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解演义 (第一八二集) 2010/11/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02-039-0182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,第二百一十面第二行:
【世间自在王佛。即为法藏而说经言。譬如大海一人斗量。经历劫数尚可穷底。人有至心求道。精进不止。会当克果。何愿不得。汝自思惟。修何方便。而能成就佛刹庄严。如所修行。汝自当知。清净佛国。汝应自摄。】
这一段是佛为他作证。这是第一段经文,佛教给他修行、证果、度生都要自摄。我们看念老的注解,「右段大意」,右面这段经文大意,「佛答法藏曰:譬如一人以斗量取大海之水,久经时劫,尚可穷见海底。」这是比喻,我们中国古人讲海水不可斗量,那就是太多了。其实要根据逻辑来说,用斗去量是以长时间、不休息的,那个海水也会量得尽的。佛的意思就是说的这个,海水可以量得尽。比喻人要是以「至心求道,精进不已,必皆得果」,天下哪有不成就的道理?这天下事。至心,这里的关键就是这两个字,至极之心,用心用到极处,求道。「会者」,义寂法师说「皆也」,憬兴法师说「亦必也」。「尅」,底下说了,跟下面这两个克(克)字是一个意思,简体现在用这个「克」,我们知道就行了,意思是杀者、杀也,叫克敌,那就是消灭敌人,有必的意思、有遂的意思、有得的意思,有四个意思,在此地取最后这个意思,得也。「又有何愿,不能求得」,这个克果就是求得,有愿必成,佛给他作证。
下面引用「彭绍升居士《无量寿经起信论》」里面一段话说,「释曰:法藏云:我发无上正觉之心。当知无上正觉,一切愿王从此出生,一切净土从此建立。才发此心,极乐庄严一时具足,故曰:至心求道,精进不止,会当克果,何愿不得。」下面还有一句话,我们把它念下去,「所以者何?一切法不离自心故」,到这里是一小段。彭绍升就是彭际清,前清乾隆时代的人,这是一位在家居士,一位很了不起的居士,通宗通教,显密圆融,跟我们近代,像夏莲居老居士、梅光羲老居士,居士当中修学成就的人很多,这不是一个普通人。他做了一部书叫《无量寿经起信论》,当中有这么一段话说,跟这段经文有关系,经里面法藏说「我发无上正觉之心」,这个我们在前面念过了,就是他发求无上正等正觉之心。彭居士告诉我们,「当知无上正觉」,无上正等正觉,这桩事情就是中国禅宗里面所说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、见性成佛,在教下叫大开圆解,在净土宗叫理一心不乱,名称不一样,是一个意思,同一个境界。这个心只要一发,凡夫就成佛了,要晓得凡夫成佛是一念之间,这个心不发则已,一发就成佛了。
在《华严经》上我们看到,初发菩提心就已经成佛道,为什么?凡圣就是这一念之差,一念迷你就是凡夫,这一念迷,念念都迷,一念觉,念念都觉,他就不迷了,觉是真心,迷是妄心,迷叫阿赖耶。所以佛法在理论上讲,凡夫作佛需要多长的时间?这一念转了就成佛。为什么?这后头说,一切法不离自心,佛在经上常讲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你一念觉不就成佛了吗?所以这一念心很难发,诸位要知道,阿罗汉没发,辟支佛没发,权教菩萨也没发,权教菩萨就是十法界里面的佛跟菩萨,这个心要一发出来,十法界就没有了,十法界不见了。不见了,是什么世界出现?诸佛的实报庄严土出现了,其实诸佛的实报庄严土就是自己的实报庄严土。怎么才叫做觉?大乘经里面我们也学了不少年,知道,知道做不到,这真的不是假的。佛给我们说了,放下执著、放下分别、放下妄想,妄想是起心动念,也就是说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真正做到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这就叫无上正等正觉。说清楚一点,不执著就是正觉,不分别是正等正觉,不起心、不动念是无上正等正觉,你说诸佛菩萨无尽的弘愿不都在其中吗?
所以说「一切愿王从此出生」,正报之因;「一切净土从此建立」,这是依报的根本。这说的什么?就是自己实报庄严土,自己的报土跟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无二无别。这个十方无量如来就是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四十一位,妙觉不算,妙觉回归自性了。实报土里面就是四十一个级别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,这四十一个级别,他们住实报土,他们都是不起心、不动念的人,我们跟他们没有两样。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你跟诸佛如来有什么差别?一丝毫差别都没有。差别在哪里?我们讲,第一个是情执,你放不下,你迷了,情叫迷情,没觉悟!觉悟了,这迷情就转变,就变成智慧。为什么断不掉?你迷得太深、迷得太久,只要这个东西不断,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,念佛也不能往生,这是从理上讲。可是事上讲,情执很深的人,只要你一句佛号功夫得力,你把它压住,它不起作用,这在什么时候?临命终时最后一念,你能伏得住,那恭喜你,你叫带业往生,就是带著你的情执去往生。另外一个就是烦恼,贪瞋痴慢疑,这烦恼。一个情执,一个烦恼,这两样东西让你在六道里头长劫轮回。轮回是什么?做恶梦!永嘉大师说得好,「梦里明明有六趣,觉后空空无大千」。
现在科学家也明白的告诉我们,宇宙之间这些东西不是真的,全是假的。为什么会现这些问题?宇宙十法界依正庄严,为什么会现这个境界?迷失了本性,本性里面的智慧德相产生了变化,这一迷,智慧就变成烦恼、变成情执。德行呢?德行就变成造业,造这个善恶业、染净业,这造业了。相好呢?相好就变成十法界、变成六道、变成三途,变质了,不是不起作用,作用变质了。一念觉悟,他就回归到正觉,回归正觉就是实报土,实报土里头的依正庄严,换句话说,就是极乐世界、就是华藏世界。这桩事情总得搞清楚、搞明白。真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你才知道佛法在世出世法里头无比的殊胜。我们这一生当中有幸遇到,不是容易事情,开经偈上说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,我们是百千万劫今天遇到了;也是彭绍升说的,他说无量劫来稀有难逢的一桩事情,被你碰上了。无量劫来稀有难逢,我们遇到了,遇到了当面错过,那就太可惜。遇到了应该怎么样?这一生当中成佛。我们没有本事把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一下放下,咱们没有这个本事。没有本事,遇到这个法门行,老实念佛,用这一句佛号把你的情执烦恼伏住,就行了。他不叫断,断太难了,我这一句阿弥陀佛能把情执跟烦恼伏住,就是宗门的大德常讲,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,念头起来不怕,第一个念头情执起来了、烦恼起来了,第二个念头呢?阿弥陀佛,就把这个念头换成阿弥陀佛。也就是说,只许你有一念,不许有第二念,给诸位说,这叫念佛。念佛不是佛号念得愈多愈好,不是这个意思,念佛就是叫你把烦恼习气控制住,时时刻刻有警觉心,念头才起,马上阿弥陀佛,就是不要想它是善念、恶念,什么念头都不要想它,马上换成阿弥陀佛,这就对了。换得要快,否则的话第二念又是情执,第三念又是烦恼,念念就迷了。这叫真正会念佛,念佛是这么个念法的,不能不知道。
这样念法功夫就得力,慢慢怎么样?慢慢的这一天到晚只有佛号没有妄念了。功夫从哪里见?古人讲一支香,我们现在讲二十四小时,每一个小时,这古大德讲的,还有三、五个念头会起来,功夫不错了。大概念佛要念多久的时间?应当是三年到五年,勇猛精进,可以达到这个境界。古人讲一支香,一支香长香一个半小时,短香一个小时,他是用这个来计算,算时间的,一支香里还有三、五个念头,三、五年的工夫才行。我们现在想想,不要说多,十分钟的时间,你有多少个念头起来?一面念佛一面念头会起来。十分钟你看看有多少个念头?不止五个,这说明我们不行,人家一个小时才有三、五个念头,我们十分钟就超过他多多了;有时候一分钟都不行,都有念头起来。念佛的功夫得力不得力,就从这里观察。念上个七、八年,一支香里偶尔还有一、二个念头,念到没有妄念起来,你这个功夫就伏住了。那叫什么?叫功夫成片,功夫成一片,伏住了。在这个境界里面,那就恭喜你,你往生自在,你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。与这个世间还有缘,多帮助一些众生,行,没问题,你在这个世间爱住多少年就住多少年。为什么?是愿力,他不是业力。我们凡夫做不到,凡夫是业力,这就是有寿命,寿命到了,医生没有用,再好的医生,他能医病,他不能医命。如果医生好,这个人寿命到了,阎王派无常小鬼去抓他,医生把他延命了,那阎王不就傻了,没有这个道理。谚语有所谓「阎王叫人三更死,不敢留人到五更」,延长两更的时间都不可以。这就是寿命跟疾病是两码事情。疾病当中医生用错了药,也能把你治死,如果你还有寿命,依旧能够回来,寿命到了,那就没有法子,那就回不来。学佛人总得懂这个道理。
我们在这个世间第一桩要紧的事情是念佛,身体好有个好处,无疾而终,走的时候不生病。这个病,佛法里面说有三种因缘,第一个是生理上的病,这个一定找医生,医生能治生理上的病。第二种是业障病,冤亲债主找到你了,要报复你,过去你杀他,他现在来讨命,要来报仇,很多,这种情形。这个病医生医不好,他冤业,他不是生理的。这种病要调解,冤亲债主接受调解他离去了、离开了,你病就好了。第三种是宿业病,过去今生所造的罪业,这个病最麻烦,不是生理,也不是冤亲债主,自己造的罪业累积而成就的,还是有救,真正忏悔,忏除业障,病就好了。有三种原因。我们要让自己不生病要懂得,生理上生活有规律,能减少,饮食起居有规律。第二,不跟任何人结冤仇,处处跟一切众生化解对立,不要制造对立,他跟我对立,我跟他不对立,这个对立就不能成立,成立一定是双方,你一方不跟人对立,它就不能成立。要有慈悲心,要有爱心,常常念著帮助一切众生苦难,叫大慈悲心,化解冤业。第三个,起心动念纯净纯善,把自己过去现前业障都化解,这个罪业都能化解,我们的身体就不会生病。经教讲的三种病因,讲得很有道理。
所以一切法不离自心,佛在经上常说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《华严经》上告诉我们整个宇宙「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。这些话现代科学家证明了,证实是真的不是假的。由此可知,修行修什么?你真搞明白了,才晓得修行是修心而已,只要心正,没有一样不正,心要邪了,就出毛病,心不可以偏,心不可以邪。一切吉凶祸福不要去问人。你看看这个地方,这个意思多好!法藏菩萨去问世间自在王佛,世间自在王佛怎么回答他?你问你自己!「汝自思惟」、「汝自当知」、「汝应自摄」,你看全叫他自己,佛没有教他,这就是真正教他。你要问生死大事,你要问吉凶祸福,来生我到哪里去?佛就会这样说,问你自己。你自己起的是什么念头,问你自己的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就全明白了,佛这个回答就是这个意思。十法界里面这些众生,无不是自作自受,可不能怪别人,怪别人你就有罪,没有人教你。圣贤人教你为善,妖魔鬼怪教你作恶,他教你,你不接受,没事。他教你,你接受了,佛菩萨教我们行善,我们接受了,好事,妖魔鬼怪教我们干坏事,我们不接受,没事,我们接受了,你自己自作,他虽然教你,他没办法逼著你做,所以还是要自己负责任。佛菩萨劝你作善,你修善很好,佛菩萨不会叫你感恩,为什么?你自己做的,你自己不做,佛菩萨也不能强迫你,你要明白这个道理。所以佛菩萨度化众生不居功,《金刚经》上说得很好,度化无量无边众生,最后说一句话,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」,他们得度是他们自己的事情,他自己肯干,他自己度自己。佛菩萨就说真话,佛菩萨只是劝导大家,你自己觉悟,你自己回头,你自己行善,你自己断恶,你自己成就,全是你自己。佛菩萨要能强迫我们干的话,我们不是个个都成佛了吗?他没有法子强迫我们!所以责任要自己承当,不能推给佛菩萨。
所以彭际清这几句话说得好,「才发此心,极乐庄严一时具足」。这说什么?极乐世界依正庄严,一时顿现,不是今天造一点、明天造一点,不是,一时顿现!在大乘教里面全是这个说法。菩萨把烦恼习气一时顿舍,就是一下就放下,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一时顿现,为什么?自性里头的智慧、德相一时现前,没有先后的。不但极乐世界实报土如是,四圣六凡又何尝不是?一个道理!四圣六凡里面夹杂著情执、夹杂著烦恼,所以才说唯识所变。这个变化,要知道,刹那刹那在变化,没有相同的,就像我们看电影,你去看电影的底片一样,底片是幻灯片,一张一张的,张张都是独立的,张张不一样,它速度太快了,一秒钟二十四张,这样的速度就把我们欺骗了,我们以为那是真的。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现前这个世界一秒钟多少张?如果一秒钟弹指五次,我相信有动作很快的,身体强壮的可以弹五次,一次三十二亿百千念,五次呢?一千六百兆,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,所以你不知道是假的。这讲我们现前的世界,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,现在讲波动的现象。这个波动一停止,这世界就没有了。怎么停止?佛说了,你把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放下,就停止了,就没有了。我们在此地能体会到,这个波动确实有大小不同。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统统具足,这个波动大,六道出现了。如果我们只有起心动念、分别,没有执著,这个波动就小,六道没有,四圣法界出现了。如果再把分别放下,还有起心动念,四圣法界没有了,实报土出现了。实报土是什么?实报土是起心动念,起心动念放下了,实报土也没有了,回归自性,那就是圆满的无上正等正觉。所以实报土的波动是很微细,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八地菩萨才能见到阿赖耶,这讲别教,圆教就是第八住的菩萨,十住里面第八住,对於阿赖耶就清清楚楚。虽然初住菩萨已经不起心、不动念,但是他还有相当浓的习气,这个习气让他不能够亲证阿赖耶,到第八住才明白,习气慢慢就薄了,阿赖耶是个什么样子就现前了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
所以这个地方这一句很重要,就是「极乐庄严一时具足」,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一时顿现的。所以说「至心求道」,这个至心就是一心不乱,在此地讲理一心不乱,不是事一心。事一心那就是一心,他这是至心,用心到极处,理一心不乱。「精进不止,会当克果,何愿不得」,这不都是自己的事情吗?你看佛的开示多好,一字都不假,句句真实。「所以者何」?为什么是这样的?这底下引用佛的话说,「一切法不离自心故」。世出世间一切法从哪里来的?你自己心里变现的,能现能变的这个心是共同的,这个要知道。真心是一个,妄心也是一个,真心永恒不变,妄心从一个变成无量个,那是讲妄心。道家讲:「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」,这是什么?识变。识是什么?分别执著,分别执著无量无边,所以事理因果就无量无边。再多,佛是一句话就把它讲尽了,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」、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。它不是真的,全是假的,你把假的当真的,那你就苦不堪言,这个要知道。觉迷关键在此地,全是假的,没有一样是真的。真的什么?永恒不变,那是自性,在实报土里面看见,实报土依正庄严永恒不变,所以叫它做一真法界。十法界里头千变万化,连佛说法亦复如是,佛是一音而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。你看一样的经本摆在我们面前,我们一百个人在此地学,每一个人学的、解释的、想法,都不一样,众生各个有他的解,为什么?他没见性。见性就一致,一致是怎么解法?一致是没得解。只要有解就不一致,到没得解那就一致,这个要知道。
佛的法从自性流出,自性是一法不立。众生问佛,佛给你讲解、给你解答、给你演说,释迦牟尼佛有个比喻,比喻得非常好,譬如这有鼓,你每个人去敲,你去敲就好像问他,佛好比是鼓,我们是凡夫,我们去叩,拿著鼓槌去敲它,你敲,它就应。我敲,它应我;你敲,它应你;他敲,它应他。我们的感觉同不同?不同,为什么?每个人敲的速度不一样,用的力大小不一样,所以它反应也不一样。他都说了,众生随类各得解,那些解是众生自己的解,不是佛的解,佛没解。因为他没解,所以他能够应一切解,叫一切众生各得解,妙!这个话的意思是什么?修学不要重视在解,重视在解你所求得的是知识,不是智慧。所以教下讲解绝,智慧就生,你只要有解,你不生智慧,到解到究竟处,没有解了,智慧忽然现前,跟宗门一样,大彻大悟。总的原则来说,离不开戒定慧,这妙绝了。戒是什么?规矩,你得守规矩,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。诸佛菩萨对我们最大的恩德就是规矩,依照这个规矩你就能得定,三昧现前,三昧现前之后,纯熟了,不定是什么因缘,能帮助你大彻大悟,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,这是佛法。佛法没有说因文字开慧,没有。这一点我们要知道,佛法是活的,不是死的。佛法的难处也就在此地,经没有一定的讲法,我们从这些地方得细心体会它。
下面说,「彭氏之说,道出世尊此答之本意」。这个世尊是世间自在王佛,答覆法藏,他的本意在此地。「盖发起至心,必含圣果」。为什么?因跟果是连著的,因中有果,果中有因。下面讲「因彻果海,华果同时,但当精进,何愿不得」。你的愿只要是定的,你定了方向、定了目标,只要精进,没有不成就的。「一切因果不离自心,无有一法居於心外」。这说得好!世间人求的是果,他把因忘掉,没有修因,哪来得果?没有侥幸的果。命里没有财,发了大财,发了大财是讲命里有的,我这一生没有修,佛讲的,没修财布施也发财了,这你命里有的。命里有的,前世修的,宿世前生你修财布施,你这一生得财富。如果这一生再继续修,那还得了吗?那你命中的财富是倍倍上升。没有修法就有聪明智慧,我们就晓得,过去生中修法布施,他才会有这个果报。没有修无畏布施就得健康长寿,很多,在我们面前都看到的,中国人、外国人很多长寿的,九十多岁的,一百多岁的,他也不晓得什么叫无畏布施。像我们在澳洲,澳洲农村里一百多岁的还下田干活,那些人非常善良,也很好客,我们去访问的时候非常欢喜。一百多岁,还干活,还干一些粗重之活,不容易!前世修的。如果懂得,这一世好好的再修,他的福就享不尽,愈修愈多。享福的时候懂得惜福,不糟蹋福报,这种修法可以长寿、可以延寿,这个道理讲得通。中国古籍里说得很多,佛经也是这样告诉我们,可以延寿,都在自己!一切法不离自心。
「下文连下三个自字,首曰:汝自思惟」,接著说「汝自当知」,末后说「汝应自摄」。「世尊不直截作答,但直指三个自字,实是老婆心切」,这个老婆是老太婆,很慈悲,「深意存焉」,这里头的意思很深,这是跟你讲真话。说穿了,一切法不能从心外求,从心外求错了,佛门讲从心外求法叫外道。佛法讲外道不是批评人的,什么叫外道?心外求法。你向世间自在王求法,这就心外求法。你不要去向别人,向自己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处去求,那就有愿必成。你求佛,就能成佛,你求菩萨,就能成菩萨,你可不能搞错了。如果你的求是增长贪心,你就到饿鬼道去了,为什么?你求来的!你要是瞋恚心、傲慢心、嫉妒心,那就地狱现前,也是你自己求得的。什么样的心,也就是什么样的念头、什么样的行为,它对应的是什么果报,肯定出现,全是自己求的。法藏想成佛,想建立一个殊胜的国土来成就一切众生,帮助这些众生快速成佛,这能做得到吗?你看自在王佛讲得多好,你发的是真心,你确实没有为自己名闻利养、没有自私自利,没有想在这桩事情得一点点便宜,全是为苦难众生,为业障深重的众生,你去求,怎么会不成就?凡是不能成就的,你有私心在,我们一般人说,你有你自己的企图,有你自己的目的在,夹杂这些,这些是不善的因,那这个善的果报你就很不容易得到。你的心纯、思想纯、行为纯,肯定这个果报现前。所以这三个「自」在此地意思太深,你得能体会到。
下面引日本峻谛师在《会疏》里面所说的,「《会疏》释汝自当知云:汝自当知者,例如法华三止说,其义深广,不可容易说故」。「此说甚好」,这个讲法很好。就像《法华经》上释迦牟尼佛所说的,《法华经》上,这里举出来了,「彼经:止止不须说」,这是佛答覆弟子们的发问,弟子们问一大堆的问题,佛怎么说?止止不须说,「正是今经之义」。为什么不须说?你所问的,答案都在你自己身上,不在别的地方,你只一回头就明白了。「六祖曰:密在汝边」。这是谁问的?《坛经》上,惠明师问的。惠明是个四品将军,六祖得衣钵之后,五祖叫他赶快逃,到南方去,藏起来,不要让人知道。大家分头去找,惠明找到他了,目的是想把衣钵夺回来。惠能大师也聪明,把衣钵放在石头上,自己藏起来,衣钵你拿去好了,能保住性命。结果惠明去拿衣钵拿不动,他立刻就忏悔,知道这个不是随便的事情,立刻心就变了,请惠能大师出来,我不是为衣钵,我是来求法的。惠能大师出来了,所以他就问他,你在黄梅的时候老师怎么教你的?老师教我的跟教你们是一样的。还有没有秘意?能大师说:「密在汝边」。他开悟了,一句话把他点醒了。能大师会下开悟四十三个人里头有惠明,为什么?真诚到极处,回头是岸,回头那一念是真心,那不是妄心,一点就醒了。
「古禅德曰:汝自会取好,我不如汝。亦此经三个自字之义」。这都是真话,一般人听不懂。我不如你,我能帮助你吗?佛都不能帮助,谁能帮助?向上一著是你自己的事情,佛能够提醒你,给你做个增上缘,亲因缘、所缘缘、无间缘一定是自己具足,你自己这三缘不具足,佛那个增上缘也加不上。对你有好处吗?有。什么好处?跟你阿赖耶里面种个佛法种子,如此而已,你在这一生当中用不上。还要记住六祖的一句话,那是无尽藏比丘尼,这个事情是在惠明之后,依旧在逃亡的途中,遇到无尽藏比丘尼。无尽藏比丘尼拿著经本向他请教,他说我不认识字。你不认识字,怎么能够把经讲得这么好?这个事情与识字不识字没有关系。与什么有关系?与放下有关系。放下什么?惠能大师放下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,起心动念是根本无明,要不放下,不能成佛。他们这些人祖祖相传,传个什么?起心动念放下了,教下常讲,无明破了。起心动念是无明,无明破了,不起心、不动念,在《华严经》上证得初住以上,初住菩萨就不起心、不动念。这个境界立刻就超越十法界,十法界没有了,超越十法界一般都是住华藏世界,修净土的人,把它回向求生净土,生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。这些事跟理我们都要搞清楚、搞明白。什么是真的?这是真的,除这个之外全是假的,梦中佛事,水月道场。道场不能执著,道场是什么?镜花水月,镜中花,水中月。你要能这样看叫看破,看破什么?你才能放下,不放在心上,心里面只放阿弥陀佛,你就对了,你一切就圆满了。只有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,这一生当中肯定圆满成就。
下面说,峻谛师继续讲,他说「此含三义」,这个里头别说还有三层意思。第一,「谓法藏菩萨宿殖(同植)深厚」,这个殖就是同植。我们把这段念下去,「高才勇哲,与世超异。净佛国土之事,久既洞达,虽佛智无所加之。故如汝所知,汝自当行之也。」这个括弧里说「此复明法藏是从果向因也」。这个世间自在王佛示现的,应以佛身而得度,即现佛身而度之。法藏比丘呢?法藏比丘也是示现的,也是诸佛示现的,应以比丘身得度者,即现比丘身而为说法,换句话说,这些人久证圆满。就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他的那些弟子,乃至於护法、国王大臣,许多都是古佛再来的。这些话别人不懂,内行人懂。哪些是内行人?明心见性的人都懂。他们两个为什么要这么表演?让一切众生从他们这个表演当中觉悟。无上甚深微妙法都是自己成就的,何况世出世间这些小法,那更不必说了。端在用心,你是用的什么心?这才是这三个字的深意。你要是佛心,你所做的任何事业都是佛事;你用的是菩萨心,你干的一切事情是菩萨事;你要用贪心,你干的一切事情都是鬼事,贪是饿鬼;天天发脾气,天天怨恨,天天骂人,干的是地狱事,瞋恚!端看用心,这不是你自己事情吗?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你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的产物,它变现出来的,这哪用得著问人?佛都不需要问,还要去问妖魔鬼怪吗?还去问神吗?不需要了,这个解答多好!佛跟佛在说话,我们要能够体会到,你就学会了,对我们自己修行大有帮助。我们今天取极乐世界,这个容易,为什么?这个不是断烦恼。断烦恼,无明、尘沙、见思谈何容易,我们今天只要把一句阿弥陀佛抓住,成功了,成功之高,成功的殊胜,无与伦比。这个不相信,还搞别的,那就错了。深意在此地。你能听到阿弥陀佛,你能够听到《无量寿经》,稀有因缘,你到哪里才找得到?尤其这个经,夏莲居会集,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,都在现代。佛法传到中国将近两千年,没有这个本子。这个本子出来好多人反对,反对的人造什么样业因,那我们就很清楚。爱好、依教修行的人,我们也知道,你的果报在极乐世界。第一个深意是法藏从果向因,他是再来人。
第二,「谓摄取佛国,各随乐欲,或取秽浊,或求清净,或摄三乘,或愿一乘。故任菩萨意乐,宜摄取之,不用如来之指示也。」这些话不都是对我们现前来讲的吗?摄取佛国,就经意来说,法藏比丘他的愿望。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摄取佛国就是建立一个道场。我们建立一个道场要去问佛吗?要去问人吗?用不著,随你自己的欢喜,你取秽浊很好,释迦牟尼佛就取这个。这就像什么?世尊当年在世,生活方式是托钵,大迦叶尊者专门到贫穷家去托钵,富贵人家他不去。你问他为什么?他太可怜、太苦了,我到他家去托钵,接受他的供养,给他培福,好心。须菩提尊者专去到富贵家去托钵,他不到贫穷家去。你问他为什么?富贵难得,如果我不去给他添一点福,他福享完就没有了。都有道理,都是大慈悲心,他不是为自己,都是对的。我们今天讲审时度势,你一定要晓得,现前的环境众生品类不齐,我们要想普度一切众生,要怎样开方便之门。
在现前,佛法实在讲很衰,什么原因?佛法无人说了,虽智莫能解,世间聪明智慧的人多,佛经他不能解。什么原因?佛经要像一张白纸的人他才能接受,他要是有自己知见在里面,他就把佛经的意思全错解了,不是佛的意思,是他自己的意思,这是佛经一个困难。所以佛经必须要真正修行人来讲,他怎么?他通过他自己的实验,他才能体会佛所说的真实义。自己没有通过修行,他所讲是字面上的意思,往往就解错了。它字面里头有深意,所以在讲演的时候,言外有音,话里头还有话,你要懂这个。特别是大乘教里头,为什么?很多意思是说不出来的。所以马鸣菩萨再教给我们,听经不要执著言说相、不要执著名字相、不要执著心缘相。心缘相就是什么?我以为是什么意思,这个不可以,错了。你要用清净心来听,你就会听到里头的意思;你要带著自己意思在里面听,你就听不到了。那我们要问,什么人能够符合马鸣菩萨的标准,他就能听到真实义。真实义也不是我的意思,说老实话,真实义是你清净心里头的意思,是你真心里头的意思,不是从外头来的,密在汝边。这个你才懂得印光大师所讲的,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」。
什么叫诚?古人对诚讲的标准,「一念不生是谓诚」。你看看,不执著言说相、不执著名字相、没有心缘相,这是诚。你用的是清净心来听,没有一丝毫夹杂,你听了会开悟。带有自己成见在里面来听,全是自己的意思,不是佛的意思。为什么?佛没有意思,你怎么会有意思?这是真的,佛没有意思。没有意思,它就能含无量义;有意思,什么意思都没有了,佛法妙在这个地方。说穿了,只是一颗真心,一颗清净平等觉的心。我们的心是清净平等觉,诸佛如来讲经说法是从清净平等觉里头流出来的,跟我们的清净平等觉相应,连起来了,通了,那叫如来真实义,叫愿解如来真实义。我们有意思,意思是从阿赖耶识流出来的,妄心,妄心就通不了真心。妄只能跟妄通,不能跟真通,真通妄,妄不能通真。这些原理原则要懂,要不懂的话,这一生学佛那就难了。不过难也不怕,你只要肯老实念佛,到极乐世界再听阿弥陀佛讲经,你就会开悟。在这个世间不会用真心,到极乐世界就统统会用真心,这是阿弥陀佛威德的加持。所以取西方净土是最正确的修学法门,但是取西方净土,与西方净土不相应的统统放下,带业只能带过去的,不是带现行,现行夹杂在里面决定产生障碍。
所以有的菩萨愿意取秽浊,有的菩萨愿意取清净,有些佛的世界里头有三乘,有的世界只有一乘。西方极乐世界,我们现在知道它是一乘法,它没有三乘,三乘到极乐世界都变成一乘。所以你看看,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到极乐世界都是阿惟越致菩萨,一乘,这是无比殊胜的一个道场。「故任菩萨意乐」,佛是永远恒顺众生,随缘妙用,这不可思议。妙在哪里?妙在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妙!不要说是分别执著不妙了,起心动念就不妙了,为什么?起心动念,四圣法界,分别执著,六道轮回,这个不能不知道。所以这些不需要如来指示。
第三,「谓凡於净土,有报有化。法报高妙,非菩萨之分。唯应自分,宜摄取之也。故云汝自当知」。这都说得非常好,净土有报身、有化身。像拿极乐世界来说,极乐世界的报身、报土是实报庄严土、方便有余土、凡圣同居土,这都是化身。法身那是妙觉位,在常寂光土,回归常寂光,这个的确是高。报身我们现在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报土为什么会永恒存在?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没有中断,像学校一样,现在毕业一批走了,等觉再上去,毕业了,回到常寂光了,后面这个新的新生他又来了,所以那个学校永远存在。不是说学生毕业之后就没有了,它年年有新生出来,有毕业的出去,又有新的进来。哪些新生呢?十方世界的,修净土的人都到极乐世界去了。到极乐世界,我们现在都清楚了,带业往生的在凡圣同居土、在方便有余土。凡圣同居土带得重的,方便有余土带得轻的,实报土不带业。极乐世界殊胜微妙就在凡圣同居土、方便有余土,这两土,阿弥陀佛本愿加持,皆作阿惟越致菩萨,所以它一乘。他们这些人,带业往生的人,到那边去干什么?到那边首先去消业,同居土的业消掉了,再消方便土的业,统统消掉了,那你是真的实报土的菩萨,不带业了。极乐世界真实的状况我们要了解,我们对它会生起信心,生起敬仰的心,生起真正求生净土的意愿。你要不搞清楚,你总会有怀疑,怀疑会造成障碍,贪瞋痴慢疑全是障碍,那个怀疑是最后的一个障碍,必须要断疑生信。佛给我们讲经说法,教导我们,最重要的,我们受利益的就是破迷开悟、断疑生信,就这个意思。只有这一个报土保证我们一生成就。
同样一个道理,我们今天如果有一批志同道合的,那没有一个道场不行。东晋时代远公大师给我们做了一个例子,他在庐山建一个念佛堂,共修的人一百二十三个人,集体闭关,我用现在的话说,集体闭关。山上以虎溪为界,它有个小溪,那个溪叫虎溪,虎溪为界,不出界线,住山,一直到往生,一百二十三个,个个往生。庐山东林念佛堂是净土宗的发源地,慧远大师是开山祖师,中国净土宗第一代祖师。我们念了夏莲居老居士的《净修捷要》,我们才知道净宗有三个祖师,《净修捷要》里面讲的。第一个是法界净宗祖师,遍法界虚空界,那个人是谁?大势至菩萨,法界祖师。《华严经》上普贤菩萨是娑婆世界的祖师,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第一个提倡净土的,释迦牟尼佛成佛第一部讲《华严经》,华严会上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他是娑婆世界祖师。慧远大师是中国第一个祖师。所以法界始祖是大势至菩萨,无比殊胜,稀有难逢。
今天这个时代,印光大师教给我们,建小道场,人数不超过二十人。为什么?容易维持,二十个人,二、三个护法照顾就够了,真实功德。生活能维持就行了,一心念佛,没有一个不成就。我想印光大师这个想法有来由的,过去《西方确指》里面所记载的,觉明妙行菩萨他们只有八个人志同道合,在一起念佛八个人都往生了。印光大师把它稍微扩大一点,二十个人,不要超过二十个人。小道场、小茅蓬,外面看起来不起眼,人家也不重视你,你就平平安安、老老实实念佛,三年五载个个都往生,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,正确。要是有四十个人?就分做两个小道场。六十个人,三个小道场。平时也不需要往来,个人修个人的,大家做比赛,看谁先往生。这个法子好,老和尚想的这个方法值得我们极力提倡,因为现前这个社会,我们要知道,伦理、道德、因果教育丢失太久了,大家从小没有学过,人多在一起就很难办、很复杂,人多就复杂,人愈少愈好。最重要的,六和敬头一条「见和同解」,如果不能做到六和敬的就不能要。顶多不超过二十人,少,实在讲,三个、五个不少,十个、二十个不多,不超过二十个,真干。如果听经,就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用我们的光碟就够了,真的到西方极乐世界,不是假的,就是一部经、一句佛号,万缘放下。
那要问,我们这三个根还要不要扎?不要了。为什么不要?你到极乐世界成佛去了,三年已经成佛了,你还要这个东西干什么?什么人要?如果要留在这个世间弘法利生的人要,他要做出榜样给人看,那就必须要学,不想留在这个世间,一心就往生,那你就不要。这个不要什么?有道共戒、有定共戒,你看你心里只有一句阿弥陀佛、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你所有一切都具足了,三个根都在里头,不在外头。心是阿弥陀佛,你所干的什么事情都是佛事,真正佛事,生活是佛的生活,工作是佛的工作,待人接物没有一样不是阿弥陀佛,这就对了。可是我们也要欢喜赞叹那些发大菩提心的人,看到这些苦难众生,必须要帮助他。这些人就不能够赶快求生,要留在这个世间照顾大众,多接引几个去,接引愈多愈好。这是有智慧、有福德、有缘分,你就得这样做。没有缘分的,自利;有缘分的,利他。利他不忘记自利,自利也不能忘记利他。随分随力,帮助佛法常住世间。常住世间,代代有人才,把这个法门继续传下去。没有人继续传下去,这个法缘到我们这里就断掉了,我们对不起佛陀,我们也对不起历代祖师。所以佛法的传承是大事,中国古人所谓「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」。佛法里传承是大事,一定要有人传承。传承这个事情,菩萨事业。印光老法师,这是近代的一位祖师,他的指示是非常正确,应当要坚守小道场、二十个人。普度众生现在有办法,不像从前,从前自度不能利他,现在自度可以利他。我们小茅蓬设个网路就可以了,我们的修学,我们在一起学习经教,用网路的方法传播出去,全世界有缘的众生,来收看你的网路的都是有缘众生,是既自利也利他。佛法没有版权,如果有电视台欢喜的话,拿到从网路再转播成电视,那利益众生就更广,都是好事情。第三这一段就是怎样把这个利益推广。
下面老法师说,「上峻谛师所云:唯应自分。此之自分,即宗门所谓法身向上事也,故超於菩萨之分。个中义理,非凡情所能解会」。凡情没法子理解,也没法子体会到的,所以它的意思很深。我们就我们能够体会到的,不但我们要学习,我们在这体会到我们今后怎样来弘扬佛法?这是在某个时代有某个时代的方法,最重要的是要把释迦牟尼佛教学的精神传下去,教学的精神发扬光大,这就对了。一定要肯定释迦牟尼佛的身分是职业老师,一生他老人家所表现的,也就是今天讲,他对社会所贡献的,对人类所贡献的,是教育。伦理的教育、道德的教育、因果的教育、哲学的教育、科学的教育,我们要把这些做出来、讲清楚,让这个社会明白,不再产生误会,才知道这是好东西,真的是宝!能帮助我们解决世出世间一切问题。这么好的东西,没人知道,多可惜。怎么宣传?必须自己做出来,说,没人相信,做出样子出来,大家相信,大家才能接受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,第二百一十面第二行:
【世间自在王佛。即为法藏而说经言。譬如大海一人斗量。经历劫数尚可穷底。人有至心求道。精进不止。会当克果。何愿不得。汝自思惟。修何方便。而能成就佛刹庄严。如所修行。汝自当知。清净佛国。汝应自摄。】
这一段是佛为他作证。这是第一段经文,佛教给他修行、证果、度生都要自摄。我们看念老的注解,「右段大意」,右面这段经文大意,「佛答法藏曰:譬如一人以斗量取大海之水,久经时劫,尚可穷见海底。」这是比喻,我们中国古人讲海水不可斗量,那就是太多了。其实要根据逻辑来说,用斗去量是以长时间、不休息的,那个海水也会量得尽的。佛的意思就是说的这个,海水可以量得尽。比喻人要是以「至心求道,精进不已,必皆得果」,天下哪有不成就的道理?这天下事。至心,这里的关键就是这两个字,至极之心,用心用到极处,求道。「会者」,义寂法师说「皆也」,憬兴法师说「亦必也」。「尅」,底下说了,跟下面这两个克(克)字是一个意思,简体现在用这个「克」,我们知道就行了,意思是杀者、杀也,叫克敌,那就是消灭敌人,有必的意思、有遂的意思、有得的意思,有四个意思,在此地取最后这个意思,得也。「又有何愿,不能求得」,这个克果就是求得,有愿必成,佛给他作证。
下面引用「彭绍升居士《无量寿经起信论》」里面一段话说,「释曰:法藏云:我发无上正觉之心。当知无上正觉,一切愿王从此出生,一切净土从此建立。才发此心,极乐庄严一时具足,故曰:至心求道,精进不止,会当克果,何愿不得。」下面还有一句话,我们把它念下去,「所以者何?一切法不离自心故」,到这里是一小段。彭绍升就是彭际清,前清乾隆时代的人,这是一位在家居士,一位很了不起的居士,通宗通教,显密圆融,跟我们近代,像夏莲居老居士、梅光羲老居士,居士当中修学成就的人很多,这不是一个普通人。他做了一部书叫《无量寿经起信论》,当中有这么一段话说,跟这段经文有关系,经里面法藏说「我发无上正觉之心」,这个我们在前面念过了,就是他发求无上正等正觉之心。彭居士告诉我们,「当知无上正觉」,无上正等正觉,这桩事情就是中国禅宗里面所说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、见性成佛,在教下叫大开圆解,在净土宗叫理一心不乱,名称不一样,是一个意思,同一个境界。这个心只要一发,凡夫就成佛了,要晓得凡夫成佛是一念之间,这个心不发则已,一发就成佛了。
在《华严经》上我们看到,初发菩提心就已经成佛道,为什么?凡圣就是这一念之差,一念迷你就是凡夫,这一念迷,念念都迷,一念觉,念念都觉,他就不迷了,觉是真心,迷是妄心,迷叫阿赖耶。所以佛法在理论上讲,凡夫作佛需要多长的时间?这一念转了就成佛。为什么?这后头说,一切法不离自心,佛在经上常讲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你一念觉不就成佛了吗?所以这一念心很难发,诸位要知道,阿罗汉没发,辟支佛没发,权教菩萨也没发,权教菩萨就是十法界里面的佛跟菩萨,这个心要一发出来,十法界就没有了,十法界不见了。不见了,是什么世界出现?诸佛的实报庄严土出现了,其实诸佛的实报庄严土就是自己的实报庄严土。怎么才叫做觉?大乘经里面我们也学了不少年,知道,知道做不到,这真的不是假的。佛给我们说了,放下执著、放下分别、放下妄想,妄想是起心动念,也就是说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真正做到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这就叫无上正等正觉。说清楚一点,不执著就是正觉,不分别是正等正觉,不起心、不动念是无上正等正觉,你说诸佛菩萨无尽的弘愿不都在其中吗?
所以说「一切愿王从此出生」,正报之因;「一切净土从此建立」,这是依报的根本。这说的什么?就是自己实报庄严土,自己的报土跟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无二无别。这个十方无量如来就是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四十一位,妙觉不算,妙觉回归自性了。实报土里面就是四十一个级别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,这四十一个级别,他们住实报土,他们都是不起心、不动念的人,我们跟他们没有两样。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你跟诸佛如来有什么差别?一丝毫差别都没有。差别在哪里?我们讲,第一个是情执,你放不下,你迷了,情叫迷情,没觉悟!觉悟了,这迷情就转变,就变成智慧。为什么断不掉?你迷得太深、迷得太久,只要这个东西不断,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,念佛也不能往生,这是从理上讲。可是事上讲,情执很深的人,只要你一句佛号功夫得力,你把它压住,它不起作用,这在什么时候?临命终时最后一念,你能伏得住,那恭喜你,你叫带业往生,就是带著你的情执去往生。另外一个就是烦恼,贪瞋痴慢疑,这烦恼。一个情执,一个烦恼,这两样东西让你在六道里头长劫轮回。轮回是什么?做恶梦!永嘉大师说得好,「梦里明明有六趣,觉后空空无大千」。
现在科学家也明白的告诉我们,宇宙之间这些东西不是真的,全是假的。为什么会现这些问题?宇宙十法界依正庄严,为什么会现这个境界?迷失了本性,本性里面的智慧德相产生了变化,这一迷,智慧就变成烦恼、变成情执。德行呢?德行就变成造业,造这个善恶业、染净业,这造业了。相好呢?相好就变成十法界、变成六道、变成三途,变质了,不是不起作用,作用变质了。一念觉悟,他就回归到正觉,回归正觉就是实报土,实报土里头的依正庄严,换句话说,就是极乐世界、就是华藏世界。这桩事情总得搞清楚、搞明白。真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你才知道佛法在世出世法里头无比的殊胜。我们这一生当中有幸遇到,不是容易事情,开经偈上说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,我们是百千万劫今天遇到了;也是彭绍升说的,他说无量劫来稀有难逢的一桩事情,被你碰上了。无量劫来稀有难逢,我们遇到了,遇到了当面错过,那就太可惜。遇到了应该怎么样?这一生当中成佛。我们没有本事把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一下放下,咱们没有这个本事。没有本事,遇到这个法门行,老实念佛,用这一句佛号把你的情执烦恼伏住,就行了。他不叫断,断太难了,我这一句阿弥陀佛能把情执跟烦恼伏住,就是宗门的大德常讲,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,念头起来不怕,第一个念头情执起来了、烦恼起来了,第二个念头呢?阿弥陀佛,就把这个念头换成阿弥陀佛。也就是说,只许你有一念,不许有第二念,给诸位说,这叫念佛。念佛不是佛号念得愈多愈好,不是这个意思,念佛就是叫你把烦恼习气控制住,时时刻刻有警觉心,念头才起,马上阿弥陀佛,就是不要想它是善念、恶念,什么念头都不要想它,马上换成阿弥陀佛,这就对了。换得要快,否则的话第二念又是情执,第三念又是烦恼,念念就迷了。这叫真正会念佛,念佛是这么个念法的,不能不知道。
这样念法功夫就得力,慢慢怎么样?慢慢的这一天到晚只有佛号没有妄念了。功夫从哪里见?古人讲一支香,我们现在讲二十四小时,每一个小时,这古大德讲的,还有三、五个念头会起来,功夫不错了。大概念佛要念多久的时间?应当是三年到五年,勇猛精进,可以达到这个境界。古人讲一支香,一支香长香一个半小时,短香一个小时,他是用这个来计算,算时间的,一支香里还有三、五个念头,三、五年的工夫才行。我们现在想想,不要说多,十分钟的时间,你有多少个念头起来?一面念佛一面念头会起来。十分钟你看看有多少个念头?不止五个,这说明我们不行,人家一个小时才有三、五个念头,我们十分钟就超过他多多了;有时候一分钟都不行,都有念头起来。念佛的功夫得力不得力,就从这里观察。念上个七、八年,一支香里偶尔还有一、二个念头,念到没有妄念起来,你这个功夫就伏住了。那叫什么?叫功夫成片,功夫成一片,伏住了。在这个境界里面,那就恭喜你,你往生自在,你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。与这个世间还有缘,多帮助一些众生,行,没问题,你在这个世间爱住多少年就住多少年。为什么?是愿力,他不是业力。我们凡夫做不到,凡夫是业力,这就是有寿命,寿命到了,医生没有用,再好的医生,他能医病,他不能医命。如果医生好,这个人寿命到了,阎王派无常小鬼去抓他,医生把他延命了,那阎王不就傻了,没有这个道理。谚语有所谓「阎王叫人三更死,不敢留人到五更」,延长两更的时间都不可以。这就是寿命跟疾病是两码事情。疾病当中医生用错了药,也能把你治死,如果你还有寿命,依旧能够回来,寿命到了,那就没有法子,那就回不来。学佛人总得懂这个道理。
我们在这个世间第一桩要紧的事情是念佛,身体好有个好处,无疾而终,走的时候不生病。这个病,佛法里面说有三种因缘,第一个是生理上的病,这个一定找医生,医生能治生理上的病。第二种是业障病,冤亲债主找到你了,要报复你,过去你杀他,他现在来讨命,要来报仇,很多,这种情形。这个病医生医不好,他冤业,他不是生理的。这种病要调解,冤亲债主接受调解他离去了、离开了,你病就好了。第三种是宿业病,过去今生所造的罪业,这个病最麻烦,不是生理,也不是冤亲债主,自己造的罪业累积而成就的,还是有救,真正忏悔,忏除业障,病就好了。有三种原因。我们要让自己不生病要懂得,生理上生活有规律,能减少,饮食起居有规律。第二,不跟任何人结冤仇,处处跟一切众生化解对立,不要制造对立,他跟我对立,我跟他不对立,这个对立就不能成立,成立一定是双方,你一方不跟人对立,它就不能成立。要有慈悲心,要有爱心,常常念著帮助一切众生苦难,叫大慈悲心,化解冤业。第三个,起心动念纯净纯善,把自己过去现前业障都化解,这个罪业都能化解,我们的身体就不会生病。经教讲的三种病因,讲得很有道理。
所以一切法不离自心,佛在经上常说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《华严经》上告诉我们整个宇宙「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。这些话现代科学家证明了,证实是真的不是假的。由此可知,修行修什么?你真搞明白了,才晓得修行是修心而已,只要心正,没有一样不正,心要邪了,就出毛病,心不可以偏,心不可以邪。一切吉凶祸福不要去问人。你看看这个地方,这个意思多好!法藏菩萨去问世间自在王佛,世间自在王佛怎么回答他?你问你自己!「汝自思惟」、「汝自当知」、「汝应自摄」,你看全叫他自己,佛没有教他,这就是真正教他。你要问生死大事,你要问吉凶祸福,来生我到哪里去?佛就会这样说,问你自己。你自己起的是什么念头,问你自己的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就全明白了,佛这个回答就是这个意思。十法界里面这些众生,无不是自作自受,可不能怪别人,怪别人你就有罪,没有人教你。圣贤人教你为善,妖魔鬼怪教你作恶,他教你,你不接受,没事。他教你,你接受了,佛菩萨教我们行善,我们接受了,好事,妖魔鬼怪教我们干坏事,我们不接受,没事,我们接受了,你自己自作,他虽然教你,他没办法逼著你做,所以还是要自己负责任。佛菩萨劝你作善,你修善很好,佛菩萨不会叫你感恩,为什么?你自己做的,你自己不做,佛菩萨也不能强迫你,你要明白这个道理。所以佛菩萨度化众生不居功,《金刚经》上说得很好,度化无量无边众生,最后说一句话,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」,他们得度是他们自己的事情,他自己肯干,他自己度自己。佛菩萨就说真话,佛菩萨只是劝导大家,你自己觉悟,你自己回头,你自己行善,你自己断恶,你自己成就,全是你自己。佛菩萨要能强迫我们干的话,我们不是个个都成佛了吗?他没有法子强迫我们!所以责任要自己承当,不能推给佛菩萨。
所以彭际清这几句话说得好,「才发此心,极乐庄严一时具足」。这说什么?极乐世界依正庄严,一时顿现,不是今天造一点、明天造一点,不是,一时顿现!在大乘教里面全是这个说法。菩萨把烦恼习气一时顿舍,就是一下就放下,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一时顿现,为什么?自性里头的智慧、德相一时现前,没有先后的。不但极乐世界实报土如是,四圣六凡又何尝不是?一个道理!四圣六凡里面夹杂著情执、夹杂著烦恼,所以才说唯识所变。这个变化,要知道,刹那刹那在变化,没有相同的,就像我们看电影,你去看电影的底片一样,底片是幻灯片,一张一张的,张张都是独立的,张张不一样,它速度太快了,一秒钟二十四张,这样的速度就把我们欺骗了,我们以为那是真的。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现前这个世界一秒钟多少张?如果一秒钟弹指五次,我相信有动作很快的,身体强壮的可以弹五次,一次三十二亿百千念,五次呢?一千六百兆,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,所以你不知道是假的。这讲我们现前的世界,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,现在讲波动的现象。这个波动一停止,这世界就没有了。怎么停止?佛说了,你把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放下,就停止了,就没有了。我们在此地能体会到,这个波动确实有大小不同。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统统具足,这个波动大,六道出现了。如果我们只有起心动念、分别,没有执著,这个波动就小,六道没有,四圣法界出现了。如果再把分别放下,还有起心动念,四圣法界没有了,实报土出现了。实报土是什么?实报土是起心动念,起心动念放下了,实报土也没有了,回归自性,那就是圆满的无上正等正觉。所以实报土的波动是很微细,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八地菩萨才能见到阿赖耶,这讲别教,圆教就是第八住的菩萨,十住里面第八住,对於阿赖耶就清清楚楚。虽然初住菩萨已经不起心、不动念,但是他还有相当浓的习气,这个习气让他不能够亲证阿赖耶,到第八住才明白,习气慢慢就薄了,阿赖耶是个什么样子就现前了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
所以这个地方这一句很重要,就是「极乐庄严一时具足」,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一时顿现的。所以说「至心求道」,这个至心就是一心不乱,在此地讲理一心不乱,不是事一心。事一心那就是一心,他这是至心,用心到极处,理一心不乱。「精进不止,会当克果,何愿不得」,这不都是自己的事情吗?你看佛的开示多好,一字都不假,句句真实。「所以者何」?为什么是这样的?这底下引用佛的话说,「一切法不离自心故」。世出世间一切法从哪里来的?你自己心里变现的,能现能变的这个心是共同的,这个要知道。真心是一个,妄心也是一个,真心永恒不变,妄心从一个变成无量个,那是讲妄心。道家讲:「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」,这是什么?识变。识是什么?分别执著,分别执著无量无边,所以事理因果就无量无边。再多,佛是一句话就把它讲尽了,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」、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。它不是真的,全是假的,你把假的当真的,那你就苦不堪言,这个要知道。觉迷关键在此地,全是假的,没有一样是真的。真的什么?永恒不变,那是自性,在实报土里面看见,实报土依正庄严永恒不变,所以叫它做一真法界。十法界里头千变万化,连佛说法亦复如是,佛是一音而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。你看一样的经本摆在我们面前,我们一百个人在此地学,每一个人学的、解释的、想法,都不一样,众生各个有他的解,为什么?他没见性。见性就一致,一致是怎么解法?一致是没得解。只要有解就不一致,到没得解那就一致,这个要知道。
佛的法从自性流出,自性是一法不立。众生问佛,佛给你讲解、给你解答、给你演说,释迦牟尼佛有个比喻,比喻得非常好,譬如这有鼓,你每个人去敲,你去敲就好像问他,佛好比是鼓,我们是凡夫,我们去叩,拿著鼓槌去敲它,你敲,它就应。我敲,它应我;你敲,它应你;他敲,它应他。我们的感觉同不同?不同,为什么?每个人敲的速度不一样,用的力大小不一样,所以它反应也不一样。他都说了,众生随类各得解,那些解是众生自己的解,不是佛的解,佛没解。因为他没解,所以他能够应一切解,叫一切众生各得解,妙!这个话的意思是什么?修学不要重视在解,重视在解你所求得的是知识,不是智慧。所以教下讲解绝,智慧就生,你只要有解,你不生智慧,到解到究竟处,没有解了,智慧忽然现前,跟宗门一样,大彻大悟。总的原则来说,离不开戒定慧,这妙绝了。戒是什么?规矩,你得守规矩,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。诸佛菩萨对我们最大的恩德就是规矩,依照这个规矩你就能得定,三昧现前,三昧现前之后,纯熟了,不定是什么因缘,能帮助你大彻大悟,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,这是佛法。佛法没有说因文字开慧,没有。这一点我们要知道,佛法是活的,不是死的。佛法的难处也就在此地,经没有一定的讲法,我们从这些地方得细心体会它。
下面说,「彭氏之说,道出世尊此答之本意」。这个世尊是世间自在王佛,答覆法藏,他的本意在此地。「盖发起至心,必含圣果」。为什么?因跟果是连著的,因中有果,果中有因。下面讲「因彻果海,华果同时,但当精进,何愿不得」。你的愿只要是定的,你定了方向、定了目标,只要精进,没有不成就的。「一切因果不离自心,无有一法居於心外」。这说得好!世间人求的是果,他把因忘掉,没有修因,哪来得果?没有侥幸的果。命里没有财,发了大财,发了大财是讲命里有的,我这一生没有修,佛讲的,没修财布施也发财了,这你命里有的。命里有的,前世修的,宿世前生你修财布施,你这一生得财富。如果这一生再继续修,那还得了吗?那你命中的财富是倍倍上升。没有修法就有聪明智慧,我们就晓得,过去生中修法布施,他才会有这个果报。没有修无畏布施就得健康长寿,很多,在我们面前都看到的,中国人、外国人很多长寿的,九十多岁的,一百多岁的,他也不晓得什么叫无畏布施。像我们在澳洲,澳洲农村里一百多岁的还下田干活,那些人非常善良,也很好客,我们去访问的时候非常欢喜。一百多岁,还干活,还干一些粗重之活,不容易!前世修的。如果懂得,这一世好好的再修,他的福就享不尽,愈修愈多。享福的时候懂得惜福,不糟蹋福报,这种修法可以长寿、可以延寿,这个道理讲得通。中国古籍里说得很多,佛经也是这样告诉我们,可以延寿,都在自己!一切法不离自心。
「下文连下三个自字,首曰:汝自思惟」,接著说「汝自当知」,末后说「汝应自摄」。「世尊不直截作答,但直指三个自字,实是老婆心切」,这个老婆是老太婆,很慈悲,「深意存焉」,这里头的意思很深,这是跟你讲真话。说穿了,一切法不能从心外求,从心外求错了,佛门讲从心外求法叫外道。佛法讲外道不是批评人的,什么叫外道?心外求法。你向世间自在王求法,这就心外求法。你不要去向别人,向自己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处去求,那就有愿必成。你求佛,就能成佛,你求菩萨,就能成菩萨,你可不能搞错了。如果你的求是增长贪心,你就到饿鬼道去了,为什么?你求来的!你要是瞋恚心、傲慢心、嫉妒心,那就地狱现前,也是你自己求得的。什么样的心,也就是什么样的念头、什么样的行为,它对应的是什么果报,肯定出现,全是自己求的。法藏想成佛,想建立一个殊胜的国土来成就一切众生,帮助这些众生快速成佛,这能做得到吗?你看自在王佛讲得多好,你发的是真心,你确实没有为自己名闻利养、没有自私自利,没有想在这桩事情得一点点便宜,全是为苦难众生,为业障深重的众生,你去求,怎么会不成就?凡是不能成就的,你有私心在,我们一般人说,你有你自己的企图,有你自己的目的在,夹杂这些,这些是不善的因,那这个善的果报你就很不容易得到。你的心纯、思想纯、行为纯,肯定这个果报现前。所以这三个「自」在此地意思太深,你得能体会到。
下面引日本峻谛师在《会疏》里面所说的,「《会疏》释汝自当知云:汝自当知者,例如法华三止说,其义深广,不可容易说故」。「此说甚好」,这个讲法很好。就像《法华经》上释迦牟尼佛所说的,《法华经》上,这里举出来了,「彼经:止止不须说」,这是佛答覆弟子们的发问,弟子们问一大堆的问题,佛怎么说?止止不须说,「正是今经之义」。为什么不须说?你所问的,答案都在你自己身上,不在别的地方,你只一回头就明白了。「六祖曰:密在汝边」。这是谁问的?《坛经》上,惠明师问的。惠明是个四品将军,六祖得衣钵之后,五祖叫他赶快逃,到南方去,藏起来,不要让人知道。大家分头去找,惠明找到他了,目的是想把衣钵夺回来。惠能大师也聪明,把衣钵放在石头上,自己藏起来,衣钵你拿去好了,能保住性命。结果惠明去拿衣钵拿不动,他立刻就忏悔,知道这个不是随便的事情,立刻心就变了,请惠能大师出来,我不是为衣钵,我是来求法的。惠能大师出来了,所以他就问他,你在黄梅的时候老师怎么教你的?老师教我的跟教你们是一样的。还有没有秘意?能大师说:「密在汝边」。他开悟了,一句话把他点醒了。能大师会下开悟四十三个人里头有惠明,为什么?真诚到极处,回头是岸,回头那一念是真心,那不是妄心,一点就醒了。
「古禅德曰:汝自会取好,我不如汝。亦此经三个自字之义」。这都是真话,一般人听不懂。我不如你,我能帮助你吗?佛都不能帮助,谁能帮助?向上一著是你自己的事情,佛能够提醒你,给你做个增上缘,亲因缘、所缘缘、无间缘一定是自己具足,你自己这三缘不具足,佛那个增上缘也加不上。对你有好处吗?有。什么好处?跟你阿赖耶里面种个佛法种子,如此而已,你在这一生当中用不上。还要记住六祖的一句话,那是无尽藏比丘尼,这个事情是在惠明之后,依旧在逃亡的途中,遇到无尽藏比丘尼。无尽藏比丘尼拿著经本向他请教,他说我不认识字。你不认识字,怎么能够把经讲得这么好?这个事情与识字不识字没有关系。与什么有关系?与放下有关系。放下什么?惠能大师放下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,起心动念是根本无明,要不放下,不能成佛。他们这些人祖祖相传,传个什么?起心动念放下了,教下常讲,无明破了。起心动念是无明,无明破了,不起心、不动念,在《华严经》上证得初住以上,初住菩萨就不起心、不动念。这个境界立刻就超越十法界,十法界没有了,超越十法界一般都是住华藏世界,修净土的人,把它回向求生净土,生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。这些事跟理我们都要搞清楚、搞明白。什么是真的?这是真的,除这个之外全是假的,梦中佛事,水月道场。道场不能执著,道场是什么?镜花水月,镜中花,水中月。你要能这样看叫看破,看破什么?你才能放下,不放在心上,心里面只放阿弥陀佛,你就对了,你一切就圆满了。只有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,这一生当中肯定圆满成就。
下面说,峻谛师继续讲,他说「此含三义」,这个里头别说还有三层意思。第一,「谓法藏菩萨宿殖(同植)深厚」,这个殖就是同植。我们把这段念下去,「高才勇哲,与世超异。净佛国土之事,久既洞达,虽佛智无所加之。故如汝所知,汝自当行之也。」这个括弧里说「此复明法藏是从果向因也」。这个世间自在王佛示现的,应以佛身而得度,即现佛身而度之。法藏比丘呢?法藏比丘也是示现的,也是诸佛示现的,应以比丘身得度者,即现比丘身而为说法,换句话说,这些人久证圆满。就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他的那些弟子,乃至於护法、国王大臣,许多都是古佛再来的。这些话别人不懂,内行人懂。哪些是内行人?明心见性的人都懂。他们两个为什么要这么表演?让一切众生从他们这个表演当中觉悟。无上甚深微妙法都是自己成就的,何况世出世间这些小法,那更不必说了。端在用心,你是用的什么心?这才是这三个字的深意。你要是佛心,你所做的任何事业都是佛事;你用的是菩萨心,你干的一切事情是菩萨事;你要用贪心,你干的一切事情都是鬼事,贪是饿鬼;天天发脾气,天天怨恨,天天骂人,干的是地狱事,瞋恚!端看用心,这不是你自己事情吗?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你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的产物,它变现出来的,这哪用得著问人?佛都不需要问,还要去问妖魔鬼怪吗?还去问神吗?不需要了,这个解答多好!佛跟佛在说话,我们要能够体会到,你就学会了,对我们自己修行大有帮助。我们今天取极乐世界,这个容易,为什么?这个不是断烦恼。断烦恼,无明、尘沙、见思谈何容易,我们今天只要把一句阿弥陀佛抓住,成功了,成功之高,成功的殊胜,无与伦比。这个不相信,还搞别的,那就错了。深意在此地。你能听到阿弥陀佛,你能够听到《无量寿经》,稀有因缘,你到哪里才找得到?尤其这个经,夏莲居会集,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,都在现代。佛法传到中国将近两千年,没有这个本子。这个本子出来好多人反对,反对的人造什么样业因,那我们就很清楚。爱好、依教修行的人,我们也知道,你的果报在极乐世界。第一个深意是法藏从果向因,他是再来人。
第二,「谓摄取佛国,各随乐欲,或取秽浊,或求清净,或摄三乘,或愿一乘。故任菩萨意乐,宜摄取之,不用如来之指示也。」这些话不都是对我们现前来讲的吗?摄取佛国,就经意来说,法藏比丘他的愿望。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摄取佛国就是建立一个道场。我们建立一个道场要去问佛吗?要去问人吗?用不著,随你自己的欢喜,你取秽浊很好,释迦牟尼佛就取这个。这就像什么?世尊当年在世,生活方式是托钵,大迦叶尊者专门到贫穷家去托钵,富贵人家他不去。你问他为什么?他太可怜、太苦了,我到他家去托钵,接受他的供养,给他培福,好心。须菩提尊者专去到富贵家去托钵,他不到贫穷家去。你问他为什么?富贵难得,如果我不去给他添一点福,他福享完就没有了。都有道理,都是大慈悲心,他不是为自己,都是对的。我们今天讲审时度势,你一定要晓得,现前的环境众生品类不齐,我们要想普度一切众生,要怎样开方便之门。
在现前,佛法实在讲很衰,什么原因?佛法无人说了,虽智莫能解,世间聪明智慧的人多,佛经他不能解。什么原因?佛经要像一张白纸的人他才能接受,他要是有自己知见在里面,他就把佛经的意思全错解了,不是佛的意思,是他自己的意思,这是佛经一个困难。所以佛经必须要真正修行人来讲,他怎么?他通过他自己的实验,他才能体会佛所说的真实义。自己没有通过修行,他所讲是字面上的意思,往往就解错了。它字面里头有深意,所以在讲演的时候,言外有音,话里头还有话,你要懂这个。特别是大乘教里头,为什么?很多意思是说不出来的。所以马鸣菩萨再教给我们,听经不要执著言说相、不要执著名字相、不要执著心缘相。心缘相就是什么?我以为是什么意思,这个不可以,错了。你要用清净心来听,你就会听到里头的意思;你要带著自己意思在里面听,你就听不到了。那我们要问,什么人能够符合马鸣菩萨的标准,他就能听到真实义。真实义也不是我的意思,说老实话,真实义是你清净心里头的意思,是你真心里头的意思,不是从外头来的,密在汝边。这个你才懂得印光大师所讲的,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」。
什么叫诚?古人对诚讲的标准,「一念不生是谓诚」。你看看,不执著言说相、不执著名字相、没有心缘相,这是诚。你用的是清净心来听,没有一丝毫夹杂,你听了会开悟。带有自己成见在里面来听,全是自己的意思,不是佛的意思。为什么?佛没有意思,你怎么会有意思?这是真的,佛没有意思。没有意思,它就能含无量义;有意思,什么意思都没有了,佛法妙在这个地方。说穿了,只是一颗真心,一颗清净平等觉的心。我们的心是清净平等觉,诸佛如来讲经说法是从清净平等觉里头流出来的,跟我们的清净平等觉相应,连起来了,通了,那叫如来真实义,叫愿解如来真实义。我们有意思,意思是从阿赖耶识流出来的,妄心,妄心就通不了真心。妄只能跟妄通,不能跟真通,真通妄,妄不能通真。这些原理原则要懂,要不懂的话,这一生学佛那就难了。不过难也不怕,你只要肯老实念佛,到极乐世界再听阿弥陀佛讲经,你就会开悟。在这个世间不会用真心,到极乐世界就统统会用真心,这是阿弥陀佛威德的加持。所以取西方净土是最正确的修学法门,但是取西方净土,与西方净土不相应的统统放下,带业只能带过去的,不是带现行,现行夹杂在里面决定产生障碍。
所以有的菩萨愿意取秽浊,有的菩萨愿意取清净,有些佛的世界里头有三乘,有的世界只有一乘。西方极乐世界,我们现在知道它是一乘法,它没有三乘,三乘到极乐世界都变成一乘。所以你看看,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到极乐世界都是阿惟越致菩萨,一乘,这是无比殊胜的一个道场。「故任菩萨意乐」,佛是永远恒顺众生,随缘妙用,这不可思议。妙在哪里?妙在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妙!不要说是分别执著不妙了,起心动念就不妙了,为什么?起心动念,四圣法界,分别执著,六道轮回,这个不能不知道。所以这些不需要如来指示。
第三,「谓凡於净土,有报有化。法报高妙,非菩萨之分。唯应自分,宜摄取之也。故云汝自当知」。这都说得非常好,净土有报身、有化身。像拿极乐世界来说,极乐世界的报身、报土是实报庄严土、方便有余土、凡圣同居土,这都是化身。法身那是妙觉位,在常寂光土,回归常寂光,这个的确是高。报身我们现在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报土为什么会永恒存在?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没有中断,像学校一样,现在毕业一批走了,等觉再上去,毕业了,回到常寂光了,后面这个新的新生他又来了,所以那个学校永远存在。不是说学生毕业之后就没有了,它年年有新生出来,有毕业的出去,又有新的进来。哪些新生呢?十方世界的,修净土的人都到极乐世界去了。到极乐世界,我们现在都清楚了,带业往生的在凡圣同居土、在方便有余土。凡圣同居土带得重的,方便有余土带得轻的,实报土不带业。极乐世界殊胜微妙就在凡圣同居土、方便有余土,这两土,阿弥陀佛本愿加持,皆作阿惟越致菩萨,所以它一乘。他们这些人,带业往生的人,到那边去干什么?到那边首先去消业,同居土的业消掉了,再消方便土的业,统统消掉了,那你是真的实报土的菩萨,不带业了。极乐世界真实的状况我们要了解,我们对它会生起信心,生起敬仰的心,生起真正求生净土的意愿。你要不搞清楚,你总会有怀疑,怀疑会造成障碍,贪瞋痴慢疑全是障碍,那个怀疑是最后的一个障碍,必须要断疑生信。佛给我们讲经说法,教导我们,最重要的,我们受利益的就是破迷开悟、断疑生信,就这个意思。只有这一个报土保证我们一生成就。
同样一个道理,我们今天如果有一批志同道合的,那没有一个道场不行。东晋时代远公大师给我们做了一个例子,他在庐山建一个念佛堂,共修的人一百二十三个人,集体闭关,我用现在的话说,集体闭关。山上以虎溪为界,它有个小溪,那个溪叫虎溪,虎溪为界,不出界线,住山,一直到往生,一百二十三个,个个往生。庐山东林念佛堂是净土宗的发源地,慧远大师是开山祖师,中国净土宗第一代祖师。我们念了夏莲居老居士的《净修捷要》,我们才知道净宗有三个祖师,《净修捷要》里面讲的。第一个是法界净宗祖师,遍法界虚空界,那个人是谁?大势至菩萨,法界祖师。《华严经》上普贤菩萨是娑婆世界的祖师,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第一个提倡净土的,释迦牟尼佛成佛第一部讲《华严经》,华严会上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他是娑婆世界祖师。慧远大师是中国第一个祖师。所以法界始祖是大势至菩萨,无比殊胜,稀有难逢。
今天这个时代,印光大师教给我们,建小道场,人数不超过二十人。为什么?容易维持,二十个人,二、三个护法照顾就够了,真实功德。生活能维持就行了,一心念佛,没有一个不成就。我想印光大师这个想法有来由的,过去《西方确指》里面所记载的,觉明妙行菩萨他们只有八个人志同道合,在一起念佛八个人都往生了。印光大师把它稍微扩大一点,二十个人,不要超过二十个人。小道场、小茅蓬,外面看起来不起眼,人家也不重视你,你就平平安安、老老实实念佛,三年五载个个都往生,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,正确。要是有四十个人?就分做两个小道场。六十个人,三个小道场。平时也不需要往来,个人修个人的,大家做比赛,看谁先往生。这个法子好,老和尚想的这个方法值得我们极力提倡,因为现前这个社会,我们要知道,伦理、道德、因果教育丢失太久了,大家从小没有学过,人多在一起就很难办、很复杂,人多就复杂,人愈少愈好。最重要的,六和敬头一条「见和同解」,如果不能做到六和敬的就不能要。顶多不超过二十人,少,实在讲,三个、五个不少,十个、二十个不多,不超过二十个,真干。如果听经,就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用我们的光碟就够了,真的到西方极乐世界,不是假的,就是一部经、一句佛号,万缘放下。
那要问,我们这三个根还要不要扎?不要了。为什么不要?你到极乐世界成佛去了,三年已经成佛了,你还要这个东西干什么?什么人要?如果要留在这个世间弘法利生的人要,他要做出榜样给人看,那就必须要学,不想留在这个世间,一心就往生,那你就不要。这个不要什么?有道共戒、有定共戒,你看你心里只有一句阿弥陀佛、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你所有一切都具足了,三个根都在里头,不在外头。心是阿弥陀佛,你所干的什么事情都是佛事,真正佛事,生活是佛的生活,工作是佛的工作,待人接物没有一样不是阿弥陀佛,这就对了。可是我们也要欢喜赞叹那些发大菩提心的人,看到这些苦难众生,必须要帮助他。这些人就不能够赶快求生,要留在这个世间照顾大众,多接引几个去,接引愈多愈好。这是有智慧、有福德、有缘分,你就得这样做。没有缘分的,自利;有缘分的,利他。利他不忘记自利,自利也不能忘记利他。随分随力,帮助佛法常住世间。常住世间,代代有人才,把这个法门继续传下去。没有人继续传下去,这个法缘到我们这里就断掉了,我们对不起佛陀,我们也对不起历代祖师。所以佛法的传承是大事,中国古人所谓「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」。佛法里传承是大事,一定要有人传承。传承这个事情,菩萨事业。印光老法师,这是近代的一位祖师,他的指示是非常正确,应当要坚守小道场、二十个人。普度众生现在有办法,不像从前,从前自度不能利他,现在自度可以利他。我们小茅蓬设个网路就可以了,我们的修学,我们在一起学习经教,用网路的方法传播出去,全世界有缘的众生,来收看你的网路的都是有缘众生,是既自利也利他。佛法没有版权,如果有电视台欢喜的话,拿到从网路再转播成电视,那利益众生就更广,都是好事情。第三这一段就是怎样把这个利益推广。
下面老法师说,「上峻谛师所云:唯应自分。此之自分,即宗门所谓法身向上事也,故超於菩萨之分。个中义理,非凡情所能解会」。凡情没法子理解,也没法子体会到的,所以它的意思很深。我们就我们能够体会到的,不但我们要学习,我们在这体会到我们今后怎样来弘扬佛法?这是在某个时代有某个时代的方法,最重要的是要把释迦牟尼佛教学的精神传下去,教学的精神发扬光大,这就对了。一定要肯定释迦牟尼佛的身分是职业老师,一生他老人家所表现的,也就是今天讲,他对社会所贡献的,对人类所贡献的,是教育。伦理的教育、道德的教育、因果的教育、哲学的教育、科学的教育,我们要把这些做出来、讲清楚,让这个社会明白,不再产生误会,才知道这是好东西,真的是宝!能帮助我们解决世出世间一切问题。这么好的东西,没人知道,多可惜。怎么宣传?必须自己做出来,说,没人相信,做出样子出来,大家相信,大家才能接受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