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解演义 (第三二二集) 2011/3/13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02-039-0322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第三百七十九面,我们从第一行看起:
「佛即知之者,如来悉知悉见也。《观经》曰:诸佛如来是法界身,入一切众生心想中。是以人心与佛心无毫厘许间隔,故感应道交不可思议。」前面我们学习到此地。这个概念对我们学佛,特别是修净土的同学来说非常重要,这是正知正见。那就是说明了宇宙,佛法讲的遍法界虚空界确实是一体。贤首国师的《还源观》里告诉我们,无论是精神现象或者是物质现象,它都是非常快速在振动,它是一个波动的现象,这个现象在大乘教里面称它作无始无明。要知道自性、真心是不动的,没有这种现象。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自然现象,从自然现象变现成精神现象,有受想行识;从精神现象再演变出物质现象,这在大乘教里面称作阿赖耶的三细相。阿赖耶其实就是我们现前的宇宙,三细相就在我们眼前,但是我们的眼能不能见到?给诸位说,见不到。谁的眼睛能见到真相,见到阿赖耶的三细相?佛眼。
大乘法相唯识宗,可以说是大乘里面的心理学家。我们的眼像照相机一样,镜头打开,外面的景观收摄在照相机的底部,没有大小之分。我们眼睛这个镜头并不很大,确确实实它影像在屏幕上。第六意识这是分别,第七识执著,实际上它并没有执著外面的境界,因为六识跟七识是在里面,它分别执著完全是第六识的屏幕,它没有办法接触到外面境界,外面境界是阿赖耶的三细相。五十一个心所那就更假,是它们的四分,见分、相分、自证分、证自证分,那都是从前六识,我们讲前面六识眼耳鼻舌身意,都是从它那里接收的信息,传播在第六意识,传播在第七识,传播在阿赖耶识。只有舍识用根的人,见到阿赖耶的真相;我们现在都是假的,都不是真的。这个事实真相要是搞清楚、搞明白,就懂得,完全我们生活在虚幻之中,没有法子接触到真实,只有放下妄想分别执著。《华严经》里面,圆教初住以上他们接触到真相,接触到真相那就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。所以实报庄严土并没有离开我们,就好像我们在这个摄影棚里面,外面景象看不到,但是我们从镜头上传播外面的境界,我们在房间里面全部都看到,是这么一种情形。我们这个分别妄想执著全是在屏幕上,绝对不是在事实上。这在以前我们学《华严》讲过很多次,也讲得很清楚。确实这种联系像个网络一样,你看八个识就是八个屏幕,五十一个心所就是五十一个屏幕,其实五十一是归纳的,展开是无量无边。自他可以交换,就像现在的网路一样,从我的网路能收看到别人的,别人的可以传播给我,能够互相交换、互相传播,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信息你全收到了。一刹那是时间太快了,一收到之后三种现象都有所改变。
《还源观》上告诉我们「出生无尽」,这个现象就像万花筒一样。只有真正有定功的人他知道,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」,他有能力不受外面境界干扰,这是法身菩萨。十法界里面的菩萨、佛都没有办法,因为他们还是用阿赖耶,跟我们一样,只是他们用得纯正,我们用得偏邪,这就错了,我们用错了。所谓是用错了心,与伦理、道德、因果相违背,这就用错了。伦理、道德、因果是正的,所以宗教经典里面所说的是正法,中国古圣先贤所教的是正法。人要相信正法,要依照正法来生活、来工作、待人接物,宇宙一片祥和,什么灾难都没有。用错、用邪、用偏,小灾难就是自己的疾病、死亡,这是小灾难;大灾难就是地球的这些灾变,地震、海啸、飓风、火山爆发这一类,所谓是贪瞋痴慢所引发的。佛教导我们「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痴」,水火风的灾就没有了。所以贪瞋痴是所有疾病的根源,是一切灾难的祸害、祸源。古时候有这些大圣大贤教化众生,现在没有了,为什么这些圣贤现在不来?现在人不相信,你来了教化他,他不但不相信,他还说你迷信,还要羞辱你。
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,应机施教,楞严会上佛说得好,他们来到世间是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,随心应量,一丝毫不勉强。把整个宇宙性相、理事、因果讲清楚、讲明白,帮助你觉悟,觉悟之后,你把你自己错误修正过来,你就证果。这个阶段叫修行,行是行为,起心动念是意的行为,言语是口的行为,造作是身的行为,行为错误了必须加以修正,这叫修行,修行是修正我们错误的行为。错误的标准是什么?是性德,自性本具的善德善能,要依据这个,在佛法里面讲五戒十善是性德。在中国古圣先贤所说的,五伦、五常、四维、八德,这些圣贤的教诲,我们有理由相信决定超过一万年。印度婆罗门教有一万三千多年的历史,我们相信中国圣贤传下来的教育,不会在它之下,只是那个时候没文字。中国文字的发明是在黄帝时代,距离我们现在四千五百年。孔子说得好,我们相信这个读书人是圣贤人,决定不会说妄语,不会骗人,人诚实、厚道,他的话可以相信。他自己说他一生「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」,这个意思就说的,夫子他老人家一生所学的、所修的、所教的、所传的,都不是自己的,是古圣先贤的。以前一代一代传下来,没有文字记载,他那个时候有文字了,把古人这些传说用文字写下来流传给后世。所以后人称他为集大成者,称他为「大成至圣先师」,集古今之大成,不是自己的,他相信古人,他喜欢古人的这些教诲。由他这两句话,让我们想起《论语》里面所说的这些东西,他老人家说的,很可能都是一万多年前祖宗传下来的。
祖宗的教诲,非常简单、明了、扼要,也好记,没有文字,你一定能记得住。像五伦五句话,「父子有亲,夫妇有别,君臣有义,长幼有序,朋友有信」,我想传十万年也不会传错,太简单了;五常就更简单五个字,「仁义礼智信」;四维就四个字,「礼义廉耻」;八德是八个字,「孝悌忠信、仁爱和平」。这是孔夫子记录传到我们现代,性德!中国人在过去世世代代一直到满清末年、民国初年,都还遵守这些道德。只是到民国不讲这些,不提了,渐渐大家忘掉,现在提到这些东西,在国内很多人感到非常陌生。前些年我们在汤池小镇做实验,只做了一个《弟子规》的实验,当地人民都感到非常惊讶,我们老祖宗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东西,为什么我们不知道?展开教学三、四个月,这个小镇就起一百八十度的变化,人的良心唤醒,让我们深深感到祖宗所说的人性本善。善是真的,恶是假的,你本来是善,你是把善迷了,善丢掉了,恶才起来;把善找回来,恶立刻就消除掉,就化解。汤池三年的实验,我得结论是两句话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真的,第二句话「人民是很好教的」。在这之前,我办这桩事情,总以为要两年到三年才能看到效果,没有想到三、四个月效果卓著,我们这些老师都感到非常惊讶。中国大陆前司法部长高昌礼先生,在我们中心住了半个月,他告诉当地的书记,正好我那天在座,我就听到他老人家讲的,「汤池经验可以救中国」,这是真的。
所以有人问我,国家遭到灾难,我们要问谁?这是在「和谐拯救危机」里面,陈大惠先生提出来。我告诉他,我说你看看三岁小孩,他遇到困难他找谁?肯定去找他爸爸妈妈,他不会找别人。我们今天国家、社会遇到困难找谁?找老祖宗就能解决。老祖宗不在了,老祖宗留下来这些宝贝、这些经典里头有,有解决的方法。如果你把它丢掉,你到外面去找你找不到,一定要回去找老祖宗。在中国历史上,最辉煌的朝代是唐朝,现在在国际上,我们到许多国家去旅游,看到的唐人街,他为什么不说汉人、不说宋人,他说唐人街?这就说明,唐朝在治国、在教育是各个朝代所不及,这是唐太宗的事业。唐太宗十六岁跟著父亲起义,那是隋炀帝晚年的腐败,人民太苦了,所以反抗政府的人就很多,唐太宗父子也是其中之一。五、六年的时间把动乱平定,社会也安定,建立唐朝的政权。他父亲这是唐高祖,父亲过世之后,他继承王位就是唐太宗,那一年他二十七岁。这年轻,想到如何把国家治好,让人民都能过著幸福生活,他年轻读书不多,他晓得找老祖宗。派魏徵领导一个小组,小组的成员都是当时的大儒。中国留下来,祖宗留下来的典籍,经史子集这四大类太丰富了。从哪里读起?哪有那么多时间去读?
这下令给魏徵,希望魏徵替他搜集这些典籍里头,有关於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,这些文字他需要,你们到书里面去找,把它抄出来送给他看。他们在大量图书里头找到六十五种经史子,集就不要了,集是文学,他不要看。六十五种里面有他需要的抄出来,编成一部书叫《群书治要》。群是很多,一大群的这些典籍里头,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最重要的这些文献,分量不多,总共五十万字。这部书成功之后,唐太宗天天读它手不释卷,王公大臣五品官以上的统统要学,这就是大唐盛世所依靠的祖宗教诲。所以他厉害,他知道找祖宗,祖宗的精髓他都读到了。所以我们了解只有老祖宗这些东西,不但能救中国,而且能救全世界。能救全世界不是我说的,是英国汤恩比博士说的,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汤恩比博士说过,「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,只有中国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」,英国人讲的。中国老祖宗的智慧,中国老祖宗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理念、方法、经验、成果,成果是证明,你真照做真的太平盛世现前。非常可惜的,就是《群书治要》这本书,唐朝亡了之后,这书就不见了,失传了,所以宋元明清都没有看到这个东西。乾隆皇帝退位,把王位交给儿子,他做太上皇,中国历史上,真正做太上皇就他一个。儿子嘉庆,嘉庆皇帝登基,日本人送他一份礼物,礼物里头有一部《群书治要》,这才发现。所以《群书治要》这部书,从日本又回传到中国来了。民国初年,那个时候传到中国来,我看到序文里面写到的,不超过十套。分量太少了,知道的人不多,看过的人就更少。我知道有这么一桩事情,有这么一部书,我没看见过,所以心里常常想著。
十几年前,台湾商务印书馆把《四库全书》印出来了,世界书局将《四库荟要》印出来了,这是中国两个国宝,我们欢喜,为什么?不会失传。有这么多套分散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图书馆,大学图书馆收藏,这书就不会失传,我们感到无限的欣慰。我的年岁也大了,那个时候我六十多岁,将近七十岁,读书没有时间了。我买了这些书,《荟要》先后总共买了将近六十套,分送给国内大学图书馆。《全书》我只买到一套,最后的一套,它没有了,现在放在讲堂,你们能看到的。可是前年他们又发心再版,这是个好的机会,再版我就买了一百套。正好有个同修送一笔钱给我,希望我这笔钱用在教育事业上,我就把这笔钱买了一百套《四库全书》。书店对我非常优厚,特惠的价钱,买得多,一套美金五万块钱,他送给我这笔钱是五百万美金,正好买了一百套。所以诸位同修要记住,我不会向人化缘,我不希望人送钱给我。这样的好事,有肯发心的人一个人承担,化小缘多辛苦,那个事情不能干。买了这些书之后,我就想怎样把书里头重要好东西节录出来,我们另外再编一册这就方便。我没有这个时间,我也去找人,跟唐太宗想法完全一样。我在国内找些大学教授,好像用了五、六万人民币请他们,他们退休了,退休这些老教授给我选这些,做出来了,不很理想。所以我就想唐太宗的这部书,结果想到了。
没想到民国初年,商务印书馆把《群书治要》印了两次,一次是原本,日本的原本。另外一次他们排印,在《丛书集成》里面,版本跟《万有文库》完全相同,那很不容易,民国初年。我今年八十五岁了,在我之前,我都没有出生。居然我讲经的时候提到,有很多同修听到,大概替我到处留意去找,找到了两部,两种本子都找到了。我交给世界书局,世界书局是老朋友了,请他照原版影印,我说我给你买一万套。这个书印好了,最近寄了一套来给我看,分量还是太大。所以我就想,能不能在这里头再选三百六十段,每一小段,一天一段三百六十段,或者是三百六十句一天一句,编一个小册子可以装在口袋里。我提出这个,我们响应的同学有,今天传这个信息给我,工作开始了,四月二十三号第一轮的筛选结束,就是圆满了。四月三十号第二轮筛选,五月十五号就定稿,可以送给我看,我们就准备来印。他说六月、七月的时候就开始翻成英文,我相信今年年底英文本可以出来,可以对全世界流通。
这些工作在经费上我都足够了,希望大家听到这些话,生欢喜心就好,不要出钱给我,不要拿钱给我。如果有人说,我做这些事情需要钱,你们大家捐钱,那不是捐给我,是捐给他的,他都收去了。我话先说清楚、说明白,我不会问任何人要钱。我要真问人要钱的时候,我会找企业的老板,我需要一千万赶紧拿给我,一个人就好,我不会找两个人。这有缘他做,他的功德,我介绍给他。因为这些年来,以前我们宗教局叶局长曾经告诉我,国内有些人拿著我的名义到处去化缘。他说「这是非法的这些事情,你都不知道。」我是真不知道。他说「国家来处理这个事情。」我说「太好了,我也很感谢我们政府。」所以诸位同学们一定要记住,拿著我的名义在外面化缘,我完全不知道。这些事情我做,我也常常讲,知道的人很多,我在做一些事情资金一点都不缺乏。我一生不向人伸手要钱,八十五岁了,还问人要钱成什么话?哪有这种道理?所以将来书出来之后欢迎大家翻印,也不要寄钱,我不管这个事情。这些书没有版权,欢迎翻印流通。这在此地特别跟大家申明,这都是好事。
经典亦复如是,我们对於《无量寿经》有选读,就是重要的这个开示,我一共选了七十多条,在《净宗同学修行守则》里头有。分量太多记不住,最重要的句子要记住,像「诸佛如来是法界身,入一切众生心想中」,这个重要。佛在哪里?佛在我们心里,「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」,《观经》上讲的,「是心是佛」就是这一句的意思,「诸佛如来是法界身,入一切众生心想中」。我们现在念佛就是「是心作佛」,这一句是「是心是佛」,我们再肯发愿求生净土念阿弥陀佛,是心作佛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!所以众生心、我们自己的心,跟佛心是一个心,哪有差别!所以感应道交不可思议,起心动念一切诸佛如来统统都知道。经文上:
【佛即知之。告诸比丘。是王子等。后当作佛。】
释迦牟尼佛等於给他们授记。前面把理说出来了,后面这段,这段是说明因果,说明人没有死,说明轮回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你看经上讲的:
【彼於前世住菩萨道。】
就是阿闍王子这些人,不是这一生修行,生生世世。能够遇到佛,听佛讲经说法,多大的福报!偶尔遇到佛,都是无量劫前的因缘,要不然你怎么会遇得到?
【无数劫来。供养四百亿佛。】
我们想想,他的善根福报多大。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自己,我们生在释迦牟尼佛末法时代,今天能遇到《无量寿经》,能听到佛经上讲的这些话,我们如果不是前世住菩萨道,无数劫来供养不知道多少佛,我们能有这种善根福德因缘吗?不能小看了自己,阿闍王子能做到的,我们都能做到。黄念老在此地劝勉我们,应该要像阿闍王子这些人一样的闻法欢喜,把这个经里面所说的这些事、理,都搞清楚、都搞明白了,自己深信不疑。尤其这个法门不可思议,法门无比殊胜,第一无上大法,就是这一句「南无阿弥陀佛」。我们只要把阿弥陀佛放在心里,心里面牵肠挂肚的东西统统放下,起心动念一切时一切处心里都有阿弥陀佛,我们这一生往生极乐世界,见阿弥陀佛成佛就成功了。这个世界上事情别想它,知道也好,不知道也好,没事,与我们不相干。我们要想是帮助这些苦难众生,那我劝你首先成就自己,自己没有成就,你帮不了人。自己成就最快速的、最稳当的,无过於往生净土亲近弥陀,你很快就成就了。前面我们在四十八愿里面,二十愿读过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皆作阿惟越致菩萨,这还得了吗?阿惟越致菩萨是法身菩萨,在中国大乘里面讲明心见性、见性成佛,那是阿惟越致菩萨。所以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到那个地方去,我们的智慧、神通、道力就跟阿弥陀佛差不多了,可以说跟释迦牟尼佛、跟惠能大师就平等,因为他们是阿惟越致菩萨。我们才有能力、才有智慧、才有方法、才有经验帮助这些苦难众生。这是你真正有大慈悲心救苦救难,唯一能够实践的途径,你可不能错过。到极乐世界去的时间是愈快愈好,为什么?早去早来。得真干,真正能满足你的大愿。你看底下说这些人跟释迦牟尼佛的关系。
【迦叶佛时。彼等为我弟子。】
这个「我」是释迦牟尼佛,那个时候曾经跟过释迦牟尼佛修学佛法,今天又碰到了,释迦牟尼佛在此地示现成佛,这些过去的老学生又碰到了,他来供养。
【今供养我。复相值也。】
又见面了。这不是一世,这段经文里面讲了很多很多世,生生世世不离开佛法。换句话说,生生世世他没有迷惑颠倒,这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。由此可知,阿闍王子他们修行的功夫不是等闲之辈,不是三果阿那含以上,怎么能做到不退转?世尊成佛他还能参与法会做影响众,帮助佛教化众生,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情。这是表愿力不可思议,学生爱老师,感老师之恩,生生世世追随。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从年轻遇到这些老师都是过去生中缘分,没有缘分你怎么能遇到?没有缘分你怎么会学会?所以让我们在这里反省。我学佛因缘是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,方老师跟佛的缘很深很深,当代的哲学家,他也是非常偶然的机会遇到经典。我那个时候好奇,向他老人家请教:佛经哲学,您从哪里学来的?他告诉我:抗战时期,就是二次大战的时期,他在中央大学教书,有一段时间生病,有朋友介绍峨嵋山风景很好,环境非常优雅,那个地方养病是最好的地方。他就去了,在峨嵋山养病住了三个多月,山上那个时候没有资讯,报纸杂志都没有,也没有电话,山上只有佛经。读书人没有事情就看看佛经,这一下就看进去了,愈看愈欢喜,从此以后没有一天不读经。
台湾第一次翻印日本《卍续藏》,这个消息我知道了,我告诉方老师,方老师说真的?真的,是真的。他到第二天就去订购一部,我也买了一部。研究佛经这部《续藏》的资料是非常重要的,因为它里面古人的注解很多,看古大德的注解就在《卍续藏》。《大正藏》收的经多,注解很少,你要看古大德的注解《卍续藏》。老师遇到我之后,大概二、三年,他在学校里面开课全开佛经,这大概是在大学里头头一次,也可能只有这么一次。讲大单元,在台湾大学晚年大概二十年的样子,讲「大乘佛学」、「隋唐佛学」、「魏晋佛学」。从台大退休之后,辅仁大学请去了,在辅仁大学讲「华严哲学」,晚年的时间所开的课程全是佛学。他七十九岁往生的,走得太早了,他要是多活十年,那对台湾佛教界影响就太大了。正是他对於大乘全部接受他走了,非常可惜。我跟他的时候他才四十几岁,那个时候对於佛法没有完全接受,他只雅爱的一部分,就是佛经讲哲学讲得多。他还告诉我,佛教里头一半是高等哲学,一半是迷信,迷信的那一部分不必去学它,学它的性宗、三论宗、禅宗跟法相唯识宗。天台跟华严他也非常欢喜,特别把《华严经》介绍给我。到晚年的时候,不再说佛教里头有迷信的部分,原来认为是迷信的部分都是了不起的学术,全部接受了,真难得。他老人家也皈依,正式受三皈,拜广钦老和尚为师,成为真正的佛门弟子,这不是迷信,真搞清楚、真搞明白了。我对佛法也是如此,没有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,我不会相信的。
这讲师生的关系,与佛的关系。像方东美先生与佛的关系,不是过去生中有深厚的根基,怎么可能?不可能的事情。我跟他老人家一见如故,绝对不是偶然的,我进佛门他接引的,不是他,我不能生起信心。章嘉大师叫我出家,叫我学释迦牟尼佛,这哪里是偶然的?第一本佛书教给我念《释迦谱》、《释迦方志》。释迦牟尼佛传记唐朝时候人编的,《大藏经》里面收著有。告诉我,你要学佛,你对释迦牟尼佛要认识,你要不认识他,释迦牟尼佛真正东西,你就学不到,你必须认识他。释迦佛是我们最好的榜样!学儒要学孔孟,孔孟是好样子,学道要学老庄,典型在那个地方,怎么会错!所以这段经文里头说这些关系,生生世世,不是一生一世。我们敬爱老师、尊重老师,老师的教诲我们常常记住,时时刻刻要把这些教诲,落实在生活、落实在工作、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真得受用。我自己学佛六十年,讲经教学五十三年,我没有道场,居无定所,一生过著游牧的生活,哪里有缘哪里去。这个道场,你们同学知道,是给你们悟字辈建立的,是供养你们,希望你们能真正依照佛所说的去做,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,你们成功。戒必须是三个根,儒释道的三个根,你能花个一年、两年时间把它做到,你就具备圣贤的基础、具备学佛的基础,你有资格成菩萨、成佛,你有资格成为孔孟、老庄。不是做不到,十年的时间就有相当可观的成就。
你们看到中国东北刘素云居士,她是五十五岁才闻到佛法,六十五岁她成就了,十年,正是古人所讲的「十载寒窗,一举成名」。她真正听经听懂、听明白了,发心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,她十年当中就听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听光碟。我问她,《无量寿经》我讲过十遍,你听的是哪一遍?她也不知道,她把情形告诉我,是早年在景美图书馆讲的,好像是第二遍、第三遍的样子,很早。那个时候是用录音带录音的,没有画面,录音的,以后这套录音带做成现在的光碟CD。她拿到这套光碟,一天听一片一个小时,一个小时听十遍,就是一天听经十个小时,十年不中断,一部听完从头再来,每天一个小时重复十遍,长时薰修,一门深入,她做到了。除了听经之外,她就念阿弥陀佛,心地清净,一尘不染,人非常老实。现在在外面讲经教学,人家问她:你怎么学成的?她说六个字,她一生成就就靠六个字,第一个老实,第二个听话,第三个真干。这六个字不是她独有的,古今中外诸佛菩萨都是这六个字成就的。你一生不能成就,换句话说,你不老实,你不听话,你不肯真干,你这一生空过了。她能把这六个字抓住不放松,十年成就了。虽然只学了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《无量寿经》真的是滚瓜烂熟,请她讲别的经典讲得头头是道,这是什么?一经通一切经通。《无量寿经》,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当中的第一经,她选对了,学这部经得一切诸佛的加持。为什么?你看看,世尊在这个经里头介绍十方佛赞,小本《弥陀经》你们看到六方佛赞,没有一尊佛不赞叹极乐世界,没有一尊佛不赞叹阿弥陀佛。在这个经上,世尊告诉我们,诸佛对他的赞叹,释迦牟尼佛来代表,赞叹他是「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」。选经太重要了!
我第一次讲《华严经》,民国六十年,那个时候常常在海外弘法,回到台湾就继续接著讲,我记得讲了十几年,《八十华严》讲了一半,《四十华严》也讲了一半。突然有一天,我就想到文殊、普贤学什么法门成就的?善财童子学的是什么法门?因为后面没讲到。我就到后面翻,去看,看到《四十华严》第三十九卷,文殊、普贤都是发愿求生净土。再看看五十三参,善财童子第一个参访的吉祥云比丘,吉祥云比丘修什么法门?般舟三昧,专念阿弥陀佛。为善财开示二十一种念佛法门,二十一是密宗里面表法,是大圆满,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一切经法归纳为二十一大类,一切经教全是念佛法门,不可思议!善财从他第一个先访问,那就是先入为主。再看最后的,第五十三个普贤菩萨,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这才完全明了,善财童子彻头彻尾就是修一个念佛法门,一生成就!当中五十一位善知识是代表一切法门,一切法门他都通达、都明了,没有修,只修念佛,其他的看看听听就行了。我从这个地方才完全死心塌地的修净土,以前只是对净土不排斥、不反对,但是没什么多大兴趣,对它不认识、不了解。所以我入净土法门,是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、《楞严》带领我过来,《楞严经》里面「二十五圆通章」,观音、势至,我明白了。
章嘉大师早年告诉我,佛法知难行易,行真的不难,知太难了。但是你不知,你的信心生不起来,你愿发不出来,所以知必须得通过。然后我们才了解、才体会到,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,为什么?是帮助这些中上根性的同学断疑生信,目的在此地。信心真生了,愿真发了,就很容易,一点都不难。刘素云就做了好样子,她有信心,她能坚持十年不改变,一部经一天听十遍,这是现身说法,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,要知道她五十五岁开始,六十五岁成功。我们学院的同学,应该差不多也都到这个年龄,接近五十了,来得及,你要学刘素云的话,好好的十年在这个地方,你成就了,你才对得起这个道场,你才对得起十方的供养。今天这样的修学道场,大概在全世界可能也只有这一个了,你们在这里自由自在,没有任何约束。我们这个做法,是学释迦牟尼佛的,但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,个个都是持戒、修定、开悟的,我们同学还是凡心,还是自私自利,还是名闻利养,烦恼习气没放下,那不成就,不成就来生就是三途,往生极乐世界的机会不大,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。现在听到这部经,这部经在此地是细讲,已经超过六百多个小时,这部经讲完我估计一千二百个小时。我希望在这里多住一些时期,因为这里我们每天可以讲四个小时,今年年底或者明年春天,这个经就可以讲完,这是桩大事情。大家真正把刘素云讲的六个字抓住,听话,不是听我的话,我的话你们不相信,你们要相信不早成功了?听佛在经典上讲的话。我们大家是同学,我们的老师是诸佛菩萨,你们真干会真有成就。现在这个地球上灾难愈来愈多、愈来愈严重,真正学佛的人,心是定的,不会受外面境界干扰,你住在这个地方,这个地方是福地。
所以一个人要有信心、要有愿力,信心愿力不可思议。「普贤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弥陀以四十八愿接引众生」。净宗是普贤法门,这是每一次提到这个经都会向大家慎重的郑重介绍,这部经第二品「德遵普贤」,儒释道三个根你要是不扎稳,普贤十愿做不到。十愿的境界后后胜於前前,没有普贤十愿你就没有条件进入极乐世界,这个不能不知道,普贤十愿是华严境界。没有四十八愿,你跟阿弥陀佛不是同志,你往生就有障碍。所以我们编订《净宗朝暮课诵本》,把早课读的经文,就是本经第六品四十八愿,我们要心同佛、愿同佛;晚课我们采取的经文,是本经的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,那一段经文长,讲什么东西?讲五戒十善,断恶修善,忏除业障,我们用这个专修净土。经念得熟,一切时一切处境缘现前,能够提得起经典里面的教训,帮助你改邪归正,帮助你端正心念,这一生才不空过,决定往生。「一切皆赖信愿行为资粮而登彼岸」,要真信、要切愿(恳切的愿望)、要真行。真行是什么?就是我常常讲的劝导大家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,阿弥陀佛以外的全都放下,心里只有阿弥陀佛,这样你就能登彼岸,彼岸就是往生极乐世界。「是故省庵师云:修行急务,立愿居先。」祖师的话,修行最急要的、必须得做的就是立愿。立愿它的依据是正信,你不信,愿立不起来,真信之后愿就生起来。你看这个经文每一品、每一段,佛菩萨、祖师大德苦口婆心劝导我们,我们不能不感恩,不能不认真。这个世间是假的,包括自己的身体没有一样你能带得走的;信愿行可以带得走,凭藉你的真信、切愿、笃行,阿弥陀佛就会来接引你往生。
末后这一段,「供养四百亿佛,迦叶佛时,彼等为我弟子,今供养我,复相值也。表善根与因缘之不可少也」。你看小本《弥陀经》上说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」,跟这是一个意思。我们善根福德因缘少不少?不少。善根是什么?善根是能信、能解。如果你对这个法门有疑惑,你不了解,你善根少了。可不可以补足?可以,像刘素云居士一样,一天听一片光碟一个小时,一个小时重复听十遍。这是什么?把善根补起来,她善根补足了。你去问她往生有没有把握?她有把握,她随时可以往生,所以她对这个世间彻底放下,什么时候走都可以。还有人想跟她学,她就可以多住几天,没有人跟她学她就走了,生死自在。福德是你能愿、能行,你愿生净土,你真念弥陀,你有福。因缘是你在这一生当中得人身、闻佛法,遇到净宗,又遇到这个会集本,你这个缘太殊胜,这个缘分很不容易遇到。三个条件都有了,你要是不能往生,那就是你自己的业障太重,烦恼习气太深,你依旧敌不过烦恼习气。每天在薰习,善根福德不够,就学刘素云,能在很短的时间把业障消除。都是在一心,世尊也常说「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」,把心放在哪里?放在阿弥陀佛上。心里没有阿弥陀佛,还胡思乱想,你错了,谁障碍你?你自己障碍自己。谁破坏你?自己破坏自己,没有任何人有力量破坏你。你还有贪瞋痴,如果贪瞋痴这个念头很浓,你就要时时刻刻提出警告,贪跟饿鬼道相应,瞋跟地狱道相应,痴跟畜生道相应,你这三个东西还很浓厚的话,你跟他们的缘很深。你还有自私自利,你还有名闻利养,这说明你对大乘不了解,你在大乘法里头,没有得到法味、没有尝到法味、没有得到法喜。这么长的时间里面你错过了,你在妄想当中度日子,你辜负了释迦牟尼佛,辜负了你过去生中所修的善根福德因缘,你还是用轮回心在造轮回业,这不可能往生。
「本经《福慧始闻品》曰」,这还在后面第四十七品,倒数第二品,经文上说「若不往昔修福慧,於此正法不能闻」。净宗《无量寿》,是世尊出世第一正法,这个条件你要不是在过去生中,生生世世有福慧的根基,你听到这个正法才会生欢喜心,你才肯真干。如果你福慧少,这一生遇到,遇到了不相信,遇到了还不愿意往生。这个世界好,这个地方值得你留恋,极乐世界你没看到,你不相信,这是什么?没有福慧。为什么说没有福慧?这个法门你遇到了,你这一生可以作佛去,那要多大的福报?那要什么样的智慧?所以你不相信、不肯学,这是正常的。大福慧的人,亿万人当中难得有一、二个,所以你就晓得,遇到这个法门、听到这个法门,不相信、不愿意往生,那是正常现象,绝大多数的人。李老师当年在台中告诉我们,他是以自己道场台中莲社,一万个莲友当中真正能往生的,只有三、五个,万分之三、万分之五,其他都不能往生,什么原因?福慧不足。李老师是大德,天天讲经教学,现身说法做出典范给我们看,看得懂的人不多,凑热闹的人很多,真可惜!所以得真干。我在台中十年,李老师这个本子给我了,同学当中很多人不知道。他给我的本子就是他的眉注本,那个时候黄念老这个本子还没出来,他的在后,李老师的在先。所以我早年讲过十遍,只有最后的一遍是参考了念老的《大经解》,前面都没有,都是依李老师眉注讲的。
底下两句说,「已曾供养诸如来,则能欢喜信此事。」你种了大福,你在过去生中,你见过佛,你供养过佛菩萨。这样的福报确实是不多,这样的人在这一生当中,他往生即使是在凡圣同居土,也是上辈往生。上辈往生就自在了,想什么时候走就可以什么时候走,临走的时候佛就来接引,不需要人助念,不需要人照顾,自己真正做得了主宰,这是上辈往生,所以遇到了他真欢喜。我们用这首偈看刘素云,刘素云过去生中肯定是修大福慧,要不然是偶然遇到她就生起这么大的信心,一门深入、长时薰修,十年不改变,不被境界所转,这就是她成功的秘诀。「今我等能遇是经,复能信受,则决非小缘。」今是今天,我们这是念老所说的,我们在今天,在这个时代能够遇到这部经,遇到之后能信、能接受,这不是小缘。下面就说了,「盖由於过去生中,非於一佛二佛而种善根,实於无量佛所种诸善根也。」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,如果我们过去生中没有种这样大的善根,你怎么可能生起信心?从这点我们自己能反省、能够体会到,我过去生中有没有种过善根?有没有种过福慧?我今天遇到这样稀有的法门,是不是真的把它看作稀有,还是把它看作平平常常无所谓?平平常常无所谓是没有善根福德,那是什么?不识货。
这部《大藏经》摆在面前,这么多经典,我在美国那时候有个同修,现在听说在北京,也是一个美国公司的代理,在达拉斯的一个同修,问我,他说「如果在一切经里,只允许你选择一部经,你选择哪一部?」我没有考虑,也没有犹豫,直截了当告诉他,「我会选择《弥陀经》蕅益大师的《要解》。」我要不是世界上这些地方,这个人请我讲这个经,那个请我讲那些经,恒顺众生。要依照我的,我一生就讲《弥陀经要解》,讲这一部经。为什么?那个时候《无量寿经》的会集本我还没看到。这两样东西看到了,哪一样好?两样都好,你要愿意细讲,《无量寿经》,你要愿意略说那就是《要解》。《要解》,印光大师赞叹,说「即使古佛再来,给《弥陀经》做一个注解,也不能超过其上」,赞叹到极处;换句话说,《要解》就是阿弥陀佛自己来说的。夏莲居老居士用了十年的时间会集成功,阿弥陀佛加持他会集这么样的完整,太难得、太稀有,不能不珍惜!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,我们遇到。
「故亦应如阿闍王子等,闻经发愿,持六字之德号,入一乘之愿海,辗转教授,同证弥陀也。」这是黄念老劝勉我们的话,你说我们应不应该像阿闍王子一样?听了这个经之后真发愿,真正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,能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,这就是一乘愿海,一乘是一生成佛。下面一句是帮助有缘人,辗转教授,遇到有缘同修我要真教他,我教他真的,不教他假的,我教他是真中之真、纯中之纯。怨亲平等,传授正法,究竟的目标是同证弥陀,这就是阿闍王子的愿望。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愿意作佛,真想作佛,不但要作佛,我们要作阿弥陀佛,向他老人家学习,学习的成就跟他老人家一模一样,同心、同德、同愿、同行。在这个世间,你们所要的,我完全不要,跟你们没有冲突。我所要的,你们也不要,所以没冲突,大家可以和睦相处。你要这个世间五欲六尘、名闻利养,全给你。要这些东西,实在告诉你,你出不了六道轮回,这是六道里头的。你要想真正往生,必须把这个世间东西全部舍掉,连亲情都不能带。亲情也是烦恼的根,有这个东西是非常大的累赘,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大障碍。不但障碍你往生,障碍你正信、障碍你理解、障碍你智慧、障碍你福德,有百害而无一利,你留恋它干什么?心里头有阿弥陀佛,那是有百利而无一害,你为什么不选择?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第三百七十九面,我们从第一行看起:
「佛即知之者,如来悉知悉见也。《观经》曰:诸佛如来是法界身,入一切众生心想中。是以人心与佛心无毫厘许间隔,故感应道交不可思议。」前面我们学习到此地。这个概念对我们学佛,特别是修净土的同学来说非常重要,这是正知正见。那就是说明了宇宙,佛法讲的遍法界虚空界确实是一体。贤首国师的《还源观》里告诉我们,无论是精神现象或者是物质现象,它都是非常快速在振动,它是一个波动的现象,这个现象在大乘教里面称它作无始无明。要知道自性、真心是不动的,没有这种现象。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自然现象,从自然现象变现成精神现象,有受想行识;从精神现象再演变出物质现象,这在大乘教里面称作阿赖耶的三细相。阿赖耶其实就是我们现前的宇宙,三细相就在我们眼前,但是我们的眼能不能见到?给诸位说,见不到。谁的眼睛能见到真相,见到阿赖耶的三细相?佛眼。
大乘法相唯识宗,可以说是大乘里面的心理学家。我们的眼像照相机一样,镜头打开,外面的景观收摄在照相机的底部,没有大小之分。我们眼睛这个镜头并不很大,确确实实它影像在屏幕上。第六意识这是分别,第七识执著,实际上它并没有执著外面的境界,因为六识跟七识是在里面,它分别执著完全是第六识的屏幕,它没有办法接触到外面境界,外面境界是阿赖耶的三细相。五十一个心所那就更假,是它们的四分,见分、相分、自证分、证自证分,那都是从前六识,我们讲前面六识眼耳鼻舌身意,都是从它那里接收的信息,传播在第六意识,传播在第七识,传播在阿赖耶识。只有舍识用根的人,见到阿赖耶的真相;我们现在都是假的,都不是真的。这个事实真相要是搞清楚、搞明白,就懂得,完全我们生活在虚幻之中,没有法子接触到真实,只有放下妄想分别执著。《华严经》里面,圆教初住以上他们接触到真相,接触到真相那就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。所以实报庄严土并没有离开我们,就好像我们在这个摄影棚里面,外面景象看不到,但是我们从镜头上传播外面的境界,我们在房间里面全部都看到,是这么一种情形。我们这个分别妄想执著全是在屏幕上,绝对不是在事实上。这在以前我们学《华严》讲过很多次,也讲得很清楚。确实这种联系像个网络一样,你看八个识就是八个屏幕,五十一个心所就是五十一个屏幕,其实五十一是归纳的,展开是无量无边。自他可以交换,就像现在的网路一样,从我的网路能收看到别人的,别人的可以传播给我,能够互相交换、互相传播,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信息你全收到了。一刹那是时间太快了,一收到之后三种现象都有所改变。
《还源观》上告诉我们「出生无尽」,这个现象就像万花筒一样。只有真正有定功的人他知道,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」,他有能力不受外面境界干扰,这是法身菩萨。十法界里面的菩萨、佛都没有办法,因为他们还是用阿赖耶,跟我们一样,只是他们用得纯正,我们用得偏邪,这就错了,我们用错了。所谓是用错了心,与伦理、道德、因果相违背,这就用错了。伦理、道德、因果是正的,所以宗教经典里面所说的是正法,中国古圣先贤所教的是正法。人要相信正法,要依照正法来生活、来工作、待人接物,宇宙一片祥和,什么灾难都没有。用错、用邪、用偏,小灾难就是自己的疾病、死亡,这是小灾难;大灾难就是地球的这些灾变,地震、海啸、飓风、火山爆发这一类,所谓是贪瞋痴慢所引发的。佛教导我们「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痴」,水火风的灾就没有了。所以贪瞋痴是所有疾病的根源,是一切灾难的祸害、祸源。古时候有这些大圣大贤教化众生,现在没有了,为什么这些圣贤现在不来?现在人不相信,你来了教化他,他不但不相信,他还说你迷信,还要羞辱你。
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,应机施教,楞严会上佛说得好,他们来到世间是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,随心应量,一丝毫不勉强。把整个宇宙性相、理事、因果讲清楚、讲明白,帮助你觉悟,觉悟之后,你把你自己错误修正过来,你就证果。这个阶段叫修行,行是行为,起心动念是意的行为,言语是口的行为,造作是身的行为,行为错误了必须加以修正,这叫修行,修行是修正我们错误的行为。错误的标准是什么?是性德,自性本具的善德善能,要依据这个,在佛法里面讲五戒十善是性德。在中国古圣先贤所说的,五伦、五常、四维、八德,这些圣贤的教诲,我们有理由相信决定超过一万年。印度婆罗门教有一万三千多年的历史,我们相信中国圣贤传下来的教育,不会在它之下,只是那个时候没文字。中国文字的发明是在黄帝时代,距离我们现在四千五百年。孔子说得好,我们相信这个读书人是圣贤人,决定不会说妄语,不会骗人,人诚实、厚道,他的话可以相信。他自己说他一生「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」,这个意思就说的,夫子他老人家一生所学的、所修的、所教的、所传的,都不是自己的,是古圣先贤的。以前一代一代传下来,没有文字记载,他那个时候有文字了,把古人这些传说用文字写下来流传给后世。所以后人称他为集大成者,称他为「大成至圣先师」,集古今之大成,不是自己的,他相信古人,他喜欢古人的这些教诲。由他这两句话,让我们想起《论语》里面所说的这些东西,他老人家说的,很可能都是一万多年前祖宗传下来的。
祖宗的教诲,非常简单、明了、扼要,也好记,没有文字,你一定能记得住。像五伦五句话,「父子有亲,夫妇有别,君臣有义,长幼有序,朋友有信」,我想传十万年也不会传错,太简单了;五常就更简单五个字,「仁义礼智信」;四维就四个字,「礼义廉耻」;八德是八个字,「孝悌忠信、仁爱和平」。这是孔夫子记录传到我们现代,性德!中国人在过去世世代代一直到满清末年、民国初年,都还遵守这些道德。只是到民国不讲这些,不提了,渐渐大家忘掉,现在提到这些东西,在国内很多人感到非常陌生。前些年我们在汤池小镇做实验,只做了一个《弟子规》的实验,当地人民都感到非常惊讶,我们老祖宗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东西,为什么我们不知道?展开教学三、四个月,这个小镇就起一百八十度的变化,人的良心唤醒,让我们深深感到祖宗所说的人性本善。善是真的,恶是假的,你本来是善,你是把善迷了,善丢掉了,恶才起来;把善找回来,恶立刻就消除掉,就化解。汤池三年的实验,我得结论是两句话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真的,第二句话「人民是很好教的」。在这之前,我办这桩事情,总以为要两年到三年才能看到效果,没有想到三、四个月效果卓著,我们这些老师都感到非常惊讶。中国大陆前司法部长高昌礼先生,在我们中心住了半个月,他告诉当地的书记,正好我那天在座,我就听到他老人家讲的,「汤池经验可以救中国」,这是真的。
所以有人问我,国家遭到灾难,我们要问谁?这是在「和谐拯救危机」里面,陈大惠先生提出来。我告诉他,我说你看看三岁小孩,他遇到困难他找谁?肯定去找他爸爸妈妈,他不会找别人。我们今天国家、社会遇到困难找谁?找老祖宗就能解决。老祖宗不在了,老祖宗留下来这些宝贝、这些经典里头有,有解决的方法。如果你把它丢掉,你到外面去找你找不到,一定要回去找老祖宗。在中国历史上,最辉煌的朝代是唐朝,现在在国际上,我们到许多国家去旅游,看到的唐人街,他为什么不说汉人、不说宋人,他说唐人街?这就说明,唐朝在治国、在教育是各个朝代所不及,这是唐太宗的事业。唐太宗十六岁跟著父亲起义,那是隋炀帝晚年的腐败,人民太苦了,所以反抗政府的人就很多,唐太宗父子也是其中之一。五、六年的时间把动乱平定,社会也安定,建立唐朝的政权。他父亲这是唐高祖,父亲过世之后,他继承王位就是唐太宗,那一年他二十七岁。这年轻,想到如何把国家治好,让人民都能过著幸福生活,他年轻读书不多,他晓得找老祖宗。派魏徵领导一个小组,小组的成员都是当时的大儒。中国留下来,祖宗留下来的典籍,经史子集这四大类太丰富了。从哪里读起?哪有那么多时间去读?
这下令给魏徵,希望魏徵替他搜集这些典籍里头,有关於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,这些文字他需要,你们到书里面去找,把它抄出来送给他看。他们在大量图书里头找到六十五种经史子,集就不要了,集是文学,他不要看。六十五种里面有他需要的抄出来,编成一部书叫《群书治要》。群是很多,一大群的这些典籍里头,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最重要的这些文献,分量不多,总共五十万字。这部书成功之后,唐太宗天天读它手不释卷,王公大臣五品官以上的统统要学,这就是大唐盛世所依靠的祖宗教诲。所以他厉害,他知道找祖宗,祖宗的精髓他都读到了。所以我们了解只有老祖宗这些东西,不但能救中国,而且能救全世界。能救全世界不是我说的,是英国汤恩比博士说的,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汤恩比博士说过,「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,只有中国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」,英国人讲的。中国老祖宗的智慧,中国老祖宗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理念、方法、经验、成果,成果是证明,你真照做真的太平盛世现前。非常可惜的,就是《群书治要》这本书,唐朝亡了之后,这书就不见了,失传了,所以宋元明清都没有看到这个东西。乾隆皇帝退位,把王位交给儿子,他做太上皇,中国历史上,真正做太上皇就他一个。儿子嘉庆,嘉庆皇帝登基,日本人送他一份礼物,礼物里头有一部《群书治要》,这才发现。所以《群书治要》这部书,从日本又回传到中国来了。民国初年,那个时候传到中国来,我看到序文里面写到的,不超过十套。分量太少了,知道的人不多,看过的人就更少。我知道有这么一桩事情,有这么一部书,我没看见过,所以心里常常想著。
十几年前,台湾商务印书馆把《四库全书》印出来了,世界书局将《四库荟要》印出来了,这是中国两个国宝,我们欢喜,为什么?不会失传。有这么多套分散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图书馆,大学图书馆收藏,这书就不会失传,我们感到无限的欣慰。我的年岁也大了,那个时候我六十多岁,将近七十岁,读书没有时间了。我买了这些书,《荟要》先后总共买了将近六十套,分送给国内大学图书馆。《全书》我只买到一套,最后的一套,它没有了,现在放在讲堂,你们能看到的。可是前年他们又发心再版,这是个好的机会,再版我就买了一百套。正好有个同修送一笔钱给我,希望我这笔钱用在教育事业上,我就把这笔钱买了一百套《四库全书》。书店对我非常优厚,特惠的价钱,买得多,一套美金五万块钱,他送给我这笔钱是五百万美金,正好买了一百套。所以诸位同修要记住,我不会向人化缘,我不希望人送钱给我。这样的好事,有肯发心的人一个人承担,化小缘多辛苦,那个事情不能干。买了这些书之后,我就想怎样把书里头重要好东西节录出来,我们另外再编一册这就方便。我没有这个时间,我也去找人,跟唐太宗想法完全一样。我在国内找些大学教授,好像用了五、六万人民币请他们,他们退休了,退休这些老教授给我选这些,做出来了,不很理想。所以我就想唐太宗的这部书,结果想到了。
没想到民国初年,商务印书馆把《群书治要》印了两次,一次是原本,日本的原本。另外一次他们排印,在《丛书集成》里面,版本跟《万有文库》完全相同,那很不容易,民国初年。我今年八十五岁了,在我之前,我都没有出生。居然我讲经的时候提到,有很多同修听到,大概替我到处留意去找,找到了两部,两种本子都找到了。我交给世界书局,世界书局是老朋友了,请他照原版影印,我说我给你买一万套。这个书印好了,最近寄了一套来给我看,分量还是太大。所以我就想,能不能在这里头再选三百六十段,每一小段,一天一段三百六十段,或者是三百六十句一天一句,编一个小册子可以装在口袋里。我提出这个,我们响应的同学有,今天传这个信息给我,工作开始了,四月二十三号第一轮的筛选结束,就是圆满了。四月三十号第二轮筛选,五月十五号就定稿,可以送给我看,我们就准备来印。他说六月、七月的时候就开始翻成英文,我相信今年年底英文本可以出来,可以对全世界流通。
这些工作在经费上我都足够了,希望大家听到这些话,生欢喜心就好,不要出钱给我,不要拿钱给我。如果有人说,我做这些事情需要钱,你们大家捐钱,那不是捐给我,是捐给他的,他都收去了。我话先说清楚、说明白,我不会问任何人要钱。我要真问人要钱的时候,我会找企业的老板,我需要一千万赶紧拿给我,一个人就好,我不会找两个人。这有缘他做,他的功德,我介绍给他。因为这些年来,以前我们宗教局叶局长曾经告诉我,国内有些人拿著我的名义到处去化缘。他说「这是非法的这些事情,你都不知道。」我是真不知道。他说「国家来处理这个事情。」我说「太好了,我也很感谢我们政府。」所以诸位同学们一定要记住,拿著我的名义在外面化缘,我完全不知道。这些事情我做,我也常常讲,知道的人很多,我在做一些事情资金一点都不缺乏。我一生不向人伸手要钱,八十五岁了,还问人要钱成什么话?哪有这种道理?所以将来书出来之后欢迎大家翻印,也不要寄钱,我不管这个事情。这些书没有版权,欢迎翻印流通。这在此地特别跟大家申明,这都是好事。
经典亦复如是,我们对於《无量寿经》有选读,就是重要的这个开示,我一共选了七十多条,在《净宗同学修行守则》里头有。分量太多记不住,最重要的句子要记住,像「诸佛如来是法界身,入一切众生心想中」,这个重要。佛在哪里?佛在我们心里,「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」,《观经》上讲的,「是心是佛」就是这一句的意思,「诸佛如来是法界身,入一切众生心想中」。我们现在念佛就是「是心作佛」,这一句是「是心是佛」,我们再肯发愿求生净土念阿弥陀佛,是心作佛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!所以众生心、我们自己的心,跟佛心是一个心,哪有差别!所以感应道交不可思议,起心动念一切诸佛如来统统都知道。经文上:
【佛即知之。告诸比丘。是王子等。后当作佛。】
释迦牟尼佛等於给他们授记。前面把理说出来了,后面这段,这段是说明因果,说明人没有死,说明轮回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你看经上讲的:
【彼於前世住菩萨道。】
就是阿闍王子这些人,不是这一生修行,生生世世。能够遇到佛,听佛讲经说法,多大的福报!偶尔遇到佛,都是无量劫前的因缘,要不然你怎么会遇得到?
【无数劫来。供养四百亿佛。】
我们想想,他的善根福报多大。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自己,我们生在释迦牟尼佛末法时代,今天能遇到《无量寿经》,能听到佛经上讲的这些话,我们如果不是前世住菩萨道,无数劫来供养不知道多少佛,我们能有这种善根福德因缘吗?不能小看了自己,阿闍王子能做到的,我们都能做到。黄念老在此地劝勉我们,应该要像阿闍王子这些人一样的闻法欢喜,把这个经里面所说的这些事、理,都搞清楚、都搞明白了,自己深信不疑。尤其这个法门不可思议,法门无比殊胜,第一无上大法,就是这一句「南无阿弥陀佛」。我们只要把阿弥陀佛放在心里,心里面牵肠挂肚的东西统统放下,起心动念一切时一切处心里都有阿弥陀佛,我们这一生往生极乐世界,见阿弥陀佛成佛就成功了。这个世界上事情别想它,知道也好,不知道也好,没事,与我们不相干。我们要想是帮助这些苦难众生,那我劝你首先成就自己,自己没有成就,你帮不了人。自己成就最快速的、最稳当的,无过於往生净土亲近弥陀,你很快就成就了。前面我们在四十八愿里面,二十愿读过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皆作阿惟越致菩萨,这还得了吗?阿惟越致菩萨是法身菩萨,在中国大乘里面讲明心见性、见性成佛,那是阿惟越致菩萨。所以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到那个地方去,我们的智慧、神通、道力就跟阿弥陀佛差不多了,可以说跟释迦牟尼佛、跟惠能大师就平等,因为他们是阿惟越致菩萨。我们才有能力、才有智慧、才有方法、才有经验帮助这些苦难众生。这是你真正有大慈悲心救苦救难,唯一能够实践的途径,你可不能错过。到极乐世界去的时间是愈快愈好,为什么?早去早来。得真干,真正能满足你的大愿。你看底下说这些人跟释迦牟尼佛的关系。
【迦叶佛时。彼等为我弟子。】
这个「我」是释迦牟尼佛,那个时候曾经跟过释迦牟尼佛修学佛法,今天又碰到了,释迦牟尼佛在此地示现成佛,这些过去的老学生又碰到了,他来供养。
【今供养我。复相值也。】
又见面了。这不是一世,这段经文里面讲了很多很多世,生生世世不离开佛法。换句话说,生生世世他没有迷惑颠倒,这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。由此可知,阿闍王子他们修行的功夫不是等闲之辈,不是三果阿那含以上,怎么能做到不退转?世尊成佛他还能参与法会做影响众,帮助佛教化众生,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情。这是表愿力不可思议,学生爱老师,感老师之恩,生生世世追随。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从年轻遇到这些老师都是过去生中缘分,没有缘分你怎么能遇到?没有缘分你怎么会学会?所以让我们在这里反省。我学佛因缘是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,方老师跟佛的缘很深很深,当代的哲学家,他也是非常偶然的机会遇到经典。我那个时候好奇,向他老人家请教:佛经哲学,您从哪里学来的?他告诉我:抗战时期,就是二次大战的时期,他在中央大学教书,有一段时间生病,有朋友介绍峨嵋山风景很好,环境非常优雅,那个地方养病是最好的地方。他就去了,在峨嵋山养病住了三个多月,山上那个时候没有资讯,报纸杂志都没有,也没有电话,山上只有佛经。读书人没有事情就看看佛经,这一下就看进去了,愈看愈欢喜,从此以后没有一天不读经。
台湾第一次翻印日本《卍续藏》,这个消息我知道了,我告诉方老师,方老师说真的?真的,是真的。他到第二天就去订购一部,我也买了一部。研究佛经这部《续藏》的资料是非常重要的,因为它里面古人的注解很多,看古大德的注解就在《卍续藏》。《大正藏》收的经多,注解很少,你要看古大德的注解《卍续藏》。老师遇到我之后,大概二、三年,他在学校里面开课全开佛经,这大概是在大学里头头一次,也可能只有这么一次。讲大单元,在台湾大学晚年大概二十年的样子,讲「大乘佛学」、「隋唐佛学」、「魏晋佛学」。从台大退休之后,辅仁大学请去了,在辅仁大学讲「华严哲学」,晚年的时间所开的课程全是佛学。他七十九岁往生的,走得太早了,他要是多活十年,那对台湾佛教界影响就太大了。正是他对於大乘全部接受他走了,非常可惜。我跟他的时候他才四十几岁,那个时候对於佛法没有完全接受,他只雅爱的一部分,就是佛经讲哲学讲得多。他还告诉我,佛教里头一半是高等哲学,一半是迷信,迷信的那一部分不必去学它,学它的性宗、三论宗、禅宗跟法相唯识宗。天台跟华严他也非常欢喜,特别把《华严经》介绍给我。到晚年的时候,不再说佛教里头有迷信的部分,原来认为是迷信的部分都是了不起的学术,全部接受了,真难得。他老人家也皈依,正式受三皈,拜广钦老和尚为师,成为真正的佛门弟子,这不是迷信,真搞清楚、真搞明白了。我对佛法也是如此,没有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,我不会相信的。
这讲师生的关系,与佛的关系。像方东美先生与佛的关系,不是过去生中有深厚的根基,怎么可能?不可能的事情。我跟他老人家一见如故,绝对不是偶然的,我进佛门他接引的,不是他,我不能生起信心。章嘉大师叫我出家,叫我学释迦牟尼佛,这哪里是偶然的?第一本佛书教给我念《释迦谱》、《释迦方志》。释迦牟尼佛传记唐朝时候人编的,《大藏经》里面收著有。告诉我,你要学佛,你对释迦牟尼佛要认识,你要不认识他,释迦牟尼佛真正东西,你就学不到,你必须认识他。释迦佛是我们最好的榜样!学儒要学孔孟,孔孟是好样子,学道要学老庄,典型在那个地方,怎么会错!所以这段经文里头说这些关系,生生世世,不是一生一世。我们敬爱老师、尊重老师,老师的教诲我们常常记住,时时刻刻要把这些教诲,落实在生活、落实在工作、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真得受用。我自己学佛六十年,讲经教学五十三年,我没有道场,居无定所,一生过著游牧的生活,哪里有缘哪里去。这个道场,你们同学知道,是给你们悟字辈建立的,是供养你们,希望你们能真正依照佛所说的去做,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,你们成功。戒必须是三个根,儒释道的三个根,你能花个一年、两年时间把它做到,你就具备圣贤的基础、具备学佛的基础,你有资格成菩萨、成佛,你有资格成为孔孟、老庄。不是做不到,十年的时间就有相当可观的成就。
你们看到中国东北刘素云居士,她是五十五岁才闻到佛法,六十五岁她成就了,十年,正是古人所讲的「十载寒窗,一举成名」。她真正听经听懂、听明白了,发心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,她十年当中就听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听光碟。我问她,《无量寿经》我讲过十遍,你听的是哪一遍?她也不知道,她把情形告诉我,是早年在景美图书馆讲的,好像是第二遍、第三遍的样子,很早。那个时候是用录音带录音的,没有画面,录音的,以后这套录音带做成现在的光碟CD。她拿到这套光碟,一天听一片一个小时,一个小时听十遍,就是一天听经十个小时,十年不中断,一部听完从头再来,每天一个小时重复十遍,长时薰修,一门深入,她做到了。除了听经之外,她就念阿弥陀佛,心地清净,一尘不染,人非常老实。现在在外面讲经教学,人家问她:你怎么学成的?她说六个字,她一生成就就靠六个字,第一个老实,第二个听话,第三个真干。这六个字不是她独有的,古今中外诸佛菩萨都是这六个字成就的。你一生不能成就,换句话说,你不老实,你不听话,你不肯真干,你这一生空过了。她能把这六个字抓住不放松,十年成就了。虽然只学了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《无量寿经》真的是滚瓜烂熟,请她讲别的经典讲得头头是道,这是什么?一经通一切经通。《无量寿经》,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当中的第一经,她选对了,学这部经得一切诸佛的加持。为什么?你看看,世尊在这个经里头介绍十方佛赞,小本《弥陀经》你们看到六方佛赞,没有一尊佛不赞叹极乐世界,没有一尊佛不赞叹阿弥陀佛。在这个经上,世尊告诉我们,诸佛对他的赞叹,释迦牟尼佛来代表,赞叹他是「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」。选经太重要了!
我第一次讲《华严经》,民国六十年,那个时候常常在海外弘法,回到台湾就继续接著讲,我记得讲了十几年,《八十华严》讲了一半,《四十华严》也讲了一半。突然有一天,我就想到文殊、普贤学什么法门成就的?善财童子学的是什么法门?因为后面没讲到。我就到后面翻,去看,看到《四十华严》第三十九卷,文殊、普贤都是发愿求生净土。再看看五十三参,善财童子第一个参访的吉祥云比丘,吉祥云比丘修什么法门?般舟三昧,专念阿弥陀佛。为善财开示二十一种念佛法门,二十一是密宗里面表法,是大圆满,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一切经法归纳为二十一大类,一切经教全是念佛法门,不可思议!善财从他第一个先访问,那就是先入为主。再看最后的,第五十三个普贤菩萨,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这才完全明了,善财童子彻头彻尾就是修一个念佛法门,一生成就!当中五十一位善知识是代表一切法门,一切法门他都通达、都明了,没有修,只修念佛,其他的看看听听就行了。我从这个地方才完全死心塌地的修净土,以前只是对净土不排斥、不反对,但是没什么多大兴趣,对它不认识、不了解。所以我入净土法门,是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、《楞严》带领我过来,《楞严经》里面「二十五圆通章」,观音、势至,我明白了。
章嘉大师早年告诉我,佛法知难行易,行真的不难,知太难了。但是你不知,你的信心生不起来,你愿发不出来,所以知必须得通过。然后我们才了解、才体会到,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,为什么?是帮助这些中上根性的同学断疑生信,目的在此地。信心真生了,愿真发了,就很容易,一点都不难。刘素云就做了好样子,她有信心,她能坚持十年不改变,一部经一天听十遍,这是现身说法,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,要知道她五十五岁开始,六十五岁成功。我们学院的同学,应该差不多也都到这个年龄,接近五十了,来得及,你要学刘素云的话,好好的十年在这个地方,你成就了,你才对得起这个道场,你才对得起十方的供养。今天这样的修学道场,大概在全世界可能也只有这一个了,你们在这里自由自在,没有任何约束。我们这个做法,是学释迦牟尼佛的,但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,个个都是持戒、修定、开悟的,我们同学还是凡心,还是自私自利,还是名闻利养,烦恼习气没放下,那不成就,不成就来生就是三途,往生极乐世界的机会不大,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。现在听到这部经,这部经在此地是细讲,已经超过六百多个小时,这部经讲完我估计一千二百个小时。我希望在这里多住一些时期,因为这里我们每天可以讲四个小时,今年年底或者明年春天,这个经就可以讲完,这是桩大事情。大家真正把刘素云讲的六个字抓住,听话,不是听我的话,我的话你们不相信,你们要相信不早成功了?听佛在经典上讲的话。我们大家是同学,我们的老师是诸佛菩萨,你们真干会真有成就。现在这个地球上灾难愈来愈多、愈来愈严重,真正学佛的人,心是定的,不会受外面境界干扰,你住在这个地方,这个地方是福地。
所以一个人要有信心、要有愿力,信心愿力不可思议。「普贤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弥陀以四十八愿接引众生」。净宗是普贤法门,这是每一次提到这个经都会向大家慎重的郑重介绍,这部经第二品「德遵普贤」,儒释道三个根你要是不扎稳,普贤十愿做不到。十愿的境界后后胜於前前,没有普贤十愿你就没有条件进入极乐世界,这个不能不知道,普贤十愿是华严境界。没有四十八愿,你跟阿弥陀佛不是同志,你往生就有障碍。所以我们编订《净宗朝暮课诵本》,把早课读的经文,就是本经第六品四十八愿,我们要心同佛、愿同佛;晚课我们采取的经文,是本经的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,那一段经文长,讲什么东西?讲五戒十善,断恶修善,忏除业障,我们用这个专修净土。经念得熟,一切时一切处境缘现前,能够提得起经典里面的教训,帮助你改邪归正,帮助你端正心念,这一生才不空过,决定往生。「一切皆赖信愿行为资粮而登彼岸」,要真信、要切愿(恳切的愿望)、要真行。真行是什么?就是我常常讲的劝导大家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,阿弥陀佛以外的全都放下,心里只有阿弥陀佛,这样你就能登彼岸,彼岸就是往生极乐世界。「是故省庵师云:修行急务,立愿居先。」祖师的话,修行最急要的、必须得做的就是立愿。立愿它的依据是正信,你不信,愿立不起来,真信之后愿就生起来。你看这个经文每一品、每一段,佛菩萨、祖师大德苦口婆心劝导我们,我们不能不感恩,不能不认真。这个世间是假的,包括自己的身体没有一样你能带得走的;信愿行可以带得走,凭藉你的真信、切愿、笃行,阿弥陀佛就会来接引你往生。
末后这一段,「供养四百亿佛,迦叶佛时,彼等为我弟子,今供养我,复相值也。表善根与因缘之不可少也」。你看小本《弥陀经》上说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」,跟这是一个意思。我们善根福德因缘少不少?不少。善根是什么?善根是能信、能解。如果你对这个法门有疑惑,你不了解,你善根少了。可不可以补足?可以,像刘素云居士一样,一天听一片光碟一个小时,一个小时重复听十遍。这是什么?把善根补起来,她善根补足了。你去问她往生有没有把握?她有把握,她随时可以往生,所以她对这个世间彻底放下,什么时候走都可以。还有人想跟她学,她就可以多住几天,没有人跟她学她就走了,生死自在。福德是你能愿、能行,你愿生净土,你真念弥陀,你有福。因缘是你在这一生当中得人身、闻佛法,遇到净宗,又遇到这个会集本,你这个缘太殊胜,这个缘分很不容易遇到。三个条件都有了,你要是不能往生,那就是你自己的业障太重,烦恼习气太深,你依旧敌不过烦恼习气。每天在薰习,善根福德不够,就学刘素云,能在很短的时间把业障消除。都是在一心,世尊也常说「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」,把心放在哪里?放在阿弥陀佛上。心里没有阿弥陀佛,还胡思乱想,你错了,谁障碍你?你自己障碍自己。谁破坏你?自己破坏自己,没有任何人有力量破坏你。你还有贪瞋痴,如果贪瞋痴这个念头很浓,你就要时时刻刻提出警告,贪跟饿鬼道相应,瞋跟地狱道相应,痴跟畜生道相应,你这三个东西还很浓厚的话,你跟他们的缘很深。你还有自私自利,你还有名闻利养,这说明你对大乘不了解,你在大乘法里头,没有得到法味、没有尝到法味、没有得到法喜。这么长的时间里面你错过了,你在妄想当中度日子,你辜负了释迦牟尼佛,辜负了你过去生中所修的善根福德因缘,你还是用轮回心在造轮回业,这不可能往生。
「本经《福慧始闻品》曰」,这还在后面第四十七品,倒数第二品,经文上说「若不往昔修福慧,於此正法不能闻」。净宗《无量寿》,是世尊出世第一正法,这个条件你要不是在过去生中,生生世世有福慧的根基,你听到这个正法才会生欢喜心,你才肯真干。如果你福慧少,这一生遇到,遇到了不相信,遇到了还不愿意往生。这个世界好,这个地方值得你留恋,极乐世界你没看到,你不相信,这是什么?没有福慧。为什么说没有福慧?这个法门你遇到了,你这一生可以作佛去,那要多大的福报?那要什么样的智慧?所以你不相信、不肯学,这是正常的。大福慧的人,亿万人当中难得有一、二个,所以你就晓得,遇到这个法门、听到这个法门,不相信、不愿意往生,那是正常现象,绝大多数的人。李老师当年在台中告诉我们,他是以自己道场台中莲社,一万个莲友当中真正能往生的,只有三、五个,万分之三、万分之五,其他都不能往生,什么原因?福慧不足。李老师是大德,天天讲经教学,现身说法做出典范给我们看,看得懂的人不多,凑热闹的人很多,真可惜!所以得真干。我在台中十年,李老师这个本子给我了,同学当中很多人不知道。他给我的本子就是他的眉注本,那个时候黄念老这个本子还没出来,他的在后,李老师的在先。所以我早年讲过十遍,只有最后的一遍是参考了念老的《大经解》,前面都没有,都是依李老师眉注讲的。
底下两句说,「已曾供养诸如来,则能欢喜信此事。」你种了大福,你在过去生中,你见过佛,你供养过佛菩萨。这样的福报确实是不多,这样的人在这一生当中,他往生即使是在凡圣同居土,也是上辈往生。上辈往生就自在了,想什么时候走就可以什么时候走,临走的时候佛就来接引,不需要人助念,不需要人照顾,自己真正做得了主宰,这是上辈往生,所以遇到了他真欢喜。我们用这首偈看刘素云,刘素云过去生中肯定是修大福慧,要不然是偶然遇到她就生起这么大的信心,一门深入、长时薰修,十年不改变,不被境界所转,这就是她成功的秘诀。「今我等能遇是经,复能信受,则决非小缘。」今是今天,我们这是念老所说的,我们在今天,在这个时代能够遇到这部经,遇到之后能信、能接受,这不是小缘。下面就说了,「盖由於过去生中,非於一佛二佛而种善根,实於无量佛所种诸善根也。」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,如果我们过去生中没有种这样大的善根,你怎么可能生起信心?从这点我们自己能反省、能够体会到,我过去生中有没有种过善根?有没有种过福慧?我今天遇到这样稀有的法门,是不是真的把它看作稀有,还是把它看作平平常常无所谓?平平常常无所谓是没有善根福德,那是什么?不识货。
这部《大藏经》摆在面前,这么多经典,我在美国那时候有个同修,现在听说在北京,也是一个美国公司的代理,在达拉斯的一个同修,问我,他说「如果在一切经里,只允许你选择一部经,你选择哪一部?」我没有考虑,也没有犹豫,直截了当告诉他,「我会选择《弥陀经》蕅益大师的《要解》。」我要不是世界上这些地方,这个人请我讲这个经,那个请我讲那些经,恒顺众生。要依照我的,我一生就讲《弥陀经要解》,讲这一部经。为什么?那个时候《无量寿经》的会集本我还没看到。这两样东西看到了,哪一样好?两样都好,你要愿意细讲,《无量寿经》,你要愿意略说那就是《要解》。《要解》,印光大师赞叹,说「即使古佛再来,给《弥陀经》做一个注解,也不能超过其上」,赞叹到极处;换句话说,《要解》就是阿弥陀佛自己来说的。夏莲居老居士用了十年的时间会集成功,阿弥陀佛加持他会集这么样的完整,太难得、太稀有,不能不珍惜!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,我们遇到。
「故亦应如阿闍王子等,闻经发愿,持六字之德号,入一乘之愿海,辗转教授,同证弥陀也。」这是黄念老劝勉我们的话,你说我们应不应该像阿闍王子一样?听了这个经之后真发愿,真正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,能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,这就是一乘愿海,一乘是一生成佛。下面一句是帮助有缘人,辗转教授,遇到有缘同修我要真教他,我教他真的,不教他假的,我教他是真中之真、纯中之纯。怨亲平等,传授正法,究竟的目标是同证弥陀,这就是阿闍王子的愿望。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愿意作佛,真想作佛,不但要作佛,我们要作阿弥陀佛,向他老人家学习,学习的成就跟他老人家一模一样,同心、同德、同愿、同行。在这个世间,你们所要的,我完全不要,跟你们没有冲突。我所要的,你们也不要,所以没冲突,大家可以和睦相处。你要这个世间五欲六尘、名闻利养,全给你。要这些东西,实在告诉你,你出不了六道轮回,这是六道里头的。你要想真正往生,必须把这个世间东西全部舍掉,连亲情都不能带。亲情也是烦恼的根,有这个东西是非常大的累赘,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大障碍。不但障碍你往生,障碍你正信、障碍你理解、障碍你智慧、障碍你福德,有百害而无一利,你留恋它干什么?心里头有阿弥陀佛,那是有百利而无一害,你为什么不选择?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