面一句就解释这个道理。这个根源就是十法界的根源,『揽智海以为源』,智是般若智慧,觉悟了就变四圣法界,迷了自智就变六凡法界,是这么来的。所以底下『但相变体殊,情生智隔』,相是形相,人跟畜生的形相不一样,畜生跟饿鬼的形相又不一样,我们人跟佛的形相也不一样。你看经上讲的,佛那个相之大,「白毫宛转五须弥,绀目澄清四大海」。佛的头部比我们地球还大。我们怎么能比得上他?形相不一样,似乎体也就不一样。体殊,殊就是不一样。其实这个不一样,好像是不一样,其实是一样的,只是在我们众生分上感觉不一样。
「相变体殊,情生智隔」,这句才重要。情是什么?是感情,就是迷惑,就是烦恼。我们说感情,大家听得很舒服,这不错。如果跟你讲烦恼,听起来就不舒服。其实感情就是烦恼,就是迷惑颠倒。只要有了这个东西起来,智慧就没有了。隔就是障碍,就是佛法里面讲的所知障、烦恼障,就有了障碍。把本有的智慧障碍住,所以才有九法界的不一样。如果没有这个障碍,一切众生本来成佛,与诸佛如来无二无别,这是宇宙众生的真相。说宇宙众生的真相,就是我们自性的真相。我们自性就是宇宙众生,宇宙众生就是我们自己的自性。
因为我们迷失了自性,佛慈悲,『今欲令知心合体,达本情忘』,叫我们知道心。心是什么?心的体是什么?心的相是什么?心的作用是什么?我们统统都知道、都明了了,才晓得这个心就是宇宙万有的本体。一切万法不离自性,这就跟性合了。这个合,不是说我们觉悟才合,不觉悟,它就不合。不觉悟它也合,它合是本来就合,我们自己以为不合,这就是错误观念。错误观念没有了,才看到本来面目。达本情忘,「本」就是真相,本来的真相,在佛法里面也叫做实相,就是真实的相状,情就失掉了。为什么?有情在,这个真相你永远不能够通达。我们今天读这个经,听释迦牟尼佛这么说,或者听得也相当的明白,似乎是入了这个境界,其实我们的情还没断。有没有入这个境界?没入。几时这个情没有了,就入境界了。
说到情没有了,大家听了害怕,这个学佛,学到最后情都没有了,这还得了!实在说,情跟智是一不是二。觉悟了的情,我们就不叫它情,叫做智。把那个智迷惑了,迷了的智,我们就叫它做情。情跟智是一桩事情,两个名词,一个是觉悟的名词,一个是迷惑的名词。所以说个老实话,佛菩萨觉悟的人,他有真情,真情是智。迷惑颠倒的人,你们天天觉得情,那是虚情假意,不是真的。为什么?你那个情天天在变化,那哪是真的?真的永远不会变。今天好了,好得不得了,明天反目就是仇人了,那是什么情!这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所以诸位不要怕,把妄情断掉,真情就显起来了。真情,在佛法的名词叫做智。虚妄的就叫做情,真实的叫做智。
明白这个事实,我们才晓得,唯有佛菩萨才有真情,阿罗汉以下都是虚情假意,那个都靠不住。不要说人家给我们说什么,我对你怎么好,我怎么爱你,你听了这个话,点点头,假的,是不是?不要当真,不要当真,你当真就上当了。同样的,我们跟别人说,我对你怎么好,这个地方也知道,也是假的。为什么?我,我没有见性。没有见性,我说的话靠不住,过几天我会反悔的,是不是?我会不承认的,所以统统是假的。知道假的,也就不会当真了。换句话说,你烦恼就减少。如果你要那么认真,那你这个烦恼就太多了,你那是自找苦吃,这是很冤枉的事情,所以一定要到转识成智。转识什么?转迷成悟。转虚妄的感情变成真实的感情,那就对了。佛法修学,自始至终,目标就如此而已。佛为了帮助我们转识成智,帮助我们破迷开悟,帮助我们识心达本,这才为我们说这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。底下说:『故谈斯经,以为显示』。佛是为了这个,给我们说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的。底下一段,这是解释。
【释曰。此则兼明众生迷真执妄之由也。】
这句话就说得很明白了,明是说出来,说明白。把这桩事情说明白,什么事?一切众生迷真执妄。事实真相完全不了解,自以为自己的想法、见解、做法都是正确的,哪里知道全盘错了。尤其是现在人,错得太离谱了。为什么会错?不读佛书!那你怎么会不错?佛书,纠正我们一切的错误;孔孟之书,也是纠正我们一切错误的。圣贤书不是骗人的,旧理教不是束缚人的。正如同佛家的戒律一样,三千威仪、八万细行,是帮助你开悟的,是因戒生定,因定开慧,帮助你开悟的。那是开悟必要的手段,你看现在人把它误会了,那是专制下面的产物,那是吃人的礼教,我们统统都不要了。好,不要了,你将来苦难还有得吃。所以我看,我们中国还有很长很长一段痛苦的时代。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离苦得乐?哪一天大家都觉悟了,回过头来再念孔老夫子的书,再念大乘佛法,那一天就开始离苦得乐了。如果不知道回头,只有说苦上加苦,没有其他更好的结果。你要问原因,那就是除了儒佛之外,都是迷上加迷。你怎么能觉悟?迷是因,苦是果;悟是因,乐是果。我们要想得乐的果,那乐的果的因是开悟、是觉悟。不修觉因,怎么有乐果?那不可能的。这是说明众生迷真执妄。下面举个比喻说:
【如福德智慧相貌具足之人。忽然梦见贫贱丑陋病痛苦恼之身。不见本身。执认云是我身。不信自身福德端正。觉者警之令悟。恶身便是好身。觉即自然不执恶身。故此云。要假开示。令其悟入。】
这是举个比喻来说明。一个有福报的人、有德行的人、有智慧的人,他的相貌一定是圆满的。你看那个算命看相的常说,「相随心转」,有福、有智、有德之人,相貌跟人家就不一样。不但相貌不一样,他的言谈举止也不一样,所谓诚於中,而行於外。这是举这样的一个人。那这个人是什么人?是我们的本人,禅家讲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。我们的本来面目是『福德智慧』圆满具足。我们的『相貌』,本来的相貌是什么样子?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。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,叫劣应身,三十二相,八十种好。毗卢遮那在《华严经》里面所讲的,那个示现是报身如来,那个佛的相好就说不尽。佛有无量相,相有无量好,这是我们本来面目。
『忽然梦见』,这人怎么会作梦?给诸位说,迷了才会作梦,你要不迷,怎么可能作梦!这个作梦,也能够勘验自己修行的功夫。在我们没学佛之前,作梦是乱作,而且常常作恶梦,常常从梦中惊醒过来,没学佛之前。学佛学了几年,诸位如果真正学佛功夫稍稍得力,你在晚上睡觉会检查出来,恶梦少了,这个乱作梦也少了,纵然有梦,梦中还像我们平常生活一样不乱,很有规律,好像是清醒的状态差不多,也没有恶梦,这是什么?你的功夫进步了;再进一步,你的梦少了;真正要得定了,在我们念佛人讲,你得到念佛三昧就不作梦了。还会作梦,念佛三昧没有得到。
尤其天天还作一般,就是你记忆当中,或者梦到过去的时候,在念佛的人没有梦到佛来给我们讲经,没有梦到佛给我们摩顶授记,换句话说,我们阿赖耶识里面,佛法种子的薰习还很薄弱。为什么?我们清醒的时候,我们会提起来,我们念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一作梦,阿弥陀佛忘掉了,去搞别的事情去了。这就证明你阿赖耶识里面,其他的业习种子力量强大,一睡著了,做不得主,就被业力牵了,就变现其他梦境。你要晓得,这很可怕,为什么?人死了之后,就跟作梦一样,这一梦,梦过去了,就不会再醒来,这人就走了,然后他再去投胎去了。你想想看,如果一个人,如果常常作梦,梦到跟佛菩萨在一起,梦到参与佛菩萨讲经的法会,梦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,这个好,这在我们临终那一念当中,必定是佛来接引,为什么?心里面念念有佛,他才会梦到他。这心里头没有,决定梦不到。我们天天口里念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心里没有佛,所以晚上作梦不会梦到佛,这就是有口无心。
通常我们想一个人,想一桩事,这是真正挂在心里,晚上会梦见,虽然口里没有念,心里头真有。所以从这个地方,可以检点我们自己的功夫。认真忆佛、念佛,现前当来必定见佛。现前见佛,一个是在定中,一个是在梦中,现前见佛,当来是往生的时候佛来接引,必定见佛。所以从梦境能够勘验自己的功夫。这是说我们现在,我们的真如本性在梦中。永嘉大师说得好,「梦里明明有六趣,觉后空空无大千」,我们现在在搞六道轮回,六道轮回是什么?是在作梦,是梦境,这个比喻就是说这个事情。我们现在在梦境当中,所以明明有六趣,把梦中这个身当作自己,把我们自己的真身忘掉了。这就是忽然梦见『贫贱丑陋病痛苦恼之身』,指我们现在的身。我们现在这个身贫贱。贫是什么?没有财富。贱是没有地位。也许你觉得,我现在有不少钱,我有不少财产,我不贫。佛法给你讲的不是指这个,佛法给你讲,你没有智慧,你没有定功,贫;没有地位什么?连小乘初果的地位你都没有,菩萨五十一个地位更不必说了,这叫贱,大小乘最起码的果位我们都没有,这叫做贫贱。你有定、有慧,那就不贫了,你证得小乘初果,证得菩萨,或者是初信、二信,你也有地位了。入了圣人一流,小乘初果须陀洹,就是入了圣流,那就有地位了。
那底下,「丑陋病痛苦恼之身」,这是我们每个人自己能够觉察出来的,尤其是生长在现代这个社会。现代人非常可怜,不要以为我们现在这个科技发达,在台湾,实在讲,也是世界第一。真正讲富有的时候,一般讲,民众的富有,台湾现在确实是世界第一。我们在外面看到,世界上讲收入的排名,我们台湾大概排在十几位。但是实质上来讲,台湾是第一位,为什么?譬如美国人的收入,他的收入确实平均起来一年比我们多。我们讲美国一般普通人,大概一个月三千块钱收入,这是在美国普通的。三千块钱收入,那个税去掉三分之一,房屋贷款去掉三分之一,还有零零碎碎这个保险一切开支,统统给你去掉了,三千块钱一个月能够剩到八百块钱就不错了。所以他那个排名是假的,我们台湾人这个收入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美国人一个月收入三千块钱的,他家里面能够拿出一百块钱现金出来,那就不得了,他家怎么这么有钱!我们台湾什么人口袋里没有一百块钱美金?所以真的是世界第一。
但是虽然如此,我愈看还是没有福报,怎么没有福报?我们现在过的日子不是人过的日子。居住的环境,空气污染非常严重。我们在这里头,每天住在这里是习而不察,你不觉悟。我今天去看一个同修,看到他家里放著一块水晶,他告诉我,十几年前回来,在美国的是透明的,白的,他就放在电视机上,现在变成什么?灰色的。怎么白的变成灰色的?染污,连水晶,十几年,都白色,透明白色的,变成灰色的。我们身心染污,我们没有去检查检查,要检查检查,染污比那个水晶还要严重。饮食,饮食是什么?是服毒。菜里面有农药,肉里面,听说打针,打什么?毒药。那个毒药,那个针打进去,这个动物佷快就长成肥胖了,结果你吃了它的肉,这毒就进入到你身上来,所以三餐是服毒,不管你吃荤、吃素都是服毒。你说这哪里是人过的日子,这怎么不苦!所以年岁不大,一身奇奇怪怪的病。连医生都应付不暇,怪病年年有,哪里来的?我们中国古人说「病从口入」。所以今天衣食住行统统都是染污。
想想从前的人,虽然没有我们现在这么方便,生活在大自然里面,不一样。这些地方,我们一定要认识,果然把这个环境认识清楚了。我们这个现实的社会不可怕吗?今天的染污是全球性的,这个世界上已经找不出一块干净的净土让我们生活下去。你要把这一点认清楚,现在佛菩萨还教给我们一个方法,移民到极乐世界。第一等聪明的人,办移民,就是要到极乐世界去办移民。极乐世界移民,一点都不麻烦,也不费事,只要你愿意去,阿弥陀佛统统欢迎,这个好!不分贫富贵贱、男女老少,统统欢迎,真正是难得。我跟同修们讲的句句都是真话。
这个地球愈来愈不适合人类生存。不但不适合人类,不适合一切生物,生态的均衡统统破坏掉了,愈来愈不适合。你看外国有一些科学家报导,他说到公元二千二十五年以后,大概地球上的温度,要比现在要增加差不多二、三十度。那增加二、三十度,地球是什么样子?诸位想想看,那又是洪水来了。南北极的冰统统融化了,海洋的水位升高了,平地都没有了,只剩下高山几个尖尖上。我们这个地球考古学家,从这个地层考察的时候知道,地球过去曾经有过很多次的洪水。那现在看看这个洪水,大概在最近这四、五十年之后可能又要来临了。现在全世界的温度一年比一年高,这就是警告,信号已经发出来了,好像放警报,警报已经放出来了,紧急警报都放出来了,所以要移民就要趁早,再不然来不及了。我们要真正觉悟,真正了解事实的真相,真正认识自己。这个身不是我们的本身,这个世界不是我们修行的道场。认清楚之后,我们晓得,我们有非常美好的修学环境,我们知道自己有圆满福德端正之身。
佛在《无量寿经》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,凡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即使是下下品往生的,他的相貌都跟佛一样,身相一样,容貌一样,健康状况一样,智慧一样,福德一样,神通也一样。你们去念《无量寿经》,你们去看四十八愿,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,那才是我们自己福德端正本来的身相。今天世间人画的西方变相图,实在讲,他没有读经,他不了解。怎么说他没读经?你看我们这里画的阿弥陀佛、观音、势至,这相貌就不一样,这不行,这跟经上讲的不相同,经上讲的相貌完全相同。这个个子高矮也相同,经上没有说阿弥陀佛他比较大一点,别人就小一点,那就不平等。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,观音、势至的差别,就是在帽子,帽子当中,观音菩萨戴的帽子当中,是一个站到的阿弥陀佛像,立佛。大势至菩萨帽子当中,是一个宝瓶,除这一点差别之外,没有任何差别。这诸位去读《观无量寿经》就知道了。这画的不一样。还有画的那个西方世界变相图,阿弥陀佛特别大,观音菩萨小一点,那个往生的人更小,那个更不像了。这些实在讲,他画的人大概是对佛尊敬,佛画大,对他恭敬一点,其实错了,不是这样画法。实在讲,还是不明经义,不了解西方世界的真实状况。往往这个变相图会给初学的人产生误会。
『觉者警之令悟』,这个觉者就是诸佛菩萨,诸佛菩萨是已经觉悟的人。我们是迷惑颠倒,迷在三界六道之中,不想出离。三界六道,这不说了,迷在这个地球上,不想出离,这个不得了。三十年前,我们读佛经,读到经典上,一点都不假。浊,就是染污。不但今天我们物质环境染污,全世界众生心地染污、精神染污、肉体染污,有史以来,没有现在这么严重。所以释迦牟尼佛这句话是对我们现代人说的,五浊恶世,浊恶到了极处,要觉悟,要想方法离开,离开这恶臭的环境。要离开,实在讲,虽然是许许多多的法门,都是方法,但是那些方法适不适合我们自己修学?我们自己在短促的时间当中,能不能有把握成就?那是一个很大的问题。佛看得清清楚楚,为我们指出一条,每个人都能成就的一个法门,连华严会上,这些佛菩萨都不例外,那就是念佛求生净土。这《华严经》末后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《华严》才圆满。华严会上,佛菩萨要不念佛求生净土,这华严一会也不能圆满。诸位先冷静想想,才晓得世尊教给我们这个法门的重要性,也知道佛示现在世间,说法度众生真正的目标。这是觉者警之令悟。
『恶身便是好身』。恶是迷变现出来的,好是觉变现出来的,本体没有两样,是一样的,只是觉迷不同而已。觉悟了,就自然不执恶身,不再执著。不再执著,就是烦恼障断了,觉就不迷了。迷是什么?迷是妄想。你看佛在大经上讲,众生之所以成为众生,根本的原因就是妄想执著。觉,妄想就没有了,所以这觉重要。舍掉情执,不执著了,烦恼就没有了,转烦恼成菩提。
『故此云:要假开示,令其悟入』。佛要达到这样一个教学的目标,那必须要开示。开是帮助我们开智慧,把我们的迷惑破除,把我们的茅塞拔掉,开启本有的智慧,心开意解,佛教学目的在此地。佛虽然把我们这个悟门打开了,打开了之后,还是不认识,所以还得一样一样来指示,这叫示,开示。佛用什么方法对我们开示?实在讲,佛的三业,就是开示众生的工具。身,做一个样子给我们看,身教,做出一个榜样给我们看;口,言语给我们讲解;意,心里面念念希望众生早一天觉悟,早一天回头,早一天断烦恼,早一天开智慧,早一天成佛,这是佛的目的。佛是老师,老师对学生,只能做到此地。如果真正是这个老师的学生,那没有不悟入的道理。悟入,是学生的本分。那我们就要想了,佛给我们开示,我们没悟入,为什么没有悟入?说个老实话,我们不是佛的学生。谁说不是?我都皈依三宝,我还受了菩萨戒,我是菩萨戒弟子。那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那是什么?有名无实,所以不是真正的佛弟子。
真正的佛弟子是对於老师是依教奉行,我们对於老师的教诲做到多少?没做到。没做到,这就不是学生。学生,一定要把老师的教训百分之百的奉行,这才能悟入,这才是老师的好学生,不能打折扣的。本经里面教给我们的,如果我们真正是依教奉行的话,我们试问一问,这一本经书,你们同修一天念过几遍?这最起码的,读诵大乘,一天至少得念一遍,没念过。单单念还不行,这里面的意思要能够领悟,念是起码的,领悟是第二乘的功夫。然后把它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,这就入了。没有把它变成自己生活行为,老师给我们开示,我们只有悟,没有入;要变成自己生活行为,这才叫入。
释迦牟尼佛,虽然去我们两千多年,按照中国人的讲法,三千多年了。佛的经典还遗留在人间,我们今天展开经典,如同佛面对面给我们开示一样,这个开示要听得懂才行。现在的国文程度一天比一天差。经典,古时候翻译的,最晚的翻译都是在宋朝,宋以后就很少了,太少太少了。翻译得最多的是在隋唐,所以这文字是古文。现在这个国文程度一落千丈,这怎么办?将来连佛陀开示都听不懂。看十个字里面,就有一、二个字是生字,不认得,这怎么办?这问题严重了。我今天到中央研究院去参观中文电脑,看了之后很欢喜,还真的有有心人,在这个地方做工作。把这些古籍生字、注音、注解详详细细的输入电脑,这是了不起的一桩伟大事业。将来我们下一代进入电脑的时代,他利用这个工具,能够认识中国这些古字,能读、能体会,这个做法实在不亚於古圣先贤发明文言文,这很了不起的工作,在我们佛法里是菩萨事业。所以要紧的是令其悟入。佛是开示,佛给我们讲这个《大方广华严经》是开示,我们要悟入,这才是真正释迦牟尼佛的好弟子、好学生。
《华严经》太大了,就不念大经!念这一本注解,一看到这么大的一个分量,从头到尾念一遍,里面还有好多生字,受持的愿望马上就没有了。正因为如此,所以我们近年来特别提倡《无量寿经》。我讲《华严经》,从民国六十年,一直到现在,没有停止过。现在是一个星期讲两次,没停止过。讲了十九年,为什么不提倡《华严》?就是《华严》太大了,读诵受持相当不容易,所以提倡《无量寿经》。《无量寿经》是《华严经》的浓缩,是《华严经》的精华,受持《无量寿经》跟受持《华严经》没有两样。
《无量寿经》特别是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,这个本子实在是集五种原译之大成,取舍精当,里面的难字,意思生涩的句子,他都舍掉了,所以我们拿到这个本子来读,生字少,难的句子没有,念起来又顺口。我这一提倡,这个效果我自己都没想到。今天在台湾从南到北,不但在台湾,在全世界,到处都欢迎。现在我们在台湾印这个本子,大大小小各种样子的本子,几十种之多。新加坡他们也印,新加坡印的是简体字,旁边是用英语拼音,就是注音。这个本子都寄来给我,都送给我看,告诉我,那边也在那里提倡,也在那里印。好现象,这真是三宝加持。读这部经就是等於读《华严经》。
这个本子,刚才说过,生字少,艰难的句子少,分量适中,便利读诵。许许多多的同修都能在三十五分钟念一遍,很多很多同修。一天念三遍,很正常,一天念十遍的人不少。有很多很多人一天念十遍,不但是在台湾,在新加坡。在美国因为他们工作压力很重,读三遍的人很多。那读一遍的人就更多了,每天读一遍。在中国大陆,一天念十遍的也有不少人,这是非常非常难得。我这次到大陆,我才看到的,许多居士他们一天念十遍。问他为什么发心?听我们讲经的录音带,台湾有很多人一天念十遍,他们要追,急起直追,所以他们也念十遍。好,这个太好了。我们这个录音带传到大陆,有很大的影响。这是我们自己通常不觉得,其实讲经这个录音带,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之下,都到大陆去了,他们都听到了。那我们从《无量寿经》里面悟入就好。所以这些大经大论,诸位听听做参考,你自己功夫精力就用在《无量寿经》上,就好了。这样与受持大经的功德、效果没有差别。
【大疏文备。】
清凉大师在《华严经疏钞》里面说得很详细,这个地方是摘录重要的句子,几句摘录出来而已。
【又是利生之要。故具引释也。】
『利』是利益。这部经,这个法门,尤其是《华严经》这一章,也就是这一卷,最后的这一卷,是《华严经》的结论,是《华严经》精华之所在。所以特别引清凉大师的注解,在此地不厌其烦的给我们开示。再看下面一段:
【言衣蔽明珠者。】
这是一个比喻。前面所讲的是解释《疏》里面第五段的前半段,这个文在一百九十八面第二行。我们上来所讲的就是解释这一行。那从这个地方起是解释第二行:「但衣蔽明珠,室埋秘藏,要假开示,令其悟入」。现在我们要开始解释后面这一行。这句是个比喻。
【法华第四。】
《法华经》有七卷,这『第四』是第四卷,《法华经》第四卷有这样一个比喻。
【五百弟子授记品中。】
这可以说,这经文的出处记载得很详细,《法华经第四卷.五百弟子授记品》,我们通常简称就称「授记品」。这品当中经文:
【憍陈如等诸大声闻。】
这是经文。
【同时领解得记所说之喻。】
世尊在法华会上的开示,讲到这个时候,『憍陈如』,就是他们这一班同学们都开悟了,这是『领解得记所说之喻』。世尊所讲的比喻,他们听了之后,都能够理解,都能够觉悟。这是举出这么一个例子。那佛究竟说了什么,他们开悟了?底下这引用经文:
【经云。】
这就是《法华经.授记品》里面的经文,原文,这是佛说的。
【譬如有人。】
这都是假设的,比喻,假设的,譬如有一个人。
【至亲友家。】
到他的亲戚朋友家里。
【醉酒而卧。】
喝醉了酒,躺在地下。这种情形我们也会常常看到,酒醉了。这比喻什么?比喻迷。
【是时亲友官事当行。】
这个时候,亲友有官府里面的事情,这是重要的事情,官府里面有事情,他要去办事情去。这个人他又喝醉了,你现在跟他讲话他也听不懂。
【以无价宝珠。系其衣里。与之而去。】
给他无价的宝珠,放在他的口袋里,那他去办事了。他这个酒醉的人,醒了起来之后,他这朋友走了,朋友人不见了。自己这是身上也没有钱,也不晓得朋友给他无价宝珠在身上,所以是:
【其人醉卧。都不觉知。起已游行。至於他国。为求食故。勤力求索。甚大艰难。若少有所得。便以为足。】
以后流浪到外国去,大概在外国打工,也很不如意,生活非常艰苦。稍微得一点点钱财,能够糊口维持日子,他就觉得很满足,过这样贫苦的生活。这就比喻。
【於后亲友会遇见之。】
这以后有个机缘,又碰到从前这个亲戚,给他无价宝珠的这个亲戚又遇到了。
【而作是言。咄哉丈夫。何为衣食乃至如是。】
这声声责备他,你怎么搞得这个样子?怎么生活过得这么苦?
【我昔欲令汝得安乐。五欲自恣。於某年日月。以无价宝珠系汝衣里。今故现在。而汝不知。】
就那一天你酒醉了,我有要紧的事情走了,我把『无价宝珠』放在你这个口袋里面,我就离开了。这是哪一天的事情,他还记得满清楚的,你现在怎么搞成这个样子?那宝珠还在不在?下面是说:
【勤苦忧恼。以求自活。甚为痴也。】
这都是责备他的话,你怎么这么愚痴?你身上藏著有无价宝珠,你怎么过得这么苦的日子?
【汝今可以此宝贸易所须。常可如意。无所乏短。】
这就举的这个比喻,举的这个例子。你只要把这个珠宝拿出来去给它变卖,你一切生活费用统统都足了,你可以过得很自在、很舒服,不要这么苦,这么样艰苦。宝珠在他身上,他自己还不晓得,这是这么一个比喻。这个比喻里面有两个意思。这大师在此地为我们说出来。
【然法合有二意。】
这在佛开示里面,这个比喻含两个意思。第一个:
【约结缘说。】
第二个意思是「约本性说」。也在这一面,二百0二面倒数第二行,「二约本性说」。有两个意思,比喻里头含两个意思。第一个意思是讲『结缘』。
【则圆解为珠。与说为系。烦恼昏暗。与醉何殊。微有解生。还同系了。五道求乐。名曰艰难。证小涅盘。名为得少。】
我们就先讲这几句。这个很好懂。佛这个比喻里面,佛给大家说法,大家真正理解了,这个解是『圆解』,圆解是真正懂得,真正理解,而没有欠缺,这叫圆解。就是佛的意思真的明了了。《开经偈》上讲,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真的明了了,这叫圆解,圆解好比是宝珠。佛所讲的一切经、一切言语、一切方法、一切境界统统是圆解。为什么说佛是圆解?因为佛所证得是圆满的自性,因此佛的智慧是圆满的智慧,佛的善巧方便是圆满的方便,没有一样不圆满。佛给我们讲《法华经》是圆解,佛给我们讲《无量寿经》也是圆解,乃至於佛跟我们讲《十善业道经》、《八大人觉经》统统是圆解。
佛把这个宝珠给了我们,给我们是什么?是说给我们听,这是『系』,把这宝珠给我们。给我们,我们要是真的懂了,我们就会用,我们真的得到宝贝了。现在佛把这个宝贝给我们,我们不会用,有等於没有。譬如说,本经,无上的法宝,我们拿来管用吗?没用。为什么没用?这底下说,我们有『烦恼』、有『昏暗』。昏暗就是无明,烦恼就是妄想执著,我们还有这些东西在,虽然得到无上的法宝,没用处。
『微有解生』,像我们今天在这里跟诸位细细来探讨这个,你懂得一点点,懂得这么一点点皮毛,『还同系了』,懂得这一点点,你还是得到了。得到什么?你所得到的利益不大。宝珠是有了,有了,怎么不大?没有能够发挥作用,你还是『五道求乐』。五道是天、人、畜生、饿鬼、地狱。这就是六道轮回,你在六道轮回里面去求乐,这叫『艰难』。能不能得到乐?得不到乐。你所得到的是短暂的,是假的,不是真实的。即使你修小乘,在小乘里证个果位,证个阿罗汉,证个辟支佛,这叫得少为足。并没有能发挥无上法宝的圆满大用,没有能发挥。
【说法华会。亲友再逢。知见既开。犹如得宝。】
佛在法华会上开权显实,毫无隐瞒,把事实的真相全盘托出,这是叫这些人恍然大悟。所以佛在法华会上举这个比喻,他们能开悟,他们能够圆解,为什么?这个比喻,他们切身的修学经历。释迦牟尼佛最初示现成道,就是讲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就把这无上宝珠系在你身上,你还要搞什么?搞阿含、搞方等、搞涅盘,慢慢的搞般若,到最后才搞法华涅盘。可见得,最初给你系上明珠,你不识货,所以这个比喻很有味道,对憍陈如尊者这些人,在法合上来讲,与事实完全能够相应。这个时候在法华会上开权显实,真正彻底觉悟了。
【以因易果。万德周圆。何异贫人。所求皆遂。】
比喻这个贫人,衣服里头原来老早就有宝物了。现在再碰这个亲戚一点醒,拿出来,这才得到圆满的大用,不再受贫穷了,开权显实。这是就结缘来说。佛现在虽然不在了,我们今天在此地讲这个经,也是跟诸位同修结缘。但是我们不要去走憍陈如那些冤枉路,这走了好几十年,走得很辛苦。如果我们把这个路掉转头来,马上就从《无量寿经》上,那这个明珠立刻就得到圆满的大用。比憍陈如,这一千二百大比丘们,那高明太多了,这是真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