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净土大经科注 - (第二二0集)
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二二0集)  2012/3/1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37-0220
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五百六十一页倒数第六行,从当中看起:

  前面说的二苦、三苦、四苦、八苦,这些「分类不同,均表苦类众多。菩萨了达一切诸苦,皆是虚妄,毕竟不可得。故能安忍,住於平等。故曰不计众苦」。苦恼的事情太多了,尤其是我们生在这个时代,感受特别的深。佛菩萨说法教人,总是先说果后说因,因为果报我们已经受到了,感触就很深。然后再告诉我们,这些苦果从哪里来的,能够提醒我们的警觉,让我们很快能够觉察到。果没有法子改变,只有承受,所以经教里面常讲「菩萨畏因,众生畏果」,众生造因他不知道,果报现前他害怕了;菩萨知道,所以在因上他就非常谨慎,果报就避免了。这是一个迟钝、一个觉悟,两种不相同的人。苦再多,菩萨了达,了是明了,达是通达,明了通达一切诸苦皆是虚妄,确确实实了解一切法不可得。真正通达明了,就不会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,所以他能够安忍,安是平安,忍是忍受,平平安安的在忍受,住於平等。我们的经题「清净平等觉」,诸佛菩萨都是住在清净平等觉中。这叫不计众苦,不计较一切苦,觉悟愈深,离苦愈彻底。所以有苦的感受,确实分别执著没放下,才有这个感受;分别执著放下,这种感受就没有了。

  下面说少欲,「少欲者,不多求也」。人要学无求於世,一切都听其自然,有很好,没有也很好,这个人就得自在。有,不需要太多,吃饱穿暖,有个小地方可以遮蔽风雨,足了,就非常满足,知足常乐,乐在其中;不知足者永远是苦,他没有乐。这个道理是真的,不是假的,叫真理。「知足者,所得虽少而不恼恨」。我们身体在这个世间,足以能养身够了,绝不多求,多求就怎么?多求苦就来了。有多的赶快布施,不多求。用心要用智慧,不能用情识,智慧的观照就不会有差错。帮助人是好事,可是没有智慧,叫帮倒忙,不但人得不到利益,他反受其害,那就错了。怎样是不受其害?你看他有智慧、他很快乐,这就对了;如果他有疑、有顾虑、有苦恼,这个忙帮错了。特别在这个时代,真妄、邪正、是非很不容易辨别。过去有圣贤教育,这个社会善多恶少,如果没有圣贤教诲,肯定是恶多善少,帮助众生这就相当不容易。

  我们虽然远离外缘,求得心的一点清净,可是讲经与大家在一起分享,如果社会状况一无所知,那我们的讲经只契理不契机。契理不契机,那叫讲废话,为什么?听的人没听懂,没有受用,白讲了;契机不契理,那是魔说,那不是正法,是邪法,这方方面面都要顾及到。所以有几个好的同学,每个星期,把这个星期发生的事情,大标题节录下来给我看看,我也能了解一些,这是契机。了解之后,知道我们这个经怎么个讲法。经、注解都是活的,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就有不同的讲法,有不同修学的方法,这是佛法无比殊胜之处,它不是一个法,它不是定法。今天我们需要什么,在经典里面几乎字字句句都可以找到,所以它是智慧,比知识还要丰富。

  知足,《涅盘经》上说,「少欲者,不求不取。知足者,得少不悔恨」。这是一个学佛的人,无论在家出家,必须要修学的。我们如果能像诸佛菩萨一样常生欢喜心,法喜充满,从哪来的?从少欲知足来的。人心地清净,少烦、少恼、少忧、少虑,充满了智慧,见色闻声就能够了达义趣,这里头有乐趣。「又《遗教经》云:少欲之人,则无谄曲以求人意」,这句话用我们俗话来说,少欲的人不会巴结人。为什么?於人无争,於世无求,心是定的,不会被外面境界所转,这样的人才能够自度度他。为外境所转,那就有麻烦,那很难成就。今天你所遇的这个外境,是很小叫小风小浪,你都受不了,你都被外头境界所转,你将来肯定遇到大风大浪,你怎么办?还能把持得住吗?我们自己都以为行,我能把持得住,为什么自古至今很多人遇到大风大浪把不住?那他不如我。如果我们有这种念头、这样的看法,我们肯定会被淘汰掉。为什么?孔子说的那句话真理,一点都不错,他用的比喻话来说,「如有周公之才之美,使骄且吝」,我们有骄慢的心,那些淘汰的人当然不如我,就有这个心,这个心是傲慢;有这一点点慢,到那个时候恐怕自己保不住。所以注意留心观察人,发现他有丝毫傲慢就知道,不要说,慢慢看,你看他十年、看他二十年,然后你就了解圣人所说的话,那都是经验之谈。看到过去、看到当今,能够预测到未来。

  说话得先看人,哪些话可以说,哪些话不能说。要看他接受的程度,真接受、假接受。假接受,不至於反对,也可以说,轻描淡写;真接受,那你就得真告诉他,他会回头,他会改过。不能改过,轻描淡写带过就好。总而言之,不跟人结怨,这是最高的一个原则。人与人相处都是缘分,纵然这一生只有一面之缘,也是过去生中的缘分累积的,不是偶然的。所以菩萨跟一切众生结法缘,不结恶缘,也不结善缘,善缘跟恶缘都有情执在里头,结法缘,这个好,法缘完全智慧做主,没有情识。

  《遗教经》上所说的,「少欲之人,则无谄曲以求人意,亦复不为诸根所牵」,诸根就是六根。《楞严经》上交光大师说舍识用根,实在讲太高了,我们做不到,那是法身菩萨的事情。但是我们要学,学就是六根在六尘境界上,学什么?学不起分别、不起执著,这叫功夫,这叫本事。「行少欲者,心则坦然」,人到无求品自高。李炳南老居士一生日中一食,一个小碗一点点,他一天一餐就够了;他的工作量,至少是五个人的工作量。一个人要做那么多事情,吃那么一点点行吗?我在台中跟他学这种饮食方式,干了五年,我得出的结论,人的体能的消耗,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消耗在妄想上。消耗在正念,不管是劳心劳力都不多,在妄念上消耗最多。所以人要是心到清净,自然就不需要那么多。饮食少,生活简单,这是什么?我们不求人的本钱,你要很多,我要这点就够了。

  这个东西不能勉强,勉强会伤害身体,所以老师对同学绝不鼓励他日中一食,绝不鼓励他去学不倒单。我那个时候想学,李老师就很坦白的告诉我,躺在床上睡觉比坐著睡觉舒服多了。真的不是假的,所以他就不赞成。为什么?他就给你说明,你修定你得不到定,得不到定不是坐在那打瞌睡吗?与其坐在那打瞌睡,为什么不到床上好好躺著睡?所以客观环境一定要了解,自己做不到不必勉强,八万四千法门,门门都能成无上道,不一定要用这个法门。取舍法门是智慧,八万四千门你取哪个门,这真的是智慧。要知道我们的体力,要知道我们的心态,要知道我们的客观环境,方方面面都适合,你再取择,你生活得自在快乐,你没有烦恼;一个方面没有考虑到,都会带给你烦恼,那就错了。所以随缘而不攀缘。特别是在现前这个社会,一定要学普贤菩萨的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你要不恒顺,寸步难行。我这一生如果不恒顺的话就没处去,最后一条路,那只有还俗,放弃了,你不顺怎么行?不顺不能生存。「恒顺众生」,后头有一句「随喜功德」。我的方向不变,我的目标不变,我的精进不变,无论什么状况之下,我不妨碍任何人,我还是读经,我还是学经教,这样才能搞得成功。受点挫折,怨恨这个、怨恨那个,你就大错特错!

  所以「无所忧畏」,没有忧虑、没有害怕。「触事有余,常无不足」,处理日常这些事务能力有余,能应付得了。「有少欲者,则有涅盘。是名少欲」,因为涅盘是寂静的意思,少欲跟寂静就愈来愈接近。换句话说,少欲是涅盘的前方便,没有少欲,涅盘就没有分。下面这佛说的话,「汝等比丘,若欲脱诸苦恼」,离苦得乐,「当观知足。知足之法,即是富乐安隐之处。知足之人,虽卧地上,犹为安乐。不知足者,虽处天堂,亦不称意」,这话真的。所以成佛,为什么补处菩萨一定在兜率天,他为什么不在别的天上?二十八层天,为什么一定在兜率?兜率是梵语,翻成中国的意思叫知足。它是表法的,知足就成佛了,一点都没错。等觉菩萨还不知足,为什么?还有最后一品生相无明习气没断,他要把它断掉,他有这么一桩事情要做。断掉之后就证得妙觉位,入大般涅盘,没事了,圆满的知足。

  我们在这个世间,要学著样样都知足,样样都随缘。不能放下的是经教,除经教之外统统要放下。为什么?印光大师告诉我们,佛法八万四千法门,每个法门都要从经教入门。这是释迦牟尼佛在世,为什么讲经教学四十九年,门门都要从这个地方契入。净土也不例外,我们对於净土,如果不学经教也能往生,有善友来劝我们念佛,我们真肯念也能往生,那个福报就大。如果没那么大的福报,对这个有怀疑,念佛有夹杂,或者看到其他的法门好像比我们高,人家就讲得出一番道理,我们怎么讲不出来?这些疑问就障碍你,很可能障碍你不能往生,这一生的念佛给来生后世做往生的因缘,这一生去不成。如果对於这部经典、这部集注有深度的了解,你信心坚定、愿心恳切,没有一丝毫疑惑,我真想到极乐世界去,念兹在兹,就这一念,蕅益大师说的,就决定得生,临命终时一念、十念就决定往生。你条件统统具足,与四十八愿第十八愿完全相应。

  但是这个信难,真难!不要以为自己相信就是真信,靠不住。我初出家,在台北圆山临济寺,临济寺有个大护法,林道棨先生,他在银行界服务,是当时临济寺念佛会的副会长。他法器敲得好,经念得很熟,带领大众念佛求生净土。大概是我出家三年他往生了,往生的时候大家念佛送他,他要大家念观世音菩萨,他要求病好,他不想往生。带领念佛的人最后不想往生,贪恋世间,那有什么法子!听到念佛他就害怕、他就拒绝,一定要大家念观音菩萨。所以人到那个时候才看出,本来面目看出来了。一生劝别人念佛、劝别人往生,最后自己不愿意到极乐世界去,什么原因?对极乐世界认识不够。那个时代没有人讲经,注解,《弥陀经》注解虽然很多,未必能看得懂,所以让我们想到经教真重要。而且要认真学习,开经偈上说得好,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不解如来真实义,这个经教对你不起作用;真起作用是坚定信心,坚定往生的志愿,这个才行。

  现前这个时代,正如李老师所说的,念佛的人多,往生的人不多。这个原因我们了解。要想往生的人多,《无量寿经》这个注解就得认真详细的来研究讨论,真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我们自己信心十足,才能感动听众。我们真干,我们决定不放松。马雅灾难的预言,我们把它看作一桩最好的增上缘,我必须在这一天完成我往生的资粮,这个灾难真的降临,我决定得生,克期求证。一样放不下就是障碍,你就走不了,样样放下。要用什么样的心态念佛都给你讲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关键的是一心,一心一念。一心是真心,二心是妄心。无论念什么,只要是一心念就是真心,夹杂著另外一个念头在里头,那就叫妄心。总记住这个,一是真,二就是妄,不能用二心。有人问,净宗里面常讲一心不乱,有事一心、有理一心,什么叫事一心?什么叫理一心?真正一心无二心,那就是理一心。二心念也能往生,能念到事一心,事一心是什么?见思烦恼放下了,也就是讲不执著了,可是有分别。有妄想、有分别,这是事一心;理一心,妄想分别执著全没有,这就是理一心。理一心是真心,生实报庄严土。

  悟梵法师往生,生实报庄严土,同学们没有一个不感到惊讶,她凭什么?她平常傲慢,目中无人,自己有一点才华。在我身边这么多年,虽然毛病习气没断,但是听经,给我准备这些资料,这个东西长时间的薰修产生了力量。她对净土、对极乐世界信心不足,所以她走的时候并没有往生。她的缘很殊胜,她在三时系念当中见到佛,见佛她才真相信。所以善根福德现前,一念十念往生,跟经上讲的状况一样,生实报土。如果不是这么多年受净宗经要,特别是大经,这《大经解》,没有受这些经要,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、《楞严》这个她都是听了的,薰习这个善根,那她就不行。虽然听得很零碎,好像是很杂乱,紧要关头得佛力加持,一下就统一就绪,它就产生作用,这是为什么品位这么高。她在我身边,我讲经的时候,这里头引用参考东西特别多,那是她替我找的,到往生的时候全受用了。之前我们并不知道,点点滴滴的功德对往生都有帮助。

  佛在这里教我们知足,物质生活必须要知足,知足的人才会精进,不知足的人天天生烦恼,傲慢、嫉妒常常会现前,这造业,全都是恶业。不知足者,虽处天堂,亦不称意。「不知足者,虽富而贫。知足之人,虽贫而富」,这个贫富是什么?他对於财物不求了。不求就是真悟,真正的富贵,还有求,他还没有满足,这是显而易见。「又《法华经劝发品》云:是人少欲知足,能修普贤之行」,普贤行就是华严会上的菩萨行。《普贤行愿品》把普贤菩萨的大行归纳为十大类,叫十大愿王,华严会上统统都是修这些。净宗法门不例外,本经第二品「德遵普贤」。修普贤行没有一个不往生,为什么?他跟极乐世界、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应。修普贤行的人念一声阿弥陀佛,那叫「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」,真相应。普贤行里面的特色就是心量大,确确实实是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古人谚语所说的「量大福大」,普贤心量是最大的,没有不包容的。

  所以你看第一愿「礼敬诸佛」,诸佛是谁?过去佛、现在佛、未来佛。过去佛知道,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说了一万二千多尊佛号,遍法界的佛,叫《万佛名经》;又为我们说贤劫,贤劫有千佛出世,这一千尊佛的名号也为我们说出来了,世尊是千佛里头的第四尊,第五是弥勒菩萨。现在佛、过去佛知道了,未来佛是谁?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。蜎飞蠕动、蚊虫蚂蚁是未来佛,树木花草是未来佛,山河大地也是未来佛。《华严经》上讲的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,有情无情都是,被现代的量子力学家证明了,我们相信,没有疑惑。那就是一切恭敬,对一切人、对一切事物有一丝毫不恭敬,礼敬诸佛你就不圆满。你就想到礼敬诸佛之难做!什么人能做到?普贤菩萨,你能做到你是普贤菩萨。普贤菩萨确确实实做到了,贪瞋痴慢疑断掉了,那种真诚恭敬心遍法界虚空界,这才是礼敬诸佛。

  「称赞如来」,心是圆满的,事有差别,不像前一愿,前一愿心跟事都是圆满的,没有差别。称赞有差别,因为称赞会影响众生,称赞善的,众生就学善,称赞恶的众生就学恶,所以一定懂得隐恶扬善。众生的善行、善言、善念要称赞,不善的,不善的绝口不提、不说。不但不说,也不要放在心上,若无其事,你就没有受影响;你以为真的有这回事情,那你就被影响了。为什么若无其事?因为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所以就若无其事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。《金刚经》上这几句经文,如果真的常作如是观,你的心是定的,你对於恶人、恶行你都会生起清净平等的恭敬心。如果你有轻慢、有分别、有批评,那全是妄心,为什么?真心不动,你心动了,动了就是妄,不动就是真。普贤菩萨永远依真心,不依妄心。那凡夫?凡夫是永远依妄心,不知道有真心。天天在读、天天在看,他是他,我还是我,没影响到我。你看每天看「清净平等觉」,我们的心不清净、不平等、不觉,迷而不觉。我们到底转变了几分,自己晓不晓得?如果完全没有转变,我们的学佛功夫是原地踏步,没有进步、没有改变。一定要懂得。

  真正搞清楚、搞明白,不必要人劝,勇猛精进。没有搞清楚,不能向上提升,这都是正常现象。要晓得我们无量劫来在六道里搞生死轮回,这个习气太深、太重了,不知不觉它都起作用。佛法,我们有意、刻意去做常常还忘掉,就这一句佛号,念念就忘掉了,杂念又来了,这就能看得出来。真看出来了,就给自己提出高度的警觉性,觉察到了,一觉察赶快回头,把佛号提起来。如果不是佛号提起来,别的念头起来没用处,依旧是岔路,正念就是一句佛号。这个话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是真难!几个人能够做到净念相继?你一定要记住,净念相继你决定得生。换句话说,你根本没有灾难,灾难现前你到极乐世界去了,与你不相干。这消灾免难第一法。是人少欲知足,则能修普贤行,欲望多是修普贤行的障碍。

  「又义寂师引《般若经》云:云何菩萨少欲,乃至阿耨菩提尚不欲,何况余欲。是名少欲」。你看菩萨,无上正等正觉他都不会起心动念,真得到无上正等正觉。我有一个念头要求无上正等正觉,这个念是杂念,这个念障碍你证无上正等正觉,无上正等正觉没有念头。所以古大德常说,「动念即乖,开口便错」。正等正觉里头没有念头,有念就不是正等正觉;正等正觉没有言语,所以言语道断,有言语不是正等正觉。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没有说一句话,这个意思懂吗?世尊在经中说的,谁说释迦牟尼佛说法,叫谤佛。没有说法说了这么多,说而无说,无说而说,说法跟不说法他画了平等的等号。为什么说没有说法?他没起心动念。凡夫有起心动念、有分别执著,有说、有为;佛不起心不动念,包括法身菩萨,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著,所以他没有说。没有说怎么会说出来?是众生有感,自然的应。这个应里头没有起心动念、没有分别执著,所以叫无说。我们凡夫说话起心动念,还有分别、还有执著,这个话该不该说?这个话要怎么说?这有说,有为有说。佛是无为无说,法身菩萨都是这个境界,这个我们要知道。

  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他怎么会说得出来?没有办法想像的。我们看江本博士的水实验看出一点门道,水会看、会听,懂得人的意思。它有没有起心动念?它的心在哪里?它的念在哪里?为什么它能看、它能听,它懂得人的意思?实验当中我们给它善的念头,它的反应是美好的;给它恶的念头,它反应很丑陋、很难看。十多年的实验,每年做上万次,一点都不差。从这个实验当中证明水能做得到,那佛做不到吗?法身菩萨当然可以做到。水用的是真心,不是妄心。水有真心吗?有。为什么?它有自性。一切法不离自性,自性是一切法的本体,本体的反应就是真心。我们今天称真心还要通过一层阿赖耶,就变成妄心。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、搞明白就不稀奇了。真搞清楚了,佛菩萨教我们远离虚妄。虚妄是什么?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,这是虚妄,远离这个,远离这些东西就是真心。《楞严经》上交光大师告诉我们的就这个意思,我们用真的,不要用虚妄的。

  真的是用什么见?用见性见。真性在眼叫见性,在耳叫闻性,在鼻舌身叫觉性,在第六意识叫知性。见闻觉知是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功德,它透过阿赖耶它就不叫见闻觉知,叫六识,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身识,它叫识;脱离阿赖耶它叫见闻觉知,性德。惠能大师说得好,「何期自性本自具足」,自性本来有的无量智慧、无量德能,这个德能就是见闻觉知,无量相好,自性本具。虽然本具,这些东西它不是物质、不是精神,也不是自然现象;它有,它不属於这三种现象,所以我们的六根缘不到它。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见闻觉知起作用了。应该这个东西就是心心所里面所说,四分里头的见分,跟四分里面的证自证分。证自证分是般若智慧,见分就是见闻觉知,这是自性本有的,通过阿赖耶扭曲了,还是它起作用。

  所以大乘教上常说真妄不二,阿赖耶是妄,自性是真,真妄和合。虽有真、虽有妄,妄离不开真,离开真,妄的就不会生起来。人站在太阳底下,人是真的,太阳底下照的影子,影子是假的,但是那个影离不开人,就是阿赖耶离不开自性。自性像人,阿赖耶是影子,它同时存在,一真一妄。你要是真正觉悟了,一点都不妨碍,真不碍妄,妄也不碍真;如果你迷了,你把影子当作真的,把自己忘掉了,这个就麻烦。六道众生人大多数都是这种情形,认妄不认真,搞这个虚妄的六道轮回,在轮回里面吃尽苦头,这都是虚妄的。所以《般若经》上讲得彻底,真实智慧,佛给我们讲了,佛所证得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这些菩萨有没有这个念头?没有。如果真有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麻烦可大了,自性里头一个念头都没有,你怎么会有这个念头?自性里头没有物质现象,没有精神现象,也没有自然现象。所以自性是什么样的?「言语道断」,说不出来;「心行处灭」,无法想像;「唯证方知」,只要你能把这八个字放下,分别、执著、起心、动念,这八个字放下的时候你就证得了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;你证得了,你也说不出来,你也无法想像。

  「云何菩萨知足,得一切种智,是名知足」,这真的知足。「此意不求他境名少欲」,这个意思,上面这些经里面讲的意思,《法华经》、《般若经》讲的意思,不求他境这少欲,「安住自法名知足」。这是法身菩萨的少欲、法身菩萨的知足。下面还有个小注,「他境即是色等五欲」,色声香味触法,「自法即是现量之智」。现量是现前,我们现前的智慧、现前的知识,这叫自法,安住自法知足。需不需要求?不需要。为什么?定能开慧。如果有求,智慧开不了,你所求的全是知识不是智慧。正因为这个缘故,所以佛菩萨、祖师大德教我们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,一门深入是修定,定到一定的程度豁然大悟,智慧开了。

  禅宗就是用这个方法,没有开悟之前不准你看经。你就想,经都不能看,其他的什么文字都不可以看,你只要看,它会障碍你得定、障碍你开悟。修行的目的就是把心定下来,离一切虚妄境界,所有境界都是虚妄的。佛的教学,禅是个特别法门,所有的法门都要从经教,不能离经教,唯独禅宗不要经教。禅宗是先悟,然后再看经,大彻大悟之后看经。看经什么作用?自己所悟的跟经典对照,如果是相同的,真的,如果不一样的是错误,所以用经典来印证你悟的是正还是邪。显教里面,经教是教我们解悟,解悟之后你去修行,把你所知道的东西去证实,叫证悟。禅宗没有这个解悟,一下手就叫你守规矩,那就是持戒,因戒得定,因定开悟。教下也有很多用读经这个方法修定,像《无量寿经》它不长,每天读经至少八个小时,一遍一遍的念。《无量寿经》念一遍大概要一个小时,八个小时就是念八遍,十个小时就是念十遍。每天念十遍,不要想里头的意思,要知道没有意思,这是真的,你想经典里面什么意思完全错了,佛没有意思讲的经,你怎么会有意思?到你应用的时候,这个经里头有无量妙义,永远没有穷尽的。为什么?自性本来就是这样的。真妙!这是佛法跟世间法不一样的地方。

  世间法确实是从第六意识里头生出来的,言语、文章都是的,都从第六意识,唯独佛法不用心意识,所以它妙不可言。它完全从自性流露,佛法深奥就在此地,简单也在此地。如果不是六祖惠能大师给我们做实验,我们很难相信,天下哪有这种事情?惠能大师真给我们做实验,真有这回事情,他真的不认识字,没念过书,他这一开悟全通了,不但佛门经典去问他,你念给他听,他讲给你听,能把你讲得开悟。不但佛法,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样不通,为什么?因为一切法不离自性,你只要明心见性,一切法自然就通了。你不念《无量寿经》也能通,一句佛号就能通,这一句佛号,念到理一心不乱的时候就通了。净宗的术语叫理一心不乱,就是禅宗的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。禅宗用参究的方法,净宗用读经或是念佛。读经,读《无量寿经》、读《观无量寿佛经》,或者读《阿弥陀经》都可以,选一种,你天天读它,一天读十个小时,一遍一遍的读。开头读的时候要大声读,读出声音来,为什么?你有精神,你不会念错,冥阳两利。

  读经是什么?读经是修行,绝不想经里头的意思,用读经的方法修定;我一面读一面想它的意思全破坏了,这个要晓得。用读经这个方法来修定,心里头没有杂念、没有妄想。《无量寿经》比较长,初学的时候念,大概念一部要两个小时;念到半年,大概差不多一部一个小时,这是你念熟了;念到很熟的时候,念一部大概四十分钟,会入定。入定还要这样修,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,还用这个方法。我用读经,就用这个方法;我用念佛,就用念佛的方法,不要改,一直到大彻大悟。所以《金刚经》上讲得好,「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」,也就是说,哪一个法门都能帮助你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所以它是平等的。我读别的经行不行?读哪个经都行,念一二三四五都行,就是要专一,就是不能变。净宗为什么读净宗的经典?相应,与我们修的法门相应。别的经典一定也能达到,都可以达到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但是不如跟阿弥陀佛本愿相应,这个好!

  方法,佛讲得清楚,祖师大德都讲得清清楚楚,我们都懂,问题就是没真干,所以你能怪人吗?老祖宗所说的,「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」,这孟子讲的,孔子也讲。过失决定不在外面,决定与别人不相干,这点我们一定要注意。这个世界的真相,一场空,《般若经》里面所说的,「一切法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」,事实真相,你还有什么留恋的?你还有什么想得到的?一样都得不到,真的是一场空。所以了解事实真相,就学菩萨那样,那么自在、随缘。於外面的境界没有占有的念头、没有控制的念头,这就好,你的心就清净。清净心、平等心就是我们要求得的,为什么得不到?就是没有看破。虽然佛都教给我们了,我们对这个没有透彻了解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没有真正透彻了解;真正透彻了解,我们这个念头就断掉了。这绝对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
  假的,我们为什么还那么样认真来做?这个做是表法,这是属於大慈大悲,给没有觉悟的众生做个样子,让他们的生活有秩序,让他们的社会能够安定和谐,给他们带来现前的幸福,是这个。我这个表法是为他们的,不是为自己,为自己没事,我这样表法也是没事,作而无作,无作而作,不是用有为心去做。用有为的心去做造业,无为心去做不造业。为什么?天天在做,痕迹也不著,心里头干干净净的,一点没染污到,这就是你没造业。这个业,佛法里给它个名词叫净业,就是没染污。世间的业是染污的、著相的,心里头真有,阿赖耶里头落种子;你造的这个阿赖耶里头不落种子,这个本事很大!

  「不於心外取法,无一法当情者,名为少欲」。无一法当情,要用我们现在的话说,没有一法落在阿赖耶里头。唯识里面讲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阿赖耶里头有落谢影子,《楞严经》上讲的,就是第八识里头的种子,这叫业因,有这个业因将来就有果报。菩萨有这个能力,没有落谢影子,做再多真的是作而无作,不落印象。用这个比较容易懂一点,做再多不落印象,这叫净业,这真正叫少欲。「体露真常,寂灭为乐,如如不动」,这叫知足。体就是自性,从自性里面流出来的真常。真就不是妄的,常是永恒不灭。这是什么?真心,真心起了作用。真心怎么起作用?真心要变成现相它才起作用。会变成现相?会。怎么变的?众生有感它就有应,它就现相。水结晶就是体露真常,寂灭为乐,水结晶上这八个字我们就体会到了。

  在现实环境里面,现实环境都是虚妄的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为我们示现八相成道,住世八十年,体露真常。他的身体好像跟我们是一样的,血肉之躯,其实我们是真的血肉之躯,他不是的,你要把他看作血肉之躯的话,你看错了,他好像,但是他不是的。如果他要是的,真的是的,那他就堕落到凡夫,他就不是佛了。要记住,《梵网经》上他告诉我们,他到这个世界上来作佛,这一次是第八千次。他常来,所以他真的是真常。真是什么?他做得了主,众生有感他就来了,感要没有他就走了。他也没有起心动念,有感就出现了,没有感就不见了。所以我们细心从这里头去观察,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。

  在中国古书上也有记载,有很多人相信,唐朝浙江天台山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再来的。那释迦牟尼佛在中国,应以比丘身得度者,他就现比丘身而来说法,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。所以我们在这句经文上把它引申,全世界各个不同族群里面的圣人,每一个宗教的创始人,我们都会想到佛菩萨来示现的,应以基督身得度他就现基督身,应以阿訇身得度他就现阿訇身。真身是一个,应身无量无边。应身看起来跟我们凡夫没有两样,在人道现人身,在鬼道现鬼身,在地狱道现地狱身,在哪一道现哪一道身,真正不可思议。所以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,头顶上有三十二个头,那是三十二相,应以什么身就现什么身。那三十二个面孔应该画各种不同族群的像,各种不同宗教创始人的像,那让人一看,表法就很清楚、很明白。画的相貌都一样看不出来,要画不同的像。

  去年十二月,澳洲净宗学院举办了个十周年纪念,请了齐素萍居士,带了一个团,杂技团,到图文巴去表演。我疏忽了,我以前讲了很多,疏忽了,杂技团里头有变脸,那个变脸可以把这三十二相变出来。那个很有意思,他一变,观世音菩萨,这一摇头,耶稣出来了,那是非常生动。这以后变脸要教给他们这一套,你看不但是一种高度的艺术,它还在弘法利生,让人家晓得,各个不同族群原来是一家,各个不同的宗教也是一家,这个意思好!这个表演变脸的,以后叫他这个脸谱重新好好去画,画各种不同宗教、不同族群,这个很有意思。事实真相如是。所以这个三十二相,经上讲得很清楚,我们读了没有大开圆解,大开圆解就跟我们现前生活马上就接上,就衔接了,就是我们日常生活。有变很快乐的面容,笑咪咪的,也有变很生气的,把七情五欲都表现在面孔上,这个让大家看也很有趣。观音菩萨会变,你也会变,他也会变,人人都会变,喜怒哀乐变在脸上。

  这几句是讲的应化,体露真常,寂灭为乐,如如不动为知足。自性住在清净寂灭,确实它如如不动,这是知足。「於此少欲知足一句,具如是妙意,足证佛经语深」。确实,佛经上一句说几天都说不完,这个里头的意思愈延伸就愈多,愈讲愈细,可以讲到我们日常生活上点点滴滴、方方面面,都要懂得少欲,要懂得知足。

  再看底下这一段,『专求白法,惠利群生』。「白法者,白净之法,指一切善法」。古印度,我们中国人讲善恶,印度人很少讲善恶,他讲黑白,黑就是恶,白就是善,这是他们的习俗语,白法就是善法。所以白净,清净,一切善法。《大乘义章七》里面说,「善法鲜净,名之为白」,这是解释白净的含义,它是善。鲜净,鲜是新鲜,净是清净,清净是没有污染,新鲜代表它不是陈旧的,它是新的,永远是新的。魏译本里面叫「清白之法」。「《净影疏》云:所显之法,出离邪谤,名为清白」,它不邪。谤,含义是批评,因为它太完美了,就是说没有批评的,完美,这叫清白。「《嘉祥疏》曰:是无漏明,故云清白」,这个意思就说得更清楚。无漏是什么?烦恼、习气断尽了叫无漏。这个清白里头没有染污、没有杂念,没有起心、没有动念,这叫清白。「《会疏》云:大乘法,名为清白」,这个意思也很好。大乘,法身菩萨所修的,不是权教、小乘,权教、小乘善恶没有了,但是他有染净。凡夫有善恶,有染净、有善恶。二乘善恶没有了,六道没有了,他看六道是染,他们自己是清净。所以四圣是释迦牟尼佛的净土,六道是释迦牟尼佛的染土。

  「惠利」,惠是惠施,施是给予。惠是一种恩惠,这里面要带著恭敬心,恭敬、有礼貌的帮助需要的人。利是利济、是利益,是救济他、帮助他。「故经义为:专求无漏大乘清净之法,用以普施有情,利乐群生」。这个意思很完全、很好,我们应当学习。但是这个标准很高,无漏大乘清净之法,这是法身菩萨们,他们在十法界用应化身帮助一切世界里头六道众生。每个佛世界多半都有六道,也有没有的,我们在《华严》「华藏世界品」、「世界成就品」里面读过,确实有些诸佛刹土它是净土,它没有六道轮回,甚至於有些佛刹土里面它十法界都没有,它只有实报庄严土。所以诸佛刹土也是差别很大,不完全相同,但是大部分的佛土里头都有十法界、都有六道。所以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,主要就是要帮助六道众生。六道众生太苦了,他们都有佛性,他们本来都是佛,帮助他们回归到佛位,弥陀发这么个大心,他也认真努力去做。这个地方,专求无漏大乘清净之法,用以普施有情,利乐群生,用它来说明阿弥陀佛那是恰好不过了,阿弥陀佛确实是这样做法的。我们现在用这一句佛号,这一句佛号就是无漏大乘清净之法,怎样能够介绍给大家,帮助大家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。众生如果接受了,能信、能愿,念这一句佛号,将来必定得生净土。真正利乐、无上的利乐,再没有比这个更殊胜的了。好,今天时间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