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(第四十九集) 1989/1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:04-003-0049
《疏》文里面的经题我们已经介绍过了;我想《钞》里面这一段就不必再讲了。我们看一百六十五面,第三卷。第三卷是「广释归敬请加」。古德无论是讲经,或者是造论,造论就是给佛经做一个注解,这个注解有两种:一种叫释经论,就是依照经文,一句一句的来解释,像我们这个《疏钞》,就是属於解释经文的,叫释经论;另外一种叫宗经论。宗经论是不依照经文一句一句来解释,而是发明全经重要的义趣。像佛经里面,著名的《瑜伽师地论》、《大乘起信论》,这一类都是属於宗经论,它不是解释一部经的。像《大智度论》,它是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的注解;我们这个《华严经疏钞》,也都是属於释经论,有这两种。
在造论或者讲经之前,一定要求三宝加持。佛法,纵然是有修、有证的人,也很难完全明了如来真实义。所以一定要求佛加持,希望所讲出来的意思,跟佛的意思能够相契、能够相应。也就是告诉大众,不是自己有能力来讲解,不是自己有能力来作注疏,那这也是谦虚。这个地方,这一段是不能少的。我们看疏文:
【稽首皈依真法界。光明遍照诸如来。普贤文殊海会尊。愿得冥资赞玄妙。】
这一段的科判在第九面,上一栏的第一行。这是第二大段,第二大科,「归敬请加」,求佛的加持。这两段里面,前面三句是归敬三宝,佛、法、僧三宝。这一首偈子一共四句,末后一句是「请加」,愿得。三宝里面,底下有两段,那是在《钞》里面,我们就看到「能归三业」,所归的三宝。这个三宝就是佛、法、僧。佛法僧,没有按佛法僧的次序,先是法宝,再是佛宝、僧宝,三宝具足。我们可以现在来看注解、看钞,翻过来一百六十五面倒数第三行。
【第二。】
这是第二大科。
【归敬请加。於中分二。初三句是归敬。后一句请加。】
这一共是四句偈。
【初中又二。初有四字。是能归三业。稽首归依。】
就是『稽首归依』这四个字是能归。后面这两句半:
【后有一十七字。即所归三宝。真法界下。今初」。】
前面把这个,虽然是四句,四句里头段落清清楚楚交代出来之后,底下我们就要来研究。
【稽首归依者。】
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顶礼,五体投地,在礼节里面这是最敬礼,最恭敬的礼。虽然现代的时代跟古时候不相同,敬意是一样的,但是在形式上,古今有很大的差别。譬如从前在帝王时代,一般老百姓、臣子,见到帝王行最敬礼,是三跪九叩首,这是最敬礼。三跪九叩首的礼,比我们佛门的礼要麻烦。我们佛门只三拜,三跪三拜,比世间的礼简单。现在最敬礼是三鞠躬,这就是形式上不相同。但是佛门依然保持著古礼,为什么不改一改?实在讲是可以改的。佛教到中国来,可以说自古至今改的地方很多,可以改。但是这个最敬礼,还是不改的好,原因在什么地方?因为它是一种修行的方法。如果我们行三鞠躬,这『稽首』的礼是达到了,可是修行的目的达不到。所以佛门礼敬里面,是一种非常好的修行方法,这是不能不知道的。
我们现代的人,就是连很小的小朋友,都知道健身,身体要强壮,身体要健康。佛门里面健身,用什么方法?就是用礼拜。而且礼拜是真正可以能达到健身的目标。世间许多健身运动未必能达到,佛法修这个礼拜是真正可以达到,你只要懂得这个原理,依照这个方法去做,它是非常圆满、高级的养生之术。礼拜要恭敬,以至诚恭敬心,至诚恭敬心就是清净心,一念不生,心清净,这是养心。身体就像一部机器一样,这个机器是要运作的,是要动的,它要不动就坏掉了。
我搬到此地来,简居士送了我一个小电视,我常常不在家,出国。这个电视放在这里没有人动,没有人动就故障了,一打开,画面就会乱跳。什么原因?他们说,你这是很久没有用了。不管是什么机器,只要很久不用就会生故障。身体也是个机器,身体要常常不动,什么毛病都来了。现在人富裕了,心天天在动,想东想西,心在动,不应该动的,他偏偏动;身,需要动,他很安逸的不动,他恰恰相反,这个身体怎么会好?所以生病了,是心也病了,身心两个都病了。所以佛法教我们身心健康,心要清净,身要动作,所以古人有专门修礼拜这个科目的,一天拜三千拜。不是专修这个科目的,一天至少能拜一百拜,很好,这个运动量就够了。
所以拜佛,一方面是对三宝至诚恭敬,同时又收到养心、养身的目的。特别是在现代这个社会,大家劳动的机会愈来愈少,因此五体投地的最敬礼是很有必要的。如果大家早晨能拜五十拜,晚上拜五十拜,很好,对於你的身体健康会有很大的帮助。这是我们理解就晓得,这个仪式还是应该要保存,不要废弃,不要把它改成三鞠躬,有它的道理存在。底下讲:
【稽者。屈也。至也。首者。头也。】
就是五体投地,敬礼。
【皈者。向顺之义。依者。凭托之意。】
也就是『依』是依靠,『皈』是回头,我们这样说,大家就更容易理解。皈是回头,依是依靠。三宝,浅而言之,是觉、正、净。佛是觉的意思,觉而不迷;法是正的意思,正知正见;僧是清净的意思,是和睦的意思。因为僧团是依靠六和敬,要修这六条戒,六和。这个皈,就是从迷惑回过头来,依自性觉,这叫皈依佛;从错误的想法、看法回过头来,依正确的想法、看法,我们现在所谓建立正确的人生观,那就是皈依法;从染污回过头来,依清净心,这叫皈依僧。这是大乘佛法里面一般的说法,本经说的比我们通常讲的要详细很多。我们看这个文:
【疏主欲拟制述。先起三业。虔恭敬仰。屈己头顶以至於地。心冥佛境。口诵词句。剖析心诚。乞求加护也。】
这个意思刚才跟诸位说明过了。在从前讲经、作注都要先求三宝加持。『疏主』,就是作这一本疏的人,清凉大师。拿现在来说,就是这本书的著作人,疏主。他想写这本书,做这个注解,先求三宝加持,『三业』恭敬,这就是五体投地。这是外面的仪态,外面的礼节,形式上的礼节;最重要的是内心的相应,『心冥佛境』。佛跟我们凡夫不一样的,就是佛没有妄念。有了妄念,就叫凡夫;没有妄念,就叫佛菩萨,佛菩萨跟众生差别就在此地。如果我们自己把一切妄念放下,心地恢复到清净,我们的心跟佛心就没有差别,所以说是心冥佛境。唯有这个心与佛心相同,佛的真实义我们才能够发明,才能够体会得到。所以要想懂得佛经的意义,靠研究没有用处的,什么收集很多参考资料也没有用处的。你把古今中外几十种的《大藏经》念遍了,还是没有用处的,你不会懂得如来真实义的。
这个如来真实义到哪里求?不能向外求,向自己内心里面求。内心里面求,有求必应,为什么?六祖说得很明白,「何期自性,本来具足」,哪还有求不到的?我们自己心里头本来具足的!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之法,我们自心统统具足,一条都不缺少。只要你能够恢复自性,十方如来在那里点一点,我们就通了。为什么?我们有,他说这个样,原来我也有。我从心性里拿出来,跟佛心性流露出来的,无二无别,就是这么一桩事情。所以佛法不能向外求,向外求就错了,这心外求法,那叫外道,这是回头可贵。所以心冥佛境,『口诵词句』,口里面念三皈,念这求加持的偈子,心与口一样要相应。『剖析心诚』,以真诚心求佛『加护』,加持护佑,使这个注解写出来不违背佛的意思,能够利益一切众生。这是把他为什么在这个经注解之前,求三宝加持的意义说出来。下面再设问答,深入的去探讨。
【问。何故最初归敬三宝。】
这里就讲得详细。唯有大经分量大,文字多,就说得详细,所以《华严经》实在是非常好的一部书。过去方东美先生在世,极力的赞叹这部经典。他老人家是哲学家,他的心目之中《华严经》,他没有把它看成是佛教一部经典,他把它看成世界上一部哲学书。他说是古今中外,全世界最好的一部哲学概论,他把它说为哲学概论,非常的欣赏。我听他讲这个话都讲过很多次。他说这部书里面,有非常周密的方法,这是周密详细的方法论,有精深博大的哲理、理论。最难得的是如何把这个博大精深的理论,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上,把它做出来,他说这是所有这世界上哲学书里头没有的,这个书有。就是末后这一品,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把《华严》的理论、方法,表演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之中,把它活用起来。所以这部书是活的,不是死的。这是很难得。这就说得很详细。
【略有七意。】
略说有七个意思:
【一显示吉祥故。二发生信心故。三令知恩德故。四仪式应然故。五表有承禀故。六为求加护故。七随顺先圣故。】
这是把七个意思标题先说出来,下面一条一条来给我们介绍。
【且初。】
『初』是第一个。
【显示吉祥者。三宝功德。第一吉祥。】
我们中国古人,见面祝福第一句话就是『吉祥』。现在年轻人,没有见到从前这个社会,人与人见面第一句话说什么?现在见面第一句话,你好。古时候人见面,不是你好,你们看古装剧里面,你能够看到。你看一般人见到皇帝,皇上吉祥。是不是?最吉祥的是『三宝』。我们过年常常祝贺,也用如意吉祥。所以三宝是『第一吉祥』。
【故於最初先申归敬。欲令所制久久流通。】
目的是在此地。
【二利吉祥故先归敬也。成实论云。三宝最吉祥。故我经初说。】
这吉利安详,是我们世间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。可是希望得到的是果报,果一定有因;如果不修因,我们所期望的这个果报终究不能够得到。我在过去,每逢过年看到人家寄贺年片上面写的,年年如意,岁岁平安,好是好,这都是果。所以我就给它加上两句,加两句是修因,诸恶莫作,就岁岁平安。你作恶怎么会有平安?不可能!你要年年如意,那就得众善奉行,是不是?加上两句,有因有果,这两句话才圆满。所以以后我们想,我们设计一个贺年卡,四句,有因有果。不要迷在那个果上,因忘掉了,怎么求也得不到,得不到的。所以我们要想求吉利安详,怎样求?归敬三宝。归敬三宝,觉不迷,正不邪,净不染,那吉祥的果报当然得到!所以『三宝最吉祥』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不是说我们学佛,自己夸自己,自己赞叹自己,不是的。三宝是自性三宝,唯有皈依自性三宝,这住持的三宝,就是外面三宝,才能真正加持在上面。外面是增上缘,我们内里头有因,有因才能感得外面的增上缘,使我们如意吉祥能够很快真实的得到,这是第一个意思,最吉祥的意思。
【二发生信心故者。欲令后人闻此教典。不起疑惑。生起信心。故於最初先叹三宝。令於三宝生顺信已。方於正教不疑谤故。】
这句的意思也很显然,自己总是凡夫,没有成佛!我们自己所说的、自己所做的这个文章,人家看到某某人;某某人,我还没看在眼里,信心就很难建立。也就是说明,自己的威德不能服人。威德不能服人,怎么办?藉三宝。这不是我说的,佛说的,佛的意思;大家听了没有话说,信心才能够建立。决定不是自己有能力讲经,也不是自己有能力给经典作注解,是三宝威神加持,启发后人增长信心,这是第二个意思。
【三令知恩德故者。】
使我们接触到经卷就生起要报恩之心。
【谓佛有说法恩。】
佛不出世,世间没有经典,一切经典是佛说的,佛这个恩德是非常之大。
【法有生解恩。】
佛不能常住在世间,虽不能常住在世间,但是佛的经典可以普遍流传在世间。佛在世的时候,佛是我们第一个要亲近的人;佛不在世了,经典是我们第一个要亲近的书籍。佛不在世,法宝是第一。我们读诵经典能够开智慧,这就是『生解』。於世出世间一切法,我们得到正确的理解,有这个恩德。
【僧有传教恩。】
经典毕竟有它的深度,《华严》上说得好,「佛法无人说,虽智莫能解」。这是《华严经》上的两句话,佛法要没有人给你说,世间再聪明智慧的人也没有法子理解。原因在哪里?心与佛的心不相应。世间人,现在佛学很流行,许多知识分子都在看佛经、研究佛经,到处讲演佛经,还有许多的著书都出版,显示佛学的气象好像是相当的蓬勃。那《华严经》上这两句话就没有意义了。如果我们深入一观察,你就晓得佛所讲的没错,佛法要什么人来说?要有修行、有证果的人来说。因为证了果的人,他的心跟佛的心就一样了。
我们还是用古人的比喻来说,古人比喻,把晚上的月亮,十五的满月、圆月比作佛,那个没有满的月比作菩萨。菩萨有许多等级,好像那个月光,我们看初三,就个月牙,初四又多一点,逐渐逐渐到十四就接近圆满了。十四的月亮,就好比是等觉菩萨;初一、初二没有月亮,没有;初三那个月牙,就好比圆教初住菩萨。初住菩萨证果了,虽然那个月牙,那是不是真正的月亮?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他那个月光跟十五的月光一样不一样?一样的,只有大小不一样,都是真月,绝对不是假的。所以圆教初住菩萨所证得的,跟如来果地上所证得的没有两样,只有大小浅深不同。他的正确性是完全相同,才能解如来真实义。如果没有这种程度,把经典展开来,是在那里胡思乱想,用我们自己的意思来解释经,这就一定有错误。
所以经典正确要理解,给诸位同修说个老实话,不可以通过思考。你说你要讲经要不要预备?预备不行。预备就不是如来真实义。为什么?通过思考了!想想,这一句怎么讲法?那一段怎么讲法?这个不行,落到第六意识里头去了。不要通过思考,经本一展开就生无量义。再看听众,听众程度深就深讲一点,程度浅就浅讲一点;时间长就多讲一点,时间短就少讲一点,浅深长短,没有一样不自在。这是怎么回事情?给诸位说,经典展开,释迦牟尼佛说的。你所讲的是什么经?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经,是自己真如本性现证的这个经。展开《华严经》,把自己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《华严经》看的这个引出来了,这引出来。那要得了什么准备?准备,那你不是自性的。所以叫称性而说,这就是说明为什么要有修有证。
我们中国古来这些高僧大德,乃至於在家修行的这些居士,证果的人很多。实在找不到证果,那是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,真正证果的人找不到了。这就是众生福报浅、业障深,圣人不来,世界乱了,圣人不来了。这种情形之下就找不到证果之人,得找一个真正有修行的人他来说,虽然不像证果的人说的那么样的亲切、那么真实,他也能说一个彷佛,比较接近一点,可以说,他能说到一个相似,这是真正有修行的人。这真正有修行跟真正做学问的人,不一样。做学问的人,他天天在那里研究,去看这个,找参考资料,去读书的,那个不行,那个不是的。真正修行的人,修什么?修戒定慧,这就真正修行人。修戒定慧,他没有明心见性,这个叫有学没证。证是要明心见性才叫做证,不到这个地位,不能叫证。
在我们净土宗,我们提倡念佛法门,如果按照一般的标准,那要念到理一心不乱,这就叫证。事一心不乱以前都叫做修,有修没证,这是按照一般标准来讲。可是净土宗有净土宗特别的标准,跟一般的标准不一样。他这个标准是什么?只要功夫成片,就叫做证,就证果了。为什么?功夫成片就决定往生,生凡圣同居土。即使生凡圣同居土下下品,也算证果,所以它跟其他宗门教下的标准的确是不相同。它是特别法门,这个法门也特别的殊胜,成就也不可思议。
这就说明,要真正由出家人来讲解、来承传。此地这个僧是个广义的。大家不要一看到这个是一定指出家人,那你这个说法就错了。僧的本意是和合众,和合众就不分在家、出家,修六和敬是出家人为多,多数就做了代表。其实在家也有,还有出家、在家混合的,这样和合众的团体。像在中国、在古印度,世尊当年在世的僧团,可以说是完全是出家人,没有在家的弟子参与僧团。因为那个时候生活方式不一样,出家人都去托钵,日中一食;在家人没有办法,生活方式过得不一样,所以不适合参加僧团。佛教传到中国来,都是在寺院里头进修,因此在家人也很方便参与僧团,於是乎这个僧团就变成在家、出家二众共修的团体。
像我们净土宗,最早慧远大师,在庐山建立第一个念佛堂,提倡专修专弘。那个时候的净土经典,只有一部《无量寿经》。根据《无量寿经》这部经来修行,开净土宗。大家在一块共修的,一百二十三个人,这里面在家人就有不少。所以这些在家人参与僧团,他们也是僧众。因此这一个「僧」是广义,不是狭义的。依照佛法的修学,传佛的教法,无论是在家、出家,都叫做僧。因此四众弟子都有责任弘法利生,都有这个责任。所以这个僧,有代代相传,慧命不绝,有这个恩德。如果没有历代传承的人,我们怎么会有机会遇得到?那这样一看,三宝於我们的恩德就很大了。底下说:
【若无佛宝。即无人说法。若无法宝。即无由生解。若无僧宝。即无人传教。是以由佛说法。由法生解。由僧传教。令得听闻。由此三恩。方成慧悟。令知恩德故。】
所以我们看到经典,展开经卷,对於三宝要有报恩之心,要知道恩德。知恩、报恩是我们的性德,这不是勉强的,是你本性里面法尔自然的流露。我们常常在道场上提示同修,要想入佛法,入佛法,实际上就是《无量寿经》上讲的,「开化显示真实之际」。它这句话讲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也就是入自性,真实之际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如本性。要用什么方法?要用至诚心、要用恭敬心。因为真诚、恭敬是性德,以性德来开发性德,性德才能够显露。要紧在此地,绝对不是说,佛对我们有这么多恩德,你们这些学生一定要恭敬礼拜他,那佛那个心量太小了,还贪图人家恭敬。他的烦恼还没断!不是这个意思。这真正的意思就是不是性德不能开发自性,问题在这里。佛、法、僧,这三宝确实对我们有恩,用这个恩引发我们的性德。就是引发我们的真诚恭敬,用真诚恭敬再开发我们的自性,是这么一个道理。绝对不是说,佛,你们对我不恭敬,我就不教你,没这个道理,那佛谈得上什么慈悲平等?那都是假的。佛的心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所谓是清净平等慈悲。你有了这个工具,他帮助你;你没有这个工具,他想帮帮不上,这个工具就是真诚恭敬。
所以佛法从哪里入门?就从这入门。过去有人问印光法师,这佛法很好,是好,很羡慕,有没有什么秘诀,能叫我们一下就入进去?印祖也很高明,他的回答说,有,「诚敬」这两个字。真诚、恭敬。「一分诚敬,得一分利益;十分诚敬,得十分利益」。换句话说,没有诚敬,佛法的真实利益是一分也得不到,这是真的。佛法什么利益?佛法的利益就是教我们断烦恼、开智慧。我们还有贪瞋痴慢,还有是非人我,还有嫉妒,这没入进去;讲得再好,讲得天花乱坠,也不是佛法,这一点诸位要知道。不但佛法如是,世间法也是这样的。像我们中国古人所讲的,「学问深时意气平」,一个有学问的人,他的态度,处事待人接物一定是温和,一定是平静。孔老夫子,学生大家来对老师下个评语,学生们这个评语的总结论,结了五个字,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,你就晓得孔老夫子的为人。温是温和、善良、恭敬(对人、对事都敬,敬人敬事)、节俭(私生活节俭)、礼让(不跟人相争的)。没有听说学生对孔老夫子,孔老夫子傲慢、瞧不起人,有些不如他的,他没有看在眼里,这样的字眼在儒家典籍里头找不到。现在人学了一点点东西,值得骄傲。你们看看孔老夫子,哪一点值得骄傲?诸佛菩萨,你们去查查看,哪个诸佛菩萨,他有一句话是值得骄傲的?没有。如果说学问愈长,傲慢心愈多愈重,这不是真学问,这就是佛法讲的「世智辩聪」。真正的学问,学问愈增长,人愈谦虚、愈温和,这叫学问。所以实在讲,我们中国人讲的学问,就是佛法里面讲的般若智慧,这是学问。现在人把知识当作了学问,这个搞错了。知识跟学问是两桩事情,有知识,真的不见得有学问;有学问的人必定有知识。这是我们一定要把它搞清楚,要知道。
所以为什么要知恩、报恩?晓得它的原理,我们就不会怀疑、不会反叛。有些人,你叫我恭敬,我为什么要对你恭敬?他就有个反抗的心理,就不能接受。这样真正的功德利益,实在讲,当面错过,是很可惜的。我们晓得这原理,知道恭敬心是开发自性必须具备的条件,绝对不是佛菩萨、老师所要求的。佛菩萨、老师看到你有这个工具,他帮你一个忙,给你做个增上缘。佛菩萨并不偏心,你对他恭敬,他就对你好一点,不是这个意思;那是世间人的意思,佛菩萨没有这个意思。佛菩萨,你有这个工具,那我就应当要帮你忙;你没有这个工具,我想帮也帮不上,就是这么个道理。好像我们凡夫眼睛看起来,他对佛菩萨恭敬,佛菩萨保佑他,这是凡夫的观念,凡夫的错觉,实际上不是如此。
【四仪式应然故者。世间臣子。凡有所为。先白君父。方合仪式。三宝恩德。逾於君父。大师之心。何啻臣子。将欲发扬正教。先白三尊。仪式应然。故归敬也。】
这点是说明佛法不离世间法,佛法不坏世间法,要辅助世间的教化。世人的礼节,如果有什么事情,想做一桩什么事情,一定先要向父母报告;臣子想做些什么事情,一定要向君王报告,得到他的同意,得到他的准许,这才能做,这是我们对长上的尊敬。同时,年岁大的人,经验丰富,他知道得多,他考虑得远,怕我们年轻人有所疏忽,我们向他报告,经过他的同意、考虑,不至於有大的错误,所以这是应当的。世间法如此,出世间法也不能例外,也要辅赞世间法,辅助、赞叹是拥护世间法。所以佛法也跟世间法一样,弟子要做的事情,也要向老师报告。老师不在了,老师的形象在,这个仪式还是不能够失掉。所以这后半段讲,『三宝恩德,逾於君父』,三宝对於众生的恩德,超过君王、超过父母。『大师之心』,这个大师是清凉大师,就是作注解的这个人。清凉大师的用心跟臣子没有差别,要替这个书作注解,他先要归敬三宝,所以在仪式上应该是要这样做的。
【五表有承禀故者。】
这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所谓的师承。不是自己的意思,不是自己随便说的、随便写的。
【欲显所述且非胸臆。】
不是自己心里想的。
【皆依圣教。尽有经典。承禀三宝所证所说。制成此疏以诲后人。故於最初先申归敬。】
这表示自己所作、所说的,不是自己的意思,是佛菩萨的旨意。也就是说,清凉大师所讲的都有经典做依据。这是佛灭度之前,教给我们后世的弟子们,四依法。四依法里面,第一个是依法不依人。法是经典,我们自己修行、我们教别人修行,都要以经典为依据。所谓是「离经一字,便是魔说」。你所讲的、你所修的,与经典上不相应,那是魔,那就不是佛法。一定要以经典做依据,所以依法不依人。第二是依义不依语。这一句非常重要。佛知道,当年所集结的经典是用梵文书写的,以后会传译到全世界,要经过许多的翻译。翻译不要紧,依义,意思对就行了,言语没有关系。言语没有关系,文字是言语的符号,没有关系。你怎么写都没有关系,只要意思不错就可以了。所以同样一部经典,流传在中国,有经过多次翻译的。像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《金刚经》,我们中文本里头就有六种不同的译本。六个人翻的,原本是一个,六个人翻的,不可能说每个字都相同,不可能的。他们用的字不一样,用的句子不一样,但是你把它比对看看,意思是一样,这就行了,佛就同意。所以这个以后就不要争论,不要打架了,我这个翻得对,你那个翻得不对,不要起这个争论,意思对就行了。不一定梵文那个什么字,比照我们这个什么字来翻,用不著,没有那么呆板。所以依义不依语。
第三个,那就更讲求,是依了义不依不了义。这是交代我们后人,对於佛所说的一切法,我们要选择了义,要能够舍弃不了义。了义跟不了义,给诸位说,没有一定的标准。这个标准,因人而异。每个人的根性不相同,所以了义并无标准,这是诸位一定要知道的。我用的,我觉得这个经对我是了义,对你未必是了义。你认为那个经是了义,你修了很有受用,对另第三者未必是了义。正如同,好像这个药一样,佛的经典很多,就好像那个药店,卖的药很多,你选择什么药?选择你对症的药。你害的病跟别人害的病不一样,所以你到那里去选择对症的药,这个药到病除,这就叫了义;病要除不掉,这就叫不了义。所以你用这个方法一定要能治病。治什么病?治心病。把你的妄想、执著、烦恼统统治掉,这个有效。妄想、分别、执著、烦恼要是治不掉,这个药对你就没效,你学了就没有用处,我们俗话常讲,功夫不得力。修了一辈子,很用功、很勤苦的在修学,不得力。烦恼不能断,天天还起来,临终的时候手忙脚乱,那怎么行?这就叫不对症。所以要慎重去选择了义的经典,选择对症的经典。第四条叫依智不依识。这一条很重要,识是什么?感情用事。我们现在学佛的很多人,为什么修不成功?太感情用事,这是佛的大戒,不要感情用事。依智,智什么?理智。识就是感情。我们要依理智,不要感情用事。这是佛对末世弟子们四条大戒,叫四依法。佛不在世了,我们能够守住佛的四依法,如同跟在佛的身边没有两样。纵然在末世,像《楞严经》上所说,「邪师说法如恒河沙」,我们也不会迷失方向,也不会迷失自己,也不会走错路,守住这四条就行了。
所以清凉大师表示他有师承,他不是随便说的,不是随自己的意思所说的。每一句、每一个字都有经典理论的依据,虽然跟经文原文不一样,但是意思是相同。所以此地讲,他是『皆依圣教,尽有经典,承禀三宝所证所说,制成此疏以诲后人』,这是他的师承,表示他负责任。老师对於学生一定要负责任;如果老师对於学生不负责任,这就不是师道了。
所以今日之下,师道没有了。现在学生跟老师是商业化,主人跟顾客的关系,不是像从前这师生的关系。从前老师把学生看得比自己的儿女还要重要。如果你这个老师有私心,教好你自己的儿女,学生没有教好,你这个老师以后在社会上,不会有人再瞧得起你。像从前考科举,学生中了进士,他自己的儿子没考取,落第了,这个好老师,没有私心,好老师。如果儿子考取了,学生没有考取,这个老师以后在地方上没脸做人。所以那怎么办?也许自己的小孩是个天才,所以易子而教,决定不教自己儿子,自己儿子送给别人去教去,道理在此地。自己不教,送给别人去教去。所以从前师道非常之尊严,老师的恩德跟自己父母没有两样,的确负责任。学生成败的责任,老师要担负上。
现在学校老师是国家雇的,拿薪水的。我过去也教过几年学校,我教的时候心里也很难过。我们到学校去,坐学校的校车,大家老师在一块聊天,也有一些老师说真心话。我们这个当教授的,到学校来干什么?混薪水袋的,学生来是混分数的,我们两边都满足了,皆大欢喜,就很好了!真的,是这么一个心态,这就是不负责任的教学。而且现在学生说老实话,你还不能认真教他,认真教他,这个老师太严格了,算了,不选他的课。所以现在老师要有本事带著小孩玩,带著什么?他高高兴兴、欢欢喜喜,学生对你评语也好,学校对你也好,某老师是真好,某老师天天带学生玩,考试就先把题目告诉同学,各个都是高分,所以皆大欢喜。学生对老师打评语,某个老师是真好,学校年年都要聘请他。这一严格,学生就有打报告,某个老师不好,我们学校最好下一期不要聘请他,不要聘他,老师薪水拿不到,是不是?这是教育失败。我在学校教了五年,我们那个学校多数老师都是这么一个心态。所以从前方东美先生在台大教书,我亲近他老人家,他说这哪是教书,误人子弟。他说学校里接受这个聘书,是加入误人子的行列,真的。
所以师道在今天不存在了,这是我们最痛心的一桩事情;没有好老师,社会上就没有好的人才。社会的动乱,现在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,以后愈来愈乱,愈来愈苦,这是必然的,这不是预言。我们看到现在造的因,就晓得将来的果报。我们今天的果报是三十年前所造的因,中国讲,三十年是一世。你看看那个世界那个世的写法,三个十,三十年叫一世。三十年前造的因,三十年后就结果。过去造的那个因,是我们今天社会的果报。现前社会所造的因,三十年之后,那个果报比今天还要难以忍受。诸位想想,三十年前的学生,小学生、中学生、大学生;那再看看今天学校的小学生、中学生、大学生,他们想的什么?念的什么?他们需要的什么?我听说在台湾现在有不少中学生都去做股票去。三十年前,还没有听说哪个大学生去搞股票,没有。哪个大学生去用非法的手段去赚钱去,这个很少听说,现在相当普遍。也就是说,贪瞋痴慢、见思烦恼,现代的学生比过去三十年要增长了好多倍。三十年之后结的果就很可怕了,有因必有果。
这个社会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到真正正常秩序?恐怕要有一个很大的灾难,人类遭受非常的痛苦,他才会觉悟。小小的苦难不会觉悟的,要有大苦难,这才会觉悟,才会清醒过来,才会认真想一想,古人那些想法、做法还是有道理的。所以真正要想天下太平,如果不能恢复孔孟的教育、大乘佛法的教育,天下没有太平的一天,也没有安定幸福的指望,这是真的。孔孟、佛法就这么好吗?不是的。孔孟与佛菩萨没有私心。我们今天要尊孔孟、尊佛菩萨,真正的意思,不是尊敬他的人,是尊敬他的学术,这个学说是从至诚心里面流露出来的,他的见解、他的思想是利益一切众生,没有为自己想过。
孔老夫子如果说是为自己想,说老实话,在春秋那个时代,他就可以统一天下了,不用等秦始皇,他可以统一。那个时候都是小国,诸侯,国家都不大。所以大国不过百里,从南到北,一百里就是大国,没有我们现在一个县大。那个时候八百诸侯,八百诸侯分布的区域,黄河流域到长江流淢,就是我们现在中原这个地区,八百多个国家,小国。小国二十里、三十里,实在讲,等於我们现在一个里,它就是一国。孔老夫子如果要想搞一个政变,夺取一个诸侯,他有三千子弟,你看他的学生,七十二贤,你们去看看传记,各种人才都有。有会带兵打仗的,军事将领;有可以办政治的、办财务的,样样人才都有,他一样都不缺。他要把这些人,真是有一点野心的话,那个时候就统一中国了。孔老夫子不是野心家,他让!他不争,他让。除非是有诸侯,那个国君请他去做官,让他施展政治上的理想抱负;没有人聘请他,他不会去做的。他那个时候周游列国的目的,就是希望有这个国君去聘请他。他去游历的那些地方,那些国君没有不佩服孔老夫子的,谁也不请他。为什么原因?怕他搞政变。因为他底下人太多了,势力太强了,没有一个人敢用他,道理在此地。
所以孔老夫子是真正是想做大事,不是一个做大官的,念念为老百姓、为众生,这个心是真诚的,真心。这就是《了凡四训》所说的,有百世之德,必有百世子孙报之。你看孔老夫子代代的子孙,没有一个人不尊敬的,就是孔老夫子一生积的德太大了。这个德是什么?念念为众生,从来没有为自己名闻利养想一次的,道理在此地。我们真正知道这个事实真相,他的学说才值得我们尊敬。所以我们今天提倡孔孟的教育、大乘佛法的教育,不是因人,是一个理在,一个事实在,确实能够救这个世界,能够救度一切众生。
好,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。
《疏》文里面的经题我们已经介绍过了;我想《钞》里面这一段就不必再讲了。我们看一百六十五面,第三卷。第三卷是「广释归敬请加」。古德无论是讲经,或者是造论,造论就是给佛经做一个注解,这个注解有两种:一种叫释经论,就是依照经文,一句一句的来解释,像我们这个《疏钞》,就是属於解释经文的,叫释经论;另外一种叫宗经论。宗经论是不依照经文一句一句来解释,而是发明全经重要的义趣。像佛经里面,著名的《瑜伽师地论》、《大乘起信论》,这一类都是属於宗经论,它不是解释一部经的。像《大智度论》,它是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的注解;我们这个《华严经疏钞》,也都是属於释经论,有这两种。
在造论或者讲经之前,一定要求三宝加持。佛法,纵然是有修、有证的人,也很难完全明了如来真实义。所以一定要求佛加持,希望所讲出来的意思,跟佛的意思能够相契、能够相应。也就是告诉大众,不是自己有能力来讲解,不是自己有能力来作注疏,那这也是谦虚。这个地方,这一段是不能少的。我们看疏文:
【稽首皈依真法界。光明遍照诸如来。普贤文殊海会尊。愿得冥资赞玄妙。】
这一段的科判在第九面,上一栏的第一行。这是第二大段,第二大科,「归敬请加」,求佛的加持。这两段里面,前面三句是归敬三宝,佛、法、僧三宝。这一首偈子一共四句,末后一句是「请加」,愿得。三宝里面,底下有两段,那是在《钞》里面,我们就看到「能归三业」,所归的三宝。这个三宝就是佛、法、僧。佛法僧,没有按佛法僧的次序,先是法宝,再是佛宝、僧宝,三宝具足。我们可以现在来看注解、看钞,翻过来一百六十五面倒数第三行。
【第二。】
这是第二大科。
【归敬请加。於中分二。初三句是归敬。后一句请加。】
这一共是四句偈。
【初中又二。初有四字。是能归三业。稽首归依。】
就是『稽首归依』这四个字是能归。后面这两句半:
【后有一十七字。即所归三宝。真法界下。今初」。】
前面把这个,虽然是四句,四句里头段落清清楚楚交代出来之后,底下我们就要来研究。
【稽首归依者。】
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顶礼,五体投地,在礼节里面这是最敬礼,最恭敬的礼。虽然现代的时代跟古时候不相同,敬意是一样的,但是在形式上,古今有很大的差别。譬如从前在帝王时代,一般老百姓、臣子,见到帝王行最敬礼,是三跪九叩首,这是最敬礼。三跪九叩首的礼,比我们佛门的礼要麻烦。我们佛门只三拜,三跪三拜,比世间的礼简单。现在最敬礼是三鞠躬,这就是形式上不相同。但是佛门依然保持著古礼,为什么不改一改?实在讲是可以改的。佛教到中国来,可以说自古至今改的地方很多,可以改。但是这个最敬礼,还是不改的好,原因在什么地方?因为它是一种修行的方法。如果我们行三鞠躬,这『稽首』的礼是达到了,可是修行的目的达不到。所以佛门礼敬里面,是一种非常好的修行方法,这是不能不知道的。
我们现代的人,就是连很小的小朋友,都知道健身,身体要强壮,身体要健康。佛门里面健身,用什么方法?就是用礼拜。而且礼拜是真正可以能达到健身的目标。世间许多健身运动未必能达到,佛法修这个礼拜是真正可以达到,你只要懂得这个原理,依照这个方法去做,它是非常圆满、高级的养生之术。礼拜要恭敬,以至诚恭敬心,至诚恭敬心就是清净心,一念不生,心清净,这是养心。身体就像一部机器一样,这个机器是要运作的,是要动的,它要不动就坏掉了。
我搬到此地来,简居士送了我一个小电视,我常常不在家,出国。这个电视放在这里没有人动,没有人动就故障了,一打开,画面就会乱跳。什么原因?他们说,你这是很久没有用了。不管是什么机器,只要很久不用就会生故障。身体也是个机器,身体要常常不动,什么毛病都来了。现在人富裕了,心天天在动,想东想西,心在动,不应该动的,他偏偏动;身,需要动,他很安逸的不动,他恰恰相反,这个身体怎么会好?所以生病了,是心也病了,身心两个都病了。所以佛法教我们身心健康,心要清净,身要动作,所以古人有专门修礼拜这个科目的,一天拜三千拜。不是专修这个科目的,一天至少能拜一百拜,很好,这个运动量就够了。
所以拜佛,一方面是对三宝至诚恭敬,同时又收到养心、养身的目的。特别是在现代这个社会,大家劳动的机会愈来愈少,因此五体投地的最敬礼是很有必要的。如果大家早晨能拜五十拜,晚上拜五十拜,很好,对於你的身体健康会有很大的帮助。这是我们理解就晓得,这个仪式还是应该要保存,不要废弃,不要把它改成三鞠躬,有它的道理存在。底下讲:
【稽者。屈也。至也。首者。头也。】
就是五体投地,敬礼。
【皈者。向顺之义。依者。凭托之意。】
也就是『依』是依靠,『皈』是回头,我们这样说,大家就更容易理解。皈是回头,依是依靠。三宝,浅而言之,是觉、正、净。佛是觉的意思,觉而不迷;法是正的意思,正知正见;僧是清净的意思,是和睦的意思。因为僧团是依靠六和敬,要修这六条戒,六和。这个皈,就是从迷惑回过头来,依自性觉,这叫皈依佛;从错误的想法、看法回过头来,依正确的想法、看法,我们现在所谓建立正确的人生观,那就是皈依法;从染污回过头来,依清净心,这叫皈依僧。这是大乘佛法里面一般的说法,本经说的比我们通常讲的要详细很多。我们看这个文:
【疏主欲拟制述。先起三业。虔恭敬仰。屈己头顶以至於地。心冥佛境。口诵词句。剖析心诚。乞求加护也。】
这个意思刚才跟诸位说明过了。在从前讲经、作注都要先求三宝加持。『疏主』,就是作这一本疏的人,清凉大师。拿现在来说,就是这本书的著作人,疏主。他想写这本书,做这个注解,先求三宝加持,『三业』恭敬,这就是五体投地。这是外面的仪态,外面的礼节,形式上的礼节;最重要的是内心的相应,『心冥佛境』。佛跟我们凡夫不一样的,就是佛没有妄念。有了妄念,就叫凡夫;没有妄念,就叫佛菩萨,佛菩萨跟众生差别就在此地。如果我们自己把一切妄念放下,心地恢复到清净,我们的心跟佛心就没有差别,所以说是心冥佛境。唯有这个心与佛心相同,佛的真实义我们才能够发明,才能够体会得到。所以要想懂得佛经的意义,靠研究没有用处的,什么收集很多参考资料也没有用处的。你把古今中外几十种的《大藏经》念遍了,还是没有用处的,你不会懂得如来真实义的。
这个如来真实义到哪里求?不能向外求,向自己内心里面求。内心里面求,有求必应,为什么?六祖说得很明白,「何期自性,本来具足」,哪还有求不到的?我们自己心里头本来具足的!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之法,我们自心统统具足,一条都不缺少。只要你能够恢复自性,十方如来在那里点一点,我们就通了。为什么?我们有,他说这个样,原来我也有。我从心性里拿出来,跟佛心性流露出来的,无二无别,就是这么一桩事情。所以佛法不能向外求,向外求就错了,这心外求法,那叫外道,这是回头可贵。所以心冥佛境,『口诵词句』,口里面念三皈,念这求加持的偈子,心与口一样要相应。『剖析心诚』,以真诚心求佛『加护』,加持护佑,使这个注解写出来不违背佛的意思,能够利益一切众生。这是把他为什么在这个经注解之前,求三宝加持的意义说出来。下面再设问答,深入的去探讨。
【问。何故最初归敬三宝。】
这里就讲得详细。唯有大经分量大,文字多,就说得详细,所以《华严经》实在是非常好的一部书。过去方东美先生在世,极力的赞叹这部经典。他老人家是哲学家,他的心目之中《华严经》,他没有把它看成是佛教一部经典,他把它看成世界上一部哲学书。他说是古今中外,全世界最好的一部哲学概论,他把它说为哲学概论,非常的欣赏。我听他讲这个话都讲过很多次。他说这部书里面,有非常周密的方法,这是周密详细的方法论,有精深博大的哲理、理论。最难得的是如何把这个博大精深的理论,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上,把它做出来,他说这是所有这世界上哲学书里头没有的,这个书有。就是末后这一品,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把《华严》的理论、方法,表演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之中,把它活用起来。所以这部书是活的,不是死的。这是很难得。这就说得很详细。
【略有七意。】
略说有七个意思:
【一显示吉祥故。二发生信心故。三令知恩德故。四仪式应然故。五表有承禀故。六为求加护故。七随顺先圣故。】
这是把七个意思标题先说出来,下面一条一条来给我们介绍。
【且初。】
『初』是第一个。
【显示吉祥者。三宝功德。第一吉祥。】
我们中国古人,见面祝福第一句话就是『吉祥』。现在年轻人,没有见到从前这个社会,人与人见面第一句话说什么?现在见面第一句话,你好。古时候人见面,不是你好,你们看古装剧里面,你能够看到。你看一般人见到皇帝,皇上吉祥。是不是?最吉祥的是『三宝』。我们过年常常祝贺,也用如意吉祥。所以三宝是『第一吉祥』。
【故於最初先申归敬。欲令所制久久流通。】
目的是在此地。
【二利吉祥故先归敬也。成实论云。三宝最吉祥。故我经初说。】
这吉利安详,是我们世间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。可是希望得到的是果报,果一定有因;如果不修因,我们所期望的这个果报终究不能够得到。我在过去,每逢过年看到人家寄贺年片上面写的,年年如意,岁岁平安,好是好,这都是果。所以我就给它加上两句,加两句是修因,诸恶莫作,就岁岁平安。你作恶怎么会有平安?不可能!你要年年如意,那就得众善奉行,是不是?加上两句,有因有果,这两句话才圆满。所以以后我们想,我们设计一个贺年卡,四句,有因有果。不要迷在那个果上,因忘掉了,怎么求也得不到,得不到的。所以我们要想求吉利安详,怎样求?归敬三宝。归敬三宝,觉不迷,正不邪,净不染,那吉祥的果报当然得到!所以『三宝最吉祥』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不是说我们学佛,自己夸自己,自己赞叹自己,不是的。三宝是自性三宝,唯有皈依自性三宝,这住持的三宝,就是外面三宝,才能真正加持在上面。外面是增上缘,我们内里头有因,有因才能感得外面的增上缘,使我们如意吉祥能够很快真实的得到,这是第一个意思,最吉祥的意思。
【二发生信心故者。欲令后人闻此教典。不起疑惑。生起信心。故於最初先叹三宝。令於三宝生顺信已。方於正教不疑谤故。】
这句的意思也很显然,自己总是凡夫,没有成佛!我们自己所说的、自己所做的这个文章,人家看到某某人;某某人,我还没看在眼里,信心就很难建立。也就是说明,自己的威德不能服人。威德不能服人,怎么办?藉三宝。这不是我说的,佛说的,佛的意思;大家听了没有话说,信心才能够建立。决定不是自己有能力讲经,也不是自己有能力给经典作注解,是三宝威神加持,启发后人增长信心,这是第二个意思。
【三令知恩德故者。】
使我们接触到经卷就生起要报恩之心。
【谓佛有说法恩。】
佛不出世,世间没有经典,一切经典是佛说的,佛这个恩德是非常之大。
【法有生解恩。】
佛不能常住在世间,虽不能常住在世间,但是佛的经典可以普遍流传在世间。佛在世的时候,佛是我们第一个要亲近的人;佛不在世了,经典是我们第一个要亲近的书籍。佛不在世,法宝是第一。我们读诵经典能够开智慧,这就是『生解』。於世出世间一切法,我们得到正确的理解,有这个恩德。
【僧有传教恩。】
经典毕竟有它的深度,《华严》上说得好,「佛法无人说,虽智莫能解」。这是《华严经》上的两句话,佛法要没有人给你说,世间再聪明智慧的人也没有法子理解。原因在哪里?心与佛的心不相应。世间人,现在佛学很流行,许多知识分子都在看佛经、研究佛经,到处讲演佛经,还有许多的著书都出版,显示佛学的气象好像是相当的蓬勃。那《华严经》上这两句话就没有意义了。如果我们深入一观察,你就晓得佛所讲的没错,佛法要什么人来说?要有修行、有证果的人来说。因为证了果的人,他的心跟佛的心就一样了。
我们还是用古人的比喻来说,古人比喻,把晚上的月亮,十五的满月、圆月比作佛,那个没有满的月比作菩萨。菩萨有许多等级,好像那个月光,我们看初三,就个月牙,初四又多一点,逐渐逐渐到十四就接近圆满了。十四的月亮,就好比是等觉菩萨;初一、初二没有月亮,没有;初三那个月牙,就好比圆教初住菩萨。初住菩萨证果了,虽然那个月牙,那是不是真正的月亮?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他那个月光跟十五的月光一样不一样?一样的,只有大小不一样,都是真月,绝对不是假的。所以圆教初住菩萨所证得的,跟如来果地上所证得的没有两样,只有大小浅深不同。他的正确性是完全相同,才能解如来真实义。如果没有这种程度,把经典展开来,是在那里胡思乱想,用我们自己的意思来解释经,这就一定有错误。
所以经典正确要理解,给诸位同修说个老实话,不可以通过思考。你说你要讲经要不要预备?预备不行。预备就不是如来真实义。为什么?通过思考了!想想,这一句怎么讲法?那一段怎么讲法?这个不行,落到第六意识里头去了。不要通过思考,经本一展开就生无量义。再看听众,听众程度深就深讲一点,程度浅就浅讲一点;时间长就多讲一点,时间短就少讲一点,浅深长短,没有一样不自在。这是怎么回事情?给诸位说,经典展开,释迦牟尼佛说的。你所讲的是什么经?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经,是自己真如本性现证的这个经。展开《华严经》,把自己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《华严经》看的这个引出来了,这引出来。那要得了什么准备?准备,那你不是自性的。所以叫称性而说,这就是说明为什么要有修有证。
我们中国古来这些高僧大德,乃至於在家修行的这些居士,证果的人很多。实在找不到证果,那是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,真正证果的人找不到了。这就是众生福报浅、业障深,圣人不来,世界乱了,圣人不来了。这种情形之下就找不到证果之人,得找一个真正有修行的人他来说,虽然不像证果的人说的那么样的亲切、那么真实,他也能说一个彷佛,比较接近一点,可以说,他能说到一个相似,这是真正有修行的人。这真正有修行跟真正做学问的人,不一样。做学问的人,他天天在那里研究,去看这个,找参考资料,去读书的,那个不行,那个不是的。真正修行的人,修什么?修戒定慧,这就真正修行人。修戒定慧,他没有明心见性,这个叫有学没证。证是要明心见性才叫做证,不到这个地位,不能叫证。
在我们净土宗,我们提倡念佛法门,如果按照一般的标准,那要念到理一心不乱,这就叫证。事一心不乱以前都叫做修,有修没证,这是按照一般标准来讲。可是净土宗有净土宗特别的标准,跟一般的标准不一样。他这个标准是什么?只要功夫成片,就叫做证,就证果了。为什么?功夫成片就决定往生,生凡圣同居土。即使生凡圣同居土下下品,也算证果,所以它跟其他宗门教下的标准的确是不相同。它是特别法门,这个法门也特别的殊胜,成就也不可思议。
这就说明,要真正由出家人来讲解、来承传。此地这个僧是个广义的。大家不要一看到这个是一定指出家人,那你这个说法就错了。僧的本意是和合众,和合众就不分在家、出家,修六和敬是出家人为多,多数就做了代表。其实在家也有,还有出家、在家混合的,这样和合众的团体。像在中国、在古印度,世尊当年在世的僧团,可以说是完全是出家人,没有在家的弟子参与僧团。因为那个时候生活方式不一样,出家人都去托钵,日中一食;在家人没有办法,生活方式过得不一样,所以不适合参加僧团。佛教传到中国来,都是在寺院里头进修,因此在家人也很方便参与僧团,於是乎这个僧团就变成在家、出家二众共修的团体。
像我们净土宗,最早慧远大师,在庐山建立第一个念佛堂,提倡专修专弘。那个时候的净土经典,只有一部《无量寿经》。根据《无量寿经》这部经来修行,开净土宗。大家在一块共修的,一百二十三个人,这里面在家人就有不少。所以这些在家人参与僧团,他们也是僧众。因此这一个「僧」是广义,不是狭义的。依照佛法的修学,传佛的教法,无论是在家、出家,都叫做僧。因此四众弟子都有责任弘法利生,都有这个责任。所以这个僧,有代代相传,慧命不绝,有这个恩德。如果没有历代传承的人,我们怎么会有机会遇得到?那这样一看,三宝於我们的恩德就很大了。底下说:
【若无佛宝。即无人说法。若无法宝。即无由生解。若无僧宝。即无人传教。是以由佛说法。由法生解。由僧传教。令得听闻。由此三恩。方成慧悟。令知恩德故。】
所以我们看到经典,展开经卷,对於三宝要有报恩之心,要知道恩德。知恩、报恩是我们的性德,这不是勉强的,是你本性里面法尔自然的流露。我们常常在道场上提示同修,要想入佛法,入佛法,实际上就是《无量寿经》上讲的,「开化显示真实之际」。它这句话讲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也就是入自性,真实之际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如本性。要用什么方法?要用至诚心、要用恭敬心。因为真诚、恭敬是性德,以性德来开发性德,性德才能够显露。要紧在此地,绝对不是说,佛对我们有这么多恩德,你们这些学生一定要恭敬礼拜他,那佛那个心量太小了,还贪图人家恭敬。他的烦恼还没断!不是这个意思。这真正的意思就是不是性德不能开发自性,问题在这里。佛、法、僧,这三宝确实对我们有恩,用这个恩引发我们的性德。就是引发我们的真诚恭敬,用真诚恭敬再开发我们的自性,是这么一个道理。绝对不是说,佛,你们对我不恭敬,我就不教你,没这个道理,那佛谈得上什么慈悲平等?那都是假的。佛的心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所谓是清净平等慈悲。你有了这个工具,他帮助你;你没有这个工具,他想帮帮不上,这个工具就是真诚恭敬。
所以佛法从哪里入门?就从这入门。过去有人问印光法师,这佛法很好,是好,很羡慕,有没有什么秘诀,能叫我们一下就入进去?印祖也很高明,他的回答说,有,「诚敬」这两个字。真诚、恭敬。「一分诚敬,得一分利益;十分诚敬,得十分利益」。换句话说,没有诚敬,佛法的真实利益是一分也得不到,这是真的。佛法什么利益?佛法的利益就是教我们断烦恼、开智慧。我们还有贪瞋痴慢,还有是非人我,还有嫉妒,这没入进去;讲得再好,讲得天花乱坠,也不是佛法,这一点诸位要知道。不但佛法如是,世间法也是这样的。像我们中国古人所讲的,「学问深时意气平」,一个有学问的人,他的态度,处事待人接物一定是温和,一定是平静。孔老夫子,学生大家来对老师下个评语,学生们这个评语的总结论,结了五个字,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,你就晓得孔老夫子的为人。温是温和、善良、恭敬(对人、对事都敬,敬人敬事)、节俭(私生活节俭)、礼让(不跟人相争的)。没有听说学生对孔老夫子,孔老夫子傲慢、瞧不起人,有些不如他的,他没有看在眼里,这样的字眼在儒家典籍里头找不到。现在人学了一点点东西,值得骄傲。你们看看孔老夫子,哪一点值得骄傲?诸佛菩萨,你们去查查看,哪个诸佛菩萨,他有一句话是值得骄傲的?没有。如果说学问愈长,傲慢心愈多愈重,这不是真学问,这就是佛法讲的「世智辩聪」。真正的学问,学问愈增长,人愈谦虚、愈温和,这叫学问。所以实在讲,我们中国人讲的学问,就是佛法里面讲的般若智慧,这是学问。现在人把知识当作了学问,这个搞错了。知识跟学问是两桩事情,有知识,真的不见得有学问;有学问的人必定有知识。这是我们一定要把它搞清楚,要知道。
所以为什么要知恩、报恩?晓得它的原理,我们就不会怀疑、不会反叛。有些人,你叫我恭敬,我为什么要对你恭敬?他就有个反抗的心理,就不能接受。这样真正的功德利益,实在讲,当面错过,是很可惜的。我们晓得这原理,知道恭敬心是开发自性必须具备的条件,绝对不是佛菩萨、老师所要求的。佛菩萨、老师看到你有这个工具,他帮你一个忙,给你做个增上缘。佛菩萨并不偏心,你对他恭敬,他就对你好一点,不是这个意思;那是世间人的意思,佛菩萨没有这个意思。佛菩萨,你有这个工具,那我就应当要帮你忙;你没有这个工具,我想帮也帮不上,就是这么个道理。好像我们凡夫眼睛看起来,他对佛菩萨恭敬,佛菩萨保佑他,这是凡夫的观念,凡夫的错觉,实际上不是如此。
【四仪式应然故者。世间臣子。凡有所为。先白君父。方合仪式。三宝恩德。逾於君父。大师之心。何啻臣子。将欲发扬正教。先白三尊。仪式应然。故归敬也。】
这点是说明佛法不离世间法,佛法不坏世间法,要辅助世间的教化。世人的礼节,如果有什么事情,想做一桩什么事情,一定先要向父母报告;臣子想做些什么事情,一定要向君王报告,得到他的同意,得到他的准许,这才能做,这是我们对长上的尊敬。同时,年岁大的人,经验丰富,他知道得多,他考虑得远,怕我们年轻人有所疏忽,我们向他报告,经过他的同意、考虑,不至於有大的错误,所以这是应当的。世间法如此,出世间法也不能例外,也要辅赞世间法,辅助、赞叹是拥护世间法。所以佛法也跟世间法一样,弟子要做的事情,也要向老师报告。老师不在了,老师的形象在,这个仪式还是不能够失掉。所以这后半段讲,『三宝恩德,逾於君父』,三宝对於众生的恩德,超过君王、超过父母。『大师之心』,这个大师是清凉大师,就是作注解的这个人。清凉大师的用心跟臣子没有差别,要替这个书作注解,他先要归敬三宝,所以在仪式上应该是要这样做的。
【五表有承禀故者。】
这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所谓的师承。不是自己的意思,不是自己随便说的、随便写的。
【欲显所述且非胸臆。】
不是自己心里想的。
【皆依圣教。尽有经典。承禀三宝所证所说。制成此疏以诲后人。故於最初先申归敬。】
这表示自己所作、所说的,不是自己的意思,是佛菩萨的旨意。也就是说,清凉大师所讲的都有经典做依据。这是佛灭度之前,教给我们后世的弟子们,四依法。四依法里面,第一个是依法不依人。法是经典,我们自己修行、我们教别人修行,都要以经典为依据。所谓是「离经一字,便是魔说」。你所讲的、你所修的,与经典上不相应,那是魔,那就不是佛法。一定要以经典做依据,所以依法不依人。第二是依义不依语。这一句非常重要。佛知道,当年所集结的经典是用梵文书写的,以后会传译到全世界,要经过许多的翻译。翻译不要紧,依义,意思对就行了,言语没有关系。言语没有关系,文字是言语的符号,没有关系。你怎么写都没有关系,只要意思不错就可以了。所以同样一部经典,流传在中国,有经过多次翻译的。像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《金刚经》,我们中文本里头就有六种不同的译本。六个人翻的,原本是一个,六个人翻的,不可能说每个字都相同,不可能的。他们用的字不一样,用的句子不一样,但是你把它比对看看,意思是一样,这就行了,佛就同意。所以这个以后就不要争论,不要打架了,我这个翻得对,你那个翻得不对,不要起这个争论,意思对就行了。不一定梵文那个什么字,比照我们这个什么字来翻,用不著,没有那么呆板。所以依义不依语。
第三个,那就更讲求,是依了义不依不了义。这是交代我们后人,对於佛所说的一切法,我们要选择了义,要能够舍弃不了义。了义跟不了义,给诸位说,没有一定的标准。这个标准,因人而异。每个人的根性不相同,所以了义并无标准,这是诸位一定要知道的。我用的,我觉得这个经对我是了义,对你未必是了义。你认为那个经是了义,你修了很有受用,对另第三者未必是了义。正如同,好像这个药一样,佛的经典很多,就好像那个药店,卖的药很多,你选择什么药?选择你对症的药。你害的病跟别人害的病不一样,所以你到那里去选择对症的药,这个药到病除,这就叫了义;病要除不掉,这就叫不了义。所以你用这个方法一定要能治病。治什么病?治心病。把你的妄想、执著、烦恼统统治掉,这个有效。妄想、分别、执著、烦恼要是治不掉,这个药对你就没效,你学了就没有用处,我们俗话常讲,功夫不得力。修了一辈子,很用功、很勤苦的在修学,不得力。烦恼不能断,天天还起来,临终的时候手忙脚乱,那怎么行?这就叫不对症。所以要慎重去选择了义的经典,选择对症的经典。第四条叫依智不依识。这一条很重要,识是什么?感情用事。我们现在学佛的很多人,为什么修不成功?太感情用事,这是佛的大戒,不要感情用事。依智,智什么?理智。识就是感情。我们要依理智,不要感情用事。这是佛对末世弟子们四条大戒,叫四依法。佛不在世了,我们能够守住佛的四依法,如同跟在佛的身边没有两样。纵然在末世,像《楞严经》上所说,「邪师说法如恒河沙」,我们也不会迷失方向,也不会迷失自己,也不会走错路,守住这四条就行了。
所以清凉大师表示他有师承,他不是随便说的,不是随自己的意思所说的。每一句、每一个字都有经典理论的依据,虽然跟经文原文不一样,但是意思是相同。所以此地讲,他是『皆依圣教,尽有经典,承禀三宝所证所说,制成此疏以诲后人』,这是他的师承,表示他负责任。老师对於学生一定要负责任;如果老师对於学生不负责任,这就不是师道了。
所以今日之下,师道没有了。现在学生跟老师是商业化,主人跟顾客的关系,不是像从前这师生的关系。从前老师把学生看得比自己的儿女还要重要。如果你这个老师有私心,教好你自己的儿女,学生没有教好,你这个老师以后在社会上,不会有人再瞧得起你。像从前考科举,学生中了进士,他自己的儿子没考取,落第了,这个好老师,没有私心,好老师。如果儿子考取了,学生没有考取,这个老师以后在地方上没脸做人。所以那怎么办?也许自己的小孩是个天才,所以易子而教,决定不教自己儿子,自己儿子送给别人去教去,道理在此地。自己不教,送给别人去教去。所以从前师道非常之尊严,老师的恩德跟自己父母没有两样,的确负责任。学生成败的责任,老师要担负上。
现在学校老师是国家雇的,拿薪水的。我过去也教过几年学校,我教的时候心里也很难过。我们到学校去,坐学校的校车,大家老师在一块聊天,也有一些老师说真心话。我们这个当教授的,到学校来干什么?混薪水袋的,学生来是混分数的,我们两边都满足了,皆大欢喜,就很好了!真的,是这么一个心态,这就是不负责任的教学。而且现在学生说老实话,你还不能认真教他,认真教他,这个老师太严格了,算了,不选他的课。所以现在老师要有本事带著小孩玩,带著什么?他高高兴兴、欢欢喜喜,学生对你评语也好,学校对你也好,某老师是真好,某老师天天带学生玩,考试就先把题目告诉同学,各个都是高分,所以皆大欢喜。学生对老师打评语,某个老师是真好,学校年年都要聘请他。这一严格,学生就有打报告,某个老师不好,我们学校最好下一期不要聘请他,不要聘他,老师薪水拿不到,是不是?这是教育失败。我在学校教了五年,我们那个学校多数老师都是这么一个心态。所以从前方东美先生在台大教书,我亲近他老人家,他说这哪是教书,误人子弟。他说学校里接受这个聘书,是加入误人子的行列,真的。
所以师道在今天不存在了,这是我们最痛心的一桩事情;没有好老师,社会上就没有好的人才。社会的动乱,现在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,以后愈来愈乱,愈来愈苦,这是必然的,这不是预言。我们看到现在造的因,就晓得将来的果报。我们今天的果报是三十年前所造的因,中国讲,三十年是一世。你看看那个世界那个世的写法,三个十,三十年叫一世。三十年前造的因,三十年后就结果。过去造的那个因,是我们今天社会的果报。现前社会所造的因,三十年之后,那个果报比今天还要难以忍受。诸位想想,三十年前的学生,小学生、中学生、大学生;那再看看今天学校的小学生、中学生、大学生,他们想的什么?念的什么?他们需要的什么?我听说在台湾现在有不少中学生都去做股票去。三十年前,还没有听说哪个大学生去搞股票,没有。哪个大学生去用非法的手段去赚钱去,这个很少听说,现在相当普遍。也就是说,贪瞋痴慢、见思烦恼,现代的学生比过去三十年要增长了好多倍。三十年之后结的果就很可怕了,有因必有果。
这个社会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到真正正常秩序?恐怕要有一个很大的灾难,人类遭受非常的痛苦,他才会觉悟。小小的苦难不会觉悟的,要有大苦难,这才会觉悟,才会清醒过来,才会认真想一想,古人那些想法、做法还是有道理的。所以真正要想天下太平,如果不能恢复孔孟的教育、大乘佛法的教育,天下没有太平的一天,也没有安定幸福的指望,这是真的。孔孟、佛法就这么好吗?不是的。孔孟与佛菩萨没有私心。我们今天要尊孔孟、尊佛菩萨,真正的意思,不是尊敬他的人,是尊敬他的学术,这个学说是从至诚心里面流露出来的,他的见解、他的思想是利益一切众生,没有为自己想过。
孔老夫子如果说是为自己想,说老实话,在春秋那个时代,他就可以统一天下了,不用等秦始皇,他可以统一。那个时候都是小国,诸侯,国家都不大。所以大国不过百里,从南到北,一百里就是大国,没有我们现在一个县大。那个时候八百诸侯,八百诸侯分布的区域,黄河流域到长江流淢,就是我们现在中原这个地区,八百多个国家,小国。小国二十里、三十里,实在讲,等於我们现在一个里,它就是一国。孔老夫子如果要想搞一个政变,夺取一个诸侯,他有三千子弟,你看他的学生,七十二贤,你们去看看传记,各种人才都有。有会带兵打仗的,军事将领;有可以办政治的、办财务的,样样人才都有,他一样都不缺。他要把这些人,真是有一点野心的话,那个时候就统一中国了。孔老夫子不是野心家,他让!他不争,他让。除非是有诸侯,那个国君请他去做官,让他施展政治上的理想抱负;没有人聘请他,他不会去做的。他那个时候周游列国的目的,就是希望有这个国君去聘请他。他去游历的那些地方,那些国君没有不佩服孔老夫子的,谁也不请他。为什么原因?怕他搞政变。因为他底下人太多了,势力太强了,没有一个人敢用他,道理在此地。
所以孔老夫子是真正是想做大事,不是一个做大官的,念念为老百姓、为众生,这个心是真诚的,真心。这就是《了凡四训》所说的,有百世之德,必有百世子孙报之。你看孔老夫子代代的子孙,没有一个人不尊敬的,就是孔老夫子一生积的德太大了。这个德是什么?念念为众生,从来没有为自己名闻利养想一次的,道理在此地。我们真正知道这个事实真相,他的学说才值得我们尊敬。所以我们今天提倡孔孟的教育、大乘佛法的教育,不是因人,是一个理在,一个事实在,确实能够救这个世界,能够救度一切众生。
好,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