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解演义 (第一四三集) 2010/9/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02-039-0143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第一百六十五面倒数第五行,从「导师者」看起:
「导师」,这两个字是经文。「导师者,指引导他人入於佛道者。《十住断结经》曰:号导师者,令众生类示其正道故。《华首经》曰:能为人说无生死道,故名导师。」这个称呼,在大乘教里面是对佛陀的尊称,不是随便可以称呼的。佛法里面,称呼这是个常识,应该要晓得。通常在中国社会,和尚这个名词大家都知道,但是现在,含义模糊了,甚至於产生严重的误会。这两个字是梵文音译的,它的意思是亲教师,所以这个关系就非常的密切,也非常重要。在一个学校,佛法确实它是学校,主持教化的这个人就是校长,教学政策是他掌握的,老师是他聘请的,一切老师的教学都不能够离开教学的宗旨,让教学能够达到最完善的目标。这个教育办得成不成功,关系在校长,不在老师,老师是执行的,总策划、总的指挥是校长。所以,和尚就是校长,一个道场只有一个人称和尚,一般讲的是方丈、住持,这个人称和尚。除他之外,其他的出家人不能称和尚,称阿闍黎。中国人有时候言语简化了,称闍黎,闍黎就是阿闍黎的意思,这都是梵语。闍黎就是普通的教师,像学校里面的教授,大学里教授称闍黎,校长才称和尚。所以,和尚非常尊贵,一个大道场只有一个和尚,没有很多的。现在是只要看到出家人都称和尚,这是对佛法这个名词没有真正了解,真正了解就不会有这个情形。现在也很少人讲到这个问题,我们学到这个地方就应当要说明一下。
所以,佛教是师道,它不是宗教,宗教里头没有这种称呼,亲教师,没有这种称呼,只有学校才有。在学校里具足和尚这个条件的,用现在的话来说,一个就是学校校长,他是真的亲教师;另外一个也可以说是和尚,直接指导我的、教导我的。这个人的关系,虽然他不是学校校长,他跟我的关系特别密切,我是跟他学的,现在讲的是指导教授。学校里面教授很多,没有指导,我没有上他课的,我只称他,在佛门里就是称他为闍黎,称他为阿闍黎,就是一般讲的老师。直接教导我的,这个关系要紧,这也可以称之为和尚。所以佛法是师道,你看我们称佛,对佛的尊称,佛是和尚,是我们真正的和尚,唯一的和尚;佛也称为导师,所以导师是对佛的尊称。另外一个称呼称大师,大师不是随便称呼的,大师是对佛的称呼。在中国传统上,这些出家人,他们有很多大成就,但是不能称大师。他在禅有成就的,称禅师,教里面有成就的,称法师,通达三藏的,广学多闻通达三藏的,这是有翻译经典的资格,我们称为三藏法师,都用这种称呼,没有称他为大师。在过去,帝王给他封号,这通常我们称为国师,那都是封号,皇上的老师,国王、大臣接受他的指导,接受他的教诲,称为国师。通达经论的,称经师、论师,通达戒律的,称律师,这些称呼都是有专长的,经律论三藏通达一样的,是这么个称呼。称法师,称大法师,大法师这是对他的尊敬,敬称。所以这些常识我们都要知道,称呼上有错误那就是外行。
在各个不同宗派里面,修学有成就的人,通达这一宗的,也都称法师,这在习惯上我们都能看到的。可是唯独净土宗的祖师,习惯上称为大师,其他宗派里面祖师都没有这种称呼,为什么?大师是佛。此地的导师,他能够真正的引导人入佛道,入是开悟,他有这个能力。帮助人信解不行,要帮助人悟入才行,这个人才能称为大师。为什么净土宗称大师?这也有个道理,净土宗这些修行人,他能帮助学人,就是学生,念佛往生净土。生净土就成佛,跟大彻大悟、修学证果没两样,尤其经典上说得这么清楚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,这还得了吗?阿惟越致就是明心见性、大彻大悟的人,他超越十法界,他生到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。所以,净土宗的祖师称大师,我们一般你看称印光大师、慧远大师,这是佛门的一个习惯,我们应当要了解。大师决定不能够随便称呼,我们虽然很尊敬他、恭维他,但是不能过分,中国人讲礼节,节是有节度,不可以超过。称大师就超过了,把他当作佛看待,跟佛的地位平等,这个是应该要知道的。
《十住断结经》说得好,「号导师者,令众生类示其正道」,众生类就太多太广了,十法界的众生,有能力帮助他们、教导他们,示其正道,这个正道是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这号为导师。《华首经》里面说,「能为人说无生死道,故名导师」。无生死是大般涅盘,都是帮助众生超凡成圣,不仅是转迷为悟,还要转凡为圣,这样的人才能称为导师。「《佛报恩经》曰:大导师者,以正路示涅盘径」,径是一条路,这条道路是通往般涅盘的,「使得无为常乐故」。这底下有个注解,「无为指无为法,常乐指常乐我净」,这就非常明显了,在《华严经》上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境界,能教人证得法身大士,这个人称为导师,称之为大导师。
「又《甄解》曰:导师行者,即弥陀世尊平等引接无所遗故。又大导师者,即弥陀世尊,以本愿引摄五乘。」《甄解》完全是依净宗来说的,这是《无量寿经》注解上讲的,导师行者,即弥陀世尊平等引接无所遗,这个地方著重在平等两个字。连著下面,「大导师者,即弥陀世尊,以本愿引摄五乘」。你看前面讲的,平等引接无所遗。五乘是讲人乘、天乘,这两类通常说它做人天小果,或者是人天乘,连小果都说不上,为什么?没出离六道轮回。声闻、缘觉是小乘,通常讲声闻是小乘,缘觉是中乘,菩萨是大乘,叫五乘佛法。这个意思就是说,导师有能力令一切众生平等得度,这是阿弥陀佛才做得到,一般人真的是做不到,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接引一切众生。
下面念老跟我们说,「故今本师演说本经」,本师是释迦牟尼佛,他是我们根本的老师。所以,我们跟释迦牟尼佛的关系,诸位一定要搞清楚,师生的关系,佛是我们的老师,我们是他的学生,所以自称为弟子。称谓在中国古时候非常讲究,因为它是礼节里面基础的一环,不能称错。我们对任何人,谦虚都是称名,这是古礼。现在人很多不知道,譬如我们看到很多,在我面前的,或者是写文字给我的,自称为末学、自称为后学,这个都不可以的,应该什么?称名。我对长一辈的自称「净空」,对父母也是自称称名,称名是最恭敬的,最恭敬、最谦虚的。末学,在平辈当中可以称,但是还是称名的好,这是最恭敬的一个称呼。对大众一般的尊称称善知识,佛经上的「善男子善女人」,我们中国一般称大德、称仁者,这都很好,这都是佛经上的称呼,大德、仁者都是对於法师、阿罗汉的尊称,这是普通的礼节。现在本师世尊演说本经,「正是住弥陀之所行也」,阿弥陀佛之所行没有别的,在十方世界示现讲经教学。
这些事情我们都已经很熟悉了,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,众生品类不齐,程度差别很大,佛菩萨教化众生契机契理。契机就是说教学的内容适合学生的程度,学生的程度浅,你不能说太高深的,他不懂,听不懂;学生的程度很高,你说浅,他不满意。真的要恰到好处,他听了才欢喜,他才会有信心。这个要真正真实智慧,没有真实智慧,没有法子观机。他一看就知道你的根性,不但知道你这一生,他知道你过去生生世世,你学些什么,你阿赖耶识里头有哪些种子,他全晓得。现前这个时候要给你讲什么东西,阿赖耶识你那些种子会起现行,起现行是帮助你悟入,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一桩事情,契机。契理反而比较容易,理是什么?诸佛如来之所证得的。我们在经教里学习的时间长,所谓深入经藏,对理不会迷失,但是观机这是真功夫,这很不容易。世间法那是教学经验,总比不上有修有证的人那种观机功夫的得力,总比不上他们。所以众生要有缘遇到佛菩萨,遇到佛,遇到菩萨,法身菩萨,几乎没有不开悟的。我们一生遇不到,是自己的业障太重,绝对不是说跟佛菩萨没有感应。我们求佛那个心,念头才动,佛菩萨就接收到我们的信息,他就来帮助我们。我们为什么不见不闻?这是业障。过去章嘉大师给我谈这个事情,业障消除,感应就现前,众生有感,佛一定有应。我们明显的求佛菩萨加持,这是显感,哪有不应的道理?我们自己的缘成熟了,虽然还没有这个念头求佛,那叫冥感,佛知道了,他也来给你示现,也给你引导,你也能豁然大悟。你不是有心求的,偶尔,好像很偶然的,其实并不偶然,你是冥感,佛菩萨显应。
经上这样说法,我们在历代这些祖师大德典籍里,他们的著述、传记里面,我们能够体会这个事实真相,是真的不是假的。因此我们就知道,忏除业障是修学重要的方法,我们这一生所以学得这么困难,甚至於这一生把方向、目标都搞错了,得不到我们希求、希望的果报,全是业障障碍了。所以一定要学那些真正修行人,每天忏除业障。我们自己不知道,《地藏经》上说得好,「阎浮提众生」,说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众生,「起心动念无不是罪,无不是业」,他说的话我们能相信吗?冷静细心去体会,才知道他讲得一点都不错。我们起心动念几乎都是落在贪瞋痴里,这叫三毒,起心动念跟三毒相应,那怎么不是罪业?《地藏经》说得不过分。如果这个念头落在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,那就是贪瞋,我得到了,贪心;没有得到的时候有怨恨、有嫉妒、瞋恚心;迷而不觉,愚痴。
在净宗,什么叫觉悟?果然对一切妄想杂念都舍弃了,起心动念都跟阿弥陀佛相应,就是一句佛号,这个人真正觉悟了。为什么?他一心一意,没有第二念,只求往生净土,亲近弥陀。这个人虽然不像宗门教下那种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他的效果、他的结果跟明心见性那些人无二无别,为什么?他求往生,他真的往生,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就是阿惟越致菩萨?阿惟越致就是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这叫真觉悟。我们今天靠宗门、教下来觉悟,难,真不容易,宗门是彻悟,大彻大悟,教下是大开圆解。从经教里头得三昧,学《华严》的得华严三昧,学《法华》的得法华三昧,他走的是戒定慧的路子,很难,不是人人都能得到。修行的人多,得道的人很少,宗门、教下都不例外。唯独净宗成就殊胜,所以这个法门得到世尊的赞叹,世尊为我们开演这部大经,十方诸佛赞叹、作证,帮助我们信解、发愿修行,这种恩德无与伦比,世出世法里面都找不到。这个法门,经上讲的最胜之道,无与伦比的殊胜。最胜之道就是念佛往生,为什么?这才能够真正普被三根,圆摄五乘。说老实话,不只五乘,连畜生、饿鬼、地狱,都能因这部经、这个法门而能得度,这得度不是平常得度,一生成佛。
这些年来我们也遇到一些通灵的人,一般人说是灵媒,这些人也不是完全迷信。他们参加我们三时系念,他有能力见到我们看不到的,天道的众生,欲界天的像四王天、忉利天,这很容易看到,鬼道的众生、地狱道的众生,有时候来附体,我相信那不是假的。他们透的信息告诉我们,这些法事确实有效果,我们应用真诚心去做,中国古人讲得好,这个总的原则掌握到,「诚则灵」。古人祭祀,你看祭祀之前三天斋戒沐浴,为什么?真诚恭敬,他就有感应,祭神如神在。我们做这些法事,如果主修法事的人真诚恭敬,就能感得道场的殊胜。这些鬼神真有往生的,那这个法门利益就不止五乘,还有畜生道、天道、饿鬼道、地狱道,他都得利益,但是少。多数,这些鬼道众生到畜生道去、到人道来了,也有一些到天道,这都是真实利益。所以,净宗法门被称为「最胜之道」。
「《净影疏》曰:无上菩提,是最胜道」,无上菩提是成佛之道。净宗这个法门是直捷教导我们成佛的,一生当中决定证得无上菩提,无上正等正觉,所以称之为最胜道。一切众生,一切有缘众生统统都能证得,这个太稀有了!条件就三个字,信、愿、行,往生就是证,佛来接引,你往生,那就是证果了。可是信愿行这三个字都不容易,看起来好像很简单,有几个人真相信?有几个人真发愿?我们见到了,真信、真愿、真行的人绝大多数三年就成就。古人,我们在《往生传》里面看到,在《净土圣贤录》里看到;今人,现前修行的人,我们细心去观察,有,到处都有,只是很少人宣扬,甚至於说是哪一个道场都有。真干的人,真干他不宣扬,真干的人非常谦虚,都觉得自己无论在道行、在修持、在信解都不如别人,真谦虚。可是他走的时候,预知时至,很多没有病苦,无疾而终。走的时候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跟自己周边的人,在周边这些人,告诉大家,佛来接引我,我走了,勉励同学们认真努力好好修行,将来在极乐世界再见。
在香港,倓虚老法师常常讲,他一生亲自看到的例子。早年间,哈尔滨极乐寺修无法师,这些故事在佛法称之为公案,就是例子,在倓老的传记《影尘回忆录》里面记载很多,老法师一生亲自看到的,亲自参与的。修无法师往生,那个时候老法师是极乐寺的住持,极乐寺是他建的。道场建好了,他老人家请他的老师谛闲老和尚在那里开一堂戒,请谛老法师做得戒和尚。这个法会一个多月,修无师早年出家,到戒坛里面来讨一个义工,那时候是定西法师,以后都在香港,问他,你能做什么工作?修无法师说:我希望能给个机会给我,在戒期当中照顾生病的戒子。因为人很多,伤风感冒这些小病也需要人照顾,当然好事情,所以就留下来了。他不认识字,没有念过书,没有出家之前他做泥水匠,做小工的,出家之后,在寺庙里都做粗重的活,别人不愿意做的他去做,任劳任怨。但是他有个好处,一心念佛,专念阿弥陀佛,工作很勤快。他到极乐寺时间没多久,好像十几天,他去找老和尚,就是倓虚法师,找住持,跟他告假。倓老就很奇怪,我们这个戒坛还没结束,你发心来做义工,怎么就退了道心,有什么要紧的事情?他就说了,他说我不是别的事情,我要到极乐世界去了。老和尚一听,你预知时至?他说是的。大概多久?不出十天。老和尚就很重视,定西法师也感到很殊胜,难得。他要求给他准备一个房间,准备一点劈柴,往生之后火化,请几个同参道友送一送他,帮他助念。老和尚都答应了,好,我们替你准备。到第二天又来找老和尚,老和尚,我明天就走。就赶紧替他办。真的,他真走了,不是假走了,盘腿坐著走的。谛老,那个时候得戒和尚,还没有到,他就往生了。谛老到了之后,看到这个情形非常赞叹,出家人,许多确实这些知名的大法师、老和尚都比不上你。在寺院里头没人瞧得起他,他是个真正修苦行的人,寺院里最难的事情,别人都不愿意做的事情,他做。一天到晚就是一句佛号,三年成就的,像这种例子很多。
在家同修里面就更多,多半都是不认识字的阿公阿婆,他们的成就高。所以,我们看到、听到了,心里要记住,决定不能轻视这些人,他们秘密在那里修,我们没看到。这个秘密是什么?就是一句阿弥陀佛,真正做到大势至菩萨教导的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。他六根不向外攀缘,这个话怎么讲?他没有自私自利、他没有名闻利养、他没有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,只知道在常住为大众服务,希望能够做得尽善尽美,让大家都欢喜。用这个来供养大众,修福,真修福,福慧双修,一句阿弥陀佛不间断,修慧。他每天在干什么?每天福慧双修。二、三年的时间他功夫成就了,你看他走得那么自在、走得那么潇洒,为我们做示现。他这一走,如来三转法轮他是作证转,他不会讲经,也不会说法,也不懂得怎么度人,他亲自给我们做证明,这个事情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修无师走的时候,旁边真的有十几个人给他助念,看到他走的。他们给修无师讲,他说古来这些大德功夫成熟自在往生,都要留几首诗、留个偈子给我们做个纪念,他说你也不能例外。修无师就讲了,我不认识字,没念过书,我也不会作诗、也不会作偈子,不过我有一句话告诉你们,「能说不能行,不是真智慧」,他就走了,留这一句话。谛闲老法师听到在场的人告诉他,真佩服!所以这个法门称为最胜之道,是真的,不是假的,这个法门教我们一生证得无上菩提。
「又《会疏》释曰:於一切世出世中无有伦匹」,伦匹是讲同类当中能够跟它相比的,没有,无论是宗门教下、显教密教,念佛法门确实是第一。可以说它没有任何条件,你看就那么简单,你一点不能怀疑,深信不疑。你发真正的大愿,我这一生什么都不求,只求往生极乐世界,一个方向,一个目标,一个方向,西方,一个目标,极乐世界,一个愿望,亲近弥陀,你看就这么单纯。行是什么?六字洪名,净念相继。这个念叫净念,为什么?没有怀疑,没有夹杂,这叫净念。半信半疑,念佛里头夹杂著许多妄念,这就不行了。为什么会有杂念?因为你有怀疑,因为你没有放下,你的心不专。如果果然你就一个方向、一个目标,其他都不要了,统统放下了,那怎么会夹杂?那就不可能了。一心称念就是净念,你二心、多心称念,念佛还想别的,所以你念不清净。这个法门叫净土,心净则佛土净,头一个就要讲清净心,不许你有杂念。我这一生到这个世间来,遇到这个法门,没遇到这个法门不知道,那真的叫没福,遇到这个法门,遇到这个经典讲得这么清楚、这么明白,我要不能依教奉行,那不是错过了!
善导大师告诉我们,这个法门叫「万修万人去」,一个都不会漏掉,这话是真的。善导大师,在日本有很多人说他是阿弥陀佛再来的,中国古时候有这个传说,我到日本访问,问日本这些净土宗的大德们,你们知不知道这回事情?他们知道,他们相信。日本人对善导大师非常崇敬,很多净土宗的寺庙叫善导寺,所以你看到善导寺,那是净宗道场。「万修万人去」是阿弥陀佛亲口所说,善导是弥陀再来,不是弥陀亲口所说吗?我们还能不信吗?真干就是真信。你说我真信,没有真干,信愿有问题,这是从前章嘉大师告诉我的。他老人家告诉我,佛法知难行易,你没有能够真正去行,你知上有问题,他说不在行,在知。这是属於哲学上的一个问题,知难行易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所以我们的信心为什么不那么坚决,愿心也不坚定,我们也很想,我们有想过去这些大德们那样的深信切愿,怎么办?多学经教,我们信才能真,愿才能切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四十九年讲经说法,为什么?我们渐渐体会到了,无非是帮助我们深信切愿。这是信解,后头行证是我们自己的事情,老师帮助我们的就是帮助我们真信,真正明白、理解了,然后我们从行当中去求证,这个法门临命终时佛来接引,这是证。
所以,解真的是透了,真搞明白了,我们才真肯放下;没有搞清楚,没有搞明白,放下太难了。世间法我们放下了,佛法放不下,佛法放不下不行,不能带走。《般若经》上讲得很好,佛用比喻来说,佛法好比过渡,过渡要小船,渡船,佛是用竹筏来做比喻。你乘上了,你学习佛法了,就等於坐上渡船,到岸了,你要下船才行,你不下船你就不能到岸。你要想到彼岸,要把佛法丢掉,它不是真的。所以《金刚经》上说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,这个法是佛法,你学得再多,你都要把它放下,你都要舍掉,何况这世间法!世出世间法统统放下,你才能往生。佛法好不好?净宗五经一论好,这是什么?这是阿弥陀佛度众生的大愿船,我们学习好比登船了,时时刻刻你都要晓得,我放下的时候就到彼岸了,到达的时候这个统统要舍,最后就是一句阿弥陀佛。
现在明白了,真搞清楚、搞明白,我从现在就干。前面跟诸位同修说过了,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,看一切人事物全是阿弥陀佛,六根接触的六尘境界,内外都是阿弥陀佛,有阿弥陀佛,别的就放下了。功夫就在日常生活当中炼,历事炼心,在工作的时候炼,在待人接物之处炼。在这个里面最重要的,把我放下,绝对不执著这个身是我。我放下了是什么现象?自私自利的念头断掉了,没有了。这个念头断掉了,名闻利养自然没有了,对於五欲六尘这种贪念,贪瞋痴统统就没有了。所以,念佛往生的人,他们生到极乐世界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,得到阿惟越致菩萨的待遇,他有道理在。通常我们讲,佛菩萨对我们的加持是相对的,我们有一分功德,他加上一分,有两分功德,他加两分,跟我们自己所修的一定成正比例。如果我们心里所有杂念都没有了,只有这一句佛号,虽然没有开悟,到西方极乐世界佛力一加持,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那生什么土?实报庄严土,凡夫生实报庄严土,这叫难信之法。在其他法门里修行,你多困难,要断见思烦恼,在这个法门里头,你只要把阿弥陀佛抱住,其他东西放下,你就得到了。所以,这个法门称之为最胜之道,不为过!一切世出世法中无有伦匹,是真的,它不是假的。
下面《甄解》也这个说法,「《甄解》曰:最胜道者,念佛往生一道。於一切方便中,无上最胜故。」这些古大德为我们的解释重要!接著又说,「又最胜道者解脱德」,这是大乘法常讲的三德秘藏。自性里头的三德,第一个法身德,第二个般若德,第三个解脱德,诸位要知道,这是自性里头本有的。证得三德是什么人?明心见性,《华严经》圆教初住以上,也就是说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统统断掉了。上上根人,像释迦牟尼佛、惠能大师这一类的人,在一生当中真正能够做到顿舍、顿悟、顿证,人不在少数,可是时间长短不一样。释迦牟尼佛跟我们表现的,我们知道那是示现,一念之间顿舍、顿证,把十二年所修学的全放下。这是什么?这是做给我们现在所讲的知识分子看的,知识分子好学,广学多闻。学的是什么?学的叫所知障,为什么?自性里头没有这个东西。般若无知,般若里头没有这个东西,这个东西是什么?知识,自性里头没有知识,有智慧。知识障碍智慧,你要不舍的话,你就不能见性,你就不能得三昧,这不能不知道。两种障碍,一般人全都有,烦恼障、所知障,叫二障。障碍放下了,自性就现前,暗去了,明就来了,明暗是一体,迷悟也是一体。可是自性没有迷悟,迷的时候它不能现前,它被障碍住了,障碍放下,它就现前,本来是明,没有迷。
中国古圣先贤说这桩事情,说得跟佛好接近,《大学》里面讲「明明德」,明德是什么?如果用佛法来解释,明是般若德,后头那个德字呢?德字里面就含著法身德、解脱德,讲得通。所以汤恩比说佛法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,把它一提升,跟《华严》没有两样。明德为什么上面再加个「明」字?肯定现在不明了,迷了。如何恢复明德?要明明德,明德是本有的,上面加个明,肯定现在已经不明了,明德不明了。现在的功夫,修学的功夫就是要明明德。在世法、佛法,明明德当中,这一切方便法当中,念佛是无上最胜故,就用这句阿弥陀佛。因为凡夫最困难的,空有二边都舍掉,太难了!不是住空,就是住有,现在佛教给我们方法,空有二边都放下,就住阿弥陀佛,这个法子妙!阿弥陀佛是什么不要管他,就是死定了,就你一句阿弥陀佛,古人讲「但得见弥陀,何愁不开悟」,你只要一往生见到阿弥陀佛,你就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。这个成就还得了!用这个方法成就的人,比修禅、修密、学教容易太多了,殊胜太多了,真是没法子跟它比。让一品烦恼都没有断的人,在一生当中能圆证无上菩提,你说这个法子多妙!所以,「最胜道者解脱德」。
「《涅盘经》云:无上上,真解脱」,无上之上,真正解脱。「故无上上」,那就是「最胜义」,没有比这个更殊胜的了。所以,「《甄解》之两说,互为表里,因念佛即无上上最胜之道,往生必证涅盘也。」往生的时候,什么时候证?我跟诸位所说的,诸位如果真相信,真能把世出世间法一切都放下,我相信,往生到极乐世界,你见到阿弥陀佛的那个时候就证得。你证得,亲证了,不需要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才是阿惟越致菩萨,那是什么?你没有证得的时候,佛加持你。我相信有很多很多人,到达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的时候就证得,为什么?他已经舍得很干净,世出世法都放下了,最后就抱著这一句阿弥陀佛,到极乐世界一见阿弥陀佛,问题全解决了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我们这一生真的是太幸运,遇到这样殊胜的法门,真是彭际清居士所说的,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一天,我们遇到了。开经偈是武则天做的,做得真好,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,我们在这一生遇到了,总的关键就在於我们能不能舍。舍是怎么舍?事上有没关系,心上决定没有。事上,事上随缘,有很好,没有也好,不要把它放在心上。深深相信,一心住在阿弥陀佛,就是一心你住无上道,你住弥陀所住,相信诸佛护念,龙天善神照顾,还操什么心!
乐观法师,前天我讲的,乐观法师写的金山活佛的这些故事,这个书我们同学找到了,我们会很快的把它翻印,它是个小册子,供养大家。你看金山活佛的那个传奇,里头没有别的,就是彻底放下。现在人最贪的是钱,好像金山活佛一生跟钱绝缘了。人家供养他的钱,在早年还有铜板、硬币,他拿到怎么样?吃掉了。给他钞票,他把它捏成一团也吃掉了。他也不生病,他有本事消化,这个不可思议,没有别的,彻底放下。一生就是身上穿的一件衣服,其他的没有,里面小褂裤,外头一个大褂,一生这样邋遢,从来也不洗衣服,从来也不洗澡,多潇洒、多自在!相信他的人很多,大家都把他看作活佛,什么样的疑难杂症他都有办法帮助你,帮你治疗。乐观法师跟他住过四个月,告诉我们,他说他真的是有神通。日常生活他没有规律,确实有点像宋朝的济公那个类型的人,吃饭也没有一定,他跟他在一起,有一次看到他吃了十八碗饭,还吃一碗面。对於大众供养的他从来不拒绝,人家请他吃饭,这个人盛一碗给他,那个人也盛一碗给他,他都把它吃下去了。那时正好乐观法师坐在旁边,就告诉这些信徒,你们可不能再害他了,你看这样人还受得了吗?他回头跟乐观法师说,不增不减。乐观法师听到,感觉得太奇怪了,真的是茫然无所措,没想到他说这句话,不增不减。也就是说,吃跟没吃一样,一、二个星期不给他吃东西,没事,是这么样一个人。心地清净平等觉,我们经题上他全都做到了。他平常修行他也就念一句佛号,他念这一句佛号,上面加了两个字,「谁念南无阿弥陀佛啊」,后面还加个啊,「谁念阿弥陀佛啊」,他这里带著有很浓禅的味道。而且念佛多半在晚上,声音很大,吵得人都不能睡觉;换句话说,他念佛的声音,周围大众都听到,他在那里传法,提醒大家念佛。这个故事值得看看,因为民国初年真有其人,真有其事,这不是虚构的,是真实的,都是为我们来做作证转。
所以这个地方几句是非常重要,一定要知道。「因念佛即无上上最胜之道,往生必证涅盘也。又正当念佛时,心作心是,当下即是,即无上上解脱时也。」这是什么?我们平常,所以念佛功夫浅深,不是时间久、老修行,不是的,功夫确实在这一念纯不纯。古人讲净念相继,「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」,就是那一念能不能相应?什么叫相应?净念就是相应,大势至菩萨所说的「净念相继」,净念是清净心,这一念相应。我们今天念佛,念得再多,心还是不清净,那我们是,净反过来是秽,我们是秽心念佛、染污心念佛,所以那个效果跟净念就差得太远了。还是我们放不下,还是我们舍不得这个世间,经上明明告诉你,「於一切世出世中无有伦匹」,我们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总是牵挂著,总是不能放下。没法子,真放不下,为什么?我天天要生活,我还有明天,我还有明年。你想得太多了!要怎么个想法?我在前面跟同学们说过,印光大师每天想到「死」,我从这个地方有一点领悟。我每天想到,今天是我在这个世间最后的一天,没有明天。明天早晨醒过来,怎么又有一天?这是最后的一天。决定不去想明天的事情,只有今天,今天我该做什么?应该念佛求生净土,其他的事情应该放下得干干净净,为什么?假的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无论是顺境逆境、善缘恶缘,平等的放下,我们回归到净念相继,这个效果就大了。为什么?每一念跟阿弥陀佛都相应。真的,古人讲得没错,「一念相应一念佛」,「心作心是」。心本来是佛,我今天念阿弥陀佛就是作佛,我本来是佛,我现在要作佛,岂不当下就是吗?所以这个跟禅宗一样,原理相同的,宗门老师常常勘问学生,你会么?净宗也不例外,你会念吗?会念跟不会念差距很大。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接触很多大众,提出很多问题,这些问题什么?都是废话、都是妄念、妄想,都应该放下。你修净土了,你还会有这么多妄念,你没修。我为道场、为众生,还是假的,为什么?如果是净念相继,你肯定得诸佛如来加持,阿弥陀佛护念,龙天善神帮助你处理这些杂务,不用你操心。一心专念,我们也相信,不出三年,你成功了,你作佛了。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,经上讲的字字句句是真理,「心作心是」这一句是净宗理论的核心,你为什么往生能成佛,道理在此地。
下面说,「今日释尊将演弥陀之妙法,故住於弥陀之所住,行弥陀之所行,念弥陀之所念,故云住诸佛所住最胜之道」,这是我们要学的。真正修净土的人,一个住、一个行、一个名,这三个字,自行化他。释迦牟尼佛在此地给我们做榜样。今天释迦牟尼佛要演说阿弥陀佛的妙法,为我们演说,演是表演,说是说明,把西方极乐世界性相、理事、因果,详细为我们做介绍说明,所以他住弥陀之所住。弥陀所住,住在哪里?浅而言之,就是住阿弥陀佛。阿弥陀佛自己不住阿弥陀佛,他信心就失掉了。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,我们懂得,无量智慧,无量的觉悟。从理上讲,诸佛如来住常寂光,常寂光是诸佛所住,弥陀当然不例外。常寂光是什么?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常寂光无所不在、无时不在、无处不在;换句话说,一切时、一切处就是常寂光。我们为什么不能证得?因为我们有妄想分别执著,所以《华严经》上说「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,就这个意思。
我们现在已经可以说相当熟悉,因为经教的薰修时间长了,都知道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执著,把执著放下,真放下了,证阿罗汉果;再把分别放下,不再分别,尘沙烦恼就放下了,成菩萨;最后不起心不动念,把根本无明也放下,根本无明是起心动念,你就成无上正等正觉,你成佛了,这个境界在《华严经》就是圆教初住以上,入这个境界。《金刚经》上告诉我们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无所住就是不住执著、不住分别、不住起心动念。而生其心是什么?与十法界一切众生感应道交,众生有感,众生像现在无线电波一样,他是发射台,他发出来的波,你全部都接收到,你收到的时候你会回覆他。每个人都是一个发射台,也是个接收台,诸佛菩萨亦复如是。甚至於佛在大乘经上告诉我们,正报一毛端,依报一微尘,它也是接收台,也是发射台,一毛、一尘里都有圆满的性德;换句话说,用现在科学的术语说,都有遍法界虚空界圆满的信息,不断的在发射,一念一念都在发射。这一念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,一念。一秒钟有多少念?一千六百兆,从来没有停止过。你想想看,每一个毛端,每一粒微尘,统统都是这样的,《还源观》上给我们讲的三种周遍,念头一放就发射出去,周遍法界。
我们的细胞,这一粒微尘,也收,不是不收,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菩萨的信息,我们也统统接收。接收为什么不起作用?迷了,迷而不觉,觉就起作用,迷!为什么迷了?头一个就起了一个我,执著有个我。身上找不到我,身是色法,找不到我;心上也找不到我,心是什么?受想行识,受想行识里头也找不到我。根本就没有我,为什么那么样坚固执著有我?这是六道凡夫醒不过来的第一个因素,他醒不过来。确实没有我,为什么那么执著?我执破了之后,菩提道上一帆风顺,尤其是念佛这个方法,真的是古人讲的「径中径又径」,那是什么?近路,不拐弯,直捷快速,是个易行道,不是难行道。我们今天走得这么困难,没有别的,就是我执,我这个执著太严重了,不知道身心里头都找不到我。
彻底放下之后,真的我现前,不是没有我,有,常乐我净。自性里头有四净德,常是永恒不生不灭;乐是离苦了,永远没有苦,苦乐都没有;真我,我是什么?我是解脱,前面讲的解脱德;末后一个字是净,清净。明心见性的人全见到了,惠能大师见性,你看头一句清净,「何期自性本自清净」,净德;第二句讲的「何期自性本不生灭」,常德,那是常;「何期自性本自具足」,那是我,那是真的我,不是假的我;后面两句乐,「本无动摇」、「能生万法」,那多快乐,得大自在!这是一切修学大乘人梦寐希求的,非常不容易成就。关就在烦恼难断,特别是第一关,破身见、破边见,破见取、戒取、邪见,这是头一关。头一关破了,你进门了,成就的早晚在乎你的善根福德因缘。勇猛精进的人,因缘殊胜要遇到净土的时候,一生成就,达到这个境界。上中下三根遇不到净土,都不能成就,也就是说出不了六道轮回;超越六道轮回,在佛法叫小成就,不是大成就。
这句意思很深长,「住於弥陀之所住,行弥陀之所行,念弥陀之所念,故云住诸佛所住最胜之道」。今天时间到了,这一句我们明天再来学习,它的意思很长,非常重要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第一百六十五面倒数第五行,从「导师者」看起:
「导师」,这两个字是经文。「导师者,指引导他人入於佛道者。《十住断结经》曰:号导师者,令众生类示其正道故。《华首经》曰:能为人说无生死道,故名导师。」这个称呼,在大乘教里面是对佛陀的尊称,不是随便可以称呼的。佛法里面,称呼这是个常识,应该要晓得。通常在中国社会,和尚这个名词大家都知道,但是现在,含义模糊了,甚至於产生严重的误会。这两个字是梵文音译的,它的意思是亲教师,所以这个关系就非常的密切,也非常重要。在一个学校,佛法确实它是学校,主持教化的这个人就是校长,教学政策是他掌握的,老师是他聘请的,一切老师的教学都不能够离开教学的宗旨,让教学能够达到最完善的目标。这个教育办得成不成功,关系在校长,不在老师,老师是执行的,总策划、总的指挥是校长。所以,和尚就是校长,一个道场只有一个人称和尚,一般讲的是方丈、住持,这个人称和尚。除他之外,其他的出家人不能称和尚,称阿闍黎。中国人有时候言语简化了,称闍黎,闍黎就是阿闍黎的意思,这都是梵语。闍黎就是普通的教师,像学校里面的教授,大学里教授称闍黎,校长才称和尚。所以,和尚非常尊贵,一个大道场只有一个和尚,没有很多的。现在是只要看到出家人都称和尚,这是对佛法这个名词没有真正了解,真正了解就不会有这个情形。现在也很少人讲到这个问题,我们学到这个地方就应当要说明一下。
所以,佛教是师道,它不是宗教,宗教里头没有这种称呼,亲教师,没有这种称呼,只有学校才有。在学校里具足和尚这个条件的,用现在的话来说,一个就是学校校长,他是真的亲教师;另外一个也可以说是和尚,直接指导我的、教导我的。这个人的关系,虽然他不是学校校长,他跟我的关系特别密切,我是跟他学的,现在讲的是指导教授。学校里面教授很多,没有指导,我没有上他课的,我只称他,在佛门里就是称他为闍黎,称他为阿闍黎,就是一般讲的老师。直接教导我的,这个关系要紧,这也可以称之为和尚。所以佛法是师道,你看我们称佛,对佛的尊称,佛是和尚,是我们真正的和尚,唯一的和尚;佛也称为导师,所以导师是对佛的尊称。另外一个称呼称大师,大师不是随便称呼的,大师是对佛的称呼。在中国传统上,这些出家人,他们有很多大成就,但是不能称大师。他在禅有成就的,称禅师,教里面有成就的,称法师,通达三藏的,广学多闻通达三藏的,这是有翻译经典的资格,我们称为三藏法师,都用这种称呼,没有称他为大师。在过去,帝王给他封号,这通常我们称为国师,那都是封号,皇上的老师,国王、大臣接受他的指导,接受他的教诲,称为国师。通达经论的,称经师、论师,通达戒律的,称律师,这些称呼都是有专长的,经律论三藏通达一样的,是这么个称呼。称法师,称大法师,大法师这是对他的尊敬,敬称。所以这些常识我们都要知道,称呼上有错误那就是外行。
在各个不同宗派里面,修学有成就的人,通达这一宗的,也都称法师,这在习惯上我们都能看到的。可是唯独净土宗的祖师,习惯上称为大师,其他宗派里面祖师都没有这种称呼,为什么?大师是佛。此地的导师,他能够真正的引导人入佛道,入是开悟,他有这个能力。帮助人信解不行,要帮助人悟入才行,这个人才能称为大师。为什么净土宗称大师?这也有个道理,净土宗这些修行人,他能帮助学人,就是学生,念佛往生净土。生净土就成佛,跟大彻大悟、修学证果没两样,尤其经典上说得这么清楚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,这还得了吗?阿惟越致就是明心见性、大彻大悟的人,他超越十法界,他生到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。所以,净土宗的祖师称大师,我们一般你看称印光大师、慧远大师,这是佛门的一个习惯,我们应当要了解。大师决定不能够随便称呼,我们虽然很尊敬他、恭维他,但是不能过分,中国人讲礼节,节是有节度,不可以超过。称大师就超过了,把他当作佛看待,跟佛的地位平等,这个是应该要知道的。
《十住断结经》说得好,「号导师者,令众生类示其正道」,众生类就太多太广了,十法界的众生,有能力帮助他们、教导他们,示其正道,这个正道是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这号为导师。《华首经》里面说,「能为人说无生死道,故名导师」。无生死是大般涅盘,都是帮助众生超凡成圣,不仅是转迷为悟,还要转凡为圣,这样的人才能称为导师。「《佛报恩经》曰:大导师者,以正路示涅盘径」,径是一条路,这条道路是通往般涅盘的,「使得无为常乐故」。这底下有个注解,「无为指无为法,常乐指常乐我净」,这就非常明显了,在《华严经》上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境界,能教人证得法身大士,这个人称为导师,称之为大导师。
「又《甄解》曰:导师行者,即弥陀世尊平等引接无所遗故。又大导师者,即弥陀世尊,以本愿引摄五乘。」《甄解》完全是依净宗来说的,这是《无量寿经》注解上讲的,导师行者,即弥陀世尊平等引接无所遗,这个地方著重在平等两个字。连著下面,「大导师者,即弥陀世尊,以本愿引摄五乘」。你看前面讲的,平等引接无所遗。五乘是讲人乘、天乘,这两类通常说它做人天小果,或者是人天乘,连小果都说不上,为什么?没出离六道轮回。声闻、缘觉是小乘,通常讲声闻是小乘,缘觉是中乘,菩萨是大乘,叫五乘佛法。这个意思就是说,导师有能力令一切众生平等得度,这是阿弥陀佛才做得到,一般人真的是做不到,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接引一切众生。
下面念老跟我们说,「故今本师演说本经」,本师是释迦牟尼佛,他是我们根本的老师。所以,我们跟释迦牟尼佛的关系,诸位一定要搞清楚,师生的关系,佛是我们的老师,我们是他的学生,所以自称为弟子。称谓在中国古时候非常讲究,因为它是礼节里面基础的一环,不能称错。我们对任何人,谦虚都是称名,这是古礼。现在人很多不知道,譬如我们看到很多,在我面前的,或者是写文字给我的,自称为末学、自称为后学,这个都不可以的,应该什么?称名。我对长一辈的自称「净空」,对父母也是自称称名,称名是最恭敬的,最恭敬、最谦虚的。末学,在平辈当中可以称,但是还是称名的好,这是最恭敬的一个称呼。对大众一般的尊称称善知识,佛经上的「善男子善女人」,我们中国一般称大德、称仁者,这都很好,这都是佛经上的称呼,大德、仁者都是对於法师、阿罗汉的尊称,这是普通的礼节。现在本师世尊演说本经,「正是住弥陀之所行也」,阿弥陀佛之所行没有别的,在十方世界示现讲经教学。
这些事情我们都已经很熟悉了,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,众生品类不齐,程度差别很大,佛菩萨教化众生契机契理。契机就是说教学的内容适合学生的程度,学生的程度浅,你不能说太高深的,他不懂,听不懂;学生的程度很高,你说浅,他不满意。真的要恰到好处,他听了才欢喜,他才会有信心。这个要真正真实智慧,没有真实智慧,没有法子观机。他一看就知道你的根性,不但知道你这一生,他知道你过去生生世世,你学些什么,你阿赖耶识里头有哪些种子,他全晓得。现前这个时候要给你讲什么东西,阿赖耶识你那些种子会起现行,起现行是帮助你悟入,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一桩事情,契机。契理反而比较容易,理是什么?诸佛如来之所证得的。我们在经教里学习的时间长,所谓深入经藏,对理不会迷失,但是观机这是真功夫,这很不容易。世间法那是教学经验,总比不上有修有证的人那种观机功夫的得力,总比不上他们。所以众生要有缘遇到佛菩萨,遇到佛,遇到菩萨,法身菩萨,几乎没有不开悟的。我们一生遇不到,是自己的业障太重,绝对不是说跟佛菩萨没有感应。我们求佛那个心,念头才动,佛菩萨就接收到我们的信息,他就来帮助我们。我们为什么不见不闻?这是业障。过去章嘉大师给我谈这个事情,业障消除,感应就现前,众生有感,佛一定有应。我们明显的求佛菩萨加持,这是显感,哪有不应的道理?我们自己的缘成熟了,虽然还没有这个念头求佛,那叫冥感,佛知道了,他也来给你示现,也给你引导,你也能豁然大悟。你不是有心求的,偶尔,好像很偶然的,其实并不偶然,你是冥感,佛菩萨显应。
经上这样说法,我们在历代这些祖师大德典籍里,他们的著述、传记里面,我们能够体会这个事实真相,是真的不是假的。因此我们就知道,忏除业障是修学重要的方法,我们这一生所以学得这么困难,甚至於这一生把方向、目标都搞错了,得不到我们希求、希望的果报,全是业障障碍了。所以一定要学那些真正修行人,每天忏除业障。我们自己不知道,《地藏经》上说得好,「阎浮提众生」,说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众生,「起心动念无不是罪,无不是业」,他说的话我们能相信吗?冷静细心去体会,才知道他讲得一点都不错。我们起心动念几乎都是落在贪瞋痴里,这叫三毒,起心动念跟三毒相应,那怎么不是罪业?《地藏经》说得不过分。如果这个念头落在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,那就是贪瞋,我得到了,贪心;没有得到的时候有怨恨、有嫉妒、瞋恚心;迷而不觉,愚痴。
在净宗,什么叫觉悟?果然对一切妄想杂念都舍弃了,起心动念都跟阿弥陀佛相应,就是一句佛号,这个人真正觉悟了。为什么?他一心一意,没有第二念,只求往生净土,亲近弥陀。这个人虽然不像宗门教下那种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他的效果、他的结果跟明心见性那些人无二无别,为什么?他求往生,他真的往生,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就是阿惟越致菩萨?阿惟越致就是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这叫真觉悟。我们今天靠宗门、教下来觉悟,难,真不容易,宗门是彻悟,大彻大悟,教下是大开圆解。从经教里头得三昧,学《华严》的得华严三昧,学《法华》的得法华三昧,他走的是戒定慧的路子,很难,不是人人都能得到。修行的人多,得道的人很少,宗门、教下都不例外。唯独净宗成就殊胜,所以这个法门得到世尊的赞叹,世尊为我们开演这部大经,十方诸佛赞叹、作证,帮助我们信解、发愿修行,这种恩德无与伦比,世出世法里面都找不到。这个法门,经上讲的最胜之道,无与伦比的殊胜。最胜之道就是念佛往生,为什么?这才能够真正普被三根,圆摄五乘。说老实话,不只五乘,连畜生、饿鬼、地狱,都能因这部经、这个法门而能得度,这得度不是平常得度,一生成佛。
这些年来我们也遇到一些通灵的人,一般人说是灵媒,这些人也不是完全迷信。他们参加我们三时系念,他有能力见到我们看不到的,天道的众生,欲界天的像四王天、忉利天,这很容易看到,鬼道的众生、地狱道的众生,有时候来附体,我相信那不是假的。他们透的信息告诉我们,这些法事确实有效果,我们应用真诚心去做,中国古人讲得好,这个总的原则掌握到,「诚则灵」。古人祭祀,你看祭祀之前三天斋戒沐浴,为什么?真诚恭敬,他就有感应,祭神如神在。我们做这些法事,如果主修法事的人真诚恭敬,就能感得道场的殊胜。这些鬼神真有往生的,那这个法门利益就不止五乘,还有畜生道、天道、饿鬼道、地狱道,他都得利益,但是少。多数,这些鬼道众生到畜生道去、到人道来了,也有一些到天道,这都是真实利益。所以,净宗法门被称为「最胜之道」。
「《净影疏》曰:无上菩提,是最胜道」,无上菩提是成佛之道。净宗这个法门是直捷教导我们成佛的,一生当中决定证得无上菩提,无上正等正觉,所以称之为最胜道。一切众生,一切有缘众生统统都能证得,这个太稀有了!条件就三个字,信、愿、行,往生就是证,佛来接引,你往生,那就是证果了。可是信愿行这三个字都不容易,看起来好像很简单,有几个人真相信?有几个人真发愿?我们见到了,真信、真愿、真行的人绝大多数三年就成就。古人,我们在《往生传》里面看到,在《净土圣贤录》里看到;今人,现前修行的人,我们细心去观察,有,到处都有,只是很少人宣扬,甚至於说是哪一个道场都有。真干的人,真干他不宣扬,真干的人非常谦虚,都觉得自己无论在道行、在修持、在信解都不如别人,真谦虚。可是他走的时候,预知时至,很多没有病苦,无疾而终。走的时候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跟自己周边的人,在周边这些人,告诉大家,佛来接引我,我走了,勉励同学们认真努力好好修行,将来在极乐世界再见。
在香港,倓虚老法师常常讲,他一生亲自看到的例子。早年间,哈尔滨极乐寺修无法师,这些故事在佛法称之为公案,就是例子,在倓老的传记《影尘回忆录》里面记载很多,老法师一生亲自看到的,亲自参与的。修无法师往生,那个时候老法师是极乐寺的住持,极乐寺是他建的。道场建好了,他老人家请他的老师谛闲老和尚在那里开一堂戒,请谛老法师做得戒和尚。这个法会一个多月,修无师早年出家,到戒坛里面来讨一个义工,那时候是定西法师,以后都在香港,问他,你能做什么工作?修无法师说:我希望能给个机会给我,在戒期当中照顾生病的戒子。因为人很多,伤风感冒这些小病也需要人照顾,当然好事情,所以就留下来了。他不认识字,没有念过书,没有出家之前他做泥水匠,做小工的,出家之后,在寺庙里都做粗重的活,别人不愿意做的他去做,任劳任怨。但是他有个好处,一心念佛,专念阿弥陀佛,工作很勤快。他到极乐寺时间没多久,好像十几天,他去找老和尚,就是倓虚法师,找住持,跟他告假。倓老就很奇怪,我们这个戒坛还没结束,你发心来做义工,怎么就退了道心,有什么要紧的事情?他就说了,他说我不是别的事情,我要到极乐世界去了。老和尚一听,你预知时至?他说是的。大概多久?不出十天。老和尚就很重视,定西法师也感到很殊胜,难得。他要求给他准备一个房间,准备一点劈柴,往生之后火化,请几个同参道友送一送他,帮他助念。老和尚都答应了,好,我们替你准备。到第二天又来找老和尚,老和尚,我明天就走。就赶紧替他办。真的,他真走了,不是假走了,盘腿坐著走的。谛老,那个时候得戒和尚,还没有到,他就往生了。谛老到了之后,看到这个情形非常赞叹,出家人,许多确实这些知名的大法师、老和尚都比不上你。在寺院里头没人瞧得起他,他是个真正修苦行的人,寺院里最难的事情,别人都不愿意做的事情,他做。一天到晚就是一句佛号,三年成就的,像这种例子很多。
在家同修里面就更多,多半都是不认识字的阿公阿婆,他们的成就高。所以,我们看到、听到了,心里要记住,决定不能轻视这些人,他们秘密在那里修,我们没看到。这个秘密是什么?就是一句阿弥陀佛,真正做到大势至菩萨教导的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。他六根不向外攀缘,这个话怎么讲?他没有自私自利、他没有名闻利养、他没有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,只知道在常住为大众服务,希望能够做得尽善尽美,让大家都欢喜。用这个来供养大众,修福,真修福,福慧双修,一句阿弥陀佛不间断,修慧。他每天在干什么?每天福慧双修。二、三年的时间他功夫成就了,你看他走得那么自在、走得那么潇洒,为我们做示现。他这一走,如来三转法轮他是作证转,他不会讲经,也不会说法,也不懂得怎么度人,他亲自给我们做证明,这个事情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修无师走的时候,旁边真的有十几个人给他助念,看到他走的。他们给修无师讲,他说古来这些大德功夫成熟自在往生,都要留几首诗、留个偈子给我们做个纪念,他说你也不能例外。修无师就讲了,我不认识字,没念过书,我也不会作诗、也不会作偈子,不过我有一句话告诉你们,「能说不能行,不是真智慧」,他就走了,留这一句话。谛闲老法师听到在场的人告诉他,真佩服!所以这个法门称为最胜之道,是真的,不是假的,这个法门教我们一生证得无上菩提。
「又《会疏》释曰:於一切世出世中无有伦匹」,伦匹是讲同类当中能够跟它相比的,没有,无论是宗门教下、显教密教,念佛法门确实是第一。可以说它没有任何条件,你看就那么简单,你一点不能怀疑,深信不疑。你发真正的大愿,我这一生什么都不求,只求往生极乐世界,一个方向,一个目标,一个方向,西方,一个目标,极乐世界,一个愿望,亲近弥陀,你看就这么单纯。行是什么?六字洪名,净念相继。这个念叫净念,为什么?没有怀疑,没有夹杂,这叫净念。半信半疑,念佛里头夹杂著许多妄念,这就不行了。为什么会有杂念?因为你有怀疑,因为你没有放下,你的心不专。如果果然你就一个方向、一个目标,其他都不要了,统统放下了,那怎么会夹杂?那就不可能了。一心称念就是净念,你二心、多心称念,念佛还想别的,所以你念不清净。这个法门叫净土,心净则佛土净,头一个就要讲清净心,不许你有杂念。我这一生到这个世间来,遇到这个法门,没遇到这个法门不知道,那真的叫没福,遇到这个法门,遇到这个经典讲得这么清楚、这么明白,我要不能依教奉行,那不是错过了!
善导大师告诉我们,这个法门叫「万修万人去」,一个都不会漏掉,这话是真的。善导大师,在日本有很多人说他是阿弥陀佛再来的,中国古时候有这个传说,我到日本访问,问日本这些净土宗的大德们,你们知不知道这回事情?他们知道,他们相信。日本人对善导大师非常崇敬,很多净土宗的寺庙叫善导寺,所以你看到善导寺,那是净宗道场。「万修万人去」是阿弥陀佛亲口所说,善导是弥陀再来,不是弥陀亲口所说吗?我们还能不信吗?真干就是真信。你说我真信,没有真干,信愿有问题,这是从前章嘉大师告诉我的。他老人家告诉我,佛法知难行易,你没有能够真正去行,你知上有问题,他说不在行,在知。这是属於哲学上的一个问题,知难行易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所以我们的信心为什么不那么坚决,愿心也不坚定,我们也很想,我们有想过去这些大德们那样的深信切愿,怎么办?多学经教,我们信才能真,愿才能切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四十九年讲经说法,为什么?我们渐渐体会到了,无非是帮助我们深信切愿。这是信解,后头行证是我们自己的事情,老师帮助我们的就是帮助我们真信,真正明白、理解了,然后我们从行当中去求证,这个法门临命终时佛来接引,这是证。
所以,解真的是透了,真搞明白了,我们才真肯放下;没有搞清楚,没有搞明白,放下太难了。世间法我们放下了,佛法放不下,佛法放不下不行,不能带走。《般若经》上讲得很好,佛用比喻来说,佛法好比过渡,过渡要小船,渡船,佛是用竹筏来做比喻。你乘上了,你学习佛法了,就等於坐上渡船,到岸了,你要下船才行,你不下船你就不能到岸。你要想到彼岸,要把佛法丢掉,它不是真的。所以《金刚经》上说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,这个法是佛法,你学得再多,你都要把它放下,你都要舍掉,何况这世间法!世出世间法统统放下,你才能往生。佛法好不好?净宗五经一论好,这是什么?这是阿弥陀佛度众生的大愿船,我们学习好比登船了,时时刻刻你都要晓得,我放下的时候就到彼岸了,到达的时候这个统统要舍,最后就是一句阿弥陀佛。
现在明白了,真搞清楚、搞明白,我从现在就干。前面跟诸位同修说过了,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,看一切人事物全是阿弥陀佛,六根接触的六尘境界,内外都是阿弥陀佛,有阿弥陀佛,别的就放下了。功夫就在日常生活当中炼,历事炼心,在工作的时候炼,在待人接物之处炼。在这个里面最重要的,把我放下,绝对不执著这个身是我。我放下了是什么现象?自私自利的念头断掉了,没有了。这个念头断掉了,名闻利养自然没有了,对於五欲六尘这种贪念,贪瞋痴统统就没有了。所以,念佛往生的人,他们生到极乐世界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,得到阿惟越致菩萨的待遇,他有道理在。通常我们讲,佛菩萨对我们的加持是相对的,我们有一分功德,他加上一分,有两分功德,他加两分,跟我们自己所修的一定成正比例。如果我们心里所有杂念都没有了,只有这一句佛号,虽然没有开悟,到西方极乐世界佛力一加持,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那生什么土?实报庄严土,凡夫生实报庄严土,这叫难信之法。在其他法门里修行,你多困难,要断见思烦恼,在这个法门里头,你只要把阿弥陀佛抱住,其他东西放下,你就得到了。所以,这个法门称之为最胜之道,不为过!一切世出世法中无有伦匹,是真的,它不是假的。
下面《甄解》也这个说法,「《甄解》曰:最胜道者,念佛往生一道。於一切方便中,无上最胜故。」这些古大德为我们的解释重要!接著又说,「又最胜道者解脱德」,这是大乘法常讲的三德秘藏。自性里头的三德,第一个法身德,第二个般若德,第三个解脱德,诸位要知道,这是自性里头本有的。证得三德是什么人?明心见性,《华严经》圆教初住以上,也就是说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统统断掉了。上上根人,像释迦牟尼佛、惠能大师这一类的人,在一生当中真正能够做到顿舍、顿悟、顿证,人不在少数,可是时间长短不一样。释迦牟尼佛跟我们表现的,我们知道那是示现,一念之间顿舍、顿证,把十二年所修学的全放下。这是什么?这是做给我们现在所讲的知识分子看的,知识分子好学,广学多闻。学的是什么?学的叫所知障,为什么?自性里头没有这个东西。般若无知,般若里头没有这个东西,这个东西是什么?知识,自性里头没有知识,有智慧。知识障碍智慧,你要不舍的话,你就不能见性,你就不能得三昧,这不能不知道。两种障碍,一般人全都有,烦恼障、所知障,叫二障。障碍放下了,自性就现前,暗去了,明就来了,明暗是一体,迷悟也是一体。可是自性没有迷悟,迷的时候它不能现前,它被障碍住了,障碍放下,它就现前,本来是明,没有迷。
中国古圣先贤说这桩事情,说得跟佛好接近,《大学》里面讲「明明德」,明德是什么?如果用佛法来解释,明是般若德,后头那个德字呢?德字里面就含著法身德、解脱德,讲得通。所以汤恩比说佛法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,把它一提升,跟《华严》没有两样。明德为什么上面再加个「明」字?肯定现在不明了,迷了。如何恢复明德?要明明德,明德是本有的,上面加个明,肯定现在已经不明了,明德不明了。现在的功夫,修学的功夫就是要明明德。在世法、佛法,明明德当中,这一切方便法当中,念佛是无上最胜故,就用这句阿弥陀佛。因为凡夫最困难的,空有二边都舍掉,太难了!不是住空,就是住有,现在佛教给我们方法,空有二边都放下,就住阿弥陀佛,这个法子妙!阿弥陀佛是什么不要管他,就是死定了,就你一句阿弥陀佛,古人讲「但得见弥陀,何愁不开悟」,你只要一往生见到阿弥陀佛,你就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。这个成就还得了!用这个方法成就的人,比修禅、修密、学教容易太多了,殊胜太多了,真是没法子跟它比。让一品烦恼都没有断的人,在一生当中能圆证无上菩提,你说这个法子多妙!所以,「最胜道者解脱德」。
「《涅盘经》云:无上上,真解脱」,无上之上,真正解脱。「故无上上」,那就是「最胜义」,没有比这个更殊胜的了。所以,「《甄解》之两说,互为表里,因念佛即无上上最胜之道,往生必证涅盘也。」往生的时候,什么时候证?我跟诸位所说的,诸位如果真相信,真能把世出世间法一切都放下,我相信,往生到极乐世界,你见到阿弥陀佛的那个时候就证得。你证得,亲证了,不需要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才是阿惟越致菩萨,那是什么?你没有证得的时候,佛加持你。我相信有很多很多人,到达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的时候就证得,为什么?他已经舍得很干净,世出世法都放下了,最后就抱著这一句阿弥陀佛,到极乐世界一见阿弥陀佛,问题全解决了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我们这一生真的是太幸运,遇到这样殊胜的法门,真是彭际清居士所说的,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一天,我们遇到了。开经偈是武则天做的,做得真好,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,我们在这一生遇到了,总的关键就在於我们能不能舍。舍是怎么舍?事上有没关系,心上决定没有。事上,事上随缘,有很好,没有也好,不要把它放在心上。深深相信,一心住在阿弥陀佛,就是一心你住无上道,你住弥陀所住,相信诸佛护念,龙天善神照顾,还操什么心!
乐观法师,前天我讲的,乐观法师写的金山活佛的这些故事,这个书我们同学找到了,我们会很快的把它翻印,它是个小册子,供养大家。你看金山活佛的那个传奇,里头没有别的,就是彻底放下。现在人最贪的是钱,好像金山活佛一生跟钱绝缘了。人家供养他的钱,在早年还有铜板、硬币,他拿到怎么样?吃掉了。给他钞票,他把它捏成一团也吃掉了。他也不生病,他有本事消化,这个不可思议,没有别的,彻底放下。一生就是身上穿的一件衣服,其他的没有,里面小褂裤,外头一个大褂,一生这样邋遢,从来也不洗衣服,从来也不洗澡,多潇洒、多自在!相信他的人很多,大家都把他看作活佛,什么样的疑难杂症他都有办法帮助你,帮你治疗。乐观法师跟他住过四个月,告诉我们,他说他真的是有神通。日常生活他没有规律,确实有点像宋朝的济公那个类型的人,吃饭也没有一定,他跟他在一起,有一次看到他吃了十八碗饭,还吃一碗面。对於大众供养的他从来不拒绝,人家请他吃饭,这个人盛一碗给他,那个人也盛一碗给他,他都把它吃下去了。那时正好乐观法师坐在旁边,就告诉这些信徒,你们可不能再害他了,你看这样人还受得了吗?他回头跟乐观法师说,不增不减。乐观法师听到,感觉得太奇怪了,真的是茫然无所措,没想到他说这句话,不增不减。也就是说,吃跟没吃一样,一、二个星期不给他吃东西,没事,是这么样一个人。心地清净平等觉,我们经题上他全都做到了。他平常修行他也就念一句佛号,他念这一句佛号,上面加了两个字,「谁念南无阿弥陀佛啊」,后面还加个啊,「谁念阿弥陀佛啊」,他这里带著有很浓禅的味道。而且念佛多半在晚上,声音很大,吵得人都不能睡觉;换句话说,他念佛的声音,周围大众都听到,他在那里传法,提醒大家念佛。这个故事值得看看,因为民国初年真有其人,真有其事,这不是虚构的,是真实的,都是为我们来做作证转。
所以这个地方几句是非常重要,一定要知道。「因念佛即无上上最胜之道,往生必证涅盘也。又正当念佛时,心作心是,当下即是,即无上上解脱时也。」这是什么?我们平常,所以念佛功夫浅深,不是时间久、老修行,不是的,功夫确实在这一念纯不纯。古人讲净念相继,「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」,就是那一念能不能相应?什么叫相应?净念就是相应,大势至菩萨所说的「净念相继」,净念是清净心,这一念相应。我们今天念佛,念得再多,心还是不清净,那我们是,净反过来是秽,我们是秽心念佛、染污心念佛,所以那个效果跟净念就差得太远了。还是我们放不下,还是我们舍不得这个世间,经上明明告诉你,「於一切世出世中无有伦匹」,我们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总是牵挂著,总是不能放下。没法子,真放不下,为什么?我天天要生活,我还有明天,我还有明年。你想得太多了!要怎么个想法?我在前面跟同学们说过,印光大师每天想到「死」,我从这个地方有一点领悟。我每天想到,今天是我在这个世间最后的一天,没有明天。明天早晨醒过来,怎么又有一天?这是最后的一天。决定不去想明天的事情,只有今天,今天我该做什么?应该念佛求生净土,其他的事情应该放下得干干净净,为什么?假的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无论是顺境逆境、善缘恶缘,平等的放下,我们回归到净念相继,这个效果就大了。为什么?每一念跟阿弥陀佛都相应。真的,古人讲得没错,「一念相应一念佛」,「心作心是」。心本来是佛,我今天念阿弥陀佛就是作佛,我本来是佛,我现在要作佛,岂不当下就是吗?所以这个跟禅宗一样,原理相同的,宗门老师常常勘问学生,你会么?净宗也不例外,你会念吗?会念跟不会念差距很大。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接触很多大众,提出很多问题,这些问题什么?都是废话、都是妄念、妄想,都应该放下。你修净土了,你还会有这么多妄念,你没修。我为道场、为众生,还是假的,为什么?如果是净念相继,你肯定得诸佛如来加持,阿弥陀佛护念,龙天善神帮助你处理这些杂务,不用你操心。一心专念,我们也相信,不出三年,你成功了,你作佛了。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,经上讲的字字句句是真理,「心作心是」这一句是净宗理论的核心,你为什么往生能成佛,道理在此地。
下面说,「今日释尊将演弥陀之妙法,故住於弥陀之所住,行弥陀之所行,念弥陀之所念,故云住诸佛所住最胜之道」,这是我们要学的。真正修净土的人,一个住、一个行、一个名,这三个字,自行化他。释迦牟尼佛在此地给我们做榜样。今天释迦牟尼佛要演说阿弥陀佛的妙法,为我们演说,演是表演,说是说明,把西方极乐世界性相、理事、因果,详细为我们做介绍说明,所以他住弥陀之所住。弥陀所住,住在哪里?浅而言之,就是住阿弥陀佛。阿弥陀佛自己不住阿弥陀佛,他信心就失掉了。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,我们懂得,无量智慧,无量的觉悟。从理上讲,诸佛如来住常寂光,常寂光是诸佛所住,弥陀当然不例外。常寂光是什么?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常寂光无所不在、无时不在、无处不在;换句话说,一切时、一切处就是常寂光。我们为什么不能证得?因为我们有妄想分别执著,所以《华严经》上说「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,就这个意思。
我们现在已经可以说相当熟悉,因为经教的薰修时间长了,都知道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执著,把执著放下,真放下了,证阿罗汉果;再把分别放下,不再分别,尘沙烦恼就放下了,成菩萨;最后不起心不动念,把根本无明也放下,根本无明是起心动念,你就成无上正等正觉,你成佛了,这个境界在《华严经》就是圆教初住以上,入这个境界。《金刚经》上告诉我们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无所住就是不住执著、不住分别、不住起心动念。而生其心是什么?与十法界一切众生感应道交,众生有感,众生像现在无线电波一样,他是发射台,他发出来的波,你全部都接收到,你收到的时候你会回覆他。每个人都是一个发射台,也是个接收台,诸佛菩萨亦复如是。甚至於佛在大乘经上告诉我们,正报一毛端,依报一微尘,它也是接收台,也是发射台,一毛、一尘里都有圆满的性德;换句话说,用现在科学的术语说,都有遍法界虚空界圆满的信息,不断的在发射,一念一念都在发射。这一念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,一念。一秒钟有多少念?一千六百兆,从来没有停止过。你想想看,每一个毛端,每一粒微尘,统统都是这样的,《还源观》上给我们讲的三种周遍,念头一放就发射出去,周遍法界。
我们的细胞,这一粒微尘,也收,不是不收,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菩萨的信息,我们也统统接收。接收为什么不起作用?迷了,迷而不觉,觉就起作用,迷!为什么迷了?头一个就起了一个我,执著有个我。身上找不到我,身是色法,找不到我;心上也找不到我,心是什么?受想行识,受想行识里头也找不到我。根本就没有我,为什么那么样坚固执著有我?这是六道凡夫醒不过来的第一个因素,他醒不过来。确实没有我,为什么那么执著?我执破了之后,菩提道上一帆风顺,尤其是念佛这个方法,真的是古人讲的「径中径又径」,那是什么?近路,不拐弯,直捷快速,是个易行道,不是难行道。我们今天走得这么困难,没有别的,就是我执,我这个执著太严重了,不知道身心里头都找不到我。
彻底放下之后,真的我现前,不是没有我,有,常乐我净。自性里头有四净德,常是永恒不生不灭;乐是离苦了,永远没有苦,苦乐都没有;真我,我是什么?我是解脱,前面讲的解脱德;末后一个字是净,清净。明心见性的人全见到了,惠能大师见性,你看头一句清净,「何期自性本自清净」,净德;第二句讲的「何期自性本不生灭」,常德,那是常;「何期自性本自具足」,那是我,那是真的我,不是假的我;后面两句乐,「本无动摇」、「能生万法」,那多快乐,得大自在!这是一切修学大乘人梦寐希求的,非常不容易成就。关就在烦恼难断,特别是第一关,破身见、破边见,破见取、戒取、邪见,这是头一关。头一关破了,你进门了,成就的早晚在乎你的善根福德因缘。勇猛精进的人,因缘殊胜要遇到净土的时候,一生成就,达到这个境界。上中下三根遇不到净土,都不能成就,也就是说出不了六道轮回;超越六道轮回,在佛法叫小成就,不是大成就。
这句意思很深长,「住於弥陀之所住,行弥陀之所行,念弥陀之所念,故云住诸佛所住最胜之道」。今天时间到了,这一句我们明天再来学习,它的意思很长,非常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