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观经上品上生章 - (第二集)
观经上品上生章  (第二集)  1991/4  美国达拉斯  档名:03-004-0002

  请掀开讲义,抄本的讲义第一面,我们从头看起,经是经文,释就是注解。

  【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。发三种心。即便往生。何等为三。一者至诚心。二者深心。三者回向发愿心。具三心者。必生彼国。】

  向下这是善导大师为我们解释『三心』,「三心」非常的重要。我们在整个佛法当中,认识了尽虚空遍法界无论是世法,或是出世法,总不外因缘果报。佛家常说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」,我们要晓得,过去生中我们做的是什么业因,这一生所受的就是果报,从果报就能看到过去所造的因。「欲知来世果,今生作者是」,我们要晓得,将来得什么样的果报,就是来生,这也不必去问别人,我们这一生的所作所为就是来生的果报。所以佛法里面无论是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,古来大德给我们解释都离不开因果。真因一定得到真果,如果不是真实的因,得的果报决定也不真实。一切法中不仅是释迦如来,乃至十方一切诸佛告诉我们,唯有西方极乐世界是真实的果报,没有一尊佛不是劝导我们修学这个法门,将来得生弥陀净土。古来的祖师大德常说,所谓「千经万论处处指归」,指导我们归向这个法门。由此可知,这个法门确实是无比的殊胜,要怎样才能得生?这是个很大的问题。如果诸位说怎样得生?也就是说,我们要修什么样的因,才能得到西方净土的果报,这一次跟诸位就是要讲这个问题,要讨论这个问题。我们特别选的善导大师为我们的开示,善导大师在中国净土宗是第二代的祖师,净宗的二祖。传记里面记载,他老人家是阿弥陀佛化身来的,所以黄念祖居士在《无量寿经》注解里头说,弥陀化身来的,那就是阿弥陀佛亲自给我们的开示。我们还能够怀疑吗?

  底下他跟我们说明什么叫三心,这非常重要。如果用这种心念佛,就「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」,就决定得生,可见这三心就是叫菩提心,大经里面讲的菩提心。菩提心怎么会有三个?诸位要知道,这三心是一心,一心有体、有用。说『至诚心』,这是一心的本体,说『深心、回向发愿心』,就是这个心的作用,它是一不是三。从三方面来介绍、来说明,实际上是一个心,千万不要以为还有三心那就麻烦了。三心二意是假的不是真的,真心只有一个,哪里会有三个?所以「至诚」是体,「深心」是自受用,我们用什么心来对待自己,用什么样的心来对待大众,对待大众就是「回向发愿心」。菩提心除了本经说的之外,马鸣菩萨在《大乘起信论》里面,也讲得很好,《起信论》里面讲,「直心、深心、大悲心」。前后名词不相同,实际上是一桩事情,把经论合起来看,三心的意思就非常清楚。佛法跟我们讲的是真实,菩提心就是真心,学佛一定要以真心为修行的基础、为修行的根本,你得的果报就真实,这很重要。世间法里面,世间圣人像我们中国儒家所讲的也说真心。

  世法里面真实的果报是生天,为什么说六道里面果报,唯有天是真实?本经后面有「六念」,六念最后一个是念天,世法里面的真实果报。人间果报不是真实的,是虚假的,为什么说它虚假?它太短暂了。我们晓得天上的寿命长,天有二十八层,愈往上面去寿命愈长,最高层次是非想非非想处天,寿命是八万大劫,是论劫算八万大劫,所以长寿是真实,短命就不是真实,就是假的。从天人看我们这个世间,人是真可怜,不要讲太高的天讲四王天,四王天是最低的,四王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五十年,我们人活一百岁长寿,我们羡慕得不得了。四王天看下来才两天,两天就死了,昨天生的今天就死了,你说它怎能算真实?再往上面是忉利天,忉利天我们中国人讲玉皇大帝,西方人讲的上帝都是说的忉利天主。忉利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一百年,忉利天要看我们人间朝生暮死,哪来的真实?所以真因才能得到真实的果报。

  儒家跟我们讲「诚意、正心」,诚意、正心就是此地讲的菩提心。我们这里讲至诚心,它说诚意;我们讲深心、回向发愿心,它把这两个合起来称为正心。正心,在儒家它把这个作用,作用叫正心,自受用、他受用这两个作用合成一个。佛法讲得详细,把它的作用分作自受用、他受用,分成两个说得就更详细了。由此可知,儒跟佛都是以真诚心做基础,才能得到真实的果报。儒佛都说真心是一切众生本来具足的,各个人都有,世出世间圣人的看法、说法都相同。可是我们的真心不见了,我们现在所用的心就是三心二意,我们用三心二意,三心是什么心?唯识里面讲的阿赖耶、末那、第六意识这叫三心,三心都是妄心不是真心;二意呢?末那叫意根,第六叫意识,这二意。我们凡夫用的都是三心二意,这是大乘经上讲的妄心,这不是真心。真心本来有,为什么真心会变成妄心?妄心实在讲就是虚情假意。所以你要把事实真相搞清楚了,我们在这个社会里面心自然就安,理搞清楚了,理明白心就安了,心安理得。道理搞通了,无论别人跟你讲什么话不要认真,他说对你怎么好,怎么爱你,假的会变的,不是真的;他对你什么恶意,也不要当真,也是假的。恶会变成好,好会变成坏,千变万化,真的就不会变,假的就常常变捉摸不定。所以假的不能相信,真的才能相信。

  怎么会真心变成妄心?佛在《华严》上说得很好,「一切众生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,世尊一句话把我们的病根说出来,病根是什么?妄想执著。妄想发展就变成了所知障,执著发展就变成了烦恼障,两种障碍把真心障碍住。真心有了障碍所起的作用就变成妄心,妄是这么来的,总要搞清楚。我们今天要以真心修,必须把那个妄去掉,妄去掉了就是真心,真心就显露,真心不要修,舍了妄就是真。儒家在「诚意正心」的前面,讲求的是「格物致知」,格物致知就是功夫。物是什么?物就是烦恼,物是讲欲望、物欲,世法里面讲的七情五欲,就是讲的这个。格是要跟它格斗,要跟物欲来格斗,必须要战胜它,不为七情五欲所动了,那你格物就成功了,就是佛家讲的破烦恼障,这是第一重的障碍。烦恼障破除之后还有所知障,就是妄想那也是大障碍,也必须要把它清除。在儒家讲的致知,破除妄想需要智慧,所以佛法讲定慧,儒家也讲定慧,定能断烦恼,慧能破所知,定慧功夫成就,妄心就离开,真心就显露。所以整个佛法无论是大乘、小乘修什么?都离不开定慧,戒定慧称之为三无漏学,整个佛法的内容是什么?就是讲戒定慧称为三学。戒是手段,不是目的,是助行,不是正行,是帮助的,正行是定慧。

  这是我们首先要辨别的,修学因地要真实,正是所谓的「因地不真,果招迂曲」,这句话是佛在《楞严经》上说的。凡是修学不能得到证果,真实的果报,都是修行因地错误,这个因地最根本的就是菩提心。所以这一段善导大师的开示就非常重要,我们看解释,「至诚心,至者真」,什么叫至?至就是真的意思。诚就是实的意思,真就不假,真就不是假的,实就不虚,离开真实我们讲虚情假意,就是虚假。《起信论》上解释这一条,《起信论》上是讲直心就是至诚心,直心古德讲「直心正念真如」,真如是本性,真如是真心的本体。所以《起信论》上不好懂,古来祖师大德跟我们讲的三心,诸位要看都很难懂。所谓直心,正念真如你怎么个修法?我们今天在净宗经典里面恍然大悟,我们的修学落实了;他们的修行还飘浮在空中,还不晓得从哪里下手。我们落实在哪里?落实在这一句名号,弥陀就是真如的德号,直心正念真如,我们一心称念这句佛号就是直心正念真如。《大乘起信论》上面所讲的,可以讲一万个人当中,就有九千九百人不晓得怎么下手。今天我们这个佛七当中,诸位同修从早到晚,这一句佛号在心里面不夹杂、不间断,就是直心正念真如,你们修学这个法门自己还不晓得,不晓得也修了这个不可思议。假如把这些事实真相统统都搞清楚了,你念佛号的境界就不相同,为什么?声声佛号会相应,就能得真实受用。换句话说,这句佛号就把我们的三菩提心统统都念出来。念出来就是大乘法门讲发菩提心,真正发出来那个功德就不可思议,利益就更不必说。

  我们看大师下面的注解,这些注解,完全落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之中,这是他讲的好处,其他经论祖师大德的解释没有这么详细。我们把它一小段、一小段分出来,看的时候就醒目了。第一个小段,「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,必须真实心中作」,这句话很重要,一切众生是包括九法界,最高的是等觉菩萨,没有成佛都叫众生,最底下的是地狱法界的众生,所以这一句包括了九法界一切凡圣都在其中。身是身体的造作,口是言语,意是起心动念,修行,行是行为,解是见解,我们的见解错误,我们的行为错误必须把它修正过来,这叫做修行。由此可知,修行不一定是在佛堂,到佛堂来叫修行,离开佛堂就不叫修行,这一点用处都没有。在什么地方修行?在起心动念之处。我们的念头是正、是邪,我们的行为是善、是恶,从这里下功夫。念念都能提起觉照的功夫,也就是起心动念自己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一切邪恶我们一定要远离,一切真善我们一定要修学,总而言之,记住一句俗话,一定要做善事,决定不作恶事这就对了。断恶修善都要用真心,修善要用真心修,断恶要用真心断。菩萨、罗汉、辟支佛修行比我们踏实,原因在哪里?他是真正的断恶修善。我们嘴巴里说的断恶修善,心里面一样起恶念,一样造恶业。甚至於更麻烦的事情,什么叫邪正、什么叫善恶搞不清楚,把邪法当作正法,把恶法当作善法,这叫颠倒错乱。这样修行,果报不但不能了生死出三界,连六道里面三善道的果报都得不到,这是我们在现前亲眼看到的太多了。在佛门里面出家修行人,在家修行人,我们看他堕三恶道,看得多了,应当要警觉。他这样的心行堕恶道,我也要这样的心行,那不就跟他一道去了,这是要警觉的。

  底下第二段,善导大师就教给我们,「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」,那是什么?外表。外表上看起来是大善知识、是贤人、是善行、是精进之相,相是外表。「内怀虚假」,心里头是什么?自私自利,利己损人干这些事情。依然是「贪瞋邪伪奸诈百端」,这是我们要认真去警惕的,这些是什么?这些都是病相,这个相是很严重的,现在俗话讲病态,严重的病态。如果有这样的病态必死无疑,这人还能活几天?「恶性难侵」,这个侵在此地当作改讲,他这个恶习气难改。「事同蛇蝎」,事是什么?表现在外面的,表现在外面的是利己损人。「虽起三业」,虽起三业是讲他身口意三业修行,无论他修学什么法门,无论他用的是什么功夫,佛法大类来分性相、显密,这是把整个佛法都包括了。不管他修学的是哪个法门,如果他外表看起来是贤善精进,里面贪瞋痴慢没有断掉的话,「名为杂毒之善,亦名虚假之行,不名真实业也」。以念佛法门来说,他真精进念佛,一天十万声佛号将来还是堕三恶道,这不是佛号不灵,是他杂毒之心。他的精进是一回事情,他里面的毒没有去掉,自私自利还是贪图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。一定要记住,名利、五欲是最毒的毒素,心里头只要有这个东西存在,决定障碍往生。他所修的三业,布施、斋戒、供养、礼拜、读诵,这些等等都变成世间有漏的福报,这些福报在恶道里面去享受。我们看外国人养的宠物,大家看到那个福报比人都大!伺候得无微不至,我们哪有那个福报?谁来伺候我们?你看小猫、小狗伺候得无微不至,都是前世修的杂毒之行,畜生道受报。还有饿鬼道受报的,鬼里面鬼王,大的是阎罗王,小的是山神、土地,我们台湾有不少王爷公这一类的,这都是前世修的杂毒之善,在饿鬼道作鬼王。得这个果报这就是不真实的!

  「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」,如此安心这四个字就是指前面所讲,杂毒之行、虚假之行指这个。你用杂毒、虚假的心来修行,大师说「纵使苦励身心」,这我们也确实看到的,修苦行的,过午不食的,日中一食的,戒律非常精严的,夜晚不倒单的。我们跟他比比不上,看外表是真精进,苦励身心,「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,如炙头燃者」,这两句是形容他精进之相,他的功夫日夜不间断。但是你亲近他,他分别执著很重,贡高我慢这里头就有毒,贡高我慢里面就有瞋恚心,瞋心没断。接众没有慈悲心,没有和爱之心,总觉得我高,你们都不行,你们都不如我,目中无人,见到人就呵斥、见到人就辱骂,那个毒都流到外面来了还看不见吗?我们读经,你看看佛菩萨什么时候骂过人?即使对於恶人佛菩萨都不会辱骂他,不会,慈悲接众,所以佛法是「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」。

  「众名杂毒之善」,我们今天不问别人,要紧的是问自己,自己有没有?这个关系大了,别人能不能成就与我不相干。我们要想自己在这一生成就,这就是一面镜子,天天照照自己。我们在世出世间法里面,都要得到真实的果报,这才是重要的大事。「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」,彼佛就是阿弥陀佛,你要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「此必不可也」。我们看看,大师跟我们讲的开示,语气都非常的温厚,温和厚道,不刻薄。这种心不行,这种心念佛,精进念佛只能得三界之内的有漏福报。刚才说过,要想求生净土,不行,与净土不能感应;净土必须要心净则土净,心要清净。「何以故」?为什么用这个心不行?「正由彼阿弥陀佛因中行菩萨行时,乃至一念一刹那三业所修皆是真实心中作,凡所施为趣求亦皆真实」。这段话把一部大本《无量寿经》讲尽了,阿弥陀佛因中果地,后面的趣求是果地,因果都真实。诸位同修《无量寿经》都念得很熟了,也都能理解,我们要求生净土就要学阿弥陀佛。阿弥陀佛自从发心到证果,到度一切众生没有一样不真实。一念一刹那是讲时间之短,可见得他的真诚之心从来没有夹杂,从来没有间断,这是我们修学的榜样。凡所施为,施为是讲作为,趣求是希求的果报。

  他所建立的西方极乐世界,这是阿弥陀佛自己功德成就的果报。他成就之后并不自己享受,而将他的果报,提供给十方世界一切有缘众生共同享受,什么叫有缘的众生?与阿弥陀佛同心、同愿、同解、同行,就是与阿弥陀佛有缘。阿弥陀佛跟我有缘的,我的果报跟大家共享,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哪怕是下下品往生,他的身相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,寿命也相同,智慧、德能也很接近,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。我们这个业障深重的凡夫念几句佛号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忽然之间就成佛了,把四十一位菩萨都超过了。所以菩萨听到这个法门摇头,不相信:我修行三大阿僧只劫还没成就,你念几天佛号就成就了,哪有这么容易?菩萨都不相信,难信之法。所以这个法门完全是诸佛如来果地上的境界,九法界的有情,包括等觉菩萨,要不是诸佛如来以智慧威神加持他,他也没法子理解。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能遇到这个法门,不可思议,我们想不通这个道理,为什么会遇到这个法门?遇到还能相信,还肯念佛,还肯到这来打佛七,这不简单。不细读大经,我们不能理解,读了大经这才恍然开悟,佛说我们在过去生中,无量劫来生生世世修行,曾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,这个善根在这一世当中成熟。所以有缘遇到这个经典,遇到了就能信,就肯发愿,就肯念佛,善根成熟。十方如来以本愿威神冥冥当中加持,这样的原因你才能遇到,你才能听到,你才会发心,绝对不偶然。没有这个善根福德因缘,遇到也不能相信,这是跟我们说出这桩事情。

  「又真实有二种:一者自利真实,二者利他真实」。什么叫自利真实?「言自利真实者,复有二种」,自利有两种,这两种是断恶修善。「一者真实心中制舍自他诸恶及秽国等,行住坐卧想同一切菩萨制舍诸恶,我亦如是也」。这条是讲的断恶,一定要真实心,制是禁制,就是禁止,也是克制。自己一切的恶念、恶行、恶习气一定要断,可是这人很少有自知之明之人,所以众生叫迷惑颠倒。几个人晓得自己的恶念、恶行、恶习气?不知道,尤其这个恶习气已养成习惯,习惯成自然不知不觉,这个事情就麻烦。大乘法门里面,我们常常听说开悟,什么叫开悟?开悟就是觉悟,觉悟就是开悟。自己知道自己的恶念、恶行、恶习气这叫开悟,这个人觉悟。你自己不知道叫迷惑,知道就叫觉悟。所谓悟后起修,修是什么?把它修正就是修行,觉悟是慧,修行是定、是功夫。那我们自己不知道,人家也不会告诉你,告诉你是什么?你不接受,就作了冤家、作了仇人,谁愿意讲人的过失呢?

  古时候讲自己过失的,你看看《礼记》里面所说的,有两种人,一个是父母,第二个是老师,这两种人见到你有过失会跟你讲。别的人不讲,别人纵然跟你的关系很够,说话也是点到为止,你能体会很好,不能体会就算了,不说了,怎么办?读书。为什么要念书?念书发现自己的毛病过失,读书的作用就在此地,特别是读佛经。但是佛经里面,有许多大乘经典讲得很深,有许多经文讲得很含蓄,我们粗心大意念过去依旧不能发现。因此初学的人读经远不如读善书,像哪些善书?《安士全书》、《太上感应篇》、《文昌帝君阴骘文》、《了凡四训》,这是世间善书它讲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我们一读自己的毛病都念出来了,很容易开悟。以这个基础再去读佛经,你就能看到佛经里面讲的,我们还有微细的烦恼、微细的习气。粗的断掉,细的就露出来了,粗的没有断掉,细的看不见。好像我穿衣服穿了好几件,脱了这一件里面才露出来,外面这一件不脱掉,里面穿露不出来。里面还有微细的烦恼习气,大乘经典里面就说得很多,你才能真正体会。所以人家说读经有功德,有什么功德?多念几遍佛菩萨听了就喜欢了,你就有功德,哪有这个道理?功德是什么?发现自己的毛病,发现自己的过失,发现自己的习气,这就是功德。发现之后痛改前非,改过自新就是德了,你就真的有得到,这个得就是真实的果报,这是说自己。

  自己,还有他人,他人是怎么个说法?我们中国圣人说「三人行必有我师」,三个人同伴,三人行。这三人是哪三人?一个是善人,一个是恶人,一个是自己,这三个人。善人我要跟他学,恶人我也要跟他学学什么?他那些恶,我要改,所以善人是老师,恶人也是老师,善人教你哪些善事你要做,恶人告诉你哪些事情不能做,两个都是老师,功德相等。在大陆杭州西湖岳飞的坟墓,很多人去参观,两边有两个铜像是秦桧夫妇两个跪在那个地方。岳飞跟秦桧都是老师,同样的功德,没有善恶,平等平等。岳飞尽忠报国是善人,要跟他学善;秦桧祸国殃民决定不能跟他学,两个都是老师。所以人家问我,「秦桧在哪里?」我说「秦桧在天上。」「怎么说?」我说「他教化多少众生?这功德多大。」这真的不是假的,人家一看到他:不能做坏事!你看这教化人。所以你用清净心、平等心,你才能看到事实真相,这就是三人行。所以说看到他人之恶,我们要回光返照,我有没有?有则改之,无则嘉勉。看到别人的善行,反省我有没有?有要增长,没有要赶快学习,这是指他。

  及秽国等,秽国是指我们这个五浊恶世,五浊恶世要舍,这个不是好环境,对於我们修学是很大的障碍,这个环境就是很大的障碍。佛教我们要舍,要舍自恶,要舍他恶,要舍恶劣的环境。行住坐卧,这四个字实际上就是讲一切时、一切处,无论在什么处所,无论在什么时候想同一切菩萨,菩萨是我们修学的好榜样。一切菩萨当中这太多了,太多了就麻烦,我们只要交两个朋友就好,这个简单、容易学,这两个朋友是谁?观世音、大势至。观世音的慈悲,大势至的智慧,学他们两个人就行,他们两个人断一切恶、修一切善,我亦如是也,我要跟他学,我要向他学习。观世音有三经,第一部是《华严经》,善财童子参访观世音菩萨,在「入法界品」里面第七回向,观音菩萨代表第七位回向位的菩萨,他对善财童子的开导,是我们要学习的。第二部在《楞严经》里面,《楞严经》第六卷「耳根圆通章」,里面讲他自己修行证果说得最详细。第三部是《法华经・普门品》,这中国人念得很多,那是菩萨如何去帮助一切苦难的众生。所以这个三经,《楞严经》上是讲菩萨自修,自己怎么修行:《普门品》是讲菩萨怎样度他,怎样帮助别人;《华严经》上自行化他都有,观音三经。大势至菩萨在《楞严经》上有「念佛圆通章」,这一章经实在讲也是诸经的精华,文字不长,比《般若心经》还短。《般若心经》有二百六十个字,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只有二百四十四个字,那是净土宗的心经,也是一大藏教之心经。这个经之重要,经之深广不可思议,知道的人很少,所以这是我们要认真学习的。「大势至圆通章」在清朝初年慈云灌顶法师有注解,注得非常详细,这个注解我们印得很多,大概这边都有,同修们都可以请一本回去多看看,它的文少注得很详细。这段教我们要舍恶。

  「二者真实心中勤修自他凡圣等善」,到这个地方是一段。一定要用真心,要勤奋的修学,自己的善心善行要天天增长,不能退失,看到别人善心善行要能见贤思齐,我要跟他一样。凡是指六道凡夫的善心善行,圣是指阿罗汉、辟支佛、诸菩萨的善心善行。这是佛祖教我们勤修的,善要勤修,恶要真正舍掉。「真实心中口业,赞叹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」,它这个身口意三业,每一业有两条,它把口业摆在第一,不是把身摆在第一,这里头就很有道理。凡人造业,口业最容易,身造业、意造业还不太显著,口实在是太容易造业了,所谓言语有心无心造作种种罪业,自己不知道,佛法重视,儒家也重视。孔子教学,他教学是四个科目,第一个是德行,就是品德的修养;第二是言语,就是要学说话要有分寸;第三才是政事;第四是文学。夫子四个科目,你看言语摆在第二,他非常重视;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讲身语意业,他把口业摆在第一。我们有口为什么不修善?为什么造恶?

  六祖大师是真正证果之人,是真正明心见性的人,《坛经》里面说,「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」,这两句话我们要牢牢的记住。修行无论是哪宗、哪个法门都是以禅定为中心,都是修定。不仅是禅宗修定,教下修止观,我们净土宗修一心不乱,一心不乱就是定,称为念佛三昧,都修这个。常常见到别人过失,你的心怎么定得下来?所以对你自己修学就产生很大的障碍。六祖给我们说的是真话,真正把我们修行的障碍排除。《无量寿经》在经题上,把修行的三大纲领就显示出来,「清净平等觉」,我们修的就修这三个。常常看到别人过失,看到世间过失心就不清净、就不平等,心净则佛土净,我们怎么能求生净土?所以我们有口一定要修善业,一定要舍恶业。善业里面说实在话,儒家教我们「止於至善」,这是最高的理想,至善是什么?善达到了顶峰叫至善。一切善的顶峰是什么?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的名号。昨天我跟诸位说过,古大德在众经里头比较,比较到最后就是一句阿弥陀佛,所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。

  善导大师在此地劝我们,「真实心中口业,赞叹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」,为什么不说别的善?这是善的顶端,世出世间所有一切善法统统包括了。你修别的善行不是究竟圆满,这一善是究竟圆满善,难得,真正难得。怎么个赞叹法?称念这句佛号是赞叹,讲解往生经论是赞叹。往生的经现在有五经,论有一论,五经一论全讲是赞叹,讲一段也是赞叹,讲一句还是赞叹,这就看时节因缘了。如果有足够的时间,可以讲一部经;时间短暂,我们到外面去旅行,人家请我们结个法缘,同修来的时候时间只有一、二个小时,我们讲一段这都是赞叹。像这次我们时间短,总共只有十个小时,我们选择《观无量寿佛经.上品上生》,这段经文这都叫赞叹。在平常遇到一切人物,人,大家都晓得,物是什么?动物,只要遇到就给它念佛,给它回向,这就是赞叹。人,他能懂语言,念佛他会听进去,跟他说话说几句,就把他拉到阿弥陀佛这来,三句不离本行,就把这个法门介绍给他。他听很好,不听也好,不听怎么?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,种子种到他八识心田里面去。外教跟我们接触,我们也一样念阿弥陀佛,一样也介绍他《无量寿经》、《阿弥陀经》,他排斥是另一回事情,这句名号他也灌到耳朵里头去,拔都拔不出来,总有一天这缘成熟,他也会念佛求生净土。所以说遇到一切人、一切物,我们要把极乐世界的好处、极乐世界的真实利益、极乐世界修行的方法,以种种善巧方便,贡献给他,介绍给他,这叫赞叹。

  「又真实心中口业,毁厌三界六道等自他依正二报苦恶之事」。也是口业,毁说他不好,厌是讨厌,说哪些不好?三界六道不好,自己因果都不好。他是指一切众生,实在讲特别是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。我今年到大陆,听到大陆有些同修告诉我,今年是猴年,到底下一个猴年,这是十二年,这十二年当中世界会很乱,会有很多的灾难,有这么一个说法。我们走遍全世界,细细观察一下,现在的人心不善,贪瞋痴慢疑普遍的在增长,而且是加速度的在增长,这决定不是个好现象,不是个祥和之相,是个非常可怕的现象。所以我们念佛求生净土,真正聪明人、真正有智慧的人,要把时间表订在五年之内,大概没有问题,不要想到将来还有好远,不要想那个。如果我们在三、五年当中成功,我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确实有把握,我想再多住几年看看这个世界,看看这个把戏,可以,没问题。为什么?自己生死自在了,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,想多住个十年、二十年也不成问题,要念到这个功夫这就上品上生。古人做得到,现在也有人做到,为什么我做不到?我做不到,这心有病,什么病?杂毒之善那就做不到。如果把心里头这些毒素统统消除得干干净净,心清净,身清净,土清净,哪有做不到的!这很重要。所以善导大师这一章的开示对我们现代人来讲,真是救命之灵丹。我说这些话,就是口业毁厌三界六道等,自他依正二报苦恶之事,我跟你讲这些就是这个。

  「亦赞叹一切众生三业所为善」,所有一切众生无论学佛、不学佛,只要他三业所作的是善行,善行是利益众生,利益社会这些好事情,我们也赞叹。「若非善业者敬而远之,亦不随喜也」,这段开示很要紧,为什么?很多人学佛,人情包袱放不下,明明知道他那是不善的,还要去随喜这很麻烦。所以大师在此地教我们,只要他不是真善,可以不要随喜。真实之善要随喜、要赞叹,不是真实之善不赞叹、不随喜,这就对了。敬而远之,为什么要敬?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所以对於恶人恶行,我们尊敬,尊敬但是我们不学习他,远就是不学习,这要知道。像刚才讲的秦桧我们对他尊敬,不能学他,学他就错了,这就对了。所以说亦不随喜,绝对不要用人情,一定要用理性,我们的时间并不长,我们的目标是很遥远的,必须在短时间当中一定要求得真实的果报,我们这一生就没有空过。所以佛后面会讲得很详细,佛教我们舍的一定要舍,教我们修的一定要修。好,今天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