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- (第三十二集)
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 (第三十二集)  1989/1  台湾华藏讲堂  档名:04-003-0032

  请掀开经本,第一百二十三面第二行,从最后一句看起:

  【故别行十地经云。我今说一分论。释云。十地有二分。一因分。二果分。以果分不可说。但寄因分以明。故云一分。今言心传。即传说不及者。果分也。】

  这是大师给我们说明『心传』。「果海离念而心传」,这句是说如来果地上的境界。果上境界如果不是亲证,实在讲,就是说出来也没有法子去体会,体会不到的。所以佛菩萨给我们说『因』,因要是通达明了,修因契果。契就是证的意思。这个修因也要看你修学功夫浅深是否圆满,如果修的是圆,修的是深,那你契入的『果分』,当然也同样的深,因与果一定相应。我们把《华严》所说的因与果,我们放在一边,我们看念佛的因与果,因为从这个地方看容易领会。念佛因果明白了,《华严》里面所讲的因果就不难体会。

  我们晓得念佛也要具三个条件。这三个条件就是真信、切愿、老实念佛,这三个条件。信要信得真,不能有一丝毫怀疑,真信。愿也要真实,真真实实希望见阿弥陀佛,真真实实求生净土,愿要真实。这句佛号是老实念下去,这个老实是非常的难得。什么叫老实念?念念具足信愿,这个念就是老实。虽然念,念了半信半疑,又想去又不想去,这种念法就叫做不老实。念得再多也没有用处,只是跟西方极乐世界结个善缘而已。所以老实就是念念具足深信切愿,这是修因。至於果报,怎样把见思烦恼念断?怎样破无明、见本性?怎样念到一心不乱?这些问题都不必放在心上。为什么?一面念佛,一面还想著这些,这也就不老实,这个心里头杂念太多了!所以一味念下去,不能有杂念。想到一心不乱,想到功夫成片,想到我将来怎么样往生,这都是打闲岔。想这些干什么?把我们的清净心都破坏了,把一向专念也破坏了。所以这些统统不要想,一味念下去,古人所讲的水到渠成。功夫到了的时候,这境界自然就现前。当然第一个契入的境界就是功夫成片。

  今天中午,还有个学生,在图书馆借录音带,看到我了。他在研究《楞严经》,观世音菩萨修行的方法,解六结越三空。我说好是很好,你这一生能做得到吗?六个结统统解开了,才是破一分无明,见一分本性。他对於禅很有与趣,我说禅家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要把那六个结统统解开,这才行。解开五个,都还不能了生死,不能出三界,我说你慢慢去解去吧!所以我跟他说一句老实话,如果不念佛求生净土,没有一个人能出得了三界,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。你听了不高与,就凭这个不高兴,你就出不了三界。为什么?烦恼起现行,你还能出得了三界?不可能。所以说的是老实话。

  六结里头,第一个是「动」。动完全离开,静就现前了,静就是清净心。这个「静」才是第二个结。但是什么?在念佛法门里面,行。这第二个结,解一个结,我们就决定往生。为什么?这个静结的境界就是念佛人讲的功夫成片,带业往生的保证,别的不行,其他的法门六个都得解开。我们只要六个结解一个就能往生,凡圣同居土就靠得住了。解一个容易,解六个难。往下,一个比一个难。静结解开之后,就是「根结」;根结解开之后,「觉结」;觉再解掉之后是「空结」,空解掉之后是「灭结」。生灭灭已,寂灭现前,这样才能够破一品无明,见一分真性,你说多难。我们念佛法门,跟观世音菩萨修行有密切关系,不是没有关系。这六个结,念佛的人,用念佛这个方法自然把这个结解开了,这个方法妙!解开一个就生凡圣同居土,你看这多自在,三界就超了。如果你有能力解开三个,那你生的是方便有余土。六个都解开了,你生实报庄严土,那是理一心不乱,这就是证果,念佛人的果报。诸位从这修因契果你明了了,此地这个意思就不难体会。这是说明用其他的方法不求往生净土,难。要想超越三界,断见思烦恼,这六个结得解开三个才行,见思烦恼才能断,可是还见不到本性,你就晓得这事情多么的困难。

  《十地经》也是《华严经》,是别译的《华严经》。《华严经》传到中国,也是很多次传来的,所传来的经文都不完整。《十地经》就是《华严经》的「十地品」。这一品传来之后,在中国也把它翻译出来。虽不是全部,是《华严经》的一品,当然这一品相当的重要。经上有这么一段经文,『我今说一分』。下面这是解释,这说一分是什么意思?「一分论」,这解释里面就说明,『十地有二分』,地地都是二分。每一地都有因,都有果。所以经上跟我们细说,是说的因分,果分没有法子说,果分不能说,但说因分。这个地方讲到「果海离念而心传」,这是讲的果分。『今言心传,即传说不及者,果分也』。所以禅宗里头常讲,「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」。教下也到这个境界,「不可说,不可说」,这是亲证的境界。必须两个人都入这个境界,那他们说起来就方便,他们可以说。证入这个境界跟那个没证入境界的人说,说不出来,说了,他也不懂。

  【亦即楞伽宗说二通中。宗通也。】

  《楞伽经》是禅宗里面重要的一部经典。禅宗虽然讲,后来是用《金刚经》印心,但是达摩祖师到中国来是用《楞伽》印心,到五祖忍大师才改用《金刚经》,所以前面都是用《楞伽》。《楞伽》不但是禅宗重视,相宗也重视,同样它也是法相,六经十一论之一,可见得这部经是相当重要。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当年在锡兰讲的,楞伽山讲的。楞伽山在锡兰,现在的斯里兰卡,在这个地方讲的。

  这上讲的二通,就是『宗说二通』。『宗通』,宗是讲的禅宗。实在,宗就是讲的果。「说通」,说是讲教。所以我们常讲,赞叹某人是通宗通教,就是宗门教下他完全通达。这个意思也就是说,整个佛法无论是哪一宗、哪一派,他都能够通达,我们称他为通宗通教。所以心传是属於宗通。宗通没有不通教的,教理决定通达。说通未必能通宗,就是对於经典教下有研究的,不懂得禅宗。这就说明,宗是主,教是其次。宗是主,宗是正,教是助。现在学佛,研教的人多。虽然研教,还未必通教。就是教通了,宗不通,还是没有用处。所以今天有许多人有个错误的观念,拼命去研究经典,研究佛学。中国研究还不够,还要到日本去念佛教大学,去搞一个博士头衔回来。博士头衔拿到了,他说通不通?未必通。那跟宗,那更是茫然。何以见得?这个宗真的要通了,给诸位说,烦恼没有了。

  《金刚经》上说得很好,「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」决定没有了。如果四相还存在,他的宗决定没通。由此可知,这个宗通是什么样的地位?拿《金刚经》做个标准,四相四见统统破了,这个人才宗通。如果拿《楞严》观世音菩萨那个标准,是六结都解了,才叫宗通。六结,还剩一个结没有解,宗还是没通。为什么?没有见到真性,没有见到本心,这传心。宗是什么?宗就是真如本性,就是自己的常住真心,什么时候明心见了本性,这叫宗通。所以宗通,不可能说不通的。六祖大师宗通了,你看,不管是什么样的经论,他没有见过的,没有听过的,他一接触就通达。可见得,人家说通,宗通必定说通。教下里面很多大法师,讲得头头是道,天花乱坠,你把禅宗语录拿一则给他看,他讲不出来。为什么?禅宗语录是讲境界的,是传心的。如果自己达不到那个境界,那个禅宗语录是决定不懂。

  《印光大师文钞》里头有个小故事很有趣味,那个人名字我记不得了。我是初学佛的时候读这个书,以后这差不多三十年没有看过这个书,还有这么一个印象。有个老居士,参禅,他给印光法师写了一封信。他说禅宗的,有个非常著名的语录《五灯会元》。《五灯会元》一千七百则公案,他向老和尚说,这一千七百则公案,他差不多都参透了,只剩下五、六条还不太清楚,差不多统统参透了。老和尚回了他一封信,一千七百则公案,你有一条没有参透,你完全都没有透。如果你一条参透了,全部都透了。他被印光法师这一棒打醒了,把这个丢掉,老实念佛了。真的,一点都不错。所以他很自负,很高明,认为自己了不起。《五灯会元》只差那么五、六条还没有法子,可见得,他那些懂得的都叫胡造谣言,不是真正懂得。这就晓得宗通之难。

  念佛这个法门,实在是讲,是用最巧妙的方法,达到通宗通教,特别与宗门相应。所以你看《无量寿经》古德的注解里面,这净土宗,实在讲,不但是禅净不二,同时还是密净不二。这句佛号是无上深妙禅,这句话是释迦牟尼佛讲的,在经上讲的,持名念佛是无上深妙禅。这句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也是无上甚深的密咒。所以你老实念佛,实在讲是禅也在其中,是密也在其中,这是实在不可思议。

  黄念祖老居士,在《无量寿经》注解里,把这个意思讲得很透彻。黄老居士确实是通宗通教的一位了不起的大德,还是一个密宗的金刚上师。禅、净、密都有很深的造诣,这样的善知识,在今日之下,非常的难得。我们在平常,也有同修告诉我,遇到些初学佛的人,有人刚刚接触,接触到密,他要去劝他修净土。我就告诉他没有必要。人家接触密,你就介绍黄念祖给他,让黄念祖劝他念佛,这个最好了,比我们劝他有效。为什么?人家懂密!内行人!所以就不妨可以介绍给黄老居士。黄老居士虽然在大陆,现在通信很方便,地址告诉他,他就可以直接去给他通信。老居士的著作,现在在台湾我们也有好几种,替他出版了。接引初机,最好的学密的《谷响集》。我们跟《净土资粮》合印在一起。《谷响集》是专门解答密宗里头疑难问题的,你让他先看。我们二版,好像都送得差不多了,现在准备再印三版。负责的同修注意到,印三版的时候,把黄老居士的住址印到里面去,便利大家去找他,我们把他的地址印到后面。我们再看下面这个意思:

  【二通之义。】

  这个『二通』,就是宗通、说通。

  【下立宗中辨。】

  在十玄里面,这就是十门开启里面,宗旨里头再详细的来说明。

  【亦即达磨无念为宗。以心传心。不立文字之义也。】

  这一句《坛经》里面说得很详细。惠能大师所传的就是『达磨』的嫡传。《坛经》里面讲禅的宗旨,是以『无念为宗』。无念,诸位要知道,不是什么念头都没有。什么念头都没有,那就坏了,那变成无想定。无想定的果报在第四禅无想天,那就修成外道,那个就错了。所以《坛经》上讲得很清楚,无念是无邪念,不是无正念,他有正念。所以这个邪念、正念我们要搞清楚。到底什么叫邪念?什么叫正念?要以禅宗的标准,有念即邪,只要你有念头都是邪念,无念就是正念。这个无念跟无想不一样。无念怎么是正念?你无念的时候,我们来说,当你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的时候,你这心里头一个杂念都没有。试问问,你眼睛看外面境界有没有看清楚?看清楚了。耳朵听外面声音有没有听清楚?听清楚了。这个能见、能知的就是正念。你在这个正念分明的时候,里面起了分别、起了执著,就叫邪念。所以他不是什么念都没有,他是心地清净,一尘不染,外面境界是了了分明。不但眼前的境界他了了分明,乃至於过去、未来统统清楚。虽然六根对六境清清楚楚,确实他一念不生,这叫做正念。所以禅的修学,就叫你二六时中常常保持著正念。这就是『以心传心,不立文字』。为什么?文字是方便。心法是真实,文字是方便。舍弃了文字,你才能够见到真实,这就是马鸣菩萨教给我们的。

  《起信论》里面所说的,《起信论》属於教下。教下用功,这个原理原则跟宗门没有两样,原理原则完全相同。所以教下著重在什么?著重在说听。听要用什么方法听?离言说相听。听讲经,不执著言说相,不著这个相。离名字相听,佛学的名词术语很多,也不执著这些。离心缘相,心缘相是我们思惟,他听这个义理,也不要去思惟它。换句话,跟禅宗用的功夫没有两样!完全用一个清净心,对於外面的境界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里面决定没有分别执著。言说不分别执著,名字不分别执著,义理不分别执著,是以清净心来对清净的境界,马鸣菩萨教我们这样听经。听是这样听法,说也是这么说法,这样的说听就是佛门常讲的「无说而说,无听而听,听而无听」。这样听经会开悟,这样的听经会入定。说听都一样,为什么?全是真心流露,里面一丝毫的虚妄都没有。说的人,不管长说短说,深说浅说,他心是定的。换句话说,是定慧自然的流露。听的人心也是定的,在接触音声的时候,也能够把他自己的心性引导出来,这就是传心,这叫相应。不会听的,死在言说里头,死在名相里头,听了之后胡思乱想,虚妄分别,那是不会听的。

  由此可知,宗门教下只是手段、方法权巧方便上不一样,它的原理原则没有两样。回过头来看看净土宗,那个原理原则还是一样的,决定没有违背。我们念佛,我们读经,我们听讲,才能真正达到一心不乱。纵然一心不乱达不到,功夫成片确实是可以做得到的。只要你如法,所谓说功夫得力。得力,就是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,功夫才能够得力。念佛要离一切分别执著,读经也要离一切妄想执著,乃至於听经。这个方法你要是学会了,在日常生活当中,处事待人接物都用这个原理,那你功夫就得力,那个受用就大了。确实是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。

  「不立文字」,不是不要文字。中国禅宗里面讲∶「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」。禅宗的文字,比任何一宗都多。你们看看现在《大藏经》,禅宗自古以来的祖师,他们的语录,留下来的文字,至少占《大藏经》五分之一。它不立文字,是文字最多。这是我们要晓得的,文字是工具,它这个不立就是不执著。

  【故禅经序云。禅定之门。此是阿难曲承旨诏。若遇非其人。则幽关莫辟。罕窥其庭。若得意忘言。则途中授与等。斯则句句言说而无说。念念智契而无契。无说无契者。常说常契也。】

  序文里头这段文字,好。『阿难』,不但是传世尊之教,集结一切经藏,教下是阿难尊者传下来的,宗门也不例外。宗门,释迦牟尼佛虽然传给摩诃迦叶,迦叶是禅宗初祖,可是迦叶就是传给阿难的,阿难是禅宗二祖。所以阿难也是承传禅宗之人。从此代代相传,到二十八传才是达摩。达摩祖师在印度是二十八代,到我们中国来。在我们中国,算是禅宗的初祖;要是一直算下来,他是第二十八祖。

  这个地方就讲到阿难。阿难『曲承旨诏』。这个曲是委曲宛转,承受佛的旨意。如果不是禅的根机,决定不说的。这个意思,不但在此地是这个说法,就是《坛经》里面,六祖也说得很明白。六祖待人接物,他的原则也是这样的。如果遇到不是这个根机的,他是合掌令欢喜。这个态度我们要学。他不自己赞叹自己,不毁谤别人。不说是我这个最高,你那个不如我,六祖没有说过这个话的,你们查遍《坛经》,没有说过这个话。绝对没有赞叹自己,毁谤别人。总是合掌,叫你欢喜,劝你修学那个法门,因为你不是这个根机。如果是根机的,他一定非常慈悲,给你开导,诱导你入门。

  那这个最早,我们在《华严经》上看到五十三位善知识,你看他们如何去接引初学的。佛说无量法门,没有一个法门不好。这么多法门,就是适合於各种不同根性而建立的。佛有没有建立法门?佛没有。为什么?没有一个法门是佛自己意思建立的,佛没有,佛所建立一切法门是因众生的根性而建立的。正像《楞严经》上所说的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,这么样建立的。所谓是立而无立,说而无说,就是这个意思。那为什么不赞叹自己,不毁谤别人?诸位要知道,真正的法就是一法,心法。心里面,《坛经》上说得很好,「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」。你有什么好赞?有什么好毁的?你有赞叹、有毁谤,已经是二法,心就不清净了。心里头本来一法没有,你心里头生了二法,那成什么话!

  我们念佛人常常要想到,我要念到一心不乱,我要念到功夫成片,你心里头有二法,你的心怎么会清净?你怎么可能念到一心不乱?不可能!所以虽修一法,这是佛法大海,无量法门,我们随取这一法,法法平等,法法第一。我虽然取这一法,我对於一切法至诚恭敬,礼赞供养,修什么?修自己的清净心,修自己的平等心,这才叫真正修行。如果你修学这个法门,我这个法门好,你们那些都不行,都不如我这个。给诸位说,是毁谤自己,也毁谤别人,你的心永远不会清净,永远不会得到一心。无论宗门教下,显宗、密宗,同一个原理。

  《华严经》五十三位善知识里头,不少是学密宗的。普贤菩萨本人就是密宗的开山祖师。我们学佛,要想在这生当中有一点成就,要想得到一点真实利益,如果我们用心错了,我们修学的态度错了,纵然再好的老师来指导你,佛菩萨亲自来指导你,你还是不得其门而入。所以这个用心态度是我们成败的关键。世间一般人重视方法,方法固然重要,并不是很重要,我在过去很多年就说过。因为有不少年轻人想来学讲经,问我用什么方法?我就告诉他,方法在讲习当中,它所占的重要性,充其量不过十分之一。那十分之九是什么?十分之九是你的用心、你的态度,这个非常重要。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学习?用什么样的心态去演说?那这一段也是如此。

  『若得意忘言』,这就是遇到根性相应的人,跟禅的法门相应,那就得要教他,一定要帮助他,要开导他。向后我们《坛经》上,看到五祖、六祖,的确这真的是有师承。阿难是二祖,代代相传都是用这个方法。到我们近代,我们近代的人很聪明,特别聪明,聪明超过了古人。觉得古人这个方法不太适合,发明很多新方法。这个新方法试验到今天,没有一个开悟,这是我们要警惕的。禅宗用新方法不能开悟,教下用新方法不能大开圆解。这桩事情我们要认真的反省。所以我有好多年,佛学院的边都不敢碰。我过去教过佛学院,我一出家就教佛学院。那个时候出家,还没受戒,剃了头,就到佛学院做老师去了。所以我出家三十年,我讲经讲了三十年,我也办过佛学院。以后发现,原先以为我们在讲经,在教学生,还功德无量。到后来恍然大悟,真正发现,我们是在误人子弟,是在造无量的罪业。

  从前李老师讲经,说了一个笑话,这个笑话含义很深。他说有个人做医生,容易杀人。给人家看病,看一个死一个,看一个死一个,死了不少人了。到最后他的寿命到了,阎罗王,把他判到十八层地狱。他就喊冤枉,我不是有意害死他的,不是有意的,是药用错了,误杀。是不是?你判我十八层地狱,我不甘心,在那里跳脚。结果听到底下还有人说,老兄,你不要跳脚,你跳的时候,这灰尘落得我一身。结果他就问,奇怪了,我这到十八层了,难到底下还有一层?他说,你是十几层?他说,我是十九层。他说,你干什么的?我是教书的,误人子弟要堕十九层地狱。我就发现了,那个佛学院是误人子弟,所以我再也不敢搞了。

  那我自己学佛这一点成就是李老师教的。不是从佛学院学来的,李老师教的。李老师所用的方法,就是古时候一代一代传的老方法。老方法,得了一点受用,新的方法得不到受用。你说这个佛学院里面,三年,或者四年毕业了,一样都不会。问他学的,学了不少,大经大论学了几十部,一样都不会。我们当年跟李老师学,李老师教是只教一样。这个一样,究竟学哪一样?李老师是让你自己在《大藏经》里面去选。你欢喜学什么,他就教你什么。你所选出来的给他看,他看看你选的这部经,跟你的程度相应不相应,如果你的程度浅,选得太深,他不同意,这部经你学不了,你再去选一部。选了三次,老师都不同意,老师替你选一部,他替你选,不叫你再麻烦了。用这个方法,只可以学一部。一部学通了,才准学第二部。他那个学通的标准,实在讲不高,标准不高。他的标准要求,就是你上台去讲一遍。不是小讲座的台,要上升正式讲经的那个大的讲台,下面听众差不多也有百把人在听。这样讲过一遍,他满意了。他会来听的,他坐在最后,那个时候还没有扩音器,他坐在最后,最后你讲经,他听不清楚,不算数。他听到,说可以了,你这一部才算毕业,才可以学第二部。所以他那个班只办了两年,学生只有二十几个人,大概二十二、三个人的样子。这两年下来,个个都能讲。你看台中附近,北面到新竹,南面到鹿港。我在台中的时候有十七个布教所。这些布教所,每个星期讲经讲一次,就是我们这些同学轮流去讲。他只办了两年,训练了二十多个,个个都能上得了台,的确比佛学院的效果高明。他教的方法是私塾教学,个别教出来的,用这个方法。

  这么多年来,仔细观察一下,还是老方法有效果,新的方法没有看到效果。我有一年,大概总得有十多年以前了,日常法师还在当学生的时候。他记得很清楚,我都忘掉了,他有一次给我提到这个事情。有一年演培法师从南洋回来,他们福严精舍的学生,老师,学生陪他到乌来去观光、去玩。那一天正好我碰上了,演培法师就邀我一到去玩,我那个时候在台北讲《楞严经》。我们坐在车的前面,有说有笑。那时候我还不认识日常,日常在后面做学生,他讲的,给我提到这个事情。演培法师那个时候就给我说了一句真心话。他说,净空法师,你想想看,我们这些老一代的法师,包括你在内,所有在那里讲经的,哪一个是佛学院出身的?一个都不是。老一辈的像南亭法师、道源法师,还有几位真正都是讲经的法师,没有一个是佛学院出身的。

  我今年年初在新加坡又遇到演培法师,他要我到他那个道场,给他们的信徒讲开示。我讲下来之后,他也告诉我,我在台中跟李老师那个情形,他说他年轻的时候,他很小出家了,十几岁出家,在观宗寺跟谛闲法师,那时候当小沙弥。他说谛闲法师教给他的那个方法,跟李老师一样,一样的方法。所以我们才晓得古时候这个承传有道理。老师对於学生限制的确是相当严格,真正有著师生的关系。所以师资道合,这相当不容易。今天没有了,这社会上看不见了。讲经听众虽然多,表面上好像学生不少,真正的学生一个也没有。真正的学生,就是老师三个条件一定要遵守。我原先以为李老师给我这三个条件是他专门对我的,对付我的。这以后才晓得,谛闲法师对演培法师也是这三个条件。我才恍然大悟,这不是老师专门来对付一个学生的,是代代相传就是这样的。

  第一个条件,就是只听老师的,对老师百分之百的服从。譬如说听讲经,只听老师一个人的,除老师一个人之外,任何人讲经不准听,不可以听的。第二个条件,就是看书。甚至於看佛经,一定要得老师同意,老师不许可,决定不能看。第三个条件,那李老师要求我的,你从前所学的,我统统不承认。那些所学的一律作废,你拜我做师父,做老师,从今天起,一切从头学起。这三个条件。三个条件不接受,那就算了,就不必谈了。三个条件接受,我们可以做师生,他可以做老师,我就可以做学生。演培法师告诉我,他小的时候在观宗寺,谛闲法师给他也是这三个条件。他说当时好像老师很专制、跋扈,心里有点不服。可是学了一段时期之后,真正得到利益,对老师才恭敬、感谢。师生关系是这样建立的,师资道合。现在哪里去找去?找不到了。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去限制你?实在讲,这就是帮助你奠定戒定慧三学的基础。因为你要到处听,心会听散乱了,会听了有疑惑;到处看,看也看乱了。所以叫你一切不准听、不准看,把你六根的门统统给你封锁掉。好了,你这三年、五年心自然定下来。所以他的期限,他不是无限期的,有期限,五年。这五年就是培养戒定慧三学的基础。

  那现在的佛学院一开头就博学多闻,那怎么行?没有三学的基础。这个博学多闻,应当是在三学成就之后,所谓出师了。出师,那就是参学,参学就是博学多闻,五年以后,你戒定慧三学真正成就了,老师这个门打开,什么限制都没有,什么人讲东西都可以听,什么书都可以看,完全没有障碍。为什么?你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,你有这个能力,你一听就明了,他哪些说得是对,哪些说得不对,对你只有利益,没有害处。你没有三学的基础,听了这个人讲不错,再听那个人,那个人也不错。多听了几个人,不晓得学哪一个好,觉得门门都好,门门都有问题,毛病出在这个地方。所以还是从前那个方法正确,老办法用了几千年,有它的道理在。如果这个方法不好,早就应该淘汰掉了。我们看到现在人发明了许多的新方法,新方法出不了人才,想想老方法还是满有效果的,这是值得我们去反省的。

  说法贵在契机,法一定要适合修学人的根性、程度。像禅宗,尤其是达摩所传的这一支,以心印心。六祖能大师说得好,他所接引的人、接引的对象,上上根人。他讲神秀大师所接引的是大乘根性的人,他接引的是上上乘人,比神秀大师那个标准还要提高一层,这是《坛经》上说的。所以不是上上乘人,跟他得不到利益,不如跟神秀。跟神秀能得到利益,跟他得不到利益,他有对象。上上乘,那就是此地讲的,『句句言说而无说,念念智契而无契;无说无契者,常说常契也』。这就跟《心经》里面所讲的境界完全相同,《心经》到最后,「无智亦无得」。无智无得,是真智真得。这个智是根本智。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∶「般若无知,无所不知」,无知是根本智。

  这就说到刚才讲的话,自古以来师师相承,五年学戒。这五年学戒,不是学戒律,就是刚才所说的,五年遵守老师的教诫。你初学的人,怎么能够学律藏?他不能学的。初学的人,守住老师的教诫,不准听人家乱说,不准随便看书,是这个教诫,五年学戒是学这个东西。也就是五年学根本智,学什么?学无知,从这下手。所以佛门教学不是从有知下手,从无知下手,培养根本智。

  这个方法,不但佛门里头采用,世间法教学也采用。我们中国古老的私塾,所谓小学,儒家所讲的小学。小孩七岁上学,跟老师。从前那个七岁上学,是要跟老师生活在一起,没有天天放学回家的,没有,跟老师生活在一起。只有什么初一、十五节日才放一天假回家。所以七岁在《礼记》里面讲,「就外傅」。傅是师父,就是跟师父,跟老师,不再跟父母。老师教什么?教生活教育,教你洒扫应对,教这些。也就是我们教育里面,德行的教育。教你如何侍奉老师,如何对待你的学长,比你年岁大的这些同学。这些训练学会了,你回家去就会孝顺父母,就会友爱兄弟。所以他教的是生活教育。除生活教育之外,就是培养学无知,培养无知。无知用什么方法?用读诵。每天叫你念四书五经,老师督促你念,不讲解的,没有意思的。就是一天到晚叫你念,念个至少是六个小时,每天要大声的念出声来,念六个小时。现在我们觉得这有什么意思,意思可大了。这样念六个小时,他六个小时不打妄想。你要不叫他念,他小孩会想玩,他会想这个,想那个。每天叫你五、六个小时不打妄想,修清净心,修无知。这样的训练,训练个六、七年,通常到十二岁。所以到十二岁,从七岁到十二岁,把重要的经典,四书五经、十三经,诸子,乃至於文集里面好的文章,老师统统给你选出来,全部背诵。每一样东西都背过几百遍、几千遍,他一生永远不会忘记。

  这个时候小学毕业了,他这个根基打好了,身心清净。从前没有中学,就上太学,太学就是大学,十三岁上大学。大学里面讲解。大学里面是无所不知,小学学的是什么?无知。到大学就无所不知。所以大学里面,这些学者、老师带著学生讲解,研究经义,讨论经义,那个很舒服、很自在,不要带书本。书本老师背过的,学生也背过的。给你讲第几页第几行第几个字,大家都知道。所以从前挺科学的,你看看我们这个本子,古时候刻的。每个版,就是一面决定是十行,每一行一定是二十个字。所以给你讲哪一页哪一行,不管什么地方刻的,版本不相同,但是它里头的字第几页第几行,决定错不了的,这比我们现在进步多了。我们现在的书,你说同样一本书,每家排的版不一样,页数、行数都不相同,你就没有办法。我们中国古人很厉害。所以刻书的时候,当中没有空字,也没有什么段落,都是满满的。一页多少行,一行多少字,全中国都是一样的,不管哪个地方刻都是这个刻法。所以老师给你讲第几页第几行第几个字,没有一个不知道。所以念太学,不要书,不要书本了。老师教学,也不见得是教室、讲堂,多半不用这个。老师教学,到哪里教学?游山玩水。带著学生一块去玩,每天郊游,走到哪里,讲到哪里,讨论到哪里。带著酒,带著菜,学生要侍奉老师,替老师担著酒菜;老师年岁大,要替老师推车,一路走,一路玩。好,玩个二、三个月回来,这个科毕业了,你看多有意思。

  所以从前读书是真乐,不像现在。现在因为什么?没有这种深厚的基础,所以说你没有办法离开书本,从前人不要书本。李老师九十多岁,写文章引经据典是提笔就来了,他不要去找那个参考书。为什么?小时候都背过的。所以世法、佛法都是从根本智下手。现在我们把这个舍掉了,认为这是落伍的,这是错误的,根本智不要了。一上来就是博学多闻,这一上来就是有知,有知到最后是有所不知,不知道的太多了。古人这个方法,从无知下手。从无知,到后来的确无所不知。我们今天在教学法,教学的思想,跟从前一百八十度的相反。

  今天看看我们的佛门。你看看古时候,不管是哪一宗、哪一派,代代都有人才。而且这些人才成就的,在教下大开圆解,在宗门明心见性,都是年轻人。六祖大师接受五祖衣钵的时候,二十四岁。人家二十四岁就明心见性,是那一种方法教出来的。现在我们看这一代,无论出家、在家的,学到头发都白了,还是一窍不通,烦恼重重,生死没有把握,这是要觉悟。为什么从前人,学个三、五年就有成就,我们今天学三、五十年,愈学愈迷惑,问题出在什么地方?绝对不是我们现在人头脑不如从前人,实在讲,方法错误了。从前的方法,从无知下手,是一下手先学什么?学清净心,身心清净,一尘不染,他学这个,从这下手。不积极求知,不著急求知。现在人下手,一下手,就希望什么都知道,要通宗、通教,要做大通家,什么都知道。结果学到胡须白了,还什么都不知道。

  这是我们要认真去反省的,要真正觉悟。如果想在佛法上有一点成就,还得走从前古大德走的这个路子。我们真正用上三、五年功夫,确实有收获,心地的确清净了很多,烦恼、妄想真的减少了。这个东西一减少,智慧自然就增长。净宗虽然是第一方便,也得要心清净才能够有把握往生;心不清净,往生是没把握的,心净则土净。那要想心清净,必须要放下,世出世间法,你放下的愈多愈好。不肯放下,舍不得,还有贪恋,那这个问题就大了。这个文到这里是一段,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