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解演义 (第三一三集) 2011/3/3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02-039-0313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第三百六十七面,倒数第二行:
「上显法身理体,真实之际。下明方便普度,真实之利。理不碍事,寂而常照,悲心无尽,垂迹度生。故下云:『但以酬愿度生,现在西方。…』等等。」前面一句交代得很清楚,上面讲「如来无来无去、无生无灭」,这是讲法身理体,这是属於真实之际,真实之际就是真如本性,就是诸法实相;世尊随顺真谛而说的,真谛是佛自己亲证的境界,不是凡夫能知道的。这以下,从「但以酬愿度生,现在西方」以下,这是方便普度,真实之利,这随顺俗谛。真是讲理,俗是讲事,理不碍事,寂而常照,这是理,自性的起用。悲心无尽,垂迹度生,这就是酬偿本愿。菩萨在没成佛之前,曾经发过普度众生的大愿,现在菩萨成熟了,这个愿自自然然就圆满了。愿决定没有虚愿,也就是没有不能兑现的愿。这个道理很深,无论是善愿是恶愿,菩萨发的愿是度众生的善愿,六道众生的愿是报恩报怨,同样也会兑现,生生世世,这种愿心永远跟著你的业报,它不会舍弃的,遇到缘果报就现前。所以发愿不是儿戏的,不是说说玩玩的,它真的会兑现。
菩萨但以酬愿度生,现在西方,「酬者,报也,答也」,我们俗话说报答。「酬愿即俗语之还愿」,中国在民间,特别是在农村,这些人民都懂得在佛菩萨、神明前面许愿,如果事情成就他就来还愿,还愿是报答。「谓实践其本愿」,法藏菩萨的愿,即指因地当中的四十八愿,「今既成佛」,现在成佛了,「则本愿中无量光寿等等三种庄严,无一不实现也。」这三种庄严就是《往生论》上常常讲的国土庄严、佛庄严、菩萨庄严。我们把它换个名词大家好懂,国土是道场,道场庄严,佛是老师,菩萨是学生,这样大家就很容易明了了。我们到极乐世界去干什么?不能不知道!到极乐世界去读书、去上学,这个学校毕业了就叫成佛,所以这是成佛的学校,校长是阿弥陀佛,教授是十方诸佛跟法身菩萨,不是去干别的。学成之后干什么?学成之后在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帮助如来教学,帮助众生成佛,帮助众生离苦得乐,干这个事情。跟世间人不一样,世间人干这种事情他有报酬的,有名有利,有报酬的。佛菩萨干这种事情没有报酬的,没有名利。为什么?极乐世界毕业的人,他们住在哪里?他住在常寂光里。你一定要知道,常寂光无处不在、无时不在,与遍法界虚空界起感应道交的作用,众生有感,立刻就应。有感的人有心,他是凡夫,就是有心、有念;如来与法身菩萨的应,他是没有心、没有念,妙就妙在此地。感,应就是随缘,随缘而不著相,而不起心动念,这就叫妙,这叫随缘妙用。
你想想看这个事情好不好?如果觉得不好,这个工作好像太单调,那你继续搞六道轮回,六道轮回很热闹,天上、人间、地狱。所以到极乐世界不是一般人,他在这个六道里头酸甜苦辣受尽了,不愿意再受,这才到极乐世界。酸甜苦辣还没有受尽,还想继续去受,这一念心是决定不能出轮回的。虽然学佛,没用!皇帝学佛也要堕阿鼻地狱。有一个人告诉我,他得到一个信息,就在最近,有一个皇帝从地狱出来,不知道是哪个皇帝,他晓得有这桩事情。不容易!他不是学佛的,他是修道的,道教。所以极乐世界要不是把它讲得清楚、讲得明白,详细介绍,现在社会人不容易接受。为什么?迷恋在七情五欲之中,他认为这个好玩,佛菩萨的生活太单调了,不好玩。不知道极乐世界的好处,不知道极乐世界的殊胜。
看电视,现在人觉得这是一种享受。中国国内我不太了解,在国外,电视都能收看到一百多个频道,内容的丰富你看不完。那些节目的内容没有别的,引发你的贪瞋痴慢,激起你的七情五欲,干这个,让你的心、你的念头永远是浮动的。你粗心大意,以为这里头有乐,佛给你讲真话,这里头没有乐,只有苦。什么叫乐?苦暂停一下,你觉得很乐。乐还没享受到,苦又来了,只是暂停。所以佛讲,三界统苦。欲界苦苦、坏苦、行苦全有。色界二十八层天,苦苦没有了,他有坏苦,他有行苦。六道里面最高的,无色界四层天,他没有苦苦,他没有坏苦;没有苦苦,他的欲禅定控制住了,虽有它不起作用,所以没有苦苦;他不要身体了,不要身体就没有坏苦;但是他有行苦,行苦是什么?他不能够永远住在这个境界里,他的定功失掉了,境界就失掉。定功失掉之后,阿赖耶的业习气,造的善恶业的习气又起作用了,这一起作用又要搞轮回,干这个事情去了。所以是苦不堪言!佛形容六道苦海无边,在这个里头头出头没,佛菩萨是站在岸边,看到苦海里的众生。超越六道才出离苦海。
菩萨悲悯这些苦难众生,特别是指六道轮回的众生,发四十八愿,愿愿都圆满实现,这就成佛了。今既成佛,则本愿中无量光寿等等三种庄严全实现了。「四十八愿一一之愿皆为法身,今则法报化三身成就矣。」六道众生,我们这个身也叫报身,业报身,善业、恶业、无记业,这三种业报身。如来不是的,如来这个报身是智慧,化身是慈悲,化身不为自己,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。报身,不但没有分别执著,起心动念都没有,所以报身是真实智慧,它的体是真实之际,体是自性,它的作用是真实利益,作用是对十法界依正庄严的,也称之为十法界众生。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,这个现象圆满包括三大类:物质现象、精神现象、自然现象。真实受用,我们今天讲的是利他,真实之利是利他的,自利圆满了,起用是利他,不是自利,自利是在常寂光清净寂灭。三身成就。
「又一一之愿皆为众生,是故必然酬愿度生。」帮助一切苦难众生,不但六道里头,还要帮助四圣法界,就是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十法界里面的佛。他是相似即佛,帮助他、提升他,脱离十法界,天台大师所说的分证即佛,再帮助他达到究竟圆满的佛果。众生无尽,菩萨的大愿无尽,菩萨度化众生的事业无有穷尽,普贤菩萨所说的。世间人看到佛菩萨很辛苦,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时代,众生难度,你以善心向他,他以恶念还报。佛菩萨苦不苦?众生看到很苦,佛菩萨如果感觉到有苦,他就是凡夫,他堕落了,他退转了,他不是佛菩萨。为什么?佛菩萨住在常寂光里头。在我们世间也现身,像释迦牟尼佛,释迦佛的这些弟子们,有很多是诸佛应身来的,是许多法身大菩萨、等觉菩萨来的。现在我们有一点明白了,原来他们都住常寂光中。常寂光跟我们现在这个世界不一不异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,他哪里受到苦?这个事实的真相,一般人确实没法子体会。为什么?他用的是轮回心,怎么理解常寂光?轮回心对四圣法界都无法理解,何况常寂光!所以酬愿度生的事业在世间人心目当中太伟大,神圣的事业,佛菩萨的事业。
全面的帮助众生,众生希望得到什么就帮助他,菩萨的善巧方便多!如果这个众生要造恶业,菩萨要不要帮助他?你想想,你一想就不帮助他了,你不想,不想不就帮助他了吗?真的不是假的。菩萨帮助他造阿鼻地狱的罪业,然后他就堕阿鼻地狱去。这什么?这菩萨的慈悲。慈悲帮助人造恶业把他送到地狱?没错,因为他有这种业习,这个恶业的习气,只有帮助他堕地狱,赶快到地狱去消业,消业出来了再去度他。你看,这不是方便法吗?他要不受那么样的苦,他对佛法的信心就生不起来。这个事情我们凡夫不知道,凡夫想不透,菩萨那里顺理成章。所以你修善,菩萨帮助你;你造恶业,菩萨也帮助你。菩萨有真实智慧,他把你送到地狱,他在地狱门口看著你,什么时候受满了,不想受了,好,出来吧!他就接你出去,这是真实之利。人迷到了极处,不是吃尽苦头他不肯回头,你让他早一点吃尽苦头,他不就早一点回头吗?谚语所谓「长痛不如短痛」,长远的折磨那就一次吃尽苦头不就好了吗?你才晓得诸佛如来那种善巧方便真不可思议,真的是叫大慈大悲,他不是害你,他是真正救你。
佛菩萨都知道,生命是永恒的,没有生灭。众生贪生怕死,那是误会,以为真有生死。菩萨了解,前面我们刚刚读过,没有时间、没有三际、没有十方,都在现前、都在当下,这才是事实真相,这才叫真实之际。所以诸佛菩萨所作所为决定跟三种真实相应,真实之际、真实智慧、真实利益。凡夫跟这三种真实完全相违背,生活在虚妄的境界当中,没有一样是真实。六道、十法界无非是梦幻泡影,凡夫堕在这里头,起心动念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、损人利己,与十恶相应,哪里像菩萨,菩萨起心动念真实智慧。六道凡夫起心动念,就像《地藏经》上讲,「无不是罪,无不是业」,他造罪业。果报,你看法身菩萨的果报,净土!极乐世界,住极乐世界。这些凡夫住六道,六道里头流转不息,肯定是三恶道的时间长,三善道的时间短。三善道是三恶道的苦暂停就到三善道,业报现前又去受苦去了,就干这种把戏,生生世世永远干不尽的。所以佛叫他愚痴!可怜悯。
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无论你应化在哪一个世界,纵然应化在阿鼻地狱,实际上你还是住在极乐世界的实报土,你没有离开。不离当处,遍法界虚空界一切刹土当中现身,这是你的本能。往生极乐世界干什么?恢复我们自己的本能,我们自性里头有无量的智慧、无比的德能、无尽的相好,它全都起作用。我们现在都有,人人都有,佛说得很好,你为什么不起作用?「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,《华严经》上说的。你有妄想,你有分别,你有执著,所以你自性里面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统统现不出来。你要是把佛这句话参透,你就恍然大悟,我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不就恢复了吗?一点都不错,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你就能享受极乐世界的乐,你能享受到华藏密严之乐。你要是不能恢复,真实之际变成无明烦恼,真实智慧变成尘沙烦恼,真实利益变成见思烦恼。所以烦恼即菩提,它是一不是二,迷了是烦恼,觉了就是菩提。佛跟凡夫的差别就是觉迷不同而已,除了觉迷之外,没有一样不同。境界是假的,随著念头在变,佛讲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法是假的,念头是能变,法是所变。末后这一句说得非常好,四十八愿每一愿都是为众生。阿弥陀佛从发心、修行、证果、教化众生,这四个字说尽了,「酬愿度生」。
下面从事上讲,从现象上讲大家容易懂。「现在西方。现者,今也,又示现也」,有这两个意思,所以佛经上讲「今现在」。今现在怎么讲法?今就是此时,就是现在这个时候;现在,示现在极乐世界,今现在这一句含义如是。「佛身遍一切处」,净土遍一切处,「身土不二」,给你说西方,这还有什么意思?阿弥陀佛遍一切处,极乐世界遍一切处,给你讲西方,这有什么意思?方便说,这叫示现,方便示现。东晋那个时候,慧远大师在庐山建一个念佛堂,东林念佛堂,集合一百二十三个志同道合,真想往生到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。这么一个道场,这么多的人在那里念佛,他所依的,给诸位说就是《无量寿经》。因为那个时候,《观无量寿经》跟小本《弥陀经》都没有翻译出来,可能已经到中国了,但是没翻译出来。《无量寿经》是最早翻译的,远公大师建立净土宗就是依靠一本《无量寿经》。东林念佛堂就是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在庐山示现的道场,就像中峰禅师所说的,「此方即是净土,净土即是此方;我心即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即是我心」,这话是真话,一点都不假。
「如《法华经寿量品》云:若有众生,来至我所」,这个我所是讲极乐世界。「我以佛眼,观其信等诸根(信进念定慧)利钝,随所应度,处处自说,名字不同、年纪大小,亦复现言当入涅盘。」这是说弥陀的善巧方便,像《楞严经》上所说的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。佛在什么地方出现的?当下、当处。当下是讲时间,当处是讲空间,就在现前,不是过去、不是未来,不是他方、不是此界。因为他无处不在,佛无处不在,净土无处不在,所以心净则佛土净。心净之后,用现在科学家的话,你进入另一个空间维次,不是现在的空间维次,现在的空间维次是三维空间,你进入一个多元空间维次。你看到极乐世界了,你看到阿弥陀佛了,你所见到的是真的,不是幻相,不是假的,是真的。所以经教要没有一定深度,信心生不起来。
现在人业障重,显示在哪里?心浮气躁,妄想太多,真的是非常密集,一个接一个。这苦不堪言,这叫真苦!所以他的感官世界千变万化。不像菩萨,菩萨制心一处,他的感官的世界里头没有变化,就是实报土,实报土没有变化。每天见佛,佛天天给我们说法,长时间都在说法,没有中断过。你要不要吃饭?不需要;要不要睡眠?也不需要。财色名食睡盖覆了你的真性,叫五种欲望,这个东西是假的不是真的,自性里头没有。自性里头只有智慧德相,其他都没有,其他这些拉拉杂杂全是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。分别执著没有边际,物质现象跟精神现象就没有边际。自性清净心它能现能生,它不能变,所以它现出来叫一真。通过分别执著变现出来就是虚妄的,就不是真实的,那个境界没有边际,无量无边。
虚妄的境界跟真实的境界融合成一体,这是事实真相,真不碍妄,妄也不碍真。正如同我们电视画面一样,真是什么?真是屏幕,妄是里面的色相。频道再多,几百个、几千个频道没有关系,有没有妨碍屏幕?没有妨碍,屏幕永远不会被你染污,这就是惠能大师讲的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;画面是动的,屏幕是静的,「本无动摇」;画面有生灭,屏幕不生不灭,没有生灭,生灭不妨碍不生灭,不生灭不妨碍生灭。我们从电视屏幕跟画面当中领悟佛经上所说的甚深的道理,你在这个里面就看懂、就看明白,然后一回头,现实环境跟这个道理完全相同,圆融无碍,然后你才晓得,一念觉就妙契真如。好像作梦一样,忽然知道我现在在作梦,觉悟了。不觉悟的时候迷,有苦,有苦有乐;觉悟之后,觅苦乐了不可得。乐在哪里?这个人很快乐,那是个假相,在屏幕是个假相,屏幕决定没有乐的样子,它干干净净的,一尘不染,里面形相是幻相,不是真的。乐如是,苦亦如是,苦乐都不可得。这人叫明白人,这人叫觉悟的人,觉悟明白就叫做佛陀,印度人称为佛陀。这都叫随缘妙用,方便示现。下面说,「诸根利钝」,观这个众生种种善根,都清楚!能看到众生过去生生世世在干什么,所以教学就契机。「处处自说名字不同、年纪大小,亦复现言当入涅盘」,世尊当年在世做如是的示现,八相成道,特别偏重在教化众生,八相成道里头讲转法轮。
「又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,能令众生发欢喜心。」诸佛菩萨教化众生没有一定的方法,没有一定的仪式,随机应变,只有一个目的,让他开悟,悟了事情就完毕,功德就圆满。古时候的人,人心纯朴,人心忠厚,人心善良,所以教他守规矩,他就会开悟。这就是释迦正法时期戒律成就,这守法,只要你守法,你就会开悟。可是到像法不行了,像法持戒不能开悟。为什么?妄念多了,没有正法时期那么老实。这就教人修定,修定能开悟,因为定中你能够突破空间维次,你能够见到诸法实相,恍然大悟。末法时期禅定这个方法难了,为什么?心浮气躁,入不了定,他定不下来。佛用了这个方法,这个方法有效,发菩提心、一向专念,依这个方法成就的人不少。净宗在中国有一千年了,这一千年依照这个方法,老实念佛、求生净土,成就的人不知道有多少!最保守的估计,十万人以上,哪一个宗派、哪一个法门都比不上净宗的多,他往生就成就了。可是现在教人发菩提心、一向专念,几个人能做到?一万人当中找不到一个。以前的人心浮气躁,像浪花一样是微波、小浪,现在人心浮气躁是巨浪、大浪,他怎么能够平息下来?那怎么办?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这个事情讲清楚、讲明白,让他真正听懂。要劝他多听,要用古人这个老办法,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,用这个方法把那个浮躁的心慢慢的化解,让他回归到平静,问题就好解决了。信愿行都是从这里建立的。心浮气躁,妄念很多,信愿行全没有。为什么?因为信愿行是一体的。我信了,我还不想到极乐世界去,我还不想念佛,那没有信。信愿行是一而三,三而一,有一个后头一定都具足,那是真信。没有愿行是假信,不是真信。
法藏菩萨在发心,从发心到成佛,你想想,他是什么心态?经上讲的一句话,我们前面念过,「一切皆成佛」;换句话,没有自己,全心全力帮助一切众生皆成佛,就这一念。我们学佛是不是这一念?如果是这一念,你跟阿弥陀佛同心。心要是相同,事情好办了,肯定同愿、同德、同行。你要没有这一念,跟阿弥陀佛不是一个心。一切皆成佛,在一切法里是平等的,没有高下,几个人能做到?今天世界上人口有六十五亿,六十五亿人里头能不能找到六个人?十亿人里头能不能找到一个?可能一个都找不到。从前有,现在为什么没有了?没有人学教了。学佛的人很多,什么是佛不知道。念佛的人很多,对极乐世界迷惑,不认识、不了解。所以极乐世界在他心里是模模糊糊的,模糊是什么态度?去也好,不去这也很好,想想我们这个世界不错!没认识清楚。世尊为我们介绍极乐世界,留下三部经专门讲极乐世界的,《无量寿经》最详细,净宗概论;《观无量寿经》是偏重方法,十六种不同的方式修净土;《阿弥陀经》最简单、最扼要的就是教你持名念佛,专门介绍极乐世界的。经会念,什么意思不懂,字字句句都这样微妙。
这部《无量寿经》今天三百一十三集,每一集是两个小时,六百二十六个小时了,还没讲到一半。这部经我们这样讲下去,估计大概要一千二百个小时。什么人有一千二百个小时来听这部经?那是多大的福报!这部经用一千多个小时去研究它,来说明它,一般人就不敢轻视净土了。我记得我是第二次到美国,美国有一位同修是美国人,她在纽约大学念书,专攻《华严》,是个女孩子,很聪明。纽约大学跟台湾大学交换学生,所以她有机会到台湾来住半年,在台湾学习,找到了我,我讲《华严经》。她在我图书馆住了几个月,告诉我,劝我到美国弘扬净土宗。美国有禅宗、有密宗,很盛行,没有净土宗,对净土非常陌生,她要我去。我那个时候讲了一部《弥陀经疏钞》,我记得是三百多个小时。如果一天讲一个小时,讲一年,一部《弥陀经》,一般人不敢相信。我们这一部《无量寿经》要讲一千二百个小时,谁相信!
《华严经》我们讲到「十住品」,讲了四千多个小时。真正有耐心听下去,他就尝到法味了,快乐无比;听到不感兴趣,没听懂,那当然枯燥无味。真听懂了,这世间什么样的娱乐他全放下了,这里面的快乐,这还得了!肯定了古人所谓「世味哪有法味浓」,这法味真浓。天上人间那个乐都是世味,跟法味比是不能比的。大乘经教味多浓,尤其是《华严》跟《无量寿经》,永远听不厌,永远学不倦。古人说的「教不倦,学不厌」,这讲老师跟学生,为什么?法喜充满,不亦悦乎。这个里面的乐趣世间人不懂,他们不知道,知道的人乐此无穷,怎么会疲倦?一片光碟,有人能听上几千遍,他没有感觉到枯燥无味,愈听愈有味道,愈听愈有悟处,听到最后真的他开悟了。末法时期得用这种方法,但是这种方法也得要有缘人,没有缘他没有耐心。学一样东西,学个三遍、五遍,行了,我已经学得很不错了,学了三遍、学了五遍了。没用处,他学了一点常识,学了一点皮毛,没有契入。
世出世间法真学,一定要把它搞懂、搞明白,那一遍是不够的。所以在从前难,从前学一部经,听法师讲经,法师讲一遍,不会给你讲第二遍。那怎么办?哪个地方有法师讲经就到哪里去听。唐朝终南山的道宣律师他学《四分律》,《四分律》的分量很大、很长,他一生听了二十遍,哪个地方有人讲他就到哪去听,不容易!现在方便,有录影、有录音,法师讲经把它录下来,我可以不断重复的去听。能不能开悟?能。怎么开悟的?心定了就开悟,不是别的。换句话说,听经是什么?修定,一遍一遍的看,一遍一遍的听,修定。有些人讲话言语听不懂,我在旧金山的时候,有一个同学送我一卷录音带,卡式的,送一卷录音带,倓虚法师在香港佛七当中讲的开示。他是北方人,我听第一遍大概只懂得三成,听第二遍又多懂一些,我听了三十遍,他讲的东西我完全听懂了。所以我学东西一般差不多都是三十遍的样子,不会少於三十遍,有可能多於三十遍,不会少於三十遍。这个《无量寿经》我这一次是第十一次的讲,以前讲过十次,不是讲注解,这次讲注解。遍数不多不行,没有契入进去,没有入这个境界,薰习不够。
学东西,实在讲不要复杂,一部经能帮助你开悟,哪一部经?任何一部经都可以。所以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,这个道理要懂。最怕的是怕学得太多、学得太杂、学得太乱,你这一生不会成就,你所学的全是佛教的知识。圣学,为什么那么样重视戒定慧?这不是释迦牟尼佛讲的,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三世诸佛,没有一个不遵守这个原则的。戒是什么?规矩,你不守规矩你不能入门,守规矩你才能得定。一门深入是规矩,你心是定的,你不是散乱的。一切时、一切处,心都是定的,定久了豁然就开悟。一部经,一部经容易得定,三部四部、十部八部你一生得不了定。为什么?你思想是乱的,你的精神意志不能集中。尤其现在这个社会,诱惑的力量太大,你六根所接触的这个境界都在诱惑你,都在扰乱你,你要是欢喜跟它接触就完了,你这一生与制心一处、与禅定就没有缘,缘就断掉了。没有定,哪来的慧?你一生所学的,用现在人的话说,你可以成为一个佛学家,你可以拿到佛学博士学位,你可以做一个佛学教授,你也能讲得天花乱坠,甚至於你也著作等身,世间名闻利养你可以捞一些,与三昧、与开悟、与了生死出轮回毫不相干。
现在这种学佛的人多,真正依照古大德的方法去修学的人没有了。所以他不能成就,不能成就就是他得不到法喜,他得不到像佛菩萨那样的快乐。古圣先贤的典范,承传到现在不容易,肯死心塌地遵守奉行,没有一个不成就。如果认为这个方法太老了,没有现在科学方法这么活泼,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佛学,佛学变成科学,不是佛法了,这变成世间法。现在学佛真难!我们明了,所以利用网路、利用卫星,跟全世界各个不同地区的有缘同学,他收看网路、收看卫星就是有缘的,我们用这个方法,跟各地同学在一起学习、在一起分享。觉得古圣先贤这些大德的方法还可以学,你就不妨试试看,只要你有决心、有耐心,不改变,那就像古人所说的,七年小成,九年大成,真的,不是假的。
这两句话真的是佛菩萨才能做到,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,能令众生发欢喜心,欢喜他才会接受。「今云现在西方,即随所应度…方便说微妙法也。」阿弥陀佛以这样的善巧方便,在西方极乐世界建立这个大道场,广大无有边际,接引一切众生到这个地方去修行,这是为什么?十方世界、六道众生寿命都不长,短时间你的烦恼习气断不掉,一定是长时间。到极乐世界头一个你所得到的无量寿,永远不老。如果寿命长,老了,老了多辛苦,那还能学吗?不能学了。极乐世界永远年轻,个个都像我们这个世间十几二十岁的人,年轻力壮,你问问他的年岁,不是说几百岁、几千岁,他给你讲他活了几个阿僧只劫,还是那么年轻,还是那么力壮,还是那么样学习,这个机会到哪去找去?只有到极乐世界,除极乐世界找不到第二家。如果你觉得生老病死苦不错,那你就留在娑婆世界,轮回里头慢慢去搞去。你如果觉得这个很辛苦,如果说以自性来讲,这个生老病死那是莫大的羞耻,你本来是佛,怎么会搞成这个样子?知耻近乎勇,我不想干了,回头,回头到极乐世界去。靠我们个人的力量回不了头,阿弥陀佛就帮上你的忙,只要你有回头这个念头,心才一动,信息阿弥陀佛就收到了,他就会加持你,就会帮助你,你就会有缘遇到这个法门。
「因此正是『指方立相,即事而真』之殊胜方便。」这是阿弥陀佛给六道众生的真实利益。指方立相,方是方所,指方是西方,立相是在那里建立极乐世界。极乐世界是事相,极乐世界是道场,是大道场,极乐世界是学校,极乐世界全都是阿弥陀佛的学生,十方世界仰慕阿弥陀佛,真正回头了,希望在这个学校里圆满成就。成就之后,可以说皆是阿弥陀佛的化身,跟阿弥陀佛同心、同愿、同德、同行。即事而真,殊胜方便,殊是特殊、殊胜,殊胜方便。「善导大师剖示其义,谓娑婆众生妄心瀑动。」这瀑动两个字说得好,特别是现在的众生,就像瀑布一样,水流得多急,不但急,而且复杂,乱流。如果你参观过美国跟加拿大边界的大瀑布,你就能感受得到,众生心就像这样的。「指方立相尚未能专注,况无方无相耶?」无方无相是一般大乘上的理论与方法,所以它难。不像净宗,净宗有一定的方向、有一定的目标,只要你专注,你决定能成就,而且成就快。经上讲得很清楚,事上也给我们证实了,就一个方向、一个目标,三年五载决定成就。究竟需要多少时间自己决定,果然是勇猛精进,那就是《弥陀经》上所说的,若一日、若二日、若三日到若七日,肯定成就,那叫精进佛七。不过精进佛七是真放下,有丝毫没有放下就容易著魔,那个麻烦就很大。李老师以前告诉我,他在台中办过两次精进佛七,以后再不敢做了。他告诉我,参加的同学人不多,不超过十个人,主七师精神能够照顾得到;十个人以上,照顾不到,人太多了。其中还有一个著魔了,老师为这个人花了半年的时间把他恢复正常。烦恼没有放下,带著这个东西勇猛精进,麻烦!老师提出这个事情警告我,叫我不可以干这个事情,很危险。人家来参加的时候好好的一个人,七天之后就变成神经病,你对人怎么交代?普通的佛七可以打,它不严格,没关系,精进佛七就怕有这个麻烦。修行不容易!
最稳当的方法还是教,「教」是什么?渐进,它不是那个很勇猛的,慢慢的,一天一天的求进步。放下也是的,一天一天的,点点滴滴的慢慢放。长时间的薰习,自自然然心就清净;心愈清净,这个经义你深入得就愈多,你会看到字字句句无量义,说不尽,这个里头其乐无穷。逐渐逐渐全搞清楚、全搞明白了,我们自己也念佛求往生,就很简单!不难。黄念祖老居士,这个注解完成之后,因为身体不好,年岁也大了,不想再住世了,一心念佛,一天十四万声佛号,六个月,他就走了。这都是示现给我们看的,万缘放下,一心专念,没有一个不往生。
「又《上都仪》云:归命三宝,要指方立相,住心取境,以凡夫系心尚不可得,况离相耶?」这就是说其他法门难,难在什么地方?难在离相。净宗不离相,净宗立相到极乐世界,先是指方立相,求生净土,到极乐世界再离相。所以古人说,「但得见弥陀,何愁不开悟」,我们把开悟这桩事情放在极乐世界,现在专求净土。李老师当年告诉我,大乘佛法终极的目标是明心见性、见性成佛,净土也不例外。净土是什么?到西方极乐世界,目标就是明心见性,现在的目标是一心专念。净宗的殊胜,所以四十八愿重要,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,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转述。愿愿为度众生,愿愿帮助众生一生成就,一切皆作佛,这我们不能不知道。归命三宝这一句看起来容易,真正归命不容易。一般文字上看到皈依,这归命。三宝是觉正净,归是回头,归命是叫我们回头。我们的身命要依靠自性三宝,佛是自性觉,觉而不迷;法是自性正,正而不邪;僧是自性净,净而不染。觉正净是自性三宝,就是我们《无量寿经》的经题,清净,僧宝;平等,平等是正定,正定就平等,法宝;觉是佛宝,我们要把我们的身命转回来依靠清净平等觉,念念不离,处处不离。
净宗比大乘来得方便,因为大乘没有相,离一切相,即一切法,难!净宗有方向,我们念念都想著西方,念念念阿弥陀佛,著相,不是离相。执持名号,执就是执著,持就是保持不要失掉,把别的东西都放下,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,只有《无量寿经》,你要想就想《无量寿经》。想《无量寿经》是什么?是想极乐世界,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必定见佛。所以经不熟你没法子想,你胡思乱想。我一生受持这一部经,我的想是专想,专想极乐世界,专想阿弥陀佛。如果我学习的经典太多、太杂,那你想就乱掉,乱想就错了。佛教我们制心一处,我们这个心是散乱的,不在一处,想东想西,那是什么?轮回心。经论想多也是轮回心,因为它不是一心。一心就是禅定,一心就是三昧,得定才能开慧,慧就见佛,慧就见极乐世界,境界现前,所以说现前当来必定见佛。
一切法从心想生,你想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现前;想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现前。这样才能够平平稳稳取得极乐世界,我们这一生那就有价值了,大功圆满。生到极乐世界得弥陀本愿威神加持,就是阿惟越致菩萨,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阿惟越致菩萨,这不可思议。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身,弥陀四十八愿加持你,你的身是什么身?法性身,你居住的同居土也是法性土,这还得了!不是《金刚经》上讲的世界是一合相、微尘聚,不是那个世界。这样殊胜的果报,就是经上讲的惠以真实利益。我们要不靠阿弥陀佛修到这个境界,要到哪一劫才能成就?遇到阿弥陀佛,没想到这么容易就得到了,那你就晓得这个机会难得。彭际清居士讲的话完全正确,无量劫来稀有难逢的一天,你碰到了。无量劫来稀有难逢,我们今天遇到了,遇到要不把它抓住,不在这成就,你不就冤枉了吗?那你叫真的错了,大错特错!你能够掌握住,你这一生必定圆满成佛,这叫一生成就的佛法,希望我们大家努力。念老所引用的这些经论,全都是祖师大德给我们说的真实语。今天时间到了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第三百六十七面,倒数第二行:
「上显法身理体,真实之际。下明方便普度,真实之利。理不碍事,寂而常照,悲心无尽,垂迹度生。故下云:『但以酬愿度生,现在西方。…』等等。」前面一句交代得很清楚,上面讲「如来无来无去、无生无灭」,这是讲法身理体,这是属於真实之际,真实之际就是真如本性,就是诸法实相;世尊随顺真谛而说的,真谛是佛自己亲证的境界,不是凡夫能知道的。这以下,从「但以酬愿度生,现在西方」以下,这是方便普度,真实之利,这随顺俗谛。真是讲理,俗是讲事,理不碍事,寂而常照,这是理,自性的起用。悲心无尽,垂迹度生,这就是酬偿本愿。菩萨在没成佛之前,曾经发过普度众生的大愿,现在菩萨成熟了,这个愿自自然然就圆满了。愿决定没有虚愿,也就是没有不能兑现的愿。这个道理很深,无论是善愿是恶愿,菩萨发的愿是度众生的善愿,六道众生的愿是报恩报怨,同样也会兑现,生生世世,这种愿心永远跟著你的业报,它不会舍弃的,遇到缘果报就现前。所以发愿不是儿戏的,不是说说玩玩的,它真的会兑现。
菩萨但以酬愿度生,现在西方,「酬者,报也,答也」,我们俗话说报答。「酬愿即俗语之还愿」,中国在民间,特别是在农村,这些人民都懂得在佛菩萨、神明前面许愿,如果事情成就他就来还愿,还愿是报答。「谓实践其本愿」,法藏菩萨的愿,即指因地当中的四十八愿,「今既成佛」,现在成佛了,「则本愿中无量光寿等等三种庄严,无一不实现也。」这三种庄严就是《往生论》上常常讲的国土庄严、佛庄严、菩萨庄严。我们把它换个名词大家好懂,国土是道场,道场庄严,佛是老师,菩萨是学生,这样大家就很容易明了了。我们到极乐世界去干什么?不能不知道!到极乐世界去读书、去上学,这个学校毕业了就叫成佛,所以这是成佛的学校,校长是阿弥陀佛,教授是十方诸佛跟法身菩萨,不是去干别的。学成之后干什么?学成之后在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帮助如来教学,帮助众生成佛,帮助众生离苦得乐,干这个事情。跟世间人不一样,世间人干这种事情他有报酬的,有名有利,有报酬的。佛菩萨干这种事情没有报酬的,没有名利。为什么?极乐世界毕业的人,他们住在哪里?他住在常寂光里。你一定要知道,常寂光无处不在、无时不在,与遍法界虚空界起感应道交的作用,众生有感,立刻就应。有感的人有心,他是凡夫,就是有心、有念;如来与法身菩萨的应,他是没有心、没有念,妙就妙在此地。感,应就是随缘,随缘而不著相,而不起心动念,这就叫妙,这叫随缘妙用。
你想想看这个事情好不好?如果觉得不好,这个工作好像太单调,那你继续搞六道轮回,六道轮回很热闹,天上、人间、地狱。所以到极乐世界不是一般人,他在这个六道里头酸甜苦辣受尽了,不愿意再受,这才到极乐世界。酸甜苦辣还没有受尽,还想继续去受,这一念心是决定不能出轮回的。虽然学佛,没用!皇帝学佛也要堕阿鼻地狱。有一个人告诉我,他得到一个信息,就在最近,有一个皇帝从地狱出来,不知道是哪个皇帝,他晓得有这桩事情。不容易!他不是学佛的,他是修道的,道教。所以极乐世界要不是把它讲得清楚、讲得明白,详细介绍,现在社会人不容易接受。为什么?迷恋在七情五欲之中,他认为这个好玩,佛菩萨的生活太单调了,不好玩。不知道极乐世界的好处,不知道极乐世界的殊胜。
看电视,现在人觉得这是一种享受。中国国内我不太了解,在国外,电视都能收看到一百多个频道,内容的丰富你看不完。那些节目的内容没有别的,引发你的贪瞋痴慢,激起你的七情五欲,干这个,让你的心、你的念头永远是浮动的。你粗心大意,以为这里头有乐,佛给你讲真话,这里头没有乐,只有苦。什么叫乐?苦暂停一下,你觉得很乐。乐还没享受到,苦又来了,只是暂停。所以佛讲,三界统苦。欲界苦苦、坏苦、行苦全有。色界二十八层天,苦苦没有了,他有坏苦,他有行苦。六道里面最高的,无色界四层天,他没有苦苦,他没有坏苦;没有苦苦,他的欲禅定控制住了,虽有它不起作用,所以没有苦苦;他不要身体了,不要身体就没有坏苦;但是他有行苦,行苦是什么?他不能够永远住在这个境界里,他的定功失掉了,境界就失掉。定功失掉之后,阿赖耶的业习气,造的善恶业的习气又起作用了,这一起作用又要搞轮回,干这个事情去了。所以是苦不堪言!佛形容六道苦海无边,在这个里头头出头没,佛菩萨是站在岸边,看到苦海里的众生。超越六道才出离苦海。
菩萨悲悯这些苦难众生,特别是指六道轮回的众生,发四十八愿,愿愿都圆满实现,这就成佛了。今既成佛,则本愿中无量光寿等等三种庄严全实现了。「四十八愿一一之愿皆为法身,今则法报化三身成就矣。」六道众生,我们这个身也叫报身,业报身,善业、恶业、无记业,这三种业报身。如来不是的,如来这个报身是智慧,化身是慈悲,化身不为自己,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。报身,不但没有分别执著,起心动念都没有,所以报身是真实智慧,它的体是真实之际,体是自性,它的作用是真实利益,作用是对十法界依正庄严的,也称之为十法界众生。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,这个现象圆满包括三大类:物质现象、精神现象、自然现象。真实受用,我们今天讲的是利他,真实之利是利他的,自利圆满了,起用是利他,不是自利,自利是在常寂光清净寂灭。三身成就。
「又一一之愿皆为众生,是故必然酬愿度生。」帮助一切苦难众生,不但六道里头,还要帮助四圣法界,就是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十法界里面的佛。他是相似即佛,帮助他、提升他,脱离十法界,天台大师所说的分证即佛,再帮助他达到究竟圆满的佛果。众生无尽,菩萨的大愿无尽,菩萨度化众生的事业无有穷尽,普贤菩萨所说的。世间人看到佛菩萨很辛苦,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时代,众生难度,你以善心向他,他以恶念还报。佛菩萨苦不苦?众生看到很苦,佛菩萨如果感觉到有苦,他就是凡夫,他堕落了,他退转了,他不是佛菩萨。为什么?佛菩萨住在常寂光里头。在我们世间也现身,像释迦牟尼佛,释迦佛的这些弟子们,有很多是诸佛应身来的,是许多法身大菩萨、等觉菩萨来的。现在我们有一点明白了,原来他们都住常寂光中。常寂光跟我们现在这个世界不一不异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,他哪里受到苦?这个事实的真相,一般人确实没法子体会。为什么?他用的是轮回心,怎么理解常寂光?轮回心对四圣法界都无法理解,何况常寂光!所以酬愿度生的事业在世间人心目当中太伟大,神圣的事业,佛菩萨的事业。
全面的帮助众生,众生希望得到什么就帮助他,菩萨的善巧方便多!如果这个众生要造恶业,菩萨要不要帮助他?你想想,你一想就不帮助他了,你不想,不想不就帮助他了吗?真的不是假的。菩萨帮助他造阿鼻地狱的罪业,然后他就堕阿鼻地狱去。这什么?这菩萨的慈悲。慈悲帮助人造恶业把他送到地狱?没错,因为他有这种业习,这个恶业的习气,只有帮助他堕地狱,赶快到地狱去消业,消业出来了再去度他。你看,这不是方便法吗?他要不受那么样的苦,他对佛法的信心就生不起来。这个事情我们凡夫不知道,凡夫想不透,菩萨那里顺理成章。所以你修善,菩萨帮助你;你造恶业,菩萨也帮助你。菩萨有真实智慧,他把你送到地狱,他在地狱门口看著你,什么时候受满了,不想受了,好,出来吧!他就接你出去,这是真实之利。人迷到了极处,不是吃尽苦头他不肯回头,你让他早一点吃尽苦头,他不就早一点回头吗?谚语所谓「长痛不如短痛」,长远的折磨那就一次吃尽苦头不就好了吗?你才晓得诸佛如来那种善巧方便真不可思议,真的是叫大慈大悲,他不是害你,他是真正救你。
佛菩萨都知道,生命是永恒的,没有生灭。众生贪生怕死,那是误会,以为真有生死。菩萨了解,前面我们刚刚读过,没有时间、没有三际、没有十方,都在现前、都在当下,这才是事实真相,这才叫真实之际。所以诸佛菩萨所作所为决定跟三种真实相应,真实之际、真实智慧、真实利益。凡夫跟这三种真实完全相违背,生活在虚妄的境界当中,没有一样是真实。六道、十法界无非是梦幻泡影,凡夫堕在这里头,起心动念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、损人利己,与十恶相应,哪里像菩萨,菩萨起心动念真实智慧。六道凡夫起心动念,就像《地藏经》上讲,「无不是罪,无不是业」,他造罪业。果报,你看法身菩萨的果报,净土!极乐世界,住极乐世界。这些凡夫住六道,六道里头流转不息,肯定是三恶道的时间长,三善道的时间短。三善道是三恶道的苦暂停就到三善道,业报现前又去受苦去了,就干这种把戏,生生世世永远干不尽的。所以佛叫他愚痴!可怜悯。
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无论你应化在哪一个世界,纵然应化在阿鼻地狱,实际上你还是住在极乐世界的实报土,你没有离开。不离当处,遍法界虚空界一切刹土当中现身,这是你的本能。往生极乐世界干什么?恢复我们自己的本能,我们自性里头有无量的智慧、无比的德能、无尽的相好,它全都起作用。我们现在都有,人人都有,佛说得很好,你为什么不起作用?「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,《华严经》上说的。你有妄想,你有分别,你有执著,所以你自性里面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统统现不出来。你要是把佛这句话参透,你就恍然大悟,我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不就恢复了吗?一点都不错,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你就能享受极乐世界的乐,你能享受到华藏密严之乐。你要是不能恢复,真实之际变成无明烦恼,真实智慧变成尘沙烦恼,真实利益变成见思烦恼。所以烦恼即菩提,它是一不是二,迷了是烦恼,觉了就是菩提。佛跟凡夫的差别就是觉迷不同而已,除了觉迷之外,没有一样不同。境界是假的,随著念头在变,佛讲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法是假的,念头是能变,法是所变。末后这一句说得非常好,四十八愿每一愿都是为众生。阿弥陀佛从发心、修行、证果、教化众生,这四个字说尽了,「酬愿度生」。
下面从事上讲,从现象上讲大家容易懂。「现在西方。现者,今也,又示现也」,有这两个意思,所以佛经上讲「今现在」。今现在怎么讲法?今就是此时,就是现在这个时候;现在,示现在极乐世界,今现在这一句含义如是。「佛身遍一切处」,净土遍一切处,「身土不二」,给你说西方,这还有什么意思?阿弥陀佛遍一切处,极乐世界遍一切处,给你讲西方,这有什么意思?方便说,这叫示现,方便示现。东晋那个时候,慧远大师在庐山建一个念佛堂,东林念佛堂,集合一百二十三个志同道合,真想往生到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。这么一个道场,这么多的人在那里念佛,他所依的,给诸位说就是《无量寿经》。因为那个时候,《观无量寿经》跟小本《弥陀经》都没有翻译出来,可能已经到中国了,但是没翻译出来。《无量寿经》是最早翻译的,远公大师建立净土宗就是依靠一本《无量寿经》。东林念佛堂就是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在庐山示现的道场,就像中峰禅师所说的,「此方即是净土,净土即是此方;我心即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即是我心」,这话是真话,一点都不假。
「如《法华经寿量品》云:若有众生,来至我所」,这个我所是讲极乐世界。「我以佛眼,观其信等诸根(信进念定慧)利钝,随所应度,处处自说,名字不同、年纪大小,亦复现言当入涅盘。」这是说弥陀的善巧方便,像《楞严经》上所说的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。佛在什么地方出现的?当下、当处。当下是讲时间,当处是讲空间,就在现前,不是过去、不是未来,不是他方、不是此界。因为他无处不在,佛无处不在,净土无处不在,所以心净则佛土净。心净之后,用现在科学家的话,你进入另一个空间维次,不是现在的空间维次,现在的空间维次是三维空间,你进入一个多元空间维次。你看到极乐世界了,你看到阿弥陀佛了,你所见到的是真的,不是幻相,不是假的,是真的。所以经教要没有一定深度,信心生不起来。
现在人业障重,显示在哪里?心浮气躁,妄想太多,真的是非常密集,一个接一个。这苦不堪言,这叫真苦!所以他的感官世界千变万化。不像菩萨,菩萨制心一处,他的感官的世界里头没有变化,就是实报土,实报土没有变化。每天见佛,佛天天给我们说法,长时间都在说法,没有中断过。你要不要吃饭?不需要;要不要睡眠?也不需要。财色名食睡盖覆了你的真性,叫五种欲望,这个东西是假的不是真的,自性里头没有。自性里头只有智慧德相,其他都没有,其他这些拉拉杂杂全是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。分别执著没有边际,物质现象跟精神现象就没有边际。自性清净心它能现能生,它不能变,所以它现出来叫一真。通过分别执著变现出来就是虚妄的,就不是真实的,那个境界没有边际,无量无边。
虚妄的境界跟真实的境界融合成一体,这是事实真相,真不碍妄,妄也不碍真。正如同我们电视画面一样,真是什么?真是屏幕,妄是里面的色相。频道再多,几百个、几千个频道没有关系,有没有妨碍屏幕?没有妨碍,屏幕永远不会被你染污,这就是惠能大师讲的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;画面是动的,屏幕是静的,「本无动摇」;画面有生灭,屏幕不生不灭,没有生灭,生灭不妨碍不生灭,不生灭不妨碍生灭。我们从电视屏幕跟画面当中领悟佛经上所说的甚深的道理,你在这个里面就看懂、就看明白,然后一回头,现实环境跟这个道理完全相同,圆融无碍,然后你才晓得,一念觉就妙契真如。好像作梦一样,忽然知道我现在在作梦,觉悟了。不觉悟的时候迷,有苦,有苦有乐;觉悟之后,觅苦乐了不可得。乐在哪里?这个人很快乐,那是个假相,在屏幕是个假相,屏幕决定没有乐的样子,它干干净净的,一尘不染,里面形相是幻相,不是真的。乐如是,苦亦如是,苦乐都不可得。这人叫明白人,这人叫觉悟的人,觉悟明白就叫做佛陀,印度人称为佛陀。这都叫随缘妙用,方便示现。下面说,「诸根利钝」,观这个众生种种善根,都清楚!能看到众生过去生生世世在干什么,所以教学就契机。「处处自说名字不同、年纪大小,亦复现言当入涅盘」,世尊当年在世做如是的示现,八相成道,特别偏重在教化众生,八相成道里头讲转法轮。
「又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,能令众生发欢喜心。」诸佛菩萨教化众生没有一定的方法,没有一定的仪式,随机应变,只有一个目的,让他开悟,悟了事情就完毕,功德就圆满。古时候的人,人心纯朴,人心忠厚,人心善良,所以教他守规矩,他就会开悟。这就是释迦正法时期戒律成就,这守法,只要你守法,你就会开悟。可是到像法不行了,像法持戒不能开悟。为什么?妄念多了,没有正法时期那么老实。这就教人修定,修定能开悟,因为定中你能够突破空间维次,你能够见到诸法实相,恍然大悟。末法时期禅定这个方法难了,为什么?心浮气躁,入不了定,他定不下来。佛用了这个方法,这个方法有效,发菩提心、一向专念,依这个方法成就的人不少。净宗在中国有一千年了,这一千年依照这个方法,老实念佛、求生净土,成就的人不知道有多少!最保守的估计,十万人以上,哪一个宗派、哪一个法门都比不上净宗的多,他往生就成就了。可是现在教人发菩提心、一向专念,几个人能做到?一万人当中找不到一个。以前的人心浮气躁,像浪花一样是微波、小浪,现在人心浮气躁是巨浪、大浪,他怎么能够平息下来?那怎么办?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这个事情讲清楚、讲明白,让他真正听懂。要劝他多听,要用古人这个老办法,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,用这个方法把那个浮躁的心慢慢的化解,让他回归到平静,问题就好解决了。信愿行都是从这里建立的。心浮气躁,妄念很多,信愿行全没有。为什么?因为信愿行是一体的。我信了,我还不想到极乐世界去,我还不想念佛,那没有信。信愿行是一而三,三而一,有一个后头一定都具足,那是真信。没有愿行是假信,不是真信。
法藏菩萨在发心,从发心到成佛,你想想,他是什么心态?经上讲的一句话,我们前面念过,「一切皆成佛」;换句话,没有自己,全心全力帮助一切众生皆成佛,就这一念。我们学佛是不是这一念?如果是这一念,你跟阿弥陀佛同心。心要是相同,事情好办了,肯定同愿、同德、同行。你要没有这一念,跟阿弥陀佛不是一个心。一切皆成佛,在一切法里是平等的,没有高下,几个人能做到?今天世界上人口有六十五亿,六十五亿人里头能不能找到六个人?十亿人里头能不能找到一个?可能一个都找不到。从前有,现在为什么没有了?没有人学教了。学佛的人很多,什么是佛不知道。念佛的人很多,对极乐世界迷惑,不认识、不了解。所以极乐世界在他心里是模模糊糊的,模糊是什么态度?去也好,不去这也很好,想想我们这个世界不错!没认识清楚。世尊为我们介绍极乐世界,留下三部经专门讲极乐世界的,《无量寿经》最详细,净宗概论;《观无量寿经》是偏重方法,十六种不同的方式修净土;《阿弥陀经》最简单、最扼要的就是教你持名念佛,专门介绍极乐世界的。经会念,什么意思不懂,字字句句都这样微妙。
这部《无量寿经》今天三百一十三集,每一集是两个小时,六百二十六个小时了,还没讲到一半。这部经我们这样讲下去,估计大概要一千二百个小时。什么人有一千二百个小时来听这部经?那是多大的福报!这部经用一千多个小时去研究它,来说明它,一般人就不敢轻视净土了。我记得我是第二次到美国,美国有一位同修是美国人,她在纽约大学念书,专攻《华严》,是个女孩子,很聪明。纽约大学跟台湾大学交换学生,所以她有机会到台湾来住半年,在台湾学习,找到了我,我讲《华严经》。她在我图书馆住了几个月,告诉我,劝我到美国弘扬净土宗。美国有禅宗、有密宗,很盛行,没有净土宗,对净土非常陌生,她要我去。我那个时候讲了一部《弥陀经疏钞》,我记得是三百多个小时。如果一天讲一个小时,讲一年,一部《弥陀经》,一般人不敢相信。我们这一部《无量寿经》要讲一千二百个小时,谁相信!
《华严经》我们讲到「十住品」,讲了四千多个小时。真正有耐心听下去,他就尝到法味了,快乐无比;听到不感兴趣,没听懂,那当然枯燥无味。真听懂了,这世间什么样的娱乐他全放下了,这里面的快乐,这还得了!肯定了古人所谓「世味哪有法味浓」,这法味真浓。天上人间那个乐都是世味,跟法味比是不能比的。大乘经教味多浓,尤其是《华严》跟《无量寿经》,永远听不厌,永远学不倦。古人说的「教不倦,学不厌」,这讲老师跟学生,为什么?法喜充满,不亦悦乎。这个里面的乐趣世间人不懂,他们不知道,知道的人乐此无穷,怎么会疲倦?一片光碟,有人能听上几千遍,他没有感觉到枯燥无味,愈听愈有味道,愈听愈有悟处,听到最后真的他开悟了。末法时期得用这种方法,但是这种方法也得要有缘人,没有缘他没有耐心。学一样东西,学个三遍、五遍,行了,我已经学得很不错了,学了三遍、学了五遍了。没用处,他学了一点常识,学了一点皮毛,没有契入。
世出世间法真学,一定要把它搞懂、搞明白,那一遍是不够的。所以在从前难,从前学一部经,听法师讲经,法师讲一遍,不会给你讲第二遍。那怎么办?哪个地方有法师讲经就到哪里去听。唐朝终南山的道宣律师他学《四分律》,《四分律》的分量很大、很长,他一生听了二十遍,哪个地方有人讲他就到哪去听,不容易!现在方便,有录影、有录音,法师讲经把它录下来,我可以不断重复的去听。能不能开悟?能。怎么开悟的?心定了就开悟,不是别的。换句话说,听经是什么?修定,一遍一遍的看,一遍一遍的听,修定。有些人讲话言语听不懂,我在旧金山的时候,有一个同学送我一卷录音带,卡式的,送一卷录音带,倓虚法师在香港佛七当中讲的开示。他是北方人,我听第一遍大概只懂得三成,听第二遍又多懂一些,我听了三十遍,他讲的东西我完全听懂了。所以我学东西一般差不多都是三十遍的样子,不会少於三十遍,有可能多於三十遍,不会少於三十遍。这个《无量寿经》我这一次是第十一次的讲,以前讲过十次,不是讲注解,这次讲注解。遍数不多不行,没有契入进去,没有入这个境界,薰习不够。
学东西,实在讲不要复杂,一部经能帮助你开悟,哪一部经?任何一部经都可以。所以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,这个道理要懂。最怕的是怕学得太多、学得太杂、学得太乱,你这一生不会成就,你所学的全是佛教的知识。圣学,为什么那么样重视戒定慧?这不是释迦牟尼佛讲的,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三世诸佛,没有一个不遵守这个原则的。戒是什么?规矩,你不守规矩你不能入门,守规矩你才能得定。一门深入是规矩,你心是定的,你不是散乱的。一切时、一切处,心都是定的,定久了豁然就开悟。一部经,一部经容易得定,三部四部、十部八部你一生得不了定。为什么?你思想是乱的,你的精神意志不能集中。尤其现在这个社会,诱惑的力量太大,你六根所接触的这个境界都在诱惑你,都在扰乱你,你要是欢喜跟它接触就完了,你这一生与制心一处、与禅定就没有缘,缘就断掉了。没有定,哪来的慧?你一生所学的,用现在人的话说,你可以成为一个佛学家,你可以拿到佛学博士学位,你可以做一个佛学教授,你也能讲得天花乱坠,甚至於你也著作等身,世间名闻利养你可以捞一些,与三昧、与开悟、与了生死出轮回毫不相干。
现在这种学佛的人多,真正依照古大德的方法去修学的人没有了。所以他不能成就,不能成就就是他得不到法喜,他得不到像佛菩萨那样的快乐。古圣先贤的典范,承传到现在不容易,肯死心塌地遵守奉行,没有一个不成就。如果认为这个方法太老了,没有现在科学方法这么活泼,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佛学,佛学变成科学,不是佛法了,这变成世间法。现在学佛真难!我们明了,所以利用网路、利用卫星,跟全世界各个不同地区的有缘同学,他收看网路、收看卫星就是有缘的,我们用这个方法,跟各地同学在一起学习、在一起分享。觉得古圣先贤这些大德的方法还可以学,你就不妨试试看,只要你有决心、有耐心,不改变,那就像古人所说的,七年小成,九年大成,真的,不是假的。
这两句话真的是佛菩萨才能做到,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,能令众生发欢喜心,欢喜他才会接受。「今云现在西方,即随所应度…方便说微妙法也。」阿弥陀佛以这样的善巧方便,在西方极乐世界建立这个大道场,广大无有边际,接引一切众生到这个地方去修行,这是为什么?十方世界、六道众生寿命都不长,短时间你的烦恼习气断不掉,一定是长时间。到极乐世界头一个你所得到的无量寿,永远不老。如果寿命长,老了,老了多辛苦,那还能学吗?不能学了。极乐世界永远年轻,个个都像我们这个世间十几二十岁的人,年轻力壮,你问问他的年岁,不是说几百岁、几千岁,他给你讲他活了几个阿僧只劫,还是那么年轻,还是那么力壮,还是那么样学习,这个机会到哪去找去?只有到极乐世界,除极乐世界找不到第二家。如果你觉得生老病死苦不错,那你就留在娑婆世界,轮回里头慢慢去搞去。你如果觉得这个很辛苦,如果说以自性来讲,这个生老病死那是莫大的羞耻,你本来是佛,怎么会搞成这个样子?知耻近乎勇,我不想干了,回头,回头到极乐世界去。靠我们个人的力量回不了头,阿弥陀佛就帮上你的忙,只要你有回头这个念头,心才一动,信息阿弥陀佛就收到了,他就会加持你,就会帮助你,你就会有缘遇到这个法门。
「因此正是『指方立相,即事而真』之殊胜方便。」这是阿弥陀佛给六道众生的真实利益。指方立相,方是方所,指方是西方,立相是在那里建立极乐世界。极乐世界是事相,极乐世界是道场,是大道场,极乐世界是学校,极乐世界全都是阿弥陀佛的学生,十方世界仰慕阿弥陀佛,真正回头了,希望在这个学校里圆满成就。成就之后,可以说皆是阿弥陀佛的化身,跟阿弥陀佛同心、同愿、同德、同行。即事而真,殊胜方便,殊是特殊、殊胜,殊胜方便。「善导大师剖示其义,谓娑婆众生妄心瀑动。」这瀑动两个字说得好,特别是现在的众生,就像瀑布一样,水流得多急,不但急,而且复杂,乱流。如果你参观过美国跟加拿大边界的大瀑布,你就能感受得到,众生心就像这样的。「指方立相尚未能专注,况无方无相耶?」无方无相是一般大乘上的理论与方法,所以它难。不像净宗,净宗有一定的方向、有一定的目标,只要你专注,你决定能成就,而且成就快。经上讲得很清楚,事上也给我们证实了,就一个方向、一个目标,三年五载决定成就。究竟需要多少时间自己决定,果然是勇猛精进,那就是《弥陀经》上所说的,若一日、若二日、若三日到若七日,肯定成就,那叫精进佛七。不过精进佛七是真放下,有丝毫没有放下就容易著魔,那个麻烦就很大。李老师以前告诉我,他在台中办过两次精进佛七,以后再不敢做了。他告诉我,参加的同学人不多,不超过十个人,主七师精神能够照顾得到;十个人以上,照顾不到,人太多了。其中还有一个著魔了,老师为这个人花了半年的时间把他恢复正常。烦恼没有放下,带著这个东西勇猛精进,麻烦!老师提出这个事情警告我,叫我不可以干这个事情,很危险。人家来参加的时候好好的一个人,七天之后就变成神经病,你对人怎么交代?普通的佛七可以打,它不严格,没关系,精进佛七就怕有这个麻烦。修行不容易!
最稳当的方法还是教,「教」是什么?渐进,它不是那个很勇猛的,慢慢的,一天一天的求进步。放下也是的,一天一天的,点点滴滴的慢慢放。长时间的薰习,自自然然心就清净;心愈清净,这个经义你深入得就愈多,你会看到字字句句无量义,说不尽,这个里头其乐无穷。逐渐逐渐全搞清楚、全搞明白了,我们自己也念佛求往生,就很简单!不难。黄念祖老居士,这个注解完成之后,因为身体不好,年岁也大了,不想再住世了,一心念佛,一天十四万声佛号,六个月,他就走了。这都是示现给我们看的,万缘放下,一心专念,没有一个不往生。
「又《上都仪》云:归命三宝,要指方立相,住心取境,以凡夫系心尚不可得,况离相耶?」这就是说其他法门难,难在什么地方?难在离相。净宗不离相,净宗立相到极乐世界,先是指方立相,求生净土,到极乐世界再离相。所以古人说,「但得见弥陀,何愁不开悟」,我们把开悟这桩事情放在极乐世界,现在专求净土。李老师当年告诉我,大乘佛法终极的目标是明心见性、见性成佛,净土也不例外。净土是什么?到西方极乐世界,目标就是明心见性,现在的目标是一心专念。净宗的殊胜,所以四十八愿重要,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,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转述。愿愿为度众生,愿愿帮助众生一生成就,一切皆作佛,这我们不能不知道。归命三宝这一句看起来容易,真正归命不容易。一般文字上看到皈依,这归命。三宝是觉正净,归是回头,归命是叫我们回头。我们的身命要依靠自性三宝,佛是自性觉,觉而不迷;法是自性正,正而不邪;僧是自性净,净而不染。觉正净是自性三宝,就是我们《无量寿经》的经题,清净,僧宝;平等,平等是正定,正定就平等,法宝;觉是佛宝,我们要把我们的身命转回来依靠清净平等觉,念念不离,处处不离。
净宗比大乘来得方便,因为大乘没有相,离一切相,即一切法,难!净宗有方向,我们念念都想著西方,念念念阿弥陀佛,著相,不是离相。执持名号,执就是执著,持就是保持不要失掉,把别的东西都放下,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,只有《无量寿经》,你要想就想《无量寿经》。想《无量寿经》是什么?是想极乐世界,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必定见佛。所以经不熟你没法子想,你胡思乱想。我一生受持这一部经,我的想是专想,专想极乐世界,专想阿弥陀佛。如果我学习的经典太多、太杂,那你想就乱掉,乱想就错了。佛教我们制心一处,我们这个心是散乱的,不在一处,想东想西,那是什么?轮回心。经论想多也是轮回心,因为它不是一心。一心就是禅定,一心就是三昧,得定才能开慧,慧就见佛,慧就见极乐世界,境界现前,所以说现前当来必定见佛。
一切法从心想生,你想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现前;想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现前。这样才能够平平稳稳取得极乐世界,我们这一生那就有价值了,大功圆满。生到极乐世界得弥陀本愿威神加持,就是阿惟越致菩萨,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阿惟越致菩萨,这不可思议。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身,弥陀四十八愿加持你,你的身是什么身?法性身,你居住的同居土也是法性土,这还得了!不是《金刚经》上讲的世界是一合相、微尘聚,不是那个世界。这样殊胜的果报,就是经上讲的惠以真实利益。我们要不靠阿弥陀佛修到这个境界,要到哪一劫才能成就?遇到阿弥陀佛,没想到这么容易就得到了,那你就晓得这个机会难得。彭际清居士讲的话完全正确,无量劫来稀有难逢的一天,你碰到了。无量劫来稀有难逢,我们今天遇到了,遇到要不把它抓住,不在这成就,你不就冤枉了吗?那你叫真的错了,大错特错!你能够掌握住,你这一生必定圆满成佛,这叫一生成就的佛法,希望我们大家努力。念老所引用的这些经论,全都是祖师大德给我们说的真实语。今天时间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