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- (第五十一集)
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 (第五十一集)  1989/1  台湾华藏讲堂  档名:04-003-0051

  请掀开经本,一百七十面第五行,最后一句看起:

  【第二出体者。於中有二。】

  这一段是讲的三宝,解释三宝。大师在这一段给我们做了五个项目的介绍。第一个是解释名词,我们讲过了。今天是第二个项目『出体』。出就是显出,体是性体。三宝的体性是什么?在这个地方要详细跟我们说明白。这科里面又分为两个小段:

  【先辩差别。后明体性。初文有三。】

  这个重点是在后面,它是说明三宝的『体性』。前面第一小段又分为三个段落:

  【一住持。二别相。三同体。】

  就是『住持』三宝。二『别相』三宝,三是『同体』三宝。那这三种:

  【皆可宝重。生福之田也。】

  无论是住持、别相、同体,这三样都是非常宝贵的,也是非常稀有、难遇的。为什么?能生福田。我们要种福,必须在三宝门中来种,这三宝一定要能够辨别。尤其这个末法时期,《楞严经》上所讲,「邪师说法如恒河沙」。如果不能辨别这真假三宝,往往想种福,结果得来的是灾祸。它这一段文,实在讲是非常之圆满。通常我们讲三皈依、讲三宝,没讲得这么清楚。时间也不够,没有法子说清楚,这是这一次碰到了注解,使我们对於三宝,可以说是很详细的来讨论。我们看先住持,这是讲住持三宝。

  【初住持者。佛谓形像。法谓教法。僧谓五众也。】

  佛在世的时候,释迦牟尼佛是佛宝;佛不在世了,我们现前这个时代,我们所供奉的佛像就是佛宝。一定要把佛像当真佛来看待,当作真佛一样的来礼敬,这样你自然就能够生福。这个法宝就是经典,如来的『教法』,包括了菩萨、罗汉、历代祖师大德的注疏。只要是阐扬佛法的注疏,我们统统都可以视之为法宝。法宝能生智慧,教给我们修学的理论、方法。第三是僧宝。『僧谓五众』,这五众,出家有二众,比丘、比丘尼;在家也有二众,优婆塞、优婆夷;那还有一众,也是女众,叫学法女,这是介於出家还没有受大戒的,所以总共有五众。通常我们都讲四众,出家二众、在家二众。这是讲的住持三宝。下面这一段要给我们解释:

  【二别相三宝。分五。】

  别是差别。「依贤首大师五教以明」,这是《华严经》,天台讲四教,华严讲五教。清凉是贤首的学生,华严宗,贤首是第三代的祖师,清凉是第四代,宗密是第五代,这都是一家人。所以尊崇祖师的说法,这就是讲的小、始、终、顿、圆,这五教。说小乘教。小乘教文,佛法僧。这念下去就是:

  【小乘教文三佛法僧。一佛宝文三。初法身。即五分。二报身。三化身。】

  这是小乘五教仪里面所说的,佛有三种,就是法身、报身、应身。这个『法身』,小乘教里面讲的,就是『五分』法身。五分法身,小注里面已经解释出来,就是「戒、定、慧、解脱、解脱知见是」。戒定慧是三学,解脱与解脱知见,这是果报。解脱是自在,解脱知见就是自在的德用。这是小乘的法身,所以这小乘法身跟大乘法身,的确境界相差悬殊很大。小乘这个法仅限於自己修学的因果。戒、定、慧是因,解脱、解脱知见是果。不像大乘法身,大乘法身讲尽虚空遍法界,一切法都是自性变现的。那跟这个境界差很远,我们下面都会看得到的。

  第二是『报身』,这报身就是「丈六之身」。像释迦牟尼佛当年示现在我们世间,他的身相是一丈六尺,我们称为丈六金身。可是诸位要知道,那个时候的尺,比我们现在的短。你看看,弘一大师在那个《律学三十三种》里面,他有周尺考,他做了考据,这个周朝的尺。周朝的尺,大概只有我们现在的市尺,恐怕是六寸还不到。所以那个丈六,不是像我们现在那个尺,一丈六,没有那么高的个子。大概如果说,现在来说,佛的个子也不过就是一百八、九十公分的样子,比我们平常人高一些,也不会有两个人那么高,不会的,不会这种情形的,这是佛的报身。

  『三化身』,「谓随类化身」。随类化身,实在讲是我们现在也会化。在什么场合,你是什么样的身分,这就是化身!身分就不同!在家庭,我对父母,我们以儿女的身分;对自己子女,那摇身一变,就变成父母的身分;在社会上,领导我们的人,那我们就是被领导的身分;自己底下还有一些办事的人,那你就是领导的身分。我们儒家所讲「五伦十义」,是什么样的身分,就应该要把什么样本分的事情做好。由此可知,小教里面讲的这个三身很容易懂。而且,这一身就是三身,三身就是一身,这里头有理、有事。这是小教佛宝,这统统都是讲的释迦牟尼佛。

  【二法宝文四。一教法。】

  『法宝』里面就有四个项目。第一个是『教法』。教法,「谓声教」,因为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的时候,只是随机说法,并没有写成书本。所以经本的出现,是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,佛的学生再回忆佛当年所讲的,这样把它记录下来。所以佛灭度之后,经典才出现的,佛当年在世没有经本。那这样的纪录靠得住、靠不住?所以后人,就是现代有些学者,对这佛经怀疑就很多,为什么?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才写的。这个话到底是释迦牟尼佛讲的,还是他的弟子们随便自己说的,假藉佛的名义?我们听听这个说法也挺有道理的。

  可是诸位要知道,集结佛经的人是阿难尊者,阿难尊者最大的一个特长,就是记忆力好。就像我们现在录音机一样,你只给他讲一遍,他永远不会忘记,他会说得一字不漏,他有这个本事。我们今天讲这是特殊的天才。所以佛灭度之后,这集结经典找谁?找阿难。叫阿难升座,把佛从前所讲的经,重新讲一遍。听众是谁?五百阿罗汉,就是佛的常随弟子。这些人过去都亲自听过佛说的,现在再听阿难重说一遍,五百阿罗汉每个人都同意了,都认为阿难说的不错,这才记录下来。如果当中有一个人说,阿难这一句话恐怕不是佛说的,那这一句就得删掉。所以不是少数服从多数,一个人不同意,就不能通过。这是取信於后世,五百阿罗汉给阿难做证明,阿难所说的完全不错,可见得集结经典是非常之严肃。这样子流传下来,就是现代的经典。所以当时是身教,现在是经典,现在是文字。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教科书,所以佛经就是佛陀教育的教科书。

  【二理法。】

  我们常说,佛经称之为契经,「上契诸佛所证之理,下契众生可度之机」。前面的教法是契机,这『理法』就是契理。佛所讲的一切法,都有理论的依据,这个理就是我们现在世间人所讲的真理。他这个地方讲「生空理」,这是小乘讲的。小乘是讲生空,生是生灭,生灭统统是空。四谛,它也是生灭四谛,乃至於八正道,无不是生灭法。这个生灭法要再讲得踏实一点,就是我们现在社会里面很流行的,所谓的相对论。这生灭就是相对的!就是相对的。由此可知,小乘教容易懂,不难懂。所以他根据,他有理论的依据,不是随便说的。纵然这个理不深、不圆,与真理不相违背,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,所以它是正理。小乘证得阿罗汉果,称之为正觉,就是他所依据的理论是正确的。虽是正确,不圆满、不究竟。

  【三行法。】

  『行』是修行的方法。这个修行,包括我们日常生活起居、思想行为、待人接物,没有一样不包括在其中。行是行为,『法』就是法则,就是标准。我们的行为得有个标准,有个原则,不能违越这个原则。小乘,「谓三十七道品」,这是他们的标准。三十七道品分为七科,七个科目,它这列出来了。「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圣道」。这在此地就不要一条一条细说了;这是行法。

  【四果法。】

  『果』是证果。它的果,名称叫做阿罗汉,小乘的果位叫阿罗汉。「谓择灭涅盘」,择灭是无为。你看《百法明门论》里面,无为法有六种,小乘人所证的是择灭无为,所以他入的涅盘,叫偏真涅盘。为什么?他从生空当中证得的,偏真涅盘。

  【三僧宝。】

  『僧宝』,「即四果、四向」。四果:须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罗汉,这是四果。四果四向,向就是往这个路上走,还没有证得,像初果向、二果向,乃至於四果向。由此可知,小乘的位次一共是八个,八个位次,也就是八个阶段,四果四向。这是小乘教的三宝。往后这是讲大乘,大乘里面又比较复杂。先说大乘里面最浅的:

  【二大乘始教亦三。】

  『始』是开始。文『亦三』,它也有三种说法。

  【一佛宝文三。】

  『佛宝』里面也分做:

  【一法身。二报身。三化身。】

  那他的『法身』,跟这小乘的法身不一样。小乘的法身实在讲,那个范围很窄小,五分法身,很窄小。你看大乘始教就不相同,大乘的开始。诸位要知道,我们现在算哪个教?这大小乘里头,我们算哪一乘?我给诸位说,咱们不是小乘,也不是大乘,一乘也不乘。小乘的开始是初果,大乘的开始是圆教初住菩萨。你看看《大乘起信论》,你们去看看,你看那个论的题目,「大乘起信」,起信是启蒙,是初入门,你去看看那上面境界,圆教初住菩萨的境界。《金刚经》里面讲,四相四见统统都破了,才是大乘的开始。《金刚经》什么境界?大乘开始。你再看看法相唯识宗的《百法明门》,《百法明门》也是大乘的开始,都是讲的始教。百法的宗旨,一开端就写得很清楚,「一切法无我」。所以百法就是解释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面讲的这句话,「一切法无我」。一切法就说成那个百法,把那一切法归纳成一百大类,告诉你什么叫一切法。一切法,最后结归到哪里?人无我、法无我,这是大乘的入门。我们今天有我、有我所,所以不是大乘,也不是小乘。是不是?这一乘也不乘。幸亏好,你们修的念佛法门,这个法门,说老实话,虽然不是大乘,也不是小乘,它还在大乘之上,它是一个特别乘。大乘比不上它,那小乘当然更不必说了,它是一个特别乘的法门。一切众生遇到这个法门,没有一个不得度的,这个妙!如果不学这个法门,你们想想看这大、小乘谁能做得到?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
  所以这个始教的法身,「谓清净真如」,你看跟这五分法身不一样。五分法身,讲老实话,那个真如的边都没沾到。所以小乘四果阿罗汉没有见性,从这个地方就明显的看到了。大乘见性了,破一品无明,见一分真性,就是清净真如。换句话说,大乘这始教的佛,心地真正清净,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,他都不染。真如你不懂,真如就是真心,真心就是清净心。清净心就是始教佛的法身,这是初住以上的菩萨,大概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都是,我们经上常念菩萨摩诃萨,那个菩萨就是三贤位的菩萨;三贤位的菩萨,这法身就是清净心。这样才晓得,这清净心多么重要,心净则土净。

  二讲『报身』。「谓自他二种受用」。报身是什么?报身是智慧之身。自受用,就是始智,也就是我们讲的根本智。他受用的是权智,是后得智,我们说之为善巧方便,教化众生,那是他受用的报身。所以他受用跟自受用要搞清楚。自受用一定是清净无为,他受用的是无所不为,才能帮助别人!自受用的,这个心地干净,一尘不染;他受用的是随缘不变,不变随缘。随缘是他受用,不变是自受用。这个清净心永远不变,这是自受用。你看二乘没有随缘,小乘没有随缘,大乘菩萨他随缘。

  『三化身』。「大化身千丈,小化身丈六,随类化身」。实在讲,最重要的后面这四个字,随类化身,这是对的。像《普门品》里面,观世音菩萨,《楞严经》上讲的观世音菩萨,三十二应身,应以什么身得度,他就示现什么样的身,这是随类化身。

  【二法宝文四。】

  这『法宝』里面,也是有四个项目。

  【一教法。】

  「谓本质影像」。这就不太好懂,不像前面,前面小教一讲很容易懂。身教是用言语,言语记录下来就是文字,文字是言语的符号,记录下来就是文字,所以那个好懂。大乘,给诸位说,就不在文字,可是怎么样?不离文字,不即文字,不执著文字,也不离文字,这是大乘难了。小乘拿这个本子,本子这样说的,没错的,就行,大乘不行。大乘是经本摊开,意在言外,你要能够体会。如果你依照这个文字,死在字里行间,那就错了。所以大乘讲,「依文解义,三世佛冤」。三世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三世佛都喊冤枉。你不能依照它的文来解它的意思,它的意在言外。所以像《华严经》上讲得好,「佛法无人说,虽智莫能解」。世间再聪明、再智慧的人都不能解佛经。为什么?他来解都是依文解义,他不晓得这佛经是意在言外。

  《无量寿经》里说,《无量寿经》的经文,虽然是说法的人,都没有办法说得出来,可见得那个意思就更深了。不是说别人,说法的人都说不出来。因为《无量寿经》自始至终,完全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,我们怎么能懂?没成佛,怎么能懂?「唯佛与佛方能究竟」。我们今天能说一点点,能听得懂一点,我常说,都是三宝加持;没有三宝加持,《无量寿经》没有人能说,也没有人能听得懂,那个经比《华严》更深。所以这是法宝,这个法宝就是这个教法。本质就是本性里面本来具足的般若智慧,这是本质。影像是什么?影像就是文字,言说文字。你必须藉著言说文字,要契会它的本质,你才能够懂得,所以开经偈里面讲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。你如何在言说文字上体会那个真实义?那真实义是谁的?是佛的?给诸位说,不是佛的,是你自己本性里面的。因为如来本性里面的般若智慧,跟我们自己本性里的般若智慧,是一不是二。如来从他的本质起的这个言相,我们今天藉著这个言相,回归到我们自己的本质,这就对了。这就叫开悟了,叫大彻大悟、大开圆解。所以大乘经比小乘经难,的确是太难了。小乘入手容易,就在文字上入手;大乘入手,要意在言外。换句话说,如果你心地不清净,你没有法子听懂佛所讲的意思。所以那个最重要、最重要的一个关键,就是清净心。佛心清净,我心也清净,他心怎么样动,我就晓得他的意思。他心清净,我心不清净,他那里一个表态,我不懂他什么意思。所以一定要自己心地清净,才能与佛感应道交。你看这个法,教法就不相同,这大乘开始。

  【二理法。】

  就是大乘教所依据的理论,所显示的理论,是「二空真理」。这个二空,就是人空与法空,《金刚经》上讲,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」,这是理。由此可知,大乘始教,就是要把这个理给我们说出来。我们自己要能够真正明白这个道理,这个道理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。你明白这个道理,你不迷了,你这一生会平平安安、快快乐乐。为什么?你没有烦恼、没有忧虑、没有攀缘,你的心多清净!我们今天为什么放不下?理不明。

  今天下午,我们有个老同修,龚志雄居士带著他的太太来看我。我说什么事情?龚志雄说,我叫我太太把那医药费捐出去,我们就不生病,她不相信。我就带来问问师父。他说,我劝她布施;她说,我布施了,不就没有了,愈布施愈少了。这她也不相信,带来见我。三个问题,还有一个问题,他太太在外面找工作,龚志雄就希望他太太把工作辞掉,回家照顾小孩。她说好像做一个家庭妇女照顾小孩,人家看起来没出息,人家瞧不起。来问我这三个问题。

  这三个问题,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讲,要真正把事实真相搞清楚。今天天下大乱,这个动乱的根源在哪里,诸位晓不晓得?不知道,你们不晓得根源在哪里。这个根源实在讲,印光大师早就看到了,《文钞》里头写得清清楚楚的。但是现在印的《文钞》,我看到很多,把这一段去掉了。说个不好听的话,印光大师说,世界动乱的根源,是做太太的不守本分,都去社会找工作去了,不教儿女了。这是社会动乱的根源,为什么?小孩没有好母亲照顾。所以妇女的责任,跟这个男子在外面的责任是完全一样大的。像一棵树一样,妇女做的责任是什么?相夫教子。她这个责任是培养根本,是培养树、培养根。那个先生在外面飞黄腾达,那是开花结果。花果很漂亮,诸位想想,没有根,他花果从哪里来?所以印祖说得好,有贤女,这个世间才有贤妻;有贤妻才有良母,有良母才有人才,有人才,这个国家、社会才真正得到幸福。今天社会上为什么没有人才?没有良母。为什么没有良母?没有贤妻,太太都要去找工作,不能够去理家,不能够照顾小孩。把自己的本分失掉了,就是不守本分。

  我今天把这个道理重复给她听,我说,你先生讲的话是正确的。她说,我小孩可以送到托儿所。我说不一样,完全不相同。母亲亲自带的,跟交给别人带的,绝对不一样。我说,你今天不要小孩,这么一点大送到托儿所,将来你老的时候,你的儿女也不要你父母。为什么?因果报应。你怕不怕?所以古圣先贤的教训是真正有道理。现在人有很多看法、想法错了,决定是有偏差。这个理很重要,一定要明理。

  【三行法。】

  「谓六度万行」。这个行读去声,读恨,做动词讲。行则是它名词,这当动词讲。就是这所有的行为,行为实在是非常非常之多,数之不尽。佛把它归纳成六大类,就叫做六度。这六大类,就是我们行为的准则。我们的思想、言语、造作都要与这六个原则相应,叫做六度。度什么?度自己烦恼习气。布施,布施度谁,不是度别人,度自己。六度都是度自己的。布施,度自己的悭贪。这不肯布施是什么?舍不得!怕这一布施,明天就没有了!他都不晓得,「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」。你命里面有的,说老实话,能把它舍掉吗?舍不掉,愈舍愈多,像这个财富,财富是果报。你命里头有的财富,丢都丢不掉;命里面没有的,求也求不来。命里头有财富,谁给你订的?是你自己修的。怎么修的?修财布施。所以你财布施,布施得愈多,你后来所得的财富也得的愈多。世间人不懂得这个道理,要懂得这个道理,一发财,赶紧布施。这一布施,后来得的财一定超过前面。得到财,还是布施。

  所以台湾供这个财神,供的这个关公,这没道理。现在好像他们把他当作财神爷看待,这个关夫子是财神,这没道理。关公代表的是忠义,这是民族英雄,标榜忠义。中国大陆上供财神是供陶朱公。陶朱公是谁?是范蠡。诸位读历史都晓得,帮助越王勾践复国的一位了不起人物。春秋时代,越国的中兴,再能够复兴起来,本来被吴国灭亡了,以后再能复兴起来,范蠡的功劳非常之大。他等到国家恢复了,所以这个人很高明,他知道越王勾践这个人可以共患难,不能共富贵。有难的时候,患难的时候,是好朋友,他要用你,彼此可以合作;天下太平的时候,勾践心量很小,很嫉才,你有才,他嫉妒你,他容不下你。

  那个时候他有两个好帮手,还有一个大夫文种。范蠡就给文种写了封信,叫他急流勇退,我们赶快埋藏姓名,躲起来,藏起来,才能保全到自己的生命。那个文种就傻,文种说,我有这么大的功劳,越王对我这么好,总不会害死我的,不会的。他还认为范蠡这个忧虑是多余的,结果以后文种果然是勾践赐给他自杀。范蠡,变姓名,改名换姓,去做生意去了。他去做生意去,做生意,发了大财。这一发财之后,统统布施掉,救济一些贫苦,全部布施掉。布施掉后,再从头做起,从小买卖再做起,没做几年又发了,三聚三散。大发三次,是大散三次,这个人真正了不起。所以大陆上供他做财神爷,这很有道理。泰国也供财神,叫什么四面佛财神,那都没有意义。我们中国供的这个财神有道理,你想发财,学范蠡。这是一个经商,商人里头非常好的榜样,他真有道理。所以中国这个民族自古以来,他是崇尚智慧的,他不迷信。财神不供别人,供范蠡。

  了解这个事实的真相,我们就敢布施,就敢舍,知道愈舍愈多。不舍,只有那么多。这么多,逐渐逐渐就消耗掉了,是你不种因!像这个庄稼,农夫,他今年丰收了;丰收之后,他又要去下种子去种,种植。你光收不种,那好了,那下一次就没有了。所以要晓得,丰收是好,还得要下种,这个下种就是布施。所以财布施得财富,法布施得智慧,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。财,我们要;智慧,我们也要;健康长寿,我们也要,这个果都要,但是不肯去种因,那果从哪里来?天上不会掉下来的。尤其是年轻人,希望你们有福,要认真去修布施,为什么?我现在不享,我把福报留在晚年享。晚年什么?体力衰了。所以晚年有福,是真正有福,年轻有福不是有福。年轻把福享尽了,晚年的时候,衰老了,体力没有了,精神也没有了,那个苦难就有得受了。到晚年的时候,能有很多年轻人照顾侍候,这是大福报。这个福报要靠自己修,要现在修;现在不修就来不及了,这叫布施。持戒,就是守法、守规矩,所以持戒是度恶业的,忍辱是度骄慢的、度傲慢的,精进是度懈怠的,禅定是度散乱的,般若是度愚痴的。所以这六大纲领,全是度自己的,一定要晓得。

  【四果法。】

  「菩提涅盘」。这大乘的始教。菩提就是讲的正等正觉,三贤菩萨所证的,正等正觉。那这个涅盘,像《金刚经》上所讲的,「无住涅盘」,他不住生死,也不住涅盘;六道凡夫住生死,声闻、缘觉住涅盘,菩萨两边都不住。

  【三僧宝。】

  「即三贤十圣」。这是他的『僧宝』。三贤就是,这都是讲的圆教。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,三贤。十地菩萨就是十圣,从初地到十地。

  【三大乘终教亦三。】

  『终』就是圆满。自始至终,终是圆满。前面就是开始,也有三:

  【一佛宝文二。一真身。二应身。】

  『真身』,「谓法身,及自受用身」。这自受用是报身。法身跟自受用身是真身。第二是『应身』,应身是他受用身,叫化身。大乘终教,是地上菩萨。前面始教是讲三贤位的菩萨,此地是讲十圣,从初地到等觉,一共十一个位次,这是属於终教。因此这些大菩萨们,为教菩萨能够示现佛的身分,应以佛身而得度者,即现佛身而为说法,所以这个报身是他受用身。那化身,这是教权小菩萨的,教那些小行菩萨,他用的是化身。

  【二法宝文四。】

  『法宝』里面也有四个小科。

  【一教法。】

  「唯心影像」。与前面很接近,前面始教里面讲本质影像,这讲唯心影像。虽然相似,但是有浅深不同。为什么?始教里面讲的本质,是讲的阿赖耶识,阿赖耶识是本质。这个地方讲,唯心比阿赖耶意思要深得多。这个心是什么?是真心,就是真如本性。所以这个契入的深广,跟前面有很大的差别。

  【二理法。】

  「谓二空真理」。这个理论的依据跟始教相同,为什么?见了性。统统都是以真如本性为依据。圆教初住,破一品无明,就见一分真性,这个心是真实的。一直到如来果地都是相同的,只是见性圆与不圆,但是决定真实。所以理是一个,行法也是一个。

  【三行法。】

  「六度万行」。那六度万行,诸位就看清楚了,在大乘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这六个纲领。当然菩萨这个位次浅深不同,这六度的境界也不相同,随其所证,他的境界广大无边。

  【四果法。】

  「谓始觉合本觉」。始本不二,跟如来在果地上所证得的非常接近,很接近了。

  【三僧宝。】

  「谓三贤十圣」。跟始教是一样的。再看下面第四段:

  【四大乘顿教。】

  大乘从始到终是渐教,循序渐进。好像我们念书,按部就班,往上面提升,小学、中学、大学,一年级、二年级、三年级,循序渐进,是前面所讲的意思。那大乘顿教里面所讲的,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什么?天才班,他可以不按顺序的,小学没有念完,就可以去念大学,这是特殊之人,这不是普通的人。

  【但为真性。更无别法。纵使强论。亦不出一性。亦三。】

  所以这个顿,在我们中国佛教里面,禅是属於顿。但是禅,还不是完全都是顿,你看看《六祖坛经》,这六祖亲口说的,他所传的,所接引的是顿教,他接引的对象上上根人。他那个师兄,神秀所接引的是大乘人,大乘人就是渐教。他所接引的,上上乘人,这就不一样。可见得,禅里面,这就是自古以来,所谓南顿北渐,南,就是能大师传的;北,就是秀大师传的。神秀大师传的是渐教,惠能大师传的是顿教。所以神秀大师传的是大乘终教,是用禅的方法,这里面的境界,实在讲是大乘终教的境界。六祖传的,那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情,真的是「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」,他从这里下手。所以说,『但为真性』,这个真性就是真心。本性『更无别法』,从哪里下手?一下手,就从这里下手。『纵使强论,亦不出一性』,不管你怎么说,决定离不开真如本性,这个话是真的。

  我们展开《六祖坛经》,你细细去观察一下,一点都不错。你看六祖最初到黄梅,第一天去见忍和尚,他就跟忍和尚说,「弟子心中常生智慧」,就跟忍和尚说,「我是来作佛的」。哪一个人到佛门里面来,他的目的是来作佛的?这就是顿,他不是为别的来的,他是为作佛而来的。我们今天到佛门里来,为什么?是希望消灾,是希望平安,希望多赚钱,他为这个而来的,他不是为作佛而来的。所以六祖很了不起,他是为作佛而来的,他不是为别的。这就是一开端就顿超了,不经历这些次第。你要是真正发心,我来做什么?我来学菩萨的,我来学初发心的菩萨,再二信菩萨、三信菩萨,好,你还有五十一个阶级,慢慢去爬!人家不要爬,人家一来就作佛。所以这顿与渐,你从这个地方去观察。那他也有三宝,他的三宝跟前面讲的三宝不一样,比前面讲的三宝格外要来的真实。不是从形象上建立的,是从自性里面建立的,这是真实的三宝。

  【一佛宝。】

  「约觉知义」。『佛』就是觉,觉就是佛,觉是宝,觉而不迷。我们平常跟诸位讲三皈依,实在讲,三皈依的意思就是自性三宝,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处。觉而不迷,就是佛宝;正而不邪,就是法宝。

  【二法宝。】

  你看注解,「约轨持义」,轨是轨道,不会出轨的,不会越轨的。持是保持。这个轨是什么?正知正见,就是《法华经》里面讲的,「佛知佛见,入佛知见」。佛知佛见,就是法宝。你能入,入就是佛宝;入也是僧宝,僧是不违背的意思。一切事、一切时、一切处,一切顺逆境缘之中,都不违背自性。换句话说,都决定不违背觉不迷、正不邪、净不染,这才叫顿超,一下就超出了。

  所以六祖那个法门的确是快,可是问题这关键在哪里?关键要在看破、放下。看破是智慧,放下是功夫。不但世间一切法要放下,一切诸佛之法也要放下,放得干干净净,「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」,这是顿教三宝。由此可知,这个佛法僧是一,一而三,三而一。佛就是法,就是僧;法就是佛,也是僧;僧就是法,就是佛,是一而三,三而一。真正是一法,是入不二法门。所以六祖说,二法就不是佛法,佛法是不二法。哪里来的三!三就是一,一就是三,这就对了。末后:

  【五大乘圆教。】

  『圆』是圆满,究竟圆满。

  【文三。一佛宝文二。一融三世间十身。二佛自具十身。】

  这『三世间』,三种世间。三种世间就是一,说实在话,佛为迷而不觉的人说三,对觉而不迷的人,说老实话,一也没得说。说一,也把人说迷糊了,一也没有,哪里还有三!禅家所谓的「万法归一,一归何处」,一也没有,这才真正能契入。你还有个一,一,那所谓是百尺竿头,停留在百尺竿头,并没有超越。百尺竿头再进一步,一也没有了,你的心才到真正清净,有一个一还不行,还不是到真正清净。

  这三种世间,就是「众生世间、器世间、智正觉世间」。众生世间,如果我们把这个范围说得宽一点,就是六道凡夫,这是众生世间。智正觉世间,就是阿罗汉以上,四圣法界,佛、菩萨、声闻、缘觉,这叫智正觉世间。器世间是环境,六道凡夫有环境,四圣法界也有环境,环境是器世间。西方极乐世界,它有依报,依报就是器世间。所以说器世间,这十法界的器世间都在里面,就不要再分了,这是把这个世间分为三类。

  『十身』,底下有个注解,这个注解跟这上面是一样的,所以注一个就可以了。这是「融三世间十身」,一即是三,三即是一。诸位要明白,十身就是一身,一身就是十身。这个十身是「菩提身、愿身、化身、力身、庄严身、威势身、意生身、福身、法身、智身」。这个名词统统列在此地,解释是在前面经文里面,在《华严经》里面。清凉大师注解,也注得非常详细。我们在此地,这也都省掉了。略说,像《教乘法数》、《三藏法数》里面统统都有,那个解释很简单、很扼要,可以做为参考。

  【法宝文四。一教法。】

  「谓别教一乘」。别是拣别,不同於菩萨。如果说同教,那就跟前面菩萨是同等的,同样的;别教与前面菩萨不一样。前面说大乘,他这是一乘,一乘是一佛乘。佛在《法华》、《华严》,才说出这个教义,「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」。二乘就是大乘、小乘。三乘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。佛在这个时候才给我们真正说出来,佛的教法,唯有一乘法。说二乘、说三乘,都是佛的方便说,不是真实说。真实说,唯有一乘法,这才是真实说。所以《华严》是一乘,《法华》是一乘。《无量寿经》既然是「华严奥藏,法华秘髓」,当然更是一乘。

  我在前面说过,念这一句阿弥陀佛,念这《无量寿经》,不是大乘,也不是小乘,现在才知道,原来是一乘。博地凡夫就修一乘,这不可思议,难信之法。谁相信?菩萨都不相信,唯有佛相信,「唯佛与佛方能究竟」。这是我们自己如果没有这个信心,这个机会,这一生真的错过了,那太可惜了。所以外面人家瞧不起我们,应该的。为什么?他不是佛!他说他什么菩萨再来的,没错,菩萨也不相信,是不是?对吧!所以你自己要了解。他是这个菩萨来,那个菩萨来的,我们点点头,菩萨不相信。这个法门是「唯佛与佛方能究竟」。我们所修的是一乘当中的一乘,了义之了义。这实在难懂,诸位一定要知道。这是教法。

  【二理法。】

  「谓法界十玄」。这个法界是什么?就是四无碍法界。特别要讲的,理事无碍法界,事事无碍法界。十玄,就是十玄门。《华严》里面具足十玄的意思,其他一切经里头都没有的,唯独《华严》具足十玄。你来看《无量寿经》,《弥陀经》是《无量寿经》的小本,《无量寿经》也具足十玄。黄念祖老居士,他那个注解里面,就在经典,引那个经文一条一条的,引得清清楚楚,跟《华严经》无二无别。所以古人称这个经为中本《华严》,有根据。《华严》的特色,就是四无碍法界十玄门。四无碍法界十玄门,《无量寿经》统统都具足,那还有什么话说!一切经里面没有的,《无量寿经》统统具足,这个理。

  【三行法。】

  「谓行布圆融」。行布是次第,圆融是没有次第。这次第跟没有次第是一不是二。行布不碍圆融,不妨碍;圆融也不妨碍次第。你说他有没有五十一个阶级?有。是不是真有的,没有。一即一切,初发心就成正觉,圆融。所以它叫圆教,不像顿教,顿教里头没有这个阶级,的确是没有,它这里有,有怎么样?有,又是圆融的。像我们从一楼到十一楼一样,我们坐电梯,你说有没有?有。虽然有,一下就上去了。虽然一下上去了,但是一层、一层的,还是渐进的。那个循序渐进,好像爬楼梯,那个一层一层很清楚、很明白。这个一下上去了,也是很清楚、很明白。彷佛这种情形一样,这是它的修行方法,所以跟小乘、跟大乘完全不相同。

  【四果法。】

  「谓依正无碍」。大中现小,小中现大,就是四无碍的法界。

  【三僧宝。】

  「谓海会菩萨」。就不是前面讲的三贤十圣。这个海是什么海?法性海。真如法性里面,会是聚会,那些菩萨众。那是谁?没有一个众生不是僧宝、不是菩萨。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除自己之外,没有一个不是善知识,「情与无情同圆种智」,这是他的僧宝。前面四教没有这个意思,圆教这才具足圆满。那这是三宝里面,这别相,别相三宝。

  今天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