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科注 (第三三九集) 2012/5/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02-037-0339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七百四十三页,从第五行看起:
「菩提正体,理求无相。今作相求,不当理实,故名人远也。是故经言菩提者,不可以心得,不可以身得也。」前面我们学到这个地方,接著我们看下面。下面解释,「释曰:菩提真正之本体,契理,则无一切相。理者,实际理体,亦即真如实相」。这一句在本经里面常常看到,常常看到就是多次重复;换句话说,非常重要的概念,不能够没有。这所说的就是自性、就是真心,人人本有,它不生不灭,不来不去。这个里面有无量智慧、无量德能、无量相好,可是我们六根接触不到,我们的心念也想像不到。它没有离开我们,一切时、一切处它都在。什么人能见到?明心见性的人能见到。为什么?明心见性的人,他六根接触外面境界,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著,完全用的是真心。真心见到真心,妄心见不到真心,起心动念是妄心,见不到真心,原因就在此地。所以这解释前面说,菩提真正的本体,就是平常所说的契理,契入理性,理性就是真性,则无一切相,这个里头所有一切相都没有。心地清净确实是一尘不染,一念不生。没有一个妄念,这是真心,这是理体。理,实际理体,即真如实相,都是真心、本性的名称。
所以「行人」,修行人,「若作相以求」,就是你著了相,著相就是你起心动念。起心动念,真心就不见了,你所用的全是妄心。妄心里面有什么?妄心里头有记忆,就是你阿赖耶识资料库里头所有的东西它都会现行。你用的这种东西,不是用的自性,自性里头,这些东西统统没有,干干净净。我们要常常记住惠能大师开悟对五祖的报告,只有五句话。第一句话,是自性「本自清净」,就是一尘不染;第二句话,「本不生灭」。宇宙之间所有的现象都是波动现象,波动现象就是生灭现象。本无生灭,它没有波动现象,所以波动现象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第三个「本自具足」,这是性德,不可思议。它什么都没有,它什么都能现,什么都能变。这是自性里头不可思议的,无法想像的,具足无量智慧,具足无量的德能,具足无量相好。就好像我们作梦,我们从梦中可以体验到一些。我们知道作梦的意识什么都没有,但是它能够现梦中境界,梦中境界什么都有,什么都不缺。
我们从这个道理,慢慢就能够想像得到极乐世界不思议的境界。为什么极乐世界一切现象都随心所欲?心念什么它就现什么。梦中可以现这个相,在极乐世界为什么不能现?实际上这些奥秘,佛法里头甚深的奥秘,也就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,只要细心的话能体会得到。但是我们不能随心所欲,不能想我今天想做个什么梦,没有办法,梦,自己做不了主。但是极乐世界是自己可以做得了主的。我们在极乐世界,想想我们从地球过去的,现在地球什么样子?这个念头一动,地球就现前,你就看得很清楚。遍法界虚空界所有现象都是随心能现,所谓心现识变。所以对於自性,修行人不能够起心动念,不能够分别执著,菩提你就见到了,智慧就现前。你看「意存菩提之果」,我心里有个念头,想求菩提,错了,求不到。我想个方法来求菩提,这个方法求不到。为什么?把这个念头打断,菩提就现前,就这么回事情。底下这句话说,说得好,起心动念都是法执,「即是作相」,作相就是一般《般若经》上讲的著了相。这一著相,「自离於理体之实际」,於理体实际,就是自性,也就是菩提,跟它距离愈来愈远,「故云不当理实」,理是自性,自性是真实的。「此人则远离於菩提」。菩提真有,不能有心去求,也不能无心去求,有无二边都不著,它就现前,你就能见到。
「今谓行者虽知修行往求,了了识知理体无求」,在理上一定要如如不动,菩提就现前了。清净心现前,菩提现前;如如不动,菩提现前。说「仍不坏假名,是故备修万行,故能感也」。修行,无论修哪种行门,只要不著相,跟菩提就相应;修行要著相,跟菩提就相远了,这个东西就是不能执著。前面说得很清楚,佛对这桩事情讲了几十个名相,为什么说这么多?用意教我们不要著相。不要著名字相,名字是假的,不是真的,著相就错了;不著相,了解名词里头的意思,这就对了。佛说这些名相,最重要的意思是让我们了解这个名相的含义,不执著名相。名相随便怎么说都可以,理不变、性不变。所以名是假名,性则是真实。
「是故《大智度论》云:若人见般若,是则为被缚。」《大智度论》里头说的这个话,如果有个人他见到般若,般若没有相,他怎么会见到?他说他见到了,见到是烦恼,这个缚是烦恼的代名词,他就生烦恼了。「若不见般若」也是被缚,为什么?见,起心动念了;不见,也起心动念了,所以全都错了,与般若不相应。般若就是智慧,般若就是此地讲的菩提心。菩提是梵语,意思是觉悟,菩提心就是觉悟的心。觉悟的反面是迷惑,起心动念是迷惑,分别是迷惑,执著是迷惑。所以我们把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统统放下,菩提就现前,般若就现前了。虽现前,清清楚楚,不著相,一著相又错了,就迷了,不能著相。在哪里?就在日常生活当中,在穿衣吃饭之处,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其中,就是迷惑而不认识。佛菩萨他们比我们厉害的就是他们认得很清楚,他们决定不起心不动念,无论是顺境逆境、善缘恶缘他都不起心不动念,都没有分别执著。这是什么境界?这就是实报庄严土的境界,诸佛菩萨一真法界的境界。
「龙树菩萨释曰」,他解释的说,龙树菩萨这也是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的人,他说,「是中不离四句者为缚」。这四句是什么?第一句是有,第二句是无,第三句非有非无,第四句亦有亦无。无论是哪一句,你都起心动念了,起心动念就错了,这就是烦恼。离四句,纵然说这个四句,心理上没有分别执著、没有起心动念,那就对了,就解脱了。这是非常微细的一个念头都不能有,有念就是凡夫,有念就是迷;再细微的念头,只要有就迷了。所以我们迷失自性,怎么迷的自己不知道,真迷了。佛在这些经论,四十九年所说的,都是帮助我们从迷惑当中觉悟过来,这叫佛事,这叫佛法。佛是觉的意思,佛法是觉悟的方法,佛事是觉悟的大事,如何从迷,迷惑觉悟过来。通常佛用什么方法来帮助我们觉悟?开示,开就是讲经教学,示就是自己做榜样给我们看。开是耳根,示是眼根,让你看、让你听,你才会觉悟。
这下面解释,「不行而行,即无求而求」,反过来,行而不行,求而无求,就对了。求是什么?是事,无求是理。事上求,心上没有求,理是属於心,最重要在这个地方。「虽知理体无求,菩提无得」,我们还是认真修行,修六度万行,从这个里面感得菩提。譬如说我们修十善,身,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行,身;口,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绮语、不恶口;意,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。这是属於事,要不要做?要。我做这些事,用的心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、不落印象,这个事就是菩提。为什么?心里头不著,心里头没有,事上一样做。事事无碍,理事无碍,这是真正得大菩提的人。他为什么要在事上这样认真去做?是度化众生。众生没觉悟,得要用这个相去引导他,让他慢慢的在这个里头悟入、契入。菩萨是为度众生,必须要做出这个榜样,还要认真去教学。所以在菩萨是作而无作,无作而作;在众生,是有作而作,他不是无作,他作真的是有作。慢慢让他从有回归到无,这是教学的层次,逐渐向上去提升。不能不做,如果是真的不做,这个社会就乱了。知道这个东西假的,假的也要做成真的,假戏要真演,演得要逼真,才能够收到世间法的效果。
从理上讲,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,从理上讲。明理的人行,迷於理、不明理的人不行,那就要真修、要真干。所以,「菩提无得,仍备修万行,以感菩提,妙契中道」,这个妙契中道就是觉悟了,在修行里头觉悟了,完全明白了诸佛如来作而无作。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在我们这个世间,为我们表演八相成道八十年。他老人家八十岁走的,中国人算虚岁八十,外国人讲实足年龄七十九岁。那个八十年表演,无作而作,作而无作。无作而作是他,作而无作是让我们感到,我们从作而无作里头契入。看久了,慢慢看出来了,叫妙契中道。不定在什么时候,不定在什么事情当中,突然之间开悟了,明白过来,「故能相感而相契也」。这个就是佛菩萨教学的善巧方便。
「次者,《安乐集》依《净土论》指出,凡欲发心会无上菩提者,先须远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」,这个意思也说得非常好。《安乐集》依《净土论》,这个《净土论》就是《往生论》。《往生论》里面说,凡是想发无上菩提心,必须先远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背的,这个要远离。第一个,「依智慧门,不求自乐,远离我心贪著自身故」,这个念头要没有。不能有贪图享受的念头,贪图享受的念头与般若、与菩提相违背。於是乎我们就明白了,诸佛菩萨在常寂光当中,法界虚空界里头一切有缘众生,跟他都起感应道交;换句话说,我们起心动念,无论在什么时候,有意无意,佛菩萨全知道。这桩事情,前些年我们学过贤首国师的《妄尽还源观》,那是一篇论文。这篇论文分六大段,前面三段跟我们讲宇宙的源起,万物的由来,生命的形成,我从哪里来的,讲得很清楚,比我们现在的哲学、科学讲得清楚,哲学、科学没讲清楚。
哲学里面假设有个本体,就是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从这个体生的。这体是不是真有?真有。体是什么,全世界哲学家到现在没讲清楚。佛法讲清楚了,佛法讲这个理就是真心、就是自性、就是真如。为什么科学跟哲学讲不清楚?因为科学家、哲学家没有证得。为什么没有证得?因为他有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,这个东西他没放下,所以他没有证得。法身菩萨他们证得,所以科学家不如他们,他们对这个事情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这个本体在《还源观》上,名称叫「自性清净圆明体」,这名字很好。自性就是真如本性,自性是清净的,自性是圆满的,圆满是讲它的相好,是讲它的德行。明是讲它的智慧,就是智慧圆满;圆字里面是德能圆满、相好圆满。自性清净圆明体,体是本体,一切法都是从它生的,它好像什么都没有,但是能生万法。我也是从它生出来的,一切众生统统都是它生出来的。这说明什么?整个宇宙同体,我们同一个自性清净圆明体。自性清净圆明体是我们的真心,是我们的本体。
本体,这个体它一念不觉,这是佛给我们说的,起了一念不觉,就心现相了。觉心没有相,觉的时候没有相,不觉就出了现象,出了两种现象。一个是依报,宇宙。就好像作梦一样,意识清净的时候不会作梦,一迷,梦境就出现了。梦境一出现,山河大地出现了,梦境出现了,整个宇宙出现了。第二个,我,生命出现了。我从哪里来的?从执著来的。执著放下,我就没有了,这个小我没有了。那什么是我?遍法界虚空界是我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我们迷了,在遍法界虚空界物质现象里面,就执著身体这个执著,身体这一点点物质现象认为是我身,执著我能够思惟想像,这是我的心。其实这是阿赖耶,阿赖耶太大了,阿赖耶的相是遍法界虚空界的物质现象。你看那么大的物质现象,都是我们心变现出来的。现在变现出来,在这里取一分,取这么一点点,这个相是我身。心是什么?阿赖耶的见分。见分也是广大没有边际,取这么一点点,我能够想像的,这是我的心,这叫真的错了!我是从这儿来的。跟著我来的还有麻烦,我是第七识,非常严重的执著,我们讲心量很小。本来心量很大,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,现在心量变成这么小,两个人都不能相容,都不能和睦相处。甚至於自己跟自己都不能够和谐,小到这种程度,这叫可怜到极处。
所以一念不觉,宇宙产生了,万物出现了,我出现了。跟著我出现的,同时出现的,有贪瞋痴。所以贪瞋痴叫俱生烦恼,一切众生都有,要通过修炼、修行把它放下;不通过修行,那大家都有,没有例外的。这三个烦恼,我爱,我爱就是贪,我痴就是愚痴,还有我慢,傲慢,傲慢是瞋恚。你看,我见就是有我,把阿赖耶的见、相两分,取当中那么一点点认为是我,执著不肯放弃。如果认阿赖耶全部都是我,那就对了,阿赖耶的见分是我的心,阿赖耶的相分是我的身、是我的土,那就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万物就是我身、就是我心。这种认识还情有可原。真正认识,真正认识这全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我心,阿赖耶的见相两分,见分是心理,相分是物质,都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那是般若智慧现前,看清楚真相了。原来一念不觉就等於说是发梦,出现,梦中出现境界。知道境界不是真的,这个境界不会让你生烦恼;不知道境界真相,你对於境界有分别、有执著,就生烦恼。顺境,顺著你的意思的就起贪爱,不顺你意思的就起怨恨,叫七情五欲,从这儿产生了,这是烦恼。烦恼里面有善有恶,烦恼都是染污,就不清净了。善念、善行感得的三善道,它变这个境界现前;如果是不善的心、不善的行为,所感的是三恶道。六道从哪来的?自己变现的。
这讲心境界,这种境界现前之后,继续给我们说明,心,佛法讲色,色就是物质,物质现象跟心理现象,它的能量周遍法界。换句话说,我们起个念头,无论是有心还是无心,念头才起就周遍法界。所以,诸佛如来全接收到,我们信息发出去他全收到,他知道我们在想什么。第二个,我们身体状况。身体是物质,现在大家都知道,物质现象是波动形成的,这个波动的速度跟心的速度是相同的,因为它是心变现的。现在科学家搞清楚了,物质是念头变现的,那个念头的速度太大了。现在说光的速度、电的速度,跟念头不能相比,念头才动就周遍法界,整个宇宙它都布满了。整个宇宙像个电网一样,这当中一动全都知道,没有不知道的。所以我们的念头佛知道,我们身体健康状况佛也知道,没有一样不知道。这三种周遍,三种第一个「周遍法界」,第二个「出生无尽」,就像万花筒一样,千变万化,无量无边、无数无尽,随著你念头,物质现象都在变。科学家今天才发现,心能控制物质,境界确实从心想生。那我们的善心善念,境界好,都是善境界;心念不善,境界就不善。
极乐世界怎么成就的,我们知道了,是阿弥陀佛纯净纯善的心变现出来的。这个世界之所以特殊,之所以令一切诸佛菩萨欢喜赞叹,那是阿弥陀佛把他自己的弘愿、修持的功德,统统加持给每一个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。这个在十方世界没有的,只有阿弥陀佛那里有。所以往生到极乐世界,不要在乎什么品位。品位有没有?有,不重要。为什么?西方极乐世界待遇是平等的,上辈、中辈、下辈待遇完全相同,那就无所谓了。物质生活相同,精神生活相同,学习的环境相同,这一点是让一切诸佛都赞叹、都佩服。所以十方世界的众生,在自己原来这个世界里头修行,多生多劫没有成就,只要到极乐世界去,决定一生圆满成就;不是小成就,圆满成就,个个都成佛。往生到极乐世界是凡夫,极乐世界毕业离开的时候成佛了,没有一个是空过的,这叫真正不可思议。
到极乐世界,这些烦恼习气也都没有了。贪心,是有贪心,但是贪心在那里不起作用,时间久了贪心自然没有了。为什么在那里人不起贪心?那个地方所有一切受用随念而生,你想什么,那个东西在你现前,你还要贪吗?不用贪了。我们这个世间,这些金银珠宝大家贪爱它,它太少了,物以稀为贵。极乐世界的物质太丰富了!翡翠,这是我们世间人很喜欢的,绿色的玉,透明的,这很名贵的,在西方极乐世界,那个土地就是翡翠。所以它的大地是绿色的、透明的,从上面看到底下。这个东西人家不要它。黄金,黄金是铺马路的,像我们这里柏油一样,铺马路的,太多了。无论什么珍奇之宝,在极乐世界取之不尽。居住的环境,房屋有各种不同的形状,大小都不一样,随心所欲,我住的房子想大就变大,想小一点它就变小。所以人在那里什么贪心都没有,就是资源太丰富了,随心所欲。完全那个物质现象统统受心的念头的支配,想什么它就现什么,所以贪著这个念头就没有了。
身相平等的,极乐世界最大的特色,平等,我们的身的相貌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。这是阿弥陀佛考察诸佛刹土,看到众生相貌不一样,众生生烦恼,相貌好的就傲慢,相貌不好的就有自卑感,心不平。那怎么办?相貌大家都一样,没话说了。所以,极乐世界相貌完全一样,而且每个人相貌是最圆满。释迦牟尼佛出现的时候,印度人也讲究这个,说大富大贵的相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。佛出生,这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统统具足,一看,富贵到极处,是印度人的标准。中国人也有,看相的,哪一种相是贵相、福相,都有讲究。西方阿弥陀佛的相是最极圆满,从性德里头流出来的。佛在《观经》上说得很清楚,身有八万四千相,每个相有八万四千好,每个好放八万四千光,每个光里头有八万四千佛,不可思议,无法想像。人人都是,真的平等。所以这个地方真有,不是假的。
距离我们现在不算太远,倓虚法师的一个师兄弟,锅漏匠,在这里讲起来大家都知道。倓虚法师晚年住在香港,在香港办了个佛学院,圆寂在香港。他是谛闲老和尚的学生,他这个师兄弟就是谛闲老和尚的徒弟,锅漏匠。这个行业现在也没有了,抗战时候还有。这个行业非常辛苦,补锅、补碗的,像我们锅碗打破了,破得如果不是很严重,他能够把它再补起来,还可以再用。现在科技发达,制造业大幅度的进步,破损这个东西都不要了。在从前舍不得丢,资源非常缺乏,有补锅、补碗的人从这里经过,还是可以补好的,很便宜,几个铜板。做这个行业,非常辛苦,挑一个小担子,到处吆喝。
到四十出头,真是苦了一辈子,想到谛闲法师。谛闲法师是他从小的玩伴,同一个村庄里头小朋友,谛闲法师念过书,他没念过书,这命运不同。以后谛闲法师出家了,想到这个朋友出家了去找他,找到了。找到之后觉得出家不错,你看有吃有穿,又有地方住,什么都不要愁,一定要出家。谛闲法师说不行,不能出家,出家至少在寺庙里头住,五堂功课要会,五堂功课不会,这庙里住不住,人家瞧不起你。出家两桩事情,第二个就是讲经;讲经,四十多岁了,不认识字,你学来不及了,就劝他别走这个路。可是他的心非常坚定,非走不可。谛闲老法师被他缠得没法子,最后商量,你想出家,我有个条件,你能够接受我就给你剃度。他说行,你说什么我都听,只要给我出家。他说那好,给他剃度了,把他送到宁波乡下,废弃了的小庙,没人住了,叫他去住。住在那里只教他一句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他说你就念这一句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接著念,一直念下去。
他真听话,真干,就在这小庙里头,三年没出门。谛老在当地,因为那里佛教徒很多,乡下都有,找了几个护法的,每个月给他送一点米、送一点菜,又找了个老太太给他烧两顿饭,照顾他。三年,完全遵照老和尚的教诲,真听话,一天到晚念南无阿弥陀佛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就再念,不分昼夜。这个方法好,没有压力。三年之后,这一天,法师跟照顾他的老太太说,明天我要进城去,看看朋友。第二天他去了,晚上就回来了。看看朋友,那是什么?去辞行,他要往生了。他不说,只说看看朋友,一句话不说,见见面。晚上回来,告诉老太太,明天不要替我烧饭了。老太太心里想,师父从来不出门,今天出了门,也许有朋友请他吃饭,他不要我烧中饭了。第二天中午不放心,来看看,没看到,叫师父,没人答应。他那有佛堂,到佛堂里一看,师父站在那里,手上拿著念珠,叫他不答应,再仔细一看,死了。这老太太可吓到了,从来没有看到人是站著死的,就赶紧去报告,报告这些同参道友,护持的几个护法,大家都来看。
看了之后,没办法,赶紧派人到观宗寺去给谛闲老和尚报信。没有交通工具,走路去,从他那个乡下大概距离相当远,这一趟走回来三天。谛闲老和尚来替他办理后事,站到三天了。这个可不容易,死了站著走的有,站著三天的没听说过。老和尚赞叹他,你真成就了,真是大成就。他说现前我们这个国家,弘宗研教的大法师比不上你,弘宗是禅宗的大德,研教是讲经的法师,不如你;那些大山、名山,四大名山方丈住持也比不上你。这对他赞叹,他真有成就!你看就一句佛号念三年,不认识字,什么都不会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就接著念,三年成就。这才知道,前一天进城去看看他的老朋友,见最后一面,这个见面意思很深。消息传去,那些人一定都要来看,这一看,念佛是真的,可不是假的,他度多少人!一直到现在,我们想起这桩事情,都增长我们的信心。这个法门真不难!只要真信,真愿意去往生,真愿意去,真肯念佛,这就成功了,锅漏匠他做到了。
所以这第一句,要把烦恼习气放下,远离就是放下,这个东西是假的。一切顺心的事情,你知道是假的,你就不贪了;一切怨恨,冤亲债主现前,这怨恨,知道是假的也不恨了,你的心就平了。心平气和,这是真正智慧。第二,「依慈悲门,拔一切众生苦,远离无安众生心故」。这第二个,依慈悲门,头一个依智慧,第二个依慈悲。念念要救众生苦,远离叫一切众生身心不安的,这个念头不能有,这个事情不能干。总是要想到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,不能给众生带来苦难;给众生带来的苦难,这种心不是菩提心,你的菩提心发不出来,这个很重要。对於一切野兽,甚至於蚊虫蚂蚁、树木花草,都要有爱心、有善心,不能伤害它。佛家的戒律,「清净比丘不踏生草」。草很活泼长在那个地方,你从上面走过,对它都有伤害,不可以。除非没有路,一定要通过,这个可以;如果有路的话,不可以随便踏草。这什么?爱惜,慈悲心。所以,无安众生的心要放下,必须要令一切众生欢喜。
第三,「依方便门,怜愍一切众生心,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」。一个出家人,绝不要求别人恭敬,绝不要求别人供养。供养身是物质,供养心是赞叹,不求,也就是不求名闻利养。名闻利养跟菩提心相违背,好名好利,贪求利养,这个人没有菩提心。没有菩提心,我们就晓得,纵然念佛,不能往生。所以《往生论》上这个三条很重要,「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」,这三样与菩提相违背。这是很容易犯的,不能没有高度的警觉心。这下面有个简单解释,「三种相违之法,即文中」,第一个,「我心贪著自身」,这个不可以,第二个,「无安众生心」,第三个,「恭敬供养自身心」,这三种「必须远离」。这三种心要是都有,不能远离、不能放下,那出家就造罪业。不但不能往生,他的去处不好,他入恶道,严重是地狱,轻一点饿鬼、畜生,这个不能不记住。
《安乐集》还有一段文,「续云: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」,这个能够远离,「即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。何等为三」,哪三种与菩提心相应?前面这三种,这是烦恼习气,要是断了、放下了,三种菩提心相应的法它就现前。第一个,「无染清净心」,清净心现前,「不为自身求诸乐故」。「菩提是无染清净处,若为自身求乐,即违菩提门。是故无染清净心,是顺菩提门」,这句话非常重要。本经的经题后半段,讲修行最高指导的原则,五个字,「清净平等觉」,这是修因。这个题目上半句是讲果报,「大乘」是智慧,「无量寿」是福报,你看,智慧、福报,「庄严」是美好,我们讲真善美,佛法称庄严。真善美达到圆满究竟,果!有因有果,修清净平等觉,这修行就有功夫了。我们的清净平常觉年年上升、年年增长,这快乐无比。如果是染污、是傲慢、是不平、是迷惑,那就错了,路完全走到相反的去了。清净平等觉是菩提大道、成佛之道;染污、不平、迷惑,这是六道,轮回道,这个道不能走!
第二,「安清净心」。这三种顺菩提门统统是清净,你看前面第一个,无染清净心,第二个安清净心,第三个是乐清净心。「为拔一切众生苦故。菩提安稳一切众生清净处」,我们如何帮助众生得到身心安稳。「若不作心,拔一切众生,离生死苦,即便违菩提。是故拔一切众生苦,是顺菩提门」。现在众生苦,太苦了!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留意,如果有机会就要帮助。每一个机会都抓住,不要把它失去。我们机会抓住了,还得要众生有福报,众生没有福报不行。所以这个地方说到佛法,弘法跟护法就重要了,护法比弘法更重要。弘法是教员,有智慧,福报差一点;护法没有智慧不要紧,他有大福报,有大福报能做大事业,问题就是心量要大,要能包容。我建学校,我当校长,我可以请最好的老师来帮我教学。教学的是弘法,当校长的护法。
我们这一生发心教学,为什么?没福报,这个自己要很清楚。老师对我好,教我,前生没修福,福报是前生修的,前生没修福,所以这一生物质生活很辛苦。老师教我,劝我学经教,李老师,章嘉大师劝我出家,学释迦牟尼佛,我都听话,走释迦牟尼佛的道路。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学,过的是游牧生活。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建道场,可是他也很随和,你看王公大臣、大富长者,有花园、有别墅,请他,他也去住,最长的还住上二、三年。在那边讲经教学,一部经讲完,别的地方又邀请,他就离开了。所以世尊对这个道场,给我们一个示范,我们看懂了,可以接受使用权,不能接受所有权。道场是他的,所有权是他的,我来使用,用完了归还给你,好!出家信徒不会去争财产,为什么?没财产,财产有主。像我们现在尖沙咀这个道场,佛陀教育协会,它有个董事会管理,它有主。我们在这个地方住,接受他的聘请,在这里讲经教学,这是护法。护法的人有长远心,弘法的人在这里就定下来了,很难得!
这次是香港回归之后,我们才遇到香港同修护持,让我们常年在此地讲经、学习。在之前,英国人统治之前,我每年只能到此地来一个月,短期的,没有长期的。每个地方我总是想能住下来不动,非常羡慕过去祖师大德住在一个山上一辈子不下山,那真正是大福报。我们没这个福报。每到一个地方都想能久住点,不行,总有差别因缘叫你走路。新加坡住了三年半,还是要离开。澳洲环境虽然是好,可以长住,可是我们总是想,中国传统文化的根、大乘佛法的根在中国,在外国相当困难。所以我们总想离祖国近一点的地方好。早年,赵朴老在世,这是国内对我护持,第一个有力量的人物,老人常常劝我落叶归根,缘不成熟,这些年缘都在国外。
最重要的,如何能培养继起的人才,这是最重要。人才可遇不可求,找不到。但是今天这种高科技这种方法,我们一定要利用。这是在从前,像我上面一代的人都不敢想像,利用卫星成本太高了。知道这个东西好,知道的人也不多就是了,不敢想像。这桩事情,早年方东美先生提醒我,六十年前的事情。他告诉我,那个时候是黑白电视,没有彩色的,跟我讲,这个东西可以复兴中国传统文化,也可以毁灭传统文化。它是个工具,它没有好坏,就看人怎么用它,如果用它来讲学,用它来讲经,这个是无量无边的功德;如果内容是搞杀盗淫妄,那就把整个社会摧毁掉。在那个时代,曾经有人向老师请教,那时候美国是世界上最盛的国家、最强的国家,二战之后。有人问老师,他说罗马也有亡国的一天,美国不可能永远强下去,美国将来也会亡国,亡国第一个因素是什么?原因是什么?老师没有考虑就说出,电视。美国亡国亡在哪?亡在电视。随著就提出警告,叫台湾要小心,台湾如果电视要像走美国的路子,台湾也就完了。所以,这种科学技术我们好好的利用它。
这都要有机缘,我们是有个居士,她发心建了个电视台,二十四小时播放我讲经的东西。原来我不敢相信,二00三年元旦开播,开播前两个星期告诉我,我以为她是骗我的。两个星期,果然元旦开播了,我告诉她,我说我等著看,看你能不能活一个星期。一个星期过去了。我说不相信,我看你能不能活半个月。半个月过去了,看你能不能过一个月;一个月过去了,看看能不能活三个月。没有想到它活了十年,今年刚好十年,不容易!这她真正做了桩好事。不管她用的是什么心,但是是一桩大好事情,让全世界的人,她现在六颗卫星,覆盖全球,我们讲全世界都能收到。收看的人愈多,她功德愈大。功德是什么?不著相是功德,著相是福德,不是功德,看她自己著不著相。要是不著相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提升品位;要是著相,来生人天福报。做这么一桩事情。现在愈来愈进步,网路卫星,我们现在用网路卫星,香港用网路。成本大幅度的降低,品质跟卫星效果差不多,也是全世界同步能看到。这么好的工具一定要会利用。
现在真正要做的,是要做个实验点,人家会相信,那个效果会很大。我们讲经效果还是有限度、有局限,要做实验点,做出来给人看。所以这几年,我有这个机会我一定把它抓住,来做宣传工作。去年十月,梵蒂冈教宗邀请我去访问,这是我们第二次见面。第一次见面我鼓励他,宗教要走向教育。去年邀请,我想了很久,还是要去一趟,这个机会别放过。去干什么?去劝他,把梵蒂冈做为一个天主教的实验点。这个小城,能够把天主教的精神、天主教的文化落实在这个小点,这个小点就是地球上天主教的天堂。做出来,让全世界人到这里来参观看看,天主教天堂是这个样子,这很有意思。所以我就很细心,我向他请教,梵蒂冈面积多大?结果出乎我意料之外,它很小,我原先以为它至少有一百个英亩以上,没有想到五十亩。五十亩合中国三百亩地,不大,这么个小城,三百亩地。我说居住的人有多少人?不到一千人。
它在罗马城里面,罗马城也不大,是个古城,完全靠旅游,经济来源靠旅游,古迹很多,古城。我就问他,在罗马,属於你们天主教的教堂有多少个?有四百多个。我说好!等於四百多个学校。每个学校都要上课,都要讲经教学,我说你们要真正努力做这个工作,一年,罗马成为世界宗教和谐示范点第一个城市。这个做成功不得了!非常有意义、有价值。所以我就想让他做,他要一带头做了,别的宗教就会跟进,基督教也要搞个圣城,伊斯兰也搞个圣城,佛教也搞个圣城,大家都干了,那就很热闹,就搞起来了。我的信息传达了,他也很欢喜,我看不容易做到。教宗跟我同年,身体不如我,我看是心有余而力不足。应该要做,天主教在世界上很大的影响力,它的教徒十几亿人,信仰天主教的,对教宗都非常尊敬。教廷我去过三次,跟他们也很熟悉,总是希望他能够做成功。
去年年底,我们澳洲净宗学院庆祝成立十周年,我去参加了。意外的一个收获,图文巴这个小城宗教团结了,这是个好事情。我鼓励这些宗教领导人,这是这一个城市的,图文巴市,我就希望他们能够联手,把这个小城打造成一个多元文化和谐示范城市。我提出这么个建议,这些人非常欢喜。在图文巴做这个很有意义,这个小城人口十万人,有八十多个民族,十万人八十多个民族,有一百多种不同的语言,十几个宗教。所以是标准的多民族、多文化、多宗教的一个小区,十万人的小区。这个能够团结,大家都像兄弟姐妹一样,相亲相爱,互相照顾,那的确很有味道。这不是一个宗教,是十几个宗教团结起来做,大家有这个意思,好!我跟他们说,如果你们能在一年时间把效果做出来、成绩做出来,我说我帮助你们建立一个卫星电视台。让你们把图文巴人民的生活,这个地方的宗教教育、伦理教育向全世界播放。会招揽全世界的人都到这里来参观、观摩、学习,这个城市开发旅游、观光、学习,会兴旺起来,很有意思。市长很年轻,很有朝气,对於这个理想,他说这就是他的理想。我说太好了,带头来做。
这就是机会,有机会要把握住,不能放弃,为什么?这是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。先要做个小点,做成功之后让全世界人来观摩、来考察、来学习,就能自然扩大。所以,这些宗教的领袖们非常难得,本来心胸都不怎么样的,现在心胸都扩大了,都能互相包容,互相敬爱、互相关怀、互相照顾、互助合作。
我们国内,我也希望能出现这样的实验点。中国儒释道确实它融合了古圣先贤的智慧,古圣先贤对於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理念、方法、经验、效果,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。这个东西要能做出来,是全世界最好的榜样。事在人为,要什么人?要心量大的人才行。完全为自己的利益的,这就没法子,就不能做。一定心量拓开,要能包容,这才能大!学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心量大。建造极乐世界,他去参观十方诸佛刹土,去考察、去研究,取人之长,舍人之短,建造出极乐世界。所以极乐世界不是阿弥陀佛自己想出来的,是实地上去考察、参观得来的经验,这样造成的,这个给我们很大的启示。所以我们学净土,我们的生活可以学阿弥陀佛,我们怎么工作,学阿弥陀佛,怎样处事待人接物,怎样帮助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宗教、不同的这些众生,都应当向阿弥陀佛学习,方方面面都是十方世界的好榜样。
所以,若不作心,拔一切众生离生死苦,这就违背了菩提。要常常放在心上,帮助众生离苦得乐。帮助的方法就是教学,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最好榜样,每天跟大家上课、讲经,四十九年没有一天中断过。是故拔一切众生苦,是顺菩提门。
「三者,乐清净心」,这个字念去声,乐是爱好,爱好清净心,「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」。我们自己发菩提心,也希望帮助一切众生统统都能够发菩提心。「摄取众生,生彼国土」,摄受一切众生往生净土。「菩提是毕竟常乐处」,极乐世界把这个理念、这个理想完全兑现了,所以世界称为极乐。极乐从哪里来的?极乐是从阿弥陀佛教学来的,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的教学没有中断,众生天天在跟阿弥陀佛学习。极乐世界这些众生,这些往生去的人,只要到了极乐世界,就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。他虽然是凡夫,不是自己修行有什么成就,他得到阿弥陀佛的帮助,阿弥陀佛的神通、道力、智慧加持给他,他都能起作用。所以学习的情绪非常高,再深的东西他能理解,这得佛力加持。神通广大,能像阿弥陀佛一样,分无量无边身,到十方世界去参访、去供佛,供佛是修福,听经闻法是修慧。所以极乐世界修行一天所得到的福慧,在我们这个世界修无量劫都不能成就,它那里一天可以成就。这是个好地方!这个地方人快乐无比、欢喜无比。为什么?福慧增长,是大幅度的向上提升,真正不可思议。
我们有义务、有使命帮助一切众生,首先是认识佛教,这第一步。第二步,就是进一步,认识大乘;更进一步,认识净土,认识极乐世界,认识阿弥陀佛。这个地方一切众生决定去得了的,就是造五逆十恶罪、毁谤大乘罪,只要你能够忏悔,只要你能够认错,真信真愿,念佛统统都能往生。这个法门真的是无比的广大,没有一个人不能往生净土。罪孽深重的人是不是品位很低?不见得,品位高下与这个不相干。与什么有关系?与真信有关系。所以往往造极重的罪,忏悔往生,生到极乐世界品位特高,让人感到奇怪,怎么会有这种现象出来?他不晓得,忏悔的力量太大了。中国人古人讲,浪子回头,无恶不作的这个小孩,一回头的时候大善人。为什么?他对这些恶的门道他统统知道,他既然改过来之后他就能防范,教别人不要作恶,那个功德就很大了。所以回头是岸。又何况人人都有佛性,人人本来是佛。
「此毕竟常乐,依何而得」,这是说极乐世界,这个极乐不是暂时的,是永远的,是没有止境的。极乐世界的人无量寿,真的是无量。依何而得,这个毕竟常乐从哪来的?「要依大义门」。大义门在哪里?「大义门者,谓彼安乐佛国是也」,这指出来了。义,我们中国人,古人称中国礼义之邦、仁义之邦,大义门就这个意思。极乐世界是遍法界虚空界里头仁义之道场,礼义之邦,典范。人与人之间在极乐世界比亲兄弟还亲,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。所以,那个相亲相爱是出自於真心,不是勉强的。这些都是阿弥陀佛每天讲经教学教出来的。佛教学没中断,为什么?每天到极乐世界去往生的人有多少,那都是新来的。所以极乐世界教学,真的,教不倦,学不厌,没有一个不认真教、认真学。毕业出去之后,离开极乐世界,到他方世界作佛,像阿弥陀佛一样教化众生。我们知道极乐世界,每天有很多新生进去的,每天也有一大批毕业出去的。这是虚空法界第一个好学校,到这个学校都称为菩萨。
「故令一心专至,愿生彼国,欲使早会无上菩提也」。所以帮助众生一心专至。这是早年,五十年前,李老师常常教导我们,换心。我们现在的心是垃圾桶,无论什么众生,这些是是非非、肮脏的东西全装在里头,垃圾桶。把这个垃圾清理、打扫干净,统统清除出去,好的也清除出去,不好的当然更要清除出去,让这个心恢复到干干净净,清净心。把阿弥陀佛请进来,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,这就叫一心专至。起心动念想佛、念佛、称佛名,这真修行人、大修行人、大成就者风范。世出世法统统放下,一句佛号念到底。「愿生彼国,欲使早会」,会是契入,圆融契入无上菩提,这就是证得究竟佛果。
「以上所论违菩提门与随顺菩提门,正显发心违顺之异」,违顺不一样。「凡已发菩提心修习净业者」,这是已经发心,正在修行,「应常体究」,应该常常体会、参究,「切莫自违菩提门」,这是警告我们,千千万万不要违背了菩提门,一违背,失去本愿,「自障往生」,你就不能往生了。这句话很重要!所以,对於这个世间法决定不能沾染,贪瞋痴慢疑一定要远离,那不是好东西,五欲六尘都是断慧命,引导我们、牵引我们到三途、到地狱。现在人喜欢这些东西,我们看得很清楚,那些都是诱惑你到恶道去的。佛菩萨引导我们到极乐世界,我们要相信。咬紧牙根把五欲六尘放下,一心念佛,决定生净土。好,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七百四十三页,从第五行看起:
「菩提正体,理求无相。今作相求,不当理实,故名人远也。是故经言菩提者,不可以心得,不可以身得也。」前面我们学到这个地方,接著我们看下面。下面解释,「释曰:菩提真正之本体,契理,则无一切相。理者,实际理体,亦即真如实相」。这一句在本经里面常常看到,常常看到就是多次重复;换句话说,非常重要的概念,不能够没有。这所说的就是自性、就是真心,人人本有,它不生不灭,不来不去。这个里面有无量智慧、无量德能、无量相好,可是我们六根接触不到,我们的心念也想像不到。它没有离开我们,一切时、一切处它都在。什么人能见到?明心见性的人能见到。为什么?明心见性的人,他六根接触外面境界,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著,完全用的是真心。真心见到真心,妄心见不到真心,起心动念是妄心,见不到真心,原因就在此地。所以这解释前面说,菩提真正的本体,就是平常所说的契理,契入理性,理性就是真性,则无一切相,这个里头所有一切相都没有。心地清净确实是一尘不染,一念不生。没有一个妄念,这是真心,这是理体。理,实际理体,即真如实相,都是真心、本性的名称。
所以「行人」,修行人,「若作相以求」,就是你著了相,著相就是你起心动念。起心动念,真心就不见了,你所用的全是妄心。妄心里面有什么?妄心里头有记忆,就是你阿赖耶识资料库里头所有的东西它都会现行。你用的这种东西,不是用的自性,自性里头,这些东西统统没有,干干净净。我们要常常记住惠能大师开悟对五祖的报告,只有五句话。第一句话,是自性「本自清净」,就是一尘不染;第二句话,「本不生灭」。宇宙之间所有的现象都是波动现象,波动现象就是生灭现象。本无生灭,它没有波动现象,所以波动现象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第三个「本自具足」,这是性德,不可思议。它什么都没有,它什么都能现,什么都能变。这是自性里头不可思议的,无法想像的,具足无量智慧,具足无量的德能,具足无量相好。就好像我们作梦,我们从梦中可以体验到一些。我们知道作梦的意识什么都没有,但是它能够现梦中境界,梦中境界什么都有,什么都不缺。
我们从这个道理,慢慢就能够想像得到极乐世界不思议的境界。为什么极乐世界一切现象都随心所欲?心念什么它就现什么。梦中可以现这个相,在极乐世界为什么不能现?实际上这些奥秘,佛法里头甚深的奥秘,也就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,只要细心的话能体会得到。但是我们不能随心所欲,不能想我今天想做个什么梦,没有办法,梦,自己做不了主。但是极乐世界是自己可以做得了主的。我们在极乐世界,想想我们从地球过去的,现在地球什么样子?这个念头一动,地球就现前,你就看得很清楚。遍法界虚空界所有现象都是随心能现,所谓心现识变。所以对於自性,修行人不能够起心动念,不能够分别执著,菩提你就见到了,智慧就现前。你看「意存菩提之果」,我心里有个念头,想求菩提,错了,求不到。我想个方法来求菩提,这个方法求不到。为什么?把这个念头打断,菩提就现前,就这么回事情。底下这句话说,说得好,起心动念都是法执,「即是作相」,作相就是一般《般若经》上讲的著了相。这一著相,「自离於理体之实际」,於理体实际,就是自性,也就是菩提,跟它距离愈来愈远,「故云不当理实」,理是自性,自性是真实的。「此人则远离於菩提」。菩提真有,不能有心去求,也不能无心去求,有无二边都不著,它就现前,你就能见到。
「今谓行者虽知修行往求,了了识知理体无求」,在理上一定要如如不动,菩提就现前了。清净心现前,菩提现前;如如不动,菩提现前。说「仍不坏假名,是故备修万行,故能感也」。修行,无论修哪种行门,只要不著相,跟菩提就相应;修行要著相,跟菩提就相远了,这个东西就是不能执著。前面说得很清楚,佛对这桩事情讲了几十个名相,为什么说这么多?用意教我们不要著相。不要著名字相,名字是假的,不是真的,著相就错了;不著相,了解名词里头的意思,这就对了。佛说这些名相,最重要的意思是让我们了解这个名相的含义,不执著名相。名相随便怎么说都可以,理不变、性不变。所以名是假名,性则是真实。
「是故《大智度论》云:若人见般若,是则为被缚。」《大智度论》里头说的这个话,如果有个人他见到般若,般若没有相,他怎么会见到?他说他见到了,见到是烦恼,这个缚是烦恼的代名词,他就生烦恼了。「若不见般若」也是被缚,为什么?见,起心动念了;不见,也起心动念了,所以全都错了,与般若不相应。般若就是智慧,般若就是此地讲的菩提心。菩提是梵语,意思是觉悟,菩提心就是觉悟的心。觉悟的反面是迷惑,起心动念是迷惑,分别是迷惑,执著是迷惑。所以我们把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统统放下,菩提就现前,般若就现前了。虽现前,清清楚楚,不著相,一著相又错了,就迷了,不能著相。在哪里?就在日常生活当中,在穿衣吃饭之处,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其中,就是迷惑而不认识。佛菩萨他们比我们厉害的就是他们认得很清楚,他们决定不起心不动念,无论是顺境逆境、善缘恶缘他都不起心不动念,都没有分别执著。这是什么境界?这就是实报庄严土的境界,诸佛菩萨一真法界的境界。
「龙树菩萨释曰」,他解释的说,龙树菩萨这也是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的人,他说,「是中不离四句者为缚」。这四句是什么?第一句是有,第二句是无,第三句非有非无,第四句亦有亦无。无论是哪一句,你都起心动念了,起心动念就错了,这就是烦恼。离四句,纵然说这个四句,心理上没有分别执著、没有起心动念,那就对了,就解脱了。这是非常微细的一个念头都不能有,有念就是凡夫,有念就是迷;再细微的念头,只要有就迷了。所以我们迷失自性,怎么迷的自己不知道,真迷了。佛在这些经论,四十九年所说的,都是帮助我们从迷惑当中觉悟过来,这叫佛事,这叫佛法。佛是觉的意思,佛法是觉悟的方法,佛事是觉悟的大事,如何从迷,迷惑觉悟过来。通常佛用什么方法来帮助我们觉悟?开示,开就是讲经教学,示就是自己做榜样给我们看。开是耳根,示是眼根,让你看、让你听,你才会觉悟。
这下面解释,「不行而行,即无求而求」,反过来,行而不行,求而无求,就对了。求是什么?是事,无求是理。事上求,心上没有求,理是属於心,最重要在这个地方。「虽知理体无求,菩提无得」,我们还是认真修行,修六度万行,从这个里面感得菩提。譬如说我们修十善,身,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行,身;口,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绮语、不恶口;意,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。这是属於事,要不要做?要。我做这些事,用的心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、不落印象,这个事就是菩提。为什么?心里头不著,心里头没有,事上一样做。事事无碍,理事无碍,这是真正得大菩提的人。他为什么要在事上这样认真去做?是度化众生。众生没觉悟,得要用这个相去引导他,让他慢慢的在这个里头悟入、契入。菩萨是为度众生,必须要做出这个榜样,还要认真去教学。所以在菩萨是作而无作,无作而作;在众生,是有作而作,他不是无作,他作真的是有作。慢慢让他从有回归到无,这是教学的层次,逐渐向上去提升。不能不做,如果是真的不做,这个社会就乱了。知道这个东西假的,假的也要做成真的,假戏要真演,演得要逼真,才能够收到世间法的效果。
从理上讲,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,从理上讲。明理的人行,迷於理、不明理的人不行,那就要真修、要真干。所以,「菩提无得,仍备修万行,以感菩提,妙契中道」,这个妙契中道就是觉悟了,在修行里头觉悟了,完全明白了诸佛如来作而无作。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在我们这个世间,为我们表演八相成道八十年。他老人家八十岁走的,中国人算虚岁八十,外国人讲实足年龄七十九岁。那个八十年表演,无作而作,作而无作。无作而作是他,作而无作是让我们感到,我们从作而无作里头契入。看久了,慢慢看出来了,叫妙契中道。不定在什么时候,不定在什么事情当中,突然之间开悟了,明白过来,「故能相感而相契也」。这个就是佛菩萨教学的善巧方便。
「次者,《安乐集》依《净土论》指出,凡欲发心会无上菩提者,先须远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」,这个意思也说得非常好。《安乐集》依《净土论》,这个《净土论》就是《往生论》。《往生论》里面说,凡是想发无上菩提心,必须先远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背的,这个要远离。第一个,「依智慧门,不求自乐,远离我心贪著自身故」,这个念头要没有。不能有贪图享受的念头,贪图享受的念头与般若、与菩提相违背。於是乎我们就明白了,诸佛菩萨在常寂光当中,法界虚空界里头一切有缘众生,跟他都起感应道交;换句话说,我们起心动念,无论在什么时候,有意无意,佛菩萨全知道。这桩事情,前些年我们学过贤首国师的《妄尽还源观》,那是一篇论文。这篇论文分六大段,前面三段跟我们讲宇宙的源起,万物的由来,生命的形成,我从哪里来的,讲得很清楚,比我们现在的哲学、科学讲得清楚,哲学、科学没讲清楚。
哲学里面假设有个本体,就是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从这个体生的。这体是不是真有?真有。体是什么,全世界哲学家到现在没讲清楚。佛法讲清楚了,佛法讲这个理就是真心、就是自性、就是真如。为什么科学跟哲学讲不清楚?因为科学家、哲学家没有证得。为什么没有证得?因为他有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,这个东西他没放下,所以他没有证得。法身菩萨他们证得,所以科学家不如他们,他们对这个事情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这个本体在《还源观》上,名称叫「自性清净圆明体」,这名字很好。自性就是真如本性,自性是清净的,自性是圆满的,圆满是讲它的相好,是讲它的德行。明是讲它的智慧,就是智慧圆满;圆字里面是德能圆满、相好圆满。自性清净圆明体,体是本体,一切法都是从它生的,它好像什么都没有,但是能生万法。我也是从它生出来的,一切众生统统都是它生出来的。这说明什么?整个宇宙同体,我们同一个自性清净圆明体。自性清净圆明体是我们的真心,是我们的本体。
本体,这个体它一念不觉,这是佛给我们说的,起了一念不觉,就心现相了。觉心没有相,觉的时候没有相,不觉就出了现象,出了两种现象。一个是依报,宇宙。就好像作梦一样,意识清净的时候不会作梦,一迷,梦境就出现了。梦境一出现,山河大地出现了,梦境出现了,整个宇宙出现了。第二个,我,生命出现了。我从哪里来的?从执著来的。执著放下,我就没有了,这个小我没有了。那什么是我?遍法界虚空界是我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我们迷了,在遍法界虚空界物质现象里面,就执著身体这个执著,身体这一点点物质现象认为是我身,执著我能够思惟想像,这是我的心。其实这是阿赖耶,阿赖耶太大了,阿赖耶的相是遍法界虚空界的物质现象。你看那么大的物质现象,都是我们心变现出来的。现在变现出来,在这里取一分,取这么一点点,这个相是我身。心是什么?阿赖耶的见分。见分也是广大没有边际,取这么一点点,我能够想像的,这是我的心,这叫真的错了!我是从这儿来的。跟著我来的还有麻烦,我是第七识,非常严重的执著,我们讲心量很小。本来心量很大,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,现在心量变成这么小,两个人都不能相容,都不能和睦相处。甚至於自己跟自己都不能够和谐,小到这种程度,这叫可怜到极处。
所以一念不觉,宇宙产生了,万物出现了,我出现了。跟著我出现的,同时出现的,有贪瞋痴。所以贪瞋痴叫俱生烦恼,一切众生都有,要通过修炼、修行把它放下;不通过修行,那大家都有,没有例外的。这三个烦恼,我爱,我爱就是贪,我痴就是愚痴,还有我慢,傲慢,傲慢是瞋恚。你看,我见就是有我,把阿赖耶的见、相两分,取当中那么一点点认为是我,执著不肯放弃。如果认阿赖耶全部都是我,那就对了,阿赖耶的见分是我的心,阿赖耶的相分是我的身、是我的土,那就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万物就是我身、就是我心。这种认识还情有可原。真正认识,真正认识这全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我心,阿赖耶的见相两分,见分是心理,相分是物质,都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那是般若智慧现前,看清楚真相了。原来一念不觉就等於说是发梦,出现,梦中出现境界。知道境界不是真的,这个境界不会让你生烦恼;不知道境界真相,你对於境界有分别、有执著,就生烦恼。顺境,顺著你的意思的就起贪爱,不顺你意思的就起怨恨,叫七情五欲,从这儿产生了,这是烦恼。烦恼里面有善有恶,烦恼都是染污,就不清净了。善念、善行感得的三善道,它变这个境界现前;如果是不善的心、不善的行为,所感的是三恶道。六道从哪来的?自己变现的。
这讲心境界,这种境界现前之后,继续给我们说明,心,佛法讲色,色就是物质,物质现象跟心理现象,它的能量周遍法界。换句话说,我们起个念头,无论是有心还是无心,念头才起就周遍法界。所以,诸佛如来全接收到,我们信息发出去他全收到,他知道我们在想什么。第二个,我们身体状况。身体是物质,现在大家都知道,物质现象是波动形成的,这个波动的速度跟心的速度是相同的,因为它是心变现的。现在科学家搞清楚了,物质是念头变现的,那个念头的速度太大了。现在说光的速度、电的速度,跟念头不能相比,念头才动就周遍法界,整个宇宙它都布满了。整个宇宙像个电网一样,这当中一动全都知道,没有不知道的。所以我们的念头佛知道,我们身体健康状况佛也知道,没有一样不知道。这三种周遍,三种第一个「周遍法界」,第二个「出生无尽」,就像万花筒一样,千变万化,无量无边、无数无尽,随著你念头,物质现象都在变。科学家今天才发现,心能控制物质,境界确实从心想生。那我们的善心善念,境界好,都是善境界;心念不善,境界就不善。
极乐世界怎么成就的,我们知道了,是阿弥陀佛纯净纯善的心变现出来的。这个世界之所以特殊,之所以令一切诸佛菩萨欢喜赞叹,那是阿弥陀佛把他自己的弘愿、修持的功德,统统加持给每一个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。这个在十方世界没有的,只有阿弥陀佛那里有。所以往生到极乐世界,不要在乎什么品位。品位有没有?有,不重要。为什么?西方极乐世界待遇是平等的,上辈、中辈、下辈待遇完全相同,那就无所谓了。物质生活相同,精神生活相同,学习的环境相同,这一点是让一切诸佛都赞叹、都佩服。所以十方世界的众生,在自己原来这个世界里头修行,多生多劫没有成就,只要到极乐世界去,决定一生圆满成就;不是小成就,圆满成就,个个都成佛。往生到极乐世界是凡夫,极乐世界毕业离开的时候成佛了,没有一个是空过的,这叫真正不可思议。
到极乐世界,这些烦恼习气也都没有了。贪心,是有贪心,但是贪心在那里不起作用,时间久了贪心自然没有了。为什么在那里人不起贪心?那个地方所有一切受用随念而生,你想什么,那个东西在你现前,你还要贪吗?不用贪了。我们这个世间,这些金银珠宝大家贪爱它,它太少了,物以稀为贵。极乐世界的物质太丰富了!翡翠,这是我们世间人很喜欢的,绿色的玉,透明的,这很名贵的,在西方极乐世界,那个土地就是翡翠。所以它的大地是绿色的、透明的,从上面看到底下。这个东西人家不要它。黄金,黄金是铺马路的,像我们这里柏油一样,铺马路的,太多了。无论什么珍奇之宝,在极乐世界取之不尽。居住的环境,房屋有各种不同的形状,大小都不一样,随心所欲,我住的房子想大就变大,想小一点它就变小。所以人在那里什么贪心都没有,就是资源太丰富了,随心所欲。完全那个物质现象统统受心的念头的支配,想什么它就现什么,所以贪著这个念头就没有了。
身相平等的,极乐世界最大的特色,平等,我们的身的相貌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。这是阿弥陀佛考察诸佛刹土,看到众生相貌不一样,众生生烦恼,相貌好的就傲慢,相貌不好的就有自卑感,心不平。那怎么办?相貌大家都一样,没话说了。所以,极乐世界相貌完全一样,而且每个人相貌是最圆满。释迦牟尼佛出现的时候,印度人也讲究这个,说大富大贵的相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。佛出生,这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统统具足,一看,富贵到极处,是印度人的标准。中国人也有,看相的,哪一种相是贵相、福相,都有讲究。西方阿弥陀佛的相是最极圆满,从性德里头流出来的。佛在《观经》上说得很清楚,身有八万四千相,每个相有八万四千好,每个好放八万四千光,每个光里头有八万四千佛,不可思议,无法想像。人人都是,真的平等。所以这个地方真有,不是假的。
距离我们现在不算太远,倓虚法师的一个师兄弟,锅漏匠,在这里讲起来大家都知道。倓虚法师晚年住在香港,在香港办了个佛学院,圆寂在香港。他是谛闲老和尚的学生,他这个师兄弟就是谛闲老和尚的徒弟,锅漏匠。这个行业现在也没有了,抗战时候还有。这个行业非常辛苦,补锅、补碗的,像我们锅碗打破了,破得如果不是很严重,他能够把它再补起来,还可以再用。现在科技发达,制造业大幅度的进步,破损这个东西都不要了。在从前舍不得丢,资源非常缺乏,有补锅、补碗的人从这里经过,还是可以补好的,很便宜,几个铜板。做这个行业,非常辛苦,挑一个小担子,到处吆喝。
到四十出头,真是苦了一辈子,想到谛闲法师。谛闲法师是他从小的玩伴,同一个村庄里头小朋友,谛闲法师念过书,他没念过书,这命运不同。以后谛闲法师出家了,想到这个朋友出家了去找他,找到了。找到之后觉得出家不错,你看有吃有穿,又有地方住,什么都不要愁,一定要出家。谛闲法师说不行,不能出家,出家至少在寺庙里头住,五堂功课要会,五堂功课不会,这庙里住不住,人家瞧不起你。出家两桩事情,第二个就是讲经;讲经,四十多岁了,不认识字,你学来不及了,就劝他别走这个路。可是他的心非常坚定,非走不可。谛闲老法师被他缠得没法子,最后商量,你想出家,我有个条件,你能够接受我就给你剃度。他说行,你说什么我都听,只要给我出家。他说那好,给他剃度了,把他送到宁波乡下,废弃了的小庙,没人住了,叫他去住。住在那里只教他一句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他说你就念这一句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接著念,一直念下去。
他真听话,真干,就在这小庙里头,三年没出门。谛老在当地,因为那里佛教徒很多,乡下都有,找了几个护法的,每个月给他送一点米、送一点菜,又找了个老太太给他烧两顿饭,照顾他。三年,完全遵照老和尚的教诲,真听话,一天到晚念南无阿弥陀佛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就再念,不分昼夜。这个方法好,没有压力。三年之后,这一天,法师跟照顾他的老太太说,明天我要进城去,看看朋友。第二天他去了,晚上就回来了。看看朋友,那是什么?去辞行,他要往生了。他不说,只说看看朋友,一句话不说,见见面。晚上回来,告诉老太太,明天不要替我烧饭了。老太太心里想,师父从来不出门,今天出了门,也许有朋友请他吃饭,他不要我烧中饭了。第二天中午不放心,来看看,没看到,叫师父,没人答应。他那有佛堂,到佛堂里一看,师父站在那里,手上拿著念珠,叫他不答应,再仔细一看,死了。这老太太可吓到了,从来没有看到人是站著死的,就赶紧去报告,报告这些同参道友,护持的几个护法,大家都来看。
看了之后,没办法,赶紧派人到观宗寺去给谛闲老和尚报信。没有交通工具,走路去,从他那个乡下大概距离相当远,这一趟走回来三天。谛闲老和尚来替他办理后事,站到三天了。这个可不容易,死了站著走的有,站著三天的没听说过。老和尚赞叹他,你真成就了,真是大成就。他说现前我们这个国家,弘宗研教的大法师比不上你,弘宗是禅宗的大德,研教是讲经的法师,不如你;那些大山、名山,四大名山方丈住持也比不上你。这对他赞叹,他真有成就!你看就一句佛号念三年,不认识字,什么都不会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就接著念,三年成就。这才知道,前一天进城去看看他的老朋友,见最后一面,这个见面意思很深。消息传去,那些人一定都要来看,这一看,念佛是真的,可不是假的,他度多少人!一直到现在,我们想起这桩事情,都增长我们的信心。这个法门真不难!只要真信,真愿意去往生,真愿意去,真肯念佛,这就成功了,锅漏匠他做到了。
所以这第一句,要把烦恼习气放下,远离就是放下,这个东西是假的。一切顺心的事情,你知道是假的,你就不贪了;一切怨恨,冤亲债主现前,这怨恨,知道是假的也不恨了,你的心就平了。心平气和,这是真正智慧。第二,「依慈悲门,拔一切众生苦,远离无安众生心故」。这第二个,依慈悲门,头一个依智慧,第二个依慈悲。念念要救众生苦,远离叫一切众生身心不安的,这个念头不能有,这个事情不能干。总是要想到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,不能给众生带来苦难;给众生带来的苦难,这种心不是菩提心,你的菩提心发不出来,这个很重要。对於一切野兽,甚至於蚊虫蚂蚁、树木花草,都要有爱心、有善心,不能伤害它。佛家的戒律,「清净比丘不踏生草」。草很活泼长在那个地方,你从上面走过,对它都有伤害,不可以。除非没有路,一定要通过,这个可以;如果有路的话,不可以随便踏草。这什么?爱惜,慈悲心。所以,无安众生的心要放下,必须要令一切众生欢喜。
第三,「依方便门,怜愍一切众生心,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」。一个出家人,绝不要求别人恭敬,绝不要求别人供养。供养身是物质,供养心是赞叹,不求,也就是不求名闻利养。名闻利养跟菩提心相违背,好名好利,贪求利养,这个人没有菩提心。没有菩提心,我们就晓得,纵然念佛,不能往生。所以《往生论》上这个三条很重要,「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」,这三样与菩提相违背。这是很容易犯的,不能没有高度的警觉心。这下面有个简单解释,「三种相违之法,即文中」,第一个,「我心贪著自身」,这个不可以,第二个,「无安众生心」,第三个,「恭敬供养自身心」,这三种「必须远离」。这三种心要是都有,不能远离、不能放下,那出家就造罪业。不但不能往生,他的去处不好,他入恶道,严重是地狱,轻一点饿鬼、畜生,这个不能不记住。
《安乐集》还有一段文,「续云: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」,这个能够远离,「即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。何等为三」,哪三种与菩提心相应?前面这三种,这是烦恼习气,要是断了、放下了,三种菩提心相应的法它就现前。第一个,「无染清净心」,清净心现前,「不为自身求诸乐故」。「菩提是无染清净处,若为自身求乐,即违菩提门。是故无染清净心,是顺菩提门」,这句话非常重要。本经的经题后半段,讲修行最高指导的原则,五个字,「清净平等觉」,这是修因。这个题目上半句是讲果报,「大乘」是智慧,「无量寿」是福报,你看,智慧、福报,「庄严」是美好,我们讲真善美,佛法称庄严。真善美达到圆满究竟,果!有因有果,修清净平等觉,这修行就有功夫了。我们的清净平常觉年年上升、年年增长,这快乐无比。如果是染污、是傲慢、是不平、是迷惑,那就错了,路完全走到相反的去了。清净平等觉是菩提大道、成佛之道;染污、不平、迷惑,这是六道,轮回道,这个道不能走!
第二,「安清净心」。这三种顺菩提门统统是清净,你看前面第一个,无染清净心,第二个安清净心,第三个是乐清净心。「为拔一切众生苦故。菩提安稳一切众生清净处」,我们如何帮助众生得到身心安稳。「若不作心,拔一切众生,离生死苦,即便违菩提。是故拔一切众生苦,是顺菩提门」。现在众生苦,太苦了!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留意,如果有机会就要帮助。每一个机会都抓住,不要把它失去。我们机会抓住了,还得要众生有福报,众生没有福报不行。所以这个地方说到佛法,弘法跟护法就重要了,护法比弘法更重要。弘法是教员,有智慧,福报差一点;护法没有智慧不要紧,他有大福报,有大福报能做大事业,问题就是心量要大,要能包容。我建学校,我当校长,我可以请最好的老师来帮我教学。教学的是弘法,当校长的护法。
我们这一生发心教学,为什么?没福报,这个自己要很清楚。老师对我好,教我,前生没修福,福报是前生修的,前生没修福,所以这一生物质生活很辛苦。老师教我,劝我学经教,李老师,章嘉大师劝我出家,学释迦牟尼佛,我都听话,走释迦牟尼佛的道路。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学,过的是游牧生活。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建道场,可是他也很随和,你看王公大臣、大富长者,有花园、有别墅,请他,他也去住,最长的还住上二、三年。在那边讲经教学,一部经讲完,别的地方又邀请,他就离开了。所以世尊对这个道场,给我们一个示范,我们看懂了,可以接受使用权,不能接受所有权。道场是他的,所有权是他的,我来使用,用完了归还给你,好!出家信徒不会去争财产,为什么?没财产,财产有主。像我们现在尖沙咀这个道场,佛陀教育协会,它有个董事会管理,它有主。我们在这个地方住,接受他的聘请,在这里讲经教学,这是护法。护法的人有长远心,弘法的人在这里就定下来了,很难得!
这次是香港回归之后,我们才遇到香港同修护持,让我们常年在此地讲经、学习。在之前,英国人统治之前,我每年只能到此地来一个月,短期的,没有长期的。每个地方我总是想能住下来不动,非常羡慕过去祖师大德住在一个山上一辈子不下山,那真正是大福报。我们没这个福报。每到一个地方都想能久住点,不行,总有差别因缘叫你走路。新加坡住了三年半,还是要离开。澳洲环境虽然是好,可以长住,可是我们总是想,中国传统文化的根、大乘佛法的根在中国,在外国相当困难。所以我们总想离祖国近一点的地方好。早年,赵朴老在世,这是国内对我护持,第一个有力量的人物,老人常常劝我落叶归根,缘不成熟,这些年缘都在国外。
最重要的,如何能培养继起的人才,这是最重要。人才可遇不可求,找不到。但是今天这种高科技这种方法,我们一定要利用。这是在从前,像我上面一代的人都不敢想像,利用卫星成本太高了。知道这个东西好,知道的人也不多就是了,不敢想像。这桩事情,早年方东美先生提醒我,六十年前的事情。他告诉我,那个时候是黑白电视,没有彩色的,跟我讲,这个东西可以复兴中国传统文化,也可以毁灭传统文化。它是个工具,它没有好坏,就看人怎么用它,如果用它来讲学,用它来讲经,这个是无量无边的功德;如果内容是搞杀盗淫妄,那就把整个社会摧毁掉。在那个时代,曾经有人向老师请教,那时候美国是世界上最盛的国家、最强的国家,二战之后。有人问老师,他说罗马也有亡国的一天,美国不可能永远强下去,美国将来也会亡国,亡国第一个因素是什么?原因是什么?老师没有考虑就说出,电视。美国亡国亡在哪?亡在电视。随著就提出警告,叫台湾要小心,台湾如果电视要像走美国的路子,台湾也就完了。所以,这种科学技术我们好好的利用它。
这都要有机缘,我们是有个居士,她发心建了个电视台,二十四小时播放我讲经的东西。原来我不敢相信,二00三年元旦开播,开播前两个星期告诉我,我以为她是骗我的。两个星期,果然元旦开播了,我告诉她,我说我等著看,看你能不能活一个星期。一个星期过去了。我说不相信,我看你能不能活半个月。半个月过去了,看你能不能过一个月;一个月过去了,看看能不能活三个月。没有想到它活了十年,今年刚好十年,不容易!这她真正做了桩好事。不管她用的是什么心,但是是一桩大好事情,让全世界的人,她现在六颗卫星,覆盖全球,我们讲全世界都能收到。收看的人愈多,她功德愈大。功德是什么?不著相是功德,著相是福德,不是功德,看她自己著不著相。要是不著相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提升品位;要是著相,来生人天福报。做这么一桩事情。现在愈来愈进步,网路卫星,我们现在用网路卫星,香港用网路。成本大幅度的降低,品质跟卫星效果差不多,也是全世界同步能看到。这么好的工具一定要会利用。
现在真正要做的,是要做个实验点,人家会相信,那个效果会很大。我们讲经效果还是有限度、有局限,要做实验点,做出来给人看。所以这几年,我有这个机会我一定把它抓住,来做宣传工作。去年十月,梵蒂冈教宗邀请我去访问,这是我们第二次见面。第一次见面我鼓励他,宗教要走向教育。去年邀请,我想了很久,还是要去一趟,这个机会别放过。去干什么?去劝他,把梵蒂冈做为一个天主教的实验点。这个小城,能够把天主教的精神、天主教的文化落实在这个小点,这个小点就是地球上天主教的天堂。做出来,让全世界人到这里来参观看看,天主教天堂是这个样子,这很有意思。所以我就很细心,我向他请教,梵蒂冈面积多大?结果出乎我意料之外,它很小,我原先以为它至少有一百个英亩以上,没有想到五十亩。五十亩合中国三百亩地,不大,这么个小城,三百亩地。我说居住的人有多少人?不到一千人。
它在罗马城里面,罗马城也不大,是个古城,完全靠旅游,经济来源靠旅游,古迹很多,古城。我就问他,在罗马,属於你们天主教的教堂有多少个?有四百多个。我说好!等於四百多个学校。每个学校都要上课,都要讲经教学,我说你们要真正努力做这个工作,一年,罗马成为世界宗教和谐示范点第一个城市。这个做成功不得了!非常有意义、有价值。所以我就想让他做,他要一带头做了,别的宗教就会跟进,基督教也要搞个圣城,伊斯兰也搞个圣城,佛教也搞个圣城,大家都干了,那就很热闹,就搞起来了。我的信息传达了,他也很欢喜,我看不容易做到。教宗跟我同年,身体不如我,我看是心有余而力不足。应该要做,天主教在世界上很大的影响力,它的教徒十几亿人,信仰天主教的,对教宗都非常尊敬。教廷我去过三次,跟他们也很熟悉,总是希望他能够做成功。
去年年底,我们澳洲净宗学院庆祝成立十周年,我去参加了。意外的一个收获,图文巴这个小城宗教团结了,这是个好事情。我鼓励这些宗教领导人,这是这一个城市的,图文巴市,我就希望他们能够联手,把这个小城打造成一个多元文化和谐示范城市。我提出这么个建议,这些人非常欢喜。在图文巴做这个很有意义,这个小城人口十万人,有八十多个民族,十万人八十多个民族,有一百多种不同的语言,十几个宗教。所以是标准的多民族、多文化、多宗教的一个小区,十万人的小区。这个能够团结,大家都像兄弟姐妹一样,相亲相爱,互相照顾,那的确很有味道。这不是一个宗教,是十几个宗教团结起来做,大家有这个意思,好!我跟他们说,如果你们能在一年时间把效果做出来、成绩做出来,我说我帮助你们建立一个卫星电视台。让你们把图文巴人民的生活,这个地方的宗教教育、伦理教育向全世界播放。会招揽全世界的人都到这里来参观、观摩、学习,这个城市开发旅游、观光、学习,会兴旺起来,很有意思。市长很年轻,很有朝气,对於这个理想,他说这就是他的理想。我说太好了,带头来做。
这就是机会,有机会要把握住,不能放弃,为什么?这是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。先要做个小点,做成功之后让全世界人来观摩、来考察、来学习,就能自然扩大。所以,这些宗教的领袖们非常难得,本来心胸都不怎么样的,现在心胸都扩大了,都能互相包容,互相敬爱、互相关怀、互相照顾、互助合作。
我们国内,我也希望能出现这样的实验点。中国儒释道确实它融合了古圣先贤的智慧,古圣先贤对於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理念、方法、经验、效果,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。这个东西要能做出来,是全世界最好的榜样。事在人为,要什么人?要心量大的人才行。完全为自己的利益的,这就没法子,就不能做。一定心量拓开,要能包容,这才能大!学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心量大。建造极乐世界,他去参观十方诸佛刹土,去考察、去研究,取人之长,舍人之短,建造出极乐世界。所以极乐世界不是阿弥陀佛自己想出来的,是实地上去考察、参观得来的经验,这样造成的,这个给我们很大的启示。所以我们学净土,我们的生活可以学阿弥陀佛,我们怎么工作,学阿弥陀佛,怎样处事待人接物,怎样帮助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宗教、不同的这些众生,都应当向阿弥陀佛学习,方方面面都是十方世界的好榜样。
所以,若不作心,拔一切众生离生死苦,这就违背了菩提。要常常放在心上,帮助众生离苦得乐。帮助的方法就是教学,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最好榜样,每天跟大家上课、讲经,四十九年没有一天中断过。是故拔一切众生苦,是顺菩提门。
「三者,乐清净心」,这个字念去声,乐是爱好,爱好清净心,「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」。我们自己发菩提心,也希望帮助一切众生统统都能够发菩提心。「摄取众生,生彼国土」,摄受一切众生往生净土。「菩提是毕竟常乐处」,极乐世界把这个理念、这个理想完全兑现了,所以世界称为极乐。极乐从哪里来的?极乐是从阿弥陀佛教学来的,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的教学没有中断,众生天天在跟阿弥陀佛学习。极乐世界这些众生,这些往生去的人,只要到了极乐世界,就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。他虽然是凡夫,不是自己修行有什么成就,他得到阿弥陀佛的帮助,阿弥陀佛的神通、道力、智慧加持给他,他都能起作用。所以学习的情绪非常高,再深的东西他能理解,这得佛力加持。神通广大,能像阿弥陀佛一样,分无量无边身,到十方世界去参访、去供佛,供佛是修福,听经闻法是修慧。所以极乐世界修行一天所得到的福慧,在我们这个世界修无量劫都不能成就,它那里一天可以成就。这是个好地方!这个地方人快乐无比、欢喜无比。为什么?福慧增长,是大幅度的向上提升,真正不可思议。
我们有义务、有使命帮助一切众生,首先是认识佛教,这第一步。第二步,就是进一步,认识大乘;更进一步,认识净土,认识极乐世界,认识阿弥陀佛。这个地方一切众生决定去得了的,就是造五逆十恶罪、毁谤大乘罪,只要你能够忏悔,只要你能够认错,真信真愿,念佛统统都能往生。这个法门真的是无比的广大,没有一个人不能往生净土。罪孽深重的人是不是品位很低?不见得,品位高下与这个不相干。与什么有关系?与真信有关系。所以往往造极重的罪,忏悔往生,生到极乐世界品位特高,让人感到奇怪,怎么会有这种现象出来?他不晓得,忏悔的力量太大了。中国人古人讲,浪子回头,无恶不作的这个小孩,一回头的时候大善人。为什么?他对这些恶的门道他统统知道,他既然改过来之后他就能防范,教别人不要作恶,那个功德就很大了。所以回头是岸。又何况人人都有佛性,人人本来是佛。
「此毕竟常乐,依何而得」,这是说极乐世界,这个极乐不是暂时的,是永远的,是没有止境的。极乐世界的人无量寿,真的是无量。依何而得,这个毕竟常乐从哪来的?「要依大义门」。大义门在哪里?「大义门者,谓彼安乐佛国是也」,这指出来了。义,我们中国人,古人称中国礼义之邦、仁义之邦,大义门就这个意思。极乐世界是遍法界虚空界里头仁义之道场,礼义之邦,典范。人与人之间在极乐世界比亲兄弟还亲,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。所以,那个相亲相爱是出自於真心,不是勉强的。这些都是阿弥陀佛每天讲经教学教出来的。佛教学没中断,为什么?每天到极乐世界去往生的人有多少,那都是新来的。所以极乐世界教学,真的,教不倦,学不厌,没有一个不认真教、认真学。毕业出去之后,离开极乐世界,到他方世界作佛,像阿弥陀佛一样教化众生。我们知道极乐世界,每天有很多新生进去的,每天也有一大批毕业出去的。这是虚空法界第一个好学校,到这个学校都称为菩萨。
「故令一心专至,愿生彼国,欲使早会无上菩提也」。所以帮助众生一心专至。这是早年,五十年前,李老师常常教导我们,换心。我们现在的心是垃圾桶,无论什么众生,这些是是非非、肮脏的东西全装在里头,垃圾桶。把这个垃圾清理、打扫干净,统统清除出去,好的也清除出去,不好的当然更要清除出去,让这个心恢复到干干净净,清净心。把阿弥陀佛请进来,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,这就叫一心专至。起心动念想佛、念佛、称佛名,这真修行人、大修行人、大成就者风范。世出世法统统放下,一句佛号念到底。「愿生彼国,欲使早会」,会是契入,圆融契入无上菩提,这就是证得究竟佛果。
「以上所论违菩提门与随顺菩提门,正显发心违顺之异」,违顺不一样。「凡已发菩提心修习净业者」,这是已经发心,正在修行,「应常体究」,应该常常体会、参究,「切莫自违菩提门」,这是警告我们,千千万万不要违背了菩提门,一违背,失去本愿,「自障往生」,你就不能往生了。这句话很重要!所以,对於这个世间法决定不能沾染,贪瞋痴慢疑一定要远离,那不是好东西,五欲六尘都是断慧命,引导我们、牵引我们到三途、到地狱。现在人喜欢这些东西,我们看得很清楚,那些都是诱惑你到恶道去的。佛菩萨引导我们到极乐世界,我们要相信。咬紧牙根把五欲六尘放下,一心念佛,决定生净土。好,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