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解演义 (第八十集) 2010/7/1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02-039-0080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,第八十五面第二行:
「平等者,离差别也。经云:心佛众生,三无差别。正显平等之义。」这个经题,平等觉,我们把名题分作三句来读,清净、平等、觉。平等就是没有差别,心佛众生同一个性体,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,所以大乘经上佛常说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,就是这个意思。三世佛是讲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过去已经成佛的,世尊为我们介绍一部分,《三千佛名经》上中下三卷,上卷就是过去千佛,中卷是现在千佛,下卷是未来千佛。未来佛,还没成佛,在哪里?现前一切六道众生都是未来佛,佛法里面讲有情众生。有情众生,情就是唯识里面所讲的受想行识,有感受,苦乐忧喜舍的感受,有思想、有执著、有记忆,这叫有情。
现在我们知道动物有情,植物也有情,矿物也有情。很难得,我们从量子科学家的报告,告诉我们,虚空里头也有情。这是现代的科学家,他们肯定没有真正的真空,佛家讲空无,决定没有。在真空状态之下,里面还有次原子,还是非常活跃,我们肉眼看不见。实在他们发现这个东西,很像佛经里面所说的念头,就是一念不觉,佛家讲无始无明。无始是没有开始,科学家也都发现了,确实没有原因,真的没有开始。他也说了,刹那生,刹那就灭了,跟弥勒菩萨所讲的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,每一个念都是独立的。物质现象跟精神现象怎么来的?就是这些念头累积连续产生的幻相,不是真的。所以物质现象、精神现象、宇宙之间大自然的现象,都是这么来的,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宇宙跟生命的来源,他们发现了,但是说得最清楚、说得最明白的还是大乘经。
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没有这么多科学仪器,他怎么知道的?他告诉我们,一切明了,这是每个众生的本能,你本来就见到。他们现在看这些原子、电子,要用高倍的显微镜;佛菩萨不需要,经典里面告诉我们五眼圆明。五眼我们有,我们有肉眼、有天眼、有慧眼、有法眼、有佛眼,我们都有,现在到哪里去了?这五种眼如果都有的话,你哪里需要显微镜!不需要。佛告诉我们,都是因为我们迷失了自性,就跟《三字经》前面所讲的一模一样。佛法确实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,《三字经》要用《华严经》的境界来讲,讲得通。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那个善不是善恶的善,善是赞叹的词,赞美的,就是太好、太圆满了,一丝毫欠缺都没有,智慧圆满,德能圆满,相好圆满,你的见闻觉知没有一样不圆满。你能见,能见什么?能见今天所讲的小光子,基本的粒子,你能够看到这个小光子怎么发生的,一念不觉变现出的。念念不觉,那就这个小光子累积,它是念头,它是念头累积的,累积就变成物质现象。物质现象里面就有见闻觉知,见闻觉知是自性里头本有的。动物是自性变的,植物也是自性变的,矿物也是自性变的,虚空法界都是自性变现的,里面每一个粒子都有圆满的见闻觉知,每个粒子你都能见到。
它们还有音声,妙音,微妙的音声,你能听见;它有香、它有味,你都能嗅到,你都能尝到,这佛经上讲的。科学今天所发现的,佛法里面讲的微尘,极微之微,也许是他们现在所讲的量子。但是量子看到它有体积,它是个物质,它有精神现象,这被看到了,色看到了;香、味还没被发现,色声香味,音声也没有发现。还是佛讲得圆满,整个宇宙就是这基本的物质构成的,把它分析开来统统是一样,平等法,没有丝毫差异。为什么变现出这样复杂的宇宙?佛告诉我们,从念头生的,念头复杂。复杂到什么程度我们自己不知道,为什么?我们的心太粗了。如果我们的清净平等觉现前,那我们就知道、就明了了。我们心太粗了,自己动念自己不知道,不但极其微细的我们不知道,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,阿赖耶是很细的念头,谁知道?经上讲,八地菩萨,真明了!我们科学家,现在科学跟八地菩萨比,不行,差远了,他刚刚发现,知道有这些东西,还没搞清楚,八地菩萨看得太清楚了。
之前的这些菩萨跟我们一样,我们也知道,我们是听说的,是读了这些大乘经,经里面所说的。我们知道佛决定没有妄语,佛所讲的一定是真的,一定不是假的,这个我们相信,能信得过,佛没妄语。佛教导我们,这是有符合科学的,不是说佛讲了,我们就相信,这不是佛的意思。佛告诉我们,你现在相信,你现在理解了,佛要求我们还要把它证实,才算是你自己的。你要没有证实,不算你的,这是佛讲的、菩萨讲的,你虽然知道,你得不到受用。如果你把它证实了,行证,行是什么?就是放下,你为什么不能证实?那就要问你了,你的心为什么不真诚?妄想没放下,你不真诚。妄想叫无始无明,就是起心动念。你的念头,一个念头灭,一个念头起,你永远都不停。有这个东西,真诚就没有了,因为什么?这东西是假的,起心动念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自性里头,惠能大师讲得好,「本无动摇」,本无动摇就是大乘经上佛常常讲的自性本定,你看我们中国人讲自性本善,本定是本善,不动摇的。我们不但有妄想,就是有起心动念,还有分别,还有执著,这糟糕了。
起心动念是微波,分别就是浪,执著是大浪,你的心静不下来了。佛法的修行,八万四千法门,无论哪一个法门统统是修定,没有定你就不能契入。所以佛法,定是修行的核心、枢纽,其他种种方法是帮助你得定的,叫你持戒,戒帮助你得定,那是手段,因戒得定。定到一定程度,豁然大悟,智慧开了,那叫证得。定没有证得,定是你证得的前方便,你必须要有的。慧开之后,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,我们讲一切万物,它的性(自性)相、事理、因果全都明白了。《心经》上讲的,「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」,五蕴是什么?五蕴就是整个宇宙,色是物质,受想行识是精神,这叫五蕴,这是从阿赖耶上说的,从自性里头没有,自性里面不现相,自性本定不现相的时候,这东西有没有?有,惠能大师讲的,「何期自性本自具足」,那是不现相的时候。所以不现相,不能说它没有,受想行识它隐,不现。自性它不是精神,也不是物质;能现精神,能现物质,遇到缘,这个缘就是一念不觉,遇到这个缘能生万法,《还源观》上讲的出生无尽。
无尽,总有一个主导它的,它为什么会生?念头,所以佛说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念头,意念的力量太大了。我们的意念有力量,我们的力量不怎么大,原因是什么?我们的念头散乱,就是你的意念不能集中,集中就产生很大的力量。佛法的修行,叫你一心称念,一心就是把散乱的念头集中,那个能量就不可思议。佛门的礼节第一个是合掌,合掌代表什么?代表一心,平常十个指头就散乱了,就散乱心了,把散乱心收回来,一心,表这个意思。所以合掌,掌要合紧,因为它代表一,它是代表把散乱收成一。一心变的境界就是诸佛的实报庄严土,叫一真法界;散乱心,散乱心就变成十法界,变成六道、变成三途,这是散乱心变的。我们不要说一生,就说一天,从早到晚你多少个妄念?「念念成形,形皆有识」,宇宙从哪里来的?自性变现的,谁的自性?自己的自性,与别人不相干。各人变各人的境界,互相重叠。重叠里面有共业、有不共业,共业的,我们大家能看得见;不共业的,只有自己知道,别人不知道,有定功的人知道,为什么?定功突破了空间维次,所以空间维次在理论上讲,这科学家说的,是无限量的,这个话是真的。
空间维次从哪里来的?从妄念上来的,就是分别执著来的。有分别执著,就有空间维次;分别执著没有了,空间维次就破了,就这么回事情。所以修行讲功夫,什么是功夫?不是我念多少部经,我念多少佛号,不是这个,这不是功夫。功夫是什么?这是方法,用这些方法成就你的功夫,功夫是放下执著、放下分别、放下起心动念,那是功夫,太难了!我们今天采取持名念佛的方法,这算是法门,用这个法门成就自己功夫,首先把我们的执著念掉,方法好,执著阿弥陀佛。你看,经上讲「执持名号」,执就是执著,持就是保持,不要失掉,执持这个名号,其他的都不要执著了,放下了。用一个执著,放下一切执著。因为一切执著叫你放下,你不容易,你做不到,总是要执著。这是方便法,无量法门里第一方便,用这句佛号。因为这句佛号真的是好,一切时、一切处都可以念,不拘任何形式,大声念、小声念,念出声音、默念都可以,心里面念都行,你看,它方便!目的在什么?用这一念把其他的妄念打掉。如果我念这句佛号还掺杂别的杂念,那你念佛的功夫全部破坏掉了,这叫功夫不得力。
昨天还有人问,念佛杂念太多,用什么方法把杂念念掉?你功夫不得力,功夫得力,杂念就少了,这与信愿有关系。如果真正发愿,我这一生一切放下,就向著一个目标,求生净土,见阿弥陀佛。如果你只有单纯的这么一个目标,这么一个方向,你其他东西自然放下。我还要想在这个世间干这个、干那个,那你的妄念多了,你什么时候能得清净心?这个事实不能不知道。所以《无量寿经》上,佛教导我们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,他就把求生西方极乐世界、亲近阿弥陀佛摆在第一,其他都不说了,为什么?只有这个成就,才叫圆满成就。往生,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也是真实圆满成就,为什么?到极乐世界就是阿惟越致菩萨。众生苦,众生有难,谁来救?佛菩萨的事情。我们是佛、是菩萨吗?不是。为什么?佛菩萨不会有妄想。在这个世间不是没有佛菩萨,有,乘愿再来的佛菩萨很多,人家是真的,示现在这个世间。你问他,他有没有妄想?他没有;他有没有分别、有没有执著?没有,他真没有。他的分别执著叫和光同尘,你们执著,我随顺你的执著;你分别,我随顺你的分别,跟你好沟通,跟你容易往来!心地清净,一尘不染,那是真菩萨。
所以同学们要知道,在我们这个时代,无论是中国外国,造谣生事的很多。早年,我在美国,有人告诉我,某人是文殊菩萨再来的,某人是什么佛再来的,有些同学来问我。我告诉他,诸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,但是有个规矩,身分要是暴露,他就往生了,那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;如果身分暴露,他还住在这个世间,他不走,这是假的,这绝对不是真的。从这个地方,这个示现留给我们后世佛弟子做为标准的参考,这正确。布袋和尚真有其人,《高僧传》有他的传记,就是我们现在供的弥勒菩萨,他出现在宋朝,跟岳飞同时代,宋高宗那个时候。传记里面记载著他的这些事,姓名不知道,没人知道他姓名,也没人知道他年龄,只知道当时在奉化有这么一个出家人。每天背个大布袋去化缘,无论人家供养什么都往布袋一丢,他看也不看,所以人家叫他布袋和尚,耳朵长得很长很大,见人都是笑咪咪的。他是临走的时候,自己跟大家宣布他是弥勒菩萨再来的,说完之后,坐在那里就往生了,这是真的,这不是假的。
或者是别人宣布他的身分,别人只要一宣布,他就走了,那也是真的。国清寺的丰干和尚,阿弥陀佛再来的,寒山、拾得是文殊、普贤。当时的刺史,就是当时的市长,母亲生病,丰干和尚把他妈妈病治好了,他非常感激,向这个法师请教。正好他被派到当地做太守,就是这个地方的市长,去向他老人家请教,天台山是他管辖的辖区,这里面有没有真正的高僧大德?有,他就告诉他有。什么人?寒山、拾得,你到那个庙里去亲近这两位大德。寒山、拾得,是文殊、普贤,是丰干说出来的。他去了,去了,人家去拜访参学,要见这些圣贤僧,一说寒山、拾得,大家都笑:你怎么找这两个?这人疯疯颠颠的,神经病!怎么找他?这里头高僧多得很,这两个是在寺庙厨房里烧火的,一个是挑泔水的,一个是在厨房烧火的,他说你怎么找这两个人?他不说话,他知道这两个人是菩萨再来的,一定要去顶礼。这两个疯疯颠颠笑他,往外跑,他就后头跟,去追。追的时候,追到一个山边,这山裂开了,他们两个走进去,说了一句话,「弥陀饶舌」,山就合起来,没有了,这是真的。人家一听「弥陀饶舌」这句话,丰干告诉我的,那丰干是弥陀,丰干把他身分暴露的。回过头来找丰干,丰干也圆寂了,都没有了。中国在历史上,这种现象多!说了就走。说了还不走,骗人!哪有这种道理!古人的例子做给我们看了,历代真的是有,不但出家人有,在家居士有。像我们念到的傅大士,唐朝时候,居士,他也是弥勒菩萨化身来的。这些常识,我们初学佛的时候,老师都嘱咐我们,将来遇到了,不能上当,这是不能不知道的。尤其在近代,社会上伦理、道德、因果教育疏忽了,社会缺乏正气,浩然之气,外国人讲磁场。因为我们把古圣先贤的教育丢掉了,在外国,把宗教教学也丢掉了,全都搞迷信,社会风气就坏了,在外国人讲磁场坏了,妖魔鬼怪都出现了。如果社会有浩然正气,妖魔鬼怪有没有?有,他不敢出来,他要藏起来,不敢现身。现在全冒出来了,所以造谣生事很多,我们一定要知道。
释迦佛圆寂的时候,阿难尊者向佛请教,佛在世,我们依佛为师;佛灭度了,不在世,我们依谁为老师?我们要跟谁学习?佛答覆,佛没有介绍人,佛只告诉阿难,那就是告诉我们,「以戒为师」,佛说两句话,「以苦为师」。你要真正想成就道业,必须把世间里面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、财色名食睡这个东西都放下,为什么?这东西放不下的话,清净平等觉你怎么会得到?清净平等觉是性德,就是中国老祖宗讲的自性本善、本性本善,《三字经》上讲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你的自性是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。现在迷失了自性,所以才有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、贪瞋痴慢这个东西。这些东西自性里头没有的,这是什么?习性,这习性里头有,自性里头没有。所以《三字经》上接著说,「性相近,习相远」,从自性上来讲,大家都是佛,佛讲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;在我们中国古圣先贤说,一切众生都是圣贤,「人人皆可以为尧舜」。尧舜是圣人,你的自性都是的,性是一样的,我们今天讲的,讲平等,但是习就相远了,习是习性,你的习惯,「近朱则赤,近墨则黑」。教育的理念就从这里生的,为什么要教?「苟不教,性乃迁」,你要是不好好的教他,他的习性跟本性就愈来愈远,远到善的都不见了,恶的全出来了,这麻烦就大了。
那你就晓得,中国自古以来教育的目的是什么?希望你的习性要跟本性相应,这就对了。终极的目标是回归本性,跟佛法是一样的,佛法教学是教我们回归自性,自性是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回到这里,这个教育就圆满,这教育成功了。只要回归自性,宇宙、人生、万事万物,你没有一样不通达、不明了,为什么?自性有圆满的智慧,自性有圆满的德能,我们今天讲才艺,自性有圆满的福报,相好就是福报,不必求,统统具足。这三种福报像什么样子?佛在经上讲的阿弥陀佛,极乐世界阿弥陀佛,你看,他多大的福报,你的福报跟他一样,跟他相比毫不逊色。阿弥陀佛,身有无量相、相有无量好,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,那是此地人间的,你真正的自己是金刚不坏身,真正是无量寿。我们今天变现成这个样子,这是什么?这是习性,习性变现出来的,习性里头的妄想。这些事实真相,这些道理,都得要清楚,都得要明了。迷失了自性,人就很苦了。
自性里面,智慧不能现前,怎么办?学习,到处去求学。今天来说,所学的是知识,不是智慧,这是西方人跟东方人最大的差别。东方自古以来,像中国、印度,教学的目标是智慧。佛家讲开悟,儒跟道也讲开悟,重视悟性,重视德行,重视稳重,稳重就跟定功靠近了。智慧能解决问题,没有后遗症;知识能解决局部的问题,后遗症很多,不是办法。所以首先我们了解,佛法确实非常圆满,无论在理论上、在方法上,在效果上、经验上,都值得我们学习。佛法的成就不是别人,是成就自己;佛法的依据,都是自己的性德。我们跟谁学?不是跟释迦牟尼佛学,不是跟阿弥陀佛学,是从自己自性里头学。阿弥陀佛还是自性变的,你们看中峰禅师系念佛事里面的开示,他讲得很清楚,「我心即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即是我心」,阿弥陀佛从哪里来的?我心里变现出来的。什么心变现出来的?清净平等觉变现的,阿弥陀佛就是自性的清净平等觉。「此方即净土,净土即此方」,说得多清楚、多明白,自他不二,性相一如。这是佛法的成就。
我们凡夫这个差别的念头,差别就是分别,很难断掉。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学,学什么?学不差别,也就是学不分别,把分别尽量把它淡化,执著淡化,这就是进步。真正不执著,那恭喜你,你证阿罗汉,你超越六道了。六道轮回是从执著来的,执著没有了,六道就没有了;分别没有了,十法界就没有了。什么时候知道我真的分别执著断了?十法界不见了,你分别执著真断了。如果六道、十法界还在面前,你就晓得,我还是有执著、还是有分别,没断!佛讲真话,不讲假话。但是理我们一定要知道,心是体,能生能现,包括阿赖耶能变。佛跟众生,佛是觉悟的,众生是迷惑的,都是所生、所现、所变;觉、迷两桩事情,但是都从心生的,三无差别,这叫真平等。
下面,「《入佛境界经》曰,菩提者,名为平等。平等者,名为真如。乃至平等者,即是入不二法门。故知有差别即是二,即不如矣。故云平等即入不二,即是真如。可见平等之义甚深」。经上这段文讲得好,正是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佛法你要是悟入了,它里面是通的。这就说明,古人讲得好,「一经通一切经就通」,一个法门通,门门都通了,还有一门不通,说明你这一门没透底。真透彻了,哪有不通的道理!「菩提」是印度话,翻成中国的意思是觉悟。真正觉悟的人,心是平等的;心里面还有妄念,没觉悟;还有不平,没觉悟;还有执著,没觉悟,平等是觉悟。平等就是经上讲的真如,真如就是本性。乃至平等者,即是入不二法门。这句话说得好,二就有差别,我们起心动念就二了,落在二。什么时候入不二法门?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,眼见色,耳闻声,看得清清楚楚,听得明明白白,没有起心动念,这叫入不二法门。
这个境界里头,佛在《楞严经》上说得好,《楞严经》上讲的「舍识用根」,这种修行方法,那要上根利智,我们做不到。我们见色闻声用眼识、耳识,识就是分别;不用分别,不用分别就是见性、闻性,那是用菩提。见性见的是色性,闻性闻的是声性,是性,不叫尘。凡夫,眼识见的是色尘,耳识听的叫声尘,尘是什么意思?染污。性是真性、是真如,不是染污,那叫什么?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见性是这个意思。你眼见到色性,耳听到的是声性,性是什么?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,「一切法」,这一切法就是六尘境界,六根六尘,能见所见,一切法,「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」。佛讲《般若经》讲了二十二年,讲什么?真实智慧,无上菩提,给你讲宇宙人生的真相。像这些精彩的经教,现在逐渐科学家慢慢把它证实了,这是一桩好事。科学用非常严谨的实验,从实验数据里面得到的结论,佛讲的没错。特别是讲宇宙、万物、生命,人生的源起,从哪里来的,这桩事情一直到今天,你看这个世界上多少科学家、哲学家,包括宗教家,几千年在探讨这问题。如果把婆罗门教算进去的话,那就是一万多年了,人类在探讨这些。
婆罗门教真厉害,他用的方法高明,他用禅定,入甚深禅定,在禅定的境界里面就突破空间维次,所以六道的发现是他们发现的,这要知道。在定功,他能看到二十八层天,下面能看到饿鬼、地狱,是现量境界。现量就是亲眼看见的,不是别人讲给他听的,也不是理论推测的,他真看见了。你能够入这个定,你也看到,他能入这个定,他也看到,所以看到的人太多了。印度几乎所有宗教都修四禅八定,而印度的学派,这些哲学的学派也修禅定,所以六道在印度是被普遍肯定的,为什么?见到的人太多了。所以释迦牟尼佛当年十九岁离开王宫,出去参学,这是基本功,四禅八定是基本功。他当然学得很好,他也很清楚、很明白,在讲经的时候常常举这些例子,也教我们要从这下功夫,为什么?这叫世间禅定,出世间禅定比这个更高,这是基础。如果世间禅定你都没有,你怎么能修出世间禅定?出世间禅定最低的是阿罗汉,佛在楞严会上称阿罗汉所修的定叫九次第定。四禅加四空定,这个定是八个等级,第九个超越了,阿罗汉证得,这就超越六道轮回了。
往上,菩萨的定功更深,菩萨向上去,差不多有四十多个等级。我们从阿罗汉算起是第九个等级,辟支佛是第十,十法界里面的菩萨是第十一,佛是第十二;往上去还有四十一个等级,华严会上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阶层慢慢向上提升。这叫真修行,这叫真功夫。无论修学哪个法门,你没有办法说不超过这个阶段,那不可能。无论修哪个法门,都是要这个层次向上提升的,这是佛法,佛法就高深了。像我们今天这个社会,连科学家、哲学家,实在讲,有阿罗汉的智慧,没有阿罗汉的德行。这个德行就是定功,他没有阿罗汉的定功,他的研究是用精密的仪器观察到的;阿罗汉是见到的,阿罗汉的天眼、慧眼见到的,他不要用仪器,他比你看得还清楚。向上,那些菩萨就更不必说了。到入不二法门,这是华严会上初住菩萨才入的,也就是我们中国佛教里面普通讲的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、见性成佛,入不二法门。十法界里头有二,就是他还有微细的分别;到实报土,超越十法界,真的再没有对立的这个念头。这一点我们现在学,我们怎么学?不跟人对立,他跟我对立,我不跟他对立;不跟事对立,也不跟一切物对立,把对立从内心里面把它化解掉。如何能做到这个功夫?佛没到中国来,咱们中国老祖宗已经提出来,跟佛讲的没什么差别。老子讲「天地与我同根,万物与我一体」,我跟天地万物同根,一体,那还有什么二?这不是佛说的,这就是佛家讲的入不二法门。所以咱们中国老祖宗,我以为那都是佛菩萨再来的,到中国来度化众生的。中国人不相信有神,所以你读读中国古代史,中国人不迷信;中国没有宗教,外国有宗教,中国没有,中国有圣人,中国有圣贤。这些圣贤教给我们的东西,许多跟佛法都相应,所以佛法到中国来,是非常受中国人欢迎,它道理在此地。宗教传入中国,中国对它很冷漠,不是很欢迎的。但是中国人度量很大,很慈悲,能包容,不排斥你,对你也很厚道,我们可以和平共存,真能包容他们。这是看到平等的意思很深很深,其实佛法前面讲的清净,后面讲的觉,都有很深的义理。
「今题中曰平等觉,可有四解」。黄老居士把平等觉,我讲经把平等跟觉分开,他老人家在此地把平等觉合在一起,也行,为什么?平等是定,因定开悟,觉是开悟了。清净是戒,平等是定,觉是智慧,开悟了。我们从体用上来说,平等是开悟的体,它从这开悟的,开悟是平等的作用,平等是体,觉是用。我们讲体相用,清净是相,平等是体,觉是用,这从体相用来说。可有四解,它有四个意思。「一曰,平等普觉一切众生」,这个话就是,「普令一切众生平等成佛之法」,这个意思好。佛眼看众生都是佛,菩萨看众生都是菩萨,平等法,这是真正觉悟了。只有凡夫看佛菩萨也是凡夫。由此可知,经上讲一切法从心想生,一点都不错。法不是真的,完全是你怎么个看法,你要看一切众生都是佛,你的心多开朗、多自在、多清净。换句话说,你自性里面的清净平等觉就出现了。
一切众生真的是佛吗?真是佛。我们看他不是佛,是我们看错了,佛没看错,这是真的。为什么佛没看错?佛见的是性,性是平等的;我们为什么看错?我们看的是相,相不一样。古人有个比喻,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,我们看的金器,譬如你看到是戒指、手镯、项炼,不一样!戒指不是手镯,手镯不是项炼,我们从相上看。佛怎么看?佛看都是黄金,戒指是黄金,手镯也是黄金,项炼也是,全是黄金,它平等了。著相就不见性,见性就不著相。如果我们不去著相,不要说是人,一切万事万物统统是本性现的,平等觉就现前了。著相就不行,千差万别,你心里面的妄念就多了。如果清净平等觉,你心里没有妄念,没有妄念是大受用,这真自在。所以佛告诉我们,六道凡夫著相;四圣法界虽然他不著相,他有分别,所以他也没见性,他不著相,还有分别。必须把分别执著都放下,然后你才能做到不起心、不动念,这就见性了。佛是以平等普觉,普遍觉悟一切众生,我们把这个话用我们现前的言语来说,佛用平等普遍帮助一切众生觉悟的方法,这大家好懂,这叫真慈悲。
「普令一切众生平等成佛之法」,这是什么方法?这就是《无量寿经》上讲的方法,这个方法简单说就是八个字,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。无论男女老少、富贵贫贱、上智下愚,用这个方法个个成佛,这平等,真平等;到达西方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,个个都是阿惟越致菩萨,这叫平等成佛,跟其他的法门不一样。这种修学的宗旨写在经题上。这底下讲出来了,「今经中发菩提心、一向专念之法,普被三根」,上中下三根。「本经谓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,正显平等普觉之义」,这是第一个意思。这法门无比的殊胜!我们要相信佛,千万不要有自卑感,我造业很多,罪过深重,我恐怕不能去,你就辜负阿弥陀佛了。阿弥陀佛现在帮助你一生成佛,你为什么不敢当?那就错了,重要的要直下承当。现在量子科学家也告诉我们,无论你过去造多么重的罪业,你的一念转过来的时候,全就化解了,为什么?因为罪福不是真的,所有一切现象不是真的,一切作为也不是真的。如果真的有,那可麻烦了。这些事情从哪里来的?都从念头来的,你一念不觉就是恶,一念觉了就是善。
而且讲得更深层,告诉你,没有真正的相续相。就像我们看电影一样,我们看电影,以前胶卷的电影,这个电影片是一张一张幻灯片。我这里还有个道具,你看这电影片一张一张的,它是不是相续的?不是相续的,每一张不一样,张张独立。我们的念头也是的,每一个念头是独立的,前念跟后念有相似,绝对不完全相同。如果绝对完全相同的话,江本胜做这个水实验,应该我前念这个念头,我用个爱心结的这个结晶,明天我还是用我这个爱心再做实验,那个结晶应该是相同的,它为什么不一样?前一秒跟后一秒都不一样。所以江本胜博士告诉我,他做了十几年,没有发现有两张画面是完全相同的,他问我为什么?我就把佛法这个道理讲给他听,虽然你说我是一个人做,我自己的爱心,我前一秒跟后一秒不一样,绝对找不到相同的。这在佛法里得到证据,现在在量子科学里面得到证据,量子科学也是这样讲的,他也是用这个底片,用这个比喻,确实如此。所以你一念觉,一念变善了,前面不善都没有了,这叫真忏悔。为什么你老是忏悔忏不干净?就是你认为我前面的罪业太重,总认为,你这个念头一想,那个恶念又起来,没有办法搞干净。你明白这个道理,咱们的念头念念不相同,我这一念善,前头不想它就没有了。为什么老想它?错了。
学佛的人,想什么最好?给诸位说,想阿弥陀佛最好,为什么?阿弥陀佛是代表自性的圆满,代表自性的全体,一句阿弥陀佛全都包括了,不必零零散散去修那一切散善,你这是大圆满。要学经,佛一生讲了不少经,你要知道,这不是对我们说的,对当时那些人说的,那些人跟我都不相干,佛是应机说法。如果释迦牟尼佛今年我们见了面,他对我说了这部经,那就是度我的。可是佛很慈悲,一切经都有对象,有一部经没有对象,什么人都合适,《无量寿经》、《阿弥陀经》。换句话说,这个经虽然是在二、三千年以前说的,我们可以说他对我说的,为什么?平等法。其他的经不平等,有特殊对象,你根性不相同,所谓是对症下药的;这是万灵药,什么病都能治,不需要诊断的,决定能够把你治好。这是一个普通的处方,什么都合适。所以佛经里面比喻作阿伽陀药。阿伽陀是印度话,就像我们中国讲的万灵丹一样,无论什么毛病,你只要得到这个药,一定能治好。
第二,「以平等法觉悟众生」,前面是平等普觉一切众生,这里加了一个法,法是方法,是门道。「《净影疏》曰:无作无所有等,为平等法。持名之法,心作心是,暗合道妙,巧入无生,从有念入无念,因往生证无生,念得能所两忘,即是《金刚般若》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,亦即《净影疏》之无作无所有。以如是法教导众生,横出三界,成究竟觉,是谓以平等法觉悟众生」,这段经文也讲得很清楚。《净影疏》是《无量寿经》的一部注解,唐朝法师写的,里面解释平等两个字,无作无所有等,这叫平等法。有作就有分别,就有执著;有所有也是有分别、有执著,就不平等了。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,有没有作?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讲经说法,讲了四十九年,在我们心目当中,他有作,他有所有;可是在佛那一边,他无作,他无所有。这个话怎么解释?我们凡夫,要让你去上一堂课,你得事先预备,预备就是有作、有所作。佛当年在世教化众生,诸位要知道,他没有讲稿,没有课本,随口说的。经本的来源是他老人家过世之后,学生从多年接受教诲,自己所记忆的、佛怎么说的把它写下来,做成书本流传给后世,这么来的。
释迦牟尼佛如是,孔老夫子在世也如是。孔老夫子还写了几篇文章,不多,我们知道的,《易经.系辞传》是孔老夫子的文章;《春秋》,这个经是孔子写的,传是注解,注解有三家,有左丘明,有《谷梁传》。孔子有一些,佛没有,佛是一篇东西也没写过,所以他说,四十九年有人说他说法,那叫谤佛。佛把他四十九年所说的都否定掉了,他没说法,他是真没说法。真没有说法,为什么说这么多?说而无说,无说而说。这妙了,愈说愈玄了。怎么说无说?他没有起心动念,怎么说!我们说法的时候,里头有起心动念、有分别、有执著,他全没有,他没起心、没动念、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。那怎么说的?自然流露的,从自性里头流露的。你看记录下来这么好的文章。自性它有条理、有秩序,一点都不乱,法尔如是,自然的。
我们再回想一想,我们的身体,父母生我们这身体,最初是个单细胞,为什么在母胎里面长成这么复杂的一个身体?外面眼耳鼻舌身,里面五脏六腑,经脉完完整整,一样都不少,谁造的?谁设计的?谁去制造的?没有,法尔如是。佛之说法说得那么圆满,也就像我们人体一样,是自性里头自然流露的。我们人身体确实也有某些程度上的差别,健康不同,相貌不同,在这一生当中富贵贫贱不同,这些差别是业力变现的,这就讲了,一切法从心想生。过去生中修的有福,你是来享福的;过去生中造的罪业,那你是来受罪的,受苦受难的。佛说:人生酬业!但是业力是有,可以改变,不是不能改的。《了凡四训》就是教我们改造命运最好的一个典范,命里面没有财富,可以得财富;命里没有聪明智慧,可以得聪明智慧;命里面没有寿命,可以得长寿。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,这些话是我初学佛的时候,老师教我的,章嘉大师教我的,这里头有道理、有方法,如理如法去求,感应不可思议。我学佛五十九年,完全兑现了,我依照老师的教诲,完全兑现,所以一丝毫疑惑都没有。有福报的,享福的时候还要修福,你的福报生生世世享不尽;如果享福不知道修福,福报是会享尽的。我们中国谚语所谓「富不过三代」,那就是享福的时候不知道修福报;如果知道修福报,那他的福报是世世代代绵绵不断。
在我们中国,印光大师举出两个人懂得,第一个是孔老夫子,你看孔老夫子,孔德成是第七十几代了,家道不衰。这是积的大德,这个大德是教学,夫子一生没做别的,教学!教什么?圣贤之道。夫子是个老实人,我们用老实、听话、真干,这六个字他做到了。他所学的、所修的、所教的、所传的,不是自己的,他不妄语,他老实,是谁的?古圣先贤的,所以中国后世称他为集大成者。中国自古以来,那是几万年前,老祖宗那时候没有文字,文字没发明,都是口传的,世世代代传下来;到夫子这时候有文字了,用文字记录下来,流传给后世,所以他是集大成者。他自己讲的是真话,不是谦虚,这一点我们要能够体会到。他说他自己一生「述而不作」,这就说明他没有创作,他没有发明,所修、所学、所传、所教的,都是古圣先贤的,他没有创造;「信而好古」,这个态度真难得,他相信古圣先贤,喜欢古圣先贤的教诲,他认真学习,他能理解,他真正把它做到。
释迦牟尼佛跟孔子没两样,也是这一流的人物。我们在《华严经》,《四十华严》的经题上,清凉大师的注解里面有这么几句话,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,都是古佛所讲的,世尊没有在古佛经典上多加一个字,比孔老夫子还要严格。这话我们能相信吗?能,凭什么?见性了。只要你见性,今佛如古佛之再来,你们大家都见性了,每一个人见性讲的东西都一样,怎么会有两样!所以他是古佛,你是今佛,你见性,你跟他讲的当然是一样的,不增不减。由此可知,佛法教人主要的目标就是明心见性。我们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去干什么?在这个世间,这个环境,咱们见不了性,成不了佛,到极乐世界那个环境,到那里去干什么?去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去干这个。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
所以佛佛道同,我们看,在中国,正好我们这个地方在广东,跟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有很深的缘分,他老人家开悟了。我们知道,他不认识字,没念过书,只要见性,他的智慧、他的德能就跟古佛没两样,实在讲,相好也没两样。释迦牟尼佛在印度是以佛身出现,能大师在中国是以比丘身出现,这就正像三十二应所说的,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样的身形,都是圆满的,没有欠缺,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。释迦牟尼佛所讲的这一切经,当然他没有读过,他也不需要读,你念给他听,他讲给你听,你念的时候不开悟,听了他讲你就开悟了。这个本事了不起!在中国历代祖师,说实在话,他度众生第一,没有人能超过他。他的学生多,在他会下大彻大悟,达到他同样境界的四十三个人,能大师之前找不到,能大师之后也没有,这是空前绝后。这是给我们证明佛佛道同,证明这个事实。所以信而好古这种态度,是大圣大贤、诸佛菩萨给我们做榜样的。我们自己要凭自己想像去做,都走弯路。他们走直路,不走弯路,信而好古,述而不作,绝对没有名利心,老老实实去学,都成圣成贤、成佛成菩萨。这是《净影疏》里解平等法的真义。
本经持名之法,心作心是。持名之法,「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」,是心是佛是性德,是心作佛是修德,性修不二,性修圆满相应。修德是菩萨,性德是佛,你自己本来是佛,你现在又发心作佛,用什么方法发心作佛?就是发菩提心、一向专念,你发心作佛。你看,暗合道妙,这个道是讲禅宗的道、密宗的道,那个修起来不容易;这念佛发菩提心、一向专念容易,跟他那个道完全相应。巧入无生,巧妙。从有念念到无念,你看,你先开始有,为什么?你有分别、有执著,念上个三年五载,真的是一心,除了这句佛号没有第二个念头,日常生活,随缘妙用。那个妙用是什么?随缘,佛号不断,口里头不念,心里头不断,妙用!巧入无生了,从有念念到无念,无念而念,先是有念而念,念到最后变成无念而念,还是念佛。为什么说无念?分别执著没有了,这个念没有了,起心动念没有了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直接生实报庄严土。这功夫有高下,无念,如果是无执著的念,生方便有余土;不起心不动念了,生实报庄严土,就只用一个方法;如果还是有念,生凡圣同居土,统统得生。念到无念的时候,他这个无念的标准是不起心不动念,生实报庄严土,几年的时间就成功了。
那要问,怎么样才能够念到无念?念到无念是什么?把我们的烦恼习气都念掉了,没有别的,印光大师教我们一个方法,妙极了,把死贴在额头上,常常想到我就要死了,你想到你临命终时,你什么能带去?你想明白、想通了,不都放下了吗?这方法好!我常常教别人,我自己是这么做,我每天都把我当作这一生最后的一天,今天是我最后一天,我该干什么?老实念佛,其他统统放下了。所以心为什么清净,就这个道理。我要走了,哪样也带不去,只有阿弥陀佛能带得走,带不走的统统放下,这个样子你才能得清净心。你对这个世间还有丝毫牵挂,你的麻烦就大了,最难舍的是亲情。我好在,章嘉大师,初学佛的时候老师劝我出家,没有亲情这一关,教我学释迦牟尼佛。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教学,没有建过道场,一个道场也没有,所以他老人家没牵挂。学生个个都学他,当时在世的弟子们统统学他,没有人建道场。生活方式都是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过著最简单的生活,也是最幸福的生活、最美满的生活,为什么?它帮助你得清净平等觉,你说你多幸福、多快乐!
因往生证无生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,大彻大悟就是证无生。念得能所两忘,两忘是二边都不执著,能念之心跟所念之佛融成一片,能所不二,生佛不二。就是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,你看,跟般若相应了。禅宗得这个境界可不容易,念佛得这个境界容易,可以做得到。也是《净影疏》里面讲的「无作无所有」,这完全是般若,无作而作,作而无作。以如是法教导众生,横出三界,不是竖出,竖出是一节一节往上去的,二十八层天还是一级一级往上爬,像爬楼梯一样;爬出去了,上面四圣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还有四层。超越十法界才算是真正成就,证得圆教初住菩萨,这就是我们禅宗里面所讲的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、见性成佛,初住菩萨。初住菩萨,大乘经里面讲的,他就能以佛的身分出现在世间,应以佛身得度,他就能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种身分来教化众生,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动念。往上去,我们在华严会里面说得很清楚,他跟究竟佛果确实是平等的,差一点的是什么?他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断尽。这四十一品,四十一个阶级,是讲习气厚薄,不是说别的。所以在那个境界里,就是在实报土里面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跟究竟圆满佛,智慧、道力、神通、相好统统平等。他们的活动就是遍法界虚空界,众生有感,他就有应。所以在这里面,经论里面常常说「佛不度无缘之人」,感应都是有缘的,这个缘无论是善缘、恶缘,平等,统统叫做有缘。善缘也好,恶缘也好,你成佛之后,你都很容易度他,他跟你有缘,到那个时候全都变成法缘。横出三界,成究竟觉,到西方极乐肯定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,这就平等法了,觉悟众生。
第三,「平等觉指如来之正觉,正觉无一切高低深浅之别,故曰平等觉。」这就是见性了,见性就平等,见性里头决定没有分别执著。第四,「专就本经,平等觉亦即极乐教主之圣号」,平等觉就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的别号叫平等觉。「以上诸义」,这四个意思,「题中俱摄」,在这个题目里面统统都包含著。经题后面还有一段,末后讲一个「经」字,这个经字讲完之后,我们再将全体综合做一个说明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,第八十五面第二行:
「平等者,离差别也。经云:心佛众生,三无差别。正显平等之义。」这个经题,平等觉,我们把名题分作三句来读,清净、平等、觉。平等就是没有差别,心佛众生同一个性体,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,所以大乘经上佛常说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,就是这个意思。三世佛是讲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过去已经成佛的,世尊为我们介绍一部分,《三千佛名经》上中下三卷,上卷就是过去千佛,中卷是现在千佛,下卷是未来千佛。未来佛,还没成佛,在哪里?现前一切六道众生都是未来佛,佛法里面讲有情众生。有情众生,情就是唯识里面所讲的受想行识,有感受,苦乐忧喜舍的感受,有思想、有执著、有记忆,这叫有情。
现在我们知道动物有情,植物也有情,矿物也有情。很难得,我们从量子科学家的报告,告诉我们,虚空里头也有情。这是现代的科学家,他们肯定没有真正的真空,佛家讲空无,决定没有。在真空状态之下,里面还有次原子,还是非常活跃,我们肉眼看不见。实在他们发现这个东西,很像佛经里面所说的念头,就是一念不觉,佛家讲无始无明。无始是没有开始,科学家也都发现了,确实没有原因,真的没有开始。他也说了,刹那生,刹那就灭了,跟弥勒菩萨所讲的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,每一个念都是独立的。物质现象跟精神现象怎么来的?就是这些念头累积连续产生的幻相,不是真的。所以物质现象、精神现象、宇宙之间大自然的现象,都是这么来的,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宇宙跟生命的来源,他们发现了,但是说得最清楚、说得最明白的还是大乘经。
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没有这么多科学仪器,他怎么知道的?他告诉我们,一切明了,这是每个众生的本能,你本来就见到。他们现在看这些原子、电子,要用高倍的显微镜;佛菩萨不需要,经典里面告诉我们五眼圆明。五眼我们有,我们有肉眼、有天眼、有慧眼、有法眼、有佛眼,我们都有,现在到哪里去了?这五种眼如果都有的话,你哪里需要显微镜!不需要。佛告诉我们,都是因为我们迷失了自性,就跟《三字经》前面所讲的一模一样。佛法确实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,《三字经》要用《华严经》的境界来讲,讲得通。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那个善不是善恶的善,善是赞叹的词,赞美的,就是太好、太圆满了,一丝毫欠缺都没有,智慧圆满,德能圆满,相好圆满,你的见闻觉知没有一样不圆满。你能见,能见什么?能见今天所讲的小光子,基本的粒子,你能够看到这个小光子怎么发生的,一念不觉变现出的。念念不觉,那就这个小光子累积,它是念头,它是念头累积的,累积就变成物质现象。物质现象里面就有见闻觉知,见闻觉知是自性里头本有的。动物是自性变的,植物也是自性变的,矿物也是自性变的,虚空法界都是自性变现的,里面每一个粒子都有圆满的见闻觉知,每个粒子你都能见到。
它们还有音声,妙音,微妙的音声,你能听见;它有香、它有味,你都能嗅到,你都能尝到,这佛经上讲的。科学今天所发现的,佛法里面讲的微尘,极微之微,也许是他们现在所讲的量子。但是量子看到它有体积,它是个物质,它有精神现象,这被看到了,色看到了;香、味还没被发现,色声香味,音声也没有发现。还是佛讲得圆满,整个宇宙就是这基本的物质构成的,把它分析开来统统是一样,平等法,没有丝毫差异。为什么变现出这样复杂的宇宙?佛告诉我们,从念头生的,念头复杂。复杂到什么程度我们自己不知道,为什么?我们的心太粗了。如果我们的清净平等觉现前,那我们就知道、就明了了。我们心太粗了,自己动念自己不知道,不但极其微细的我们不知道,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,阿赖耶是很细的念头,谁知道?经上讲,八地菩萨,真明了!我们科学家,现在科学跟八地菩萨比,不行,差远了,他刚刚发现,知道有这些东西,还没搞清楚,八地菩萨看得太清楚了。
之前的这些菩萨跟我们一样,我们也知道,我们是听说的,是读了这些大乘经,经里面所说的。我们知道佛决定没有妄语,佛所讲的一定是真的,一定不是假的,这个我们相信,能信得过,佛没妄语。佛教导我们,这是有符合科学的,不是说佛讲了,我们就相信,这不是佛的意思。佛告诉我们,你现在相信,你现在理解了,佛要求我们还要把它证实,才算是你自己的。你要没有证实,不算你的,这是佛讲的、菩萨讲的,你虽然知道,你得不到受用。如果你把它证实了,行证,行是什么?就是放下,你为什么不能证实?那就要问你了,你的心为什么不真诚?妄想没放下,你不真诚。妄想叫无始无明,就是起心动念。你的念头,一个念头灭,一个念头起,你永远都不停。有这个东西,真诚就没有了,因为什么?这东西是假的,起心动念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自性里头,惠能大师讲得好,「本无动摇」,本无动摇就是大乘经上佛常常讲的自性本定,你看我们中国人讲自性本善,本定是本善,不动摇的。我们不但有妄想,就是有起心动念,还有分别,还有执著,这糟糕了。
起心动念是微波,分别就是浪,执著是大浪,你的心静不下来了。佛法的修行,八万四千法门,无论哪一个法门统统是修定,没有定你就不能契入。所以佛法,定是修行的核心、枢纽,其他种种方法是帮助你得定的,叫你持戒,戒帮助你得定,那是手段,因戒得定。定到一定程度,豁然大悟,智慧开了,那叫证得。定没有证得,定是你证得的前方便,你必须要有的。慧开之后,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,我们讲一切万物,它的性(自性)相、事理、因果全都明白了。《心经》上讲的,「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」,五蕴是什么?五蕴就是整个宇宙,色是物质,受想行识是精神,这叫五蕴,这是从阿赖耶上说的,从自性里头没有,自性里面不现相,自性本定不现相的时候,这东西有没有?有,惠能大师讲的,「何期自性本自具足」,那是不现相的时候。所以不现相,不能说它没有,受想行识它隐,不现。自性它不是精神,也不是物质;能现精神,能现物质,遇到缘,这个缘就是一念不觉,遇到这个缘能生万法,《还源观》上讲的出生无尽。
无尽,总有一个主导它的,它为什么会生?念头,所以佛说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念头,意念的力量太大了。我们的意念有力量,我们的力量不怎么大,原因是什么?我们的念头散乱,就是你的意念不能集中,集中就产生很大的力量。佛法的修行,叫你一心称念,一心就是把散乱的念头集中,那个能量就不可思议。佛门的礼节第一个是合掌,合掌代表什么?代表一心,平常十个指头就散乱了,就散乱心了,把散乱心收回来,一心,表这个意思。所以合掌,掌要合紧,因为它代表一,它是代表把散乱收成一。一心变的境界就是诸佛的实报庄严土,叫一真法界;散乱心,散乱心就变成十法界,变成六道、变成三途,这是散乱心变的。我们不要说一生,就说一天,从早到晚你多少个妄念?「念念成形,形皆有识」,宇宙从哪里来的?自性变现的,谁的自性?自己的自性,与别人不相干。各人变各人的境界,互相重叠。重叠里面有共业、有不共业,共业的,我们大家能看得见;不共业的,只有自己知道,别人不知道,有定功的人知道,为什么?定功突破了空间维次,所以空间维次在理论上讲,这科学家说的,是无限量的,这个话是真的。
空间维次从哪里来的?从妄念上来的,就是分别执著来的。有分别执著,就有空间维次;分别执著没有了,空间维次就破了,就这么回事情。所以修行讲功夫,什么是功夫?不是我念多少部经,我念多少佛号,不是这个,这不是功夫。功夫是什么?这是方法,用这些方法成就你的功夫,功夫是放下执著、放下分别、放下起心动念,那是功夫,太难了!我们今天采取持名念佛的方法,这算是法门,用这个法门成就自己功夫,首先把我们的执著念掉,方法好,执著阿弥陀佛。你看,经上讲「执持名号」,执就是执著,持就是保持,不要失掉,执持这个名号,其他的都不要执著了,放下了。用一个执著,放下一切执著。因为一切执著叫你放下,你不容易,你做不到,总是要执著。这是方便法,无量法门里第一方便,用这句佛号。因为这句佛号真的是好,一切时、一切处都可以念,不拘任何形式,大声念、小声念,念出声音、默念都可以,心里面念都行,你看,它方便!目的在什么?用这一念把其他的妄念打掉。如果我念这句佛号还掺杂别的杂念,那你念佛的功夫全部破坏掉了,这叫功夫不得力。
昨天还有人问,念佛杂念太多,用什么方法把杂念念掉?你功夫不得力,功夫得力,杂念就少了,这与信愿有关系。如果真正发愿,我这一生一切放下,就向著一个目标,求生净土,见阿弥陀佛。如果你只有单纯的这么一个目标,这么一个方向,你其他东西自然放下。我还要想在这个世间干这个、干那个,那你的妄念多了,你什么时候能得清净心?这个事实不能不知道。所以《无量寿经》上,佛教导我们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,他就把求生西方极乐世界、亲近阿弥陀佛摆在第一,其他都不说了,为什么?只有这个成就,才叫圆满成就。往生,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也是真实圆满成就,为什么?到极乐世界就是阿惟越致菩萨。众生苦,众生有难,谁来救?佛菩萨的事情。我们是佛、是菩萨吗?不是。为什么?佛菩萨不会有妄想。在这个世间不是没有佛菩萨,有,乘愿再来的佛菩萨很多,人家是真的,示现在这个世间。你问他,他有没有妄想?他没有;他有没有分别、有没有执著?没有,他真没有。他的分别执著叫和光同尘,你们执著,我随顺你的执著;你分别,我随顺你的分别,跟你好沟通,跟你容易往来!心地清净,一尘不染,那是真菩萨。
所以同学们要知道,在我们这个时代,无论是中国外国,造谣生事的很多。早年,我在美国,有人告诉我,某人是文殊菩萨再来的,某人是什么佛再来的,有些同学来问我。我告诉他,诸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,但是有个规矩,身分要是暴露,他就往生了,那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;如果身分暴露,他还住在这个世间,他不走,这是假的,这绝对不是真的。从这个地方,这个示现留给我们后世佛弟子做为标准的参考,这正确。布袋和尚真有其人,《高僧传》有他的传记,就是我们现在供的弥勒菩萨,他出现在宋朝,跟岳飞同时代,宋高宗那个时候。传记里面记载著他的这些事,姓名不知道,没人知道他姓名,也没人知道他年龄,只知道当时在奉化有这么一个出家人。每天背个大布袋去化缘,无论人家供养什么都往布袋一丢,他看也不看,所以人家叫他布袋和尚,耳朵长得很长很大,见人都是笑咪咪的。他是临走的时候,自己跟大家宣布他是弥勒菩萨再来的,说完之后,坐在那里就往生了,这是真的,这不是假的。
或者是别人宣布他的身分,别人只要一宣布,他就走了,那也是真的。国清寺的丰干和尚,阿弥陀佛再来的,寒山、拾得是文殊、普贤。当时的刺史,就是当时的市长,母亲生病,丰干和尚把他妈妈病治好了,他非常感激,向这个法师请教。正好他被派到当地做太守,就是这个地方的市长,去向他老人家请教,天台山是他管辖的辖区,这里面有没有真正的高僧大德?有,他就告诉他有。什么人?寒山、拾得,你到那个庙里去亲近这两位大德。寒山、拾得,是文殊、普贤,是丰干说出来的。他去了,去了,人家去拜访参学,要见这些圣贤僧,一说寒山、拾得,大家都笑:你怎么找这两个?这人疯疯颠颠的,神经病!怎么找他?这里头高僧多得很,这两个是在寺庙厨房里烧火的,一个是挑泔水的,一个是在厨房烧火的,他说你怎么找这两个人?他不说话,他知道这两个人是菩萨再来的,一定要去顶礼。这两个疯疯颠颠笑他,往外跑,他就后头跟,去追。追的时候,追到一个山边,这山裂开了,他们两个走进去,说了一句话,「弥陀饶舌」,山就合起来,没有了,这是真的。人家一听「弥陀饶舌」这句话,丰干告诉我的,那丰干是弥陀,丰干把他身分暴露的。回过头来找丰干,丰干也圆寂了,都没有了。中国在历史上,这种现象多!说了就走。说了还不走,骗人!哪有这种道理!古人的例子做给我们看了,历代真的是有,不但出家人有,在家居士有。像我们念到的傅大士,唐朝时候,居士,他也是弥勒菩萨化身来的。这些常识,我们初学佛的时候,老师都嘱咐我们,将来遇到了,不能上当,这是不能不知道的。尤其在近代,社会上伦理、道德、因果教育疏忽了,社会缺乏正气,浩然之气,外国人讲磁场。因为我们把古圣先贤的教育丢掉了,在外国,把宗教教学也丢掉了,全都搞迷信,社会风气就坏了,在外国人讲磁场坏了,妖魔鬼怪都出现了。如果社会有浩然正气,妖魔鬼怪有没有?有,他不敢出来,他要藏起来,不敢现身。现在全冒出来了,所以造谣生事很多,我们一定要知道。
释迦佛圆寂的时候,阿难尊者向佛请教,佛在世,我们依佛为师;佛灭度了,不在世,我们依谁为老师?我们要跟谁学习?佛答覆,佛没有介绍人,佛只告诉阿难,那就是告诉我们,「以戒为师」,佛说两句话,「以苦为师」。你要真正想成就道业,必须把世间里面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、财色名食睡这个东西都放下,为什么?这东西放不下的话,清净平等觉你怎么会得到?清净平等觉是性德,就是中国老祖宗讲的自性本善、本性本善,《三字经》上讲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你的自性是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。现在迷失了自性,所以才有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、贪瞋痴慢这个东西。这些东西自性里头没有的,这是什么?习性,这习性里头有,自性里头没有。所以《三字经》上接著说,「性相近,习相远」,从自性上来讲,大家都是佛,佛讲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;在我们中国古圣先贤说,一切众生都是圣贤,「人人皆可以为尧舜」。尧舜是圣人,你的自性都是的,性是一样的,我们今天讲的,讲平等,但是习就相远了,习是习性,你的习惯,「近朱则赤,近墨则黑」。教育的理念就从这里生的,为什么要教?「苟不教,性乃迁」,你要是不好好的教他,他的习性跟本性就愈来愈远,远到善的都不见了,恶的全出来了,这麻烦就大了。
那你就晓得,中国自古以来教育的目的是什么?希望你的习性要跟本性相应,这就对了。终极的目标是回归本性,跟佛法是一样的,佛法教学是教我们回归自性,自性是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回到这里,这个教育就圆满,这教育成功了。只要回归自性,宇宙、人生、万事万物,你没有一样不通达、不明了,为什么?自性有圆满的智慧,自性有圆满的德能,我们今天讲才艺,自性有圆满的福报,相好就是福报,不必求,统统具足。这三种福报像什么样子?佛在经上讲的阿弥陀佛,极乐世界阿弥陀佛,你看,他多大的福报,你的福报跟他一样,跟他相比毫不逊色。阿弥陀佛,身有无量相、相有无量好,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,那是此地人间的,你真正的自己是金刚不坏身,真正是无量寿。我们今天变现成这个样子,这是什么?这是习性,习性变现出来的,习性里头的妄想。这些事实真相,这些道理,都得要清楚,都得要明了。迷失了自性,人就很苦了。
自性里面,智慧不能现前,怎么办?学习,到处去求学。今天来说,所学的是知识,不是智慧,这是西方人跟东方人最大的差别。东方自古以来,像中国、印度,教学的目标是智慧。佛家讲开悟,儒跟道也讲开悟,重视悟性,重视德行,重视稳重,稳重就跟定功靠近了。智慧能解决问题,没有后遗症;知识能解决局部的问题,后遗症很多,不是办法。所以首先我们了解,佛法确实非常圆满,无论在理论上、在方法上,在效果上、经验上,都值得我们学习。佛法的成就不是别人,是成就自己;佛法的依据,都是自己的性德。我们跟谁学?不是跟释迦牟尼佛学,不是跟阿弥陀佛学,是从自己自性里头学。阿弥陀佛还是自性变的,你们看中峰禅师系念佛事里面的开示,他讲得很清楚,「我心即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即是我心」,阿弥陀佛从哪里来的?我心里变现出来的。什么心变现出来的?清净平等觉变现的,阿弥陀佛就是自性的清净平等觉。「此方即净土,净土即此方」,说得多清楚、多明白,自他不二,性相一如。这是佛法的成就。
我们凡夫这个差别的念头,差别就是分别,很难断掉。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学,学什么?学不差别,也就是学不分别,把分别尽量把它淡化,执著淡化,这就是进步。真正不执著,那恭喜你,你证阿罗汉,你超越六道了。六道轮回是从执著来的,执著没有了,六道就没有了;分别没有了,十法界就没有了。什么时候知道我真的分别执著断了?十法界不见了,你分别执著真断了。如果六道、十法界还在面前,你就晓得,我还是有执著、还是有分别,没断!佛讲真话,不讲假话。但是理我们一定要知道,心是体,能生能现,包括阿赖耶能变。佛跟众生,佛是觉悟的,众生是迷惑的,都是所生、所现、所变;觉、迷两桩事情,但是都从心生的,三无差别,这叫真平等。
下面,「《入佛境界经》曰,菩提者,名为平等。平等者,名为真如。乃至平等者,即是入不二法门。故知有差别即是二,即不如矣。故云平等即入不二,即是真如。可见平等之义甚深」。经上这段文讲得好,正是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佛法你要是悟入了,它里面是通的。这就说明,古人讲得好,「一经通一切经就通」,一个法门通,门门都通了,还有一门不通,说明你这一门没透底。真透彻了,哪有不通的道理!「菩提」是印度话,翻成中国的意思是觉悟。真正觉悟的人,心是平等的;心里面还有妄念,没觉悟;还有不平,没觉悟;还有执著,没觉悟,平等是觉悟。平等就是经上讲的真如,真如就是本性。乃至平等者,即是入不二法门。这句话说得好,二就有差别,我们起心动念就二了,落在二。什么时候入不二法门?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,眼见色,耳闻声,看得清清楚楚,听得明明白白,没有起心动念,这叫入不二法门。
这个境界里头,佛在《楞严经》上说得好,《楞严经》上讲的「舍识用根」,这种修行方法,那要上根利智,我们做不到。我们见色闻声用眼识、耳识,识就是分别;不用分别,不用分别就是见性、闻性,那是用菩提。见性见的是色性,闻性闻的是声性,是性,不叫尘。凡夫,眼识见的是色尘,耳识听的叫声尘,尘是什么意思?染污。性是真性、是真如,不是染污,那叫什么?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见性是这个意思。你眼见到色性,耳听到的是声性,性是什么?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,「一切法」,这一切法就是六尘境界,六根六尘,能见所见,一切法,「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」。佛讲《般若经》讲了二十二年,讲什么?真实智慧,无上菩提,给你讲宇宙人生的真相。像这些精彩的经教,现在逐渐科学家慢慢把它证实了,这是一桩好事。科学用非常严谨的实验,从实验数据里面得到的结论,佛讲的没错。特别是讲宇宙、万物、生命,人生的源起,从哪里来的,这桩事情一直到今天,你看这个世界上多少科学家、哲学家,包括宗教家,几千年在探讨这问题。如果把婆罗门教算进去的话,那就是一万多年了,人类在探讨这些。
婆罗门教真厉害,他用的方法高明,他用禅定,入甚深禅定,在禅定的境界里面就突破空间维次,所以六道的发现是他们发现的,这要知道。在定功,他能看到二十八层天,下面能看到饿鬼、地狱,是现量境界。现量就是亲眼看见的,不是别人讲给他听的,也不是理论推测的,他真看见了。你能够入这个定,你也看到,他能入这个定,他也看到,所以看到的人太多了。印度几乎所有宗教都修四禅八定,而印度的学派,这些哲学的学派也修禅定,所以六道在印度是被普遍肯定的,为什么?见到的人太多了。所以释迦牟尼佛当年十九岁离开王宫,出去参学,这是基本功,四禅八定是基本功。他当然学得很好,他也很清楚、很明白,在讲经的时候常常举这些例子,也教我们要从这下功夫,为什么?这叫世间禅定,出世间禅定比这个更高,这是基础。如果世间禅定你都没有,你怎么能修出世间禅定?出世间禅定最低的是阿罗汉,佛在楞严会上称阿罗汉所修的定叫九次第定。四禅加四空定,这个定是八个等级,第九个超越了,阿罗汉证得,这就超越六道轮回了。
往上,菩萨的定功更深,菩萨向上去,差不多有四十多个等级。我们从阿罗汉算起是第九个等级,辟支佛是第十,十法界里面的菩萨是第十一,佛是第十二;往上去还有四十一个等级,华严会上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阶层慢慢向上提升。这叫真修行,这叫真功夫。无论修学哪个法门,你没有办法说不超过这个阶段,那不可能。无论修哪个法门,都是要这个层次向上提升的,这是佛法,佛法就高深了。像我们今天这个社会,连科学家、哲学家,实在讲,有阿罗汉的智慧,没有阿罗汉的德行。这个德行就是定功,他没有阿罗汉的定功,他的研究是用精密的仪器观察到的;阿罗汉是见到的,阿罗汉的天眼、慧眼见到的,他不要用仪器,他比你看得还清楚。向上,那些菩萨就更不必说了。到入不二法门,这是华严会上初住菩萨才入的,也就是我们中国佛教里面普通讲的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、见性成佛,入不二法门。十法界里头有二,就是他还有微细的分别;到实报土,超越十法界,真的再没有对立的这个念头。这一点我们现在学,我们怎么学?不跟人对立,他跟我对立,我不跟他对立;不跟事对立,也不跟一切物对立,把对立从内心里面把它化解掉。如何能做到这个功夫?佛没到中国来,咱们中国老祖宗已经提出来,跟佛讲的没什么差别。老子讲「天地与我同根,万物与我一体」,我跟天地万物同根,一体,那还有什么二?这不是佛说的,这就是佛家讲的入不二法门。所以咱们中国老祖宗,我以为那都是佛菩萨再来的,到中国来度化众生的。中国人不相信有神,所以你读读中国古代史,中国人不迷信;中国没有宗教,外国有宗教,中国没有,中国有圣人,中国有圣贤。这些圣贤教给我们的东西,许多跟佛法都相应,所以佛法到中国来,是非常受中国人欢迎,它道理在此地。宗教传入中国,中国对它很冷漠,不是很欢迎的。但是中国人度量很大,很慈悲,能包容,不排斥你,对你也很厚道,我们可以和平共存,真能包容他们。这是看到平等的意思很深很深,其实佛法前面讲的清净,后面讲的觉,都有很深的义理。
「今题中曰平等觉,可有四解」。黄老居士把平等觉,我讲经把平等跟觉分开,他老人家在此地把平等觉合在一起,也行,为什么?平等是定,因定开悟,觉是开悟了。清净是戒,平等是定,觉是智慧,开悟了。我们从体用上来说,平等是开悟的体,它从这开悟的,开悟是平等的作用,平等是体,觉是用。我们讲体相用,清净是相,平等是体,觉是用,这从体相用来说。可有四解,它有四个意思。「一曰,平等普觉一切众生」,这个话就是,「普令一切众生平等成佛之法」,这个意思好。佛眼看众生都是佛,菩萨看众生都是菩萨,平等法,这是真正觉悟了。只有凡夫看佛菩萨也是凡夫。由此可知,经上讲一切法从心想生,一点都不错。法不是真的,完全是你怎么个看法,你要看一切众生都是佛,你的心多开朗、多自在、多清净。换句话说,你自性里面的清净平等觉就出现了。
一切众生真的是佛吗?真是佛。我们看他不是佛,是我们看错了,佛没看错,这是真的。为什么佛没看错?佛见的是性,性是平等的;我们为什么看错?我们看的是相,相不一样。古人有个比喻,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,我们看的金器,譬如你看到是戒指、手镯、项炼,不一样!戒指不是手镯,手镯不是项炼,我们从相上看。佛怎么看?佛看都是黄金,戒指是黄金,手镯也是黄金,项炼也是,全是黄金,它平等了。著相就不见性,见性就不著相。如果我们不去著相,不要说是人,一切万事万物统统是本性现的,平等觉就现前了。著相就不行,千差万别,你心里面的妄念就多了。如果清净平等觉,你心里没有妄念,没有妄念是大受用,这真自在。所以佛告诉我们,六道凡夫著相;四圣法界虽然他不著相,他有分别,所以他也没见性,他不著相,还有分别。必须把分别执著都放下,然后你才能做到不起心、不动念,这就见性了。佛是以平等普觉,普遍觉悟一切众生,我们把这个话用我们现前的言语来说,佛用平等普遍帮助一切众生觉悟的方法,这大家好懂,这叫真慈悲。
「普令一切众生平等成佛之法」,这是什么方法?这就是《无量寿经》上讲的方法,这个方法简单说就是八个字,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。无论男女老少、富贵贫贱、上智下愚,用这个方法个个成佛,这平等,真平等;到达西方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,个个都是阿惟越致菩萨,这叫平等成佛,跟其他的法门不一样。这种修学的宗旨写在经题上。这底下讲出来了,「今经中发菩提心、一向专念之法,普被三根」,上中下三根。「本经谓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,正显平等普觉之义」,这是第一个意思。这法门无比的殊胜!我们要相信佛,千万不要有自卑感,我造业很多,罪过深重,我恐怕不能去,你就辜负阿弥陀佛了。阿弥陀佛现在帮助你一生成佛,你为什么不敢当?那就错了,重要的要直下承当。现在量子科学家也告诉我们,无论你过去造多么重的罪业,你的一念转过来的时候,全就化解了,为什么?因为罪福不是真的,所有一切现象不是真的,一切作为也不是真的。如果真的有,那可麻烦了。这些事情从哪里来的?都从念头来的,你一念不觉就是恶,一念觉了就是善。
而且讲得更深层,告诉你,没有真正的相续相。就像我们看电影一样,我们看电影,以前胶卷的电影,这个电影片是一张一张幻灯片。我这里还有个道具,你看这电影片一张一张的,它是不是相续的?不是相续的,每一张不一样,张张独立。我们的念头也是的,每一个念头是独立的,前念跟后念有相似,绝对不完全相同。如果绝对完全相同的话,江本胜做这个水实验,应该我前念这个念头,我用个爱心结的这个结晶,明天我还是用我这个爱心再做实验,那个结晶应该是相同的,它为什么不一样?前一秒跟后一秒都不一样。所以江本胜博士告诉我,他做了十几年,没有发现有两张画面是完全相同的,他问我为什么?我就把佛法这个道理讲给他听,虽然你说我是一个人做,我自己的爱心,我前一秒跟后一秒不一样,绝对找不到相同的。这在佛法里得到证据,现在在量子科学里面得到证据,量子科学也是这样讲的,他也是用这个底片,用这个比喻,确实如此。所以你一念觉,一念变善了,前面不善都没有了,这叫真忏悔。为什么你老是忏悔忏不干净?就是你认为我前面的罪业太重,总认为,你这个念头一想,那个恶念又起来,没有办法搞干净。你明白这个道理,咱们的念头念念不相同,我这一念善,前头不想它就没有了。为什么老想它?错了。
学佛的人,想什么最好?给诸位说,想阿弥陀佛最好,为什么?阿弥陀佛是代表自性的圆满,代表自性的全体,一句阿弥陀佛全都包括了,不必零零散散去修那一切散善,你这是大圆满。要学经,佛一生讲了不少经,你要知道,这不是对我们说的,对当时那些人说的,那些人跟我都不相干,佛是应机说法。如果释迦牟尼佛今年我们见了面,他对我说了这部经,那就是度我的。可是佛很慈悲,一切经都有对象,有一部经没有对象,什么人都合适,《无量寿经》、《阿弥陀经》。换句话说,这个经虽然是在二、三千年以前说的,我们可以说他对我说的,为什么?平等法。其他的经不平等,有特殊对象,你根性不相同,所谓是对症下药的;这是万灵药,什么病都能治,不需要诊断的,决定能够把你治好。这是一个普通的处方,什么都合适。所以佛经里面比喻作阿伽陀药。阿伽陀是印度话,就像我们中国讲的万灵丹一样,无论什么毛病,你只要得到这个药,一定能治好。
第二,「以平等法觉悟众生」,前面是平等普觉一切众生,这里加了一个法,法是方法,是门道。「《净影疏》曰:无作无所有等,为平等法。持名之法,心作心是,暗合道妙,巧入无生,从有念入无念,因往生证无生,念得能所两忘,即是《金刚般若》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,亦即《净影疏》之无作无所有。以如是法教导众生,横出三界,成究竟觉,是谓以平等法觉悟众生」,这段经文也讲得很清楚。《净影疏》是《无量寿经》的一部注解,唐朝法师写的,里面解释平等两个字,无作无所有等,这叫平等法。有作就有分别,就有执著;有所有也是有分别、有执著,就不平等了。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,有没有作?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讲经说法,讲了四十九年,在我们心目当中,他有作,他有所有;可是在佛那一边,他无作,他无所有。这个话怎么解释?我们凡夫,要让你去上一堂课,你得事先预备,预备就是有作、有所作。佛当年在世教化众生,诸位要知道,他没有讲稿,没有课本,随口说的。经本的来源是他老人家过世之后,学生从多年接受教诲,自己所记忆的、佛怎么说的把它写下来,做成书本流传给后世,这么来的。
释迦牟尼佛如是,孔老夫子在世也如是。孔老夫子还写了几篇文章,不多,我们知道的,《易经.系辞传》是孔老夫子的文章;《春秋》,这个经是孔子写的,传是注解,注解有三家,有左丘明,有《谷梁传》。孔子有一些,佛没有,佛是一篇东西也没写过,所以他说,四十九年有人说他说法,那叫谤佛。佛把他四十九年所说的都否定掉了,他没说法,他是真没说法。真没有说法,为什么说这么多?说而无说,无说而说。这妙了,愈说愈玄了。怎么说无说?他没有起心动念,怎么说!我们说法的时候,里头有起心动念、有分别、有执著,他全没有,他没起心、没动念、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。那怎么说的?自然流露的,从自性里头流露的。你看记录下来这么好的文章。自性它有条理、有秩序,一点都不乱,法尔如是,自然的。
我们再回想一想,我们的身体,父母生我们这身体,最初是个单细胞,为什么在母胎里面长成这么复杂的一个身体?外面眼耳鼻舌身,里面五脏六腑,经脉完完整整,一样都不少,谁造的?谁设计的?谁去制造的?没有,法尔如是。佛之说法说得那么圆满,也就像我们人体一样,是自性里头自然流露的。我们人身体确实也有某些程度上的差别,健康不同,相貌不同,在这一生当中富贵贫贱不同,这些差别是业力变现的,这就讲了,一切法从心想生。过去生中修的有福,你是来享福的;过去生中造的罪业,那你是来受罪的,受苦受难的。佛说:人生酬业!但是业力是有,可以改变,不是不能改的。《了凡四训》就是教我们改造命运最好的一个典范,命里面没有财富,可以得财富;命里没有聪明智慧,可以得聪明智慧;命里面没有寿命,可以得长寿。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,这些话是我初学佛的时候,老师教我的,章嘉大师教我的,这里头有道理、有方法,如理如法去求,感应不可思议。我学佛五十九年,完全兑现了,我依照老师的教诲,完全兑现,所以一丝毫疑惑都没有。有福报的,享福的时候还要修福,你的福报生生世世享不尽;如果享福不知道修福,福报是会享尽的。我们中国谚语所谓「富不过三代」,那就是享福的时候不知道修福报;如果知道修福报,那他的福报是世世代代绵绵不断。
在我们中国,印光大师举出两个人懂得,第一个是孔老夫子,你看孔老夫子,孔德成是第七十几代了,家道不衰。这是积的大德,这个大德是教学,夫子一生没做别的,教学!教什么?圣贤之道。夫子是个老实人,我们用老实、听话、真干,这六个字他做到了。他所学的、所修的、所教的、所传的,不是自己的,他不妄语,他老实,是谁的?古圣先贤的,所以中国后世称他为集大成者。中国自古以来,那是几万年前,老祖宗那时候没有文字,文字没发明,都是口传的,世世代代传下来;到夫子这时候有文字了,用文字记录下来,流传给后世,所以他是集大成者。他自己讲的是真话,不是谦虚,这一点我们要能够体会到。他说他自己一生「述而不作」,这就说明他没有创作,他没有发明,所修、所学、所传、所教的,都是古圣先贤的,他没有创造;「信而好古」,这个态度真难得,他相信古圣先贤,喜欢古圣先贤的教诲,他认真学习,他能理解,他真正把它做到。
释迦牟尼佛跟孔子没两样,也是这一流的人物。我们在《华严经》,《四十华严》的经题上,清凉大师的注解里面有这么几句话,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,都是古佛所讲的,世尊没有在古佛经典上多加一个字,比孔老夫子还要严格。这话我们能相信吗?能,凭什么?见性了。只要你见性,今佛如古佛之再来,你们大家都见性了,每一个人见性讲的东西都一样,怎么会有两样!所以他是古佛,你是今佛,你见性,你跟他讲的当然是一样的,不增不减。由此可知,佛法教人主要的目标就是明心见性。我们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去干什么?在这个世间,这个环境,咱们见不了性,成不了佛,到极乐世界那个环境,到那里去干什么?去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去干这个。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
所以佛佛道同,我们看,在中国,正好我们这个地方在广东,跟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有很深的缘分,他老人家开悟了。我们知道,他不认识字,没念过书,只要见性,他的智慧、他的德能就跟古佛没两样,实在讲,相好也没两样。释迦牟尼佛在印度是以佛身出现,能大师在中国是以比丘身出现,这就正像三十二应所说的,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样的身形,都是圆满的,没有欠缺,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。释迦牟尼佛所讲的这一切经,当然他没有读过,他也不需要读,你念给他听,他讲给你听,你念的时候不开悟,听了他讲你就开悟了。这个本事了不起!在中国历代祖师,说实在话,他度众生第一,没有人能超过他。他的学生多,在他会下大彻大悟,达到他同样境界的四十三个人,能大师之前找不到,能大师之后也没有,这是空前绝后。这是给我们证明佛佛道同,证明这个事实。所以信而好古这种态度,是大圣大贤、诸佛菩萨给我们做榜样的。我们自己要凭自己想像去做,都走弯路。他们走直路,不走弯路,信而好古,述而不作,绝对没有名利心,老老实实去学,都成圣成贤、成佛成菩萨。这是《净影疏》里解平等法的真义。
本经持名之法,心作心是。持名之法,「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」,是心是佛是性德,是心作佛是修德,性修不二,性修圆满相应。修德是菩萨,性德是佛,你自己本来是佛,你现在又发心作佛,用什么方法发心作佛?就是发菩提心、一向专念,你发心作佛。你看,暗合道妙,这个道是讲禅宗的道、密宗的道,那个修起来不容易;这念佛发菩提心、一向专念容易,跟他那个道完全相应。巧入无生,巧妙。从有念念到无念,你看,你先开始有,为什么?你有分别、有执著,念上个三年五载,真的是一心,除了这句佛号没有第二个念头,日常生活,随缘妙用。那个妙用是什么?随缘,佛号不断,口里头不念,心里头不断,妙用!巧入无生了,从有念念到无念,无念而念,先是有念而念,念到最后变成无念而念,还是念佛。为什么说无念?分别执著没有了,这个念没有了,起心动念没有了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直接生实报庄严土。这功夫有高下,无念,如果是无执著的念,生方便有余土;不起心不动念了,生实报庄严土,就只用一个方法;如果还是有念,生凡圣同居土,统统得生。念到无念的时候,他这个无念的标准是不起心不动念,生实报庄严土,几年的时间就成功了。
那要问,怎么样才能够念到无念?念到无念是什么?把我们的烦恼习气都念掉了,没有别的,印光大师教我们一个方法,妙极了,把死贴在额头上,常常想到我就要死了,你想到你临命终时,你什么能带去?你想明白、想通了,不都放下了吗?这方法好!我常常教别人,我自己是这么做,我每天都把我当作这一生最后的一天,今天是我最后一天,我该干什么?老实念佛,其他统统放下了。所以心为什么清净,就这个道理。我要走了,哪样也带不去,只有阿弥陀佛能带得走,带不走的统统放下,这个样子你才能得清净心。你对这个世间还有丝毫牵挂,你的麻烦就大了,最难舍的是亲情。我好在,章嘉大师,初学佛的时候老师劝我出家,没有亲情这一关,教我学释迦牟尼佛。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教学,没有建过道场,一个道场也没有,所以他老人家没牵挂。学生个个都学他,当时在世的弟子们统统学他,没有人建道场。生活方式都是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过著最简单的生活,也是最幸福的生活、最美满的生活,为什么?它帮助你得清净平等觉,你说你多幸福、多快乐!
因往生证无生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,大彻大悟就是证无生。念得能所两忘,两忘是二边都不执著,能念之心跟所念之佛融成一片,能所不二,生佛不二。就是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,你看,跟般若相应了。禅宗得这个境界可不容易,念佛得这个境界容易,可以做得到。也是《净影疏》里面讲的「无作无所有」,这完全是般若,无作而作,作而无作。以如是法教导众生,横出三界,不是竖出,竖出是一节一节往上去的,二十八层天还是一级一级往上爬,像爬楼梯一样;爬出去了,上面四圣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还有四层。超越十法界才算是真正成就,证得圆教初住菩萨,这就是我们禅宗里面所讲的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、见性成佛,初住菩萨。初住菩萨,大乘经里面讲的,他就能以佛的身分出现在世间,应以佛身得度,他就能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种身分来教化众生,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动念。往上去,我们在华严会里面说得很清楚,他跟究竟佛果确实是平等的,差一点的是什么?他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断尽。这四十一品,四十一个阶级,是讲习气厚薄,不是说别的。所以在那个境界里,就是在实报土里面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跟究竟圆满佛,智慧、道力、神通、相好统统平等。他们的活动就是遍法界虚空界,众生有感,他就有应。所以在这里面,经论里面常常说「佛不度无缘之人」,感应都是有缘的,这个缘无论是善缘、恶缘,平等,统统叫做有缘。善缘也好,恶缘也好,你成佛之后,你都很容易度他,他跟你有缘,到那个时候全都变成法缘。横出三界,成究竟觉,到西方极乐肯定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,这就平等法了,觉悟众生。
第三,「平等觉指如来之正觉,正觉无一切高低深浅之别,故曰平等觉。」这就是见性了,见性就平等,见性里头决定没有分别执著。第四,「专就本经,平等觉亦即极乐教主之圣号」,平等觉就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的别号叫平等觉。「以上诸义」,这四个意思,「题中俱摄」,在这个题目里面统统都包含著。经题后面还有一段,末后讲一个「经」字,这个经字讲完之后,我们再将全体综合做一个说明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