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解演义 (第四八四集) 2011/7/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02-039-0484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第六百零二面第一行:
「亦表十波罗蜜,能摧十种烦恼,成十种真如,便证十地」。我们前面学到十地的远行地,现在接著看「八、不动地,谓真如之理,既尽其际,全得其体,则真常凝静,无能动摇。经云:一真如心,名不动地」。不动地是八地,在大乘经教里面告诉我们,八地菩萨真正见到阿赖耶,也就是阿赖耶的三细相,也就是弥勒菩萨给我们做的开示,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,什么人能够看到?八地以上,就是八地、九地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,这五个位次。这五个位次的人统统都看到,那就不是假的,不是一个人说的,只要你功夫修到这个地步,你都能看见,正是所谓本能,这种能力是本能。智慧是本有的,能力也是本有的,只是我们迷失了自性,智慧跟德能都不能现前。虽然经过很长时间去修行,把这些障碍逐渐的放下,要到八地这个时候,放下差不多快放尽,烦恼快放尽了,这是烦恼习气,不是烦恼,烦恼早就放下,初地就放下。由此可知,这个功夫不是平常人有的。
真如之理就是自性,既尽其际就是圆满证得,全得其体,跟如来的境界可以说完全相同,这个时候真常凝静,无能动摇。这句话是形容性体,自性的本体。惠能大师证得,他在第四句话里说,「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」,就是这个境界,见到自性寂静不动。这个在大乘教里佛常说,祖师大德也在注疏里面告诉我们,这个境界是清净寂灭。这个地方说无能动摇,惠能大师给我们说的是本无动摇,这什么?自性本定。换句话说,真心是定的,妄心是动的。妄心是什么?念头,念头你看前念灭后念生,它是动的,真心是不动的。由此可知,修定是多重要。这让我们深深体会到,佛法修行总纲领、总原则、总的指导方针就是三句话,戒定慧。戒是什么?戒是手段,帮助你得定,定还是手段,不是目的,目的是开智慧。於是我们就晓得,大乘佛法终极的目标,我们求的是什么?智慧,这个智慧不是外来的,是自性里面本有的。佛在大乘经上常常告诉我们,「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」,换句话说,心是能生能现,法是所生所现,能所是一不是二。本能是不动的,在所现相上你能看到不动你就见到性。性是什么?性是不动的。
如何我们在动中看到不动?祖师大德他们有这个功夫,动是相、是性,不动是什么?不动是性体。就像我们今天看电视,我们看这个屏幕,屏幕里现的相是动的,屏幕有没有动?没动。屏幕确实是真常凝静,它没有动摇,动的是里头画面。不管怎么动,屏幕始终不动。屏幕就是真心,就是自性,就是这里讲的真如。我们能在屏幕画面上能看到屏幕吗?看不到,只看到画面,屏幕好像不见了,没有了。这就是什么?这迷了。功夫到家的人,他把屏幕上所现的相,连屏幕,全都看见了。性在哪里?屏幕是性,性在相中。任何一个现象都是屏幕,没有离开。人在屏幕里面活动,乃至於最快速的,像闪电、像喷射机,没有离开屏幕,都在屏幕里头,屏幕始终不动。我们看看禅宗的语录,像《五灯会元》、《传灯录》这些书,那里面记载的全都是明心见性的大德,见性之后,契入这个境界,还得请老师给印证。老师的考试,问你性是什么样子?性像什么?被考试这个人往往是,或者是一句话,或者是一个动作,或者随拈一物顺手递来,老师给他印证,没错,真的见到了。
惠能大师在五祖忍和尚方丈室听老师讲《金刚经》,听到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,豁然大悟,他就提出报告,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,没有想到他见到了,本自清净,没有染污。这是什么?好像我们看电视豁然之间看到屏幕,屏幕里面的现象,相是染污的,屏幕没有染污。相是动的,屏幕不动,本不生灭,不生不灭。本自具足,具足什么?具足无量无边的现象,这看到了。本不动摇,能生万法,万法不碍屏幕,屏幕里面的色相不妨碍屏幕,屏幕也不妨碍色相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。而色相跟色相当中有没有妨碍?没有,他看出来了。为什么没有?它是空的,不是真的,它是个幻相,根本就不可得。
所以《般若经》总结四句话,「一切法,毕竟空,无所有,不可得」。这个话到什么时候才证实?我们真的明白了,虽然真的明了,不是自己的境界,为什么?我们放下的不够,这不是自己的境界。我们为什么这么肯定相信他一点没错?我们看到科学报告,科学报告跟弥勒菩萨所讲的完全相同。换句话说,科学家提出报告,让我们断疑生信,这是真信。一秒钟一千六百兆的频率,你能看见吗?我们看以前老式的电影用这种幻灯片,在这个影片里面所放映的,它的频率一秒钟二十四张,镜头二十四次开关,镜头打开,照在银幕上,立刻关起来,再打开,第二张,不是第一张,这个道理要懂。现在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我们现在这个现实的世界跟这个情形一个道理,一样的,一秒钟多少张?一千六百兆。你能掌握里头一张一张吗?掌握不到。所以它是假的,它不是真的。就像这个底片,它张张是独立的,前面一张它不是后头一张,它是相似相,相似相续,它不是真的完全相同的相续,不是的,没有一张相同,这个道理我们要懂。
江本胜博士做水实验做了十几年,他告诉我,他从来没有看到有两个水结晶是相同的,找不到,他把这个事情告诉我。我告诉他,永远不可能有两张相同的。他问我为什么?我说念头不一样,就是我自己做实验,前一张跟后一张不相同,为什么?念头不相同。我们现在感触到这个念头是个很粗的念头,不是佛经上说的,佛经上说的念头很细,非常快,一秒钟一千六百兆,你怎么会知道它是假的?谁看到?不动地的菩萨看到,比科学家厉害。科学家只知道这桩事情,这个频率多少次他说不出来,他讲极快的速度。弥勒菩萨把数字说出来,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。百千是十万,三十二亿乘十万,三百二十兆,一弹指。我们弹得快,一秒钟可以弹五次,五乘三百二十,一千六百兆。假的,不是真的。这个就说明什么?这叫事事无碍。前一念跟后一念它是独立的,它不是连著,它怎么会障碍?就好像我们底片一样,前面一张不碍底下一张,底下一张也不碍前面一张,它不碍,这叫事实真相。《般若经》上讲的「诸法实相」,实相如是。
从哪来的?从心生的,真心就是自性,能现能生。但是能现能生,立刻就灭掉,《楞严经》上说得好,「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」。当处出生,当处灭尽,一个一个接一个,相续不断,我们的念头相续不断,这个念是妄念。如果这个念头断了,就好像我们看电视一样,突然停了,画面没有了,那就断了。如果我们还看到这个境界在面前,它没有断。菩萨,八地以上的菩萨知道。七地以前也知道,像我们这样,叫解悟,因为我们听经听多了,了解这个事实真相,又听到科学家的报告,科学家的报告跟佛法讲的完全相同,证明这个决定不是假的。佛菩萨所以证得,是定中的境界。定中这个方式比科学的方式高明,科学要很多仪器,而且发现不偶然,你看一代发现一点,一代发现一点,世世代代累积到现在,发现了。这些科学不断在进步,有没有一个极限?科学到了极限,还能往上提升吗?不能了,这佛在经上讲的。为什么?佛跟我们说,第六意识,在八识里头第六意识这个攀缘的能力最强,也就是它的作用。他说对外能够攀缘到宇宙,就是法界,十法界,对内它能够缘到阿赖耶,现在科学缘到阿赖耶了。
现在科学是走两个极端,一个宏观宇宙,专门研究无穷大,一个是微观世界,无穷小,极大、极小的两个方向。极大的是宇宙,极小的是量子。你看量子的进步,以前是从分子、原子、粒子、夸克,到现在讲量子,这讲中微子,这研究极小的。大而无外,小而无内,这个科学还没有达到。佛告诉我们,那个极小的,出现就是那一念,弥勒菩萨讲的一念,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,出现这个境界。虽然这么小,小到什么程度?黄念老引科学家的报告,这中微子。一百亿个中微子组成一个电子,比原子小,一百亿个中微子,也就是中微子多大?是一个电子的一百亿分之一。它是个圆满的现象,也就是具足五蕴色受想行识,它具足。色是物质,受想行识是今天科学家讲的信息。它这里面含藏多少信息?遍法界虚空界,乃至於过去、未来,全在里头。我们现在科技算不错,发明这个晶体,晶体像小指甲这么大,一点点大,里面含藏东西惊人,一部《大藏经》就在一片里头,一部《四库全书》也在这一片里头,这非常惊奇。而实际上不止,实际上中微子那么小的,不能比这个再小的了,它里面所含藏的是整个宇宙,整个宇宙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统统在里面。谁知道?佛知道。
佛在大乘经上告诉我们,谁有能力进入微尘世界?佛告诉我们,微尘里有世界,有宇宙,我们这个宇宙没有缩小,它里头没有放大,小中有大,大中有小我们容易懂,小中有大,它容纳整个宇宙,遍法界虚空界全在里头。我们前面在经上读过,普贤菩萨,这是等觉普贤。实在说我们现在应该知道,从八地以上修普贤行的,八地普贤、九地普贤、十地普贤、等觉普贤,都有能力进入微尘世界,这很不可思议,这个科学家没发现,只发现有这个东西,这个东西里头还有东西,这就不知道了。而且它重重无尽,小而无内,这么小的这个微点,真就是微点,肉眼看不见,普通显微镜也看不见,这微点里头有世界,它那个世界里头又有微点,微点里头又有世界,重重无尽。这是个什么道理?我们如果用两面镜子对照一下,我前面一面镜子,后面一面镜子,我在里头看到的这镜子里面影像重重无尽。
隋唐的时候贤首国师讲《华严经》,讲到重重无尽的这个境界,皇上听不懂。贤首国师很聪明,让皇上在大殿,宝殿外面院子里建一个八角亭。这皇上很容易,马上立刻叫工人建个八角亭。建好之后,贤首国师说,八面用八个镜子,上面一个镜子,地下也铺的是镜子,那个时候是铜镜,让皇帝进到八角亭当中去站一站,你就看到重重无尽了。他真的到亭子里一看,恍然大悟,你看镜子照镜子,重重无尽,用这个方法让他领悟到重重无尽的意思。宇宙的秘奥,神秘、奥妙,我们一般人无法想像。
不动地的菩萨,经里有这一句话,「一真如心」,就不动了。禅宗里头说,「识得一,万事毕」,一切事情就圆满。这个一就是此地讲的一真如心,这真心。因此佛法跟非佛法,我们怎样认知?那就是佛法是一,多绝对不是佛法。千经万论到最后归一真如心,无量法门也是归一真如心,万法归一。归一,这个一的念头都没有。有一个一的念头,那还是起心动念,那还是迷,那不是真的一。真的一的时候,一的念头都没有,圆满的回归自性。回归自性到底是个什么样子?我们可以这样说法,我们的物质(身体)跟遍法界虚空界的物质融成一体,我们的受想行识,就是精神意念,科学家讲的信息场,我们自己这个信息场跟遍法界虚空界的信息场融成一片。还有一个,念头,释迦佛问的三桩事情,问弥勒佛,心有所念,这一念当中有几念?问了这个。这个念头是什么?这个念头是今天科学家讲的能量,从能量场变现出信息场,从信息场变现出物质的这个现象。所以物质现象、精神现象(我们也可以说心理现象),还有一个自然现象,波动是自然现象,就是阿赖耶的业相,信息场是阿赖耶的转相,也就是阿赖耶的见分,物质是阿赖耶的境界相,也叫做相分,科学能够达到这里。但是科学能发现远不如八地菩萨,八地菩萨知道得透彻,科学是看到边缘,看到个模糊景象,哪有八地菩萨那么清楚!八地得受用,科学家不得受用,看到这个现象,自己没法子受用,八地菩萨得受用。这个得受用就是我刚才讲的,跟遍法界虚空界融成一体,所以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波动他都收得到,一切物质现象的波动他也收到,这三种波动都属於波动,自然现象、心理现象、物质现象,全都知道。
贤首国师的《还源观》,《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》,那里头有个妄尽,妄不尽就还不了源,妄尽才还源。妄尽是什么?不起心、不动念了,完全回归到自性。我们做到不起心、不动念,回归自性,没有尽其际,没有得到全体的大用,而我们得到一部分,科学家连这一部分都得不到。所以方东美先生说佛法是高等哲学。哲学家纵然达到这个边缘,不得受用。现在我们知道,它不但是圆满的哲学,它也是究竟的科学,科学、哲学都达到最圆满的这个状态,这是佛经,这是自性。真正了解宇宙人生跟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情,全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是一不是二。所以同体大悲生出来了,这性德,无缘大慈生起来了。
在宇宙当中能不能找到一个跟自己没有关系?找不到。真正明白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跟自己是一体,不是一家,一家不是一体,确确实实是一体,他能不关心吗?关心,没有起心动念,高明。帮助你,帮助你离苦得乐,帮助你破迷开悟,也没有起心动念,真高明!无为而无所不为,无所不为实际上是无为,无为跟无所不为是一不是二,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去悟,去了解它,去体会它。我们怎样才能够契入这个境界?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去修炼。我们今天所知道的这个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兑现,把我们过去错误的想法修正过来,错误的看法修正过来。什么是错误的?有想都错了,无想也错了;看法,有看法错了,没看法也错了。为什么说错了?因为你有起心动念,你有分别执著。所以佛教导我们,放下执著、放下分别、放下起心动念,正确的。你要问他,为什么我要放下?你不放下你在迷,你见不了性,你放下了马上见到。
八地,我们可以说彻底放下了。上面还有四层,那就是说他的无始无明习气,无始无明习气四十一品他还剩下三品,九地、十地、等觉,还剩下三品,这个三品是最后的三品,要是断尽了,他就回归常寂光。回归常寂光,就是从你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起,这个起点,你转了一圈又回到起点,大循环,又回到这里,圆满了,成佛了,这是真正成佛,究竟圆满,妙觉如来。楞严会上富楼那尊者,富楼那是阿罗汉,向释迦牟尼佛提了个问题,等觉菩萨功行圆满,证得妙觉位,他还会不会迷?又回到原点,还会不会再迷?佛说不会。为什么不会?他完全经历过,全部了解,最初是一念不觉,现在是完全觉悟。你成佛了,永远不会再变成凡夫,圆证三不退。
所以不动这两个字太重要,在一切时、一切处、一切境缘当中就是要学个不动,这是很难做到的。从初地,从欢喜到不动,第八个阶段,不动太重要,不动就是禅定。所以八万四千法门,门门都是修不动,门门都是修禅定。我们用什么方法修禅定?用执持名号。心才有动,阿弥陀佛,不管我的念头是善是恶、是染是净,念头只要一起,觉悟了,真心里头没有念头,怎么办?统统归阿弥陀佛。阿弥陀佛还是一念,可以,这一念带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,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再把这个念头放下,你就圆满了。今天阿弥陀佛这一念不肯放下,是对的。如果阿弥陀佛这一念也不要了,那你就变成无想定,功夫学成功了,无想定。无想定的果报在哪里?在四禅无想天。无想天就好比这个人掉到黑洞去了,完全被无明裹覆住,包覆住了。将来寿命到了,定功失掉,到哪里去?到阿鼻地狱。错了,那是一个恶趣,走错路了。
禅定,我们中文翻译为静虑,静是不动,它是活的,它不是死的,它里头有观照,它有智慧,智慧起作用是照,照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只是他没有起心动念、没有分别执著,这叫禅,所以他心是定的。无论是善缘是恶缘,这人事关系,好人跟坏人,境界里面是顺境还是逆境,他就像在定中看萤光幕一样,看电视画面一样,自己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看得清清楚楚这是慧,如如不动是定,定中有慧,慧中有定,这是法身菩萨。有定没有慧,阿罗汉、辟支佛。有慧没有定,六道凡夫,这个慧不是真智慧;真智慧一定有定,从定中生是真智慧。没有定的智慧,佛法有个名词,叫世智辩聪,八难之一,佛家讲的八难,八难里有这一条,叫世智辩聪,记问之学。这人很聪明,记得很多,看得很多,广学多闻,博闻强记,古代少正卯这一流的人物,很多很多,那个不是真慧,真慧有定。所以慧加上定,我们可以这样说法,现代人讲知识,没有定的智慧就叫知识,知识加上定就叫智慧,有定的知识就是智慧,没有定的智慧就叫知识。这是什么叫知识、什么叫智慧。我们从见闻觉知上,有定的见闻觉知是智慧,没有定的见闻觉知是知识,这样分别也可以。
我们再看下面第九「善慧地」,这里要著眼的就是善。「谓既得真如之体」,谁得真如之体?不动地,八地菩萨证得真如的体,体什么也没有。惠能大师讲的那五句,那就是真如之体,体相作用他都说到了。它发妙用,这个妙用是照。「凡所照了,悉是真如」。这个智慧善,在他的境界里头法法皆如,法法都是真如,万法皆如,没有一样不是真如,虚空是真如,所有一切抽象概念也是真如。相宗祖师将一切法归纳为六百六十法,这是弥勒菩萨造《瑜伽师地论》,将一切法归纳为六百六十法。天亲菩萨觉得六百六十太多,初学的人接受不了,再把六百六十法归纳成百法,归纳为一百,初学就方便。所以百法展开是六百六十法,六百六十法展开是无量无边的法。善慧地菩萨看一切法皆是真如。「经云:发真如用,名善慧地」。这个慧是自性里头真实智慧流露,你才见到法法皆如,法法皆是,哪里会迷?我们今天这个是,那个不是,这个好,那个不好,错了!这什么?这完全堕在虚幻的境界当中,全是妄念、邪思邪见,没有看到一切法的真相。
为什么万法皆如?佛在经上常讲万法唯心,心是真如,万法从哪来的?心现的,真如所现的,真如所现的,它不是真如谁是真如?古大德有一个比喻,比喻得好,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。我们用黄金做成器皿,做成各种不一样的器皿摆在你面前,全是黄金,黄金塑的佛像,黄金塑的一个小狗,黄金做个蝴蝶,黄金做个爬虫,全是黄金,你见到佛像会拜它,你见到小狗很好玩,这玩具,黄金也可以做个鬼相,做个魔鬼,你看到魔鬼你讨厌它,全是黄金,价钱一样,都是最高艺术品。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自性变现的,自性好比是黄金,变现的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一不是二。谁看到?九地菩萨看到,善慧地见到了。所以善慧地是老师之道,师道,九地菩萨是老师。凡是九都是老师,十信位里面的九信,导师位,十住里面的九住,十回向里面的第九回向,十地里头的第九地,都是法师位,他可以教人,没有问题了,不会把人教错,因为他看到法法皆如。所以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小猫小狗本来是佛,蚊虫蚂蚁本来是佛,树木花草本来是佛,山河大地本来是佛,你在地上捏一点泥土,本来是佛,这是九地菩萨的境界,所以他发真如用。发是从这里发生,从这里发起,这就是自性的大用,前面讲的妙用。
他见到一切法的体相用,体是真如,相是幻相,幻相有作用,这个作用里面就造业,有染有净、有善有恶。因为造作,所以产生许许多多的现象,那个现象是什么?果报,十法界依正庄严是自己造的,参透了没有一样不是自作自受。你成佛是自作自受,你变饿鬼、变地狱、变畜生还是自作自受,人天里面享福也是自作自受。最重要的是明了,明了什么?他不糊涂了。他在地狱,愿不愿意在地狱?愿意在地狱。干什么?在地狱度地狱众生,他觉悟了,他也是地狱身,度同类的众生。他如果在畜生里觉悟了,他是畜生里的菩萨,度畜生道的众生。他要是投胎投了一只小蚂蚁,他是蚂蚁里的菩萨,就度蚂蚁那一类的众生。菩萨无处不现身,他在任何地方他都得自在,真的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,无论在哪一道。在无情亦复如是,他变成一棵树,变成一棵小草,他能度那些树木花草的神灵,为他们讲经说法。要知道树木花草比人难度,为什么?它执著比人深。山河大地是更难度,执著最深了。它不执著不会变成那个样子。所以我们明白这些道理,心要放下,量要放大。我们本来的心量是含容空有,你看那个《还源观》上三种周遍第三说的,「含容空有」,含是包含,我们的心包含太虚,心包太虚,容是容纳,量周法界,没有一样不包容的。迷得愈深,心量就愈小,觉悟得愈彻底,心量就愈大,到不动地的菩萨,量周法界。心包太虚,量周法界,是八地以上的心量。自性本来是这个样子,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,这个认知真相大白。
最后「法云地,谓菩萨至此第十地,修行功满,唯务化利众生」。自己修行圆满在八地跟九地,圆满了,圆满之后那就是普度众生。唯是唯一,没有第二个。务是作务,就是他的事业。他的事业是什么?教化众生,教化利益众生。「大慈如云」,法云是这么来的。云有覆荫的意思,夏天阳光很大,有一片云彩遮住太阳,我们就感到阴凉,取这个比喻菩萨大慈大悲。「虽施作利润」,利益润泽众生,「而本寂不动」,这句话重要,菩萨有没有起心动念?没有,度化一切众生没起心、没动念。那我们要问,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,教化众生,他有没有起心动念?给诸位说,没有,真没有,行住坐卧都是如如不动。大乘经上有两句话,「那伽常在定,无有不定时」。那伽是梵语,指的是龙、是象。龙我们没见过,象见过。你看大象那个样子,行住坐卧真的都像在定中一样,取这个做比喻。菩萨教化众生,无论在哪一道,行住坐卧也在定中,定中就是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。教化众生的威仪是自性自然流露,言语也是自然流露,决定没有通过思考。我想想应该要跟你怎么讲,那是凡夫,那个不是地上菩萨。只要明心见性,他决定没有思考,决定没有说我想一想,没有,这个境界不可思议。不想他就能知道?对,因为他完全知道。你不问,不问他什么都没有。不问的时候什么状态?就是惠能大师讲的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这个状态。他确实具足,不显。如果有缘,那就能生万法,自然生的。法性不可思议,真心不可思议,真心不乱,我们今天讲它有体系,思惟的体系,组织的体系,一点都不乱。境界的现前不是自己,是随顺众生,众生喜欢什么,他自然就现什么,自己没有起心动念。极乐世界怎么成就的?法藏比丘那个时候起心动念,到法藏比丘成佛的时候他世界自然现前,真不可思议,我们无法想像。
宇宙的奥秘,心性奥秘胜过宇宙,宇宙是所现,能现是心性,宇宙是所变,能变的是阿赖耶。科学家今天发现阿赖耶,阿赖耶的奥秘他没发现。为什么?发现他就得受用了。他现在发现,不能得受用,也就是看到阿赖耶一个模糊现象,阿赖耶里头究竟有什么还没搞清楚。八地菩萨证得,他搞清楚了,所以他得受用。他的受用是什么?真常凝静,也就是自性本定现前。惠能大师所说的「本无动摇」,这八地。到九地的时候,那就是「能生万法」,真如之体起了作用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,一切苦厄就是一切众生,没有见性的众生,这个心发出来了。到法云地,不但发心,落实了,这种落实就是与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起感应道交的大用,众生有感,立刻就应。《楞严经》上所说的,「当处出生」,这应,众生有感,他什么时候感,在哪个地方感,马上就在那个时候,在那个处所就应,「随处灭尽」,感的能量消失,应也就没有了。感应是幻相,是帮助这个虚幻的众生觉悟,回归自性,目的在此地。
虽施作利润,这讲佛事,利益润泽就是现身说法。菩萨的八万细行,八万法门,小乘里面三千威仪,这都是利跟润,都包含在这两个字里头。重要的是什么?本寂不动。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八十年,他投胎,有父母。十九岁离开家庭出去求学,学了十二年,三十岁在菩提树下将所学统统放下,入定,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。他这个表演我们要能体会,十九岁出家,放下烦恼障,三十岁菩提树下入定,把十二年所学的放下,放下所知障。如果你不放下,所知变成障碍,障碍你得定,障碍你开慧。为什么?你在外面所学的那是心外求法,那不是智慧,是知识,知识要不放下的话,障碍你智慧现前。所以放下,教我们放下烦恼障、放下所知障,大彻大悟。为什么四弘誓愿里又说「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」,这不是就矛盾了吗?可是你要记住,前面两条是什么?「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」。众生,愿度众生这是愿,四弘誓愿这一条是愿,后面这三个,后面三个是誓,你一定要做到。你烦恼有没有断?你看这个地方给我们说,不动地才把烦恼断尽,善慧地,智慧起来,起作用了,法云地兑现了,众生无边誓愿度兑现了,第一愿兑现。没有后面那个三条,众生无边誓愿度是空愿,你没有能力,但是那一愿是我们修学的一个动力。世间人勇猛精进,什么力量推动他?名利,他为了要争名夺利拼命干,日夜不休息。菩萨名闻利养都不要了,五欲六尘都舍掉,他为什么要精进?为什么勇猛精进?他为度众生,苦难众生太多,六道众生苦,十法界众生苦,这是慈悲心,这个力量在推动他。推动他什么?认真去断烦恼,断烦恼是修德行,学法门是求智慧,成佛道才能普度众生,法云地是成佛道了。
这个地方也用经来证明,「经云:慈阴妙云,覆涅盘海,名法云地」。底下有个注解,「梵语涅盘,华言灭度;谓之海者,以其深广,无法而不容也」。言语简单,几句话,说得很清楚、很明白。大慈大悲,就像一片云彩遮住阳光,你得到阴凉。这个慈悲就覆涅盘海,涅盘就是灭度,四谛里头的灭谛,灭什么?灭烦恼,烦恼是因;灭生死,生死是果报,因果都灭了。它的意思深广无际,无法不容,这一句重要。你还有一法不能包容,还有一个得罪我的人我还不能原谅他,你永远是凡夫,你没有办法把你向上提升,为什么?你迷,你不知道那个人是自己,你知道那个人是自己你就自然包容。所以真正觉悟的人晓得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。我在前面讲过,做过比喻,一切众生是自己什么?我们要把身体比作法界,大涅盘界,一切法都是我身体,外面眼耳鼻舌身,里面五脏六腑,这叫什么?我们中国俗话叫心肝宝贝,是你的心肝,是你身上的细胞,你没有它就活不成,真的是这个关系。谁知道?八地以上菩萨知道,所以他对於一切众生平等的慈悲。众生迷惑颠倒,会糟蹋他,他爱众生,你杀他,他还爱你。你杀不了他,你杀他什么?身命,是假的,不是真的,你把这个身命杀了,他又现一个身,他现身太自在,他能现无量身。这些事实真相要很细心去体会,然后你才真正能够学得到,慢慢契入境界,对待一切众生尊敬、爱护、关怀、照顾,帮助他、成就他。为什么?成就自己,他不是别人,他确确实实是自己。八地以上承认了,肯定了,一点怀疑都没有了。所以到法云地才真的众生无边誓愿度,这一大愿就圆满兑现。
经文上说,「便证十地」。你看看金刚杵表法表这么深的意思。在显教里面锡杖也有这个意思。你看锡杖里头有几股?有四股。能不能表四弘誓愿?能。能不能像此地讲十波罗蜜是一个,十种烦恼是一个,十种真如是一个,便证十地,正好它也四个。菩萨手上拿的这个法器是表法的,金刚杵表这个意思,锡杖也表这个意思,而锡杖作用比金刚杵还要大。为什么?锡杖是出家人每天都要外出托钵他都要用它。托钵要有礼节,不能够粗鲁,你敲人家的门就不好意思了。应该怎么样?到人家门口的时候摇锡杖,锡杖底下有几个环,摇的时候它会响,里面人听到有锡杖的声音,他就出来开门供养你,所以这是给他一个信息。他家里没有东西他就不开门,今天他家里没东西供养就不开门,你就得走第二家;摇一摇,里头没有反应,就到第二家。这是礼节,没有丝毫勉强。而且供养不拘多少,富裕的人家,你来供养,他可以给你一钵满钵的饭,但是多半人家家里吃的,还有多一点的,给你一调羹(汤匙),给你二调羹。所以佛准许比丘托钵托七家,这一钵饭七家供养的,每一家一点点,表法的意思。
我们接著看下去,「故知金刚杵表金刚正智」,代表这个意思,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,它的作用,「能退魔军,断烦恼,得成就」,它有这个作用。那我们手上拿著金刚杵,有没有金刚智慧?如果没有金刚智慧,这个金刚杵不灵。锡杖也如此,也是能退魔军,断烦恼,得成就,如果你没有金刚正智,拿了锡杖也没用处。如果真有金刚正智,手持金刚杵,这个金刚杵放光,妖魔鬼怪他能看到,他一看到放光他就震慑住,他就退了,降伏魔军,锡杖亦如是。文殊菩萨手上拿的是剑,观音菩萨手上拿的是杨枝净水,它都有表法的意思在。金刚杵是武器,古印度的武器。锡杖也可以做武器用,它的作用,一个是乞食的时候,另外的时候也防身,因为古时候多半住在山林里面,有一些野兽,所以它也是防身之用。里面表的意思跟这个经上讲的相同,能退魔军,能断烦恼,智慧断烦恼,转烦恼成菩提,能得成就。成就是什么?成就十种真如。
「是即经中破邪执之义」,只要有执著就叫邪执。但是在净土里面佛教给我们执持名号,只有这个执著不是邪执,你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,你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。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是自性的德号,你看它的意思,完全翻成中文你就容易懂。阿翻作无,弥陀翻作量,佛翻作觉,完全翻作中文意思,无量觉,觉悟,或者翻作无量智,佛这个字有智慧的意思,智慧是体,觉悟是用,无量智慧,无量觉悟。这是什么?这是自性。一切菩萨烦恼断尽了,前面说过,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成无上正等正觉,这就是我们一般讲证得究竟的佛果,那是不是无量智、无量觉?是。所以阿弥陀佛这个名号可以说是一切诸佛如来的通名,总名称,那你就晓得这个名号的功德多大,不可思议!念这一句佛号,把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诸佛全都念到了。为什么?都是无量觉。如果加上他的名字,法藏阿弥陀佛,那就是指一个人,西方极乐世界法藏比丘修成的阿弥陀佛,要不然阿弥陀佛太多了,全是阿弥陀佛。中峰禅师在《三时系念》里面说的话,是真话不是假话,他说「我心即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即是我心」。这心是什么?真心,我的自性、我的真心就是阿弥陀佛。为什么?真心自性无量智、无量觉,没说错。一切众生的真心、一切众生的自性不都是叫阿弥陀佛吗?我们应不应该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?我们今天心里没有阿弥陀佛,心里拉拉杂杂的东西,拉拉杂杂的那都是妄念,那都是烦恼,那都是业障,把我们自性的阿弥陀障碍住,让自性阿弥陀不能现前,现前的都是妄想分别执著,都是这些东西,自性里头没有这个东西。念阿弥陀佛是对的,没错,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,这真的,你才能成阿弥陀佛。你不把阿弥陀佛放心上,你怎么能成阿弥陀佛?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,成什么佛?成阿弥陀佛。人人都是阿弥陀佛,一切众生皆是阿弥陀佛,这个意思不能不知道。所以是经中破邪执的意思。
「此以金刚杵喻诸菩萨金刚般若之妙智,能破除一切不正之情执」。到这个地方把金刚杵的意思说完了。所以用金刚杵来比喻,比喻诸菩萨,十地菩萨。如果在《华严经》上讲,比喻四十一位法身大士。《华严》是大乘圆教,初住就把起心动念放下了,《华严经》的初住等於别教的初地,它分得细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的金刚般若妙智。经上讲得最明显的,你看前半部四相放下了,「我相,人相,众生相,寿者相」,没有了。谁做到?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,小乘初果做到了,地位不高,小小圣,在《华严经》上初信位的菩萨做到了。所以我们怎么个修法?你修到须陀洹,修到初信位,你做不到!无论怎么修法都在门外。须陀洹是小乘初果,初信位的菩萨好比是小学一年级,这是大乘教,不能不知道。明白这些事实真相,傲慢的习气完全没有了。我是什么地位?我在佛法里是幼稚园,你有什么值得骄傲的?跟小学一年级比差远了,断证的功夫不如人,智慧更不必说了。
我们今天有幸,非常非常幸运遇到净土,遇到净土什么?带业往生。放不下的是业,八万四千法门没有一个法门是带业的,统统都要断惑证真。你去试试看,这个惑断不了,那我们只有找这个法门,只有找法藏比丘,法藏菩萨,阿弥陀佛,只有找他,他有办法。他建立一个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是修行的道场,也就好比他在那里办了一个学校,佛教学校,只要肯去,他都收。凡圣同居土是小学,方便有余土是中学,实报庄严土是大学,大学里头确实十地菩萨是研究所,等觉菩萨是博士班,真如是,所以他在那里办学校!我们念佛到极乐世界是去上学,这个学校里保证我们断惑证真。而且阿弥陀佛真了不起,想得太周到,这个学校设备完善,一丝毫欠缺都没有,学生上学什么待遇?阿惟越致菩萨的待遇,小学都是阿惟越致菩萨待遇,这还得了!你去读《大藏经》,读遍《大藏经》,佛没有说过,只有在净土里头说过,遍法界虚空界独此一家,这个机会可不能错过。我们今天没有金刚智慧,有金刚智慧才能断烦恼,《金刚经》上半部断四相,下半部断四见,真了不起,下半部是「无我见,无人见,无众生见,无寿者见」。你见什么?念头都没有。前面断四相,相没有,念头还有,就是还有习气,后头连习气都断掉,观念都没有,真断了。我们知道《金刚经》破四相是四圣法界,在净土里面讲是方便有余土,后半部破四见,那是实报庄严土的境界,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这是《金刚经》上下两部分。
下面我们看,「如铁围山」,这经文。什么是铁围山?佛经上告诉我们,「一小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,外有八山八海,其最外围之山名曰铁围山,又名金刚围山。其铁性坚固,故云金刚。金刚能坏一切,而不为一切所坏,故以喻不坏德」。最后结归到是德,这个德是什么?性德,性德永远不坏,性德是每个人自性里头统统具足的。惠能大师所说的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。具足的东西除性德之外,还有智慧、还有相好。释迦牟尼佛在《华严经》上把这个意思补出来了,佛说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。所以自性是圆满具足的,只要见性,什么都得到,一切东西不要向外求,全是自性所现的,外面求,没有!心外无法,这句话说得好。所以你向外求就错了,向外求的知识在佛法里面讲是邪知邪见,从内证得的是正知正见,也就是由戒定慧而证得,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,这才是自性的,戒是性德,定也是性德,慧也是性德。把这个性德,性德是永远不坏,不会变的,所以它是真的,没有变异,决定不坏,用金刚来比喻它。所以是这个意思,如铁围山。
这一个小世界,许许多多学佛的同修都把它看作太阳系,我们初学佛的时候也是这个看法。我第一次到北京看黄念老,跟他老人家见面的时候,我们非常欢喜,一见如故。他就告诉我,这个小世界不是太阳系,是银河系,经上讲的这个须弥山就是银河的中心,佛经上叫它做须弥山,科学家叫它做黑洞。须弥山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,须弥是翻成妙高。现在天文学家发现的我们银河系的样子像一个碟,当中厚,四边很薄,所以它确实是凸出来,像一个山一样,取它的妙高的意思,它高、它妙。妙是什么?它能量太大了。科学家告诉我们,连光都被它吸收了,它有这么大的能量。明年马雅古老的预言,说银河的中心、太阳跟地球排成一条直线,明年会有这个现象。这个现象到底是好是不好?古老的马雅预言说这个现象会给地球带来灾难,但是不是地球的毁灭,地球不会毁灭。带来什么?就是它的引力太大,它会引发太阳风暴。太阳风暴我们中国好像《史记》里头都有记载,叫太阳黑子,中国古老的典籍里头都有记载,它的周期是十亿年。所以你看看《史记》里的天官书,《汉书》里的天文志,都有记载。如果跟银河一对齐的话,怕银河中心,就是我们讲的须弥山,这个力量引发起巨大的太阳风,这个太阳风会吹到地球。科学家的估计,这是最小的影响,是影响我们的通讯,地球上发射的这些卫星,发射卫星很多,可能被这次太阳风全部摧毁,严重一点可能会影响我们的磁极,就是南北极,磁场的改变,那个麻烦就比较大一点。但是最怕的是它引发地球上的火山爆发,引发大的海啸、地震,这个灾难就太大了。这是明年很可能会有这个事情发生。但是也有很多科学家认为不至於引发地球上的严重灾难,像火山、海啸,不至於,但是通讯决定是受很大影响。
「如铁围山」,我们就学到这一句。下面是「众魔外道,皆不能坏」,我们明天再学这一段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第六百零二面第一行:
「亦表十波罗蜜,能摧十种烦恼,成十种真如,便证十地」。我们前面学到十地的远行地,现在接著看「八、不动地,谓真如之理,既尽其际,全得其体,则真常凝静,无能动摇。经云:一真如心,名不动地」。不动地是八地,在大乘经教里面告诉我们,八地菩萨真正见到阿赖耶,也就是阿赖耶的三细相,也就是弥勒菩萨给我们做的开示,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,什么人能够看到?八地以上,就是八地、九地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,这五个位次。这五个位次的人统统都看到,那就不是假的,不是一个人说的,只要你功夫修到这个地步,你都能看见,正是所谓本能,这种能力是本能。智慧是本有的,能力也是本有的,只是我们迷失了自性,智慧跟德能都不能现前。虽然经过很长时间去修行,把这些障碍逐渐的放下,要到八地这个时候,放下差不多快放尽,烦恼快放尽了,这是烦恼习气,不是烦恼,烦恼早就放下,初地就放下。由此可知,这个功夫不是平常人有的。
真如之理就是自性,既尽其际就是圆满证得,全得其体,跟如来的境界可以说完全相同,这个时候真常凝静,无能动摇。这句话是形容性体,自性的本体。惠能大师证得,他在第四句话里说,「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」,就是这个境界,见到自性寂静不动。这个在大乘教里佛常说,祖师大德也在注疏里面告诉我们,这个境界是清净寂灭。这个地方说无能动摇,惠能大师给我们说的是本无动摇,这什么?自性本定。换句话说,真心是定的,妄心是动的。妄心是什么?念头,念头你看前念灭后念生,它是动的,真心是不动的。由此可知,修定是多重要。这让我们深深体会到,佛法修行总纲领、总原则、总的指导方针就是三句话,戒定慧。戒是什么?戒是手段,帮助你得定,定还是手段,不是目的,目的是开智慧。於是我们就晓得,大乘佛法终极的目标,我们求的是什么?智慧,这个智慧不是外来的,是自性里面本有的。佛在大乘经上常常告诉我们,「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」,换句话说,心是能生能现,法是所生所现,能所是一不是二。本能是不动的,在所现相上你能看到不动你就见到性。性是什么?性是不动的。
如何我们在动中看到不动?祖师大德他们有这个功夫,动是相、是性,不动是什么?不动是性体。就像我们今天看电视,我们看这个屏幕,屏幕里现的相是动的,屏幕有没有动?没动。屏幕确实是真常凝静,它没有动摇,动的是里头画面。不管怎么动,屏幕始终不动。屏幕就是真心,就是自性,就是这里讲的真如。我们能在屏幕画面上能看到屏幕吗?看不到,只看到画面,屏幕好像不见了,没有了。这就是什么?这迷了。功夫到家的人,他把屏幕上所现的相,连屏幕,全都看见了。性在哪里?屏幕是性,性在相中。任何一个现象都是屏幕,没有离开。人在屏幕里面活动,乃至於最快速的,像闪电、像喷射机,没有离开屏幕,都在屏幕里头,屏幕始终不动。我们看看禅宗的语录,像《五灯会元》、《传灯录》这些书,那里面记载的全都是明心见性的大德,见性之后,契入这个境界,还得请老师给印证。老师的考试,问你性是什么样子?性像什么?被考试这个人往往是,或者是一句话,或者是一个动作,或者随拈一物顺手递来,老师给他印证,没错,真的见到了。
惠能大师在五祖忍和尚方丈室听老师讲《金刚经》,听到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,豁然大悟,他就提出报告,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,没有想到他见到了,本自清净,没有染污。这是什么?好像我们看电视豁然之间看到屏幕,屏幕里面的现象,相是染污的,屏幕没有染污。相是动的,屏幕不动,本不生灭,不生不灭。本自具足,具足什么?具足无量无边的现象,这看到了。本不动摇,能生万法,万法不碍屏幕,屏幕里面的色相不妨碍屏幕,屏幕也不妨碍色相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。而色相跟色相当中有没有妨碍?没有,他看出来了。为什么没有?它是空的,不是真的,它是个幻相,根本就不可得。
所以《般若经》总结四句话,「一切法,毕竟空,无所有,不可得」。这个话到什么时候才证实?我们真的明白了,虽然真的明了,不是自己的境界,为什么?我们放下的不够,这不是自己的境界。我们为什么这么肯定相信他一点没错?我们看到科学报告,科学报告跟弥勒菩萨所讲的完全相同。换句话说,科学家提出报告,让我们断疑生信,这是真信。一秒钟一千六百兆的频率,你能看见吗?我们看以前老式的电影用这种幻灯片,在这个影片里面所放映的,它的频率一秒钟二十四张,镜头二十四次开关,镜头打开,照在银幕上,立刻关起来,再打开,第二张,不是第一张,这个道理要懂。现在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我们现在这个现实的世界跟这个情形一个道理,一样的,一秒钟多少张?一千六百兆。你能掌握里头一张一张吗?掌握不到。所以它是假的,它不是真的。就像这个底片,它张张是独立的,前面一张它不是后头一张,它是相似相,相似相续,它不是真的完全相同的相续,不是的,没有一张相同,这个道理我们要懂。
江本胜博士做水实验做了十几年,他告诉我,他从来没有看到有两个水结晶是相同的,找不到,他把这个事情告诉我。我告诉他,永远不可能有两张相同的。他问我为什么?我说念头不一样,就是我自己做实验,前一张跟后一张不相同,为什么?念头不相同。我们现在感触到这个念头是个很粗的念头,不是佛经上说的,佛经上说的念头很细,非常快,一秒钟一千六百兆,你怎么会知道它是假的?谁看到?不动地的菩萨看到,比科学家厉害。科学家只知道这桩事情,这个频率多少次他说不出来,他讲极快的速度。弥勒菩萨把数字说出来,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。百千是十万,三十二亿乘十万,三百二十兆,一弹指。我们弹得快,一秒钟可以弹五次,五乘三百二十,一千六百兆。假的,不是真的。这个就说明什么?这叫事事无碍。前一念跟后一念它是独立的,它不是连著,它怎么会障碍?就好像我们底片一样,前面一张不碍底下一张,底下一张也不碍前面一张,它不碍,这叫事实真相。《般若经》上讲的「诸法实相」,实相如是。
从哪来的?从心生的,真心就是自性,能现能生。但是能现能生,立刻就灭掉,《楞严经》上说得好,「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」。当处出生,当处灭尽,一个一个接一个,相续不断,我们的念头相续不断,这个念是妄念。如果这个念头断了,就好像我们看电视一样,突然停了,画面没有了,那就断了。如果我们还看到这个境界在面前,它没有断。菩萨,八地以上的菩萨知道。七地以前也知道,像我们这样,叫解悟,因为我们听经听多了,了解这个事实真相,又听到科学家的报告,科学家的报告跟佛法讲的完全相同,证明这个决定不是假的。佛菩萨所以证得,是定中的境界。定中这个方式比科学的方式高明,科学要很多仪器,而且发现不偶然,你看一代发现一点,一代发现一点,世世代代累积到现在,发现了。这些科学不断在进步,有没有一个极限?科学到了极限,还能往上提升吗?不能了,这佛在经上讲的。为什么?佛跟我们说,第六意识,在八识里头第六意识这个攀缘的能力最强,也就是它的作用。他说对外能够攀缘到宇宙,就是法界,十法界,对内它能够缘到阿赖耶,现在科学缘到阿赖耶了。
现在科学是走两个极端,一个宏观宇宙,专门研究无穷大,一个是微观世界,无穷小,极大、极小的两个方向。极大的是宇宙,极小的是量子。你看量子的进步,以前是从分子、原子、粒子、夸克,到现在讲量子,这讲中微子,这研究极小的。大而无外,小而无内,这个科学还没有达到。佛告诉我们,那个极小的,出现就是那一念,弥勒菩萨讲的一念,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,出现这个境界。虽然这么小,小到什么程度?黄念老引科学家的报告,这中微子。一百亿个中微子组成一个电子,比原子小,一百亿个中微子,也就是中微子多大?是一个电子的一百亿分之一。它是个圆满的现象,也就是具足五蕴色受想行识,它具足。色是物质,受想行识是今天科学家讲的信息。它这里面含藏多少信息?遍法界虚空界,乃至於过去、未来,全在里头。我们现在科技算不错,发明这个晶体,晶体像小指甲这么大,一点点大,里面含藏东西惊人,一部《大藏经》就在一片里头,一部《四库全书》也在这一片里头,这非常惊奇。而实际上不止,实际上中微子那么小的,不能比这个再小的了,它里面所含藏的是整个宇宙,整个宇宙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统统在里面。谁知道?佛知道。
佛在大乘经上告诉我们,谁有能力进入微尘世界?佛告诉我们,微尘里有世界,有宇宙,我们这个宇宙没有缩小,它里头没有放大,小中有大,大中有小我们容易懂,小中有大,它容纳整个宇宙,遍法界虚空界全在里头。我们前面在经上读过,普贤菩萨,这是等觉普贤。实在说我们现在应该知道,从八地以上修普贤行的,八地普贤、九地普贤、十地普贤、等觉普贤,都有能力进入微尘世界,这很不可思议,这个科学家没发现,只发现有这个东西,这个东西里头还有东西,这就不知道了。而且它重重无尽,小而无内,这么小的这个微点,真就是微点,肉眼看不见,普通显微镜也看不见,这微点里头有世界,它那个世界里头又有微点,微点里头又有世界,重重无尽。这是个什么道理?我们如果用两面镜子对照一下,我前面一面镜子,后面一面镜子,我在里头看到的这镜子里面影像重重无尽。
隋唐的时候贤首国师讲《华严经》,讲到重重无尽的这个境界,皇上听不懂。贤首国师很聪明,让皇上在大殿,宝殿外面院子里建一个八角亭。这皇上很容易,马上立刻叫工人建个八角亭。建好之后,贤首国师说,八面用八个镜子,上面一个镜子,地下也铺的是镜子,那个时候是铜镜,让皇帝进到八角亭当中去站一站,你就看到重重无尽了。他真的到亭子里一看,恍然大悟,你看镜子照镜子,重重无尽,用这个方法让他领悟到重重无尽的意思。宇宙的秘奥,神秘、奥妙,我们一般人无法想像。
不动地的菩萨,经里有这一句话,「一真如心」,就不动了。禅宗里头说,「识得一,万事毕」,一切事情就圆满。这个一就是此地讲的一真如心,这真心。因此佛法跟非佛法,我们怎样认知?那就是佛法是一,多绝对不是佛法。千经万论到最后归一真如心,无量法门也是归一真如心,万法归一。归一,这个一的念头都没有。有一个一的念头,那还是起心动念,那还是迷,那不是真的一。真的一的时候,一的念头都没有,圆满的回归自性。回归自性到底是个什么样子?我们可以这样说法,我们的物质(身体)跟遍法界虚空界的物质融成一体,我们的受想行识,就是精神意念,科学家讲的信息场,我们自己这个信息场跟遍法界虚空界的信息场融成一片。还有一个,念头,释迦佛问的三桩事情,问弥勒佛,心有所念,这一念当中有几念?问了这个。这个念头是什么?这个念头是今天科学家讲的能量,从能量场变现出信息场,从信息场变现出物质的这个现象。所以物质现象、精神现象(我们也可以说心理现象),还有一个自然现象,波动是自然现象,就是阿赖耶的业相,信息场是阿赖耶的转相,也就是阿赖耶的见分,物质是阿赖耶的境界相,也叫做相分,科学能够达到这里。但是科学能发现远不如八地菩萨,八地菩萨知道得透彻,科学是看到边缘,看到个模糊景象,哪有八地菩萨那么清楚!八地得受用,科学家不得受用,看到这个现象,自己没法子受用,八地菩萨得受用。这个得受用就是我刚才讲的,跟遍法界虚空界融成一体,所以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波动他都收得到,一切物质现象的波动他也收到,这三种波动都属於波动,自然现象、心理现象、物质现象,全都知道。
贤首国师的《还源观》,《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》,那里头有个妄尽,妄不尽就还不了源,妄尽才还源。妄尽是什么?不起心、不动念了,完全回归到自性。我们做到不起心、不动念,回归自性,没有尽其际,没有得到全体的大用,而我们得到一部分,科学家连这一部分都得不到。所以方东美先生说佛法是高等哲学。哲学家纵然达到这个边缘,不得受用。现在我们知道,它不但是圆满的哲学,它也是究竟的科学,科学、哲学都达到最圆满的这个状态,这是佛经,这是自性。真正了解宇宙人生跟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情,全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是一不是二。所以同体大悲生出来了,这性德,无缘大慈生起来了。
在宇宙当中能不能找到一个跟自己没有关系?找不到。真正明白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跟自己是一体,不是一家,一家不是一体,确确实实是一体,他能不关心吗?关心,没有起心动念,高明。帮助你,帮助你离苦得乐,帮助你破迷开悟,也没有起心动念,真高明!无为而无所不为,无所不为实际上是无为,无为跟无所不为是一不是二,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去悟,去了解它,去体会它。我们怎样才能够契入这个境界?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去修炼。我们今天所知道的这个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兑现,把我们过去错误的想法修正过来,错误的看法修正过来。什么是错误的?有想都错了,无想也错了;看法,有看法错了,没看法也错了。为什么说错了?因为你有起心动念,你有分别执著。所以佛教导我们,放下执著、放下分别、放下起心动念,正确的。你要问他,为什么我要放下?你不放下你在迷,你见不了性,你放下了马上见到。
八地,我们可以说彻底放下了。上面还有四层,那就是说他的无始无明习气,无始无明习气四十一品他还剩下三品,九地、十地、等觉,还剩下三品,这个三品是最后的三品,要是断尽了,他就回归常寂光。回归常寂光,就是从你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起,这个起点,你转了一圈又回到起点,大循环,又回到这里,圆满了,成佛了,这是真正成佛,究竟圆满,妙觉如来。楞严会上富楼那尊者,富楼那是阿罗汉,向释迦牟尼佛提了个问题,等觉菩萨功行圆满,证得妙觉位,他还会不会迷?又回到原点,还会不会再迷?佛说不会。为什么不会?他完全经历过,全部了解,最初是一念不觉,现在是完全觉悟。你成佛了,永远不会再变成凡夫,圆证三不退。
所以不动这两个字太重要,在一切时、一切处、一切境缘当中就是要学个不动,这是很难做到的。从初地,从欢喜到不动,第八个阶段,不动太重要,不动就是禅定。所以八万四千法门,门门都是修不动,门门都是修禅定。我们用什么方法修禅定?用执持名号。心才有动,阿弥陀佛,不管我的念头是善是恶、是染是净,念头只要一起,觉悟了,真心里头没有念头,怎么办?统统归阿弥陀佛。阿弥陀佛还是一念,可以,这一念带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,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再把这个念头放下,你就圆满了。今天阿弥陀佛这一念不肯放下,是对的。如果阿弥陀佛这一念也不要了,那你就变成无想定,功夫学成功了,无想定。无想定的果报在哪里?在四禅无想天。无想天就好比这个人掉到黑洞去了,完全被无明裹覆住,包覆住了。将来寿命到了,定功失掉,到哪里去?到阿鼻地狱。错了,那是一个恶趣,走错路了。
禅定,我们中文翻译为静虑,静是不动,它是活的,它不是死的,它里头有观照,它有智慧,智慧起作用是照,照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只是他没有起心动念、没有分别执著,这叫禅,所以他心是定的。无论是善缘是恶缘,这人事关系,好人跟坏人,境界里面是顺境还是逆境,他就像在定中看萤光幕一样,看电视画面一样,自己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看得清清楚楚这是慧,如如不动是定,定中有慧,慧中有定,这是法身菩萨。有定没有慧,阿罗汉、辟支佛。有慧没有定,六道凡夫,这个慧不是真智慧;真智慧一定有定,从定中生是真智慧。没有定的智慧,佛法有个名词,叫世智辩聪,八难之一,佛家讲的八难,八难里有这一条,叫世智辩聪,记问之学。这人很聪明,记得很多,看得很多,广学多闻,博闻强记,古代少正卯这一流的人物,很多很多,那个不是真慧,真慧有定。所以慧加上定,我们可以这样说法,现代人讲知识,没有定的智慧就叫知识,知识加上定就叫智慧,有定的知识就是智慧,没有定的智慧就叫知识。这是什么叫知识、什么叫智慧。我们从见闻觉知上,有定的见闻觉知是智慧,没有定的见闻觉知是知识,这样分别也可以。
我们再看下面第九「善慧地」,这里要著眼的就是善。「谓既得真如之体」,谁得真如之体?不动地,八地菩萨证得真如的体,体什么也没有。惠能大师讲的那五句,那就是真如之体,体相作用他都说到了。它发妙用,这个妙用是照。「凡所照了,悉是真如」。这个智慧善,在他的境界里头法法皆如,法法都是真如,万法皆如,没有一样不是真如,虚空是真如,所有一切抽象概念也是真如。相宗祖师将一切法归纳为六百六十法,这是弥勒菩萨造《瑜伽师地论》,将一切法归纳为六百六十法。天亲菩萨觉得六百六十太多,初学的人接受不了,再把六百六十法归纳成百法,归纳为一百,初学就方便。所以百法展开是六百六十法,六百六十法展开是无量无边的法。善慧地菩萨看一切法皆是真如。「经云:发真如用,名善慧地」。这个慧是自性里头真实智慧流露,你才见到法法皆如,法法皆是,哪里会迷?我们今天这个是,那个不是,这个好,那个不好,错了!这什么?这完全堕在虚幻的境界当中,全是妄念、邪思邪见,没有看到一切法的真相。
为什么万法皆如?佛在经上常讲万法唯心,心是真如,万法从哪来的?心现的,真如所现的,真如所现的,它不是真如谁是真如?古大德有一个比喻,比喻得好,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。我们用黄金做成器皿,做成各种不一样的器皿摆在你面前,全是黄金,黄金塑的佛像,黄金塑的一个小狗,黄金做个蝴蝶,黄金做个爬虫,全是黄金,你见到佛像会拜它,你见到小狗很好玩,这玩具,黄金也可以做个鬼相,做个魔鬼,你看到魔鬼你讨厌它,全是黄金,价钱一样,都是最高艺术品。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自性变现的,自性好比是黄金,变现的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一不是二。谁看到?九地菩萨看到,善慧地见到了。所以善慧地是老师之道,师道,九地菩萨是老师。凡是九都是老师,十信位里面的九信,导师位,十住里面的九住,十回向里面的第九回向,十地里头的第九地,都是法师位,他可以教人,没有问题了,不会把人教错,因为他看到法法皆如。所以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小猫小狗本来是佛,蚊虫蚂蚁本来是佛,树木花草本来是佛,山河大地本来是佛,你在地上捏一点泥土,本来是佛,这是九地菩萨的境界,所以他发真如用。发是从这里发生,从这里发起,这就是自性的大用,前面讲的妙用。
他见到一切法的体相用,体是真如,相是幻相,幻相有作用,这个作用里面就造业,有染有净、有善有恶。因为造作,所以产生许许多多的现象,那个现象是什么?果报,十法界依正庄严是自己造的,参透了没有一样不是自作自受。你成佛是自作自受,你变饿鬼、变地狱、变畜生还是自作自受,人天里面享福也是自作自受。最重要的是明了,明了什么?他不糊涂了。他在地狱,愿不愿意在地狱?愿意在地狱。干什么?在地狱度地狱众生,他觉悟了,他也是地狱身,度同类的众生。他如果在畜生里觉悟了,他是畜生里的菩萨,度畜生道的众生。他要是投胎投了一只小蚂蚁,他是蚂蚁里的菩萨,就度蚂蚁那一类的众生。菩萨无处不现身,他在任何地方他都得自在,真的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,无论在哪一道。在无情亦复如是,他变成一棵树,变成一棵小草,他能度那些树木花草的神灵,为他们讲经说法。要知道树木花草比人难度,为什么?它执著比人深。山河大地是更难度,执著最深了。它不执著不会变成那个样子。所以我们明白这些道理,心要放下,量要放大。我们本来的心量是含容空有,你看那个《还源观》上三种周遍第三说的,「含容空有」,含是包含,我们的心包含太虚,心包太虚,容是容纳,量周法界,没有一样不包容的。迷得愈深,心量就愈小,觉悟得愈彻底,心量就愈大,到不动地的菩萨,量周法界。心包太虚,量周法界,是八地以上的心量。自性本来是这个样子,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,这个认知真相大白。
最后「法云地,谓菩萨至此第十地,修行功满,唯务化利众生」。自己修行圆满在八地跟九地,圆满了,圆满之后那就是普度众生。唯是唯一,没有第二个。务是作务,就是他的事业。他的事业是什么?教化众生,教化利益众生。「大慈如云」,法云是这么来的。云有覆荫的意思,夏天阳光很大,有一片云彩遮住太阳,我们就感到阴凉,取这个比喻菩萨大慈大悲。「虽施作利润」,利益润泽众生,「而本寂不动」,这句话重要,菩萨有没有起心动念?没有,度化一切众生没起心、没动念。那我们要问,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,教化众生,他有没有起心动念?给诸位说,没有,真没有,行住坐卧都是如如不动。大乘经上有两句话,「那伽常在定,无有不定时」。那伽是梵语,指的是龙、是象。龙我们没见过,象见过。你看大象那个样子,行住坐卧真的都像在定中一样,取这个做比喻。菩萨教化众生,无论在哪一道,行住坐卧也在定中,定中就是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。教化众生的威仪是自性自然流露,言语也是自然流露,决定没有通过思考。我想想应该要跟你怎么讲,那是凡夫,那个不是地上菩萨。只要明心见性,他决定没有思考,决定没有说我想一想,没有,这个境界不可思议。不想他就能知道?对,因为他完全知道。你不问,不问他什么都没有。不问的时候什么状态?就是惠能大师讲的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这个状态。他确实具足,不显。如果有缘,那就能生万法,自然生的。法性不可思议,真心不可思议,真心不乱,我们今天讲它有体系,思惟的体系,组织的体系,一点都不乱。境界的现前不是自己,是随顺众生,众生喜欢什么,他自然就现什么,自己没有起心动念。极乐世界怎么成就的?法藏比丘那个时候起心动念,到法藏比丘成佛的时候他世界自然现前,真不可思议,我们无法想像。
宇宙的奥秘,心性奥秘胜过宇宙,宇宙是所现,能现是心性,宇宙是所变,能变的是阿赖耶。科学家今天发现阿赖耶,阿赖耶的奥秘他没发现。为什么?发现他就得受用了。他现在发现,不能得受用,也就是看到阿赖耶一个模糊现象,阿赖耶里头究竟有什么还没搞清楚。八地菩萨证得,他搞清楚了,所以他得受用。他的受用是什么?真常凝静,也就是自性本定现前。惠能大师所说的「本无动摇」,这八地。到九地的时候,那就是「能生万法」,真如之体起了作用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,一切苦厄就是一切众生,没有见性的众生,这个心发出来了。到法云地,不但发心,落实了,这种落实就是与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起感应道交的大用,众生有感,立刻就应。《楞严经》上所说的,「当处出生」,这应,众生有感,他什么时候感,在哪个地方感,马上就在那个时候,在那个处所就应,「随处灭尽」,感的能量消失,应也就没有了。感应是幻相,是帮助这个虚幻的众生觉悟,回归自性,目的在此地。
虽施作利润,这讲佛事,利益润泽就是现身说法。菩萨的八万细行,八万法门,小乘里面三千威仪,这都是利跟润,都包含在这两个字里头。重要的是什么?本寂不动。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八十年,他投胎,有父母。十九岁离开家庭出去求学,学了十二年,三十岁在菩提树下将所学统统放下,入定,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。他这个表演我们要能体会,十九岁出家,放下烦恼障,三十岁菩提树下入定,把十二年所学的放下,放下所知障。如果你不放下,所知变成障碍,障碍你得定,障碍你开慧。为什么?你在外面所学的那是心外求法,那不是智慧,是知识,知识要不放下的话,障碍你智慧现前。所以放下,教我们放下烦恼障、放下所知障,大彻大悟。为什么四弘誓愿里又说「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」,这不是就矛盾了吗?可是你要记住,前面两条是什么?「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」。众生,愿度众生这是愿,四弘誓愿这一条是愿,后面这三个,后面三个是誓,你一定要做到。你烦恼有没有断?你看这个地方给我们说,不动地才把烦恼断尽,善慧地,智慧起来,起作用了,法云地兑现了,众生无边誓愿度兑现了,第一愿兑现。没有后面那个三条,众生无边誓愿度是空愿,你没有能力,但是那一愿是我们修学的一个动力。世间人勇猛精进,什么力量推动他?名利,他为了要争名夺利拼命干,日夜不休息。菩萨名闻利养都不要了,五欲六尘都舍掉,他为什么要精进?为什么勇猛精进?他为度众生,苦难众生太多,六道众生苦,十法界众生苦,这是慈悲心,这个力量在推动他。推动他什么?认真去断烦恼,断烦恼是修德行,学法门是求智慧,成佛道才能普度众生,法云地是成佛道了。
这个地方也用经来证明,「经云:慈阴妙云,覆涅盘海,名法云地」。底下有个注解,「梵语涅盘,华言灭度;谓之海者,以其深广,无法而不容也」。言语简单,几句话,说得很清楚、很明白。大慈大悲,就像一片云彩遮住阳光,你得到阴凉。这个慈悲就覆涅盘海,涅盘就是灭度,四谛里头的灭谛,灭什么?灭烦恼,烦恼是因;灭生死,生死是果报,因果都灭了。它的意思深广无际,无法不容,这一句重要。你还有一法不能包容,还有一个得罪我的人我还不能原谅他,你永远是凡夫,你没有办法把你向上提升,为什么?你迷,你不知道那个人是自己,你知道那个人是自己你就自然包容。所以真正觉悟的人晓得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。我在前面讲过,做过比喻,一切众生是自己什么?我们要把身体比作法界,大涅盘界,一切法都是我身体,外面眼耳鼻舌身,里面五脏六腑,这叫什么?我们中国俗话叫心肝宝贝,是你的心肝,是你身上的细胞,你没有它就活不成,真的是这个关系。谁知道?八地以上菩萨知道,所以他对於一切众生平等的慈悲。众生迷惑颠倒,会糟蹋他,他爱众生,你杀他,他还爱你。你杀不了他,你杀他什么?身命,是假的,不是真的,你把这个身命杀了,他又现一个身,他现身太自在,他能现无量身。这些事实真相要很细心去体会,然后你才真正能够学得到,慢慢契入境界,对待一切众生尊敬、爱护、关怀、照顾,帮助他、成就他。为什么?成就自己,他不是别人,他确确实实是自己。八地以上承认了,肯定了,一点怀疑都没有了。所以到法云地才真的众生无边誓愿度,这一大愿就圆满兑现。
经文上说,「便证十地」。你看看金刚杵表法表这么深的意思。在显教里面锡杖也有这个意思。你看锡杖里头有几股?有四股。能不能表四弘誓愿?能。能不能像此地讲十波罗蜜是一个,十种烦恼是一个,十种真如是一个,便证十地,正好它也四个。菩萨手上拿的这个法器是表法的,金刚杵表这个意思,锡杖也表这个意思,而锡杖作用比金刚杵还要大。为什么?锡杖是出家人每天都要外出托钵他都要用它。托钵要有礼节,不能够粗鲁,你敲人家的门就不好意思了。应该怎么样?到人家门口的时候摇锡杖,锡杖底下有几个环,摇的时候它会响,里面人听到有锡杖的声音,他就出来开门供养你,所以这是给他一个信息。他家里没有东西他就不开门,今天他家里没东西供养就不开门,你就得走第二家;摇一摇,里头没有反应,就到第二家。这是礼节,没有丝毫勉强。而且供养不拘多少,富裕的人家,你来供养,他可以给你一钵满钵的饭,但是多半人家家里吃的,还有多一点的,给你一调羹(汤匙),给你二调羹。所以佛准许比丘托钵托七家,这一钵饭七家供养的,每一家一点点,表法的意思。
我们接著看下去,「故知金刚杵表金刚正智」,代表这个意思,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,它的作用,「能退魔军,断烦恼,得成就」,它有这个作用。那我们手上拿著金刚杵,有没有金刚智慧?如果没有金刚智慧,这个金刚杵不灵。锡杖也如此,也是能退魔军,断烦恼,得成就,如果你没有金刚正智,拿了锡杖也没用处。如果真有金刚正智,手持金刚杵,这个金刚杵放光,妖魔鬼怪他能看到,他一看到放光他就震慑住,他就退了,降伏魔军,锡杖亦如是。文殊菩萨手上拿的是剑,观音菩萨手上拿的是杨枝净水,它都有表法的意思在。金刚杵是武器,古印度的武器。锡杖也可以做武器用,它的作用,一个是乞食的时候,另外的时候也防身,因为古时候多半住在山林里面,有一些野兽,所以它也是防身之用。里面表的意思跟这个经上讲的相同,能退魔军,能断烦恼,智慧断烦恼,转烦恼成菩提,能得成就。成就是什么?成就十种真如。
「是即经中破邪执之义」,只要有执著就叫邪执。但是在净土里面佛教给我们执持名号,只有这个执著不是邪执,你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,你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。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是自性的德号,你看它的意思,完全翻成中文你就容易懂。阿翻作无,弥陀翻作量,佛翻作觉,完全翻作中文意思,无量觉,觉悟,或者翻作无量智,佛这个字有智慧的意思,智慧是体,觉悟是用,无量智慧,无量觉悟。这是什么?这是自性。一切菩萨烦恼断尽了,前面说过,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成无上正等正觉,这就是我们一般讲证得究竟的佛果,那是不是无量智、无量觉?是。所以阿弥陀佛这个名号可以说是一切诸佛如来的通名,总名称,那你就晓得这个名号的功德多大,不可思议!念这一句佛号,把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诸佛全都念到了。为什么?都是无量觉。如果加上他的名字,法藏阿弥陀佛,那就是指一个人,西方极乐世界法藏比丘修成的阿弥陀佛,要不然阿弥陀佛太多了,全是阿弥陀佛。中峰禅师在《三时系念》里面说的话,是真话不是假话,他说「我心即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即是我心」。这心是什么?真心,我的自性、我的真心就是阿弥陀佛。为什么?真心自性无量智、无量觉,没说错。一切众生的真心、一切众生的自性不都是叫阿弥陀佛吗?我们应不应该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?我们今天心里没有阿弥陀佛,心里拉拉杂杂的东西,拉拉杂杂的那都是妄念,那都是烦恼,那都是业障,把我们自性的阿弥陀障碍住,让自性阿弥陀不能现前,现前的都是妄想分别执著,都是这些东西,自性里头没有这个东西。念阿弥陀佛是对的,没错,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,这真的,你才能成阿弥陀佛。你不把阿弥陀佛放心上,你怎么能成阿弥陀佛?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,成什么佛?成阿弥陀佛。人人都是阿弥陀佛,一切众生皆是阿弥陀佛,这个意思不能不知道。所以是经中破邪执的意思。
「此以金刚杵喻诸菩萨金刚般若之妙智,能破除一切不正之情执」。到这个地方把金刚杵的意思说完了。所以用金刚杵来比喻,比喻诸菩萨,十地菩萨。如果在《华严经》上讲,比喻四十一位法身大士。《华严》是大乘圆教,初住就把起心动念放下了,《华严经》的初住等於别教的初地,它分得细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的金刚般若妙智。经上讲得最明显的,你看前半部四相放下了,「我相,人相,众生相,寿者相」,没有了。谁做到?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,小乘初果做到了,地位不高,小小圣,在《华严经》上初信位的菩萨做到了。所以我们怎么个修法?你修到须陀洹,修到初信位,你做不到!无论怎么修法都在门外。须陀洹是小乘初果,初信位的菩萨好比是小学一年级,这是大乘教,不能不知道。明白这些事实真相,傲慢的习气完全没有了。我是什么地位?我在佛法里是幼稚园,你有什么值得骄傲的?跟小学一年级比差远了,断证的功夫不如人,智慧更不必说了。
我们今天有幸,非常非常幸运遇到净土,遇到净土什么?带业往生。放不下的是业,八万四千法门没有一个法门是带业的,统统都要断惑证真。你去试试看,这个惑断不了,那我们只有找这个法门,只有找法藏比丘,法藏菩萨,阿弥陀佛,只有找他,他有办法。他建立一个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是修行的道场,也就好比他在那里办了一个学校,佛教学校,只要肯去,他都收。凡圣同居土是小学,方便有余土是中学,实报庄严土是大学,大学里头确实十地菩萨是研究所,等觉菩萨是博士班,真如是,所以他在那里办学校!我们念佛到极乐世界是去上学,这个学校里保证我们断惑证真。而且阿弥陀佛真了不起,想得太周到,这个学校设备完善,一丝毫欠缺都没有,学生上学什么待遇?阿惟越致菩萨的待遇,小学都是阿惟越致菩萨待遇,这还得了!你去读《大藏经》,读遍《大藏经》,佛没有说过,只有在净土里头说过,遍法界虚空界独此一家,这个机会可不能错过。我们今天没有金刚智慧,有金刚智慧才能断烦恼,《金刚经》上半部断四相,下半部断四见,真了不起,下半部是「无我见,无人见,无众生见,无寿者见」。你见什么?念头都没有。前面断四相,相没有,念头还有,就是还有习气,后头连习气都断掉,观念都没有,真断了。我们知道《金刚经》破四相是四圣法界,在净土里面讲是方便有余土,后半部破四见,那是实报庄严土的境界,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这是《金刚经》上下两部分。
下面我们看,「如铁围山」,这经文。什么是铁围山?佛经上告诉我们,「一小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,外有八山八海,其最外围之山名曰铁围山,又名金刚围山。其铁性坚固,故云金刚。金刚能坏一切,而不为一切所坏,故以喻不坏德」。最后结归到是德,这个德是什么?性德,性德永远不坏,性德是每个人自性里头统统具足的。惠能大师所说的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。具足的东西除性德之外,还有智慧、还有相好。释迦牟尼佛在《华严经》上把这个意思补出来了,佛说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。所以自性是圆满具足的,只要见性,什么都得到,一切东西不要向外求,全是自性所现的,外面求,没有!心外无法,这句话说得好。所以你向外求就错了,向外求的知识在佛法里面讲是邪知邪见,从内证得的是正知正见,也就是由戒定慧而证得,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,这才是自性的,戒是性德,定也是性德,慧也是性德。把这个性德,性德是永远不坏,不会变的,所以它是真的,没有变异,决定不坏,用金刚来比喻它。所以是这个意思,如铁围山。
这一个小世界,许许多多学佛的同修都把它看作太阳系,我们初学佛的时候也是这个看法。我第一次到北京看黄念老,跟他老人家见面的时候,我们非常欢喜,一见如故。他就告诉我,这个小世界不是太阳系,是银河系,经上讲的这个须弥山就是银河的中心,佛经上叫它做须弥山,科学家叫它做黑洞。须弥山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,须弥是翻成妙高。现在天文学家发现的我们银河系的样子像一个碟,当中厚,四边很薄,所以它确实是凸出来,像一个山一样,取它的妙高的意思,它高、它妙。妙是什么?它能量太大了。科学家告诉我们,连光都被它吸收了,它有这么大的能量。明年马雅古老的预言,说银河的中心、太阳跟地球排成一条直线,明年会有这个现象。这个现象到底是好是不好?古老的马雅预言说这个现象会给地球带来灾难,但是不是地球的毁灭,地球不会毁灭。带来什么?就是它的引力太大,它会引发太阳风暴。太阳风暴我们中国好像《史记》里头都有记载,叫太阳黑子,中国古老的典籍里头都有记载,它的周期是十亿年。所以你看看《史记》里的天官书,《汉书》里的天文志,都有记载。如果跟银河一对齐的话,怕银河中心,就是我们讲的须弥山,这个力量引发起巨大的太阳风,这个太阳风会吹到地球。科学家的估计,这是最小的影响,是影响我们的通讯,地球上发射的这些卫星,发射卫星很多,可能被这次太阳风全部摧毁,严重一点可能会影响我们的磁极,就是南北极,磁场的改变,那个麻烦就比较大一点。但是最怕的是它引发地球上的火山爆发,引发大的海啸、地震,这个灾难就太大了。这是明年很可能会有这个事情发生。但是也有很多科学家认为不至於引发地球上的严重灾难,像火山、海啸,不至於,但是通讯决定是受很大影响。
「如铁围山」,我们就学到这一句。下面是「众魔外道,皆不能坏」,我们明天再学这一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