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(第十四集) 1992/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:03-005-0014
请掀开经本一百四十四面第五行经文:
经【此想成时。一一观之。极令了了。闭目开目。不令散失。唯除食时。恒忆此事。如此想者。名为麤见极乐国地。若得三昧。见彼国地。了了分明。不可具说。】
我们先看这一段。第一句『此想成时』,就是指前面所说的这十六观里面的第二观,第二观是水观,观大海结冰。这个观想要观成,观成是什么样的现象?佛在此地告诉我们『一一观之』,就是依照前面的观法先观地之体,琉璃地,再观地下面的庄严、地上面的庄严、空中的庄严,要跟经上讲的完全相应才行,这不相应的不可以。『极令了了』。了了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看得很真确,跟经上讲的境界是一样的。是『闭目』这个境界现前、清楚;眼睛张开来也清楚、也现前。所以这一观要观成,你看我们这个地都是琉璃地,如果还看到这是磨石子地,那你这个观没观成。第一观是观落日悬鼓,第二观是大海结冰,所以观真的很难。这在十六观里面来讲,前面这两种是比较容易,往后愈来愈难,这个境界愈来愈微细,对我们这粗心大意的人来讲,确实很不容易成就。
『唯除食时,恒忆此事』。只是在吃饭的时候。这一句是代表的有事,你有事情的时候,吃饭的时候、睡觉的时候。这些时候除外,平常都要观想这桩事情,你的功夫才不致於间断,而且境界都能够现前,境界一定是现前的。这个观成了,叫『麤见极乐国地』。这个见是相似见,不是真见到,相似见。如果你得『三昧』,这个「三昧」是一心不乱,无论是你得的是事一心或者是理一心,那就不是麤见,那就真见到,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地真见到。『见彼国地,了了分明,不可具说』。那一种殊胜庄严是你亲自见到的,说不尽。你所观到的像经上所说的,这叫麤见;真正得一心不乱,见西方世界的地,那就不是像经上所讲的,经上所讲的只略举一二端而已,你看到真正详细了,所以「不可具说」。
经【是为地想。名第三观。】
这是总结前面的一段经文,都是在『地想』。善导大师在注解里面,特别就这作观给我们一段很精采、很重要的开示。这个文在一百四十五面,他讲得很详细。我们看第四句,就是观成这个境界他说了六句,我们看第四句,在倒数第四行:
疏【四明身四威仪。昼夜常念。唯除睡时。忆持不舍。】
经上给我们讲「唯除食时」,吃饭的时候,善导大师又加上『唯除睡时』。我们看到一个睡觉、吃饭,那就可以说凡是你有事情的时候,你需要工作、需要办事,你就把这个功夫放下,去认真办事情。这很重要。有许多同修不知道修学的要领,以为这个不中断,好,那一天到晚都不能中断;换句话说,你工作的时候还要念佛,我们现在是讲持名念佛。在工作的时候念佛,事情也没有做好,佛也没有念好。吃饭也是很重要的事情,大事,吃饭要讲求细嚼,要慢慢的吃,这东西才能够消化,才能够完全接收。所以吃饭的时候也在念佛,那饭也没吃得好,那佛也没念好。所以这一定要懂得吃饭、睡觉的时候都把它放下。你看谛闲老法师以前教给他那个徒弟,不是说得很好?教他:念阿弥陀佛,一直念下去,念累了你就休息,休息好了就再念。你看看这多自在!这才是正确的。所以有工作的时候佛号放下,没有工作的时候佛号立刻就提起来,这就是对的。大师在此地为我们补充的「唯除睡时」,给我们很大的启示,我们知道怎样用功。
疏【五明凝心不绝。即见净土之相。此名想心中见。犹有觉想故。】
这就是经里面讲的「如此想者,名为麤见极乐国地」。这是从想像里面变现出来的,并不是真正见到。真正见到那个庄严比经上说的要详尽得多,你完全自己亲自看到了。但是这一个阶段是必须经历的,你没有这个麤见,你怎么能够真的见到?在你真正见到之前一定是见到相似相,你功夫逐渐接近这个境界会现前,所以这是我们要明了的。下面一段经文我们读了以后,对於这个法门的观感必然会加深。
经【佛告阿难。汝持佛语。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。说是观地法。】
像这样的语气、口吻,我们在这经里面读了很多遍,由此可以证知,善导大师所说的话决定真实。那就是这个法门九品往生都是为凡夫说的,确确实实不干大小圣也,这真的!你看佛讲到这个地方,这才第三观,又嘱咐阿难尊者;前面嘱咐了几次,现在又嘱咐他。『汝持佛语』。这个「持」是受持;「佛语」,就是这一会所讲的嘱咐阿难要认真依照这个方法修学。那我们也会想到,这是净土法门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佛叫阿难要受持。
阿难是不是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?没错,在《无量寿经》上阿难尊者确实是发心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。那么现在讲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,当然世尊要特别嘱咐他,你想生西方极乐世界,教给你方法,怎么个去法。不但你自己要认真的修学,还要『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』。这个「欲脱苦者」这一句是成熟的众生,这一类众生的机缘真正成熟了,为什么?他想离开六道轮回,真的想离开。这种人就是佛法里常讲的真正觉悟之人,他真的觉悟了,不想在这个世界再住了。这样根熟众生佛菩萨一定要帮助他、成就他,否则的话就对不起他;不但对不起他,也对不起自己。为什么说对不起自己?诸佛如来的本愿就是帮助众生脱离苦海,圆成佛道,这是他的本愿。现在有一个人真正发心想离开六道轮回、想一生圆成佛道,佛要不帮忙那怎么对得起人?所以对自己、对众生都对不住。因此特别嘱咐阿难尊者,对於根熟的众生一定要把这个法门传授给他。这里面有四个意思,善导大师在此地为我们开导的:
疏【四。从佛告阿难下。至说是观地法已来。】
这就是刚才经文的第四个小段,从「佛告阿难」这一句一直到「说是观地法」,就是我们刚才念的这一段。
疏【正明劝发流通。随缘广说。即有其四。】
这里头有四个意思。第一个意思:
疏【一明告命。】
『明』是说明,说明佛告诉他,也是命令阿难尊者。
疏【二劝持佛语。广为未来大众。说前观地之益。】
『益』是利益,修学这个法门的利益。
疏【三明简机堪受堪信。】
这就是根机,我刚才说的这是根熟的众生,这机缘成熟了,他真想脱离苦海了,这是根熟。那么你把这个法门告诉他,他一定非常欢喜。为什么?正是他所求的,正是他所愿的,所以他能信。什么样的人?
疏【欲得舍此娑婆生死之身。八苦五苦三恶道苦等。】
对於这个事实的真相他确确实实明了了,知道生死苦,知道六道里面有三苦、八苦、五苦、三恶道苦,他确实了解。难道我们这些人不了解吗?说实实在在话,我们这些人确实不了解。怎么知道?你真的明白,你一定念念想超越、想离开。你对於这个世界还不想离开,换句话说,这个世间的苦难的真相,你并不很了解,并没有透彻了解。一个人一生当中真正觉悟确实不容易,有受过许许多多苦难折磨的,他觉悟了;还有一些纵然受尽了苦难折磨,他还是不觉悟,这也大有人在。觉悟之后,想离开离不开,这是缘不成熟,没有遇到善知识指点,纵然觉悟也是枉然,这就是常讲的「佛法难闻」,得人身、闻佛法实在不容易。觉悟了的人是:
疏【闻即信行者。不惜身命急为说之。若得一人舍苦出生死者。是名真报佛恩。】
我们每一天回向偈都要念好几遍,「上报四重恩」,这四重恩第一个就是报佛恩,怎么个报法?以为每天念几卷经,念几声佛号,我们就报了佛恩,那不叫真报佛恩。真正报佛恩是要帮助人了生死出三界,帮助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叫真正报佛恩。为什么?一个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,所得的利益不是他自己能想像得到的。他自己不过是想我能够脱了轮回就好,能够生到西方净土就好。这是他自己心里头愿望,其他的好处利益没想到。什么好处?第一个烦恼断了,心地清净了,这是第一个好处。不到西方极乐世界,这桩事情很不容易做到。第二个智慧圆满了。不是讲智慧开了,是智慧圆满了。这一圆满,不但我们这个世间三途六道、西方极乐世界你都明了了,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依正庄严、过去现在未来是统统明白了,这真的没有想到!
我们要报佛恩,眼前的佛,我们只知道本师释迦牟尼佛教我们这个法门;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,提供极乐世界这样美好修学环境,我们只知道佛这种恩德。一旦智慧明达之后,才知道我们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曾经有许许多多佛菩萨帮助过我们,这个时候都记起来了,那些佛菩萨也有能力统统见到了。过去,过去也能见得到,过去、未来的统统可以见到,这个报恩才圆满。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知道我们的父母恩很重,前生前世的父母就不晓得了,就不知道了。你见到阿弥陀佛智慧开了,过去世生生世世的父母、家亲眷属都想起来,而且这些人在哪里,你也可以统统找到,统统都认识,一个也漏不掉,这报父母之恩才能报得圆满。不是今生这一对父母,生生世世父母真的也是无量无边。这是略举两端。所以见了佛之后,那个功德利益说不尽。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真相,你自己亲眼见到、亲耳听到、亲身接触到,这是往生见佛的殊胜。能帮助一个人往生就是帮助一个人圆满成佛,这是佛度众生的本愿,所以这叫真报佛恩。我们看底下这一句:
疏【何以故。诸佛出世种种方便劝化众生者。不欲直令制恶修福受人天乐也。】
这说得很清楚,诸佛菩萨出现在世间教化众生,决不是仅仅劝众生断恶修善,得人天福报而已,不是这个。为什么?人天福报太短了。底下说:
疏【人天之乐。犹如电光。】
这个『电光』就是闪电。闪电时间很短暂,石火电光。
疏【须臾即舍。还入三恶。长时受苦。】
就是一个人在六道里头要不能出六道,得人身、生到天上时间都很短暂。人间是更短暂,人间几十年真的一弹指就过去。年轻的时候这个感触还不太明显,中年以上,五十岁以上的人感触就非常明显。天上寿命长,寿命长,在他的感官当中,说实在的话,跟我们人的一生这个感受没有两样。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说,我们看到水面上的小虫,在水上可以跑来跑去的,蜉蝣。那个小虫的寿命朝生暮死,它的寿命只有十几个小时,那就是它一生。要它来看我们人,岂不是像我们人看非想非非想处天,那人要活几十岁、活一百岁,那不可思议、那寿命太长!它一生的感受,我们一生的感受,这样一推想,生到非想非非想天一生的感受,我想大致没有什么两样。你才明了经上讲的一点都不错,我们看天人的寿命,就跟蜉蝣看我们的寿命一样,真的是苦。
三界统苦,何况三恶道。三恶道苦,那是苦不堪言。佛告诉我们,六道众生决定在三恶道的时间长,三善道的时间短。也许有人怀疑佛说这个话未免太武断。假如我们冷静想一想,会感到佛所说的话是真实的,从哪里去观察?从念头去观察。我们一天到晚起心动念,这一天当中我们曾经起了几个善念?曾经起了几个恶念?善念则感三善道受生,恶念是感得三恶道的堕落。这一天到晚这个念头真的善念少恶念多,善念的力量弱,恶念的力量强,哪有不堕落的道理?不学佛的人那不必说,学佛的人,还有不少人恶念依旧多过善念,这是学佛为什么不能成就的因素,我们要把它找到。
疏【为此因缘。但劝即令求生净土。向无上菩提。】
就是为了这个缘故,恶念多善念少,在三善道的时间短,在三恶道的时间长,为了这个原因。假如我们把这个事实真相看清楚、看明白,我们也能够体会到,我自己的修学,我劝导别人采取哪一种经论、哪一个法门,这心里就有数。劝人学教不如劝人念佛,劝人参禅不如劝人念佛,劝人持咒不如劝人念佛。为什么?念佛这个法门容易,稳当快速,得诸佛冥冥当中加持,一生当中决定成就!
修学其他法门,你这一生当中未必能成就。纵然修得很好,还是要发愿求生净土,如果不发愿求生净土,你这一生的修学换得来一生的人天福报。人天福报一享福就很危险,你看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有很多做大官的人,有很多发大财的人,这些人前生就是大乘佛法里面的修行人,修得很好,很用功、很精进,修得很好,他不愿意求生净土,所以这一生就做大官、发大财。做了大官、发了大财,把佛菩萨忘记得干干净净,他这一生福享尽之后,阿赖耶里面那个恶因又现前,就又要去堕三恶道了。可见得享福的时间真的是短,受苦的时间长;享福当中,造的罪业就更多更广。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全心全力以净土念佛法门劝人,这个道理就在此地。这确确实实是佛法里面的第一法门,是一切众生第一得度的法门,是一切众生第一成佛的法门。我们以这个法门来劝导大众,这叫真报佛恩。
也有人跟我说,他说那其他许多大乘经典?台湾印经的风气很盛,他们在印就好了。有人在印,有人在弘扬,我们就一门专修专弘,决定符合佛的教导,绝不违背。所以从这些经文,我们细心去体会,我们心安了,理明白了,理得到了心就安了。自己修学,劝导别人,真正能生欢喜心。这底下说:
疏【是故今时有缘相劝誓生净土者。即称诸佛本愿意也。】
这两行文非常非常重要,给我们带来专修专弘无尽的信心。知道我们这样做,做得非常正确,一点都没错,而且是『称诸佛本愿意也』。这个诸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,一切诸佛的本愿、一切诸佛的意思就是这个,这要知道。
疏【若不乐信行者。】
『若』是假设,假设他不喜欢这个经,不信这个法门,不肯依照这个法门修学。
疏【如清净觉经云。】
《清净觉经》就是《清净平等觉经》。
疏【若有人闻说净土法门。闻如不闻。见如不见。当知此等。始从三恶道来。罪障未尽。为此无信向耳。佛言。我说此人未可得解脱也。】
这我们在《无量寿经》都读过的。所以我们把这个法门介绍给别人,人家不相信,我们也不要去怪他。佛早说过,他是什么原因不能接受他自己不知道,我们清楚。但是我们把这个法门介绍给他,所谓「一历耳根,永为道种」,他这一生不能成熟,也许来生、也许多生多劫之后这个缘会成熟的。
疏【此经又云。】
『此经』就是《清净平等觉经》。
疏【若人闻说净土法门。闻即悲喜交流。身毛为竖者。当知此人。过去已曾修习此法。今得重闻。即生欢喜。正念修行。必得生也。】
这都是《无量寿经》的。这是我们一介绍这个法门,他就非常欢喜、非常感动。我们晓得他前生修过这个法门,临终的时候打了个妄想没去得成,是不是?这一生又遇到了,所以触动过去的因缘,非常感动,就这么回事情。所以他会非常认真的修学。
一切众生学佛的因缘各个不相同。这个成熟,就是他的缘什么时候成熟早晚也不相同。有些人年轻的时候不能接受,非常反对,但是中年以后他接受了;有些人他中年不能接受,晚年接受了;还有人一生不接受,临终的时候他接受了,这都是缘成熟了。临终时接受也能往生。当然这个时节因缘成熟得比较早一点好,为什么?他有足够的时间积功累德,认真的修学,对於自己品位的增高是非常有利的。因此我们劝人,是不管他信不信,我们都劝!记住这一个原则,不能说他不信,甚至他毁谤,我们就不劝他。毁谤是另一桩事情,不必去理会它,一定要劝。
这样殊胜法门我们得到了,我们所认识的,特别是家亲眷属,要不告诉他,那真的是对不起他。告诉他,他不相信,他不接受,这是另外一桩事情,也许过了几年他会接受;过了几年、过了十几年他就会回转,会接受。从排斥到接受到认真修学,这自古以来都常见到的。底下一段经文是说明修学这个法门的利益:
经【若观是地者。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。舍身他世。必生净国。心得无疑。】
这一句经文是讲依照这第三观修行,就是地观当中的修行,他得的利益是『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』。劫是时间的单位,佛在经上讲有大劫、有中劫、有小劫。这一个小劫到底是有多长的时间?佛经里面有许多种的讲法,依照经典讲法我们来计算,连这个数字也都不是一定的。由此可知,佛讲这个劫就是很长的一个时间,很长的时间。
在台湾,我们过去在大专佛学讲座里面跟同学们介绍,因为学生们他们的数字观念都比较具体而认真,因此我们在佛许多种讲法里面采取增减劫,就是人的寿命一增一减,这叫一个小劫。佛说人寿最长是八万四千岁,人寿最长的时候。从八万四千岁,每一百年减一岁,再过一百年又减一岁,从八万四千岁减到十岁,十岁是最短的;然后再从十岁,每一百年加一岁,又加到八万四千岁,这样一增一减叫一个小劫,这可以算得出来的。二十个小劫叫一个中劫,四个中劫叫一个大劫。佛经里面所给我们讲的劫,大多数都是讲大劫,不是中劫、小劫,可见这个时间非常之长。这是以劫为单位,多少大劫?八十亿个大劫。这个方法修成了之后,能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。好,我们看到这个的确很羡慕,这个功德利益是真正不可思议。
那想想我们念佛有没有这么大的功德?有。念佛念到心清净,灭罪的功德比这个还要殊胜。所以这些统统是说的,这最低限度前面讲「麤见极乐国地」,这个功夫就是平常我们在念佛法门里面讲功夫成片。若得三昧,那是一心不乱,至少是事一心不乱。这个地方说,只要你能够真正念到功夫成片,你灭罪就像经上所说的。所以古人在文章里面常常引用这经上讲,念一句阿弥陀佛,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。
那我们天天念,我们一天不晓得念多少句,那这个灭罪,我们的罪为什么还灭不掉?这有两个说法。第一个说法,我们虽然念,念得不相应,这人家常讲的「一念相应一念佛」,我们虽然念,不相应,因此灭罪的功能、效果没有这么大。第二个说法,我们这罪业太多,纵然一念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,念一辈子,我们的罪业恐怕十分之一、百分之一还没有灭掉。由此可知,无量劫以来,这八十劫在无量劫以来,生生世世造了多少罪业,这又是一个说法。但是这些说法,我们听听明了就好,不必认真去计较、去执著,要紧的是要念得相应,这才重要,要念得相应。
这「相应」简单的说与清净平等慈悲相应,声声佛号里面都是清净心、平等心、大慈悲心,这是略说。我们初学的人,像《无量寿经》的经题上「清净平等觉」,与这个相应。要细说,与经中所讲的境界相应。那么经一定要很熟,佛号就是经题,题目一提起,里头内容完全是油然而现,都在心里面显现出来了,这叫相应。像《观经》里面相应,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西方极乐世界就现前,那是细说的相应。这些都是在我们日常真正功夫上来看。
这样的人他『舍身他世』,就是这一生寿命终了,来生『必生净国』。这个语气非常的肯定,他必定得生净土。『心得无疑』,得是他真正得到,他决定不怀疑、不夹杂,这一定的道理,因为你夹杂必定没有这个境界,这境界不会现前。我们今天念佛功夫不得力,这一句阿弥陀佛念不好原因在什么地方?夹杂。虽然念佛,妄念依旧很多。不要说对世间这些妄想我们放不下,佛法也放不下,你的心不专、不一。念佛还想去涉猎大乘经典,这就是夹杂;还想修学其他法门,譬如说打个坐、参禅、持咒,这都叫夹杂。你心不专都是妨碍。
这是我们在这个经前面,我们看到经上说的,善导大师的开导给我们讲得很清楚,在《无量寿经》里面我们也见到,古来祖师大德教训当中常常提示,我们也看也挂在口皮上说,没有认真去做,这就是自己功夫不得力的地方。我们要问为什么我们这个习气断不了,不能一心一意来修学?你对这个法门有疑。我没有疑。你这个疑自己不知道,确实你有疑。如果你真的没有疑,给诸位说,你会把所有一切法门统统舍弃掉。我们看古来祖师大德的榜样,真正觉悟之后,他一定是一本《阿弥陀经》,一句佛号,佛堂所供的是一尊阿弥陀佛,其他的统统都不要。那是真正觉悟、真正皈依,这样的人就决定得度。还想涉猎其他法门、其他经典,心还放不下,看到还生欢喜,这往生都要打个问号,不能保证往生,那要看他临命终时的机会了。如果现在就能把所有一切佛法统统舍掉,一部经一句佛号,可以说你现在就有把握。
不间断、不夹杂、不怀疑,一定要在现前做到,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。不要以为我们弘扬佛法,弘扬这一本经,弘扬这一个法门,大概不能利益一切众生;还有许许多多的经论法门,许许多多的诸佛菩萨,我们要不念他、不推荐,我们对不起那些佛菩萨,对不起那些经论,你这个想法就全都错了。这就是疑情没断,这就是自己的业障,心不能清净。末后结论:
经【作是观者。名为正观。若他观者。名为邪观。】
末后为我们辨别邪、正,这跟前面讲的意思相同。请看下面一段,这是第四段「宝树观」:
经【佛告阿难及韦提希。地想成已。】
这个『成』是讲你观西方极乐世界的琉璃地,这个观想观成了。
经【次观宝树。】
看极乐世界的『宝树』。
经【观宝树者。一一观之。作七重行树想。】
初学观的人就依照经典所说的你去做,到观成的时候,你才豁然发现,原来西方世界的『宝树』琳琅满目,美不胜收。『七』是圆满的意思,前面说过是表法的意思,但是我们作观还是用七行,就照这个数字来观。因为无量无边的圆满我们很难想像,太多、太复杂了,就依照佛指示我们的纲领原则,用这个来下手,所以先『作七重行树想』。它这个数目整整齐齐排列的一点也不会乱。
经【一一树。高八千由旬。】
这个树很高,『八千由旬』我们就想像不出来,只想这个树很高很高。在台湾,高大的丛林很少、森林很少,中国大陆可以看得到,在美国也保留了不少的原始森林。如果有机会观光旅游,这原始森林要去看一看,为什么?对於我们观宝树,多少可以带来一点概念。你看到那个树一定要头仰起来,仰得很高才能看到这个树身,树顶还看不到。西方宝树非常高。
「由旬」是长度的单位,也有三种说法,有大、中、小。古时候古书里面记载著,印度一个大由旬合我们中国是八十里,中由旬是六十里,小由旬是四十里。不过从前的里比我们现在的里要短,没有现在的里这么长。就是打个对折,那大由旬算它四十里,四十华里,现在算公里也有二十公里。那一颗树要有二十公里这么高,这飞机能不能飞得过去,不晓得。诸位晓得这一由旬是这样的高度。它多少高度?八千由旬。这西方极乐世界的树,要摆在我们这个地球上,那一端恐怕到月亮了,可以架一道桥过去了,确实它树有这么高。可见得我们这个地球很小,它那一棵树,从我们这边的地球到月亮,可以架一道桥过去了。
这你看这一观比前面又困难得多,要观这么高的树,而且每一棵树都是这么高,都这么高大,这很不可思议!所以有人想像西方极乐世界这么大,我们到那里去不就太渺小?其实不然,因为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身高大,所以在它那个大树里面,像我们在原始森林那个情况差不多。你想想看「赞佛偈」里面赞叹阿弥陀佛,「阿弥陀佛身金色,白毫宛转五须弥,绀目澄清四大海」。阿弥陀佛的两个眼睛就像我们的太平洋一样;阿弥陀佛一个头、一个脑袋大概就像我们地球那么大。它那个树从地球架到月亮,不长、不大。树不大,人高大,所以用这个比例来看,那就跟我们在这个地球上看大树的这个情况差不多。
他们那个地方人身大,身相大,他福报大,我们这个人到西方极乐世界去,爬到那个身上,像蚂蚁一样看不到佛,人的身相看不到。那真是爬到他们人身上就像一座大山一样,见不到庐山真面目的。所以我们这里人身太小,这是福报很劣;那个地方的福报大,人的身相大。所以观他们的树,我们观是不可思议,在他们观,观得是很正常的。因为我们赞叹阿弥陀佛的身相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身相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。大家念《无量寿经》、念四十八愿,写得清清楚楚,到那里去,身体、相貌、受用都跟阿弥陀佛相同。所以那个世界是平等世界,这是真正不可思议。
经【其诸宝树。七宝华叶。无不具足。】
这是讲树木之好,说它的茂盛。说树木的茂盛,它的花、叶,这个具足就是非常的圆满。
经【一一华叶。作异宝色。】
底下举几个例子。
经【琉璃色中。出金色光。玻璃色中。出红色光。码瑙色中。出砗磲光。砗磲色中。出绿真珠光。珊瑚琥珀。一切众宝。以为映饰。】
经上所讲的这些珠宝的名称,是举我们这个世界大家所喜爱的,都认为这些珠宝是非常希有的。那西方极乐世界是什么?树上的树叶、枝干是这些东西,黄金是铺地的,你才晓得那个世界是多么的富有。我们这个世间认为是珍贵的不得了,人家那里不要,谁要这个东西?这个树木到处都是。你想想看我们这个世间,什么人把树叶摘几片挂在身上,是不是?再看底下一段,下面一段是讲树上的庄严:
经【妙真珠网。弥覆树上。】
这个树上有罗网,罗网是属於庄严的。像外国人(现在中国人也有了)在圣诞节的时候,我们把树木上面用小灯泡装饰著,晚上看起来很美。西方极乐世界的景观,比我们这壮丽得多了,我们这里不能跟人家相比的。所以它上面有罗网。
经【一一树上。有七重网。一一网间。有五百亿妙华宫殿。如梵王宫。诸天童子。自然在中。一一童子。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。以为璎珞。】
『释迦毗楞伽摩尼』,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讲的如意宝珠,像西方神话里面讲的如意宝一样,能够随意变现一切万法。
经【其摩尼光。照百由旬。犹如和合百亿日月。不可具名。众宝间错。色中上者。】
这是在色彩里面最为殊胜的。不但是在一个世界,其他的在这个一切诸佛世界里面,它也是非常殊胜、壮丽的景观。这是讲树的上面、空中的庄严。
经【此诸宝树。行行相当。叶叶相次。於众叶间。生诸妙华。华上自然有七宝果。】
这段是讲西方这些树木行列非常整齐。这些树不是人去种植的,是自然变现出来的。不仅仅行列的整齐,可以说是它样样都圆满,找不到一丝毫的缺陷,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功德所现,无漏清净心所变现的。十方世界,凡是去往生的人心地都清净,心愿跟阿弥陀佛都相同,所以依报庄严不可思议!确确实实是十方一切诸佛刹土不能为比的。
经【一一树叶。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。】
这树大,叶当然也大,没有这么大的叶,那就不相称。
经【其叶千色。有百种画。】
这个『画』是脉络,树叶的脉络。
经【如天璎珞。】
『如天』是天上的璎珞,这是比喻。
经【有众妙华。作阎浮檀金色。如旋火轮。宛转叶间。】
这是说树叶的庄严,也是我们没有法子想像得到的。我们看这个世间一片树叶看得很平常,看不出树叶的美好。假如研究植物的人把这个树叶在高倍显微镜底下来看,那跟我们普通一般人看法又不一样。这西方世界每一个人都跟佛一样,五眼圆明,所以对於这一片树叶里面的结构,以及它里面的变化,都会看得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。换句话说,就像人人都是一个生物学家一样,所以他对於诸法实相了如指掌,这就是本性的智慧德能圆满现前,你才能够见得到。
经【涌生诸果。】
这是讲树上结的这些果实。
经【如帝释瓶。】
『帝释』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玉皇大帝,他的宝瓶。这个果就像帝释的宝瓶一样。
经【有大光明。化成幢幡无量宝盖。是宝盖中。映现三千大千界。一切佛事。十方佛国。亦於中现。】
这就不可思议,这是他方世界没有的,西方世界独胜。在树花里面、树的果中,这个果跟花都放光,光中现诸佛世界。我们现在用电视可以看到世界各地方的景观,我们用电视看。西方极乐世界这也好像是电视,但是他这个电视是立体的,我们电视是平面的,我们电视所看到的范围并不很广。他这个地方所现出来的是尽虚空遍法界,所有一切诸佛刹土都在这里见到。换句话说,我们到那边去,对於这个世界还很挂念,要想看看是天天都看到,而且看得非常逼真、非常详细,比我们现在观察还要清楚,这西方世界怎么能不去?
我们看到现世的家亲眷属,我们所关心的人;我们又看到过去生中的家亲眷属,乃至於生生世世统统都看到,哪一个人缘成熟,你立刻就会去度他去。什么叫缘成熟?我劝他念佛他能够接受,他肯相信,他肯念,你立刻去度他去。跟阿弥陀佛一样,你有能力分无量身;有能力像观世音菩萨,应以什么身得度,你就现什么样的身,你得大自在、得无限的能力,这才能帮助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一切有缘众生。有缘就是现前、多生与我们有关系的,有关系就有缘,没有关系就没有缘分。能度这些有缘众生。所以我们要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,就不会怀疑为什么一切诸佛劝我们往生净土。唯有往生净土才真正得大自在;包括利益众生的自在,度脱众生的自在,成就众生的自在,你才有这个能力。否则的话,心里想帮助众生,智慧也不够,能力也没有,不但度不了别人,自己也连带要受罪,这是大错特错。所以我们看到这一段,你就知道西方净土实在是殊胜,一定要往生。
经【见此树已。亦当次第一一观之。观见树茎枝叶华果。皆令分明。】
你把树每一个部分,甚至於它的装饰、它的作用,你都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
经【是为树想。名第四观。】
这些统统是观察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,就是我们在那里活动的环境,都是说的这些物质环境,属於依报庄严。好,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。下次讲经是哪一天?是国历二月一号。中国人对於农历年很重视,在现在这个社会,可以说是非常的富有、繁荣,人口也太多,所以应该免除的习俗还是减少一点为好。如其到处去应酬不如在家里念佛好。念佛过一个清净之年,与佛菩萨共同过一个幸福美满的新年,我觉得这个意义比世俗的应酬要好。就是应酬走人情,不能没有,尽量减少就好。好,我们念佛回向。
请掀开经本一百四十四面第五行经文:
经【此想成时。一一观之。极令了了。闭目开目。不令散失。唯除食时。恒忆此事。如此想者。名为麤见极乐国地。若得三昧。见彼国地。了了分明。不可具说。】
我们先看这一段。第一句『此想成时』,就是指前面所说的这十六观里面的第二观,第二观是水观,观大海结冰。这个观想要观成,观成是什么样的现象?佛在此地告诉我们『一一观之』,就是依照前面的观法先观地之体,琉璃地,再观地下面的庄严、地上面的庄严、空中的庄严,要跟经上讲的完全相应才行,这不相应的不可以。『极令了了』。了了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看得很真确,跟经上讲的境界是一样的。是『闭目』这个境界现前、清楚;眼睛张开来也清楚、也现前。所以这一观要观成,你看我们这个地都是琉璃地,如果还看到这是磨石子地,那你这个观没观成。第一观是观落日悬鼓,第二观是大海结冰,所以观真的很难。这在十六观里面来讲,前面这两种是比较容易,往后愈来愈难,这个境界愈来愈微细,对我们这粗心大意的人来讲,确实很不容易成就。
『唯除食时,恒忆此事』。只是在吃饭的时候。这一句是代表的有事,你有事情的时候,吃饭的时候、睡觉的时候。这些时候除外,平常都要观想这桩事情,你的功夫才不致於间断,而且境界都能够现前,境界一定是现前的。这个观成了,叫『麤见极乐国地』。这个见是相似见,不是真见到,相似见。如果你得『三昧』,这个「三昧」是一心不乱,无论是你得的是事一心或者是理一心,那就不是麤见,那就真见到,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地真见到。『见彼国地,了了分明,不可具说』。那一种殊胜庄严是你亲自见到的,说不尽。你所观到的像经上所说的,这叫麤见;真正得一心不乱,见西方世界的地,那就不是像经上所讲的,经上所讲的只略举一二端而已,你看到真正详细了,所以「不可具说」。
经【是为地想。名第三观。】
这是总结前面的一段经文,都是在『地想』。善导大师在注解里面,特别就这作观给我们一段很精采、很重要的开示。这个文在一百四十五面,他讲得很详细。我们看第四句,就是观成这个境界他说了六句,我们看第四句,在倒数第四行:
疏【四明身四威仪。昼夜常念。唯除睡时。忆持不舍。】
经上给我们讲「唯除食时」,吃饭的时候,善导大师又加上『唯除睡时』。我们看到一个睡觉、吃饭,那就可以说凡是你有事情的时候,你需要工作、需要办事,你就把这个功夫放下,去认真办事情。这很重要。有许多同修不知道修学的要领,以为这个不中断,好,那一天到晚都不能中断;换句话说,你工作的时候还要念佛,我们现在是讲持名念佛。在工作的时候念佛,事情也没有做好,佛也没有念好。吃饭也是很重要的事情,大事,吃饭要讲求细嚼,要慢慢的吃,这东西才能够消化,才能够完全接收。所以吃饭的时候也在念佛,那饭也没吃得好,那佛也没念好。所以这一定要懂得吃饭、睡觉的时候都把它放下。你看谛闲老法师以前教给他那个徒弟,不是说得很好?教他:念阿弥陀佛,一直念下去,念累了你就休息,休息好了就再念。你看看这多自在!这才是正确的。所以有工作的时候佛号放下,没有工作的时候佛号立刻就提起来,这就是对的。大师在此地为我们补充的「唯除睡时」,给我们很大的启示,我们知道怎样用功。
疏【五明凝心不绝。即见净土之相。此名想心中见。犹有觉想故。】
这就是经里面讲的「如此想者,名为麤见极乐国地」。这是从想像里面变现出来的,并不是真正见到。真正见到那个庄严比经上说的要详尽得多,你完全自己亲自看到了。但是这一个阶段是必须经历的,你没有这个麤见,你怎么能够真的见到?在你真正见到之前一定是见到相似相,你功夫逐渐接近这个境界会现前,所以这是我们要明了的。下面一段经文我们读了以后,对於这个法门的观感必然会加深。
经【佛告阿难。汝持佛语。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。说是观地法。】
像这样的语气、口吻,我们在这经里面读了很多遍,由此可以证知,善导大师所说的话决定真实。那就是这个法门九品往生都是为凡夫说的,确确实实不干大小圣也,这真的!你看佛讲到这个地方,这才第三观,又嘱咐阿难尊者;前面嘱咐了几次,现在又嘱咐他。『汝持佛语』。这个「持」是受持;「佛语」,就是这一会所讲的嘱咐阿难要认真依照这个方法修学。那我们也会想到,这是净土法门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佛叫阿难要受持。
阿难是不是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?没错,在《无量寿经》上阿难尊者确实是发心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。那么现在讲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,当然世尊要特别嘱咐他,你想生西方极乐世界,教给你方法,怎么个去法。不但你自己要认真的修学,还要『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』。这个「欲脱苦者」这一句是成熟的众生,这一类众生的机缘真正成熟了,为什么?他想离开六道轮回,真的想离开。这种人就是佛法里常讲的真正觉悟之人,他真的觉悟了,不想在这个世界再住了。这样根熟众生佛菩萨一定要帮助他、成就他,否则的话就对不起他;不但对不起他,也对不起自己。为什么说对不起自己?诸佛如来的本愿就是帮助众生脱离苦海,圆成佛道,这是他的本愿。现在有一个人真正发心想离开六道轮回、想一生圆成佛道,佛要不帮忙那怎么对得起人?所以对自己、对众生都对不住。因此特别嘱咐阿难尊者,对於根熟的众生一定要把这个法门传授给他。这里面有四个意思,善导大师在此地为我们开导的:
疏【四。从佛告阿难下。至说是观地法已来。】
这就是刚才经文的第四个小段,从「佛告阿难」这一句一直到「说是观地法」,就是我们刚才念的这一段。
疏【正明劝发流通。随缘广说。即有其四。】
这里头有四个意思。第一个意思:
疏【一明告命。】
『明』是说明,说明佛告诉他,也是命令阿难尊者。
疏【二劝持佛语。广为未来大众。说前观地之益。】
『益』是利益,修学这个法门的利益。
疏【三明简机堪受堪信。】
这就是根机,我刚才说的这是根熟的众生,这机缘成熟了,他真想脱离苦海了,这是根熟。那么你把这个法门告诉他,他一定非常欢喜。为什么?正是他所求的,正是他所愿的,所以他能信。什么样的人?
疏【欲得舍此娑婆生死之身。八苦五苦三恶道苦等。】
对於这个事实的真相他确确实实明了了,知道生死苦,知道六道里面有三苦、八苦、五苦、三恶道苦,他确实了解。难道我们这些人不了解吗?说实实在在话,我们这些人确实不了解。怎么知道?你真的明白,你一定念念想超越、想离开。你对於这个世界还不想离开,换句话说,这个世间的苦难的真相,你并不很了解,并没有透彻了解。一个人一生当中真正觉悟确实不容易,有受过许许多多苦难折磨的,他觉悟了;还有一些纵然受尽了苦难折磨,他还是不觉悟,这也大有人在。觉悟之后,想离开离不开,这是缘不成熟,没有遇到善知识指点,纵然觉悟也是枉然,这就是常讲的「佛法难闻」,得人身、闻佛法实在不容易。觉悟了的人是:
疏【闻即信行者。不惜身命急为说之。若得一人舍苦出生死者。是名真报佛恩。】
我们每一天回向偈都要念好几遍,「上报四重恩」,这四重恩第一个就是报佛恩,怎么个报法?以为每天念几卷经,念几声佛号,我们就报了佛恩,那不叫真报佛恩。真正报佛恩是要帮助人了生死出三界,帮助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叫真正报佛恩。为什么?一个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,所得的利益不是他自己能想像得到的。他自己不过是想我能够脱了轮回就好,能够生到西方净土就好。这是他自己心里头愿望,其他的好处利益没想到。什么好处?第一个烦恼断了,心地清净了,这是第一个好处。不到西方极乐世界,这桩事情很不容易做到。第二个智慧圆满了。不是讲智慧开了,是智慧圆满了。这一圆满,不但我们这个世间三途六道、西方极乐世界你都明了了,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依正庄严、过去现在未来是统统明白了,这真的没有想到!
我们要报佛恩,眼前的佛,我们只知道本师释迦牟尼佛教我们这个法门;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,提供极乐世界这样美好修学环境,我们只知道佛这种恩德。一旦智慧明达之后,才知道我们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曾经有许许多多佛菩萨帮助过我们,这个时候都记起来了,那些佛菩萨也有能力统统见到了。过去,过去也能见得到,过去、未来的统统可以见到,这个报恩才圆满。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知道我们的父母恩很重,前生前世的父母就不晓得了,就不知道了。你见到阿弥陀佛智慧开了,过去世生生世世的父母、家亲眷属都想起来,而且这些人在哪里,你也可以统统找到,统统都认识,一个也漏不掉,这报父母之恩才能报得圆满。不是今生这一对父母,生生世世父母真的也是无量无边。这是略举两端。所以见了佛之后,那个功德利益说不尽。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真相,你自己亲眼见到、亲耳听到、亲身接触到,这是往生见佛的殊胜。能帮助一个人往生就是帮助一个人圆满成佛,这是佛度众生的本愿,所以这叫真报佛恩。我们看底下这一句:
疏【何以故。诸佛出世种种方便劝化众生者。不欲直令制恶修福受人天乐也。】
这说得很清楚,诸佛菩萨出现在世间教化众生,决不是仅仅劝众生断恶修善,得人天福报而已,不是这个。为什么?人天福报太短了。底下说:
疏【人天之乐。犹如电光。】
这个『电光』就是闪电。闪电时间很短暂,石火电光。
疏【须臾即舍。还入三恶。长时受苦。】
就是一个人在六道里头要不能出六道,得人身、生到天上时间都很短暂。人间是更短暂,人间几十年真的一弹指就过去。年轻的时候这个感触还不太明显,中年以上,五十岁以上的人感触就非常明显。天上寿命长,寿命长,在他的感官当中,说实在的话,跟我们人的一生这个感受没有两样。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说,我们看到水面上的小虫,在水上可以跑来跑去的,蜉蝣。那个小虫的寿命朝生暮死,它的寿命只有十几个小时,那就是它一生。要它来看我们人,岂不是像我们人看非想非非想处天,那人要活几十岁、活一百岁,那不可思议、那寿命太长!它一生的感受,我们一生的感受,这样一推想,生到非想非非想天一生的感受,我想大致没有什么两样。你才明了经上讲的一点都不错,我们看天人的寿命,就跟蜉蝣看我们的寿命一样,真的是苦。
三界统苦,何况三恶道。三恶道苦,那是苦不堪言。佛告诉我们,六道众生决定在三恶道的时间长,三善道的时间短。也许有人怀疑佛说这个话未免太武断。假如我们冷静想一想,会感到佛所说的话是真实的,从哪里去观察?从念头去观察。我们一天到晚起心动念,这一天当中我们曾经起了几个善念?曾经起了几个恶念?善念则感三善道受生,恶念是感得三恶道的堕落。这一天到晚这个念头真的善念少恶念多,善念的力量弱,恶念的力量强,哪有不堕落的道理?不学佛的人那不必说,学佛的人,还有不少人恶念依旧多过善念,这是学佛为什么不能成就的因素,我们要把它找到。
疏【为此因缘。但劝即令求生净土。向无上菩提。】
就是为了这个缘故,恶念多善念少,在三善道的时间短,在三恶道的时间长,为了这个原因。假如我们把这个事实真相看清楚、看明白,我们也能够体会到,我自己的修学,我劝导别人采取哪一种经论、哪一个法门,这心里就有数。劝人学教不如劝人念佛,劝人参禅不如劝人念佛,劝人持咒不如劝人念佛。为什么?念佛这个法门容易,稳当快速,得诸佛冥冥当中加持,一生当中决定成就!
修学其他法门,你这一生当中未必能成就。纵然修得很好,还是要发愿求生净土,如果不发愿求生净土,你这一生的修学换得来一生的人天福报。人天福报一享福就很危险,你看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有很多做大官的人,有很多发大财的人,这些人前生就是大乘佛法里面的修行人,修得很好,很用功、很精进,修得很好,他不愿意求生净土,所以这一生就做大官、发大财。做了大官、发了大财,把佛菩萨忘记得干干净净,他这一生福享尽之后,阿赖耶里面那个恶因又现前,就又要去堕三恶道了。可见得享福的时间真的是短,受苦的时间长;享福当中,造的罪业就更多更广。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全心全力以净土念佛法门劝人,这个道理就在此地。这确确实实是佛法里面的第一法门,是一切众生第一得度的法门,是一切众生第一成佛的法门。我们以这个法门来劝导大众,这叫真报佛恩。
也有人跟我说,他说那其他许多大乘经典?台湾印经的风气很盛,他们在印就好了。有人在印,有人在弘扬,我们就一门专修专弘,决定符合佛的教导,绝不违背。所以从这些经文,我们细心去体会,我们心安了,理明白了,理得到了心就安了。自己修学,劝导别人,真正能生欢喜心。这底下说:
疏【是故今时有缘相劝誓生净土者。即称诸佛本愿意也。】
这两行文非常非常重要,给我们带来专修专弘无尽的信心。知道我们这样做,做得非常正确,一点都没错,而且是『称诸佛本愿意也』。这个诸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,一切诸佛的本愿、一切诸佛的意思就是这个,这要知道。
疏【若不乐信行者。】
『若』是假设,假设他不喜欢这个经,不信这个法门,不肯依照这个法门修学。
疏【如清净觉经云。】
《清净觉经》就是《清净平等觉经》。
疏【若有人闻说净土法门。闻如不闻。见如不见。当知此等。始从三恶道来。罪障未尽。为此无信向耳。佛言。我说此人未可得解脱也。】
这我们在《无量寿经》都读过的。所以我们把这个法门介绍给别人,人家不相信,我们也不要去怪他。佛早说过,他是什么原因不能接受他自己不知道,我们清楚。但是我们把这个法门介绍给他,所谓「一历耳根,永为道种」,他这一生不能成熟,也许来生、也许多生多劫之后这个缘会成熟的。
疏【此经又云。】
『此经』就是《清净平等觉经》。
疏【若人闻说净土法门。闻即悲喜交流。身毛为竖者。当知此人。过去已曾修习此法。今得重闻。即生欢喜。正念修行。必得生也。】
这都是《无量寿经》的。这是我们一介绍这个法门,他就非常欢喜、非常感动。我们晓得他前生修过这个法门,临终的时候打了个妄想没去得成,是不是?这一生又遇到了,所以触动过去的因缘,非常感动,就这么回事情。所以他会非常认真的修学。
一切众生学佛的因缘各个不相同。这个成熟,就是他的缘什么时候成熟早晚也不相同。有些人年轻的时候不能接受,非常反对,但是中年以后他接受了;有些人他中年不能接受,晚年接受了;还有人一生不接受,临终的时候他接受了,这都是缘成熟了。临终时接受也能往生。当然这个时节因缘成熟得比较早一点好,为什么?他有足够的时间积功累德,认真的修学,对於自己品位的增高是非常有利的。因此我们劝人,是不管他信不信,我们都劝!记住这一个原则,不能说他不信,甚至他毁谤,我们就不劝他。毁谤是另一桩事情,不必去理会它,一定要劝。
这样殊胜法门我们得到了,我们所认识的,特别是家亲眷属,要不告诉他,那真的是对不起他。告诉他,他不相信,他不接受,这是另外一桩事情,也许过了几年他会接受;过了几年、过了十几年他就会回转,会接受。从排斥到接受到认真修学,这自古以来都常见到的。底下一段经文是说明修学这个法门的利益:
经【若观是地者。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。舍身他世。必生净国。心得无疑。】
这一句经文是讲依照这第三观修行,就是地观当中的修行,他得的利益是『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』。劫是时间的单位,佛在经上讲有大劫、有中劫、有小劫。这一个小劫到底是有多长的时间?佛经里面有许多种的讲法,依照经典讲法我们来计算,连这个数字也都不是一定的。由此可知,佛讲这个劫就是很长的一个时间,很长的时间。
在台湾,我们过去在大专佛学讲座里面跟同学们介绍,因为学生们他们的数字观念都比较具体而认真,因此我们在佛许多种讲法里面采取增减劫,就是人的寿命一增一减,这叫一个小劫。佛说人寿最长是八万四千岁,人寿最长的时候。从八万四千岁,每一百年减一岁,再过一百年又减一岁,从八万四千岁减到十岁,十岁是最短的;然后再从十岁,每一百年加一岁,又加到八万四千岁,这样一增一减叫一个小劫,这可以算得出来的。二十个小劫叫一个中劫,四个中劫叫一个大劫。佛经里面所给我们讲的劫,大多数都是讲大劫,不是中劫、小劫,可见这个时间非常之长。这是以劫为单位,多少大劫?八十亿个大劫。这个方法修成了之后,能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。好,我们看到这个的确很羡慕,这个功德利益是真正不可思议。
那想想我们念佛有没有这么大的功德?有。念佛念到心清净,灭罪的功德比这个还要殊胜。所以这些统统是说的,这最低限度前面讲「麤见极乐国地」,这个功夫就是平常我们在念佛法门里面讲功夫成片。若得三昧,那是一心不乱,至少是事一心不乱。这个地方说,只要你能够真正念到功夫成片,你灭罪就像经上所说的。所以古人在文章里面常常引用这经上讲,念一句阿弥陀佛,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。
那我们天天念,我们一天不晓得念多少句,那这个灭罪,我们的罪为什么还灭不掉?这有两个说法。第一个说法,我们虽然念,念得不相应,这人家常讲的「一念相应一念佛」,我们虽然念,不相应,因此灭罪的功能、效果没有这么大。第二个说法,我们这罪业太多,纵然一念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,念一辈子,我们的罪业恐怕十分之一、百分之一还没有灭掉。由此可知,无量劫以来,这八十劫在无量劫以来,生生世世造了多少罪业,这又是一个说法。但是这些说法,我们听听明了就好,不必认真去计较、去执著,要紧的是要念得相应,这才重要,要念得相应。
这「相应」简单的说与清净平等慈悲相应,声声佛号里面都是清净心、平等心、大慈悲心,这是略说。我们初学的人,像《无量寿经》的经题上「清净平等觉」,与这个相应。要细说,与经中所讲的境界相应。那么经一定要很熟,佛号就是经题,题目一提起,里头内容完全是油然而现,都在心里面显现出来了,这叫相应。像《观经》里面相应,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西方极乐世界就现前,那是细说的相应。这些都是在我们日常真正功夫上来看。
这样的人他『舍身他世』,就是这一生寿命终了,来生『必生净国』。这个语气非常的肯定,他必定得生净土。『心得无疑』,得是他真正得到,他决定不怀疑、不夹杂,这一定的道理,因为你夹杂必定没有这个境界,这境界不会现前。我们今天念佛功夫不得力,这一句阿弥陀佛念不好原因在什么地方?夹杂。虽然念佛,妄念依旧很多。不要说对世间这些妄想我们放不下,佛法也放不下,你的心不专、不一。念佛还想去涉猎大乘经典,这就是夹杂;还想修学其他法门,譬如说打个坐、参禅、持咒,这都叫夹杂。你心不专都是妨碍。
这是我们在这个经前面,我们看到经上说的,善导大师的开导给我们讲得很清楚,在《无量寿经》里面我们也见到,古来祖师大德教训当中常常提示,我们也看也挂在口皮上说,没有认真去做,这就是自己功夫不得力的地方。我们要问为什么我们这个习气断不了,不能一心一意来修学?你对这个法门有疑。我没有疑。你这个疑自己不知道,确实你有疑。如果你真的没有疑,给诸位说,你会把所有一切法门统统舍弃掉。我们看古来祖师大德的榜样,真正觉悟之后,他一定是一本《阿弥陀经》,一句佛号,佛堂所供的是一尊阿弥陀佛,其他的统统都不要。那是真正觉悟、真正皈依,这样的人就决定得度。还想涉猎其他法门、其他经典,心还放不下,看到还生欢喜,这往生都要打个问号,不能保证往生,那要看他临命终时的机会了。如果现在就能把所有一切佛法统统舍掉,一部经一句佛号,可以说你现在就有把握。
不间断、不夹杂、不怀疑,一定要在现前做到,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。不要以为我们弘扬佛法,弘扬这一本经,弘扬这一个法门,大概不能利益一切众生;还有许许多多的经论法门,许许多多的诸佛菩萨,我们要不念他、不推荐,我们对不起那些佛菩萨,对不起那些经论,你这个想法就全都错了。这就是疑情没断,这就是自己的业障,心不能清净。末后结论:
经【作是观者。名为正观。若他观者。名为邪观。】
末后为我们辨别邪、正,这跟前面讲的意思相同。请看下面一段,这是第四段「宝树观」:
经【佛告阿难及韦提希。地想成已。】
这个『成』是讲你观西方极乐世界的琉璃地,这个观想观成了。
经【次观宝树。】
看极乐世界的『宝树』。
经【观宝树者。一一观之。作七重行树想。】
初学观的人就依照经典所说的你去做,到观成的时候,你才豁然发现,原来西方世界的『宝树』琳琅满目,美不胜收。『七』是圆满的意思,前面说过是表法的意思,但是我们作观还是用七行,就照这个数字来观。因为无量无边的圆满我们很难想像,太多、太复杂了,就依照佛指示我们的纲领原则,用这个来下手,所以先『作七重行树想』。它这个数目整整齐齐排列的一点也不会乱。
经【一一树。高八千由旬。】
这个树很高,『八千由旬』我们就想像不出来,只想这个树很高很高。在台湾,高大的丛林很少、森林很少,中国大陆可以看得到,在美国也保留了不少的原始森林。如果有机会观光旅游,这原始森林要去看一看,为什么?对於我们观宝树,多少可以带来一点概念。你看到那个树一定要头仰起来,仰得很高才能看到这个树身,树顶还看不到。西方宝树非常高。
「由旬」是长度的单位,也有三种说法,有大、中、小。古时候古书里面记载著,印度一个大由旬合我们中国是八十里,中由旬是六十里,小由旬是四十里。不过从前的里比我们现在的里要短,没有现在的里这么长。就是打个对折,那大由旬算它四十里,四十华里,现在算公里也有二十公里。那一颗树要有二十公里这么高,这飞机能不能飞得过去,不晓得。诸位晓得这一由旬是这样的高度。它多少高度?八千由旬。这西方极乐世界的树,要摆在我们这个地球上,那一端恐怕到月亮了,可以架一道桥过去了,确实它树有这么高。可见得我们这个地球很小,它那一棵树,从我们这边的地球到月亮,可以架一道桥过去了。
这你看这一观比前面又困难得多,要观这么高的树,而且每一棵树都是这么高,都这么高大,这很不可思议!所以有人想像西方极乐世界这么大,我们到那里去不就太渺小?其实不然,因为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身高大,所以在它那个大树里面,像我们在原始森林那个情况差不多。你想想看「赞佛偈」里面赞叹阿弥陀佛,「阿弥陀佛身金色,白毫宛转五须弥,绀目澄清四大海」。阿弥陀佛的两个眼睛就像我们的太平洋一样;阿弥陀佛一个头、一个脑袋大概就像我们地球那么大。它那个树从地球架到月亮,不长、不大。树不大,人高大,所以用这个比例来看,那就跟我们在这个地球上看大树的这个情况差不多。
他们那个地方人身大,身相大,他福报大,我们这个人到西方极乐世界去,爬到那个身上,像蚂蚁一样看不到佛,人的身相看不到。那真是爬到他们人身上就像一座大山一样,见不到庐山真面目的。所以我们这里人身太小,这是福报很劣;那个地方的福报大,人的身相大。所以观他们的树,我们观是不可思议,在他们观,观得是很正常的。因为我们赞叹阿弥陀佛的身相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身相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。大家念《无量寿经》、念四十八愿,写得清清楚楚,到那里去,身体、相貌、受用都跟阿弥陀佛相同。所以那个世界是平等世界,这是真正不可思议。
经【其诸宝树。七宝华叶。无不具足。】
这是讲树木之好,说它的茂盛。说树木的茂盛,它的花、叶,这个具足就是非常的圆满。
经【一一华叶。作异宝色。】
底下举几个例子。
经【琉璃色中。出金色光。玻璃色中。出红色光。码瑙色中。出砗磲光。砗磲色中。出绿真珠光。珊瑚琥珀。一切众宝。以为映饰。】
经上所讲的这些珠宝的名称,是举我们这个世界大家所喜爱的,都认为这些珠宝是非常希有的。那西方极乐世界是什么?树上的树叶、枝干是这些东西,黄金是铺地的,你才晓得那个世界是多么的富有。我们这个世间认为是珍贵的不得了,人家那里不要,谁要这个东西?这个树木到处都是。你想想看我们这个世间,什么人把树叶摘几片挂在身上,是不是?再看底下一段,下面一段是讲树上的庄严:
经【妙真珠网。弥覆树上。】
这个树上有罗网,罗网是属於庄严的。像外国人(现在中国人也有了)在圣诞节的时候,我们把树木上面用小灯泡装饰著,晚上看起来很美。西方极乐世界的景观,比我们这壮丽得多了,我们这里不能跟人家相比的。所以它上面有罗网。
经【一一树上。有七重网。一一网间。有五百亿妙华宫殿。如梵王宫。诸天童子。自然在中。一一童子。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。以为璎珞。】
『释迦毗楞伽摩尼』,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讲的如意宝珠,像西方神话里面讲的如意宝一样,能够随意变现一切万法。
经【其摩尼光。照百由旬。犹如和合百亿日月。不可具名。众宝间错。色中上者。】
这是在色彩里面最为殊胜的。不但是在一个世界,其他的在这个一切诸佛世界里面,它也是非常殊胜、壮丽的景观。这是讲树的上面、空中的庄严。
经【此诸宝树。行行相当。叶叶相次。於众叶间。生诸妙华。华上自然有七宝果。】
这段是讲西方这些树木行列非常整齐。这些树不是人去种植的,是自然变现出来的。不仅仅行列的整齐,可以说是它样样都圆满,找不到一丝毫的缺陷,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功德所现,无漏清净心所变现的。十方世界,凡是去往生的人心地都清净,心愿跟阿弥陀佛都相同,所以依报庄严不可思议!确确实实是十方一切诸佛刹土不能为比的。
经【一一树叶。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。】
这树大,叶当然也大,没有这么大的叶,那就不相称。
经【其叶千色。有百种画。】
这个『画』是脉络,树叶的脉络。
经【如天璎珞。】
『如天』是天上的璎珞,这是比喻。
经【有众妙华。作阎浮檀金色。如旋火轮。宛转叶间。】
这是说树叶的庄严,也是我们没有法子想像得到的。我们看这个世间一片树叶看得很平常,看不出树叶的美好。假如研究植物的人把这个树叶在高倍显微镜底下来看,那跟我们普通一般人看法又不一样。这西方世界每一个人都跟佛一样,五眼圆明,所以对於这一片树叶里面的结构,以及它里面的变化,都会看得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。换句话说,就像人人都是一个生物学家一样,所以他对於诸法实相了如指掌,这就是本性的智慧德能圆满现前,你才能够见得到。
经【涌生诸果。】
这是讲树上结的这些果实。
经【如帝释瓶。】
『帝释』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玉皇大帝,他的宝瓶。这个果就像帝释的宝瓶一样。
经【有大光明。化成幢幡无量宝盖。是宝盖中。映现三千大千界。一切佛事。十方佛国。亦於中现。】
这就不可思议,这是他方世界没有的,西方世界独胜。在树花里面、树的果中,这个果跟花都放光,光中现诸佛世界。我们现在用电视可以看到世界各地方的景观,我们用电视看。西方极乐世界这也好像是电视,但是他这个电视是立体的,我们电视是平面的,我们电视所看到的范围并不很广。他这个地方所现出来的是尽虚空遍法界,所有一切诸佛刹土都在这里见到。换句话说,我们到那边去,对於这个世界还很挂念,要想看看是天天都看到,而且看得非常逼真、非常详细,比我们现在观察还要清楚,这西方世界怎么能不去?
我们看到现世的家亲眷属,我们所关心的人;我们又看到过去生中的家亲眷属,乃至於生生世世统统都看到,哪一个人缘成熟,你立刻就会去度他去。什么叫缘成熟?我劝他念佛他能够接受,他肯相信,他肯念,你立刻去度他去。跟阿弥陀佛一样,你有能力分无量身;有能力像观世音菩萨,应以什么身得度,你就现什么样的身,你得大自在、得无限的能力,这才能帮助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一切有缘众生。有缘就是现前、多生与我们有关系的,有关系就有缘,没有关系就没有缘分。能度这些有缘众生。所以我们要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,就不会怀疑为什么一切诸佛劝我们往生净土。唯有往生净土才真正得大自在;包括利益众生的自在,度脱众生的自在,成就众生的自在,你才有这个能力。否则的话,心里想帮助众生,智慧也不够,能力也没有,不但度不了别人,自己也连带要受罪,这是大错特错。所以我们看到这一段,你就知道西方净土实在是殊胜,一定要往生。
经【见此树已。亦当次第一一观之。观见树茎枝叶华果。皆令分明。】
你把树每一个部分,甚至於它的装饰、它的作用,你都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
经【是为树想。名第四观。】
这些统统是观察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,就是我们在那里活动的环境,都是说的这些物质环境,属於依报庄严。好,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。下次讲经是哪一天?是国历二月一号。中国人对於农历年很重视,在现在这个社会,可以说是非常的富有、繁荣,人口也太多,所以应该免除的习俗还是减少一点为好。如其到处去应酬不如在家里念佛好。念佛过一个清净之年,与佛菩萨共同过一个幸福美满的新年,我觉得这个意义比世俗的应酬要好。就是应酬走人情,不能没有,尽量减少就好。好,我们念佛回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