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解演义 (第二九四集) 2011/02/2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02-039-0294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,第三百五十面第四行,经文看起:
【庄严众行。轨范具足。观法如化。三昧常寂。善护口业。不讥他过。善护身业。不失律仪。善护意业。清净无染。】
这一段是利行,首先讲「轨范具足」,经文只有两句,意思很深。「庄严众行者」,注解里面,「《净影疏》曰:彰行成就」,这个彰就是表现,表彰。「庄严者,福智二严」。我们先说这一句,行是行为,起心动念是意业的行为,就是我们念头在造业,念头造业是起心动念,言语是口业的行为,言语也是在造业,而且造业最多的、最容易的是言语。所以孔夫子教学,他的四科,第一个是德行,第二个就是言语,可见得夫子把言语看得非常重。古人有一句话说「病从口入」,许多的病毒都从饮食里面招来的;「祸从口出」,我们说话不小心得罪人,自己是无心,可是听者有意,他怀恨在心,等待机缘来报复,这是很惨痛的事情。古今中外都有,历史上记载得很多,所以语言不能不谨慎,不能不小心。我们看有德行、有学问、有大成就的人,他们言语少,心地清净,这是涵养的功夫。古人说一句话说,「言多必失」。言语多就是过失,过失里面有许多不当的言论,不应该表达的,招惹祸害。夫子第四个,这前面两种都属於德行,第三个是政事,政事用现在的话说,谋生的技术,我将来要靠这种事业来生活,这叫政事,最后一个叫文学,艺术。你有德行,你物质生活能过得去,这才可以谈到文艺、精神的生活。很简单这四科,这四科是人生必须要学习的。
「庄严众行,轨范具足」是德行。前面这四句,「观法如化,三昧常寂」,这是理,前面两个是事。后面三句,善护三业,第一个就把口业,我们在一般大乘经上看到身口意,身摆到最先,《无量寿经》是把口业摆在最先,这个用意很深!它排列不一样。庄严众行,《净影疏》里面,就是小慧远大师他的注解很简单,但是注得非常好。彰行成就,彰就是表的意思,表行成就。庄严者,福智二严。大乘教里面讲庄严,都是讲福慧,有福有慧,两种庄严。庄严这个字的意思,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讲的真善美。慧呢?还得加一个智慧,真善美慧,这是庄严。众行就是我们生活行为,包括思想、见解、言语、造作。思想见解是心的行为,言语造作是身的行为,口也属於身。三业启动,念头启动,言语造作启动,这种思想、见解、言语、造作,对众生有没有福祉?是不是利益一切众生?这是福。於众生没有利益的,於自己有利益的,那不是福,那是祸。祸福要分清楚,自利而不利他,会带来灾祸。
造作许许多多的不善,看起来现在福报还很大,还挺享受的,《太上感应篇》里面讲得很好,这个现象是什么原因?过去生中所修的大福报,这些大福报在营护,经营护持他,虽造恶业,它还不成熟,他那个福报还没享尽,等到他的福报享尽,这不善的果报都现前了。我们读历史,这些事情记载得很多,这不是假的。细心观察现实的社会,我们看到有很多造作罪业立刻就受报,那是什么?过去生中没有福报,自己过去没有修福德来保护他,所以他很快果报就现前。如果过去修了很大的福报,那个福报就是护佑他,现在虽造恶业,这个恶报不会现前。那就是所谓时辰未到,时辰一到,一切总报,决定逃不过的。这桩事情我们不能不知道。希望同学要真信不疑,得深信,真正深信这桩事情,我们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就会很谨慎。念头才动,我们就想到福慧,自己做这桩事情,是跟自己的情识结合,还是跟智慧结合?智慧就是理智。你的思想是理智的还是感情的,你言语造作要是感情的就会有祸害,理智就不会。在日常生活当中,常常提起,常常来训练,训练自己要理智,不要感情用事,这个重要。
《净影疏》里面「众行」,他举六度这个例子。「檀等一切行也」,就是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,是菩萨行。我们现在修学,净宗同学的五个科目,这是我们三业行为的标准,净业三福、六和敬、戒定慧三学、六度、普贤十愿,是我们净宗同学选择的标准。起心动念不离这个范围,言语造作也不离这个范围,这叫修行。如果违背,你就错了,违背了是六道凡夫行,你离不开六道轮回,在六道里面受报应。如果能够守住这些规矩,这个规矩就是戒律,真能守住,这是菩萨行,这是净土行,方向目标是极乐世界。如果专修净土,与阿弥陀佛心愿圆满的相应,那就是四十八愿,我们早课所念的。弥陀发四十八愿,我也发四十八愿,我跟他一样的发,这么一来,我们的心愿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应,同心同愿,那就肯定在一起,加入阿弥陀佛的行列,决定往生!问题是我们愿不愿意,真愿意,六道十法界这种情执自然就放下了。情执放不下,是往生最严重的障碍。机会难得,一纵即逝,人生苦短,遇到这个机缘非常非常不容易!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「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」,尤其是闻到这部经法,太难得,太稀有!
「意谓:以福与智,庄严布施等度及万行」,修布施是修福,不但修福也修慧,怎么叫修慧?你修福,布施的时候著相是福报,不著相是智慧,福慧全都有了,这个慧是般若智慧。实际上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这五桩都是事,般若是智慧。般若离了事,那是根本智;般若要起作用,一定是跟著事一起起来。所以修布施,不著布施的相,保持心地的清净平等觉,这就是慧。持戒也不著持戒的相,忍辱不著忍辱的相,精进不著精进的相,禅定不执著禅定的相,就开智慧了。禅定要著相还是属於福报,不生智慧,大福报。所以离一切相修一切法,这是般若,这是福慧双修,福慧圆满,所以成佛了。我们在三皈依里念的「皈依佛,二足尊」,这二是什么?一个智慧,一个是福德。足是圆满的意思,佛是福德圆满,智慧圆满,所以称他叫二足尊。「皈依法,离欲尊」,你就晓得修行以什么为枢纽?离欲。这离欲就是要放下执著、放下分别、放下妄想,真的离欲了;情欲放下之后,你的清净平等觉全现前,这叫成佛。清净心现前,你是阿罗汉;平等心现前,你是菩萨;觉而不迷,你成佛。清净平等觉同时现前,你顿超直入,从凡夫证得如来地。这是说法。「皈依僧,众中尊」,这句话是什么意思?众是团体,僧团在所有一切团体里面,佛家团体是四个人以上共同在一起生活工作,这叫团体,一切团体里头最尊最贵,为什么?他有福,他有慧,福是持戒、利生,慧是不著相,心地永远是清净平等,所以叫和合僧团。僧团里面和谐,僧团里面亲密,别的团体不能比。世间基本的团体是家庭,父母、兄弟姊妹一家人,虽然一家人很和睦,相亲相爱,互助合作,他没有慧,这一家人的团结是团结在亲情之下;而佛的僧团,是团结在智慧之下。
《无量寿经》上所讲的真实智慧、真实之际,是僧团的体,理体。真实智慧,这是僧众在一起团结最重要的一个理念。真实的利益,那是彼此关怀、彼此照顾、互助合作,做出榜样教化众生。榜样就是下面所说的「观法如化,三昧常寂」,这是智慧,定慧,后面是口业、身业、意业,做出好样子给人看。这种僧团世界上能出一个,众生就有福了。几个人?四个人。四个人真正把这两行经文落实做到了,你就保佑全世界。科学家要求的是全世界人口百分比,全世界人口总数百分之一的平方根,还要八千多人。佛教讲的四个人,四个人真正把这一段经文,总共只有十句,这十句圆圆满满做到,四个善人,所谓是邪不胜正,这四个正知正见的他得一切诸佛的护念,得一切善神的拥护,他居住在这个地方,这个地方就不会有灾难。我们出家的同修肯发心吗?你要真肯发心,你是菩萨再来,你来救苦救难,四个人,真正的僧团,这不是假的。非常可惜,我们现在困难在哪里?一个人都有矛盾,自己跟自己都不和谐,怎么能跟别人和谐?两个人住在一起都要打架,都要闹意见,怎么能跟四个人和睦。为什么不能?这十句没做到!这十句真正做到,问题就解决了。换句话说,我们今天没修福、没修智慧,所以我们的行不是庄严,是庄严的反面,我们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在造罪业。心不清净,怎么能给别人做好样子,轨范是好样子,具足是圆满的好样子,我们哪一桩能做别人的好样子?什么人能够做到?底下两句做到,你就做到了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观法如化,看破了,三昧常寂,放下了,你看这两句话,看破、放下,然后你的三业就是轨范具足,后面的六句。所以福慧庄严,六度万行。
「《唯识述记七》」,第七卷「曰:善资粮者,福智二严」,法相唯识家所说的。资粮,一个旅行的人必须要具足的,资是你带的财物,你带的钱,粮是你带的粮食,你出去旅行没有钱、没有粮食,你就不能生存。古代的社会跟现在不一样,现在的社会可以不要带粮食,为什么?餐馆很多,旅馆也很多,只要有钱吃住都能解决问题,这从前不行,从前没有旅馆,没有饭店,有的时候带钱,自己没有带粮食,那就得挨饿。所以从前旅行一定要带粮食,短的距离带干粮,要是远行的,要走三天以上的,那一定要带米。我们小时候逃难干过的,要背个米袋子,那个米袋子是长长的,里面放米,套在脖子上。学生逃难跟行军没有两样,每个人都要背一袋米,到地方可以煮饭吃,菜随地找一点,这样能活得下去。菩萨要成佛,这条道路很远,什么是他的资粮?福慧是资粮,菩萨不能不懂得修福,不能不知道修慧,福智二严,这是善资粮者。
「《涅盘经廿七》曰:二种庄严:一者智慧,二者福德」,你看经论上处处佛都说,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。六波罗蜜前面五条是福德,后面一条是智慧,福中有慧,慧中有福,会修的人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无不是智慧,无不是福德。为什么?利他的,都是利益众生,没想到自己,没想到自己是智慧,念念想到别人这是福德。「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,则知佛性」,知佛性是什么意思?明心见性。具足如是二庄严者,就是具足六波罗蜜,菩萨所修的这六科目他都圆满,圆满就成佛,这个圆满里头最重要是智慧。诸位要记住,智慧就是看破放下,真正看破放下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,一天都不舍弃,不是说看破放下这都不要了,天天照干,真修福德了,虽天天照干,心里痕迹都不著,这是智慧,这般若智慧。智慧不碍福报,福报不碍智慧,一而二,二而一,这菩萨行。所以,放得下、提得起,提得起是利生,放得下是自利,自利要放下,利生要提起,这叫大慈大悲,这是菩萨。统统放下了不利生,这是小乘,这是阿罗汉,菩萨放下之后他又提起。
「又《探玄记三》曰:庄严有二义:一是具德义,二交饰义」,具德就是福德,交饰就是智慧。「故知庄严众行者,表一一行中悉是从性起修、全修在性也」。前面讲佛性,佛性就是般若波罗蜜多,佛性就是自性本具的智慧,世尊在《华严经》上说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。佛性,单从智慧这一方面说,称为佛性;要是完全整个的把德相都包括在里面,一般讲法性,法的范围大,里面包含智慧、德能、相好。所以一一行中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是从性起修,都是佛性,佛性在起作用;全修在性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全都回归自性,这是什么行?这是大乘佛行,菩萨行亦如是,但是没有圆满,圆满是佛行。「故《净影疏》谓庄严众行,是彰明所行成就也。」这个话说得很好,很难得,庄严众行是所行成就,圆满的成就。也就是说,这种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是自性里面的自然流露,一丝毫勉强都没有,一丝毫意思都没有,自自然然本来就是这个样子,这样子是什么?十善、三皈、五戒、六度、十愿、万行,本来就是,没有加一丝毫勉强,释迦牟尼佛一生四十九年所表演给我们看的就是。在中国过去,各个宗派的祖师大德,他们表演给我们看的也是。我们净宗最近的一位祖师,第十三代印光大师,大师的全集这几年出版了,我们细细去读诵,你看大师一生的行谊是不是庄严众行、轨范具足?他做到了,所行成就,就是做到了。
众行的根本,这一点要注意,如果不知道根本,你就做不到,发心想学学不像,众行根本是什么?世尊般涅盘前两句话,「以戒为师,以苦为师」,这两条做不到,庄严众行你就做不到。我们今天最艰难的是这个事情,为什么在家不能成圣,出家不能成佛?原因就在此地!不能吃苦、不能持戒,五戒十善都做不到,这叫根本大戒。贤首国师在《华严妄尽还源观》上提出的四德,性德。我们没有这根本,所以四条都没有。第一个「随缘妙用」,随缘我们能做到,妙用没有,我们是随缘造业,随善缘造善业,随恶缘造恶业。「威仪有则」,那就是庄严众行,就是轨范具足,我们不足以做别人榜样。真正佛弟子,起心动念的时候会想一想,我这个念头能给别人做样子吗?我的话说出去了,我的一举一动,世间人都学我,这世界像什么样子,时时刻刻反省检点。实在不行,你才知道老太婆了不起,她什么都不懂,但是她的心跟佛心完全相应,她一天到晚就是一句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,什么都没有。无论你什么样的人跟她见,她都对你恭恭敬敬阿弥陀佛,心口一如,一个杂念都没有,你问她什么,她什么都不知道,真叫头脑简单,生活简单,有得吃很好,没得吃也很好,从来不想这个事情,只想阿弥陀佛,这个人临终往生极乐世界品位很高,不是一般人能够相比。她走的时候预知时至,自在往生,她不生病,没有老苦、没有病苦,也没有死苦,能比得上吗?李老师当年在世常常用这个来勉励我们,他自己说,他一生想学阿公、阿婆学不像,不容易学,为什么?没有真正看破,没有真正放下,你就学不像。真看破,彻底放下了,世间尘缘真的了了,身心清净,一句弥陀,这个人是了不起的人。难得黄忠昌给我们做了示范,三十几岁的年轻人,他往生了,两年十个月,预知时至,没有病苦。什么人能跟他比?大圣大贤,不是普通人。
「轨范者,轨则与模范也」,轨则就是规则,规矩、原则,模范。「又轨者,法则也。范者,法也,常也。由於所行皆具福智,故所说所教皆成轨则,所行所示为众模范,故云轨范。悉是常法,无可变易,无所欠少,故曰:轨范具足」。有法则,也就是说有原则、有轨道可以遵循,思想言行决不越轨,像火车在铁道上走,不会出轨的。菩萨两条轨道就是福德跟智慧,这是两条轨道,福德是利益众生,智慧是一尘不染。世间人无论做什么,他有企图,他有他的目的,总不外乎名闻利养。佛子没有,真正修行人,国家帝王给他有封号,他有没有感觉光荣?没有。我跟章嘉大师三年,清朝封他为国师,到民国政府给他也有封号。他老人家告诉我,这是不得已勉强接受,心里真有这个?没有。外面人看到他地位很高,不敢去见他,其实平易近人,他很喜欢跟大众接触。人家一看到是国师,不敢去见他,真叫冤枉。我们要记住,释迦牟尼佛一生没封号,他的学生当中,经典上看到的,十六位大国王都是他的皈依弟子,他是名符其实的国师,但是他没有这个封号。为什么?他不愿意做这个榜样,免得后面的学生争名逐利,他老人家不开这个头。这是真实智慧,真实利益,这才是最好的榜样,轨范具足。
我在澳洲,十年前学校要送我这个学位,聘请我做教授,当时我拒绝了,你请我来讲演、上课我会来,我不需要这些头衔。校长告诉我,希望我能代表学校参加联合国的和平会议,做出一点贡献。联合国邀请的这些人,他要头衔,他们邀请的人都是有学位的,都是有教授身分的,我们是这样不得已答应他的,没有感觉得这是荣耀。记住,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连这个世界都是假的,这个虚名有什么意思?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有时候有一定用处,那就是对弘法利生带来一点方便。现在有同学也是发心弘法利生,甚至於发心将来想出家。他现在干什么?他现在在念博士学位,我说:为什么?有博士学位将来弘法方便,这出家人是博士。钟茂森拿博士学位的时候没想出家,人家看到钟茂森将来会出家,有博士学位,他也准备出家,赶快去拿个博士学位,那就没有必要。这是什么?名闻利养没放下,没有放下,它障碍菩提,这个不能不知道。世间事有人干,我何必去干?没有这个必要。真正没有人干,那是义不容辞,有这个缘,你一定要去干,你不去干你就没有慈悲心。真实智慧处理问题正确,人要有实德,要有实学,别人自然会尊敬你,不需要这些名义;没有实德,没有实学,再多的博士头衔人家还是不尊重你。有,我见到过,一生当中有三、四十个博士学位,在社会上大家并不尊重他。我认为那也是菩萨示现,说明什么?这个不重要,重要是你真正的德行。他甚至於比不上一个老太婆,念阿弥陀佛的老太婆,人家见她尊重,知道她是一尊佛,她一定会成就。你拿到再多的博士学位,你还要搞六道轮回,那有什么意思?
轨则、模范,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这自己走的,我一个方向,一个目标,永恒不变。我这条路走成功了,我的目的达到,目的在见阿弥陀佛,方向在西方极乐世界,我往生见佛了,大家就相信了。三转法轮,为一切众生作证转,我给你做榜样,那么这样子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福慧双全。你去问老太婆,她什么都不知道,她只晓得恭恭敬敬给你作揖,给你问讯,回答你的话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福慧具足,这还得了!这种人你不恭敬,你恭敬什么人?你所行的没有离开福慧,你所教的自自然然就是规矩,自自然然跟性德就相应。你所表现的是你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,就是一般人的模范、榜样,每天干这个事情是常法,我每天工作是什么?一样的,没有变化。释迦牟尼佛首先表演给我们看的,佛陀的自行就是入定,出了定就是教学。有人向他请教他出定,他所教的写成文字就是经典。他当时在讲的时候,他没有讲稿,他也没有任何材料,随口而出,记录下来是最好的文章。这是学问,学问从哪里来的?从德行来的,身心没有恶念,没有邪行。佛陀只有三桩事情,每天就这三桩事情,不是在讲经,就是入定,再一个就是去托钵,就这么简简单单的生活过了六十年。四十九年教学,十二年学习,六十年。三十岁开悟之后,这个末后的四十九年,我们看起来这个生活太呆板,这种生活有什么意思?这个生活里头大乐,一般人尝不到。
祖师大德们在没出名,修学过程当中也很简单。你看在寺庙里面,讲从前不是现在。从前在寺庙里修行,早晚课之外,早晚课是共同的,专门学一部经论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。他不是在读经,他就是在讲学。求学过程当中,每天如果讲一个小时,一个小时至少要十个小时去准备,去备课。他要专心,专心就是修定,阅读经文就是智慧。有人备课是很简单的,不要找很多参考资料,就这一部经,在讲经之前,他把它念个几十遍,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,就这个意思。不懂的地方怎么样?念过去不讲解,念没错,讲会讲错,念哪里会有错?一门深入,这一部经讲完的时候从头再讲,听众不一样。跟你来学,来听你讲经的,这一部经讲完了,离开了,后面那一批又来了。人数不拘,两个、三个都好,我来讲给你听,完全是从自性里流出来的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你愈熟悉,意思愈明显,这么来的,不需要找这些参考资料。这就是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,慧开了之后跟你讲。古大德用的方法跟现在人不一样,这些方法全从释迦牟尼佛那里学来的,古人哪有那么多参考书?那时候没印刷,书都是手抄的。世尊当年在世的时候,根本就没有书籍,经典是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弟子们结集的。那我们就能想到,释迦佛当年在世的这些弟子,他们的学习除了听经之外,也有研究讨论、心得分享,没参考资料。参考资料只是能够记得什么?佛去年在哪里讲,前年在哪里讲的,拿来做印证,如此而已。愈简单还愈有效果。现在这一大堆资料摆在旁边的时候,把自己头脑搞乱掉,什么都学不到。
我们在台中那时候学经教,老师规定参考的注解只能选一种,为什么?你不乱,你的思想脉络是一条线。你找两个人的参考书,他两个人的想法不一样,讲法也不一样,你无所适从;三种参考书就是三叉路口,四种参考书就是十字街头,你学不到东西,这个道理要懂。那我们想古人这个原则,古圣先贤都是从这个路走出来的。他们怎么会有那么大的成就?我们今天资料比他丰富一百倍都不止,为什么跟人家相比,他的百分之一我们都做不到。我们的智慧不如他吗?不见得。我们的德能不如他吗?也不见得,为什么差距这么大?方法错了,用心不一样。古人的心是真诚的,没有自利的心,也就是没有为自己的心。今人自利的心太重,对自己名闻利养没有好处的不要,可以取得名利的才学。所以心不诚、心不敬,真的好东西他也学不会,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我们真想成就,头一个对佛菩萨相不相信?有没有怀疑?我这一生,告诉诸位,读的书不多,搜集的书很多,是提供给大家用的。我不要这东西,我今天讲一样东西就要这一样东西。这一次跟诸位在一起学习《无量寿经》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,我的参考资料只有四种,一种是《中文大辞典》,一个是《佛学辞典》,一个是《三藏法数》,再一本是《教乘法数》,就这四样东西。他在这里面引用的好多东西,我不会去找原本去查,太累了!我查什么?《三藏法数》,大多数《三藏法数》里统统都有,《佛学大辞典》都有,不多,很简单。真正遇到障碍、遇到困难,一切放下去拜阿弥陀佛,拜上三百拜好像就知道了,就明白了。这李老师告诉我的,求感应,诚心诚意求三宝加持。
所以这要真正有福有智,这两个字太重要了。福是利他,慧是不自利,不求自利就是慧,你真放得下。自利里头对自己伤害最大的,名闻利养,这是伤害最严重,最大的,我们名闻利养要送给别人。我年岁大了,不定什么时候要走,我走不能让银行还有存款,将来人家骂我。这些钱十方供养的,怎样把它消掉?我很有办法消。前年,商务印书馆再版《四库全书》,我订了一百套,一套五万美金,他给我最优惠的价钱,一百套五百万美金。去年,我向世界书局订《四库荟要》两百套,一万套《群书治要》,一万套《国学治要》,这个合起来大概也是五百万美金。一千万美金就消掉,就没有钱了。这个书是为中国传统文化做的一点贡献。我不读这些东西,我也不看这个东西,我现在念阿弥陀佛求往生。提供给真正有心的年轻人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中国传统的这些学术,儒家、道家的,是佛法的基础。隋唐时代,诸位都知道,我讲过很多次,祖师大德放弃小乘,用儒跟道来代替,所以儒道是大乘的基础,是大乘的根,没有儒道这个根就没有大乘,这个不能不知道。
《全书》跟《荟要》是中国的国宝,是中国五千年文化最重要的丛书,这两套丛书。我印了之后,目标是送每一个国家的图书馆、大学,提供他们做参考。分量太大,从哪里学起?古人已经都想到了。我想那些人不是普通人,佛菩萨再来,我们心里想的他都给我们做好了。《国学治要》是《四库》的入门,他从《四库》里节录下来的最好的、最重要的精华,经部里面选了一册,史部里头也选一册,子部里头有两册,集里面有三册,集的分量最大,属於文学,有文、有诗、有词,这个三册。我叫它做「小四库」,从这部书里头你认识了《四库全书》,你跟它有感情,你想研究它你就知道门路,你想研究某一方面的,你再去专攻。这部书非常有价值,大概在四、五月之前就可以全部印好。
我这个做法完全是留给后人,我自己连边都不沾。《荟要》里面它五十卷缺了三卷,它《左传》三卷缺上卷,《汉书》它有八卷,缺头尾,头是本纪,尾是列传。我想找一点时间把缺的地方把它补出来,补出来不必放进去,做一个附册,做个附册提供给大家做参考,别的事不干了。我现在每天大概读书有四个小时,跟大家在这里分享也四个小时,其他的时间念佛、拜佛。我的生活很简单,各种外面的活动我都不参与了,家里面的活动我也不参与,生活愈简单愈好。学佛应该如此,在现前这个时代,悉是常法,无可变易,无所欠少,我们今天的生活非常简单,这叫轨范具足。世尊当年在世,他老人家所做的示范都在经典里面,我们要多观察、多去体会,肯定是最好的榜样,菩萨祖师大德所不及。我们虽然做不到,要心向往之,我们才是如来真实的弟子。
我们再看第二段,「观法如化者,观一切皆如幻化也」,下面分开来讲,「观者,智之别名」。所以在佛门里很少看到研究,为什么?研究是用识,不是用智,研究是用分别心,用第六意识。观不是的,观是用智慧,智慧要怎样?离心意识,所以佛家讲参,不叫研究叫参究,究就是明了,怎么明了的?参明了的,不是研明了的。离心意识,心是阿赖耶,阿赖耶落印象。我们今天讲记性、记忆,记忆是阿赖耶,阿赖耶里面落谢的种子,这就是记忆。这是心,妄心,不是真心。意是末那,末那是执著,第六意识是分别,离心意识就是不用分别、不用执著、不落印象,这叫参。禅要参,参禅;学也要参,参学。我们今天没有用参字,我们还是研,研来研去,无论研多久,它的结果都是知识,不是智慧,这个要懂,知识边的事情跟智慧不相干。如果要用参,那是智慧,参它会开悟,小悟、大悟、大彻大悟,它会开悟。特别是学大乘的人不能不知道,你要不知道你错用了心,错用了心搞来搞去没离开六道,还在六道里头绕圈子,永远离不开烦恼。研里头有烦恼,参远离烦恼,生智慧不生烦恼。这个你要是真会了,在日常生活当中,对人、对事、对物,没有执著,没有分别,不落印象,那你真正是庄严众行,轨范具足。
如果你还要是用心意识,天天用它,其实讲心意识用成习惯了,不知不觉都用它,你生生世世用到今天,你能把它甩掉吗?难!你如果没有遇到真善知识,善知识把这桩事情讲清楚、讲明白,你听懂得了,你觉悟了,才真正知道我过去所学的错了,为什么没进步?现在我真的要放下。开始放下,没有办法完全放下,放下几分之几,好!放下一分有一分的好处,放下两分有两分的好处。妄中有真,我起心动念百分之九十九是妄,还有一念是真的,那就很可贵。希望你这个真的年年增长,明年有二、三分,后年有五、六分,那就很可贵。真妄如果能达到对比,一半一半,你就有信心成就。学著用真心不用妄心,但是在现实的社会里面,用真心好像处处都吃亏,你要不怕,这个就是世尊所讲的「以苦为师」。你不怕吃亏,不怕上当,不怕吃苦,你一直走下去,最后怎么样?苦尽甘来,你开悟了,你成佛、成菩萨了。不但自己超越十法界,你也真正利益一些有缘众生,他从你身上看到真正的佛法,他们也学到了。
这些事情是好事,但是也不要放在心上,永远让心清净,永远让心平等,你的心行跟道相应、跟性德相应。然后你再看这部经,学东西不要多,这一部就够了,你会在这部经上看到无量义。看到无量义,你才能依教修行,你才能得法喜充满,你的信心、愿心才真正是坚定不移,不变了。你对於一生的成就你就非常有把握,你不会再怀疑。持戒、吃苦没有白学,你会感谢佛陀,佛陀真的救了我,大乘无比殊胜的利益你真得到了。你真正看到一切法如幻如化,你能看到这个是你智慧开了,智慧没有开,烦恼习气看这个世间都是真的,这个可爱,那个可恨,你的心被染污,你的心不平,染污就不清净,分别就不平等。要晓得清净平等是真心,染污不平是妄心。你慢慢在转,转阿赖耶成大圆镜智,不知不觉在那里转,换句话说,不知不觉你在转凡成圣,脱胎换骨。这就是一般人讲的改邪归正,这多快乐,这是多么大的喜事!在我们这一生当中圆满,而且怎么样?要快速的圆满,顿舍、顿悟、顿超、顿证,总在一念之间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,第三百五十面第四行,经文看起:
【庄严众行。轨范具足。观法如化。三昧常寂。善护口业。不讥他过。善护身业。不失律仪。善护意业。清净无染。】
这一段是利行,首先讲「轨范具足」,经文只有两句,意思很深。「庄严众行者」,注解里面,「《净影疏》曰:彰行成就」,这个彰就是表现,表彰。「庄严者,福智二严」。我们先说这一句,行是行为,起心动念是意业的行为,就是我们念头在造业,念头造业是起心动念,言语是口业的行为,言语也是在造业,而且造业最多的、最容易的是言语。所以孔夫子教学,他的四科,第一个是德行,第二个就是言语,可见得夫子把言语看得非常重。古人有一句话说「病从口入」,许多的病毒都从饮食里面招来的;「祸从口出」,我们说话不小心得罪人,自己是无心,可是听者有意,他怀恨在心,等待机缘来报复,这是很惨痛的事情。古今中外都有,历史上记载得很多,所以语言不能不谨慎,不能不小心。我们看有德行、有学问、有大成就的人,他们言语少,心地清净,这是涵养的功夫。古人说一句话说,「言多必失」。言语多就是过失,过失里面有许多不当的言论,不应该表达的,招惹祸害。夫子第四个,这前面两种都属於德行,第三个是政事,政事用现在的话说,谋生的技术,我将来要靠这种事业来生活,这叫政事,最后一个叫文学,艺术。你有德行,你物质生活能过得去,这才可以谈到文艺、精神的生活。很简单这四科,这四科是人生必须要学习的。
「庄严众行,轨范具足」是德行。前面这四句,「观法如化,三昧常寂」,这是理,前面两个是事。后面三句,善护三业,第一个就把口业,我们在一般大乘经上看到身口意,身摆到最先,《无量寿经》是把口业摆在最先,这个用意很深!它排列不一样。庄严众行,《净影疏》里面,就是小慧远大师他的注解很简单,但是注得非常好。彰行成就,彰就是表的意思,表行成就。庄严者,福智二严。大乘教里面讲庄严,都是讲福慧,有福有慧,两种庄严。庄严这个字的意思,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讲的真善美。慧呢?还得加一个智慧,真善美慧,这是庄严。众行就是我们生活行为,包括思想、见解、言语、造作。思想见解是心的行为,言语造作是身的行为,口也属於身。三业启动,念头启动,言语造作启动,这种思想、见解、言语、造作,对众生有没有福祉?是不是利益一切众生?这是福。於众生没有利益的,於自己有利益的,那不是福,那是祸。祸福要分清楚,自利而不利他,会带来灾祸。
造作许许多多的不善,看起来现在福报还很大,还挺享受的,《太上感应篇》里面讲得很好,这个现象是什么原因?过去生中所修的大福报,这些大福报在营护,经营护持他,虽造恶业,它还不成熟,他那个福报还没享尽,等到他的福报享尽,这不善的果报都现前了。我们读历史,这些事情记载得很多,这不是假的。细心观察现实的社会,我们看到有很多造作罪业立刻就受报,那是什么?过去生中没有福报,自己过去没有修福德来保护他,所以他很快果报就现前。如果过去修了很大的福报,那个福报就是护佑他,现在虽造恶业,这个恶报不会现前。那就是所谓时辰未到,时辰一到,一切总报,决定逃不过的。这桩事情我们不能不知道。希望同学要真信不疑,得深信,真正深信这桩事情,我们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就会很谨慎。念头才动,我们就想到福慧,自己做这桩事情,是跟自己的情识结合,还是跟智慧结合?智慧就是理智。你的思想是理智的还是感情的,你言语造作要是感情的就会有祸害,理智就不会。在日常生活当中,常常提起,常常来训练,训练自己要理智,不要感情用事,这个重要。
《净影疏》里面「众行」,他举六度这个例子。「檀等一切行也」,就是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,是菩萨行。我们现在修学,净宗同学的五个科目,这是我们三业行为的标准,净业三福、六和敬、戒定慧三学、六度、普贤十愿,是我们净宗同学选择的标准。起心动念不离这个范围,言语造作也不离这个范围,这叫修行。如果违背,你就错了,违背了是六道凡夫行,你离不开六道轮回,在六道里面受报应。如果能够守住这些规矩,这个规矩就是戒律,真能守住,这是菩萨行,这是净土行,方向目标是极乐世界。如果专修净土,与阿弥陀佛心愿圆满的相应,那就是四十八愿,我们早课所念的。弥陀发四十八愿,我也发四十八愿,我跟他一样的发,这么一来,我们的心愿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应,同心同愿,那就肯定在一起,加入阿弥陀佛的行列,决定往生!问题是我们愿不愿意,真愿意,六道十法界这种情执自然就放下了。情执放不下,是往生最严重的障碍。机会难得,一纵即逝,人生苦短,遇到这个机缘非常非常不容易!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「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」,尤其是闻到这部经法,太难得,太稀有!
「意谓:以福与智,庄严布施等度及万行」,修布施是修福,不但修福也修慧,怎么叫修慧?你修福,布施的时候著相是福报,不著相是智慧,福慧全都有了,这个慧是般若智慧。实际上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这五桩都是事,般若是智慧。般若离了事,那是根本智;般若要起作用,一定是跟著事一起起来。所以修布施,不著布施的相,保持心地的清净平等觉,这就是慧。持戒也不著持戒的相,忍辱不著忍辱的相,精进不著精进的相,禅定不执著禅定的相,就开智慧了。禅定要著相还是属於福报,不生智慧,大福报。所以离一切相修一切法,这是般若,这是福慧双修,福慧圆满,所以成佛了。我们在三皈依里念的「皈依佛,二足尊」,这二是什么?一个智慧,一个是福德。足是圆满的意思,佛是福德圆满,智慧圆满,所以称他叫二足尊。「皈依法,离欲尊」,你就晓得修行以什么为枢纽?离欲。这离欲就是要放下执著、放下分别、放下妄想,真的离欲了;情欲放下之后,你的清净平等觉全现前,这叫成佛。清净心现前,你是阿罗汉;平等心现前,你是菩萨;觉而不迷,你成佛。清净平等觉同时现前,你顿超直入,从凡夫证得如来地。这是说法。「皈依僧,众中尊」,这句话是什么意思?众是团体,僧团在所有一切团体里面,佛家团体是四个人以上共同在一起生活工作,这叫团体,一切团体里头最尊最贵,为什么?他有福,他有慧,福是持戒、利生,慧是不著相,心地永远是清净平等,所以叫和合僧团。僧团里面和谐,僧团里面亲密,别的团体不能比。世间基本的团体是家庭,父母、兄弟姊妹一家人,虽然一家人很和睦,相亲相爱,互助合作,他没有慧,这一家人的团结是团结在亲情之下;而佛的僧团,是团结在智慧之下。
《无量寿经》上所讲的真实智慧、真实之际,是僧团的体,理体。真实智慧,这是僧众在一起团结最重要的一个理念。真实的利益,那是彼此关怀、彼此照顾、互助合作,做出榜样教化众生。榜样就是下面所说的「观法如化,三昧常寂」,这是智慧,定慧,后面是口业、身业、意业,做出好样子给人看。这种僧团世界上能出一个,众生就有福了。几个人?四个人。四个人真正把这两行经文落实做到了,你就保佑全世界。科学家要求的是全世界人口百分比,全世界人口总数百分之一的平方根,还要八千多人。佛教讲的四个人,四个人真正把这一段经文,总共只有十句,这十句圆圆满满做到,四个善人,所谓是邪不胜正,这四个正知正见的他得一切诸佛的护念,得一切善神的拥护,他居住在这个地方,这个地方就不会有灾难。我们出家的同修肯发心吗?你要真肯发心,你是菩萨再来,你来救苦救难,四个人,真正的僧团,这不是假的。非常可惜,我们现在困难在哪里?一个人都有矛盾,自己跟自己都不和谐,怎么能跟别人和谐?两个人住在一起都要打架,都要闹意见,怎么能跟四个人和睦。为什么不能?这十句没做到!这十句真正做到,问题就解决了。换句话说,我们今天没修福、没修智慧,所以我们的行不是庄严,是庄严的反面,我们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在造罪业。心不清净,怎么能给别人做好样子,轨范是好样子,具足是圆满的好样子,我们哪一桩能做别人的好样子?什么人能够做到?底下两句做到,你就做到了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观法如化,看破了,三昧常寂,放下了,你看这两句话,看破、放下,然后你的三业就是轨范具足,后面的六句。所以福慧庄严,六度万行。
「《唯识述记七》」,第七卷「曰:善资粮者,福智二严」,法相唯识家所说的。资粮,一个旅行的人必须要具足的,资是你带的财物,你带的钱,粮是你带的粮食,你出去旅行没有钱、没有粮食,你就不能生存。古代的社会跟现在不一样,现在的社会可以不要带粮食,为什么?餐馆很多,旅馆也很多,只要有钱吃住都能解决问题,这从前不行,从前没有旅馆,没有饭店,有的时候带钱,自己没有带粮食,那就得挨饿。所以从前旅行一定要带粮食,短的距离带干粮,要是远行的,要走三天以上的,那一定要带米。我们小时候逃难干过的,要背个米袋子,那个米袋子是长长的,里面放米,套在脖子上。学生逃难跟行军没有两样,每个人都要背一袋米,到地方可以煮饭吃,菜随地找一点,这样能活得下去。菩萨要成佛,这条道路很远,什么是他的资粮?福慧是资粮,菩萨不能不懂得修福,不能不知道修慧,福智二严,这是善资粮者。
「《涅盘经廿七》曰:二种庄严:一者智慧,二者福德」,你看经论上处处佛都说,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。六波罗蜜前面五条是福德,后面一条是智慧,福中有慧,慧中有福,会修的人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无不是智慧,无不是福德。为什么?利他的,都是利益众生,没想到自己,没想到自己是智慧,念念想到别人这是福德。「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,则知佛性」,知佛性是什么意思?明心见性。具足如是二庄严者,就是具足六波罗蜜,菩萨所修的这六科目他都圆满,圆满就成佛,这个圆满里头最重要是智慧。诸位要记住,智慧就是看破放下,真正看破放下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,一天都不舍弃,不是说看破放下这都不要了,天天照干,真修福德了,虽天天照干,心里痕迹都不著,这是智慧,这般若智慧。智慧不碍福报,福报不碍智慧,一而二,二而一,这菩萨行。所以,放得下、提得起,提得起是利生,放得下是自利,自利要放下,利生要提起,这叫大慈大悲,这是菩萨。统统放下了不利生,这是小乘,这是阿罗汉,菩萨放下之后他又提起。
「又《探玄记三》曰:庄严有二义:一是具德义,二交饰义」,具德就是福德,交饰就是智慧。「故知庄严众行者,表一一行中悉是从性起修、全修在性也」。前面讲佛性,佛性就是般若波罗蜜多,佛性就是自性本具的智慧,世尊在《华严经》上说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。佛性,单从智慧这一方面说,称为佛性;要是完全整个的把德相都包括在里面,一般讲法性,法的范围大,里面包含智慧、德能、相好。所以一一行中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是从性起修,都是佛性,佛性在起作用;全修在性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全都回归自性,这是什么行?这是大乘佛行,菩萨行亦如是,但是没有圆满,圆满是佛行。「故《净影疏》谓庄严众行,是彰明所行成就也。」这个话说得很好,很难得,庄严众行是所行成就,圆满的成就。也就是说,这种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是自性里面的自然流露,一丝毫勉强都没有,一丝毫意思都没有,自自然然本来就是这个样子,这样子是什么?十善、三皈、五戒、六度、十愿、万行,本来就是,没有加一丝毫勉强,释迦牟尼佛一生四十九年所表演给我们看的就是。在中国过去,各个宗派的祖师大德,他们表演给我们看的也是。我们净宗最近的一位祖师,第十三代印光大师,大师的全集这几年出版了,我们细细去读诵,你看大师一生的行谊是不是庄严众行、轨范具足?他做到了,所行成就,就是做到了。
众行的根本,这一点要注意,如果不知道根本,你就做不到,发心想学学不像,众行根本是什么?世尊般涅盘前两句话,「以戒为师,以苦为师」,这两条做不到,庄严众行你就做不到。我们今天最艰难的是这个事情,为什么在家不能成圣,出家不能成佛?原因就在此地!不能吃苦、不能持戒,五戒十善都做不到,这叫根本大戒。贤首国师在《华严妄尽还源观》上提出的四德,性德。我们没有这根本,所以四条都没有。第一个「随缘妙用」,随缘我们能做到,妙用没有,我们是随缘造业,随善缘造善业,随恶缘造恶业。「威仪有则」,那就是庄严众行,就是轨范具足,我们不足以做别人榜样。真正佛弟子,起心动念的时候会想一想,我这个念头能给别人做样子吗?我的话说出去了,我的一举一动,世间人都学我,这世界像什么样子,时时刻刻反省检点。实在不行,你才知道老太婆了不起,她什么都不懂,但是她的心跟佛心完全相应,她一天到晚就是一句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,什么都没有。无论你什么样的人跟她见,她都对你恭恭敬敬阿弥陀佛,心口一如,一个杂念都没有,你问她什么,她什么都不知道,真叫头脑简单,生活简单,有得吃很好,没得吃也很好,从来不想这个事情,只想阿弥陀佛,这个人临终往生极乐世界品位很高,不是一般人能够相比。她走的时候预知时至,自在往生,她不生病,没有老苦、没有病苦,也没有死苦,能比得上吗?李老师当年在世常常用这个来勉励我们,他自己说,他一生想学阿公、阿婆学不像,不容易学,为什么?没有真正看破,没有真正放下,你就学不像。真看破,彻底放下了,世间尘缘真的了了,身心清净,一句弥陀,这个人是了不起的人。难得黄忠昌给我们做了示范,三十几岁的年轻人,他往生了,两年十个月,预知时至,没有病苦。什么人能跟他比?大圣大贤,不是普通人。
「轨范者,轨则与模范也」,轨则就是规则,规矩、原则,模范。「又轨者,法则也。范者,法也,常也。由於所行皆具福智,故所说所教皆成轨则,所行所示为众模范,故云轨范。悉是常法,无可变易,无所欠少,故曰:轨范具足」。有法则,也就是说有原则、有轨道可以遵循,思想言行决不越轨,像火车在铁道上走,不会出轨的。菩萨两条轨道就是福德跟智慧,这是两条轨道,福德是利益众生,智慧是一尘不染。世间人无论做什么,他有企图,他有他的目的,总不外乎名闻利养。佛子没有,真正修行人,国家帝王给他有封号,他有没有感觉光荣?没有。我跟章嘉大师三年,清朝封他为国师,到民国政府给他也有封号。他老人家告诉我,这是不得已勉强接受,心里真有这个?没有。外面人看到他地位很高,不敢去见他,其实平易近人,他很喜欢跟大众接触。人家一看到是国师,不敢去见他,真叫冤枉。我们要记住,释迦牟尼佛一生没封号,他的学生当中,经典上看到的,十六位大国王都是他的皈依弟子,他是名符其实的国师,但是他没有这个封号。为什么?他不愿意做这个榜样,免得后面的学生争名逐利,他老人家不开这个头。这是真实智慧,真实利益,这才是最好的榜样,轨范具足。
我在澳洲,十年前学校要送我这个学位,聘请我做教授,当时我拒绝了,你请我来讲演、上课我会来,我不需要这些头衔。校长告诉我,希望我能代表学校参加联合国的和平会议,做出一点贡献。联合国邀请的这些人,他要头衔,他们邀请的人都是有学位的,都是有教授身分的,我们是这样不得已答应他的,没有感觉得这是荣耀。记住,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连这个世界都是假的,这个虚名有什么意思?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有时候有一定用处,那就是对弘法利生带来一点方便。现在有同学也是发心弘法利生,甚至於发心将来想出家。他现在干什么?他现在在念博士学位,我说:为什么?有博士学位将来弘法方便,这出家人是博士。钟茂森拿博士学位的时候没想出家,人家看到钟茂森将来会出家,有博士学位,他也准备出家,赶快去拿个博士学位,那就没有必要。这是什么?名闻利养没放下,没有放下,它障碍菩提,这个不能不知道。世间事有人干,我何必去干?没有这个必要。真正没有人干,那是义不容辞,有这个缘,你一定要去干,你不去干你就没有慈悲心。真实智慧处理问题正确,人要有实德,要有实学,别人自然会尊敬你,不需要这些名义;没有实德,没有实学,再多的博士头衔人家还是不尊重你。有,我见到过,一生当中有三、四十个博士学位,在社会上大家并不尊重他。我认为那也是菩萨示现,说明什么?这个不重要,重要是你真正的德行。他甚至於比不上一个老太婆,念阿弥陀佛的老太婆,人家见她尊重,知道她是一尊佛,她一定会成就。你拿到再多的博士学位,你还要搞六道轮回,那有什么意思?
轨则、模范,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这自己走的,我一个方向,一个目标,永恒不变。我这条路走成功了,我的目的达到,目的在见阿弥陀佛,方向在西方极乐世界,我往生见佛了,大家就相信了。三转法轮,为一切众生作证转,我给你做榜样,那么这样子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福慧双全。你去问老太婆,她什么都不知道,她只晓得恭恭敬敬给你作揖,给你问讯,回答你的话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福慧具足,这还得了!这种人你不恭敬,你恭敬什么人?你所行的没有离开福慧,你所教的自自然然就是规矩,自自然然跟性德就相应。你所表现的是你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,就是一般人的模范、榜样,每天干这个事情是常法,我每天工作是什么?一样的,没有变化。释迦牟尼佛首先表演给我们看的,佛陀的自行就是入定,出了定就是教学。有人向他请教他出定,他所教的写成文字就是经典。他当时在讲的时候,他没有讲稿,他也没有任何材料,随口而出,记录下来是最好的文章。这是学问,学问从哪里来的?从德行来的,身心没有恶念,没有邪行。佛陀只有三桩事情,每天就这三桩事情,不是在讲经,就是入定,再一个就是去托钵,就这么简简单单的生活过了六十年。四十九年教学,十二年学习,六十年。三十岁开悟之后,这个末后的四十九年,我们看起来这个生活太呆板,这种生活有什么意思?这个生活里头大乐,一般人尝不到。
祖师大德们在没出名,修学过程当中也很简单。你看在寺庙里面,讲从前不是现在。从前在寺庙里修行,早晚课之外,早晚课是共同的,专门学一部经论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。他不是在读经,他就是在讲学。求学过程当中,每天如果讲一个小时,一个小时至少要十个小时去准备,去备课。他要专心,专心就是修定,阅读经文就是智慧。有人备课是很简单的,不要找很多参考资料,就这一部经,在讲经之前,他把它念个几十遍,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,就这个意思。不懂的地方怎么样?念过去不讲解,念没错,讲会讲错,念哪里会有错?一门深入,这一部经讲完的时候从头再讲,听众不一样。跟你来学,来听你讲经的,这一部经讲完了,离开了,后面那一批又来了。人数不拘,两个、三个都好,我来讲给你听,完全是从自性里流出来的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你愈熟悉,意思愈明显,这么来的,不需要找这些参考资料。这就是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,慧开了之后跟你讲。古大德用的方法跟现在人不一样,这些方法全从释迦牟尼佛那里学来的,古人哪有那么多参考书?那时候没印刷,书都是手抄的。世尊当年在世的时候,根本就没有书籍,经典是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弟子们结集的。那我们就能想到,释迦佛当年在世的这些弟子,他们的学习除了听经之外,也有研究讨论、心得分享,没参考资料。参考资料只是能够记得什么?佛去年在哪里讲,前年在哪里讲的,拿来做印证,如此而已。愈简单还愈有效果。现在这一大堆资料摆在旁边的时候,把自己头脑搞乱掉,什么都学不到。
我们在台中那时候学经教,老师规定参考的注解只能选一种,为什么?你不乱,你的思想脉络是一条线。你找两个人的参考书,他两个人的想法不一样,讲法也不一样,你无所适从;三种参考书就是三叉路口,四种参考书就是十字街头,你学不到东西,这个道理要懂。那我们想古人这个原则,古圣先贤都是从这个路走出来的。他们怎么会有那么大的成就?我们今天资料比他丰富一百倍都不止,为什么跟人家相比,他的百分之一我们都做不到。我们的智慧不如他吗?不见得。我们的德能不如他吗?也不见得,为什么差距这么大?方法错了,用心不一样。古人的心是真诚的,没有自利的心,也就是没有为自己的心。今人自利的心太重,对自己名闻利养没有好处的不要,可以取得名利的才学。所以心不诚、心不敬,真的好东西他也学不会,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我们真想成就,头一个对佛菩萨相不相信?有没有怀疑?我这一生,告诉诸位,读的书不多,搜集的书很多,是提供给大家用的。我不要这东西,我今天讲一样东西就要这一样东西。这一次跟诸位在一起学习《无量寿经》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,我的参考资料只有四种,一种是《中文大辞典》,一个是《佛学辞典》,一个是《三藏法数》,再一本是《教乘法数》,就这四样东西。他在这里面引用的好多东西,我不会去找原本去查,太累了!我查什么?《三藏法数》,大多数《三藏法数》里统统都有,《佛学大辞典》都有,不多,很简单。真正遇到障碍、遇到困难,一切放下去拜阿弥陀佛,拜上三百拜好像就知道了,就明白了。这李老师告诉我的,求感应,诚心诚意求三宝加持。
所以这要真正有福有智,这两个字太重要了。福是利他,慧是不自利,不求自利就是慧,你真放得下。自利里头对自己伤害最大的,名闻利养,这是伤害最严重,最大的,我们名闻利养要送给别人。我年岁大了,不定什么时候要走,我走不能让银行还有存款,将来人家骂我。这些钱十方供养的,怎样把它消掉?我很有办法消。前年,商务印书馆再版《四库全书》,我订了一百套,一套五万美金,他给我最优惠的价钱,一百套五百万美金。去年,我向世界书局订《四库荟要》两百套,一万套《群书治要》,一万套《国学治要》,这个合起来大概也是五百万美金。一千万美金就消掉,就没有钱了。这个书是为中国传统文化做的一点贡献。我不读这些东西,我也不看这个东西,我现在念阿弥陀佛求往生。提供给真正有心的年轻人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中国传统的这些学术,儒家、道家的,是佛法的基础。隋唐时代,诸位都知道,我讲过很多次,祖师大德放弃小乘,用儒跟道来代替,所以儒道是大乘的基础,是大乘的根,没有儒道这个根就没有大乘,这个不能不知道。
《全书》跟《荟要》是中国的国宝,是中国五千年文化最重要的丛书,这两套丛书。我印了之后,目标是送每一个国家的图书馆、大学,提供他们做参考。分量太大,从哪里学起?古人已经都想到了。我想那些人不是普通人,佛菩萨再来,我们心里想的他都给我们做好了。《国学治要》是《四库》的入门,他从《四库》里节录下来的最好的、最重要的精华,经部里面选了一册,史部里头也选一册,子部里头有两册,集里面有三册,集的分量最大,属於文学,有文、有诗、有词,这个三册。我叫它做「小四库」,从这部书里头你认识了《四库全书》,你跟它有感情,你想研究它你就知道门路,你想研究某一方面的,你再去专攻。这部书非常有价值,大概在四、五月之前就可以全部印好。
我这个做法完全是留给后人,我自己连边都不沾。《荟要》里面它五十卷缺了三卷,它《左传》三卷缺上卷,《汉书》它有八卷,缺头尾,头是本纪,尾是列传。我想找一点时间把缺的地方把它补出来,补出来不必放进去,做一个附册,做个附册提供给大家做参考,别的事不干了。我现在每天大概读书有四个小时,跟大家在这里分享也四个小时,其他的时间念佛、拜佛。我的生活很简单,各种外面的活动我都不参与了,家里面的活动我也不参与,生活愈简单愈好。学佛应该如此,在现前这个时代,悉是常法,无可变易,无所欠少,我们今天的生活非常简单,这叫轨范具足。世尊当年在世,他老人家所做的示范都在经典里面,我们要多观察、多去体会,肯定是最好的榜样,菩萨祖师大德所不及。我们虽然做不到,要心向往之,我们才是如来真实的弟子。
我们再看第二段,「观法如化者,观一切皆如幻化也」,下面分开来讲,「观者,智之别名」。所以在佛门里很少看到研究,为什么?研究是用识,不是用智,研究是用分别心,用第六意识。观不是的,观是用智慧,智慧要怎样?离心意识,所以佛家讲参,不叫研究叫参究,究就是明了,怎么明了的?参明了的,不是研明了的。离心意识,心是阿赖耶,阿赖耶落印象。我们今天讲记性、记忆,记忆是阿赖耶,阿赖耶里面落谢的种子,这就是记忆。这是心,妄心,不是真心。意是末那,末那是执著,第六意识是分别,离心意识就是不用分别、不用执著、不落印象,这叫参。禅要参,参禅;学也要参,参学。我们今天没有用参字,我们还是研,研来研去,无论研多久,它的结果都是知识,不是智慧,这个要懂,知识边的事情跟智慧不相干。如果要用参,那是智慧,参它会开悟,小悟、大悟、大彻大悟,它会开悟。特别是学大乘的人不能不知道,你要不知道你错用了心,错用了心搞来搞去没离开六道,还在六道里头绕圈子,永远离不开烦恼。研里头有烦恼,参远离烦恼,生智慧不生烦恼。这个你要是真会了,在日常生活当中,对人、对事、对物,没有执著,没有分别,不落印象,那你真正是庄严众行,轨范具足。
如果你还要是用心意识,天天用它,其实讲心意识用成习惯了,不知不觉都用它,你生生世世用到今天,你能把它甩掉吗?难!你如果没有遇到真善知识,善知识把这桩事情讲清楚、讲明白,你听懂得了,你觉悟了,才真正知道我过去所学的错了,为什么没进步?现在我真的要放下。开始放下,没有办法完全放下,放下几分之几,好!放下一分有一分的好处,放下两分有两分的好处。妄中有真,我起心动念百分之九十九是妄,还有一念是真的,那就很可贵。希望你这个真的年年增长,明年有二、三分,后年有五、六分,那就很可贵。真妄如果能达到对比,一半一半,你就有信心成就。学著用真心不用妄心,但是在现实的社会里面,用真心好像处处都吃亏,你要不怕,这个就是世尊所讲的「以苦为师」。你不怕吃亏,不怕上当,不怕吃苦,你一直走下去,最后怎么样?苦尽甘来,你开悟了,你成佛、成菩萨了。不但自己超越十法界,你也真正利益一些有缘众生,他从你身上看到真正的佛法,他们也学到了。
这些事情是好事,但是也不要放在心上,永远让心清净,永远让心平等,你的心行跟道相应、跟性德相应。然后你再看这部经,学东西不要多,这一部就够了,你会在这部经上看到无量义。看到无量义,你才能依教修行,你才能得法喜充满,你的信心、愿心才真正是坚定不移,不变了。你对於一生的成就你就非常有把握,你不会再怀疑。持戒、吃苦没有白学,你会感谢佛陀,佛陀真的救了我,大乘无比殊胜的利益你真得到了。你真正看到一切法如幻如化,你能看到这个是你智慧开了,智慧没有开,烦恼习气看这个世间都是真的,这个可爱,那个可恨,你的心被染污,你的心不平,染污就不清净,分别就不平等。要晓得清净平等是真心,染污不平是妄心。你慢慢在转,转阿赖耶成大圆镜智,不知不觉在那里转,换句话说,不知不觉你在转凡成圣,脱胎换骨。这就是一般人讲的改邪归正,这多快乐,这是多么大的喜事!在我们这一生当中圆满,而且怎么样?要快速的圆满,顿舍、顿悟、顿超、顿证,总在一念之间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