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解演义 (第一二五集) 2010/8/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02-039-0125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第一百四十四面倒数第四行,我们从第二句看起:
「又《智度论》曰:从首楞严三昧乃至虚空际无所著解脱三昧,又如见一切佛三昧,乃至一切如来解脱修观师子频呻等,无量阿僧只菩萨三昧。如是等诸三昧无不具足,故云具足成就百千三昧。」三昧是梵语,古印度话,一般都把它翻为定,或者翻为正受,就是禅定的意思。经上翻译的有一句话比较容易懂,「善心一处住」,也就像《遗教经》里面所说的「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」,这是三昧两个字的意思,所以它在佛法里头,无论是大乘是小乘,说得最多。凡是说得最多,一定是很重要的,不是很重要的何必多说?常常说、时时说、处处说,这太重要了。确实,佛法的修学它是个枢纽,就是三学里面的戒定慧,三昧就是定。定哪有这么多,百千三昧?那是修定不同的方法,方法无量无边,目的都是修定,都是要把心收在一处。
你看大势至菩萨教我们念佛,要怎样念我们才能够往生净土?他老人家教我们是八个字,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。你看这是不是三昧?都摄六根就把你的妄念收回来,眼见色就起分别执著,耳闻声亦如是,乃至意缘法,无一不是,这个心就是分别心,妄想执著往外面跑。现在我们要修行,必须把心收回来,眼从色尘那里收回来,耳从声尘收回来。实在,孟夫子也讲过,孟子那个时代,佛教没传到中国来,孟子曾经说过「学问之道无他,求其放心而已」,也是这个意思。做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,只是把心收回来,你这个心是放逸在外面,就是佛家讲的六根六识往外跑,把它收回来,就是孟子所说的「求其放心而已」。大势至菩萨讲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,都摄六根心就清净,眼不缘色,耳不缘声,六根不向外头攀缘,心就定,这就是净念。
净念要保持相继,不能让它断掉,一个念头,这个念头我们知道,前念灭了后念就生,念念都是净念,这就成功。我们用什么方法?用持名念佛,这都是无量法门里头的一种方法。佛教里面净土宗,虽然念佛的方法也有很多种,大分有四种,《十六观经》里面所说的,「实相念佛,观想念佛,观像念佛,持名念佛」,有这四种,四大类,每一类里面还可以分,那就分很多种。我们是用执持名号,《无量寿经》上说的、《弥陀经》上说的,《楞严经》上大势至菩萨说的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,都是讲的持名念佛。换句话说,我们把心定在这句佛号上,让这句佛号念念相继,这就叫念佛三昧。净宗经论上又说「念佛三昧,三昧中王」,这句话很重要。念公在此地用《大智度论》上的话来给我们说,《大智度论》上讲「百八三昧」,讲了一百零八种,这都是归纳,这一百零八种展开是百千三昧、无量三昧,就这个意思。
他说从首楞严三昧,看到首楞严就会想到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。首楞严是梵语,翻成中国的意思一般翻作健相,健是健康的健,相就是法相的相,这是说佛的德坚固。佛德就是自性本具的德相,为什么说它坚固?一切邪魔都不能够破坏,我们中国谚语所说的「邪不胜正」,自性本具的这是正法。一切事成就,这也是《楞严经》上所讲的意思,形容佛德之究竟,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不能成就的。不但成就,前面还有坚固的意思,坚固成就,这是首楞严这个名词里面的含义。在《首楞严三昧经》里面有这么一段话,「菩萨得首楞严三昧,能以三千大千世界入芥子中」。芥子是芥菜子,芥菜子大概跟芝麻差不多大,三千大千世界把它装在芥菜子里面,芥菜子没放大,三千大千世界没缩小,三千大千世界日月星辰山河大地照样的运作,一丝毫妨碍都没有,这是自性大小不二的意思。自性里头没有大小,也就是说,自性里头从来没有对立。它没有时间,没有时间就是没有先后;它没有空间,没有空间就是没有大小、没有远近,这是自性的性德,坚固成就一切不可思议。菩萨这种表演,做给我们众生看,让众生体会到自性本定,不可思议的神力如是。
乃至「虚空际无所著解脱三昧」,这个好懂,虚空就是法界,无量无边无数无尽。中国古人有两句话来形容它,所谓「大而无外」,你说大,什么叫大?它没有外,也就是说它没有边际,这真大;小,什么叫小?「小而无内」。古圣先贤这两句话,都不是佛教传到中国来以后说的,跟佛经上讲的三昧的意思境界完全相同。佛教没传到中国来,那些古圣先贤,我们的老祖宗,说这些话的境界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,你能说这些人不是佛菩萨再来的吗?我们读了《华严经》、学了《还源观》,这个疑惑没有了,知道诸佛菩萨在遍法界虚空界现身,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,现身说法。《楞严经》上讲得好,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,众生希望佛现什么身,佛就现什么身,佛随众生,从来没有自己的意思。在中国这个环境,中国人非常尊重圣贤,他就现圣贤身;印度人仰慕佛陀,他就现佛菩萨身;乃至於在西方,崇敬上帝的就现上帝身,仰慕摩西、耶稣的就现耶稣、摩西身,没有一样不自在。早年我到日本访问,日本一个老和尚,中村康隆,我去访问他那一年他一百岁。他知道我在团结宗教,在做「世界宗教是一家」的工作,他很欢喜。我们见面他告诉我,他说「全世界所有宗教的创始人,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」。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,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。我们听了非常欢喜,这个老和尚不简单。我离开的时候,他的徒弟送我到山门口,告诉我,老和尚今天说的话,好像一生都从来没听他说过这个话,「所有宗教创始人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」,没听说过。是真的不是假的,这个话也不是普通人能说得出来的。所以,人真正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回归到清净平等觉,清净心得到、平等心得到、觉心得到,这个觉是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这叫解脱三昧。
下面讲,「见一切佛三昧」。可以说真正得三昧的人,三昧有浅深不同,到见佛,见一切佛,这是哪一个等级的三昧?比菩萨高一等,菩萨见佛没有见一切佛。我们看到这个名词「见一切佛」,这是《无量寿经》上所说的阿惟越致菩萨,他们得的三昧是见一切佛三昧。这个层次就是法身菩萨,在《华严经》里面最低的位次是圆教初住菩萨,别教是初地菩萨才得到,大乘法里面称这种人是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。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示现大觉见性是这个层次,在中国唐代,禅宗六祖惠能大师,在五祖忍和尚听讲《金刚经》,听到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,他也契入这个境界,五祖把衣钵传给他,这是见一切佛三昧,他的地位在十法界之上;换句话说,十法界里面的人都不行。十法界里头最高的是佛法界,那个佛能不能见佛?能见佛,但是没有见一切佛,这我们要知道。阿惟越致菩萨才能见一切佛,法身菩萨,也就是说破一品无明、证一分法身,这个地位。
我们知道这个地位是非常不容易得到的,但是我们今天非常幸运,遇到诸佛法中无比殊胜的法门,超过八万四千法门,这就是净宗的念佛法门,叫稀有难逢。遇到了,能信、能解、能行、能证,证是什么?往生就是证,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证。这个证可不简单,《无量寿经》四十八愿第二十愿里面讲,阿弥陀佛自己说的,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」,这还得了!是不是真的作阿惟越致菩萨?理上讲不通,没这个道理,为什么?你带业往生的,你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、无明烦恼都没有破,到西方极乐世界生凡圣同居土。阿惟越致菩萨他们要是生净土的话,他住在哪里?他住实报庄严土,他不在凡圣同居土。阿弥陀佛说这个话不是假话,真话,你为什么会称为阿惟越致?那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给你的,不是你自己的智慧神通道力,是阿弥陀佛加给你的,弥陀把这个智慧神通道力加给你,你就跟阿惟越致菩萨一样。所以极乐世界是平等世界,真平等,它也有四土,它四土是一样的,平等的四土,这不可思议,无法想像。释迦牟尼佛也有四土,四土不在一起。我们现在生活的是释迦牟尼佛的凡圣同居土,方便有余土里面的圣人,就是四圣法界我们见不到,他们能见到我们,我们见不到他们,实报土就更不必说了。可是在西方极乐世界,我们生是决定生在凡圣同居土,在同居土里面见到方便土,也见到实报土,它不分,界限没有了。
这真正是稀有难逢的因缘,我们不能不知道,知道了肯定向往极乐世界。极乐世界不难去,往生经上面,往生经就是净土的经论,三经一论,都告诉我们,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只要具备三个条件,信、愿、行。你得相信,决定没有怀疑,信心坚定;第二个要有愿,真想去。能去得了吗?就看你有没有信心,你有没有这个愿望,有信心、有愿望,没有一个人不能去。行就是真干,他那个行的方法就是一心专念阿弥陀佛。我们这部经上三辈往生,经文是「一向专念」,一个方向,西方极乐世界。心里面真的要放下,放下得干干净净,心里只有一尊阿弥陀佛。要念到什么程度?阿弥陀佛即是我心,我心即是阿弥陀佛,这个境界叫一心不乱,没有一个不往生的。念到这样的功夫,往生极乐世界品位就高。功夫不到也行,也能往生,怎样往生?经论上给我们说得很清楚,往生极乐世界的关键是临终最后一念,那一念是阿弥陀佛,这就往生。所以人在六道里面,到哪一道去投胎你要知道,是最后的那一念,那一念才是关键;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例外,也是最后那一念。所以真有这样的人,一生没有接触过佛法,临命终时遇到一个念佛的朋友,教他念阿弥陀佛往生,他听到了欢喜,不拒绝,他真相信他就念,他真往生了。有,真有,不过不多。这种往生的人我们也不能小看他,为什么?至少他具备三个条件,这三个条件都很难得。第一个条件,他临终的时候头脑清楚,他不迷惑。临终头脑迷惑,那就一点办法没有,他清楚,这是福报,我们中国人讲「五福」,这是最后一个,临走的时候走得好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这样的人走,纵然是不学佛、不念佛、不求往生,肯定都是生天的。为什么?他临终清楚,他自己可以选择他的道路,六道里面最殊胜的是天道,肯定选天道。人到临终一迷惑就做不了主,自己不能做主叫随业流转,那就可怕。
我们这一生造作的业,有善业、有恶业,哪一个业力强,强者先牵,牵著你先去投胎。那我们就知道了,如果我们这一生十善,修善的力量很强,那就是天道;十善力量不强,还可以,大概有个中等,那就是人道,中品十善人道,上品十善天道。我们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跟十善对照一下,做到多少?《十善业道经》里面只说了一个大纲,没有细说,细说在戒律里头,在小乘经里面。中国古人,唐代中叶以后,佛门里头无论出家在家二众弟子,根本戒都用儒跟道做基础。这一千七百多年,在家出家学佛的同修成就非常可观,证明古圣先贤选择的是正确的。我们今天提倡用儒家《弟子规》、用道家的《太上感应篇》做基础,依教修行,再学《十善业道》就不难了。这三个根扎稳,根深蒂固,我们才会有成就。这三个根是必须要的,三个根才是善人,这三个根都做到,是经上说的善男子、善女人。西方极乐世界诸位要知道,皆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;换句话说,不是上善之人,你到不了极乐世界去。阿弥陀佛很慈悲,想接你去,极乐世界的人不同意,因为你不善。这些道理都必须要搞清楚,不是念佛不灵,是我们的条件不具足。
我有信愿行,为什么还不能往生?它还有附带的条件,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清楚了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」,我们善根少、福德少,去不了。善根、福德是什么?善根是能信、能解,这是善根;福德是什么?是能行、能证。换句话说,真正死心塌地念阿弥陀佛的人,那个人有福,那大福报!我们一般人不知道,以为这个世间富贵就是福报,不是的,富贵你在世间能享几年?纵然你活到一百岁,也是一弹指就完了。所以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。福享完了,你在这一生当中有没有继续修福?如果没有真正修福,来生的福报比这一生就差很远了。如果享福当中造作罪孽,也很容易堕三恶道,你说多可怕。这个人念佛往生,生到极乐世界无量寿,生到极乐世界作阿惟越致菩萨,见一切佛,你说谁有福?可能这个念佛生到极乐世界的是个老太婆、老阿公,也不认识字,贫穷、贫贱之人,就是说他在社会上没有财富,他也没有地位,他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,这能跟他比吗?这些都是真正的事实,佛法里面所说的没有虚假的。遇不到,没有这个缘分,那就没法子。
这三个条件,善根、福德、因缘,你看因缘我们有,我们遇到了,得人身、遇佛法,遇到大乘,遇到净土,缘具足了,能不能成就就看自己的善根福德,三个条件统统具足,没有一个不成就。善根福德,过去生中修的,过去有因,纵然咱们善根福德不够,如果这一生的缘殊胜,很容易都把它补足,这叫补习,都能把它补足,这个缘就是听经闻法。这个缘真的不多,现在讲经教学的人愈来愈少了。愈来愈少不是没有原因的,是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造成的,这不能不知道。现代的社会教育是谁在负责、谁在掌管?我们要知道,现代社会教育是媒体在操作,电视、网路,你看在现在的社会,哪一个人不看电视,哪一个人不看网路?电视、网路里面的内容是什么?暴力、色情、杀盗淫妄,它教这些,教得每一个人真是迷惑颠倒、心浮气躁。於是圣贤教育就不能够沾边,佛菩萨来教都没办法教他,他不能接受。他烦恼太重,贪瞋痴慢,五个烦恼,贪瞋痴慢疑,对古圣先贤东西怀疑,没有诚敬心。印光大师跟我们说得很好,圣贤教诲肯定是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二分诚敬得二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;没有诚敬心,佛菩萨来教你也得不到利益。
那我们知道,普遍对於圣贤教育他没有尊重的心,没有看在眼里,这是圣教衰了,佛教也衰了。真正是极少数的人,过去生中有深厚的善根,有愿力,乘愿再来,发愿到这个世间来承传圣教,那少数人,你说多艰难。如果我们能够透视事实真相,了解各种因缘,我们才知道珍惜这个机缘,太难得了!我们没有遇到好的老师指导我们,怎么会知道这些古籍里面有这么多好东西?现在人都把它当作废纸烧掉了,认为这个东西是古老的东西,过时候了,不要了,不知道这里头是宝。佛法称为三宝,叫法宝,用这个名词,希望时时刻刻提醒你得要重视,不要轻易错过。这是古人用心良苦,我们后人要能体会到,要能珍惜,认真发愿好好的学习,成就自己,也帮助正法久住,利乐有情有缘的众生。真觉悟了,全心全力要帮助下一代人成长,得到一个、得到两个那都是宝,三宝里面之宝,也是我们种福,无量无边福德的一个缘分。积大德、种大福,在乎我们真正认识了,真正明白、觉悟了。
乃至,这当中就省略了,因为《智度论》里讲了一百零八条,此地只略举几个。「一切如来解脱修观师子频呻」,师子频呻是比喻,狮子是兽中之王,频呻是比喻他的自在,这是一切诸佛如来所得的。修观就是贤首大师《妄尽还源观》里面所说的五止六观,入五止起六观。「无量阿僧只菩萨三昧」,这个地方我们看到了,不止百千,实在是无量,他还加个阿僧只,这就是把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菩萨所修学的方法、门径全部都包括了,一个都没有遗漏,是这个意思。如是等诸三昧无不具足,只要见性就具足,故云具足成就百千三昧。我们念佛人,把明心见性这桩事情放在往生之后,到极乐世界再修,因为在我们这个世间有很多障缘,很难成就。到西方极乐世界,头一个是寿命无量;第二个,你遇到真善知识,阿弥陀佛是老师,遇到真正好的同参道友,那些等觉菩萨。经上所讲的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」,古大德的注解,上善是指等觉菩萨。善人当中最高的是等觉,在极乐世界等觉菩萨多!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讲这部经,特别举出在家居士证得等觉位的,你看举了十六个人,出家只举三个人,在家举十六个人。这个意思也是告诉我们,这个法门适合在家居士修行,在家居士修行证果不在出家之下,这个要知道,佛法是平等法。
「论中复云:於一一三昧中得无量陀罗尼」。这句话非常重要,陀罗尼翻作总持,总一切法,持一切义,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,陀罗尼是纲领,掌握到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说的经论,重要地方他都掌握到,原理原则纲领全掌握到了。所以古人常说,一经通,这一部经真的通了,一切经都通了,你没有学过的也全通了。一个法门通达,门门都通达,为什么?见性,不但佛法你通达,佛法之外所有一切法全通达,妙不可言!宗教里有一句话赞美上帝、赞美神的全知全能,「无所不知,无所不能」,这两句话在佛法里面是对明心见性的人的赞叹。任何一个人都有明心见性的那一天,这一天到底是哪一天,那要看自己决定,这个权力不在别人,在自己。自己要是勇猛精进,这要是念佛法门的话,一生可以得到,用不著到来生,一生可以得到,一生可以成就。如果修其他法门就比较困难,为什么?其他法门一定要断烦恼才能证菩提。净宗法门不要断烦恼,只要把烦恼伏住、控制住,烦恼没断,它不起作用,这就行,就能往生。刚才说过,往生之后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,你就变成阿惟越致,这还得了!得阿惟越致跟明心见性那些人,就到那个级别,智慧、神通、道力跟他们就相等;换句话说,真的是超越十法界。
下面说,「陀罗尼即是总持,是故经云:具足总持百千三昧」。这两天,同学传个信息告诉我,说有些地方有谣传,净空法师有了神通,预知时至。我告诉诸位这是假的,这不是真的。我有些话说的他们错传了,所以愈传愈讹。讲到具足总持百千三昧,我们得把这个话澄清一下。现在这个世界有灾难,你们知道的都比我多,因为你们看电视,你们看报纸,你们天天看到。大家晓得我不看电视,我也不看报纸,我的这些信息都是一些同学,大多数从网路上下载重要的新闻给我看看,我才晓得发生什么事情。没有人告诉我,我每天都是过的太平日子,你要问我这个世界,很好,没事,天天天下太平,无忧无恼。告诉我这些事情,对於一个真正修行的人不是坏事,是好事。佛法里面,头一个要破边见,所谓边见就是对立。祸福就是二边。在佛法二边是平等的,没有对立,众生跟佛是平等的,生佛不二;换句话说,生死不二、凡圣不二、吉凶祸福也不二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所以是祸是福在乎自己一念,不在外面境界,都在自己一念,一念觉就是福,一念迷那就是凶,吉凶祸福是从觉跟迷上来决定的。
我们学佛一定要觉,听说有灾难,我们要提起高度的警觉心认真学佛,放下万缘,专修净土。灾难是属於共业,我逃不了这个共业,我也不惊不怖,也不慌张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不是提早到极乐世界吗?好事!所以说有人讲「二0一二」这个电影,我也看过,我也曾经跟些同学说,我们把念佛往生净土这个功夫,一定要在二0一二那个年底完成,这好事。如果我们在这个数之内,我们就往生;我们不在这个数之内,那我们要发心救度一切苦难众生,要帮助众生破迷开悟、离苦得乐。我们用什么方式来做?用教学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教了一辈子,三十岁开悟之后,教到七十九岁圆寂,经上记载的,讲经教学四十九年,没有中断过。帮助自己,教学,教学相长,帮助别人也是教学,自行化他用一个方法。所以,释迦牟尼佛的身分是职业老师,我们得认识清楚,他除了教学之外,他一生没做别的事情,这是我们应当要向他老人家学习的。所以并不是预知时至,是我们有这么一个缘分,应该是知道克期取证,把这个时期我们自己订,要在这个时间之内把我们的功夫做好,也就是真正彻底放下,真正念到与佛相应。这个功夫简单的说,心里只有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。念到这个功夫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在一般状况讲随时可以走,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,想多住几年也一点都不碍事,我们为什么不干?对於这个世间没有一丝毫留恋,在这个世间住一天,就要帮助众生,为他们服务一天,这个服务就是教学,教学能保住自己不会堕落,也就是保护自己不生妄想、不生烦恼,这真正保护自己,也能够利益众生,两全其美的好方法。
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,「住深禅定,悉睹无量诸佛」,深禅定就是三昧,悉睹无量诸佛就是见一切诸佛。「住深禅定者,安住於深妙之禅定。《会疏》曰:深定者,所住三昧微深幽玄,非二乘及初心菩萨所能为」。二乘是阿罗汉跟辟支佛,他们所住的三昧,《楞严经》上佛告诉我们叫九次第定,这个九从哪里来的?九从四禅八定来的,四禅八定就是下面讲的初心菩萨,初发心的,他还是凡夫,没有出六道轮回,他们修的定功夫浅,叫四禅八定。他修到初禅,他就有能力上生初禅天;修到二禅,他就能生二禅天。所以三禅、四禅,再往上去是无色界天四空定,所以四禅跟四空定合起来叫八定。四禅八定实际上只有八定,并不是四禅之外有个八定,不是的,八定里面包括四禅。这是世间禅定,为什么?他们没有脱离六道轮回。八定最高的是非想非非想处天所修成的,得这个定,那个定的力量很强,时间也很长,他入定的时间八万大劫。我们这个地球、星系,太阳系成住坏空八万次,成住坏空一次是一个大劫,成住坏空八万次,你看他的定功才消失,这很了不起!这些我们都称他作圣人,六道里头的大圣。
可是八万大劫还是有时间性的,时间到了,他的定功失掉,还是要搞轮回,六道里头还要搞流转,这个不究竟。所以聪明人他再提升,修更深的禅定,到第九定,第九定就超越六道轮回,证阿罗汉果、证辟支佛果。辟支佛比阿罗汉的定功又要深一个等级,这超越六道了,但是没有超越十法界,还在十法界里面。辟支佛上面是菩萨,菩萨上面是佛,这叫四圣法界,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方便有余土。在十法界里面虽然成佛,没见性,这诸位要知道;他要见性,明心见性,他就不住十法界,十法界没有了,他就住一真法界去了。所以天台大师说十法界里面的佛,在六即佛里面讲「相似即佛」,他很像个佛,不是真佛,必须要把无明断掉。十法界里面的佛,无明还没断,无明断掉他就是真佛,他不是假佛,十法界没有了,他住实报庄严土。诸佛如来的实报土也是自己的实报庄严土,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没有了。十法界是唯识所变,一真法界里头只有心现没有识变,所以他那个境界里面,一切都保持著永恒,人无量寿,花草树木也是无量寿;人没有生老病死,花草树木亦如是。佛在经上常讲,十法界里面它不是真的,它刹那在变化,有情的动物有生老病死,树木花草有生住异灭,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,都不是真常,它是无常的。但是一真法界是真常,因为它那里面住的人已经转八识成四智,他没有分别,他没有执著,他没有起心动念,所以这个现相它永恒的,它不变的。宗教里面讲永生是指这个地方,这是真正的天堂,我们佛法称那个地方叫极乐世界,就是这个意思。
下面说,「又《甄解》曰:唐译云一切种甚深禅定」。这底下有解释,「一切种者,谓一切种智。全理之事,故云甚深」,这是解释一切种,一切种就是一切种智。「佛」这个意思,佛是从印度梵语翻过来的,佛陀耶,它里面主要有两个意思,第一个是觉的意思,第二个是智。智是体,觉是用,有智才会有觉,没有智他就迷了,他不会觉。智有三种,第一种叫一切智,第二种叫道种智,第三种叫一切种智。阿罗汉、辟支佛,他们证得的是「一切智」,知道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现象都是假的,不是真的,《般若经》上讲的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」。所谓万法皆空,这是一切智,知道一切万法相有性空,这阿罗汉知道的,所以阿罗汉对於六道没有留恋,不再分别执著,他超越六道了。但是,为什么会有这一切法他不知道,阿罗汉不知道,阿罗汉只知道这个东西是假的。假的为什么会现?这个道理他不晓得,菩萨知道,菩萨比他高。菩萨知道,叫「道种智」,道是道理,种是一切法,这种种法什么道理发生的,为什么会有,为什么会有六道,为什么会有十法界,为什么会有这些因果报应,这些道理阿罗汉不知道,菩萨知道。所以菩萨智慧比阿罗汉高,菩萨有道种智。佛证「一切种智」,一切就是一切智,种智就是道种智。一切智跟道种智是一不是二,菩萨还把它分作两截,有体有用,一切智是体,道种智是起用,他还有体用,不知道体跟用是一不是二。到佛才知道,真正完全明白,性相一如,理事不二,宇宙之间万事万物是一体,这是一切种智,佛所证得的;也就是说,明心见性的人他证得,他知道一切法是一体。所以他的心是平等的,他的慈悲是普遍的,没有厚薄,这才到究竟圆满。所谓是全理之事,全事之理,理跟事是一不是二,这叫甚深,是声闻、缘觉、菩萨都没有能证得,只有佛才能证得。
「故知深定,实是理定,非仅事定也」。简单的说,佛对於一切人、一切事物,真正做到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这叫成佛。这桩事一切众生共有,不稀奇,所以大乘经里佛常讲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,只要你把起心动念放下、分别执著放下,你就是!你放下了执著,我们对一切人事物不再执著,你就是阿罗汉,你就证得阿罗汉,你就超越六道。六道什么原因来的?执著来的,没有执著就没有六道。没有分别,不分别了,四圣法界下面三个阶级就没有了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,不分别就没有了。不起心动念,十法界的佛也没有了,这就明心见性,回归自性。所以见性是真的回归自性,回归自性才叫理定。自性是理体,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从这个理体变现出来的,你全都明白了,你在这一切现象里面,十法界依正庄严里头,再也不会起心动念了;起心动念都没有,当然没有分别执著。
那我们要问,这些人应化到我们世间来,像释迦牟尼佛应化来的,众生有感他就有应,应化到这个世间来,为我们示现八相成道,他有没有起心动念?给诸位说,真的没有。当年示现在人间,跟我们生活在一起,没有两样。佛有时候很欢喜,有时候也愁眉苦脸,那不是起心动念吗?不是。那是什么?那是感应,众生欢喜的时候佛就欢喜,众生忧虑的时候佛也忧虑。这桩事情,我们可以从日本江本博士水实验里得到信息。他做这个工作做了十几年,他的实验室我去参观过两次,那是真的,一点不是假的。水是矿物,你看这样一杯水,这么一杯水,矿物,通过科学的实验,证明了它会看、它会听,它懂得人的意思,它的能力比我们强,为什么?它能认识各种不同的文字,我们还没有办法,无论哪一国的文字,你给它看,它统统认识,无论哪一国的言语它都听得懂,比我们强多了,我们不如它。一切众生起心动念它都知道,我起心动念它知道,你起心动念它也知道;再跟你说,蚊虫蚂蚁起心动念它都知道。我们欢喜,它也欢喜,显出来的结晶非常之美丽;我们心里面有忧愁、有忧虑,它也忧虑,显示的画面很难看。这是什么?我们讲自然的反应,众生有感,水有反应。咱们众生有感,佛菩萨也有反应。可是水的反应,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才能看见,佛菩萨在世间的反应,让我们直接就感受到。他真的没有起心动念、没有分别执著,完全是感应道交。
现在我们终於明白了,这个事实真相就是物质跟精神永远分不开。因为物质里头有精神,所以任何物质都有见闻觉知,见闻觉知是性德,自性里本有的,佛告诉我们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这是自性的。所以,每一个人都有跟诸佛如来同样的智慧,佛有,我们每个人都有;佛有能力,万德万能,我们也有。万德那个万是形容,不是数字,那是无量无边无尽无数的德能,我们统统有。第三个是相好,我们也是无量无边无尽无数的相好。可是我们现在一样都没有,智慧也没有,德相也没有,这什么原因?佛是一语道破,「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。换句话说,因为我们有妄想、有分别、有执著,好了,这三种障碍把智慧德相给障住,不能现前。这个意思就是告诉我们,只要我们能够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,为什么?它是假的,这个东西本来没有。你肯放下,你的智慧德相就恢复,一切种智就现前,你对於万事万物确实不会起心动念,这叫理定,也叫性定,自性本定。惠能大师明心见性的时候说过,「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」,就是理定,自性在一切法里头没有动摇过,所以自性本定。学佛没有别的,回归自性而已,自性里头有圆满的智慧德相都能现前。
下面引《净影疏》说,「住深定门,起行所依,无心往来,直以三昧法门力起,故须住定」。这是先讲为什么要住定,住定的先决条件是起行所依,无心往来。起行是什么?这个行是六度万行,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包括我们从早到晚这一生当中所有的行为,要依什么?要依无心,这个无心就是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、没有起心、没有动念,要依这个。谁能做得到?法身菩萨他们做到了;换句话说,十法界的人不行。明心见性就超越十法界,他们全都行,都是这样的;释迦牟尼佛在世为我们示现的是这样的,六祖惠能大师也是这样的,在我们中国佛教史里面所记载的,宗门教下有几千个人,不在少数,他们都是这个境界。这是我们要学习的,就是要学什么?在日常生活当中、工作当中,处事待人接物,学一个不用妄心。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都是妄心,你要不用妄心那用什么?不用妄心就是用真心。真心是什么?真心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。我们用妄心,真心就不显,就显示不出来;不用它,真心显出来了。妄是假的,它不是真的。
妄心要不要去除它?不需要,你除它还是妄。佛在《楞严经》上举的比喻,我们人站在太阳底下,把我们人当作真心,太阳照的那个影子当作妄心,你要不要把那影子去掉?影子决定去不掉,你去影子多费事,愈来愈糟糕,妄上又加妄了。妄心怎么样?不管它、不用它就完了,就没事,你别去理它。它碍不碍事?不碍事。你想想,你在灯光下、阳光下,影子有没有障碍,有没有碍你的事?你何必要去管它?所以用真心。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的用真心,就用在日常生活当中,用在著衣、持钵、乞食,用在坐禅,用在讲经教学,用在应对,他用得多自在!这是我们要学的,学佛就得从这里学,没有妄心、没有烦恼、没有忧虑、没有牵挂。为什么?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」,是说这个梦幻泡影根本就不存在,你管它干什么?而且它们不碍事。不碍事为什么变成碍事?你里头加上分别执著就碍事,不把妄想分别执著加上去,它什么事都不碍,为什么?它是假的,它真的像个影子一样。可见得,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完全是错用了心,用妄心,不知道用真心。诸佛菩萨用真心,不用妄心就是用真心;用妄心,真心就不见了,这个道理得细心去体会。所以你看,直以三昧法门力起,这叫不用妄心,直以三昧法门力起,这就是真心起作用,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起作用。所以得住定,你不住定就不行,住定,智慧就现前。所以,因戒得定、因定开慧,智慧开了,那个戒行是慧行,那个心是慧心、行是慧行。
「下明起行」,你看这是诸佛与法身菩萨的行,「悉睹现在无量诸佛,摄行宽广」。我们看净影师的意思,看下面,「净影师之意为:悉睹诸佛是行门,起此行门,依深禅定。不待起心动念,直从三昧法门之力起行,故须住於甚深禅定」。这句话的意思,我给同学们透一点消息,悉睹现在无量诸佛,他看到了,是谁?现在的一切众生。佛在经上常讲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,现在他看见了。他为什么看见?真心看见了,他不是用妄心,用妄心看不出来,用妄心看这些人全是凡夫,都在造罪业;用真心看,这些人全是诸佛。这是佛在经上所说的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你的心是真的,你看的是一真法界;你的心是妄的,你所看的就是十法界,实际是六道。境界没有变,你的心在变;你的心在变,你的境界就跟著你的心变。所以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,凡夫看佛也是众生、也是凡夫,就这么个道理。有没有佛?有没有众生?没有,无佛无众生,清净平等觉,这才是大乘法里头真实受用。所以净影师也说得很好,他指得很清楚,悉睹诸佛是行门,真看到了。
起此行门,依深禅定。什么是深禅定?不起心、不动念,不待起心动念,我们把它念作不起心、不动念,大家就更好懂。起心动念尚且没有,当然就没有分别执著。分别执著是从起心动念来的,没有起心动念就没有分别执著,所以它是直接从三昧法门之力起行。三昧法门是定力,什么定?自性本定,因为它上面有个直,直从,那就是自性本定。完全是自性起用,这里头没有识,识是什么?阿赖耶、末那、意识,意识是分别,末那是执著,阿赖耶是起心动念。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著就是转八识成四智,这个境界不在十法界,十法界里头没有,这个境界是在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,实报庄严土里头有,叫一真法界,十法界里头没有。所以需要住甚深禅定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只能学到此地。好,明天我们继续再学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第一百四十四面倒数第四行,我们从第二句看起:
「又《智度论》曰:从首楞严三昧乃至虚空际无所著解脱三昧,又如见一切佛三昧,乃至一切如来解脱修观师子频呻等,无量阿僧只菩萨三昧。如是等诸三昧无不具足,故云具足成就百千三昧。」三昧是梵语,古印度话,一般都把它翻为定,或者翻为正受,就是禅定的意思。经上翻译的有一句话比较容易懂,「善心一处住」,也就像《遗教经》里面所说的「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」,这是三昧两个字的意思,所以它在佛法里头,无论是大乘是小乘,说得最多。凡是说得最多,一定是很重要的,不是很重要的何必多说?常常说、时时说、处处说,这太重要了。确实,佛法的修学它是个枢纽,就是三学里面的戒定慧,三昧就是定。定哪有这么多,百千三昧?那是修定不同的方法,方法无量无边,目的都是修定,都是要把心收在一处。
你看大势至菩萨教我们念佛,要怎样念我们才能够往生净土?他老人家教我们是八个字,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。你看这是不是三昧?都摄六根就把你的妄念收回来,眼见色就起分别执著,耳闻声亦如是,乃至意缘法,无一不是,这个心就是分别心,妄想执著往外面跑。现在我们要修行,必须把心收回来,眼从色尘那里收回来,耳从声尘收回来。实在,孟夫子也讲过,孟子那个时代,佛教没传到中国来,孟子曾经说过「学问之道无他,求其放心而已」,也是这个意思。做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,只是把心收回来,你这个心是放逸在外面,就是佛家讲的六根六识往外跑,把它收回来,就是孟子所说的「求其放心而已」。大势至菩萨讲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,都摄六根心就清净,眼不缘色,耳不缘声,六根不向外头攀缘,心就定,这就是净念。
净念要保持相继,不能让它断掉,一个念头,这个念头我们知道,前念灭了后念就生,念念都是净念,这就成功。我们用什么方法?用持名念佛,这都是无量法门里头的一种方法。佛教里面净土宗,虽然念佛的方法也有很多种,大分有四种,《十六观经》里面所说的,「实相念佛,观想念佛,观像念佛,持名念佛」,有这四种,四大类,每一类里面还可以分,那就分很多种。我们是用执持名号,《无量寿经》上说的、《弥陀经》上说的,《楞严经》上大势至菩萨说的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,都是讲的持名念佛。换句话说,我们把心定在这句佛号上,让这句佛号念念相继,这就叫念佛三昧。净宗经论上又说「念佛三昧,三昧中王」,这句话很重要。念公在此地用《大智度论》上的话来给我们说,《大智度论》上讲「百八三昧」,讲了一百零八种,这都是归纳,这一百零八种展开是百千三昧、无量三昧,就这个意思。
他说从首楞严三昧,看到首楞严就会想到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。首楞严是梵语,翻成中国的意思一般翻作健相,健是健康的健,相就是法相的相,这是说佛的德坚固。佛德就是自性本具的德相,为什么说它坚固?一切邪魔都不能够破坏,我们中国谚语所说的「邪不胜正」,自性本具的这是正法。一切事成就,这也是《楞严经》上所讲的意思,形容佛德之究竟,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不能成就的。不但成就,前面还有坚固的意思,坚固成就,这是首楞严这个名词里面的含义。在《首楞严三昧经》里面有这么一段话,「菩萨得首楞严三昧,能以三千大千世界入芥子中」。芥子是芥菜子,芥菜子大概跟芝麻差不多大,三千大千世界把它装在芥菜子里面,芥菜子没放大,三千大千世界没缩小,三千大千世界日月星辰山河大地照样的运作,一丝毫妨碍都没有,这是自性大小不二的意思。自性里头没有大小,也就是说,自性里头从来没有对立。它没有时间,没有时间就是没有先后;它没有空间,没有空间就是没有大小、没有远近,这是自性的性德,坚固成就一切不可思议。菩萨这种表演,做给我们众生看,让众生体会到自性本定,不可思议的神力如是。
乃至「虚空际无所著解脱三昧」,这个好懂,虚空就是法界,无量无边无数无尽。中国古人有两句话来形容它,所谓「大而无外」,你说大,什么叫大?它没有外,也就是说它没有边际,这真大;小,什么叫小?「小而无内」。古圣先贤这两句话,都不是佛教传到中国来以后说的,跟佛经上讲的三昧的意思境界完全相同。佛教没传到中国来,那些古圣先贤,我们的老祖宗,说这些话的境界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,你能说这些人不是佛菩萨再来的吗?我们读了《华严经》、学了《还源观》,这个疑惑没有了,知道诸佛菩萨在遍法界虚空界现身,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,现身说法。《楞严经》上讲得好,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,众生希望佛现什么身,佛就现什么身,佛随众生,从来没有自己的意思。在中国这个环境,中国人非常尊重圣贤,他就现圣贤身;印度人仰慕佛陀,他就现佛菩萨身;乃至於在西方,崇敬上帝的就现上帝身,仰慕摩西、耶稣的就现耶稣、摩西身,没有一样不自在。早年我到日本访问,日本一个老和尚,中村康隆,我去访问他那一年他一百岁。他知道我在团结宗教,在做「世界宗教是一家」的工作,他很欢喜。我们见面他告诉我,他说「全世界所有宗教的创始人,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」。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,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。我们听了非常欢喜,这个老和尚不简单。我离开的时候,他的徒弟送我到山门口,告诉我,老和尚今天说的话,好像一生都从来没听他说过这个话,「所有宗教创始人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」,没听说过。是真的不是假的,这个话也不是普通人能说得出来的。所以,人真正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回归到清净平等觉,清净心得到、平等心得到、觉心得到,这个觉是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这叫解脱三昧。
下面讲,「见一切佛三昧」。可以说真正得三昧的人,三昧有浅深不同,到见佛,见一切佛,这是哪一个等级的三昧?比菩萨高一等,菩萨见佛没有见一切佛。我们看到这个名词「见一切佛」,这是《无量寿经》上所说的阿惟越致菩萨,他们得的三昧是见一切佛三昧。这个层次就是法身菩萨,在《华严经》里面最低的位次是圆教初住菩萨,别教是初地菩萨才得到,大乘法里面称这种人是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。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示现大觉见性是这个层次,在中国唐代,禅宗六祖惠能大师,在五祖忍和尚听讲《金刚经》,听到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,他也契入这个境界,五祖把衣钵传给他,这是见一切佛三昧,他的地位在十法界之上;换句话说,十法界里面的人都不行。十法界里头最高的是佛法界,那个佛能不能见佛?能见佛,但是没有见一切佛,这我们要知道。阿惟越致菩萨才能见一切佛,法身菩萨,也就是说破一品无明、证一分法身,这个地位。
我们知道这个地位是非常不容易得到的,但是我们今天非常幸运,遇到诸佛法中无比殊胜的法门,超过八万四千法门,这就是净宗的念佛法门,叫稀有难逢。遇到了,能信、能解、能行、能证,证是什么?往生就是证,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证。这个证可不简单,《无量寿经》四十八愿第二十愿里面讲,阿弥陀佛自己说的,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」,这还得了!是不是真的作阿惟越致菩萨?理上讲不通,没这个道理,为什么?你带业往生的,你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、无明烦恼都没有破,到西方极乐世界生凡圣同居土。阿惟越致菩萨他们要是生净土的话,他住在哪里?他住实报庄严土,他不在凡圣同居土。阿弥陀佛说这个话不是假话,真话,你为什么会称为阿惟越致?那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给你的,不是你自己的智慧神通道力,是阿弥陀佛加给你的,弥陀把这个智慧神通道力加给你,你就跟阿惟越致菩萨一样。所以极乐世界是平等世界,真平等,它也有四土,它四土是一样的,平等的四土,这不可思议,无法想像。释迦牟尼佛也有四土,四土不在一起。我们现在生活的是释迦牟尼佛的凡圣同居土,方便有余土里面的圣人,就是四圣法界我们见不到,他们能见到我们,我们见不到他们,实报土就更不必说了。可是在西方极乐世界,我们生是决定生在凡圣同居土,在同居土里面见到方便土,也见到实报土,它不分,界限没有了。
这真正是稀有难逢的因缘,我们不能不知道,知道了肯定向往极乐世界。极乐世界不难去,往生经上面,往生经就是净土的经论,三经一论,都告诉我们,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只要具备三个条件,信、愿、行。你得相信,决定没有怀疑,信心坚定;第二个要有愿,真想去。能去得了吗?就看你有没有信心,你有没有这个愿望,有信心、有愿望,没有一个人不能去。行就是真干,他那个行的方法就是一心专念阿弥陀佛。我们这部经上三辈往生,经文是「一向专念」,一个方向,西方极乐世界。心里面真的要放下,放下得干干净净,心里只有一尊阿弥陀佛。要念到什么程度?阿弥陀佛即是我心,我心即是阿弥陀佛,这个境界叫一心不乱,没有一个不往生的。念到这样的功夫,往生极乐世界品位就高。功夫不到也行,也能往生,怎样往生?经论上给我们说得很清楚,往生极乐世界的关键是临终最后一念,那一念是阿弥陀佛,这就往生。所以人在六道里面,到哪一道去投胎你要知道,是最后的那一念,那一念才是关键;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例外,也是最后那一念。所以真有这样的人,一生没有接触过佛法,临命终时遇到一个念佛的朋友,教他念阿弥陀佛往生,他听到了欢喜,不拒绝,他真相信他就念,他真往生了。有,真有,不过不多。这种往生的人我们也不能小看他,为什么?至少他具备三个条件,这三个条件都很难得。第一个条件,他临终的时候头脑清楚,他不迷惑。临终头脑迷惑,那就一点办法没有,他清楚,这是福报,我们中国人讲「五福」,这是最后一个,临走的时候走得好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这样的人走,纵然是不学佛、不念佛、不求往生,肯定都是生天的。为什么?他临终清楚,他自己可以选择他的道路,六道里面最殊胜的是天道,肯定选天道。人到临终一迷惑就做不了主,自己不能做主叫随业流转,那就可怕。
我们这一生造作的业,有善业、有恶业,哪一个业力强,强者先牵,牵著你先去投胎。那我们就知道了,如果我们这一生十善,修善的力量很强,那就是天道;十善力量不强,还可以,大概有个中等,那就是人道,中品十善人道,上品十善天道。我们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跟十善对照一下,做到多少?《十善业道经》里面只说了一个大纲,没有细说,细说在戒律里头,在小乘经里面。中国古人,唐代中叶以后,佛门里头无论出家在家二众弟子,根本戒都用儒跟道做基础。这一千七百多年,在家出家学佛的同修成就非常可观,证明古圣先贤选择的是正确的。我们今天提倡用儒家《弟子规》、用道家的《太上感应篇》做基础,依教修行,再学《十善业道》就不难了。这三个根扎稳,根深蒂固,我们才会有成就。这三个根是必须要的,三个根才是善人,这三个根都做到,是经上说的善男子、善女人。西方极乐世界诸位要知道,皆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;换句话说,不是上善之人,你到不了极乐世界去。阿弥陀佛很慈悲,想接你去,极乐世界的人不同意,因为你不善。这些道理都必须要搞清楚,不是念佛不灵,是我们的条件不具足。
我有信愿行,为什么还不能往生?它还有附带的条件,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清楚了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」,我们善根少、福德少,去不了。善根、福德是什么?善根是能信、能解,这是善根;福德是什么?是能行、能证。换句话说,真正死心塌地念阿弥陀佛的人,那个人有福,那大福报!我们一般人不知道,以为这个世间富贵就是福报,不是的,富贵你在世间能享几年?纵然你活到一百岁,也是一弹指就完了。所以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。福享完了,你在这一生当中有没有继续修福?如果没有真正修福,来生的福报比这一生就差很远了。如果享福当中造作罪孽,也很容易堕三恶道,你说多可怕。这个人念佛往生,生到极乐世界无量寿,生到极乐世界作阿惟越致菩萨,见一切佛,你说谁有福?可能这个念佛生到极乐世界的是个老太婆、老阿公,也不认识字,贫穷、贫贱之人,就是说他在社会上没有财富,他也没有地位,他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,这能跟他比吗?这些都是真正的事实,佛法里面所说的没有虚假的。遇不到,没有这个缘分,那就没法子。
这三个条件,善根、福德、因缘,你看因缘我们有,我们遇到了,得人身、遇佛法,遇到大乘,遇到净土,缘具足了,能不能成就就看自己的善根福德,三个条件统统具足,没有一个不成就。善根福德,过去生中修的,过去有因,纵然咱们善根福德不够,如果这一生的缘殊胜,很容易都把它补足,这叫补习,都能把它补足,这个缘就是听经闻法。这个缘真的不多,现在讲经教学的人愈来愈少了。愈来愈少不是没有原因的,是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造成的,这不能不知道。现代的社会教育是谁在负责、谁在掌管?我们要知道,现代社会教育是媒体在操作,电视、网路,你看在现在的社会,哪一个人不看电视,哪一个人不看网路?电视、网路里面的内容是什么?暴力、色情、杀盗淫妄,它教这些,教得每一个人真是迷惑颠倒、心浮气躁。於是圣贤教育就不能够沾边,佛菩萨来教都没办法教他,他不能接受。他烦恼太重,贪瞋痴慢,五个烦恼,贪瞋痴慢疑,对古圣先贤东西怀疑,没有诚敬心。印光大师跟我们说得很好,圣贤教诲肯定是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二分诚敬得二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;没有诚敬心,佛菩萨来教你也得不到利益。
那我们知道,普遍对於圣贤教育他没有尊重的心,没有看在眼里,这是圣教衰了,佛教也衰了。真正是极少数的人,过去生中有深厚的善根,有愿力,乘愿再来,发愿到这个世间来承传圣教,那少数人,你说多艰难。如果我们能够透视事实真相,了解各种因缘,我们才知道珍惜这个机缘,太难得了!我们没有遇到好的老师指导我们,怎么会知道这些古籍里面有这么多好东西?现在人都把它当作废纸烧掉了,认为这个东西是古老的东西,过时候了,不要了,不知道这里头是宝。佛法称为三宝,叫法宝,用这个名词,希望时时刻刻提醒你得要重视,不要轻易错过。这是古人用心良苦,我们后人要能体会到,要能珍惜,认真发愿好好的学习,成就自己,也帮助正法久住,利乐有情有缘的众生。真觉悟了,全心全力要帮助下一代人成长,得到一个、得到两个那都是宝,三宝里面之宝,也是我们种福,无量无边福德的一个缘分。积大德、种大福,在乎我们真正认识了,真正明白、觉悟了。
乃至,这当中就省略了,因为《智度论》里讲了一百零八条,此地只略举几个。「一切如来解脱修观师子频呻」,师子频呻是比喻,狮子是兽中之王,频呻是比喻他的自在,这是一切诸佛如来所得的。修观就是贤首大师《妄尽还源观》里面所说的五止六观,入五止起六观。「无量阿僧只菩萨三昧」,这个地方我们看到了,不止百千,实在是无量,他还加个阿僧只,这就是把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菩萨所修学的方法、门径全部都包括了,一个都没有遗漏,是这个意思。如是等诸三昧无不具足,只要见性就具足,故云具足成就百千三昧。我们念佛人,把明心见性这桩事情放在往生之后,到极乐世界再修,因为在我们这个世间有很多障缘,很难成就。到西方极乐世界,头一个是寿命无量;第二个,你遇到真善知识,阿弥陀佛是老师,遇到真正好的同参道友,那些等觉菩萨。经上所讲的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」,古大德的注解,上善是指等觉菩萨。善人当中最高的是等觉,在极乐世界等觉菩萨多!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讲这部经,特别举出在家居士证得等觉位的,你看举了十六个人,出家只举三个人,在家举十六个人。这个意思也是告诉我们,这个法门适合在家居士修行,在家居士修行证果不在出家之下,这个要知道,佛法是平等法。
「论中复云:於一一三昧中得无量陀罗尼」。这句话非常重要,陀罗尼翻作总持,总一切法,持一切义,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,陀罗尼是纲领,掌握到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说的经论,重要地方他都掌握到,原理原则纲领全掌握到了。所以古人常说,一经通,这一部经真的通了,一切经都通了,你没有学过的也全通了。一个法门通达,门门都通达,为什么?见性,不但佛法你通达,佛法之外所有一切法全通达,妙不可言!宗教里有一句话赞美上帝、赞美神的全知全能,「无所不知,无所不能」,这两句话在佛法里面是对明心见性的人的赞叹。任何一个人都有明心见性的那一天,这一天到底是哪一天,那要看自己决定,这个权力不在别人,在自己。自己要是勇猛精进,这要是念佛法门的话,一生可以得到,用不著到来生,一生可以得到,一生可以成就。如果修其他法门就比较困难,为什么?其他法门一定要断烦恼才能证菩提。净宗法门不要断烦恼,只要把烦恼伏住、控制住,烦恼没断,它不起作用,这就行,就能往生。刚才说过,往生之后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,你就变成阿惟越致,这还得了!得阿惟越致跟明心见性那些人,就到那个级别,智慧、神通、道力跟他们就相等;换句话说,真的是超越十法界。
下面说,「陀罗尼即是总持,是故经云:具足总持百千三昧」。这两天,同学传个信息告诉我,说有些地方有谣传,净空法师有了神通,预知时至。我告诉诸位这是假的,这不是真的。我有些话说的他们错传了,所以愈传愈讹。讲到具足总持百千三昧,我们得把这个话澄清一下。现在这个世界有灾难,你们知道的都比我多,因为你们看电视,你们看报纸,你们天天看到。大家晓得我不看电视,我也不看报纸,我的这些信息都是一些同学,大多数从网路上下载重要的新闻给我看看,我才晓得发生什么事情。没有人告诉我,我每天都是过的太平日子,你要问我这个世界,很好,没事,天天天下太平,无忧无恼。告诉我这些事情,对於一个真正修行的人不是坏事,是好事。佛法里面,头一个要破边见,所谓边见就是对立。祸福就是二边。在佛法二边是平等的,没有对立,众生跟佛是平等的,生佛不二;换句话说,生死不二、凡圣不二、吉凶祸福也不二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所以是祸是福在乎自己一念,不在外面境界,都在自己一念,一念觉就是福,一念迷那就是凶,吉凶祸福是从觉跟迷上来决定的。
我们学佛一定要觉,听说有灾难,我们要提起高度的警觉心认真学佛,放下万缘,专修净土。灾难是属於共业,我逃不了这个共业,我也不惊不怖,也不慌张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不是提早到极乐世界吗?好事!所以说有人讲「二0一二」这个电影,我也看过,我也曾经跟些同学说,我们把念佛往生净土这个功夫,一定要在二0一二那个年底完成,这好事。如果我们在这个数之内,我们就往生;我们不在这个数之内,那我们要发心救度一切苦难众生,要帮助众生破迷开悟、离苦得乐。我们用什么方式来做?用教学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教了一辈子,三十岁开悟之后,教到七十九岁圆寂,经上记载的,讲经教学四十九年,没有中断过。帮助自己,教学,教学相长,帮助别人也是教学,自行化他用一个方法。所以,释迦牟尼佛的身分是职业老师,我们得认识清楚,他除了教学之外,他一生没做别的事情,这是我们应当要向他老人家学习的。所以并不是预知时至,是我们有这么一个缘分,应该是知道克期取证,把这个时期我们自己订,要在这个时间之内把我们的功夫做好,也就是真正彻底放下,真正念到与佛相应。这个功夫简单的说,心里只有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。念到这个功夫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在一般状况讲随时可以走,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,想多住几年也一点都不碍事,我们为什么不干?对於这个世间没有一丝毫留恋,在这个世间住一天,就要帮助众生,为他们服务一天,这个服务就是教学,教学能保住自己不会堕落,也就是保护自己不生妄想、不生烦恼,这真正保护自己,也能够利益众生,两全其美的好方法。
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,「住深禅定,悉睹无量诸佛」,深禅定就是三昧,悉睹无量诸佛就是见一切诸佛。「住深禅定者,安住於深妙之禅定。《会疏》曰:深定者,所住三昧微深幽玄,非二乘及初心菩萨所能为」。二乘是阿罗汉跟辟支佛,他们所住的三昧,《楞严经》上佛告诉我们叫九次第定,这个九从哪里来的?九从四禅八定来的,四禅八定就是下面讲的初心菩萨,初发心的,他还是凡夫,没有出六道轮回,他们修的定功夫浅,叫四禅八定。他修到初禅,他就有能力上生初禅天;修到二禅,他就能生二禅天。所以三禅、四禅,再往上去是无色界天四空定,所以四禅跟四空定合起来叫八定。四禅八定实际上只有八定,并不是四禅之外有个八定,不是的,八定里面包括四禅。这是世间禅定,为什么?他们没有脱离六道轮回。八定最高的是非想非非想处天所修成的,得这个定,那个定的力量很强,时间也很长,他入定的时间八万大劫。我们这个地球、星系,太阳系成住坏空八万次,成住坏空一次是一个大劫,成住坏空八万次,你看他的定功才消失,这很了不起!这些我们都称他作圣人,六道里头的大圣。
可是八万大劫还是有时间性的,时间到了,他的定功失掉,还是要搞轮回,六道里头还要搞流转,这个不究竟。所以聪明人他再提升,修更深的禅定,到第九定,第九定就超越六道轮回,证阿罗汉果、证辟支佛果。辟支佛比阿罗汉的定功又要深一个等级,这超越六道了,但是没有超越十法界,还在十法界里面。辟支佛上面是菩萨,菩萨上面是佛,这叫四圣法界,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方便有余土。在十法界里面虽然成佛,没见性,这诸位要知道;他要见性,明心见性,他就不住十法界,十法界没有了,他就住一真法界去了。所以天台大师说十法界里面的佛,在六即佛里面讲「相似即佛」,他很像个佛,不是真佛,必须要把无明断掉。十法界里面的佛,无明还没断,无明断掉他就是真佛,他不是假佛,十法界没有了,他住实报庄严土。诸佛如来的实报土也是自己的实报庄严土,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没有了。十法界是唯识所变,一真法界里头只有心现没有识变,所以他那个境界里面,一切都保持著永恒,人无量寿,花草树木也是无量寿;人没有生老病死,花草树木亦如是。佛在经上常讲,十法界里面它不是真的,它刹那在变化,有情的动物有生老病死,树木花草有生住异灭,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,都不是真常,它是无常的。但是一真法界是真常,因为它那里面住的人已经转八识成四智,他没有分别,他没有执著,他没有起心动念,所以这个现相它永恒的,它不变的。宗教里面讲永生是指这个地方,这是真正的天堂,我们佛法称那个地方叫极乐世界,就是这个意思。
下面说,「又《甄解》曰:唐译云一切种甚深禅定」。这底下有解释,「一切种者,谓一切种智。全理之事,故云甚深」,这是解释一切种,一切种就是一切种智。「佛」这个意思,佛是从印度梵语翻过来的,佛陀耶,它里面主要有两个意思,第一个是觉的意思,第二个是智。智是体,觉是用,有智才会有觉,没有智他就迷了,他不会觉。智有三种,第一种叫一切智,第二种叫道种智,第三种叫一切种智。阿罗汉、辟支佛,他们证得的是「一切智」,知道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现象都是假的,不是真的,《般若经》上讲的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」。所谓万法皆空,这是一切智,知道一切万法相有性空,这阿罗汉知道的,所以阿罗汉对於六道没有留恋,不再分别执著,他超越六道了。但是,为什么会有这一切法他不知道,阿罗汉不知道,阿罗汉只知道这个东西是假的。假的为什么会现?这个道理他不晓得,菩萨知道,菩萨比他高。菩萨知道,叫「道种智」,道是道理,种是一切法,这种种法什么道理发生的,为什么会有,为什么会有六道,为什么会有十法界,为什么会有这些因果报应,这些道理阿罗汉不知道,菩萨知道。所以菩萨智慧比阿罗汉高,菩萨有道种智。佛证「一切种智」,一切就是一切智,种智就是道种智。一切智跟道种智是一不是二,菩萨还把它分作两截,有体有用,一切智是体,道种智是起用,他还有体用,不知道体跟用是一不是二。到佛才知道,真正完全明白,性相一如,理事不二,宇宙之间万事万物是一体,这是一切种智,佛所证得的;也就是说,明心见性的人他证得,他知道一切法是一体。所以他的心是平等的,他的慈悲是普遍的,没有厚薄,这才到究竟圆满。所谓是全理之事,全事之理,理跟事是一不是二,这叫甚深,是声闻、缘觉、菩萨都没有能证得,只有佛才能证得。
「故知深定,实是理定,非仅事定也」。简单的说,佛对於一切人、一切事物,真正做到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这叫成佛。这桩事一切众生共有,不稀奇,所以大乘经里佛常讲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,只要你把起心动念放下、分别执著放下,你就是!你放下了执著,我们对一切人事物不再执著,你就是阿罗汉,你就证得阿罗汉,你就超越六道。六道什么原因来的?执著来的,没有执著就没有六道。没有分别,不分别了,四圣法界下面三个阶级就没有了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,不分别就没有了。不起心动念,十法界的佛也没有了,这就明心见性,回归自性。所以见性是真的回归自性,回归自性才叫理定。自性是理体,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从这个理体变现出来的,你全都明白了,你在这一切现象里面,十法界依正庄严里头,再也不会起心动念了;起心动念都没有,当然没有分别执著。
那我们要问,这些人应化到我们世间来,像释迦牟尼佛应化来的,众生有感他就有应,应化到这个世间来,为我们示现八相成道,他有没有起心动念?给诸位说,真的没有。当年示现在人间,跟我们生活在一起,没有两样。佛有时候很欢喜,有时候也愁眉苦脸,那不是起心动念吗?不是。那是什么?那是感应,众生欢喜的时候佛就欢喜,众生忧虑的时候佛也忧虑。这桩事情,我们可以从日本江本博士水实验里得到信息。他做这个工作做了十几年,他的实验室我去参观过两次,那是真的,一点不是假的。水是矿物,你看这样一杯水,这么一杯水,矿物,通过科学的实验,证明了它会看、它会听,它懂得人的意思,它的能力比我们强,为什么?它能认识各种不同的文字,我们还没有办法,无论哪一国的文字,你给它看,它统统认识,无论哪一国的言语它都听得懂,比我们强多了,我们不如它。一切众生起心动念它都知道,我起心动念它知道,你起心动念它也知道;再跟你说,蚊虫蚂蚁起心动念它都知道。我们欢喜,它也欢喜,显出来的结晶非常之美丽;我们心里面有忧愁、有忧虑,它也忧虑,显示的画面很难看。这是什么?我们讲自然的反应,众生有感,水有反应。咱们众生有感,佛菩萨也有反应。可是水的反应,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才能看见,佛菩萨在世间的反应,让我们直接就感受到。他真的没有起心动念、没有分别执著,完全是感应道交。
现在我们终於明白了,这个事实真相就是物质跟精神永远分不开。因为物质里头有精神,所以任何物质都有见闻觉知,见闻觉知是性德,自性里本有的,佛告诉我们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这是自性的。所以,每一个人都有跟诸佛如来同样的智慧,佛有,我们每个人都有;佛有能力,万德万能,我们也有。万德那个万是形容,不是数字,那是无量无边无尽无数的德能,我们统统有。第三个是相好,我们也是无量无边无尽无数的相好。可是我们现在一样都没有,智慧也没有,德相也没有,这什么原因?佛是一语道破,「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。换句话说,因为我们有妄想、有分别、有执著,好了,这三种障碍把智慧德相给障住,不能现前。这个意思就是告诉我们,只要我们能够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,为什么?它是假的,这个东西本来没有。你肯放下,你的智慧德相就恢复,一切种智就现前,你对於万事万物确实不会起心动念,这叫理定,也叫性定,自性本定。惠能大师明心见性的时候说过,「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」,就是理定,自性在一切法里头没有动摇过,所以自性本定。学佛没有别的,回归自性而已,自性里头有圆满的智慧德相都能现前。
下面引《净影疏》说,「住深定门,起行所依,无心往来,直以三昧法门力起,故须住定」。这是先讲为什么要住定,住定的先决条件是起行所依,无心往来。起行是什么?这个行是六度万行,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包括我们从早到晚这一生当中所有的行为,要依什么?要依无心,这个无心就是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、没有起心、没有动念,要依这个。谁能做得到?法身菩萨他们做到了;换句话说,十法界的人不行。明心见性就超越十法界,他们全都行,都是这样的;释迦牟尼佛在世为我们示现的是这样的,六祖惠能大师也是这样的,在我们中国佛教史里面所记载的,宗门教下有几千个人,不在少数,他们都是这个境界。这是我们要学习的,就是要学什么?在日常生活当中、工作当中,处事待人接物,学一个不用妄心。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都是妄心,你要不用妄心那用什么?不用妄心就是用真心。真心是什么?真心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。我们用妄心,真心就不显,就显示不出来;不用它,真心显出来了。妄是假的,它不是真的。
妄心要不要去除它?不需要,你除它还是妄。佛在《楞严经》上举的比喻,我们人站在太阳底下,把我们人当作真心,太阳照的那个影子当作妄心,你要不要把那影子去掉?影子决定去不掉,你去影子多费事,愈来愈糟糕,妄上又加妄了。妄心怎么样?不管它、不用它就完了,就没事,你别去理它。它碍不碍事?不碍事。你想想,你在灯光下、阳光下,影子有没有障碍,有没有碍你的事?你何必要去管它?所以用真心。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的用真心,就用在日常生活当中,用在著衣、持钵、乞食,用在坐禅,用在讲经教学,用在应对,他用得多自在!这是我们要学的,学佛就得从这里学,没有妄心、没有烦恼、没有忧虑、没有牵挂。为什么?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」,是说这个梦幻泡影根本就不存在,你管它干什么?而且它们不碍事。不碍事为什么变成碍事?你里头加上分别执著就碍事,不把妄想分别执著加上去,它什么事都不碍,为什么?它是假的,它真的像个影子一样。可见得,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完全是错用了心,用妄心,不知道用真心。诸佛菩萨用真心,不用妄心就是用真心;用妄心,真心就不见了,这个道理得细心去体会。所以你看,直以三昧法门力起,这叫不用妄心,直以三昧法门力起,这就是真心起作用,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起作用。所以得住定,你不住定就不行,住定,智慧就现前。所以,因戒得定、因定开慧,智慧开了,那个戒行是慧行,那个心是慧心、行是慧行。
「下明起行」,你看这是诸佛与法身菩萨的行,「悉睹现在无量诸佛,摄行宽广」。我们看净影师的意思,看下面,「净影师之意为:悉睹诸佛是行门,起此行门,依深禅定。不待起心动念,直从三昧法门之力起行,故须住於甚深禅定」。这句话的意思,我给同学们透一点消息,悉睹现在无量诸佛,他看到了,是谁?现在的一切众生。佛在经上常讲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,现在他看见了。他为什么看见?真心看见了,他不是用妄心,用妄心看不出来,用妄心看这些人全是凡夫,都在造罪业;用真心看,这些人全是诸佛。这是佛在经上所说的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你的心是真的,你看的是一真法界;你的心是妄的,你所看的就是十法界,实际是六道。境界没有变,你的心在变;你的心在变,你的境界就跟著你的心变。所以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,凡夫看佛也是众生、也是凡夫,就这么个道理。有没有佛?有没有众生?没有,无佛无众生,清净平等觉,这才是大乘法里头真实受用。所以净影师也说得很好,他指得很清楚,悉睹诸佛是行门,真看到了。
起此行门,依深禅定。什么是深禅定?不起心、不动念,不待起心动念,我们把它念作不起心、不动念,大家就更好懂。起心动念尚且没有,当然就没有分别执著。分别执著是从起心动念来的,没有起心动念就没有分别执著,所以它是直接从三昧法门之力起行。三昧法门是定力,什么定?自性本定,因为它上面有个直,直从,那就是自性本定。完全是自性起用,这里头没有识,识是什么?阿赖耶、末那、意识,意识是分别,末那是执著,阿赖耶是起心动念。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著就是转八识成四智,这个境界不在十法界,十法界里头没有,这个境界是在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,实报庄严土里头有,叫一真法界,十法界里头没有。所以需要住甚深禅定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只能学到此地。好,明天我们继续再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