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解演义 (第十八集) 2010/4/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02-039-0018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经本,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第十七面第六行,最后两个字看起。
「无相者,离一切虚妄之相。无相即离相」。这几句话,实在讲他说得很清楚,我们要细心去看。经上讲,「实相无相」,什么叫无相?无相就是离一切虚妄之相,所以无相跟离相是一个意思,离相就是无相。什么是一切虚妄之相?在佛经里面,无数次的告诉我们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。为什么?因为一切现象都是因缘生法,《中论》里说得好,「因缘所生法,我说即是空」,这个我是佛说的,引用佛讲的。离是怎么离?离执著,不执著就离了,执著就没有离。不要执著它,不要分别它,所有一切现象里头不要去起心动念,你就全离了。所以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这个人成佛了,为什么?他离得干干净净。相在不在?相在,相是幻相,相是生灭法。实相,实相是不生不灭,实相是从体上讲的。虚幻的相是从现相上讲的,大讲到虚空法界,遍法界虚空界都是一个幻相。
我们学过《妄尽还源观》,你就很容易懂。什么是真的?真的是体,一体,体是一个,自性清净圆明体,那是真的。为什么是真的?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讲得好,这个体「本自清净」,从来没有染污过,现在有没有染污?没有染污,它永远不会染污,不生不灭。「本自具足」,这句话很重要,自性清净圆明体就是净宗里面讲的常寂光净土,这个里面没有物质现象,也没有精神现象,但是不能说它无,为什么?本自具足,它一样都不缺,它不现前。第四句,能大师说「本不动摇」;换句话说,它是定的。昨天上午凤凰电视台来访问我,他说了一句话,现在人常讲人定胜天,要开发大自然。人定胜天,话没错,意思错了。人定胜天是怎么讲的?就是能大师那个第四句,「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」,那是自性本定,你要是证得那就胜天,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不是说我们人的聪明智慧、科学技术一定可以战胜大自然。别说大自然,连地球都战不胜,地球稍稍晃一晃你就受不了,你怎么能胜过它?一个大都市,几千万人在里头,一个大地震就完了,这大家知道的,胜不了天!可是自性本定,你要是证得,那就能胜。
末后一句,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能生万法跟前面的一句本自具足是正反两面。本自具足是隐,佛法讲隐;能生万法是显,现出来。这个自性清净圆明体就好像我们现在眼前的电视,这个体是什么?体就是电视的屏幕,它什么都没有;它什么都没有,你不能说它无,为什么?频道一按,画面就出现。画面出现,不能说它有。你知道这个真跟妄,屏幕是真,画面是妄,真妄是一体,哪一个妄能离开真?没有法子离开的,离开屏幕它就现不出来。哪一个真不在妄里头?这一个屏幕里头,每一个方寸都在画面里头。但是真是真,妄是妄,真不是妄,妄不是真,对不对?换句话说,真就是妄,妄就是真,真妄是一不是二,对不对?也对,你得把这个搞清楚。所以佛跟我们讲,实相离相。实相离相,就是实相无相,实相无不相,它是一桩事情。所以看电视会看,华严境界!会看的时候,能悟入自性清净圆明体,这就成佛了。但是,问题是你会不会!我们为什么不会?就是你在看的时候,你起心动念,你有分别,你有执著,所以你著相了,这你著相,你不是离相,你著相了。著相是六道凡夫,离相在佛法里面讲是阿罗汉,你不是凡夫。离相,人到离相,就是说你不再执著一切现象,你心是平等的,你就超越六道轮回,你证阿罗汉果。不分别,你就是菩萨;不起心、不动念,你就成佛。这个地方最重要的,是叫我们了解事实真相之后不要再执著了,要从这里下手。
六道怎么来的?能生万法,六道从哪来的?六道从执著来的。四圣法界从哪里来?十法界上面是四圣法界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从哪来的?从分别来的。果然不起心、不动念,十法界也没有了,十法界就隐,不显了。可是你的无始无明习气没断,习气没办法放下,还没放下,所以还有一个实报庄严土。实报庄严土怎么来的?四十一品无明习气,这个里头习气有厚薄不一样,所以佛把它分成四十一个等级。虽有四十一个等级,对你丝毫没有妨碍,为什么?你已经不起心、不动念。那个无明不要去理它,时间久了,自然就没有了。要多长的时间?经上讲的,三个阿僧只劫,自自然然就没有了。没有了之后,那就是实报庄严土圆满现前,就回归自性,证得究竟佛果,这么回事情。总得搞清楚、搞明白,明白之后,你才真肯放下。不肯放下的原因是事实真相没搞清楚,所以才有分别、有执著,这是很大的障碍。
如果不真正放下,那你这一生搞的是什么?佛学,不是学佛。搞佛学的人很多,真正学佛的人不多。学佛是什么?学佛就是放下。我初学的时候,章嘉大师教给我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,从哪里做起?从放下做起。你放得下,你才真正能看得破,看破的时候又帮助你再放下一层,从初发心到如来地,就是看破放下、放下看破,这两个方法相辅相成,从初发心到如来地。到最后,你把无明习气都放下,你就成佛,这叫学佛。如果不是用看破放下这个方法的话,那你是搞佛学,佛学跟学佛是两回事情。佛学不能了生死、不能出三界;连念佛往生还得要放下,这个世界上有一丝毫留恋放不下的,你就不能往生。这世间的东西,没有一样东西你能带到极乐世界去,所以真正求往生,此地一切,所谓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这才能去得了。
最难放下的就是亲情,这个东西难。那要真干,真想在这一生了生死出三界,那从哪里?先要把亲情淡化,淡化不是不孝父母,那你就搞错了。你要把《弟子规》、《感应篇》、《十善业》真正落实,落实又不执著,心地清净,一尘不染。外面做得非常周到,那是什么?外面做得非常周到是普度众生,给世间人做最好的榜样。里面清清净净,一尘不染,这是提升你自己的灵性,你每天跟极乐世界相应,跟阿弥陀佛相应。你看,出世法跟世间法是一体,我处事待人接物,我的生活、工作跟别人没有两样,世间人讲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完全随顺法性,这个重要。伦理道德都是性德里头自然流露的。你要著相,著相就要修善,断恶修善;不著相,不著相你就成佛、成菩萨。虽不著相,并没有离相。大家天天都看电视,你想想我这个比喻,萤光幕跟里面现的色相,你常常想这个,它有没有离?不离不即。屏幕是真的,永远不变;里面那个境界相、现的相,刹那刹那在变,它不会停的。变的速度多快?这个常识现在人都有,我们形容它刹那刹那,不是一秒一秒,百分之一秒、千分之一秒、万分之一秒,它在那里变化。
可是我们宇宙,就现的这个相,就像屏幕里面所现的,这个速度多快?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一秒钟里头变化多少次?一千二百八十兆次。经文上的原文是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,一弹指里头有多少?三十二亿百千念。百千就是十万,三十二亿乘十万,三百二十兆,这一弹指里头有三百二十兆。那我们弹指,我能弹四次,我相信还有比我弹得更快的。弹五次,那就是一千六百兆,一秒钟,不是万分之一秒、十万分之一秒,不是。这在那里变化,一个念头是一个现相,前面灭了,后头它又生了。所以我们看这些现象,这些现象事实是什么?是相似相续相,它不是真的相续,相似相续。它变化,听谁指挥?佛在经上讲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心想在指挥它。心想善,这个现相是善的;心想恶,这个现相是恶的,一切法从心想生。我们要希望我们自己的相貌好,身体健康,你多想想善的就好了。所以心态决定我们的相貌,决定我们的健康,心态!不是别的。
我们居住这个环境,好坏也是跟我们心态有关系。如果我们地球上的居民每一个人都想十善业道,这个地球跟极乐世界就没有两样。为什么?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,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那么好?皆是上善之人俱会一处,那里面的居民他们想的是上善,说的是上善,干的是上善,就这么回事情。我们现在这个地球麻烦了,现在不说灾难也不行,灾难太多了。昨天凤凰访问我的主题就是谈灾难,从来没有谈过这个问题。我也告诉他们,我今年在澳洲访问五个宗教,我们过去跟宗教往来的时候也没有谈过灾难,这一次去访问的时候,大家把灾难摆到题目上来谈,可见得很多人已经相当重视。灾难怎么来的?佛给我们讲,首先你的心,你的心坏了,心里贪瞋痴慢疑,这叫五毒,你看你的心里头有五毒。这个境界一现前,一定会引起你的反应,从五毒里头反应出来是什么?怨恨恼怒烦,好了,你这个身体就长病,就生病,你病是这么来的。里面毒,我们通常讲三毒烦恼是讲贪瞋痴,还得加两个,贪瞋痴慢疑,五毒,跟这五种缘「怨恨恼怒烦」一结合,我们的细胞立刻就变成带著病态的细胞,它就变了,就变种,这是你得病的原因。要怎样不得病?佛教了我们一句话,你真正记住,你真正去做,你百病不生。佛教你什么?「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痴」,从内心里把你的病毒化解掉,你永远不会生病。所以心态决定了一切,这跟中国医学讲的道理是相通的,中国医学讲治病,医药对疗效顶多只占三分,七分是心态。心态一转变,有时候根本就不需要药物,自然就好了,这不稀奇,这有理论根据,人人都做得到,所以人的心要好。
中国老祖宗教人,我想中国老祖宗都是诸佛菩萨再来,不是凡人。我年轻的时候学佛,我请教李老师,我说中国古圣先贤,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、武、周公、孔子、孟子,是不是佛菩萨再来的?在中国化身的?应以圣贤人得度者,他就现圣贤身而为说法。我请教老师。老师回答我说,理上讲得通,事上没证据。说得好!他又没有暴露身分,他没有说他是什么菩萨再来的,他没讲。理上讲得通,大乘教里常讲,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,这是我们要晓得的。真的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你就会真干,断一切恶,把一切恶放下,修一切善。修一切善,别著相;不著相,你会开悟,你会见性,就是你会得定、得三昧,会开悟,会证果。著相呢?著相是人天善法,你的果报在人天,你出不了六道轮回。断恶不著断恶相,修善不著修善相,离相,离一切虚妄相,这样做就对了,这真正叫学佛。
我们再看底下这一句,「又实相无不相,非顽空与断灭」。我们还拿电视屏幕做比喻,实相是什么?实相就像电视的萤光幕,这是实相。实相无不相,无不相就是有相,对,我频道一打开,有相,不是无相,有相,虽有相,它还是实相。刚才我说得很清楚,实相跟妄相它融合在一起,是两回事,但是不能分别,你不能分别哪个是妄相,哪个是实相,不可以分别,妄相就是实相,实相就是妄相。可是实相跟妄相真的是不一样的,它在一起,永远分不开,也就是说,遍法界虚空界所有物质现象跟精神现象都是实相变现的,全是自性,真如自性在哪里?没有一法不是。我这样拈,这个是不是?是,怎么不是?样样都是,它的体就是,随便拈一法就是。见性的人跟不见性的人有什么两样?两样,不见性的人执著、分别;见性的人没有执著、没有分别。不见性的人心量很小,什么都很计较;见性的人心量跟虚空法界一样大,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,他不会计较,他不会执著。不一样!见性的人法喜充满,快乐;不见性的人烦恼重重,他生活得很苦,怎么会一样?见性的人看破,没见性的人没看破。所以实相不是顽空,顽空是什么?是讲这个虚空,什么都没有。这个萤光幕不是什么都没有,它有,频道打开它能够现相。也不是断灭,断灭是什么?是把这个相去掉,那就断灭了。能不能断灭?断灭不了,你去不了。
所以「非如龟毛兔角」,乌龟没有毛,兔子没有角,这是什么?这是一种比喻顽空、断灭,跟这个意思不一样。「一切虚无」,它不是一切虚无,它真有,但是真有,有的相决定是假相,不是真的。这就是从一体起二用,二用就现相,那是假相。二用第一个是依报,就是宇宙,遍法界虚空界,在《华严经》上我们看到的「华藏世界品」、「世界成就品」,你看看这两品所讲的,那是大乘佛法的宇宙观,比现在哲学讲得详细。现在科学家、哲学家,跟华藏世界比差远了,《华严经》讲的是重重无尽,这个科学跟哲学都还没有讲到。佛经上讲的是真的吗?真的,一点都不错。微尘里头有世界,那个世界跟我们这个宇宙是一样的,没有两样,微尘里头有;那个世界里头又有微尘,微尘里头又有世界,重重无尽,所以说其大无外,其小无内,这是真的。因为自性是圆满的,没有大小,没有先后,没有先后就是没有时间,没有大小就是没有空间,时间跟空间都不存在,这是在常寂光里面。常寂光在哪里?遍一切处,无时无处它不存在,因为它变的,它是能变,能生能变,宇宙万物是所生所变,能所是一不是二。
所以欧阳竟无先生早年说,佛法不是哲学,他说的也很有道理,为什么?哲学里头有能有所,佛法虽然讲能讲所,它能所是一不是二,能所不二,这个在哲学里头没有这个说法。所以他说,「佛法非哲学,也非宗教,而为今世所必需」。现在这个世界不能少它,它确实能帮助我们这个社会解决问题,用大乘佛法来解决现在的社会问题。因为现在社会乱了,地球灾难很多,真正用大乘佛法,用《无量寿经》、用《华严经》,来解决我们现在的问题,需要多少时间?不会超过一年,社会安定,灾难就没有了,这真的不是假的。你不相信就没有办法,不相信,中国古人一句老话说,「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」,眼前这个混乱你要承受,这个地球上所有这些灾变你也要承受,你不听老人言。谁是老人?释迦牟尼佛是老人,孔子、孟子是老人,耶稣、穆罕默德都是老人,你不听他们的话,那你就吃大亏了。
下面黄老居士引《金刚经》上一句话来说,「《金刚经》云: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」。这个如来就是自性圆明体,你能看到诸相非相,你就见性,即见如来就是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你能见到诸相非相,这一切现象是什么?刚才讲的,刹那生灭相似相续相,没有一样是真的,包括我们自己的身体,你还会有执著吗?你还会动个念头想控制、想占有吗?为什么不会起这个念头?因为它是空的,「当体即空,了不可得」。我年轻的时候,《大般若经》看了一遍,六百卷,我总结我的心得就十二个字,释迦牟尼佛二十二年所讲的是什么?跟我们讲的,「一切法,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。你真懂了,不但一切外面境界你不可能起控制占有的念头,对自己的身、对自己的心,这个念头都没有了,身心世界都是幻相、都是非相。万法皆空,告诉你,这是讲到最后,真正明心见性了,因果也是空的。
可是佛法里面讲,「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」,对谁说的?对没有见性的人讲的,只要你没有见性,你就有因有果,见了性就没有。见性是什么?你见如来了,见如来是什么?你成了如来。也就是我们在《华严》上常常讲的,什么有因果?十法界不离因果,十法界里面的佛还不离因果,为什么?他没能转识成智。他几时向上一著,转八识成四智,因果就没有了。其实我们讲因果报应,止於十法界,十法界里头佛法界,向上一著就没有了。向上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。我们要问,实报庄严土还有没有因果?有,怎么会有?无始无明习气没断,所以他有。还有四十一品无明,那个无明是无明习气,这讲清楚,四十一品无明习气。无明断了,无明不断,他出不了十法界;无明断了,十法界没有了,无明习气在,所以还有实报庄严土。习气断了之后,实报土没有了,完全回归自性,回归自性,因果没有了,那真的没有了。
所以我们晓得,万物,能生万物,能生的那个因就是一念不觉,那是因,就动了这个念头,极其微细的波动,我们没有办法发现。不但我们没有办法发现,经上给我们讲,七地菩萨都感觉不到,八地以上感觉到了,圆教八地,他发现了。八地、九地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,这五个位次知道。所以叫无始无明,无始两个字好,无始什么意思?无明也不是真的,所以你不要以为实报庄严土是真的,没这回事情。实报庄严土也不是真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佛没有说实报庄严土例外,没有这个讲法。所以连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也是虚妄的,不过它里面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也没有起心动念,这个真是厉害,他有能力给十法界一切众生感应道交。不要以为我们起个心、动个念没人知道,那你就大错特错。你看这个宇宙缘起,它的作用,那个一念动了,就是在自性里面变现出阿赖耶。阿赖耶是妄心,妄从真起,它不是真,但是它依真而起。就好像我们屏幕里面这些影像一样,屏幕没有影像,影像是依屏幕显现出来的,没有屏幕你现不出来。它是依自性现相,这是依报。正报是自己,自己跟境界同时起来,叫阿赖耶的三细相,三细相是一念完成。
业相,用我们现在科学家来讲,它是能量,能量能变成精神,也能变成物质。变成精神就是第七识,变成物质那就是相分。我们讲见相两分好懂,见分是精神,相分是物质,也就是境界相,精神是转相、见相,它真的转变了。自性里头本有的是见闻觉知,这是本有的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它有见闻觉知。阿赖耶里面就把见闻觉知变成受想行识,受想行识从哪里来?是从见闻觉知变现过来,如果你转识成智之后,受想行识没有了,就又回到见闻觉知。常寂光起不起作用?起作用,为什么?它有见闻觉知。所以常寂光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,众生求佛,它真的就起感应。这个感应,经上讲四种,我们在《华严》里面讲得很清楚,显感显应、显感冥应、冥感显应、冥感冥应,四种。真有感应,我们粗心大意,没有感受到。念念都有感应,所以佛没离开我们,十方三世佛,没离开。佛是什么?佛是自性,自性里面的德能。
贤首国师依《华严经》造的论,《还源观》这篇论文,是依《华严经》教义写的这篇文章。你看它起作用的时候,这就是无论是精神、是物质,它的作用周遍法界,那个速度之快,念头才一动就周遍法界,比光快,比电快。光跟电跟周遍法界不能比,差太远了。它怎么会没有感应?第二个告诉我们,「出生无尽」,出生是变化,变化无穷。第三个「含容空有」。我们如果晓得这个事实真相,才知道意念不但主宰我们的身、我们的相貌、我们的健康,不但主宰这个,主宰我们地球山河大地,它主宰了遍法界虚空界,主宰了星系在空中运行的轨道,规律。宇宙是谁创造的?念头创造的,这个念头多厉害。念头稍微不正,那你就是多灾多病、多忧愁多顾虑,你的生活很辛苦。念头要是回归正道,正常的人天生活,那真的是幸福圆满,人天道。可是可别留恋人天道,留恋人天道,免不了要造罪业。造罪业,一个变化又变成饿鬼、地狱,统统都是你念头变的,没有一样东西是外来的。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。
黄老说,《金刚经》上这四句话,「意谓即相离相,离尽虚妄之相」。这句话怎么说法,离尽虚妄之相,虚妄之相的根就是阿赖耶的三细六粗,三细六粗舍掉,那你真的把虚妄之相统统放下了。统统放下,不再去分别,不再去执著,甚至於不再起心动念,「即见实相」,你就见到自性清净圆明体。你记住,我们眼看、耳听,六根接触外面境界,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你就见到自性清净圆明体,「故云即见如来」。恭喜你,你究竟圆满成就,你成就法身如来。「此指法身如来也。法身如来离一切相,故云实相无相」。无相就是体性,像我们举的比喻,屏幕,屏幕是实相,确实没有一切相。一切幻相在它那里显现,它丝毫不沾染,它丝毫没有妨碍;换句话说,与它根本就不相干。这个意思要懂,我们成佛了,我成佛了,还有许多人没有成佛,我这个镜面是干净了,那些人没有成佛在我这里显相,染不染我这个屏幕?不染。我虽然成佛,那些没成佛的跟我一丝毫都不染,一样生活在一起,快快乐乐。他们在造业,佛菩萨呢?佛菩萨帮助他觉悟,帮助他回头,跟自己一样。所以学佛,不发菩提心,不发度众生的心,成不了!为什么你不发?不发,你没有放下,没有把自己放下,那怎么行?你还有我,你还有执著,你还有成见,你是道地的凡夫。所以障碍从哪里来的?自己来的,除自己之外,什么障碍也没有。你一念觉悟,障碍就没有了,迷的时候障碍重重。
「但非无法身,故云实相无不相」,无不相就是实相的作用。他要到人间来度这些众生,要不要现相?要现,要现就是无不相,释迦牟尼佛现相,他不现相就不能讲经说法,不能帮助我们。他虽现相,他现相他是个觉悟的相,他不是个迷惑的相。迷惑的相造业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统统在造业,造什么业?轮回心造轮回业。造善业生三善道,造恶业生三恶道,决定出不了六道轮回。他来示现的时候,他不造善也不造恶,我们给它定个名字叫净业,清净叫净业。所以他示现的这个相,天天起的作用,跟六道没关系,不但跟六道没关系,跟十法界也没关系。如果他的无始无明没断尽,他还住实报庄严土;无始无明习气断尽,他住常寂光土。没有关系!万法是一体,这个要知道。为什么会跟一切众生感应道交?佛度有缘人,广义的来讲,一切众生跟佛是一体,哪一个众生跟佛没有缘?统统有缘,一体!怎么会没有缘?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自性变现的,它怎么会跟自性没有缘?哪有这个道理!
佛度有缘人,那是什么?缘成熟的,是讲这个。缘不成熟,佛来度他,他不听,他不愿意接受,那个叫无缘,不是真的无缘。所以我们听这句话的时候要会听,不能泄气。听了他能信,他能懂,他真干,这个缘成熟了。这样的人这一生肯定得度,就是佛菩萨帮助他、教给他、引导他,他一定能够出离三界,就是脱离六道轮回,这是什么?根熟的众生。遇到净土法门,他这一生真的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也是圆满得度。次一等的,次一等听了是好也听懂,这个世间五欲六尘放不下,还贪恋这个,他断恶修善,来生得人天福报,他也相信佛法,这是缘没成熟。佛菩萨对这些人帮助他提升,所以遇到佛菩萨都是有好处,决定没有坏处。烦恼习气重的,障缘深的,佛菩萨在阿赖耶识里头给他种种子,见色闻声,见到佛的形像,听到佛说法的音声,一历耳根永为道种,阿赖耶里面种种子。这个机会也不多,全世界多少人一生没有这个缘,没有见到佛像,没有听到一个佛的音声,很多很多。佛没有舍离众生,众生不愿意,迷在五欲六尘里面,迷得太深,回不了头,遇到这些因缘他回避。我们就晓得,他在这个六道里还有苦受,还有很多很多的苦他要受。受尽了苦,苦尽甘来,受尽苦他才会回头,他才有求超度这个念头。
下面这句话说得很好,「生灭之法,全属虚妄,但生灭之中,有个不生不灭的」。这个要知道,生灭当中有不生灭的,不生灭的是什么?是自性。自性是什么样子,它有个样子?有,见闻觉知。释迦牟尼佛在楞严会上对波斯匿王讲:你这个肉身是生灭的,这个肉身里头有个不生灭的,不生不灭的那是真正的自己。他说在哪里?佛就讲:见性。诸位要知道,眼识有生灭,见性没生灭。佛问他:你几岁的时候第一次看恒河水?他想了,三岁,母亲带他在恒河旁边走,知道那条河叫恒河,他见到恒河水。然后再问他:你十岁的时候,你感觉得你的身体是不是比三岁的时候衰老?是的。二十岁的时候?二十岁比十岁又衰老。会衰老就是生灭的。你今年多大年岁?六十二岁,波斯匿王跟释迦牟尼佛同年,六十二岁。他说:你六十二岁那个见,见恒河的那个见,你见有没有变?他说见没变。没变是真的,身体会变,一年比一年衰老,那是假的,那是生灭。所以生灭身当中有不生不灭的性,见性不生不灭,闻性不生不灭。老的时候眼花了,那是什么?那是工具上成了问题,不是见性的问题,你戴个眼镜又正常了,所以那个是生灭,证明见性是不生不灭,闻性是不生不灭。眼识是什么?你看了之后分别、执著,那是背后第六意识、第七识在操纵,第六意识在分别,第七识在执著,它在那里操纵你。可是讲见闻觉知,那个与六、七识不相干。所以我们生灭当中有个不生灭,不生不灭,不生不灭叫法身、叫法性。所以要珍惜,借这个假身就把真的东西修出来,借假修真。假是身,六根的根身,真是什么?真是真性。
交光大师讲《楞严经》,他有个注解叫《正脉》,写得很好。因为在这之前,交光大师是明朝人,跟莲池大师同时代,在这之前解释《楞严经》多半都用天台家的三止三观,来解释《楞严经》里面的奢摩他、三摩、禅那。交光大师提出他的新的看法,他说《楞严经》里面的舍识用根跟天台不一样,为什么?天台没有离心意识,《楞严经》上是讲舍识用根,所以跟天台家的讲法思想上不相同,所以他重新做个注解叫《正脉》。你们在序文上看得到。他有一段因缘,他的寿命到了,阿弥陀佛来接引他,他跟阿弥陀佛请假,他说《楞严经》注解得不圆满,他要给它做个新注,向阿弥陀佛告假,等我把注解注完之后再到极乐世界去。阿弥陀佛同意了,就走了。他不会说假话的,序文里有这么一段故事。所以《楞严》是舍识用根,教我们修行怎么样?你看不要用眼识看,用见性看;听不要用耳识去听,用闻性去闻,像观世音菩萨一样,反闻闻自性,性成无上道。说得是不错,可是不容易!舍识用根可不容易。
舍识用根的意思是什么?就是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著,那你所用的全是见闻觉知,六根的根性,不是六识了。这些道理我们都明白,叫解悟,我们没做到,没做到是没放下;放下了,那就是真的,那叫证悟。明白,而没有做到,解悟。这个解悟也是经教薰习的遍数多了,长时薰习,慢慢就明白,明白叫看破,知道事实真相是这样的。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佛在楞严会上就是教我们,你尽量去用六根的根性,不要用六识。我再说一遍,识是什么?识是执著,末那是执著,意识是分别,第六意识是分别,阿赖耶是落印象。前面的五识,那是受阿赖耶三细相的影响,它跟它们走了,所以眼耳鼻舌身就造业,前五识造业了。如果跟著自性走,跟著见闻觉知走,前五识叫成所作智,成就如来度化一切众生,变成度众生的工具,无量功德。舍识,实在讲,舍第六意识,就是不要分别;舍第七识,不执著;舍阿赖耶识,不落痕迹,那是什么境界?《无量寿经》上的清净平等觉。不执著,心就清净;不分别,心就平等;不迷惑,就开悟了。交光大师注得好,所以《楞严经》,交光之前都叫旧注;交光之后,很多人学他的,它叫新注。旧注也很难得,为什么?一般人学习比较容易。新注是注得好,可是初学的人不容易达到。这就提醒我们,生灭这个色身里头,真的有不生不灭的在,不生不灭的这个性,除见闻觉知之外,没有办法显示出来。讲见闻觉知也得大乘法有点基础,没有基础,很难讲得清楚,很不容易体会。
「诸生灭法是差别相,但差别之中,有个无差别的。不生不灭,无有差别,即是平等相」。这一句也不好懂。差别是什么?差别是相,我们就说一个普通的讲法,刹那生灭的相似相续相,这是差别。无差别,无差别是性。我们用电视屏幕就容易理解,屏幕里面的音声色相,刹那生灭,有差别;可是屏幕没有差别,屏幕是平等相,差别与无差别不二。「故云实相乃平等一相也」。这一念有形、有识,都不可得,这叫平等一相。精神的现象、物质的现象都是一念起的,这个一念,诸位要知道,弥勒菩萨所讲的一念。一秒钟当中有多少个一念?如果弹指我们算五次来讲,弹得快的五次,一千六百兆,一千六百兆的念头,它怎么不平等?当然是平等,这是幻相,它不是真的。
我们再翻开来看第十八页,还是说这个问题。「实相义深」,这意思太深了。「若明实相,即为悟大乘理」。理是什么?理是经之体,也就是这个经依什么说出来的,它有个道理,这个道理是大乘理。下面老居士用比喻来说明,「兹以喻明:譬如以金制作塔、像、瓶、碗、钏、环」,这个我们都懂,这是器具,黄金制作的,「各显差别之相」,它有塔的相,这个相可以是佛像,可以是人像,可以是玩具的像,这是什么?器。用金跟器来做比喻,它有各别不一样的相。「倘将众器,重入冶炉,复化为金,原有诸相尽皆消灭,但各器本体之金仍旧如是」。统统把它熔化出来,那就是金。「可见各器差别之相,有生有灭,皆属虚妄;但各器本体之金,平等一相,不生不灭,不增不减」。这个比喻好懂。古大德用一句话来说,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,把金比喻作自性清净圆明体,这是自性;把遍法界虚空界里面的精神现象、物质现象比喻作器,都是这个体变现出来的。体能生能现,阿赖耶识能变。为什么一真法界里面的东西不变,永恒不变?我们就明白了,阿赖耶能变,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所变。实报庄严土里没有阿赖耶,已经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,所以它只有能生能现,没有所变,没有能变的,所以在那个世界是永恒不变。那个世界的人是化生的,容貌永远不变,身体永恒不变,真的我们一般讲「菩萨菩萨,年年十八」,他不老!他永远不会老,为什么?他没有阿赖耶识。我们这里会变,就是因为阿赖耶识,阿赖耶识是能变,所以我们这个生老病死是它所变的。它本身又有生灭,所以它变的东西统统都有生灭。所以一真法界里面,我们都是讲实报庄严土,那里头没有生灭,就是他不用阿赖耶。由此可知,四圣法界有没有变?你们想想看,阿罗汉、辟支佛、菩萨、佛,十法界里面的佛,都有变,他用阿赖耶,不过他变的速度慢一点,不像我们这么快,变得很快,他变得慢一点就是。所以道理在此地。
极乐世界的花永远不会谢,永远不会枯,气候没有太冷太热,没有这个现象。为什么?那个世界里面的人都不用阿赖耶了,带业往生去的人也不用了,这个很奇怪。带业往生的人为什么不用?阿弥陀佛本愿加持他的,你看四十八愿里面讲得很清楚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,在哪一愿讲的?在十九愿,就是发菩提心那一愿里讲的,都作阿惟越致菩萨。阿惟越致是什么?七地以上,虽然是带业往生,烦恼习气真的一品也没断,可是在极乐世界的享受,那个待遇,是七地菩萨的待遇。你不是七地菩萨,到那里享受七地菩萨的待遇,这谁给你的?阿弥陀佛给你的,沾阿弥陀佛的光,托阿弥陀佛的福报,这不是自己的。这种殊胜,十方诸佛世界里头没有,只有极乐世界有这种特殊的待遇。佛没有说,皆作阿惟越致菩萨是凡圣同居土除外,他没有说这个话。既然没有说这个话,那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有这个待遇。诸位真的把这个事情搞清楚、搞明白,你还能不求生净土吗?你还会去搞别的吗?搞别的,累死了,你一生未必成就。你死心塌地念这一句阿弥陀佛,三年、二年就成功,就取得,还搞什么?你真的是万缘放下。他为什么放不下?没搞清楚。所以搞清楚之后,我常常劝人,我也不是劝哪一个,哪一个人未必会接受,我是劝大家,我们就多想想,学莲池大师。莲池大师说,他觉悟了,他搞清楚了,「三藏十二部,让给别人悟」,你们哪个喜欢,哪个去搞去,我不搞了;「八万四千行,饶与别人行」,我一部《弥陀经》,一句阿弥陀佛,定了。莲池大师,再也不搞了,这是给后人做很好的榜样。净土五经都行,五经都受持也可以,五经当中受持一样也行,你看这个法门多方便,多不可思议。
对这个法门,把里头的性相、理事、因果讲得最透彻的、最明白的,就是《无量寿经》。《无量寿经》确实五种原译本遍读真的是有困难,所以宋朝王龙舒居士首先会集,这就是说古人早就想到有会集的必要,这个到后面会有一段专门来说明。然后我们才真正认识,夏老居士这个会集本不可思议,会得真的是圆满,没有用自己的意思,连经题都是会集的。宋译的是《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》,你看把经字去掉,用「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」;汉译的叫《清净平等觉经》,现成的,两个经题合成一个,《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》,真是天衣无缝,没有加一个字。王龙舒会集的本子,他用的题目叫《大阿弥陀经》,这不是经上有的。他这经题是原文,这个我们不能不佩服他,这题目太好了,把极乐世界的因果显示出来。大乘是智慧,无量寿是德,庄严是相好,你看果报,就是世尊在《华严经》上讲的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你看不就是这题目吗?大乘是智慧,无量寿是德,庄严是相,果!果德。这果怎么修法?清净平等觉,这是因,你修清净平等觉,你就证大乘无量寿庄严。你看这个题多圆满。
他这个比喻,我们念念就行。可见各器差别之相,有生有灭,皆属虚妄,但各器本体之金,平等一相,不生不灭。「以上以金喻真实平等之实相,以金器喻种种差别相」,十法界依正差别。「由上喻可明,若看破诸金器(塔、像、瓶、碗、钏、环等)虚妄差别之相,即见诸器中平等真实之金」。你就看到金了,你别去著相,你把黄金拿来,随便拿哪个都是。叫你把黄金拿来,你看到的这个是塔,那个是像,那是瓶,你说没有金,黄金没有,没有黄金,你著了相。古人用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,用这个比喻。「以喻离一切法虚妄之相」,你就见到实相,你就见到真性。性相永远不能离开,但是相,你六根接触得到,你看得到它,你摸得到它;性,性是六根接触不到,你看不见,它不是物质,它也不是精神。不是物质,就是眼耳鼻舌身接触不到;不是精神,你去想像想不到,因为你受想行识都达不到。如果把受想行识放下,放下之后,受想行识的体就是见闻觉知,那就见到了,见闻觉知就是真性。
《楞严经》里面交光大师讲舍识用根,就是用六根的根性,根性是见闻觉知,不是受想行识。也就是受想行识是妄心,见闻觉知是真性。迷了的时候,见闻觉知就变成受想行识;觉悟的时候,能把受想行识放下,让见闻觉知现前,那叫转识成智。换句话说,见色闻声不要执著,你就不用末那;不要分别,不用意识;不要起心动念,不用阿赖耶识。禅宗里面参禅,什么叫参?离心意识叫参。心意识,知道了吧!阿赖耶是起心动念,末那是执著,意识是分别。不分别、不执著、不起心、不动念,就是离心意识,离心意识叫参。所以研究教,不用心意识叫参究,用心意识叫研究,研究跟参究不一样,参究会见性,研究不能见性。用研究,佛法就变成哲学,变成佛学;离心意识,那就是学佛,真能成佛。用心意识不能成佛,这个一定要知道。用心意识,实在讲不能超越六道轮回,因为六道轮回是心意识变现出来的。
下面说,「离虚妄差别之相,故云无相」。就是我刚才讲的意思,我们六根对外面六尘境界,统统是虚妄的,我们自己这个六根是虚妄的,六识是虚妄的,外面境界也是虚妄的。只要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当下就是!这就是无相,当下就是,并没有把相去掉,当下就是无相。所以相、无相,这个意思要搞清楚、搞明白。「於虚妄差别诸相之中,有真实平等之本体,故云无不相。当相离相,相而无相,乃显实相」。这几句话说得好,这十二个字非常之好,当下就是,一多不二。我们就在日常生活当中,在工作里面,在处事待人接物,要认真,要把它做得圆圆满满,尽心尽力去做,这是当相。做好了,心里面干干净净、一尘不染,这是离相。所以当相跟离相是同时,不是分成两截,这真管用。日常生活当中,你会生活得非常真正幸福美满,自在!工作亦如是,待人接物亦如是,你会得到一切人的欢喜。所以大乘教里面讲,「菩萨所在之处,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」,他怎么会叫一切众生生欢喜心?他当相离相,离即同时,谁不欢喜!首先你自己欢喜,你欢喜了,别人看到你也欢喜。
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,「但实相离言说,正如南岳怀让云:说似一物即不中」。这句话在《坛经》里头。怀让法师在六祖惠能大师会中开悟的,明心见性。他见性的时候,六祖等於出题目考他,你见性,性是什么样子?他回答就是这句话,「说似一物即不中」,说不出来。六祖点头,给他印可,他说「汝如是,我亦如是」,给他印证,真开悟,不是假开悟。「故实非任何世间譬喻所能深明」。比喻只能比喻个彷佛,绝对没有办法比喻到真实,一点办法都没有。所以现在科技发达,我们用电视里面的屏幕跟影像这个比喻,比从前比喻要贴切多了,要好懂多了,以前真难。所以没有科学这种东西的时候,我们对古大德,他不要说是证悟,他能够解悟,我们都佩服得五体投地。我们今天借重很多这些科学的东西,我们看到见闻觉知,能在这个里面体会到,才能把它说清楚,讲得清楚。虽然说清楚、讲清楚,只是贴近,还是隔一层。那一层,那一层必须你自己悟,任何人帮不上忙。佛来给你说也没有办法,佛来给你说也只能说到这个样子。
说到这个样子就可以了,你真正要想契入境界、证悟,不是告诉你放下就是吗?果真能够生活当中,你每天吃饭,不要再计较这个菜、那个菜,不要再计较味道;穿衣服,什么都可以,暖了就可以,不要再去挑剔。这是什么?你的习气,烦恼习气。这是什么?执著,一定要怎样,一定要怎样可就麻烦了。要学大乘菩萨自在随缘,任何拘束都没有,什么都好,没有一样不好。人做好事,好;人做坏事,也好。人享福,很好;人在地狱受罪,也好。地狱受罪是什么?消业障!他有那么多业障,一定要到那里消,消掉不就好了吗?怎么不是好事!然后才晓得,十法界原来是平等的。你做了些好事,到天堂里面去享福,那是什么?消那个福报,你做那么多好事,要去消;你做了些恶事,到地狱去消,你看消福报、消业障。统统消掉,不就见性了吗?所贵的就是放下,没有别的。所以我一生,我尊重老师,头一天跟老师见面的时候,他就教我看破放下。我才知道修行人从初发心到如来地,修什么?就是看破放下。放下帮助看破,看破又帮助放下,这两个方法相辅相成,从初发心到如来地。等觉菩萨再把最后一品生相无明习气放下,就圆满了,还得放下。只有放下,才能向上提升;只有明了,你才肯真放下。你不明了,所以你放不下,明了就放下了。
我们今天所贵的,把极乐世界搞清楚,明了,把这个世界搞清楚,两个一比较,把娑婆世界放下,我就到极乐世界去了,这个重要。你真的想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这是说得容易,做得不容易,真难。这是什么原因?业障烦恼习气太重了,无量劫来累积的这些东西,哪有那么容易说放下就放下?我们今天把这个身心世界放下,那是一点点,这是烦恼习气里很小的一部分,只要把这个肯放下就能往生。所以到极乐世界,一定要深信不疑,佛没有一句假话。我们现在这个世间人,话不能听,假话太多,骗人的话太多了。佛菩萨没有一句话是骗人的,这个要深信不疑。一定要相信到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,这个话是难信之法。所以这个经叫难信,这本经,难信之法。哪有见思烦恼一品没断,到极乐世界能享受七地菩萨的待遇,阿惟越致是七地,七地菩萨的待遇,阿弥陀佛给的,不是自己有的,阿弥陀佛给的。
后面它这小结有一句话,「故云:凡有言说,皆无实义」。因为言说也是相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言说也是虚妄,种种表法还是虚妄,这个要知道。言说要不要?要,对没开悟的人要,对开悟的人不用,不需要用言说了。所以对六道众生要用言语、要用表法;到四圣法界,用言语就少了,还是要用,表法就比较多;到实报庄严土里面,都不需要用了。不需要用,因为自己没有圆证自性,你看经上给我们说的,肯定不是假的,极乐世界的人,每天听佛说法,同时他能够分身,能分无量无边身,到十方诸佛国土里面去供养佛,供养佛是修福,听佛说法是智慧,福慧双修,永远没有停止。他那个身完全是化身,来去自由。在那个境界里面,我们知道,没有空间,就是没有距离,念头一想,境界就现前,就在眼前,就在当下,真的没有来去。
经中有讲「十万亿佛国土」,那是方便说,那是随顺俗谛说的。我们想像当中,难,真难,可是在他那个境界里太容易了。有身体,身体不像我们现在这种色相,他们的身体,色身,他也有色身,佛经里讲了一种叫无表色。什么叫无表色?譬如我们想像,我们想章嘉大师,我一想,章嘉大师当年那个形像就在,我很清楚,你们看不到,这个色就是无表色。我们作梦,梦中境界也很清楚,那色相鲜明。可是我正在作梦,旁边的人说他看不到,真有色相,他看不到。可是有天眼的人能看到,那就说明这色不是假的,有天眼、有定功的人能看到。我们的心不清净,妄念太多,所以看不到。起个念头,它就有相,相由心生,起念就有相。想一个山,就有山的相;想个树,就有树的相;想个花,就有花的相。想什么,那相都现前,它怎么会没有相?相从心想生,真的是千变万化。《还源观》里面讲「出生无尽」,千变万化。我当时读这一句,不好懂,我就想,怎么会有这种现象?我想到小时候玩万花筒,万花筒不是很简单吗?真千变万化,出生无尽。三片玻璃,里面剪一点碎纸片,不同颜色的,你永远去转,转一个星期,也不会有两个同样的相出来。佛经上,我们自性,自性是不动的,阿赖耶是动的,所以阿赖耶就像万花筒一样,出生无尽,变化无穷,但是全是假的,没有一样是真的。
所以确实皆无实义。这是说明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现象,物质现象也好,精神现象也好,你可别当真,你可别迷在里头。换句话说,你可不能动个念头想控制它、想占有它,这错了。只要起这个念头,你老人家就堕在轮回里面,你就出不去了。所以觉悟的人,他所有一切东西,你问他要,好,拿去。真的他念头都没有,他没有分别执著,我用你用是一样。钱丢掉了,给那个捡到的人用,不是跟我用是一样的事情,有什么两样?你说活得多快乐!快乐从这里来的。你为什么苦?样样都想占有,样样都想控制,那你就苦不堪言,你错了,你迷了。所以说皆无实义这个意思好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经本,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第十七面第六行,最后两个字看起。
「无相者,离一切虚妄之相。无相即离相」。这几句话,实在讲他说得很清楚,我们要细心去看。经上讲,「实相无相」,什么叫无相?无相就是离一切虚妄之相,所以无相跟离相是一个意思,离相就是无相。什么是一切虚妄之相?在佛经里面,无数次的告诉我们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。为什么?因为一切现象都是因缘生法,《中论》里说得好,「因缘所生法,我说即是空」,这个我是佛说的,引用佛讲的。离是怎么离?离执著,不执著就离了,执著就没有离。不要执著它,不要分别它,所有一切现象里头不要去起心动念,你就全离了。所以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这个人成佛了,为什么?他离得干干净净。相在不在?相在,相是幻相,相是生灭法。实相,实相是不生不灭,实相是从体上讲的。虚幻的相是从现相上讲的,大讲到虚空法界,遍法界虚空界都是一个幻相。
我们学过《妄尽还源观》,你就很容易懂。什么是真的?真的是体,一体,体是一个,自性清净圆明体,那是真的。为什么是真的?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讲得好,这个体「本自清净」,从来没有染污过,现在有没有染污?没有染污,它永远不会染污,不生不灭。「本自具足」,这句话很重要,自性清净圆明体就是净宗里面讲的常寂光净土,这个里面没有物质现象,也没有精神现象,但是不能说它无,为什么?本自具足,它一样都不缺,它不现前。第四句,能大师说「本不动摇」;换句话说,它是定的。昨天上午凤凰电视台来访问我,他说了一句话,现在人常讲人定胜天,要开发大自然。人定胜天,话没错,意思错了。人定胜天是怎么讲的?就是能大师那个第四句,「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」,那是自性本定,你要是证得那就胜天,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不是说我们人的聪明智慧、科学技术一定可以战胜大自然。别说大自然,连地球都战不胜,地球稍稍晃一晃你就受不了,你怎么能胜过它?一个大都市,几千万人在里头,一个大地震就完了,这大家知道的,胜不了天!可是自性本定,你要是证得,那就能胜。
末后一句,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能生万法跟前面的一句本自具足是正反两面。本自具足是隐,佛法讲隐;能生万法是显,现出来。这个自性清净圆明体就好像我们现在眼前的电视,这个体是什么?体就是电视的屏幕,它什么都没有;它什么都没有,你不能说它无,为什么?频道一按,画面就出现。画面出现,不能说它有。你知道这个真跟妄,屏幕是真,画面是妄,真妄是一体,哪一个妄能离开真?没有法子离开的,离开屏幕它就现不出来。哪一个真不在妄里头?这一个屏幕里头,每一个方寸都在画面里头。但是真是真,妄是妄,真不是妄,妄不是真,对不对?换句话说,真就是妄,妄就是真,真妄是一不是二,对不对?也对,你得把这个搞清楚。所以佛跟我们讲,实相离相。实相离相,就是实相无相,实相无不相,它是一桩事情。所以看电视会看,华严境界!会看的时候,能悟入自性清净圆明体,这就成佛了。但是,问题是你会不会!我们为什么不会?就是你在看的时候,你起心动念,你有分别,你有执著,所以你著相了,这你著相,你不是离相,你著相了。著相是六道凡夫,离相在佛法里面讲是阿罗汉,你不是凡夫。离相,人到离相,就是说你不再执著一切现象,你心是平等的,你就超越六道轮回,你证阿罗汉果。不分别,你就是菩萨;不起心、不动念,你就成佛。这个地方最重要的,是叫我们了解事实真相之后不要再执著了,要从这里下手。
六道怎么来的?能生万法,六道从哪来的?六道从执著来的。四圣法界从哪里来?十法界上面是四圣法界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从哪来的?从分别来的。果然不起心、不动念,十法界也没有了,十法界就隐,不显了。可是你的无始无明习气没断,习气没办法放下,还没放下,所以还有一个实报庄严土。实报庄严土怎么来的?四十一品无明习气,这个里头习气有厚薄不一样,所以佛把它分成四十一个等级。虽有四十一个等级,对你丝毫没有妨碍,为什么?你已经不起心、不动念。那个无明不要去理它,时间久了,自然就没有了。要多长的时间?经上讲的,三个阿僧只劫,自自然然就没有了。没有了之后,那就是实报庄严土圆满现前,就回归自性,证得究竟佛果,这么回事情。总得搞清楚、搞明白,明白之后,你才真肯放下。不肯放下的原因是事实真相没搞清楚,所以才有分别、有执著,这是很大的障碍。
如果不真正放下,那你这一生搞的是什么?佛学,不是学佛。搞佛学的人很多,真正学佛的人不多。学佛是什么?学佛就是放下。我初学的时候,章嘉大师教给我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,从哪里做起?从放下做起。你放得下,你才真正能看得破,看破的时候又帮助你再放下一层,从初发心到如来地,就是看破放下、放下看破,这两个方法相辅相成,从初发心到如来地。到最后,你把无明习气都放下,你就成佛,这叫学佛。如果不是用看破放下这个方法的话,那你是搞佛学,佛学跟学佛是两回事情。佛学不能了生死、不能出三界;连念佛往生还得要放下,这个世界上有一丝毫留恋放不下的,你就不能往生。这世间的东西,没有一样东西你能带到极乐世界去,所以真正求往生,此地一切,所谓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这才能去得了。
最难放下的就是亲情,这个东西难。那要真干,真想在这一生了生死出三界,那从哪里?先要把亲情淡化,淡化不是不孝父母,那你就搞错了。你要把《弟子规》、《感应篇》、《十善业》真正落实,落实又不执著,心地清净,一尘不染。外面做得非常周到,那是什么?外面做得非常周到是普度众生,给世间人做最好的榜样。里面清清净净,一尘不染,这是提升你自己的灵性,你每天跟极乐世界相应,跟阿弥陀佛相应。你看,出世法跟世间法是一体,我处事待人接物,我的生活、工作跟别人没有两样,世间人讲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完全随顺法性,这个重要。伦理道德都是性德里头自然流露的。你要著相,著相就要修善,断恶修善;不著相,不著相你就成佛、成菩萨。虽不著相,并没有离相。大家天天都看电视,你想想我这个比喻,萤光幕跟里面现的色相,你常常想这个,它有没有离?不离不即。屏幕是真的,永远不变;里面那个境界相、现的相,刹那刹那在变,它不会停的。变的速度多快?这个常识现在人都有,我们形容它刹那刹那,不是一秒一秒,百分之一秒、千分之一秒、万分之一秒,它在那里变化。
可是我们宇宙,就现的这个相,就像屏幕里面所现的,这个速度多快?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一秒钟里头变化多少次?一千二百八十兆次。经文上的原文是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,一弹指里头有多少?三十二亿百千念。百千就是十万,三十二亿乘十万,三百二十兆,这一弹指里头有三百二十兆。那我们弹指,我能弹四次,我相信还有比我弹得更快的。弹五次,那就是一千六百兆,一秒钟,不是万分之一秒、十万分之一秒,不是。这在那里变化,一个念头是一个现相,前面灭了,后头它又生了。所以我们看这些现象,这些现象事实是什么?是相似相续相,它不是真的相续,相似相续。它变化,听谁指挥?佛在经上讲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心想在指挥它。心想善,这个现相是善的;心想恶,这个现相是恶的,一切法从心想生。我们要希望我们自己的相貌好,身体健康,你多想想善的就好了。所以心态决定我们的相貌,决定我们的健康,心态!不是别的。
我们居住这个环境,好坏也是跟我们心态有关系。如果我们地球上的居民每一个人都想十善业道,这个地球跟极乐世界就没有两样。为什么?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,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那么好?皆是上善之人俱会一处,那里面的居民他们想的是上善,说的是上善,干的是上善,就这么回事情。我们现在这个地球麻烦了,现在不说灾难也不行,灾难太多了。昨天凤凰访问我的主题就是谈灾难,从来没有谈过这个问题。我也告诉他们,我今年在澳洲访问五个宗教,我们过去跟宗教往来的时候也没有谈过灾难,这一次去访问的时候,大家把灾难摆到题目上来谈,可见得很多人已经相当重视。灾难怎么来的?佛给我们讲,首先你的心,你的心坏了,心里贪瞋痴慢疑,这叫五毒,你看你的心里头有五毒。这个境界一现前,一定会引起你的反应,从五毒里头反应出来是什么?怨恨恼怒烦,好了,你这个身体就长病,就生病,你病是这么来的。里面毒,我们通常讲三毒烦恼是讲贪瞋痴,还得加两个,贪瞋痴慢疑,五毒,跟这五种缘「怨恨恼怒烦」一结合,我们的细胞立刻就变成带著病态的细胞,它就变了,就变种,这是你得病的原因。要怎样不得病?佛教了我们一句话,你真正记住,你真正去做,你百病不生。佛教你什么?「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痴」,从内心里把你的病毒化解掉,你永远不会生病。所以心态决定了一切,这跟中国医学讲的道理是相通的,中国医学讲治病,医药对疗效顶多只占三分,七分是心态。心态一转变,有时候根本就不需要药物,自然就好了,这不稀奇,这有理论根据,人人都做得到,所以人的心要好。
中国老祖宗教人,我想中国老祖宗都是诸佛菩萨再来,不是凡人。我年轻的时候学佛,我请教李老师,我说中国古圣先贤,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、武、周公、孔子、孟子,是不是佛菩萨再来的?在中国化身的?应以圣贤人得度者,他就现圣贤身而为说法。我请教老师。老师回答我说,理上讲得通,事上没证据。说得好!他又没有暴露身分,他没有说他是什么菩萨再来的,他没讲。理上讲得通,大乘教里常讲,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,这是我们要晓得的。真的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你就会真干,断一切恶,把一切恶放下,修一切善。修一切善,别著相;不著相,你会开悟,你会见性,就是你会得定、得三昧,会开悟,会证果。著相呢?著相是人天善法,你的果报在人天,你出不了六道轮回。断恶不著断恶相,修善不著修善相,离相,离一切虚妄相,这样做就对了,这真正叫学佛。
我们再看底下这一句,「又实相无不相,非顽空与断灭」。我们还拿电视屏幕做比喻,实相是什么?实相就像电视的萤光幕,这是实相。实相无不相,无不相就是有相,对,我频道一打开,有相,不是无相,有相,虽有相,它还是实相。刚才我说得很清楚,实相跟妄相它融合在一起,是两回事,但是不能分别,你不能分别哪个是妄相,哪个是实相,不可以分别,妄相就是实相,实相就是妄相。可是实相跟妄相真的是不一样的,它在一起,永远分不开,也就是说,遍法界虚空界所有物质现象跟精神现象都是实相变现的,全是自性,真如自性在哪里?没有一法不是。我这样拈,这个是不是?是,怎么不是?样样都是,它的体就是,随便拈一法就是。见性的人跟不见性的人有什么两样?两样,不见性的人执著、分别;见性的人没有执著、没有分别。不见性的人心量很小,什么都很计较;见性的人心量跟虚空法界一样大,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,他不会计较,他不会执著。不一样!见性的人法喜充满,快乐;不见性的人烦恼重重,他生活得很苦,怎么会一样?见性的人看破,没见性的人没看破。所以实相不是顽空,顽空是什么?是讲这个虚空,什么都没有。这个萤光幕不是什么都没有,它有,频道打开它能够现相。也不是断灭,断灭是什么?是把这个相去掉,那就断灭了。能不能断灭?断灭不了,你去不了。
所以「非如龟毛兔角」,乌龟没有毛,兔子没有角,这是什么?这是一种比喻顽空、断灭,跟这个意思不一样。「一切虚无」,它不是一切虚无,它真有,但是真有,有的相决定是假相,不是真的。这就是从一体起二用,二用就现相,那是假相。二用第一个是依报,就是宇宙,遍法界虚空界,在《华严经》上我们看到的「华藏世界品」、「世界成就品」,你看看这两品所讲的,那是大乘佛法的宇宙观,比现在哲学讲得详细。现在科学家、哲学家,跟华藏世界比差远了,《华严经》讲的是重重无尽,这个科学跟哲学都还没有讲到。佛经上讲的是真的吗?真的,一点都不错。微尘里头有世界,那个世界跟我们这个宇宙是一样的,没有两样,微尘里头有;那个世界里头又有微尘,微尘里头又有世界,重重无尽,所以说其大无外,其小无内,这是真的。因为自性是圆满的,没有大小,没有先后,没有先后就是没有时间,没有大小就是没有空间,时间跟空间都不存在,这是在常寂光里面。常寂光在哪里?遍一切处,无时无处它不存在,因为它变的,它是能变,能生能变,宇宙万物是所生所变,能所是一不是二。
所以欧阳竟无先生早年说,佛法不是哲学,他说的也很有道理,为什么?哲学里头有能有所,佛法虽然讲能讲所,它能所是一不是二,能所不二,这个在哲学里头没有这个说法。所以他说,「佛法非哲学,也非宗教,而为今世所必需」。现在这个世界不能少它,它确实能帮助我们这个社会解决问题,用大乘佛法来解决现在的社会问题。因为现在社会乱了,地球灾难很多,真正用大乘佛法,用《无量寿经》、用《华严经》,来解决我们现在的问题,需要多少时间?不会超过一年,社会安定,灾难就没有了,这真的不是假的。你不相信就没有办法,不相信,中国古人一句老话说,「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」,眼前这个混乱你要承受,这个地球上所有这些灾变你也要承受,你不听老人言。谁是老人?释迦牟尼佛是老人,孔子、孟子是老人,耶稣、穆罕默德都是老人,你不听他们的话,那你就吃大亏了。
下面黄老居士引《金刚经》上一句话来说,「《金刚经》云: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」。这个如来就是自性圆明体,你能看到诸相非相,你就见性,即见如来就是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你能见到诸相非相,这一切现象是什么?刚才讲的,刹那生灭相似相续相,没有一样是真的,包括我们自己的身体,你还会有执著吗?你还会动个念头想控制、想占有吗?为什么不会起这个念头?因为它是空的,「当体即空,了不可得」。我年轻的时候,《大般若经》看了一遍,六百卷,我总结我的心得就十二个字,释迦牟尼佛二十二年所讲的是什么?跟我们讲的,「一切法,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。你真懂了,不但一切外面境界你不可能起控制占有的念头,对自己的身、对自己的心,这个念头都没有了,身心世界都是幻相、都是非相。万法皆空,告诉你,这是讲到最后,真正明心见性了,因果也是空的。
可是佛法里面讲,「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」,对谁说的?对没有见性的人讲的,只要你没有见性,你就有因有果,见了性就没有。见性是什么?你见如来了,见如来是什么?你成了如来。也就是我们在《华严》上常常讲的,什么有因果?十法界不离因果,十法界里面的佛还不离因果,为什么?他没能转识成智。他几时向上一著,转八识成四智,因果就没有了。其实我们讲因果报应,止於十法界,十法界里头佛法界,向上一著就没有了。向上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。我们要问,实报庄严土还有没有因果?有,怎么会有?无始无明习气没断,所以他有。还有四十一品无明,那个无明是无明习气,这讲清楚,四十一品无明习气。无明断了,无明不断,他出不了十法界;无明断了,十法界没有了,无明习气在,所以还有实报庄严土。习气断了之后,实报土没有了,完全回归自性,回归自性,因果没有了,那真的没有了。
所以我们晓得,万物,能生万物,能生的那个因就是一念不觉,那是因,就动了这个念头,极其微细的波动,我们没有办法发现。不但我们没有办法发现,经上给我们讲,七地菩萨都感觉不到,八地以上感觉到了,圆教八地,他发现了。八地、九地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,这五个位次知道。所以叫无始无明,无始两个字好,无始什么意思?无明也不是真的,所以你不要以为实报庄严土是真的,没这回事情。实报庄严土也不是真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佛没有说实报庄严土例外,没有这个讲法。所以连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也是虚妄的,不过它里面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也没有起心动念,这个真是厉害,他有能力给十法界一切众生感应道交。不要以为我们起个心、动个念没人知道,那你就大错特错。你看这个宇宙缘起,它的作用,那个一念动了,就是在自性里面变现出阿赖耶。阿赖耶是妄心,妄从真起,它不是真,但是它依真而起。就好像我们屏幕里面这些影像一样,屏幕没有影像,影像是依屏幕显现出来的,没有屏幕你现不出来。它是依自性现相,这是依报。正报是自己,自己跟境界同时起来,叫阿赖耶的三细相,三细相是一念完成。
业相,用我们现在科学家来讲,它是能量,能量能变成精神,也能变成物质。变成精神就是第七识,变成物质那就是相分。我们讲见相两分好懂,见分是精神,相分是物质,也就是境界相,精神是转相、见相,它真的转变了。自性里头本有的是见闻觉知,这是本有的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它有见闻觉知。阿赖耶里面就把见闻觉知变成受想行识,受想行识从哪里来?是从见闻觉知变现过来,如果你转识成智之后,受想行识没有了,就又回到见闻觉知。常寂光起不起作用?起作用,为什么?它有见闻觉知。所以常寂光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,众生求佛,它真的就起感应。这个感应,经上讲四种,我们在《华严》里面讲得很清楚,显感显应、显感冥应、冥感显应、冥感冥应,四种。真有感应,我们粗心大意,没有感受到。念念都有感应,所以佛没离开我们,十方三世佛,没离开。佛是什么?佛是自性,自性里面的德能。
贤首国师依《华严经》造的论,《还源观》这篇论文,是依《华严经》教义写的这篇文章。你看它起作用的时候,这就是无论是精神、是物质,它的作用周遍法界,那个速度之快,念头才一动就周遍法界,比光快,比电快。光跟电跟周遍法界不能比,差太远了。它怎么会没有感应?第二个告诉我们,「出生无尽」,出生是变化,变化无穷。第三个「含容空有」。我们如果晓得这个事实真相,才知道意念不但主宰我们的身、我们的相貌、我们的健康,不但主宰这个,主宰我们地球山河大地,它主宰了遍法界虚空界,主宰了星系在空中运行的轨道,规律。宇宙是谁创造的?念头创造的,这个念头多厉害。念头稍微不正,那你就是多灾多病、多忧愁多顾虑,你的生活很辛苦。念头要是回归正道,正常的人天生活,那真的是幸福圆满,人天道。可是可别留恋人天道,留恋人天道,免不了要造罪业。造罪业,一个变化又变成饿鬼、地狱,统统都是你念头变的,没有一样东西是外来的。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。
黄老说,《金刚经》上这四句话,「意谓即相离相,离尽虚妄之相」。这句话怎么说法,离尽虚妄之相,虚妄之相的根就是阿赖耶的三细六粗,三细六粗舍掉,那你真的把虚妄之相统统放下了。统统放下,不再去分别,不再去执著,甚至於不再起心动念,「即见实相」,你就见到自性清净圆明体。你记住,我们眼看、耳听,六根接触外面境界,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你就见到自性清净圆明体,「故云即见如来」。恭喜你,你究竟圆满成就,你成就法身如来。「此指法身如来也。法身如来离一切相,故云实相无相」。无相就是体性,像我们举的比喻,屏幕,屏幕是实相,确实没有一切相。一切幻相在它那里显现,它丝毫不沾染,它丝毫没有妨碍;换句话说,与它根本就不相干。这个意思要懂,我们成佛了,我成佛了,还有许多人没有成佛,我这个镜面是干净了,那些人没有成佛在我这里显相,染不染我这个屏幕?不染。我虽然成佛,那些没成佛的跟我一丝毫都不染,一样生活在一起,快快乐乐。他们在造业,佛菩萨呢?佛菩萨帮助他觉悟,帮助他回头,跟自己一样。所以学佛,不发菩提心,不发度众生的心,成不了!为什么你不发?不发,你没有放下,没有把自己放下,那怎么行?你还有我,你还有执著,你还有成见,你是道地的凡夫。所以障碍从哪里来的?自己来的,除自己之外,什么障碍也没有。你一念觉悟,障碍就没有了,迷的时候障碍重重。
「但非无法身,故云实相无不相」,无不相就是实相的作用。他要到人间来度这些众生,要不要现相?要现,要现就是无不相,释迦牟尼佛现相,他不现相就不能讲经说法,不能帮助我们。他虽现相,他现相他是个觉悟的相,他不是个迷惑的相。迷惑的相造业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统统在造业,造什么业?轮回心造轮回业。造善业生三善道,造恶业生三恶道,决定出不了六道轮回。他来示现的时候,他不造善也不造恶,我们给它定个名字叫净业,清净叫净业。所以他示现的这个相,天天起的作用,跟六道没关系,不但跟六道没关系,跟十法界也没关系。如果他的无始无明没断尽,他还住实报庄严土;无始无明习气断尽,他住常寂光土。没有关系!万法是一体,这个要知道。为什么会跟一切众生感应道交?佛度有缘人,广义的来讲,一切众生跟佛是一体,哪一个众生跟佛没有缘?统统有缘,一体!怎么会没有缘?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自性变现的,它怎么会跟自性没有缘?哪有这个道理!
佛度有缘人,那是什么?缘成熟的,是讲这个。缘不成熟,佛来度他,他不听,他不愿意接受,那个叫无缘,不是真的无缘。所以我们听这句话的时候要会听,不能泄气。听了他能信,他能懂,他真干,这个缘成熟了。这样的人这一生肯定得度,就是佛菩萨帮助他、教给他、引导他,他一定能够出离三界,就是脱离六道轮回,这是什么?根熟的众生。遇到净土法门,他这一生真的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也是圆满得度。次一等的,次一等听了是好也听懂,这个世间五欲六尘放不下,还贪恋这个,他断恶修善,来生得人天福报,他也相信佛法,这是缘没成熟。佛菩萨对这些人帮助他提升,所以遇到佛菩萨都是有好处,决定没有坏处。烦恼习气重的,障缘深的,佛菩萨在阿赖耶识里头给他种种子,见色闻声,见到佛的形像,听到佛说法的音声,一历耳根永为道种,阿赖耶里面种种子。这个机会也不多,全世界多少人一生没有这个缘,没有见到佛像,没有听到一个佛的音声,很多很多。佛没有舍离众生,众生不愿意,迷在五欲六尘里面,迷得太深,回不了头,遇到这些因缘他回避。我们就晓得,他在这个六道里还有苦受,还有很多很多的苦他要受。受尽了苦,苦尽甘来,受尽苦他才会回头,他才有求超度这个念头。
下面这句话说得很好,「生灭之法,全属虚妄,但生灭之中,有个不生不灭的」。这个要知道,生灭当中有不生灭的,不生灭的是什么?是自性。自性是什么样子,它有个样子?有,见闻觉知。释迦牟尼佛在楞严会上对波斯匿王讲:你这个肉身是生灭的,这个肉身里头有个不生灭的,不生不灭的那是真正的自己。他说在哪里?佛就讲:见性。诸位要知道,眼识有生灭,见性没生灭。佛问他:你几岁的时候第一次看恒河水?他想了,三岁,母亲带他在恒河旁边走,知道那条河叫恒河,他见到恒河水。然后再问他:你十岁的时候,你感觉得你的身体是不是比三岁的时候衰老?是的。二十岁的时候?二十岁比十岁又衰老。会衰老就是生灭的。你今年多大年岁?六十二岁,波斯匿王跟释迦牟尼佛同年,六十二岁。他说:你六十二岁那个见,见恒河的那个见,你见有没有变?他说见没变。没变是真的,身体会变,一年比一年衰老,那是假的,那是生灭。所以生灭身当中有不生不灭的性,见性不生不灭,闻性不生不灭。老的时候眼花了,那是什么?那是工具上成了问题,不是见性的问题,你戴个眼镜又正常了,所以那个是生灭,证明见性是不生不灭,闻性是不生不灭。眼识是什么?你看了之后分别、执著,那是背后第六意识、第七识在操纵,第六意识在分别,第七识在执著,它在那里操纵你。可是讲见闻觉知,那个与六、七识不相干。所以我们生灭当中有个不生灭,不生不灭,不生不灭叫法身、叫法性。所以要珍惜,借这个假身就把真的东西修出来,借假修真。假是身,六根的根身,真是什么?真是真性。
交光大师讲《楞严经》,他有个注解叫《正脉》,写得很好。因为在这之前,交光大师是明朝人,跟莲池大师同时代,在这之前解释《楞严经》多半都用天台家的三止三观,来解释《楞严经》里面的奢摩他、三摩、禅那。交光大师提出他的新的看法,他说《楞严经》里面的舍识用根跟天台不一样,为什么?天台没有离心意识,《楞严经》上是讲舍识用根,所以跟天台家的讲法思想上不相同,所以他重新做个注解叫《正脉》。你们在序文上看得到。他有一段因缘,他的寿命到了,阿弥陀佛来接引他,他跟阿弥陀佛请假,他说《楞严经》注解得不圆满,他要给它做个新注,向阿弥陀佛告假,等我把注解注完之后再到极乐世界去。阿弥陀佛同意了,就走了。他不会说假话的,序文里有这么一段故事。所以《楞严》是舍识用根,教我们修行怎么样?你看不要用眼识看,用见性看;听不要用耳识去听,用闻性去闻,像观世音菩萨一样,反闻闻自性,性成无上道。说得是不错,可是不容易!舍识用根可不容易。
舍识用根的意思是什么?就是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著,那你所用的全是见闻觉知,六根的根性,不是六识了。这些道理我们都明白,叫解悟,我们没做到,没做到是没放下;放下了,那就是真的,那叫证悟。明白,而没有做到,解悟。这个解悟也是经教薰习的遍数多了,长时薰习,慢慢就明白,明白叫看破,知道事实真相是这样的。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佛在楞严会上就是教我们,你尽量去用六根的根性,不要用六识。我再说一遍,识是什么?识是执著,末那是执著,意识是分别,第六意识是分别,阿赖耶是落印象。前面的五识,那是受阿赖耶三细相的影响,它跟它们走了,所以眼耳鼻舌身就造业,前五识造业了。如果跟著自性走,跟著见闻觉知走,前五识叫成所作智,成就如来度化一切众生,变成度众生的工具,无量功德。舍识,实在讲,舍第六意识,就是不要分别;舍第七识,不执著;舍阿赖耶识,不落痕迹,那是什么境界?《无量寿经》上的清净平等觉。不执著,心就清净;不分别,心就平等;不迷惑,就开悟了。交光大师注得好,所以《楞严经》,交光之前都叫旧注;交光之后,很多人学他的,它叫新注。旧注也很难得,为什么?一般人学习比较容易。新注是注得好,可是初学的人不容易达到。这就提醒我们,生灭这个色身里头,真的有不生不灭的在,不生不灭的这个性,除见闻觉知之外,没有办法显示出来。讲见闻觉知也得大乘法有点基础,没有基础,很难讲得清楚,很不容易体会。
「诸生灭法是差别相,但差别之中,有个无差别的。不生不灭,无有差别,即是平等相」。这一句也不好懂。差别是什么?差别是相,我们就说一个普通的讲法,刹那生灭的相似相续相,这是差别。无差别,无差别是性。我们用电视屏幕就容易理解,屏幕里面的音声色相,刹那生灭,有差别;可是屏幕没有差别,屏幕是平等相,差别与无差别不二。「故云实相乃平等一相也」。这一念有形、有识,都不可得,这叫平等一相。精神的现象、物质的现象都是一念起的,这个一念,诸位要知道,弥勒菩萨所讲的一念。一秒钟当中有多少个一念?如果弹指我们算五次来讲,弹得快的五次,一千六百兆,一千六百兆的念头,它怎么不平等?当然是平等,这是幻相,它不是真的。
我们再翻开来看第十八页,还是说这个问题。「实相义深」,这意思太深了。「若明实相,即为悟大乘理」。理是什么?理是经之体,也就是这个经依什么说出来的,它有个道理,这个道理是大乘理。下面老居士用比喻来说明,「兹以喻明:譬如以金制作塔、像、瓶、碗、钏、环」,这个我们都懂,这是器具,黄金制作的,「各显差别之相」,它有塔的相,这个相可以是佛像,可以是人像,可以是玩具的像,这是什么?器。用金跟器来做比喻,它有各别不一样的相。「倘将众器,重入冶炉,复化为金,原有诸相尽皆消灭,但各器本体之金仍旧如是」。统统把它熔化出来,那就是金。「可见各器差别之相,有生有灭,皆属虚妄;但各器本体之金,平等一相,不生不灭,不增不减」。这个比喻好懂。古大德用一句话来说,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,把金比喻作自性清净圆明体,这是自性;把遍法界虚空界里面的精神现象、物质现象比喻作器,都是这个体变现出来的。体能生能现,阿赖耶识能变。为什么一真法界里面的东西不变,永恒不变?我们就明白了,阿赖耶能变,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所变。实报庄严土里没有阿赖耶,已经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,所以它只有能生能现,没有所变,没有能变的,所以在那个世界是永恒不变。那个世界的人是化生的,容貌永远不变,身体永恒不变,真的我们一般讲「菩萨菩萨,年年十八」,他不老!他永远不会老,为什么?他没有阿赖耶识。我们这里会变,就是因为阿赖耶识,阿赖耶识是能变,所以我们这个生老病死是它所变的。它本身又有生灭,所以它变的东西统统都有生灭。所以一真法界里面,我们都是讲实报庄严土,那里头没有生灭,就是他不用阿赖耶。由此可知,四圣法界有没有变?你们想想看,阿罗汉、辟支佛、菩萨、佛,十法界里面的佛,都有变,他用阿赖耶,不过他变的速度慢一点,不像我们这么快,变得很快,他变得慢一点就是。所以道理在此地。
极乐世界的花永远不会谢,永远不会枯,气候没有太冷太热,没有这个现象。为什么?那个世界里面的人都不用阿赖耶了,带业往生去的人也不用了,这个很奇怪。带业往生的人为什么不用?阿弥陀佛本愿加持他的,你看四十八愿里面讲得很清楚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,在哪一愿讲的?在十九愿,就是发菩提心那一愿里讲的,都作阿惟越致菩萨。阿惟越致是什么?七地以上,虽然是带业往生,烦恼习气真的一品也没断,可是在极乐世界的享受,那个待遇,是七地菩萨的待遇。你不是七地菩萨,到那里享受七地菩萨的待遇,这谁给你的?阿弥陀佛给你的,沾阿弥陀佛的光,托阿弥陀佛的福报,这不是自己的。这种殊胜,十方诸佛世界里头没有,只有极乐世界有这种特殊的待遇。佛没有说,皆作阿惟越致菩萨是凡圣同居土除外,他没有说这个话。既然没有说这个话,那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有这个待遇。诸位真的把这个事情搞清楚、搞明白,你还能不求生净土吗?你还会去搞别的吗?搞别的,累死了,你一生未必成就。你死心塌地念这一句阿弥陀佛,三年、二年就成功,就取得,还搞什么?你真的是万缘放下。他为什么放不下?没搞清楚。所以搞清楚之后,我常常劝人,我也不是劝哪一个,哪一个人未必会接受,我是劝大家,我们就多想想,学莲池大师。莲池大师说,他觉悟了,他搞清楚了,「三藏十二部,让给别人悟」,你们哪个喜欢,哪个去搞去,我不搞了;「八万四千行,饶与别人行」,我一部《弥陀经》,一句阿弥陀佛,定了。莲池大师,再也不搞了,这是给后人做很好的榜样。净土五经都行,五经都受持也可以,五经当中受持一样也行,你看这个法门多方便,多不可思议。
对这个法门,把里头的性相、理事、因果讲得最透彻的、最明白的,就是《无量寿经》。《无量寿经》确实五种原译本遍读真的是有困难,所以宋朝王龙舒居士首先会集,这就是说古人早就想到有会集的必要,这个到后面会有一段专门来说明。然后我们才真正认识,夏老居士这个会集本不可思议,会得真的是圆满,没有用自己的意思,连经题都是会集的。宋译的是《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》,你看把经字去掉,用「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」;汉译的叫《清净平等觉经》,现成的,两个经题合成一个,《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》,真是天衣无缝,没有加一个字。王龙舒会集的本子,他用的题目叫《大阿弥陀经》,这不是经上有的。他这经题是原文,这个我们不能不佩服他,这题目太好了,把极乐世界的因果显示出来。大乘是智慧,无量寿是德,庄严是相好,你看果报,就是世尊在《华严经》上讲的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你看不就是这题目吗?大乘是智慧,无量寿是德,庄严是相,果!果德。这果怎么修法?清净平等觉,这是因,你修清净平等觉,你就证大乘无量寿庄严。你看这个题多圆满。
他这个比喻,我们念念就行。可见各器差别之相,有生有灭,皆属虚妄,但各器本体之金,平等一相,不生不灭。「以上以金喻真实平等之实相,以金器喻种种差别相」,十法界依正差别。「由上喻可明,若看破诸金器(塔、像、瓶、碗、钏、环等)虚妄差别之相,即见诸器中平等真实之金」。你就看到金了,你别去著相,你把黄金拿来,随便拿哪个都是。叫你把黄金拿来,你看到的这个是塔,那个是像,那是瓶,你说没有金,黄金没有,没有黄金,你著了相。古人用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,用这个比喻。「以喻离一切法虚妄之相」,你就见到实相,你就见到真性。性相永远不能离开,但是相,你六根接触得到,你看得到它,你摸得到它;性,性是六根接触不到,你看不见,它不是物质,它也不是精神。不是物质,就是眼耳鼻舌身接触不到;不是精神,你去想像想不到,因为你受想行识都达不到。如果把受想行识放下,放下之后,受想行识的体就是见闻觉知,那就见到了,见闻觉知就是真性。
《楞严经》里面交光大师讲舍识用根,就是用六根的根性,根性是见闻觉知,不是受想行识。也就是受想行识是妄心,见闻觉知是真性。迷了的时候,见闻觉知就变成受想行识;觉悟的时候,能把受想行识放下,让见闻觉知现前,那叫转识成智。换句话说,见色闻声不要执著,你就不用末那;不要分别,不用意识;不要起心动念,不用阿赖耶识。禅宗里面参禅,什么叫参?离心意识叫参。心意识,知道了吧!阿赖耶是起心动念,末那是执著,意识是分别。不分别、不执著、不起心、不动念,就是离心意识,离心意识叫参。所以研究教,不用心意识叫参究,用心意识叫研究,研究跟参究不一样,参究会见性,研究不能见性。用研究,佛法就变成哲学,变成佛学;离心意识,那就是学佛,真能成佛。用心意识不能成佛,这个一定要知道。用心意识,实在讲不能超越六道轮回,因为六道轮回是心意识变现出来的。
下面说,「离虚妄差别之相,故云无相」。就是我刚才讲的意思,我们六根对外面六尘境界,统统是虚妄的,我们自己这个六根是虚妄的,六识是虚妄的,外面境界也是虚妄的。只要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当下就是!这就是无相,当下就是,并没有把相去掉,当下就是无相。所以相、无相,这个意思要搞清楚、搞明白。「於虚妄差别诸相之中,有真实平等之本体,故云无不相。当相离相,相而无相,乃显实相」。这几句话说得好,这十二个字非常之好,当下就是,一多不二。我们就在日常生活当中,在工作里面,在处事待人接物,要认真,要把它做得圆圆满满,尽心尽力去做,这是当相。做好了,心里面干干净净、一尘不染,这是离相。所以当相跟离相是同时,不是分成两截,这真管用。日常生活当中,你会生活得非常真正幸福美满,自在!工作亦如是,待人接物亦如是,你会得到一切人的欢喜。所以大乘教里面讲,「菩萨所在之处,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」,他怎么会叫一切众生生欢喜心?他当相离相,离即同时,谁不欢喜!首先你自己欢喜,你欢喜了,别人看到你也欢喜。
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,「但实相离言说,正如南岳怀让云:说似一物即不中」。这句话在《坛经》里头。怀让法师在六祖惠能大师会中开悟的,明心见性。他见性的时候,六祖等於出题目考他,你见性,性是什么样子?他回答就是这句话,「说似一物即不中」,说不出来。六祖点头,给他印可,他说「汝如是,我亦如是」,给他印证,真开悟,不是假开悟。「故实非任何世间譬喻所能深明」。比喻只能比喻个彷佛,绝对没有办法比喻到真实,一点办法都没有。所以现在科技发达,我们用电视里面的屏幕跟影像这个比喻,比从前比喻要贴切多了,要好懂多了,以前真难。所以没有科学这种东西的时候,我们对古大德,他不要说是证悟,他能够解悟,我们都佩服得五体投地。我们今天借重很多这些科学的东西,我们看到见闻觉知,能在这个里面体会到,才能把它说清楚,讲得清楚。虽然说清楚、讲清楚,只是贴近,还是隔一层。那一层,那一层必须你自己悟,任何人帮不上忙。佛来给你说也没有办法,佛来给你说也只能说到这个样子。
说到这个样子就可以了,你真正要想契入境界、证悟,不是告诉你放下就是吗?果真能够生活当中,你每天吃饭,不要再计较这个菜、那个菜,不要再计较味道;穿衣服,什么都可以,暖了就可以,不要再去挑剔。这是什么?你的习气,烦恼习气。这是什么?执著,一定要怎样,一定要怎样可就麻烦了。要学大乘菩萨自在随缘,任何拘束都没有,什么都好,没有一样不好。人做好事,好;人做坏事,也好。人享福,很好;人在地狱受罪,也好。地狱受罪是什么?消业障!他有那么多业障,一定要到那里消,消掉不就好了吗?怎么不是好事!然后才晓得,十法界原来是平等的。你做了些好事,到天堂里面去享福,那是什么?消那个福报,你做那么多好事,要去消;你做了些恶事,到地狱去消,你看消福报、消业障。统统消掉,不就见性了吗?所贵的就是放下,没有别的。所以我一生,我尊重老师,头一天跟老师见面的时候,他就教我看破放下。我才知道修行人从初发心到如来地,修什么?就是看破放下。放下帮助看破,看破又帮助放下,这两个方法相辅相成,从初发心到如来地。等觉菩萨再把最后一品生相无明习气放下,就圆满了,还得放下。只有放下,才能向上提升;只有明了,你才肯真放下。你不明了,所以你放不下,明了就放下了。
我们今天所贵的,把极乐世界搞清楚,明了,把这个世界搞清楚,两个一比较,把娑婆世界放下,我就到极乐世界去了,这个重要。你真的想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这是说得容易,做得不容易,真难。这是什么原因?业障烦恼习气太重了,无量劫来累积的这些东西,哪有那么容易说放下就放下?我们今天把这个身心世界放下,那是一点点,这是烦恼习气里很小的一部分,只要把这个肯放下就能往生。所以到极乐世界,一定要深信不疑,佛没有一句假话。我们现在这个世间人,话不能听,假话太多,骗人的话太多了。佛菩萨没有一句话是骗人的,这个要深信不疑。一定要相信到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,这个话是难信之法。所以这个经叫难信,这本经,难信之法。哪有见思烦恼一品没断,到极乐世界能享受七地菩萨的待遇,阿惟越致是七地,七地菩萨的待遇,阿弥陀佛给的,不是自己有的,阿弥陀佛给的。
后面它这小结有一句话,「故云:凡有言说,皆无实义」。因为言说也是相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言说也是虚妄,种种表法还是虚妄,这个要知道。言说要不要?要,对没开悟的人要,对开悟的人不用,不需要用言说了。所以对六道众生要用言语、要用表法;到四圣法界,用言语就少了,还是要用,表法就比较多;到实报庄严土里面,都不需要用了。不需要用,因为自己没有圆证自性,你看经上给我们说的,肯定不是假的,极乐世界的人,每天听佛说法,同时他能够分身,能分无量无边身,到十方诸佛国土里面去供养佛,供养佛是修福,听佛说法是智慧,福慧双修,永远没有停止。他那个身完全是化身,来去自由。在那个境界里面,我们知道,没有空间,就是没有距离,念头一想,境界就现前,就在眼前,就在当下,真的没有来去。
经中有讲「十万亿佛国土」,那是方便说,那是随顺俗谛说的。我们想像当中,难,真难,可是在他那个境界里太容易了。有身体,身体不像我们现在这种色相,他们的身体,色身,他也有色身,佛经里讲了一种叫无表色。什么叫无表色?譬如我们想像,我们想章嘉大师,我一想,章嘉大师当年那个形像就在,我很清楚,你们看不到,这个色就是无表色。我们作梦,梦中境界也很清楚,那色相鲜明。可是我正在作梦,旁边的人说他看不到,真有色相,他看不到。可是有天眼的人能看到,那就说明这色不是假的,有天眼、有定功的人能看到。我们的心不清净,妄念太多,所以看不到。起个念头,它就有相,相由心生,起念就有相。想一个山,就有山的相;想个树,就有树的相;想个花,就有花的相。想什么,那相都现前,它怎么会没有相?相从心想生,真的是千变万化。《还源观》里面讲「出生无尽」,千变万化。我当时读这一句,不好懂,我就想,怎么会有这种现象?我想到小时候玩万花筒,万花筒不是很简单吗?真千变万化,出生无尽。三片玻璃,里面剪一点碎纸片,不同颜色的,你永远去转,转一个星期,也不会有两个同样的相出来。佛经上,我们自性,自性是不动的,阿赖耶是动的,所以阿赖耶就像万花筒一样,出生无尽,变化无穷,但是全是假的,没有一样是真的。
所以确实皆无实义。这是说明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现象,物质现象也好,精神现象也好,你可别当真,你可别迷在里头。换句话说,你可不能动个念头想控制它、想占有它,这错了。只要起这个念头,你老人家就堕在轮回里面,你就出不去了。所以觉悟的人,他所有一切东西,你问他要,好,拿去。真的他念头都没有,他没有分别执著,我用你用是一样。钱丢掉了,给那个捡到的人用,不是跟我用是一样的事情,有什么两样?你说活得多快乐!快乐从这里来的。你为什么苦?样样都想占有,样样都想控制,那你就苦不堪言,你错了,你迷了。所以说皆无实义这个意思好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