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(第十集) 1988/2 台湾大专讲座 档名:03-001-0010
请掀开经本五十六面,经文:
【佛。】
注子虽然注的不多,意思已经相当的明显。「佛者。亦曰婆伽婆。此云有大名声。亦云能破烦恼。佛者。平等开觉,故名为佛。既能自觉。复能觉他。觉行圆满。一切智,异外道。慈悲,异二乘。平等,异小菩萨。尊极,名为佛。」这是这个字在普通的解释,大致都不超过,通常我们解释『佛』为觉的意思。觉有三种:自觉、觉他、觉行圆满。这个地方特别从德行上提示我们,佛是慈悲、平等,这些都是我们要学习的。婆伽婆是梵语,意思含得很多,在译经体例里面是含多义不翻,只把它的意义另外注解出来。佛是主成就,六种成就里面的主成就,说法的主人。
【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。】
这是处所。『耆闍崛山』,我们中国人把它翻作灵鹫山。现在有很多人到印度去观光、朝圣,一定到这个地方。释迦牟尼佛当年讲《法华经》的遗址还在,这部经跟《法华经》是同在一个处所讲的。这个注子介绍『王舍城』,解释灵鹫山,说得很多,住这个字尤其说得明白。
【与大比丘众。】
这是众成就。佛是主讲的,佛讲演总得要有人听,没有听众,这一会也是不能成就。佛法弘扬,在亚洲比美国要兴盛得多,美国佛教还在萌芽的时代,听众很少。尤其是我们中国的法师多半都有语文上的障碍,纵然有少数的法师能够通达英语,普通会话可以,讲经不行,这个里面有很多专门术语翻不过去的。所以在这上面,我们不如日本的法师,甚至不如韩国的法师,日本、韩国乃至越南,他们在语言上的障碍比我们少。但是听众比不上台湾,甚至连香港都比不上。在美国只有一个地方跟我们这边听众差不多,那是加拿大的温哥华,那个地方如果长期讲经,听众大概有二、三百人,法缘相当殊胜。其他的地区就不行,只是偶尔举行一、二天的法会,登登报纸做几天宣传工作会来二、三百人,但是长期讲经就不行,就没那么多人听。所以一些讲经的法师到美国去一趟之后,再不去了。我这次到新加坡遇到演培法师,他老人家就告诉我,他本来打算移民美国,结果到美国讲经没人听,只好再回到新加坡。他告诉我:我们讲经的法师没有听众怎么行?住不下去,所以他就不想再去。
但是美国那个地方如果修行来说,念佛、进修,我觉得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,没有人干扰你,没有打闲岔的,不但没有人来打扰你,连电话也不会打一个给你,大家工作都很紧张、繁忙,不会来找你麻烦的,所以环境非常的清静。在那个地方念佛的功夫很得力,我们在那个地方如果静下心来念上三天佛,你就会感觉得不一样,什么不一样?无论在什么地方,心里头的确没有念佛,可是耳边上听到佛号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的,那是他心静,专心的念。想念到一心不乱比较难,如果在那个地方好好的念上三个月以上,我相信是可以得到功夫成片的。所以凡夫,环境还是很重要。像在台湾,因为你熟人多,今天这个来拜访你,明天那个来找你,一会儿有电话来,会扰乱到你心不能够安定,这个决定没有法子避免。你要是不应酬,他要说你架子太大,说是你不理人,谣言、毁谤都来了。所以在国外可以避免这些琐碎事情,在国外进修是很理想的地方,但是弘法不行,弘法是讲经说法,没有人听的。
佛说法,听众当然是很多,哪些听众?这里一般经文上都列常随众,就是与这些『大比丘』们。比丘原来是小乘人的称号,这是梵语,含有三个意思,第一个意思是「乞士」,第二个意思是「破恶」,第三个意思是「怖魔」。佛陀在世的时候,佛门的制度是「树下一宿,日中一食」,生活很简单,每天吃饭只吃中午一餐,睡觉也没有房子,到树下荫凉的地方打坐休息一下就可以了。比丘们中夜睡眠四小时,的确是非常的精进。吃饭都是外面托钵的,所以他也没有厨房,也不必自己去做,沿门托钵。
印度托钵是一种习尚,大家对於修道人都非常尊敬。在中国要是沿门托钵那就是要饭的乞丐,我们中国人瞧不起他。印度对於沿门托钵很尊敬,所以翻作「乞士」。士在中国社会的地位就很高,从前中国社会也有一点阶级观念,但不是很严格。士农工商,士是读书人,读书人在社会上是最被大家尊重的。出家人都是有学问、有道德的人,但是他是个讨饭的乞士,乞就相当於乞丐一样,但他是很有学问、很有道德的人,用这两个字来翻。
第二就是破恶,他发的愿是要断贪瞋痴,修戒定慧,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」,这是他破恶。第三是怖魔,魔是魔王。真正修道,魔王就恐怖了,他怎么会恐怖?你不修道,天天搞贪瞋痴慢,你出不了三界,魔王就是三界的统治者,他希望他的国民当然愈多愈好。这个人一修道了,超越三界就跑掉了,他就头痛,他统治底下的人又少一个,所以他怕这些人都修道,都出离三界,他就发生恐怖,这叫怖魔。但是真有能力,魔王才恐怖。你没有能力超越三界,魔王看看,不过笑笑而已,你修道没用,你出不去,逃不出他的魔掌。真正修道,魔王是恐怖。
『众』字,大比丘众,众就是僧团的意思,僧团称为和合众。四个人以上,才能成立一个僧团。注解,「四释众」,就是解释众,「又三」,三个意思,「众者,四人以上,乃至百千无量」,就是四个人以上。人数多没有限制,少有限制,就是四个以上。三个人不能成众,不能构成一个僧团,必须四个人以上才能够成为一个僧团。
「一处羯磨作法。行筹布萨。事理二和,无有违诤。名和合众也。」众就是团体,四个人以上才构成一个团体,他们住在一处要遵守理事七个条件。通常我们讲六和合完全从事上讲的,所以它这里说有理事二和。理就是大家共同都发的这个愿,要证无上菩提,这是理,所以理决定是同的。因此我们通常都讲六和合,在事上讲。理是同证无上菩提,不管哪一宗,不管哪一派,不管哪一个法门,可以说都是以无上菩提、究竟佛果为我们最高的目标,所以这决定是相同的。事上讲就不相同,事上讲有各宗各派,有各种不同的法门,这就不一样。所以事上一共有六条,这叫六和敬。六条里面第一条是最重要的,就是事和的基础,那就是「见和同解」,就是见解相同,拿现代的话来说,这个团体里头要建立共识。我们有个共同的认识,彼此就不会有相争,不会有意见,所以要建立共识。像中国古时候的寺院丛林,每个寺院大家的见解的确是一致的。如果见解不一致,就没有办法在一起共住,没有办法在一起修行,所以见解一定要一致。
譬如修净土法门,我们大家都是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,可是净土这个念佛有四种念佛,有实相念佛,有观想念佛,有观像念佛,有持名念佛,假如我们四个人,一个人学一样,这个不能称为僧团,这各人搞各人的,不行。我观想,他持名,他观像,那必定有摩擦、有争执。所以一定要建立一个共识,依同样一部经典,依同样一种方法来修行,大家就不争,这个样子才行。所以同一个宗派里面,中国大乘八个宗,每一宗里头又分好多派,每一派底下又分很多小派,换句话说,每一家修行的方法都不一样。譬如我们统统持名,这总是一样的,可是他喜欢早晨两点钟起来念佛,那个说太早了,我六点钟起床念佛,这两个又要打架了,这不行。同样持名,我们也要大家商量一下,起居时间要一致,大家就没话说了。所以这个里头细细的去分,那就是一个寺庙是一种修行方法,是一个办法,甚至於从前这个课诵都不一样、都不相同。
现代在台湾的道场可以说学风、道风都没有,只是做做法会、热闹热闹这个场合而已,大家在一块聚会热闹热闹,其他实在讲是谈不上。纵然请个法师来讲经,一年讲个几次,一次时间都很短,一个星期、十天、半个月,所以「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」,根本就起不了作用,连讲经都是法会。像打佛七念佛也是法会,热热闹闹,乱烘烘的。真正的佛七道场里头一句话不能说的,真正是清净,除了一句佛号之外,你听不到任何人说一句杂心闲话,那真正用功。而且真正打佛七,人数不能多,人数多了,主七师没有能力照顾。我那个时候初学,在台中,李炳老告诉我,真正打佛七,参加的人数不能超过十个人。十个人以上,主七师的精神照顾不了。现在打佛七是几十人、几百人参加,法会!法会就没有关系,人愈多愈好,热闹。所以真正修学道场的确是不一样,像初祖远公大师的道场算是相当盛,总共才一百二十三个人,这是东林念佛堂,庐山莲社。
念佛堂里面念佛的方法是轮流的、是轮班的。譬如有几十个人,分班,所以每一班人数就不多,十几个人一班,轮流到念佛堂来念。念佛堂里面的佛号日夜不能间断,一年到头不能间断,这是念佛堂。日夜不间断,就是轮班,一班最少四个人。念佛堂佛号不中断,换句话说,人少了还不行,至少要有五、六十人到一百多人才能办得到。一个班最少四个人,最多十几个人,二十人都嫌太多。如果一班,像真正打佛七念佛用功的话,多则十个人,少则四个人,不能少过四个人,这样分班轮流念。一班念两个小时,一昼夜就要十二个班才行,如果一班是十个人,那就得一百二十个人,我们才能维持念佛堂的佛号一年到头不断。
这个念佛,按照班念佛,那是非念不可的,轮到你非去不可的,决定不能缺席。没有轮到你的,你要是没有事情,愿意念佛你可以随喜参加,念累了可以随时出来休息,轮值的人不行,轮值的人一定要念足这两个小时。底下一班再换,一班接一班,一班接一班,是这个念法。接的时候,当中是相续不断的,不是说我第一班念两个钟点,第二班再进来,那当中就断了。第一班念一个钟点,第二班就来跟著念,再念一个钟点,第一班出去,第三班就进来,第二班正好念在一半,所以佛号永远不中断。这是从前祖师的念佛堂,佛号是不中断的。
我们现在人少,像我现在在美国,那边念佛堂总共只有十几个人,我们佛号怎么念法?我们用录音带,自动回转的录音机,我们也是二十四小时佛号不中断。我们念佛同修只要有空,随时来念,进了佛堂不打招呼、不说话,见到法师也不理,因为你跟法师问讯打招呼又打闲岔,所以在念佛堂里面决定不打招呼。进去的时候跟著录音带去念,你绕念也好,坐著念也好,拜佛也好,没有一点压力,没有压迫感,所以大家念得很自在,念得很舒服、很欢喜,各个都念得法喜充满。
行策法师是三百年前清朝康熙年间人,他就是提倡这个方法,跟我想的方法完全相同,不过那个时候没有录音带,他还是一班四个人,他还是要分班,还是轮流的。他是一班念出声音,另外两班是坐在旁边止静,心里面默念,听。一班念一千声,第一班念一千声,第二班接著绕念,第一班退下来坐蒲团上止静默念,他用这个方法。就是你念一千声,听两千声,一共三个班轮流,所以这个样子他不累、不疲倦。念完之后,礼佛一百拜,他用这个方法。
所以古人有许多很好的方法,像《西方确指》觉明妙行菩萨那个方法也很好。他是每一支香,就像每一堂课,他是一卷《弥陀经》,三遍往生咒,一千声佛号,他用这个方法。第二支香也一样,还是一卷《弥陀经》,三遍往生咒,一千声佛号。大概这样念下来,差不多一支香至少要一个半小时,当中可以休息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,再接第二支香。如果是精进念佛,一天一夜就是十二支香。《弥陀经》十二遍,佛号一万二千声,最后也是礼佛一百拜,他那个方法也好。所以这些方法看我们个人喜欢,看我们环境的方便,我们来修学、来选择,但是一个道场一定要用一个方法。
美国悟本打电话来,说那边同修过年想拜药师忏,来问我,我说不行,还是念佛。我们道场一句佛号念到底,不要今天搞这个,明天搞那个,搞乱了,这个决定不可以的。他喜欢拜忏,到别的道场去拜,我们道场不拜忏。所以见和同解非常重要,见解不相同只有扰乱,只有搞到大家心里不愉快,总是道业上就会有妨碍,所以见解一定要相同。理论、方法,乃至於平常修行的作息时间,都要共同来拟定,大家欢欢喜喜去遵守,这样才行。这是一个僧团里面最重要的基础。
第二就是「戒和同修」。戒律是生活规范,因为大家在一块共住,如果没有生活公约当然就乱了,我们也不晓得怎么做才好,所以戒律就是生活规范。佛法戒律之好,跟世间所订的规矩不相同,世间订的公约是要叫大家遵守的,佛法戒律是叫我们自己遵守的,不管别人,妙就妙在此地。每个人自己都遵守,这个僧团当然和合,当然就没有问题,同时你也不会看到别人有过失,为什么?戒是叫我自己守的,不是叫别人守的,所以真正修道人不见他人过,不见他人过是他自己心清净、平等。如果订的规矩,这个人不守规矩,那我也不守规矩,你想想看,你的心就不清净,你的心就不平等。换句话说,别人不守戒,别人不守规矩,把我自己的清净心破坏,我自己修行的功夫破坏了,这就很难成就。所以佛制定戒律的精神是叫我自己守,不是叫别人守。别人破不破戒与我不相干,一点都不影响我,我自己自性清净、平等、慈悲。佛门持戒是这个持法,所以因戒能得定。
现在我也看到有不少戒律很精严的人,他得不到定,他烦恼很多,烦恼从哪来的?这个又破戒,那个又犯规,一天到晚心里搞这个东西,你说糟不糟糕?他的戒持得再好也不过人天福报而已,达不到持戒的目的,持戒的目的在得定。我们念佛人持戒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得一心不乱,我们天天看这个人也不对,那个人也别扭,你想想看你的心怎么会清净?你怎么会得一心?所以这点非常重要。许多人讲到戒律,不懂得戒律要怎么持法。真正持戒的人快乐,为什么?不管别人过失就快乐,你管别人过失,你就不快乐,你烦恼多了。不管别人,只管自己,善人也好,恶人也好,没有一个不好,这是持戒的原则。所以我们读了佛经,对於佛法好多的构想,它的设施,实在是非常的圆满,令人不能不佩服。所以我们世间团体里所订的公约、规矩比不上佛法,佛法真有它的好处,它是对每个人都尊重,自己自律不管别人。每个人都自律,这个团体怎么不好?太好了。这是戒和同修。
第三是「身和同住」,这个同住得要讲解一下,从前不必讲,现在要讲一讲,为什么?现在生活方式跟从前不同,以前这个同住是睡通铺,像军队一样,绝对不是一个人一个房间。一个人一个房间,这个道修不成,你修得再好、再精进,你很不容易成就。所以佛法僧团的生活有点像军队一样,二十四小时都不放松。要是住一个房间,他把房门一关,他就懈怠、就懒惰,没有人看见,他就马虎了。大家在一起生活,睡觉都在一起睡的时候,那总得规规矩矩,否则的话,人家看了自己难为情,他就收敛。所以白天大家十个眼睛盯著你,你不好意思,规规矩矩;晚上睡觉还是十个眼睛盯著你,还得规规矩矩,这样才能把无始劫来的习气慢慢磨掉。现在寺庙生活环境好了,不但一个人一个房间,还有套房,这怎么修道?修不成功的。所以要晓得,不是说你不能过舒服、高一点的享受,於你修行有很大的妨碍。
从前那个方法很好,现在如果真正要建立僧团,想成就大家,还得用从前的老办法,换句话说,一个人一个房间还是决定不行。我自己晓得这个劣根性很重,一个人一个房间,我的恶习气决定断不掉,非得睡通铺不可。所以古人寺庙建得那么大,你们到大陆上去看看,富丽堂皇,哪里说是一个房间做不到?做得到。他为什么不做房间而做大寮房?就是为了要成就人。小的房间有,给什么人?给年老的人,给体力衰的人,或者给丛林里面地位高的人,像住持、当家、监院,这地位高的人,首座和尚,他们才有一间寮房。
清众决定是住通铺,要从清众到寺院里头有那么高的地位,至少要熬三十年,你已经受了三十年的训练,大概这些习气毛病淘汰得差不多,有资格住一个房间,确实可以自立。所以讲依众靠众,我们修行要靠大众,才能把自己的习气毛病淘汰、磨掉。这就是身同住的意思,所以不仅是住在一个寺院,整个生活都在一起。
「口无诤」,没有争论,决定不说是非,没有杂心闲话。「意同悦」,每个人都法喜充满。「利同均」,利是利养,十方供养决定是均等的,没有特殊,也没有例外的,生活是平等的。要守这六个条件,这才叫做僧团。假如没有这六个条件,人再多住在一起不能叫僧团。
现在在本省很多寺院住众不止四个人,四个人以上的太多了,为什么不能称僧团?就拿这六个条件去一衡量,都不够。第一个,这个寺院一个人一个心,一个人一个想法,一个人一个看法,意见不相同。那个戒律也很马虎,都是看到别人,没有想到自己。共住,虽然是共在一个大的寺院,可是每个人自己有个房间,这不共住,这是与这个条件不符合,实在讲没有一条符合的。口里头有争论,心里头有不平,口里头当然就有争论。意悦就谈不上,天天生烦恼,他不是住在寺院里很欢喜,他生烦恼。利养也不均,住持、当家的供养就多,清众的供养就很少,不平均。佛教里头没有特权,在丛林里面,住持、当家饮食起居跟大众完全一样,所以利养是均等的。拿这些条件来衡量现在的寺院,就没有一个僧团,这是我们很痛心的一桩事情。
佛教要想兴,必须有僧团,因为一个僧团的建立,诸佛护念,龙天拥护。因为人心真的在道上,不是在名闻利养、是非人我上,所以护法神护持,诸佛护念。这个地方如果出现一个僧团,这个地方人都有福,不遭难,有佛菩萨、护法神保护。台湾如果出现一个僧团,这个地方不遭难,诸佛菩萨都要护持这个地方,可惜的是我们今天一个僧团都没看到,这是我们要加紧努力的地方。建立僧团没有别的,就是牺牲自己才能做得到。僧团为什么不能建立?每个人不肯舍自己,不肯把我执放下,不肯迁就别人,所以僧团不能建立。一个道场住十个人,十条心;住五个人,五条心,这怎么行?所谓是貌合神离,各人有各人的想法,各人有各人的打算,这没办法,相当不容易。这是有待我们真正发道心,真正想在佛法上有成就的人要觉悟、要努力的。人数是:
【千二百五十人俱。】
『俱』,就是大众同住在一起。这些人从哪里来的?注解里都有,诸位自己去看。这都是佛的常随弟子,佛到哪里,他们这些人就跟到哪里。除这个之外,还有菩萨众。
【菩萨三万二千人。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。】
小乘人少,菩萨特别多。『上首』就好像大众当中的班长一样,这个班长是文殊师利菩萨。我们看这部经与其他的一般经上,在听众里面有一点不相同的,那就是一般法会里面没有这么多的菩萨,这一会里面菩萨特别多。通序就到此地。
下面是别序,就是发起序,发起序每部经不一样,就是每次法会都有特别的因缘,这个因缘不相同。前面通序是相同的,每次法会都没有例外,所不同的就是听众人数多少不相同,除此之外,没有一样不相同的。底下这个发起,四明尊者在钞里面说得很详细,这部经是以阿闍世王要杀父害母,这是造五逆罪,是用这个来发起的,所以这个因缘很特殊,是一个恶逆之缘来发起的,这个用意非常的深。好,下课。
请掀开经本五十六面,经文:
【佛。】
注子虽然注的不多,意思已经相当的明显。「佛者。亦曰婆伽婆。此云有大名声。亦云能破烦恼。佛者。平等开觉,故名为佛。既能自觉。复能觉他。觉行圆满。一切智,异外道。慈悲,异二乘。平等,异小菩萨。尊极,名为佛。」这是这个字在普通的解释,大致都不超过,通常我们解释『佛』为觉的意思。觉有三种:自觉、觉他、觉行圆满。这个地方特别从德行上提示我们,佛是慈悲、平等,这些都是我们要学习的。婆伽婆是梵语,意思含得很多,在译经体例里面是含多义不翻,只把它的意义另外注解出来。佛是主成就,六种成就里面的主成就,说法的主人。
【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。】
这是处所。『耆闍崛山』,我们中国人把它翻作灵鹫山。现在有很多人到印度去观光、朝圣,一定到这个地方。释迦牟尼佛当年讲《法华经》的遗址还在,这部经跟《法华经》是同在一个处所讲的。这个注子介绍『王舍城』,解释灵鹫山,说得很多,住这个字尤其说得明白。
【与大比丘众。】
这是众成就。佛是主讲的,佛讲演总得要有人听,没有听众,这一会也是不能成就。佛法弘扬,在亚洲比美国要兴盛得多,美国佛教还在萌芽的时代,听众很少。尤其是我们中国的法师多半都有语文上的障碍,纵然有少数的法师能够通达英语,普通会话可以,讲经不行,这个里面有很多专门术语翻不过去的。所以在这上面,我们不如日本的法师,甚至不如韩国的法师,日本、韩国乃至越南,他们在语言上的障碍比我们少。但是听众比不上台湾,甚至连香港都比不上。在美国只有一个地方跟我们这边听众差不多,那是加拿大的温哥华,那个地方如果长期讲经,听众大概有二、三百人,法缘相当殊胜。其他的地区就不行,只是偶尔举行一、二天的法会,登登报纸做几天宣传工作会来二、三百人,但是长期讲经就不行,就没那么多人听。所以一些讲经的法师到美国去一趟之后,再不去了。我这次到新加坡遇到演培法师,他老人家就告诉我,他本来打算移民美国,结果到美国讲经没人听,只好再回到新加坡。他告诉我:我们讲经的法师没有听众怎么行?住不下去,所以他就不想再去。
但是美国那个地方如果修行来说,念佛、进修,我觉得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,没有人干扰你,没有打闲岔的,不但没有人来打扰你,连电话也不会打一个给你,大家工作都很紧张、繁忙,不会来找你麻烦的,所以环境非常的清静。在那个地方念佛的功夫很得力,我们在那个地方如果静下心来念上三天佛,你就会感觉得不一样,什么不一样?无论在什么地方,心里头的确没有念佛,可是耳边上听到佛号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的,那是他心静,专心的念。想念到一心不乱比较难,如果在那个地方好好的念上三个月以上,我相信是可以得到功夫成片的。所以凡夫,环境还是很重要。像在台湾,因为你熟人多,今天这个来拜访你,明天那个来找你,一会儿有电话来,会扰乱到你心不能够安定,这个决定没有法子避免。你要是不应酬,他要说你架子太大,说是你不理人,谣言、毁谤都来了。所以在国外可以避免这些琐碎事情,在国外进修是很理想的地方,但是弘法不行,弘法是讲经说法,没有人听的。
佛说法,听众当然是很多,哪些听众?这里一般经文上都列常随众,就是与这些『大比丘』们。比丘原来是小乘人的称号,这是梵语,含有三个意思,第一个意思是「乞士」,第二个意思是「破恶」,第三个意思是「怖魔」。佛陀在世的时候,佛门的制度是「树下一宿,日中一食」,生活很简单,每天吃饭只吃中午一餐,睡觉也没有房子,到树下荫凉的地方打坐休息一下就可以了。比丘们中夜睡眠四小时,的确是非常的精进。吃饭都是外面托钵的,所以他也没有厨房,也不必自己去做,沿门托钵。
印度托钵是一种习尚,大家对於修道人都非常尊敬。在中国要是沿门托钵那就是要饭的乞丐,我们中国人瞧不起他。印度对於沿门托钵很尊敬,所以翻作「乞士」。士在中国社会的地位就很高,从前中国社会也有一点阶级观念,但不是很严格。士农工商,士是读书人,读书人在社会上是最被大家尊重的。出家人都是有学问、有道德的人,但是他是个讨饭的乞士,乞就相当於乞丐一样,但他是很有学问、很有道德的人,用这两个字来翻。
第二就是破恶,他发的愿是要断贪瞋痴,修戒定慧,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」,这是他破恶。第三是怖魔,魔是魔王。真正修道,魔王就恐怖了,他怎么会恐怖?你不修道,天天搞贪瞋痴慢,你出不了三界,魔王就是三界的统治者,他希望他的国民当然愈多愈好。这个人一修道了,超越三界就跑掉了,他就头痛,他统治底下的人又少一个,所以他怕这些人都修道,都出离三界,他就发生恐怖,这叫怖魔。但是真有能力,魔王才恐怖。你没有能力超越三界,魔王看看,不过笑笑而已,你修道没用,你出不去,逃不出他的魔掌。真正修道,魔王是恐怖。
『众』字,大比丘众,众就是僧团的意思,僧团称为和合众。四个人以上,才能成立一个僧团。注解,「四释众」,就是解释众,「又三」,三个意思,「众者,四人以上,乃至百千无量」,就是四个人以上。人数多没有限制,少有限制,就是四个以上。三个人不能成众,不能构成一个僧团,必须四个人以上才能够成为一个僧团。
「一处羯磨作法。行筹布萨。事理二和,无有违诤。名和合众也。」众就是团体,四个人以上才构成一个团体,他们住在一处要遵守理事七个条件。通常我们讲六和合完全从事上讲的,所以它这里说有理事二和。理就是大家共同都发的这个愿,要证无上菩提,这是理,所以理决定是同的。因此我们通常都讲六和合,在事上讲。理是同证无上菩提,不管哪一宗,不管哪一派,不管哪一个法门,可以说都是以无上菩提、究竟佛果为我们最高的目标,所以这决定是相同的。事上讲就不相同,事上讲有各宗各派,有各种不同的法门,这就不一样。所以事上一共有六条,这叫六和敬。六条里面第一条是最重要的,就是事和的基础,那就是「见和同解」,就是见解相同,拿现代的话来说,这个团体里头要建立共识。我们有个共同的认识,彼此就不会有相争,不会有意见,所以要建立共识。像中国古时候的寺院丛林,每个寺院大家的见解的确是一致的。如果见解不一致,就没有办法在一起共住,没有办法在一起修行,所以见解一定要一致。
譬如修净土法门,我们大家都是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,可是净土这个念佛有四种念佛,有实相念佛,有观想念佛,有观像念佛,有持名念佛,假如我们四个人,一个人学一样,这个不能称为僧团,这各人搞各人的,不行。我观想,他持名,他观像,那必定有摩擦、有争执。所以一定要建立一个共识,依同样一部经典,依同样一种方法来修行,大家就不争,这个样子才行。所以同一个宗派里面,中国大乘八个宗,每一宗里头又分好多派,每一派底下又分很多小派,换句话说,每一家修行的方法都不一样。譬如我们统统持名,这总是一样的,可是他喜欢早晨两点钟起来念佛,那个说太早了,我六点钟起床念佛,这两个又要打架了,这不行。同样持名,我们也要大家商量一下,起居时间要一致,大家就没话说了。所以这个里头细细的去分,那就是一个寺庙是一种修行方法,是一个办法,甚至於从前这个课诵都不一样、都不相同。
现代在台湾的道场可以说学风、道风都没有,只是做做法会、热闹热闹这个场合而已,大家在一块聚会热闹热闹,其他实在讲是谈不上。纵然请个法师来讲经,一年讲个几次,一次时间都很短,一个星期、十天、半个月,所以「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」,根本就起不了作用,连讲经都是法会。像打佛七念佛也是法会,热热闹闹,乱烘烘的。真正的佛七道场里头一句话不能说的,真正是清净,除了一句佛号之外,你听不到任何人说一句杂心闲话,那真正用功。而且真正打佛七,人数不能多,人数多了,主七师没有能力照顾。我那个时候初学,在台中,李炳老告诉我,真正打佛七,参加的人数不能超过十个人。十个人以上,主七师的精神照顾不了。现在打佛七是几十人、几百人参加,法会!法会就没有关系,人愈多愈好,热闹。所以真正修学道场的确是不一样,像初祖远公大师的道场算是相当盛,总共才一百二十三个人,这是东林念佛堂,庐山莲社。
念佛堂里面念佛的方法是轮流的、是轮班的。譬如有几十个人,分班,所以每一班人数就不多,十几个人一班,轮流到念佛堂来念。念佛堂里面的佛号日夜不能间断,一年到头不能间断,这是念佛堂。日夜不间断,就是轮班,一班最少四个人。念佛堂佛号不中断,换句话说,人少了还不行,至少要有五、六十人到一百多人才能办得到。一个班最少四个人,最多十几个人,二十人都嫌太多。如果一班,像真正打佛七念佛用功的话,多则十个人,少则四个人,不能少过四个人,这样分班轮流念。一班念两个小时,一昼夜就要十二个班才行,如果一班是十个人,那就得一百二十个人,我们才能维持念佛堂的佛号一年到头不断。
这个念佛,按照班念佛,那是非念不可的,轮到你非去不可的,决定不能缺席。没有轮到你的,你要是没有事情,愿意念佛你可以随喜参加,念累了可以随时出来休息,轮值的人不行,轮值的人一定要念足这两个小时。底下一班再换,一班接一班,一班接一班,是这个念法。接的时候,当中是相续不断的,不是说我第一班念两个钟点,第二班再进来,那当中就断了。第一班念一个钟点,第二班就来跟著念,再念一个钟点,第一班出去,第三班就进来,第二班正好念在一半,所以佛号永远不中断。这是从前祖师的念佛堂,佛号是不中断的。
我们现在人少,像我现在在美国,那边念佛堂总共只有十几个人,我们佛号怎么念法?我们用录音带,自动回转的录音机,我们也是二十四小时佛号不中断。我们念佛同修只要有空,随时来念,进了佛堂不打招呼、不说话,见到法师也不理,因为你跟法师问讯打招呼又打闲岔,所以在念佛堂里面决定不打招呼。进去的时候跟著录音带去念,你绕念也好,坐著念也好,拜佛也好,没有一点压力,没有压迫感,所以大家念得很自在,念得很舒服、很欢喜,各个都念得法喜充满。
行策法师是三百年前清朝康熙年间人,他就是提倡这个方法,跟我想的方法完全相同,不过那个时候没有录音带,他还是一班四个人,他还是要分班,还是轮流的。他是一班念出声音,另外两班是坐在旁边止静,心里面默念,听。一班念一千声,第一班念一千声,第二班接著绕念,第一班退下来坐蒲团上止静默念,他用这个方法。就是你念一千声,听两千声,一共三个班轮流,所以这个样子他不累、不疲倦。念完之后,礼佛一百拜,他用这个方法。
所以古人有许多很好的方法,像《西方确指》觉明妙行菩萨那个方法也很好。他是每一支香,就像每一堂课,他是一卷《弥陀经》,三遍往生咒,一千声佛号,他用这个方法。第二支香也一样,还是一卷《弥陀经》,三遍往生咒,一千声佛号。大概这样念下来,差不多一支香至少要一个半小时,当中可以休息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,再接第二支香。如果是精进念佛,一天一夜就是十二支香。《弥陀经》十二遍,佛号一万二千声,最后也是礼佛一百拜,他那个方法也好。所以这些方法看我们个人喜欢,看我们环境的方便,我们来修学、来选择,但是一个道场一定要用一个方法。
美国悟本打电话来,说那边同修过年想拜药师忏,来问我,我说不行,还是念佛。我们道场一句佛号念到底,不要今天搞这个,明天搞那个,搞乱了,这个决定不可以的。他喜欢拜忏,到别的道场去拜,我们道场不拜忏。所以见和同解非常重要,见解不相同只有扰乱,只有搞到大家心里不愉快,总是道业上就会有妨碍,所以见解一定要相同。理论、方法,乃至於平常修行的作息时间,都要共同来拟定,大家欢欢喜喜去遵守,这样才行。这是一个僧团里面最重要的基础。
第二就是「戒和同修」。戒律是生活规范,因为大家在一块共住,如果没有生活公约当然就乱了,我们也不晓得怎么做才好,所以戒律就是生活规范。佛法戒律之好,跟世间所订的规矩不相同,世间订的公约是要叫大家遵守的,佛法戒律是叫我们自己遵守的,不管别人,妙就妙在此地。每个人自己都遵守,这个僧团当然和合,当然就没有问题,同时你也不会看到别人有过失,为什么?戒是叫我自己守的,不是叫别人守的,所以真正修道人不见他人过,不见他人过是他自己心清净、平等。如果订的规矩,这个人不守规矩,那我也不守规矩,你想想看,你的心就不清净,你的心就不平等。换句话说,别人不守戒,别人不守规矩,把我自己的清净心破坏,我自己修行的功夫破坏了,这就很难成就。所以佛制定戒律的精神是叫我自己守,不是叫别人守。别人破不破戒与我不相干,一点都不影响我,我自己自性清净、平等、慈悲。佛门持戒是这个持法,所以因戒能得定。
现在我也看到有不少戒律很精严的人,他得不到定,他烦恼很多,烦恼从哪来的?这个又破戒,那个又犯规,一天到晚心里搞这个东西,你说糟不糟糕?他的戒持得再好也不过人天福报而已,达不到持戒的目的,持戒的目的在得定。我们念佛人持戒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得一心不乱,我们天天看这个人也不对,那个人也别扭,你想想看你的心怎么会清净?你怎么会得一心?所以这点非常重要。许多人讲到戒律,不懂得戒律要怎么持法。真正持戒的人快乐,为什么?不管别人过失就快乐,你管别人过失,你就不快乐,你烦恼多了。不管别人,只管自己,善人也好,恶人也好,没有一个不好,这是持戒的原则。所以我们读了佛经,对於佛法好多的构想,它的设施,实在是非常的圆满,令人不能不佩服。所以我们世间团体里所订的公约、规矩比不上佛法,佛法真有它的好处,它是对每个人都尊重,自己自律不管别人。每个人都自律,这个团体怎么不好?太好了。这是戒和同修。
第三是「身和同住」,这个同住得要讲解一下,从前不必讲,现在要讲一讲,为什么?现在生活方式跟从前不同,以前这个同住是睡通铺,像军队一样,绝对不是一个人一个房间。一个人一个房间,这个道修不成,你修得再好、再精进,你很不容易成就。所以佛法僧团的生活有点像军队一样,二十四小时都不放松。要是住一个房间,他把房门一关,他就懈怠、就懒惰,没有人看见,他就马虎了。大家在一起生活,睡觉都在一起睡的时候,那总得规规矩矩,否则的话,人家看了自己难为情,他就收敛。所以白天大家十个眼睛盯著你,你不好意思,规规矩矩;晚上睡觉还是十个眼睛盯著你,还得规规矩矩,这样才能把无始劫来的习气慢慢磨掉。现在寺庙生活环境好了,不但一个人一个房间,还有套房,这怎么修道?修不成功的。所以要晓得,不是说你不能过舒服、高一点的享受,於你修行有很大的妨碍。
从前那个方法很好,现在如果真正要建立僧团,想成就大家,还得用从前的老办法,换句话说,一个人一个房间还是决定不行。我自己晓得这个劣根性很重,一个人一个房间,我的恶习气决定断不掉,非得睡通铺不可。所以古人寺庙建得那么大,你们到大陆上去看看,富丽堂皇,哪里说是一个房间做不到?做得到。他为什么不做房间而做大寮房?就是为了要成就人。小的房间有,给什么人?给年老的人,给体力衰的人,或者给丛林里面地位高的人,像住持、当家、监院,这地位高的人,首座和尚,他们才有一间寮房。
清众决定是住通铺,要从清众到寺院里头有那么高的地位,至少要熬三十年,你已经受了三十年的训练,大概这些习气毛病淘汰得差不多,有资格住一个房间,确实可以自立。所以讲依众靠众,我们修行要靠大众,才能把自己的习气毛病淘汰、磨掉。这就是身同住的意思,所以不仅是住在一个寺院,整个生活都在一起。
「口无诤」,没有争论,决定不说是非,没有杂心闲话。「意同悦」,每个人都法喜充满。「利同均」,利是利养,十方供养决定是均等的,没有特殊,也没有例外的,生活是平等的。要守这六个条件,这才叫做僧团。假如没有这六个条件,人再多住在一起不能叫僧团。
现在在本省很多寺院住众不止四个人,四个人以上的太多了,为什么不能称僧团?就拿这六个条件去一衡量,都不够。第一个,这个寺院一个人一个心,一个人一个想法,一个人一个看法,意见不相同。那个戒律也很马虎,都是看到别人,没有想到自己。共住,虽然是共在一个大的寺院,可是每个人自己有个房间,这不共住,这是与这个条件不符合,实在讲没有一条符合的。口里头有争论,心里头有不平,口里头当然就有争论。意悦就谈不上,天天生烦恼,他不是住在寺院里很欢喜,他生烦恼。利养也不均,住持、当家的供养就多,清众的供养就很少,不平均。佛教里头没有特权,在丛林里面,住持、当家饮食起居跟大众完全一样,所以利养是均等的。拿这些条件来衡量现在的寺院,就没有一个僧团,这是我们很痛心的一桩事情。
佛教要想兴,必须有僧团,因为一个僧团的建立,诸佛护念,龙天拥护。因为人心真的在道上,不是在名闻利养、是非人我上,所以护法神护持,诸佛护念。这个地方如果出现一个僧团,这个地方人都有福,不遭难,有佛菩萨、护法神保护。台湾如果出现一个僧团,这个地方不遭难,诸佛菩萨都要护持这个地方,可惜的是我们今天一个僧团都没看到,这是我们要加紧努力的地方。建立僧团没有别的,就是牺牲自己才能做得到。僧团为什么不能建立?每个人不肯舍自己,不肯把我执放下,不肯迁就别人,所以僧团不能建立。一个道场住十个人,十条心;住五个人,五条心,这怎么行?所谓是貌合神离,各人有各人的想法,各人有各人的打算,这没办法,相当不容易。这是有待我们真正发道心,真正想在佛法上有成就的人要觉悟、要努力的。人数是:
【千二百五十人俱。】
『俱』,就是大众同住在一起。这些人从哪里来的?注解里都有,诸位自己去看。这都是佛的常随弟子,佛到哪里,他们这些人就跟到哪里。除这个之外,还有菩萨众。
【菩萨三万二千人。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。】
小乘人少,菩萨特别多。『上首』就好像大众当中的班长一样,这个班长是文殊师利菩萨。我们看这部经与其他的一般经上,在听众里面有一点不相同的,那就是一般法会里面没有这么多的菩萨,这一会里面菩萨特别多。通序就到此地。
下面是别序,就是发起序,发起序每部经不一样,就是每次法会都有特别的因缘,这个因缘不相同。前面通序是相同的,每次法会都没有例外,所不同的就是听众人数多少不相同,除此之外,没有一样不相同的。底下这个发起,四明尊者在钞里面说得很详细,这部经是以阿闍世王要杀父害母,这是造五逆罪,是用这个来发起的,所以这个因缘很特殊,是一个恶逆之缘来发起的,这个用意非常的深。好,下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