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经上品上生章 (第六集) 1992/9 美国圣荷西 档名:03-003-0006
请掀开讲义,第九页当中第十一行,从「二」看起:
疏【二明读诵大乘者。此明众生性习不同。执法各异。前第一人。但用修慈持戒为能。次第二人。唯将读诵大乘为是。然戒即能持五乘三佛之机。法即薰成三贤十地万行之智慧。若以德用来比校者。各有一能。即合上第三福第三句云读诵大乘也。】
后面所说的与「三福」有很密切的关系,也可说是「三福」里面重要的开示。前面讲过「慈心不杀,具足戒行」,第二要说的是「读诵大乘」。
众生根性不相同,根性是怎么来的?可以说是无始劫以来,往昔生中的习气,一直带到这一生。世间人不知道这些事实,误会以为是遗传。佛法里面不讲遗传的,佛法里面完全说明是过去生中的习气。这个习气实在讲,他到这个地方来投胎,找到的父母或者眷属里面,总有一些习气跟他相同的,所谓「臭味相投」。假如他要不相投的话,我们俗话讲人要不投缘就很难相处,不投缘他就不会到这儿来投生,来投生就一定是很投缘的,因此有些习气就接近。
至於容貌、体质,这是与念头有关系。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,神识来投胎,找他的父母,大体上来说有四种缘。这四种缘,就是报恩、报怨、讨债、还债。如果没有这些关系,不会变成一家人,这一家人是这么一个关系。他来的时候与这个贪爱之心关系非常密切,如果没有贪心,他就不可能到这个世间来投生。所以佛家常讲:「爱不重不生娑婆。」你在娑婆世界的舍身受身,第一个要紧的条件就是贪爱。他来投生这一刹那,他喜欢他的父母,对父母生起染爱之心,於是乎就造成他这个相貌,相貌是这么来的。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是这么来的。所以生出来的时候,有的像父亲、像母亲,或像家亲眷属。他是那时候心想生的,所以相貌也会改变。
常言说得好,四十岁以前,这个相貌是受你投生那个时候的念头为主,那个时候造成的。四十岁之后,这个相貌就是你这一生当中,所造的善恶业,善恶业会改变你的相貌。所以容貌、身体,四十岁之后要自己负责任。为什么?受先天影响逐渐逐渐淡薄了,受这一生善恶念头业力,那个成分就占得多了。这是说到习染不相同。
所以对於种种法门的修学,他一接触与他过去生中,曾经学习的这个法门,他就特别容易也特别欢喜。过去生中没有学过这个法门,他一接触就非常困难,就很难接受。我们看许许多多同修对於种种法门,他的这个摄受的力量确实不相同,原因就在此地。
这里告诉我们,『众生性习不同』,所以『执法各异』。我们凡夫没有能力观机,就是观察众生的宿世因缘,凡夫没有这能力,佛、菩萨、阿罗汉有这个能力。阿罗汉能观一切众生五百世,他有这能力。五百世之前,阿罗汉的能力就达不到了,菩萨能观。菩萨这个位次有浅深不同,位次愈高的,智慧能力就愈大。到佛,智慧能力是究竟圆满的。所以他们能观机,说法就非常契合了,知道你过去生中,生生世世修的什么,现在给你讲这法门就很契机,听得很欢喜,很有受用。因此,佛为众生说出无量无边的法门,这是我们首先要明了的。
此地大师告诉我们,这是比喻前面一种人,『但用修慈持戒为能』。他修这个法门,他行,他也欢喜,他也有能力,有能力就是他有成就。他要不读诵大乘经典,单持戒就能成就吗?能!佛在《大集经》里面告诉我们,佛法分为三个时期,第一个是「正法时期」,戒律成就。慈悲心持戒他就能证果,他确实能断烦恼,能断习气,能开智慧,能证菩提,就行!
到「像法时期」,人的根性就劣了,单靠持戒就不能成就了。那是不是戒律有问题?说实在话,戒没问题,是持戒的人有问题。持戒人的心不像从前人心,那么样的真诚,那么样的善良,所以他虽然持戒,他的烦恼习气断不了!必须要修禅定,禅定成就!像法时期是禅定成就。到「末法时期」,人的根性比像法又要差了一等,烦恼习气很重,修禅定也不能成就。这又跟刚才说的一样,不是禅定理论方法有问题,是修学的人不契这个机。
正如同倓虚老法师所说的,他老人家常讲,他一生看到修禅定的人很多,他认识的非常多。他说得禅定的他见过,见过真正成就禅定的,有!真正开智慧、明心见性的人,他在一生当中,一个也没见到。禅要明心见性才算成就,得禅定不算成就。为什么?得禅定,果报在四禅天。诸位知道,四禅天是三界之内,没出三界,天福享尽了,还是要六道轮回。所以这个不是究竟,不算成就。这就可知根性要是不相应,法门就变成很困难。
佛说:「末法时期,净土成就。」净土就是念佛法门,佛在《大集经》里面所说的,我们生在末法时代,想想自己的根性,确确实实没有从前人那样殊胜,那么猛利。从什么地方来观察、来认识?就用经典里面所开导的,我们持戒,这个戒能清净吗?我们想修定,这个心能定得下来吗?这是非常明显的事实摆在我们眼前,我们静不下来、定不下来,那就老老实实依照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的教诲,「老实念佛,带业往生」,这是末法时期这个法门能成就。
「正法时期」的成就是讲证阿罗汉果,「像法时期」的成就是讲明心见性,「末法时期」的成就是讲带业往生,这的确又不相同。所以「修慈持戒为能」,我们明白这个事实,对於佛给我们讲的话,我们相信。譬如,在末法时期,修慈持戒,老实念佛,求愿往生,他就行!他就能成功。
第二种人,『唯将读诵大乘为是』。这个就是有读诵的习气,我们常讲喜欢读书,这个也是多生多劫的习气。你看很多小朋友喜欢玩,偶尔也会遇到有几个小朋友喜欢读书。他读书不是你教他的,他自己喜欢。他这种嗜好,不是后天培养的,他是先天的。不过在现在并不多见,但确确实实是有,我曾经见到过。小孩就是喜欢看书,给他一本书,他会老老实实坐几个钟点。这就是过去生中,喜欢读书,有读书的嗜好。
「读诵大乘」,大乘经典很多,有些契机的,他就生欢喜心,很容易接受,很容易领悟。这就证明过去生中曾经学习过,这一生遇到之后,接著再学就感觉到特别容易。如果过去生中没有修习过,这一次接触到,他就很生疏,就感觉得很困难。这是说到「读诵大乘」。
实在说佛法修学是累世的修行,积功累德;不是一生一世,而是生生世世的。积功累德,可以用在修持上,可以用在持戒上,也可以用在读诵大乘上,这是累积的。因此,我们对於一切学佛的人,他对於某一部经典、某一个法门很喜欢,你不必劝他改学另外的经论,用不著!你就劝他一门深入。他能不能求生净土?决定能!只要他回向求生西方,必定得生!不必专念《无量寿经》,专念《阿弥陀经》,用不著。如果他对净土经典非常喜欢、非常爱好,那就说明他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曾经修学过净土,对於净土缘很深。总而言之,与他的意愿爱好相投,学习起来就容易。
下面告诉我们,『然戒即能持五乘三佛之机』,持戒也有根性的。生活习惯有规律,喜欢守法,喜欢守规矩,像我们中国古人常讲喜欢守礼守法,这是过去生中有戒行薰修的种子,他看到规规矩矩的生活,他喜欢。有些过去没有这个业因种子的,他看到这样觉得这个生活太严肃了,太可怕了。这些我们也常常遇到,经典他很喜欢,这里面讲的理论他很喜欢,要跟他讲戒律,他就跑掉了。一举一动都犯戒,都造罪业,这怎么能学?这不能学了!所以对於持戒感觉得很困难。换句话说,经典的理论他很欢喜,劝他修行,他就为难了,这都是属於宿世根性的不相同。
理论是知见,戒律是行持。有理论,没有行持,这个理论毕竟是要落空,不能兑现的,所以理论跟行持是分不开的。持戒的人,一定要懂得理论;懂得理论的人,一定要严持戒律。戒律是我们行为的规范,理论是我们思想见解的依据,也就是经上常讲的正知正见的标准。实际上,这两者是一体的,古人专修,用心用得专,一样成了,那一面同时也得到了。
譬如念佛,尤其是有一些没有读过书,不识字的,这些人念佛,他只要一心称念,没有妄想,没有执著,念到一心不乱,他就开悟了,他样样都明了了,样样也都通达了。你也许要问,既然他真的开悟、通达、明了了,他为什么不讲经说法,他要往生呢?讲经说法一要有法缘,没有法缘,你纵然说得再好,人家不听你的。法缘,这是讲经说法第一个因素,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。所以有些人讲得不好,甚至於歪曲了经义,但是听的人很多,那是他的法缘殊胜。有些人是讲得真好,没人听,与那一方众生没有法缘。
在梁武帝的时代,四川有一位宝香法师,珍宝的「宝」,燃香的「香」。这个人是一个得道的高僧,开悟了的人,而且真的有神通。他在四川这一带教化众生,但是没人听他的;换句话说,大众对他没有一点尊敬心。有一天宝香法师座下的一位居士,大概到京师去办事,顺便去拜访宝志公。宝志公是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位大德。宝志公听说他从四川来,就笑著问他:「你们四川的香贵贱如何?」问四川的香,到底是贵,还是贱?他说:「我们四川的香,很贱,很便宜,不值钱。」宝志公说:「既然贱,为什么还不走?」这个人听了莫名其妙,不知道宝志公在讲什么话?实际上,宝志公是问那个宝香法师,他听的是烧的香,香不值钱。
他回到四川之后去见他的师父,就是宝香法师,告诉他见到宝志公。宝香法师问他:「宝志公跟你说些什么?」他就把这些话回说给他听,宝香禅师点点头。过几天他在那个庙门口挖了一个很大的坑,叫人在坑里头灌水,灌成一个小池塘。这位法师戒律精严,教化众生是劝人要持戒,要不杀生,要吃长素,没人听他的。这一天他一切准备好了,他开个法会,招待这些信徒。这天法会很特别,鸡鸭鱼肉统统都有。所以这些信徒很高兴:「今天法师跟我们一样开荤」,很高兴!看到宝香禅师也吃得很快乐。吃完之后,宝香禅师带著他们去看这个挖的池塘,他在池塘面前张开口吐出来,他吃的那些肉吐出来都是活的。大家都吓到,这才是真正的高僧。吐完之后,他老人家就往生走了。这才知道,宝志公讲的「既然人家轻贱你,为什么不走」?他就真听话,就真的走了。走了之后,才晓得这是一个高僧,当时在此地那么多年,没有认真去亲近他。
这是说明度众生,一定要与这个地方众生有缘。所以佛家常说:「佛不度无缘之人」。不是佛不愿意度他,是那个无缘之人不相信,不肯接受,那就没法子。佛的心是决定平等的,没有分别,没有执著,没有高下。众生要是执著,不相信,不接受,佛对他也无可奈何,是这个意思。
戒律里面,有五乘三佛。三佛是法身佛、报身佛、应化佛。五乘是佛、菩萨、声闻、天、人。佛门的戒律,我们就以本宗的经论来说,《观经》的「三福」,第一福是人天的戒律,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能把这个四句圆圆满满做到,你决定不堕三恶道,来生一定得人天福报。可是六道决定不是真实,六道是虚妄的。我们把它当作真实,这是看错了、想错了。六道轮回,真的是梦幻泡影。如果你真正觉悟了,不但人生是一场梦,六道也是一场梦。既然知道它是虚幻的梦境,我在这个地方何必认真?何必跟他计较?何必执著?自然你就看开了,心开意解,你的烦恼就去掉一大半了。
这是把事实真相看出来了,你再也不会念念为自己著想。今天你有财富,你有权力,财富权力就像梦中一样,借给你看看而已。如果你聪明,你真有智慧,你可以利用你的力量财富帮助一切众生,不会自己去贪图享受。自己贪图享受,那真是错到底了。藉著这个机缘,修清净心,这底下我们会念到修「舍」。「舍」里面包含著布施供养,利益众生,成就自己清净心,成就自己的大慈悲心,大慈悲行。藉著这个来修真的大慈悲心、大慈悲行,这是真实的;清净心,平等心,这是真实的。用它来修真实的,这是真正有智慧的人,他一定会这么作法。
凡夫迷惑颠倒,有了这个机会,不但不能修真,他在那里造罪业,作威作福,欺压善良,那就造无边的罪业。所以觉悟了的人,知道三界六道不是我们久居之处。实在讲,你根本不可能久居,完全凭业力主宰,自己是一点都作不了主,随业迁流,真苦!因此,人天的善法,我们要修。修了,决定不执著,决定不贪图,把这点善法回向求生净土,这就对了。小乘戒律,这是超越三界了。
声闻的戒律、菩萨的戒律是自利利他,小乘戒律是纯属自利。大乘菩萨戒律是利益众生的。换句话说,小乘是出世的,大乘是入世的。出去之后,回来叫倒驾慈航,帮助众生。所以大乘戒律是建立在小乘戒律的基础上,出离之后再回头,这叫菩萨戒。不是只在世间,不能出世,那哪里是菩萨,那是凡夫戒,这个要知道。
小乘的戒律是比丘戒、比丘尼戒,真正讲的戒条确实不多。比丘戒里面,纯属於戒条的总共只有十七条。前面有四波罗夷,就是四重戒;后面十三僧残,这是戒律,十三加四共十七条。往下有二百多条,都是属於威仪,以我们今天的话来说,所谓礼节风度,属於这些。而戒律当中,又以四重戒为根本戒。这个四重戒,就是杀、盗、淫、妄,这四种叫根本大戒。五戒里面有这四条,十戒里也有这四条,比丘、比丘尼戒都有这个四条,菩萨戒前面也是这四条。可见得一切戒律前面四条都是「杀盗淫妄」,这叫根本大戒。
在现代这个社会里面,讲经讲论我们时有所闻,常常听到,讲戒律的很少,没听说过。为什么?这里面有两个因素。第一个,自己持戒就不圆满,讲到戒律,自己很难说得出口。第二个,大家也不愿意听,听到这个也不能做,这个也犯罪,算了不学了,不愿意听。所以戒律现在讲的人很少很少。虽然它非常重要,讲的人少,研究探讨的人少,自己也不知道怎样去修,於是乎对於一切法门,修学成就上,造成了严重的障碍。
修行为什么不能成就?第一个因素就是没有持戒。这是真的第一个因素。念佛的人,不能往生,什么原因?心不清净。心为什么不清净?没有持戒!你要往生,它也属於第一个因素。所以「三无漏学」里,「因戒生定」。我们念佛人这个定就是清净心,就是一心不乱。清净心从哪来的?一心不乱从哪来的?从持戒来的。我们没有学过戒律,其实你如果说没学过戒律,那你就错了。《无量寿经》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就是戒律,你要把它做到,那就是持戒了。
我们这一次这一会到明天就圆满了。圆满之后,我到洛杉矶、到达拉斯去一趟。回来之后,我们还有一个月的时间,大概还有四星期,我选了《楞严经》上两段的经文来跟大家报告。第一段是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,这是我们净土五经之一,非常重要。另一段选的是《楞严经》上的「四种清净明诲」,这一段讲什么?就是讲「杀盗淫妄」。《楞严》上说得详细、说得明白,让我们知道,这个重戒不但事上不能犯,要从心上断掉,没有这个意念,这个人念佛往生决定是上品上生。所以对於这些障碍往生的法门,我们首先要把它认识清楚,然后远离这些障碍,我们往生才真正有把握。所以后面有四个星期的时间,跟诸位来讨论这两段经文。
『法』是经典里面的理论、方法、境界,它的作用是能够『薰成三贤十地万行之智慧』。三贤是菩萨,就是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,它一共有三十个阶级。三十个阶级我们称为三贤,这是贤人。十地,我们称为圣人,十地是从初地到十地,总共有十个位次。三贤十圣合起来是四十个位次。《华严经》上常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里面就是三贤十圣,再加上一个等觉菩萨是四十一位次,四十一个阶级。
菩萨不同的阶级,怎么分的?从智慧上分的,从断证上分的。持戒,它的作用是改过自新,断恶修善,防微杜渐,使修定没有障碍。去掉禅定的障碍,使禅定能够顺利得到。定是清净心,是平等心。心,果然达到清净平等,它起的作用,就是「智照」,以智慧照外面的境界。像《心经》里面所讲的:「观自在菩萨,照见五蕴皆空」。「五蕴皆空」是讲三界六道,三界六道不是真的,《金刚经》上讲的「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」,这是把真相见到。所以,因定开慧。三贤十圣的定功浅深不一样,智慧大小有差别,从这个地方建立四十一个阶级。
诸位要知道,这四十一个阶级是佛为我们方便说的。你要问那些菩萨们:「你是什么地位的菩萨?」他要说:「我证得初住菩萨。那个时候,我证得初地菩萨了。」他的程度跟我们一样。为什么?他有分别、有执著。有分别,有执著,才有三贤十圣。那个地方,心清净平等,没有分别,没有执著,所以那个法界叫一真法界。
三贤位的初住菩萨就入一真法界了,没有分别,没有执著。没有分别,没有执著,但是他实实在在定功有浅深不同,智慧有大小不一样。不管是大是小,他都没有执著,他也没有分别。离开分别执著,他的境界是平等的。对我们来讲,真的是不可思议!我们凡夫总是起心动念要追根究柢,问这个、问那个,全是妄想;菩萨没这回事情。
大乘经典不断在薰习,这就是读诵大乘要紧。读诵,要专心读诵,要知道读诵的要领。这个要领,就是马鸣菩萨在《起信论》里面教给我们的「离言说相,离名字相,离心缘相」。你要是抓到这个要领,你读经是修定,读经是修慧。有定有慧,戒行自然在其中,所以读诵是「戒定慧」三学一次完成。你念一个钟点,就是修一个钟点的戒定慧;你念两个钟点,是修两个钟点的戒定慧。这是你会读!
怎么知道他是修戒定慧?戒学的纲领是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」,从人天戒到菩萨戒,总不能违背这个原则。我们读经,专心在那里读经,连一个坏念头都不起,那就是「诸恶莫作」了,诸恶不作了!经典是佛从真如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真言,没有比这个更善了,所以读经就是「众善奉行」,尤其是《无量寿经》。由此可知,我读经的时候,五乘的「戒学」圆满具足。读经要专心,专心一致就是修定,就是「定学」。一部经典展开来,从头念到尾,清清楚楚,字字分明,没有念错,没有念漏掉,没有念颠倒,这是「慧学」。
这个「慧」是什么慧?这个慧叫根本智,这是修真实的智慧。根本智是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「般若无知」,根本智就是无知。无知怎么算智慧?无知是它没起作用,它起作用是无所不知。我们现在是有知,因为你有知,所以你就有所不知,你不知道的太多了。你要想什么都知道,行!你先学无知,无知起作用才无所不知。所以诸位要知道,真正的智慧是无知。
《心经》末后,「无智亦无得」。无得是圆满的证得,无知是真实的智慧。我们凡夫看到「无知无得」就讨厌,无知那就是笨蛋一个;无得,我学什么?学到最后什么也得不到。他不晓得,无知是真知,无知是没有妄想、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那个智慧才真。为什么说无得?你所证得的都是你自性里本来具足的。
即使往生西方世界,西方世界经上讲的依正庄严,没错,你有没有得到?到那个时候,你才恍然大悟,是我自性当中本来具足,不是从外面得来的。真的是「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,圆满菩提,归无所得」,全是自家本有的。只是从前有障碍,本有的德能显现不出来,现在这个障碍去掉了,本有的智慧德能显露出来而已,不是真的有所得。这个是要靠大乘经典,认真不断地去薰习。
读诵就是薰习。所以当我们读经,不要去研究经里头什么意思,这是很大的忌讳。为什么?一有念头,就落在意识里去了,那就错了,那就变成我们凡夫读书。凡夫读书为什么他不能开悟?他用意识心去读,意识心里有分别、有妄想、有执著,用这样的心去读,决定不能开悟,能够增长世智辩聪;换句话说,能够增长你的妄想,不能增长智慧,这要知道。
世间很多人都羡慕才子,世间人看到才子都很羡慕,诗词歌赋都作得很好。佛门里面有一句话,说:「自古诗人妄想多」。全搞的是六道轮回,与了生死出三界毫无关涉。这都是我们要真正觉悟的,决定不能搞这些事情。真正开悟了,本性里面有这个能力。这个能力显露,可以用它来作接引众生的工具。所以佛门里面也有诗词歌赋这类东西,用它作弘法利生,用它作觉悟众生用的;不是去迷惑颠倒众生用的,它用途就不一样了。
所以我们要懂得读诵的要领,就是老老实实的去念。但是这个当中,当你读经的时候,会有悟处,这不是你自己想的。自己确实没有想,但是读到那个地方,忽然有很多意思突然涌现出来,这是好境界。不能欢喜,一欢喜就著魔了,著了欢喜魔了,不能欢喜。要不要赶快记下来?不需要,用不著,过去就算了。这种情形,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,有第二次就会有第三次。时时都有悟处!这个没关系,这是好境界。这是常说的心清净了,心定了,看到这个经里面的时候,会有小悟,有大悟;能到彻悟,那就功夫纯粹成就了。这是说明读经的重要。
学佛,总是以经典为主。注解是菩萨、罗汉及佛的一些弟子们,他们对於经论的体会见解,只可以提供我们作参考,不能完全依据;完全依据,就有弊病。佛教我们「依法不依人」,法是经典,注解是人,他所说的与经相应,这值得我们作参考,我们可以看看,对我们有帮助。如果他所说的与经文不相应,我们就不必要看它,不必要听它,为什么?浪费时间。
时间非常宝贵。所以古大德有很多在晚年修行,因为到晚年时间就格外的珍惜。他的时间不多了,不敢浪费了,往往就是一部经、一句佛号,专精到这样的程度,他才有成就。年轻,认为时间还长,多看一点经典,浪费一点时间还不在乎!可是也应当想到,中国俗话常讲:「黄泉路上无老少」。你能保证你长寿吗?这些事实,我们如果多看看多想想,对自己会有很大的警惕,确确实实不敢浪费光阴,在现实的环境当中,没有比光阴更珍贵了。这是以读经来薰习成般若智慧。
『若以德用来比校者』,这个「德」,道德的德跟得失的得是一个意思,是一个讲法。假如就你修学之所得,修学的用途来讲,『各有一能』。修慈持戒的人,他得定;读诵大乘的人,他开智慧,这是各有一能。虽各有一能,那个能力,如果真实,如果达到一定的程度,他会贯通的。定里头有慧,慧里头有定,他能贯通的。在达不到这个标准的时候,不通,达到标准就通。所以三学是通的。
『即合上第三福第三句』,第三福是菩萨福。「三福」里面第一是人天,第二是声闻、缘觉,第三是菩萨。菩萨福里面有四句,第一个是发菩提心,第二句是深信因果,第三句是读诵大乘。所以这是属於第三福里面的第三句。再看下面这一段,这是第三个小段。
疏【三明修行六念者。所谓念佛法僧。念戒舍天等。此亦通合上第三福大乘之意义也。言念佛者。即专念阿弥陀佛口业功德。身业功德。意业功德。一切诸佛亦如是。又一心专念诸佛所证之法。并诸眷属菩萨僧。又念诸佛之戒。及念过去诸佛现在菩萨等。难作能作。难舍能舍。内舍外舍。内外舍。此等菩萨。但欲念法。不惜身财。行者等既念知此事。即须常作仰学前贤后圣舍身命意也。】
『六念』,这里讲得很清楚,前面是念佛、念法、念僧(念三宝),后面是念戒、念舍、念天,这个念是贯下去的。佛通常在一切大小乘教里面,都劝人修学六念。这个六念是正念,不是这个,那都叫邪念。
『修行六念者,所谓念佛法僧,念戒舍天等,此亦通合第三福大乘之意义也。』在大乘第三福里面,刚才说过了「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」,这个六念与这四句都有关系。
下面说,『言念佛者,即专念阿弥陀佛口业功德,身业功德,意业功德』。阿弥陀佛身口意三业功德在哪里?全都在《无量寿经》里面。佛教给我们念念不忘,也就是大势至菩萨在楞严会上给我们讲的「忆佛念佛」,这是教我们常常要忆念。
我们在大经上看到的阿弥陀佛,从初发心(修因)一直到成佛,成佛之后普度一切众生,身体力行,这属於身业。口业,赞叹、读诵、劝化,这是属於佛的口业。意业,四十八愿这是阿弥陀佛的意业。四十八愿,愿愿都是普度众生,圆成佛道。如果我们说得更具体一点,佛的三业,在《无量寿经》我们看得非常明显,经文里面有不少是阿弥陀佛自己的开示,世尊为我们转述的。弥陀之行,几乎大经四十八品,品品我们都能见到;特别是在三十二到三十七品,那是阿弥陀佛的真实行。这是念他的三业功德。
『一切诸佛亦如是。』念阿弥陀佛这个念法,念其他佛也是这个念法。我们念本师释迦牟尼佛,这是我们最亲切的一个榜样。释迦牟尼佛的口业,是说法四十九年,讲经三百余会,这是佛的口业。释迦牟尼佛的身业,八相成道,雪山六年苦行。当年示现在印度北面的喜马拉雅山,他出生的地方是尼泊尔,靠近喜马拉雅山,他的足迹一直到最南端的西南岛。一生教化众生,没有说是安安稳稳在一个地方长住,到处游化,这是身体。那个意业,释迦牟尼佛的意思是什么?跟阿弥陀佛一样,意思是希望我们能够接受弥陀法门,一心持名,求生净土,这是他真正的意思。所以善导大师讲:「如来所以兴出世,唯说弥陀本愿海」。
佛出现在世间,真正的意思是劝我们真正发心,念佛求生净土。因为到达净土,佛就放心了,这个人已经度他圆满了,圆满得度了。如果没有生到净土,佛度他没有圆满,还要常常去照顾他,为什么?他没有得到保障,时时刻刻有退堕的麻烦。他还有许多障碍,还有许多苦难,前途茫茫,要煞费苦心去照顾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释迦牟尼佛的责任没有了,那是阿弥陀佛的事情。己经交给阿弥陀佛了,他就放心了,什么都不必要顾虑了,这是圆满成佛。我们念释迦佛,这是佛的意义。十方一切诸佛如来,就同释迦佛一样。所以我们念佛,不仅仅是空空喊一句名号;喊一句名号,没有意思,最低限度要落实在「身语意」三业上。我们念这个佛号,那个虔诚恭敬的心自然就生起来了。真诚的恭敬,就是性德流露。念佛是什么?念佛是念性德。
『又一心专念诸佛所证之法。』这就是「念法」。前面讲过念佛,这讲念法。这个「念」是思惟,心里面常常想著佛所证之法。它这地方没有说,「佛所说之法」;也没有说,「佛所修之法」。他说「佛所证之法」,这个意味不一样。
如果说「他所说之法」,那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说的,现在集结的三藏经典,《大藏经》都是佛所说的,也都是佛所修的。如果说「佛所证之法」是什么?蕅益大师在《要解》里面给我们说得很清楚,佛是怎样成佛证果的,他用什么方法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那是他所证之法。蕅益大师说得很清楚,他是用念阿弥陀佛这个法门成佛的,念阿弥陀佛这个法门证得无上菩提。「一心专念诸佛所证之法」,这个法就是指净土三经,不是指其他法门。假如说「念他所说之法,所修之法」,那就要概括一切经。这里讲「所证之法」,这个意思不一样,我们真的能够看到善导大师的苦心。
『并诸眷属菩萨僧。』这是「念僧」。念僧,最重要的意思是见贤思齐。阿弥陀佛成佛以来才十劫,西方世界这些菩萨们都是这十劫之中,从十方世界去往生的。我们在过去十劫之中,曾经遇到这个法门,曾经修学过这个法门,没去得了。想想那些菩萨们,过去跟我同学同参,他们都去了,我今天落伍,落在这地方,惭愧的心就生起来了,向往的心就生起来。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、观音、势至与诸菩萨们都来接引;来接引的这些菩萨,都是自己过去生中的同参好友,他们先去了,现在看到你来了,跟到佛一同来欢迎你、来迎接你。如果与你没有缘的,他就不来了,你不认识!与你有缘的都来了,这一见面就都认识了。
你要问,那个地方熟人多吗?西方极乐世界的熟人多。除了西方极乐世界,在任何一个世界面孔都生疏,纵然过去生中有缘,见面也不认识。西方极乐世界一见面都认识了,为什么?弥陀本愿威神加持,使我们生生世世的事情统统都记起来了,都知道了,都明了了。那一个人那一生在那个地方,是同学、还是什么关系,全都知道了,所以熟人最多的、最不寂寞的是西方极乐世界。这些真的都是事实,念僧要常常想到这一点,我们的同参好友己经成就的人太多太多,现在都在极乐世界。
『又念诸佛之戒。』这一句就是念戒。这个「戒」在此地是广义,不是狭义的说法。这「戒」跟有一个言字边的「诫」,意思是相通的,就是佛对我们的教诫,不限於戒条。如果把它看作戒条,那范围太窄小了。也就是佛对我们的教训,佛对我们的教诲,在一切「经律论」之中,我们要常念。今天我们遵从佛、菩萨、祖师的教导,他劝我们专修,那我们就得一门深入。《无量寿经》、《观无量寿经》、《阿弥陀经》,祖师加进去的《普贤菩萨行愿品》、《大势至念佛圆通章》,合称为净土五经。五经里面,佛对我们的教诫,我们一生受用不尽,应当要遵守。这是念戒。
『及念过去诸佛现在菩萨等,难作能作,难舍能舍,内舍外舍,内外舍。此等菩萨,但欲念法,不惜身财。』这一段是「念舍」。过去诸佛,现在菩萨,都给我们做了榜样。我们要问:「他为什么能成就?」他能舍!我们过去生中跟他是同学同参,为什么我们不能成就,今天落在这个地步?说实在话,不肯舍,你放不下,所以落到这个地步。如果我们要想成就,跟他一样,那就必须要放下身心世界。他能舍的,我们要能舍;他能做的,我们也能做,必须要认真来学习。
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,我们的课明天圆满。
请掀开讲义,第九页当中第十一行,从「二」看起:
疏【二明读诵大乘者。此明众生性习不同。执法各异。前第一人。但用修慈持戒为能。次第二人。唯将读诵大乘为是。然戒即能持五乘三佛之机。法即薰成三贤十地万行之智慧。若以德用来比校者。各有一能。即合上第三福第三句云读诵大乘也。】
后面所说的与「三福」有很密切的关系,也可说是「三福」里面重要的开示。前面讲过「慈心不杀,具足戒行」,第二要说的是「读诵大乘」。
众生根性不相同,根性是怎么来的?可以说是无始劫以来,往昔生中的习气,一直带到这一生。世间人不知道这些事实,误会以为是遗传。佛法里面不讲遗传的,佛法里面完全说明是过去生中的习气。这个习气实在讲,他到这个地方来投胎,找到的父母或者眷属里面,总有一些习气跟他相同的,所谓「臭味相投」。假如他要不相投的话,我们俗话讲人要不投缘就很难相处,不投缘他就不会到这儿来投生,来投生就一定是很投缘的,因此有些习气就接近。
至於容貌、体质,这是与念头有关系。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,神识来投胎,找他的父母,大体上来说有四种缘。这四种缘,就是报恩、报怨、讨债、还债。如果没有这些关系,不会变成一家人,这一家人是这么一个关系。他来的时候与这个贪爱之心关系非常密切,如果没有贪心,他就不可能到这个世间来投生。所以佛家常讲:「爱不重不生娑婆。」你在娑婆世界的舍身受身,第一个要紧的条件就是贪爱。他来投生这一刹那,他喜欢他的父母,对父母生起染爱之心,於是乎就造成他这个相貌,相貌是这么来的。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是这么来的。所以生出来的时候,有的像父亲、像母亲,或像家亲眷属。他是那时候心想生的,所以相貌也会改变。
常言说得好,四十岁以前,这个相貌是受你投生那个时候的念头为主,那个时候造成的。四十岁之后,这个相貌就是你这一生当中,所造的善恶业,善恶业会改变你的相貌。所以容貌、身体,四十岁之后要自己负责任。为什么?受先天影响逐渐逐渐淡薄了,受这一生善恶念头业力,那个成分就占得多了。这是说到习染不相同。
所以对於种种法门的修学,他一接触与他过去生中,曾经学习的这个法门,他就特别容易也特别欢喜。过去生中没有学过这个法门,他一接触就非常困难,就很难接受。我们看许许多多同修对於种种法门,他的这个摄受的力量确实不相同,原因就在此地。
这里告诉我们,『众生性习不同』,所以『执法各异』。我们凡夫没有能力观机,就是观察众生的宿世因缘,凡夫没有这能力,佛、菩萨、阿罗汉有这个能力。阿罗汉能观一切众生五百世,他有这能力。五百世之前,阿罗汉的能力就达不到了,菩萨能观。菩萨这个位次有浅深不同,位次愈高的,智慧能力就愈大。到佛,智慧能力是究竟圆满的。所以他们能观机,说法就非常契合了,知道你过去生中,生生世世修的什么,现在给你讲这法门就很契机,听得很欢喜,很有受用。因此,佛为众生说出无量无边的法门,这是我们首先要明了的。
此地大师告诉我们,这是比喻前面一种人,『但用修慈持戒为能』。他修这个法门,他行,他也欢喜,他也有能力,有能力就是他有成就。他要不读诵大乘经典,单持戒就能成就吗?能!佛在《大集经》里面告诉我们,佛法分为三个时期,第一个是「正法时期」,戒律成就。慈悲心持戒他就能证果,他确实能断烦恼,能断习气,能开智慧,能证菩提,就行!
到「像法时期」,人的根性就劣了,单靠持戒就不能成就了。那是不是戒律有问题?说实在话,戒没问题,是持戒的人有问题。持戒人的心不像从前人心,那么样的真诚,那么样的善良,所以他虽然持戒,他的烦恼习气断不了!必须要修禅定,禅定成就!像法时期是禅定成就。到「末法时期」,人的根性比像法又要差了一等,烦恼习气很重,修禅定也不能成就。这又跟刚才说的一样,不是禅定理论方法有问题,是修学的人不契这个机。
正如同倓虚老法师所说的,他老人家常讲,他一生看到修禅定的人很多,他认识的非常多。他说得禅定的他见过,见过真正成就禅定的,有!真正开智慧、明心见性的人,他在一生当中,一个也没见到。禅要明心见性才算成就,得禅定不算成就。为什么?得禅定,果报在四禅天。诸位知道,四禅天是三界之内,没出三界,天福享尽了,还是要六道轮回。所以这个不是究竟,不算成就。这就可知根性要是不相应,法门就变成很困难。
佛说:「末法时期,净土成就。」净土就是念佛法门,佛在《大集经》里面所说的,我们生在末法时代,想想自己的根性,确确实实没有从前人那样殊胜,那么猛利。从什么地方来观察、来认识?就用经典里面所开导的,我们持戒,这个戒能清净吗?我们想修定,这个心能定得下来吗?这是非常明显的事实摆在我们眼前,我们静不下来、定不下来,那就老老实实依照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的教诲,「老实念佛,带业往生」,这是末法时期这个法门能成就。
「正法时期」的成就是讲证阿罗汉果,「像法时期」的成就是讲明心见性,「末法时期」的成就是讲带业往生,这的确又不相同。所以「修慈持戒为能」,我们明白这个事实,对於佛给我们讲的话,我们相信。譬如,在末法时期,修慈持戒,老实念佛,求愿往生,他就行!他就能成功。
第二种人,『唯将读诵大乘为是』。这个就是有读诵的习气,我们常讲喜欢读书,这个也是多生多劫的习气。你看很多小朋友喜欢玩,偶尔也会遇到有几个小朋友喜欢读书。他读书不是你教他的,他自己喜欢。他这种嗜好,不是后天培养的,他是先天的。不过在现在并不多见,但确确实实是有,我曾经见到过。小孩就是喜欢看书,给他一本书,他会老老实实坐几个钟点。这就是过去生中,喜欢读书,有读书的嗜好。
「读诵大乘」,大乘经典很多,有些契机的,他就生欢喜心,很容易接受,很容易领悟。这就证明过去生中曾经学习过,这一生遇到之后,接著再学就感觉到特别容易。如果过去生中没有修习过,这一次接触到,他就很生疏,就感觉得很困难。这是说到「读诵大乘」。
实在说佛法修学是累世的修行,积功累德;不是一生一世,而是生生世世的。积功累德,可以用在修持上,可以用在持戒上,也可以用在读诵大乘上,这是累积的。因此,我们对於一切学佛的人,他对於某一部经典、某一个法门很喜欢,你不必劝他改学另外的经论,用不著!你就劝他一门深入。他能不能求生净土?决定能!只要他回向求生西方,必定得生!不必专念《无量寿经》,专念《阿弥陀经》,用不著。如果他对净土经典非常喜欢、非常爱好,那就说明他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曾经修学过净土,对於净土缘很深。总而言之,与他的意愿爱好相投,学习起来就容易。
下面告诉我们,『然戒即能持五乘三佛之机』,持戒也有根性的。生活习惯有规律,喜欢守法,喜欢守规矩,像我们中国古人常讲喜欢守礼守法,这是过去生中有戒行薰修的种子,他看到规规矩矩的生活,他喜欢。有些过去没有这个业因种子的,他看到这样觉得这个生活太严肃了,太可怕了。这些我们也常常遇到,经典他很喜欢,这里面讲的理论他很喜欢,要跟他讲戒律,他就跑掉了。一举一动都犯戒,都造罪业,这怎么能学?这不能学了!所以对於持戒感觉得很困难。换句话说,经典的理论他很欢喜,劝他修行,他就为难了,这都是属於宿世根性的不相同。
理论是知见,戒律是行持。有理论,没有行持,这个理论毕竟是要落空,不能兑现的,所以理论跟行持是分不开的。持戒的人,一定要懂得理论;懂得理论的人,一定要严持戒律。戒律是我们行为的规范,理论是我们思想见解的依据,也就是经上常讲的正知正见的标准。实际上,这两者是一体的,古人专修,用心用得专,一样成了,那一面同时也得到了。
譬如念佛,尤其是有一些没有读过书,不识字的,这些人念佛,他只要一心称念,没有妄想,没有执著,念到一心不乱,他就开悟了,他样样都明了了,样样也都通达了。你也许要问,既然他真的开悟、通达、明了了,他为什么不讲经说法,他要往生呢?讲经说法一要有法缘,没有法缘,你纵然说得再好,人家不听你的。法缘,这是讲经说法第一个因素,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。所以有些人讲得不好,甚至於歪曲了经义,但是听的人很多,那是他的法缘殊胜。有些人是讲得真好,没人听,与那一方众生没有法缘。
在梁武帝的时代,四川有一位宝香法师,珍宝的「宝」,燃香的「香」。这个人是一个得道的高僧,开悟了的人,而且真的有神通。他在四川这一带教化众生,但是没人听他的;换句话说,大众对他没有一点尊敬心。有一天宝香法师座下的一位居士,大概到京师去办事,顺便去拜访宝志公。宝志公是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位大德。宝志公听说他从四川来,就笑著问他:「你们四川的香贵贱如何?」问四川的香,到底是贵,还是贱?他说:「我们四川的香,很贱,很便宜,不值钱。」宝志公说:「既然贱,为什么还不走?」这个人听了莫名其妙,不知道宝志公在讲什么话?实际上,宝志公是问那个宝香法师,他听的是烧的香,香不值钱。
他回到四川之后去见他的师父,就是宝香法师,告诉他见到宝志公。宝香法师问他:「宝志公跟你说些什么?」他就把这些话回说给他听,宝香禅师点点头。过几天他在那个庙门口挖了一个很大的坑,叫人在坑里头灌水,灌成一个小池塘。这位法师戒律精严,教化众生是劝人要持戒,要不杀生,要吃长素,没人听他的。这一天他一切准备好了,他开个法会,招待这些信徒。这天法会很特别,鸡鸭鱼肉统统都有。所以这些信徒很高兴:「今天法师跟我们一样开荤」,很高兴!看到宝香禅师也吃得很快乐。吃完之后,宝香禅师带著他们去看这个挖的池塘,他在池塘面前张开口吐出来,他吃的那些肉吐出来都是活的。大家都吓到,这才是真正的高僧。吐完之后,他老人家就往生走了。这才知道,宝志公讲的「既然人家轻贱你,为什么不走」?他就真听话,就真的走了。走了之后,才晓得这是一个高僧,当时在此地那么多年,没有认真去亲近他。
这是说明度众生,一定要与这个地方众生有缘。所以佛家常说:「佛不度无缘之人」。不是佛不愿意度他,是那个无缘之人不相信,不肯接受,那就没法子。佛的心是决定平等的,没有分别,没有执著,没有高下。众生要是执著,不相信,不接受,佛对他也无可奈何,是这个意思。
戒律里面,有五乘三佛。三佛是法身佛、报身佛、应化佛。五乘是佛、菩萨、声闻、天、人。佛门的戒律,我们就以本宗的经论来说,《观经》的「三福」,第一福是人天的戒律,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能把这个四句圆圆满满做到,你决定不堕三恶道,来生一定得人天福报。可是六道决定不是真实,六道是虚妄的。我们把它当作真实,这是看错了、想错了。六道轮回,真的是梦幻泡影。如果你真正觉悟了,不但人生是一场梦,六道也是一场梦。既然知道它是虚幻的梦境,我在这个地方何必认真?何必跟他计较?何必执著?自然你就看开了,心开意解,你的烦恼就去掉一大半了。
这是把事实真相看出来了,你再也不会念念为自己著想。今天你有财富,你有权力,财富权力就像梦中一样,借给你看看而已。如果你聪明,你真有智慧,你可以利用你的力量财富帮助一切众生,不会自己去贪图享受。自己贪图享受,那真是错到底了。藉著这个机缘,修清净心,这底下我们会念到修「舍」。「舍」里面包含著布施供养,利益众生,成就自己清净心,成就自己的大慈悲心,大慈悲行。藉著这个来修真的大慈悲心、大慈悲行,这是真实的;清净心,平等心,这是真实的。用它来修真实的,这是真正有智慧的人,他一定会这么作法。
凡夫迷惑颠倒,有了这个机会,不但不能修真,他在那里造罪业,作威作福,欺压善良,那就造无边的罪业。所以觉悟了的人,知道三界六道不是我们久居之处。实在讲,你根本不可能久居,完全凭业力主宰,自己是一点都作不了主,随业迁流,真苦!因此,人天的善法,我们要修。修了,决定不执著,决定不贪图,把这点善法回向求生净土,这就对了。小乘戒律,这是超越三界了。
声闻的戒律、菩萨的戒律是自利利他,小乘戒律是纯属自利。大乘菩萨戒律是利益众生的。换句话说,小乘是出世的,大乘是入世的。出去之后,回来叫倒驾慈航,帮助众生。所以大乘戒律是建立在小乘戒律的基础上,出离之后再回头,这叫菩萨戒。不是只在世间,不能出世,那哪里是菩萨,那是凡夫戒,这个要知道。
小乘的戒律是比丘戒、比丘尼戒,真正讲的戒条确实不多。比丘戒里面,纯属於戒条的总共只有十七条。前面有四波罗夷,就是四重戒;后面十三僧残,这是戒律,十三加四共十七条。往下有二百多条,都是属於威仪,以我们今天的话来说,所谓礼节风度,属於这些。而戒律当中,又以四重戒为根本戒。这个四重戒,就是杀、盗、淫、妄,这四种叫根本大戒。五戒里面有这四条,十戒里也有这四条,比丘、比丘尼戒都有这个四条,菩萨戒前面也是这四条。可见得一切戒律前面四条都是「杀盗淫妄」,这叫根本大戒。
在现代这个社会里面,讲经讲论我们时有所闻,常常听到,讲戒律的很少,没听说过。为什么?这里面有两个因素。第一个,自己持戒就不圆满,讲到戒律,自己很难说得出口。第二个,大家也不愿意听,听到这个也不能做,这个也犯罪,算了不学了,不愿意听。所以戒律现在讲的人很少很少。虽然它非常重要,讲的人少,研究探讨的人少,自己也不知道怎样去修,於是乎对於一切法门,修学成就上,造成了严重的障碍。
修行为什么不能成就?第一个因素就是没有持戒。这是真的第一个因素。念佛的人,不能往生,什么原因?心不清净。心为什么不清净?没有持戒!你要往生,它也属於第一个因素。所以「三无漏学」里,「因戒生定」。我们念佛人这个定就是清净心,就是一心不乱。清净心从哪来的?一心不乱从哪来的?从持戒来的。我们没有学过戒律,其实你如果说没学过戒律,那你就错了。《无量寿经》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就是戒律,你要把它做到,那就是持戒了。
我们这一次这一会到明天就圆满了。圆满之后,我到洛杉矶、到达拉斯去一趟。回来之后,我们还有一个月的时间,大概还有四星期,我选了《楞严经》上两段的经文来跟大家报告。第一段是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,这是我们净土五经之一,非常重要。另一段选的是《楞严经》上的「四种清净明诲」,这一段讲什么?就是讲「杀盗淫妄」。《楞严》上说得详细、说得明白,让我们知道,这个重戒不但事上不能犯,要从心上断掉,没有这个意念,这个人念佛往生决定是上品上生。所以对於这些障碍往生的法门,我们首先要把它认识清楚,然后远离这些障碍,我们往生才真正有把握。所以后面有四个星期的时间,跟诸位来讨论这两段经文。
『法』是经典里面的理论、方法、境界,它的作用是能够『薰成三贤十地万行之智慧』。三贤是菩萨,就是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,它一共有三十个阶级。三十个阶级我们称为三贤,这是贤人。十地,我们称为圣人,十地是从初地到十地,总共有十个位次。三贤十圣合起来是四十个位次。《华严经》上常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里面就是三贤十圣,再加上一个等觉菩萨是四十一位次,四十一个阶级。
菩萨不同的阶级,怎么分的?从智慧上分的,从断证上分的。持戒,它的作用是改过自新,断恶修善,防微杜渐,使修定没有障碍。去掉禅定的障碍,使禅定能够顺利得到。定是清净心,是平等心。心,果然达到清净平等,它起的作用,就是「智照」,以智慧照外面的境界。像《心经》里面所讲的:「观自在菩萨,照见五蕴皆空」。「五蕴皆空」是讲三界六道,三界六道不是真的,《金刚经》上讲的「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」,这是把真相见到。所以,因定开慧。三贤十圣的定功浅深不一样,智慧大小有差别,从这个地方建立四十一个阶级。
诸位要知道,这四十一个阶级是佛为我们方便说的。你要问那些菩萨们:「你是什么地位的菩萨?」他要说:「我证得初住菩萨。那个时候,我证得初地菩萨了。」他的程度跟我们一样。为什么?他有分别、有执著。有分别,有执著,才有三贤十圣。那个地方,心清净平等,没有分别,没有执著,所以那个法界叫一真法界。
三贤位的初住菩萨就入一真法界了,没有分别,没有执著。没有分别,没有执著,但是他实实在在定功有浅深不同,智慧有大小不一样。不管是大是小,他都没有执著,他也没有分别。离开分别执著,他的境界是平等的。对我们来讲,真的是不可思议!我们凡夫总是起心动念要追根究柢,问这个、问那个,全是妄想;菩萨没这回事情。
大乘经典不断在薰习,这就是读诵大乘要紧。读诵,要专心读诵,要知道读诵的要领。这个要领,就是马鸣菩萨在《起信论》里面教给我们的「离言说相,离名字相,离心缘相」。你要是抓到这个要领,你读经是修定,读经是修慧。有定有慧,戒行自然在其中,所以读诵是「戒定慧」三学一次完成。你念一个钟点,就是修一个钟点的戒定慧;你念两个钟点,是修两个钟点的戒定慧。这是你会读!
怎么知道他是修戒定慧?戒学的纲领是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」,从人天戒到菩萨戒,总不能违背这个原则。我们读经,专心在那里读经,连一个坏念头都不起,那就是「诸恶莫作」了,诸恶不作了!经典是佛从真如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真言,没有比这个更善了,所以读经就是「众善奉行」,尤其是《无量寿经》。由此可知,我读经的时候,五乘的「戒学」圆满具足。读经要专心,专心一致就是修定,就是「定学」。一部经典展开来,从头念到尾,清清楚楚,字字分明,没有念错,没有念漏掉,没有念颠倒,这是「慧学」。
这个「慧」是什么慧?这个慧叫根本智,这是修真实的智慧。根本智是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「般若无知」,根本智就是无知。无知怎么算智慧?无知是它没起作用,它起作用是无所不知。我们现在是有知,因为你有知,所以你就有所不知,你不知道的太多了。你要想什么都知道,行!你先学无知,无知起作用才无所不知。所以诸位要知道,真正的智慧是无知。
《心经》末后,「无智亦无得」。无得是圆满的证得,无知是真实的智慧。我们凡夫看到「无知无得」就讨厌,无知那就是笨蛋一个;无得,我学什么?学到最后什么也得不到。他不晓得,无知是真知,无知是没有妄想、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那个智慧才真。为什么说无得?你所证得的都是你自性里本来具足的。
即使往生西方世界,西方世界经上讲的依正庄严,没错,你有没有得到?到那个时候,你才恍然大悟,是我自性当中本来具足,不是从外面得来的。真的是「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,圆满菩提,归无所得」,全是自家本有的。只是从前有障碍,本有的德能显现不出来,现在这个障碍去掉了,本有的智慧德能显露出来而已,不是真的有所得。这个是要靠大乘经典,认真不断地去薰习。
读诵就是薰习。所以当我们读经,不要去研究经里头什么意思,这是很大的忌讳。为什么?一有念头,就落在意识里去了,那就错了,那就变成我们凡夫读书。凡夫读书为什么他不能开悟?他用意识心去读,意识心里有分别、有妄想、有执著,用这样的心去读,决定不能开悟,能够增长世智辩聪;换句话说,能够增长你的妄想,不能增长智慧,这要知道。
世间很多人都羡慕才子,世间人看到才子都很羡慕,诗词歌赋都作得很好。佛门里面有一句话,说:「自古诗人妄想多」。全搞的是六道轮回,与了生死出三界毫无关涉。这都是我们要真正觉悟的,决定不能搞这些事情。真正开悟了,本性里面有这个能力。这个能力显露,可以用它来作接引众生的工具。所以佛门里面也有诗词歌赋这类东西,用它作弘法利生,用它作觉悟众生用的;不是去迷惑颠倒众生用的,它用途就不一样了。
所以我们要懂得读诵的要领,就是老老实实的去念。但是这个当中,当你读经的时候,会有悟处,这不是你自己想的。自己确实没有想,但是读到那个地方,忽然有很多意思突然涌现出来,这是好境界。不能欢喜,一欢喜就著魔了,著了欢喜魔了,不能欢喜。要不要赶快记下来?不需要,用不著,过去就算了。这种情形,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,有第二次就会有第三次。时时都有悟处!这个没关系,这是好境界。这是常说的心清净了,心定了,看到这个经里面的时候,会有小悟,有大悟;能到彻悟,那就功夫纯粹成就了。这是说明读经的重要。
学佛,总是以经典为主。注解是菩萨、罗汉及佛的一些弟子们,他们对於经论的体会见解,只可以提供我们作参考,不能完全依据;完全依据,就有弊病。佛教我们「依法不依人」,法是经典,注解是人,他所说的与经相应,这值得我们作参考,我们可以看看,对我们有帮助。如果他所说的与经文不相应,我们就不必要看它,不必要听它,为什么?浪费时间。
时间非常宝贵。所以古大德有很多在晚年修行,因为到晚年时间就格外的珍惜。他的时间不多了,不敢浪费了,往往就是一部经、一句佛号,专精到这样的程度,他才有成就。年轻,认为时间还长,多看一点经典,浪费一点时间还不在乎!可是也应当想到,中国俗话常讲:「黄泉路上无老少」。你能保证你长寿吗?这些事实,我们如果多看看多想想,对自己会有很大的警惕,确确实实不敢浪费光阴,在现实的环境当中,没有比光阴更珍贵了。这是以读经来薰习成般若智慧。
『若以德用来比校者』,这个「德」,道德的德跟得失的得是一个意思,是一个讲法。假如就你修学之所得,修学的用途来讲,『各有一能』。修慈持戒的人,他得定;读诵大乘的人,他开智慧,这是各有一能。虽各有一能,那个能力,如果真实,如果达到一定的程度,他会贯通的。定里头有慧,慧里头有定,他能贯通的。在达不到这个标准的时候,不通,达到标准就通。所以三学是通的。
『即合上第三福第三句』,第三福是菩萨福。「三福」里面第一是人天,第二是声闻、缘觉,第三是菩萨。菩萨福里面有四句,第一个是发菩提心,第二句是深信因果,第三句是读诵大乘。所以这是属於第三福里面的第三句。再看下面这一段,这是第三个小段。
疏【三明修行六念者。所谓念佛法僧。念戒舍天等。此亦通合上第三福大乘之意义也。言念佛者。即专念阿弥陀佛口业功德。身业功德。意业功德。一切诸佛亦如是。又一心专念诸佛所证之法。并诸眷属菩萨僧。又念诸佛之戒。及念过去诸佛现在菩萨等。难作能作。难舍能舍。内舍外舍。内外舍。此等菩萨。但欲念法。不惜身财。行者等既念知此事。即须常作仰学前贤后圣舍身命意也。】
『六念』,这里讲得很清楚,前面是念佛、念法、念僧(念三宝),后面是念戒、念舍、念天,这个念是贯下去的。佛通常在一切大小乘教里面,都劝人修学六念。这个六念是正念,不是这个,那都叫邪念。
『修行六念者,所谓念佛法僧,念戒舍天等,此亦通合第三福大乘之意义也。』在大乘第三福里面,刚才说过了「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」,这个六念与这四句都有关系。
下面说,『言念佛者,即专念阿弥陀佛口业功德,身业功德,意业功德』。阿弥陀佛身口意三业功德在哪里?全都在《无量寿经》里面。佛教给我们念念不忘,也就是大势至菩萨在楞严会上给我们讲的「忆佛念佛」,这是教我们常常要忆念。
我们在大经上看到的阿弥陀佛,从初发心(修因)一直到成佛,成佛之后普度一切众生,身体力行,这属於身业。口业,赞叹、读诵、劝化,这是属於佛的口业。意业,四十八愿这是阿弥陀佛的意业。四十八愿,愿愿都是普度众生,圆成佛道。如果我们说得更具体一点,佛的三业,在《无量寿经》我们看得非常明显,经文里面有不少是阿弥陀佛自己的开示,世尊为我们转述的。弥陀之行,几乎大经四十八品,品品我们都能见到;特别是在三十二到三十七品,那是阿弥陀佛的真实行。这是念他的三业功德。
『一切诸佛亦如是。』念阿弥陀佛这个念法,念其他佛也是这个念法。我们念本师释迦牟尼佛,这是我们最亲切的一个榜样。释迦牟尼佛的口业,是说法四十九年,讲经三百余会,这是佛的口业。释迦牟尼佛的身业,八相成道,雪山六年苦行。当年示现在印度北面的喜马拉雅山,他出生的地方是尼泊尔,靠近喜马拉雅山,他的足迹一直到最南端的西南岛。一生教化众生,没有说是安安稳稳在一个地方长住,到处游化,这是身体。那个意业,释迦牟尼佛的意思是什么?跟阿弥陀佛一样,意思是希望我们能够接受弥陀法门,一心持名,求生净土,这是他真正的意思。所以善导大师讲:「如来所以兴出世,唯说弥陀本愿海」。
佛出现在世间,真正的意思是劝我们真正发心,念佛求生净土。因为到达净土,佛就放心了,这个人已经度他圆满了,圆满得度了。如果没有生到净土,佛度他没有圆满,还要常常去照顾他,为什么?他没有得到保障,时时刻刻有退堕的麻烦。他还有许多障碍,还有许多苦难,前途茫茫,要煞费苦心去照顾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释迦牟尼佛的责任没有了,那是阿弥陀佛的事情。己经交给阿弥陀佛了,他就放心了,什么都不必要顾虑了,这是圆满成佛。我们念释迦佛,这是佛的意义。十方一切诸佛如来,就同释迦佛一样。所以我们念佛,不仅仅是空空喊一句名号;喊一句名号,没有意思,最低限度要落实在「身语意」三业上。我们念这个佛号,那个虔诚恭敬的心自然就生起来了。真诚的恭敬,就是性德流露。念佛是什么?念佛是念性德。
『又一心专念诸佛所证之法。』这就是「念法」。前面讲过念佛,这讲念法。这个「念」是思惟,心里面常常想著佛所证之法。它这地方没有说,「佛所说之法」;也没有说,「佛所修之法」。他说「佛所证之法」,这个意味不一样。
如果说「他所说之法」,那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说的,现在集结的三藏经典,《大藏经》都是佛所说的,也都是佛所修的。如果说「佛所证之法」是什么?蕅益大师在《要解》里面给我们说得很清楚,佛是怎样成佛证果的,他用什么方法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那是他所证之法。蕅益大师说得很清楚,他是用念阿弥陀佛这个法门成佛的,念阿弥陀佛这个法门证得无上菩提。「一心专念诸佛所证之法」,这个法就是指净土三经,不是指其他法门。假如说「念他所说之法,所修之法」,那就要概括一切经。这里讲「所证之法」,这个意思不一样,我们真的能够看到善导大师的苦心。
『并诸眷属菩萨僧。』这是「念僧」。念僧,最重要的意思是见贤思齐。阿弥陀佛成佛以来才十劫,西方世界这些菩萨们都是这十劫之中,从十方世界去往生的。我们在过去十劫之中,曾经遇到这个法门,曾经修学过这个法门,没去得了。想想那些菩萨们,过去跟我同学同参,他们都去了,我今天落伍,落在这地方,惭愧的心就生起来了,向往的心就生起来。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、观音、势至与诸菩萨们都来接引;来接引的这些菩萨,都是自己过去生中的同参好友,他们先去了,现在看到你来了,跟到佛一同来欢迎你、来迎接你。如果与你没有缘的,他就不来了,你不认识!与你有缘的都来了,这一见面就都认识了。
你要问,那个地方熟人多吗?西方极乐世界的熟人多。除了西方极乐世界,在任何一个世界面孔都生疏,纵然过去生中有缘,见面也不认识。西方极乐世界一见面都认识了,为什么?弥陀本愿威神加持,使我们生生世世的事情统统都记起来了,都知道了,都明了了。那一个人那一生在那个地方,是同学、还是什么关系,全都知道了,所以熟人最多的、最不寂寞的是西方极乐世界。这些真的都是事实,念僧要常常想到这一点,我们的同参好友己经成就的人太多太多,现在都在极乐世界。
『又念诸佛之戒。』这一句就是念戒。这个「戒」在此地是广义,不是狭义的说法。这「戒」跟有一个言字边的「诫」,意思是相通的,就是佛对我们的教诫,不限於戒条。如果把它看作戒条,那范围太窄小了。也就是佛对我们的教训,佛对我们的教诲,在一切「经律论」之中,我们要常念。今天我们遵从佛、菩萨、祖师的教导,他劝我们专修,那我们就得一门深入。《无量寿经》、《观无量寿经》、《阿弥陀经》,祖师加进去的《普贤菩萨行愿品》、《大势至念佛圆通章》,合称为净土五经。五经里面,佛对我们的教诫,我们一生受用不尽,应当要遵守。这是念戒。
『及念过去诸佛现在菩萨等,难作能作,难舍能舍,内舍外舍,内外舍。此等菩萨,但欲念法,不惜身财。』这一段是「念舍」。过去诸佛,现在菩萨,都给我们做了榜样。我们要问:「他为什么能成就?」他能舍!我们过去生中跟他是同学同参,为什么我们不能成就,今天落在这个地步?说实在话,不肯舍,你放不下,所以落到这个地步。如果我们要想成就,跟他一样,那就必须要放下身心世界。他能舍的,我们要能舍;他能做的,我们也能做,必须要认真来学习。
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,我们的课明天圆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