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解演义 (第四九二集) 2011/7/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02-039-0492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第六百一十面,倒数第七行从第二句看起:
「今极乐诸菩萨,具文殊大士之智德,了了见自性,故为最胜福田,堪受一切人天之供养。」这段经文讲到福田,人活在这个世间不能没有福报,福报从哪里来的?是从修来的。为什么可以修来?因为它的因是性德,自性里头本来有,迷失了自性就丧失掉。所以要觉悟,觉悟就把性德再找回来,就这么回事情。人不能没有智慧,智慧跟福德全是自性里头有的,我们中国老祖宗很早就知道。所以《论语》里面记载著,我相信那不是孔子说的,夫子是圣人,绝没有妄语,他老人家说他自己这一生做学问的态度,他是「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」,这两句话说得好,圣人给我们做榜样。述而不作,就说明他一生没有创造、没有发明,是个很普通的人。他自己所学的、所修的、所教人的、所传到后世的,全是古圣先贤的教诲,他只是述说而已,就是没有创作发明。对古人信而好古,古圣先贤传下来东西,他相信,他一点都不怀疑,依教奉行,而且非常欢喜,这是夫子一生成为圣贤的大德。
现在人都喜欢创新,能不能够创出新东西?能。创出什么新东西?是稀奇古怪违背性德,其结果就把世界搞乱了,把地球搞成这个样子。圣人是不是智慧、能力不如我们?不是的,他们非常聪明。近代三十年,不长,近代这些科学家,特别是物理学家研究量子、研究宇宙,他们所发现的,我们读他的论文,他所发现的,完全是中国古人都知道的,都讲过了,而佛经讲得更详细。我们得想,为什么他们知道?就不能不承认他们有智慧,智慧从哪里来的?《论语》里头夫子说过,「人性本善」,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,而是什么?人性它什么都具足,人性里头有圆满的智慧,有圆满的德能,有德行、有能力,有圆满的相好,相好是我们现在人讲的福报,他都有。佛承认,道也承认,中国儒释道三家对这个问题都是非常肯定的态度。
佛告诉人,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我们晓得,佛的智慧、佛的功德、佛的相好,都达到究竟圆满,没有人能超过,那是自性的性德,叫本来圆满。所以释迦牟尼佛讲「一切众生本来成佛」,现在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?是一念不觉,自性里面跑出一个无明。自性跑出无明,不是真的,是假的,这就是一念的迷情,很可惜的,他没有回头。没有回头就变成什么现象?愈迷愈深,谚语所谓积重难返,变成回不了头来。几时迷的?给你讲真话,就在当下。为什么?时间是假的,没有过去、未来;空间也是假的,没有远近距离。这个事情,现在科学证明了,都是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讲的,能不能证明?能。佛家最重视的就是要证明,这是什么?科学的精神,科学就是拿证据来。佛法拿证据,你看佛法讲的头一个教你信,然后教你理解,搞清楚、搞明白,再一个你依教奉行,你就这么做去,后面就证得。我们行没有到证得,佛不承认,你有成就,不承认你的成就,一定要证。证是什么?证一定要跟他的见解相同,为什么?那是真理,永恒不变,最重视是证。
证也有层次,有浅深不相同,最浅的是阿罗汉,阿罗汉证明六道是真的,真有其事。但是这个事是虚幻的,就像作梦一样,梦醒就没有了。阿罗汉怎么样?他梦醒了,这是第一个,证的是第一个层次,最低的层次,六道是假的。但是你要不知道,就我们在作梦的时候,不知道自己在作梦,梦到老虎要吃你,吓得一身冷汗,吓醒了,吓醒之后,梦假的不是真的。如果在梦中晓得这是假的,舍身喂虎那多好,就不必那么害怕,不知道是假的,这阿罗汉。菩萨证的层次比他高,比阿罗汉高。在四圣法界里面四个阶级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前面两个是小乘阶级,就是初级,第一个层次,第二个层次是十法界里面菩萨跟佛,最高的一个层次?是十法界之外的,不在十法界里头,脱离十法界,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。我们学了很多,现在也终於搞清楚、搞明白,实报庄严土依什么成就的?这个宇宙从哪来的?凭什么来的?无始无明的习气。如果无始无明习气断干净,那个实报土也没有了,符合佛在大乘经上常说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」,佛没有说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例外,没讲这个话。
这桩事情,到现在德国普朗克证明了,这是近代的物理学家,一生专门研究量子。他是爱因斯坦的老师,学生也有这么一个杰出的人才。他告诉我们,他说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物质的东西存在。在佛讲呢?不是这个世界,是整个宇宙,遍法界虚空界有没有物质存在?没有。普朗克发现这个,他专门研究物质到底是什么,研究到最后被他发现了,所以这个科学发现了不起,太了不起。追踪,追踪到最后,物质原来是精神产生的幻觉,所以物质的基础是意念,就是我们的念头,念头变成的物质现象。这桩事情,佛经里面讲得比他详细,他说出来跟佛经是一样,但是他没有说出数字,佛经上有数字。这个现象怎么产生?就像我们看电视、看电影,电视,电视太细腻了,不容易体会,电影容易。以前我们的电影,这是电影的底片,大概这一卷有二十四张幻灯片,在电影放映机里面一秒钟,一秒钟你看镜头打开一张幻灯片打在银幕上,它是不动的幻灯片,但是它很快马上进去关起来了,再第二张出来,第二张打出来。它因为速度太快,一秒钟二十四张,你在一秒钟看到那个银幕上,就觉得好像是真的,真有其事。你没有办法一张一张的分别它,其实张张都不同,没有一张是相同的,这么个事情。你在那个画面上看到,好像真有东西,真有物质现象存在。
现在我们又回过头来,我们现实这个世界,这些物质现象怎么回事情?跟这个原理完全相同,速度快了,电影一秒钟二十四张,那我们现前一秒钟他没说,他说极快的速度,他说不出数字出来。可是佛经上有,佛经上这一秒钟多少次?一千六百兆;普朗克只说极快速度,这个意念。可见得我们的念头,佛讲微细的念头自己不知道,所有一切现象都是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,也就是当处出生,当处灭尽,就跟这个电影银幕一样,你看镜头一打开当处出生,马上关起来当处灭尽。时间空间也都是幻相,全是意念造成的,这就是佛经上常说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这个概念非常重要,太重要了。意念从哪里来的?普朗克也在追究,但是他没有办法,他给我们说意念从哪来?意念是无中生有。我们听了懂,因为大乘经上佛说了,从哪来的?就是性本善来的。所以那个善不是善恶的善,那个善是什么?什么东西都具足,你自性里面都具足,你只要有念头它就能出现。这是高等哲学、高等科学,所以这些科学家,这些年的成就,我们会有理由相信,二、三十年之后佛经不是宗教,变成科学了,变成高等科学。科学家不能证明的东西,在佛经里头;没有讲清楚的东西,佛讲得比他清楚,妙极!
意念是什么?意念就是一念,一切法从心想生。心想也不是真的,是从一念不觉里头产生的;一念觉,它就没有了;没有了之后,诸佛菩萨那个世界也没有了,也不是真的。不过它存在的时间很长久,存在时间讲三个阿僧只劫,我们常讲无量寿,他那个世界永恒不变。为什么不变?他那里头的人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所以世界永远美好。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,念念都有分别执著,所以把它搞坏了。明白这个道理,今天地球上灾难容不容易解决?很容易。像美国的科学家布莱登所说的,这是去年,他们这些科学家在悉尼(雪梨)开会讨论一个专题,二0一二就是明年,马雅灾难预言讨论这问题。我看这个报告的结果,有一半承认非常可能;另外有一半承认灾难是有,不会那么严重,这两个比例几乎一半一半的。我们对於这个结论很理解,美国布莱登说得很好,怎么应对?他告诉人,希望地球上的居民,都能够弃恶扬善、改邪归正、端正心念,不但那个灾难没有了,化解了,而且会把地球带到更美好的走向。这个话我们听了同意、肯定,为什么?佛经也是这么说的,佛教我们断恶修善,他说弃恶扬善;后面两句话,跟佛讲的一样,改邪归正、端正心念。人的意念可以改变世界,科学不能,科学为什么?因为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它是物理,它不知道这个物从哪里来的。从来没有人说过,物质是意念变现出来的,没有人说过,普朗克是第一个,这是他发现的。物理能发现问题,解决不了问题,念头能解决问题。
日本东京江本胜博士的水实验,证明这个事情是真的。他在琵琶湖做了个实验,日本琵琶湖很大,像海一样,在一个海湾,这个海湾是死水,二十多年来脏乱,气味很难闻,二十多年。他找了三百五十个人,找了一个老和尚,他告诉我,九十多岁一个老和尚,带著大家在湖边做祈祷,时间一个小时。祈祷真是非常简单,让这三百五十个人跟著老和尚,这一个小时希望大家把所有的念头都放下,只想一句话:湖水干净了。动这么个念头,后头加了三个字「我爱你」,对湖水,「湖水干净了,我爱你」。心里想著这桩事情,口里就念著这句话,三百五十人念了一个钟点。到第三天,湖水真的干净!过去难闻的味道没有了,湖水非常清,风平浪静,像一面镜子一样,把外面景象都照到湖里头。媒体来采访,这个报纸、电视都播放,很值得人惊讶。维持了六个月,一次祈祷效果维持六个月。我跟江本博士说:你应当每两个月去祈祷一次,那个湖水不是永远干净了吗?这是意念能改变外面物质环境。懂得这个道理,今天这么多的灾难,地球灾难,我们用好的意念。地震,我们大家集体一个意念,「地震没有了,地震没有了」,真的就没有了;「海啸没有了,海啸没有了」,海啸真的就没有了,集体意念可以能改变。
这个道理,佛经上讲得非常透彻,因为物质是意念变现出来的,所以佛在经上常讲「境随心转,相随心转」。相是对个人,我们个人的相貌、身体健康状态,谁做主?念头做主。只要念头清净就健康长寿,什么药物、什么补品都不需要,粗茶淡饭。过去李炳南老师告诉我,人正常寿命两百岁。为什么人活不到两百岁?自己把自己糟蹋掉,不知道保养。所以人像一部机器一样,正常寿命应该可以使用两百年,你不知道,自己糟蹋自己。糟蹋自己的,我写了简短的这个东西,我今天要把它加一句进去,这是上一次大家看过的,我加一句放在前面第一句,「杀盗淫妄酒是一切恶业」,你造的,造的恶业杀盗淫妄酒。为什么会造这个?你因为有贪瞋痴慢疑是一切病因,怨恨恼怒烦是一切病源,你有这个东西,你就糟蹋自己身体。你如果不造杀盗淫妄酒,就没有这种东西,心里没有贪瞋痴慢疑,情绪里头没有怨恨恼怒烦,你就健康长寿。有这些东西,脏腑失调,就是你会生病,天地变异,现在地球产生变化,这是一切病果。疾苦短命、自然灾祸,这是一切病的报,因缘果报。怎么救?仁义礼智信是一切病的药。你能把仁义礼智信做到,仁义礼智信就是五戒,仁是不杀生,义是不偷盗,礼是不邪淫,智是不饮酒,信是不妄语,就五戒。你看看,中国老祖宗讲的五常,佛家讲的五戒,就行!严格要求自己把它做到,你就健康长寿。不但你健康长寿,你能够把所有一切疾病都转过来,都化为乌有,而且你居住的地方没有灾难。不得了,老祖宗比我们聪明,比我们行,不能轻慢。
所以了解,佛法没有别的,佛法讲什么?宇宙人生的真相,真相搞清楚、搞明白了。好在现在的科学,把佛经里面讲的这些关键的地方、最难懂的地方,用科学的方法把它证明,好事情!这个很值得我们鼓舞。我们肯定佛陀的智慧、菩萨的智慧,肯定他们的德行,肯定这些智慧、德行能够化解灾难,能够解除我们的病苦,能够帮助我们得到应该得到的福报。福报第一个是寿命,两百岁是正常的寿命,你应该要得到,这是机器可以管用这么多。可是这个机器里头有灵性,这个科学家也发现,那就是物质里头有灵性。一粒沙子,科学家讲的比沙子更小,原子、粒子、夸克、量子,愈分愈小。黄念老学科学的,他在这经里面告诉我们,也是最近科学家发明中微子,也就是量子,小到什么程度?原子我们知道很小,肉眼看不见了。原子当中是一个原子核,周围环绕原子核的是电子,电子就很小。他说中微子跟电子来相比,是电子的一百亿分之一;换句话说,一百亿个中微子才组成一个电子。
中微子的能量非常大,能够穿过,我这个后面有个简单的记载,他说能够穿过十亿公里。记住,十亿公里,不止一个地球。我们地球从中国到美国,我们飞行是一万公里,中国横渡太平洋一万公里。十亿公里,多少个地球?中微子能够轻易穿过。这么小的东西,它是物质,最小的物质,不能再分,这物质里头有精神,就是受想行识,它有这个东西。所以整个宇宙,科学家现在知道是有机体,没有死东西,全是活的,那么小的东西是活的。因为它是活的,所以它会看、会听、懂得人的意思,我们让它看美好的、听美好的,我们给它好的信息,仁义礼智信是最好的,它的回报就变得愈变愈好,这世界就美好。极乐世界跟我们这个世界没差别,一样的,为什么那个世界那么好,我们这世界变成这个样子?那个世界上的居民心好、念头好、行为好,没有一样不好,所以感得的山河大地被人称之为极乐世界,道理在此地。
我们今天犯的毛病,正像这里所说的,杀盗淫妄这是你干的,贪瞋痴慢这是你的心,怨恨恼怒烦是你的情绪,都不善!所以把世界搞成这个样子,这不能怪别人。佛法里面常说自作自受,决定不能怪别人,别人跟你毫不相关,统是自己做的。我们现在讲修行,修什么?就是把这十五个字去掉,这叫修行。身决定不干杀盗淫妄酒,心决定没有贪瞋痴慢疑,情绪决定没有怨恨恼怒烦,你能把这十五个字去掉,就保证你健康长寿。我最近这十几年,常常参加国际上和平会议这活动,与会的人员没别的,一见面几乎每个人都问:法师,你怎么保养的?你用什么方法保养?我什么都没有,饮食起居很平常,说老实话就是这些东西比人家少一点,这真的不是假的。我什么补品都没用过,人家问:你每天喝什么补的东西?我说自来水。这些东西没有了,身心好快乐!贪瞋痴慢断掉,名闻利养要舍掉,不干这个东西。要记住,活在这个世间,於人无争,於世无求,跟任何一个人没有利害冲突,多快乐!人家跟我做朋友,他什么都不需要防备,为什么?这个人是好人,绝没有害人的念头,绝没有害人的行为。别人伤害我,我接受,我也不把它放在心上,快乐。如果我放在心上,不就有怨恨恼怒烦了吗?不放在心上。为什么不放在心上?假的不是真的,何必当真?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。他为什么有这种行为?误会,误会人之难免。永远用一个真诚、清净、平等心待人接物,成就自己的功德,成就自己的智慧。就是像极乐世界的菩萨,都具有文殊菩萨的智德,了了见性,所以他成为最殊胜的福田,别人对他的供养,一定得福报。
『赫奕』,赫是明的意思,奕是盛的意思。『雄猛』,「《法华经授记品》曰:大雄猛世尊。」这雄猛两个字赞叹释迦牟尼佛,为什么?世尊把一切烦恼都断掉了,这叫雄。中国雄这个字是英雄,英雄的定义,是别人做不到的事情,你能做到,英雄。佛寺院里头大雄宝殿,那里头是谁?释迦牟尼,称释迦牟尼佛为大英雄;别人做不到,就是烦恼别人断不掉,他能断掉,见思烦恼断掉,尘沙烦恼断掉,无明烦恼断掉,他成佛了。佛法里头说,见思烦恼断掉证阿罗汉,尘沙烦恼断掉成菩萨,无明烦恼断掉成佛。烦恼这三大类,三大类他都断得干干净净,称他为大雄。勇猛精进,所以称为雄猛,猛是猛进。「《净影疏》云:佛於世间,最为雄猛。」也是这个意思。
『无畏』,「於大众中说法无所畏惧之德」。因为他智慧圆满、德行圆满,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通达无碍,他上台给大众讲演不会怯场,这是说法无畏之德。「又《大乘义章》」里面说得很好,「化心不怯,名为无畏」,化是教化,教化众生的心没有畏惧。一般人做不到,我们在教学当中战战兢兢。我记得十年前,我讲经教学四十三年,遇到格里菲斯大学的校长、昆士兰大学的校长,他们问我一句话,他说:法师,你四十三年教学当中,有没有遇到学生提出问题,你不能解答?我想了一想,好像没有!但是我们战战兢兢,不敢说我能答覆你,不能答覆的我就说不能,好像没有遇到过。格里菲斯大学校长说:你是真正一个好校长!我就没有想到,他决定赠送我博士学位,我这个博士学位考试就这一句话。这个学位送给我之后,好像是两年之间,南昆大送一个学位给我,印尼回教大学送一个学位给我。可是我们不敢,真的是不敢,总是小心谨慎。夫子说得好,「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」,我们绝不勉强自己,我们话都说在前面,我没有成佛,我没有开悟,我知道的我就答覆你,我不知道那你不能怪我。可是真的是没有遇到不能解答的难题。所以教化众生的心不怯,佛菩萨可以,我们做不到,我们还是战战兢兢。「於化度众生,无有怯懦之心,名为无畏。」
『相好』,「三十二相、八十随形好」。确实相随心转,你尽量去修心,心地善良,相貌会变得很好。懂得这个道理,就别去搞美容,美容是要命的,是破坏你自然现象。我在澳洲,有一个义工,年岁不大,大概四十多岁,我常常看到她非常痛苦,我说:你怎么搞的,有什么毛病?她年轻的时候爱美去美容,二十年的时候毛病都发作。我说:你自作自受,父母生下你那个面孔是天然的,你要想改变它你修德。佛在经上常讲「相随心转」,我们讲随心转,你看欢喜的时候,你的面孔很好看,你烦恼的时候,你那个面孔就很难看,这不就是常常有变化吗?一个道理。如果是常生欢喜心,你的面孔愈来愈好看,心地清净、心地平等、心地喜悦,起心动念与仁义礼智信相应,就行了。老祖宗千万年教导我们,总纲领只有四句话,我们叫它做四科,四个科目。第一个就是五伦,五伦是讲关系,这个关系不是哪个人创造的,不是哪个人想出来的,不是,是自然的,这叫性德。父子是自然的,夫妇也是自然的,君臣是领导与被领导,这都自然的,长幼、朋友统统属於自然的。所以老祖宗教导我们,处理这些自然用什么心态?父子有亲,亲爱,亲爱是天性,没人教的。
你看婴儿四、五个月这个时候,父母对待这小孩婴儿,小孩虽然不会说话,你看他的眼神,你看他的表情,他对父母那个爱能看得出来,所以父子有亲在这个时候非常明显,一点都不假!中国老祖宗知道,教育就从这里生起来的,为什么?老祖宗希望这种亲爱,天性的亲爱,如何能把它永远保持不要失掉。所以中国教育头一个目的就是这个,太伟大了。第二个教育目标,是希望这种亲爱发扬光大,不但爱你的父母,爱你的兄弟姐妹,爱你的祖父母,爱你的叔叔伯伯,就是爱你的家族;再扩大,爱护邻里,邻里乡党,对邻居爱护;再扩大,爱护社会,爱护国家,爱护民族;到最后「凡是人,皆须爱」,爱护天下,这是中国传统教育。中国传统教育是爱的教育,这个爱里头有德行。所以从这个教育里头,这个关系当中,如何能把所有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和谐、非常融洽,这才提出五常,就是仁义礼智信。常是什么?永远不能改变。不管在什么时候,太平盛世或者是世间危乱,都不能改变。一切时、一切处,守定了。仁者爱人,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,这是仁。义是合理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如理、如法、合情,面面都顾到,合情、合理、合法。礼是礼节,重要,决定不能够荒废掉,特别是亲人之间,古时候夫妻有礼,父子兄弟都有礼节。不能说天天在家里,何必搞这一套?这一套关系很大,有这一套,你家里头整齐。如果废掉之后,就会有妄念起来,慢慢到最后变成父不父、子不子,那是家破人亡。礼可以维护自己一个人的身心健康,再维护你的家庭,维护你的邻里乡党,维护社会、维护国家、维护世界,礼之用大矣哉!太大了,怎么能不讲究?
中国从汉武帝采取儒家的学说来治国,来教育全国的国民,一直到满清,改朝换代多少次,但是这个理念没改变,统统是以礼治天下。在中国人讲这是真理,礼要是不讲,社会就乱了,今天世界是动乱的世界,没有一样不乱,什么原因?礼没有了。他没有了,我要有;他乱,我不乱。他乱,生活日子过得很苦;我守住,我日子过得很快乐。我们今天把父母、老师照片都供在讲堂,这什么意思?提倡孝顺父母,尊师重道,用意在此地。我们每堂课都要向老师鞠躬,都要向父母问候,念念不忘,民德归厚。忠厚老成怎么培养出来?就是这样培养出来,忠厚老成人有福。吃亏不要紧,老祖宗告诉我们「吃亏是福」,能够吃亏的这个人一定有福报,有后福。换句话说,占便宜的人没有好报,处处想占便宜,后头有麻烦,这个要懂得,因果的道理。
相好,三十二相、八十随形好,所以相好我们都喜欢要。「赫奕」是光明殊胜的意思。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容光焕发,这个都是内心修养表现於外面,所谓存诸心而形於外,是这么个道理。『欢喜』,「内心自在,形容和悦」,「形」是身体,「容」是容貌,「和悦」是欢喜、和爱。『雄猛无畏』,「表菩萨之实德,勇猛精进,说法无畏」,真的你有学问、有德行,又有爱心愿意帮助别人,帮助别人有善巧方便,你的事情做得很圆满。「复显仪容,威神无比,大雄不怯。至於相好,则专指身色」。我们身体健康,虽然年老,不衰!不需要保养,只需要心地清净、善良,你就能做到。所有一切保养,说老实话都有副作用。依照中国传统那很好,中国老祖宗留下来这些方法很少有副作用。现代这些补品不可靠,我们碰都不敢碰,健康身体靠这些东西你就吃出病出来,古人讲「病从口入,祸从口出」,少接触好。最重要的养心,心要善良、心要清净。
下面说,『功德辩才』,「表菩萨具种种其他功德,与种种无碍之辩才」。功是修学的功夫,你真下了功夫你就得到,表现在什么地方?表现在辩才上,所以这辩才无碍。『具足庄严』,庄严就是我们讲的真善美好,「总结以上之赞语,如来以福德智慧庄严其身」,不用其他的,这些与地位、与财富不相干。大圣大贤他们具有大德,他知道人生在世的时候要有德、要有命,命里面没有很高的地位,没有大的财富,不求,孔老夫子就给我们做出榜样。大德他懂得命、懂得运,所以要有德、有命,有德没有命没有关系,你这一生活得会非常快乐,幸福美满。如果有德又有命,你要为国家服务,为人民服务,为众生服务,鞠躬尽瘁死而后已,那是什么?那有命。这就是说明,一个真正有智慧、有德行的人,在这个世间他不妄求,他不攀缘。佛教我们随缘而不攀缘,永远恒顺众生、随喜功德,这就对了,这多自在、多悠闲。
「此诸菩萨具足智福之庄严超逾一切世间,此乃极赞菩萨之真实功德至为希有也」。这些话赞叹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的菩萨是谁?凡是生到极乐世界的都是菩萨。这个经讲得很清楚,生到极乐世界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」,不是普通菩萨,大菩萨。这是什么?阿弥陀佛教出来的。阿弥陀佛在西方干什么事情?西方不是个国家,我们讲极乐世界它不是个国家。你看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这么多,从来没有说到极乐世界有国王、有总统,没听说过,佛没说过;极乐世界有政府,没说过;极乐世界有士农工商,没说过。说的是什么?我们现在做出总结,极乐世界是个学校,只有老师、学生,阿弥陀佛是老师,那些菩萨是学生,学生确实有小学、有中学、有大学、有研究所,凡圣同居土是小学,方便有余土是中学,实报庄严土是大学,等觉是博士班,佛给我们介绍这些。是诸佛如来、阿弥陀佛发心在那里办了个佛教大学,欢迎我们去就读。往生的人是上学去,到那边是成就什么?毕业就是佛,就成佛了。到极乐世界是去求学去的,也就是一定要得到智慧圆满、福德圆满,这才叫极乐世界。这是真实功德,所以超逾一切。我们再看末后这段经文:
【常为诸佛所共称赞。究竟菩萨诸波罗蜜。而常安住不生不灭诸三摩地。行遍道场。远二乘境。阿难。我今略说。彼极乐界。所生菩萨。真实功德。悉皆如是。若广说者。百千万劫不能穷尽。】
佛在此地给我们做总结,这是这品经里面第三大段,「诸佛共赞」,不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赞叹说你好,「表诸佛为作证明,同声称赞,正显大士德深」。从这个地方显示出一个什么问题?阿弥陀佛是好老师,他会教,他把每个学生都教好了,个个都有成就,这个了不起。我们在这个世间到哪里去找这个老师?十方世界找这样的好老师都困难。所以我们在许多大乘经里面看到,几乎每尊佛都把他的学生送到极乐世界去修学。佛在此地,这部经上劝勉我们念佛往生净土,这不就是把我们送到极乐世界去留学吗?而且告诉我们,这个事情不是他一个人这样做法,十方刹土所有诸佛几乎统统都是这个做法,说明极乐世界是真的,真好!每一尊佛都保送他的学生去上学,所以这经文第一句,『常为诸佛所共称赞』,没有一尊佛不赞叹极乐世界,没有一尊佛不赞叹阿弥陀佛。
下面是说实际状况,『究竟菩萨诸波罗蜜』,「波罗蜜」是印度话梵语,我们要把它翻成中国的意思,是究竟圆满,就是你在西方极乐世界,所修的每一个学科都达到究竟圆满,都拿到究竟的学位,究竟的学位叫佛陀。所以佛陀、菩萨、阿罗汉,是佛陀教育学位的名称,就像我们现在大学学士、硕士、博士,这个一定要晓得。世间的学士等於佛门的阿罗汉,硕士等於菩萨,博士等於佛陀,最高的学位,是三个学位的名称。现在很多人不研究佛经,不知道事实真相,以为是迷信。而且佛法里学位是平等,每个人都拿得到,所以佛说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,你怎么会拿不到!现在我们知道,我们学了这么多年,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佛教给我们,放下见思烦恼你就证得阿罗汉,第一个学位拿到;放下分别,对於一切法不再用分别心,菩萨学位拿到;最高的是不起心、不动念,佛陀这个学位就拿到。说得很容易,做得很难,不容易做到。
真有人做到,在印度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表现,十九岁离开家庭出去求学,他完全代表现在所说的知识分子,释迦牟尼佛是知识分子,聪明好学,广学多闻。十九岁放弃王位,他父亲是国王,放弃富裕的宫廷生活出去做苦行僧,去求学,这一出去十二年。当时印度在历史上称为宗教之国、哲学之国,他所有的宗教都学过,所有哲学的学派也都学过,学了十二年。三十岁这一年,把自己十二年所学的也放下,就入定。印度修禅定是非常普遍,每个宗教都修禅定,每个学派也修禅定。禅定里面,空间维次没有了,所以婆罗门的四禅八定,这就说定的功夫分八个阶级,最高的是第八定,在这个境界里面,你把六道的事情就看得很清楚、很明白。六道上面到非想非非想处天,天有二十八层,下面到无间地狱。范围多大?用现代的话说,十亿个银河系,十亿个银河系这里面情形他全晓得,阿罗汉。佛的智慧当然更高,所以他把十二年所学的放下了,十二年所学的宗教放下了,所学的这些哲学也放下了,这才一下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他拿到最高的学位。这个学位得到之后,他就开始教学,所以世尊是三十岁开始教学,七十九岁过世,教学四十九年。经典上没有说他哪一天放假,这个老师太难得,四十九年教学没有一天放过假。而对於教学这桩事情乐此不疲,非常快乐,一个人也教,十个人也教,几百、几千人也教,从来没有拒绝过的。只要你去找他,他一定教你,而且他不分国籍,他不分族群,也不分宗教信仰,也不分文化,不分男女老幼,只要来他都教。用今天的话来说,他搞的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,他的身分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,他不要学费,不收学费,太伟大!给我们做出这么好的榜样。所以我们肯定佛陀是教育家,跟宗教不相干。
他知道有天神、有鬼神,那都是凡夫,都是他教的对象,不但教人,他也教鬼、也教天,什么地方跟他学他就教哪里,无所畏惧,真的是圆满智慧、圆满德能。他的学生,这些菩萨们,也个个都如是!现在佛不在世了,经典留在世间,我们依照经典的理论、方法、境界去修学,能不能达到?能,这里头最重要的就是放下。我跟章嘉大师见面,第一天大师就教我「看破、放下」。那个时候我对这两句话似懂非懂,好像懂,实际上是不懂,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炼,明白了。我们刚才讲放下贪瞋痴慢疑、放下怨恨恼怒烦、放下杀盗淫妄酒,这什么程度?阿罗汉,学士,最低的程度,不高,可是这个程度比天人高,天人比不上。所以你能这样修学,你如果是在六道里面,你决定不会堕三恶道。如果再进一步,把佛在经典上所说的见思烦恼断掉,你就超越六道轮回。我们修学的这个,断贪瞋痴慢疑、断怨恨恼怒烦、断杀盗淫妄酒,这是非常好的基础。有这个良好的基础,向上提升一点都不难,也就是你已经具备拿到佛学里面这些学位的条件;没有这个条件,学位拿不到。「究竟菩萨诸波罗蜜」,波罗蜜就是究竟圆满的意思,每一个科目都做得非常好,都圆满了。
『而常安住不生不灭诸三摩地』,三摩地是禅定,禅定有很多种方法得到,所以叫「诸三摩地」。我们现在用什么方法?用持名念佛,诸位要晓得,这是修三摩地。怎么个修法?我们遇到顺境、遇到善缘,顺境就是环境好,非常美好。善缘是什么?你遇到人都欢喜,都是对你很好的人。这个里头容易生贪爱,要一生贪爱,麻烦大了,为什么?贪爱是烦恼,贪瞋痴慢疑它是烦恼,不是好事情。在这个环境里头要有智慧,不生贪爱,生什么?感恩,决定没有贪恋。如果是逆缘,环境不好,处处有障碍,人事不好是恶缘,都是来找麻烦的、来毁谤的、嫉妒的,甚至於陷害的,这个环境里不生怨恨,一生怨恨又到烦恼去了,这叫真正修行的功夫。总是以清净平等心来对待一切环境、一切人事,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慈悲,这就对了。那环境来,实在忍不住,习气很重,怎么办?统统归到一句佛号,这会念佛。贪恋心起来了,阿弥陀佛,把它换过来,阿弥陀佛没有贪心;怨恨心生起来了,阿弥陀佛,怨恨心没有了。用这一句修三摩地,叫念佛三摩地,这叫真会念!念佛的人多,会念的人不多,会念的人把烦恼习气全念掉,没有了,他就成功。天天念佛,烦恼习气不断,这没有效果,虽然不能说他没有白念,他念的时候,只是在阿赖耶识里头种一个阿弥陀佛的种子,在这一生当中不得受用。你说哪一生才得受用?哪一生你能够用这个方法,把你的烦恼习气伏住,先伏然后把它断掉,成功了,那叫会念。这样念佛跟修禅没有两样,比修禅方便,比修禅容易,因为他一切时、一切处都能保持功夫不断,这个太殊胜!
『不生不灭』,「《涅盘经》曰」,涅盘是梵语,涅翻成中国意思是不生,盘翻成中国意思是不灭,「不生不灭,名大涅盘」。「又《维摩经》曰:法本不生,今则无灭。」这个涅盘的境界是真的,阿罗汉见到边缘,叫偏真涅盘,没有究竟;佛究竟,到最高的学位完全明白了。我们看看德国普朗克博士,他接近这个边缘,他看到了,他看到物质的真相,看到念头的真相。但是他现在不知道这个真相从哪来的,报告里面只说意念是无中生有,这个现象在佛法里面就叫涅盘,他没搞清楚。最后这个意念从哪里来的,他能不能搞清楚?不能。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用第六意识,第六意识是什么?就是我们的思想、思惟,这个能力非常大,意念,念能够生一切万法。意念的根本是自性,我们东方人讲的性,本性,本性他看不到。为什么?本性没有现象,科学跟哲学研究都得有对象,物质现象或精神现象,或者自然现象,它一定有现象。本性没有现象,它不是物质现象,它也不是自然现象,也不是精神现象,它统统没有,所以科学跟哲学达不到它。所以佛说唯证方知,怎么样才能见到?你不用思惟、不用思想,就是不用这种心,你就见到了。
因为你这个心是妄心,起心动念是妄心,妄只能够见到妄,见不到真。真要用真心,真心没有念头,佛家讲「真心离念」,你有念头就不是真心。所以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,不起心、不动念就见性,就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所以科学家就差这一点点,到了边缘,我们不能不佩服,他能发现阿赖耶,真不容易。三种现象都是阿赖耶发生的,阿赖耶的业相是自然现象,现在科学讲能量;阿赖耶的转相就是精神现象,科学家称为信息;阿赖耶的境界相,科学家称为物质。所以普朗克把阿赖耶观察到了,这是大乘教里面讲的极限,用思惟、想像的第六意识达到这个极限,再没办法了。再你把这个放下,我不用思考的念头,什么都没有,清净心见到了。所以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就见性,那就成佛了。所以科学家离佛很近很近,他只要把这个东西放下,他就见性,见性恍然大悟,这个意念从哪来的清楚了,能量从哪来的清楚了,那就叫什么?佛知佛见。你的看法、见解跟佛所看到的完全相同。
「小乘依有余涅盘之理而观不生不灭,趋於偏空」。小乘人看的不生不灭浅,没看透。「大乘则从空入假,於有为之事相上,显不生不灭之理。当相即道,即事而真。故能终日度生,终日无度,日涉万缘,一心空寂。乃能於布施、忍辱等六度悉皆究竟,而仍安住於不生不灭诸三昧中,不失定意」。这就是大乘与小乘不一样,小乘入於不生不灭,他什么都不干。大乘不然,大乘知道生灭跟不生灭是一不是二,一桩事情,事相可以随生灭,心不生不灭,这才叫真的不生不灭。我们从这个地方,这几句话来说,当相即道,即事而真,终日度生,终日无度,日涉万缘,一心空寂,我们就念到此地。我们问,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讲经教学四十九年,有没有起心动念?没有。如果起心动念,他就会碰到有问题不能解答,为什么?起心动念。起心动念用的是什么?知识。不起心动念呢?他用的是智慧,智慧能解决一切问题,不用思考。我们能相信吗?能信。为什么?有证据。
你们去看《六祖坛经》,唐朝惠能大师不认识字,没念过书,砍柴为生,是樵夫。樵夫,现在一般人不知道,什么叫樵夫?现在这个世间没有这个行业。我们在抗战期间,抗战时候,中国的大后方还过著古老的社会生活,城市里面没有电灯,没有自来水,也没有瓦斯,城市里面的人生活,要买柴、要买水,所以有这个行业。到外面挑水到城里来卖,一担水几个铜板;砍柴,山上砍柴来卖柴,家家烧的是灶。我们过过这个生活,所以我们很清楚。这个行业很辛苦,都是苦力,清早上山去砍柴,到城里去卖,卖了钱买点菜、买点米回家去过生活,一天不做工,一天就没饭吃,很苦、很苦。卖水也是一样,从前水干净,城河旁边的水都可以吃,到河边上去挑水。现在有瓦斯、有电、有煤气,这个行业没有了。惠能大师是干这个行业的,二十四岁遇到佛法,他是卖柴,卖完柴之后拿到钱了,离开客栈,就是现在旅馆,客栈。客栈里面有人念经,念《金刚经》,他听了觉得有道理,就在窗口停了一下,等他念完。念完之后他跑进去:你念的是什么东西?他听了很有意思,把他自己的感受讲给他听。这个人非常吃惊:你砍柴的不认识字,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智慧?你能听得懂,这个很了不起。所以这个人太难得,马上就成就他,就介绍他到五祖忍和尚那里去参学。但是他养家,所以他送他十两银子,那十两银子可不得了在那时候,这安家费。又找了一些学佛的朋友照顾他老母亲,我们想他的老母亲也不会太大,他二十四岁,他母亲顶多五十岁差不多,但是在那个时候乡下人五十岁也就很老了,家里有人照顾他放心,他去参学。
在黄梅住了八个月,八个月干什么?寺院有讲堂,一天没去过;寺院有禅堂,一支香也没坐过。五祖分配他的工作还是他的本行,到碓房里去舂米破柴,干这行,做苦工做了八个月。把祖师的位子传给他,衣钵传给他,这了不起!五祖也考试他,考试那一天半夜三更,避免,不让人看见,为什么?人家会怀疑、会嫉妒。五祖是有个好的学生神秀,跟五祖十几二十年,大家都认为五祖一定是传位给他,怎么会传给别人?来的人又不认识字,从南方来的,土里土气的,没有人瞧得起他。他有定功,表现在外面谦虚,处处礼让。五祖召见他,晚上跟他讲《金刚经》大意,肯定没有书,他不认识字,他要书没有用,听。讲到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,大概三分之一,他就大彻大悟了。就向五祖提出报告,说了五句话,「何期自性本自清净」,这个何期,用现在话说,没有想到,自性本来就是清净,从来没有染污过,现在也没染污,这本性,就见性。「何期自性本不生灭」,没有生灭。「何期自性本自具足」,具足智慧、德相,德能、相好样样都有,什么都不缺。「何期自性本无动摇」,我们今天动摇的是妄念,妄心动,真心不动。最后一句「何期自性能生万法」,遍法界虚空界自性变现出来的。五祖听到这几句,行了,不必说了,衣钵就给他,叫他赶快走,那他就逃难。到第二天知道了,全寺庙的人都分头去追赶,想把衣钵抢回来,你有什么资格做第六代祖?天下比你强的人太多了,不服。不是第二天,过了二、三天,因为五祖不出来,大家以为他身体不舒服,让惠能走远一点,让大家找不到他。
在逃难当中,遇到一个比丘尼念《涅盘经》,《涅盘经》的分量很大,有两个翻译,一个翻译四十卷,另一个翻译三十六卷,分量很大。比丘尼在念经,他在旁边听,等她念完之后,他就把她念的这一段经的意思讲给她听,比丘尼非常惊讶,你从哪里学来的?捧著经向他请教。他说:我不认识字。「你不认识字,你怎么能讲?」他说「这个与认识字、不认识字不相干。」这是什么?见性就通了,自然通了。你认识字,你一看就明了,一听就明了,一接触就明了,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样不通。所以大乘佛法终极的目标是要你见性,见性全通了;你要不见性,你所得到的是知识,知识是有局限的,你知道太少了,你不能完全知道。为什么?一切法都是从自性变现出来的,你把那个根找到,你不全都找到了吗?像一个圆球一样,你达到中心点,所有一切点垂直都达到中心点,中心点达到,统统解决了。所以佛说一切智慧不是从外头学来的,是你自己本有的,德行、能力全是本有的,与外头不相干,这是真东西,不是假东西。科学技术懂不懂?懂,没有一样不懂。为什么不发展科学技术?科学技术要是早发展,地球早毁灭,这是我们现在才了解。这个东西刀头舐蜜,我们尝到的甜处很少,付出的代价太大,所以这些人不会干这个事情。灾难来了,他们真有办法帮助你解决。
帮助解决完全用意念,好在在现在这个时代,科学家发现,也有不少人都认同这个说法。化解社会问题需要伦理道德,需要因果教育;化解自然这些灾害、地球上这些灾变,要用意念,特别是集体的意念,就像江本博士所做的实验。十六世纪法国预言家诺查丹玛斯,在《诸世纪》里面确实讲得非常清楚,一九九九年世界末日,四百多年前讲的,流传全世界,没有人不知道。一九九九年这一年,全世界所有不同宗教的信徒都为这桩事情做祈祷,这个力量多大,灾难没有了。那一年我住在新加坡,新加坡天主教神学院的院长对这个事情质疑:明明有灾难,为什么会没有了?这一年平安过去。他们的信徒把这个话告诉我,问我,我告诉他,我说:不是没有,是全世界的人都在祈祷,这个集体意识的能量太大,把这灾难化解了。可是我们要记住,这个是治标不治本,如果我们把这个事情忘掉,没有了,忘掉了,要是起个反作用:这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那继续再造恶,麻烦就是它又来了,现在这些灾难就是一九九九年灾难它又回来了,是这么回事情。现在我们再祈祷,管不管用?管用,不是不管用,管用。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,那就是布莱登所说的,那是根本解决的,那是什么?那要靠教育。所以每个宗教都要恢复到教育,教育标本兼治。没有教育,光是祈祷,治标不治本,而且时间是短暂的。所以宗教教育比什么都重要,它标本兼治。
这桩事情,我也跟天主教教宗给他建议,我们要恢复教育,要教人觉悟、要教人明了,真正彻底忏悔改过,回头是岸。每一个宗教里头都有戒律,戒律都是好东西,要认真修学;绝不能够把它当作那是过去的东西,那我们就亏吃大了。它是真理,它是真实智慧,佛在这个经上所说的三种真实,真实之际,那是讲本性,本性本善,本性是佛;第二个,真实智慧;真实利益。所以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不但是他,在中国这些祖师大德包括惠能,他们终日教学、度众生,终日无度。教学是什么?身口在教你,没有起念头,不起心、不动念。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教学,没有起心动念,所以这些文字、这些言语都是自性里自然流露。虽然日涉万缘,一心空寂,这是他们的真相。乃能於布施、忍辱六波罗蜜,我们讲六度万行、普贤十愿,他真做到,有没有起心动念?没有。所以说「悉皆究竟」,他没有不圆满的,没有不究竟的,所以「安住於不生不灭诸三昧中,不失定意」。他住在哪里?他住禅定里头,他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过。外面跟我们一样,内心不一样,我们内心七上八下,妄念那么多,他一个都没有。
『行遍道场』,「於道场正行,无所缺少」。道场是什么?教学的场所,没有固定的。一个人向他请教,他教,两个人向他请教也教,不论是在什么时候,不论是在什么处所,都叫道场。『远二乘境』,二乘是阿罗汉、辟支佛,为什么说远离他们境界呢?他们是有对象的,他喜欢你,他教你;他不喜欢你,他不教你;你问他,他教你;你不问他,他不教你。佛菩萨不一样,不问,他也教。佛家说「佛不度无缘之人」,什么叫无缘?你不相信他,你听不懂他,这叫无缘,佛不会教你。你相信,你能听得懂,他一定教你,你不问他,他也教你,这叫大慈大悲,这叫大乘,慈悲到极处。「唯依一乘法,究竟彼岸」,什么叫一乘法?一定帮助你成佛,一定帮助你恢复自性,也就是说帮助你明心见性,明心见性是应该的,这是佛法教学终极的目标、最高的一个目标。
「又《十住毗婆沙论》曰:若堕声闻地,及辟支佛地,是名菩萨死,则失一切利。」菩萨怎么死,这是比喻,不是真死掉,菩萨退转了,像阿罗汉一样,喜欢,我就教你,不喜欢就不教,这是阿罗汉。菩萨不是的,喜欢教,不喜欢也教,换句话,菩萨没有分别,没有什么喜欢、不喜欢。阿罗汉有分别,菩萨没有分别,阿罗汉没执著,他有分别,大菩萨连分别都没有了。所以菩萨还要有分别,他就堕下去,我们讲念书班级降级了,不是留级,降级了,降一等。是名菩萨死,则失一切利,功德利益就失掉。「若堕於地狱,不生如是畏。若堕二乘地,则为大怖畏」。这做比喻,如果堕地狱不怕,菩萨在地狱里也教化众生,他真去教,地藏菩萨常住地狱,「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」,那是大慈大悲、大愿。但是不能堕二乘,二乘就是声闻跟辟支佛,若堕二乘那就大怖畏,为什么?度化众生这个愿不能实现。学佛,你看从初发心老师就教你发愿,四弘誓愿,第一个愿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要发这个愿,没有说你喜欢你度,不喜欢就不度,没有这个说法。你要生平等心,要生清净心,特别是看众生造业,造业他就有果报,你就要阻止他、劝导他,让他不造业。度的方法很多,你要多学,要广学多闻,佛家讲八万四千法门、无量法门,种种不同方法帮助别人觉悟,帮助别人回头,不造恶业。「是故菩萨远二乘境」,意思在此地。
最末后的总结,就是「阿难下」,这个经文里面,『阿难,我今略说,彼极乐界所生菩萨真实功德悉皆如是,若广说者,百千万劫不能穷尽』,是这句话,这是「世尊总结极乐世界菩萨真实功德,说不能尽」,说不完。意思是什么?劝我们一定要发心求生极乐世界,到极乐世界去学习,功德利益太多太多了。不但是释迦牟尼佛说不尽,所有一切诸佛一起来说都说不尽。我们这一生这个缘殊胜,太难得!缘,现在的话叫机会,我们这个机会不容易得到,百千万劫难遭遇,彭际清居士说「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一天」,怎么会被你遇到?遇到什么?遇到这部经,我现在特别跟大家介绍,遇到这部注解。这部经稀有,夏莲居居士把五种不同翻译的本子,《无量寿经》在中国特别有缘分,从汉朝到南宋八百年,一共有十二次翻译,所以是翻译最多的。可是这些本子失传,现在留下来五种翻译本,七种本子失传,从这五种本子的内容来看,差别很大。所以古来祖师大德告诉我们,释迦牟尼佛在世,这个经是多次宣讲,不是一次。一次,这一个原本,不管怎么翻,大同小异,不会有大差别;有很大的差别,就不是一次讲的。还失传七种本子,那七种本子如果在,可能还有更大的差异。释迦牟尼佛慈悲,多次宣讲,他老人家讲经只讲一次,没讲第二次,唯独这个经讲多次。现在根据这个五种原译本,至少他讲过三次,这就是很特别的地方。夏老把它五种本子会集成一本,我们读这一本等於五种原译本全读到了。
注解难得,黄念祖的注解,集经论注解《无量寿经》,还集古今中外祖师大德注解《无量寿经》的精要,所以他这个注解是集注,黄念老的集注。目录放在后头,总共参考一百九十三种经论注疏,所以它集大成。我们读他的注解,就读了一百九十三种注疏,太难得、太难得。所以他这个解应该是集解,集经论古注解释的大成,我们碰到这么一个本子,真叫稀有难逢,这本子就太可贵了。所以我们要遵从祖师大德的教诲,一门深入、长时薰修,我们这一生学大乘,这一本就够了。这一本里头把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,宗门、教下、显教、密教、大乘、小乘,教义全都在这部书里头。这一部书就等於小藏经,它没有欠缺的,你说多难得!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从这部经上看出来了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第六百一十面,倒数第七行从第二句看起:
「今极乐诸菩萨,具文殊大士之智德,了了见自性,故为最胜福田,堪受一切人天之供养。」这段经文讲到福田,人活在这个世间不能没有福报,福报从哪里来的?是从修来的。为什么可以修来?因为它的因是性德,自性里头本来有,迷失了自性就丧失掉。所以要觉悟,觉悟就把性德再找回来,就这么回事情。人不能没有智慧,智慧跟福德全是自性里头有的,我们中国老祖宗很早就知道。所以《论语》里面记载著,我相信那不是孔子说的,夫子是圣人,绝没有妄语,他老人家说他自己这一生做学问的态度,他是「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」,这两句话说得好,圣人给我们做榜样。述而不作,就说明他一生没有创造、没有发明,是个很普通的人。他自己所学的、所修的、所教人的、所传到后世的,全是古圣先贤的教诲,他只是述说而已,就是没有创作发明。对古人信而好古,古圣先贤传下来东西,他相信,他一点都不怀疑,依教奉行,而且非常欢喜,这是夫子一生成为圣贤的大德。
现在人都喜欢创新,能不能够创出新东西?能。创出什么新东西?是稀奇古怪违背性德,其结果就把世界搞乱了,把地球搞成这个样子。圣人是不是智慧、能力不如我们?不是的,他们非常聪明。近代三十年,不长,近代这些科学家,特别是物理学家研究量子、研究宇宙,他们所发现的,我们读他的论文,他所发现的,完全是中国古人都知道的,都讲过了,而佛经讲得更详细。我们得想,为什么他们知道?就不能不承认他们有智慧,智慧从哪里来的?《论语》里头夫子说过,「人性本善」,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,而是什么?人性它什么都具足,人性里头有圆满的智慧,有圆满的德能,有德行、有能力,有圆满的相好,相好是我们现在人讲的福报,他都有。佛承认,道也承认,中国儒释道三家对这个问题都是非常肯定的态度。
佛告诉人,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我们晓得,佛的智慧、佛的功德、佛的相好,都达到究竟圆满,没有人能超过,那是自性的性德,叫本来圆满。所以释迦牟尼佛讲「一切众生本来成佛」,现在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?是一念不觉,自性里面跑出一个无明。自性跑出无明,不是真的,是假的,这就是一念的迷情,很可惜的,他没有回头。没有回头就变成什么现象?愈迷愈深,谚语所谓积重难返,变成回不了头来。几时迷的?给你讲真话,就在当下。为什么?时间是假的,没有过去、未来;空间也是假的,没有远近距离。这个事情,现在科学证明了,都是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讲的,能不能证明?能。佛家最重视的就是要证明,这是什么?科学的精神,科学就是拿证据来。佛法拿证据,你看佛法讲的头一个教你信,然后教你理解,搞清楚、搞明白,再一个你依教奉行,你就这么做去,后面就证得。我们行没有到证得,佛不承认,你有成就,不承认你的成就,一定要证。证是什么?证一定要跟他的见解相同,为什么?那是真理,永恒不变,最重视是证。
证也有层次,有浅深不相同,最浅的是阿罗汉,阿罗汉证明六道是真的,真有其事。但是这个事是虚幻的,就像作梦一样,梦醒就没有了。阿罗汉怎么样?他梦醒了,这是第一个,证的是第一个层次,最低的层次,六道是假的。但是你要不知道,就我们在作梦的时候,不知道自己在作梦,梦到老虎要吃你,吓得一身冷汗,吓醒了,吓醒之后,梦假的不是真的。如果在梦中晓得这是假的,舍身喂虎那多好,就不必那么害怕,不知道是假的,这阿罗汉。菩萨证的层次比他高,比阿罗汉高。在四圣法界里面四个阶级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前面两个是小乘阶级,就是初级,第一个层次,第二个层次是十法界里面菩萨跟佛,最高的一个层次?是十法界之外的,不在十法界里头,脱离十法界,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。我们学了很多,现在也终於搞清楚、搞明白,实报庄严土依什么成就的?这个宇宙从哪来的?凭什么来的?无始无明的习气。如果无始无明习气断干净,那个实报土也没有了,符合佛在大乘经上常说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」,佛没有说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例外,没讲这个话。
这桩事情,到现在德国普朗克证明了,这是近代的物理学家,一生专门研究量子。他是爱因斯坦的老师,学生也有这么一个杰出的人才。他告诉我们,他说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物质的东西存在。在佛讲呢?不是这个世界,是整个宇宙,遍法界虚空界有没有物质存在?没有。普朗克发现这个,他专门研究物质到底是什么,研究到最后被他发现了,所以这个科学发现了不起,太了不起。追踪,追踪到最后,物质原来是精神产生的幻觉,所以物质的基础是意念,就是我们的念头,念头变成的物质现象。这桩事情,佛经里面讲得比他详细,他说出来跟佛经是一样,但是他没有说出数字,佛经上有数字。这个现象怎么产生?就像我们看电视、看电影,电视,电视太细腻了,不容易体会,电影容易。以前我们的电影,这是电影的底片,大概这一卷有二十四张幻灯片,在电影放映机里面一秒钟,一秒钟你看镜头打开一张幻灯片打在银幕上,它是不动的幻灯片,但是它很快马上进去关起来了,再第二张出来,第二张打出来。它因为速度太快,一秒钟二十四张,你在一秒钟看到那个银幕上,就觉得好像是真的,真有其事。你没有办法一张一张的分别它,其实张张都不同,没有一张是相同的,这么个事情。你在那个画面上看到,好像真有东西,真有物质现象存在。
现在我们又回过头来,我们现实这个世界,这些物质现象怎么回事情?跟这个原理完全相同,速度快了,电影一秒钟二十四张,那我们现前一秒钟他没说,他说极快的速度,他说不出数字出来。可是佛经上有,佛经上这一秒钟多少次?一千六百兆;普朗克只说极快速度,这个意念。可见得我们的念头,佛讲微细的念头自己不知道,所有一切现象都是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,也就是当处出生,当处灭尽,就跟这个电影银幕一样,你看镜头一打开当处出生,马上关起来当处灭尽。时间空间也都是幻相,全是意念造成的,这就是佛经上常说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这个概念非常重要,太重要了。意念从哪里来的?普朗克也在追究,但是他没有办法,他给我们说意念从哪来?意念是无中生有。我们听了懂,因为大乘经上佛说了,从哪来的?就是性本善来的。所以那个善不是善恶的善,那个善是什么?什么东西都具足,你自性里面都具足,你只要有念头它就能出现。这是高等哲学、高等科学,所以这些科学家,这些年的成就,我们会有理由相信,二、三十年之后佛经不是宗教,变成科学了,变成高等科学。科学家不能证明的东西,在佛经里头;没有讲清楚的东西,佛讲得比他清楚,妙极!
意念是什么?意念就是一念,一切法从心想生。心想也不是真的,是从一念不觉里头产生的;一念觉,它就没有了;没有了之后,诸佛菩萨那个世界也没有了,也不是真的。不过它存在的时间很长久,存在时间讲三个阿僧只劫,我们常讲无量寿,他那个世界永恒不变。为什么不变?他那里头的人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所以世界永远美好。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,念念都有分别执著,所以把它搞坏了。明白这个道理,今天地球上灾难容不容易解决?很容易。像美国的科学家布莱登所说的,这是去年,他们这些科学家在悉尼(雪梨)开会讨论一个专题,二0一二就是明年,马雅灾难预言讨论这问题。我看这个报告的结果,有一半承认非常可能;另外有一半承认灾难是有,不会那么严重,这两个比例几乎一半一半的。我们对於这个结论很理解,美国布莱登说得很好,怎么应对?他告诉人,希望地球上的居民,都能够弃恶扬善、改邪归正、端正心念,不但那个灾难没有了,化解了,而且会把地球带到更美好的走向。这个话我们听了同意、肯定,为什么?佛经也是这么说的,佛教我们断恶修善,他说弃恶扬善;后面两句话,跟佛讲的一样,改邪归正、端正心念。人的意念可以改变世界,科学不能,科学为什么?因为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它是物理,它不知道这个物从哪里来的。从来没有人说过,物质是意念变现出来的,没有人说过,普朗克是第一个,这是他发现的。物理能发现问题,解决不了问题,念头能解决问题。
日本东京江本胜博士的水实验,证明这个事情是真的。他在琵琶湖做了个实验,日本琵琶湖很大,像海一样,在一个海湾,这个海湾是死水,二十多年来脏乱,气味很难闻,二十多年。他找了三百五十个人,找了一个老和尚,他告诉我,九十多岁一个老和尚,带著大家在湖边做祈祷,时间一个小时。祈祷真是非常简单,让这三百五十个人跟著老和尚,这一个小时希望大家把所有的念头都放下,只想一句话:湖水干净了。动这么个念头,后头加了三个字「我爱你」,对湖水,「湖水干净了,我爱你」。心里想著这桩事情,口里就念著这句话,三百五十人念了一个钟点。到第三天,湖水真的干净!过去难闻的味道没有了,湖水非常清,风平浪静,像一面镜子一样,把外面景象都照到湖里头。媒体来采访,这个报纸、电视都播放,很值得人惊讶。维持了六个月,一次祈祷效果维持六个月。我跟江本博士说:你应当每两个月去祈祷一次,那个湖水不是永远干净了吗?这是意念能改变外面物质环境。懂得这个道理,今天这么多的灾难,地球灾难,我们用好的意念。地震,我们大家集体一个意念,「地震没有了,地震没有了」,真的就没有了;「海啸没有了,海啸没有了」,海啸真的就没有了,集体意念可以能改变。
这个道理,佛经上讲得非常透彻,因为物质是意念变现出来的,所以佛在经上常讲「境随心转,相随心转」。相是对个人,我们个人的相貌、身体健康状态,谁做主?念头做主。只要念头清净就健康长寿,什么药物、什么补品都不需要,粗茶淡饭。过去李炳南老师告诉我,人正常寿命两百岁。为什么人活不到两百岁?自己把自己糟蹋掉,不知道保养。所以人像一部机器一样,正常寿命应该可以使用两百年,你不知道,自己糟蹋自己。糟蹋自己的,我写了简短的这个东西,我今天要把它加一句进去,这是上一次大家看过的,我加一句放在前面第一句,「杀盗淫妄酒是一切恶业」,你造的,造的恶业杀盗淫妄酒。为什么会造这个?你因为有贪瞋痴慢疑是一切病因,怨恨恼怒烦是一切病源,你有这个东西,你就糟蹋自己身体。你如果不造杀盗淫妄酒,就没有这种东西,心里没有贪瞋痴慢疑,情绪里头没有怨恨恼怒烦,你就健康长寿。有这些东西,脏腑失调,就是你会生病,天地变异,现在地球产生变化,这是一切病果。疾苦短命、自然灾祸,这是一切病的报,因缘果报。怎么救?仁义礼智信是一切病的药。你能把仁义礼智信做到,仁义礼智信就是五戒,仁是不杀生,义是不偷盗,礼是不邪淫,智是不饮酒,信是不妄语,就五戒。你看看,中国老祖宗讲的五常,佛家讲的五戒,就行!严格要求自己把它做到,你就健康长寿。不但你健康长寿,你能够把所有一切疾病都转过来,都化为乌有,而且你居住的地方没有灾难。不得了,老祖宗比我们聪明,比我们行,不能轻慢。
所以了解,佛法没有别的,佛法讲什么?宇宙人生的真相,真相搞清楚、搞明白了。好在现在的科学,把佛经里面讲的这些关键的地方、最难懂的地方,用科学的方法把它证明,好事情!这个很值得我们鼓舞。我们肯定佛陀的智慧、菩萨的智慧,肯定他们的德行,肯定这些智慧、德行能够化解灾难,能够解除我们的病苦,能够帮助我们得到应该得到的福报。福报第一个是寿命,两百岁是正常的寿命,你应该要得到,这是机器可以管用这么多。可是这个机器里头有灵性,这个科学家也发现,那就是物质里头有灵性。一粒沙子,科学家讲的比沙子更小,原子、粒子、夸克、量子,愈分愈小。黄念老学科学的,他在这经里面告诉我们,也是最近科学家发明中微子,也就是量子,小到什么程度?原子我们知道很小,肉眼看不见了。原子当中是一个原子核,周围环绕原子核的是电子,电子就很小。他说中微子跟电子来相比,是电子的一百亿分之一;换句话说,一百亿个中微子才组成一个电子。
中微子的能量非常大,能够穿过,我这个后面有个简单的记载,他说能够穿过十亿公里。记住,十亿公里,不止一个地球。我们地球从中国到美国,我们飞行是一万公里,中国横渡太平洋一万公里。十亿公里,多少个地球?中微子能够轻易穿过。这么小的东西,它是物质,最小的物质,不能再分,这物质里头有精神,就是受想行识,它有这个东西。所以整个宇宙,科学家现在知道是有机体,没有死东西,全是活的,那么小的东西是活的。因为它是活的,所以它会看、会听、懂得人的意思,我们让它看美好的、听美好的,我们给它好的信息,仁义礼智信是最好的,它的回报就变得愈变愈好,这世界就美好。极乐世界跟我们这个世界没差别,一样的,为什么那个世界那么好,我们这世界变成这个样子?那个世界上的居民心好、念头好、行为好,没有一样不好,所以感得的山河大地被人称之为极乐世界,道理在此地。
我们今天犯的毛病,正像这里所说的,杀盗淫妄这是你干的,贪瞋痴慢这是你的心,怨恨恼怒烦是你的情绪,都不善!所以把世界搞成这个样子,这不能怪别人。佛法里面常说自作自受,决定不能怪别人,别人跟你毫不相关,统是自己做的。我们现在讲修行,修什么?就是把这十五个字去掉,这叫修行。身决定不干杀盗淫妄酒,心决定没有贪瞋痴慢疑,情绪决定没有怨恨恼怒烦,你能把这十五个字去掉,就保证你健康长寿。我最近这十几年,常常参加国际上和平会议这活动,与会的人员没别的,一见面几乎每个人都问:法师,你怎么保养的?你用什么方法保养?我什么都没有,饮食起居很平常,说老实话就是这些东西比人家少一点,这真的不是假的。我什么补品都没用过,人家问:你每天喝什么补的东西?我说自来水。这些东西没有了,身心好快乐!贪瞋痴慢断掉,名闻利养要舍掉,不干这个东西。要记住,活在这个世间,於人无争,於世无求,跟任何一个人没有利害冲突,多快乐!人家跟我做朋友,他什么都不需要防备,为什么?这个人是好人,绝没有害人的念头,绝没有害人的行为。别人伤害我,我接受,我也不把它放在心上,快乐。如果我放在心上,不就有怨恨恼怒烦了吗?不放在心上。为什么不放在心上?假的不是真的,何必当真?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。他为什么有这种行为?误会,误会人之难免。永远用一个真诚、清净、平等心待人接物,成就自己的功德,成就自己的智慧。就是像极乐世界的菩萨,都具有文殊菩萨的智德,了了见性,所以他成为最殊胜的福田,别人对他的供养,一定得福报。
『赫奕』,赫是明的意思,奕是盛的意思。『雄猛』,「《法华经授记品》曰:大雄猛世尊。」这雄猛两个字赞叹释迦牟尼佛,为什么?世尊把一切烦恼都断掉了,这叫雄。中国雄这个字是英雄,英雄的定义,是别人做不到的事情,你能做到,英雄。佛寺院里头大雄宝殿,那里头是谁?释迦牟尼,称释迦牟尼佛为大英雄;别人做不到,就是烦恼别人断不掉,他能断掉,见思烦恼断掉,尘沙烦恼断掉,无明烦恼断掉,他成佛了。佛法里头说,见思烦恼断掉证阿罗汉,尘沙烦恼断掉成菩萨,无明烦恼断掉成佛。烦恼这三大类,三大类他都断得干干净净,称他为大雄。勇猛精进,所以称为雄猛,猛是猛进。「《净影疏》云:佛於世间,最为雄猛。」也是这个意思。
『无畏』,「於大众中说法无所畏惧之德」。因为他智慧圆满、德行圆满,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通达无碍,他上台给大众讲演不会怯场,这是说法无畏之德。「又《大乘义章》」里面说得很好,「化心不怯,名为无畏」,化是教化,教化众生的心没有畏惧。一般人做不到,我们在教学当中战战兢兢。我记得十年前,我讲经教学四十三年,遇到格里菲斯大学的校长、昆士兰大学的校长,他们问我一句话,他说:法师,你四十三年教学当中,有没有遇到学生提出问题,你不能解答?我想了一想,好像没有!但是我们战战兢兢,不敢说我能答覆你,不能答覆的我就说不能,好像没有遇到过。格里菲斯大学校长说:你是真正一个好校长!我就没有想到,他决定赠送我博士学位,我这个博士学位考试就这一句话。这个学位送给我之后,好像是两年之间,南昆大送一个学位给我,印尼回教大学送一个学位给我。可是我们不敢,真的是不敢,总是小心谨慎。夫子说得好,「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」,我们绝不勉强自己,我们话都说在前面,我没有成佛,我没有开悟,我知道的我就答覆你,我不知道那你不能怪我。可是真的是没有遇到不能解答的难题。所以教化众生的心不怯,佛菩萨可以,我们做不到,我们还是战战兢兢。「於化度众生,无有怯懦之心,名为无畏。」
『相好』,「三十二相、八十随形好」。确实相随心转,你尽量去修心,心地善良,相貌会变得很好。懂得这个道理,就别去搞美容,美容是要命的,是破坏你自然现象。我在澳洲,有一个义工,年岁不大,大概四十多岁,我常常看到她非常痛苦,我说:你怎么搞的,有什么毛病?她年轻的时候爱美去美容,二十年的时候毛病都发作。我说:你自作自受,父母生下你那个面孔是天然的,你要想改变它你修德。佛在经上常讲「相随心转」,我们讲随心转,你看欢喜的时候,你的面孔很好看,你烦恼的时候,你那个面孔就很难看,这不就是常常有变化吗?一个道理。如果是常生欢喜心,你的面孔愈来愈好看,心地清净、心地平等、心地喜悦,起心动念与仁义礼智信相应,就行了。老祖宗千万年教导我们,总纲领只有四句话,我们叫它做四科,四个科目。第一个就是五伦,五伦是讲关系,这个关系不是哪个人创造的,不是哪个人想出来的,不是,是自然的,这叫性德。父子是自然的,夫妇也是自然的,君臣是领导与被领导,这都自然的,长幼、朋友统统属於自然的。所以老祖宗教导我们,处理这些自然用什么心态?父子有亲,亲爱,亲爱是天性,没人教的。
你看婴儿四、五个月这个时候,父母对待这小孩婴儿,小孩虽然不会说话,你看他的眼神,你看他的表情,他对父母那个爱能看得出来,所以父子有亲在这个时候非常明显,一点都不假!中国老祖宗知道,教育就从这里生起来的,为什么?老祖宗希望这种亲爱,天性的亲爱,如何能把它永远保持不要失掉。所以中国教育头一个目的就是这个,太伟大了。第二个教育目标,是希望这种亲爱发扬光大,不但爱你的父母,爱你的兄弟姐妹,爱你的祖父母,爱你的叔叔伯伯,就是爱你的家族;再扩大,爱护邻里,邻里乡党,对邻居爱护;再扩大,爱护社会,爱护国家,爱护民族;到最后「凡是人,皆须爱」,爱护天下,这是中国传统教育。中国传统教育是爱的教育,这个爱里头有德行。所以从这个教育里头,这个关系当中,如何能把所有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和谐、非常融洽,这才提出五常,就是仁义礼智信。常是什么?永远不能改变。不管在什么时候,太平盛世或者是世间危乱,都不能改变。一切时、一切处,守定了。仁者爱人,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,这是仁。义是合理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如理、如法、合情,面面都顾到,合情、合理、合法。礼是礼节,重要,决定不能够荒废掉,特别是亲人之间,古时候夫妻有礼,父子兄弟都有礼节。不能说天天在家里,何必搞这一套?这一套关系很大,有这一套,你家里头整齐。如果废掉之后,就会有妄念起来,慢慢到最后变成父不父、子不子,那是家破人亡。礼可以维护自己一个人的身心健康,再维护你的家庭,维护你的邻里乡党,维护社会、维护国家、维护世界,礼之用大矣哉!太大了,怎么能不讲究?
中国从汉武帝采取儒家的学说来治国,来教育全国的国民,一直到满清,改朝换代多少次,但是这个理念没改变,统统是以礼治天下。在中国人讲这是真理,礼要是不讲,社会就乱了,今天世界是动乱的世界,没有一样不乱,什么原因?礼没有了。他没有了,我要有;他乱,我不乱。他乱,生活日子过得很苦;我守住,我日子过得很快乐。我们今天把父母、老师照片都供在讲堂,这什么意思?提倡孝顺父母,尊师重道,用意在此地。我们每堂课都要向老师鞠躬,都要向父母问候,念念不忘,民德归厚。忠厚老成怎么培养出来?就是这样培养出来,忠厚老成人有福。吃亏不要紧,老祖宗告诉我们「吃亏是福」,能够吃亏的这个人一定有福报,有后福。换句话说,占便宜的人没有好报,处处想占便宜,后头有麻烦,这个要懂得,因果的道理。
相好,三十二相、八十随形好,所以相好我们都喜欢要。「赫奕」是光明殊胜的意思。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容光焕发,这个都是内心修养表现於外面,所谓存诸心而形於外,是这么个道理。『欢喜』,「内心自在,形容和悦」,「形」是身体,「容」是容貌,「和悦」是欢喜、和爱。『雄猛无畏』,「表菩萨之实德,勇猛精进,说法无畏」,真的你有学问、有德行,又有爱心愿意帮助别人,帮助别人有善巧方便,你的事情做得很圆满。「复显仪容,威神无比,大雄不怯。至於相好,则专指身色」。我们身体健康,虽然年老,不衰!不需要保养,只需要心地清净、善良,你就能做到。所有一切保养,说老实话都有副作用。依照中国传统那很好,中国老祖宗留下来这些方法很少有副作用。现代这些补品不可靠,我们碰都不敢碰,健康身体靠这些东西你就吃出病出来,古人讲「病从口入,祸从口出」,少接触好。最重要的养心,心要善良、心要清净。
下面说,『功德辩才』,「表菩萨具种种其他功德,与种种无碍之辩才」。功是修学的功夫,你真下了功夫你就得到,表现在什么地方?表现在辩才上,所以这辩才无碍。『具足庄严』,庄严就是我们讲的真善美好,「总结以上之赞语,如来以福德智慧庄严其身」,不用其他的,这些与地位、与财富不相干。大圣大贤他们具有大德,他知道人生在世的时候要有德、要有命,命里面没有很高的地位,没有大的财富,不求,孔老夫子就给我们做出榜样。大德他懂得命、懂得运,所以要有德、有命,有德没有命没有关系,你这一生活得会非常快乐,幸福美满。如果有德又有命,你要为国家服务,为人民服务,为众生服务,鞠躬尽瘁死而后已,那是什么?那有命。这就是说明,一个真正有智慧、有德行的人,在这个世间他不妄求,他不攀缘。佛教我们随缘而不攀缘,永远恒顺众生、随喜功德,这就对了,这多自在、多悠闲。
「此诸菩萨具足智福之庄严超逾一切世间,此乃极赞菩萨之真实功德至为希有也」。这些话赞叹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的菩萨是谁?凡是生到极乐世界的都是菩萨。这个经讲得很清楚,生到极乐世界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」,不是普通菩萨,大菩萨。这是什么?阿弥陀佛教出来的。阿弥陀佛在西方干什么事情?西方不是个国家,我们讲极乐世界它不是个国家。你看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这么多,从来没有说到极乐世界有国王、有总统,没听说过,佛没说过;极乐世界有政府,没说过;极乐世界有士农工商,没说过。说的是什么?我们现在做出总结,极乐世界是个学校,只有老师、学生,阿弥陀佛是老师,那些菩萨是学生,学生确实有小学、有中学、有大学、有研究所,凡圣同居土是小学,方便有余土是中学,实报庄严土是大学,等觉是博士班,佛给我们介绍这些。是诸佛如来、阿弥陀佛发心在那里办了个佛教大学,欢迎我们去就读。往生的人是上学去,到那边是成就什么?毕业就是佛,就成佛了。到极乐世界是去求学去的,也就是一定要得到智慧圆满、福德圆满,这才叫极乐世界。这是真实功德,所以超逾一切。我们再看末后这段经文:
【常为诸佛所共称赞。究竟菩萨诸波罗蜜。而常安住不生不灭诸三摩地。行遍道场。远二乘境。阿难。我今略说。彼极乐界。所生菩萨。真实功德。悉皆如是。若广说者。百千万劫不能穷尽。】
佛在此地给我们做总结,这是这品经里面第三大段,「诸佛共赞」,不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赞叹说你好,「表诸佛为作证明,同声称赞,正显大士德深」。从这个地方显示出一个什么问题?阿弥陀佛是好老师,他会教,他把每个学生都教好了,个个都有成就,这个了不起。我们在这个世间到哪里去找这个老师?十方世界找这样的好老师都困难。所以我们在许多大乘经里面看到,几乎每尊佛都把他的学生送到极乐世界去修学。佛在此地,这部经上劝勉我们念佛往生净土,这不就是把我们送到极乐世界去留学吗?而且告诉我们,这个事情不是他一个人这样做法,十方刹土所有诸佛几乎统统都是这个做法,说明极乐世界是真的,真好!每一尊佛都保送他的学生去上学,所以这经文第一句,『常为诸佛所共称赞』,没有一尊佛不赞叹极乐世界,没有一尊佛不赞叹阿弥陀佛。
下面是说实际状况,『究竟菩萨诸波罗蜜』,「波罗蜜」是印度话梵语,我们要把它翻成中国的意思,是究竟圆满,就是你在西方极乐世界,所修的每一个学科都达到究竟圆满,都拿到究竟的学位,究竟的学位叫佛陀。所以佛陀、菩萨、阿罗汉,是佛陀教育学位的名称,就像我们现在大学学士、硕士、博士,这个一定要晓得。世间的学士等於佛门的阿罗汉,硕士等於菩萨,博士等於佛陀,最高的学位,是三个学位的名称。现在很多人不研究佛经,不知道事实真相,以为是迷信。而且佛法里学位是平等,每个人都拿得到,所以佛说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,你怎么会拿不到!现在我们知道,我们学了这么多年,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佛教给我们,放下见思烦恼你就证得阿罗汉,第一个学位拿到;放下分别,对於一切法不再用分别心,菩萨学位拿到;最高的是不起心、不动念,佛陀这个学位就拿到。说得很容易,做得很难,不容易做到。
真有人做到,在印度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表现,十九岁离开家庭出去求学,他完全代表现在所说的知识分子,释迦牟尼佛是知识分子,聪明好学,广学多闻。十九岁放弃王位,他父亲是国王,放弃富裕的宫廷生活出去做苦行僧,去求学,这一出去十二年。当时印度在历史上称为宗教之国、哲学之国,他所有的宗教都学过,所有哲学的学派也都学过,学了十二年。三十岁这一年,把自己十二年所学的也放下,就入定。印度修禅定是非常普遍,每个宗教都修禅定,每个学派也修禅定。禅定里面,空间维次没有了,所以婆罗门的四禅八定,这就说定的功夫分八个阶级,最高的是第八定,在这个境界里面,你把六道的事情就看得很清楚、很明白。六道上面到非想非非想处天,天有二十八层,下面到无间地狱。范围多大?用现代的话说,十亿个银河系,十亿个银河系这里面情形他全晓得,阿罗汉。佛的智慧当然更高,所以他把十二年所学的放下了,十二年所学的宗教放下了,所学的这些哲学也放下了,这才一下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他拿到最高的学位。这个学位得到之后,他就开始教学,所以世尊是三十岁开始教学,七十九岁过世,教学四十九年。经典上没有说他哪一天放假,这个老师太难得,四十九年教学没有一天放过假。而对於教学这桩事情乐此不疲,非常快乐,一个人也教,十个人也教,几百、几千人也教,从来没有拒绝过的。只要你去找他,他一定教你,而且他不分国籍,他不分族群,也不分宗教信仰,也不分文化,不分男女老幼,只要来他都教。用今天的话来说,他搞的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,他的身分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,他不要学费,不收学费,太伟大!给我们做出这么好的榜样。所以我们肯定佛陀是教育家,跟宗教不相干。
他知道有天神、有鬼神,那都是凡夫,都是他教的对象,不但教人,他也教鬼、也教天,什么地方跟他学他就教哪里,无所畏惧,真的是圆满智慧、圆满德能。他的学生,这些菩萨们,也个个都如是!现在佛不在世了,经典留在世间,我们依照经典的理论、方法、境界去修学,能不能达到?能,这里头最重要的就是放下。我跟章嘉大师见面,第一天大师就教我「看破、放下」。那个时候我对这两句话似懂非懂,好像懂,实际上是不懂,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炼,明白了。我们刚才讲放下贪瞋痴慢疑、放下怨恨恼怒烦、放下杀盗淫妄酒,这什么程度?阿罗汉,学士,最低的程度,不高,可是这个程度比天人高,天人比不上。所以你能这样修学,你如果是在六道里面,你决定不会堕三恶道。如果再进一步,把佛在经典上所说的见思烦恼断掉,你就超越六道轮回。我们修学的这个,断贪瞋痴慢疑、断怨恨恼怒烦、断杀盗淫妄酒,这是非常好的基础。有这个良好的基础,向上提升一点都不难,也就是你已经具备拿到佛学里面这些学位的条件;没有这个条件,学位拿不到。「究竟菩萨诸波罗蜜」,波罗蜜就是究竟圆满的意思,每一个科目都做得非常好,都圆满了。
『而常安住不生不灭诸三摩地』,三摩地是禅定,禅定有很多种方法得到,所以叫「诸三摩地」。我们现在用什么方法?用持名念佛,诸位要晓得,这是修三摩地。怎么个修法?我们遇到顺境、遇到善缘,顺境就是环境好,非常美好。善缘是什么?你遇到人都欢喜,都是对你很好的人。这个里头容易生贪爱,要一生贪爱,麻烦大了,为什么?贪爱是烦恼,贪瞋痴慢疑它是烦恼,不是好事情。在这个环境里头要有智慧,不生贪爱,生什么?感恩,决定没有贪恋。如果是逆缘,环境不好,处处有障碍,人事不好是恶缘,都是来找麻烦的、来毁谤的、嫉妒的,甚至於陷害的,这个环境里不生怨恨,一生怨恨又到烦恼去了,这叫真正修行的功夫。总是以清净平等心来对待一切环境、一切人事,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慈悲,这就对了。那环境来,实在忍不住,习气很重,怎么办?统统归到一句佛号,这会念佛。贪恋心起来了,阿弥陀佛,把它换过来,阿弥陀佛没有贪心;怨恨心生起来了,阿弥陀佛,怨恨心没有了。用这一句修三摩地,叫念佛三摩地,这叫真会念!念佛的人多,会念的人不多,会念的人把烦恼习气全念掉,没有了,他就成功。天天念佛,烦恼习气不断,这没有效果,虽然不能说他没有白念,他念的时候,只是在阿赖耶识里头种一个阿弥陀佛的种子,在这一生当中不得受用。你说哪一生才得受用?哪一生你能够用这个方法,把你的烦恼习气伏住,先伏然后把它断掉,成功了,那叫会念。这样念佛跟修禅没有两样,比修禅方便,比修禅容易,因为他一切时、一切处都能保持功夫不断,这个太殊胜!
『不生不灭』,「《涅盘经》曰」,涅盘是梵语,涅翻成中国意思是不生,盘翻成中国意思是不灭,「不生不灭,名大涅盘」。「又《维摩经》曰:法本不生,今则无灭。」这个涅盘的境界是真的,阿罗汉见到边缘,叫偏真涅盘,没有究竟;佛究竟,到最高的学位完全明白了。我们看看德国普朗克博士,他接近这个边缘,他看到了,他看到物质的真相,看到念头的真相。但是他现在不知道这个真相从哪来的,报告里面只说意念是无中生有,这个现象在佛法里面就叫涅盘,他没搞清楚。最后这个意念从哪里来的,他能不能搞清楚?不能。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用第六意识,第六意识是什么?就是我们的思想、思惟,这个能力非常大,意念,念能够生一切万法。意念的根本是自性,我们东方人讲的性,本性,本性他看不到。为什么?本性没有现象,科学跟哲学研究都得有对象,物质现象或精神现象,或者自然现象,它一定有现象。本性没有现象,它不是物质现象,它也不是自然现象,也不是精神现象,它统统没有,所以科学跟哲学达不到它。所以佛说唯证方知,怎么样才能见到?你不用思惟、不用思想,就是不用这种心,你就见到了。
因为你这个心是妄心,起心动念是妄心,妄只能够见到妄,见不到真。真要用真心,真心没有念头,佛家讲「真心离念」,你有念头就不是真心。所以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,不起心、不动念就见性,就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所以科学家就差这一点点,到了边缘,我们不能不佩服,他能发现阿赖耶,真不容易。三种现象都是阿赖耶发生的,阿赖耶的业相是自然现象,现在科学讲能量;阿赖耶的转相就是精神现象,科学家称为信息;阿赖耶的境界相,科学家称为物质。所以普朗克把阿赖耶观察到了,这是大乘教里面讲的极限,用思惟、想像的第六意识达到这个极限,再没办法了。再你把这个放下,我不用思考的念头,什么都没有,清净心见到了。所以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就见性,那就成佛了。所以科学家离佛很近很近,他只要把这个东西放下,他就见性,见性恍然大悟,这个意念从哪来的清楚了,能量从哪来的清楚了,那就叫什么?佛知佛见。你的看法、见解跟佛所看到的完全相同。
「小乘依有余涅盘之理而观不生不灭,趋於偏空」。小乘人看的不生不灭浅,没看透。「大乘则从空入假,於有为之事相上,显不生不灭之理。当相即道,即事而真。故能终日度生,终日无度,日涉万缘,一心空寂。乃能於布施、忍辱等六度悉皆究竟,而仍安住於不生不灭诸三昧中,不失定意」。这就是大乘与小乘不一样,小乘入於不生不灭,他什么都不干。大乘不然,大乘知道生灭跟不生灭是一不是二,一桩事情,事相可以随生灭,心不生不灭,这才叫真的不生不灭。我们从这个地方,这几句话来说,当相即道,即事而真,终日度生,终日无度,日涉万缘,一心空寂,我们就念到此地。我们问,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讲经教学四十九年,有没有起心动念?没有。如果起心动念,他就会碰到有问题不能解答,为什么?起心动念。起心动念用的是什么?知识。不起心动念呢?他用的是智慧,智慧能解决一切问题,不用思考。我们能相信吗?能信。为什么?有证据。
你们去看《六祖坛经》,唐朝惠能大师不认识字,没念过书,砍柴为生,是樵夫。樵夫,现在一般人不知道,什么叫樵夫?现在这个世间没有这个行业。我们在抗战期间,抗战时候,中国的大后方还过著古老的社会生活,城市里面没有电灯,没有自来水,也没有瓦斯,城市里面的人生活,要买柴、要买水,所以有这个行业。到外面挑水到城里来卖,一担水几个铜板;砍柴,山上砍柴来卖柴,家家烧的是灶。我们过过这个生活,所以我们很清楚。这个行业很辛苦,都是苦力,清早上山去砍柴,到城里去卖,卖了钱买点菜、买点米回家去过生活,一天不做工,一天就没饭吃,很苦、很苦。卖水也是一样,从前水干净,城河旁边的水都可以吃,到河边上去挑水。现在有瓦斯、有电、有煤气,这个行业没有了。惠能大师是干这个行业的,二十四岁遇到佛法,他是卖柴,卖完柴之后拿到钱了,离开客栈,就是现在旅馆,客栈。客栈里面有人念经,念《金刚经》,他听了觉得有道理,就在窗口停了一下,等他念完。念完之后他跑进去:你念的是什么东西?他听了很有意思,把他自己的感受讲给他听。这个人非常吃惊:你砍柴的不认识字,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智慧?你能听得懂,这个很了不起。所以这个人太难得,马上就成就他,就介绍他到五祖忍和尚那里去参学。但是他养家,所以他送他十两银子,那十两银子可不得了在那时候,这安家费。又找了一些学佛的朋友照顾他老母亲,我们想他的老母亲也不会太大,他二十四岁,他母亲顶多五十岁差不多,但是在那个时候乡下人五十岁也就很老了,家里有人照顾他放心,他去参学。
在黄梅住了八个月,八个月干什么?寺院有讲堂,一天没去过;寺院有禅堂,一支香也没坐过。五祖分配他的工作还是他的本行,到碓房里去舂米破柴,干这行,做苦工做了八个月。把祖师的位子传给他,衣钵传给他,这了不起!五祖也考试他,考试那一天半夜三更,避免,不让人看见,为什么?人家会怀疑、会嫉妒。五祖是有个好的学生神秀,跟五祖十几二十年,大家都认为五祖一定是传位给他,怎么会传给别人?来的人又不认识字,从南方来的,土里土气的,没有人瞧得起他。他有定功,表现在外面谦虚,处处礼让。五祖召见他,晚上跟他讲《金刚经》大意,肯定没有书,他不认识字,他要书没有用,听。讲到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,大概三分之一,他就大彻大悟了。就向五祖提出报告,说了五句话,「何期自性本自清净」,这个何期,用现在话说,没有想到,自性本来就是清净,从来没有染污过,现在也没染污,这本性,就见性。「何期自性本不生灭」,没有生灭。「何期自性本自具足」,具足智慧、德相,德能、相好样样都有,什么都不缺。「何期自性本无动摇」,我们今天动摇的是妄念,妄心动,真心不动。最后一句「何期自性能生万法」,遍法界虚空界自性变现出来的。五祖听到这几句,行了,不必说了,衣钵就给他,叫他赶快走,那他就逃难。到第二天知道了,全寺庙的人都分头去追赶,想把衣钵抢回来,你有什么资格做第六代祖?天下比你强的人太多了,不服。不是第二天,过了二、三天,因为五祖不出来,大家以为他身体不舒服,让惠能走远一点,让大家找不到他。
在逃难当中,遇到一个比丘尼念《涅盘经》,《涅盘经》的分量很大,有两个翻译,一个翻译四十卷,另一个翻译三十六卷,分量很大。比丘尼在念经,他在旁边听,等她念完之后,他就把她念的这一段经的意思讲给她听,比丘尼非常惊讶,你从哪里学来的?捧著经向他请教。他说:我不认识字。「你不认识字,你怎么能讲?」他说「这个与认识字、不认识字不相干。」这是什么?见性就通了,自然通了。你认识字,你一看就明了,一听就明了,一接触就明了,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样不通。所以大乘佛法终极的目标是要你见性,见性全通了;你要不见性,你所得到的是知识,知识是有局限的,你知道太少了,你不能完全知道。为什么?一切法都是从自性变现出来的,你把那个根找到,你不全都找到了吗?像一个圆球一样,你达到中心点,所有一切点垂直都达到中心点,中心点达到,统统解决了。所以佛说一切智慧不是从外头学来的,是你自己本有的,德行、能力全是本有的,与外头不相干,这是真东西,不是假东西。科学技术懂不懂?懂,没有一样不懂。为什么不发展科学技术?科学技术要是早发展,地球早毁灭,这是我们现在才了解。这个东西刀头舐蜜,我们尝到的甜处很少,付出的代价太大,所以这些人不会干这个事情。灾难来了,他们真有办法帮助你解决。
帮助解决完全用意念,好在在现在这个时代,科学家发现,也有不少人都认同这个说法。化解社会问题需要伦理道德,需要因果教育;化解自然这些灾害、地球上这些灾变,要用意念,特别是集体的意念,就像江本博士所做的实验。十六世纪法国预言家诺查丹玛斯,在《诸世纪》里面确实讲得非常清楚,一九九九年世界末日,四百多年前讲的,流传全世界,没有人不知道。一九九九年这一年,全世界所有不同宗教的信徒都为这桩事情做祈祷,这个力量多大,灾难没有了。那一年我住在新加坡,新加坡天主教神学院的院长对这个事情质疑:明明有灾难,为什么会没有了?这一年平安过去。他们的信徒把这个话告诉我,问我,我告诉他,我说:不是没有,是全世界的人都在祈祷,这个集体意识的能量太大,把这灾难化解了。可是我们要记住,这个是治标不治本,如果我们把这个事情忘掉,没有了,忘掉了,要是起个反作用:这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那继续再造恶,麻烦就是它又来了,现在这些灾难就是一九九九年灾难它又回来了,是这么回事情。现在我们再祈祷,管不管用?管用,不是不管用,管用。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,那就是布莱登所说的,那是根本解决的,那是什么?那要靠教育。所以每个宗教都要恢复到教育,教育标本兼治。没有教育,光是祈祷,治标不治本,而且时间是短暂的。所以宗教教育比什么都重要,它标本兼治。
这桩事情,我也跟天主教教宗给他建议,我们要恢复教育,要教人觉悟、要教人明了,真正彻底忏悔改过,回头是岸。每一个宗教里头都有戒律,戒律都是好东西,要认真修学;绝不能够把它当作那是过去的东西,那我们就亏吃大了。它是真理,它是真实智慧,佛在这个经上所说的三种真实,真实之际,那是讲本性,本性本善,本性是佛;第二个,真实智慧;真实利益。所以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不但是他,在中国这些祖师大德包括惠能,他们终日教学、度众生,终日无度。教学是什么?身口在教你,没有起念头,不起心、不动念。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教学,没有起心动念,所以这些文字、这些言语都是自性里自然流露。虽然日涉万缘,一心空寂,这是他们的真相。乃能於布施、忍辱六波罗蜜,我们讲六度万行、普贤十愿,他真做到,有没有起心动念?没有。所以说「悉皆究竟」,他没有不圆满的,没有不究竟的,所以「安住於不生不灭诸三昧中,不失定意」。他住在哪里?他住禅定里头,他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过。外面跟我们一样,内心不一样,我们内心七上八下,妄念那么多,他一个都没有。
『行遍道场』,「於道场正行,无所缺少」。道场是什么?教学的场所,没有固定的。一个人向他请教,他教,两个人向他请教也教,不论是在什么时候,不论是在什么处所,都叫道场。『远二乘境』,二乘是阿罗汉、辟支佛,为什么说远离他们境界呢?他们是有对象的,他喜欢你,他教你;他不喜欢你,他不教你;你问他,他教你;你不问他,他不教你。佛菩萨不一样,不问,他也教。佛家说「佛不度无缘之人」,什么叫无缘?你不相信他,你听不懂他,这叫无缘,佛不会教你。你相信,你能听得懂,他一定教你,你不问他,他也教你,这叫大慈大悲,这叫大乘,慈悲到极处。「唯依一乘法,究竟彼岸」,什么叫一乘法?一定帮助你成佛,一定帮助你恢复自性,也就是说帮助你明心见性,明心见性是应该的,这是佛法教学终极的目标、最高的一个目标。
「又《十住毗婆沙论》曰:若堕声闻地,及辟支佛地,是名菩萨死,则失一切利。」菩萨怎么死,这是比喻,不是真死掉,菩萨退转了,像阿罗汉一样,喜欢,我就教你,不喜欢就不教,这是阿罗汉。菩萨不是的,喜欢教,不喜欢也教,换句话,菩萨没有分别,没有什么喜欢、不喜欢。阿罗汉有分别,菩萨没有分别,阿罗汉没执著,他有分别,大菩萨连分别都没有了。所以菩萨还要有分别,他就堕下去,我们讲念书班级降级了,不是留级,降级了,降一等。是名菩萨死,则失一切利,功德利益就失掉。「若堕於地狱,不生如是畏。若堕二乘地,则为大怖畏」。这做比喻,如果堕地狱不怕,菩萨在地狱里也教化众生,他真去教,地藏菩萨常住地狱,「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」,那是大慈大悲、大愿。但是不能堕二乘,二乘就是声闻跟辟支佛,若堕二乘那就大怖畏,为什么?度化众生这个愿不能实现。学佛,你看从初发心老师就教你发愿,四弘誓愿,第一个愿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要发这个愿,没有说你喜欢你度,不喜欢就不度,没有这个说法。你要生平等心,要生清净心,特别是看众生造业,造业他就有果报,你就要阻止他、劝导他,让他不造业。度的方法很多,你要多学,要广学多闻,佛家讲八万四千法门、无量法门,种种不同方法帮助别人觉悟,帮助别人回头,不造恶业。「是故菩萨远二乘境」,意思在此地。
最末后的总结,就是「阿难下」,这个经文里面,『阿难,我今略说,彼极乐界所生菩萨真实功德悉皆如是,若广说者,百千万劫不能穷尽』,是这句话,这是「世尊总结极乐世界菩萨真实功德,说不能尽」,说不完。意思是什么?劝我们一定要发心求生极乐世界,到极乐世界去学习,功德利益太多太多了。不但是释迦牟尼佛说不尽,所有一切诸佛一起来说都说不尽。我们这一生这个缘殊胜,太难得!缘,现在的话叫机会,我们这个机会不容易得到,百千万劫难遭遇,彭际清居士说「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一天」,怎么会被你遇到?遇到什么?遇到这部经,我现在特别跟大家介绍,遇到这部注解。这部经稀有,夏莲居居士把五种不同翻译的本子,《无量寿经》在中国特别有缘分,从汉朝到南宋八百年,一共有十二次翻译,所以是翻译最多的。可是这些本子失传,现在留下来五种翻译本,七种本子失传,从这五种本子的内容来看,差别很大。所以古来祖师大德告诉我们,释迦牟尼佛在世,这个经是多次宣讲,不是一次。一次,这一个原本,不管怎么翻,大同小异,不会有大差别;有很大的差别,就不是一次讲的。还失传七种本子,那七种本子如果在,可能还有更大的差异。释迦牟尼佛慈悲,多次宣讲,他老人家讲经只讲一次,没讲第二次,唯独这个经讲多次。现在根据这个五种原译本,至少他讲过三次,这就是很特别的地方。夏老把它五种本子会集成一本,我们读这一本等於五种原译本全读到了。
注解难得,黄念祖的注解,集经论注解《无量寿经》,还集古今中外祖师大德注解《无量寿经》的精要,所以他这个注解是集注,黄念老的集注。目录放在后头,总共参考一百九十三种经论注疏,所以它集大成。我们读他的注解,就读了一百九十三种注疏,太难得、太难得。所以他这个解应该是集解,集经论古注解释的大成,我们碰到这么一个本子,真叫稀有难逢,这本子就太可贵了。所以我们要遵从祖师大德的教诲,一门深入、长时薰修,我们这一生学大乘,这一本就够了。这一本里头把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,宗门、教下、显教、密教、大乘、小乘,教义全都在这部书里头。这一部书就等於小藏经,它没有欠缺的,你说多难得!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从这部经上看出来了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