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解演义 (第二七八集) 2011/2/12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02-039-0278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第三百三十五面,第六行:
「超胜独妙。妙者,《法华游意》云:妙是精微深远之称。又《大日经疏一》云:妙名更无等比,更无过上义。是谓无比无上为妙。」前面为我们解释的是「开廓广大」,接著说「超胜独妙」,都是赞叹极乐世界的依报殊胜庄严。妙这个字有很多意思,《法华游意》里面说,精微的意思。精,我们说是精华、精致;微,我们通常把妙常常连在一起,微妙,微就是妙的意思。深远,我们一般人不容易体会到,不容易用言辞想像观察到的,这称之为妙。《大日经疏》里面,这个意思比较好懂,就是没有能跟它相等,也没有超过它的,这个叫妙,我们俗话说,达到顶尖。《净影疏》说,「超胜独妙,明土胜也」。《会疏》也说,「超胜独妙者,明非特广大,其中庄严之事」,「身」是正报,「土」是依报,「依正,皆悉第一无比」,庄严到极处!「超诸佛刹,最为精,故谓超胜。」《会疏》说得比较具体,下面又说,「唯此一土,最不思议,故言独妙」,超胜独妙。这些话不是赞叹的话,不是形容的话,它是事实真相,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。
「此下复举七事,以显极乐之独妙。」他还举出事实,举出七桩事情,七也是代表圆满的意思,可见得字字句句含义也是非常的精妙。「疏曰」,这《会疏》上讲的,「一、谓法报应化,所出本国故。」这句话的意思真的是深妙至极,这个意思就是说,佛的法身、报身、应身、化身,法身是体,是本体;报身、应身、化身是作用,报身是度法身大士的,应化身是度十法界有情众生的,有体有用。底下这句话说得就妙极,真的不可思议,「所出本国故」,本国是极乐世界。这个意思就是讲,十方一切诸佛刹土,实报土、方便土、同居土,这是依报;报身佛、应身佛、化身佛,这是正报,所出都是极乐世界。这个意思就是说,一切诸佛如来,一切诸佛的刹土,都是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那里流出来的。善导大师有一句话说,「诸佛所以兴出世,唯说弥陀本愿海」,与这句话的意思很接近。我们要怎么看这个问题?其实经上都有,祖师们曾经说过,极乐世界的依报是法性土,极乐世界的正报是法性身。我们可以说,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法,自性能生万法,一切法不离自性,也就是一切法皆是法性,不离自性,皆是法性,说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流出能讲得通。
这底下讲,「其中本国,即指极乐。谓极乐乃法身佛、报身佛、应化身佛,三身果佛之土,故超诸应佛之化土也。」这是一个说法。另外一个说法,这是阿弥陀佛因地他想建造一个世界,希望这个世界能够超出一切诸佛世界之上。我们知道,在诸法实相里面,佛佛平等,没有谁超过谁的,因为同一个理体,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,平等法界,和睦对众生,这是事实真相。弥陀要建一个刹土,也就是我们讲建个道场,在一切道场之上,世间自在王佛是他的老师,曾经带著他参访过一切诸佛的刹土。他很用心,我们用方便语来说,采取一切诸佛刹土的优点,舍弃一切佛土里面的过失,所以他的世界就超胜独妙。极乐世界,无论是依报正报,是集诸佛如来依正之大成,集大成!这经典前面有说,有根据的,超胜独妙这么来的。
「二、佛身光寿超过诸佛故。」还是集大成。这桩事我们应当学习,心量要拓开,取人之长,改己之过,这就超胜了。别人的优点我吸收它,我采取它;别人的缺点我舍弃它,不取它,弥补自己的过失,弥补自己的不及,这是诸佛菩萨求学的仪式,绝不是孤陋寡闻。我们平常非常重视一门深入、长时薰修,这是什么?这是教初学,要用这个方法。开悟之后,广学多闻,没有违背四弘誓愿。一门深入、长时薰修,是烦恼无尽誓愿断,这个方法是对治烦恼的。烦恼统统断尽了,大彻大悟之后,再广学多闻。你看我们这一心一意,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或者是一部《阿弥陀经》,一句佛号念到底,为什么?为往生极乐世界,目标在此地。到了极乐世界,每天听本师阿弥陀佛讲经说法,没有间断。这是诸佛之中,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,听他教导,做弥陀弟子。
这听还不够,佛还教我们十方去参学。那个能力可大了,能够同时异处,同一个时间不同处所,能分无量无边身。顺从老师的教诲,到十方去参学,供佛闻法,供佛是修福,闻法是修慧。《弥陀经》上是方便说,每天都出去供养十万亿佛,那是方便说。实际上是无量无边诸佛刹土,哪里只止十万亿?不止。说十万亿是什么意思?对娑婆世界阎浮提众生一种特别的安慰,因为佛告诉我们,极乐世界距离我们这里十万亿佛国土,你一听这个话,这个好!到极乐世界去,我随时都可以回来看看,我每天都可以回来看看,是这么个用意。实际上你的神通、道力比这个要大得太多太多。佛知道阎浮提众生情执很重,念念忘不了娑婆世界的亲朋好友,所以就告诉你,你每天都可以回来看看,感释迦牟尼佛之恩,每天都可以亲近释迦牟尼佛,每天都可以供养世尊,闻世尊说法,用意在此地。其实不然,你所供佛闻法的那是无量无数无尽无边。
底下注的小注有,「因弥陀为佛中极尊、光中之王」,这是世尊在《无量寿经》上说出来的。世尊是代表一切诸佛所说的,这不是假的。我们现在一心一意想亲近善知识,遍法界虚空界第一位大善知识,诸佛如来没有不赞叹的,排名第一是阿弥陀佛;道场的殊胜庄严,也是十方诸佛刹土排名第一。我们今天是太有幸,遍法界虚空界多少声闻、多少菩萨,心里想求第一善知识,想求第一道场,而不可得。心里有求,还没听说过。我们在这一生能遭遇到,十方世界声闻、菩萨他们知道了多么羡慕、多么赞叹。我们这一生要是疏忽,没去得成,那叫真可惜,那真正叫不通忏悔。我们务必得坚定信心,坚定大愿,求生净土。这是讲正报「寿命无量」。正报无量无边的德行,寿命是第一德,如果没有寿命,万德庄严也就落空,所以寿命是第一德。
「三、名号利益,独出难思故。」这是阿弥陀佛度众生的善巧方便,八万四千法门、无量法门都不能跟它相比,这个念佛往生的方法确实超胜独妙。「谓弥陀圣号,名闻十方」,十方诸佛赞叹,十方诸佛劝导大家念佛求生净土,所以阿弥陀佛的名号,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,佛没有不宣扬的,大家都知道。「若有闻者,至心信乐,十念必生。」这个里头最要紧的,至心信乐,就这一句。至是至诚,至诚到了极处,深信不疑。乐是喜欢、爱好,喜欢极乐世界,爱慕阿弥陀佛,向往极乐世界,亲近阿弥陀佛,专念不失不退,一心一向专念,必定得生。十念必生是第十八愿说的,这十念要至心信乐才行,必定往生。我们今天一天念一万声、念十万声都不能往生,什么原因?我们在至心信乐这一句里头有了问题。我们是在念,信心、爱好没有达到往生极乐世界的标准。这个问题在我们自己,不在弥陀,也不在释迦,也不在经本,这个不能不知道。如何能够到至心信乐?我们今天唯一的方法,学习经典。我们对经典学习得不够,所以疑没断干净。你说我不疑了,疑的习气在,是不疑了,疑的习气障碍你。我是相信了,对世间还有很多贪恋的事情没放下,这是你信出了问题。愿,有,真想往生极乐世界,可是对於世法、佛法还是难分难舍,这愿出了问题。行,念佛,还有夹杂、还有间断,这你能怪谁?我们细心反省分析一下,问题就知道了。不细细分析不知道,以为自己还不错;细心一分析才晓得,我们跟极乐世界有相当的距离。
「闻名信受,速至菩提。」真信,真的接受了,真信、真接受的样子就是对世出世间一切法真放下,那就是闻名信受的样子。没能放下,信受都有问题。信心不够,你所接受的也不够,不够标准。要是真够了,那就很快。倓虚老法师跟我们介绍的修无法师念佛往生,锅漏匠念佛往生,他们是闻名信受,速至菩提,念佛也不过是三、五年的时间,他就成就了。「诸佛同宣,十方共赞,故云独出。」这个法门确确实实十方法界一切诸佛都像释迦世尊一样,广为宣扬,共同赞叹,赞叹弥陀,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;赞叹净土,超胜独妙。他的目的在哪里?目的是让我们生起信心,目的是希望我们听了之后,能发愿也像根熟众生一样求生净土,不再留恋这个世间,这就对了。
「复以闻名发心、闻名得福、闻名得忍」,得忍是证果。前面我们读过,大愿里弥陀有说过,能得一二三忍,那个第三忍是无生法忍。「以闻名故,住三摩地,证不退转,功德无量,是以难思。」闻名,闻即受持,你是真的闻。闻名之后,不能够相当程度的认知,所以你得的好处就有限。善根非常深厚的人,他闻名,他就能理解,他理解,他就能发心,发心,他就能真干。所以底下讲住三摩地,这个三摩地是念佛三昧,心就安住在念佛三昧当中。我们常常念出来勉励我们同学,希望我们能做到真正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,我心上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,你就住三摩地了。心要住在阿弥陀佛才行,心里头真有,这是念佛三昧。得念佛三昧的人就证不退转。这里头就是印祖讲的诚敬,十分诚敬,你得十分念佛三昧。就像十八愿所讲的,十念必生,你不必用多功夫,生到极乐世界你就证三种不退,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,那就是阿惟越致菩萨,功德无量。我们自己达不到这个程度,说老实话,我们连个位不退都达不到。位不退是决定不堕三恶道,我们有把握吗?没有,那就知道我们念佛这个诚敬心非常有限,诚敬心总是生不起来。
我相信每一个念佛的同学,我们在一起学习,谁不想:我有没有圆满的诚敬心?学了这么多年,为什么还不诚不敬、不仁不义、不忠不孝?我们自己要认真反省。这原因是什么?原因是我们虽然在听经,虽然在学教,但是没落实,我没做到。我是以诚心待人吗?是以恭敬心接物吗?是以仁义道德来处理问题吗?如果这些都没有,我们就依然是不诚不敬、不仁不义。所以这句佛号虽然天天念,念得不少,佛号里面夹杂许许多多妄想杂念,这些东西把我们念佛的功夫全破坏了,我们讲功夫不得力,为什么不得力?被破坏了。怀疑,真有怀疑,清净心没有现前当然有怀疑,自己不晓得,自己以为没有怀疑了。诸位要记住,真正没有怀疑,你就依教奉行了。没做到就是有怀疑、有妄想、有分别、有执著,起心动念还是造业。慈云灌顶大师在《大势至圆通章疏钞》里面告诉我们,念佛有一百种的果报,开头第一句就是阿鼻地狱。念佛怎么会念到阿鼻地狱?念佛里头夹杂著不善的妄念,念头不善,言行不善,还求阿弥陀佛来保佑你,哪有这种好事?违背佛陀的教诲,冒充佛的弟子,这个罪过太重,所以他念佛得阿鼻地狱的果报。灌顶大师这篇开示不是很长,很值得我们警惕。他这个堕地狱的业因,他的原文是说,你的目的,念佛的目的,是为五欲六尘,贪恋五欲六尘,五欲是财色名食睡,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,为贪恋五欲六尘而念佛,希望佛菩萨保佑他得到。不管他得到不得到,果报是阿鼻地狱,你说多可怕。
念佛为自己求生西方世界,生到西方世界离苦得乐,这能往生吗?不能往生。西方极乐世界真的好,经上讲的一点都没错,超胜独妙是让你去享受去吗?极乐世界太好了,我去了,再不离开了,错了,完全搞错了,这种人不能往生。什么样的人能往生?我到极乐世界是去学习的,是去成佛的,成佛之后像佛一样普度众生。佛所需要的条件是这个,这叫大菩提心。大菩提心,第一个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你要没有度众生这个愿,西方极乐世界就没分,这是大家不能不知道的。阿弥陀佛接引这些众生到极乐世界去作佛,作佛干什么?作佛就是度众生,没有一尊佛不度众生,没有一尊菩萨不度众生,而且主动的。佛是至尊,只闻来学,未闻往教。可是这个众生不敬佛,对佛不认识、不尊敬,甚至於对佛还有误会,批评它是宗教、它是迷信,佛要不要度他?要度他,佛氏门中不舍一人。怎么度他?不用佛的身分,用平常人的身分,三十二应,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,不用佛的身分,这叫善巧方便。
菩萨,男女老少各行各业,菩萨都应化在其中,菩萨做一切众生不请之友,这都是这个经上说的,众生不请,菩萨自己想尽方法要来接触你、要来帮助你。你实在不愿意,一定要排斥、要拒绝,那菩萨离你就远一点,等待你回头;你回心转意,菩萨就来了,这是大菩提心的示现。我们有没有?如果没有,往生就靠不住。得真有,真干,四十八愿,愿愿都是为度众生而发的。三种不退,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,这念是最难的,念念都是为众生,念念为正法久住,念念为苦难众生。三途众生就在面前,他今天造贪瞋痴这样的业,他的果报就在三途,贪心,饿鬼道;瞋恚,地狱道;愚痴,畜生道。每天都在搞贪瞋痴慢疑,现在他是个人的样子,也可能是个富贵人,但是他每天造的是贪瞋痴慢疑,菩萨就晓得,他果报在三途,很快他就感受果报了。对这样的人能怎么办?还是全心全力去救他,没有办法直接劝他,间接,讲经教学是间接,讲的人没过失,听的人有感受,只要他听懂了,他回头了,他就得救,回头是岸。不回头果报在三途,回头就能往生,法门不可思议!所以难思独妙,这功德无量。
「四、令五乘齐入报土故。」这五乘下面解释,「五乘者」,第一个,人;第二个是天,二十八层天;第三个,声闻、缘觉,小乘;第四个,菩萨,大乘;第五个,如来,一佛乘。这个如来是谁?法身大士,《华严经》圆教初住以上就是如来,他们也到极乐世界,《华严经》就是表这个法。修行人能生到华藏世界就是法身大士,破一品无明、证一分法身,不修净土的人都到华藏去了。到了华藏世界,遇到文殊、普贤菩萨,这两位菩萨带著大众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到极乐世界去向阿弥陀佛求法,这就是如来乘,没有例外的。你看看毗卢遮那如来心量多大,文殊、普贤是毗卢遮那最得力的助手,就像阿弥陀佛身边的观音、势至,释迦牟尼佛身边的迦叶、阿难。文殊、普贤居然把毗卢遮那这些弟子们,统统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皈依阿弥陀佛,毗卢遮那佛没生气,没有把他们拿来训一顿:我这么多学生,跟我这很好,你为什么把他带走?没说这个话。而且赞叹,两位菩萨没做错事情,做得好,一点嫉妒心都没有,一丝毫障碍都没有。
我们想想这个表法的用意,实在是做给我们看的。我们这个道场的徒众到别的道场去了,就受不了。诸佛如来不如是,你把他带到别的地方去,他欢喜;你不去,他还劝你去。连阿弥陀佛也不例外,阿弥陀佛劝他的弟子到十方世界去参学,广学多闻,你才能成就后得智。后得智是什么?无所不知。般若无知,那是根本智,根本智是无知,般若无知;后得智,智慧起作用,起作用是无所不知。根本智要从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里头得到;后得智,那是广学多闻。但是这个顺序不能颠倒,一定是先得根本智,然后才能成就后得智。如果根本智没有得到,你就到处去参学,那就坏了,你本末倒置,你不但根本智没有,后得智也没有。你参学所得的是什么?所得的是常识,现在世间人说,学识丰富,不是智慧,后得智是智慧,你得的是知识,不是智慧。有根本智,你去参学,你得的是智慧,后得智是智慧,不是知识,大不一样。智慧能度众生,知识不行,知识度不了众生。
天人能往生到极乐世界,也是过去生中累积的善根,这个善根就是闻名。过去生中曾经闻名、曾经发愿、曾经修行,没去,没到极乐世界去,什么原因?临终时放不下,这一生当中又遇到这个法门。诸佛如来在天上,天很多,娑婆世界有二十八层天,除了四空天没佛法,为什么?佛菩萨不去。为什么不去?那些人不接受,自己以为证得大般涅盘,不听别人的劝导,所以那个地方佛菩萨不去。佛菩萨跟天人有往来,最高的就到四禅天,色界;无色界不去。声闻是阿罗汉,缘觉是辟支佛,这两个人都是把见思烦恼断了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执著,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,阿罗汉做到了。阿罗汉虽然见思烦恼断掉了,但是他有习气。辟支佛连烦恼习气也断了,所以辟支佛的定力比阿罗汉就要高很多。但是他们有分别,就是他有尘沙烦恼,尘沙是比喻烦恼太多,我们今天讲妄念,无量无边,无止境的妄念,他胡思乱想,这属於分别。
菩萨能把尘沙烦恼断了,声闻、缘觉得清净心,没有得平等,菩萨得到平等心。我们经题里清净平等觉,平等心现前是菩萨,他分别断了;分别习气断了,他就是十法界里面的佛。如果我们把这个五乘分配在四圣法界里,声闻法界、缘觉法界、菩萨法界、佛法界,第五个是佛法界,也讲得通。菩萨把尘沙烦恼的习气断掉他就成佛。那佛呢?佛还有无始无明,无始无明就是起心动念,他还有这个,所以出不了十法界。如果把无始无明断掉,他就超越了。超越,十法界没有了,十法界是假的不是真的,好像作梦醒过来了。醒过来是什么世界?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,叫一真法界,一真法界现前,那就是极乐世界。如果如来把无明断了,他还有无明习气,生到诸佛的实报庄严土,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里头,到这个境界一般都是生华藏世界。如果他是念阿弥陀佛的,修净宗法门的,他就到极乐世界。到极乐世界,他不是在同居土,也不是在方便土,他是在实报庄严土。
「报土乃法身大士之所居」,不是普通人,破一品无明、证一分法身,这个就是法身大士。他居住的这个所在不是六道,也不是十法界,所以他住的是报土,这个报土是实报庄严土,真实的果报。「今令凡夫」,凡夫是人、天,人天都是凡夫,「二乘、地前菩萨,悉可圆登报土,故云独妙。」这句话就是四十八愿第二十愿,阿弥陀佛说过,十方世界到极乐世界往生的皆作阿惟越致菩萨,阿惟越致菩萨就是法身大士,他妙在哪里?妙在同居土往生的、方便土往生的,全是阿惟越致。这个诸位要知道,不是他证得的,我们求往生,我们没证得,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加持给我们的,四十八愿一加持就等於实报土的菩萨。无论在智慧、神通、道力,一切的受用,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都跟实报土的菩萨平等,就是待遇完全平等,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,这独妙!这在十方一切诸佛刹土里头你找不到。每一尊佛都有四土,常寂光土、实报土、方便土,四圣法界是方便土,六道凡夫是同居土,一切诸佛如来统统有四土。我们在《华严》上看到的,也有清净佛国,清净佛国里头没有六道轮回、没有十法界,大多数统统都有。《华严经》「华藏世界品、世界成就品」讲得很清楚。这个地前菩萨就是四圣法界里面的菩萨跟佛,在别教登地才能够生实报土,圆教是初住生实报土,所以地前是讲的别教。
「五、二乘、根缺、女人类,顿转一乘故。」这也是独妙,这些人都能往生,只要肯念佛,只要肯发愿求生,没有不如人愿的。二乘一往生,转成一乘;根缺的往生,也转成一乘;女人往生,还是转成一乘法。顿是立刻就转。「一登彼土,悉皆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,永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同乘大白牛车,一如来乘,故曰顿转一乘。」这个是超胜独妙,一切诸佛刹土里面没有这种事情。我们在前面读过,往生到极乐世界,依正庄严跟阿弥陀佛都平等,同样的身体,紫磨真金色身。三十二相八十种好,这是对我们这个世间人,古印度社会大众认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,这是人中最好的身相,只有佛才有,转轮圣王才有,其他的没有这么大的福报,这是福相。
这样的相都是修得的,佛在经上说得很清楚,菩萨要成佛,在这个世间成佛,也得示现去修相好,要用多少时间?一百劫,一百劫的福报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种好。所以相好是修来的,生生世世修福,他有因有果。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都有因,你们查《佛学大辞典》,或者是看《金刚经》江味农居士的注解,他都注出来了,三十二相的业因,八十随形好的业因。从这个地方证明什么?证明诸佛菩萨无量劫来生生世世修福修慧,给我们做好榜样,用意在此地。而实际上,阿弥陀佛身有无量相,相有无量好,你往生之后,真的是出乎你意料之外,原先以为只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,到那里去,不是!这是生到西方世界给你一个惊喜。永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这是什么?定慧。到了西方世界,你所得到的念佛三昧就是自性本定,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,「如来智慧德相」,你全都得到了,恢复了,障碍都没有了,所以性德圆满现前。实报土有相,跟寂光土不一样,寂光土无相。
同乘大白牛车,这是《法华经》上的比喻,比喻这个家里失火,小孩还不知道,还在那里玩耍,大人来诱导小朋友。小朋友喜欢小车,小车有羊车、有鹿车,羊车大概坐一个人,鹿车可以坐两个人。大白牛车是马车,马车大,可以坐很多人。用羊车比喻小乘,声闻,用鹿车比喻缘觉,用大白牛车比喻菩萨,这三种不同根性的人。这个大人叫小孩,你们喜欢羊车、喜欢鹿车、喜欢马车,统统都在外面,赶紧去,诱惑他们离开火宅。离开之后,到门口,没有想到,羊车、鹿车没有,全都是马车,大喜过望,原来以为是小车,现在没有想到都乘大车,这个大车是一如来乘。只要离开娑婆世界,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统统成佛,不是成阿罗汉、成辟支佛、成菩萨,不是,到极乐世界都成佛,前面念过,「一切皆成佛」,你说这还得了吗?所以西方世界真的是一佛乘,虽有同居土、方便土,可是实际状况跟实报土完全没有两样,这个是无比的殊胜,超胜独妙。
「六、往生正因,易修易获故。发菩提心、一向专念为往生正因,无论男女老少智愚忙闲,人人能行;甚至五逆罪重,地狱相现,临终苦迫,观想难成,仍可称名,而得往生,故云易修。」这个法门无比殊胜,它容易修,容易成就。我们因为有这个殊胜独妙,我们才有希望。如果没有这一条,说老实话,我们一生成就就太渺茫。不需问人,自己好好反省,完全明白了。我们造作的业障,过去的不谈,这一生所造的业障能消得了吗?消业障是讲著好听的,真难!不要说消业障,就是改习气,自己晓得我要改,可是不知不觉它就犯了。妄语的习气很重,要不要改?改,不知不觉还是骗人。傲慢的习气很严重,这都是堕三途的,不知不觉还现出傲慢的样子,你就晓得多难,自己不知道。真正改习气、断烦恼,几个人能超越六道?真叫凤毛麟角。净宗开这个法门,易修易获,这个获是你得到。所以诸佛如来赞叹阿弥陀佛不是没有缘故,阿弥陀佛想出这种度众生的办法,实在是太绝、太妙了。
往生的正因,发菩提心、一向专念,这是往生正因。什么叫发菩提心?蕅益大师讲得好,你只真正真心诚意想往生极乐世界,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。不必像经论上所说的,经论上所说的一般人听不懂,只要想去,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。我知道这个世界太苦了,不值得留恋,我一心一意就想到极乐世界去,这个念头,蕅益大师说,就是无上菩提心,你真想去。方法,一个方向、一个目标,专念阿弥陀佛。这一向太重要了!如果没有这一向专念,不能往生。我这一生当中,就是一个方向,西方极乐世界,就是一个目标,去亲近阿弥陀佛,我念佛就是为这个,你决定得生。你看无论男女老少,有智慧,或者是愚痴的人,或者你工作非常繁忙,或者你清闲,无论什么人,人人能行。忙的人,用早晚十念就行了。古大德讲的十念法,工作太繁忙,没有闲暇的时间,早晨起来,洗脸漱口之后,面向西方,合掌,念阿弥陀佛,尽一口气叫一念,这一口气不管念多少,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尽一口气叫一念,念十口气,这时间不长,能做得到。晚上睡觉之前也念十念。这是你早晚课,一天不缺,也符合净念相继。念的时候,这个效果很殊胜,时间很短,为什么?它与条件相应,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十口气不间断,每天不间断,天天到时候就念,临终管用。
我记得好像是在一九九九年,我在新加坡提出一个新的十念法,也很管用。我这个十念法就是十句佛号,不是一口气,但是一天是九次。早晨起来的时候,念十句佛号,四个字、六个字都可以。早晨一次,晚上睡觉之前一次,比古人的十念法更简单,他那是十口气,我们是十句,早晚这二次。三餐饭,饭前一次,吃饭之前合掌,不必念供养咒,念十声阿弥陀佛,就三次,加上早晚就五次了。你工作的时候,工作之前,念十句佛号;工作做完了,念十句佛号,这是上下班,上午上班下班,下午上班下班,总共九次,很管用。有很多人用这个方法,觉得很得力,写信告诉我,打电话告诉我。这个是很简单,次数多,你可不能忘记。一天九遍不间断,也是符合净念相继。愈短愈不容易夹杂,太长了容易夹杂,会起妄念,这个十声佛号一个杂念都进不去。修学的方法真的是太容易了,容易修,所以人人能行。
甚至於五逆罪重,一生造的罪业太重,五逆十恶,你听到净土了,真正能忏悔,能专修净业,都能往生。同学在此地决定不能错解了意思,五逆重罪,这是一句,你要是觉得那没有关系,五逆十恶我尽管造,我到临终的时候念十句佛号就往生了,那你把经的意思完全错解了。五逆十恶,现在造的五逆十恶马上就要停止。带业是带旧业,不带新业。今天造的业,我现在停止了,那就算是旧业,我还能带去。如果继续再造,那你就是侮辱阿弥陀佛,你把阿弥陀佛的意思全错会了,我天天干坏事,天天造恶业,反正我临终念十句佛号就往生。你把佛的意思全解错了,全扭曲了,罪过在你,不在佛。你这样干的话,叫明知故犯,你堕阿鼻地狱,你不能往生。所以这个带业,再重的罪业是五逆十恶,行,带旧业不带新业。你什么时候闻到佛法,从这一天起,我真正改过自新。但是改过谈何容易?不改是决定不能往生。一下改不过来,你要一天比一天轻。在临终的那个时候,真的断掉了,不能再造。天天忏悔,天天反省,天天改过,功夫得力,是你忏悔改过,功夫得力是一天比一天轻,临命终时决定没有过失了,你才能往生。
还有一种情形,底下说的这一句,「地狱相现」,这是什么?一个人造一身罪业,临命终时才听到佛法,才知道有个阿弥陀佛,立刻就改,斩钉断铁,他真回头了,可以往生。有没有这种人?有,很少。这样往生的人,也是过去生中多生多劫善根深厚,他是没有遇到佛缘,不知道。临命终时的时候,地狱相现前,他恍然大悟,真的放下了。《净土圣贤录》里头,《往生传》里面,宋朝莹珂法师就是一个好样子。这是个出家人,平常不守清规,不守戒律,造一身的罪业。但是他还真的有一个好处,他怕堕地狱,自己晓得,一生这种行为肯定堕地狱。烦恼习气又重,自己真想改,改不了。真的怕堕地狱苦,向同学们请教,同学们给他一本《往生传》,他看了之后痛哭流涕,感动!把寮房门关起来,三天三夜,不眠不休,不睡觉,也不吃东西,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。真正是至诚感通,把阿弥陀佛念来了。佛告诉他,「你寿命还有十年,你好好的修,断恶修善,十年之后我来接引你。」他跟阿弥陀佛说,「我不能等,我习气太重,我禁不起诱惑,十年,我不知道又造多少罪业,我寿命不要了,我现在跟你去。」阿弥陀佛答应了,「好,三天之后,我来接你。」三天之后,他没有生病,真走了。《净土圣贤录》里头记了这个公案,这是自己知道自己习气改不掉,寿命不要了,真往生了。
「临终苦逼,观想难成」,这是讲修十六观的,临命终时业障现前,非常痛苦,这个时候观想观不成,怎么办?改念佛,改念佛还是可以往生,这是专门对修十六观的人说的。你说这个法门真正不可思议。我们要明白,要透彻的了解,决定我们自己的方向。今天这个社会灾难频繁,锅漏匠是我们的榜样,莹珂法师是我们的榜样,修无法师是我们的榜样,我们真干真学,对这个世间决定不能有丝毫留恋,别人留恋是他的事情,我不留恋,我才能肯定去得成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第三百三十五面,第六行:
「超胜独妙。妙者,《法华游意》云:妙是精微深远之称。又《大日经疏一》云:妙名更无等比,更无过上义。是谓无比无上为妙。」前面为我们解释的是「开廓广大」,接著说「超胜独妙」,都是赞叹极乐世界的依报殊胜庄严。妙这个字有很多意思,《法华游意》里面说,精微的意思。精,我们说是精华、精致;微,我们通常把妙常常连在一起,微妙,微就是妙的意思。深远,我们一般人不容易体会到,不容易用言辞想像观察到的,这称之为妙。《大日经疏》里面,这个意思比较好懂,就是没有能跟它相等,也没有超过它的,这个叫妙,我们俗话说,达到顶尖。《净影疏》说,「超胜独妙,明土胜也」。《会疏》也说,「超胜独妙者,明非特广大,其中庄严之事」,「身」是正报,「土」是依报,「依正,皆悉第一无比」,庄严到极处!「超诸佛刹,最为精,故谓超胜。」《会疏》说得比较具体,下面又说,「唯此一土,最不思议,故言独妙」,超胜独妙。这些话不是赞叹的话,不是形容的话,它是事实真相,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。
「此下复举七事,以显极乐之独妙。」他还举出事实,举出七桩事情,七也是代表圆满的意思,可见得字字句句含义也是非常的精妙。「疏曰」,这《会疏》上讲的,「一、谓法报应化,所出本国故。」这句话的意思真的是深妙至极,这个意思就是说,佛的法身、报身、应身、化身,法身是体,是本体;报身、应身、化身是作用,报身是度法身大士的,应化身是度十法界有情众生的,有体有用。底下这句话说得就妙极,真的不可思议,「所出本国故」,本国是极乐世界。这个意思就是讲,十方一切诸佛刹土,实报土、方便土、同居土,这是依报;报身佛、应身佛、化身佛,这是正报,所出都是极乐世界。这个意思就是说,一切诸佛如来,一切诸佛的刹土,都是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那里流出来的。善导大师有一句话说,「诸佛所以兴出世,唯说弥陀本愿海」,与这句话的意思很接近。我们要怎么看这个问题?其实经上都有,祖师们曾经说过,极乐世界的依报是法性土,极乐世界的正报是法性身。我们可以说,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法,自性能生万法,一切法不离自性,也就是一切法皆是法性,不离自性,皆是法性,说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流出能讲得通。
这底下讲,「其中本国,即指极乐。谓极乐乃法身佛、报身佛、应化身佛,三身果佛之土,故超诸应佛之化土也。」这是一个说法。另外一个说法,这是阿弥陀佛因地他想建造一个世界,希望这个世界能够超出一切诸佛世界之上。我们知道,在诸法实相里面,佛佛平等,没有谁超过谁的,因为同一个理体,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,平等法界,和睦对众生,这是事实真相。弥陀要建一个刹土,也就是我们讲建个道场,在一切道场之上,世间自在王佛是他的老师,曾经带著他参访过一切诸佛的刹土。他很用心,我们用方便语来说,采取一切诸佛刹土的优点,舍弃一切佛土里面的过失,所以他的世界就超胜独妙。极乐世界,无论是依报正报,是集诸佛如来依正之大成,集大成!这经典前面有说,有根据的,超胜独妙这么来的。
「二、佛身光寿超过诸佛故。」还是集大成。这桩事我们应当学习,心量要拓开,取人之长,改己之过,这就超胜了。别人的优点我吸收它,我采取它;别人的缺点我舍弃它,不取它,弥补自己的过失,弥补自己的不及,这是诸佛菩萨求学的仪式,绝不是孤陋寡闻。我们平常非常重视一门深入、长时薰修,这是什么?这是教初学,要用这个方法。开悟之后,广学多闻,没有违背四弘誓愿。一门深入、长时薰修,是烦恼无尽誓愿断,这个方法是对治烦恼的。烦恼统统断尽了,大彻大悟之后,再广学多闻。你看我们这一心一意,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或者是一部《阿弥陀经》,一句佛号念到底,为什么?为往生极乐世界,目标在此地。到了极乐世界,每天听本师阿弥陀佛讲经说法,没有间断。这是诸佛之中,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,听他教导,做弥陀弟子。
这听还不够,佛还教我们十方去参学。那个能力可大了,能够同时异处,同一个时间不同处所,能分无量无边身。顺从老师的教诲,到十方去参学,供佛闻法,供佛是修福,闻法是修慧。《弥陀经》上是方便说,每天都出去供养十万亿佛,那是方便说。实际上是无量无边诸佛刹土,哪里只止十万亿?不止。说十万亿是什么意思?对娑婆世界阎浮提众生一种特别的安慰,因为佛告诉我们,极乐世界距离我们这里十万亿佛国土,你一听这个话,这个好!到极乐世界去,我随时都可以回来看看,我每天都可以回来看看,是这么个用意。实际上你的神通、道力比这个要大得太多太多。佛知道阎浮提众生情执很重,念念忘不了娑婆世界的亲朋好友,所以就告诉你,你每天都可以回来看看,感释迦牟尼佛之恩,每天都可以亲近释迦牟尼佛,每天都可以供养世尊,闻世尊说法,用意在此地。其实不然,你所供佛闻法的那是无量无数无尽无边。
底下注的小注有,「因弥陀为佛中极尊、光中之王」,这是世尊在《无量寿经》上说出来的。世尊是代表一切诸佛所说的,这不是假的。我们现在一心一意想亲近善知识,遍法界虚空界第一位大善知识,诸佛如来没有不赞叹的,排名第一是阿弥陀佛;道场的殊胜庄严,也是十方诸佛刹土排名第一。我们今天是太有幸,遍法界虚空界多少声闻、多少菩萨,心里想求第一善知识,想求第一道场,而不可得。心里有求,还没听说过。我们在这一生能遭遇到,十方世界声闻、菩萨他们知道了多么羡慕、多么赞叹。我们这一生要是疏忽,没去得成,那叫真可惜,那真正叫不通忏悔。我们务必得坚定信心,坚定大愿,求生净土。这是讲正报「寿命无量」。正报无量无边的德行,寿命是第一德,如果没有寿命,万德庄严也就落空,所以寿命是第一德。
「三、名号利益,独出难思故。」这是阿弥陀佛度众生的善巧方便,八万四千法门、无量法门都不能跟它相比,这个念佛往生的方法确实超胜独妙。「谓弥陀圣号,名闻十方」,十方诸佛赞叹,十方诸佛劝导大家念佛求生净土,所以阿弥陀佛的名号,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,佛没有不宣扬的,大家都知道。「若有闻者,至心信乐,十念必生。」这个里头最要紧的,至心信乐,就这一句。至是至诚,至诚到了极处,深信不疑。乐是喜欢、爱好,喜欢极乐世界,爱慕阿弥陀佛,向往极乐世界,亲近阿弥陀佛,专念不失不退,一心一向专念,必定得生。十念必生是第十八愿说的,这十念要至心信乐才行,必定往生。我们今天一天念一万声、念十万声都不能往生,什么原因?我们在至心信乐这一句里头有了问题。我们是在念,信心、爱好没有达到往生极乐世界的标准。这个问题在我们自己,不在弥陀,也不在释迦,也不在经本,这个不能不知道。如何能够到至心信乐?我们今天唯一的方法,学习经典。我们对经典学习得不够,所以疑没断干净。你说我不疑了,疑的习气在,是不疑了,疑的习气障碍你。我是相信了,对世间还有很多贪恋的事情没放下,这是你信出了问题。愿,有,真想往生极乐世界,可是对於世法、佛法还是难分难舍,这愿出了问题。行,念佛,还有夹杂、还有间断,这你能怪谁?我们细心反省分析一下,问题就知道了。不细细分析不知道,以为自己还不错;细心一分析才晓得,我们跟极乐世界有相当的距离。
「闻名信受,速至菩提。」真信,真的接受了,真信、真接受的样子就是对世出世间一切法真放下,那就是闻名信受的样子。没能放下,信受都有问题。信心不够,你所接受的也不够,不够标准。要是真够了,那就很快。倓虚老法师跟我们介绍的修无法师念佛往生,锅漏匠念佛往生,他们是闻名信受,速至菩提,念佛也不过是三、五年的时间,他就成就了。「诸佛同宣,十方共赞,故云独出。」这个法门确确实实十方法界一切诸佛都像释迦世尊一样,广为宣扬,共同赞叹,赞叹弥陀,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;赞叹净土,超胜独妙。他的目的在哪里?目的是让我们生起信心,目的是希望我们听了之后,能发愿也像根熟众生一样求生净土,不再留恋这个世间,这就对了。
「复以闻名发心、闻名得福、闻名得忍」,得忍是证果。前面我们读过,大愿里弥陀有说过,能得一二三忍,那个第三忍是无生法忍。「以闻名故,住三摩地,证不退转,功德无量,是以难思。」闻名,闻即受持,你是真的闻。闻名之后,不能够相当程度的认知,所以你得的好处就有限。善根非常深厚的人,他闻名,他就能理解,他理解,他就能发心,发心,他就能真干。所以底下讲住三摩地,这个三摩地是念佛三昧,心就安住在念佛三昧当中。我们常常念出来勉励我们同学,希望我们能做到真正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,我心上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,你就住三摩地了。心要住在阿弥陀佛才行,心里头真有,这是念佛三昧。得念佛三昧的人就证不退转。这里头就是印祖讲的诚敬,十分诚敬,你得十分念佛三昧。就像十八愿所讲的,十念必生,你不必用多功夫,生到极乐世界你就证三种不退,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,那就是阿惟越致菩萨,功德无量。我们自己达不到这个程度,说老实话,我们连个位不退都达不到。位不退是决定不堕三恶道,我们有把握吗?没有,那就知道我们念佛这个诚敬心非常有限,诚敬心总是生不起来。
我相信每一个念佛的同学,我们在一起学习,谁不想:我有没有圆满的诚敬心?学了这么多年,为什么还不诚不敬、不仁不义、不忠不孝?我们自己要认真反省。这原因是什么?原因是我们虽然在听经,虽然在学教,但是没落实,我没做到。我是以诚心待人吗?是以恭敬心接物吗?是以仁义道德来处理问题吗?如果这些都没有,我们就依然是不诚不敬、不仁不义。所以这句佛号虽然天天念,念得不少,佛号里面夹杂许许多多妄想杂念,这些东西把我们念佛的功夫全破坏了,我们讲功夫不得力,为什么不得力?被破坏了。怀疑,真有怀疑,清净心没有现前当然有怀疑,自己不晓得,自己以为没有怀疑了。诸位要记住,真正没有怀疑,你就依教奉行了。没做到就是有怀疑、有妄想、有分别、有执著,起心动念还是造业。慈云灌顶大师在《大势至圆通章疏钞》里面告诉我们,念佛有一百种的果报,开头第一句就是阿鼻地狱。念佛怎么会念到阿鼻地狱?念佛里头夹杂著不善的妄念,念头不善,言行不善,还求阿弥陀佛来保佑你,哪有这种好事?违背佛陀的教诲,冒充佛的弟子,这个罪过太重,所以他念佛得阿鼻地狱的果报。灌顶大师这篇开示不是很长,很值得我们警惕。他这个堕地狱的业因,他的原文是说,你的目的,念佛的目的,是为五欲六尘,贪恋五欲六尘,五欲是财色名食睡,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,为贪恋五欲六尘而念佛,希望佛菩萨保佑他得到。不管他得到不得到,果报是阿鼻地狱,你说多可怕。
念佛为自己求生西方世界,生到西方世界离苦得乐,这能往生吗?不能往生。西方极乐世界真的好,经上讲的一点都没错,超胜独妙是让你去享受去吗?极乐世界太好了,我去了,再不离开了,错了,完全搞错了,这种人不能往生。什么样的人能往生?我到极乐世界是去学习的,是去成佛的,成佛之后像佛一样普度众生。佛所需要的条件是这个,这叫大菩提心。大菩提心,第一个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你要没有度众生这个愿,西方极乐世界就没分,这是大家不能不知道的。阿弥陀佛接引这些众生到极乐世界去作佛,作佛干什么?作佛就是度众生,没有一尊佛不度众生,没有一尊菩萨不度众生,而且主动的。佛是至尊,只闻来学,未闻往教。可是这个众生不敬佛,对佛不认识、不尊敬,甚至於对佛还有误会,批评它是宗教、它是迷信,佛要不要度他?要度他,佛氏门中不舍一人。怎么度他?不用佛的身分,用平常人的身分,三十二应,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,不用佛的身分,这叫善巧方便。
菩萨,男女老少各行各业,菩萨都应化在其中,菩萨做一切众生不请之友,这都是这个经上说的,众生不请,菩萨自己想尽方法要来接触你、要来帮助你。你实在不愿意,一定要排斥、要拒绝,那菩萨离你就远一点,等待你回头;你回心转意,菩萨就来了,这是大菩提心的示现。我们有没有?如果没有,往生就靠不住。得真有,真干,四十八愿,愿愿都是为度众生而发的。三种不退,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,这念是最难的,念念都是为众生,念念为正法久住,念念为苦难众生。三途众生就在面前,他今天造贪瞋痴这样的业,他的果报就在三途,贪心,饿鬼道;瞋恚,地狱道;愚痴,畜生道。每天都在搞贪瞋痴慢疑,现在他是个人的样子,也可能是个富贵人,但是他每天造的是贪瞋痴慢疑,菩萨就晓得,他果报在三途,很快他就感受果报了。对这样的人能怎么办?还是全心全力去救他,没有办法直接劝他,间接,讲经教学是间接,讲的人没过失,听的人有感受,只要他听懂了,他回头了,他就得救,回头是岸。不回头果报在三途,回头就能往生,法门不可思议!所以难思独妙,这功德无量。
「四、令五乘齐入报土故。」这五乘下面解释,「五乘者」,第一个,人;第二个是天,二十八层天;第三个,声闻、缘觉,小乘;第四个,菩萨,大乘;第五个,如来,一佛乘。这个如来是谁?法身大士,《华严经》圆教初住以上就是如来,他们也到极乐世界,《华严经》就是表这个法。修行人能生到华藏世界就是法身大士,破一品无明、证一分法身,不修净土的人都到华藏去了。到了华藏世界,遇到文殊、普贤菩萨,这两位菩萨带著大众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到极乐世界去向阿弥陀佛求法,这就是如来乘,没有例外的。你看看毗卢遮那如来心量多大,文殊、普贤是毗卢遮那最得力的助手,就像阿弥陀佛身边的观音、势至,释迦牟尼佛身边的迦叶、阿难。文殊、普贤居然把毗卢遮那这些弟子们,统统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皈依阿弥陀佛,毗卢遮那佛没生气,没有把他们拿来训一顿:我这么多学生,跟我这很好,你为什么把他带走?没说这个话。而且赞叹,两位菩萨没做错事情,做得好,一点嫉妒心都没有,一丝毫障碍都没有。
我们想想这个表法的用意,实在是做给我们看的。我们这个道场的徒众到别的道场去了,就受不了。诸佛如来不如是,你把他带到别的地方去,他欢喜;你不去,他还劝你去。连阿弥陀佛也不例外,阿弥陀佛劝他的弟子到十方世界去参学,广学多闻,你才能成就后得智。后得智是什么?无所不知。般若无知,那是根本智,根本智是无知,般若无知;后得智,智慧起作用,起作用是无所不知。根本智要从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里头得到;后得智,那是广学多闻。但是这个顺序不能颠倒,一定是先得根本智,然后才能成就后得智。如果根本智没有得到,你就到处去参学,那就坏了,你本末倒置,你不但根本智没有,后得智也没有。你参学所得的是什么?所得的是常识,现在世间人说,学识丰富,不是智慧,后得智是智慧,你得的是知识,不是智慧。有根本智,你去参学,你得的是智慧,后得智是智慧,不是知识,大不一样。智慧能度众生,知识不行,知识度不了众生。
天人能往生到极乐世界,也是过去生中累积的善根,这个善根就是闻名。过去生中曾经闻名、曾经发愿、曾经修行,没去,没到极乐世界去,什么原因?临终时放不下,这一生当中又遇到这个法门。诸佛如来在天上,天很多,娑婆世界有二十八层天,除了四空天没佛法,为什么?佛菩萨不去。为什么不去?那些人不接受,自己以为证得大般涅盘,不听别人的劝导,所以那个地方佛菩萨不去。佛菩萨跟天人有往来,最高的就到四禅天,色界;无色界不去。声闻是阿罗汉,缘觉是辟支佛,这两个人都是把见思烦恼断了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执著,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,阿罗汉做到了。阿罗汉虽然见思烦恼断掉了,但是他有习气。辟支佛连烦恼习气也断了,所以辟支佛的定力比阿罗汉就要高很多。但是他们有分别,就是他有尘沙烦恼,尘沙是比喻烦恼太多,我们今天讲妄念,无量无边,无止境的妄念,他胡思乱想,这属於分别。
菩萨能把尘沙烦恼断了,声闻、缘觉得清净心,没有得平等,菩萨得到平等心。我们经题里清净平等觉,平等心现前是菩萨,他分别断了;分别习气断了,他就是十法界里面的佛。如果我们把这个五乘分配在四圣法界里,声闻法界、缘觉法界、菩萨法界、佛法界,第五个是佛法界,也讲得通。菩萨把尘沙烦恼的习气断掉他就成佛。那佛呢?佛还有无始无明,无始无明就是起心动念,他还有这个,所以出不了十法界。如果把无始无明断掉,他就超越了。超越,十法界没有了,十法界是假的不是真的,好像作梦醒过来了。醒过来是什么世界?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,叫一真法界,一真法界现前,那就是极乐世界。如果如来把无明断了,他还有无明习气,生到诸佛的实报庄严土,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里头,到这个境界一般都是生华藏世界。如果他是念阿弥陀佛的,修净宗法门的,他就到极乐世界。到极乐世界,他不是在同居土,也不是在方便土,他是在实报庄严土。
「报土乃法身大士之所居」,不是普通人,破一品无明、证一分法身,这个就是法身大士。他居住的这个所在不是六道,也不是十法界,所以他住的是报土,这个报土是实报庄严土,真实的果报。「今令凡夫」,凡夫是人、天,人天都是凡夫,「二乘、地前菩萨,悉可圆登报土,故云独妙。」这句话就是四十八愿第二十愿,阿弥陀佛说过,十方世界到极乐世界往生的皆作阿惟越致菩萨,阿惟越致菩萨就是法身大士,他妙在哪里?妙在同居土往生的、方便土往生的,全是阿惟越致。这个诸位要知道,不是他证得的,我们求往生,我们没证得,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加持给我们的,四十八愿一加持就等於实报土的菩萨。无论在智慧、神通、道力,一切的受用,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都跟实报土的菩萨平等,就是待遇完全平等,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,这独妙!这在十方一切诸佛刹土里头你找不到。每一尊佛都有四土,常寂光土、实报土、方便土,四圣法界是方便土,六道凡夫是同居土,一切诸佛如来统统有四土。我们在《华严》上看到的,也有清净佛国,清净佛国里头没有六道轮回、没有十法界,大多数统统都有。《华严经》「华藏世界品、世界成就品」讲得很清楚。这个地前菩萨就是四圣法界里面的菩萨跟佛,在别教登地才能够生实报土,圆教是初住生实报土,所以地前是讲的别教。
「五、二乘、根缺、女人类,顿转一乘故。」这也是独妙,这些人都能往生,只要肯念佛,只要肯发愿求生,没有不如人愿的。二乘一往生,转成一乘;根缺的往生,也转成一乘;女人往生,还是转成一乘法。顿是立刻就转。「一登彼土,悉皆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,永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同乘大白牛车,一如来乘,故曰顿转一乘。」这个是超胜独妙,一切诸佛刹土里面没有这种事情。我们在前面读过,往生到极乐世界,依正庄严跟阿弥陀佛都平等,同样的身体,紫磨真金色身。三十二相八十种好,这是对我们这个世间人,古印度社会大众认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,这是人中最好的身相,只有佛才有,转轮圣王才有,其他的没有这么大的福报,这是福相。
这样的相都是修得的,佛在经上说得很清楚,菩萨要成佛,在这个世间成佛,也得示现去修相好,要用多少时间?一百劫,一百劫的福报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种好。所以相好是修来的,生生世世修福,他有因有果。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都有因,你们查《佛学大辞典》,或者是看《金刚经》江味农居士的注解,他都注出来了,三十二相的业因,八十随形好的业因。从这个地方证明什么?证明诸佛菩萨无量劫来生生世世修福修慧,给我们做好榜样,用意在此地。而实际上,阿弥陀佛身有无量相,相有无量好,你往生之后,真的是出乎你意料之外,原先以为只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,到那里去,不是!这是生到西方世界给你一个惊喜。永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这是什么?定慧。到了西方世界,你所得到的念佛三昧就是自性本定,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,「如来智慧德相」,你全都得到了,恢复了,障碍都没有了,所以性德圆满现前。实报土有相,跟寂光土不一样,寂光土无相。
同乘大白牛车,这是《法华经》上的比喻,比喻这个家里失火,小孩还不知道,还在那里玩耍,大人来诱导小朋友。小朋友喜欢小车,小车有羊车、有鹿车,羊车大概坐一个人,鹿车可以坐两个人。大白牛车是马车,马车大,可以坐很多人。用羊车比喻小乘,声闻,用鹿车比喻缘觉,用大白牛车比喻菩萨,这三种不同根性的人。这个大人叫小孩,你们喜欢羊车、喜欢鹿车、喜欢马车,统统都在外面,赶紧去,诱惑他们离开火宅。离开之后,到门口,没有想到,羊车、鹿车没有,全都是马车,大喜过望,原来以为是小车,现在没有想到都乘大车,这个大车是一如来乘。只要离开娑婆世界,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统统成佛,不是成阿罗汉、成辟支佛、成菩萨,不是,到极乐世界都成佛,前面念过,「一切皆成佛」,你说这还得了吗?所以西方世界真的是一佛乘,虽有同居土、方便土,可是实际状况跟实报土完全没有两样,这个是无比的殊胜,超胜独妙。
「六、往生正因,易修易获故。发菩提心、一向专念为往生正因,无论男女老少智愚忙闲,人人能行;甚至五逆罪重,地狱相现,临终苦迫,观想难成,仍可称名,而得往生,故云易修。」这个法门无比殊胜,它容易修,容易成就。我们因为有这个殊胜独妙,我们才有希望。如果没有这一条,说老实话,我们一生成就就太渺茫。不需问人,自己好好反省,完全明白了。我们造作的业障,过去的不谈,这一生所造的业障能消得了吗?消业障是讲著好听的,真难!不要说消业障,就是改习气,自己晓得我要改,可是不知不觉它就犯了。妄语的习气很重,要不要改?改,不知不觉还是骗人。傲慢的习气很严重,这都是堕三途的,不知不觉还现出傲慢的样子,你就晓得多难,自己不知道。真正改习气、断烦恼,几个人能超越六道?真叫凤毛麟角。净宗开这个法门,易修易获,这个获是你得到。所以诸佛如来赞叹阿弥陀佛不是没有缘故,阿弥陀佛想出这种度众生的办法,实在是太绝、太妙了。
往生的正因,发菩提心、一向专念,这是往生正因。什么叫发菩提心?蕅益大师讲得好,你只真正真心诚意想往生极乐世界,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。不必像经论上所说的,经论上所说的一般人听不懂,只要想去,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。我知道这个世界太苦了,不值得留恋,我一心一意就想到极乐世界去,这个念头,蕅益大师说,就是无上菩提心,你真想去。方法,一个方向、一个目标,专念阿弥陀佛。这一向太重要了!如果没有这一向专念,不能往生。我这一生当中,就是一个方向,西方极乐世界,就是一个目标,去亲近阿弥陀佛,我念佛就是为这个,你决定得生。你看无论男女老少,有智慧,或者是愚痴的人,或者你工作非常繁忙,或者你清闲,无论什么人,人人能行。忙的人,用早晚十念就行了。古大德讲的十念法,工作太繁忙,没有闲暇的时间,早晨起来,洗脸漱口之后,面向西方,合掌,念阿弥陀佛,尽一口气叫一念,这一口气不管念多少,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尽一口气叫一念,念十口气,这时间不长,能做得到。晚上睡觉之前也念十念。这是你早晚课,一天不缺,也符合净念相继。念的时候,这个效果很殊胜,时间很短,为什么?它与条件相应,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十口气不间断,每天不间断,天天到时候就念,临终管用。
我记得好像是在一九九九年,我在新加坡提出一个新的十念法,也很管用。我这个十念法就是十句佛号,不是一口气,但是一天是九次。早晨起来的时候,念十句佛号,四个字、六个字都可以。早晨一次,晚上睡觉之前一次,比古人的十念法更简单,他那是十口气,我们是十句,早晚这二次。三餐饭,饭前一次,吃饭之前合掌,不必念供养咒,念十声阿弥陀佛,就三次,加上早晚就五次了。你工作的时候,工作之前,念十句佛号;工作做完了,念十句佛号,这是上下班,上午上班下班,下午上班下班,总共九次,很管用。有很多人用这个方法,觉得很得力,写信告诉我,打电话告诉我。这个是很简单,次数多,你可不能忘记。一天九遍不间断,也是符合净念相继。愈短愈不容易夹杂,太长了容易夹杂,会起妄念,这个十声佛号一个杂念都进不去。修学的方法真的是太容易了,容易修,所以人人能行。
甚至於五逆罪重,一生造的罪业太重,五逆十恶,你听到净土了,真正能忏悔,能专修净业,都能往生。同学在此地决定不能错解了意思,五逆重罪,这是一句,你要是觉得那没有关系,五逆十恶我尽管造,我到临终的时候念十句佛号就往生了,那你把经的意思完全错解了。五逆十恶,现在造的五逆十恶马上就要停止。带业是带旧业,不带新业。今天造的业,我现在停止了,那就算是旧业,我还能带去。如果继续再造,那你就是侮辱阿弥陀佛,你把阿弥陀佛的意思全错会了,我天天干坏事,天天造恶业,反正我临终念十句佛号就往生。你把佛的意思全解错了,全扭曲了,罪过在你,不在佛。你这样干的话,叫明知故犯,你堕阿鼻地狱,你不能往生。所以这个带业,再重的罪业是五逆十恶,行,带旧业不带新业。你什么时候闻到佛法,从这一天起,我真正改过自新。但是改过谈何容易?不改是决定不能往生。一下改不过来,你要一天比一天轻。在临终的那个时候,真的断掉了,不能再造。天天忏悔,天天反省,天天改过,功夫得力,是你忏悔改过,功夫得力是一天比一天轻,临命终时决定没有过失了,你才能往生。
还有一种情形,底下说的这一句,「地狱相现」,这是什么?一个人造一身罪业,临命终时才听到佛法,才知道有个阿弥陀佛,立刻就改,斩钉断铁,他真回头了,可以往生。有没有这种人?有,很少。这样往生的人,也是过去生中多生多劫善根深厚,他是没有遇到佛缘,不知道。临命终时的时候,地狱相现前,他恍然大悟,真的放下了。《净土圣贤录》里头,《往生传》里面,宋朝莹珂法师就是一个好样子。这是个出家人,平常不守清规,不守戒律,造一身的罪业。但是他还真的有一个好处,他怕堕地狱,自己晓得,一生这种行为肯定堕地狱。烦恼习气又重,自己真想改,改不了。真的怕堕地狱苦,向同学们请教,同学们给他一本《往生传》,他看了之后痛哭流涕,感动!把寮房门关起来,三天三夜,不眠不休,不睡觉,也不吃东西,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。真正是至诚感通,把阿弥陀佛念来了。佛告诉他,「你寿命还有十年,你好好的修,断恶修善,十年之后我来接引你。」他跟阿弥陀佛说,「我不能等,我习气太重,我禁不起诱惑,十年,我不知道又造多少罪业,我寿命不要了,我现在跟你去。」阿弥陀佛答应了,「好,三天之后,我来接你。」三天之后,他没有生病,真走了。《净土圣贤录》里头记了这个公案,这是自己知道自己习气改不掉,寿命不要了,真往生了。
「临终苦逼,观想难成」,这是讲修十六观的,临命终时业障现前,非常痛苦,这个时候观想观不成,怎么办?改念佛,改念佛还是可以往生,这是专门对修十六观的人说的。你说这个法门真正不可思议。我们要明白,要透彻的了解,决定我们自己的方向。今天这个社会灾难频繁,锅漏匠是我们的榜样,莹珂法师是我们的榜样,修无法师是我们的榜样,我们真干真学,对这个世间决定不能有丝毫留恋,别人留恋是他的事情,我不留恋,我才能肯定去得成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