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(第二十八集) 1989/1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:04-003-0028
请掀开经本,第一百一四面倒数第二行,从最后一句看起:
【二明妙智者。】
《疏》文里面是:
【海湛真智。光含性空。】
向下注解就是解释《疏》文里面这两句。这两句是讲:
【即定之智。故云妙也。】
这个『智』才是真实的智慧,所以称之为『妙智』。
【大疏云。】
这个《大疏》就是指《华严经疏》,是清凉大师作的。这个注解是钞,我们这叫疏钞,钞是宗密大师作的,宗密是清凉的学生,我们现在一般讲徒弟。古时候徒弟就是学生的意思,师徒,老师学生,现在我们称学生,所以他尊称老师的这个著作称为大疏。《大疏》云:
【湛智海之澄波。虚含万像。与此大同。】
跟此地所讲的意思是相同的,在文字上有一点增减,意思是相同的。清凉大师当年在世,八十卷经翻译的时候,他老人家参与译场。经译成之后,这是奉昭,这个昭就是皇帝的圣旨、皇帝的命令,给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做一个注解。这个注解是皇帝的意思,请他为这部经做一个注解。这是讲的不但有疏也有钞。疏与钞统统都是清凉大师作的。大概疏做了以后,大师想了一想,这个注解注得太深了,恐怕后人还是看不懂。所以给那个注解再作一次注解,这就叫做疏钞,都是清凉作的。
贞元年间,《华严经.普贤行愿品》这一部完整的经典流传到中国。在中国也很快的就把它翻出来,这叫做《四十华严》。这一次的译场当然清凉他也参加了,参加之后,这部经译出来之后,他也是作注解,这个注解只有疏,就没有钞。所以《四十华严疏》,清凉作的,没有钞。宗密也没有把四十卷都注出来,只注这一卷,这一卷叫《别行疏钞》。所以在《四十华严》里只有这一卷,这是宗密大师作的钞,就是把这注解再加以解释。那《四十卷经》是后译的,清凉注解是后作的,我们晓得后后胜於前前。因为他晚年修行的功夫、意境都到了非常纯熟的时候,当然他注这个《八十经》也是很了不起。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,他一生讲《华严》讲五十遍,你想这真正不可思议。这的确是空前绝后,往后再看任何人讲《华严经》,一生当中讲五十遍,我觉得有一点不太可能。清凉的确是空前绝后,非常了不起的,后世人尊称他为华严菩萨。那他这里面举的《大疏》云,就是在《八十卷经》里面所说的。在一百一十四面最后这一行,『海湛真智,光含性空』。这是《四十卷华严》里面,清凉大师注解的,所以这四十跟八十经合起来看,文字有一点不同,这个意思完全是一样的。
【而有两异。】
这是大同小异。
【一则彼约定门。此约智门。二则彼含万像。此含性空。】
这个小异的、不一样的就是在此地。在《八十卷经》里面,大师完全是从『定门』说,在此地则是从由定开智慧,所以偏重在『智门』上讲。从定里面讲是『含万像』,从慧里面讲,这是讲『性空』,万象是有,虽然是有,森罗万象,当体即空。这底下详细跟我们解释。
【以定是海印三昧。故含万像。万像即海中所现之印文。法合可知。】
这个『定』,称之为『海印三昧』。海是比喻广大,没有边际。印也是比喻,印比喻什么?所现的文字没有先后。你看印章,印章上盖再多的字,一印全部出现,不会说一个字先,一个字后,没有的。它取这个意思,没有先后。这是事实的真相,就是宇宙人生。现在有很多科学家在那里研究,人是怎么起源的?怎么从猿猴逐渐进化变现出来的?这是什么?这就是有先有后。有先有后在佛法里面讲不是真相,真相决定没有先后。
这没有先后好像我们看的这个,在我们常识里面感觉的这是宇宙万有,确实有先后。像我们种一棵树,我们看它种下去,慢慢长成,一年比一年大,怎么会没有先后?我们看一个小孩长成,也是一年一年长大,好像的确是有先后。其实这种观察是我们凡夫的错觉,不是真相,真相决定没有先后的。这反而叫我们难懂。说真的,我们很难懂;说假的,我们很容易懂,这原因在哪里?就是我们这个心从来没有定过,我们看外面这境界相,好像有层次,有次第的,是什么?因为我们的心刹那生灭。我们用生灭心看外面的现象,所有一切现象统统是生灭法,生灭法的相续相,就好像看到有次第。如来与大菩萨他们心清净,清净心就是不生不灭,人家用的是真心。《楞严经》上讲的,常住真心,真心没有生灭。生灭是什么?是念头。这个生灭的念头,在佛法里面称之为妄念。因此我们凡夫用的心叫妄心,不但凡夫用妄心,大乘经里面告诉我们,声闻、缘觉、权教菩萨统统用的是妄心。这个妄心就是常讲的,用的是八识心,八识五十一心所,你用这个东西,所以你观看宇宙人生也是属於生灭法。你要是用真心来看,这个世界完全就变了,《法华经》上所说的,「世间相常住」,常住就是不生不灭,这是真的。《楞严经》上说出这个事实,「当处出生,当处灭尽」。所以这个真实法是什么?是不生不灭。既然不生,哪来的灭。
这个境界是有相当的深度,你要是见到这个境界,在菩萨名号里有一个叫无生法忍,你就证得无生法忍。法就是一切万法,无生是一切万法的真相,诸法实相。实相是一切万法从来不生,哪里有灭!你对於这个真相彻底明白,亲眼见到了,这就叫无生法忍,忍也是定的意思。所以在这个时候,你这个心是清净到了极处,定就是清净心。清净心就像这个水没有波浪。没有波浪的水就像一面镜子一样,把宇宙一切万法统统照在里面,照得清清楚楚,这就比喻作海印。这个海是我们的心海,我们的真心,我们的本性,真心本性比这个宇宙虚空还要大。《楞严经》上有个比喻,把我们的真心比喻作太虚空,把现在这太空、太虚空比作一片云彩,你就晓得我们这个心有多大。所以这个心比喻作海,心到清净的时候一个妄念都没有,尽虚空遍法界所有的这些现相,在这个大圆镜里面就照得清清楚楚。所以过去世、现在世、未来世,十方三世无所不知;无所不知就是慧,这个慧叫妙智。
佛给我们讲这个智慧并不是他一个人独有,不是的;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,佛讲这个智慧是平等的,人人都有。不但我们人有,畜生也有,饿鬼也有,地狱也有。所以我们的智慧本来就是这么大,可是现在我们的智慧失掉了,怎么失掉?佛说「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。我们的病根,佛是一语道破,我们的病根就是妄想执著,所以不能证得。唯独如来知道这个事实真相,所以他眼睛里面看的一切众生,不叫众生,叫诸佛;他说「一切众生本来成佛」。就是从你真实的里面,那你是佛了。现在就是说你起心动念,你是个天天在打妄想的佛。毗卢遮那、释迦牟尼、阿弥陀佛他们不打妄想,他们是不打妄想的佛,我们是天天在打妄想的佛,不同就在此地,除这个之外,没有什么不相同的。
如果我们要想恢复智慧德能,你把妄想执著断掉就成功了。佛法里面,可以说千经万论都是告诉我们这个事实真相,所有的法门都是帮助我们破执著、断妄想的方法。这个方法里面是最彻底、最究竟、最圆满、最稳当、最快速的无过於持名念佛,求生净土。所以《华严经》到最后,我们这个本子是《华严经》的结论,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劝我们念佛。所以一般人不晓得念佛的好处,不晓得这个佛号怎么个念法,真正把这部《华严》研究通了,他就恍然大悟,他对这个方法才有真正深刻的体认。
那这是海印,这个三昧叫海印三昧,名称叫海印三昧。所以是『故含万像』。这个万象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,森罗万象统统照在你的清净心中,就好像这个海中现的这个现相,决定没有先后。所以这是超时间、超空间,我们前面讲过。时间、空间的观念,统统从分别执著上来的;离开一切分别执著,这三世十方了不可得,就没有了。再看下面:
【智门。无分别智。契合真性。】
这个地方所讲的智,先给我们讲根本智。根本智就是『无分别智』,这是真性的大用。就像前面比喻一样,一切万法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决定没有分别。分别都没有,哪里会有执著?所以这个时候是心境一如,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,就是自己的真性,就是自己的本性。我们勉强给它加上一个名词,这是好说话起见,叫它做无分别智,又叫它做实智,就是真实的,又叫它做根本智。这佛说了好多个,一桩事情说好多个名词,原因就是叫我们不要执著,名字是假的,只要知道是这回事就行了,不要执著这个名词。所以往往一桩事情,佛说了很多名相,他的用意就是在此地,叫我们不要执著名相,要体会到名相当中所含的意思,这就对了。所以言语不能执著,文字也不能执著,事实的真相不在言语上,也不在文字上,这是佛经难懂的地方,所谓是意在言外。你要体会到那个言外之意,体会到文字以外它所含的真实义,这就开经偈上讲,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。真实义不在文字里面,也不在言语之中。但是你可以从言语、文字做一个引导,诱导你能够契入,契入这个境界是说不出来的,是没有法子想像的。因为你一想就落到分别上去,一想就有分别。这才『契合真性』,契合真性就是禅家所讲的明心见性。由此可知,这个境界,在菩萨位次里面讲,最低限度也是圆教初住菩萨。所以《华严经》的对象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最低的程度都是圆教初住,破一品无明,见一分真性,就是无分别智,契合真性。
【故含性空。】
这个时候他才真正证得,就是契入了。像《心经》上所讲的,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」。这四句话真正明了,什么人?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才能明了,他为什么明了?因为他已经得到无分别智,他对於一切万法,确实不再起心动念。换句话说,我们在一切现相里面,还会起心动念,《心经》上这四句话念念,不晓得它的意思,没法子体会。这个时候知道,一切法『性空』。这个现相怎么起来?叫缘起,缘起性空。缘起不碍性空,性空也不妨碍缘起。实在讲,缘起跟性空是一桩事情,不是两桩事情。像我们看电视,电视那个萤幕空的,什么都没有,影像在里面变化,那是缘起。那个很干净的萤幕不碍影像变化,影像怎么变化,也没有把它染污,干干净净的,它是一不是二,所以你不必把它像去掉。你要说把这像去掉,错了。为什么?像是空的,像没有妨碍,有妨碍才要把它去掉。它没有妨碍,你去掉,不是多事。这在大乘了义经论里头将这些事情,佛都给我们说得很清楚。
【性空即所证之理。理即境也。】
『境』是事相,就好像我刚才用这个电视画面做比喻,那个电视的萤幕就是『理』,就是『性空』。萤幕上现的那个画面就是境界,就是事相,确实是一,不是二。所以你看电视的时候,你去想《心经》那个境界,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」,看久了,你会领悟到这个意思。由此可知,看电视也会开悟,看电视也是般若波罗蜜,也是在修行。问题就是你会不会用心?你要不会用心,那这个电视会害了你。为什么?你的心随著那个画面在分别、在执著,那就很可怜了。他笑,你也笑;他哭,你也哭,旁边人看了,这人有问题,神经不正常。你如果能够看到这个画面是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,一切诸佛如来都赞叹你很会用功,你在这里修般若波罗蜜。所以会修的人,这《华严经讲的,「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」。我们功夫不到,看那个电视,还会受它影响,他喜欢,我们也喜欢;他不高兴,我们也会生气,那最好不要看,我们还是禁不起考验,这功夫不够。功夫真正够的人,没有关系,事事无碍;功夫不够的,就事事都有障碍,有障碍,那就得要避免。这是要知道的。
【摄境归智。故云含也。】
这是真正到了心境一如,所以这个『含』的意思,它有含摄的意思,有包括在里头的意思在。
【文中两句皆有法喻。】
有法、有比喻。
【如海。波浪澄渟。湛然不动。空无云翳。廓尔清虚。大海傍无边涯。连天一色。空彻海底。海含空天。由海虚明。故含空。由空明朗。故入海。以况真智。】
这段话的意思容易懂,因为我们住在海岛,海我们很熟悉。但是比喻总是比喻,没有办法比到恰到好处。海天一色,我们见过,清凉、宗密那个时代,没有发明飞机;现在要坐到飞机,飞到天空上去的时候,那这个比喻就更容易体会。『海』虽然是大,能够把虚空照在海里面,但是海毕竟还是有波浪,有波浪它就不能照得很清楚。所以海不如湖,湖不如池塘。但是池塘太小了,只像一面小小的镜子一样。那我们想像,如果这个池塘这么样清净的水,整个大海都是这样的,这个意思就能够体会到一些。这种比喻都是古人的想像。海再平静也有浪,这是我们都能够明了的。这是用这个来比喻『真智』。所以唯识论里把海印三昧,又说了一个名词叫大圆镜智。大圆镜智实在讲,就是此地讲的海印三昧,转阿赖耶识成大圆镜智。再看底下这句,这句重要了。
【识念不生。寂然不动。性无尘境。廓尔空寂。】
『识』跟『念』都是指心心所的起用,可以说,没有得到三昧的人,这个三昧要像此地讲的海印三昧,不是普通的三昧,没有能够证得海印三昧的人,这个心心念都动。这个『生』就是生的念头,识念都动,只可以说他动的幅度有大小不一样。六道凡夫起心动念,那个念头动的幅度很大,愈往上面去,这个幅度就愈小,像阿罗汉他也有三昧,他的定功,佛经里面讲九次第定,他出了三界。三界之内的定功,四禅八定;你要得四禅定,你就生色界天,你要是得四空定,那你就生无色界天,这是三界最高的地方、最殊胜之处。阿罗汉的定超越他们,叫第九定。四禅定、四空定总共是八种,八种禅定,阿罗汉超越了他们,第九定就不在三界之内,出了三界。虽然出了三界,他还是起心动念。他那个起心动念非常的微细,他自己都不知道。所以他那个三昧不究竟。辟支佛比阿罗汉高,阿罗汉虽然断见思烦恼,九次第定断见思烦恼了,但是见思烦恼的习气没有断。见思烦恼确实都没有了,习气没断,习气很难断。
譬如这个人确实没有傲慢,但是他的样子很傲慢,那是习气。习气,他的确心里头没有傲慢的这个心,他那个形态上表现的还有习气。到辟支佛那个定功就更深了,比阿罗汉还深,习气也断了。由此可知,他这个识念就更微细。权教菩萨亦复如是,还是有微细的念头,自己不能觉察。佛在经上给我们讲,一弹指有六十刹那,一刹那有九百生灭。你看看这么细的念头,起心动念,这个起心动念微细。如果就我们普通人说,我们一秒钟可以弹四次,四乘六十再乘九百,你们想想,一秒钟我们这个念头生灭有多少?二十多万,两个十万八千。这是我们概略的说,可能比这个还不止,只有比这个多,没有比这个少的。怎么能够觉察得出来?觉察不出来。所以往往我们觉得,唉,我们的心很清净,我们已经很定了,其实只是把粗念伏住而已,微细的念头自己完全不能够觉察。所以要到「识念不生」,『寂然不动』。
这四句就是描绘海印三昧的样子。海印三昧像什么样子?这四句就是它的样子。我们自己在念佛的时候,功夫到什么程度,可以拿这个来对照一下。这在念佛功夫里面,是理一心不乱。事一心不乱只相当於阿罗汉、辟支佛,这是理一心不乱的境界。所以这个念佛法门,为什么经论这样强调?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普遍的赞叹,原因我们一定要晓得。我们凡夫修行,如果不靠他力,单单靠自己的力量,那就是经上所讲的,你成佛从凡夫修行,最低限度都要三大阿僧只劫。如果给你说个真实话,你要修到如来果地,那是无量劫,不是三个阿僧只劫。这是说的千真万确的事实,这么难。
念佛这个法门它的好处就是依靠他力,依靠谁的力量?依靠阿弥陀佛的力量,依靠十方一切诸佛的力量,那这个帮助就太大了。所以这个法门叫二力法门。我们自己的力量是肯信,是真正能信,真正愿意,愿意接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威神的加持,我们乐意接受,那这个力量就能够加得上。所以他的成就就快,把佛的智慧变成我们自己智慧,把佛的威神变成我们自己的功德,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法门。他们是久远劫以来修行已经成就了,我们藉著他这个力量来成就自己。所以这个法门是难信易修,真正修容易,你要想理解它,相信,难。我们在大经里面读到的,如来果地上的境界,就是等觉菩萨都不能够十分清楚,何况其余的。用我们的智慧来测量如来的智慧,这不可能的事情。所以对於如来的智慧、德能,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只有仰信,敬仰尊重,深信不疑,这个人就是有大智慧的人,你这一生当中才能够成就。
清凉把《华严》翻出来,注出来,最后再这一部大经特别拈出这一卷,这是《四十华严》的最后一卷,别行流通,这真是慈悲到了极处。特别强调这一卷是《华严》纲要,是《华严》修行的精髓。这一卷讲什么?就是劝我们念佛求生极乐世界。这个意思我们一定要能够体会,要能够认识。《华严》是大家公认的,大乘佛法里面的根本法轮,一切经皆是《华严》眷属。这根本法轮到最后指归净土,所以古人讲,念佛法门是一大藏教之纲宗,这个话讲得没错。纲是纲领,宗是宗旨,一大藏教就是《大藏经》。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全部经论,以什么为总纲?念佛求生净土,这是佛法的总纲领,当然难信。你能够把这一大藏教搞通了,你就相信了,你就完全没有问题了。这一大藏教没搞通,是很难接受这个说法的。
所以古圣先贤常常感叹,这个法门这么好,可惜修学的人不多。修学人不多,原因就是这个法门宣传的人太少了。为什么宣扬的人会少?真正明了净土的人,明白这个事理圆融少,所以弘扬的人就少了。弘扬的人少,当然知道的人就不多了。单单念这句阿弥陀佛,这是外面人家看到这个现象,念佛的人多,往生的人少,所以给人家一个观念,念佛没什么效果。你看那么多念佛的,你看几个人往生了?实在讲,念佛是没错,他念佛不能往生,他念得不如法;不如理、不如法,所以才不能往生。真正明白这个义理,懂得方法,没有一个不往生的。
不需要明白这些道理的,念佛也能往生的,只有一个人,哪一个人?老实念佛的这个人。我们往往看到这些老太太们,不认识字,也没有念过书,也没有听过经,教她念佛,她一天到晚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,她什么都不想,这种人往往往生的时候,非常好的瑞相,预知时至,是站著走的,坐著走的,她成功。这是什么?老实。她虽然什么都不懂,你去想想看,她那个做法完全合乎这两句话,「识念不生,寂然不动」。她真的一切万缘放下了,一天到晚就这一句阿弥陀佛,除一句阿弥陀佛之外,她什么都不想。你给她讲经上的道理,她不需要,我这个头脑简单,我不愿意知道这些道理。她容易成功。
我们中国古人说,「唯上智与下愚不移」,不移是不会改变。这个不改变就符合了净宗修行的宗旨,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。她真的把这两句话圆满的做到了。你问她什么叫菩提心?她不知道,什么她都不知道,但是她心发了,她发什么心?我想见阿弥陀佛,我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。她发了这个心,她不晓得;我们晓得,晓得发不起来。她不晓得,她发了,所以她到西方极乐世界先成佛了,我们还要轮回六道,你说这个冤枉不冤枉。
上智是真正有智慧的人,一点他就通了,他一生不会改变;下愚之人,他老实,他也不会改变。这两种人没有缘闻到这个法门,那就不说,如果有缘闻到这个法门,决定往生成佛。这个难得。你要说这个念佛要多久他才行?最近没多久的华盛顿DC的周广大先生,念三天成就了。这一点都不假了,十多个人帮他助念,看到西方三圣接引他往生,真正稀有。他在临终的时候,人家一劝他念佛,他马上就相信,立刻就接受,这个难。这个人的确是虽然一生没有学过佛,必定是多生多劫念佛,这个时候经过人家一指点,这个善根福德因缘现前,成熟了,三天成就。这一念往生的心,纯真不杂,里头没有夹杂。不夹杂这个世间五欲六尘、名闻利养,不夹杂这个,心清净了;不夹杂一切佛法,这一切经论、一切法门,我统统舍掉、不要了。你看这个心多清净,这就叫识念不生。他统统放下了,一念单提,这一念阿弥陀佛,单单这一念,所以他有这样殊胜的感应,三天把西方三圣念来。
所以这两句,我们要努力去学,要学真正放下,放下是功夫。我们今天为什么放不下?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不了解,就是不知道诸法实相,所以放不下。佛给我们说这些经,只有一个目的,这个目的就是看破世界,把这个宇宙人生的真相给我们说出来,真正明白了,这叫看破。明白事实真相,你决定不会再执著。《金刚经》说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这给你讲的是真相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。不但体性不可得,现相、作用也不可得。你如果以为你有所得,那是你的幻想,是你的分别执著,决定不是事实。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东西你能够得到的,你要把这个真相真的搞明白,你在一切万法里面,取舍得失这个念头没有了。取舍得失没有了,就叫放下。放下什么?就是放下取舍得失,统统放下。於一切法不取也不舍,我要舍掉,舍掉那还是在造作。它既然是梦幻泡影,你舍它干什么?你要想舍,还是多余的,多事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少一事不如无事。於一切法不取不舍,无得无失。所以理明白之后,才能真正放下。看破是真正的学问,放下是真实的功夫,然后才能够契入诸法实相的境界,心境一如。
所以学佛,诸位读到这些地方,应该要晓得学佛从哪里学起。从「识念不生,寂然不动」学起。不是叫你在这里听经,研究经,那不行。研究经,心动的,心会跟著这个经文在那里动。经典也是境界,你随它转,你心跟它转,你来听讲经的时候,随著我的语言、音声在转,你这个心作不了主。心作得了主的时候,在这里听经,听一个半钟点,寂然不动,听而无听,无听而听,那你这个功夫很到家。所以我们往往看到古大德训练初学,他所用的原则就是这两句话,绝不是用讲解来启蒙,不是的。蒙是什么?蒙就是无明,懵懵懂懂,无明。启是什么?把它打开。打开如果要天天跟你讲解,好了,讲解是什么?讲解是把你的悟门堵塞了。把那些打开,现在拼命在堵,堵死掉了,你一辈子都不能开悟,因此启蒙的教育是不讲解的。
在我们中国古代,不管是儒家、佛家没有讲解的。启蒙没有讲解的,启蒙教你什么?叫你念诵,就是教你背,背诵,每天背个几十遍,背个几百遍。为什么叫你要背这么多遍数?因为你背,就不打妄想了。他的目的就是叫你训练识念不生,就是训练这个。天天叫你背,老师督促,看到你背,不准你打妄想。这样训练个几年,心定了;心定下来以后,再听讲,再研究经。所以在启蒙的时候,所用的经只一本经,不用第二本的,就用一本。用多了,多了会打妄想。一本经不会打妄想,尤其是念了几百遍,念熟了。每念一遍都是这个样子,还有什么想头,这不想了。目的就是叫你不想,也不给你讲意思,没有意思好讲,就是叫你念。那个分量大的,一天叫你念一遍。像《法华》、《楞严》那样的分量,一天念一遍,恭敬在那里读,念的时候读出声。因为出声老师才能督促,听到你没有念漏掉了,学生不至於偷懒。如果不出声,他在那里打瞌睡,打了两、三个点钟,老师,我这个书念完了,老师也不晓得,所以一定要念出声。那个教学法高明,这个讲先求根本智。
你看唐大圆居士在唯识论里头就非常感慨,很痛心的说,我们民国以来,这个教学法颠倒了。学外国的方法,小孩从小就给他讲解,把他的根本智破坏了。根本智没有,后得智当然没有。所以这一代的人有常识、有世智辩聪,没有智慧。佛法是需要真实的智慧,真实的智慧是从清净心里面生出来的。这一点我们同修一定要知道,晓得这个原理,我们自己才真正肯认真的去念经。念经,如果你真正想修,就是修清净心,修根本智,我们现在选的《无量寿经》。《无量寿经》这个分量是恰到好处,对於我们现代人来讲,因为这部经你要是念熟了,你念一遍只需要一个小时。你早晨起来念一遍,晚上晚一点睡觉,念一遍,念完再去睡觉,把它养成一个习惯。念一遍如果是一个小时,你就修一个小时的清净心,念两个小时,你一天就修两个小时的清净心,很有受用。诸位如果真正这样去做,不必多,做上三个月,这个利益你就得到了,味道就尝到,你就晓得这个好处。我现在跟你讲,你没有开始念,这个好处你体会不到。我给你讲怎么好,你也不能够明白。必须你自己去试验,试上三个月,那个味道你就知道,你就体会到了。一定要念,念的时候,什么都不要想,把所有一切妄念统统放下。你在家里念,念的时候把电话都拔掉,免得打闲岔,念经的时候万缘放下。为什么?我修清净心,就是修此地的这两句话,识念不生,寂然不动。用这个方法来修。在一切方法里面,的确这个方法是非常殊胜,对於中下根性人来讲很适合。当然你念佛号也行,打坐也行,持咒也行,方法很多,目标是相同的。我们现在所谓一般知识分子,知识分子用读诵经典,这个方法是比较上适合。
『性无尘境,廓尔空寂』,这两句是形容清净心的样子,就是六祖所讲的,「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」。本性是清净的,既无尘也无境。禅宗里面常说的,「迥脱根尘,灵光独耀」。这两句话是出在《楞严经》上,禅宗特别强调这两句。迥是远远的,迥脱是远远的脱离。根是讲六识,尘是讲六尘。这个意思就是说,外不著相,脱尘;内不动心,脱根,迥脱根尘。你能够外不著相,内不动心,智慧就现前,本性里头本有的般若智慧透出来了,叫灵光独耀。真如本性,真心里面确实没有这些东西。
廓尔,是比喻广大空寂,清净寂灭。现在人有些人不甘寂寞,他要热闹,愈热闹就愈好,喜欢热闹,没有办法接受寂寞的环境。他不晓得寂寞才是真,那个热闹是无常的,是假的,有聚必有散;聚的时候欢喜,散的时候,苦恼来了。清净寂灭里头没有聚,当然就没有散。那个乐是真乐,清净是真乐,我们俗话讲这叫清福。那个热闹叫红福,凡夫喜欢的。圣人所欢喜的清福,一切境界里头不执著、不动心。所以他的清净心里面有无量的智慧,无量的光明,无量的德能,无量的神通,这种乐我们凡夫没有法子体会,这才是真乐。
【大智横无边涯。含性一味。性彻智体。智含空性。】
像这些文,如果我们多念,常念、多念,自然就契入这个境界。这个境界的确是识念不生,寂然不动,六祖讲的「本来无一物」。这个本来无一物那个境界它实在是很妙,所以叫妙智。这个境界不要说我们没有法子说,十方诸佛也没有办法把它说尽。『无边涯』就是没有边际,为什么?『智』跟『体』是一不是二。譬如这个海,海是个体,是性体;智是这个性体的照用。海有多大,它的照用就多大。何况照不离体,体不离照。海还是不太容易体会,我们用镜子来做比喻,大家每天都要照照镜子;镜子能照的照就像是般若智慧,镜子的体就好比真如本性。它是一还是二?不能说是一,也不能说是二,一与二具不可得,就是它的真相。你说它是一,它好像又是二,有体有用。照是它的作用,有体有用。你说它是二,又是一。因为什么?它这个体跟用分不开,没有界限,没有法子分开,分不开,这就是一。
所以佛跟我们讲,一切法的真相,不一不异。不能说一,也不能说异。异就是二,不能说二,也不能说是一,也不能说是二。你只能从这个地方体会,你没有办法想像,你也没有办法说出,「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」,可是境界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所以「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」,不可思,不可议。思是想像,不能想像,也不能够议论。这就是给你说什么?真正的相是在言语、文字之外,意在言外。你读了、你听了,你要会体会。所以读经,经读久了会开悟。为什么开悟?他心不断在修定,定久了,就豁然开朗。心要不定下来,不可能开悟;一定要定下来才会开悟,你才晓得定的重要。佛法非常重视戒律,戒律是帮助你定的,戒律是帮助你收心的,这样不准做,那样不准做,统统不行,那心就定了。你晓得它用意是如此。真正得到定,戒律就圆圆满满,戒律的目的达到,你定已经达到,所以叫定共戒;真正智慧开了叫道共戒,决定不会犯戒。所以初学的人是因戒生定,因定开慧,这就是有层次、有阶级的。
《华严》是一乘圆教,它这里头是没有层次、没有阶级的。所以你要懂得这念佛法门是《华严》的精华,它也没有层次,也没有阶级。为什么?一句阿弥陀佛,戒定慧三学统统在其中。你一心向佛,这个人怎么会做坏事?这戒律就圆满了。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」,念佛是第一善,无比之善。念这一句佛号就一切善具足了,一切恶决定不会犯。一心向佛,他怎么会再去造恶业?不可能的。所以戒就具足了,一句佛号,这一心专念,专念是定。一念相应,智慧就开了。相应是什么?与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相应。
如果再说得具体一点,就是《无量寿经》、《弥陀经》,这一句佛号,整个的经义都在这句佛号之中。念念佛号,心里面把这个经义就像此地海印三昧,一念,这全部的经义都在你心里面现起来。能念之心跟所念之佛,佛的依正庄严交融成一片,你看这个境界实在是太美了。我们世间人讲真善美慧,那真善美慧不见得是真实的。唯有念佛念到这个境界,才真正体会到真实的真善美慧。所以念佛是至高无上的享受,入这个境界,念佛不想睡觉、不想吃饭。为什么?这个味道太好了。念佛念久了,会累,会打瞌睡,你没有入这个境界,你那是有口无心,你虽然口念,不相应。相应之后,这是法味无穷,法喜充满,愈念精神愈饱满,愈念愈快乐,这是真的。
好,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。
请掀开经本,第一百一四面倒数第二行,从最后一句看起:
【二明妙智者。】
《疏》文里面是:
【海湛真智。光含性空。】
向下注解就是解释《疏》文里面这两句。这两句是讲:
【即定之智。故云妙也。】
这个『智』才是真实的智慧,所以称之为『妙智』。
【大疏云。】
这个《大疏》就是指《华严经疏》,是清凉大师作的。这个注解是钞,我们这叫疏钞,钞是宗密大师作的,宗密是清凉的学生,我们现在一般讲徒弟。古时候徒弟就是学生的意思,师徒,老师学生,现在我们称学生,所以他尊称老师的这个著作称为大疏。《大疏》云:
【湛智海之澄波。虚含万像。与此大同。】
跟此地所讲的意思是相同的,在文字上有一点增减,意思是相同的。清凉大师当年在世,八十卷经翻译的时候,他老人家参与译场。经译成之后,这是奉昭,这个昭就是皇帝的圣旨、皇帝的命令,给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做一个注解。这个注解是皇帝的意思,请他为这部经做一个注解。这是讲的不但有疏也有钞。疏与钞统统都是清凉大师作的。大概疏做了以后,大师想了一想,这个注解注得太深了,恐怕后人还是看不懂。所以给那个注解再作一次注解,这就叫做疏钞,都是清凉作的。
贞元年间,《华严经.普贤行愿品》这一部完整的经典流传到中国。在中国也很快的就把它翻出来,这叫做《四十华严》。这一次的译场当然清凉他也参加了,参加之后,这部经译出来之后,他也是作注解,这个注解只有疏,就没有钞。所以《四十华严疏》,清凉作的,没有钞。宗密也没有把四十卷都注出来,只注这一卷,这一卷叫《别行疏钞》。所以在《四十华严》里只有这一卷,这是宗密大师作的钞,就是把这注解再加以解释。那《四十卷经》是后译的,清凉注解是后作的,我们晓得后后胜於前前。因为他晚年修行的功夫、意境都到了非常纯熟的时候,当然他注这个《八十经》也是很了不起。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,他一生讲《华严》讲五十遍,你想这真正不可思议。这的确是空前绝后,往后再看任何人讲《华严经》,一生当中讲五十遍,我觉得有一点不太可能。清凉的确是空前绝后,非常了不起的,后世人尊称他为华严菩萨。那他这里面举的《大疏》云,就是在《八十卷经》里面所说的。在一百一十四面最后这一行,『海湛真智,光含性空』。这是《四十卷华严》里面,清凉大师注解的,所以这四十跟八十经合起来看,文字有一点不同,这个意思完全是一样的。
【而有两异。】
这是大同小异。
【一则彼约定门。此约智门。二则彼含万像。此含性空。】
这个小异的、不一样的就是在此地。在《八十卷经》里面,大师完全是从『定门』说,在此地则是从由定开智慧,所以偏重在『智门』上讲。从定里面讲是『含万像』,从慧里面讲,这是讲『性空』,万象是有,虽然是有,森罗万象,当体即空。这底下详细跟我们解释。
【以定是海印三昧。故含万像。万像即海中所现之印文。法合可知。】
这个『定』,称之为『海印三昧』。海是比喻广大,没有边际。印也是比喻,印比喻什么?所现的文字没有先后。你看印章,印章上盖再多的字,一印全部出现,不会说一个字先,一个字后,没有的。它取这个意思,没有先后。这是事实的真相,就是宇宙人生。现在有很多科学家在那里研究,人是怎么起源的?怎么从猿猴逐渐进化变现出来的?这是什么?这就是有先有后。有先有后在佛法里面讲不是真相,真相决定没有先后。
这没有先后好像我们看的这个,在我们常识里面感觉的这是宇宙万有,确实有先后。像我们种一棵树,我们看它种下去,慢慢长成,一年比一年大,怎么会没有先后?我们看一个小孩长成,也是一年一年长大,好像的确是有先后。其实这种观察是我们凡夫的错觉,不是真相,真相决定没有先后的。这反而叫我们难懂。说真的,我们很难懂;说假的,我们很容易懂,这原因在哪里?就是我们这个心从来没有定过,我们看外面这境界相,好像有层次,有次第的,是什么?因为我们的心刹那生灭。我们用生灭心看外面的现象,所有一切现象统统是生灭法,生灭法的相续相,就好像看到有次第。如来与大菩萨他们心清净,清净心就是不生不灭,人家用的是真心。《楞严经》上讲的,常住真心,真心没有生灭。生灭是什么?是念头。这个生灭的念头,在佛法里面称之为妄念。因此我们凡夫用的心叫妄心,不但凡夫用妄心,大乘经里面告诉我们,声闻、缘觉、权教菩萨统统用的是妄心。这个妄心就是常讲的,用的是八识心,八识五十一心所,你用这个东西,所以你观看宇宙人生也是属於生灭法。你要是用真心来看,这个世界完全就变了,《法华经》上所说的,「世间相常住」,常住就是不生不灭,这是真的。《楞严经》上说出这个事实,「当处出生,当处灭尽」。所以这个真实法是什么?是不生不灭。既然不生,哪来的灭。
这个境界是有相当的深度,你要是见到这个境界,在菩萨名号里有一个叫无生法忍,你就证得无生法忍。法就是一切万法,无生是一切万法的真相,诸法实相。实相是一切万法从来不生,哪里有灭!你对於这个真相彻底明白,亲眼见到了,这就叫无生法忍,忍也是定的意思。所以在这个时候,你这个心是清净到了极处,定就是清净心。清净心就像这个水没有波浪。没有波浪的水就像一面镜子一样,把宇宙一切万法统统照在里面,照得清清楚楚,这就比喻作海印。这个海是我们的心海,我们的真心,我们的本性,真心本性比这个宇宙虚空还要大。《楞严经》上有个比喻,把我们的真心比喻作太虚空,把现在这太空、太虚空比作一片云彩,你就晓得我们这个心有多大。所以这个心比喻作海,心到清净的时候一个妄念都没有,尽虚空遍法界所有的这些现相,在这个大圆镜里面就照得清清楚楚。所以过去世、现在世、未来世,十方三世无所不知;无所不知就是慧,这个慧叫妙智。
佛给我们讲这个智慧并不是他一个人独有,不是的;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,佛讲这个智慧是平等的,人人都有。不但我们人有,畜生也有,饿鬼也有,地狱也有。所以我们的智慧本来就是这么大,可是现在我们的智慧失掉了,怎么失掉?佛说「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。我们的病根,佛是一语道破,我们的病根就是妄想执著,所以不能证得。唯独如来知道这个事实真相,所以他眼睛里面看的一切众生,不叫众生,叫诸佛;他说「一切众生本来成佛」。就是从你真实的里面,那你是佛了。现在就是说你起心动念,你是个天天在打妄想的佛。毗卢遮那、释迦牟尼、阿弥陀佛他们不打妄想,他们是不打妄想的佛,我们是天天在打妄想的佛,不同就在此地,除这个之外,没有什么不相同的。
如果我们要想恢复智慧德能,你把妄想执著断掉就成功了。佛法里面,可以说千经万论都是告诉我们这个事实真相,所有的法门都是帮助我们破执著、断妄想的方法。这个方法里面是最彻底、最究竟、最圆满、最稳当、最快速的无过於持名念佛,求生净土。所以《华严经》到最后,我们这个本子是《华严经》的结论,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劝我们念佛。所以一般人不晓得念佛的好处,不晓得这个佛号怎么个念法,真正把这部《华严》研究通了,他就恍然大悟,他对这个方法才有真正深刻的体认。
那这是海印,这个三昧叫海印三昧,名称叫海印三昧。所以是『故含万像』。这个万象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,森罗万象统统照在你的清净心中,就好像这个海中现的这个现相,决定没有先后。所以这是超时间、超空间,我们前面讲过。时间、空间的观念,统统从分别执著上来的;离开一切分别执著,这三世十方了不可得,就没有了。再看下面:
【智门。无分别智。契合真性。】
这个地方所讲的智,先给我们讲根本智。根本智就是『无分别智』,这是真性的大用。就像前面比喻一样,一切万法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决定没有分别。分别都没有,哪里会有执著?所以这个时候是心境一如,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,就是自己的真性,就是自己的本性。我们勉强给它加上一个名词,这是好说话起见,叫它做无分别智,又叫它做实智,就是真实的,又叫它做根本智。这佛说了好多个,一桩事情说好多个名词,原因就是叫我们不要执著,名字是假的,只要知道是这回事就行了,不要执著这个名词。所以往往一桩事情,佛说了很多名相,他的用意就是在此地,叫我们不要执著名相,要体会到名相当中所含的意思,这就对了。所以言语不能执著,文字也不能执著,事实的真相不在言语上,也不在文字上,这是佛经难懂的地方,所谓是意在言外。你要体会到那个言外之意,体会到文字以外它所含的真实义,这就开经偈上讲,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。真实义不在文字里面,也不在言语之中。但是你可以从言语、文字做一个引导,诱导你能够契入,契入这个境界是说不出来的,是没有法子想像的。因为你一想就落到分别上去,一想就有分别。这才『契合真性』,契合真性就是禅家所讲的明心见性。由此可知,这个境界,在菩萨位次里面讲,最低限度也是圆教初住菩萨。所以《华严经》的对象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最低的程度都是圆教初住,破一品无明,见一分真性,就是无分别智,契合真性。
【故含性空。】
这个时候他才真正证得,就是契入了。像《心经》上所讲的,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」。这四句话真正明了,什么人?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才能明了,他为什么明了?因为他已经得到无分别智,他对於一切万法,确实不再起心动念。换句话说,我们在一切现相里面,还会起心动念,《心经》上这四句话念念,不晓得它的意思,没法子体会。这个时候知道,一切法『性空』。这个现相怎么起来?叫缘起,缘起性空。缘起不碍性空,性空也不妨碍缘起。实在讲,缘起跟性空是一桩事情,不是两桩事情。像我们看电视,电视那个萤幕空的,什么都没有,影像在里面变化,那是缘起。那个很干净的萤幕不碍影像变化,影像怎么变化,也没有把它染污,干干净净的,它是一不是二,所以你不必把它像去掉。你要说把这像去掉,错了。为什么?像是空的,像没有妨碍,有妨碍才要把它去掉。它没有妨碍,你去掉,不是多事。这在大乘了义经论里头将这些事情,佛都给我们说得很清楚。
【性空即所证之理。理即境也。】
『境』是事相,就好像我刚才用这个电视画面做比喻,那个电视的萤幕就是『理』,就是『性空』。萤幕上现的那个画面就是境界,就是事相,确实是一,不是二。所以你看电视的时候,你去想《心经》那个境界,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」,看久了,你会领悟到这个意思。由此可知,看电视也会开悟,看电视也是般若波罗蜜,也是在修行。问题就是你会不会用心?你要不会用心,那这个电视会害了你。为什么?你的心随著那个画面在分别、在执著,那就很可怜了。他笑,你也笑;他哭,你也哭,旁边人看了,这人有问题,神经不正常。你如果能够看到这个画面是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,一切诸佛如来都赞叹你很会用功,你在这里修般若波罗蜜。所以会修的人,这《华严经讲的,「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」。我们功夫不到,看那个电视,还会受它影响,他喜欢,我们也喜欢;他不高兴,我们也会生气,那最好不要看,我们还是禁不起考验,这功夫不够。功夫真正够的人,没有关系,事事无碍;功夫不够的,就事事都有障碍,有障碍,那就得要避免。这是要知道的。
【摄境归智。故云含也。】
这是真正到了心境一如,所以这个『含』的意思,它有含摄的意思,有包括在里头的意思在。
【文中两句皆有法喻。】
有法、有比喻。
【如海。波浪澄渟。湛然不动。空无云翳。廓尔清虚。大海傍无边涯。连天一色。空彻海底。海含空天。由海虚明。故含空。由空明朗。故入海。以况真智。】
这段话的意思容易懂,因为我们住在海岛,海我们很熟悉。但是比喻总是比喻,没有办法比到恰到好处。海天一色,我们见过,清凉、宗密那个时代,没有发明飞机;现在要坐到飞机,飞到天空上去的时候,那这个比喻就更容易体会。『海』虽然是大,能够把虚空照在海里面,但是海毕竟还是有波浪,有波浪它就不能照得很清楚。所以海不如湖,湖不如池塘。但是池塘太小了,只像一面小小的镜子一样。那我们想像,如果这个池塘这么样清净的水,整个大海都是这样的,这个意思就能够体会到一些。这种比喻都是古人的想像。海再平静也有浪,这是我们都能够明了的。这是用这个来比喻『真智』。所以唯识论里把海印三昧,又说了一个名词叫大圆镜智。大圆镜智实在讲,就是此地讲的海印三昧,转阿赖耶识成大圆镜智。再看底下这句,这句重要了。
【识念不生。寂然不动。性无尘境。廓尔空寂。】
『识』跟『念』都是指心心所的起用,可以说,没有得到三昧的人,这个三昧要像此地讲的海印三昧,不是普通的三昧,没有能够证得海印三昧的人,这个心心念都动。这个『生』就是生的念头,识念都动,只可以说他动的幅度有大小不一样。六道凡夫起心动念,那个念头动的幅度很大,愈往上面去,这个幅度就愈小,像阿罗汉他也有三昧,他的定功,佛经里面讲九次第定,他出了三界。三界之内的定功,四禅八定;你要得四禅定,你就生色界天,你要是得四空定,那你就生无色界天,这是三界最高的地方、最殊胜之处。阿罗汉的定超越他们,叫第九定。四禅定、四空定总共是八种,八种禅定,阿罗汉超越了他们,第九定就不在三界之内,出了三界。虽然出了三界,他还是起心动念。他那个起心动念非常的微细,他自己都不知道。所以他那个三昧不究竟。辟支佛比阿罗汉高,阿罗汉虽然断见思烦恼,九次第定断见思烦恼了,但是见思烦恼的习气没有断。见思烦恼确实都没有了,习气没断,习气很难断。
譬如这个人确实没有傲慢,但是他的样子很傲慢,那是习气。习气,他的确心里头没有傲慢的这个心,他那个形态上表现的还有习气。到辟支佛那个定功就更深了,比阿罗汉还深,习气也断了。由此可知,他这个识念就更微细。权教菩萨亦复如是,还是有微细的念头,自己不能觉察。佛在经上给我们讲,一弹指有六十刹那,一刹那有九百生灭。你看看这么细的念头,起心动念,这个起心动念微细。如果就我们普通人说,我们一秒钟可以弹四次,四乘六十再乘九百,你们想想,一秒钟我们这个念头生灭有多少?二十多万,两个十万八千。这是我们概略的说,可能比这个还不止,只有比这个多,没有比这个少的。怎么能够觉察得出来?觉察不出来。所以往往我们觉得,唉,我们的心很清净,我们已经很定了,其实只是把粗念伏住而已,微细的念头自己完全不能够觉察。所以要到「识念不生」,『寂然不动』。
这四句就是描绘海印三昧的样子。海印三昧像什么样子?这四句就是它的样子。我们自己在念佛的时候,功夫到什么程度,可以拿这个来对照一下。这在念佛功夫里面,是理一心不乱。事一心不乱只相当於阿罗汉、辟支佛,这是理一心不乱的境界。所以这个念佛法门,为什么经论这样强调?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普遍的赞叹,原因我们一定要晓得。我们凡夫修行,如果不靠他力,单单靠自己的力量,那就是经上所讲的,你成佛从凡夫修行,最低限度都要三大阿僧只劫。如果给你说个真实话,你要修到如来果地,那是无量劫,不是三个阿僧只劫。这是说的千真万确的事实,这么难。
念佛这个法门它的好处就是依靠他力,依靠谁的力量?依靠阿弥陀佛的力量,依靠十方一切诸佛的力量,那这个帮助就太大了。所以这个法门叫二力法门。我们自己的力量是肯信,是真正能信,真正愿意,愿意接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威神的加持,我们乐意接受,那这个力量就能够加得上。所以他的成就就快,把佛的智慧变成我们自己智慧,把佛的威神变成我们自己的功德,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法门。他们是久远劫以来修行已经成就了,我们藉著他这个力量来成就自己。所以这个法门是难信易修,真正修容易,你要想理解它,相信,难。我们在大经里面读到的,如来果地上的境界,就是等觉菩萨都不能够十分清楚,何况其余的。用我们的智慧来测量如来的智慧,这不可能的事情。所以对於如来的智慧、德能,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只有仰信,敬仰尊重,深信不疑,这个人就是有大智慧的人,你这一生当中才能够成就。
清凉把《华严》翻出来,注出来,最后再这一部大经特别拈出这一卷,这是《四十华严》的最后一卷,别行流通,这真是慈悲到了极处。特别强调这一卷是《华严》纲要,是《华严》修行的精髓。这一卷讲什么?就是劝我们念佛求生极乐世界。这个意思我们一定要能够体会,要能够认识。《华严》是大家公认的,大乘佛法里面的根本法轮,一切经皆是《华严》眷属。这根本法轮到最后指归净土,所以古人讲,念佛法门是一大藏教之纲宗,这个话讲得没错。纲是纲领,宗是宗旨,一大藏教就是《大藏经》。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全部经论,以什么为总纲?念佛求生净土,这是佛法的总纲领,当然难信。你能够把这一大藏教搞通了,你就相信了,你就完全没有问题了。这一大藏教没搞通,是很难接受这个说法的。
所以古圣先贤常常感叹,这个法门这么好,可惜修学的人不多。修学人不多,原因就是这个法门宣传的人太少了。为什么宣扬的人会少?真正明了净土的人,明白这个事理圆融少,所以弘扬的人就少了。弘扬的人少,当然知道的人就不多了。单单念这句阿弥陀佛,这是外面人家看到这个现象,念佛的人多,往生的人少,所以给人家一个观念,念佛没什么效果。你看那么多念佛的,你看几个人往生了?实在讲,念佛是没错,他念佛不能往生,他念得不如法;不如理、不如法,所以才不能往生。真正明白这个义理,懂得方法,没有一个不往生的。
不需要明白这些道理的,念佛也能往生的,只有一个人,哪一个人?老实念佛的这个人。我们往往看到这些老太太们,不认识字,也没有念过书,也没有听过经,教她念佛,她一天到晚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,她什么都不想,这种人往往往生的时候,非常好的瑞相,预知时至,是站著走的,坐著走的,她成功。这是什么?老实。她虽然什么都不懂,你去想想看,她那个做法完全合乎这两句话,「识念不生,寂然不动」。她真的一切万缘放下了,一天到晚就这一句阿弥陀佛,除一句阿弥陀佛之外,她什么都不想。你给她讲经上的道理,她不需要,我这个头脑简单,我不愿意知道这些道理。她容易成功。
我们中国古人说,「唯上智与下愚不移」,不移是不会改变。这个不改变就符合了净宗修行的宗旨,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。她真的把这两句话圆满的做到了。你问她什么叫菩提心?她不知道,什么她都不知道,但是她心发了,她发什么心?我想见阿弥陀佛,我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。她发了这个心,她不晓得;我们晓得,晓得发不起来。她不晓得,她发了,所以她到西方极乐世界先成佛了,我们还要轮回六道,你说这个冤枉不冤枉。
上智是真正有智慧的人,一点他就通了,他一生不会改变;下愚之人,他老实,他也不会改变。这两种人没有缘闻到这个法门,那就不说,如果有缘闻到这个法门,决定往生成佛。这个难得。你要说这个念佛要多久他才行?最近没多久的华盛顿DC的周广大先生,念三天成就了。这一点都不假了,十多个人帮他助念,看到西方三圣接引他往生,真正稀有。他在临终的时候,人家一劝他念佛,他马上就相信,立刻就接受,这个难。这个人的确是虽然一生没有学过佛,必定是多生多劫念佛,这个时候经过人家一指点,这个善根福德因缘现前,成熟了,三天成就。这一念往生的心,纯真不杂,里头没有夹杂。不夹杂这个世间五欲六尘、名闻利养,不夹杂这个,心清净了;不夹杂一切佛法,这一切经论、一切法门,我统统舍掉、不要了。你看这个心多清净,这就叫识念不生。他统统放下了,一念单提,这一念阿弥陀佛,单单这一念,所以他有这样殊胜的感应,三天把西方三圣念来。
所以这两句,我们要努力去学,要学真正放下,放下是功夫。我们今天为什么放不下?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不了解,就是不知道诸法实相,所以放不下。佛给我们说这些经,只有一个目的,这个目的就是看破世界,把这个宇宙人生的真相给我们说出来,真正明白了,这叫看破。明白事实真相,你决定不会再执著。《金刚经》说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这给你讲的是真相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。不但体性不可得,现相、作用也不可得。你如果以为你有所得,那是你的幻想,是你的分别执著,决定不是事实。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东西你能够得到的,你要把这个真相真的搞明白,你在一切万法里面,取舍得失这个念头没有了。取舍得失没有了,就叫放下。放下什么?就是放下取舍得失,统统放下。於一切法不取也不舍,我要舍掉,舍掉那还是在造作。它既然是梦幻泡影,你舍它干什么?你要想舍,还是多余的,多事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少一事不如无事。於一切法不取不舍,无得无失。所以理明白之后,才能真正放下。看破是真正的学问,放下是真实的功夫,然后才能够契入诸法实相的境界,心境一如。
所以学佛,诸位读到这些地方,应该要晓得学佛从哪里学起。从「识念不生,寂然不动」学起。不是叫你在这里听经,研究经,那不行。研究经,心动的,心会跟著这个经文在那里动。经典也是境界,你随它转,你心跟它转,你来听讲经的时候,随著我的语言、音声在转,你这个心作不了主。心作得了主的时候,在这里听经,听一个半钟点,寂然不动,听而无听,无听而听,那你这个功夫很到家。所以我们往往看到古大德训练初学,他所用的原则就是这两句话,绝不是用讲解来启蒙,不是的。蒙是什么?蒙就是无明,懵懵懂懂,无明。启是什么?把它打开。打开如果要天天跟你讲解,好了,讲解是什么?讲解是把你的悟门堵塞了。把那些打开,现在拼命在堵,堵死掉了,你一辈子都不能开悟,因此启蒙的教育是不讲解的。
在我们中国古代,不管是儒家、佛家没有讲解的。启蒙没有讲解的,启蒙教你什么?叫你念诵,就是教你背,背诵,每天背个几十遍,背个几百遍。为什么叫你要背这么多遍数?因为你背,就不打妄想了。他的目的就是叫你训练识念不生,就是训练这个。天天叫你背,老师督促,看到你背,不准你打妄想。这样训练个几年,心定了;心定下来以后,再听讲,再研究经。所以在启蒙的时候,所用的经只一本经,不用第二本的,就用一本。用多了,多了会打妄想。一本经不会打妄想,尤其是念了几百遍,念熟了。每念一遍都是这个样子,还有什么想头,这不想了。目的就是叫你不想,也不给你讲意思,没有意思好讲,就是叫你念。那个分量大的,一天叫你念一遍。像《法华》、《楞严》那样的分量,一天念一遍,恭敬在那里读,念的时候读出声。因为出声老师才能督促,听到你没有念漏掉了,学生不至於偷懒。如果不出声,他在那里打瞌睡,打了两、三个点钟,老师,我这个书念完了,老师也不晓得,所以一定要念出声。那个教学法高明,这个讲先求根本智。
你看唐大圆居士在唯识论里头就非常感慨,很痛心的说,我们民国以来,这个教学法颠倒了。学外国的方法,小孩从小就给他讲解,把他的根本智破坏了。根本智没有,后得智当然没有。所以这一代的人有常识、有世智辩聪,没有智慧。佛法是需要真实的智慧,真实的智慧是从清净心里面生出来的。这一点我们同修一定要知道,晓得这个原理,我们自己才真正肯认真的去念经。念经,如果你真正想修,就是修清净心,修根本智,我们现在选的《无量寿经》。《无量寿经》这个分量是恰到好处,对於我们现代人来讲,因为这部经你要是念熟了,你念一遍只需要一个小时。你早晨起来念一遍,晚上晚一点睡觉,念一遍,念完再去睡觉,把它养成一个习惯。念一遍如果是一个小时,你就修一个小时的清净心,念两个小时,你一天就修两个小时的清净心,很有受用。诸位如果真正这样去做,不必多,做上三个月,这个利益你就得到了,味道就尝到,你就晓得这个好处。我现在跟你讲,你没有开始念,这个好处你体会不到。我给你讲怎么好,你也不能够明白。必须你自己去试验,试上三个月,那个味道你就知道,你就体会到了。一定要念,念的时候,什么都不要想,把所有一切妄念统统放下。你在家里念,念的时候把电话都拔掉,免得打闲岔,念经的时候万缘放下。为什么?我修清净心,就是修此地的这两句话,识念不生,寂然不动。用这个方法来修。在一切方法里面,的确这个方法是非常殊胜,对於中下根性人来讲很适合。当然你念佛号也行,打坐也行,持咒也行,方法很多,目标是相同的。我们现在所谓一般知识分子,知识分子用读诵经典,这个方法是比较上适合。
『性无尘境,廓尔空寂』,这两句是形容清净心的样子,就是六祖所讲的,「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」。本性是清净的,既无尘也无境。禅宗里面常说的,「迥脱根尘,灵光独耀」。这两句话是出在《楞严经》上,禅宗特别强调这两句。迥是远远的,迥脱是远远的脱离。根是讲六识,尘是讲六尘。这个意思就是说,外不著相,脱尘;内不动心,脱根,迥脱根尘。你能够外不著相,内不动心,智慧就现前,本性里头本有的般若智慧透出来了,叫灵光独耀。真如本性,真心里面确实没有这些东西。
廓尔,是比喻广大空寂,清净寂灭。现在人有些人不甘寂寞,他要热闹,愈热闹就愈好,喜欢热闹,没有办法接受寂寞的环境。他不晓得寂寞才是真,那个热闹是无常的,是假的,有聚必有散;聚的时候欢喜,散的时候,苦恼来了。清净寂灭里头没有聚,当然就没有散。那个乐是真乐,清净是真乐,我们俗话讲这叫清福。那个热闹叫红福,凡夫喜欢的。圣人所欢喜的清福,一切境界里头不执著、不动心。所以他的清净心里面有无量的智慧,无量的光明,无量的德能,无量的神通,这种乐我们凡夫没有法子体会,这才是真乐。
【大智横无边涯。含性一味。性彻智体。智含空性。】
像这些文,如果我们多念,常念、多念,自然就契入这个境界。这个境界的确是识念不生,寂然不动,六祖讲的「本来无一物」。这个本来无一物那个境界它实在是很妙,所以叫妙智。这个境界不要说我们没有法子说,十方诸佛也没有办法把它说尽。『无边涯』就是没有边际,为什么?『智』跟『体』是一不是二。譬如这个海,海是个体,是性体;智是这个性体的照用。海有多大,它的照用就多大。何况照不离体,体不离照。海还是不太容易体会,我们用镜子来做比喻,大家每天都要照照镜子;镜子能照的照就像是般若智慧,镜子的体就好比真如本性。它是一还是二?不能说是一,也不能说是二,一与二具不可得,就是它的真相。你说它是一,它好像又是二,有体有用。照是它的作用,有体有用。你说它是二,又是一。因为什么?它这个体跟用分不开,没有界限,没有法子分开,分不开,这就是一。
所以佛跟我们讲,一切法的真相,不一不异。不能说一,也不能说异。异就是二,不能说二,也不能说是一,也不能说是二。你只能从这个地方体会,你没有办法想像,你也没有办法说出,「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」,可是境界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所以「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」,不可思,不可议。思是想像,不能想像,也不能够议论。这就是给你说什么?真正的相是在言语、文字之外,意在言外。你读了、你听了,你要会体会。所以读经,经读久了会开悟。为什么开悟?他心不断在修定,定久了,就豁然开朗。心要不定下来,不可能开悟;一定要定下来才会开悟,你才晓得定的重要。佛法非常重视戒律,戒律是帮助你定的,戒律是帮助你收心的,这样不准做,那样不准做,统统不行,那心就定了。你晓得它用意是如此。真正得到定,戒律就圆圆满满,戒律的目的达到,你定已经达到,所以叫定共戒;真正智慧开了叫道共戒,决定不会犯戒。所以初学的人是因戒生定,因定开慧,这就是有层次、有阶级的。
《华严》是一乘圆教,它这里头是没有层次、没有阶级的。所以你要懂得这念佛法门是《华严》的精华,它也没有层次,也没有阶级。为什么?一句阿弥陀佛,戒定慧三学统统在其中。你一心向佛,这个人怎么会做坏事?这戒律就圆满了。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」,念佛是第一善,无比之善。念这一句佛号就一切善具足了,一切恶决定不会犯。一心向佛,他怎么会再去造恶业?不可能的。所以戒就具足了,一句佛号,这一心专念,专念是定。一念相应,智慧就开了。相应是什么?与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相应。
如果再说得具体一点,就是《无量寿经》、《弥陀经》,这一句佛号,整个的经义都在这句佛号之中。念念佛号,心里面把这个经义就像此地海印三昧,一念,这全部的经义都在你心里面现起来。能念之心跟所念之佛,佛的依正庄严交融成一片,你看这个境界实在是太美了。我们世间人讲真善美慧,那真善美慧不见得是真实的。唯有念佛念到这个境界,才真正体会到真实的真善美慧。所以念佛是至高无上的享受,入这个境界,念佛不想睡觉、不想吃饭。为什么?这个味道太好了。念佛念久了,会累,会打瞌睡,你没有入这个境界,你那是有口无心,你虽然口念,不相应。相应之后,这是法味无穷,法喜充满,愈念精神愈饱满,愈念愈快乐,这是真的。
好,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