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净土大经科注 - (第二四四集)
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二四四集)  2012/3/14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37-0244
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五百八十四页第一行,第二句看起:

  「南泉云:说作如如,早变了也」。念老有个简单解释,「说出个如如,其真实义早已变失了也」。这里面的如如,我们看参考的资料,这从《三藏法数》里面节录的。「如如者,不变不异,真如之理也。谓由前正智」,正智叫如如智,「观察名相」,名与相,名字、现相,「皆悉如幻,非有非无,名相本空,即真如理。理因智明」,这个理是因为有如如智,所以这个理明白了。「智因理发」,如如智从哪里来的?因为这个理发智慧。「以智如理,以理如智;是为如如也」。如如智这个名词,「谓真如妙智,本来清净,无明不能覆,烦恼不能染。照了诸法,平等不二,以其智称如如境」,称就是契合的意思,所以叫它做如如智。

  「故云非语言分别之所能知」,非语言,离言说、离名字、离心缘,就是《起信论》上所说的。教导我们听教看经有听教看经的秘诀,秘诀就是用真心,不能用妄心。真心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也没有妄想,就这样子看下去,或者听下去。这种听经跟修禅定没有两样,所以他会得三昧,他会开悟。我们一般人不懂这个道理,这个秘诀不知道,我们听经用心意识,我们看经也用心意识,所以得不到三昧,也不能开悟。得到什么?得到知识,从文字表面上这一层知识,文字里面的含义不懂,看不出来。这是佛法的奥秘。有懂得的人,还是得不到这个德用,这什么原因?虽然懂得,他做不到。就是说他不能离心意识,心意识用成习惯了,无始劫以来用成习惯,不自觉的还是用心意识。这样子听教闻法,再长的时间也没有办法了解如来真实义。

  其实如来真实义就摆在面前。这怎么回事情?经教是如来当年说出来,以后弟子们把它写成文字。如来当年说出来,没有起心动念、没有分别执著,那就是真实义;写成文字流传后世,这些文字里头也没有分别、也没有执著、也没有起心动念,所以它的确是真实义。我们要怎样对待它?也要不分别不执著、不起心不动念,它的真实义就浮出来了。如果我们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,真实义就隐没,不现前了,所现前的是我们的意思,那不是如来真实义,是我们自己的意思。怎么会是这样的?这是阿赖耶识里面起来的。阿赖耶识是妄心,不是真心,阿赖耶识里面有烦恼、有习气、有无明,它怎么会解如来真实义!它能够把这些名言记下来,记忆是阿赖耶的,分别是阿赖耶的,执著是阿赖耶的。佛法难,难在这里。对谁不难?对上智、对下愚不难。上智,他可以做到用清净心、平等心来听经、来读经,这上智。听教看经他不起心、不动念,那不是修定吗?下愚亦如是,下愚他听经,他也不起心、不动念,他也不分别、不执著,听懂了就懂了,听不懂就算了,想都不想它。一堂经两个小时,听懂一、二句他很欢喜,不懂的他不问,他也不需要懂,这种叫老实。他听懂的他一定会做到,虽然听得不多,但是完全表现在生活,表现在处事待人接物。学会一句他就做一句,学会两句就做两句,没听懂的他不理会。这种人也了不起,就是他不用妄心,不分别、不执著、不起心动念,就是不用妄心,他用真心。当中这一股不上不下,所谓知识分子,他们用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来听经、来研究经教,论述一大堆,非常丰富,是他自己听经的见解,这个道理我们要知道。

  所以南泉说,「说作如如」,你在如如这个名相里头起了分别、起了执著,「早变了也」,不是如来的意思,是你自己的意思。这句话念老给我们做个简单解释,说出个如如,其真实义早已变了,早已失掉了,故云非语言分别之所能知。如来,法身菩萨的言语,离言说相、离名字相、离心缘相,他是这么说出来。我们很难懂,没有起心动念、没有分别执著怎么会说得出来?现代科学给我们做出证明,江本胜博士的水实验,我们有感,它有应;感是有心,应是无心,而应是万能的。江本博士只实验让它显出色相,没有音声,这是他功夫不到家。我曾经告诉他,任何物质都有见闻觉知,从见闻觉知里面迷失自性,它就变成受想行识。所以水会看、会听,会懂得我们的意思,那是它接受,我们动念它接受了,接受出来它的反应,它反应有色受想行识,这五种反应,但这五种反应你现在只看到一种,就是色,声音没有现出来,它有声、它有味、它有香、它有意识。任何物质都如是,不仅仅是水。现在量子学家告诉我们,再小的物质现象,小到不能小的微中子,具足五蕴,就是色受想行识。所以它有声。

  自性本具的性德是见闻觉知,觉悟的时候是见闻觉知,迷了的时候是受想行识。这是精神现象,现在科学家称它为信息,跟物质完全分不开。在感应里头自自然然出言语、音声。但是佛的言语、音声妙极了,一一色相、一一音声都具足万德万能。因为它是性德,它是圆满的,它不是局限的,所以我们的言语分别无法知,我们只能知道它一点点,对圆满的没办法。圆满的,什么人知道?见性的人知道,得定的人知道比我们多,还不圆满,见性知道圆满。「当知此之一件大事,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」,言语不能说的,说不出来;心行想不到,我们用第六意识想想不到。

  「法藏果觉」,法藏菩萨证果了,证得的是究竟圆满的果报。「实非语言之所能宣」,宣是宣说,语言没法子说。「亦非众生生灭心、思量分别之所能及」,生灭心是阿赖耶,思量是末那识,分别是第六意识,达不到。大乘经教里告诉我们,第六识、第七识只能缘到阿赖耶,缘不到自性。因为它是妄心,妄心能缘妄心,阿赖耶是妄心,缘不到自性,自性是真心。不用妄心,真心就现前了。我们习惯用妄心,用真心很不习惯。其实真心用没用?你在用,时时刻刻都在用,没有真心,妄心从哪来!

  真心确实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、没有言说。祖师大德教给我们,譬如我们眼睛看,睁开眼睛,第一个念头是真心。为什么?还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。你有没有看清楚?看清楚了,看得很清楚,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是真心,见性见。一看到,这是红色、那是蓝色,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了,这就是眼识起作用。看得清清楚楚,一点分别执著都没有,是见性起作用,是见性见,就是真心见;一起心动念,那就是眼识见。耳闻声也如此,听到声音,声音听到了,很清楚,没有去分别、没有去执著,闻性闻。如果听到,这是敲锣的声音,那是放鞭炮的声音,这是耳识在听。我们眼见,见性跟眼识同时起作用,你知道哪个是性、哪个是识;听也是,闻性跟耳识同时起作用,你知道哪个是真、哪个是妄。用真不用妄,那就是佛菩萨;用妄不用真,那你就是凡夫。真妄和合,真妄永远分不开,它是一体。

  那我们去想什么是真,早就妄了,它不是真的,就跟前面南泉老和尚说如如,早就变了。这是真的,这是见性见,那个是眼识见,不就分别执著全起来了?真正用功在这些地方用功夫,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绝不含糊,但是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清净心见。这是某人,这个人不错,这个人有问题,眼识见。换句话说,我们今天就明白了,真正修行是什么?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学不分别、不执著,又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那是慧,分别执著是妄想。所以法藏的果觉实实在在不是言语所能说,也不是众生的生灭心、思量分别所能及,这讲得很清楚。「在凡夫分上,语言不能知,无语亦不能知;分别不能知,无分别亦不能知」,这叫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。「法藏究竟法身妙果,唯有如如与如如智」,能知,「故非凡情所能测」,凡夫叫莫测高深。如如,前面说过,永远不变、永远不动,就是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说的五句话,如如。对如如完全明了就是如如智。如如是实相,诸法实相,如如智是了达如如实相的智慧,真智,不是妄智。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,第三段,「誓愿成就」。

  【所发誓愿。圆满成就。】

  这个『誓愿』,我们很清楚就是四十八愿。注解,『圆满』者,「圆妙具足」,没有欠缺。『成就』,「嘉祥《法华论疏》云:具足无余,不可破坏,故云成就」。具足是圆满的,样样都不欠缺,这是真的。贤首国师的《妄尽还源观》,三种周遍的第二种,第一种是「周遍法界」,第二种是「出生无尽」,那叫圆满具足。我们对这句话很难体会,所以想了很久,想到小时候玩的万花筒。万花筒很简单,我们拿来做道具,这里头几片不同颜色的碎片,里面三块玻璃,呈三角形。你把这个转动,千变万化,一样都不缺;你把它转一天,你去看,找不到相同的两个图案。我用这个来比喻《还源观》上三种周遍的第二种,「出生无尽」,这真是出生无尽。这个道理你慢慢去想去,它就在你手上。为什么会这么奇妙?有这些小东西应对,让我们看出宇宙间的奥秘。我们这个身体就像万花筒一样,什么东西在动?念头。念头就是万花筒里头的碎片,你只要转动它,出生无尽。所以圆妙具足。成就者,嘉祥《法华论疏》云:具足无余,不可破坏,这叫成就。嘉祥大师的话讲得很抽象,我们看到似懂非懂。

  再看《往生论注》,昙鸾法师的,他的话就很踏实了。「《往生论注》曰: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」,这非常具体,这根本,净土宗的根本、极乐世界的根本、阿弥陀佛的根本,就是四十八愿。「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。愿以成力」,你看,这自在神力是愿,四十八愿成就的自在神力。阿弥陀佛自在神力从哪来的?从愿来的,愿不可思议。这个愿是什么?这个愿是他五劫修来的。愿不是凭空想像的,是参观一切诸佛刹土,今天的话说,所得到的灵感,是从这来的,所以愿以成力。这个力是什么?功德力,无量的功德。无量功德力,「力以就愿」,功德力跟四十八愿融成了一体。「愿不徒然」,愿是真的。「力不虚设。力愿相符,毕竟不差」,就成就了极乐世界,这极乐世界怎么来的。经文上只有八个字,「所发誓愿,圆满成就」,就是极乐世界成就了。

  「又《法华经普贤劝发品》云: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成就四法,於如来灭后,当得是《法华经》」。你成就四法,成就这四桩事情,你就能得《法华经》。这什么意思?契入法华境界。你念《法华经》,入不了法华境界,你没得到。我们在《坛经》里头看到,法达禅师读《法华经》三千遍,三千遍是个整数,零头不算,只算整数三千遍,没有得《法华经》。为什么没有得到?习气没断,还有贡高我慢的习气,还有别人不如我的习气。见到六祖礼拜,头不著地,被六祖看出来了。起来的时候问他,你一定有值得骄傲之处(礼拜头没著地),你有什么值得骄傲?他就说出来,诵《法华》三千部。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,得有恒心。《法华经》一天顶多念一部,很长,七卷都非常长,一念十年,得有耐心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。为什么没有得定,没有得法华三昧,没有开悟?就是他那一点习性,这一点习性产生这么大的障碍,自己不知道。

  六祖问他,《法华经》里说的什么?他答不出来,反过头来请教六祖,六祖说这个经我没听说过。六祖不认识字,当然不看经,必须有人念给他听。你既然熟读三千遍了,你念给我听听。《法华经》二十八品,他念到第二品,第二品还没念完,念到第二品,六祖说行了,不用念了,他全知道了。给他讲《法华经》大意,他开悟了,再礼拜的时候头著地了。六祖的一生,在他会下开悟的好像是四十三个人,法达是其中之一。为什么他听《法华经》能开悟,别人听《法华经》不能开悟?我们晓得,他有三千遍《法华经》的底子,只是那一点傲慢、那一点习气障碍了他。六祖这一问,他真放下了,从内心里面那种真诚恭敬心生起来了,他就开悟。所以印祖讲得好,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」。要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我常说的要万分诚敬,得的是圆满的利益,就明心见性,十分不行,百分也不行。

  傲慢习气是与生俱来的,这不是学来的。末那识四大烦恼常相随,末那就是四大烦恼聚集在一起成就的,叫末那。我见,执著有个我,我见、我爱、我痴、我慢。爱是贪,慢是瞋,贪瞋痴三毒烦恼,跟我见同时起来的。换句话说,一迷自性之后,这三毒烦恼就跟著自己了,永远不离,不觉悟永远不离。觉悟就有办法,觉悟什么?觉悟是真正放下,我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。不贪、不瞋要用忍辱来对治,要用禅定来对治;不痴,不痴要用般若来对治,般若智慧没有开,禅定还是痴。所以佛教人「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痴」,修戒定慧是手段,目的是放下贪瞋痴,这才能管用。贪瞋痴叫三毒,这个东西放下,永远不造恶业,大乘教里面常说的纯净纯善,这才能现前,纯净纯善是性德,明心见性就不远了。

  这是讲成就四法,於如来灭后,当得是《法华经》,入法华境界。这四法是哪四法?第一个,「为诸佛护念」。怎样才得到诸佛护念?你凭什么得诸佛护念?当然要积功累德,不然你怎么能得到诸佛护念!而积功累德最殊胜的还是得发愿。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,你说他是不是应该得到诸佛护念?当然,我们今天真信、真愿求生净土、真正念阿弥陀佛,你就得诸佛护念。为什么?你心里头有阿弥陀佛,你心里头就具足四十八愿;具足四十八愿,你心里头就具足法藏五劫发愿修行,不就这个道理!这个道理明白了能不念佛吗?才知道真正念佛人为诸佛护念。「二者,植众德本」。用什么来植众德本?还是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万德根本!「入正定聚」,也是一句阿弥陀佛,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,万缘放下,我心即是弥陀,弥陀即是我心,这是正定聚。后面,「发救一切众生之心」。用什么救一切众生?就用这句佛号。我因这句佛号得度,你看诸佛护念,植众德本,入正定聚,我也用这个方法教别人。能信的,我们就晓得这个人善根深厚,过去生中肯定供养无量诸佛,要不然,要不然他不相信。你劝人家念佛,人家真肯干,谈何容易!真正肯接受的,那就是无量诸佛威神加持,他就不是普通人。

  四十多年前,我没见过,只听说过。我在佛光山教书,佛光山有个长工,就是长年工作,因为佛光山工程永远是做不完的,他的工人在山上有几十年,为山上服务。将军乡的,一个做工的告诉我,一年前的事情,就是去年的事情,他们家乡有个老太婆念佛站著往生,只念了三年,瑞相稀有,这一个地区的人都受感动。老太婆也没有什么多大的文化,人非常慈悲,好人。自己不懂佛法,遇到神都拜,把佛、把观音菩萨都当作神明礼拜,心地很诚。三年前儿子娶个媳妇,这个媳妇很孝顺。媳妇学佛,懂得佛法,劝她婆婆不要乱拜,不要去跑庙,就在家里,家里供了个佛堂,在家里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。她就相信,就跟锅漏匠一样,她听了就相信,她就真干,不再乱拜了。每天拜阿弥陀佛、念阿弥陀佛,三年,预知时至。但是她走的时候没有给家人讲,应该是怕家人扰乱她。

  晚上往生的。吃晚饭的时候,她吩咐家人,她要洗澡,让家里人不要等她吃饭。儿子、媳妇很孝顺,还是等老太太,等了很久老太太也不出来,再去喊她,没有人答应。到她房间看看,真的,她换了衣服,洗澡了,换了衣服。然后看看,到佛堂,她在佛堂站著,穿著海青,手上拿的念珠,整整齐齐的站在那里,叫她不答应,走到面前仔细一看,她往生了,站著走的。这个一传出去邻居都来看。我有一年在高雄,中山大学校长请我去做一次讲演,我提到这桩事情,很多人都知道。我讲完之后,在休息室有好多人来见我,告诉我是真的,他们亲眼看见的。时间不长,只念了三年,跟锅漏匠有同等的功夫,跟谛闲法师赞叹的一样。

  所以你看看这个地方四桩事,这四法,四法就是一句阿弥陀佛。这是真的,其他的是假的,什么都带不走。这一句阿弥陀佛就具足了无上菩提心,没有菩提心能做到吗?蕅益大师在《要解》里讲得好,能不能往生,「决定在信愿之有无」,真信切愿就是无上菩提心,跟这个大经里面所说的条件相应,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。他一天到晚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他什么都不想。一切统统要放下。

  今天你们有许多同学看到,中午吃了午饭之后有同学来问我,四面八方送给我的礼物很多(我不知道),他们来问我怎么处理,又怕背因果。我说我们这里不是道场,我们没有道场,所以别人送给我的礼物你们可以自由处分,我统统不要。我也曾经讲过多少次,希望大家不要送礼物给我。这些礼物可以送给我们同参道友,送给我们的邻居,跟大家广结善缘,希望我们居住这个村、居住这个里,人人都能够信愿持名,这个村里就有福报。我不要任何东西,我现在就一心想往生净土。

  我跟大家说这个事情,有同修告诉我,他们在手机上收到了两个短讯,拿给我看,抄在这个地方。第一个短信,「阿弥陀佛!香港万人念佛法会的净空法师、钟老师等很多大德高僧带领念佛。目前太阳系已经渐渐进入银河光子带的边缘,经过新西兰地震和非洲政变之后,近来各种灾难会频发,现已有国家,如韩国、印度出现了海底地震」。这些事我都不知道,我看到这个才晓得。说「香港佛陀协会呼吁全世界同修,每晚八点半开始到九点半,与世界各位法师一道念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千声,至二0一三年大劫之后,回向法界众生,祈求世界和平,消灾免难,离苦得乐,国泰民安,风调雨顺」,这个有,这个事情有。前面讲灾难这个事情我不知道,我刚刚听说。后面说,「请在收到此信息后转发十位善男信女,功德无量。世界华人联盟佛教文化基金发展委」,这个我不知道,这个里头断章取义,我们只是说过,呼吁全世界同修,晚上八点半到九点半念观世音菩萨,这个是的;说请收到这个信息之后转发,这绝对不是的,我们从来没有想到过。所以信息里头有断章取义,大家千万不要误会。我一生做一个规规矩矩的出家人,我没有任何组织,这是世界华人联盟佛教文化发展委,这个我不知道,不晓得是从哪来的。

  第二条意思跟这个差不多,但是也有断章取义的。前面「阿弥陀佛!净空老法师电话开示」,这个话是假的,我从来没有电话开示,我怎么会有电话开示!说「经过四川、缅甸的灾难爆发之后,近来会爆发更严重的灾难,使全世界遭到瘟疫症,可能会死伤几百万人,比四川和缅甸灾难更可怕。现在已有国家,如韩国、印度已开始了海底地震,现在已经死亡十多万人」。这个我都不知道,这消息不是从我这出来的,我不晓得,我今天看到这个才知道。你们的消息比我灵通,因为我不看报纸,我也不会玩电脑,我没有信息的来源。下面说,「净空老法师呼吁全世界同修,每晚八点半开始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一千声,到二0一三年五月」,没有说初五,我没有说,它这里还定了日期,「二0一三年五月初五为止」,这个不知道。我曾经说过,我们现在开始要念到二0一三年,我这样讲过,但是几月几号为止没有说过。「回向给全世界众生,消灾免难,离苦得乐,国泰民安,风调雨顺」。后面,「请在收到此信息之后转发十个善心人士」,这个我没说过,这是他自己说的,把这个帐算在我的头上来了。发信息要发得清楚,哪些话是我说的,哪些话不是我说的你们自己加出来的,可以,应该是这样的。

  信息多,现在这个世界上灾难到处都有,非常频繁,信息很多。收到信息的时候一定要很小心谨慎,有真有假,有的是事实,有的是造谣生事。所以我告诉同修们,这信息知道得愈少愈好,不要扰乱自己的清修,老实念佛。要听经,要深入《无量寿经》,经典里面告诉我们的都是宇宙诸法的实相。了解之后有什么好处?了解之后你很容易放下,放下烦恼、放下业障,往生极乐世界就没障碍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《法华经》上的四法,就在这一句六字洪名。我们继续往下看。

  「上」,上面所说的,「《法华》云成就四法,当得《法华经》」。我们用一句佛号成就上面四法,往生净土,入法华境界。在中国大乘教里头有两句话赞叹,「成佛的《法华》,开慧的《楞严》」,《楞严经》开智慧,《法华经》成佛。所以这两部经,在过去佛门里头流通最广,讲《法华经》的、讲《楞严经》的很多。讲《华严》的很少,《华严》分量太大、时间太长,但是讲《楞严》、讲《法华》很多。「今则法藏大士,所发一切誓愿,悉皆圆满成就。故得如实安住,具足庄严、威德广大、清净佛土」,清净佛土就是得《法华经》。这誓愿圆满成就。下面一段,「如实严净」,严是庄严,净是清净。我们看经文:

  【如实安住。具足庄严。威德广大。清净佛土。】

  这四句跟《法华》完全相同。实是「真实,亦即实相」,就是实相,「真如与法身」,实!『如实安住』,「即如实而安住於此真实之际」,真实之际就是前面讲的真实、实相、真如、法身,四个名词讲的是一桩事情。一桩事情为什么用四个名词?让你明了通达。一桩事情从面面去观察,你才彻底了解它,一即是四,四即是一。《无量寿经》上说「真实之际」,真实之际就是实相,真实之际就是法身、就是真如,我们要把心安住在这个地方。「简言之,即安住於诸法之实相」,不要住在假相上,要住在实相上。「实相者,正本经之体」,《无量寿经》的体就是实相。《无量寿经》讲的是什么?讲的是诸法实相。

  「又实相即真如,故如实即是如如」,前面所说的。「如实安住」就是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「如如不动」。六根在六尘境界上不受境界干扰,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不起心不动念,看得清楚、听得清楚,没起心动念,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觉。没有人来问,就是般若无知;有人来请教、来问你,无所不知,你能跟他解答。没有人来问的时候不知,般若无知,清净平等觉,《金刚经》上讲的如如不动。「又实相即法身」。法身无相,那是说的体;法身无不相,是说它的作用。无相,惠能大师明心见性说了五句话,前面四句是无相,无相的法身,「本自清净,本不生灭,本自具足,本无动摇」,是无相的实相,后面一句「能生万法」是无不相的实相。所以实相,无相无不相,无不相就是有相,相是假相,无相是真体、是本体。那个无也不是什么都没有,它真有,它清净,它不生不灭,它本自具足,又不动摇;不动摇是自性本定,它不是波动现象。

  「《往生论》曰:又向说观察庄严佛土功德成就。庄严佛功德成就。庄严菩萨功德成就。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,应知。略说入一法句故。一法句者,谓清净句。清净句者,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」。到这个地方,这是《往生论》上一段经文。向说就是一向说,也是常说的意思。这一段确实在大乘教里真的是常说,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祖师大德引用这段经文,很多!这段经文里头讲三种成就,极乐世界国土成就、佛成就、菩萨成就,意义很深!说明西方极乐世界人数再多,它很单纯,一点都不复杂。整个世界就这两种人,国土是世界、是依报,居住的人只有两种人,一个是老师,一个是学生。老师是阿弥陀佛,学生是诸菩萨,从十方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统统是学生。学生的程度不整齐,从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到实报庄严土上上品往生,叫三辈九品。

  往生的人到极乐世界,究竟他在哪一品不一定,善导大师说得好,他说「四土三辈九品,总在遇缘不同」。遇缘是非常非常重要,你要遇不到缘不行。遇到的缘特胜,可能你一下就生到实报庄严土上三品往生;遇到的缘不殊胜,有同参道友劝你念佛求往生,他自己对净宗也不是很了解,也没有办法把道理给你讲清楚、讲明白,可是你相信,你真念,真念往生了,凡圣同居土三辈往生。蕅益大师告诉我们,无论你生哪一品你都了不起,为什么?极乐世界确确实实有四土三辈九品,但是到那个地方,你看不到三辈九品,你所看到的是平等世界。这是一切诸佛刹土里面没有的,只有极乐世界有,皆作阿惟越致菩萨。同居土、方便土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提升了,统统提升到实报庄严土的待遇,这是净土无比殊胜之处,得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的赞叹。不是赞叹别的,就是赞叹这个,太难得、太稀有了,真正不可思议!不但是物质上的生活享受同等待遇,连智慧、神通、道力都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,好像跟法身菩萨没有两样。这让我们真正体会到,我们自己这一生多么幸运,遇到这样殊胜、无与伦比的法门。遇到了怎么样?遇到了要真的成就,如果不成就、不能往生,遇到等於没有遇到,那叫真可惜!多少人希望遇到,没有这个缘分;我们有幸遇到,如果不能够抓紧,不能真正发出真信切愿,我们对不起自己,对不起这分缘分。别人想求求不到,我们不求,撞上了。当然这个事不是偶然的,这不是靠运气,决定有过去生中殊胜的缘分。

  极乐世界,《往生论》上这三句说得非常清楚、非常明了,极乐世界是怎么个世界?是教学、成佛的世界,教你怎么成佛。谁教?阿弥陀佛亲自教你,十方诸佛也来教你,与你有缘的诸佛如来,也常常到极乐世界来帮助你、来成就你。阿弥陀佛好像是校长,十方诸佛是教授,川流不息。我们不要怕难,因为生到极乐世界得佛加持,我们的智慧开了,神通道力现前,那个接受的能力就强。又何况有许许多多等觉菩萨、补处大士,他们做佛的助教,那些人是我们的教练,帮助我们学习。极乐世界学习的环境真的是究竟圆满,这个地方能不去吗?我们还留恋这个世界吗?这个世界想留恋你也留恋不到,为什么?它变化无常。不像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永恒不变,它是真实的常住,永恒不变。尤其是在极乐世界,最终的归宿是回归常寂光,回归圆满的自性。所以这个世界三种庄严,佛土功德成就,佛功德成就,菩萨功德成就。三种成就愿心庄严,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,统统结归到四十八愿。略说入一法句,这一法句,《往生论》上讲的清净句,清净句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。净宗大德把这个清净句也归到南无阿弥陀佛,这句佛号是清净句,这句佛号就是真实智慧,这句佛号也是无为法身。

  「今经」,现在这个经文上,「如实安住」这一句,「即是安住真实智慧无为法身,故即是入清净句」。这个清净摄两种清净,第一个是「器世间清净」,这是国土,第二是「众生世间清净。此一法句,摄二种清净与上说三种庄严。故云:具足庄严」。上面三种庄严就是此地讲的两种清净,国土清净、众生清净。佛与菩萨都是众缘和合而现身的,所以众生两个字的意思非常广大,无量无边。众生,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就叫众生。

  下面说,「如《往生论注》云:此庄严事,纵使毗首羯磨」,这括弧里头有注解,「毗首羯磨乃天帝名」,这是天神。「此天善工艺,巧变化,司建筑」。这个天神是干什么?他是搞建筑的,是建筑业的天神,也称为大帝,毗首羯磨大帝。「工称妙绝」,他所制造、建筑的这个工事妙绝了,天上人间都没有能够跟他相比的。「积思竭想,岂能取图」,竭尽他的思惟想像,他能不能跟极乐世界画个图?画不出来。换句话说,这个人是遍法界虚空界里头最高明的建筑师,想跟极乐世界画个蓝图画不出来。极乐世界的妙绝由此可知,让毗首羯磨天王也叹为观止,这是赞叹,他做不到。

  「性者,本义也」,佛法里面讲性都是讲的根本、讲的理体。「能生既净」,这是自性变现的,自性是清净的,「所生焉得不净。故经言随其心净,则佛土净」,心现识变。我们现在为什么不干净?我们这个世间是心现的,没错,但是识把它变坏了,麻烦在这个地方。老祖宗知道,早就说清楚了,本性本善,习性不善。如果只有本性,没有习性,那就是尽善尽美。现在这个世界怎么样?本性没有了,全是习性,这麻烦就大了。本性跟习性混杂,里头还有善、有不善,现在没有了,现在本性没有了。我们随便举几个德目你就知道,父子有亲,这个亲有没有?没有了;夫妇有别,别没有了;君臣有义,义没有了,义变成利了;长幼有序,序没有了;朋友有信,信没有了。五伦没有了,五伦是人道,人道没有了。五常是德,「仁义礼智信」,五个基本的德目,这是做人必须要具备的。这五德没有了,现在不仁、不义、无礼、无智、无信。四维没有了,管仲说,「四维不张,国乃灭亡」。四维是什么?「礼义廉耻」,这四个字没有了;八德没有了,「孝悌忠信,仁爱和平」。这是什么?性德的德目。以前习性里头还夹杂一些,现在习性里头这个东西统统没有了。习性是什么?习性与这些德目完全相反,这些德目前头都加个不,就是习性。八德里头,不孝、不悌、不忠、不信、不仁、不爱、不和、不平,这习性。不善的习性,所感的就是乱世,就是地球的灾变。整个宇宙不外乎感应,如果人心善,把这些德目统统找回来,努力都做到,社会安定了,地球灾难化解了。

  所以这个结论就说得非常好,能生既净,所生焉能不净。现在能生都是染污,所生焉得不染污。故经言随其心净,则佛土净。我们学习净土的,最重要是清净心。心里头不能有东西,有善有恶都不行,有善,三善道;有恶,三恶道,出不了六道轮回。那怎么办?断恶不著断恶的相,修善不著修善的相。断恶修善的事认真努力去做,心地不要著相。离一切相,即一切法,这就完全对了,这叫真修行,这叫真用功。

  底下一段,『威德』,可敬可畏这叫威。这人有威德,我们又敬重他、又怕他,这是威;可尊、可爱这叫德,自自然然叫别人尊重他,又爱他、又敬他、又畏他。这四个字,可敬、可畏、可尊、可爱,这威德两个字。「《法华嘉祥疏》曰:畏则为威,爱则为德。又折伏为威,摄受为德」,这讲得都非常好。你尊敬他、你怕他,你才会认真学习。过去做老师要有这个态度,老师不端庄、不严肃,学生不怕他,他就没法子教,所以他要有威严,又要有慈悲。光用威严不行,学生害怕了不敢来见他,所以他还要慈悲。学生又喜欢他,又不愿意离开他,又怕他,这才是个好老师。能折服学生,又能摄受学生,恩威并济;折服是威,摄受是恩德。

  『广大』,「《探玄记》云:大以包容为义,广则体极用周」,体极,「本体极圆」,用周,「妙用周遍」。这是《探玄记》上说的,《探玄记》是贤首国师作的,清凉作的叫《疏钞》,都是《华严经》的注解,《探玄记》是《六十华严》,《疏钞》是《八十华严》。给我们解释广大。大是什么意思?包容,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,这大!广,体,本体极圆,妙用周遍。《华严》讲体、讲相、讲用,这个地方讲体、讲用,相包括在用里头。体是没有形相,说它作空,这个空不是无,空里头有有,什么都有,一样都不缺,但是它没有形相。起作用,它现相,能现一切相,像万花筒一样。万花筒没办法比得上,因为万花筒不动它也有相;体不动它没有相,动就有相,这一点万花筒无法比。至於相的变化,千变万化,这个万花筒显示出来了。所以比喻决定不能比到恰到好处,比喻里头还是有问题,比喻没有办法比得那么圆满。

  下面是「又广大会亦为阿弥陀佛名号之一」。这个名号不常用,阿弥陀佛又叫广大会。为什么?「具广大会聚之德,故有此名」,阿弥陀佛确实具足广大会聚。你看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很奇怪,它是自性变的,它没有阿赖耶。自性变现的,那就是「其大无外,其小无内」。这个境界我们无法想像,真的像前面所说的,「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」,言语没法子说,言语达不到,我们用想像也达不到,无法想像。极乐世界在哪里?极乐世界,遍法界虚空界都是极乐世界,为什么?都是自性。为什么我们看不见?我们有业障,如果业障除去,我们就看见了。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,净土有一部小论,往生真的生到极乐世界,「生则决定生,去则实不去」。有没有去?本地就是极乐世界。这个很难懂!那是什么?用现在的话说,究竟圆满的科学,科学就是想知道这个秘密。这桩事情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还有部论叫《净土生无生论》,也是讨论这桩事情。

  所以十方世界无量无边。十方世界刹土里面的凡圣同居土,跟我们一样有六道的,不知道有多少,太多太多!六道众生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,每天多少人?数不尽,极乐世界统统能容纳。不但能容纳,没有看到极乐世界拥挤,人口太多了,没有,再多的人在一块居住,看不到拥挤的现象。这都是我们无法想像的,不是我们能够思惟想像明了的,这不可能。所以它叫广大会,广大的聚会,这是弥陀大德。「因十方众生往生极乐,法会盛大,圣众无量,全因弥陀盛德之所感」。这是弥陀的德感,让十方无量无边的众生求生净土,亲近弥陀,接受他老人家的教化。「今经曰广大,正显此德」,这一句就是说的广大会,「威德广大,清净佛土」。

  我们读了这节经文,要知道怎么落实。佛的誓愿,四十八愿圆满成就了,我们要跟他学。我们不需要学那么复杂,我们烦恼习气没断;我们要学的,而且学得很圆满、学得很踏实,那就是对於净宗的理事通达明了,再没有怀疑了,相信极乐世界确实有、确实存在,这些事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决定相信,决定愿意求生,决定在极乐世界做圆满的成就,接受阿弥陀佛的教诲,亲近阿弥陀佛,不成佛不离开阿弥陀佛。我们在现在决定要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,我心即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即是我心,这样就对了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