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(第三十集) 1989/1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:04-003-0030
请掀开经本,第一百一十七面,从当中看起。黑板上写的这句是我们上次讲到这个地方。今天接著下面:
【四明说本者。疏圆音非扣至心传者。】
这一科就是这个小题是「说本恒传」。它的科判在我们翻翻看,大家找出来对一对,晓得我们现在说的是什么,在第七面。诸位翻开第七面,第七面的当中这一栏倒数第三行,第四说本恒传。前面一段是第三「真身普应」,我们说完了。今天要说的这一段就是「说本恒传」这个题目。它的文在一百一十二面,诸位翻开看这段文,一百一十二面倒数第四行最后一句看起:「圆音非扣而长演,果海离念而心传」,就是这两句。再翻开一百一十七面,我们今天念的这就是注解,就是解释这两句文。这两句文与前后这个脉络的关系,从科判、表解里头一览无遗。『圆音者』,这个底下解释就重要了。
【一音中具一切音。一切音即一音。】
这是圆音的意思。
【一音应一切音。皆圆音。出现品有十喻。喻如来圆音。】
《华严经.如来出现品》里面,有十种比喻,这十种比喻都是说明如来音声的圆满。这佛门常说,「佛以一音而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」。佛是一个声音说法,不但是我们这个地球上无论哪个国家的人,他听佛说法都听成自己的言语,这个很奇妙,不用翻译,听佛说法就是自己的言语。六道众生听佛说法也是这样的,乃至於他方世界。这个他方世界我们现在讲的就是外太空,太空人。不管是哪一道的众生,听佛说法没有听不懂的,而且听得都非常的亲切。一音说法,一切众生都能够理解,这是『圆音』。佛听一切众生说话,不管你讲什么话,他都听得懂,这也是圆音,这圆满。另外一个意思,可以『一音应一切音』,这就有一点类似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的味道。普门示现就是这个意思,以一音应一切音声,这都是圆音的意思。「出现品」里面十种比喻好懂,文虽然长,容易体会。此地宗密大师全都把经文抄在这个地方。我们看下面的经文:
【言十喻者。】
在第二行。
【一劫尽唱声喻。喻声无主。如彼经说。譬如世界坏时。无主无作。法尔而出四种音声。如於欲界出如是声。汝等当知初禅安乐。离诸欲恶。超过欲界。众生闻已。自然而得成就初禅。舍欲界身。生於梵天。乃至第四。於第三禅出如是声。四禅寂静。超遍净天。闻已。自然成就生彼。如是皆从众生善根所生。】
这个比喻就到此地,这是第一段的比喻。下面这是正说,这叫法说。
【佛音亦尔。无主无作。从佛功德出四种声。谓示众生苦。令修人天行。乃至第四。超过二乘。说无上道。然无有主宰。故曰圆音。】
这是第一段的比喻,这我们说个大意就可以了,不必一句一句去解释。这个『劫』是指大劫,大劫将要终的时候,人是在极端苦难的时候,往往在这个时候善根发现了,或者人逼著到走投无路的时候,这个时候有善知识来开导他,善根容易发现。平常他对这个疏忽,不太重视,这个时候他重视。所以这个音声从哪里来的?实在讲,经上讲得很清楚,是生生世世无量劫以来这善根发现,这是因;当然还有外缘,缘是佛菩萨给我们做增上缘。他在这个时候来提醒我们,我们善根马上就现前。所以立刻就能够断恶修善,就能够超越欲界。
诸位要晓得大三灾来的时候,劫尽大三灾。第一个是火灾,火灾要把初禅天以下统统烧尽,二禅天可以免除这个灾难,初禅天免不了。第二次大灾难,水灾。水可以淹没二禅天,二禅天也不能够幸免,三禅天可以免难。到第三次大灾就是风灾,风可以把三禅吹坏,所以四禅才是真正的福天,有福,不受三灾之难,第四禅才行。这个情形都是讲大三灾将要来临的时候,由於众生善根的发现,所以自然听到这个音声,就是说此地不安全。
如何要能够生到安全的地区?《华严经》上有这个说法,这是第一个比喻,『劫尽唱声喻』,这并没有人做主,也并没有一个人故意来说的,自然会听到这个音声,用这个比喻佛的圆音说法。所以后面就说,这佛的音声也是如此。佛绝对不是说有意来为众生说法,那就错了,是众生有感,佛就有应,这种感应是自然的。你看《无量寿经》,连续跟我们讲了八个自然。古德给我们解释,这八个自然绝对不是跟因缘相对的自然。因为《楞严经》上讲自然是跟因缘相对讲自然,那个自然是相对的,这个自然不是相对的,就是经上常讲的法尔自然,这个地方也是说法尔如是。所以你说佛有没有来?可以说佛没来,不来而来,无说而说,这就是『法尔』,这就是《无量寿经》里面所讲的自然。
佛的现前、佛的说法,在这个经上,实在讲,跟我们说得再清楚也不过,都是我们自己善根里面发现的。这个意思就是大乘佛法里常讲的「唯心净土,自性弥陀」。这就是唯心现相,自性说法,就是这个。当然迷惑颠倒的众生没有这个机缘闻到,必须是累劫善根,一刹那之间触到、碰到了,感应道交。所以佛跟我们说出的,也是自然说『出四种声』。哪四种声并没有确定,如果你说它是四谛,可以,苦集灭道,这是四种声。你从这个经上看,这是从人天一直到无上道,『人天』合成一个就是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。现在我们把人天分开,叫做五乘佛法。他把人天合在一起,人天上面是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。
是不是佛有意这样说的?不是的,众生根性不相同。所以你的善根发现不一样,人天根性听到佛说人天法,小乘根性听到佛说小乘法,菩萨根性听到佛是说菩萨法,成佛的机缘成熟了,听的佛说的无上妙法。佛有没有说?佛没有说。佛虽然没有说,说得清清楚楚,了了分明,无说而说,这个音叫圆音,圆满之音。所以说『无有主宰』。如果有主宰,那他的说法就一个音声,就不会变成第二了。各种不同根性的人,听佛说法,个个都得利益,个个都满了他的心愿,这是不可思议,这叫圆音。这第一种比喻。再看第二种:
【二响声随缘喻。】
这更好懂了。
【喻声无主。经说。譬如呼响。因於谷出。及音声起。无有形状。不可睹见。但随缘应。】
这个比喻到此地。这种情形,我相信有许多的同修都有这个经验。可是现在住在乡下的人比较少一点了。我们从前生长在乡下,到野外去玩,山谷里去玩,我们都喜欢大叫长啸,长啸一声,那个回音就过来,这是回音,讲的回音,回音是自然的。你叫的音声高,回音也高;你这个音声长,回音也长,恰如其分。这是我们现在讲回响,这是说这个比喻。
【佛音亦尔。但随众生欲解缘出。其性究竟无言无示不可宣说。】
这是真的。所以佛的现身,像《普门品》里面讲得很详细。《普门品》讲三十二应身,是三十二类,每一类里面都无量无边。正因为佛菩萨没有身,所以才能够现无量无边的身。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现?因为我们有个身,执著这个身,好了,这个身就不能变现。佛菩萨不执著这个身,所以无身则无不生;我这一有身就糟糕了,不能变第二个身。所以这个身不是个好事情,不是个好东西,不要太爱惜。所现的这个身,就像这个音声的回响一样,你能够见得到,心里面有所欲望他来说法,说法,我们听了能够理解,见色闻声统统如回响,就是《金刚经》上讲的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」。真的,千真万确,一点都没错。这是我们要很细心去体会。所以佛的音声为什么这样圆满?他有他的道理。实在讲,我们跟佛没有两样,尤其是《华严》上说的,「一切众生本来成佛」。佛眼睛里面看到我们都是佛,人人都是佛。佛眼睛里面看到我们,我们没有一个人不是圆音,跟释迦牟尼佛、诸佛没有两样。
现在我们这个能力失掉了,这个失掉是暂时的失掉,怎么是暂时的?是迷失了,你如果不迷,这个能力立刻就恢复。迷里头就有障碍,迷得愈深,这个障碍就愈重、障碍就愈多。所以佛法,它的目标实在讲非常之单纯,帮助我们破迷开悟,也就是去掉我们真如本性上这些障碍而已。佛用什么方法帮助我们去除障碍?在我们娑婆世界,佛就是用讲经说法的方法来帮助我们。为什么?这个事情我是自己迷的,总得要自己悟才行。所谓是解铃还须系铃人。我这个迷不是别人帮我迷的,是我自己迷了,自己迷了总得要自己悟,这是正确的。我迷了,他能够帮我悟,这理上真是讲不通的。就是我们讲一个现实环境来说,我们今天要受这个苦难,遭受这苦难,是我过去造的罪业,今天得的苦报。他造的善业,修好的业,他得的福报,他的福报想来免除我的罪业,行不行?不行,讲不通。佛都不能代众生受难,何况别人。
经上又常常讲,尤其是我们《华严经》后面讲到代众生苦。清凉、宗密给我们解释得很清楚,实际上还有更深的意义。真正代众生苦,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,唤醒众生,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,断恶修善,那你这个业马上就转过来了,这叫真正代众生苦,免众生一切灾难。诸位要晓得佛菩萨教导人是这个教导法。我们今天错会了意思,以为什么?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、救苦救难,我们今天苦难罪业做多了,到时候抱著观音菩萨两个腿,你来救救我,哪有可能?如果这个事情真的有可能,我们还要修干什么?经也不必念了,观世音菩萨怎样救度我们的苦难?菩萨教我们发大慈悲心。你想想看,大慈悲心一发,自私自利的心就没有了。人都能够以慈悲对人处事,没有自私自利的,这个世界一片祥和,什么灾难都没有了,观世音菩萨是这样救苦救难。怎么能搞错了?你看看观世音菩萨这三部经,哪个经上说你有急难的时候,抱住他,他就会来救你,没这个道理。菩萨经上没讲错,是你自己错会了意思。尤其是《楞严经》里面讲的,「解六结,证三空,反闻闻自性」。那就教给我们度一切苦厄的妙法,我们自己不依照他的理论,不依照他的方法来修学,投机取巧,希望菩萨就来救我们,没这个道理。灾难临头的时候谁都躲不了。所以学佛的人要明理,佛法里头没有迷信。
这个比喻就是随众生的愿望,『欲』就是愿望。这个『解』,拿今天来讲,就是你的程度。在十法界里面,你希望得个什么样的果报,这是欲望。你的智慧,你的程度就是此地所讲的解。佛不过是随这个缘而应现而已,众生有感,佛就有应。『其性』,性是性体,『究竟无言无示』,这是真的。如果从体性,体性就是本性,本性上真的是有言有现示,那就不是本性。本性无言无示,这是最真实的。见到性,那你就跟观音菩萨一样,也得如来圆音,也可以随类化身。佛教给我们这是最真实之法,我们不肯相信、不肯修学。教下是寻之择一,念佛人念佛,总是在一切法门里面,的确是比较殊胜一点的。念佛人不怕迷信,迷信也能往生,这个很妙。你搞懂了,能往生;不懂,你相信也可以往生,只要具足信、愿、行这三个条件,还都能成功。但是净宗以外,迷信不能成就。净土宗第一个方便,就是迷信也能成就,这是不可思议,这是难信之法。佛法是讲求智慧的,破迷开悟,他不开悟怎么能成就?不开悟能成就,唯独念佛法门,不开悟也能成就,所谓是带业往生,这个门最大道理也就在此地。
所以一定要晓得,其性究竟无言,『不可宣说』,这是从体上讲。在作用上讲,有言说,也能够现相。所以才说所现的这些相皆是虚妄。你要明白这个,这叫真相,叫诸法实相。诸法实相是什么?就是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这就是诸法实相。它的体性是没有相的,无形无相,它能够随缘现一切相。第三个比喻是:
【天鼓开觉喻。喻无主无作无断。】
『主』是主宰,没有主宰。『作』是造作,它也没有造作,它不起心不动念怎么会造作?没有造作,它也『无断』,很妙了。正因为「无作」,所以它才无无断。有造作必定有间断。
【遍入一切。】
那个鼓的音声到处都听得到,『遍入一切』。
【经说譬如诸天有大法鼓。名为觉悟。无主无作。无起无灭。若天放逸。空中发声告言。汝知一切无常虚妄变坏。勿生恋著。若放逸者。后悔无及。诸天闻已。皆悉忧惧。请法行道。皆得安乐。】
这就天人的福报比我们大。他这都是福报大,所以在放逸的时候,『放逸』就是懈怠、懒惰、不肯精进,有自然的音声来警告你。『天鼓』就是发出警告,你现在懒惰了,你现在懈怠、不精进了,它会提出警告。这个警告谁提的?没人提,自自然然提的。当然前面跟我们说过了,这是众生善根感得之自然果报,会提醒你,会警告你。诸佛菩萨,天上人间是处处说法,不会说是我们人间,佛菩萨对人间感情特别重,我们这里一有感,他就来应。天人有感,他应不应?一样应!没有不应的。尽虚空遍法界,每个角落,每个众生,有感有应,有感应是真如本性的德用。佛有真如本性,一切众生与佛共同一个真如本性,他怎么不起感应道交的作用?所以天人有感,佛菩萨立刻也就有应。『请法行道』就是他的感,这个时候他知道要请法,知道要行道。行道就是三业专勤,思想、见解、行为与心性相应,这叫行道。
【佛音亦尔。】
下面就合如来的圆音:
【不住方所。无有言说。而能演出无功用声。遍於法界。警悟群有。】
这个『群有』就是指九法界的众生。由此可知,诸佛如来用什么教化众生?用什么给一切众生做增上缘?完全是性德起用,其他的什么都没有。性德的作用是广大无边,不可思议。所以佛法不仅仅是禅宗重视明心见性,八万四千法门包括净土法门,没有一门是例外的,全是以明心见性为修学的目标。禅家讲的「明心见性」,教下讲的「大开圆解」,大开圆解就是明心见性,净土宗讲的「一心不乱」,一心不乱就是禅家讲的明心见性。每一宗讲的名词不一样,那个境界实际上是完全相同的,没有两样的。所以才说「法法平等,无有高下」,没有一法不平等的。
这个法再给诸位说,不仅是讲的佛法,还包括一切世间法。如果你说诸法平等,是佛法法门一切平等,世间法不在。试问问,你有没有平等?你这个佛法、世间法就不平等,就是二法了,这就不是自性起用。这是什么起用?阿赖耶起用,第六意识起用。自性起用,决定是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平等的。在一切法里面,你的心是清净的。
所以我们今天提倡《无量寿经》,这《无量寿经》真的好。它把这最高的境界,修行的原则,就摆在我们面上,你看那个经题,《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》,题上就摆清楚了。我们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,用什么样的心?用清净心、平等心,觉而不迷,你就证无量寿。清净平等觉是能证,无量寿是所证。能证证入所证,这就是事一心不乱,当然还没达到究竟圆满。究竟圆满是什么?能所不二。那就是究竟觉,就是圆满觉。还有能,还有所,能所是一。换句话说,无量寿就是清净平等觉,清净平等觉就是无量寿,无二无别。真正达到心境一如,万法一体,这是念佛念得功夫到家。
这本经是我们净土五经之一,所以修净土的同修,这本经书是必修的课程。尤其是难得的这本书是整个《华严经》的精华,《华严经》的秘要,秘密精要就在这一卷里头。清凉、宗密的注解,把《华严经》整个的义趣,全在这一卷里面发挥了,这是难得。我们念这一卷,念这个注解就等於把全部《华严经》都念了,好处在此地。这里面所讲的,无论是理论、是境界,统统都是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。我们想认识西方净土,认识阿弥陀佛,你不读这部经不行,不研究这个注解,你没有办法对西方境界彻底明了。我们再看下面第四个比喻:
【天女妙声喻。喻随声信解。】
这句是说明这个比喻的宗旨。
【经说譬如善口天女。】
『善口天女』就是辩才天女。我们到十大愿王里面,称赞如来会有详细的介绍她。
【出一妙音。则与百千种乐相应。一一复有百千音声。】
这个善口天女,她的音声是非常的美妙。她出的音声就像交响乐章一样,不可思议。而且交响乐章里面每个乐声里面,又有好像重重无尽的这种交响乐章。这实在讲是我们没法子形容,很难体会。这也是多生多劫语业清净的果报,身语意三业,语业清净的果报。所以才有这样的善根德相。
【佛音亦尔。於一音中出无量声。随众生心欲。各生意解。】
这个简单的讲,就是佛以一音而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。第五个比喻:
【梵声及众喻。喻化不失时。】
『梵』是清净的意思。
【经说譬如大梵。】
这个『大梵』是指大梵天。
【住於梵宫。出梵音声。梵众皆闻。而谓一一皆同己语。然不出众外。佛音亦尔。众会皆闻。皆谓同其语。而根未熟之所不闻。】
大梵天是初禅的天主。初禅称梵天,梵众天、梵辅天、大梵天,这叫初禅三天。大梵天王要对他的初禅天人说法,『梵众』就是初禅的天人,为他们说法。初禅天人也相当复杂,不只是我们这个世界去的。诸位要知道,一个单位世界有一个初禅天,讲一个单位世界有一个初禅天,这一个单位世界里面就包括了许多的星球。所以出生到初禅天的,不仅是我们地球人修行成就的,其他星球的修行人也会生到那个地方去。所以生到初禅的时候,言语不相同。譬如我们中国人修禅修到这个功夫的话,得到这个初禅禅定,生到初禅去了;印度人也用这个方法去了,这东南亚这一带人修行也去了,到那里去的时候言语都不通。大梵天王一说话,我们中国人生到初禅天的,听的什么?中国话。印度人到那里去听的,大梵天王讲的是印度话。每个梵众所听的都是自己的语言。可是大梵天王这个梵音的范围不出初禅,初禅以外就听不到了。经上举这个比喻,比喻如来的圆音,如来说法。
『佛音亦尔,众会皆闻,皆谓同其语』。佛当年在印度到处讲经说法,印度在那个时候并没有统一,就像我们中国春秋战国的时候一样。我们中国周朝,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这一带有八百个国家,八百诸侯。每个诸侯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,八百多个国家,小部落。那个小国家比我们现在一个乡镇可能都小,方圆二、三十里,它就是一国。所以大国称百里侯,方圆有一百里的,这是大国。小国,二、三十里的。那言语不一样,我们今天讲的方言,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方言,文字不一样。所以今天诸位要稍稍研究中国文字,你看看中国古时候这个篆字,特别是大篆,每个字好多种不同的写法,那是什么?都是那个时代每个国家他们写法不一样。秦始皇对於中国民族最大的贡献就是统一了文字。语言没有办法统一,文字可以统一,就是统一写法。所以文字的统一是秦始皇。在中国教育思想、教育方法的统一是汉高祖。采用孔孟的学说做为国家教育的主流,统一了全国的教育,奠定了中国两千年来,可以说是长治久安的根本。虽然每个朝代都有动乱,这个动乱的时间并不久,破坏力不大,比起西方那是要殊胜得太多了。所以中国的动乱不过是改朝换代而已,就是政权的转移而已,依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。这些我们都应当要知道,生为一个中国人,对这些基本的常识是应当要有的。要讲破坏,现代的破坏力比我们中国每个朝代都要来得大,范围广。有些破坏得确实是彻底的破坏了,所以这一代的中国人受这么多的苦难,这是有它因素的。
佛说法也是有范围的,「众会皆闻」。他的范围什么?『根未熟者之所不闻』。这个意思实在上就是佛门常说的,「佛不度无缘之人」。你跟佛没有缘,没有缘,佛说法你听不进去,这一听佛法,他就跑掉了,他听不入耳,不能生欢喜心。不但不能生欢喜心,听了就简直讨厌,这就是与佛无缘,这个没有法子。所以说除此以外,凡是与佛有缘的,都能够闻到佛法。第六个比喻是:
【众水一味喻。喻无曲。】
『曲』是委曲婉转。
【经说譬如众水。皆同一味。随器异故。水有差别。水无念虑。亦无分别。】
这个比喻是说,水是一样的,水虽然一样,那个盛水的器不一样,所以它显示的好像也就不一样。譬如我们用一个杯子去盛水,水什么样子?水是圆的,水是圆的样子。如果我们用一个长的盒子去装水,水什么样子?水是长的样子。你这个盛水器大,它水的分量就多;盛水的器小,它的分量就少。所以它是多寡、形状随器不同,水没有分别。用水来比喻佛的法音。
【佛音亦尔。一解脱味。随根差别。】
这句话说得好,妙极了。佛法只有一个味,一味,什么味?「解脱」。那的确随器就不同。以天台家来讲,藏、通、别、圆这四种根性不相同,藏教的,得到小的解脱,小乘解脱,通教、别教、圆教所得到的是大乘解脱。这个解脱的范围深度随著个人根性而有差别。不是佛法有差别,佛法没有差别,随个人根性而有差别。再给诸位说,我们的根性也并不是一个固定的。如果要是固定的、没有变化的,好了,咱是藏教根性的,我们读这个经,读上一千遍,读上一万遍,还是藏教的思想,还是藏教的解释,都不会有第二个意思出来,那就是佛法里面常讲定性。这个定性就很糟糕了。所以定性这业障很重。不定性的就好,每念一遍,有一遍的新意思,遍遍你的心量拓开了,遍遍契入解义的深入。所以这部经里面有无量味,愈念愈有味道,愈念体会愈深,愈念心地愈清净,愈念智慧愈增长,永无穷尽。这是世间的书籍没有这个力量,唯独佛法。
经典实在说,没有大小乘,大小乘是因人而分的。现在所谓小乘经、大乘经,这是人分的,佛法没有。尤其是这一乘大经,经上常说,「圆人说法,无法不圆」。那还有大乘、小乘吗?有大乘、小乘就不圆了。所以圆教根性的人看《阿含经》,跟《华严经》没有两样,同一个味道,圆满解脱,同一个味道。所以这是『一解脱味,随根差别』,这句话说得很好。当然我们都希望我们自己是圆顿根性,圆顿根性要好好的培养,培养的方法要解行并重。解是读经,读经不要去研究。为什么?研究是障碍,研究是落在意识里头,意是什么?分别、执著,落在这个里面,这是障碍,解门的障碍,你没有法子开悟。不要研究,不需要懂得里面意思,只是一遍一遍读,恭恭敬敬的读,它意思自然往外涌,这是悟处。所以不求解,自然就理解,自然法尔如是,不解,自然就懂了,这个好。
行门上要怎么做?行门上要认真去修清净平等觉。就是什么?修清净心,修平等心,生活处事待人接物用一味平等。别人对我不平等,我们见到、闻到了,应该的。为什么?他没有修。如果我也要同样以不平等的心态对人,那好了,那我这就是开倒车,回头了。我们修什么?我们就是修清净平等觉,就学这个,这叫真正的行持。行持的方法,在净宗就是用一句阿弥陀佛。这一句阿弥陀佛,就是提醒你清净平等觉,阿弥陀佛就是清净平等觉佛。念这一声佛声,就是念念提醒自己,我们要用真正的平等心,真正的清净心,真正的觉心,这样与自性就相应了。上与十方一切诸佛同一此理,与一切诸佛相应;下与十方一切众生同一悲仰,与九法界一切众生相应。你看这是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。
有没有形相?无形无相,不碍诸相发挥。虽有诸相,有即是空,空即是有,《心经》上说得很好,「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。色就是有相,空就是无相,空有是一,不是二,才能够契入心境一如。不但你的音声是圆的,圆音,你那个眼睛是圆见,耳朵是圆闻,没有一样不圆,六根是根根都圆,《楞严经》里面讲的圆通,圆满、通达。这个地方只举释迦牟尼佛说法的音声圆通,六根里头选的一根,一根圆通。
所以一定要解行相应,这里面最重要的,也就是我们比较上容易下手的,就是清净心。心清净一定平等,因为不平等是绝对不会清净的。我们用这一句佛号净化我们的心地,让我们这个心,念念都与阿弥陀佛相应,念念都是阿弥陀佛。所以用这句佛号净化我们的心地,用这一句佛号把一切诸法给摆平了。所以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的时候,心里才一起心一动念,就南无阿弥陀佛,全归到这一句佛号上。用这一句佛号,做为我们清净平等的基础,这样念佛叫会念,这样念佛功夫真正得力。念念恢复到自性清净,念念恢复到自性平等,念念觉而不迷。
所以我们看《无量寿经》、看《华严经》上观自在菩萨对善财童子所讲的开示,为什么那么样的重视普贤愿、普贤行?你就可想而知了。尤其在《华严经》上,普贤菩萨自己说,普贤的愿行,如果不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他的愿行不能究竟圆满。连普贤菩萨还要用这一句阿弥陀佛的圣号,使他的行愿达到究竟圆满。这实在是不可思议,这个方法是妙法,这个妙之殊胜,妙的好处,就是什么人都会,什么人都可以用这个方法修学,这才叫真妙。摄受众生广大无边,这叫真正的妙。如果说这个方法只能适合於一类众生之机,这个法子不是真妙。像《华严经》,《华严经》摄受的这个根机范围非常的窄小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圆教的。换句话说,圆教十信位都没有资格入这个门,何况其余!这个门就很窄。净土持名念佛这个门非常广大,「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」,全收。只要你肯学,只要你肯念,没有一个人不是当机者。
生到净土之后,品位高下,这是你个人修持的功夫。品位高下是真有,但是最不可思议之处是神通道力、生活享受他是平等的,这不可思议。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,也跟那个实报庄严土上上品往生的,生活是一样的。这是十方一切诸佛世界里面没有的,唯独西方世界有。四土有没有?有。虽有四土,四土当中没有界线,是融合在一起。所以古德常常说,往生,我们去的时候是横超三界,到达西方极乐是横生四土,这是太奇妙了。所以事是真实的,理,连等觉菩萨都搞不清楚,唯佛与佛方能究竟,等觉菩萨都搞不清楚。我们对於这个道理,如果真正是细心,能体会到一点点,那就很有受用。
用什么方法来体验?就是我刚才跟诸位说的,解行并进,才能体验。单单解没有法子,单单行也很困难,解行并进。解门就是读经,行门就是在生活当中,不管什么境界,顺境、逆境,人事环境、物质环境里面,在这里面去修清净心,修平等心,修觉而不迷。这三心,清净心、平等心、觉心,三心增上,一天一天增长,决定是破迷开悟,这个境界才能够体会少分;没有真实的功夫,这个境界体会不到。所以希望大家要认真的努力。
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第六个比喻。
请掀开经本,第一百一十七面,从当中看起。黑板上写的这句是我们上次讲到这个地方。今天接著下面:
【四明说本者。疏圆音非扣至心传者。】
这一科就是这个小题是「说本恒传」。它的科判在我们翻翻看,大家找出来对一对,晓得我们现在说的是什么,在第七面。诸位翻开第七面,第七面的当中这一栏倒数第三行,第四说本恒传。前面一段是第三「真身普应」,我们说完了。今天要说的这一段就是「说本恒传」这个题目。它的文在一百一十二面,诸位翻开看这段文,一百一十二面倒数第四行最后一句看起:「圆音非扣而长演,果海离念而心传」,就是这两句。再翻开一百一十七面,我们今天念的这就是注解,就是解释这两句文。这两句文与前后这个脉络的关系,从科判、表解里头一览无遗。『圆音者』,这个底下解释就重要了。
【一音中具一切音。一切音即一音。】
这是圆音的意思。
【一音应一切音。皆圆音。出现品有十喻。喻如来圆音。】
《华严经.如来出现品》里面,有十种比喻,这十种比喻都是说明如来音声的圆满。这佛门常说,「佛以一音而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」。佛是一个声音说法,不但是我们这个地球上无论哪个国家的人,他听佛说法都听成自己的言语,这个很奇妙,不用翻译,听佛说法就是自己的言语。六道众生听佛说法也是这样的,乃至於他方世界。这个他方世界我们现在讲的就是外太空,太空人。不管是哪一道的众生,听佛说法没有听不懂的,而且听得都非常的亲切。一音说法,一切众生都能够理解,这是『圆音』。佛听一切众生说话,不管你讲什么话,他都听得懂,这也是圆音,这圆满。另外一个意思,可以『一音应一切音』,这就有一点类似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的味道。普门示现就是这个意思,以一音应一切音声,这都是圆音的意思。「出现品」里面十种比喻好懂,文虽然长,容易体会。此地宗密大师全都把经文抄在这个地方。我们看下面的经文:
【言十喻者。】
在第二行。
【一劫尽唱声喻。喻声无主。如彼经说。譬如世界坏时。无主无作。法尔而出四种音声。如於欲界出如是声。汝等当知初禅安乐。离诸欲恶。超过欲界。众生闻已。自然而得成就初禅。舍欲界身。生於梵天。乃至第四。於第三禅出如是声。四禅寂静。超遍净天。闻已。自然成就生彼。如是皆从众生善根所生。】
这个比喻就到此地,这是第一段的比喻。下面这是正说,这叫法说。
【佛音亦尔。无主无作。从佛功德出四种声。谓示众生苦。令修人天行。乃至第四。超过二乘。说无上道。然无有主宰。故曰圆音。】
这是第一段的比喻,这我们说个大意就可以了,不必一句一句去解释。这个『劫』是指大劫,大劫将要终的时候,人是在极端苦难的时候,往往在这个时候善根发现了,或者人逼著到走投无路的时候,这个时候有善知识来开导他,善根容易发现。平常他对这个疏忽,不太重视,这个时候他重视。所以这个音声从哪里来的?实在讲,经上讲得很清楚,是生生世世无量劫以来这善根发现,这是因;当然还有外缘,缘是佛菩萨给我们做增上缘。他在这个时候来提醒我们,我们善根马上就现前。所以立刻就能够断恶修善,就能够超越欲界。
诸位要晓得大三灾来的时候,劫尽大三灾。第一个是火灾,火灾要把初禅天以下统统烧尽,二禅天可以免除这个灾难,初禅天免不了。第二次大灾难,水灾。水可以淹没二禅天,二禅天也不能够幸免,三禅天可以免难。到第三次大灾就是风灾,风可以把三禅吹坏,所以四禅才是真正的福天,有福,不受三灾之难,第四禅才行。这个情形都是讲大三灾将要来临的时候,由於众生善根的发现,所以自然听到这个音声,就是说此地不安全。
如何要能够生到安全的地区?《华严经》上有这个说法,这是第一个比喻,『劫尽唱声喻』,这并没有人做主,也并没有一个人故意来说的,自然会听到这个音声,用这个比喻佛的圆音说法。所以后面就说,这佛的音声也是如此。佛绝对不是说有意来为众生说法,那就错了,是众生有感,佛就有应,这种感应是自然的。你看《无量寿经》,连续跟我们讲了八个自然。古德给我们解释,这八个自然绝对不是跟因缘相对的自然。因为《楞严经》上讲自然是跟因缘相对讲自然,那个自然是相对的,这个自然不是相对的,就是经上常讲的法尔自然,这个地方也是说法尔如是。所以你说佛有没有来?可以说佛没来,不来而来,无说而说,这就是『法尔』,这就是《无量寿经》里面所讲的自然。
佛的现前、佛的说法,在这个经上,实在讲,跟我们说得再清楚也不过,都是我们自己善根里面发现的。这个意思就是大乘佛法里常讲的「唯心净土,自性弥陀」。这就是唯心现相,自性说法,就是这个。当然迷惑颠倒的众生没有这个机缘闻到,必须是累劫善根,一刹那之间触到、碰到了,感应道交。所以佛跟我们说出的,也是自然说『出四种声』。哪四种声并没有确定,如果你说它是四谛,可以,苦集灭道,这是四种声。你从这个经上看,这是从人天一直到无上道,『人天』合成一个就是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。现在我们把人天分开,叫做五乘佛法。他把人天合在一起,人天上面是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。
是不是佛有意这样说的?不是的,众生根性不相同。所以你的善根发现不一样,人天根性听到佛说人天法,小乘根性听到佛说小乘法,菩萨根性听到佛是说菩萨法,成佛的机缘成熟了,听的佛说的无上妙法。佛有没有说?佛没有说。佛虽然没有说,说得清清楚楚,了了分明,无说而说,这个音叫圆音,圆满之音。所以说『无有主宰』。如果有主宰,那他的说法就一个音声,就不会变成第二了。各种不同根性的人,听佛说法,个个都得利益,个个都满了他的心愿,这是不可思议,这叫圆音。这第一种比喻。再看第二种:
【二响声随缘喻。】
这更好懂了。
【喻声无主。经说。譬如呼响。因於谷出。及音声起。无有形状。不可睹见。但随缘应。】
这个比喻到此地。这种情形,我相信有许多的同修都有这个经验。可是现在住在乡下的人比较少一点了。我们从前生长在乡下,到野外去玩,山谷里去玩,我们都喜欢大叫长啸,长啸一声,那个回音就过来,这是回音,讲的回音,回音是自然的。你叫的音声高,回音也高;你这个音声长,回音也长,恰如其分。这是我们现在讲回响,这是说这个比喻。
【佛音亦尔。但随众生欲解缘出。其性究竟无言无示不可宣说。】
这是真的。所以佛的现身,像《普门品》里面讲得很详细。《普门品》讲三十二应身,是三十二类,每一类里面都无量无边。正因为佛菩萨没有身,所以才能够现无量无边的身。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现?因为我们有个身,执著这个身,好了,这个身就不能变现。佛菩萨不执著这个身,所以无身则无不生;我这一有身就糟糕了,不能变第二个身。所以这个身不是个好事情,不是个好东西,不要太爱惜。所现的这个身,就像这个音声的回响一样,你能够见得到,心里面有所欲望他来说法,说法,我们听了能够理解,见色闻声统统如回响,就是《金刚经》上讲的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」。真的,千真万确,一点都没错。这是我们要很细心去体会。所以佛的音声为什么这样圆满?他有他的道理。实在讲,我们跟佛没有两样,尤其是《华严》上说的,「一切众生本来成佛」。佛眼睛里面看到我们都是佛,人人都是佛。佛眼睛里面看到我们,我们没有一个人不是圆音,跟释迦牟尼佛、诸佛没有两样。
现在我们这个能力失掉了,这个失掉是暂时的失掉,怎么是暂时的?是迷失了,你如果不迷,这个能力立刻就恢复。迷里头就有障碍,迷得愈深,这个障碍就愈重、障碍就愈多。所以佛法,它的目标实在讲非常之单纯,帮助我们破迷开悟,也就是去掉我们真如本性上这些障碍而已。佛用什么方法帮助我们去除障碍?在我们娑婆世界,佛就是用讲经说法的方法来帮助我们。为什么?这个事情我是自己迷的,总得要自己悟才行。所谓是解铃还须系铃人。我这个迷不是别人帮我迷的,是我自己迷了,自己迷了总得要自己悟,这是正确的。我迷了,他能够帮我悟,这理上真是讲不通的。就是我们讲一个现实环境来说,我们今天要受这个苦难,遭受这苦难,是我过去造的罪业,今天得的苦报。他造的善业,修好的业,他得的福报,他的福报想来免除我的罪业,行不行?不行,讲不通。佛都不能代众生受难,何况别人。
经上又常常讲,尤其是我们《华严经》后面讲到代众生苦。清凉、宗密给我们解释得很清楚,实际上还有更深的意义。真正代众生苦,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,唤醒众生,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,断恶修善,那你这个业马上就转过来了,这叫真正代众生苦,免众生一切灾难。诸位要晓得佛菩萨教导人是这个教导法。我们今天错会了意思,以为什么?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、救苦救难,我们今天苦难罪业做多了,到时候抱著观音菩萨两个腿,你来救救我,哪有可能?如果这个事情真的有可能,我们还要修干什么?经也不必念了,观世音菩萨怎样救度我们的苦难?菩萨教我们发大慈悲心。你想想看,大慈悲心一发,自私自利的心就没有了。人都能够以慈悲对人处事,没有自私自利的,这个世界一片祥和,什么灾难都没有了,观世音菩萨是这样救苦救难。怎么能搞错了?你看看观世音菩萨这三部经,哪个经上说你有急难的时候,抱住他,他就会来救你,没这个道理。菩萨经上没讲错,是你自己错会了意思。尤其是《楞严经》里面讲的,「解六结,证三空,反闻闻自性」。那就教给我们度一切苦厄的妙法,我们自己不依照他的理论,不依照他的方法来修学,投机取巧,希望菩萨就来救我们,没这个道理。灾难临头的时候谁都躲不了。所以学佛的人要明理,佛法里头没有迷信。
这个比喻就是随众生的愿望,『欲』就是愿望。这个『解』,拿今天来讲,就是你的程度。在十法界里面,你希望得个什么样的果报,这是欲望。你的智慧,你的程度就是此地所讲的解。佛不过是随这个缘而应现而已,众生有感,佛就有应。『其性』,性是性体,『究竟无言无示』,这是真的。如果从体性,体性就是本性,本性上真的是有言有现示,那就不是本性。本性无言无示,这是最真实的。见到性,那你就跟观音菩萨一样,也得如来圆音,也可以随类化身。佛教给我们这是最真实之法,我们不肯相信、不肯修学。教下是寻之择一,念佛人念佛,总是在一切法门里面,的确是比较殊胜一点的。念佛人不怕迷信,迷信也能往生,这个很妙。你搞懂了,能往生;不懂,你相信也可以往生,只要具足信、愿、行这三个条件,还都能成功。但是净宗以外,迷信不能成就。净土宗第一个方便,就是迷信也能成就,这是不可思议,这是难信之法。佛法是讲求智慧的,破迷开悟,他不开悟怎么能成就?不开悟能成就,唯独念佛法门,不开悟也能成就,所谓是带业往生,这个门最大道理也就在此地。
所以一定要晓得,其性究竟无言,『不可宣说』,这是从体上讲。在作用上讲,有言说,也能够现相。所以才说所现的这些相皆是虚妄。你要明白这个,这叫真相,叫诸法实相。诸法实相是什么?就是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这就是诸法实相。它的体性是没有相的,无形无相,它能够随缘现一切相。第三个比喻是:
【天鼓开觉喻。喻无主无作无断。】
『主』是主宰,没有主宰。『作』是造作,它也没有造作,它不起心不动念怎么会造作?没有造作,它也『无断』,很妙了。正因为「无作」,所以它才无无断。有造作必定有间断。
【遍入一切。】
那个鼓的音声到处都听得到,『遍入一切』。
【经说譬如诸天有大法鼓。名为觉悟。无主无作。无起无灭。若天放逸。空中发声告言。汝知一切无常虚妄变坏。勿生恋著。若放逸者。后悔无及。诸天闻已。皆悉忧惧。请法行道。皆得安乐。】
这就天人的福报比我们大。他这都是福报大,所以在放逸的时候,『放逸』就是懈怠、懒惰、不肯精进,有自然的音声来警告你。『天鼓』就是发出警告,你现在懒惰了,你现在懈怠、不精进了,它会提出警告。这个警告谁提的?没人提,自自然然提的。当然前面跟我们说过了,这是众生善根感得之自然果报,会提醒你,会警告你。诸佛菩萨,天上人间是处处说法,不会说是我们人间,佛菩萨对人间感情特别重,我们这里一有感,他就来应。天人有感,他应不应?一样应!没有不应的。尽虚空遍法界,每个角落,每个众生,有感有应,有感应是真如本性的德用。佛有真如本性,一切众生与佛共同一个真如本性,他怎么不起感应道交的作用?所以天人有感,佛菩萨立刻也就有应。『请法行道』就是他的感,这个时候他知道要请法,知道要行道。行道就是三业专勤,思想、见解、行为与心性相应,这叫行道。
【佛音亦尔。】
下面就合如来的圆音:
【不住方所。无有言说。而能演出无功用声。遍於法界。警悟群有。】
这个『群有』就是指九法界的众生。由此可知,诸佛如来用什么教化众生?用什么给一切众生做增上缘?完全是性德起用,其他的什么都没有。性德的作用是广大无边,不可思议。所以佛法不仅仅是禅宗重视明心见性,八万四千法门包括净土法门,没有一门是例外的,全是以明心见性为修学的目标。禅家讲的「明心见性」,教下讲的「大开圆解」,大开圆解就是明心见性,净土宗讲的「一心不乱」,一心不乱就是禅家讲的明心见性。每一宗讲的名词不一样,那个境界实际上是完全相同的,没有两样的。所以才说「法法平等,无有高下」,没有一法不平等的。
这个法再给诸位说,不仅是讲的佛法,还包括一切世间法。如果你说诸法平等,是佛法法门一切平等,世间法不在。试问问,你有没有平等?你这个佛法、世间法就不平等,就是二法了,这就不是自性起用。这是什么起用?阿赖耶起用,第六意识起用。自性起用,决定是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平等的。在一切法里面,你的心是清净的。
所以我们今天提倡《无量寿经》,这《无量寿经》真的好。它把这最高的境界,修行的原则,就摆在我们面上,你看那个经题,《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》,题上就摆清楚了。我们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,用什么样的心?用清净心、平等心,觉而不迷,你就证无量寿。清净平等觉是能证,无量寿是所证。能证证入所证,这就是事一心不乱,当然还没达到究竟圆满。究竟圆满是什么?能所不二。那就是究竟觉,就是圆满觉。还有能,还有所,能所是一。换句话说,无量寿就是清净平等觉,清净平等觉就是无量寿,无二无别。真正达到心境一如,万法一体,这是念佛念得功夫到家。
这本经是我们净土五经之一,所以修净土的同修,这本经书是必修的课程。尤其是难得的这本书是整个《华严经》的精华,《华严经》的秘要,秘密精要就在这一卷里头。清凉、宗密的注解,把《华严经》整个的义趣,全在这一卷里面发挥了,这是难得。我们念这一卷,念这个注解就等於把全部《华严经》都念了,好处在此地。这里面所讲的,无论是理论、是境界,统统都是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。我们想认识西方净土,认识阿弥陀佛,你不读这部经不行,不研究这个注解,你没有办法对西方境界彻底明了。我们再看下面第四个比喻:
【天女妙声喻。喻随声信解。】
这句是说明这个比喻的宗旨。
【经说譬如善口天女。】
『善口天女』就是辩才天女。我们到十大愿王里面,称赞如来会有详细的介绍她。
【出一妙音。则与百千种乐相应。一一复有百千音声。】
这个善口天女,她的音声是非常的美妙。她出的音声就像交响乐章一样,不可思议。而且交响乐章里面每个乐声里面,又有好像重重无尽的这种交响乐章。这实在讲是我们没法子形容,很难体会。这也是多生多劫语业清净的果报,身语意三业,语业清净的果报。所以才有这样的善根德相。
【佛音亦尔。於一音中出无量声。随众生心欲。各生意解。】
这个简单的讲,就是佛以一音而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。第五个比喻:
【梵声及众喻。喻化不失时。】
『梵』是清净的意思。
【经说譬如大梵。】
这个『大梵』是指大梵天。
【住於梵宫。出梵音声。梵众皆闻。而谓一一皆同己语。然不出众外。佛音亦尔。众会皆闻。皆谓同其语。而根未熟之所不闻。】
大梵天是初禅的天主。初禅称梵天,梵众天、梵辅天、大梵天,这叫初禅三天。大梵天王要对他的初禅天人说法,『梵众』就是初禅的天人,为他们说法。初禅天人也相当复杂,不只是我们这个世界去的。诸位要知道,一个单位世界有一个初禅天,讲一个单位世界有一个初禅天,这一个单位世界里面就包括了许多的星球。所以出生到初禅天的,不仅是我们地球人修行成就的,其他星球的修行人也会生到那个地方去。所以生到初禅的时候,言语不相同。譬如我们中国人修禅修到这个功夫的话,得到这个初禅禅定,生到初禅去了;印度人也用这个方法去了,这东南亚这一带人修行也去了,到那里去的时候言语都不通。大梵天王一说话,我们中国人生到初禅天的,听的什么?中国话。印度人到那里去听的,大梵天王讲的是印度话。每个梵众所听的都是自己的语言。可是大梵天王这个梵音的范围不出初禅,初禅以外就听不到了。经上举这个比喻,比喻如来的圆音,如来说法。
『佛音亦尔,众会皆闻,皆谓同其语』。佛当年在印度到处讲经说法,印度在那个时候并没有统一,就像我们中国春秋战国的时候一样。我们中国周朝,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这一带有八百个国家,八百诸侯。每个诸侯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,八百多个国家,小部落。那个小国家比我们现在一个乡镇可能都小,方圆二、三十里,它就是一国。所以大国称百里侯,方圆有一百里的,这是大国。小国,二、三十里的。那言语不一样,我们今天讲的方言,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方言,文字不一样。所以今天诸位要稍稍研究中国文字,你看看中国古时候这个篆字,特别是大篆,每个字好多种不同的写法,那是什么?都是那个时代每个国家他们写法不一样。秦始皇对於中国民族最大的贡献就是统一了文字。语言没有办法统一,文字可以统一,就是统一写法。所以文字的统一是秦始皇。在中国教育思想、教育方法的统一是汉高祖。采用孔孟的学说做为国家教育的主流,统一了全国的教育,奠定了中国两千年来,可以说是长治久安的根本。虽然每个朝代都有动乱,这个动乱的时间并不久,破坏力不大,比起西方那是要殊胜得太多了。所以中国的动乱不过是改朝换代而已,就是政权的转移而已,依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。这些我们都应当要知道,生为一个中国人,对这些基本的常识是应当要有的。要讲破坏,现代的破坏力比我们中国每个朝代都要来得大,范围广。有些破坏得确实是彻底的破坏了,所以这一代的中国人受这么多的苦难,这是有它因素的。
佛说法也是有范围的,「众会皆闻」。他的范围什么?『根未熟者之所不闻』。这个意思实在上就是佛门常说的,「佛不度无缘之人」。你跟佛没有缘,没有缘,佛说法你听不进去,这一听佛法,他就跑掉了,他听不入耳,不能生欢喜心。不但不能生欢喜心,听了就简直讨厌,这就是与佛无缘,这个没有法子。所以说除此以外,凡是与佛有缘的,都能够闻到佛法。第六个比喻是:
【众水一味喻。喻无曲。】
『曲』是委曲婉转。
【经说譬如众水。皆同一味。随器异故。水有差别。水无念虑。亦无分别。】
这个比喻是说,水是一样的,水虽然一样,那个盛水的器不一样,所以它显示的好像也就不一样。譬如我们用一个杯子去盛水,水什么样子?水是圆的,水是圆的样子。如果我们用一个长的盒子去装水,水什么样子?水是长的样子。你这个盛水器大,它水的分量就多;盛水的器小,它的分量就少。所以它是多寡、形状随器不同,水没有分别。用水来比喻佛的法音。
【佛音亦尔。一解脱味。随根差别。】
这句话说得好,妙极了。佛法只有一个味,一味,什么味?「解脱」。那的确随器就不同。以天台家来讲,藏、通、别、圆这四种根性不相同,藏教的,得到小的解脱,小乘解脱,通教、别教、圆教所得到的是大乘解脱。这个解脱的范围深度随著个人根性而有差别。不是佛法有差别,佛法没有差别,随个人根性而有差别。再给诸位说,我们的根性也并不是一个固定的。如果要是固定的、没有变化的,好了,咱是藏教根性的,我们读这个经,读上一千遍,读上一万遍,还是藏教的思想,还是藏教的解释,都不会有第二个意思出来,那就是佛法里面常讲定性。这个定性就很糟糕了。所以定性这业障很重。不定性的就好,每念一遍,有一遍的新意思,遍遍你的心量拓开了,遍遍契入解义的深入。所以这部经里面有无量味,愈念愈有味道,愈念体会愈深,愈念心地愈清净,愈念智慧愈增长,永无穷尽。这是世间的书籍没有这个力量,唯独佛法。
经典实在说,没有大小乘,大小乘是因人而分的。现在所谓小乘经、大乘经,这是人分的,佛法没有。尤其是这一乘大经,经上常说,「圆人说法,无法不圆」。那还有大乘、小乘吗?有大乘、小乘就不圆了。所以圆教根性的人看《阿含经》,跟《华严经》没有两样,同一个味道,圆满解脱,同一个味道。所以这是『一解脱味,随根差别』,这句话说得很好。当然我们都希望我们自己是圆顿根性,圆顿根性要好好的培养,培养的方法要解行并重。解是读经,读经不要去研究。为什么?研究是障碍,研究是落在意识里头,意是什么?分别、执著,落在这个里面,这是障碍,解门的障碍,你没有法子开悟。不要研究,不需要懂得里面意思,只是一遍一遍读,恭恭敬敬的读,它意思自然往外涌,这是悟处。所以不求解,自然就理解,自然法尔如是,不解,自然就懂了,这个好。
行门上要怎么做?行门上要认真去修清净平等觉。就是什么?修清净心,修平等心,生活处事待人接物用一味平等。别人对我不平等,我们见到、闻到了,应该的。为什么?他没有修。如果我也要同样以不平等的心态对人,那好了,那我这就是开倒车,回头了。我们修什么?我们就是修清净平等觉,就学这个,这叫真正的行持。行持的方法,在净宗就是用一句阿弥陀佛。这一句阿弥陀佛,就是提醒你清净平等觉,阿弥陀佛就是清净平等觉佛。念这一声佛声,就是念念提醒自己,我们要用真正的平等心,真正的清净心,真正的觉心,这样与自性就相应了。上与十方一切诸佛同一此理,与一切诸佛相应;下与十方一切众生同一悲仰,与九法界一切众生相应。你看这是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。
有没有形相?无形无相,不碍诸相发挥。虽有诸相,有即是空,空即是有,《心经》上说得很好,「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。色就是有相,空就是无相,空有是一,不是二,才能够契入心境一如。不但你的音声是圆的,圆音,你那个眼睛是圆见,耳朵是圆闻,没有一样不圆,六根是根根都圆,《楞严经》里面讲的圆通,圆满、通达。这个地方只举释迦牟尼佛说法的音声圆通,六根里头选的一根,一根圆通。
所以一定要解行相应,这里面最重要的,也就是我们比较上容易下手的,就是清净心。心清净一定平等,因为不平等是绝对不会清净的。我们用这一句佛号净化我们的心地,让我们这个心,念念都与阿弥陀佛相应,念念都是阿弥陀佛。所以用这句佛号净化我们的心地,用这一句佛号把一切诸法给摆平了。所以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的时候,心里才一起心一动念,就南无阿弥陀佛,全归到这一句佛号上。用这一句佛号,做为我们清净平等的基础,这样念佛叫会念,这样念佛功夫真正得力。念念恢复到自性清净,念念恢复到自性平等,念念觉而不迷。
所以我们看《无量寿经》、看《华严经》上观自在菩萨对善财童子所讲的开示,为什么那么样的重视普贤愿、普贤行?你就可想而知了。尤其在《华严经》上,普贤菩萨自己说,普贤的愿行,如果不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他的愿行不能究竟圆满。连普贤菩萨还要用这一句阿弥陀佛的圣号,使他的行愿达到究竟圆满。这实在是不可思议,这个方法是妙法,这个妙之殊胜,妙的好处,就是什么人都会,什么人都可以用这个方法修学,这才叫真妙。摄受众生广大无边,这叫真正的妙。如果说这个方法只能适合於一类众生之机,这个法子不是真妙。像《华严经》,《华严经》摄受的这个根机范围非常的窄小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圆教的。换句话说,圆教十信位都没有资格入这个门,何况其余!这个门就很窄。净土持名念佛这个门非常广大,「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」,全收。只要你肯学,只要你肯念,没有一个人不是当机者。
生到净土之后,品位高下,这是你个人修持的功夫。品位高下是真有,但是最不可思议之处是神通道力、生活享受他是平等的,这不可思议。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,也跟那个实报庄严土上上品往生的,生活是一样的。这是十方一切诸佛世界里面没有的,唯独西方世界有。四土有没有?有。虽有四土,四土当中没有界线,是融合在一起。所以古德常常说,往生,我们去的时候是横超三界,到达西方极乐是横生四土,这是太奇妙了。所以事是真实的,理,连等觉菩萨都搞不清楚,唯佛与佛方能究竟,等觉菩萨都搞不清楚。我们对於这个道理,如果真正是细心,能体会到一点点,那就很有受用。
用什么方法来体验?就是我刚才跟诸位说的,解行并进,才能体验。单单解没有法子,单单行也很困难,解行并进。解门就是读经,行门就是在生活当中,不管什么境界,顺境、逆境,人事环境、物质环境里面,在这里面去修清净心,修平等心,修觉而不迷。这三心,清净心、平等心、觉心,三心增上,一天一天增长,决定是破迷开悟,这个境界才能够体会少分;没有真实的功夫,这个境界体会不到。所以希望大家要认真的努力。
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第六个比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