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量寿经菁华 (第二集) 2009/12/20 华严讲堂 档名:02-038-0002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,这边的序例是五十七,我们将经文念一遍:
【阿逸多。当知疑惑於诸菩萨为大损害。为失大利。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。】
到这里是一段。这几句话是释迦牟尼佛对弥勒菩萨讲的,『阿逸多』就是弥勒菩萨。在无量寿法会里面有两位当机者,前半部的当机是阿难尊者,后半部的当机是弥勒菩萨,这个意义非常的深远,阿难是传承佛教的人,而弥勒菩萨是下面一尊佛。现在这个社会非常混乱,我们曾经听到传言,说弥勒菩萨已经下凡,已经到我们世间来了,这是决定不能够相信的。而实在讲,诸佛菩萨慈悲心切,众生在遇到灾难的时候,哪有不感应的道理?可是我们晓得,我们凡夫有感,佛菩萨就有应。在《华严经》上我们看到,初住以上确实无明破了,也就是说六根缘六尘境界,真正把起心动念放下了,那就叫破无明,无明就是起心动念。起心动念尚且没有,怎么会有分别执著?分别从哪里来的?从起心动念来的。执著从哪里来的?执著从分别来的。无明从哪里来的?无明没有来处,无明没有原因。不能再找无明从哪来的,无明从哪来的叫无明上又加上无明,那就麻烦大了。第一个没有因,第二个是以第一个为它的因,是这么生起的。所以无明叫无始,没有开始,没有开始当然它也就没有终结,无始无终。这个意思很深,这是事实真相,佛法里头最难的问题就是这个问题,这在佛教里是叫大问。为什么会有无始无明?无始无明几时起来的?我们这个念头全是妄念,妄念只要停了,无始无明就没有了。我们在大乘法里面学了多少年,渐渐的才明白这个道理,确确实实不能说有开始。
在楞严会上有这么一段记载,释迦牟尼佛给大家说这桩事情,举「演若达多迷头认影」来做例子,举这个例子,说什么?说无始无明的兴起这个现象。经上这个例子,实在与我们年轻时候在学校读书,我们在学校里,那时候念初中,初中就有军训这门课程,因为跟日本人打仗,所以学生就有军训这一课。在军训里面常常举行紧急集合,紧急集合限定三分钟,起床,服装整齐到操场集合,就会有发生这种事情,跟演若达多那个情况很相似。衣服穿好了,帽子戴整齐,大家都往外面跑,跑到操场集合,突然有个人来问:「你有没有看到我的帽子?」非常慌张,帽子找不到。人家一指,你帽子不是戴在头上吗?戴在头上他忘记了,到处找帽子找不到,结果帽子戴在头上,跟这种情形非常相似。所以在惊慌之中他迷了,这是第一个,第一念迷,没有原因。
弥勒菩萨是底下一尊佛,什么时候到这个世间来成佛?《弥勒下生经》里面,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得很清楚,这个年代其实我们可以计算得出来。弥勒菩萨现在在兜率内院,兜率天。佛给我们说,兜率天跟我们有很大的时差,兜率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,一年也是三百六十日。诸位要晓得,它的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,那个地方人的寿命多长?人的寿命一般都是四千岁。你看四千岁,都是算三百六十天这个算法的,一天是四百年,大概是五十六亿七千万,才会到这个世间来,哪有现在就来的道理?现在他也来,决定不用示现成佛的身分来,那就是楞严会上所讲的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。我们求弥勒菩萨,弥勒菩萨以菩萨身分来,真的,这是等觉菩萨,菩萨身分来。我们所见到的不一定是什么样的形相,在中国历史上记载,一个是傅大士,是在家居士,弥勒菩萨来的,另外一个是布袋和尚,诸位晓得,中国佛教造弥勒菩萨像,都是造布袋和尚相。布袋和尚出现在宋朝,跟岳飞同一个时代,出现在浙江奉化,所以奉化有他的道场。他真正的姓名没有人知道,生死没有记载,在《高僧传》里有他的传记,《神僧传》里头有他,他确实显示一些神通。怎么知道他是弥勒菩萨?他是自己向大家宣布的,临走的时候跟大家宣布,他是弥勒菩萨,说完就走了,真的就往生了,这是真的;如果说了不走,那是假的,那就是招摇撞骗。我们佛门就是身分暴露立刻就走,确实有不少佛菩萨身分暴露了就走,像永明延寿,这是阿弥陀佛再来的,说了就走的,被人发现他就走了,就不住世。
他是未来的一尊佛,释迦牟尼佛在经上付嘱菩萨将来成佛肯定讲这部经,《无量寿经》,肯定是以这个法门做为教化众生的第一法门。这是什么?娑婆世界众生与这个法门相应,这个法门最容易接受,也容易成就。所以,中国净土宗第二代的祖师善导大师,善导大师也是阿弥陀佛化身再来的,那么善导的话就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。他曾经说过,「诸佛所以兴出世」,这是讲一切诸佛以示现佛的身到这个世间来,以佛身示现的,「唯说弥陀本愿海」,他说过这么两句话;换句话说,讲《无量寿经》,传净土法门,这是主要的,其他的是随顺众生说的。众生有不同的根性,特殊的情形,不同的根性,给他说与他相应的法门。这是什么?过去生中他生生世世曾经学过,所以再以这个法门教他,他很容易接受,他也很容易学习。能不能成就那是另外一桩事情,肯定帮助他提升,成就是实在不容易。如果是转到净土来的,那就没有一个不成就,这是净土法门无比的殊胜。不但是释迦牟尼佛在宣扬,我们在净土经,《弥陀经》上看到,十方佛赞叹,罗什大师翻译的《弥陀经》是六方佛,玄奘大师翻译的是十方佛。玄奘大师译的是直译,依照经文直接翻的,罗什大师翻的是意译,没有依照梵文,依照梵文的意思写出来的。我们在《无量寿经》上也看到十方佛,一切诸佛没有一个不赞叹,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。
下面这几句话,『当知疑惑於诸菩萨为大损害,为失大利』,这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不但是对菩萨,对我们初学也如此。如果我们把佛教看作宗教,把宗教看作迷信,你能不能得到宗教经典里面的利益?可以说肯定得不到。为什么?心态不一样,你带著怀疑,打了多少个问号,你怎么能够接受它?这对圣贤教诲来说,我们损失就大了。特别是在我们这个时代,古圣先贤的教诲、诸佛菩萨的教诲,纵然我们给他讲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他都没法子接受,这是我们最近这十几年遇到的事情。这些年来,我们也遇到特殊的缘分,接受澳洲大学的邀请,参加不少次国际的和平会议。多半是联合国主导的,核心的问题就是化解冲突,他们不叫化解,叫消弭冲突,促进社会安定、世界和平。我参与的时候,每次报告我都说化解冲突,中国人用化解。就像中医跟西医治疗病症就不一样,西医是消毒,那个毒要把它消灭掉,中医不是的,中医是解毒,把它化解。用心不一样,效果就不相同,你看到东方人的仁慈,东方人的爱心。
我们将中国这些老祖宗几千年化解冲突的经验、智慧、方法、效果,我们在联合国提出报告。与会的这些同仁们听了欢喜,也很赞叹,下台之后我们在一起吃饭,在一起聊天,就有人提出问题来问我,他说:法师,你说得很好,这是理想,这个东西做不到,不能落实。这是什么?疑惑、怀疑。如果对古圣先贤中国五千年这种经验怀疑的话,那他就绝对不会用老祖宗教诲来处理现在社会问题,这个损失就太大了。所以我们在讲台上,就常常引用英国汤恩比博士的话,这是外国人,他们相信,这是近代一个历史哲学家,他说的,「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,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」,这他说的,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说的。可是还是不容易让人相信,最后我觉得这是真正的危机,其他的危机还是其次,对古圣先贤的信心危机这才是真的危机。怎样叫他相信?他们相信科学,科学什么?拿证据来。我们为了这桩事情,才想起我们要做实验,找一个小村小镇做实验,看看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能不能产生效果。安徽庐江汤池小镇,缘起就是从这儿来的。
我们非常感谢诸位老师,感谢你们辛勤的付出,没有想到那么快就做出成绩。原先我跟杨老师谈,预想的应该是二年到三年才能看得出成绩,没有想到不到四个月,成绩卓著。我们听说了,感到非常惊讶,就联想到老祖宗讲的人性本善,《三字经》上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这证明!同时深深觉察到,人民怎么是这么好教的,你们一教,他良心就发现了,他就回头了。我们看到了、听到了,我就想到我们如何介绍给联合国。我相信这桩事情是祖宗之德,三宝加持,二00六年的五月联合国来找我,通知我办一个活动,邀请我做主办单位,这要不是祖宗加持,我相信是不可能的事情。消息传来了,我也怀疑,联合国找对象是找会员国,它怎么会找到我们净宗学院,没这个道理。所以我们就派了三个人到巴黎去打听,到那里去一打听,真有这么回事情,联合国是要搞这个活动,他找谁?找泰国。我就明白了,泰国是佛教国家,佛教是泰国的国教,找他就对了。泰国大使向联合国推荐,邀请我做主办单位,所以那一次主办单位有五个单位,第一个是联合国,第二个是泰国,泰国邀请我,我把我们摆在最后,把别人都排在前面,让大家生欢喜心。我们把这桩事情做好。
我说我参加这次活动只有两句话,告诉大家,告诉联合国这些朋友,第一个,宗教是可以团结的,第二个,人民是可以教得好的,我就这两句话,办这次活动。我们向联合国要求,给我们八个小时的时间,我们把庐江的经验做出详细报告。这个要求也谈了三次,因为联合国以前没有这个例子,他们做报告最长的时间不能超过两个小时。我们要求说没有八个小时我们讲不清楚,我们的经验非常丰富,最后谈到给我们四个小时。我们请蔡老师去报告,另外我们又找了两位老师,一个老师两个小时,总共我们三个人凑起来也八个小时报告。另外向联合国要求一个展览厅,我们做三天用图片、文字展出。请宗教到联合国大会堂里面去做世界和平祈祷,这个事情比我们中心报告还困难,我们提出,他不肯接受,他们认为宗教在一起一定是吵吵闹闹的,所以不接受。我记得我跟他谈了四次,最后这一次他不同意的时候,我就说我退出,我不参与你这次活动。你们口里面说的和平,实际上是假的,不是真的,因为世界和平决定要靠宗教团结才能达到。我说明我要退出,他们著急了,也就很认真、很严肃的做了一个决定,同意我邀请新加坡九大宗教参加。但是他有条件,附带两个条件,第一个,这些宗教人士上台做和平祈祷,时间不要超过五分钟,第二个条件,秘书长最好不在场,他还没有进场。我同意了。因为我们全程录像,我们在卫星上可以能够播出去,播出这个镜头。所以大会头一天,这些九大宗教上台的时候,他们一上台,秘书长跟著就进来,进来坐在我的旁边。我就看他的神情,他没有什么表情,结果看到宗教手牵手做出祈祷的时候,他的表情就很满意。我们一看这种情形之下就放开了,让团体祈祷之后,每个宗教代表讲五分钟至十分钟,这才成功。这个活动让联合国是大开眼界,他从来没想到的。所以我们会后,教科文组织就成立宗教办公室,对於宗教他就有一个很正确、客观的看法,不再执著。
所以疑惑,问题非常严重,我们自己在这一生,无论是学习佛法或者学习世间这些圣贤典籍,你能够领悟多少,与你的信心成正比例。你要是用疑惑去研究,你顶多是得一点文字上的皮毛,一点常识而已,其他里头真正的义理你是没有法子体会到的。世出世间法都讲诚信,印光大师给我们讲得好,他教我们一个原则,他说: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你就得十分利益。佛法如是,世法亦如是。所以我们对人、对事、对物,要用诚信的心、诚敬的心,我们才能真正得到圆满的智慧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像我们在年轻的时候,由於疑惑,对圣贤典籍不再碰,古圣先贤这是古老东西,过去了,现在是科学发达,人已经到太空了,哪里还谈这个东西!这是个很大的误区,我们没办法排除,对於宗教那就更不用说了。我总算是很幸运,到二十六岁才遇到方老师,如果不遇到方老师,一生都不会碰这个东西,不会碰宗教,也不会碰古圣先贤的东西。小时候念了一点早就丢掉了,跟一般大众的见识是一样的,这过了时代。方老师是我们心目当中非常景仰的一位大德,我跟他学哲学,他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,最后一个单元讲到佛经哲学。我怀疑,我说佛教是宗教、是迷信,而且被人家看作低级宗教。低级宗教就是多神教、泛神教,跟基督教、天主教不能比,人家是高级宗教,只有一个真神,佛教里头神太多了,它怎么会有哲学?老师告诉我,他说「你年轻,你不懂,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」,他这样介绍给我,他不讲神也不讲佛,他说他是哲学家。他说「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」,这是他的原话,以后我讲我不是这样讲,我是讲高等哲学,我都没有讲最高峰;说「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,我对老师相信,老师所说的一定是不会错误的。
可是我还不放心,我问老师,我说:老师,佛学你从哪里学来的?找根源,你从哪里学来的?老师告诉我,抗战期间他在中央大学教书,那时中央大学在重庆。有一段时期他生病,别人建议他到峨嵋山去养病,峨嵋山那个地方环境好,在抗战期间交通很不方便,资讯完全没有,连电话都没有,报纸杂志更不必说了。他到峨嵋山养病那段期间,什么东西都看不到,只有佛经,所以他就天天看佛经,愈看愈有味道。从峨嵋山读佛经,以后影响他一辈子,可以说,他告诉我,他没有一天离开佛经。真的让我们佩服,佛经里面许多重要的经文,一段他能背得出来,我们在佛门里这些法师、居士大德当中没有人能跟他比。这是得力於他的汉学底子好,他是桐城派,这诸位都晓得的,方苞的第十六代,家学渊源深厚,有这么好的底子。晚年,所以说我认识他那个时候就开始了,他在台湾大学哲学系里面教书,全教佛学。讲大单元,一个单元可能讲一、二年,讲大乘佛学、魏晋佛学、隋唐佛学,讲这三个大单元。以后退休之后,辅仁大学是教会私立学校,请他到博士班去讲华严哲学,晚年全讲佛学课程。把我错误观念转变过来,这是他老人家帮助我的,我要不遇到他老人家没法子,我年轻的时候喜欢跟人家辩论,强词夺理,一般人很难辩倒我的,不容易。这样回过头来听他老人家的话,他告诉我一句话,这很重要,他说:佛经哲学,你在一般寺庙可能找不到。我说:在哪里?「在经典里面」,告诉我一定要从佛经经典下手。而且当时介绍我佛经典里面性相两宗,其他的暂时你不必看,先看法性宗跟唯识法相宗,教我从这个地方入门。我跟方老师二十多年,实际上我受他的教诲大概半年的样子,半年之后我就认识章嘉大师,那是个专攻佛学的,所以接受他老人家指导,跟章嘉大师三年。我佛学的基础是章嘉大师奠定的,这个行业也是章嘉大师指导的。他教我,要求我出家,还希望我学释迦牟尼佛,这个路子都走得很正确。第一部指定要我看的书是《释迦方志》跟《释迦谱》,那时候这些书都没有流通,必须在《大藏经》里面去找,好在分量不多,还可以抄。所以我前后大概也抄了十几部经,在那个时候没有书籍,非常困难,没有流通的。不像现在,现在太方便了。
所以我就深深感到,疑惑,他这里讲是对菩萨大损失,对一个求知的人产生严重的障碍。这一关破除之后,对於古圣先贤的东西我们就很容易接受,为什么?产生恭敬心,有恭敬心才能够得利益。特别是看到印光法师《文钞》里所说的,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,我们是具足真诚恭敬,就能体会经典里面所说的经义。以后亲近李老师,我跟李老师学习了十年,最后成就是他老人家帮助的,这个十年。李老师告诉我们,真的要想成就圣贤的学术,最重要的就是一天都不能离开。他举例告诉我,他说古人讲「拳不离手,曲不离口」,打拳的人天天练拳,他要一段时间不练他就生疏,唱戏的人天天吊嗓子。讲经的人,学讲经就是天天要上讲台,如果是三个月中断了,你就生疏,半年之后要没有讲的话,大概就完全没有了,你再讲的时候得从头再来。所以就教给我,一定要有恒心、有耐心。
古人所说的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,而且他教导我们,完全是用传统私塾教学法,其实我跟方老师也是私塾教学法,跟章嘉大师也是的。那就是只准学一样东西,不能同时学好多样,同时学好多样你就分心,你就不能专心,我在这一方面是深深有体会。同时想学两样东西,老师很不客气跟你说,你没有这个能力,必须是一样学好了再学一样。学好,什么叫好?那个标准是老师的标准,不是我们的标准。不过他的标准已经放松了很多,你能上台去讲,讲到他在下面听了点头就可以,你这部经讲完了,你才可以学第二部,这是李老师的标准,标准确实不高。而且说讲,怎么个讲法?完全采取复讲。我们初学的时候有一点不太习惯,明明我看到那个,我有我的想法、看法可以提出来,不准,你的想法、看法不能说,对的也不能说,比老师好的也不能说,他就给你压住,得讲他的。他把这部经从头到尾讲一遍给你听,你完全照他的讲法,你讲漏掉没关系,你不能加,不能加一点东西进去,决定不许可的。这个方法现在学生很难接受。
我们遵守这个方法去学习,学习到三个月,觉得好,学习到六个月,心就服了,真好。为什么?你烦恼轻、智慧长,他心定了,清净了。不准你找参考资料,不准你说什么,你心就定了,定生慧,智慧开了之后,触类旁通。这个方法用多久?老师也是禀承古大德的,古大德都说五年,所以五年。这种方法我们现在明白了,这什么?这是叫你修戒定慧,它不是别的,戒定慧用讲经或者用读经,用这个方法来完成。他不需要你操心,你上台讲经不要操心,讲老师的,用不著去查参考资料,他心是定的。所以,守规矩就是持戒,心定下来,你才晓得这里头有定,定久了之后他开智慧。就是不让你发挥,那是什么?叫你修忍辱波罗蜜,忍辱波罗蜜是禅定波罗蜜的前方便,就是预备功夫,你不能忍,你怎么得定?从忍辱才能得禅定,得禅定才能开智慧。
所以我们知道,古时候这些大德们他们用心良苦,他们真正在帮助成就底下一代的人才。他们慈悲,他们有智慧,他们心量大、福报大,总希望学生将来比我更好,这是真的。为什么?时代在变化,你看李老师那个时代跟我们现在这个时代,我们要不能超过他,就没有办法应付这个时代;下一代的这些同学要不能超过我,你们没有办法应付下一代的时代,也就是说我们只能应付现前,应付不了底下这个时代。这就是所谓青出於蓝而胜於蓝,要是学生成就还不如我,那就完了,这完全是我们在这些年来现实生活当中体验到的。古人这个说法不是客气,是千真万确的事实,事实就是这样的,代代要有贤能出现。我们中国古时候在礼服里面,你看古人做官戴的帽子,那个帽子像楼梯一样,前面矮,后面高出来,那叫什么?叫进贤冠,前面是自己,后代一定比我高出来。叫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念念不忘,戴上这个帽子看到了,要提拔后一代,要帮助后一代,要后一代决定超过自己。诸位想想,哪里还有什么嫉妒障碍?决定没有,嫉妒障碍是严重的烦恼。嫉妒障碍要在因果上讲,如果说是嫉妒贤能,来生果报是愚痴;障碍别人的福田,来生得贫穷果报。所以佛教我们这三种布施,早年章嘉大师教给我的,财布施得财富,你障碍财布施,你就得贫穷果报;法布施得智慧,障碍法布施,你就得愚痴果报;无畏布施果报得健康长寿,你障碍的时候你一定是多病、短命,业因果报丝毫不爽。所以,你方方面面去看,你就晓得这损害太大了,真的是『为失大利』。
『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』,信古大德、信佛菩萨,不是迷信,明信。明是什么?明了你才相信,你不明了你当然,就说信,那个信都有问题,真正是通达明了你就真信了。明了得愈多愈深,你的信心也就愈大愈广,这是成正比例。开始的信,我们得信老师,对老师的尊敬,这很重要,入门,没有这个入不了门。入门之后,从经教里面去学习,愈学习愈欢喜,信心是年年增长,愿心是年年扩大,深信切愿,引导你功夫得力,境界提升。这是「明信诸佛」。现在我们这个信心是真的坚定牢固不可动摇,我们自己跟诸佛菩萨比差远了,差太远了。方老师把佛教介绍给我,章嘉大师教我学释迦牟尼佛,出家、讲经教学一辈子,一生没有建道场,哪里有缘哪里去。得到了什么?也有悟处,解悟,不是证悟,证悟才得受用,解悟跟证悟差别就太大了。证悟,不要说别的,我们就说《华严经》里面所讲的,菩萨五十二个阶级,连妙觉,五十二个位次,相当於我们现在学校小学、初中、高中、大学、研究所。十信就好比小学,十住是初中,十行是高中,十回向是大学,十地是研究所,小学一年级就是初信位,十信里面的初信。我们有没有初信的位置?没有。
如果证得初信,见思烦恼里面,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,他的能力、本能有两样东西就出现,一个是天眼,一个是天耳。天眼是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你能看见,没有障碍,我们在这个楼上,看看下面人在干什么,清清楚楚,这证悟。我们今天是解悟,我们解悟的能力超过初信菩萨,我们懂得的比他多,但是我们能力不如他,他真放下,我们没放下,他真得自在。而且虽然在六道里头,他绝不堕三恶道,证悟,小学一年级的学生,他就有这么大的本事。听,天耳听,你跟朋友往来时要不要手机?不要了,你的朋友在国外,他在那里讲什么,你只要一作意,就是一注意,收听他的,就听到了;你也能看到他在那里干什么,天眼通,这两种能力恢复了。再升一级到二年级,二信位的菩萨,又恢复了两样,宿命通、他心通。宿命通是知道自己过去世,现在外国用催眠术让你能回到过去世,但是还是模糊,不甚清楚,你自己真有能力看到过去。他心,别人心里面起心动念你知道,他有这种能力。再向上升一级,那就能飞行变化,神足通现前了。孙悟空七十二变,你不止七十二变,你的本事比他大得多,你往来不需要交通工具,你能够自在,能够分身。这都是真的。佛告诉我们,这些是我们的本能,每个人都有,怎么失掉?因为妄想分别执著,失掉了,你如果能够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,它又恢复了。所以,渐渐学渐渐恢复。
章嘉大师教我「放下」,这两个字的意思我听懂了,可是到现在还是没办法放下。比一般人是放下了,自私自利放下了,名闻利养放下了,五欲六尘享受放下了,随缘,一点都不计较,贪瞋痴慢也放下很多,还不够。你看我在这么多年,常常劝同学们要放下这十六个字,十六个字真正放下了,有没有入门?没有,到哪里?到门口,还差一步。这一步的标准那是经典上的标准,不是我们的标准,要用经典上的标准。经典上的标准就跟《金刚经》上所讲的,「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」,才能入门。所以初信位的菩萨,在小乘就是须陀洹,初果,放下八十八品见惑。见是什么?见解,惑是迷惑,你见解错误了,你看错了。见惑是你看错,思惑是你想错,这就是见思烦恼。头一个错是什么?「身见」,以为身是自己,这头一个大错。所以,须陀洹跟初信位的菩萨不会再执著身是我,身是什么?身是我所,就跟衣服一样,我所有的,不是我。我们现在都把身当作我,这是绝大的错误。什么是我?大乘教里面讲清楚了,灵性是我,就是自性,或者叫法性,或者叫佛性,或者叫真性、叫自性。这些名词都没有关系,这些名词佛说了很多,说这么多用意在哪里?用意叫你不要执著,你懂得这个意思就行,不要执著,你一执著就错了,你不要执著。灵性是我,灵魂不是。
现在外国,我们中国人也讲灵魂,道教里头也讲灵魂,孔老夫子不讲灵魂,讲游魂,你看《易经》里面讲的,「精气为物,游魂为变」,也了不起!他能说出精气为物,物是物质现象,物质现象里头有精有气,这是很了不起的大事,跟《还源观》里面讲的意思非常的接近,你能不承认他是圣人吗?我曾经向李老师请教过,我说我们中国古圣先贤,像尧舜禹汤、文武周公这些人,是不是佛菩萨再来?老师听了笑了笑,他说理上讲得通,事上没证据。这个回答得好,理上讲得通,事上没证据,他的身分没暴露,没证据,理上是决定讲得通的。这是佛家讲的,应以什么身得度现什么身,中国人相信圣贤,他就现圣贤,印度人相信佛菩萨,他就现佛菩萨身,西方人相信耶稣、摩西,他就现耶稣、摩西身,真的,一点都不假,心性是一个。所以佛在大乘经上说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,宇宙真的是一体。这个境界是法身大士的境界,十法界里都没达到这个境界,脱离十法界之后,也就是中国人所讲的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就入这个境界。我们距离这个还很遥远,但是我们在经典上读到的,听佛说的,听菩萨讲的,听到耳熟了,这叫解悟,功夫还没达到。功夫就是什么?要放下。头一个练习放下身见,怎么个练法?念头起来想别人,想这一切苦难众生,不要想自己,把自己忘掉,要从这里下手。想佛菩萨,想阿弥陀佛最好,我们修净土的人,时时刻刻想阿弥陀佛,不要想自己,你这一生决定得生。想自己就是增长我执,这个东西很麻烦,我执是轮回第一个因素,你怎么能出得了轮回?身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灵魂,灵魂出不了六道,灵魂是什么?是灵性没错,灵性迷了,还是执著我,他我执没放下;我执放下之后就成阿罗汉,阿罗汉就叫灵性,不叫灵魂,他超越六道。是一个东西,只是迷悟不同,灵魂悟了就是灵性,灵性迷了就是灵魂。所以这个要放下!
第二个要放下边见,「边见」就是二边,我们现在讲对立,对立要放下。对立是什么?所有烦恼冲突的根源。不跟一切人对立、不跟一切事对立、不跟一切万物对立,这在大乘佛法里头,修行真的它有方便门,你可以进入。方便是什么?常常想到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万法跟自己是一体,对立就没有了。我们这个身是小宇宙,身里面的复杂跟外头大宇宙是相等的,没有差别的,这个身多复杂,念起念灭不就是《还源观》里面讲的出生无尽吗?念念起灭就是出生无尽。所以一定要晓得把这些放下,放下之后心量就拓开,就自在了。所以,不跟任何人对立,认同一切现象跟自己是一体。现象从哪里来?宇宙从哪里来?自性变现的。我从哪里来?也是自性变现的,一念不觉而有无明。无明就是第一个起心动念,这个念头一动就现出三细相,就是阿赖耶出来了,阿赖耶里面变现出宇宙、变现出自己。所以,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什么关系搞清楚了,这是大乘教里面的伦理,伦理是讲关系。佛对一切众生是无尽的慈悲,那是爱护自己,如果说是一家人还有差别,他是一身,就是一体,没有一丝毫差别的。我们常常能作如是观,边见就远离了。第三个是我们一般讲成见,我以为怎样怎样,我要怎样怎样,这不是好事情。成见有两种,一种是因上的成见,一种是果上的成见,佛学名词叫见取见、戒取见,「见取见」是果上的成见,「戒取见」是因上的成见,这讲因果。有成见你就不能随缘,这两种错误的见解也是坚固你自己的身见,都很不利,这个东西就是六道轮回真正的原因。末后一个就是错误的见解,不属於上面讲的这四种,所有错误的看法都叫做「邪见」。这些统统断掉了,才证初果,《华严经》上才是初信位的菩萨。
佛说,你怎么晓得你证得初信位?第一个是你智慧开了,第二个是两种能力出现了。我在初学佛的时候,那时候出家了,也开始在外面讲经,遇到一个老居士,这个老居士跟我讲他证阿罗汉果了。我知道他是个误会,但是他真的,他不是打妄语,他真的以为他证阿罗汉。我没有法子跟他解释,他那个信心那么坚定,真的证阿罗汉果。我就向他请教,我们坐在他家客厅,外面是马路,我说这隔个墙,外面马路上车、人走来走去,你有没有看见?没有。我说那就是假的,那就不是真的,为什么?初果须陀洹就看见了。我心里动个念头我在想东西,你知不知道?他不知道。二果就有这个能力,他有他心通,我想什么他知道。这样他才服了,他才知道这是误会,绝不是说自己心地清净,得了一点法喜就是证果,那差远了。所以佛门里它有测验自己的,你到哪个阶层,经教里头有帮助你的,让你自己知道。你请别人给你印证,印证的人决定比你高,不比你高他没法子给你印证。
神通,这是小通,有这些能力,正规的是从修行里面发现的,恢复了,逐渐恢复。另外的,现在这些人很多,讲这些事情也讲得挺准的,那是什么?那是有灵附在身上。现在这个社会上很多,中国、外国到处都是,我们要特别小心谨慎,不能被他欺骗了,被人骗了是觉得很惭愧,如果被鬼神欺骗,那更难过。所以,我们如果遇到这些情形,一定要用经教教义来对比,他说的跟经典里面所说的相应,可以做参考,跟经典里面所说的不相应,决定不能相信,决定不能照他去做,这个就非常重要。而且这个世间,无论是人、无论是事物,刹那刹那都在变化,它依据什么变化?依据人的念头。所以佛说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这个话非常重要。诸佛菩萨无上智慧,我们怎么能承认他、相信他?他能够把见思烦恼断了、尘沙烦恼断了、无明烦恼断了,完全恢复自性,自性里面有圆满的智慧、有圆满的德能、圆满的相好,我们能相信。他有我们也有,只是我们迷失了,并没有真的丢掉,迷了,它不起作用,我们恢复就起作用。
所以,修行讲起来真的是简单,章嘉大师讲「看破、放下」,问题就解决了。我们就是看不破也放不下,难就难在这里。他真行。我们读《坛经》,你看惠能大师,惠能开悟,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二十四岁,很年轻。我二十四岁还迷惑颠倒,二十六岁才遇到方老师,算是省悟过来。二十四岁,他见性了,他怎么见性?就是妄想分别执著一下放下,那叫顿舍,立刻就见性。他说出他见性的样子,说了五句二十个字,他的老师五祖忍和尚,衣钵就给他了,给他做证明,他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他说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,第二句说「何期自性,本不生灭」,自性没有生灭,自性里清净的,永远没有染污,纵然你作恶,十恶不赦,堕阿鼻地狱,也没染污。染污是什么?阿赖耶,自性没有染污。第三句很重要,「本自具足」,具足什么?具足智慧、具足德能、具足才艺、具足相好,没有一样欠缺。我们常常赞叹佛万德万能,那是赞叹自性,个个都是,没有差别。差别从哪里来?迷了,你迷的程度不一样,有人迷得浅,有人迷得深,迷得浅的就比迷得深的显示聪明一点,迷悟不同而已。佛教人教什么?教你开悟,教你放下,你把你这些障碍排除,你就恢复了,他教这个,他不教别的。那个顿悟、顿超的,那是所谓上上根人,像能大师上上根人,一点他就放下。我不是上上根,章嘉大师点的时候我没放下,我体会他的意思很浅,很肤浅,不知道放下这个意思这么深,要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那马上就成佛了。所以,自性里头没有一法不具足,自性变现出来的就是整个宇宙,它不现的时候它里头具足,一样不缺,但是它没有显出来。我讲到这里常常就用电视屏幕来做比喻,你看电视屏幕比喻作自性,我们把频道关掉的时候,屏幕上什么都没有,但是本自具足,你不能说它没有。打开频道,能生万法,虽然能生万法,你不能说它有,那个有是幻有,不是真有;没有现前的时候,它没有这些现象,不能说它没有。这就是佛家讲的隐现,第三句是隐,末后一句「能生万法」是现,能隐能现。第四句是自性本定,他说「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」,性本来是定的,没有动摇的。这个五句。
释迦牟尼佛开悟了,也是明心见性,跟惠能大师一样,世尊表示见性那一年是三十岁,在菩提树下,夜睹明星,大彻大悟,他把他见到的统统说出来,就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定中说的。所以现在一般小乘人不承认,佛是在定中说的,在菩提树下打坐,我们看到他是坐在那个地方,实际上他是宣讲《华严经》。多久?两个星期,二七日中。讲的分量多大?这个经我们没有见过,龙树菩萨看到了。佛灭度六百年,龙树在印度出现,初地菩萨,再来人,他有这个缘分到龙宫里面,大龙菩萨那是地上菩萨,他把佛讲的《华严经》收集在龙宫,在他的藏经楼里头,龙树菩萨参观。告诉我们这个经的全文,「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」,这十个不是数字,十个代表圆满,无量无边,「一四天下微尘品」。这是《华严经》,就是我们今天讲遍法界虚空界,就这个意思。所以真正《华严经》是什么?真正《华严经》就是我们社会,就是我们日常生活。而且我们很可怜,我们的生活不能离开地球这个小星球。自性展现出的世界没有边际,中国人讲两句话讲得很好,「大而无外,小而无内」,确实这两句话形容自性讲得够圆满。怎么叫小而无内?小,现在科学家给我们讲的粒子,基本粒子夸克,这不能再分,佛法称这个叫微尘,叫极微之微,那就不能再分,极微之微。极微之微我们肉眼看不见,阿罗汉的天眼看不见,阿罗汉的天眼能看到微尘。微尘还能分,分做色聚极微,色聚极微还能分,分到极微之微,极微之微不能分了。极微之微什么人能看见?我们想像当中应当是八地菩萨,八地菩萨见到阿赖耶。阿赖耶里面念头变的物质,就像弥勒菩萨所讲的「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」,百千是单位,百千是十万,三十二亿乘十万,三百二十兆,一弹指三百二十兆个念头,「念念成形」,那个物质现象应该是佛经上所讲的极微之微。八地菩萨看到,七地以前看不到。
可是佛跟我们说,那一个极小的物质里面有大千世界、有整个宇宙,这个不可思议,有整个宇宙,宇宙里头又有极微之微,极微之微又有宇宙,这叫小而无内,大而无外、小而无内。谁能够进到极微之微世界里面去?经上有,普贤菩萨,《华严经》上普贤菩萨能入极微之微那个微尘里面的世界,那个里面世界跟外面世界一样大,大小没有了,就是所有一切相对的统统不见了。在时间上,前后没有了,远近没有了,我们所讲一切对立统统不存在,所以叫不二法门。大乘教里面常常看到这个名词,入不二法门,入不二法门就是见性。距离没有了,极乐世界在哪里?就在此地,距离没有了。时间没有了,千万年前就在现在,千万年后也在现在。所以佛经里头,真的,不但是方老师讲有高等哲学,我觉得有高等科学,现在科学里所没有办法探讨的,佛经上统统有。科学用仪器,佛法不用仪器,用禅定,你的定功愈深,你所突破的空间维次就愈大,到八地菩萨,真的佛所亲证的境界他见到了。八地是刚刚见到,九地、十地一步一步往里头进,到等觉几乎跟佛差不多,到最后叫妙觉位。佛说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统统具足,阿弥陀佛不比我们多一点,我们跟诸佛如来比,不比他少一点,他证得了,我们迷失了,这个失不是真的失掉,如果真的失掉那就不是自性,自性里头没有增减,《心经》讲的不增不减,没有增减,只是我们把障碍去掉就行了。这个障碍最严重的,执著,执著没有了,见思烦恼就没有了。然后你有分别,分别是尘沙烦恼,妄想是起心动念。怎么样能做到不起心、不动念?这个太难,说实在话,我们没有能力做到,惠能大师能做到,我们真做不到。可是我们要学,慢慢的放,从执著放起,不要坚固执著自己的意思,学随缘,什么都好。
在近代出家人里面,诸位都知道弘一大师,弘一大师在没有学佛之前,他是标准的执著,执著很严重。在日本求学的时候,跟同学约定,同学要来看他,约定八点钟。他是准八点开门,八点钟开门一看你没有在,门马上关起来。过两分钟人来了,你说的八点钟来,你怎么过了,算了,明天再说。你看执著到这种程度,一分一秒都不苟,他就这么样一个人。学佛之后,我听广洽法师告诉我,广洽法师跟他非常好,到新加坡的时候都住在薝葡院,距离我们净宗学会不远,他那个地方我去过,他说:非常随和。广洽法师接待,在饮食方面怕他是咸了、淡了,结果他怎么说?咸有咸的滋味,淡有淡的滋味。样样都好,什么都不讲究,这就是说明什么?他的执著放下了,跟从前完全变了,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。他老人家一生修学的法门是普贤行愿,《普贤行愿品》,最后这一卷,就是平常流通的本子,他能背诵。一生修普贤行愿,好,真难得,普贤行愿要是有丝毫执著分别,都没有办法学这个法门。这是我们一个很好的榜样,很好的模范。
所以我们从大乘经教里面,无论是从事上、从理上来讲,我们相信自性里头确实有圆满的智慧。智慧不是从外头来的,外面学得来的是知识,知识解决问题有限,而且还有副作用;智慧没有副作用,智慧什么问题都能解决。诸佛如来他们障碍全放下,智慧现前,我们希望我们也要向他学习,把障碍放下,恢复自性无上智慧。此地「无上智慧」就是佛经里面常讲的无上菩提、无上正等正觉,就这个意思。我们要希望在一生当中证得有没有可能?有可能。怎么证得?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证得。对我们末法时期的人来讲,只有这一个方法,其他的方法你都是要从烦恼一层一层的放下,放下见思、放下尘沙、放下无明,这是很不容易的一桩事,时间要很长。唯独净土法门,所谓是万修万人去,它的原理跟大乘经教上讲的是相同的、是相应的,我们可以相信。
心里面只有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,什么都不留,这样就能生净土。也就是说我们真正要肯定,在这一生当中什么是我们最重要的,什么能够解决我问题的,能帮助我回归自性的,就是一句阿弥陀佛。真正相信,一点疑惑都没有,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没有一个不往生的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,这是其他法门里头没有的,得阿弥陀佛威神加持,自己好像神通、道力就跟阿弥陀佛差不多。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,生到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,这个话不是假话。阿惟越致是什么样的菩萨?一般大乘经里面佛告诉我们,七地以上,就是不退转,圆证三不退,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,七地以上,这也是大幅度把你提升。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,谁不相信?声闻、缘觉、菩萨不相信,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!这是个特别法门,百千万劫难遭遇,遇到真不容易。遇到了真正信、真正干,他就生这个,成就超过那些依八万四千法门修学那些菩萨,超过太多了。这是第一等的智慧,你选择,真干,往生是第一等的福报,世出世间再也找不到。弥勒菩萨将来到这个世间作佛,继续还是宣扬这个法门,这个法门稳当、快速。我们再看下面这一节:
【佛言。彼等所种善根。不能离相。不求佛慧。深著世乐。人间福报。虽复修福。求人天果。得报之时。一切丰足。而未能出三界狱中。】
这是讲我们现前这个社会,哪些人?学佛的人。他不修净土,他不想到极乐世界,为什么?他留恋世间的福报。特别是现在很多佛教有些门派标榜人间佛教,就是指这一类。他们『所种善根』,种善根怎么样?著相,『不能离相』。这一类的全是修福,著相修福,福德,离相是功德。所做的事是一样的,断恶修善,著相,断恶修善有福德,出不了六道轮回;如果断恶修善离相、不著相,那是功德。你看《达摩祖师传》,达摩祖师讲梁武帝,梁武帝问他有没有功德?他说无功无德。为什么?他著相,他要是不著相的话,功德就很大了,关键在此地。『不求佛慧』,佛慧是自性本具的智慧,这是佛慧,他不求这个;换句话说,他不求明心见性。诸位要记住,我们念佛求生净土,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求什么?明心见性。释迦牟尼佛、惠能大师是在这个世间明心见性的,我们在这个环境当中没办法,我们换个环境,到西方极乐世界,有阿弥陀佛来指导,这些大菩萨来做助缘,帮助我们明心见性,是这么一桩事情。『深著世乐』,世间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,他执著这个乐。这个乐是什么?这个乐是人间的福报,顶多提升,天上福报,天上福报比人间福报大多了,没法子比。我们跟忉利天比,忉利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一百年,人间百岁就了不起,忉利天才一天,怎么能比?忉利天看人间多可怜!就像我们看什么?看水上的蜉蝣,那小虫,在水上跑来跑去,它的寿命只有几个小时,那它是一生,它看我们就像我们看忉利天人一样。太短暂了,这人间福报。
『虽复修福』,他求的是人天果报,『得报之时,一切丰足』,这样的人很多。所讲的是什么?现实,你给他讲极乐世界,他说那太遥远了,他没有看到,人间的福报他看到了。可是虽修人间福报,他里面夹杂许多不善的因,福报是得到了,能不能享受又是一个问题。修福自己不能享受,享受也得要命,你没有那个命你享不到福。我这次在台湾治牙齿,在一个同修的别墅,在阳明山,住了一个多月。我就很感慨的跟同修们说,早年我初出家的时候,台北有一个大富长者,也是我们佛门的一个大德,叫陈查某,不晓得你们有没有人知道他,是个财主。他在阳明山有一栋别墅,花园洋房,盖得非常好,我在那个地方住过一晚,听说他一生在那里也只住过一晚。谁在那里享受?他雇了四个工人,给他照顾打扫,那四个工人在那里享了几十年的福,他有享福的命,他虽然没有钱,他有享福的命,不一样,产权是别人的。别人,产权是他的,他不能来享受,雇那些人来享受,每个月还要付薪水请他来享福,你看。这种情形我想在全世界很多,有钱的人到处风景美的地方他都盖的有别墅,一年能去几天?甚至於好多年都没办法去。这个不是福,这是有过失,你晓得这个世间有多少穷苦的人,没有地方居住、没有饭吃,你为什么不拿这些钱去救济这些贫苦,或者是盖一片老人院,在中国像盖一个希望小学,盖一个孤儿院,那才叫真正修福。如果不著相,他是修大功德,作而无作,无作而作,做了这么多好事,心地干干净净一尘不染,那是功德。
我们这么多年来,看到很多这种现象,这都是事实提醒我们,我们看到之后就知道、就明白,福要怎样修,功德要怎样修。得报,这个报,真正的福报是什么?晚年的健康长寿,这是真正福报。我过去亲近李老师,跟他学习的时间是十年,可是我们常常往来,每年我总得去看看他几次,回到台湾一定先去看他。他九十七岁走的,身体好,九十五岁都不要人照顾,都可以自理。九十五岁那年,有几个同学向他老人家要求,去照顾他,才勉强答应,有两个同学去照顾他。你想想看,这叫真正幸福,年岁大,身体健康,这是真正福报。真正福报是什么?《无量寿经》的经题,清净、平等、觉,真福报。心地清净,没有杂念、没有染污,平等,没有高下,觉而不迷。觉而不迷第一是什么?就是阿弥陀佛天天在心里头,那是觉,阿弥陀佛丢掉了就迷了。念念是阿弥陀佛,你看你来生多殊胜,来生到极乐世界去了,到极乐世界去,决定一生证得圆满的佛果,回归常寂光。那个起的作用就很大,常寂光起作用,常寂光是自性,那就是十法界里面的众生有感自然就有应,感应道交。帮助一切众生回头是岸,帮助一切众生回归自性,证得圆满的佛果,这一生没有白来。如果我们不能有这种成就,这一生就很遗憾。这一生不能往生净土,那就大错了,纵然你修的福报大,你来生到天上去做天王,也是错了,这是我们同学们必须要记住的。佛法无比殊胜的利益,我们这一生能够获得。现在时间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,这边的序例是五十七,我们将经文念一遍:
【阿逸多。当知疑惑於诸菩萨为大损害。为失大利。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。】
到这里是一段。这几句话是释迦牟尼佛对弥勒菩萨讲的,『阿逸多』就是弥勒菩萨。在无量寿法会里面有两位当机者,前半部的当机是阿难尊者,后半部的当机是弥勒菩萨,这个意义非常的深远,阿难是传承佛教的人,而弥勒菩萨是下面一尊佛。现在这个社会非常混乱,我们曾经听到传言,说弥勒菩萨已经下凡,已经到我们世间来了,这是决定不能够相信的。而实在讲,诸佛菩萨慈悲心切,众生在遇到灾难的时候,哪有不感应的道理?可是我们晓得,我们凡夫有感,佛菩萨就有应。在《华严经》上我们看到,初住以上确实无明破了,也就是说六根缘六尘境界,真正把起心动念放下了,那就叫破无明,无明就是起心动念。起心动念尚且没有,怎么会有分别执著?分别从哪里来的?从起心动念来的。执著从哪里来的?执著从分别来的。无明从哪里来的?无明没有来处,无明没有原因。不能再找无明从哪来的,无明从哪来的叫无明上又加上无明,那就麻烦大了。第一个没有因,第二个是以第一个为它的因,是这么生起的。所以无明叫无始,没有开始,没有开始当然它也就没有终结,无始无终。这个意思很深,这是事实真相,佛法里头最难的问题就是这个问题,这在佛教里是叫大问。为什么会有无始无明?无始无明几时起来的?我们这个念头全是妄念,妄念只要停了,无始无明就没有了。我们在大乘法里面学了多少年,渐渐的才明白这个道理,确确实实不能说有开始。
在楞严会上有这么一段记载,释迦牟尼佛给大家说这桩事情,举「演若达多迷头认影」来做例子,举这个例子,说什么?说无始无明的兴起这个现象。经上这个例子,实在与我们年轻时候在学校读书,我们在学校里,那时候念初中,初中就有军训这门课程,因为跟日本人打仗,所以学生就有军训这一课。在军训里面常常举行紧急集合,紧急集合限定三分钟,起床,服装整齐到操场集合,就会有发生这种事情,跟演若达多那个情况很相似。衣服穿好了,帽子戴整齐,大家都往外面跑,跑到操场集合,突然有个人来问:「你有没有看到我的帽子?」非常慌张,帽子找不到。人家一指,你帽子不是戴在头上吗?戴在头上他忘记了,到处找帽子找不到,结果帽子戴在头上,跟这种情形非常相似。所以在惊慌之中他迷了,这是第一个,第一念迷,没有原因。
弥勒菩萨是底下一尊佛,什么时候到这个世间来成佛?《弥勒下生经》里面,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得很清楚,这个年代其实我们可以计算得出来。弥勒菩萨现在在兜率内院,兜率天。佛给我们说,兜率天跟我们有很大的时差,兜率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,一年也是三百六十日。诸位要晓得,它的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,那个地方人的寿命多长?人的寿命一般都是四千岁。你看四千岁,都是算三百六十天这个算法的,一天是四百年,大概是五十六亿七千万,才会到这个世间来,哪有现在就来的道理?现在他也来,决定不用示现成佛的身分来,那就是楞严会上所讲的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。我们求弥勒菩萨,弥勒菩萨以菩萨身分来,真的,这是等觉菩萨,菩萨身分来。我们所见到的不一定是什么样的形相,在中国历史上记载,一个是傅大士,是在家居士,弥勒菩萨来的,另外一个是布袋和尚,诸位晓得,中国佛教造弥勒菩萨像,都是造布袋和尚相。布袋和尚出现在宋朝,跟岳飞同一个时代,出现在浙江奉化,所以奉化有他的道场。他真正的姓名没有人知道,生死没有记载,在《高僧传》里有他的传记,《神僧传》里头有他,他确实显示一些神通。怎么知道他是弥勒菩萨?他是自己向大家宣布的,临走的时候跟大家宣布,他是弥勒菩萨,说完就走了,真的就往生了,这是真的;如果说了不走,那是假的,那就是招摇撞骗。我们佛门就是身分暴露立刻就走,确实有不少佛菩萨身分暴露了就走,像永明延寿,这是阿弥陀佛再来的,说了就走的,被人发现他就走了,就不住世。
他是未来的一尊佛,释迦牟尼佛在经上付嘱菩萨将来成佛肯定讲这部经,《无量寿经》,肯定是以这个法门做为教化众生的第一法门。这是什么?娑婆世界众生与这个法门相应,这个法门最容易接受,也容易成就。所以,中国净土宗第二代的祖师善导大师,善导大师也是阿弥陀佛化身再来的,那么善导的话就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。他曾经说过,「诸佛所以兴出世」,这是讲一切诸佛以示现佛的身到这个世间来,以佛身示现的,「唯说弥陀本愿海」,他说过这么两句话;换句话说,讲《无量寿经》,传净土法门,这是主要的,其他的是随顺众生说的。众生有不同的根性,特殊的情形,不同的根性,给他说与他相应的法门。这是什么?过去生中他生生世世曾经学过,所以再以这个法门教他,他很容易接受,他也很容易学习。能不能成就那是另外一桩事情,肯定帮助他提升,成就是实在不容易。如果是转到净土来的,那就没有一个不成就,这是净土法门无比的殊胜。不但是释迦牟尼佛在宣扬,我们在净土经,《弥陀经》上看到,十方佛赞叹,罗什大师翻译的《弥陀经》是六方佛,玄奘大师翻译的是十方佛。玄奘大师译的是直译,依照经文直接翻的,罗什大师翻的是意译,没有依照梵文,依照梵文的意思写出来的。我们在《无量寿经》上也看到十方佛,一切诸佛没有一个不赞叹,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。
下面这几句话,『当知疑惑於诸菩萨为大损害,为失大利』,这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不但是对菩萨,对我们初学也如此。如果我们把佛教看作宗教,把宗教看作迷信,你能不能得到宗教经典里面的利益?可以说肯定得不到。为什么?心态不一样,你带著怀疑,打了多少个问号,你怎么能够接受它?这对圣贤教诲来说,我们损失就大了。特别是在我们这个时代,古圣先贤的教诲、诸佛菩萨的教诲,纵然我们给他讲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他都没法子接受,这是我们最近这十几年遇到的事情。这些年来,我们也遇到特殊的缘分,接受澳洲大学的邀请,参加不少次国际的和平会议。多半是联合国主导的,核心的问题就是化解冲突,他们不叫化解,叫消弭冲突,促进社会安定、世界和平。我参与的时候,每次报告我都说化解冲突,中国人用化解。就像中医跟西医治疗病症就不一样,西医是消毒,那个毒要把它消灭掉,中医不是的,中医是解毒,把它化解。用心不一样,效果就不相同,你看到东方人的仁慈,东方人的爱心。
我们将中国这些老祖宗几千年化解冲突的经验、智慧、方法、效果,我们在联合国提出报告。与会的这些同仁们听了欢喜,也很赞叹,下台之后我们在一起吃饭,在一起聊天,就有人提出问题来问我,他说:法师,你说得很好,这是理想,这个东西做不到,不能落实。这是什么?疑惑、怀疑。如果对古圣先贤中国五千年这种经验怀疑的话,那他就绝对不会用老祖宗教诲来处理现在社会问题,这个损失就太大了。所以我们在讲台上,就常常引用英国汤恩比博士的话,这是外国人,他们相信,这是近代一个历史哲学家,他说的,「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,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」,这他说的,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说的。可是还是不容易让人相信,最后我觉得这是真正的危机,其他的危机还是其次,对古圣先贤的信心危机这才是真的危机。怎样叫他相信?他们相信科学,科学什么?拿证据来。我们为了这桩事情,才想起我们要做实验,找一个小村小镇做实验,看看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能不能产生效果。安徽庐江汤池小镇,缘起就是从这儿来的。
我们非常感谢诸位老师,感谢你们辛勤的付出,没有想到那么快就做出成绩。原先我跟杨老师谈,预想的应该是二年到三年才能看得出成绩,没有想到不到四个月,成绩卓著。我们听说了,感到非常惊讶,就联想到老祖宗讲的人性本善,《三字经》上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这证明!同时深深觉察到,人民怎么是这么好教的,你们一教,他良心就发现了,他就回头了。我们看到了、听到了,我就想到我们如何介绍给联合国。我相信这桩事情是祖宗之德,三宝加持,二00六年的五月联合国来找我,通知我办一个活动,邀请我做主办单位,这要不是祖宗加持,我相信是不可能的事情。消息传来了,我也怀疑,联合国找对象是找会员国,它怎么会找到我们净宗学院,没这个道理。所以我们就派了三个人到巴黎去打听,到那里去一打听,真有这么回事情,联合国是要搞这个活动,他找谁?找泰国。我就明白了,泰国是佛教国家,佛教是泰国的国教,找他就对了。泰国大使向联合国推荐,邀请我做主办单位,所以那一次主办单位有五个单位,第一个是联合国,第二个是泰国,泰国邀请我,我把我们摆在最后,把别人都排在前面,让大家生欢喜心。我们把这桩事情做好。
我说我参加这次活动只有两句话,告诉大家,告诉联合国这些朋友,第一个,宗教是可以团结的,第二个,人民是可以教得好的,我就这两句话,办这次活动。我们向联合国要求,给我们八个小时的时间,我们把庐江的经验做出详细报告。这个要求也谈了三次,因为联合国以前没有这个例子,他们做报告最长的时间不能超过两个小时。我们要求说没有八个小时我们讲不清楚,我们的经验非常丰富,最后谈到给我们四个小时。我们请蔡老师去报告,另外我们又找了两位老师,一个老师两个小时,总共我们三个人凑起来也八个小时报告。另外向联合国要求一个展览厅,我们做三天用图片、文字展出。请宗教到联合国大会堂里面去做世界和平祈祷,这个事情比我们中心报告还困难,我们提出,他不肯接受,他们认为宗教在一起一定是吵吵闹闹的,所以不接受。我记得我跟他谈了四次,最后这一次他不同意的时候,我就说我退出,我不参与你这次活动。你们口里面说的和平,实际上是假的,不是真的,因为世界和平决定要靠宗教团结才能达到。我说明我要退出,他们著急了,也就很认真、很严肃的做了一个决定,同意我邀请新加坡九大宗教参加。但是他有条件,附带两个条件,第一个,这些宗教人士上台做和平祈祷,时间不要超过五分钟,第二个条件,秘书长最好不在场,他还没有进场。我同意了。因为我们全程录像,我们在卫星上可以能够播出去,播出这个镜头。所以大会头一天,这些九大宗教上台的时候,他们一上台,秘书长跟著就进来,进来坐在我的旁边。我就看他的神情,他没有什么表情,结果看到宗教手牵手做出祈祷的时候,他的表情就很满意。我们一看这种情形之下就放开了,让团体祈祷之后,每个宗教代表讲五分钟至十分钟,这才成功。这个活动让联合国是大开眼界,他从来没想到的。所以我们会后,教科文组织就成立宗教办公室,对於宗教他就有一个很正确、客观的看法,不再执著。
所以疑惑,问题非常严重,我们自己在这一生,无论是学习佛法或者学习世间这些圣贤典籍,你能够领悟多少,与你的信心成正比例。你要是用疑惑去研究,你顶多是得一点文字上的皮毛,一点常识而已,其他里头真正的义理你是没有法子体会到的。世出世间法都讲诚信,印光大师给我们讲得好,他教我们一个原则,他说: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你就得十分利益。佛法如是,世法亦如是。所以我们对人、对事、对物,要用诚信的心、诚敬的心,我们才能真正得到圆满的智慧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像我们在年轻的时候,由於疑惑,对圣贤典籍不再碰,古圣先贤这是古老东西,过去了,现在是科学发达,人已经到太空了,哪里还谈这个东西!这是个很大的误区,我们没办法排除,对於宗教那就更不用说了。我总算是很幸运,到二十六岁才遇到方老师,如果不遇到方老师,一生都不会碰这个东西,不会碰宗教,也不会碰古圣先贤的东西。小时候念了一点早就丢掉了,跟一般大众的见识是一样的,这过了时代。方老师是我们心目当中非常景仰的一位大德,我跟他学哲学,他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,最后一个单元讲到佛经哲学。我怀疑,我说佛教是宗教、是迷信,而且被人家看作低级宗教。低级宗教就是多神教、泛神教,跟基督教、天主教不能比,人家是高级宗教,只有一个真神,佛教里头神太多了,它怎么会有哲学?老师告诉我,他说「你年轻,你不懂,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」,他这样介绍给我,他不讲神也不讲佛,他说他是哲学家。他说「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」,这是他的原话,以后我讲我不是这样讲,我是讲高等哲学,我都没有讲最高峰;说「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,我对老师相信,老师所说的一定是不会错误的。
可是我还不放心,我问老师,我说:老师,佛学你从哪里学来的?找根源,你从哪里学来的?老师告诉我,抗战期间他在中央大学教书,那时中央大学在重庆。有一段时期他生病,别人建议他到峨嵋山去养病,峨嵋山那个地方环境好,在抗战期间交通很不方便,资讯完全没有,连电话都没有,报纸杂志更不必说了。他到峨嵋山养病那段期间,什么东西都看不到,只有佛经,所以他就天天看佛经,愈看愈有味道。从峨嵋山读佛经,以后影响他一辈子,可以说,他告诉我,他没有一天离开佛经。真的让我们佩服,佛经里面许多重要的经文,一段他能背得出来,我们在佛门里这些法师、居士大德当中没有人能跟他比。这是得力於他的汉学底子好,他是桐城派,这诸位都晓得的,方苞的第十六代,家学渊源深厚,有这么好的底子。晚年,所以说我认识他那个时候就开始了,他在台湾大学哲学系里面教书,全教佛学。讲大单元,一个单元可能讲一、二年,讲大乘佛学、魏晋佛学、隋唐佛学,讲这三个大单元。以后退休之后,辅仁大学是教会私立学校,请他到博士班去讲华严哲学,晚年全讲佛学课程。把我错误观念转变过来,这是他老人家帮助我的,我要不遇到他老人家没法子,我年轻的时候喜欢跟人家辩论,强词夺理,一般人很难辩倒我的,不容易。这样回过头来听他老人家的话,他告诉我一句话,这很重要,他说:佛经哲学,你在一般寺庙可能找不到。我说:在哪里?「在经典里面」,告诉我一定要从佛经经典下手。而且当时介绍我佛经典里面性相两宗,其他的暂时你不必看,先看法性宗跟唯识法相宗,教我从这个地方入门。我跟方老师二十多年,实际上我受他的教诲大概半年的样子,半年之后我就认识章嘉大师,那是个专攻佛学的,所以接受他老人家指导,跟章嘉大师三年。我佛学的基础是章嘉大师奠定的,这个行业也是章嘉大师指导的。他教我,要求我出家,还希望我学释迦牟尼佛,这个路子都走得很正确。第一部指定要我看的书是《释迦方志》跟《释迦谱》,那时候这些书都没有流通,必须在《大藏经》里面去找,好在分量不多,还可以抄。所以我前后大概也抄了十几部经,在那个时候没有书籍,非常困难,没有流通的。不像现在,现在太方便了。
所以我就深深感到,疑惑,他这里讲是对菩萨大损失,对一个求知的人产生严重的障碍。这一关破除之后,对於古圣先贤的东西我们就很容易接受,为什么?产生恭敬心,有恭敬心才能够得利益。特别是看到印光法师《文钞》里所说的,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,我们是具足真诚恭敬,就能体会经典里面所说的经义。以后亲近李老师,我跟李老师学习了十年,最后成就是他老人家帮助的,这个十年。李老师告诉我们,真的要想成就圣贤的学术,最重要的就是一天都不能离开。他举例告诉我,他说古人讲「拳不离手,曲不离口」,打拳的人天天练拳,他要一段时间不练他就生疏,唱戏的人天天吊嗓子。讲经的人,学讲经就是天天要上讲台,如果是三个月中断了,你就生疏,半年之后要没有讲的话,大概就完全没有了,你再讲的时候得从头再来。所以就教给我,一定要有恒心、有耐心。
古人所说的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,而且他教导我们,完全是用传统私塾教学法,其实我跟方老师也是私塾教学法,跟章嘉大师也是的。那就是只准学一样东西,不能同时学好多样,同时学好多样你就分心,你就不能专心,我在这一方面是深深有体会。同时想学两样东西,老师很不客气跟你说,你没有这个能力,必须是一样学好了再学一样。学好,什么叫好?那个标准是老师的标准,不是我们的标准。不过他的标准已经放松了很多,你能上台去讲,讲到他在下面听了点头就可以,你这部经讲完了,你才可以学第二部,这是李老师的标准,标准确实不高。而且说讲,怎么个讲法?完全采取复讲。我们初学的时候有一点不太习惯,明明我看到那个,我有我的想法、看法可以提出来,不准,你的想法、看法不能说,对的也不能说,比老师好的也不能说,他就给你压住,得讲他的。他把这部经从头到尾讲一遍给你听,你完全照他的讲法,你讲漏掉没关系,你不能加,不能加一点东西进去,决定不许可的。这个方法现在学生很难接受。
我们遵守这个方法去学习,学习到三个月,觉得好,学习到六个月,心就服了,真好。为什么?你烦恼轻、智慧长,他心定了,清净了。不准你找参考资料,不准你说什么,你心就定了,定生慧,智慧开了之后,触类旁通。这个方法用多久?老师也是禀承古大德的,古大德都说五年,所以五年。这种方法我们现在明白了,这什么?这是叫你修戒定慧,它不是别的,戒定慧用讲经或者用读经,用这个方法来完成。他不需要你操心,你上台讲经不要操心,讲老师的,用不著去查参考资料,他心是定的。所以,守规矩就是持戒,心定下来,你才晓得这里头有定,定久了之后他开智慧。就是不让你发挥,那是什么?叫你修忍辱波罗蜜,忍辱波罗蜜是禅定波罗蜜的前方便,就是预备功夫,你不能忍,你怎么得定?从忍辱才能得禅定,得禅定才能开智慧。
所以我们知道,古时候这些大德们他们用心良苦,他们真正在帮助成就底下一代的人才。他们慈悲,他们有智慧,他们心量大、福报大,总希望学生将来比我更好,这是真的。为什么?时代在变化,你看李老师那个时代跟我们现在这个时代,我们要不能超过他,就没有办法应付这个时代;下一代的这些同学要不能超过我,你们没有办法应付下一代的时代,也就是说我们只能应付现前,应付不了底下这个时代。这就是所谓青出於蓝而胜於蓝,要是学生成就还不如我,那就完了,这完全是我们在这些年来现实生活当中体验到的。古人这个说法不是客气,是千真万确的事实,事实就是这样的,代代要有贤能出现。我们中国古时候在礼服里面,你看古人做官戴的帽子,那个帽子像楼梯一样,前面矮,后面高出来,那叫什么?叫进贤冠,前面是自己,后代一定比我高出来。叫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念念不忘,戴上这个帽子看到了,要提拔后一代,要帮助后一代,要后一代决定超过自己。诸位想想,哪里还有什么嫉妒障碍?决定没有,嫉妒障碍是严重的烦恼。嫉妒障碍要在因果上讲,如果说是嫉妒贤能,来生果报是愚痴;障碍别人的福田,来生得贫穷果报。所以佛教我们这三种布施,早年章嘉大师教给我的,财布施得财富,你障碍财布施,你就得贫穷果报;法布施得智慧,障碍法布施,你就得愚痴果报;无畏布施果报得健康长寿,你障碍的时候你一定是多病、短命,业因果报丝毫不爽。所以,你方方面面去看,你就晓得这损害太大了,真的是『为失大利』。
『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』,信古大德、信佛菩萨,不是迷信,明信。明是什么?明了你才相信,你不明了你当然,就说信,那个信都有问题,真正是通达明了你就真信了。明了得愈多愈深,你的信心也就愈大愈广,这是成正比例。开始的信,我们得信老师,对老师的尊敬,这很重要,入门,没有这个入不了门。入门之后,从经教里面去学习,愈学习愈欢喜,信心是年年增长,愿心是年年扩大,深信切愿,引导你功夫得力,境界提升。这是「明信诸佛」。现在我们这个信心是真的坚定牢固不可动摇,我们自己跟诸佛菩萨比差远了,差太远了。方老师把佛教介绍给我,章嘉大师教我学释迦牟尼佛,出家、讲经教学一辈子,一生没有建道场,哪里有缘哪里去。得到了什么?也有悟处,解悟,不是证悟,证悟才得受用,解悟跟证悟差别就太大了。证悟,不要说别的,我们就说《华严经》里面所讲的,菩萨五十二个阶级,连妙觉,五十二个位次,相当於我们现在学校小学、初中、高中、大学、研究所。十信就好比小学,十住是初中,十行是高中,十回向是大学,十地是研究所,小学一年级就是初信位,十信里面的初信。我们有没有初信的位置?没有。
如果证得初信,见思烦恼里面,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,他的能力、本能有两样东西就出现,一个是天眼,一个是天耳。天眼是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你能看见,没有障碍,我们在这个楼上,看看下面人在干什么,清清楚楚,这证悟。我们今天是解悟,我们解悟的能力超过初信菩萨,我们懂得的比他多,但是我们能力不如他,他真放下,我们没放下,他真得自在。而且虽然在六道里头,他绝不堕三恶道,证悟,小学一年级的学生,他就有这么大的本事。听,天耳听,你跟朋友往来时要不要手机?不要了,你的朋友在国外,他在那里讲什么,你只要一作意,就是一注意,收听他的,就听到了;你也能看到他在那里干什么,天眼通,这两种能力恢复了。再升一级到二年级,二信位的菩萨,又恢复了两样,宿命通、他心通。宿命通是知道自己过去世,现在外国用催眠术让你能回到过去世,但是还是模糊,不甚清楚,你自己真有能力看到过去。他心,别人心里面起心动念你知道,他有这种能力。再向上升一级,那就能飞行变化,神足通现前了。孙悟空七十二变,你不止七十二变,你的本事比他大得多,你往来不需要交通工具,你能够自在,能够分身。这都是真的。佛告诉我们,这些是我们的本能,每个人都有,怎么失掉?因为妄想分别执著,失掉了,你如果能够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,它又恢复了。所以,渐渐学渐渐恢复。
章嘉大师教我「放下」,这两个字的意思我听懂了,可是到现在还是没办法放下。比一般人是放下了,自私自利放下了,名闻利养放下了,五欲六尘享受放下了,随缘,一点都不计较,贪瞋痴慢也放下很多,还不够。你看我在这么多年,常常劝同学们要放下这十六个字,十六个字真正放下了,有没有入门?没有,到哪里?到门口,还差一步。这一步的标准那是经典上的标准,不是我们的标准,要用经典上的标准。经典上的标准就跟《金刚经》上所讲的,「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」,才能入门。所以初信位的菩萨,在小乘就是须陀洹,初果,放下八十八品见惑。见是什么?见解,惑是迷惑,你见解错误了,你看错了。见惑是你看错,思惑是你想错,这就是见思烦恼。头一个错是什么?「身见」,以为身是自己,这头一个大错。所以,须陀洹跟初信位的菩萨不会再执著身是我,身是什么?身是我所,就跟衣服一样,我所有的,不是我。我们现在都把身当作我,这是绝大的错误。什么是我?大乘教里面讲清楚了,灵性是我,就是自性,或者叫法性,或者叫佛性,或者叫真性、叫自性。这些名词都没有关系,这些名词佛说了很多,说这么多用意在哪里?用意叫你不要执著,你懂得这个意思就行,不要执著,你一执著就错了,你不要执著。灵性是我,灵魂不是。
现在外国,我们中国人也讲灵魂,道教里头也讲灵魂,孔老夫子不讲灵魂,讲游魂,你看《易经》里面讲的,「精气为物,游魂为变」,也了不起!他能说出精气为物,物是物质现象,物质现象里头有精有气,这是很了不起的大事,跟《还源观》里面讲的意思非常的接近,你能不承认他是圣人吗?我曾经向李老师请教过,我说我们中国古圣先贤,像尧舜禹汤、文武周公这些人,是不是佛菩萨再来?老师听了笑了笑,他说理上讲得通,事上没证据。这个回答得好,理上讲得通,事上没证据,他的身分没暴露,没证据,理上是决定讲得通的。这是佛家讲的,应以什么身得度现什么身,中国人相信圣贤,他就现圣贤,印度人相信佛菩萨,他就现佛菩萨身,西方人相信耶稣、摩西,他就现耶稣、摩西身,真的,一点都不假,心性是一个。所以佛在大乘经上说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,宇宙真的是一体。这个境界是法身大士的境界,十法界里都没达到这个境界,脱离十法界之后,也就是中国人所讲的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就入这个境界。我们距离这个还很遥远,但是我们在经典上读到的,听佛说的,听菩萨讲的,听到耳熟了,这叫解悟,功夫还没达到。功夫就是什么?要放下。头一个练习放下身见,怎么个练法?念头起来想别人,想这一切苦难众生,不要想自己,把自己忘掉,要从这里下手。想佛菩萨,想阿弥陀佛最好,我们修净土的人,时时刻刻想阿弥陀佛,不要想自己,你这一生决定得生。想自己就是增长我执,这个东西很麻烦,我执是轮回第一个因素,你怎么能出得了轮回?身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灵魂,灵魂出不了六道,灵魂是什么?是灵性没错,灵性迷了,还是执著我,他我执没放下;我执放下之后就成阿罗汉,阿罗汉就叫灵性,不叫灵魂,他超越六道。是一个东西,只是迷悟不同,灵魂悟了就是灵性,灵性迷了就是灵魂。所以这个要放下!
第二个要放下边见,「边见」就是二边,我们现在讲对立,对立要放下。对立是什么?所有烦恼冲突的根源。不跟一切人对立、不跟一切事对立、不跟一切万物对立,这在大乘佛法里头,修行真的它有方便门,你可以进入。方便是什么?常常想到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万法跟自己是一体,对立就没有了。我们这个身是小宇宙,身里面的复杂跟外头大宇宙是相等的,没有差别的,这个身多复杂,念起念灭不就是《还源观》里面讲的出生无尽吗?念念起灭就是出生无尽。所以一定要晓得把这些放下,放下之后心量就拓开,就自在了。所以,不跟任何人对立,认同一切现象跟自己是一体。现象从哪里来?宇宙从哪里来?自性变现的。我从哪里来?也是自性变现的,一念不觉而有无明。无明就是第一个起心动念,这个念头一动就现出三细相,就是阿赖耶出来了,阿赖耶里面变现出宇宙、变现出自己。所以,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什么关系搞清楚了,这是大乘教里面的伦理,伦理是讲关系。佛对一切众生是无尽的慈悲,那是爱护自己,如果说是一家人还有差别,他是一身,就是一体,没有一丝毫差别的。我们常常能作如是观,边见就远离了。第三个是我们一般讲成见,我以为怎样怎样,我要怎样怎样,这不是好事情。成见有两种,一种是因上的成见,一种是果上的成见,佛学名词叫见取见、戒取见,「见取见」是果上的成见,「戒取见」是因上的成见,这讲因果。有成见你就不能随缘,这两种错误的见解也是坚固你自己的身见,都很不利,这个东西就是六道轮回真正的原因。末后一个就是错误的见解,不属於上面讲的这四种,所有错误的看法都叫做「邪见」。这些统统断掉了,才证初果,《华严经》上才是初信位的菩萨。
佛说,你怎么晓得你证得初信位?第一个是你智慧开了,第二个是两种能力出现了。我在初学佛的时候,那时候出家了,也开始在外面讲经,遇到一个老居士,这个老居士跟我讲他证阿罗汉果了。我知道他是个误会,但是他真的,他不是打妄语,他真的以为他证阿罗汉。我没有法子跟他解释,他那个信心那么坚定,真的证阿罗汉果。我就向他请教,我们坐在他家客厅,外面是马路,我说这隔个墙,外面马路上车、人走来走去,你有没有看见?没有。我说那就是假的,那就不是真的,为什么?初果须陀洹就看见了。我心里动个念头我在想东西,你知不知道?他不知道。二果就有这个能力,他有他心通,我想什么他知道。这样他才服了,他才知道这是误会,绝不是说自己心地清净,得了一点法喜就是证果,那差远了。所以佛门里它有测验自己的,你到哪个阶层,经教里头有帮助你的,让你自己知道。你请别人给你印证,印证的人决定比你高,不比你高他没法子给你印证。
神通,这是小通,有这些能力,正规的是从修行里面发现的,恢复了,逐渐恢复。另外的,现在这些人很多,讲这些事情也讲得挺准的,那是什么?那是有灵附在身上。现在这个社会上很多,中国、外国到处都是,我们要特别小心谨慎,不能被他欺骗了,被人骗了是觉得很惭愧,如果被鬼神欺骗,那更难过。所以,我们如果遇到这些情形,一定要用经教教义来对比,他说的跟经典里面所说的相应,可以做参考,跟经典里面所说的不相应,决定不能相信,决定不能照他去做,这个就非常重要。而且这个世间,无论是人、无论是事物,刹那刹那都在变化,它依据什么变化?依据人的念头。所以佛说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这个话非常重要。诸佛菩萨无上智慧,我们怎么能承认他、相信他?他能够把见思烦恼断了、尘沙烦恼断了、无明烦恼断了,完全恢复自性,自性里面有圆满的智慧、有圆满的德能、圆满的相好,我们能相信。他有我们也有,只是我们迷失了,并没有真的丢掉,迷了,它不起作用,我们恢复就起作用。
所以,修行讲起来真的是简单,章嘉大师讲「看破、放下」,问题就解决了。我们就是看不破也放不下,难就难在这里。他真行。我们读《坛经》,你看惠能大师,惠能开悟,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二十四岁,很年轻。我二十四岁还迷惑颠倒,二十六岁才遇到方老师,算是省悟过来。二十四岁,他见性了,他怎么见性?就是妄想分别执著一下放下,那叫顿舍,立刻就见性。他说出他见性的样子,说了五句二十个字,他的老师五祖忍和尚,衣钵就给他了,给他做证明,他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他说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,第二句说「何期自性,本不生灭」,自性没有生灭,自性里清净的,永远没有染污,纵然你作恶,十恶不赦,堕阿鼻地狱,也没染污。染污是什么?阿赖耶,自性没有染污。第三句很重要,「本自具足」,具足什么?具足智慧、具足德能、具足才艺、具足相好,没有一样欠缺。我们常常赞叹佛万德万能,那是赞叹自性,个个都是,没有差别。差别从哪里来?迷了,你迷的程度不一样,有人迷得浅,有人迷得深,迷得浅的就比迷得深的显示聪明一点,迷悟不同而已。佛教人教什么?教你开悟,教你放下,你把你这些障碍排除,你就恢复了,他教这个,他不教别的。那个顿悟、顿超的,那是所谓上上根人,像能大师上上根人,一点他就放下。我不是上上根,章嘉大师点的时候我没放下,我体会他的意思很浅,很肤浅,不知道放下这个意思这么深,要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那马上就成佛了。所以,自性里头没有一法不具足,自性变现出来的就是整个宇宙,它不现的时候它里头具足,一样不缺,但是它没有显出来。我讲到这里常常就用电视屏幕来做比喻,你看电视屏幕比喻作自性,我们把频道关掉的时候,屏幕上什么都没有,但是本自具足,你不能说它没有。打开频道,能生万法,虽然能生万法,你不能说它有,那个有是幻有,不是真有;没有现前的时候,它没有这些现象,不能说它没有。这就是佛家讲的隐现,第三句是隐,末后一句「能生万法」是现,能隐能现。第四句是自性本定,他说「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」,性本来是定的,没有动摇的。这个五句。
释迦牟尼佛开悟了,也是明心见性,跟惠能大师一样,世尊表示见性那一年是三十岁,在菩提树下,夜睹明星,大彻大悟,他把他见到的统统说出来,就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定中说的。所以现在一般小乘人不承认,佛是在定中说的,在菩提树下打坐,我们看到他是坐在那个地方,实际上他是宣讲《华严经》。多久?两个星期,二七日中。讲的分量多大?这个经我们没有见过,龙树菩萨看到了。佛灭度六百年,龙树在印度出现,初地菩萨,再来人,他有这个缘分到龙宫里面,大龙菩萨那是地上菩萨,他把佛讲的《华严经》收集在龙宫,在他的藏经楼里头,龙树菩萨参观。告诉我们这个经的全文,「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」,这十个不是数字,十个代表圆满,无量无边,「一四天下微尘品」。这是《华严经》,就是我们今天讲遍法界虚空界,就这个意思。所以真正《华严经》是什么?真正《华严经》就是我们社会,就是我们日常生活。而且我们很可怜,我们的生活不能离开地球这个小星球。自性展现出的世界没有边际,中国人讲两句话讲得很好,「大而无外,小而无内」,确实这两句话形容自性讲得够圆满。怎么叫小而无内?小,现在科学家给我们讲的粒子,基本粒子夸克,这不能再分,佛法称这个叫微尘,叫极微之微,那就不能再分,极微之微。极微之微我们肉眼看不见,阿罗汉的天眼看不见,阿罗汉的天眼能看到微尘。微尘还能分,分做色聚极微,色聚极微还能分,分到极微之微,极微之微不能分了。极微之微什么人能看见?我们想像当中应当是八地菩萨,八地菩萨见到阿赖耶。阿赖耶里面念头变的物质,就像弥勒菩萨所讲的「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」,百千是单位,百千是十万,三十二亿乘十万,三百二十兆,一弹指三百二十兆个念头,「念念成形」,那个物质现象应该是佛经上所讲的极微之微。八地菩萨看到,七地以前看不到。
可是佛跟我们说,那一个极小的物质里面有大千世界、有整个宇宙,这个不可思议,有整个宇宙,宇宙里头又有极微之微,极微之微又有宇宙,这叫小而无内,大而无外、小而无内。谁能够进到极微之微世界里面去?经上有,普贤菩萨,《华严经》上普贤菩萨能入极微之微那个微尘里面的世界,那个里面世界跟外面世界一样大,大小没有了,就是所有一切相对的统统不见了。在时间上,前后没有了,远近没有了,我们所讲一切对立统统不存在,所以叫不二法门。大乘教里面常常看到这个名词,入不二法门,入不二法门就是见性。距离没有了,极乐世界在哪里?就在此地,距离没有了。时间没有了,千万年前就在现在,千万年后也在现在。所以佛经里头,真的,不但是方老师讲有高等哲学,我觉得有高等科学,现在科学里所没有办法探讨的,佛经上统统有。科学用仪器,佛法不用仪器,用禅定,你的定功愈深,你所突破的空间维次就愈大,到八地菩萨,真的佛所亲证的境界他见到了。八地是刚刚见到,九地、十地一步一步往里头进,到等觉几乎跟佛差不多,到最后叫妙觉位。佛说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统统具足,阿弥陀佛不比我们多一点,我们跟诸佛如来比,不比他少一点,他证得了,我们迷失了,这个失不是真的失掉,如果真的失掉那就不是自性,自性里头没有增减,《心经》讲的不增不减,没有增减,只是我们把障碍去掉就行了。这个障碍最严重的,执著,执著没有了,见思烦恼就没有了。然后你有分别,分别是尘沙烦恼,妄想是起心动念。怎么样能做到不起心、不动念?这个太难,说实在话,我们没有能力做到,惠能大师能做到,我们真做不到。可是我们要学,慢慢的放,从执著放起,不要坚固执著自己的意思,学随缘,什么都好。
在近代出家人里面,诸位都知道弘一大师,弘一大师在没有学佛之前,他是标准的执著,执著很严重。在日本求学的时候,跟同学约定,同学要来看他,约定八点钟。他是准八点开门,八点钟开门一看你没有在,门马上关起来。过两分钟人来了,你说的八点钟来,你怎么过了,算了,明天再说。你看执著到这种程度,一分一秒都不苟,他就这么样一个人。学佛之后,我听广洽法师告诉我,广洽法师跟他非常好,到新加坡的时候都住在薝葡院,距离我们净宗学会不远,他那个地方我去过,他说:非常随和。广洽法师接待,在饮食方面怕他是咸了、淡了,结果他怎么说?咸有咸的滋味,淡有淡的滋味。样样都好,什么都不讲究,这就是说明什么?他的执著放下了,跟从前完全变了,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。他老人家一生修学的法门是普贤行愿,《普贤行愿品》,最后这一卷,就是平常流通的本子,他能背诵。一生修普贤行愿,好,真难得,普贤行愿要是有丝毫执著分别,都没有办法学这个法门。这是我们一个很好的榜样,很好的模范。
所以我们从大乘经教里面,无论是从事上、从理上来讲,我们相信自性里头确实有圆满的智慧。智慧不是从外头来的,外面学得来的是知识,知识解决问题有限,而且还有副作用;智慧没有副作用,智慧什么问题都能解决。诸佛如来他们障碍全放下,智慧现前,我们希望我们也要向他学习,把障碍放下,恢复自性无上智慧。此地「无上智慧」就是佛经里面常讲的无上菩提、无上正等正觉,就这个意思。我们要希望在一生当中证得有没有可能?有可能。怎么证得?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证得。对我们末法时期的人来讲,只有这一个方法,其他的方法你都是要从烦恼一层一层的放下,放下见思、放下尘沙、放下无明,这是很不容易的一桩事,时间要很长。唯独净土法门,所谓是万修万人去,它的原理跟大乘经教上讲的是相同的、是相应的,我们可以相信。
心里面只有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,什么都不留,这样就能生净土。也就是说我们真正要肯定,在这一生当中什么是我们最重要的,什么能够解决我问题的,能帮助我回归自性的,就是一句阿弥陀佛。真正相信,一点疑惑都没有,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没有一个不往生的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,这是其他法门里头没有的,得阿弥陀佛威神加持,自己好像神通、道力就跟阿弥陀佛差不多。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,生到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,这个话不是假话。阿惟越致是什么样的菩萨?一般大乘经里面佛告诉我们,七地以上,就是不退转,圆证三不退,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,七地以上,这也是大幅度把你提升。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,谁不相信?声闻、缘觉、菩萨不相信,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!这是个特别法门,百千万劫难遭遇,遇到真不容易。遇到了真正信、真正干,他就生这个,成就超过那些依八万四千法门修学那些菩萨,超过太多了。这是第一等的智慧,你选择,真干,往生是第一等的福报,世出世间再也找不到。弥勒菩萨将来到这个世间作佛,继续还是宣扬这个法门,这个法门稳当、快速。我们再看下面这一节:
【佛言。彼等所种善根。不能离相。不求佛慧。深著世乐。人间福报。虽复修福。求人天果。得报之时。一切丰足。而未能出三界狱中。】
这是讲我们现前这个社会,哪些人?学佛的人。他不修净土,他不想到极乐世界,为什么?他留恋世间的福报。特别是现在很多佛教有些门派标榜人间佛教,就是指这一类。他们『所种善根』,种善根怎么样?著相,『不能离相』。这一类的全是修福,著相修福,福德,离相是功德。所做的事是一样的,断恶修善,著相,断恶修善有福德,出不了六道轮回;如果断恶修善离相、不著相,那是功德。你看《达摩祖师传》,达摩祖师讲梁武帝,梁武帝问他有没有功德?他说无功无德。为什么?他著相,他要是不著相的话,功德就很大了,关键在此地。『不求佛慧』,佛慧是自性本具的智慧,这是佛慧,他不求这个;换句话说,他不求明心见性。诸位要记住,我们念佛求生净土,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求什么?明心见性。释迦牟尼佛、惠能大师是在这个世间明心见性的,我们在这个环境当中没办法,我们换个环境,到西方极乐世界,有阿弥陀佛来指导,这些大菩萨来做助缘,帮助我们明心见性,是这么一桩事情。『深著世乐』,世间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,他执著这个乐。这个乐是什么?这个乐是人间的福报,顶多提升,天上福报,天上福报比人间福报大多了,没法子比。我们跟忉利天比,忉利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一百年,人间百岁就了不起,忉利天才一天,怎么能比?忉利天看人间多可怜!就像我们看什么?看水上的蜉蝣,那小虫,在水上跑来跑去,它的寿命只有几个小时,那它是一生,它看我们就像我们看忉利天人一样。太短暂了,这人间福报。
『虽复修福』,他求的是人天果报,『得报之时,一切丰足』,这样的人很多。所讲的是什么?现实,你给他讲极乐世界,他说那太遥远了,他没有看到,人间的福报他看到了。可是虽修人间福报,他里面夹杂许多不善的因,福报是得到了,能不能享受又是一个问题。修福自己不能享受,享受也得要命,你没有那个命你享不到福。我这次在台湾治牙齿,在一个同修的别墅,在阳明山,住了一个多月。我就很感慨的跟同修们说,早年我初出家的时候,台北有一个大富长者,也是我们佛门的一个大德,叫陈查某,不晓得你们有没有人知道他,是个财主。他在阳明山有一栋别墅,花园洋房,盖得非常好,我在那个地方住过一晚,听说他一生在那里也只住过一晚。谁在那里享受?他雇了四个工人,给他照顾打扫,那四个工人在那里享了几十年的福,他有享福的命,他虽然没有钱,他有享福的命,不一样,产权是别人的。别人,产权是他的,他不能来享受,雇那些人来享受,每个月还要付薪水请他来享福,你看。这种情形我想在全世界很多,有钱的人到处风景美的地方他都盖的有别墅,一年能去几天?甚至於好多年都没办法去。这个不是福,这是有过失,你晓得这个世间有多少穷苦的人,没有地方居住、没有饭吃,你为什么不拿这些钱去救济这些贫苦,或者是盖一片老人院,在中国像盖一个希望小学,盖一个孤儿院,那才叫真正修福。如果不著相,他是修大功德,作而无作,无作而作,做了这么多好事,心地干干净净一尘不染,那是功德。
我们这么多年来,看到很多这种现象,这都是事实提醒我们,我们看到之后就知道、就明白,福要怎样修,功德要怎样修。得报,这个报,真正的福报是什么?晚年的健康长寿,这是真正福报。我过去亲近李老师,跟他学习的时间是十年,可是我们常常往来,每年我总得去看看他几次,回到台湾一定先去看他。他九十七岁走的,身体好,九十五岁都不要人照顾,都可以自理。九十五岁那年,有几个同学向他老人家要求,去照顾他,才勉强答应,有两个同学去照顾他。你想想看,这叫真正幸福,年岁大,身体健康,这是真正福报。真正福报是什么?《无量寿经》的经题,清净、平等、觉,真福报。心地清净,没有杂念、没有染污,平等,没有高下,觉而不迷。觉而不迷第一是什么?就是阿弥陀佛天天在心里头,那是觉,阿弥陀佛丢掉了就迷了。念念是阿弥陀佛,你看你来生多殊胜,来生到极乐世界去了,到极乐世界去,决定一生证得圆满的佛果,回归常寂光。那个起的作用就很大,常寂光起作用,常寂光是自性,那就是十法界里面的众生有感自然就有应,感应道交。帮助一切众生回头是岸,帮助一切众生回归自性,证得圆满的佛果,这一生没有白来。如果我们不能有这种成就,这一生就很遗憾。这一生不能往生净土,那就大错了,纵然你修的福报大,你来生到天上去做天王,也是错了,这是我们同学们必须要记住的。佛法无比殊胜的利益,我们这一生能够获得。现在时间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