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经上品上生章 (第一集) 1991/4 美国达拉斯 档名:03-004-0001
同修们都是发心修学净土,净宗主要的目标,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是最主要的修学目的。要怎样才能往生呢?这是我们每位净宗同修切身的大事,在过去,我们在《净土圣贤录》、《往生传》里面,看到许多成就的人。近代这四十年当中在中国、在外国,我们亲眼看见、亲耳所闻,确实往生的人大有人在。而往生的瑞相,都是以预知时至,无疾而终,也就是说临终的时候没有病苦。我们看到有坐著走的,听到有站著走的,这是我们修学的见证,也就是给我们修学的证明,也是我们修学的榜样。这些人能做到,我们为什么做不到?往往得大自在往生的,还多半是不认识字,没有念过书的,经教都不通的,他就老老实实的这一句佛号念到底,他就成就了。大概一般像我们这样的知识分子,懂得一点教理的,反而不如那些人,这是我们现前要认真讨论的一个大问题,因此特别选善导大师这段的开示。
大经也就是《无量寿经》,是我们净宗修学依据最重要的一部经论,我们念得很多,也讲过很多遍。经里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,在「三辈往生」那一章里面,佛告诉我们,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修行的方法,只有八个字,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。这个一向专念我们容易懂,什么叫发菩提心?大概都没搞清楚。如果不是真实的菩提心,这个一心专念念得再好,往生的时候都会产生障碍。可是发菩提心,古德的注疏,注的都不够详尽,唯有善导大师对於菩提心这段注解的非常详尽。要用现代的术语来说,是真正落实在我们生活之中,我们处事待人接物怎样与菩提心相应,使我们这句佛号能够真正产生效果。这个效果实在是无比的殊胜,这一生当中决定得生,不但得生,而且要上上品往生。善导大师在《观无量寿佛经》的注疏里面,为我们说的有许多重要的开示,古人所没有说过的,也有许多的开示,修正古人对於净宗很多不同的看法。
譬如古德曾经说上三品,就是《无量寿经》三辈上品往生的,古人认为那是菩萨化生;中辈是二乘,声闻、缘觉回小向大往生;一般凡夫烦恼一品都没有断的,往生的品位都是在下辈三品,古人有很多是这个说法。善导大师把它修正过来,他跟我们说九品往生都是为了在六道里面,头出头没的这些苦难众生,九品统统是的。为什么有这些品位?他老人家说得太好,「只是遇缘不同而有差别」,换句话说,你遇到的缘殊胜,你往生的品位就高;遇到的缘要是劣一点,可能往生的品位就低。总而言之,品位高下是这一生遇缘不同,缘有内、有外,外是环境,环境能帮助我们,也能够扰乱我们,所以环境有顺境、有逆境。内有烦恼,这是内缘,有人烦恼情执很重;换句话说,这个影响。不甚分别计较的,他往生品位高。总在遇缘不同,这个说法非常契合阿弥陀佛的本愿,我们在四十八愿非常难得的看到。
这些年来读诵大经的风气开了,在台湾从南到北读经的风气非常之盛,超过三千部的太多,还有念一万部的,实在是很难得。读诵,是我们修学第一个阶段,第一阶段经文熟了,熟了以后这才能修,经文不熟就谈不上修行。修行是什么?大乘法门常讲的「观照」,什么叫观照?起心动念要跟佛的教训相应,佛在经典里教给我们的,我们做到没有?没有做到,赶快努力学习;已经做到的,要好好的把它保持不要失掉,这叫真正修行。所以经熟了以后著重在真修,真正依照经典的理论、方法、教诲,修正我们的妄想执著、习气,使我们身心清净,与净土就相应。佛在大乘经上常说,「心净则国土净」,这样才能够必定往生。一般知识分子,尤其在现代社会法弱魔强,几乎在所有大乘经典里面,佛跟我们说,末法时期非常混乱,邪正混淆,没有真实的智慧很难辨别。要想修学有成就唯有专精,无论修学哪个法门,所有法门都是佛说,所以说「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」,但是决定要一门深入。理论如果要了解,就要深入的了解,了解得不深会产生障碍,会有业障现前;了解真正有深度,不会被邪知邪见动摇,道理在此地。另外一种人,是善根福德深厚,像先前所说的例子,有些老太太没有念过书不懂经教,就一句阿弥陀佛,她也能够预知时至,站著往生。台湾这四十多年当中,站著走的有好几位,那个没有念过书,那一类是属於善根福德非常深厚,我们比不上。他听了这句佛号他就决定皈依,决定不为任何知见所转,他行,他能觉悟。最怕的是善根福德不够深厚,对於教理没有深刻的理解,听的这个人说不错,跟他走了;再过几天那个人又说一套,听听也有道理,又跟那个人走。这就麻烦,这是一生不能成就的原因。
我们今天利用这个佛七的机缘,与诸位同修共同来研究善导大师这章开示,深信它对於我们会有很大的帮助。这章经文不长,我们印在这个讲义里面,顶格的是经文,经文占的文字很少,后面都是善导大师的注解,注得很多,注得很精细。这是《观无量寿佛经》,五经的注解里面,难得看到的一段。净土三经,《无量寿经》是净宗的根本经典,我们一定对它要有认识。隋唐古大德曾经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,做了一个比较,大家公认《华严经》是第一,所以尊称《华严》为根本法轮,一切经都是《华严》眷属。好像一棵大树一样,《华严》是树根,是树的主干,一切经是这棵树的枝叶,这样的比较。《华严经》跟《无量寿经》做个比较,这些法师们公认《无量寿经》第一,把《华严》比下去了。什么道理?《华严经》在最后的圆满,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《华严经》才能圆满。换句话说,《华严》后面要不入西方极乐世界,《华严经》就不能圆满,这是大家公认的。《无量寿经》自始至终,全讲的是西方世界依正庄严,是《华严经》的归宿,是《华严》的总结,结归到这部经上。
这个经本是夏莲居老居士会集的本子,分为四十八品,这四十八品里面哪一品是第一?这找找第一,这大家都晓得四十八愿是第一,第六品。四十八愿是净宗最根本的依据,最原始的依据,世尊跟我们讲净土三经,三经与四十八愿都相应,没有一句话是相违背的。四十八愿里头一共有四十八条,哪一愿是第一?古来的祖师大德几乎公认第十八愿第一。十八愿说的是什么?是十念必生,这就结归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。所以这样子归纳到最后,就是一句阿弥陀佛,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全部的佛法。不但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为我们所说的一切法门,都不能超越名号功德。即使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,所说无量无边的法门也结归在这一句名号,这样我们才稍稍体会到名号功德不可思议。持一句名号,就是持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门,无论是性是相、是显是密,统统是这一句佛号流出来,最后还归这句名号,这是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,然后我们才会死心塌地老实念佛。这个理非常之深,难为古大德用善巧方便为我们显示出来,使我们也稍稍体会到一些。
《阿弥陀经》,是一部专门劝勉我们修学净宗的经典,大家都知道,经的内容是劝信、劝愿、劝行,行就是执持名号。《观经》可以说是补充《无量寿经》之不足,譬如在这章里面,补充了「三辈往生」上辈的那一段经文。在《无量寿经》上辈的那一段经文,大概只有这个经文的三分之一,所以这个地方说得比《无量寿经》要详细。《观经》给我们说明净土的地方,九品因果与念佛的方法,这个地方教给我们的有观想念佛、有观像念佛、有持名念佛。所以大经说三辈,《观经》讲九品,比大经要说得详细,它是补充大经之不足,特别是在修行方法里面。
我们特别选这一章,主要的在这一章里面讲到菩提心,净宗古德常说「三心圆发」,这个三心就是菩提心。本经这章里面「至诚心、深心、回向发愿心」,这个三心就是菩提心。与《大乘起信论》里面所说的,「直心、深心、大悲心」,完全相同。经论合起来看,这个意思就很清楚。很难得,善导大师将三心详细为我们开导,我们读了以后一定要认真的学习,我们念佛求生自己自然就有把握,所以一定要珍惜这机缘。请看经文,我先把经文的大意略略的说一下,然后我们再细细的来读善导大师的开示。
【佛告阿难。及韦提希。】
『韦提希』尊者是《观经》的当机者,也是《观经》的发起人,这个故事在此地就不说了,《观经》前面讲得很清楚。『阿难』是世尊传持教法之人,在佛法僧团里面,他的地位非常重要,佛法要靠他传下去,所以特别叫著这两个人,叫著他的名字。
【上品上生者。】
这是把往生的品位确定了,下面要说的是属於上品上生的人。我们要想求『上品上生』,这章经文就很重要,怎样修学才能够得到上品往生。
【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。发三种心即便往生。】
这是将上品上生这一类为我们指示出来,这是要『发三种心』的,这就是菩提心。
【何等为三。一者至诚心。二者深心。三者回向发愿心。具三心者必生彼国。】
由此可知,这个『三心』实在是往生的正因,我们念佛用这样的心去念,才『必生彼国』。我们念佛不是这样的心,跟这个心不相应,这个往生恐怕就有障碍。所以我们看到念佛的人很多,往生的人不多,同样是念佛为什么有往生,有不能往生的?那个念佛的心有关系,你用什么心去念,这个很重要。这是一类上品上生。
【复有三种众生。当得往生。】
前面是一种,一种发三心的,发三心是一个人发的,是一种。现在这里说三种,那一定是三个人,三种人,哪三种呢?
【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。】
我们一看就晓得,这属於修三福的,三福里面修第一、第二这个两种人,修第一跟第二。
【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。】
这是三福里面第三种,这个修行三福的人。
【三者修行六念。】
这是三福里头没有的,这个三种或者是具足一种,或者是具足两种,或者是三种都具足,总而言之,它的确是三种人。这三种人往生要:
【回向发愿愿生彼国。】
要『回向』,这三种人往生,就是《无量寿经.三辈往生》最后一段所说。诸位可要记住,「三辈往生」一共是有四段经文,上辈、中辈、下辈,后面一段慈舟大师判作「一心三辈」,就是属於这种,可见得他真的是相应。这个地方讲的,比那里讲得详细。
【具此功德。一日乃至七日。即得往生。】
这一句是讲修学时间的长短,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说得很明白,这个上等是尽形寿一生都修学。『七日、一日』这也是遇缘不同,有些人一生当中没有遇到佛法,到临终的时候才遇到,这个例子古今都有。像《往生传》里面讲的,唐朝的张善和那就是个很好的例子,张善和是临终才闻到佛法,十念往生,那是临终十念往生,不可思议。有人在临终前几天才闻到佛法,有人在临终之前几个月闻到佛法,只要他专修,专修一心称念都能往生,这个几乎在近几年当中我们都看到。DC周广大先生往生,龚振华居士这次来参加我们的佛七,他教的,三天三夜,这一点不假。我今年年初在新加坡讲经,那边同修们告诉我,新加坡这一、二年当中,包括马来西亚,预知时至有生病的,还有一个是不生病的,那个不生病的是老太太,她念佛只念了半年,以前不知道,念了半年预知时至,她是坐著往生的。马来西亚那边的,靠近新加坡的一位老太太,就是去年的事情。所以现在那边同修念佛的信心增长了,为什么?不但是我们经典里面劝他,他真正看到了,知道念佛真实的功德利益。
像这些人实在讲不是偶然的,佛在《无量寿经》里面告诉过我们,这些人在过去生中久积善根,他的善根福德非常深厚。这一生当中没有遇到缘,所以迷惑颠倒一辈子,到临终因为他善根厚,毕竟善根在这个时候发现,遇到善知识教导他念佛求生净土,他一听就深信不疑,死心塌地念下去,所以他能往生,这就是善根的发现。纵然在这一生当中造了很多的罪业,像张善和一生杀牛为业,这是一生造罪业。《观无量寿佛经》阿闍世王造五逆罪,都是堕地狱的,阿闍世王也是在临命终时候才后悔,真正忏悔念佛往生。他念佛的时间不长,往生的品位很高,造五逆十恶不得了,那个立刻就得堕地狱的,佛告诉我们,他往生是上品中生。所以经上讲的品位,品位确实有,但是品位怎样得到很难讲,真的是善导大师一语道破,「遇缘不同」,这句话说得是非常的正确。一个是善根的念力,这通常三辈往生的。像阿闍世王、张善和这一类是忏悔往生的,就看他忏悔的心、忏悔的力量,忏悔的心重、力量大,他品位一样高,高得不可思议。因此我们在这个世间对於造作重罪的人,也不可以轻视他,说不定他临终念佛的时候忏悔勇猛,往生品位还在我们上面,我们还不如他,所以决定不能够轻视初学。下面的经文这是讲往生的时候,以及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状况,当然重要的就是前面修因。这段经文我们也看下去:
【生彼国时。】
这句是指出西方极乐世界是我们真正的归宿。
【此人精进勇猛故。】
不是『精进勇猛』就不能往生,何况是上品上生?一定要「精进勇猛」。
【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。无数化佛。百千比丘声闻大众。无量诸天。】
这段是说往生的时候,来欢迎你的这些人物,你看多少人欢迎!欢迎的人里面,有无数的诸佛如来。西方世界只有一尊阿弥陀佛,『化佛』是从哪儿来的?阿弥陀佛自己来了,再要化许多阿弥陀佛就没意思了。诸位要知道,这个「化佛」是十方一切如来,十方一切如来本身虽然没有来,化身来了,随同阿弥陀佛来接引你。诸位冷静的想一想,这里面含有非常深的道理,这个法门,如果不是第一殊胜的法门,不是一切诸佛如来所赞叹的法门,你往生,这些诸佛何必要化身来迎接你!这是显示出这个法门,在尽虚空遍法界真实第一。一切诸佛之所称赞,一切诸佛之所宣扬,一切诸佛以这个法门帮助众生在一生当中,超越三界、脱离苦海、圆成佛道,含著有这么多的深义在里头,我们不能轻易的把它看过。『百千比丘声闻大众』,这些是我们过去生中,生生世世的同参好友、家亲眷属,他们念佛早就往生了。我们不老实,搞到现在还在搞轮回。今天我们的缘熟,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,这些家亲眷属、同参好友,欢欢喜喜都跟著阿弥陀佛来迎接我们。所以诸位一定要知道,生到西方世界不孤单、不寂寞,熟人太多了。六道轮回是非常寂寞的,我们在这个世间亲戚朋友不多,有几个还多半是怨憎会、爱别离,还搞这一套苦恼。所以一切世界都比不上西方世界的殊胜。
【七宝宫殿。】
这句是说宫殿随身,我们在《无量寿经》上看到的,《观经》前面所见到的,往生的时候不但见到这些人,也看到空中的『宫殿』。
【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。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。】
这是两位大士,我们心中所仰慕的,这个时候见到他们两个亲手来迎接。
【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。赞叹行者劝进其心。】
这就是『观世音、大势至』,诸上善人异口同声的赞叹、劝勉。换句话说,无量劫以来,生生世世修行都出了差错,才没能往生。这一生很幸运没有出差错,得生净土,这是他们所赞叹。
【行者见已欢喜踊跃。自见其身乘金刚台。随从佛后。】
这是往生的人自己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句经文很重要,告诉了我们一桩事实,什么事实?活著往生的,不是死了往生的。你走的时候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;换句话说,这个法们是真正不死的法门。特别是功夫好的人,功夫好,走的时候不生病,没有病苦。像往年台北市,大概民国五十一、二年,我记不太清楚,龙江街莲友念佛团李济华居士往生,李老居士那个时候已经有八十多岁。那天是念佛团的共修会,他们共修就跟普通打佛七一样,但是它只有一支香,就是大家在一起念佛一个半小时。当中有半个小时讲开示,是几位老居士(因为它是居士的团体)轮流跟大家讲开示。李老居士这天没有轮到他,那天是轮到一位姓魏的魏老居士,福州人,我跟他也很熟。他跟魏老说:今天我讲,我们两个换一换时间,下一次你来讲。魏老也很尊重他,就把这时间让给他了。他老人家一讲就讲了一个半小时,劝导大家要认真的念佛,讲完之后他向大家告假:我要回家了。别人以为他八十多岁了,讲了一个半钟点讲累了,以为他要回家去了。哪里晓得他下了讲台,到那个小客厅里沙发上一坐就往生了。你看临走之前,还跟大家讲一个半钟点。现在住在旧金山的甘老太太,那天在场,亲眼看见的。我还有个朋友,现在在台中徐醒民居士那天也在场,他亲眼看到的。第二天给我写了一封限时信,他说是真的,绝对不是假的,亲眼看见。不生病,自己晓得什么时候走,走得很自在、很潇洒,这才是真正的成就。
这些人能做到,我们为什么做不到?我们把做不到的因素找出来然后把它消除掉,我们的障碍就没有了,就能做到了。什么因素?实在说往生的人,心地清净;假如我们也能修到身心清净,就自在往生。我也常在讲席上跟同学们报告,所有一切的病苦都是从妄想执著而生。佛在《华严》上说,「一切众生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,妄想执著是病根,妄想愈多,执著愈重,我们的心就不清净。六祖大师在《坛经》里面开示,诸位晓得,他讲唯识的八句颂,言简意赅,末后两句话说,「若於转处不留情」这句话非常重要。教下讲转识成智怎么个转法?他老人家讲得简单明了,大圆镜智就是阿赖耶识,需不需要转?不需要。迷悟,悟了叫大圆镜,迷了叫阿赖耶,所以要紧的要觉悟。其实本来就是平等性,你有妄想执著就不平等,就叫末那识;如果在世出世间法里面,你用平等心来观察,就是平等性。六识本来就是妙观察,为什么会变成意识?是因为你处处留情、处处染著,那就没有法子,所以变成意识。如果在日用平常当中,我们看得很淡薄,不必去计较它,不必去执著它,不必去分别它,当下就是四智菩提。
所以教给我们转识成智的秘诀,就是不留情,情是什么?妄想执著。於一切法,世出世间法绝对不起妄想,不分别执著,心永远是清净的。六祖大师这几句话讲得好!所以往生的人,心一定清净,清净心是在平常时候修,什么时候你修到身心真正清净了,什么时候往生你就知道。我们要问,假如我知道了,我不想走可不可以?可以。为什么?你喜欢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走,你想提前走也可以,想延后走也可以,这叫什么?生死自在,真的可以得自在,不是假的,问题就是清净心。所以这个法门实在讲人人可以修,人人可以证得,真正是平等,就看你自己肯不肯干?所以这确实是个不死的法门,真的修得好,我常讲的不老、不病、不死,这个法门真有效,真正可以做得到。
【如弹指顷往生彼国。】
这是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速度之快,虽然我们这个世界距离阿弥陀佛的国土,是十万亿佛国土,可是生到那个地方去,不必要很长的时间,很快,『弹指』之间就到了。
【生彼国已。】
这一句话也不能轻易看过,它里头含的意思没有障碍,安安稳稳的生到西方世界。
【见佛色身众相具足。见诸菩萨色相具足。】
这是见到正报庄严,《大势至念佛圆通章》说的,「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」。现前见佛有两种,一种是定中见,入定的时候见到;一种是梦中见,这都算是现前。当来见佛也有两种,一种是临终佛来接引,你见到佛了;第二种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以后,这就此地讲的,『见佛色身众相具足』,这是当来见佛。
【光明宝林演说妙法。】
这是见到依报庄严,说法庄严,西方世界三种庄严这亲自见到。
【闻已即悟无生法忍。】
与《无量寿经》上四十八愿,以及经文里面所说的都相应。大经上告诉我们,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「皆是阿惟越致菩萨」,我想同修们对於这句经文应该记得很熟。阿惟越致就是证得『无生法忍』,一般大乘教里面所讲的七地以上。是不是真的证得七地?不一定,像这上品上生的就很可能。但是下品下生的人到西方极乐世界,也是圆证三不退,虽然自己实际上没有证得七地、八地菩萨,但是他所显露出来的智慧、神通、德能,几乎跟七地、八地的菩萨相等,这是非常不可思议,难信之法。他怎么有这么殊胜的成就?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。阿弥陀佛曾经发过这个愿,如果不是这个情形,阿弥陀佛就誓不成佛,他现在已经成佛,愿愿都兑现。所以这不是自己修的,是阿弥陀佛本愿功德的加持,这不可思议,所以这个法门真的是难信之法。
【经须臾间历事诸佛。遍十方界。於诸佛前次第受记。】
这与前面往生十方一切诸佛化身来迎相应。所以念佛人真正发菩提心,就是以这个菩提心念佛的人,不但阿弥陀佛放光加持你,十方一切诸佛没有一尊佛不加持你。我们求诸佛菩萨保佑,不能妄求,以真诚心念佛求生净土,必定得到一切诸佛威神加持,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,哪有不去参拜诸佛的道理!我们去拜佛、供养佛、听佛说法,佛为我们『受记』,当然之理。
【还至本国。】
跟《弥陀经》上讲的,《无量寿经》讲的都一样,时间都很快速回到极乐世界,再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。
【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。】
『陀罗尼』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叫总持,用现代的话来讲,就是掌握到一切诸法的纲领。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样不通达,成就究竟圆满的智慧,这是把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生活状况,所得的功德利益都说出来。
【是名上品上生者。】
到这个地方是经文。下面是善导大师的注解,注解前面这一段,我已经在经文里面跟诸位报告过,我们念一下就行了。「次下先就上品上生位中,亦先举,次辨,后结」,这是把整个这一段经文分成三段。先举就是「佛告到上品上生者」这个两句,下面这是辨别,末后是总结,总结就是「是名上品上生者」,这一句是结。「即有其十二」,大师把这章经分成十二个小段,第一「从佛告阿难已下,则双标二意」。二意第一个是「明告命,二明辨定其位,此即修学大乘上善凡夫人也」。这句话我们要重视它,他不是菩萨,是有大乘心上善的凡夫;换句话说,我们自己努力可以做到。也就是说,我们有分,只要自己不甘堕落,这个我们能争取得到的。如果是菩萨、小乘,那我们是做不到的,这就是说明,我们有分。
第三个小段「从若有众生下,至即便往生已来,正明总举有生之类,即有其四」。这是说明哪些人能往生,大师在这里告诉我们,第一个是「明能信之人」,你对这法门能信。第二「明求愿往生」,你虽然相信,你不求往生那也没法子,你得要真的求往生才行。第三「明发心多少」,这是品位之因,这个三心你到底发了多少。第四「明得生之益」,生到西方的利益。
第四个小段,「从何等为三下,至必生彼国已来,正明辨定三心以为正因」。这很重要,讲到主题上来了,给我们讲三心。「一明世尊随机显益,意密难知,非佛自问自徵,无由得解」。这是为我们显示出经典之深,其深无比。实在讲净土三经,我们看起来好像都不难,好像很容易看,其实是真难。文字、语言很浅显,里面的意思太深,为什么这样深、这样难?实在三经所说的境界,都是阿弥陀佛果地上的境界,也就是诸佛果地上的境界。古来祖师大德跟我们讲,我们念佛这个方法是以果为因,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是果报,是果,一切诸佛所证得的,我们拿这个来作因地修行,以果为因。这个深密唯佛与佛才能够知道,就连等觉菩萨,如果不蒙诸佛如来的加持,他也不能够搞清楚,大师在此地给我们点出来。随机显益这什么机?机是讲根机,成熟的根机。成熟根机要用现代的话来说,是这个人一生当中成佛的机缘到了,对於这种人佛才跟他说这个法门,帮助他一把,他这一生圆满成就。如果没熟,没熟他接触到,是增长他的善根;没有善根的人遇到这个法门,这是种善根。换句话说,远近都得利益。
第二,「明如来还自答前三心之数,经云:一者至诚心,至者真,诚者实」。这个经文它没有分段落,看起来比较上难一点。我另外抄了一张,就是这个文,这个我们把段落分出来,大家看起来就很清楚,比较容易理解。三心,因为我在洛杉矶讲过一次,就专讲三心,没有用原文,就用这个讲义,这讲义也带来了,也印好了,很好,我们三心就用这个讲义,这个讲义好看。这是先解释至诚心,至者真,真就不假,实就不虚,真实心。马鸣菩萨在《大乘起信论》里面,跟我们解释这一条,《起信论》里面叫「直心」,就是本经讲的至诚心。《起信论》上说,「直心,正念真如」,这个话我们不好懂,什么叫直心正念真如?我们怎么个做法?在我们这个宗就好讲,就很容易了,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就是真如的德号,我们用真实之心念这一句佛号,就是直心正念真如。念这个念功,就是念的功夫有浅深,功夫深的叫心与阿弥陀佛的心愿解行要相应了,那就是真如,就是圆满的正念。好,今天就讲到此地。
同修们都是发心修学净土,净宗主要的目标,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是最主要的修学目的。要怎样才能往生呢?这是我们每位净宗同修切身的大事,在过去,我们在《净土圣贤录》、《往生传》里面,看到许多成就的人。近代这四十年当中在中国、在外国,我们亲眼看见、亲耳所闻,确实往生的人大有人在。而往生的瑞相,都是以预知时至,无疾而终,也就是说临终的时候没有病苦。我们看到有坐著走的,听到有站著走的,这是我们修学的见证,也就是给我们修学的证明,也是我们修学的榜样。这些人能做到,我们为什么做不到?往往得大自在往生的,还多半是不认识字,没有念过书的,经教都不通的,他就老老实实的这一句佛号念到底,他就成就了。大概一般像我们这样的知识分子,懂得一点教理的,反而不如那些人,这是我们现前要认真讨论的一个大问题,因此特别选善导大师这段的开示。
大经也就是《无量寿经》,是我们净宗修学依据最重要的一部经论,我们念得很多,也讲过很多遍。经里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,在「三辈往生」那一章里面,佛告诉我们,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修行的方法,只有八个字,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。这个一向专念我们容易懂,什么叫发菩提心?大概都没搞清楚。如果不是真实的菩提心,这个一心专念念得再好,往生的时候都会产生障碍。可是发菩提心,古德的注疏,注的都不够详尽,唯有善导大师对於菩提心这段注解的非常详尽。要用现代的术语来说,是真正落实在我们生活之中,我们处事待人接物怎样与菩提心相应,使我们这句佛号能够真正产生效果。这个效果实在是无比的殊胜,这一生当中决定得生,不但得生,而且要上上品往生。善导大师在《观无量寿佛经》的注疏里面,为我们说的有许多重要的开示,古人所没有说过的,也有许多的开示,修正古人对於净宗很多不同的看法。
譬如古德曾经说上三品,就是《无量寿经》三辈上品往生的,古人认为那是菩萨化生;中辈是二乘,声闻、缘觉回小向大往生;一般凡夫烦恼一品都没有断的,往生的品位都是在下辈三品,古人有很多是这个说法。善导大师把它修正过来,他跟我们说九品往生都是为了在六道里面,头出头没的这些苦难众生,九品统统是的。为什么有这些品位?他老人家说得太好,「只是遇缘不同而有差别」,换句话说,你遇到的缘殊胜,你往生的品位就高;遇到的缘要是劣一点,可能往生的品位就低。总而言之,品位高下是这一生遇缘不同,缘有内、有外,外是环境,环境能帮助我们,也能够扰乱我们,所以环境有顺境、有逆境。内有烦恼,这是内缘,有人烦恼情执很重;换句话说,这个影响。不甚分别计较的,他往生品位高。总在遇缘不同,这个说法非常契合阿弥陀佛的本愿,我们在四十八愿非常难得的看到。
这些年来读诵大经的风气开了,在台湾从南到北读经的风气非常之盛,超过三千部的太多,还有念一万部的,实在是很难得。读诵,是我们修学第一个阶段,第一阶段经文熟了,熟了以后这才能修,经文不熟就谈不上修行。修行是什么?大乘法门常讲的「观照」,什么叫观照?起心动念要跟佛的教训相应,佛在经典里教给我们的,我们做到没有?没有做到,赶快努力学习;已经做到的,要好好的把它保持不要失掉,这叫真正修行。所以经熟了以后著重在真修,真正依照经典的理论、方法、教诲,修正我们的妄想执著、习气,使我们身心清净,与净土就相应。佛在大乘经上常说,「心净则国土净」,这样才能够必定往生。一般知识分子,尤其在现代社会法弱魔强,几乎在所有大乘经典里面,佛跟我们说,末法时期非常混乱,邪正混淆,没有真实的智慧很难辨别。要想修学有成就唯有专精,无论修学哪个法门,所有法门都是佛说,所以说「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」,但是决定要一门深入。理论如果要了解,就要深入的了解,了解得不深会产生障碍,会有业障现前;了解真正有深度,不会被邪知邪见动摇,道理在此地。另外一种人,是善根福德深厚,像先前所说的例子,有些老太太没有念过书不懂经教,就一句阿弥陀佛,她也能够预知时至,站著往生。台湾这四十多年当中,站著走的有好几位,那个没有念过书,那一类是属於善根福德非常深厚,我们比不上。他听了这句佛号他就决定皈依,决定不为任何知见所转,他行,他能觉悟。最怕的是善根福德不够深厚,对於教理没有深刻的理解,听的这个人说不错,跟他走了;再过几天那个人又说一套,听听也有道理,又跟那个人走。这就麻烦,这是一生不能成就的原因。
我们今天利用这个佛七的机缘,与诸位同修共同来研究善导大师这章开示,深信它对於我们会有很大的帮助。这章经文不长,我们印在这个讲义里面,顶格的是经文,经文占的文字很少,后面都是善导大师的注解,注得很多,注得很精细。这是《观无量寿佛经》,五经的注解里面,难得看到的一段。净土三经,《无量寿经》是净宗的根本经典,我们一定对它要有认识。隋唐古大德曾经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,做了一个比较,大家公认《华严经》是第一,所以尊称《华严》为根本法轮,一切经都是《华严》眷属。好像一棵大树一样,《华严》是树根,是树的主干,一切经是这棵树的枝叶,这样的比较。《华严经》跟《无量寿经》做个比较,这些法师们公认《无量寿经》第一,把《华严》比下去了。什么道理?《华严经》在最后的圆满,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《华严经》才能圆满。换句话说,《华严》后面要不入西方极乐世界,《华严经》就不能圆满,这是大家公认的。《无量寿经》自始至终,全讲的是西方世界依正庄严,是《华严经》的归宿,是《华严》的总结,结归到这部经上。
这个经本是夏莲居老居士会集的本子,分为四十八品,这四十八品里面哪一品是第一?这找找第一,这大家都晓得四十八愿是第一,第六品。四十八愿是净宗最根本的依据,最原始的依据,世尊跟我们讲净土三经,三经与四十八愿都相应,没有一句话是相违背的。四十八愿里头一共有四十八条,哪一愿是第一?古来的祖师大德几乎公认第十八愿第一。十八愿说的是什么?是十念必生,这就结归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。所以这样子归纳到最后,就是一句阿弥陀佛,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全部的佛法。不但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为我们所说的一切法门,都不能超越名号功德。即使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,所说无量无边的法门也结归在这一句名号,这样我们才稍稍体会到名号功德不可思议。持一句名号,就是持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门,无论是性是相、是显是密,统统是这一句佛号流出来,最后还归这句名号,这是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,然后我们才会死心塌地老实念佛。这个理非常之深,难为古大德用善巧方便为我们显示出来,使我们也稍稍体会到一些。
《阿弥陀经》,是一部专门劝勉我们修学净宗的经典,大家都知道,经的内容是劝信、劝愿、劝行,行就是执持名号。《观经》可以说是补充《无量寿经》之不足,譬如在这章里面,补充了「三辈往生」上辈的那一段经文。在《无量寿经》上辈的那一段经文,大概只有这个经文的三分之一,所以这个地方说得比《无量寿经》要详细。《观经》给我们说明净土的地方,九品因果与念佛的方法,这个地方教给我们的有观想念佛、有观像念佛、有持名念佛。所以大经说三辈,《观经》讲九品,比大经要说得详细,它是补充大经之不足,特别是在修行方法里面。
我们特别选这一章,主要的在这一章里面讲到菩提心,净宗古德常说「三心圆发」,这个三心就是菩提心。本经这章里面「至诚心、深心、回向发愿心」,这个三心就是菩提心。与《大乘起信论》里面所说的,「直心、深心、大悲心」,完全相同。经论合起来看,这个意思就很清楚。很难得,善导大师将三心详细为我们开导,我们读了以后一定要认真的学习,我们念佛求生自己自然就有把握,所以一定要珍惜这机缘。请看经文,我先把经文的大意略略的说一下,然后我们再细细的来读善导大师的开示。
【佛告阿难。及韦提希。】
『韦提希』尊者是《观经》的当机者,也是《观经》的发起人,这个故事在此地就不说了,《观经》前面讲得很清楚。『阿难』是世尊传持教法之人,在佛法僧团里面,他的地位非常重要,佛法要靠他传下去,所以特别叫著这两个人,叫著他的名字。
【上品上生者。】
这是把往生的品位确定了,下面要说的是属於上品上生的人。我们要想求『上品上生』,这章经文就很重要,怎样修学才能够得到上品往生。
【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。发三种心即便往生。】
这是将上品上生这一类为我们指示出来,这是要『发三种心』的,这就是菩提心。
【何等为三。一者至诚心。二者深心。三者回向发愿心。具三心者必生彼国。】
由此可知,这个『三心』实在是往生的正因,我们念佛用这样的心去念,才『必生彼国』。我们念佛不是这样的心,跟这个心不相应,这个往生恐怕就有障碍。所以我们看到念佛的人很多,往生的人不多,同样是念佛为什么有往生,有不能往生的?那个念佛的心有关系,你用什么心去念,这个很重要。这是一类上品上生。
【复有三种众生。当得往生。】
前面是一种,一种发三心的,发三心是一个人发的,是一种。现在这里说三种,那一定是三个人,三种人,哪三种呢?
【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。】
我们一看就晓得,这属於修三福的,三福里面修第一、第二这个两种人,修第一跟第二。
【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。】
这是三福里面第三种,这个修行三福的人。
【三者修行六念。】
这是三福里头没有的,这个三种或者是具足一种,或者是具足两种,或者是三种都具足,总而言之,它的确是三种人。这三种人往生要:
【回向发愿愿生彼国。】
要『回向』,这三种人往生,就是《无量寿经.三辈往生》最后一段所说。诸位可要记住,「三辈往生」一共是有四段经文,上辈、中辈、下辈,后面一段慈舟大师判作「一心三辈」,就是属於这种,可见得他真的是相应。这个地方讲的,比那里讲得详细。
【具此功德。一日乃至七日。即得往生。】
这一句是讲修学时间的长短,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说得很明白,这个上等是尽形寿一生都修学。『七日、一日』这也是遇缘不同,有些人一生当中没有遇到佛法,到临终的时候才遇到,这个例子古今都有。像《往生传》里面讲的,唐朝的张善和那就是个很好的例子,张善和是临终才闻到佛法,十念往生,那是临终十念往生,不可思议。有人在临终前几天才闻到佛法,有人在临终之前几个月闻到佛法,只要他专修,专修一心称念都能往生,这个几乎在近几年当中我们都看到。DC周广大先生往生,龚振华居士这次来参加我们的佛七,他教的,三天三夜,这一点不假。我今年年初在新加坡讲经,那边同修们告诉我,新加坡这一、二年当中,包括马来西亚,预知时至有生病的,还有一个是不生病的,那个不生病的是老太太,她念佛只念了半年,以前不知道,念了半年预知时至,她是坐著往生的。马来西亚那边的,靠近新加坡的一位老太太,就是去年的事情。所以现在那边同修念佛的信心增长了,为什么?不但是我们经典里面劝他,他真正看到了,知道念佛真实的功德利益。
像这些人实在讲不是偶然的,佛在《无量寿经》里面告诉过我们,这些人在过去生中久积善根,他的善根福德非常深厚。这一生当中没有遇到缘,所以迷惑颠倒一辈子,到临终因为他善根厚,毕竟善根在这个时候发现,遇到善知识教导他念佛求生净土,他一听就深信不疑,死心塌地念下去,所以他能往生,这就是善根的发现。纵然在这一生当中造了很多的罪业,像张善和一生杀牛为业,这是一生造罪业。《观无量寿佛经》阿闍世王造五逆罪,都是堕地狱的,阿闍世王也是在临命终时候才后悔,真正忏悔念佛往生。他念佛的时间不长,往生的品位很高,造五逆十恶不得了,那个立刻就得堕地狱的,佛告诉我们,他往生是上品中生。所以经上讲的品位,品位确实有,但是品位怎样得到很难讲,真的是善导大师一语道破,「遇缘不同」,这句话说得是非常的正确。一个是善根的念力,这通常三辈往生的。像阿闍世王、张善和这一类是忏悔往生的,就看他忏悔的心、忏悔的力量,忏悔的心重、力量大,他品位一样高,高得不可思议。因此我们在这个世间对於造作重罪的人,也不可以轻视他,说不定他临终念佛的时候忏悔勇猛,往生品位还在我们上面,我们还不如他,所以决定不能够轻视初学。下面的经文这是讲往生的时候,以及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状况,当然重要的就是前面修因。这段经文我们也看下去:
【生彼国时。】
这句是指出西方极乐世界是我们真正的归宿。
【此人精进勇猛故。】
不是『精进勇猛』就不能往生,何况是上品上生?一定要「精进勇猛」。
【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。无数化佛。百千比丘声闻大众。无量诸天。】
这段是说往生的时候,来欢迎你的这些人物,你看多少人欢迎!欢迎的人里面,有无数的诸佛如来。西方世界只有一尊阿弥陀佛,『化佛』是从哪儿来的?阿弥陀佛自己来了,再要化许多阿弥陀佛就没意思了。诸位要知道,这个「化佛」是十方一切如来,十方一切如来本身虽然没有来,化身来了,随同阿弥陀佛来接引你。诸位冷静的想一想,这里面含有非常深的道理,这个法门,如果不是第一殊胜的法门,不是一切诸佛如来所赞叹的法门,你往生,这些诸佛何必要化身来迎接你!这是显示出这个法门,在尽虚空遍法界真实第一。一切诸佛之所称赞,一切诸佛之所宣扬,一切诸佛以这个法门帮助众生在一生当中,超越三界、脱离苦海、圆成佛道,含著有这么多的深义在里头,我们不能轻易的把它看过。『百千比丘声闻大众』,这些是我们过去生中,生生世世的同参好友、家亲眷属,他们念佛早就往生了。我们不老实,搞到现在还在搞轮回。今天我们的缘熟,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,这些家亲眷属、同参好友,欢欢喜喜都跟著阿弥陀佛来迎接我们。所以诸位一定要知道,生到西方世界不孤单、不寂寞,熟人太多了。六道轮回是非常寂寞的,我们在这个世间亲戚朋友不多,有几个还多半是怨憎会、爱别离,还搞这一套苦恼。所以一切世界都比不上西方世界的殊胜。
【七宝宫殿。】
这句是说宫殿随身,我们在《无量寿经》上看到的,《观经》前面所见到的,往生的时候不但见到这些人,也看到空中的『宫殿』。
【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。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。】
这是两位大士,我们心中所仰慕的,这个时候见到他们两个亲手来迎接。
【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。赞叹行者劝进其心。】
这就是『观世音、大势至』,诸上善人异口同声的赞叹、劝勉。换句话说,无量劫以来,生生世世修行都出了差错,才没能往生。这一生很幸运没有出差错,得生净土,这是他们所赞叹。
【行者见已欢喜踊跃。自见其身乘金刚台。随从佛后。】
这是往生的人自己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句经文很重要,告诉了我们一桩事实,什么事实?活著往生的,不是死了往生的。你走的时候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;换句话说,这个法们是真正不死的法门。特别是功夫好的人,功夫好,走的时候不生病,没有病苦。像往年台北市,大概民国五十一、二年,我记不太清楚,龙江街莲友念佛团李济华居士往生,李老居士那个时候已经有八十多岁。那天是念佛团的共修会,他们共修就跟普通打佛七一样,但是它只有一支香,就是大家在一起念佛一个半小时。当中有半个小时讲开示,是几位老居士(因为它是居士的团体)轮流跟大家讲开示。李老居士这天没有轮到他,那天是轮到一位姓魏的魏老居士,福州人,我跟他也很熟。他跟魏老说:今天我讲,我们两个换一换时间,下一次你来讲。魏老也很尊重他,就把这时间让给他了。他老人家一讲就讲了一个半小时,劝导大家要认真的念佛,讲完之后他向大家告假:我要回家了。别人以为他八十多岁了,讲了一个半钟点讲累了,以为他要回家去了。哪里晓得他下了讲台,到那个小客厅里沙发上一坐就往生了。你看临走之前,还跟大家讲一个半钟点。现在住在旧金山的甘老太太,那天在场,亲眼看见的。我还有个朋友,现在在台中徐醒民居士那天也在场,他亲眼看到的。第二天给我写了一封限时信,他说是真的,绝对不是假的,亲眼看见。不生病,自己晓得什么时候走,走得很自在、很潇洒,这才是真正的成就。
这些人能做到,我们为什么做不到?我们把做不到的因素找出来然后把它消除掉,我们的障碍就没有了,就能做到了。什么因素?实在说往生的人,心地清净;假如我们也能修到身心清净,就自在往生。我也常在讲席上跟同学们报告,所有一切的病苦都是从妄想执著而生。佛在《华严》上说,「一切众生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,妄想执著是病根,妄想愈多,执著愈重,我们的心就不清净。六祖大师在《坛经》里面开示,诸位晓得,他讲唯识的八句颂,言简意赅,末后两句话说,「若於转处不留情」这句话非常重要。教下讲转识成智怎么个转法?他老人家讲得简单明了,大圆镜智就是阿赖耶识,需不需要转?不需要。迷悟,悟了叫大圆镜,迷了叫阿赖耶,所以要紧的要觉悟。其实本来就是平等性,你有妄想执著就不平等,就叫末那识;如果在世出世间法里面,你用平等心来观察,就是平等性。六识本来就是妙观察,为什么会变成意识?是因为你处处留情、处处染著,那就没有法子,所以变成意识。如果在日用平常当中,我们看得很淡薄,不必去计较它,不必去执著它,不必去分别它,当下就是四智菩提。
所以教给我们转识成智的秘诀,就是不留情,情是什么?妄想执著。於一切法,世出世间法绝对不起妄想,不分别执著,心永远是清净的。六祖大师这几句话讲得好!所以往生的人,心一定清净,清净心是在平常时候修,什么时候你修到身心真正清净了,什么时候往生你就知道。我们要问,假如我知道了,我不想走可不可以?可以。为什么?你喜欢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走,你想提前走也可以,想延后走也可以,这叫什么?生死自在,真的可以得自在,不是假的,问题就是清净心。所以这个法门实在讲人人可以修,人人可以证得,真正是平等,就看你自己肯不肯干?所以这确实是个不死的法门,真的修得好,我常讲的不老、不病、不死,这个法门真有效,真正可以做得到。
【如弹指顷往生彼国。】
这是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速度之快,虽然我们这个世界距离阿弥陀佛的国土,是十万亿佛国土,可是生到那个地方去,不必要很长的时间,很快,『弹指』之间就到了。
【生彼国已。】
这一句话也不能轻易看过,它里头含的意思没有障碍,安安稳稳的生到西方世界。
【见佛色身众相具足。见诸菩萨色相具足。】
这是见到正报庄严,《大势至念佛圆通章》说的,「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」。现前见佛有两种,一种是定中见,入定的时候见到;一种是梦中见,这都算是现前。当来见佛也有两种,一种是临终佛来接引,你见到佛了;第二种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以后,这就此地讲的,『见佛色身众相具足』,这是当来见佛。
【光明宝林演说妙法。】
这是见到依报庄严,说法庄严,西方世界三种庄严这亲自见到。
【闻已即悟无生法忍。】
与《无量寿经》上四十八愿,以及经文里面所说的都相应。大经上告诉我们,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「皆是阿惟越致菩萨」,我想同修们对於这句经文应该记得很熟。阿惟越致就是证得『无生法忍』,一般大乘教里面所讲的七地以上。是不是真的证得七地?不一定,像这上品上生的就很可能。但是下品下生的人到西方极乐世界,也是圆证三不退,虽然自己实际上没有证得七地、八地菩萨,但是他所显露出来的智慧、神通、德能,几乎跟七地、八地的菩萨相等,这是非常不可思议,难信之法。他怎么有这么殊胜的成就?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。阿弥陀佛曾经发过这个愿,如果不是这个情形,阿弥陀佛就誓不成佛,他现在已经成佛,愿愿都兑现。所以这不是自己修的,是阿弥陀佛本愿功德的加持,这不可思议,所以这个法门真的是难信之法。
【经须臾间历事诸佛。遍十方界。於诸佛前次第受记。】
这与前面往生十方一切诸佛化身来迎相应。所以念佛人真正发菩提心,就是以这个菩提心念佛的人,不但阿弥陀佛放光加持你,十方一切诸佛没有一尊佛不加持你。我们求诸佛菩萨保佑,不能妄求,以真诚心念佛求生净土,必定得到一切诸佛威神加持,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,哪有不去参拜诸佛的道理!我们去拜佛、供养佛、听佛说法,佛为我们『受记』,当然之理。
【还至本国。】
跟《弥陀经》上讲的,《无量寿经》讲的都一样,时间都很快速回到极乐世界,再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。
【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。】
『陀罗尼』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叫总持,用现代的话来讲,就是掌握到一切诸法的纲领。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样不通达,成就究竟圆满的智慧,这是把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生活状况,所得的功德利益都说出来。
【是名上品上生者。】
到这个地方是经文。下面是善导大师的注解,注解前面这一段,我已经在经文里面跟诸位报告过,我们念一下就行了。「次下先就上品上生位中,亦先举,次辨,后结」,这是把整个这一段经文分成三段。先举就是「佛告到上品上生者」这个两句,下面这是辨别,末后是总结,总结就是「是名上品上生者」,这一句是结。「即有其十二」,大师把这章经分成十二个小段,第一「从佛告阿难已下,则双标二意」。二意第一个是「明告命,二明辨定其位,此即修学大乘上善凡夫人也」。这句话我们要重视它,他不是菩萨,是有大乘心上善的凡夫;换句话说,我们自己努力可以做到。也就是说,我们有分,只要自己不甘堕落,这个我们能争取得到的。如果是菩萨、小乘,那我们是做不到的,这就是说明,我们有分。
第三个小段「从若有众生下,至即便往生已来,正明总举有生之类,即有其四」。这是说明哪些人能往生,大师在这里告诉我们,第一个是「明能信之人」,你对这法门能信。第二「明求愿往生」,你虽然相信,你不求往生那也没法子,你得要真的求往生才行。第三「明发心多少」,这是品位之因,这个三心你到底发了多少。第四「明得生之益」,生到西方的利益。
第四个小段,「从何等为三下,至必生彼国已来,正明辨定三心以为正因」。这很重要,讲到主题上来了,给我们讲三心。「一明世尊随机显益,意密难知,非佛自问自徵,无由得解」。这是为我们显示出经典之深,其深无比。实在讲净土三经,我们看起来好像都不难,好像很容易看,其实是真难。文字、语言很浅显,里面的意思太深,为什么这样深、这样难?实在三经所说的境界,都是阿弥陀佛果地上的境界,也就是诸佛果地上的境界。古来祖师大德跟我们讲,我们念佛这个方法是以果为因,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是果报,是果,一切诸佛所证得的,我们拿这个来作因地修行,以果为因。这个深密唯佛与佛才能够知道,就连等觉菩萨,如果不蒙诸佛如来的加持,他也不能够搞清楚,大师在此地给我们点出来。随机显益这什么机?机是讲根机,成熟的根机。成熟根机要用现代的话来说,是这个人一生当中成佛的机缘到了,对於这种人佛才跟他说这个法门,帮助他一把,他这一生圆满成就。如果没熟,没熟他接触到,是增长他的善根;没有善根的人遇到这个法门,这是种善根。换句话说,远近都得利益。
第二,「明如来还自答前三心之数,经云:一者至诚心,至者真,诚者实」。这个经文它没有分段落,看起来比较上难一点。我另外抄了一张,就是这个文,这个我们把段落分出来,大家看起来就很清楚,比较容易理解。三心,因为我在洛杉矶讲过一次,就专讲三心,没有用原文,就用这个讲义,这讲义也带来了,也印好了,很好,我们三心就用这个讲义,这个讲义好看。这是先解释至诚心,至者真,真就不假,实就不虚,真实心。马鸣菩萨在《大乘起信论》里面,跟我们解释这一条,《起信论》里面叫「直心」,就是本经讲的至诚心。《起信论》上说,「直心,正念真如」,这个话我们不好懂,什么叫直心正念真如?我们怎么个做法?在我们这个宗就好讲,就很容易了,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就是真如的德号,我们用真实之心念这一句佛号,就是直心正念真如。念这个念功,就是念的功夫有浅深,功夫深的叫心与阿弥陀佛的心愿解行要相应了,那就是真如,就是圆满的正念。好,今天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