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解演义 (第一一六集) 2010/8/15 马来西亚华严讲堂 档名:02-039-0116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第一百三十六面第一行,从第二句看起,「菩萨能化」,从这看起:
「菩萨能化无量身应现微尘刹,无有住处,无有朕迹,如电激空中,无所从来,去无定迹。菩萨平等,无有先此后彼等分别心,如电光照物,无彼此先后分别。」这是《会疏》里面的意思,是说参与世尊无量寿这次法会当中的菩萨,人数无量无边,都是法身大士,这些人智慧、神通、道力都跟诸佛如来平等,我们在《华严经》当中看到。只是无始无明的习气还没有断干净,但是智慧、神通、道力跟诸佛如来是相同的。所以他有能力化身,化多少身?无量无数无尽的身相,应现在微尘刹土。这句话让我们真正体会到,这些人,常寂光跟实报土的这些人,他们感应的能力实在是不可思议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微尘刹中的众生有感,他们都能应。我们今天的世界,也很可能是一粒微尘刹土,究竟的真相我们凡夫不知道。而且,刹土正是中国古大德所说的大而无外,往大处去看,今天讲宏观世界,世界没有边际,没有边,无穷大;向小处看,看微尘,一粒微尘里头有刹土,那个刹土里面还有微尘,微尘里面又有刹土,其小无内,找不到内。大是无量无边,小是无穷无尽,这是什么?这是自性,自性不可思议。
如来跟这些大士们,他们证得圆满的心性,明心见性了,见性之后我们问他有没有住处?没有。要是真的给你说住处,处处都是常寂光,所以就没有住处,处处皆是实报土,实报土没有一定的方所。十法界里面这些众生有住处,这住处怎么来的?我们晓得,意念当中产生的幻相、错觉,这才是事实真相。没有住处,自己执著有个住处,没有方所,执著有个方所。大士们已经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了,所以佛在《般若经》上讲,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,无有住处就是应无所住。释迦牟尼佛见性了,住无所住。「无有朕迹」,朕迹就是预兆,他来了,来了没有预兆,他离开了,离开也没有预兆,来无处来,去亦无处去,痕迹都没有。这里举个例子说,「如电激空中」。闪电,下雨天我们看到闪电,闪电从哪里来的?一刹那这个光就没有了,它到哪里去了?来无处,去亦无踪。菩萨应化在大千世界、应化在十法界,就像闪电在空中,刹那出现的这个现象。说实在的,佛菩萨应身如是,我们十法界、六道众生,我们的身叫业报身,他们没有,他们是众生有感,自自然然应现,感应道交绝不失时,什么时候感,什么时候就应,一次错过都没有,没有丝毫差错。
众生在六道、在十法界是业力牵引,你的心地染污、不清净,决定生六道轮回;心地清净,净而不染,那你肯定生四圣法界。四圣法界是释迦牟尼佛的净土,六道是释迦牟尼佛的秽土,这讲我们娑婆世界。秽土里面,就是六道,有善有恶,善心善行生三善道,通常讲的是天道、阿修罗道、人道,这叫三善道。实际上,佛给我们讲得很清楚,阿修罗,除了地狱没有阿修罗,其他的四道都有阿修罗。天有阿修罗,其他三道,人有阿修罗,畜生有阿修罗,鬼有阿修罗,六道里这四道都有阿修罗,只有地狱没有。天阿修罗算是善道,其余的,人间阿修罗、畜生阿修罗、饿鬼阿修罗都不能算是善道,只有天阿修罗算善道。这三善道、三恶道,心行不善感应的是三恶道,心行善感应的是三善道。善恶的标准是佛所讲的《十善业道经》,那个是标准。所以佛劝众生不能不修善,不修善来生到三途去了,三途太苦了。
菩萨虽然应化在十法界,特别是在六道,我们住在六道,菩萨的心是平等的、是清净的,菩萨虽然有应,但是他从来没有起心动念。所以说「无有先此后彼等分别心」,他像太阳一样普照大地,没有分别,什么都照到。我们有业障,太阳虽然美好也照不到,这什么业障?你躲在房间里面,太阳照不到你,你出门打一把伞,太阳也照不到你。那是你自己有业障,你障碍了,不是太阳不照你,是你不想让它照。佛菩萨示现在十法界就像这个样子,普照一切众生,「如电光照物,无彼此先后分别」。为什么?他已经证得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跟自己是一体,一体当然就没有彼此先后的分别,一体嘛!这个境界我们学佛的人要发心,他们证得了,我们也应该证得,这才对。
底下有个注解,黄老居士的注解,「上云菩萨一念」,前面说,上云是前面说,菩萨一念,「普至十方」,就是遍法界虚空界,一念周遍法界,「故其神速,超过光速无量亿倍」,决定不是光的速度、电的速度能够跟它相比。这就是如同《妄尽还源观》里面讲的「示三遍」里的第一条,念头才动就周遍法界。周遍法界这个意思要跟经典上讲的相应,无量无边的世界,乃至微尘刹土,佛家常讲的十方刹土、微尘法界,十方刹土是宏观宇宙,微尘法界是微观的宇宙,一念普至,统统达到了。这是讲「化现其身,犹如电光」,《金刚经》上讲的无住生心,六祖惠能大师也在这一句里面大彻大悟的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
下面这两句,离见解缚。「裂魔见网,解诸缠缚」,缠是缠绕的缠。「裂者,破也」,注解里面告诉我们,裂是破,「魔者,《智度论》曰:夺慧命,坏道法功德善本,是故名为魔」。魔,实际上说是折磨的意思,人受折磨,痛苦不堪,梁武帝感到折磨比鬼还可怕,就把这个磨字,磨本来底下是个石头,把那个石头去掉,改成一个鬼,魔鬼一样。这个字是梁武帝发明的,中国古字里没有,没这个字。所以诸位看古老的本子,里面还用折磨的磨,就是它还是用个石头,不是用个鬼,要知道这两个字意思是一样的。它障碍我们的法身慧命,它破坏我们的道法,我们所学的道、我们所修的法、我们所修的功德善本。善本是什么?善本就是十善,所有一切善法都是从十善出生的,十善像个根,所以称之为善根,善本跟善根是一个意思。它把你的善根破坏,把你功德破坏,功德是定慧,这些就叫做魔,魔的意思范围非常广泛。
「见」,见指什么?下面说「指思虑」。所以见这个字是广义的,不是狭义的。狭义的,我们眼见、耳闻,广义的用一个见字就全部都代表,六根起的作用就用个见字。中国人喜欢简单,不喜欢麻烦,所以这个见字里面包括思虑,我们的思想、推求,我们的研究、决定,这些都可以用个见字来做代表。见的意思很广,包括邪正,有正见、邪见,正见叫佛菩萨,邪见就是魔见。正见,我们用这个地方话来说,成就我们的慧命,成就我们的道法、功德、善本,这是正知正见。如果说魔见,魔见是邪见,它破坏我们的慧命,破坏我们的道法、功德、善本,这就是魔。《止观》,天台家的《摩诃止观》第五卷有这么一段文,「一切凡夫,未阶圣道,介尔起计,悉皆是见」。我们把下面一句念下去,又《大乘义章》第五卷说,「推求说之为见」。所以它包括思虑、决定,这些意思都在里头。「此上是广义,凡有思虑、计较、分别、推求」,计较就是执著,思虑是妄想,推求是我们现在讲的研究,这一类的,「等等」,都叫做见,「悉名为见」。
「又《止观十》曰:作决定解,名之为见」,这个意思比较狭,前面是广义的,这个是狭义的。「唯指具决定性之知解」,也就是说,我们中国人叫成见,某人成见很深,执著他的见解是正确的。像现在一般人执著宗教是迷信,宗教是不是迷信?他说他有研究,宗教确实是迷信。可是也有一些人说宗教绝对不是迷信,宗教是智慧。你看看,两种人执著这个决定不一样,为什么?这里头有邪有正。有人决定是正确的,有人决定是不正确的,不正确他认为是正确,这就是讲成见,佛陀教给我们都应该要放下。你看此地说,「见有邪正」,有邪见、有正见、有有见、有无见、有断见、有常见,这些统统都叫做邪见。这个意思就深,只要你有见就叫邪见,为什么?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见,没有邪正,也没有有无,也没有断常,自性清净心当中什么见都没有,那才叫正知正见。诸佛如来,他的心永远是清净平等觉,只要有个念头起来他就不觉,他就不清净,他就不平等。这个意思很深,但是这是真的,这不是假的。
「魔见网者,邪见参差交络,令人难於脱离,譬如罗网」,所以佛经上常用邪见网,魔见网就是邪见网。《华严经》说,「我慢溉灌,见网增长」,成见从哪里生的?五种见惑里面,见取见跟戒取见都是中国人讲的成见。戒取见是从因上讲的,见取见是从果上讲的,都是执著,坚固的执著,以为自己是对的,别人是错的。根源在哪里?根源在傲慢,瞋恚心里面所包括的,贡高傲慢、狂妄自大。反过来是恭敬、虚心,他就不会有这个毛病,凡是自以为是的,肯定就堕邪见网,他不生智慧,他生烦恼。像下面《智度论》第十一卷所说的,「是人邪见网,烦恼破正智」,魔见网就是邪见网,智慧就没有了,智慧变质变成烦恼。其实正智是般若,德能、相好并没有失掉,只是变了质,因为你心里有三毒。贪瞋痴是三毒,有时候佛讲五个,叫五毒,贪瞋痴再加上傲慢、再加上疑惑,叫贪瞋痴慢疑,五毒。五毒攻心,你能不迷惑吗?你的正智不见了,烦恼起来了。佛教人修行,修什么?从哪里修?就从这个地方下手,把三毒、五毒放下。能放下吗?能。为什么?它不是真的,真性里面没有这个东西,真性里头有戒定智慧。
我们中国古圣先贤告诉我们,真性里面有五伦、有五常、有四维、有八德,自性本来具有的。这些东西用一个字来代表,用一个字代表五伦五常、四维八德,这一个字就叫「善」,本性本善。什么是善?五伦善、五常善、四维善、八德善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那个善字里面就是这四大科。五伦是讲关系,人与人的关系、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、人与山河大地的关系,今天讲人跟地球的关系、人跟宇宙的关系,讲关系的都叫伦理。佛法讲得最完备。中国圣人也了不起,居然也说到「天地与我同根,万物与我一体」。这跟《妄尽还源观》上讲的就没有两样,佛法讲得清楚、讲得明白,在中国古籍里只有这几句话,轻描淡写的带过而已,我们不能不知道。这个事情经上常说「唯佛与佛,方能究竟」,你什么时候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成佛了,对於这些事实真相你就彻底明白,究竟就是彻底明白了,真的,一个自性变现出来的。大乘经上常讲「法外无心」,法是法相,法相全是心现的,法外无心;「心外无法」,所有一切法都是从心想生,离开心想没有一法可得。法性跟法相是一不是二,就是一种关系,关系明白之后,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如何把这关系处理好,这叫德。
我们中国人讲五常,父子有亲、夫妇有别、君臣有义、长幼有序、朋友有信,这是讲伦理,发展到最后,四海之内皆兄弟。这个发展说明什么?说明整个人类是一家人。外国宗教里头有说,人从哪里来的?人类的原始始祖,神造的,亚当、夏娃是人类的祖宗,全世界的人类都是亚当、夏娃的后代,都是他的子孙,一家人,说得很好。亚当、夏娃从哪来?神造的,所以神是人类真正的源头,他造的,这是宗教的说法。在佛法里面讲,自性是本有的,不是任何人创造的,本来就有,本性本来就有,本性本善,本来就有。宇宙、生命、万物怎么来的?佛经上讲「一念不觉而有无明」,无明就是阿赖耶的三细相,阿赖耶生一切万物。阿赖耶是什么?阿赖耶是个妄心,在法相唯识经论里面,佛告诉我们,阿赖耶是一半真一半妄。它的体是真的,是真性,那一半妄,妄就是它的妄动,它一念不觉它动了,动了就是起了一念。这一念什么理由起的?没有理由;什么时候起的?没有时候;在哪里起的?没有处所,它就是这一动,妄心就现前。真心能现能生,妄心能变,变成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妄心。妄心,今天科学家说叫意念,我们心里面起的念头,这个念头能变,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所变,这佛经上给我们讲的宇宙的源起。咱们多看、多学习,然后在这里面求贯通,讲得都很有道理。他们说神造的,神,在佛法里神是谁?神就是阿赖耶,所以阿赖耶也称之为神识,这是佛经上的名字,它造万物。所以他说万物是神造的,我们学佛的人承认,神识造的,神识的能量不可思议。
我们要返妄归真,中国圣人说得好,「克念作圣」,念是妄念,你能把妄念克服,你就是圣人。凡夫随著妄念转,苦不堪言,圣人能克服妄念,妄念没有了,正念就现前,那是圣人。妄念是烦恼,正念是智慧,佛家的名词叫菩提。转妄成真,这叫学佛!克服的具体方法,就是放下欲望,欲望不是真的。佛法里面常讲五欲六尘,五欲,财色名食睡这五种,世间人都喜欢,财色名食睡。可是佛经上讲,这五种是什么?叫地狱五条根。这五样东西是人的一生不能缺少,你没有办法离开它,佛教导我们,对这五桩事情适可而止。什么叫适可而止?日常生活用它,不起贪心、不生瞋恚,喜欢它,没有贪恋,讨厌它,不发脾气,这就叫适可而止。对它清清楚楚,一点不迷惑,这叫不痴。自己的态度,无论是生活、待人接物要谦卑,对人对事要恭敬,没有傲慢,对古圣先贤的教诲深信不疑。你看贪瞋痴慢疑就没有了,那你过的生活是正常的生活,你过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生活。
我在早年,方东美教授教给我的,把佛法教给我,告诉我,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最高的享受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没有贪瞋痴慢疑,这就是最高的享受。对於五欲六尘要能够克制,也就是讲适可而止,有一点点就满足了,那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如果贪而无厌、怨恨不舍,那个人生就很悲哀、就很可怜,苦不堪言。本本分分的过日子,像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表演的,每天只要能吃得饱、能穿得暖,有个地方可以遮蔽风雨,够了,知足常乐。不必去营求,营求是苦不堪言,一定要活在这个世间,让自己身心都没有压力,现在人讲的没有压力,轻松愉快,这个日子多好过,这个日子多美满!不要去自找苦吃,每天心里忧虑、操心,操不完的心,那是自找苦吃。觉悟了,把这些千头万绪的东西彻底放下,不就没事了吗?放下就成佛了,成佛就没事了。成佛之后教化众生,那个多自在!教化众生,你看无住生心,能现无量无边身,不著相,没有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,能现一切相。现相教学,为众生做种种示现,还是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这才叫高明,高明到极处,这才叫法喜,这才叫极乐。所以极乐,一念觉你就证得极乐,一念迷那就苦不堪言。佛菩萨对一切众生的教化没别的,无非是教他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。离是放下、舍弃,苦的根源就是贪瞋痴慢疑,你得把这个东西把它拔除,这不是好东西。
下面老居士用《智度论》的一句话来作证,「有念堕魔网,无念则得出」。谁没有念头?有邪念堕魔网,六道轮回是邪念,有正念、善念生三善道,恶念生三恶道,都没有出轮回。所以说善念恶念都是邪念,你出不了六道轮回。好在提升一级,你有净念、你有正念,超越轮回,生四圣法界,佛菩萨说还是邪念,有念堕魔网。为什么?你有念!你有个佛念、有个菩萨念,还是堕魔网。这个魔网是什么?四圣法界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十法界里面的佛,出不了十法界。六道是个小魔网,四圣法界是个大魔网,小魔网出来了,大魔网没出去。这怎么办?无念,无念就出来了。我再老实告诉你,无念你也出不去,为什么?因为你有个无念,你还是有念,所以你出不去。无念是什么?有念、无念统统都没有,那才能出去。要有个无念就坏了。所以,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说法,他常常否定掉,我没讲经,你们说我讲经就谤佛。为什么?不准你有佛的念头。自性清净心里什么念头都没有,你怎么会跑个佛念?这个事可难了,有念堕落,无念还是堕落。可是我们修净土的,修净土的不怕,这个问题到净土宗就解决了,净土宗是不准你有其他的念头,只准你有阿弥陀佛的念头,这个法子妙。阿弥陀佛,我还是有念?没错,阿弥陀佛这个念头也堕网,不是魔网,堕阿弥陀佛的网,被阿弥陀佛捞去;到西方极乐世界,再把阿弥陀佛这个念头除掉,你就成佛了。这个法子真叫妙绝,真的不可思议,太好了!
我们今天说是有念无念决定断不掉,你说我有念断掉了变成无念,无念没有了就变成有念,总是落在二边,你没有办法在二边当中生存,当中生存也错了。你看古人讲「二边不立」,中道也没有,中间也没有,「中道不存」,那才叫真的无念。无念就回归自性,自性里头没有念,真心离念,念没有了,真心就现前,也就是大乘教里常讲的明心见性、见性成佛,你怎么可以有念?我们没有这个本事,修这个法门的是上上根人,我们业障深重的人没法子学习,只有修念佛法门稳稳当当,这一生当中决定能出离。所以念佛法门,讲无念,无一切念头;讲有念,有阿弥陀佛这一念。你看对阿弥陀佛讲执持名号,佛家讲破执著,这个地方教你执著,你把这个名号要执著、要保持,不能失掉,念兹在兹,心里只有一句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。这个方法我们可以做得到,人人都可以做得到。净宗确实能保证一切众生在一生当中得出六道十法界,全就超越了。
后头念老这一句总结说得好,「可见起心动念皆堕魔网,惟有净念相继,无念而念,方得出离也」。这一句阿弥陀佛,魔界没有,六道没有,十法界也没有,只有在西方极乐世界有。净念相继,无念而念,无一切妄念,一切念都是妄念,只念阿弥陀佛。无念是没有其他的念头,其他的念头全放下了;而念是有念,专念阿弥陀佛。《无量寿经》上教导我们念佛,八个字,你看「三辈往生」这一品你就知道,佛教导我们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,八个字。菩提心一定要发,不是菩提心,一向专念也不能往生。菩提心是什么心?经论里面所说的不好懂,我在二十多年前,至少是二十五年以前,我在美国,讲《弥陀经》的时候,我就《无量寿经》经题上这五个字,菩提心,上面加上真诚,下面加上慈悲,这就好讲了,大家就好懂。
什么叫菩提心?真诚心是菩提心的本体,真诚心,真则不假,诚就不虚,不是虚伪的。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要用真诚心去生活,你就会活得很自在。别人用虚伪的心对我,我用真诚心对他,用心不一样。虚伪的心对人,造不善业,他将来果报在三恶道,我用真诚心对他,我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欢迎我,不一样。真诚心自受用,也就是真诚心是怎样对待自己,就是我们经题上的五个字,「清净、平等」,我加上一个字叫「正觉」,对自己。真诚心对自己就是清净,清净就是不染污。什么东西是染污?自私自利是染污,名闻利养是染污,五欲六尘是染污,贪瞋痴慢是染污。染污统统要把它去掉,不要去接近它,你的心就清净,清净心生智慧。从清净心向上提升就是平等心,平等比清净高,平等心里面不分别,傲慢没有了、嫉妒没有了,傲慢、嫉妒都是心不平,没有了,心平等了。平等心是大彻大悟的关键,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就是正觉。一个佛门弟子,做佛的学生,常常用这个对待自己,你看你自己多快乐,法喜充满,常生欢喜心。那用什么心对别人?对自己是清净平等觉,对别人是大慈大悲。换句话说,用真诚的爱心、清净平等的爱心、觉而不迷的爱心待人接物,这叫发菩提心。
你要问我怎样才能做到?我就告诉你,你学习《弟子规》、学习《感应篇》、学习《十善业道》,把这三样东西百分之百的落实,你就做到了,你的菩提心真发出来了。然后一向专念,一个方向,一心一意专念阿弥陀佛,专求西方净土,佛氏门中有求必应,你这一生决定生极乐世界,决定亲近阿弥陀佛,你的功德就圆满。贪瞋痴叫三毒,加上傲慢、怀疑叫五毒,要放下,要不放下,你的麻烦可大了。里面有五毒,病毒,这五种严重的病毒,外面有感染,你没有不得病的道理。里面把这三毒、五毒拔除,外面这些疾病你遇到不会感染,现在医学所说的,你有很高、很强的免疫能力,什么样的传染病你都不会感染。菩提心好!
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,「解诸缠缚」,缠是缠绕;缚是什么?缚是捆绑,像绳索把你缠绕起来,把你绑得紧紧的,你就不能动了,这是形容词。「依憬兴师意」,憬兴是日本的一位法师,他说缠缚就是佛在经上讲的「八缠三缚」,有八样东西缠绕著你。我们看看这八样东西我们有没有?八根绳子捆绑你,你动弹不得。念老在此地有个小注,他说「余诸家多谓十缠四缚」,他取憬兴法师所说的八缠三缚。十缠四缚,佛学字典可以查到。八缠第一个,「无惭」。惭我们有没有?惭愧这两个字是善心所,无惭无愧这就是烦恼。什么叫惭?我们中国人常讲这人有良心,做错事情良心责备,心里感到会很难过,这叫有惭。无惭的人怎么样?做种种坏事,他没有觉得他做错事,我们一般人讲没良心,这人良知没有了,叫无惭。愧是什么?愧是怕别人指责。我们做了恶事,别人批评我们,我们感觉到很恐怖。因为怕社会大众对我们的批评,不敢做坏事,这叫愧心所,就是怕舆论指责。如果我们做坏事,不怕别人笑话,不在乎别人批评,这就「无愧」。你看做的恶事,没有良心责备,也不怕别人的批评,他什么坏事都敢做。把这两桩放在第一、第二,有惭有愧不敢做坏事。如果要懂得因果,我动了恶念,天地鬼神会批评我,他连不善的念头都不敢动。你看看这两个心所产生多大力量。
第三,「嫉妒」。我们要冷静想一想,我们有没有嫉妒心?看到别人好,我们有什么感触?要是感触他超过我,我心里不高兴,我也想超过他;或者做得更过分一点,把他那些长处抹黑,把他的好事破坏,这都是出於嫉妒。障碍别人的好事,我们有没有这个念头?纵然我们烦恼轻一点,心里不舒服,没有做出破坏人的事情,还是有嫉妒心。菩萨没有,菩萨看到别人好处心里生欢喜。修什么?修随喜功德,他做好事,我尽心尽力帮助他一把,让他好事做得更好,这是菩萨。绝对不会障碍别人的,障碍别人这是恶业,都是堕三途的。你随喜功德,他有多大功德,随喜人所得的功德跟他一样大;没有能力随喜,欢喜赞叹,到处给他宣扬也是随喜,功德也一样。没有力量帮助你的时候,我就用言语、用文字来宣扬你的功德,这都属於随喜。你看看,是福还是祸都在你一念之间,只有迷惑的人才嫉妒障碍,聪明有智慧的人不干这个傻事。遇到人家做好事,这是我们自己机会来了,我们自己积功累德的机会来了,他牵头,他带头,我们跟著后头帮助他,成就是一样的,不增不减。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当中有一愿「随喜功德」,第五愿,紧紧接著「忏除业障」,下面就随喜功德,这个要学会。
第四「悭」。悭跟贪常常连起来的,贪是贪求,悭是什么?自己有,舍不得帮助别人,心量很小,只求自利,不知道利他。这样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富贵?给诸位说,不能,决定保不住,而且让自己的富贵大幅度的损耗。富贵从哪里来?富贵是从大心量来的。中国古谚语说得好,量大福大。量小福不大,不可能有大福报;量大,肯施舍,看到别人有困难,自己全心全力的帮助,这是大福报。帮助别人自己还留一手,这就是悭贪,这折福,这不是修福。一定要像菩萨一样全心全力去做,福报就大了。佛告诉我们,财富从哪里来的?从财布施来的;聪明智慧从哪里来的?从法布施来的;健康长寿从哪里来的?从无畏布施来的。真干,拼命去干,愈干愈殊胜。有人说我这么大年岁还在讲经,这干,讲经,三种布施具足,身体、精神、体力这是内财布施,得财富;修行、教学,法布施,长聪明智慧;听经的人听明白、听清楚了,依教奉行,他离苦得乐,这就是我的无畏布施,果报是健康长寿。不讲经,不讲经寿命就完了,你不起作用了,愈讲愈有精神、愈讲寿愈长,就这么个道理。你肯舍,寿命就长;不肯舍,寿命就短,就这么回事情。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修学、讲经比什么都快乐,健康长寿,永远不会衰老,都在其中,真正衰老就讲不动了。你要想吝啬一点,我年岁大了少讲一点吧,多让身体休息休息吧,愈休息就愈老,愈休息病就来了,就这么个道理。哪一天不讲,不讲就往生了,到极乐世界去了,也不可能在这一天受老苦,老很苦,不受这个罪,不讲,不讲就到极乐世界去了。诸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,给我们做的榜样。
第五「恶作」,这里头范围包括非常广泛,包括所有一切不善的行为,就在这条里头。你的生活、工作、待人接物,违背《弟子规》所说的,违背《感应篇》、《十善业》里面所说的,那就叫恶作,与性德相违背。第六个是「睡眠」,睡眠不能没有,不能贪睡。一般睡眠,睡得很好,大概六个小时就够了,醒过来的时候就得要工作。学佛的人工作,醒过来换洗干净了,诵经、念佛、拜佛,或者是读经。中年以上拜佛很重要,拜佛是运动,做这个运动不浪费时间,跟念佛相应。经行也是好运动,适合於年岁大的人。经行、念佛,「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必定见佛」。睡眠不能太多,太多把自己宝贵的时间都浪费了,一定要把精神提起来。第七「掉举」,掉举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心浮气躁,心定不下来,妄念太多。特别是想静下来,我静坐几分钟,这一静坐,妄想太多太多了,这个状况叫掉举,对於修学是很大的妨碍。心不在焉,学什么东西都困难。第八跟掉举是相反的,掉举是心浮气躁,「昏沉」是打瞌睡,精神提不起来。你叫他念佛,念上几分钟他睡著了。我们在佛七里面常常看到,打佛七大家在一块念佛,昏沉的人有时候绕佛,绕佛跟著走他打瞌睡、他打呼,他不是在念佛,他在打呼。这八种是烦恼,缠绕著你,让你功夫不得力,让你修学不能成就,这是八缠。三缚是什么?就是三毒烦恼,贪瞋痴。里面有贪瞋痴,外面有这八个现象,这样的人作恶很容易,行善非常困难。那我们就晓得,八缠三缚他将来到哪里去?肯定是三途,来生人天无分,就别想到极乐世界去了。所以我们念佛的同学,有真信切愿,要常常想到这八种现象有没有?如果有,要痛改前非,要认真的努力精进,特别我们说的三毒、五毒,要把它化解。
「《净影疏》曰:亦可一切诸烦恼结,通名缠缚。菩萨教人断离,名解」,就是化解缠缚。《净影疏》是《无量寿经》的注解,这里面说得也很好,它这个范围大了,解诸缠缚,缠缚的范围非常广。「一切诸烦恼结」,结也是烦恼的代名词。佛在大乘经上告诉我们,八万四千烦恼,归纳起来百八烦恼,这是佛在经上常常说的,烦恼一百零八种。实在讲,每一种里头无量无边,不止八万四千,四弘誓愿里头说「烦恼无尽誓愿断」。佛教大众,一百零八还是太多,教学的时候还是不便,把一百零八再归纳,归纳为二十六,这好讲。一般初学佛的人统统是讲这二十六,二十六,六个根本烦恼,二十个随烦恼;随烦恼当中又有中随、大随、小随,无惭无愧这两条是中随,大随八个,小随十个,这好讲话。根本烦恼六个,贪瞋痴慢疑五个,后面有个恶见,恶见就是五种见惑,把它归纳在一起说恶见。换句话说,这六个根本烦恼就是一般所说的见思烦恼,见烦恼就是恶见,思烦恼就是贪瞋痴慢疑。思是思想,你想错了,见是你看错了,你把宇宙之间一切法看错了、想错了,所以才出麻烦。
佛把这些错误的所在给我们说出来,让我们觉悟、明白了,把这错误的放下,正知正见就现前,正知正见就是佛之知见。我们是凡夫,自己一定要有自知之明,我们才能学到东西,要谦虚,不能有丝毫的狂妄,要老实、要听话。在现前环境当中,我们想一生成就,首先要把三个根扎好,一定要知道。过去,一个世纪以前的人,无论是在家学佛或是出家学佛,每个人这三个根都扎得好,所以他们有成就。现在修行人为什么没成就?诸位你只要冷静去观察,你心里就明白了。我们说修净土的人,在家出家,临命终时,我们去送往生,有几个人头脑很清楚、精神很好?临走的时候告诉大家,「我看到佛来接引我,我跟佛走了」,那是真往生,那一点不假。如果走的时候昏迷,那就不一定了。但是送往生的助念的多,可以帮助他不堕恶道,这一点是我们能够相信的、能肯定的,他是不是真生极乐世界?靠不住。如果要得了老人痴呆症,那就没办法了,助念都没效。得老人痴呆症,迷糊颠倒走的,业障深重,临命终时业障现前,不能往生。这样的人走了依旧搞六道轮回,你说这个事情麻不麻烦?我们真修真干的人要防止这一著。
如何叫我们临终的时候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?用什么方法?断恶修善,积功累德。在我们中国古人讲,「仁义礼智信」这五个字要做到,这五个字没有做到,你临走的时候有障碍。人没有仁爱,没有慈悲、没有仁爱,病在肝,得肝病;人要没有义,没有道义,病在肺;人要没有礼,病在心;人要没有智,病在肾脏;没有信用,病在脾胃,它有对应的。能够把仁义礼智信都做到,仁义礼智信跟佛法里的五戒完全相同,仁不杀生、义不偷盗、礼不邪行、智不饮酒、信不妄语,跟五戒完全相应,你都能够做到,决定不违背,你的一生里头不会生病。「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痴」,我们自己才能保证自己临终时候不糊涂,那就肯定往生。往生是在最后一念,最后一念是阿弥陀佛,不是别的。所以平常要放得下,临终你才没有杂念,才不会想这个想那个,特别是把名色财食睡都舍掉,临终时候干净,没有污染。这一切烦恼知道了,要远离,尽量的远离,愈远愈好,为什么?这是缠缚,这是把我们捆在此地,不让我们离开六道轮回的,你说多麻烦。菩萨教我们断掉、教我们离开,这叫解,把缠缚解开。
「上二句,表会中诸菩萨以通诸法性、达众生相,具根本智及差别智」,通诸法性是根本智,达众生相是差别智,就是无所不知。所以他「能为众生破魔见网,令离邪业」,业是事业、是造作,不善的事业决定不做,在这个世界上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一切事业对别人都是有利益的、都是有好处的,你去干不吃亏,这不能不知道。人生在世间很短促,一百年,年轻人提到好像很长很长,在我这个年龄,看一百年一弹指,很快就到了,有什么意思?到晚年才真正体会到人命苦短!不怕苦,因为什么?苦的时间短,不长,这一点点的时间我要咬紧牙根度过,决定不造恶业,值得!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时间长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即使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乃至西方极乐世界边地往生都恭喜你,你得无量寿,你离一切苦了。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苦,所以叫极乐,你在那个地方成佛,很快就证得究竟的佛果。成佛以后,你跟大菩萨一样,「能为有情,解诸缠缚,令离烦恼」。帮助众生化解缠缚,那就是教学,你把宇宙万法性相、理事、因果讲透彻讲明白,众生听了之后觉悟,一觉悟他就回头,他就远离缠缚,也就永离烦恼。烦恼离开,智慧就现前,烦恼轻、智慧长,智慧引导他,他不会作恶,他不会走向歧途,保证自己在成佛之道勇猛精进,一生往生不退成佛。现在时间到了,这堂课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第一百三十六面第一行,从第二句看起,「菩萨能化」,从这看起:
「菩萨能化无量身应现微尘刹,无有住处,无有朕迹,如电激空中,无所从来,去无定迹。菩萨平等,无有先此后彼等分别心,如电光照物,无彼此先后分别。」这是《会疏》里面的意思,是说参与世尊无量寿这次法会当中的菩萨,人数无量无边,都是法身大士,这些人智慧、神通、道力都跟诸佛如来平等,我们在《华严经》当中看到。只是无始无明的习气还没有断干净,但是智慧、神通、道力跟诸佛如来是相同的。所以他有能力化身,化多少身?无量无数无尽的身相,应现在微尘刹土。这句话让我们真正体会到,这些人,常寂光跟实报土的这些人,他们感应的能力实在是不可思议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微尘刹中的众生有感,他们都能应。我们今天的世界,也很可能是一粒微尘刹土,究竟的真相我们凡夫不知道。而且,刹土正是中国古大德所说的大而无外,往大处去看,今天讲宏观世界,世界没有边际,没有边,无穷大;向小处看,看微尘,一粒微尘里头有刹土,那个刹土里面还有微尘,微尘里面又有刹土,其小无内,找不到内。大是无量无边,小是无穷无尽,这是什么?这是自性,自性不可思议。
如来跟这些大士们,他们证得圆满的心性,明心见性了,见性之后我们问他有没有住处?没有。要是真的给你说住处,处处都是常寂光,所以就没有住处,处处皆是实报土,实报土没有一定的方所。十法界里面这些众生有住处,这住处怎么来的?我们晓得,意念当中产生的幻相、错觉,这才是事实真相。没有住处,自己执著有个住处,没有方所,执著有个方所。大士们已经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了,所以佛在《般若经》上讲,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,无有住处就是应无所住。释迦牟尼佛见性了,住无所住。「无有朕迹」,朕迹就是预兆,他来了,来了没有预兆,他离开了,离开也没有预兆,来无处来,去亦无处去,痕迹都没有。这里举个例子说,「如电激空中」。闪电,下雨天我们看到闪电,闪电从哪里来的?一刹那这个光就没有了,它到哪里去了?来无处,去亦无踪。菩萨应化在大千世界、应化在十法界,就像闪电在空中,刹那出现的这个现象。说实在的,佛菩萨应身如是,我们十法界、六道众生,我们的身叫业报身,他们没有,他们是众生有感,自自然然应现,感应道交绝不失时,什么时候感,什么时候就应,一次错过都没有,没有丝毫差错。
众生在六道、在十法界是业力牵引,你的心地染污、不清净,决定生六道轮回;心地清净,净而不染,那你肯定生四圣法界。四圣法界是释迦牟尼佛的净土,六道是释迦牟尼佛的秽土,这讲我们娑婆世界。秽土里面,就是六道,有善有恶,善心善行生三善道,通常讲的是天道、阿修罗道、人道,这叫三善道。实际上,佛给我们讲得很清楚,阿修罗,除了地狱没有阿修罗,其他的四道都有阿修罗。天有阿修罗,其他三道,人有阿修罗,畜生有阿修罗,鬼有阿修罗,六道里这四道都有阿修罗,只有地狱没有。天阿修罗算是善道,其余的,人间阿修罗、畜生阿修罗、饿鬼阿修罗都不能算是善道,只有天阿修罗算善道。这三善道、三恶道,心行不善感应的是三恶道,心行善感应的是三善道。善恶的标准是佛所讲的《十善业道经》,那个是标准。所以佛劝众生不能不修善,不修善来生到三途去了,三途太苦了。
菩萨虽然应化在十法界,特别是在六道,我们住在六道,菩萨的心是平等的、是清净的,菩萨虽然有应,但是他从来没有起心动念。所以说「无有先此后彼等分别心」,他像太阳一样普照大地,没有分别,什么都照到。我们有业障,太阳虽然美好也照不到,这什么业障?你躲在房间里面,太阳照不到你,你出门打一把伞,太阳也照不到你。那是你自己有业障,你障碍了,不是太阳不照你,是你不想让它照。佛菩萨示现在十法界就像这个样子,普照一切众生,「如电光照物,无彼此先后分别」。为什么?他已经证得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跟自己是一体,一体当然就没有彼此先后的分别,一体嘛!这个境界我们学佛的人要发心,他们证得了,我们也应该证得,这才对。
底下有个注解,黄老居士的注解,「上云菩萨一念」,前面说,上云是前面说,菩萨一念,「普至十方」,就是遍法界虚空界,一念周遍法界,「故其神速,超过光速无量亿倍」,决定不是光的速度、电的速度能够跟它相比。这就是如同《妄尽还源观》里面讲的「示三遍」里的第一条,念头才动就周遍法界。周遍法界这个意思要跟经典上讲的相应,无量无边的世界,乃至微尘刹土,佛家常讲的十方刹土、微尘法界,十方刹土是宏观宇宙,微尘法界是微观的宇宙,一念普至,统统达到了。这是讲「化现其身,犹如电光」,《金刚经》上讲的无住生心,六祖惠能大师也在这一句里面大彻大悟的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
下面这两句,离见解缚。「裂魔见网,解诸缠缚」,缠是缠绕的缠。「裂者,破也」,注解里面告诉我们,裂是破,「魔者,《智度论》曰:夺慧命,坏道法功德善本,是故名为魔」。魔,实际上说是折磨的意思,人受折磨,痛苦不堪,梁武帝感到折磨比鬼还可怕,就把这个磨字,磨本来底下是个石头,把那个石头去掉,改成一个鬼,魔鬼一样。这个字是梁武帝发明的,中国古字里没有,没这个字。所以诸位看古老的本子,里面还用折磨的磨,就是它还是用个石头,不是用个鬼,要知道这两个字意思是一样的。它障碍我们的法身慧命,它破坏我们的道法,我们所学的道、我们所修的法、我们所修的功德善本。善本是什么?善本就是十善,所有一切善法都是从十善出生的,十善像个根,所以称之为善根,善本跟善根是一个意思。它把你的善根破坏,把你功德破坏,功德是定慧,这些就叫做魔,魔的意思范围非常广泛。
「见」,见指什么?下面说「指思虑」。所以见这个字是广义的,不是狭义的。狭义的,我们眼见、耳闻,广义的用一个见字就全部都代表,六根起的作用就用个见字。中国人喜欢简单,不喜欢麻烦,所以这个见字里面包括思虑,我们的思想、推求,我们的研究、决定,这些都可以用个见字来做代表。见的意思很广,包括邪正,有正见、邪见,正见叫佛菩萨,邪见就是魔见。正见,我们用这个地方话来说,成就我们的慧命,成就我们的道法、功德、善本,这是正知正见。如果说魔见,魔见是邪见,它破坏我们的慧命,破坏我们的道法、功德、善本,这就是魔。《止观》,天台家的《摩诃止观》第五卷有这么一段文,「一切凡夫,未阶圣道,介尔起计,悉皆是见」。我们把下面一句念下去,又《大乘义章》第五卷说,「推求说之为见」。所以它包括思虑、决定,这些意思都在里头。「此上是广义,凡有思虑、计较、分别、推求」,计较就是执著,思虑是妄想,推求是我们现在讲的研究,这一类的,「等等」,都叫做见,「悉名为见」。
「又《止观十》曰:作决定解,名之为见」,这个意思比较狭,前面是广义的,这个是狭义的。「唯指具决定性之知解」,也就是说,我们中国人叫成见,某人成见很深,执著他的见解是正确的。像现在一般人执著宗教是迷信,宗教是不是迷信?他说他有研究,宗教确实是迷信。可是也有一些人说宗教绝对不是迷信,宗教是智慧。你看看,两种人执著这个决定不一样,为什么?这里头有邪有正。有人决定是正确的,有人决定是不正确的,不正确他认为是正确,这就是讲成见,佛陀教给我们都应该要放下。你看此地说,「见有邪正」,有邪见、有正见、有有见、有无见、有断见、有常见,这些统统都叫做邪见。这个意思就深,只要你有见就叫邪见,为什么?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见,没有邪正,也没有有无,也没有断常,自性清净心当中什么见都没有,那才叫正知正见。诸佛如来,他的心永远是清净平等觉,只要有个念头起来他就不觉,他就不清净,他就不平等。这个意思很深,但是这是真的,这不是假的。
「魔见网者,邪见参差交络,令人难於脱离,譬如罗网」,所以佛经上常用邪见网,魔见网就是邪见网。《华严经》说,「我慢溉灌,见网增长」,成见从哪里生的?五种见惑里面,见取见跟戒取见都是中国人讲的成见。戒取见是从因上讲的,见取见是从果上讲的,都是执著,坚固的执著,以为自己是对的,别人是错的。根源在哪里?根源在傲慢,瞋恚心里面所包括的,贡高傲慢、狂妄自大。反过来是恭敬、虚心,他就不会有这个毛病,凡是自以为是的,肯定就堕邪见网,他不生智慧,他生烦恼。像下面《智度论》第十一卷所说的,「是人邪见网,烦恼破正智」,魔见网就是邪见网,智慧就没有了,智慧变质变成烦恼。其实正智是般若,德能、相好并没有失掉,只是变了质,因为你心里有三毒。贪瞋痴是三毒,有时候佛讲五个,叫五毒,贪瞋痴再加上傲慢、再加上疑惑,叫贪瞋痴慢疑,五毒。五毒攻心,你能不迷惑吗?你的正智不见了,烦恼起来了。佛教人修行,修什么?从哪里修?就从这个地方下手,把三毒、五毒放下。能放下吗?能。为什么?它不是真的,真性里面没有这个东西,真性里头有戒定智慧。
我们中国古圣先贤告诉我们,真性里面有五伦、有五常、有四维、有八德,自性本来具有的。这些东西用一个字来代表,用一个字代表五伦五常、四维八德,这一个字就叫「善」,本性本善。什么是善?五伦善、五常善、四维善、八德善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那个善字里面就是这四大科。五伦是讲关系,人与人的关系、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、人与山河大地的关系,今天讲人跟地球的关系、人跟宇宙的关系,讲关系的都叫伦理。佛法讲得最完备。中国圣人也了不起,居然也说到「天地与我同根,万物与我一体」。这跟《妄尽还源观》上讲的就没有两样,佛法讲得清楚、讲得明白,在中国古籍里只有这几句话,轻描淡写的带过而已,我们不能不知道。这个事情经上常说「唯佛与佛,方能究竟」,你什么时候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成佛了,对於这些事实真相你就彻底明白,究竟就是彻底明白了,真的,一个自性变现出来的。大乘经上常讲「法外无心」,法是法相,法相全是心现的,法外无心;「心外无法」,所有一切法都是从心想生,离开心想没有一法可得。法性跟法相是一不是二,就是一种关系,关系明白之后,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如何把这关系处理好,这叫德。
我们中国人讲五常,父子有亲、夫妇有别、君臣有义、长幼有序、朋友有信,这是讲伦理,发展到最后,四海之内皆兄弟。这个发展说明什么?说明整个人类是一家人。外国宗教里头有说,人从哪里来的?人类的原始始祖,神造的,亚当、夏娃是人类的祖宗,全世界的人类都是亚当、夏娃的后代,都是他的子孙,一家人,说得很好。亚当、夏娃从哪来?神造的,所以神是人类真正的源头,他造的,这是宗教的说法。在佛法里面讲,自性是本有的,不是任何人创造的,本来就有,本性本来就有,本性本善,本来就有。宇宙、生命、万物怎么来的?佛经上讲「一念不觉而有无明」,无明就是阿赖耶的三细相,阿赖耶生一切万物。阿赖耶是什么?阿赖耶是个妄心,在法相唯识经论里面,佛告诉我们,阿赖耶是一半真一半妄。它的体是真的,是真性,那一半妄,妄就是它的妄动,它一念不觉它动了,动了就是起了一念。这一念什么理由起的?没有理由;什么时候起的?没有时候;在哪里起的?没有处所,它就是这一动,妄心就现前。真心能现能生,妄心能变,变成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妄心。妄心,今天科学家说叫意念,我们心里面起的念头,这个念头能变,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所变,这佛经上给我们讲的宇宙的源起。咱们多看、多学习,然后在这里面求贯通,讲得都很有道理。他们说神造的,神,在佛法里神是谁?神就是阿赖耶,所以阿赖耶也称之为神识,这是佛经上的名字,它造万物。所以他说万物是神造的,我们学佛的人承认,神识造的,神识的能量不可思议。
我们要返妄归真,中国圣人说得好,「克念作圣」,念是妄念,你能把妄念克服,你就是圣人。凡夫随著妄念转,苦不堪言,圣人能克服妄念,妄念没有了,正念就现前,那是圣人。妄念是烦恼,正念是智慧,佛家的名词叫菩提。转妄成真,这叫学佛!克服的具体方法,就是放下欲望,欲望不是真的。佛法里面常讲五欲六尘,五欲,财色名食睡这五种,世间人都喜欢,财色名食睡。可是佛经上讲,这五种是什么?叫地狱五条根。这五样东西是人的一生不能缺少,你没有办法离开它,佛教导我们,对这五桩事情适可而止。什么叫适可而止?日常生活用它,不起贪心、不生瞋恚,喜欢它,没有贪恋,讨厌它,不发脾气,这就叫适可而止。对它清清楚楚,一点不迷惑,这叫不痴。自己的态度,无论是生活、待人接物要谦卑,对人对事要恭敬,没有傲慢,对古圣先贤的教诲深信不疑。你看贪瞋痴慢疑就没有了,那你过的生活是正常的生活,你过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生活。
我在早年,方东美教授教给我的,把佛法教给我,告诉我,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最高的享受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没有贪瞋痴慢疑,这就是最高的享受。对於五欲六尘要能够克制,也就是讲适可而止,有一点点就满足了,那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如果贪而无厌、怨恨不舍,那个人生就很悲哀、就很可怜,苦不堪言。本本分分的过日子,像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表演的,每天只要能吃得饱、能穿得暖,有个地方可以遮蔽风雨,够了,知足常乐。不必去营求,营求是苦不堪言,一定要活在这个世间,让自己身心都没有压力,现在人讲的没有压力,轻松愉快,这个日子多好过,这个日子多美满!不要去自找苦吃,每天心里忧虑、操心,操不完的心,那是自找苦吃。觉悟了,把这些千头万绪的东西彻底放下,不就没事了吗?放下就成佛了,成佛就没事了。成佛之后教化众生,那个多自在!教化众生,你看无住生心,能现无量无边身,不著相,没有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,能现一切相。现相教学,为众生做种种示现,还是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这才叫高明,高明到极处,这才叫法喜,这才叫极乐。所以极乐,一念觉你就证得极乐,一念迷那就苦不堪言。佛菩萨对一切众生的教化没别的,无非是教他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。离是放下、舍弃,苦的根源就是贪瞋痴慢疑,你得把这个东西把它拔除,这不是好东西。
下面老居士用《智度论》的一句话来作证,「有念堕魔网,无念则得出」。谁没有念头?有邪念堕魔网,六道轮回是邪念,有正念、善念生三善道,恶念生三恶道,都没有出轮回。所以说善念恶念都是邪念,你出不了六道轮回。好在提升一级,你有净念、你有正念,超越轮回,生四圣法界,佛菩萨说还是邪念,有念堕魔网。为什么?你有念!你有个佛念、有个菩萨念,还是堕魔网。这个魔网是什么?四圣法界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十法界里面的佛,出不了十法界。六道是个小魔网,四圣法界是个大魔网,小魔网出来了,大魔网没出去。这怎么办?无念,无念就出来了。我再老实告诉你,无念你也出不去,为什么?因为你有个无念,你还是有念,所以你出不去。无念是什么?有念、无念统统都没有,那才能出去。要有个无念就坏了。所以,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说法,他常常否定掉,我没讲经,你们说我讲经就谤佛。为什么?不准你有佛的念头。自性清净心里什么念头都没有,你怎么会跑个佛念?这个事可难了,有念堕落,无念还是堕落。可是我们修净土的,修净土的不怕,这个问题到净土宗就解决了,净土宗是不准你有其他的念头,只准你有阿弥陀佛的念头,这个法子妙。阿弥陀佛,我还是有念?没错,阿弥陀佛这个念头也堕网,不是魔网,堕阿弥陀佛的网,被阿弥陀佛捞去;到西方极乐世界,再把阿弥陀佛这个念头除掉,你就成佛了。这个法子真叫妙绝,真的不可思议,太好了!
我们今天说是有念无念决定断不掉,你说我有念断掉了变成无念,无念没有了就变成有念,总是落在二边,你没有办法在二边当中生存,当中生存也错了。你看古人讲「二边不立」,中道也没有,中间也没有,「中道不存」,那才叫真的无念。无念就回归自性,自性里头没有念,真心离念,念没有了,真心就现前,也就是大乘教里常讲的明心见性、见性成佛,你怎么可以有念?我们没有这个本事,修这个法门的是上上根人,我们业障深重的人没法子学习,只有修念佛法门稳稳当当,这一生当中决定能出离。所以念佛法门,讲无念,无一切念头;讲有念,有阿弥陀佛这一念。你看对阿弥陀佛讲执持名号,佛家讲破执著,这个地方教你执著,你把这个名号要执著、要保持,不能失掉,念兹在兹,心里只有一句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。这个方法我们可以做得到,人人都可以做得到。净宗确实能保证一切众生在一生当中得出六道十法界,全就超越了。
后头念老这一句总结说得好,「可见起心动念皆堕魔网,惟有净念相继,无念而念,方得出离也」。这一句阿弥陀佛,魔界没有,六道没有,十法界也没有,只有在西方极乐世界有。净念相继,无念而念,无一切妄念,一切念都是妄念,只念阿弥陀佛。无念是没有其他的念头,其他的念头全放下了;而念是有念,专念阿弥陀佛。《无量寿经》上教导我们念佛,八个字,你看「三辈往生」这一品你就知道,佛教导我们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,八个字。菩提心一定要发,不是菩提心,一向专念也不能往生。菩提心是什么心?经论里面所说的不好懂,我在二十多年前,至少是二十五年以前,我在美国,讲《弥陀经》的时候,我就《无量寿经》经题上这五个字,菩提心,上面加上真诚,下面加上慈悲,这就好讲了,大家就好懂。
什么叫菩提心?真诚心是菩提心的本体,真诚心,真则不假,诚就不虚,不是虚伪的。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要用真诚心去生活,你就会活得很自在。别人用虚伪的心对我,我用真诚心对他,用心不一样。虚伪的心对人,造不善业,他将来果报在三恶道,我用真诚心对他,我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欢迎我,不一样。真诚心自受用,也就是真诚心是怎样对待自己,就是我们经题上的五个字,「清净、平等」,我加上一个字叫「正觉」,对自己。真诚心对自己就是清净,清净就是不染污。什么东西是染污?自私自利是染污,名闻利养是染污,五欲六尘是染污,贪瞋痴慢是染污。染污统统要把它去掉,不要去接近它,你的心就清净,清净心生智慧。从清净心向上提升就是平等心,平等比清净高,平等心里面不分别,傲慢没有了、嫉妒没有了,傲慢、嫉妒都是心不平,没有了,心平等了。平等心是大彻大悟的关键,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就是正觉。一个佛门弟子,做佛的学生,常常用这个对待自己,你看你自己多快乐,法喜充满,常生欢喜心。那用什么心对别人?对自己是清净平等觉,对别人是大慈大悲。换句话说,用真诚的爱心、清净平等的爱心、觉而不迷的爱心待人接物,这叫发菩提心。
你要问我怎样才能做到?我就告诉你,你学习《弟子规》、学习《感应篇》、学习《十善业道》,把这三样东西百分之百的落实,你就做到了,你的菩提心真发出来了。然后一向专念,一个方向,一心一意专念阿弥陀佛,专求西方净土,佛氏门中有求必应,你这一生决定生极乐世界,决定亲近阿弥陀佛,你的功德就圆满。贪瞋痴叫三毒,加上傲慢、怀疑叫五毒,要放下,要不放下,你的麻烦可大了。里面有五毒,病毒,这五种严重的病毒,外面有感染,你没有不得病的道理。里面把这三毒、五毒拔除,外面这些疾病你遇到不会感染,现在医学所说的,你有很高、很强的免疫能力,什么样的传染病你都不会感染。菩提心好!
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,「解诸缠缚」,缠是缠绕;缚是什么?缚是捆绑,像绳索把你缠绕起来,把你绑得紧紧的,你就不能动了,这是形容词。「依憬兴师意」,憬兴是日本的一位法师,他说缠缚就是佛在经上讲的「八缠三缚」,有八样东西缠绕著你。我们看看这八样东西我们有没有?八根绳子捆绑你,你动弹不得。念老在此地有个小注,他说「余诸家多谓十缠四缚」,他取憬兴法师所说的八缠三缚。十缠四缚,佛学字典可以查到。八缠第一个,「无惭」。惭我们有没有?惭愧这两个字是善心所,无惭无愧这就是烦恼。什么叫惭?我们中国人常讲这人有良心,做错事情良心责备,心里感到会很难过,这叫有惭。无惭的人怎么样?做种种坏事,他没有觉得他做错事,我们一般人讲没良心,这人良知没有了,叫无惭。愧是什么?愧是怕别人指责。我们做了恶事,别人批评我们,我们感觉到很恐怖。因为怕社会大众对我们的批评,不敢做坏事,这叫愧心所,就是怕舆论指责。如果我们做坏事,不怕别人笑话,不在乎别人批评,这就「无愧」。你看做的恶事,没有良心责备,也不怕别人的批评,他什么坏事都敢做。把这两桩放在第一、第二,有惭有愧不敢做坏事。如果要懂得因果,我动了恶念,天地鬼神会批评我,他连不善的念头都不敢动。你看看这两个心所产生多大力量。
第三,「嫉妒」。我们要冷静想一想,我们有没有嫉妒心?看到别人好,我们有什么感触?要是感触他超过我,我心里不高兴,我也想超过他;或者做得更过分一点,把他那些长处抹黑,把他的好事破坏,这都是出於嫉妒。障碍别人的好事,我们有没有这个念头?纵然我们烦恼轻一点,心里不舒服,没有做出破坏人的事情,还是有嫉妒心。菩萨没有,菩萨看到别人好处心里生欢喜。修什么?修随喜功德,他做好事,我尽心尽力帮助他一把,让他好事做得更好,这是菩萨。绝对不会障碍别人的,障碍别人这是恶业,都是堕三途的。你随喜功德,他有多大功德,随喜人所得的功德跟他一样大;没有能力随喜,欢喜赞叹,到处给他宣扬也是随喜,功德也一样。没有力量帮助你的时候,我就用言语、用文字来宣扬你的功德,这都属於随喜。你看看,是福还是祸都在你一念之间,只有迷惑的人才嫉妒障碍,聪明有智慧的人不干这个傻事。遇到人家做好事,这是我们自己机会来了,我们自己积功累德的机会来了,他牵头,他带头,我们跟著后头帮助他,成就是一样的,不增不减。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当中有一愿「随喜功德」,第五愿,紧紧接著「忏除业障」,下面就随喜功德,这个要学会。
第四「悭」。悭跟贪常常连起来的,贪是贪求,悭是什么?自己有,舍不得帮助别人,心量很小,只求自利,不知道利他。这样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富贵?给诸位说,不能,决定保不住,而且让自己的富贵大幅度的损耗。富贵从哪里来?富贵是从大心量来的。中国古谚语说得好,量大福大。量小福不大,不可能有大福报;量大,肯施舍,看到别人有困难,自己全心全力的帮助,这是大福报。帮助别人自己还留一手,这就是悭贪,这折福,这不是修福。一定要像菩萨一样全心全力去做,福报就大了。佛告诉我们,财富从哪里来的?从财布施来的;聪明智慧从哪里来的?从法布施来的;健康长寿从哪里来的?从无畏布施来的。真干,拼命去干,愈干愈殊胜。有人说我这么大年岁还在讲经,这干,讲经,三种布施具足,身体、精神、体力这是内财布施,得财富;修行、教学,法布施,长聪明智慧;听经的人听明白、听清楚了,依教奉行,他离苦得乐,这就是我的无畏布施,果报是健康长寿。不讲经,不讲经寿命就完了,你不起作用了,愈讲愈有精神、愈讲寿愈长,就这么个道理。你肯舍,寿命就长;不肯舍,寿命就短,就这么回事情。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修学、讲经比什么都快乐,健康长寿,永远不会衰老,都在其中,真正衰老就讲不动了。你要想吝啬一点,我年岁大了少讲一点吧,多让身体休息休息吧,愈休息就愈老,愈休息病就来了,就这么个道理。哪一天不讲,不讲就往生了,到极乐世界去了,也不可能在这一天受老苦,老很苦,不受这个罪,不讲,不讲就到极乐世界去了。诸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,给我们做的榜样。
第五「恶作」,这里头范围包括非常广泛,包括所有一切不善的行为,就在这条里头。你的生活、工作、待人接物,违背《弟子规》所说的,违背《感应篇》、《十善业》里面所说的,那就叫恶作,与性德相违背。第六个是「睡眠」,睡眠不能没有,不能贪睡。一般睡眠,睡得很好,大概六个小时就够了,醒过来的时候就得要工作。学佛的人工作,醒过来换洗干净了,诵经、念佛、拜佛,或者是读经。中年以上拜佛很重要,拜佛是运动,做这个运动不浪费时间,跟念佛相应。经行也是好运动,适合於年岁大的人。经行、念佛,「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必定见佛」。睡眠不能太多,太多把自己宝贵的时间都浪费了,一定要把精神提起来。第七「掉举」,掉举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心浮气躁,心定不下来,妄念太多。特别是想静下来,我静坐几分钟,这一静坐,妄想太多太多了,这个状况叫掉举,对於修学是很大的妨碍。心不在焉,学什么东西都困难。第八跟掉举是相反的,掉举是心浮气躁,「昏沉」是打瞌睡,精神提不起来。你叫他念佛,念上几分钟他睡著了。我们在佛七里面常常看到,打佛七大家在一块念佛,昏沉的人有时候绕佛,绕佛跟著走他打瞌睡、他打呼,他不是在念佛,他在打呼。这八种是烦恼,缠绕著你,让你功夫不得力,让你修学不能成就,这是八缠。三缚是什么?就是三毒烦恼,贪瞋痴。里面有贪瞋痴,外面有这八个现象,这样的人作恶很容易,行善非常困难。那我们就晓得,八缠三缚他将来到哪里去?肯定是三途,来生人天无分,就别想到极乐世界去了。所以我们念佛的同学,有真信切愿,要常常想到这八种现象有没有?如果有,要痛改前非,要认真的努力精进,特别我们说的三毒、五毒,要把它化解。
「《净影疏》曰:亦可一切诸烦恼结,通名缠缚。菩萨教人断离,名解」,就是化解缠缚。《净影疏》是《无量寿经》的注解,这里面说得也很好,它这个范围大了,解诸缠缚,缠缚的范围非常广。「一切诸烦恼结」,结也是烦恼的代名词。佛在大乘经上告诉我们,八万四千烦恼,归纳起来百八烦恼,这是佛在经上常常说的,烦恼一百零八种。实在讲,每一种里头无量无边,不止八万四千,四弘誓愿里头说「烦恼无尽誓愿断」。佛教大众,一百零八还是太多,教学的时候还是不便,把一百零八再归纳,归纳为二十六,这好讲。一般初学佛的人统统是讲这二十六,二十六,六个根本烦恼,二十个随烦恼;随烦恼当中又有中随、大随、小随,无惭无愧这两条是中随,大随八个,小随十个,这好讲话。根本烦恼六个,贪瞋痴慢疑五个,后面有个恶见,恶见就是五种见惑,把它归纳在一起说恶见。换句话说,这六个根本烦恼就是一般所说的见思烦恼,见烦恼就是恶见,思烦恼就是贪瞋痴慢疑。思是思想,你想错了,见是你看错了,你把宇宙之间一切法看错了、想错了,所以才出麻烦。
佛把这些错误的所在给我们说出来,让我们觉悟、明白了,把这错误的放下,正知正见就现前,正知正见就是佛之知见。我们是凡夫,自己一定要有自知之明,我们才能学到东西,要谦虚,不能有丝毫的狂妄,要老实、要听话。在现前环境当中,我们想一生成就,首先要把三个根扎好,一定要知道。过去,一个世纪以前的人,无论是在家学佛或是出家学佛,每个人这三个根都扎得好,所以他们有成就。现在修行人为什么没成就?诸位你只要冷静去观察,你心里就明白了。我们说修净土的人,在家出家,临命终时,我们去送往生,有几个人头脑很清楚、精神很好?临走的时候告诉大家,「我看到佛来接引我,我跟佛走了」,那是真往生,那一点不假。如果走的时候昏迷,那就不一定了。但是送往生的助念的多,可以帮助他不堕恶道,这一点是我们能够相信的、能肯定的,他是不是真生极乐世界?靠不住。如果要得了老人痴呆症,那就没办法了,助念都没效。得老人痴呆症,迷糊颠倒走的,业障深重,临命终时业障现前,不能往生。这样的人走了依旧搞六道轮回,你说这个事情麻不麻烦?我们真修真干的人要防止这一著。
如何叫我们临终的时候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?用什么方法?断恶修善,积功累德。在我们中国古人讲,「仁义礼智信」这五个字要做到,这五个字没有做到,你临走的时候有障碍。人没有仁爱,没有慈悲、没有仁爱,病在肝,得肝病;人要没有义,没有道义,病在肺;人要没有礼,病在心;人要没有智,病在肾脏;没有信用,病在脾胃,它有对应的。能够把仁义礼智信都做到,仁义礼智信跟佛法里的五戒完全相同,仁不杀生、义不偷盗、礼不邪行、智不饮酒、信不妄语,跟五戒完全相应,你都能够做到,决定不违背,你的一生里头不会生病。「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痴」,我们自己才能保证自己临终时候不糊涂,那就肯定往生。往生是在最后一念,最后一念是阿弥陀佛,不是别的。所以平常要放得下,临终你才没有杂念,才不会想这个想那个,特别是把名色财食睡都舍掉,临终时候干净,没有污染。这一切烦恼知道了,要远离,尽量的远离,愈远愈好,为什么?这是缠缚,这是把我们捆在此地,不让我们离开六道轮回的,你说多麻烦。菩萨教我们断掉、教我们离开,这叫解,把缠缚解开。
「上二句,表会中诸菩萨以通诸法性、达众生相,具根本智及差别智」,通诸法性是根本智,达众生相是差别智,就是无所不知。所以他「能为众生破魔见网,令离邪业」,业是事业、是造作,不善的事业决定不做,在这个世界上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一切事业对别人都是有利益的、都是有好处的,你去干不吃亏,这不能不知道。人生在世间很短促,一百年,年轻人提到好像很长很长,在我这个年龄,看一百年一弹指,很快就到了,有什么意思?到晚年才真正体会到人命苦短!不怕苦,因为什么?苦的时间短,不长,这一点点的时间我要咬紧牙根度过,决定不造恶业,值得!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时间长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即使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乃至西方极乐世界边地往生都恭喜你,你得无量寿,你离一切苦了。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苦,所以叫极乐,你在那个地方成佛,很快就证得究竟的佛果。成佛以后,你跟大菩萨一样,「能为有情,解诸缠缚,令离烦恼」。帮助众生化解缠缚,那就是教学,你把宇宙万法性相、理事、因果讲透彻讲明白,众生听了之后觉悟,一觉悟他就回头,他就远离缠缚,也就永离烦恼。烦恼离开,智慧就现前,烦恼轻、智慧长,智慧引导他,他不会作恶,他不会走向歧途,保证自己在成佛之道勇猛精进,一生往生不退成佛。现在时间到了,这堂课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