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(第二十五集) 1988/2 台湾大专讲座 档名:03-001-0025
底下这段经文是说这个人往生的瑞相。虽然见到是化佛,就是西方三圣的化身,我们也不能看轻,化身非真佛,你这样想法就错了,化身还是真佛。化身的相好庄严跟真佛很相似,但是身就没有那么大,所以你看到佛来,那个佛就跟我们人差不多大,差不多高,这见的是化身。前面讲,佛的身相都非常的高大。甚至於有些人,这老人过去的时候确实见到佛来接引。佛的身相不太大,有时候看到的比人的身量还小,但确实是佛来接引,这是没错的,往往这些瑞相使家里人生起信心。美国达拉斯佛教会的董事长,蔡文雄居士,他就是因为见到佛相才信佛的。他父亲过世的时候也是念佛往生,他看到佛来接引,他只看到一尊,就是阿弥陀佛,没有看到观音势至。而且这个佛相是坐相,不是站相,出现在他房子的窗户上,他说大概有十几分钟,所以不是眼睛看花,一看就没有了。十几分钟这个相才消失,他看得很真切,一点都没错。他是从这个地方发心信佛,佛来接引,他看到的。
底下经文叙说化佛来迎接他、称赞他:
【以汝称名故。】
因为你念佛。
【诸罪消灭。我来迎汝。】
来接引他。念佛灭罪怎么灭法,你自己要晓得,如果只念这句佛号,心理完全没有改变,念是念,罪没有灭,只可以说没有继续再造罪,因为念佛不会造罪,就是没有继续再造罪,罪并没有消灭掉。如果你能转变念头,罪就灭了,所以诸位一定要懂这个道理。
【作是语已。行者即见化佛光明。】
这也是佛光照注这个人。
【遍满其室。】
佛光照的时候也是给你加持。所以念佛,你要是念到能伏烦恼,佛光一照你烦恼就断,这是佛力的加持,所以《弥陀经》上讲的一心不乱,玄奘大师不反对,就是这个道理。梵文原本上不是一心不乱,是系心不乱,你看玄奘大师的译本就晓得是系心不乱。鸠摩罗什把它翻成一心不乱,一心不乱就在临命终时佛光加持使你得到的,所以他不算错。
【见已欢喜。即便命终。】
可见得往生是活著往生的,命终之前看到佛,跟佛走的,不是死了以后才走的。诸位要晓得,凡是往生都是活著去的。
【乘宝莲华。随化佛后。生宝池中。】
这是到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里面化生。莲花都是自己栽培的,你在此地发心求愿往生,七宝池里面就长一朵莲花。你念的功夫愈切,就是念得很如法、很得力,真正能伏烦恼、断烦恼,能转识成智,你这朵莲花就愈长愈大,光色就愈来愈好。所以大本经讲莲花小的有一由旬,十由旬、百由旬、千由旬,美不胜收。我们为将来打算就要认真学佛,到西方极乐世界一看到哪个莲花大,你说当时你为什么不努力?你要是认真努力,你也有大莲花,这是要认真用功的。
【经七七日。莲华乃敷。】
『敷』就是开了,他要经过七七四十九天,莲花才开。
【当华敷时。大悲观世音菩萨。及大势至菩萨。放大光明。住其人前。为说甚深十二部经。】
因为他从前曾经听过经,听的经不甚理解,到了西方极乐世界,观音势至给他重讲,这一讲,一听,他就大彻大悟。
【闻已信解。发无上道心。经十小劫。具百法明门。得入初地。】
这个『初地』是别教初地,就是圆教的初住,换句话说,就得理一心不乱。诸位不要看十小劫这时间很长,其实很短,怎么说很短?我们要从别的法门修,修到须陀洹开始,从这里才算起,须陀洹以前不算数,从须陀洹算起要修满一个阿僧只劫才到这个地位。你这里十小劫就到了,太快了,从须陀洹算起,算一个阿僧只劫,不能比,速度太快,譬如人家要两年,你两个小时就成就,太快了,实在是当生成就的佛法。
【是名下品上生者。】
所以看下品上生以及中品下生,可以说与我们现前这个状况完全相同,所以我们真是学佛要往生的时候都是在这个品位,但是你自己努力确实能够争取上三品,决定不是说我们不可能上品上生,决定可能,你把这部经仔细研究,是可能的。你只要修上品的因就得上品果,如果像我们现在这种修法,修得很如法,也是中品以及下品上生的果。
注解里面有一句很重要,在一百五十三面第一行第三句,「若在生前」,就是像我们现在这个时代。「值遇知识」,就是你遇到真正善知识,「教以称佛」,就是把念佛法门的道理、方法、境界统统教给你,你遇缘好,「则中上品可希冀矣」,中品、上品我们都有希望,真是善导大师讲的遇缘不同。古德在《无量寿经》里面所说的,这个因缘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,这句话讲得完全正确,没有一丝毫夸张。你遇到这殊胜的因缘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一天,你遇到了,把这个事情的眉目才搞清楚。我们这一会就是希有难逢之一日,虽然没讲清楚,大致给你都说出来,路指出来要你自己去走,那就是三经合参。
三经的注解,《无量寿经》以黄念祖的注解为主。《弥陀经》是以《要解》与《疏钞》为主修。《观无量寿佛经》是以《妙宗钞》,《观经疏钞演义》是《妙宗钞》的引导,你念了这个再念《妙宗钞》就不困难。以《妙宗钞》,以善导大师的《四帖疏》,用这两种注解为主。净土三经的注疏你合起来研究,你这一生有把握往生,确实有把握。再看底下一段,下品中生:
【佛告阿难及韦提希。下品中生者。或有众生。毁犯五戒八戒。及具足戒。】
这就是破戒之人。
【如此愚人。偷僧只物。盗现前僧物。不净说法。无有惭愧。以诸恶业。而自庄严。如此罪人。以恶业故。应堕地狱。命欲终时。地狱众火。一时俱至。遇善知识。以大慈悲。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。广赞彼佛光明神力。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。此人闻已。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。地狱猛火。化为清凉风。】
到这个地方是一段。我们看到这一段,再看看现前佛教界,这样的人确实是有,尤其要反省我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?这点非常重要。如果一反省,我自己确实是这类人,那你就得要小心,换句话说,你要不往生西方,将来就堕地狱,你就这两条路。前面的还有饿鬼、畜生、人天可以选择,这没有选择,往生不成就堕地狱,这个事情麻烦大,你要格外努力用功,非求往生不可。宋朝莹珂法师就是那样的人,他念佛往生,他之所以会念佛往生就是因为他晓得他要堕地狱,他一生所造的罪业跟这部经上讲的完全一样,所以他知道,如果想不堕地狱,那非求往生不可,在《往生传》里面可以看得到。依照这个方法真干,这才能自己救自己。
破戒这容易懂。『偷僧只物』,僧只物就是常住之物,寺庙里面常住的。常住物,他要向十方众生结罪。过去寺院丛林是属於整个佛教僧团的,所以你偷他一样东西,你得罪谁?得罪尽虚空遍法界所有的出家人,这个事情麻烦,这个罪太重了,算不清的。所以常住物决定不能偷盗,应当加以爱护,就是无意损坏,罪过都很深。但是现在一般的寺庙,这寺庙常住物有人要偷盗的时候,没有那么重的罪,为什么没有那么重的罪?现在的寺庙不是十方道场,都是属於私有财产,不是十方的,十方的那个就不得了。现在寺庙都是属於自己的,产权也是自己的,哪个人要来想挂单,我高兴让他住就让他住,我不高兴就可以不让他住;他来了,我喜欢他就招待他吃一餐饭,我不喜欢他,理都不理他,这不是十方的。十方那个常住,只要是出家人,你是真正受过戒的,你到那里挂单,不能拒绝,你到那里,一定他要供养,所以一切寺庙等於都是出家人自己的家一样。出了家,没有家,所有寺庙都是你自己的家,那个道场叫十方道场。现在在台湾,我没有看到有十方道场,我们去哪个庙里都跟那个庙里住持当家都有人情的,都有私交关系的,这才行;没有关系的,人家不会接待我们。所以这是现代可以说没有了,没有也不应该盗,盗总是犯盗戒,就是罪过没有这么重。
『盗现前僧物』,这「现前」有两种,这个注子里头,有常住、十方常住、现前、十方现前。僧只物是寺庙里面这些不动产,他的土地、房屋,你不能够占有。现前僧物就是动产,就是常住物,柴米油盐酱醋茶,人家可以拿得去的,出家人衣食住行生活所需要的这些物资,这就是现前僧物。什么叫十方现前?这出家人过世后所遗留的东西,譬如他还遗留有衣服,甚至於还遗留著有钱财,这个衣服、钱财没有经过寺庙大众开会、处分,应该怎么样分配之前,他遗留下来的财物叫十方现前。如果开会通过要怎么样的分配,那就变成这现前的现前,注解里头说得很详细。
什么叫『不净说法』?讲经说法的目的在名闻利养,这就不净。人家请我讲经先要商量供养多少钱,如果钱太少我不去讲,这个不干净。甚至还有钱他不要,他要打知名度,这也不行,总是为了名闻利养去讲经说法,这个叫不净说法,这都是有罪过的。
『无有惭愧,以诸恶业,而自庄严』,天天在那里造作恶业不晓得,以为这恶业是他的本事,是他的光荣,他名闻利养都得到了。『如此罪人,以恶业故』,他将来必定堕地狱。一个僧团里面一切的受用是平等的,不平等的受用都是侵犯常住,所以团体生活有团体生活的规矩。
他在临命终的时候,这个时候后悔都很难,必须真正的忏悔,改过自新,晓得过去所做的统统做错了,从此以后永不再造,要发这勇猛的心,他这个罪业才能够消除,所以这是在临命终时遇到真正善知识帮助他。正如同莹珂法师一样,他是没有在临命终时,他觉悟得快,因为他也是常常看经,经上这一对照,也许就是看到这部经,就晓得将来必定堕地狱,恐怖的心生起来了。所以他求教於他的同参道友,同参告诉他,劝他念佛,给他《往生传》看,看了之后,激发自己的道心,知道唯一一条生路就是求生净土。他念了三天佛,把阿弥陀佛念来了,再过三天他往生了,他也没有害病,他那个道友是他真正的善知识。有些人自以为聪明,至死都不悟的,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。
大家总要觉悟到,人一生最大的事情是生死大事,实在上这个话要讲死生大事,为什么?我们这里死了,底下又来生,他就生了。好死决定好生,你要记住这个道理。人在死的时候清楚明白不颠倒,这个人决定不堕恶道;糊里糊涂,他才会堕恶道。清清楚楚,谁愿意到恶道去?不会的。所以你看到一个人临死的时候要是迷惑颠倒,那都是三恶道;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纵然不学佛,他来生也是人天果报。所以死是大事,决定不能糊涂,不能迷惑颠倒。临终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没有痛苦,他最后一声佛号决定往生,所以临终一念十念都能往生,决定在临终的一念。你一生念佛,临终迷惑就完了,你还是六道轮回。所以我们讲修福,修什么福报?修临终那一念清清楚楚的福报,这是真正的福报,不要走得迷惑颠倒。当然最好,看多少人都能够预知时至,我们为什么不能预知时至?说老实话,之所以不能预知时至,就是你牵肠挂肚的事情太多,你放不下。你真正一切放下,哪有不知道的事情?所以一定要放下,心里头二六时中只挂念阿弥陀佛,这就对了,决定不会错。
所以他在临终遇到善知识劝他念佛,给他说净土的好处。往生净土不难,只要真正回心转意,真正忏悔。所以下品往生要具足三个条件,第一个自己清楚,你迷惑颠倒,善知识再劝,他听不进去,他听不明白,这没有办法,他也念不出来,所以第一个要自己清楚。第二个要遇到真正善知识,第三个是真正忏悔,真正发悔改之心,这样发愿往生他才能够去。所以要晓得这个条件在临命终时要具足实在不容易,这不是侥幸能够得到的。
我们再看下面文,他真正这机缘成熟了,境界马上就变了,『地狱猛火,化为清凉风』。
【吹诸天华。华上皆有化佛菩萨。迎接此人。】
临终佛来接引。
【如一念顷。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。经於六劫。莲华乃敷。】
前面下品上生的,七七日莲花就开了;下品中生的就要经六劫,花才开,为什么?造的业太重,忏悔的力量也不是非常强,虽然是真正忏悔,力量不是绝对的强。
【观世音大势至。以梵音声安慰彼人。为说大乘甚深经典。闻此法已。应时即发无上道心。是名下品中生者。】
这都容易懂。再看下品下生章:
【佛告阿难及韦提希。下品下生者。或有众生。作不善业。五逆十恶。】
这个罪是极重的,比前面那个罪还要重。
【具诸不善。如此愚人。以恶业故。应堕恶道。经历多劫。】
就是决定堕阿鼻地狱。
【受苦无穷。如此愚人。临命终时。遇善知识种种安慰。为说妙法。教令念佛。彼人苦逼。不遑念佛。善友告言。汝若不能念彼佛者。应称无量寿佛。如是至心。令声不绝。具足十念。称南无阿弥陀佛。称佛名故。於念念中。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。】
下品下生章看起来好像很容易,这个人只是在临终的时候才闻到佛法,一生从来都没有闻过佛法的,造这个罪业是成了习惯,恶习气太深,临死的时候地狱相现前,像什么人?像唐朝的张善和,张善和就是这样下品下生的。他是个屠夫,一生杀牛,杀业太重,临命终时他看到许多牛头人来向他讨命,这是地狱相现前,他是恐怖极了,大声叫救命。他的运气好,缘好,正好就有一位出家人从他门口经过,听到他喊救命,就看看什么事情。他就讲好多牛头人问他要命,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来不及,这位出家人就劝他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点一把香叫他拿在手上,叫他大声的念,念不到十声,他就说「牛头人不见了,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了」,他往生了。这桩事情看起来容易,智者大师在《十疑论》里头把这个事情辨别得详详细细。这样的人,张善和临命终时心不颠倒,这是不容易,他必定是过去生中修的有很大的善根才遇到这个缘。临命终时不颠倒,劝他,他真肯听,他真正认错,过去杀生错了,真正认错,真正忏悔,所以他是为苦逼,真是叫临时抱佛脚,这是十念念佛往生的一个证据,《往生传》里头确实有这个人,确实是像经上讲的这个样子,过去善根深厚。
假如一病不起,不省人事,那就没有法子,我们见到这样走的人很多。不要说别的,我初出家的时候就遇到一位居士,是圆山念佛会的副会长,林道棨居士,福州人,他会敲法器,每个星期念佛会来领众,临命终时一塌糊涂。他是得癌症过世的,非常的痛苦,痛苦到听到佛法就讨厌,大家就给他助念,他不让人助念,听到佛号就反对,就要骂人,佛都不能念,不但自己不能念,不准别人念,这样走的,你说这个业障多重!所以我们看看这个经典上讲,这念佛往生不是简单事情,他造的什么业我们就不知道了。
所以诸位要记住,学佛有没有成就要看临终那一著。你平常造善造恶、自欺欺人,人家看不出来,甚至於对你恭敬赞叹,走的时候尾巴露出来,原形毕现,决定骗不了人。所以今天我深深的感觉出家人不如在家人,因为我看到好多往生的,预知时至的,站著走的,坐著走的,都是在家人,看到许多出家人都是躺著走的,都是病苦不堪走的。为什么?在家人虽然造业,造得轻,出家人跟在家人造一样的业,出家人的罪比在家人重十倍都不止。在家人造罪业,他没有受戒;出家人受了戒,这个罪就加重。而且出家人造罪还有个最大的罪名,破和合僧,破坏佛教的形象,这个不得了,十方诸佛都不原谅你。出家人是代表僧团,代表佛法,你要让一切众生见到你起恭敬心,起效法的心理,他能发心学佛。你做得不像样,一切众生看到,这个佛不能学,你看看那出家人这样子,还能学?换句话说,你把整个佛法破坏了,这个罪过太重。所以俗话常说,说得不无道理,「地狱门前僧道多」,哪个下地狱?出家人下地狱,所以出家很不容易。
出家的责任就是要弘法利生,如果说修行,修行不用出家,在家就可以修行。就好像你们念师范做老师,做老师就要教学。我又要做老师,又不要教学,这什么老师?我没做错事情,我又没害人,没有害人你就要受处分,为什么?你的责任没尽到。我办学校当校长,我不叫学生上课,我做慈善救济行不行?好事,社会福利事业,做得很好,你这个校长、教员统统撤职查办,为什么?你本分的事情没做好。所以诸位要晓得,慈善事业固然是好事,是附带做的,出家人本分事情是续佛慧命、弘法利生、住持佛法,这是经论上、戒律上讲得清清楚楚。不是叫你,我老实修行,我修行就好了,这不行,这等於说你是个师范毕业的,现在派你去做校长,派你做教员,我很好,我天天都在念书,我不教学生,这怎么行?你品德再好,学问再好,你没有尽到本分的责任;你不当教员,可以,你是很好,社会上没有一个人不赞叹你。所以诸位要晓得,一个道场的住持就是校长,出家人就是教职员,佛教是教育,所担负的是一切众生法身慧命,这个责任多么的沈重,所以出家哪有那么简单的?不出家没罪,一出家就堕地狱,你这个责任没有尽到就对不起佛菩萨、历代祖师、一切众生,不是个容易事情。所以我们往往看到在家念佛能往生,出家念佛不能往生。
这个都不是出家人,都在家人,他有救,出家人很难,不容易救。
【命终之时。见金莲华。犹如日轮。住其人前。如一念顷。即得往生极乐世界。於莲华中。满十二大劫。莲华方开。】
前面都是讲的小劫,这个地方讲的大劫。他罪业太重,而且闻法的机会只在临终那个很短的时间,所以他往生没有见到佛来接引他,他往生的时候是见到莲花。见到莲花来,他也是坐在莲花上往生。到了西方极乐世界,『满十二大劫』,莲花才开,花开见到观世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。
【观世音大势至。以大悲音声。为其广说诸法实相。除灭罪法。闻已欢喜。应时即发菩提之心。是名下品下生者。是名下辈生想。名第十六观。】
这个注解注得很详细,希望同修们好好的去研究。往下就是总结这部经的功德利益:
【说是语时。】
这是释迦牟尼佛为韦提希讲这部经之后,讲完的时候。
【韦提希与五百侍女。】
这是她宫廷里面的宫女。
【闻佛所说。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。得见佛身。及二菩萨。心生欢喜。叹未曾有。豁然大悟。逮无生忍。】
得无生忍,这是讲韦提希夫人所得的利益。她的缘殊胜,得佛神力的加持,是她在佛跟她讲这部经的时候,西方三圣就现前。在此地我们又看到,不但她见到西方三圣,也见到极乐世界,『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』,换句话说,西方世界依正庄严她都见到。见到之后,她真正开悟,这一悟就得无生忍。得无生忍,在小本经里面讲就是得理一心不乱。她怎么得到?诸位要晓得,她随著听(随闻),随著就入观,闻思修同时的。听佛说法是闻慧;一听就明了,心开意解,这就是思慧。明了之后,自己这个境界随著佛说法随著就转,所以她成就。经一听完,她就证果,就证理一心不乱,往生西方世界上品上生,这根利,深深感觉到这个世间的痛苦。
【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】
这五百宫女们也是因缘殊胜,跟到国太夫人同时能够闻法,也见到西方世界依正庄严,但是她们听了之后,领悟的力量没有国太夫人那么样的强,为什么?她的心没有那么样的切,没有遭那个难。国太夫人是身遭不肖的儿子,遭了家庭的变故,所以她的感触很深。宫女的感触就不会有这么深,总是旁观者,没有这么深的感触,所以她得的利益就要差一点。所以人受的苦难愈多,感触愈深,要是入佛门发心也会勇猛。她吃了苦头,经历过忧患,心理上不一样。这些宫女也发菩提心,就是发心求生西方世界。
【愿生彼国。世尊悉记皆当往生。】
释迦牟尼佛给她们授记,就是告诉她们,你们将来一个个决定往生,好好的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行,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。
【生彼国已。获得诸佛现前三昧。】
到这个地方是说宫女发心。
【无量诸天。发无上道心。】
因为释迦牟尼佛来的时候,护世天王(护法神)也都来了,也都在空中出现,前面经文提过,这个地方也没有漏掉。这些护法神跟佛一道来,听佛讲经说法,他们也有悟处,也发无上道心,我们想他听明白这桩事情,这些护法神统统念佛,统统发心求生极乐世界。因此你要晓得,我们要是真正发心想求生净土,老老实实念佛,一意修行,这些护法神一定特别护持你,为什么?志同道合,我也去,你也想去,我一定保护你、帮助你,为什么?我们修的是同一个法门。好,我们底下还有一节。
底下这段经文是说这个人往生的瑞相。虽然见到是化佛,就是西方三圣的化身,我们也不能看轻,化身非真佛,你这样想法就错了,化身还是真佛。化身的相好庄严跟真佛很相似,但是身就没有那么大,所以你看到佛来,那个佛就跟我们人差不多大,差不多高,这见的是化身。前面讲,佛的身相都非常的高大。甚至於有些人,这老人过去的时候确实见到佛来接引。佛的身相不太大,有时候看到的比人的身量还小,但确实是佛来接引,这是没错的,往往这些瑞相使家里人生起信心。美国达拉斯佛教会的董事长,蔡文雄居士,他就是因为见到佛相才信佛的。他父亲过世的时候也是念佛往生,他看到佛来接引,他只看到一尊,就是阿弥陀佛,没有看到观音势至。而且这个佛相是坐相,不是站相,出现在他房子的窗户上,他说大概有十几分钟,所以不是眼睛看花,一看就没有了。十几分钟这个相才消失,他看得很真切,一点都没错。他是从这个地方发心信佛,佛来接引,他看到的。
底下经文叙说化佛来迎接他、称赞他:
【以汝称名故。】
因为你念佛。
【诸罪消灭。我来迎汝。】
来接引他。念佛灭罪怎么灭法,你自己要晓得,如果只念这句佛号,心理完全没有改变,念是念,罪没有灭,只可以说没有继续再造罪,因为念佛不会造罪,就是没有继续再造罪,罪并没有消灭掉。如果你能转变念头,罪就灭了,所以诸位一定要懂这个道理。
【作是语已。行者即见化佛光明。】
这也是佛光照注这个人。
【遍满其室。】
佛光照的时候也是给你加持。所以念佛,你要是念到能伏烦恼,佛光一照你烦恼就断,这是佛力的加持,所以《弥陀经》上讲的一心不乱,玄奘大师不反对,就是这个道理。梵文原本上不是一心不乱,是系心不乱,你看玄奘大师的译本就晓得是系心不乱。鸠摩罗什把它翻成一心不乱,一心不乱就在临命终时佛光加持使你得到的,所以他不算错。
【见已欢喜。即便命终。】
可见得往生是活著往生的,命终之前看到佛,跟佛走的,不是死了以后才走的。诸位要晓得,凡是往生都是活著去的。
【乘宝莲华。随化佛后。生宝池中。】
这是到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里面化生。莲花都是自己栽培的,你在此地发心求愿往生,七宝池里面就长一朵莲花。你念的功夫愈切,就是念得很如法、很得力,真正能伏烦恼、断烦恼,能转识成智,你这朵莲花就愈长愈大,光色就愈来愈好。所以大本经讲莲花小的有一由旬,十由旬、百由旬、千由旬,美不胜收。我们为将来打算就要认真学佛,到西方极乐世界一看到哪个莲花大,你说当时你为什么不努力?你要是认真努力,你也有大莲花,这是要认真用功的。
【经七七日。莲华乃敷。】
『敷』就是开了,他要经过七七四十九天,莲花才开。
【当华敷时。大悲观世音菩萨。及大势至菩萨。放大光明。住其人前。为说甚深十二部经。】
因为他从前曾经听过经,听的经不甚理解,到了西方极乐世界,观音势至给他重讲,这一讲,一听,他就大彻大悟。
【闻已信解。发无上道心。经十小劫。具百法明门。得入初地。】
这个『初地』是别教初地,就是圆教的初住,换句话说,就得理一心不乱。诸位不要看十小劫这时间很长,其实很短,怎么说很短?我们要从别的法门修,修到须陀洹开始,从这里才算起,须陀洹以前不算数,从须陀洹算起要修满一个阿僧只劫才到这个地位。你这里十小劫就到了,太快了,从须陀洹算起,算一个阿僧只劫,不能比,速度太快,譬如人家要两年,你两个小时就成就,太快了,实在是当生成就的佛法。
【是名下品上生者。】
所以看下品上生以及中品下生,可以说与我们现前这个状况完全相同,所以我们真是学佛要往生的时候都是在这个品位,但是你自己努力确实能够争取上三品,决定不是说我们不可能上品上生,决定可能,你把这部经仔细研究,是可能的。你只要修上品的因就得上品果,如果像我们现在这种修法,修得很如法,也是中品以及下品上生的果。
注解里面有一句很重要,在一百五十三面第一行第三句,「若在生前」,就是像我们现在这个时代。「值遇知识」,就是你遇到真正善知识,「教以称佛」,就是把念佛法门的道理、方法、境界统统教给你,你遇缘好,「则中上品可希冀矣」,中品、上品我们都有希望,真是善导大师讲的遇缘不同。古德在《无量寿经》里面所说的,这个因缘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,这句话讲得完全正确,没有一丝毫夸张。你遇到这殊胜的因缘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一天,你遇到了,把这个事情的眉目才搞清楚。我们这一会就是希有难逢之一日,虽然没讲清楚,大致给你都说出来,路指出来要你自己去走,那就是三经合参。
三经的注解,《无量寿经》以黄念祖的注解为主。《弥陀经》是以《要解》与《疏钞》为主修。《观无量寿佛经》是以《妙宗钞》,《观经疏钞演义》是《妙宗钞》的引导,你念了这个再念《妙宗钞》就不困难。以《妙宗钞》,以善导大师的《四帖疏》,用这两种注解为主。净土三经的注疏你合起来研究,你这一生有把握往生,确实有把握。再看底下一段,下品中生:
【佛告阿难及韦提希。下品中生者。或有众生。毁犯五戒八戒。及具足戒。】
这就是破戒之人。
【如此愚人。偷僧只物。盗现前僧物。不净说法。无有惭愧。以诸恶业。而自庄严。如此罪人。以恶业故。应堕地狱。命欲终时。地狱众火。一时俱至。遇善知识。以大慈悲。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。广赞彼佛光明神力。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。此人闻已。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。地狱猛火。化为清凉风。】
到这个地方是一段。我们看到这一段,再看看现前佛教界,这样的人确实是有,尤其要反省我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?这点非常重要。如果一反省,我自己确实是这类人,那你就得要小心,换句话说,你要不往生西方,将来就堕地狱,你就这两条路。前面的还有饿鬼、畜生、人天可以选择,这没有选择,往生不成就堕地狱,这个事情麻烦大,你要格外努力用功,非求往生不可。宋朝莹珂法师就是那样的人,他念佛往生,他之所以会念佛往生就是因为他晓得他要堕地狱,他一生所造的罪业跟这部经上讲的完全一样,所以他知道,如果想不堕地狱,那非求往生不可,在《往生传》里面可以看得到。依照这个方法真干,这才能自己救自己。
破戒这容易懂。『偷僧只物』,僧只物就是常住之物,寺庙里面常住的。常住物,他要向十方众生结罪。过去寺院丛林是属於整个佛教僧团的,所以你偷他一样东西,你得罪谁?得罪尽虚空遍法界所有的出家人,这个事情麻烦,这个罪太重了,算不清的。所以常住物决定不能偷盗,应当加以爱护,就是无意损坏,罪过都很深。但是现在一般的寺庙,这寺庙常住物有人要偷盗的时候,没有那么重的罪,为什么没有那么重的罪?现在的寺庙不是十方道场,都是属於私有财产,不是十方的,十方的那个就不得了。现在寺庙都是属於自己的,产权也是自己的,哪个人要来想挂单,我高兴让他住就让他住,我不高兴就可以不让他住;他来了,我喜欢他就招待他吃一餐饭,我不喜欢他,理都不理他,这不是十方的。十方那个常住,只要是出家人,你是真正受过戒的,你到那里挂单,不能拒绝,你到那里,一定他要供养,所以一切寺庙等於都是出家人自己的家一样。出了家,没有家,所有寺庙都是你自己的家,那个道场叫十方道场。现在在台湾,我没有看到有十方道场,我们去哪个庙里都跟那个庙里住持当家都有人情的,都有私交关系的,这才行;没有关系的,人家不会接待我们。所以这是现代可以说没有了,没有也不应该盗,盗总是犯盗戒,就是罪过没有这么重。
『盗现前僧物』,这「现前」有两种,这个注子里头,有常住、十方常住、现前、十方现前。僧只物是寺庙里面这些不动产,他的土地、房屋,你不能够占有。现前僧物就是动产,就是常住物,柴米油盐酱醋茶,人家可以拿得去的,出家人衣食住行生活所需要的这些物资,这就是现前僧物。什么叫十方现前?这出家人过世后所遗留的东西,譬如他还遗留有衣服,甚至於还遗留著有钱财,这个衣服、钱财没有经过寺庙大众开会、处分,应该怎么样分配之前,他遗留下来的财物叫十方现前。如果开会通过要怎么样的分配,那就变成这现前的现前,注解里头说得很详细。
什么叫『不净说法』?讲经说法的目的在名闻利养,这就不净。人家请我讲经先要商量供养多少钱,如果钱太少我不去讲,这个不干净。甚至还有钱他不要,他要打知名度,这也不行,总是为了名闻利养去讲经说法,这个叫不净说法,这都是有罪过的。
『无有惭愧,以诸恶业,而自庄严』,天天在那里造作恶业不晓得,以为这恶业是他的本事,是他的光荣,他名闻利养都得到了。『如此罪人,以恶业故』,他将来必定堕地狱。一个僧团里面一切的受用是平等的,不平等的受用都是侵犯常住,所以团体生活有团体生活的规矩。
他在临命终的时候,这个时候后悔都很难,必须真正的忏悔,改过自新,晓得过去所做的统统做错了,从此以后永不再造,要发这勇猛的心,他这个罪业才能够消除,所以这是在临命终时遇到真正善知识帮助他。正如同莹珂法师一样,他是没有在临命终时,他觉悟得快,因为他也是常常看经,经上这一对照,也许就是看到这部经,就晓得将来必定堕地狱,恐怖的心生起来了。所以他求教於他的同参道友,同参告诉他,劝他念佛,给他《往生传》看,看了之后,激发自己的道心,知道唯一一条生路就是求生净土。他念了三天佛,把阿弥陀佛念来了,再过三天他往生了,他也没有害病,他那个道友是他真正的善知识。有些人自以为聪明,至死都不悟的,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。
大家总要觉悟到,人一生最大的事情是生死大事,实在上这个话要讲死生大事,为什么?我们这里死了,底下又来生,他就生了。好死决定好生,你要记住这个道理。人在死的时候清楚明白不颠倒,这个人决定不堕恶道;糊里糊涂,他才会堕恶道。清清楚楚,谁愿意到恶道去?不会的。所以你看到一个人临死的时候要是迷惑颠倒,那都是三恶道;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纵然不学佛,他来生也是人天果报。所以死是大事,决定不能糊涂,不能迷惑颠倒。临终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没有痛苦,他最后一声佛号决定往生,所以临终一念十念都能往生,决定在临终的一念。你一生念佛,临终迷惑就完了,你还是六道轮回。所以我们讲修福,修什么福报?修临终那一念清清楚楚的福报,这是真正的福报,不要走得迷惑颠倒。当然最好,看多少人都能够预知时至,我们为什么不能预知时至?说老实话,之所以不能预知时至,就是你牵肠挂肚的事情太多,你放不下。你真正一切放下,哪有不知道的事情?所以一定要放下,心里头二六时中只挂念阿弥陀佛,这就对了,决定不会错。
所以他在临终遇到善知识劝他念佛,给他说净土的好处。往生净土不难,只要真正回心转意,真正忏悔。所以下品往生要具足三个条件,第一个自己清楚,你迷惑颠倒,善知识再劝,他听不进去,他听不明白,这没有办法,他也念不出来,所以第一个要自己清楚。第二个要遇到真正善知识,第三个是真正忏悔,真正发悔改之心,这样发愿往生他才能够去。所以要晓得这个条件在临命终时要具足实在不容易,这不是侥幸能够得到的。
我们再看下面文,他真正这机缘成熟了,境界马上就变了,『地狱猛火,化为清凉风』。
【吹诸天华。华上皆有化佛菩萨。迎接此人。】
临终佛来接引。
【如一念顷。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。经於六劫。莲华乃敷。】
前面下品上生的,七七日莲花就开了;下品中生的就要经六劫,花才开,为什么?造的业太重,忏悔的力量也不是非常强,虽然是真正忏悔,力量不是绝对的强。
【观世音大势至。以梵音声安慰彼人。为说大乘甚深经典。闻此法已。应时即发无上道心。是名下品中生者。】
这都容易懂。再看下品下生章:
【佛告阿难及韦提希。下品下生者。或有众生。作不善业。五逆十恶。】
这个罪是极重的,比前面那个罪还要重。
【具诸不善。如此愚人。以恶业故。应堕恶道。经历多劫。】
就是决定堕阿鼻地狱。
【受苦无穷。如此愚人。临命终时。遇善知识种种安慰。为说妙法。教令念佛。彼人苦逼。不遑念佛。善友告言。汝若不能念彼佛者。应称无量寿佛。如是至心。令声不绝。具足十念。称南无阿弥陀佛。称佛名故。於念念中。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。】
下品下生章看起来好像很容易,这个人只是在临终的时候才闻到佛法,一生从来都没有闻过佛法的,造这个罪业是成了习惯,恶习气太深,临死的时候地狱相现前,像什么人?像唐朝的张善和,张善和就是这样下品下生的。他是个屠夫,一生杀牛,杀业太重,临命终时他看到许多牛头人来向他讨命,这是地狱相现前,他是恐怖极了,大声叫救命。他的运气好,缘好,正好就有一位出家人从他门口经过,听到他喊救命,就看看什么事情。他就讲好多牛头人问他要命,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来不及,这位出家人就劝他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点一把香叫他拿在手上,叫他大声的念,念不到十声,他就说「牛头人不见了,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了」,他往生了。这桩事情看起来容易,智者大师在《十疑论》里头把这个事情辨别得详详细细。这样的人,张善和临命终时心不颠倒,这是不容易,他必定是过去生中修的有很大的善根才遇到这个缘。临命终时不颠倒,劝他,他真肯听,他真正认错,过去杀生错了,真正认错,真正忏悔,所以他是为苦逼,真是叫临时抱佛脚,这是十念念佛往生的一个证据,《往生传》里头确实有这个人,确实是像经上讲的这个样子,过去善根深厚。
假如一病不起,不省人事,那就没有法子,我们见到这样走的人很多。不要说别的,我初出家的时候就遇到一位居士,是圆山念佛会的副会长,林道棨居士,福州人,他会敲法器,每个星期念佛会来领众,临命终时一塌糊涂。他是得癌症过世的,非常的痛苦,痛苦到听到佛法就讨厌,大家就给他助念,他不让人助念,听到佛号就反对,就要骂人,佛都不能念,不但自己不能念,不准别人念,这样走的,你说这个业障多重!所以我们看看这个经典上讲,这念佛往生不是简单事情,他造的什么业我们就不知道了。
所以诸位要记住,学佛有没有成就要看临终那一著。你平常造善造恶、自欺欺人,人家看不出来,甚至於对你恭敬赞叹,走的时候尾巴露出来,原形毕现,决定骗不了人。所以今天我深深的感觉出家人不如在家人,因为我看到好多往生的,预知时至的,站著走的,坐著走的,都是在家人,看到许多出家人都是躺著走的,都是病苦不堪走的。为什么?在家人虽然造业,造得轻,出家人跟在家人造一样的业,出家人的罪比在家人重十倍都不止。在家人造罪业,他没有受戒;出家人受了戒,这个罪就加重。而且出家人造罪还有个最大的罪名,破和合僧,破坏佛教的形象,这个不得了,十方诸佛都不原谅你。出家人是代表僧团,代表佛法,你要让一切众生见到你起恭敬心,起效法的心理,他能发心学佛。你做得不像样,一切众生看到,这个佛不能学,你看看那出家人这样子,还能学?换句话说,你把整个佛法破坏了,这个罪过太重。所以俗话常说,说得不无道理,「地狱门前僧道多」,哪个下地狱?出家人下地狱,所以出家很不容易。
出家的责任就是要弘法利生,如果说修行,修行不用出家,在家就可以修行。就好像你们念师范做老师,做老师就要教学。我又要做老师,又不要教学,这什么老师?我没做错事情,我又没害人,没有害人你就要受处分,为什么?你的责任没尽到。我办学校当校长,我不叫学生上课,我做慈善救济行不行?好事,社会福利事业,做得很好,你这个校长、教员统统撤职查办,为什么?你本分的事情没做好。所以诸位要晓得,慈善事业固然是好事,是附带做的,出家人本分事情是续佛慧命、弘法利生、住持佛法,这是经论上、戒律上讲得清清楚楚。不是叫你,我老实修行,我修行就好了,这不行,这等於说你是个师范毕业的,现在派你去做校长,派你做教员,我很好,我天天都在念书,我不教学生,这怎么行?你品德再好,学问再好,你没有尽到本分的责任;你不当教员,可以,你是很好,社会上没有一个人不赞叹你。所以诸位要晓得,一个道场的住持就是校长,出家人就是教职员,佛教是教育,所担负的是一切众生法身慧命,这个责任多么的沈重,所以出家哪有那么简单的?不出家没罪,一出家就堕地狱,你这个责任没有尽到就对不起佛菩萨、历代祖师、一切众生,不是个容易事情。所以我们往往看到在家念佛能往生,出家念佛不能往生。
这个都不是出家人,都在家人,他有救,出家人很难,不容易救。
【命终之时。见金莲华。犹如日轮。住其人前。如一念顷。即得往生极乐世界。於莲华中。满十二大劫。莲华方开。】
前面都是讲的小劫,这个地方讲的大劫。他罪业太重,而且闻法的机会只在临终那个很短的时间,所以他往生没有见到佛来接引他,他往生的时候是见到莲花。见到莲花来,他也是坐在莲花上往生。到了西方极乐世界,『满十二大劫』,莲花才开,花开见到观世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。
【观世音大势至。以大悲音声。为其广说诸法实相。除灭罪法。闻已欢喜。应时即发菩提之心。是名下品下生者。是名下辈生想。名第十六观。】
这个注解注得很详细,希望同修们好好的去研究。往下就是总结这部经的功德利益:
【说是语时。】
这是释迦牟尼佛为韦提希讲这部经之后,讲完的时候。
【韦提希与五百侍女。】
这是她宫廷里面的宫女。
【闻佛所说。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。得见佛身。及二菩萨。心生欢喜。叹未曾有。豁然大悟。逮无生忍。】
得无生忍,这是讲韦提希夫人所得的利益。她的缘殊胜,得佛神力的加持,是她在佛跟她讲这部经的时候,西方三圣就现前。在此地我们又看到,不但她见到西方三圣,也见到极乐世界,『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』,换句话说,西方世界依正庄严她都见到。见到之后,她真正开悟,这一悟就得无生忍。得无生忍,在小本经里面讲就是得理一心不乱。她怎么得到?诸位要晓得,她随著听(随闻),随著就入观,闻思修同时的。听佛说法是闻慧;一听就明了,心开意解,这就是思慧。明了之后,自己这个境界随著佛说法随著就转,所以她成就。经一听完,她就证果,就证理一心不乱,往生西方世界上品上生,这根利,深深感觉到这个世间的痛苦。
【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】
这五百宫女们也是因缘殊胜,跟到国太夫人同时能够闻法,也见到西方世界依正庄严,但是她们听了之后,领悟的力量没有国太夫人那么样的强,为什么?她的心没有那么样的切,没有遭那个难。国太夫人是身遭不肖的儿子,遭了家庭的变故,所以她的感触很深。宫女的感触就不会有这么深,总是旁观者,没有这么深的感触,所以她得的利益就要差一点。所以人受的苦难愈多,感触愈深,要是入佛门发心也会勇猛。她吃了苦头,经历过忧患,心理上不一样。这些宫女也发菩提心,就是发心求生西方世界。
【愿生彼国。世尊悉记皆当往生。】
释迦牟尼佛给她们授记,就是告诉她们,你们将来一个个决定往生,好好的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行,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。
【生彼国已。获得诸佛现前三昧。】
到这个地方是说宫女发心。
【无量诸天。发无上道心。】
因为释迦牟尼佛来的时候,护世天王(护法神)也都来了,也都在空中出现,前面经文提过,这个地方也没有漏掉。这些护法神跟佛一道来,听佛讲经说法,他们也有悟处,也发无上道心,我们想他听明白这桩事情,这些护法神统统念佛,统统发心求生极乐世界。因此你要晓得,我们要是真正发心想求生净土,老老实实念佛,一意修行,这些护法神一定特别护持你,为什么?志同道合,我也去,你也想去,我一定保护你、帮助你,为什么?我们修的是同一个法门。好,我们底下还有一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