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(第五十三集) 1989/1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:04-003-0053
请掀开经本,一百七十三面倒数第四行,最末的两个字看起:
【二明体性者。有三。】
《普贤行愿品》最后这一章,也就是末后的一卷,经文不长,清凉大师《疏钞》,再加上宗密大师的注解,就有这么多的分量。我们现在面前这一本就是注解,注的意思非常的圆满,可以说经义是无有穷尽,注的意思也是无有穷尽。如果不是真正契入华严境界,这是说不出来的。正所谓是经有无量义,不但是全经无量义,乃至於一章、一句、一字都含有无量义。
我们今天要读的这段文是解释三宝。三宝是我们学佛一开头就必须要把它认识清楚的。学佛三宝大家都知道,佛法僧。佛法僧究竟是什么,都没搞清楚,这个佛就没法子学。所以学佛从哪里学起?从认识三宝学起。这段文,我们是接著上次所讲的。这里介绍三宝,介绍得比一般地方是要详细得多。通常我们在传授三皈,给诸位介绍三宝,没这么详细。因为这个介绍法要讲七、八个小时,大概听的人也听累了。只有在讲《华严疏钞》,才能够这样的细说。所以这个因缘,也就是机会非常的难得。
一共分为五个段落,五个段落第一个段落就是「释名」,已经介绍过了。今天我们讲的是第二个段落,第二个段落就是『明体性』。三宝的体性是什么?体性,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性质。前面没有听过的人,什么叫三宝,这个定义不能够重复说,如果要把这个段落搞清楚,我们前面有录音带,把这个录音带请回去听一听,再接著今天所讲的,这个意思就比较上圆满。讲到三宝的体性也有三。怎么会体性有三种?因为三宝本身就有许多的种类,前面给我们讲了五种。五种如果从体性上来讲,只有三种:第一个是讲住持三宝,第二是讲别相三宝,第三是讲同体三宝。这是非常的重要,希望同学们要留意。
【一住持三宝。】
『住持』就是住世,住在这个世间。佛在世的时候,住持的佛宝就是释迦牟尼佛。释迦牟尼佛灭度以后,就是佛不在世间了,住持三宝里面佛宝用什么代替?就是用佛像。所以我们后世的弟子见到佛像,就如同见到释迦牟尼佛一样。佛像有金玉图彩塑画等等,这是讲:。
【佛宝。不论金玉图彩塑画等。并以四尘为体。】
这个『金』就是金属,像我们前面这尊佛像是铜的,铜是属於金,金银铜铁锡五金都属於金。在古时候,考究的佛像多半用合金,就说五金混合起来铸造佛像,所以这个佛像确实有金银。但大概总是铜成分比例占得多一点,纯金比例占得少一点,它确实是合金来造的佛像,这就很名贵。『玉』是讲玉石,石头雕塑的,我们称为玉,像现在缅甸的玉佛。实际上,石头的制料比较好一点,并不是真正的玉,真正的玉还得了,我们称它为玉佛,就是石头雕塑的。『图彩』就是画的,像我们现在这个地方印的这个佛像都是图彩的,都是画的佛像。『塑』,塑是泥塑,有泥塑的像,有木头雕的像,彩画的像,这些统统是『以四尘爲体』。通常我们讲五尘,五尘是色声香味触。这些佛像,它有色相,它有色,它也有香气,像檀香木所雕的这个佛像,它就有香气。这些不超越五尘,五尘里面的法尘它没有。法尘是意识所缘的,它没有。那在色声香味触,味它没有,色香有,触有。它跟我们眼根、声根都能够接触到,它有触尘。这是讲现前佛不在世,住持三宝,佛宝的体性。
【法宝。若纸素竹帛等。亦以四尘为体。】
『法宝』就是经典。古时候在印度,佛灭度之后,经典的书写都是用贝叶,就是贝多罗的树叶。它那个树叶,有点像我们台湾香蕉树叶一样,像香蕉、芭蕉的树叶差不多。但是品质比这个好,它能够保存很久。像现在这贝多罗树叶,保存一千多年的还有。以后纸张发明了,这就进步太多了。用贝叶很厚,一部经经文虽然不多,但是那个分量是很重。像现在这是进步太多了,不但是纸张,这个地方是『纸素竹帛』,竹是讲竹简,帛是丝绢,都可以书写的。现在除了这些之外,还有电脑,这个经文打入电脑,电脑的软片也是法宝之一,比从前所用的工具更多、更进步了。
我在美国看到最新的电脑,我看到非常的欢喜,价钱也不高。现在新的电脑输入,不需要打字输入,就像影印拷贝一样,整张的这样印进去,它就输入了。我一想这个方便了。咱们那个《大藏经》就可以输入,它不要校对!绝对不会有错字。这样一部《大藏经》输入电脑,那个软片大概只有十几张就够了。十几张一个小皮夹子夹在里头,那一部《大藏经》就带走了。哪里像我们这一部《大藏经》摆在这,这么多,累死人。这样输入电脑的一部《大藏经》,大概只有我们现在《大藏经》两册,两本就够了,分量就够了。所以一个小旅行袋就可以了,《大藏经》随时就可以带走。
所以我看到这个之后,从此以后不要再印《大藏经》了。我们送人家《大藏经》,我们不如制作《大藏经》的软片,许多道场,我们送它一套,这一部完整《大藏经》去了。你看寄费很便宜,体积很小,不要人搬来搬去,累死人。这么多,寄邮的时候会丢掉,当中丢掉一、二册就残缺不全,就很遗憾。所以我看到这个电脑欢喜得不得了,而且这个电脑价钱也不高,我打听了一下,他们告诉我,大概只要美金三千多块钱,这太便宜了。三千多块钱,合我们台币十万块。我们现在新文丰卖的那个《龙藏》,一部还是特价,这预约特价九万九千块钱,你看就一部电脑就买成了。所以,以后的确不要这么麻烦。这是讲到法宝的性体,随著科学的进步,这个法宝的体也不一样、也不相同了。
【僧宝。若凡夫僧。即以有漏五蕴为体。】
大概一般人看到这个不太容易懂。『僧宝』就是出家人。这人是什么?你得把它搞清楚。人原来是五蕴和合而现的这么一个形相,就是五蕴和合现的这个形相,这叫人。所以佛法里面,不称人,称众。一个道场,如果外行的人说∶「你们这个道场住多少人?」你一听这个话就晓得,这个人是外行,不懂佛法。内行的人不是这样问法。内行人一定问∶「你的宝刹住多少众?」这个众是什么意思?住多少个五蕴和合的,五蕴就是众缘,众缘和合而现的这个现相,就是这个意思。这个言语都是叫我们破我执,不要执著这个身是我。这个身体里头,确实没有我。如果把它一分析,就是五蕴和合。
五蕴,《心经》里面,你看一开端,「照见五蕴皆空」,可见得,观自在菩萨没有我执,我执破掉了。我们现在众生,这是生死轮回,苦不堪言。你为什么这么苦?就是因为你不知道你自己,错认了你自己。把这个身当作真的是有,把这个身当作是我,这就坏了。你有这个错误的观念,错误的看法、想法,换句话说,就有轮回,就有生死,就有无量无边的苦恼。这个苦从哪里来的?都是从我执而生的,就是你执著这个身是我。所以佛告诉我们,身不是我,身是五蕴和合而现的一个现相,就跟大自然所有一切现象,无二无别。是一种自然现象,你必须要认识它,要了解它。既然有相,当然它有作用。真正了解,这个作用自在;不了解,不认识,就错用了它。真正认清楚,彻底明了,我们用它,会用得非常恰当。利用这个形相,利用这个工具,了脱生死,超越轮回,成佛作祖,十方无量世界教化众生,这得大自在。所以这个工具不是不好,工具也挺好的,就看我们怎么样用它就是了。所以佛也是用这个工具,我们也是用这个工具,佛与众生所用的,一个用得很正确,一个用得错误,错用了。
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,就是这五种。这五种里面,第一个色,拿现代的话来说,就是物质,受想行识是精神。所以这个人身,乃至一切动物身,都是肉体跟精神集合这么一个东西。如果肉体跟精神分开,这个人就死了,就不是一个活人,必须是精神跟肉体结合。那肉体是物质,物质通常讲四大。这四大是什么?地水火风。你看三千年前,佛给我们讲,这是讲基本的物质有四种现象,现在科学家给我们证明。将这些物质分析,分成原子、分成电子、分成粒子,分到最后,确实出现了这四种现象。地大,地是什么?它是一个物体。虽然再小,我们肉眼不能看,它确实是物质。它是有东西存在的,这我们叫做地大。它有温度,温度,我们就称它为火大。它有湿度,湿度就称之为水大。实在讲,现在一般人很少说温度跟湿度,他们都讲带阳电、带阴电;阳电就是温度,阴电就是湿度。风大,它是动的,它不是不动的,它是动的。所以这四大是讲基本物质,它有四个性质。它有它的体积,虽然很小,肉眼看不见,它有体积。
我们这个身体,实在讲,是无量无边的基本物质组合的。所有一切万物,动物也好、植物也好、矿物也好,统统是这个基本物质所组合的。我们今天讲,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样,除此之外,没有不一样,完全相同的,都是这同样物质显现而有的。所以说我们六根能够接触的都是这些物质,这叫四大。所以四大,千万不要误会,认为说地大,地是固体,大概我们身上指甲、骨骼这些大概是的;水大,大概是血液循环,这是身体水分。你这样说法,就错了,不是佛经的本意。佛经的本意是讲基本的物质,对现代科学发现的完全相同。
这个基本的物质,它是凭什么组成这宇宙一切万物?凭什么组织的?谁去组合它?一般人想不通,认为什么?一定有个造物主,一定有个神,天天在那里很忙碌,在那里组织,这个观念是错误的。实在这个组织是有一个力量在推动。佛在经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,推动的人是什么?推动是妄念。《华严经》上讲得很好,十法界依正庄严,这就是我们讲的宇宙万有。佛经的名词是讲十法界依正庄严,我们现代普通话是宇宙万有。怎么变现出来?「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。变就变化了,变成这么多,样样不相同的东西。谁在变的?识变的。识就是分别执著。所以这个世间,万事万法,无奇不有。只要你会想,它就会变,变这现象,所以这想像力量非常之大。
十法界从哪里来的?是想像当中变现出来的。六道轮回哪里来的?也是想像变现出来的。如果我们都不想了,那眼前这事事物物,你就会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你还在胡思乱想,你好像波浪一样,你还在那里随波逐流,你见不到真相。那不想了,不想,跳到岸上去,看到那个波浪,那就看得很清楚。所以佛与菩萨跟我们不一样的,佛菩萨已经跳出来了,他看得清楚,事实真相见到了。我们凡夫还在十法界里头,不要说六道没跳出去,藏通别佛都还没有跳出去。所以还有十法界!真正跳出去之后,就没有十法界,叫一真法界。法界原来就是一真。所以一真就是平等的法界。为什么?一切万事万法都是同样基本物质组成的,所以没有贵贱,没有好丑,平等平等。譬如说我们用黄金造这个佛像,是黄金造的。我们造的这个麦克风也是黄金造的,我们这个茶碗也是黄金造的,在质料上完全平等,价值相同,没有两样!所以你明白这个道理,尽虚空遍法界,这一切动物、植物、矿物同一个质料做的,没有两样。这就是五蕴里面所讲的色蕴,就是四大。四大就是基本的物质,所有一切万物都是基本物质所组成。
『凡夫僧』,就是我们一般出家人,没有证果,都是凡夫。『以有漏五蕴』,五蕴,刚才跟诸位说过,说色蕴。精神部分,受,受就是感受;想,想是心里面起心动念,是想;行,行是行为,分别执著,这是行;识,我们现在的话来说,落印象,心里面就有了印象。唯识学里面,唯识经论里面称为种子,就有了这些东西。我们能够想昨天的事情,昨天已经过去了。或者我们能够想去年的事情,去年也过去了,那为什么一想能想得起来?就是你的心里面,好像有这个资料库一样,过去所有一切行为、念头、思想、言语、造作,统统储存在这个资料库里头,这个资料库就叫做阿赖耶识。阿赖耶识就是自己的资料库,所以把从前老档案翻出来,还能够现前,还很清楚,就是这个意思,那就叫识。那受想行识统统属於心法。识是心之体,受想行是心理作用,心理的作用。
「有漏」,漏是烦恼的代名词。换句话说,他还有是非人我,还有贪瞋痴慢,烦恼没断,这叫做有漏五蕴。哪些人是有漏五蕴?给诸位说,三界以内,统统是有漏五蕴。不但我们人间,包括天上,欲界天、色界天、无色界天,统统是有漏五蕴,没出三界。最低限度要证得阿罗汉果,那可以说是无漏的五蕴,那就不是有漏。有漏,就是还有见思烦恼。无漏是见思烦恼统统断掉,这是证阿罗汉果。如果是在净土宗来说,那是事一心不乱。事一心不乱,见思烦恼就断了,等於小乘阿罗汉果。这是讲断烦恼这一方面来说等於小乘。除这一方面之外,实在讲,样样都超过了阿罗汉。他的智慧、德能、功德都超过,不是阿罗汉能够相比的。阿罗汉能比,只有断烦恼这一层可以相比,其他的不能比。这叫凡夫僧。
【若图画僧。亦以四尘为体。】
『图画僧』是什么?我们常常供养古来的祖师大德,那个时候没有照相,都是画相。这个画的祖师大德的相,这也是僧宝。像我们净宗道场,我们供养慧远大师的相,我们的初祖,供养印光大师的法相,多半都是画的。现在也有照片,那这些都算是住持僧宝。
【此等住持。皆令真实三宝势力不断。名住持也。】
我们学佛,这些东西重不重要?说实在话,这都是形式,不重要。不重要,为什么要供养?对初学的人来说重要。为什么?初学的人常常迷失了自己。我们供养这些形相的目的,是提醒自己的正觉,不是别的用意,不是把它当神明来看待。诸位要知道,佛弟子供养三宝,他的用意在此地。我供养佛,供养佛像,我天天看到佛。看到佛,想到佛对我的教训,我应当依教奉行,是这个意思。能够依照佛的教训去做,就是佛对我们的保佑,就是佛对我们的加持。佛法里头没有见神见鬼的,这要记住。供养法宝,法宝是佛的言语。我们读经,就是读佛对我们的训词,读佛对我们的教训。读经就是接受佛对我们的教训。我们供养僧宝,供养祖师大德的形像,他是修学的模范,看到他,就想到他也是个普通人修成功了,我应当向他学习。所以常常看到这个形像,能够提醒自己,不至於再迷失,不至於忘掉这桩事情。供养三宝真正意义在此地。
我们为什么又要对三宝那么恭敬?殊不知这个恭敬是大有作用。因为普贤菩萨修行的纲领,我们这本经就是《普贤菩萨行愿品》的精华。他修行十大纲领,第一个是「礼敬诸佛」。换句话说,学佛从哪里学起?从礼敬学起。因为礼敬是性德,就是本性里面本来具足的德行。王阳明所讲的∶「良知良能」,我们要把本来具有的性德流露出来,应用在生活上。你从这里下手,从敬这里下手。敬佛、敬法、敬僧,从这里学敬。学到了之后,应用在生活上,敬人,对於一切人恭敬;敬事,对於一切事认真负责,这是敬事;敬物,对於一切万物都有敬心,敬爱之心。这你本性的光辉,跟整个宇宙合而为一,那是快乐无比。所以礼敬是开发自己的性德,充沛自己的性德,使自己的性德跟整个宇宙万法合而为一。你看这怎么能不修?可是一般人在家里拜佛,他不懂这个意思,他去拜佛,把佛当作神看待。多拜几拜,佛会保佑我升官发财,保佑我平安,他求的是这些。这都搞错了,都不知道佛法里面礼拜真正的意义。
礼拜是八万四千种修行方法之一,而且这个方法非常之好,妙不可言。因为佛在经上常常教诫我们,身是有,心是无,心在哪里?心没有。不能说没有,有心没有形相,因为它不是物质!你看慧可,禅宗的慧可,不是心老不安?心里有恐怖不安,去找达摩祖师,求达摩祖师给他安心。那很不容易,他找达摩祖师找了很久,人家不理他,最后在雪地里站了三天三夜,达摩祖师还是不理他。他最后用刀把自己手臂,砍掉一只臂,拿这个手臂供养达摩祖师,达摩祖师一看到这个样子,你何苦来!你到底是为了什么?他说我心不安。达摩祖师手一伸,你看现在很多做达摩那个像,手一伸,这就是对慧可的。他把手一伸,你把心拿来,我替你安。慧可,这回光一返照,想了好久,跟达摩祖师说「我觅心了不可得」,我找心找不到,心在哪里找不到。心不是物质,要是物质就找到了,不是物质!找不到。达摩祖师回他一句话∶「与汝安心竟。」我替你安心安好了。他在这句话当中就开悟了。真的,心就安了,不再胡思乱想。
所以心有,但是怎么样?它不是形相的,它没有形相。正像我们数学几何里头那个圆心一样。圆,圆有没有心?当然有心。心在哪里?找不到。只是一个概念而已,找不到。但是它决定是有。佛告诉我们,我们心也是如此,心是决定有,没有形相。心里头什么东西也没有,干干净净的。所以心要净,修心要净。我们拜佛的时候,心里头一念不生,是修心。我们拜佛每一个动作做得很正确,是修身。身是有形相的,身是机器,这个机器要运动,不运动就生锈、就坏了。所以养身之道要运动,养心,心要清净,要一念不生。拜佛的时候,心不动,身在动,就是养生之道。你要晓得这一个道理,拜佛的运动,对於身心的健康是无比的殊胜。拜佛不但修恭敬心,修真诚心、恭敬心,而且还是对於身心的修养有真实的利益。这是为什么菩萨修行,第一个科目就是礼敬诸佛,教我们从这修,从这下手。这跟诸位讲的,完全讲的是自利。
大乘佛法不但自利,要利他。利他也是从恭敬礼拜上来修。我们对三宝恭敬,使别的不信佛的人看到,他心里会感动。他会问,为什么对泥塑木雕的这个像,你们要那么样的恭敬去拜?那我们能够给他说出一番大道理,他明白了,他也就会做了。这就是所谓机会教育。佛法是教育,教育是师道,一定要维护,这尊师重道。「只闻来学,未闻往教」,必须要他来求法、来请教,我们才能教他。如何叫他来请教?我们先做个样子,引导他发问。所以我们佛法里,很多设施、仪规都是引人发问的。我们这样做,做了叫人家提出问题。他来问,我们再给他解答,是这个意思。所以这个做法,这就是利他。这自利利他,这一点必须要知道。
寺院是一个公共的场合,所以要注重仪规。那就是什么?偏重在接引众生。所以仪规要做得很正确。个人修行那就不必要了。为什么?没人看到!没人看到,你这个仪规可以统统省略,老实念佛就行了。为什么?只有自利,这个地方没有利他的。如果有,外面有人看到的,我们要做给人看。就跟唱戏一样,有很多观众的时候,这个时候要彩排,要表演得像个样子。这没有人看,没有人看就可以清唱,是不是?不必那么麻烦,就这么个道理。所以佛法一定要把它搞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我们修学才能够活活泼泼。法也不执著,有的时候要做一个样子,那样子是有用意的,那用意都很深,既自利是又利他。所以住持三宝,他就能够『令真实三宝势力不断』,从这个地方引发真实三宝。真实三宝在后面讲,后面来讲,给你讲真实三宝。所以皈依是要皈依真实三宝,不是皈依形相。皈依形相没有用处的。从形相上入真实三宝,真实三宝是自性三宝,这才是重要的。
【故净名经云。绍隆三宝。能使不绝。】
『绍隆三宝』,就是要使三宝兴旺。「绍」是继续不断的意思,代代承传,继续不断。「隆」是兴旺。不但要续佛慧命,而且要后来居上。这样我们才对得起佛陀,对得起历代的祖师大德。他们代代相传,把这么好的佛法传给我们,决定不能在我们手上把它中断,那就对不起诸佛菩萨,对不起祖师大德。下面,这再讲:
【二别相三宝。】
这个意思比前面深,前面统统讲形相。现在要跟诸位谈的是自性真实三宝。
【法身即以无垢真如为体。自受用身以实无漏五蕴为体。他受用身是以平等性智所现相分似无漏五蕴为体。】
佛宝,此地说得很详细,先给我们讲三身,『法身』、报身、应化身,佛有三身。报身里面有自受用身、有他受用身。报身有两种,这个地方讲得都很清楚。法身的体是什么?是『无垢真如』。垢是染著,决定没有染著。像六祖大师开悟的时候,他老人家第一句话就说∶「何期自性,本来清净」。本来清净就是无垢真如,就是清净法身。六祖能说得出这句话,就证明他已经证得了清净法身。禅家里面讲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,他找到了。本来面目就是自性清净心,本来清净,从来也没有染著过。我们现在烦恼重重,你的自性有没有染著?给诸位说,没有染著。所以诸佛菩萨眼光看你,你是佛,你跟他没有两样。《华严经》上说的,「一切众生本来成佛」,这本来成佛怎么讲法?就是从你的清净法身来说的。每个人清净法身,跟如来的清净法身,无二无别。我们现在为什么得不到受用,这么苦恼?就是迷了。迷什么?迷了自己的自性。不是迷别的东西,迷了自己的自性,也就是迷失了自己的法身。不是迷别的,是迷失了自己,问题在这个地方,确实不染。像刚才慧可大师说∶「觅心了不可得」,那心还有染污?心要真有染污,那心这一找一定把它找到。
楞严会上,阿难尊者一开头,释迦牟尼佛叫他找心,找了七处也没找到。如果心真有染污,一找就找到了,它是个物体!决定找得到。就是它不是一个形相,不是一个物体,不是物质,它怎么会染污?这是自性本体。又叫做真如,又叫做法身,又叫做一真法界,又叫做一心不乱,净土宗叫一心不乱,又叫做真如本性。名字,佛在经典上说了几十种之多,统统说的是一桩事情。那你要问,一桩事情为什么说几十个名词?释迦牟尼佛的用意,就是不要执著言说相。怎么说都可以,不要执著,名字相不要执著,言说相不要执著,懂得它的意思就可以了。所以教给我们依义不依语。语言怎么说没关系,不要从言语、文字、名相上去争执,这是毫无意义的,要紧的是要明理。这是体,这真正是,像现在哲学里面所讲的宇宙万有的本体。一切万法都是这个体变现出来的,这是真正的本体。
下面这讲报身。报身有自受用、有他受用。『自受用身以实无漏五蕴为体』。你看前面住持三宝里面是有漏五蕴。有漏是什么?有烦恼,就是说有分别、有执著、有是非、有人我、有贪瞋痴慢,你有这些东西。有妄想、有杂念,你有这些东西;有这些东西叫有漏。因为有漏,所以样样都有障碍。假如你这些东西都没有,这些什么?都是错误的概念,错误的念头。你把这所有一切错误的念头统统放下,统统舍弃掉了,那你就成佛、就成菩萨了。佛菩萨在这境界里头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。那个碍,到底碍了什么?给诸位说,碍了清净心,你有分别执著!心就不清净。其实心是本来清净的,本来清净是,好像有一个不清净的东西在,那个不清净是你自己本身的执著,并不是真的。
好像云彩一样,清净心好比太阳,阴天的时候,云层遮住太阳,太阳没有了;这太阳真的没有了?太阳有,在。云彩丝毫没有遮住它,云彩遮的是?遮住自己眼睛而已,没有遮住太阳。现在对这个事情,我们体会得更深刻。阴天下雨,我们乘上飞机,飞到高空,高空是晴朗,一片晴朗,没有云雾。所以迷不是真的,是假的。迷就是不觉。马鸣菩萨《起信论》里头说得很好,「本觉本有,不觉本无」。不觉就是迷,就是妄想分别执著,这本来没有。清净心,般若智慧是你本来有的。佛教给我们什么?佛教给我们恢复我们本来有的。所以实在讲,佛是没有一法与众生,你所得到的,全是你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,佛没有一法与人。佛给我们讲真话。眼前是你把你自己迷失了,佛不过是给你做个增上缘,使我们把自己找回来而已。这就是佛法。所以一定要知道,自受用身是以实,实是真实,这不是假的。真实无漏五蕴为体。五蕴,所以五蕴有漏跟无漏就是迷跟悟。你要是觉悟,我们现在这个身是无漏之身;你要是迷,迷,那你这个身是有漏之身。觉心不动,清净无为。
我这次在麦迪生讲经,有个同学,是我们,那边是大学城,是美国规模很大的大学城。有个我们中国的留学生,我记不得是台湾去的,还是大陆去的。因为大陆去的学生很多。他提一个问题问我,他说∶「假如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女朋友,她跟别人结婚去了。那怎么办?」我说∶「那你要生欢喜心,你要恭喜她。」他笑一笑,摇摇头,这很难很难,这就是迷跟悟。你真正爱一个人,是爱其所爱,那才真正叫爱护她。你要把她据为己有,你还独占她,这哪里叫爱护她?这叫霸道。这就是迷,这就有障碍。迷与觉就在这个地方分,觉心清净,迷心不清净。迷心是什么?是感情的,觉心是理智的。迷心不平等,觉心是平等的。所以平等了,他就没有碍,事事无碍。我们染污,心不平等,样样都想占有,所以就处处都有碍,就有障碍了。这一关很不容易突破,为什么?因为这个迷的习气是无始劫以来,生生世世所累积的,不容易突破。但是要知道,并不是不能破。为什么知道它能破?因为它是假的,它不是真的。假如是真的,那永远就打不破了,它是假的。假的,一下觉悟了,可以马上就断掉,恢复到自性清净心,使你的心跟整个宇宙合而为一。这就是把自己找回来了,这个五蕴之身,那是真正无漏,这就叫成佛、成菩萨。这是得大自在,这是真正至高无上的享受。
诸位要想得到这个享受,用什么方法?菩萨修行方法,第一个纲领里面,布施。布施就是舍,放下。你能够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你就跟虚空世界合而为一,你看那多自在。佛菩萨有什么本事?佛菩萨样样放得下。凡夫,为什么当凡夫?是样样放不下,关键就在此地。佛菩萨跟我没什么两样,不同的就在这一点。人家看得开,放得下;我们是看不开,放不下。两下一比较,利害得失,那相去天渊,人家得大自在,我们天天在苦恼。所苦恼的,给诸位说,实在是说,实在是一场空,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。确实是妄想,不是真的。这一切都不想,就是真的,得到真正的快乐,真正的自在。所以凡有想像统统要放下。实在讲,佛在本经,真的跟我们讲得很清楚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本来成佛!为什么你智慧德相不能现前?你不能自在?「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。这句话把我们的病根说出来,这个病根就是妄想执著。所以不能够成佛作祖,不能得大自在,不能得大安乐,不能得大神通,不能得大智慧,原因就在此地。
所以这个自受用是要以实无漏。实无漏,如果真的修,是很麻烦,为什么?烦恼无尽誓愿断,烦恼实在太多了,从哪里断起!你知道《华严经》上,佛给我们讲的根本,你从根本上断,枝叶不要管。根本一断,枝叶自然没有了。根本是什么?妄想执著。我只要把妄想执著断掉,所有无量无边的烦恼都没有了。我不打妄想,我不再有执著了,这叫从根本断。一断永断,简单明了。戒律里头讲的那些太微细了,一条一条的,好麻烦。那个大树,这枝枝叶叶,那很琐碎,很麻烦。佛讲那些是对谁?是对中下根,就是愚笨的人,对他们讲法。这一条不能做,那个也不能做,一条一条跟你讲。对那个聪明利根的人,不说了。妄想执著他断掉了,其他都没有,什么事也没有了。所以会修行的人,从根本修,不再搞枝枝叶叶。这个重要,非常重要。这就是自受用,就是自己享受。
所以佛法确实,我学佛,是念念不忘方东美先生,他老人家介绍给我的。他把佛法介绍给我,告诉我,「佛法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。我就被他这句话打动了,我也真正体会到,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你要是入进去之后,你自己会深深感觉到,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,最快乐的人,最美满的人生,真的统统得到了。别人得不到的,我们统统得到了。它有这么多好处,真实的利益。
底下讲『他受用身』。他受用是什么?我们这个身如何跟别人相处?这就他受用。佛在此地给我们讲一个原则,跟别人相处要平等,『以平等性智所现相似无漏五蕴为体』。前面是真的无漏,现在怎么变成相似的无漏?告诉诸位,自己心是真清净,跟人家相处要随顺别人。随顺别人,就好像不清净了。譬如我们自己在一切万法里面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一切法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我们要用,拿这个毛巾来用,我们没有分别这是毛巾,没有这一念,清净心里没有一念。可是别人问你,法师,这是什么?这是一条毛巾。这是一条毛巾,就染污,清净心里头怎么出了一条毛巾?这就不清净了。虽不清净,心地还真清净,这个不清净是随顺众生,你叫它做毛巾,我也叫它做毛巾;你叫它做茶杯,我也叫它做茶杯。你执著这是毛巾、这是茶杯,我可不执著。所以我现的是相似的,不是真实的。你真有执著,我没有执著。我没有执著,因为你的执著,我随顺你的执著,所以叫相似。
他受用的时候是相似的无漏五蕴。自己受用的,是真实无漏五蕴,真实无漏,差别在这个地方。所以佛菩萨住世,不会跟任何人计较的。他能够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,他就无烦恼。我们凡夫,我一定要这样做法,一定要那样做法,那就有烦恼了。恒顺众生就没有烦恼了。所以佛到这个世间来,他只有一个目的,帮助一切众生觉悟,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,就这么一个目标。什么方式都行,都不必执著,都不必计较,这个事情就好办了。一定要怎么做怎么做,这佛法就行不通了。
我这次在美国达拉斯建了一个小道场。道场真的是不大,小小道场。我们中国不少法师到美国去建道场,那些法师比我来说都富有,建的规模,那都很大,都是我们中国宫殿式的建筑,富丽堂皇。我在达拉斯跟我们同修,我把他们召集起来,我跟他们说,说我的观念。我告诉他们,佛教当年,从印度传到中国来,能够很容易被中国人接受了,原因是什么?到中国来,立刻就实行本土化、现代化,所以我们中国人马上就接受了。所有一切建筑,依照中国皇宫的建筑。中国人对皇帝尊敬,一般人想看看皇宫,有很多人一生都看不到。这寺庙都照皇宫建筑,那皇宫就遍布全国。哪个地方,乡下角落上也有个皇宫。你想这个对一般人民的心理多么亲切。所以他传教容易,教化容易。
现在我们把佛法介绍到美国去,还建中国式这个宫殿式的房子。外国人一看,这是外国来的,心理上马上一条界线。外国来的,这不是我们的文化,到那里去参观参观,当作观光场合去看一下。哪一年能叫外国人学佛?遥遥无期。所以说如果当时,印度高僧到中国来建的寺庙,是印度的方式,我们中国人一看,那外国的,那是外国人住的,也有一条界线,这观念错误。所以我在那里建房子,要盖一个念佛堂。盖什么样子?盖白宫,美国总统住的白宫!我们中国古时候寺庙照皇宫的来做的!我们在外国照白宫,当然我没有那么大的范围,小地方,但是小小外面样子看起来,还是像白宫。使当地的美国人一看的时候,这是我们自己的文化,他就会有一个很亲切之感,不会把你当作外国人,不会有一条界线,那我们传教就方便了。所以到美国,我们佛法在那边弘扬,是以美国人为主。尤其我们告诉他的,佛教是教育,佛陀的教育,不是宗教。他心理安心了,不害怕了。因为他们都是基督教徒、天主教徒。所以礼拜天,你们上教堂,外国人他休息两天,星期六也休息放假。星期六,到我们这里来,到佛堂里来,星期天上教堂,没有冲突。这个地方是教育,是老师;那个地方是你们天上的父,不冲突。你们有父亲,又有老师,这才好,这才圆满。有父亲,没有老师,缺了一半;有老师,没有父亲也缺一半;有老师,又有父亲,这多圆满。所以这外国人很容易接受。
也有几个,好像有一点佛学常识的,来问我,你们学哪一宗?我们就告诉他,我们学阿弥陀佛宗。因为你讲净土宗讲不清的,很罗嗦,他都不能理解。阿弥陀佛宗,那他一定就会问,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?我就告诉他,阿弥陀佛是长寿的意思,那这很容易懂,长寿,谁不喜欢长寿?外国人也喜欢长寿。我们学的是长寿宗。那个替我翻译的人说,他说你看看我们法师,六十五岁了,你看我六十四岁而已,六十五岁,外国人一看到,真的是长寿,他说我们也要吃素,也要来好好的学佛。你看几句话简单明了,就逗得外国人很开心、很欢喜。所以我对於度化那些外国人非常有信心。因为我的这个建筑物就是小白宫的这个方式。必须叫所有外国人来拥护,跟我们打成一片,变成一家人,这在国外住起来才快乐,才没有隔阂。不但心理上没有隔阂,就在物质环境上,一定互相的支援,他对我们的帮助很多。我这个想法、做法,大家想想都很有道理,所以都接受了。我们今天采取这种做法,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念佛堂十月底可以完工。我选择美国的感恩节这一天来开光,这外国的感恩节!感恩节是感谁的恩?感佛的恩,也感上帝之恩,都要顾到!上帝是他们的父!那佛我介绍当他们的老师,所以选择感恩节我们来开光,感恩节是他们的十一月,十一月最后的一个星期。他们有几天长假,所以希望他们统统来参加。
这是到一个地区,一定要地缘化、当地化、本地化、现代化,这佛法才能够普遍弘扬。所以要晓得佛法教人破迷开悟,没有其他的,形式可以变的,不是一成不变的。表法要重视,像我们中国这个,虽然是宫殿式的建筑,佛的寺,大雄宝殿,外面看,一定是两层的,里面是一层的。它代表什么?真俗二谛。外表真俗二谛,里面是真俗不二,是一不是二,所以表法的。那我们这个小小建筑物也有表法的。外国人对这个色彩,跟我们中国人观念不一样,所以我们的屋顶用蓝色的,表什么?跟天相通,跟天连在一起,天是蓝的,我们的屋顶是蓝色的,跟天合成一体。房子是白色的,柱子、墙统统是白色的。那铺的地毯,绿色的,绿色是大地,下面跟地合起来,上面跟天连起来。因为他们都希望将来升天,天上有上帝,我这个跟天是连起来的,你们没有连起来,我这是连起来的。所以他们一听,很开心。所以这个建筑色彩统统有表法的意思,都能够引他入圣,诱导他来入佛门,帮助他破迷开悟。所以这个形式上是可以变更的,不是一成不变的。原理原则是决定不能够变更,一定要守住。那就是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,这是不能变更的。方式是要权宜,通权达变。那与一切万物,我们是以平等心、以智慧来接纳,所以平等性智所现的相似无漏五蕴为体,这是他受用身。下面再讲化身。
【化身有三。】
有大化身、有小化身、有随类化身。这实在是真正得大自在,就像《观世音普门品》里面所讲的,应以什么身得度,就现什么身。由此可知,应以什么方式得度,就可以采取什么方式。可见得,这个方法是一个灵活运用,绝对不是呆板的。呆板就不是佛法。佛在《金刚经》里面给我们讲得很清楚,「佛无有定法可说」,佛法没有一定的方法,佛法是活的。所以运用之妙,存乎一心。一心就是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智慧心,就是这个,此地讲平等性智。运用之妙是妙在这个地方,能令一切众生皆大欢喜。
底下『化身』,这三种也不是几句话能够介绍的,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下一次就从这里再来深入研究这三种化身。化身非常重要,没有化身,不能够教化一切众生,佛之所以能够度化一切众生,这是完全要用化身。好,我们念佛回向。
请掀开经本,一百七十三面倒数第四行,最末的两个字看起:
【二明体性者。有三。】
《普贤行愿品》最后这一章,也就是末后的一卷,经文不长,清凉大师《疏钞》,再加上宗密大师的注解,就有这么多的分量。我们现在面前这一本就是注解,注的意思非常的圆满,可以说经义是无有穷尽,注的意思也是无有穷尽。如果不是真正契入华严境界,这是说不出来的。正所谓是经有无量义,不但是全经无量义,乃至於一章、一句、一字都含有无量义。
我们今天要读的这段文是解释三宝。三宝是我们学佛一开头就必须要把它认识清楚的。学佛三宝大家都知道,佛法僧。佛法僧究竟是什么,都没搞清楚,这个佛就没法子学。所以学佛从哪里学起?从认识三宝学起。这段文,我们是接著上次所讲的。这里介绍三宝,介绍得比一般地方是要详细得多。通常我们在传授三皈,给诸位介绍三宝,没这么详细。因为这个介绍法要讲七、八个小时,大概听的人也听累了。只有在讲《华严疏钞》,才能够这样的细说。所以这个因缘,也就是机会非常的难得。
一共分为五个段落,五个段落第一个段落就是「释名」,已经介绍过了。今天我们讲的是第二个段落,第二个段落就是『明体性』。三宝的体性是什么?体性,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性质。前面没有听过的人,什么叫三宝,这个定义不能够重复说,如果要把这个段落搞清楚,我们前面有录音带,把这个录音带请回去听一听,再接著今天所讲的,这个意思就比较上圆满。讲到三宝的体性也有三。怎么会体性有三种?因为三宝本身就有许多的种类,前面给我们讲了五种。五种如果从体性上来讲,只有三种:第一个是讲住持三宝,第二是讲别相三宝,第三是讲同体三宝。这是非常的重要,希望同学们要留意。
【一住持三宝。】
『住持』就是住世,住在这个世间。佛在世的时候,住持的佛宝就是释迦牟尼佛。释迦牟尼佛灭度以后,就是佛不在世间了,住持三宝里面佛宝用什么代替?就是用佛像。所以我们后世的弟子见到佛像,就如同见到释迦牟尼佛一样。佛像有金玉图彩塑画等等,这是讲:。
【佛宝。不论金玉图彩塑画等。并以四尘为体。】
这个『金』就是金属,像我们前面这尊佛像是铜的,铜是属於金,金银铜铁锡五金都属於金。在古时候,考究的佛像多半用合金,就说五金混合起来铸造佛像,所以这个佛像确实有金银。但大概总是铜成分比例占得多一点,纯金比例占得少一点,它确实是合金来造的佛像,这就很名贵。『玉』是讲玉石,石头雕塑的,我们称为玉,像现在缅甸的玉佛。实际上,石头的制料比较好一点,并不是真正的玉,真正的玉还得了,我们称它为玉佛,就是石头雕塑的。『图彩』就是画的,像我们现在这个地方印的这个佛像都是图彩的,都是画的佛像。『塑』,塑是泥塑,有泥塑的像,有木头雕的像,彩画的像,这些统统是『以四尘爲体』。通常我们讲五尘,五尘是色声香味触。这些佛像,它有色相,它有色,它也有香气,像檀香木所雕的这个佛像,它就有香气。这些不超越五尘,五尘里面的法尘它没有。法尘是意识所缘的,它没有。那在色声香味触,味它没有,色香有,触有。它跟我们眼根、声根都能够接触到,它有触尘。这是讲现前佛不在世,住持三宝,佛宝的体性。
【法宝。若纸素竹帛等。亦以四尘为体。】
『法宝』就是经典。古时候在印度,佛灭度之后,经典的书写都是用贝叶,就是贝多罗的树叶。它那个树叶,有点像我们台湾香蕉树叶一样,像香蕉、芭蕉的树叶差不多。但是品质比这个好,它能够保存很久。像现在这贝多罗树叶,保存一千多年的还有。以后纸张发明了,这就进步太多了。用贝叶很厚,一部经经文虽然不多,但是那个分量是很重。像现在这是进步太多了,不但是纸张,这个地方是『纸素竹帛』,竹是讲竹简,帛是丝绢,都可以书写的。现在除了这些之外,还有电脑,这个经文打入电脑,电脑的软片也是法宝之一,比从前所用的工具更多、更进步了。
我在美国看到最新的电脑,我看到非常的欢喜,价钱也不高。现在新的电脑输入,不需要打字输入,就像影印拷贝一样,整张的这样印进去,它就输入了。我一想这个方便了。咱们那个《大藏经》就可以输入,它不要校对!绝对不会有错字。这样一部《大藏经》输入电脑,那个软片大概只有十几张就够了。十几张一个小皮夹子夹在里头,那一部《大藏经》就带走了。哪里像我们这一部《大藏经》摆在这,这么多,累死人。这样输入电脑的一部《大藏经》,大概只有我们现在《大藏经》两册,两本就够了,分量就够了。所以一个小旅行袋就可以了,《大藏经》随时就可以带走。
所以我看到这个之后,从此以后不要再印《大藏经》了。我们送人家《大藏经》,我们不如制作《大藏经》的软片,许多道场,我们送它一套,这一部完整《大藏经》去了。你看寄费很便宜,体积很小,不要人搬来搬去,累死人。这么多,寄邮的时候会丢掉,当中丢掉一、二册就残缺不全,就很遗憾。所以我看到这个电脑欢喜得不得了,而且这个电脑价钱也不高,我打听了一下,他们告诉我,大概只要美金三千多块钱,这太便宜了。三千多块钱,合我们台币十万块。我们现在新文丰卖的那个《龙藏》,一部还是特价,这预约特价九万九千块钱,你看就一部电脑就买成了。所以,以后的确不要这么麻烦。这是讲到法宝的性体,随著科学的进步,这个法宝的体也不一样、也不相同了。
【僧宝。若凡夫僧。即以有漏五蕴为体。】
大概一般人看到这个不太容易懂。『僧宝』就是出家人。这人是什么?你得把它搞清楚。人原来是五蕴和合而现的这么一个形相,就是五蕴和合现的这个形相,这叫人。所以佛法里面,不称人,称众。一个道场,如果外行的人说∶「你们这个道场住多少人?」你一听这个话就晓得,这个人是外行,不懂佛法。内行的人不是这样问法。内行人一定问∶「你的宝刹住多少众?」这个众是什么意思?住多少个五蕴和合的,五蕴就是众缘,众缘和合而现的这个现相,就是这个意思。这个言语都是叫我们破我执,不要执著这个身是我。这个身体里头,确实没有我。如果把它一分析,就是五蕴和合。
五蕴,《心经》里面,你看一开端,「照见五蕴皆空」,可见得,观自在菩萨没有我执,我执破掉了。我们现在众生,这是生死轮回,苦不堪言。你为什么这么苦?就是因为你不知道你自己,错认了你自己。把这个身当作真的是有,把这个身当作是我,这就坏了。你有这个错误的观念,错误的看法、想法,换句话说,就有轮回,就有生死,就有无量无边的苦恼。这个苦从哪里来的?都是从我执而生的,就是你执著这个身是我。所以佛告诉我们,身不是我,身是五蕴和合而现的一个现相,就跟大自然所有一切现象,无二无别。是一种自然现象,你必须要认识它,要了解它。既然有相,当然它有作用。真正了解,这个作用自在;不了解,不认识,就错用了它。真正认清楚,彻底明了,我们用它,会用得非常恰当。利用这个形相,利用这个工具,了脱生死,超越轮回,成佛作祖,十方无量世界教化众生,这得大自在。所以这个工具不是不好,工具也挺好的,就看我们怎么样用它就是了。所以佛也是用这个工具,我们也是用这个工具,佛与众生所用的,一个用得很正确,一个用得错误,错用了。
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,就是这五种。这五种里面,第一个色,拿现代的话来说,就是物质,受想行识是精神。所以这个人身,乃至一切动物身,都是肉体跟精神集合这么一个东西。如果肉体跟精神分开,这个人就死了,就不是一个活人,必须是精神跟肉体结合。那肉体是物质,物质通常讲四大。这四大是什么?地水火风。你看三千年前,佛给我们讲,这是讲基本的物质有四种现象,现在科学家给我们证明。将这些物质分析,分成原子、分成电子、分成粒子,分到最后,确实出现了这四种现象。地大,地是什么?它是一个物体。虽然再小,我们肉眼不能看,它确实是物质。它是有东西存在的,这我们叫做地大。它有温度,温度,我们就称它为火大。它有湿度,湿度就称之为水大。实在讲,现在一般人很少说温度跟湿度,他们都讲带阳电、带阴电;阳电就是温度,阴电就是湿度。风大,它是动的,它不是不动的,它是动的。所以这四大是讲基本物质,它有四个性质。它有它的体积,虽然很小,肉眼看不见,它有体积。
我们这个身体,实在讲,是无量无边的基本物质组合的。所有一切万物,动物也好、植物也好、矿物也好,统统是这个基本物质所组合的。我们今天讲,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样,除此之外,没有不一样,完全相同的,都是这同样物质显现而有的。所以说我们六根能够接触的都是这些物质,这叫四大。所以四大,千万不要误会,认为说地大,地是固体,大概我们身上指甲、骨骼这些大概是的;水大,大概是血液循环,这是身体水分。你这样说法,就错了,不是佛经的本意。佛经的本意是讲基本的物质,对现代科学发现的完全相同。
这个基本的物质,它是凭什么组成这宇宙一切万物?凭什么组织的?谁去组合它?一般人想不通,认为什么?一定有个造物主,一定有个神,天天在那里很忙碌,在那里组织,这个观念是错误的。实在这个组织是有一个力量在推动。佛在经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,推动的人是什么?推动是妄念。《华严经》上讲得很好,十法界依正庄严,这就是我们讲的宇宙万有。佛经的名词是讲十法界依正庄严,我们现代普通话是宇宙万有。怎么变现出来?「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。变就变化了,变成这么多,样样不相同的东西。谁在变的?识变的。识就是分别执著。所以这个世间,万事万法,无奇不有。只要你会想,它就会变,变这现象,所以这想像力量非常之大。
十法界从哪里来的?是想像当中变现出来的。六道轮回哪里来的?也是想像变现出来的。如果我们都不想了,那眼前这事事物物,你就会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你还在胡思乱想,你好像波浪一样,你还在那里随波逐流,你见不到真相。那不想了,不想,跳到岸上去,看到那个波浪,那就看得很清楚。所以佛与菩萨跟我们不一样的,佛菩萨已经跳出来了,他看得清楚,事实真相见到了。我们凡夫还在十法界里头,不要说六道没跳出去,藏通别佛都还没有跳出去。所以还有十法界!真正跳出去之后,就没有十法界,叫一真法界。法界原来就是一真。所以一真就是平等的法界。为什么?一切万事万法都是同样基本物质组成的,所以没有贵贱,没有好丑,平等平等。譬如说我们用黄金造这个佛像,是黄金造的。我们造的这个麦克风也是黄金造的,我们这个茶碗也是黄金造的,在质料上完全平等,价值相同,没有两样!所以你明白这个道理,尽虚空遍法界,这一切动物、植物、矿物同一个质料做的,没有两样。这就是五蕴里面所讲的色蕴,就是四大。四大就是基本的物质,所有一切万物都是基本物质所组成。
『凡夫僧』,就是我们一般出家人,没有证果,都是凡夫。『以有漏五蕴』,五蕴,刚才跟诸位说过,说色蕴。精神部分,受,受就是感受;想,想是心里面起心动念,是想;行,行是行为,分别执著,这是行;识,我们现在的话来说,落印象,心里面就有了印象。唯识学里面,唯识经论里面称为种子,就有了这些东西。我们能够想昨天的事情,昨天已经过去了。或者我们能够想去年的事情,去年也过去了,那为什么一想能想得起来?就是你的心里面,好像有这个资料库一样,过去所有一切行为、念头、思想、言语、造作,统统储存在这个资料库里头,这个资料库就叫做阿赖耶识。阿赖耶识就是自己的资料库,所以把从前老档案翻出来,还能够现前,还很清楚,就是这个意思,那就叫识。那受想行识统统属於心法。识是心之体,受想行是心理作用,心理的作用。
「有漏」,漏是烦恼的代名词。换句话说,他还有是非人我,还有贪瞋痴慢,烦恼没断,这叫做有漏五蕴。哪些人是有漏五蕴?给诸位说,三界以内,统统是有漏五蕴。不但我们人间,包括天上,欲界天、色界天、无色界天,统统是有漏五蕴,没出三界。最低限度要证得阿罗汉果,那可以说是无漏的五蕴,那就不是有漏。有漏,就是还有见思烦恼。无漏是见思烦恼统统断掉,这是证阿罗汉果。如果是在净土宗来说,那是事一心不乱。事一心不乱,见思烦恼就断了,等於小乘阿罗汉果。这是讲断烦恼这一方面来说等於小乘。除这一方面之外,实在讲,样样都超过了阿罗汉。他的智慧、德能、功德都超过,不是阿罗汉能够相比的。阿罗汉能比,只有断烦恼这一层可以相比,其他的不能比。这叫凡夫僧。
【若图画僧。亦以四尘为体。】
『图画僧』是什么?我们常常供养古来的祖师大德,那个时候没有照相,都是画相。这个画的祖师大德的相,这也是僧宝。像我们净宗道场,我们供养慧远大师的相,我们的初祖,供养印光大师的法相,多半都是画的。现在也有照片,那这些都算是住持僧宝。
【此等住持。皆令真实三宝势力不断。名住持也。】
我们学佛,这些东西重不重要?说实在话,这都是形式,不重要。不重要,为什么要供养?对初学的人来说重要。为什么?初学的人常常迷失了自己。我们供养这些形相的目的,是提醒自己的正觉,不是别的用意,不是把它当神明来看待。诸位要知道,佛弟子供养三宝,他的用意在此地。我供养佛,供养佛像,我天天看到佛。看到佛,想到佛对我的教训,我应当依教奉行,是这个意思。能够依照佛的教训去做,就是佛对我们的保佑,就是佛对我们的加持。佛法里头没有见神见鬼的,这要记住。供养法宝,法宝是佛的言语。我们读经,就是读佛对我们的训词,读佛对我们的教训。读经就是接受佛对我们的教训。我们供养僧宝,供养祖师大德的形像,他是修学的模范,看到他,就想到他也是个普通人修成功了,我应当向他学习。所以常常看到这个形像,能够提醒自己,不至於再迷失,不至於忘掉这桩事情。供养三宝真正意义在此地。
我们为什么又要对三宝那么恭敬?殊不知这个恭敬是大有作用。因为普贤菩萨修行的纲领,我们这本经就是《普贤菩萨行愿品》的精华。他修行十大纲领,第一个是「礼敬诸佛」。换句话说,学佛从哪里学起?从礼敬学起。因为礼敬是性德,就是本性里面本来具足的德行。王阳明所讲的∶「良知良能」,我们要把本来具有的性德流露出来,应用在生活上。你从这里下手,从敬这里下手。敬佛、敬法、敬僧,从这里学敬。学到了之后,应用在生活上,敬人,对於一切人恭敬;敬事,对於一切事认真负责,这是敬事;敬物,对於一切万物都有敬心,敬爱之心。这你本性的光辉,跟整个宇宙合而为一,那是快乐无比。所以礼敬是开发自己的性德,充沛自己的性德,使自己的性德跟整个宇宙万法合而为一。你看这怎么能不修?可是一般人在家里拜佛,他不懂这个意思,他去拜佛,把佛当作神看待。多拜几拜,佛会保佑我升官发财,保佑我平安,他求的是这些。这都搞错了,都不知道佛法里面礼拜真正的意义。
礼拜是八万四千种修行方法之一,而且这个方法非常之好,妙不可言。因为佛在经上常常教诫我们,身是有,心是无,心在哪里?心没有。不能说没有,有心没有形相,因为它不是物质!你看慧可,禅宗的慧可,不是心老不安?心里有恐怖不安,去找达摩祖师,求达摩祖师给他安心。那很不容易,他找达摩祖师找了很久,人家不理他,最后在雪地里站了三天三夜,达摩祖师还是不理他。他最后用刀把自己手臂,砍掉一只臂,拿这个手臂供养达摩祖师,达摩祖师一看到这个样子,你何苦来!你到底是为了什么?他说我心不安。达摩祖师手一伸,你看现在很多做达摩那个像,手一伸,这就是对慧可的。他把手一伸,你把心拿来,我替你安。慧可,这回光一返照,想了好久,跟达摩祖师说「我觅心了不可得」,我找心找不到,心在哪里找不到。心不是物质,要是物质就找到了,不是物质!找不到。达摩祖师回他一句话∶「与汝安心竟。」我替你安心安好了。他在这句话当中就开悟了。真的,心就安了,不再胡思乱想。
所以心有,但是怎么样?它不是形相的,它没有形相。正像我们数学几何里头那个圆心一样。圆,圆有没有心?当然有心。心在哪里?找不到。只是一个概念而已,找不到。但是它决定是有。佛告诉我们,我们心也是如此,心是决定有,没有形相。心里头什么东西也没有,干干净净的。所以心要净,修心要净。我们拜佛的时候,心里头一念不生,是修心。我们拜佛每一个动作做得很正确,是修身。身是有形相的,身是机器,这个机器要运动,不运动就生锈、就坏了。所以养身之道要运动,养心,心要清净,要一念不生。拜佛的时候,心不动,身在动,就是养生之道。你要晓得这一个道理,拜佛的运动,对於身心的健康是无比的殊胜。拜佛不但修恭敬心,修真诚心、恭敬心,而且还是对於身心的修养有真实的利益。这是为什么菩萨修行,第一个科目就是礼敬诸佛,教我们从这修,从这下手。这跟诸位讲的,完全讲的是自利。
大乘佛法不但自利,要利他。利他也是从恭敬礼拜上来修。我们对三宝恭敬,使别的不信佛的人看到,他心里会感动。他会问,为什么对泥塑木雕的这个像,你们要那么样的恭敬去拜?那我们能够给他说出一番大道理,他明白了,他也就会做了。这就是所谓机会教育。佛法是教育,教育是师道,一定要维护,这尊师重道。「只闻来学,未闻往教」,必须要他来求法、来请教,我们才能教他。如何叫他来请教?我们先做个样子,引导他发问。所以我们佛法里,很多设施、仪规都是引人发问的。我们这样做,做了叫人家提出问题。他来问,我们再给他解答,是这个意思。所以这个做法,这就是利他。这自利利他,这一点必须要知道。
寺院是一个公共的场合,所以要注重仪规。那就是什么?偏重在接引众生。所以仪规要做得很正确。个人修行那就不必要了。为什么?没人看到!没人看到,你这个仪规可以统统省略,老实念佛就行了。为什么?只有自利,这个地方没有利他的。如果有,外面有人看到的,我们要做给人看。就跟唱戏一样,有很多观众的时候,这个时候要彩排,要表演得像个样子。这没有人看,没有人看就可以清唱,是不是?不必那么麻烦,就这么个道理。所以佛法一定要把它搞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我们修学才能够活活泼泼。法也不执著,有的时候要做一个样子,那样子是有用意的,那用意都很深,既自利是又利他。所以住持三宝,他就能够『令真实三宝势力不断』,从这个地方引发真实三宝。真实三宝在后面讲,后面来讲,给你讲真实三宝。所以皈依是要皈依真实三宝,不是皈依形相。皈依形相没有用处的。从形相上入真实三宝,真实三宝是自性三宝,这才是重要的。
【故净名经云。绍隆三宝。能使不绝。】
『绍隆三宝』,就是要使三宝兴旺。「绍」是继续不断的意思,代代承传,继续不断。「隆」是兴旺。不但要续佛慧命,而且要后来居上。这样我们才对得起佛陀,对得起历代的祖师大德。他们代代相传,把这么好的佛法传给我们,决定不能在我们手上把它中断,那就对不起诸佛菩萨,对不起祖师大德。下面,这再讲:
【二别相三宝。】
这个意思比前面深,前面统统讲形相。现在要跟诸位谈的是自性真实三宝。
【法身即以无垢真如为体。自受用身以实无漏五蕴为体。他受用身是以平等性智所现相分似无漏五蕴为体。】
佛宝,此地说得很详细,先给我们讲三身,『法身』、报身、应化身,佛有三身。报身里面有自受用身、有他受用身。报身有两种,这个地方讲得都很清楚。法身的体是什么?是『无垢真如』。垢是染著,决定没有染著。像六祖大师开悟的时候,他老人家第一句话就说∶「何期自性,本来清净」。本来清净就是无垢真如,就是清净法身。六祖能说得出这句话,就证明他已经证得了清净法身。禅家里面讲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,他找到了。本来面目就是自性清净心,本来清净,从来也没有染著过。我们现在烦恼重重,你的自性有没有染著?给诸位说,没有染著。所以诸佛菩萨眼光看你,你是佛,你跟他没有两样。《华严经》上说的,「一切众生本来成佛」,这本来成佛怎么讲法?就是从你的清净法身来说的。每个人清净法身,跟如来的清净法身,无二无别。我们现在为什么得不到受用,这么苦恼?就是迷了。迷什么?迷了自己的自性。不是迷别的东西,迷了自己的自性,也就是迷失了自己的法身。不是迷别的,是迷失了自己,问题在这个地方,确实不染。像刚才慧可大师说∶「觅心了不可得」,那心还有染污?心要真有染污,那心这一找一定把它找到。
楞严会上,阿难尊者一开头,释迦牟尼佛叫他找心,找了七处也没找到。如果心真有染污,一找就找到了,它是个物体!决定找得到。就是它不是一个形相,不是一个物体,不是物质,它怎么会染污?这是自性本体。又叫做真如,又叫做法身,又叫做一真法界,又叫做一心不乱,净土宗叫一心不乱,又叫做真如本性。名字,佛在经典上说了几十种之多,统统说的是一桩事情。那你要问,一桩事情为什么说几十个名词?释迦牟尼佛的用意,就是不要执著言说相。怎么说都可以,不要执著,名字相不要执著,言说相不要执著,懂得它的意思就可以了。所以教给我们依义不依语。语言怎么说没关系,不要从言语、文字、名相上去争执,这是毫无意义的,要紧的是要明理。这是体,这真正是,像现在哲学里面所讲的宇宙万有的本体。一切万法都是这个体变现出来的,这是真正的本体。
下面这讲报身。报身有自受用、有他受用。『自受用身以实无漏五蕴为体』。你看前面住持三宝里面是有漏五蕴。有漏是什么?有烦恼,就是说有分别、有执著、有是非、有人我、有贪瞋痴慢,你有这些东西。有妄想、有杂念,你有这些东西;有这些东西叫有漏。因为有漏,所以样样都有障碍。假如你这些东西都没有,这些什么?都是错误的概念,错误的念头。你把这所有一切错误的念头统统放下,统统舍弃掉了,那你就成佛、就成菩萨了。佛菩萨在这境界里头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。那个碍,到底碍了什么?给诸位说,碍了清净心,你有分别执著!心就不清净。其实心是本来清净的,本来清净是,好像有一个不清净的东西在,那个不清净是你自己本身的执著,并不是真的。
好像云彩一样,清净心好比太阳,阴天的时候,云层遮住太阳,太阳没有了;这太阳真的没有了?太阳有,在。云彩丝毫没有遮住它,云彩遮的是?遮住自己眼睛而已,没有遮住太阳。现在对这个事情,我们体会得更深刻。阴天下雨,我们乘上飞机,飞到高空,高空是晴朗,一片晴朗,没有云雾。所以迷不是真的,是假的。迷就是不觉。马鸣菩萨《起信论》里头说得很好,「本觉本有,不觉本无」。不觉就是迷,就是妄想分别执著,这本来没有。清净心,般若智慧是你本来有的。佛教给我们什么?佛教给我们恢复我们本来有的。所以实在讲,佛是没有一法与众生,你所得到的,全是你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,佛没有一法与人。佛给我们讲真话。眼前是你把你自己迷失了,佛不过是给你做个增上缘,使我们把自己找回来而已。这就是佛法。所以一定要知道,自受用身是以实,实是真实,这不是假的。真实无漏五蕴为体。五蕴,所以五蕴有漏跟无漏就是迷跟悟。你要是觉悟,我们现在这个身是无漏之身;你要是迷,迷,那你这个身是有漏之身。觉心不动,清净无为。
我这次在麦迪生讲经,有个同学,是我们,那边是大学城,是美国规模很大的大学城。有个我们中国的留学生,我记不得是台湾去的,还是大陆去的。因为大陆去的学生很多。他提一个问题问我,他说∶「假如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女朋友,她跟别人结婚去了。那怎么办?」我说∶「那你要生欢喜心,你要恭喜她。」他笑一笑,摇摇头,这很难很难,这就是迷跟悟。你真正爱一个人,是爱其所爱,那才真正叫爱护她。你要把她据为己有,你还独占她,这哪里叫爱护她?这叫霸道。这就是迷,这就有障碍。迷与觉就在这个地方分,觉心清净,迷心不清净。迷心是什么?是感情的,觉心是理智的。迷心不平等,觉心是平等的。所以平等了,他就没有碍,事事无碍。我们染污,心不平等,样样都想占有,所以就处处都有碍,就有障碍了。这一关很不容易突破,为什么?因为这个迷的习气是无始劫以来,生生世世所累积的,不容易突破。但是要知道,并不是不能破。为什么知道它能破?因为它是假的,它不是真的。假如是真的,那永远就打不破了,它是假的。假的,一下觉悟了,可以马上就断掉,恢复到自性清净心,使你的心跟整个宇宙合而为一。这就是把自己找回来了,这个五蕴之身,那是真正无漏,这就叫成佛、成菩萨。这是得大自在,这是真正至高无上的享受。
诸位要想得到这个享受,用什么方法?菩萨修行方法,第一个纲领里面,布施。布施就是舍,放下。你能够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你就跟虚空世界合而为一,你看那多自在。佛菩萨有什么本事?佛菩萨样样放得下。凡夫,为什么当凡夫?是样样放不下,关键就在此地。佛菩萨跟我没什么两样,不同的就在这一点。人家看得开,放得下;我们是看不开,放不下。两下一比较,利害得失,那相去天渊,人家得大自在,我们天天在苦恼。所苦恼的,给诸位说,实在是说,实在是一场空,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。确实是妄想,不是真的。这一切都不想,就是真的,得到真正的快乐,真正的自在。所以凡有想像统统要放下。实在讲,佛在本经,真的跟我们讲得很清楚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本来成佛!为什么你智慧德相不能现前?你不能自在?「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。这句话把我们的病根说出来,这个病根就是妄想执著。所以不能够成佛作祖,不能得大自在,不能得大安乐,不能得大神通,不能得大智慧,原因就在此地。
所以这个自受用是要以实无漏。实无漏,如果真的修,是很麻烦,为什么?烦恼无尽誓愿断,烦恼实在太多了,从哪里断起!你知道《华严经》上,佛给我们讲的根本,你从根本上断,枝叶不要管。根本一断,枝叶自然没有了。根本是什么?妄想执著。我只要把妄想执著断掉,所有无量无边的烦恼都没有了。我不打妄想,我不再有执著了,这叫从根本断。一断永断,简单明了。戒律里头讲的那些太微细了,一条一条的,好麻烦。那个大树,这枝枝叶叶,那很琐碎,很麻烦。佛讲那些是对谁?是对中下根,就是愚笨的人,对他们讲法。这一条不能做,那个也不能做,一条一条跟你讲。对那个聪明利根的人,不说了。妄想执著他断掉了,其他都没有,什么事也没有了。所以会修行的人,从根本修,不再搞枝枝叶叶。这个重要,非常重要。这就是自受用,就是自己享受。
所以佛法确实,我学佛,是念念不忘方东美先生,他老人家介绍给我的。他把佛法介绍给我,告诉我,「佛法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。我就被他这句话打动了,我也真正体会到,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你要是入进去之后,你自己会深深感觉到,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,最快乐的人,最美满的人生,真的统统得到了。别人得不到的,我们统统得到了。它有这么多好处,真实的利益。
底下讲『他受用身』。他受用是什么?我们这个身如何跟别人相处?这就他受用。佛在此地给我们讲一个原则,跟别人相处要平等,『以平等性智所现相似无漏五蕴为体』。前面是真的无漏,现在怎么变成相似的无漏?告诉诸位,自己心是真清净,跟人家相处要随顺别人。随顺别人,就好像不清净了。譬如我们自己在一切万法里面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一切法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我们要用,拿这个毛巾来用,我们没有分别这是毛巾,没有这一念,清净心里没有一念。可是别人问你,法师,这是什么?这是一条毛巾。这是一条毛巾,就染污,清净心里头怎么出了一条毛巾?这就不清净了。虽不清净,心地还真清净,这个不清净是随顺众生,你叫它做毛巾,我也叫它做毛巾;你叫它做茶杯,我也叫它做茶杯。你执著这是毛巾、这是茶杯,我可不执著。所以我现的是相似的,不是真实的。你真有执著,我没有执著。我没有执著,因为你的执著,我随顺你的执著,所以叫相似。
他受用的时候是相似的无漏五蕴。自己受用的,是真实无漏五蕴,真实无漏,差别在这个地方。所以佛菩萨住世,不会跟任何人计较的。他能够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,他就无烦恼。我们凡夫,我一定要这样做法,一定要那样做法,那就有烦恼了。恒顺众生就没有烦恼了。所以佛到这个世间来,他只有一个目的,帮助一切众生觉悟,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,就这么一个目标。什么方式都行,都不必执著,都不必计较,这个事情就好办了。一定要怎么做怎么做,这佛法就行不通了。
我这次在美国达拉斯建了一个小道场。道场真的是不大,小小道场。我们中国不少法师到美国去建道场,那些法师比我来说都富有,建的规模,那都很大,都是我们中国宫殿式的建筑,富丽堂皇。我在达拉斯跟我们同修,我把他们召集起来,我跟他们说,说我的观念。我告诉他们,佛教当年,从印度传到中国来,能够很容易被中国人接受了,原因是什么?到中国来,立刻就实行本土化、现代化,所以我们中国人马上就接受了。所有一切建筑,依照中国皇宫的建筑。中国人对皇帝尊敬,一般人想看看皇宫,有很多人一生都看不到。这寺庙都照皇宫建筑,那皇宫就遍布全国。哪个地方,乡下角落上也有个皇宫。你想这个对一般人民的心理多么亲切。所以他传教容易,教化容易。
现在我们把佛法介绍到美国去,还建中国式这个宫殿式的房子。外国人一看,这是外国来的,心理上马上一条界线。外国来的,这不是我们的文化,到那里去参观参观,当作观光场合去看一下。哪一年能叫外国人学佛?遥遥无期。所以说如果当时,印度高僧到中国来建的寺庙,是印度的方式,我们中国人一看,那外国的,那是外国人住的,也有一条界线,这观念错误。所以我在那里建房子,要盖一个念佛堂。盖什么样子?盖白宫,美国总统住的白宫!我们中国古时候寺庙照皇宫的来做的!我们在外国照白宫,当然我没有那么大的范围,小地方,但是小小外面样子看起来,还是像白宫。使当地的美国人一看的时候,这是我们自己的文化,他就会有一个很亲切之感,不会把你当作外国人,不会有一条界线,那我们传教就方便了。所以到美国,我们佛法在那边弘扬,是以美国人为主。尤其我们告诉他的,佛教是教育,佛陀的教育,不是宗教。他心理安心了,不害怕了。因为他们都是基督教徒、天主教徒。所以礼拜天,你们上教堂,外国人他休息两天,星期六也休息放假。星期六,到我们这里来,到佛堂里来,星期天上教堂,没有冲突。这个地方是教育,是老师;那个地方是你们天上的父,不冲突。你们有父亲,又有老师,这才好,这才圆满。有父亲,没有老师,缺了一半;有老师,没有父亲也缺一半;有老师,又有父亲,这多圆满。所以这外国人很容易接受。
也有几个,好像有一点佛学常识的,来问我,你们学哪一宗?我们就告诉他,我们学阿弥陀佛宗。因为你讲净土宗讲不清的,很罗嗦,他都不能理解。阿弥陀佛宗,那他一定就会问,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?我就告诉他,阿弥陀佛是长寿的意思,那这很容易懂,长寿,谁不喜欢长寿?外国人也喜欢长寿。我们学的是长寿宗。那个替我翻译的人说,他说你看看我们法师,六十五岁了,你看我六十四岁而已,六十五岁,外国人一看到,真的是长寿,他说我们也要吃素,也要来好好的学佛。你看几句话简单明了,就逗得外国人很开心、很欢喜。所以我对於度化那些外国人非常有信心。因为我的这个建筑物就是小白宫的这个方式。必须叫所有外国人来拥护,跟我们打成一片,变成一家人,这在国外住起来才快乐,才没有隔阂。不但心理上没有隔阂,就在物质环境上,一定互相的支援,他对我们的帮助很多。我这个想法、做法,大家想想都很有道理,所以都接受了。我们今天采取这种做法,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念佛堂十月底可以完工。我选择美国的感恩节这一天来开光,这外国的感恩节!感恩节是感谁的恩?感佛的恩,也感上帝之恩,都要顾到!上帝是他们的父!那佛我介绍当他们的老师,所以选择感恩节我们来开光,感恩节是他们的十一月,十一月最后的一个星期。他们有几天长假,所以希望他们统统来参加。
这是到一个地区,一定要地缘化、当地化、本地化、现代化,这佛法才能够普遍弘扬。所以要晓得佛法教人破迷开悟,没有其他的,形式可以变的,不是一成不变的。表法要重视,像我们中国这个,虽然是宫殿式的建筑,佛的寺,大雄宝殿,外面看,一定是两层的,里面是一层的。它代表什么?真俗二谛。外表真俗二谛,里面是真俗不二,是一不是二,所以表法的。那我们这个小小建筑物也有表法的。外国人对这个色彩,跟我们中国人观念不一样,所以我们的屋顶用蓝色的,表什么?跟天相通,跟天连在一起,天是蓝的,我们的屋顶是蓝色的,跟天合成一体。房子是白色的,柱子、墙统统是白色的。那铺的地毯,绿色的,绿色是大地,下面跟地合起来,上面跟天连起来。因为他们都希望将来升天,天上有上帝,我这个跟天是连起来的,你们没有连起来,我这是连起来的。所以他们一听,很开心。所以这个建筑色彩统统有表法的意思,都能够引他入圣,诱导他来入佛门,帮助他破迷开悟。所以这个形式上是可以变更的,不是一成不变的。原理原则是决定不能够变更,一定要守住。那就是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,这是不能变更的。方式是要权宜,通权达变。那与一切万物,我们是以平等心、以智慧来接纳,所以平等性智所现的相似无漏五蕴为体,这是他受用身。下面再讲化身。
【化身有三。】
有大化身、有小化身、有随类化身。这实在是真正得大自在,就像《观世音普门品》里面所讲的,应以什么身得度,就现什么身。由此可知,应以什么方式得度,就可以采取什么方式。可见得,这个方法是一个灵活运用,绝对不是呆板的。呆板就不是佛法。佛在《金刚经》里面给我们讲得很清楚,「佛无有定法可说」,佛法没有一定的方法,佛法是活的。所以运用之妙,存乎一心。一心就是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智慧心,就是这个,此地讲平等性智。运用之妙是妙在这个地方,能令一切众生皆大欢喜。
底下『化身』,这三种也不是几句话能够介绍的,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下一次就从这里再来深入研究这三种化身。化身非常重要,没有化身,不能够教化一切众生,佛之所以能够度化一切众生,这是完全要用化身。好,我们念佛回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