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科注 (第一八五集) 2012/2/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02-037-0185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五0九页倒数第六行,「辛四」,第四十愿「无量色树愿」。请看经文:
【我作佛时。国中无量色树。高或百千由旬。道场树高。四百万里。诸菩萨中。虽有善根劣者。亦能了知。】
这是第四十愿,我们看念老的注解。「右章」,这一章有两愿,「从亦能了知以上」,我们刚才念的,是第四十愿「无量色树愿」;「欲见以下」,这是第四十一愿「树现佛刹愿」。
我们看注解。『国中无量色树,高或百千由旬』,「无量色树,指国中一切宝树,七宝化成,荣色光耀,行行相值,茎茎相向,是诸宝树,周遍其国,树高或百由旬乃至或千由旬」。这个宝树确实是我们无法想像的,经典上用不可思议来形容。这树之高,印度用由旬做长短的单位,长度的单位,「一由旬者,此方四十里至六十里」,前面有注解,我们学习过了。小由旬四十里,中由旬五十里,大由旬六十里;也有的地方说,小由旬四十里,中由旬六十里,大由旬八十里。这个说法不一样,我们能够理解。印度在佛陀出世那个时候,幅员那么大,国家没有统一,像中国一样许多的小国,即使是大国王,十六大国王,那个国也大不了多少。跟中国春秋时代差不多,是那种情形,释迦牟尼佛出世比孔子稍为早一点。所以每个地方、每个国家的由旬长度不一样,这是我们可以了解的。中国的度量衡统一是到秦始皇,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,首先做的事情就是度量衡的统一。这是形容树之高大,实际上这是极乐世界,在我们这个世界没有这么高、没有这么大的树。
「又道场中,更有树王,名道场树,即菩提树。西域前正觉山之西南,行十四五里,有毕钵罗树,佛坐其下成正觉,故名菩提树」。这是在印度。『道场树』,在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讲堂前面的大树,树的高度,这个地方讲的是『四百万里』,四百万里当然是我们这边的数目字。经典上这些地方,争议的人很多,究竟极乐世界佛现的身相有多高?这些树木花草跟我们这个世间是不是有相彷佛的比例?这是许许多多经典里面说法也不一样,我们看古大德的注疏。这个地方所说的,西域前正觉山之西南,古时候对於舆地的测量没有现在这么准确。佛成道是在印度,因为那个时候到印度去,都要经过西域,所以把西方都称之为西域,这个西域在现在什么地方,不能确定。《佛学大辞典》里面有一段记载,「前正觉山,地名」,这是在印度,不是在西域,「摩竭陀国尼连河的附近」。这个古迹还在,《西域记》第八卷,《西域记》是玄奘大师作的,他所旅行的日记,「钵罗笈菩提山」,中国人说前正觉山。「如来将证正觉先登此山,故云前正觉」,他先上这个山,然后在这个山上毕钵罗树下面入定,在这里开悟的。所以夜睹明星,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这就成佛了,见性成佛,在这个地方。这是世尊示现成道的所在。
毕钵罗树也有个简单的资料,这种树产於中印度及现在孟加拉这个地区,属於「桑科常绿乔木,类似无花果树」。释迦牟尼佛在这个树下入定、开悟的,所以一般把它称之为菩提树。《大唐西域记》卷八有记载,「金刚座上菩提树者」,这就是毕钵罗树。过去佛在世的时候,「高数百尺」,十尺是一丈,百尺是十丈,数百尺那是几十丈,这个树就很高了。会有这么大的树吗?这个地方就要晓得,古时候尺比我们现在短,弘一大师在《律学三十三种》里面有一篇「周尺考」,他做了个考据。周朝时候,那个时候中国的尺,一尺大概相当於我们现在市尺六寸,所以它尺比我们现在短很多。我们常常看到,佛的身高是一丈多,一丈多要用现在的尺来量,大概也就是一百八、九十公分,是个大个子,高不了多少,很正常,不是很奇怪的。佛站在那里,两个人那么高,那就很奇怪了。所以那个时候的尺比现在短。同样一个道理,我们相信那时候所讲的里比现在也小,这个说起来都得要去考据,我们才知道个大概。这是佛坐在这个树下成道的,所以以后就称这个树为菩提树。这个树好像现在还在,现在的高度没那么高了,大概还有四、五丈。四、五丈这个记载是唐朝玄奘大师的记载,那也是一千四百年前的事情,现在可能连四、五丈没有了。我没有去过,在我估计当中,大概就二、三丈吧,应该就是这样的。玄奘大师记的值得我们做参考。
佛坐这个树下「成等正觉」,就是开悟了,「因而谓之菩提树」,菩提树是从这儿来的。这个树「茎干黄白,枝叶青翠,冬夏不凋」,它那个地方是热带,热带地区,「光鲜无变」,是很难得。「每至如来涅盘之日」,佛入灭的日子,我们中国记载的是农历二月十五,释迦牟尼佛灭度。每遇到这一天,「叶皆凋落,顷之复故」,这一天树叶都落光了,但过几天它又长成了,又长好了。所以,树木花草还是有灵性、有感应。类似这种感应的事情有,在中国也有,所以玄奘大师记载这个事情可以相信。
这底下念老引《维摩经.菩萨行品》僧肇大师的注解,有这样一段话。「佛於树下成道,树名菩提,此树光无不照,香无不薰,形色微妙,随所好而见」。随所好,随著众生喜欢,每个人喜欢不一样,所以看到也不一样。总而言之,你看到会生欢喜心,因为它能够随人的心念产生变化。「树出法音,随所好而闻,此如来报应树也」,这是如来果报应化的树木花草,「众生遇者,自然悟道」。「本经成就文中」,「菩提道场品第十五」里面有这么一段话,「复云:复由见彼树故,获三种忍,一音响忍,二柔顺忍,三者无生法忍」。这是说极乐世界的菩提树,阿弥陀佛讲堂前面的道场树,这个道场树就无比殊胜。众生见到这个树,都能够得定,都能够开悟。
三种忍第一个是「音响忍,由音响而悟解真理」。风吹树叶发声音,声音说法,闻法的人开悟了,由音响而开悟。第二「柔顺忍」,比前面更高,「慧心柔软,能随顺真理」。前面是悟解,这个地方能随顺,随顺就是落实,落实在自己身心,落实在自己生活。第三种「无生法忍」。古来许多祖师大德以这个为标准,无生法忍七地以上才能证得,七、八、九这三地,七地所证的下品,八地所证的中品,九地是上品。如果第三种是无生法忍,那前面的两种也就是,我们就知道,柔顺忍是四、五、六地,音响忍是初、二、三地,十地菩萨境界。见菩提树能有这样大的成就,这不可思议。「无生法忍,证无生之实性而离诸相」,无生法忍是真正证得一切法不生,一切法不灭,这是「悟道之至极」。无生法忍再上去是寂灭忍,那就是十地、十一地跟妙觉,妙觉如来上品寂灭忍,等觉菩萨中品寂灭忍,十地菩萨是下品寂灭忍。《仁王经》上跟我们讲五忍,这是如来所证得的。
在极乐世界,阿弥陀如来讲堂前面的菩提树,你能够见到、能看到、能接触到,有这么大的好处,这真不容易。树木花草没有一样不说法,没有一样不表法,所以极乐世界是个修学最殊胜、最圆满的处所。我们发心出家学佛,目的何在?目的就是要成佛,这是我们唯一的一个目标。这一生成佛可能吗?可能,你修学净宗就保证你可能。世尊告诉我们「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」,也就是说,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成无上道。法门虽然平等,众生根性不平等,所以有些法门我们学习容易,有些法门修学就比较难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世尊开这么多的法门,接引不同根性的众生,我们是什么样的根性,选择的法门跟我们的根性相应,我们修学就非常容易;如果跟自己根性不相应,那修学起来就困难。
一般来说,八万四千法门,每个法门都讲到要断烦恼、要消业障,从来没有一门说不要消业障、不要断烦恼就能够成就的,这没有听说过。连小乘都得要断见思烦恼,小乘初果须陀洹必须把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,他才能证得初果,不是容易事。小乘初果只是刚刚入门,没有证得这个果位,是在门外,没入佛门,佛门小乘的标准。大乘,《华严》是大乘圆教,菩萨位次最低的是十信位,十信十个阶级,十信位的初信,十信好比是小学,初信是一年级。标准是什么?跟须陀洹一样,要把八十八品见惑断掉,你才能证得初信位的菩萨。他们断烦恼、消业障是相同的,但是小乘跟初信位的菩萨,智慧、神通、道力不相同,那比小乘殊胜太多了,小乘赶不上,只是断烦恼、消业障是平等的。这个事情古时候就不容易,现在更难了,有几个人能做到?做不到,那就是学了一辈子佛,还要搞六道轮回,这是无法避免的。
大概这桩事情,不只是娑婆世界有,十方诸佛刹土像我们这种情形应该是很多的。所以弥陀在因地苦修的时候,前面有他的历史介绍,法藏比丘,阿弥陀佛的前身,在世间自在王佛面前发愿要帮助这些苦难众生。苦难众生是哪些人?就像我们这些人,真苦!烦恼、习气、业障很重很重,我们想消消不掉,烦恼想断断不了。让法藏比丘想出一个,不要断烦恼、不要消业障也能成就的法门,这就是念佛求生净土。他发四十八愿,五劫时间修行,愿愿都圆满了。所以,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功德之所成就,愿愿都兑现了。
只要我们具足三个条件就能往生,这三个条件里面没有断烦恼、没有消业障。三个条件第一个,真相信,相信有极乐世界,相信有阿弥陀佛,一点怀疑都没有,这头一个条件。第二个条件,真正发愿求生净土,我这一生什么都不求,我就希望能往生极乐世界,这第二个条件。第三个条件,念阿弥陀佛的名号,你看信、愿、持名。具足这三个条件,唐朝善导大师,我们净土宗第二祖,他老人家说「万修万人去」,一个都不漏,真的,不是假的。世尊在《大集经》里面也说得很清楚,末法时期,我们现在是末法,说亿亿人修行,罕有一个得道的,罕是稀少,一个得道的都见不到。只有依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法门,能在一生成无上道,这个话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我们今天遇到这个法门,遇到这个法门最殊胜的经典,这是幸运当中的幸运。
诸位如果看过《无量寿经》五种原译本,你就明白了,为什么要会集。第一次的会集,是在宋朝王龙舒居士做的,这个本子叫《大阿弥陀经》,流通也非常广。莲池大师《弥陀经疏钞》所引用《无量寿经》的经文,完全是这个会集本,王龙舒的会集本。这个本子收在《龙藏》,《龙藏》里头有,日本《大正藏》都有。第二次的会集,是清朝咸丰年间魏默深居士。这个本子没有入藏,但是这个本子确实比王龙舒的本子好,但是还是有瑕疵,没有会集到尽善尽美。因为这个原因,夏莲居老居士在民国初年作第三次的会集,把前面两次会集不圆满的地方都修正了,成为《无量寿经》五种原本会集本最好的一个本子。就是我们现在所采用的,《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》,这个经题也是会集的,真叫妙极了。这个本子是抗战前才做成功的,所以流通不广,知道的人不多,我们非常有幸能够遇到。
这些年来我们极力提倡,我用这个本子过去讲过十遍。黄念老这个注解是这部经的集注,什么人来注解?诸佛菩萨来注解。引用诸佛菩萨的经论八十三种,引用历代祖师大德的注疏一百一十种。所以这个注解,是八十三部经论、一百一十位祖师大德的注疏共同来注解的这部经典,无比的殊胜。会集殊胜,注解殊胜,真是太难得,我们能遇到真的是有福报。如果你不信,你不想往生,那就没法子了。你要真信,从这个注解,可以把西方极乐世界搞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帮助你断疑生信,帮助你坚定求生的大愿。能把这句佛号当作我们这一生当中,最重要的一桩大事去办,真正做到像古大德跟我们说的「少说一句话,多念一声佛」,你决定能往生。往生到极乐世界,你决定成佛,不要等第二生,一生成就。
我们今天的信心生不起来,愿心不切,念佛常常夹杂、常常中断,这什么原因?我们对於现前居住的世界、跟西方极乐世界都没有搞清楚,对极乐世界无知,对我们现前这个世界贪恋,问题就在此地。这部经论给我们做了两个世界的比较,你好好去读它,慢慢就明白了。读经要有耐性,要有诚敬,印光大师说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」。读经、诵经没有诚敬心得不到利益,为什么?只有诚敬心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。我有十分诚敬心,我就得到十分加持;我有一百分的诚敬心,就得到百分的加持;你有一万分的诚敬心,你一遍、二遍你就成佛了。印祖说的话也是真的,不是假的,诚敬心难发,学佛先学这些基础的东西。
我们要把妄心放下,把我们的真心找回来,诚敬是真心,真心修学就有感应,妄心没有感应,这是不能不知道的。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现象,念佛的人很多,一万个念佛人,真正往生的只有二、三个,什么原因?没有真诚恭敬。所以我们要学,真求往生,要用真心生活、待人接物,这很重要。我用真心,别人用假心,他来欺骗我,我不是吃亏、上当了吗?大家不愿意吃亏、不愿意上当,你欺骗我,我也欺骗你,这是轮回心,轮回心所造的一切这叫轮回业。口念阿弥陀佛,我们的心、行为都在造轮回业,你说怎么能往生?真求往生的人不造轮回业了,他骗我,我不骗他,这才行。我们跟大家相处,吃亏、上当没关系,我到极乐世界去了。这些聪明伶俐人,欺骗别人、控制别人、占有别人的这些财物,他会有好处吗?现在得一点小利,来生果报在三途,欠命的要还命,欠钱的要还钱,因果通三世。你要真看清楚、真看明白,占别人便宜真正是自己吃亏。不跟任何人计较,不怕吃亏、不怕上当,这种念佛人肯定能成就。你想想看,我们是继续搞轮回好,还是到极乐世界去好?这个帐总得把它算清楚,这个事要看明白,我们才真正能放下。放下自私自利,放下名闻利养,放下一切得失,恢复自己的清净心,用清净心、用平等心去念佛就有感应。我们在经上看到这些不可思议的境界,这段就是属於这一类。
我们继续往下面看,「此树功德真是无上希有,微妙难思,故知此树实是阿弥陀愿王秘密庄严心之流现」。这个树不是人栽的,也没有人管理,从哪里来的?阿弥陀佛愿力变现出来的。变现出来干什么?帮助极乐世界的众生,早一天开悟,早一天证果,早一天成佛,是阿弥陀佛教学的一种设施。「此心乃密教所判之第十住心」,这是密宗讲的十住心,「乃究竟佛果第十一地如来之所证」,这用密宗的讲法,这是修行人最高的果位。「故能究竟惠予众生真实之利」,惠予就是给人,给人最真实的利益,这三种忍是最真实的利益。「树德高远,彼国菩萨中,善根劣者,本难知见,是以弥陀垂慈,大愿加被,悉令了知」。这样不思议的事情,我们读到经文很难相信。真正能相信的两种人,一种是觉悟了,一种是真正善根深厚,他没有怀疑,他完全接受。不懂他也没有疑惑,没有疑惑就是他没有障碍,有疑惑就是有障碍。一切众生最难度的,不是上上根,不是下下根,上上根跟下下根都好度。上上根悟性高,你给他说他全明白了;下下根他善根深厚,他不希望知道多,给他一个简单的方法,他就执著,他就不放松,那就成就了。所以古人有所谓「唯有上智与下愚不移」,这两种人心是定的,他不动,很容易得度。
最麻烦的就是中等的,中等所谓知识分子,他的疑问很多,不真正搞清楚不相信。那要浪费很多时间、要很多的精神,追根究柢把这个事情搞清楚,他才会接受、才会相信。我跟同学们报告常说,我相信佛不容易,真是一桩难事情,这是亏了方东美教授,我要不是遇到他,不可能入佛门,难信。从方老师的教学当中认识佛教是高等哲学,我们年轻学哲学的,里面有高深的哲理,从这入门的。不相信念佛往生净土,不相信这个。而是自己在讲经讲了十几二十年,才接受净土,我跟同学说过,我接受净土是讲《华严经》。在这个之前,讲过《法华经》、讲过《楞严经》,这些大经大论的基础,以后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看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这才醒悟过来。原来文殊、普贤、善财统统都是修念佛法门,目标都是往生西方净土,我从这里才相信净土。这要幸运,如果寿命短的话,净土还没有相信,寿命到了,学这一点佛就都变成福报,还依旧搞轮回,变成人天福报。得人天福报未必会继续学佛,这个缘很不容易遇到!现在这个世间,有福报的人有多少?有大富大贵,那些人里头有几个人学佛?这是我们看到的事实。我们看清楚、看明白了,这条路是险道,不能走。平平稳稳的,决定是要往生极乐世界,一生成就,成就之后才能得大自在。在六道、在十法界随类现身,不再搞业报身,业报身很苦,不再造业了。
经上讲三种真实,真实之际、真实智慧、真实之利,如果我们向往这三种真实,这部经就重要了。学佛,我们这一生当中,别的经论都可以放下,这一部经就成功了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。八万四千法门,我们到极乐世界再学习,稳当,有好老师指导,阿弥陀佛亲自指导,有好的同参、学长帮助我们学习。诸上善人,诸上善人是指谁?全是等觉菩萨、补处菩萨,这些人来帮助、来辅导。阿弥陀佛亲自指导,到哪里去找?找不到,我们今天有缘遇到了。有缘遇到这部经典也不是简单的事情,大乘经论里面告诉我们,这一生有缘遇到,能信、能愿、能行,皆是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。这一生遇到的时候,得诸佛如来威神加持,让我们能信,发愿求生,不容易!希望我们要认真努力,这一生不要空过,不辜负过去生中供佛的福分,不辜负这一生当中得阿弥陀佛愿力的加持。要相信自己,不要怀疑,决定得生净土,这真实之利。
树德高远,树的德高,树的德大。凡是生到极乐世界这些菩萨们,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皆作阿惟越致菩萨,这是四十八愿第二十愿所说的。善根劣者,凡圣同居土的根性都劣,尤其是下辈下下品、下中品、下上品,这都是善根劣者。本难知见,你在菩提树下,你不了解它、你不知道它,你见不到它的好处、利益。但是阿弥陀佛慈悲,他老人家加持你,你已经成为阿惟越致菩萨,所以你统统都能够了知。你对於道场树这个树的功德,所了解的跟法身大士没有两样,你全知道。我们再看后面这一段,第四十一「树现佛刹愿」,这真不可思议。
【欲见诸佛净国庄严。悉於宝树间见。犹如明镜。睹其面像。若不尔者。不取正觉。】
这个『宝树』里头会现相,现什么相?就像我们现在看电视一样,里头有很多画面。我们现在电视频道是不多,大概一、二百个频道就是最多的了。我是五十年没看电视了,不晓得现在多少频道,不知道。早年在美国,我知道美国的频道有一百多,可能是最多的,你按哪一个频道,画面就出来。在西方极乐世界,在道场树下,你想看什么它就现什么。不用按频道的,你动个念头,我们是从地球上去往生的,到那里去想到:地球现在怎么样?树上马上就现出来,想看什么地方你都能看到,稀有。想看他方世界,乃至於想看六道轮回,统统你看到。
我们现在看念老的注解,「第四十一,树现佛刹愿。今此愿文,树现佛刹,同於《观经》第四宝树观」。《观无量寿经》,这是净土三经之一,这个三经,《无量寿经》是概论,对於极乐世界方方面面做详细的介绍。《观无量寿经》里面,里面讨论两桩事情,一个是理论,一个是方法,西方极乐世界根据什么理论建立的,这个很重要。没有理论做依据,怎么可以取信於人?理论讲得很好,「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」,这是极乐世界的理论。肯定像世尊在《华严经》上所说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,跟《观经》上讲「是心是佛」是一个意思。因为你本来是佛,现在一心想作佛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!阿弥陀佛建立极乐世界,就帮助你是心作佛,你本来是佛,现在你要想作佛,阿弥陀佛就帮助你、成就你。这个心是真心,人人都有!我们现在把真心迷了,现在用的心是妄心,不是真心,这个心在大乘教里面说的八识五十一心所,你用的是这个心。这个心是从真心里头变现出来的,怎么变的?一念不觉,迷了,迷了真心,真心就变出来一个妄心。诸位要知道,什么是真?什么是妄?佛讲的一个标准,我们要认真能体会。真心离念,真心没有念头;换句话说,有念皆妄。这是让我们把真跟妄辨别出来了。我们会起心动念,前个念头灭了后念又生了,前念灭了后念不生,成功了,就成佛了!但是那个后念就断不了,麻烦在此地。
佛教我们用什么方法把妄念断掉?佛告诉我们,断见思烦恼就成阿罗汉,在佛法修学算是有成就,小成就不是大成就,超越六道轮回了。证得阿罗汉,六道没有了,六道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再能断尘沙烦恼,破一品无明,你就超越十法界,你就往生到实报庄严土。一般人往生到哪里去?往生到华藏世界,毗卢遮那佛的实报庄严土。如果善根深厚,遇到净宗法门,他就往生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实报庄严土。可是你自己要知道,阿弥陀佛的实报庄严土就是自己自性里本有的实报庄严土,是一不是二,这个一定要清楚。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,是我们自性本具的华藏,我们跟佛是一体,是一不是二。我们跟阿弥陀佛也是一体,这个要承认,经里头常说「自性弥陀,唯心净土」,净土跟弥陀都是真心里面的东西。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过,「何期自性本自具足」,我们自性里头,本自具足极乐世界,本自具足阿弥陀佛,也本自具足华藏世界,本自具足毗卢遮那。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离自性,全是自性变现出来,我们现前这个身也没有离开自性,现前居住的这个地球也没有离开自性,全是自性变的。我们现前这个现象,自性迷了变的,华藏、极乐是自性觉悟变现出来的,迷悟不同而已。所以学佛没有别的,学佛就是要求开悟,用什么方法开悟?开悟就是放下。
我学佛二十六岁,第一天跟出家人见面,是章嘉大师。一个朋友,也是个长辈,看到我学佛了,很欢喜,他是佛教徒,他是章嘉大师的弟子,带我去见章嘉大师,我第一次跟出家人见面。我就向他老人家请教,我说我从方东美先生那里知道,佛学是大学问,是高等哲学,佛法里头有没有一个方法,让我们很快就能够契入境界?我向章嘉大师提出这个问题。大师看著我不说话,我也看著他,等他的开示。我们这两个人对看,看了大概半个多小时,他没有说话,我等他,半个小时之后他才说了,有。我们的精神马上振作起来,有,竖著耳朵要听,他又不说话了。大概停了六、七分钟,告诉我六个字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。这两句话很简单,为什么他早不说?要我跟他静坐那么长的时间?我到十几年之后才体会到,老人教学的一种方法。我们年轻人心浮气躁,心浮气躁给你讲话叫耳边风,你听了不见得记得。半个多小时静坐的时候你定下来了,像入定,这个时候给你讲才管用。你看他说个有,我们马上精神一提,就又动了,所以再让我坐个六、七分钟,心再定下来,他才跟你讲。章嘉大师我跟他三年,我的佛学基础全是他老人奠定的。我们那次见面就跟我约定,每个星期天见面一次,时间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。每次见面说话都不多,但是分量非常非常重,让你永远不会忘记。
所以,学佛要想提升境界,放下就是。我们学佛不能成就,就是因为你放不下,没有别的。没有人障碍你,谁都障碍不了你,障碍你的是你自己。从哪里放起?哪个毛病重就先对治哪个,先对付最严重的,最严重的毛病放下了,其他的小毛病就很容易,就不困难。譬如你对财看得很重,就先放下财;色看得很重,先放下色;名利看得很重,先放下名利,哪个最重你就先在哪里下手。我学佛六十一年,讲经五十四年,得章嘉大师的利益太多了。他老人家所讲的都是真实话,言语非常简单,用意很深、很远。我这个行业,出家也是个行业,是他替我决定的,老人要我出家,要我学释迦牟尼佛,我听话。教我第一部读的书,《释迦方志》、《释迦谱》,就是释迦牟尼佛的传记。告诉我,你要想学佛,你先对释迦牟尼佛认识,你对他不认识,你会走很多冤枉路。你一定要认识他,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,我们照著这个榜样来修学,不难。这种教学的方法,我们在佛门里头没有遇到过,只有这么一个老师,他的教学方法很特别。
十多年之后我明白了,古时候这些老师教学统统都是这个原则,这个原则不是他独有的,都是这个原则。学生心不定,心浮气躁,不能教,教了没用处。古时候,特别是读书人,心是定的,从小培养成的,你们看看《弟子规》里头所说的,你就知道了。童蒙,小孩七、八岁,他的举止、言谈都端庄、都稳重,像个小大人一样。这是现在人不喜欢看到的,小孩为什么教成这个样子?一点活泼都没有了,他们喜欢外国的方法,外国小孩是活活泼泼。中国小孩在从前就像小大人一样,不一样,他心定,心清净,生智慧不生烦恼,他能够吸收圣贤教育。西方人这种小孩教学,圣贤教育对他们一点用都没有。我们现在的小朋友,也变得用西方教学法,圣贤教育对他们也不管用了。他们,你教他会背,他记忆力好他很会背,背得很好,他做不到,他习惯了浮躁,习惯了好动,这就难了。所以,现在要恢复传统文化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,事情要做,但是一定要知道我们这一代人看不到。到什么时候看到?总得两百年之后,大概五代、六代,看到了。疏忽、丢掉了两百年,再恢复也要两百年,欲速则不达。
我们继续看《观经》第四观宝树观这段经文,念老没有完全节录,简单的节录。「此诸宝树,生诸妙华,涌生诸果,有大光明,化成幢幡无量宝盖,是宝盖中,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,十方佛国,亦於中现」。这段经文跟本经第四十一愿相应,四十一愿也说到,在宝树间能够见到诸佛国土。《观经》里面说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这些宝树是阿弥陀佛本愿功德之所变现,所以境界不可思议。这些树生诸妙花,西方极乐世界是法性身、法性土,一切法都是常住不灭,全是化生。怎么化生的?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。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他念头一起,眼看就有变化,真的是像《楞严经》上所说的「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」。有花、有果、有光明,在这个里面它还能够变化成幢幡宝盖,这些都是菩萨们拿著这些供养具,到十方世界供养诸佛。诸位要知道,供佛是修福报,闻法是开智慧,西方极乐世界这些菩萨每天干的什么事情?真的是消业障,增福慧,每天供佛、闻法这是他们的功课。供佛闻法,业障全没有了,烦恼全没有了,不断自己断,不消自然消除,福慧天天增长,所以成佛很快速。
每一个往生的人,宿世今生所积累的善根福德不一样,到极乐世界统统起作用。善根福德厚的,前面读过,极乐世界不是一地一地往上提升,他可以跳班,从一地跳到十地,有这种情形。所以他成就特别快。这就是什么?遇缘不同。极乐世界跟他方诸佛世界不一样,他方诸佛世界,念书好像一年级、二年级慢慢升上去。极乐世界可以跳班,可以不必一级一级,有人一下就跳到顶上去。什么道理?我们懂,放下不就跳上去了吗?只要你肯放下,马上就跳上去,放下起心动念就成佛了。所以到极乐世界快,真明白了、真肯放下,那个成就特别快速。
在宝盖当中,宝盖里头现相,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。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应该是对我们说的,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,在娑婆世界教化众生,是三千大千世界。换句话说,我们回头看看娑婆世界,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大千世界里头教化众生,你全都看到了。三千世界多大?首先我们要知道,单位世界,这一个单位,一个小单位。黄念老告诉我,很多人把佛讲的单位世界认为是太阳系,这个观念错误了。实际上单位世界是银河系,因为日月绕须弥山,须弥山在哪里?银河系的中心。现在科学家发现是黑洞,星系跟黑洞都是天体名称,太阳是绕这个来旋转的。一个银河系是个单位世界,这个世界范围就大了,一千个银河系这称为一个小千世界;以小千世界为单位,集一千个小千世界,这叫一个中千世界;再以中千世界为单位,集合一千个中千世界,叫一个大千世界,这是一尊佛的教区。实际上是一个大千世界,因为它一千个单位,一千小千、一千中千到一个大千,称为三千;不是三千个大千世界,是一个大千世界。它里头有小千、有中千、有大千,这个意思。
多少个银河系?十亿,释迦牟尼佛教区十亿个银河系。我们要往生到极乐世界,统统可以看见,佛在这里教化众生,分身、化身无量身相,不是一个身相。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没有一定的形相,实相无相,他没有形相,他能现一切形相。像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里所说的三十二应,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,都是释迦牟尼佛。你欢喜佛身他就现佛身度你,你喜欢菩萨身他就是菩萨身来度你,你喜欢什么身他就现什么身度你。他自己本身没有身、没有相,能够随众生的喜好现相,你才喜欢。给你说什么法?完全依照你自己过去、现在所修学的法来帮助你。为什么?你很久就学习过了,你很容易。所以叫契机契理。佛教化众生的现象,你在极乐世界就都看到了。除这个之外,还能看见十方佛国亦於中现,他方世界无量无边诸佛如来,你看他们是怎样教化众生,你都看到了,你都学到了。
极乐世界学习快,成就也快,学了之后马上就管用。为什么?到达极乐世界,就得到弥陀本愿威神的加持,你的智慧、神通、道力突然提升了,跟法身菩萨平等。那些法身菩萨能够到十法界去教化众生,你也能。净土往生的人,我们有理由相信,到极乐世界去,对我们地球,从地球上去的、从娑婆世界去的,对於关怀娑婆世界的习气一定很深。所以肯定是头一个就想看本师释迦牟尼佛,你就看到三千大千世界的佛事,佛事是教化众生的事,都叫佛事。所以,佛事是教育,不是现在的这些经忏佛事,不是这个,这在经典里面我们都没看到。我们所看到的,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教学,三十岁开悟的,十九岁离开家庭出去参学,学了十二年,三十岁,把参学放下,在菩提树下入定,开悟了。这都是表演给我们看的,十九岁离开家庭是放下烦恼障,三十岁放弃求学是放下所知障。二障放下了,入定才会开悟,二障没放下,入定也开不了悟。都是表演给我们看的,我们要会看,你会看你就会学了。没有一样不是放下,不放下不能成就,要成就决定要放下。然后才会想到十方世界、十方诸佛,就愈看愈远、愈看愈广,统统能看见。
「《观经》此观」,这一观,「正此愿之成就」,《观无量寿经》这段经文所说的就是树现佛刹愿的成就,真的兑现了。「极乐国中,宝树无量」,不只是阿弥陀佛讲堂前面的菩提树,道场树,不止。所有的宝树统统都能现这个境界,所以「一一树光化现宝盖无量,一一宝盖,中现十方佛国,明净清晰,如同明镜」。就像镜子照见一样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实在就像我们今天看电视一样,地球上每个地方的近况,我们都能在镜头上看到,但是镜头有局限,只能照这个地方,它不能全部照到。极乐世界宝树没有局限的,你全部都能看到,任何一个小角落都不会漏掉,统统看到,这不可思议。「见他方佛国,明了清澈,如对明镜,自观本面」。就好像我们对镜子照自己面孔一样,那么样的清晰,你能够看到十方诸佛刹土。
「可见极乐国土,含摄一切佛刹,相入相即,不可思议」。这个四句话非常重要。这是不思议的境界,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,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一多不二。一法界决定是含摄一切法界,一切法界不离一法界,这是《华严》十玄,《华严》十玄在哪里?极乐世界全具了。念老这个注解,在玄义,他不叫玄义他叫概要,里面就把本经的十玄说明白了。真正明了之后,十玄在哪里?十玄就在我们现前,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。知道了就入华严境界,知道了就入极乐境界。华严、极乐在哪里?就在当下,就在当处,就在现前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我们为什么见不到?我们迷失了自性。极乐世界同居土的菩萨,我们去往生大多数都是同居土,同居土没开悟,同居土能够像开悟的人一样的智慧、德能,这是阿弥陀佛加持的。阿弥陀佛加持真管用,不是不管用,真起作用。不但让我们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我们发现你所看到的跟你有缘的人,宿世今生你的家亲眷属你看到了,不管他现在在哪一道,不管他现在在哪一个佛国土,你都看到了。佛门常讲,佛度有缘人,这些人都是有缘人,你肯定去找他们,把净土法门介绍给他。为什么?只有这一门快速成就。
所以我们要爱护家亲眷属,希望他们离苦得乐,有没有办法?有办法,只有这一个方法,我们自己到极乐世界,就能够把所有家亲眷属统统引导到极乐世界。不只是这一世,生生世世我们统统都见到。我们起这种念头、发这样的心,阿弥陀佛欢喜,阿弥陀佛的本愿,是希望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六道众生,统统都到极乐世界去修行、去证果,这是弥陀的本愿。我们不发这个心,没有这个愿,阿弥陀佛也欢迎我们去,去到之后慢慢来,让你亲自看到这些境界,自然发心。为什么?看到别人发心,你看别人把他的有缘人全都引导到极乐世界,跟我有缘的人我能袖手旁观吗?我能不干吗?没这个道理。
所以这晓得就是极乐国土含摄一切佛刹,这一切佛刹,这个地方给我们说的,都在宝树间见。宝树就像一个极乐世界的媒体一样,像我们这个世间电视。但是你在宝树上见到是立体的,我们今天的电视是平面的。我们在电视上见到,他看不到我,我看到他,我们不能彼此对话;极乐世界可以彼此对话,没有一丝毫障碍。我们今天的科技跟极乐世界相比差太远了,极乐世界的科技真正是,我们不是讲登峰造极,是究竟圆满。没有任何机械的设备,你想看,树木花草之间全能看见。相入相即,一切佛刹都入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里面也入一切佛刹。说明什么?说明整个宇宙是一体,从来没有分离过,这是不可思议的,这是诸佛如来他们的境界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五0九页倒数第六行,「辛四」,第四十愿「无量色树愿」。请看经文:
【我作佛时。国中无量色树。高或百千由旬。道场树高。四百万里。诸菩萨中。虽有善根劣者。亦能了知。】
这是第四十愿,我们看念老的注解。「右章」,这一章有两愿,「从亦能了知以上」,我们刚才念的,是第四十愿「无量色树愿」;「欲见以下」,这是第四十一愿「树现佛刹愿」。
我们看注解。『国中无量色树,高或百千由旬』,「无量色树,指国中一切宝树,七宝化成,荣色光耀,行行相值,茎茎相向,是诸宝树,周遍其国,树高或百由旬乃至或千由旬」。这个宝树确实是我们无法想像的,经典上用不可思议来形容。这树之高,印度用由旬做长短的单位,长度的单位,「一由旬者,此方四十里至六十里」,前面有注解,我们学习过了。小由旬四十里,中由旬五十里,大由旬六十里;也有的地方说,小由旬四十里,中由旬六十里,大由旬八十里。这个说法不一样,我们能够理解。印度在佛陀出世那个时候,幅员那么大,国家没有统一,像中国一样许多的小国,即使是大国王,十六大国王,那个国也大不了多少。跟中国春秋时代差不多,是那种情形,释迦牟尼佛出世比孔子稍为早一点。所以每个地方、每个国家的由旬长度不一样,这是我们可以了解的。中国的度量衡统一是到秦始皇,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,首先做的事情就是度量衡的统一。这是形容树之高大,实际上这是极乐世界,在我们这个世界没有这么高、没有这么大的树。
「又道场中,更有树王,名道场树,即菩提树。西域前正觉山之西南,行十四五里,有毕钵罗树,佛坐其下成正觉,故名菩提树」。这是在印度。『道场树』,在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讲堂前面的大树,树的高度,这个地方讲的是『四百万里』,四百万里当然是我们这边的数目字。经典上这些地方,争议的人很多,究竟极乐世界佛现的身相有多高?这些树木花草跟我们这个世间是不是有相彷佛的比例?这是许许多多经典里面说法也不一样,我们看古大德的注疏。这个地方所说的,西域前正觉山之西南,古时候对於舆地的测量没有现在这么准确。佛成道是在印度,因为那个时候到印度去,都要经过西域,所以把西方都称之为西域,这个西域在现在什么地方,不能确定。《佛学大辞典》里面有一段记载,「前正觉山,地名」,这是在印度,不是在西域,「摩竭陀国尼连河的附近」。这个古迹还在,《西域记》第八卷,《西域记》是玄奘大师作的,他所旅行的日记,「钵罗笈菩提山」,中国人说前正觉山。「如来将证正觉先登此山,故云前正觉」,他先上这个山,然后在这个山上毕钵罗树下面入定,在这里开悟的。所以夜睹明星,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这就成佛了,见性成佛,在这个地方。这是世尊示现成道的所在。
毕钵罗树也有个简单的资料,这种树产於中印度及现在孟加拉这个地区,属於「桑科常绿乔木,类似无花果树」。释迦牟尼佛在这个树下入定、开悟的,所以一般把它称之为菩提树。《大唐西域记》卷八有记载,「金刚座上菩提树者」,这就是毕钵罗树。过去佛在世的时候,「高数百尺」,十尺是一丈,百尺是十丈,数百尺那是几十丈,这个树就很高了。会有这么大的树吗?这个地方就要晓得,古时候尺比我们现在短,弘一大师在《律学三十三种》里面有一篇「周尺考」,他做了个考据。周朝时候,那个时候中国的尺,一尺大概相当於我们现在市尺六寸,所以它尺比我们现在短很多。我们常常看到,佛的身高是一丈多,一丈多要用现在的尺来量,大概也就是一百八、九十公分,是个大个子,高不了多少,很正常,不是很奇怪的。佛站在那里,两个人那么高,那就很奇怪了。所以那个时候的尺比现在短。同样一个道理,我们相信那时候所讲的里比现在也小,这个说起来都得要去考据,我们才知道个大概。这是佛坐在这个树下成道的,所以以后就称这个树为菩提树。这个树好像现在还在,现在的高度没那么高了,大概还有四、五丈。四、五丈这个记载是唐朝玄奘大师的记载,那也是一千四百年前的事情,现在可能连四、五丈没有了。我没有去过,在我估计当中,大概就二、三丈吧,应该就是这样的。玄奘大师记的值得我们做参考。
佛坐这个树下「成等正觉」,就是开悟了,「因而谓之菩提树」,菩提树是从这儿来的。这个树「茎干黄白,枝叶青翠,冬夏不凋」,它那个地方是热带,热带地区,「光鲜无变」,是很难得。「每至如来涅盘之日」,佛入灭的日子,我们中国记载的是农历二月十五,释迦牟尼佛灭度。每遇到这一天,「叶皆凋落,顷之复故」,这一天树叶都落光了,但过几天它又长成了,又长好了。所以,树木花草还是有灵性、有感应。类似这种感应的事情有,在中国也有,所以玄奘大师记载这个事情可以相信。
这底下念老引《维摩经.菩萨行品》僧肇大师的注解,有这样一段话。「佛於树下成道,树名菩提,此树光无不照,香无不薰,形色微妙,随所好而见」。随所好,随著众生喜欢,每个人喜欢不一样,所以看到也不一样。总而言之,你看到会生欢喜心,因为它能够随人的心念产生变化。「树出法音,随所好而闻,此如来报应树也」,这是如来果报应化的树木花草,「众生遇者,自然悟道」。「本经成就文中」,「菩提道场品第十五」里面有这么一段话,「复云:复由见彼树故,获三种忍,一音响忍,二柔顺忍,三者无生法忍」。这是说极乐世界的菩提树,阿弥陀佛讲堂前面的道场树,这个道场树就无比殊胜。众生见到这个树,都能够得定,都能够开悟。
三种忍第一个是「音响忍,由音响而悟解真理」。风吹树叶发声音,声音说法,闻法的人开悟了,由音响而开悟。第二「柔顺忍」,比前面更高,「慧心柔软,能随顺真理」。前面是悟解,这个地方能随顺,随顺就是落实,落实在自己身心,落实在自己生活。第三种「无生法忍」。古来许多祖师大德以这个为标准,无生法忍七地以上才能证得,七、八、九这三地,七地所证的下品,八地所证的中品,九地是上品。如果第三种是无生法忍,那前面的两种也就是,我们就知道,柔顺忍是四、五、六地,音响忍是初、二、三地,十地菩萨境界。见菩提树能有这样大的成就,这不可思议。「无生法忍,证无生之实性而离诸相」,无生法忍是真正证得一切法不生,一切法不灭,这是「悟道之至极」。无生法忍再上去是寂灭忍,那就是十地、十一地跟妙觉,妙觉如来上品寂灭忍,等觉菩萨中品寂灭忍,十地菩萨是下品寂灭忍。《仁王经》上跟我们讲五忍,这是如来所证得的。
在极乐世界,阿弥陀如来讲堂前面的菩提树,你能够见到、能看到、能接触到,有这么大的好处,这真不容易。树木花草没有一样不说法,没有一样不表法,所以极乐世界是个修学最殊胜、最圆满的处所。我们发心出家学佛,目的何在?目的就是要成佛,这是我们唯一的一个目标。这一生成佛可能吗?可能,你修学净宗就保证你可能。世尊告诉我们「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」,也就是说,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成无上道。法门虽然平等,众生根性不平等,所以有些法门我们学习容易,有些法门修学就比较难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世尊开这么多的法门,接引不同根性的众生,我们是什么样的根性,选择的法门跟我们的根性相应,我们修学就非常容易;如果跟自己根性不相应,那修学起来就困难。
一般来说,八万四千法门,每个法门都讲到要断烦恼、要消业障,从来没有一门说不要消业障、不要断烦恼就能够成就的,这没有听说过。连小乘都得要断见思烦恼,小乘初果须陀洹必须把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,他才能证得初果,不是容易事。小乘初果只是刚刚入门,没有证得这个果位,是在门外,没入佛门,佛门小乘的标准。大乘,《华严》是大乘圆教,菩萨位次最低的是十信位,十信十个阶级,十信位的初信,十信好比是小学,初信是一年级。标准是什么?跟须陀洹一样,要把八十八品见惑断掉,你才能证得初信位的菩萨。他们断烦恼、消业障是相同的,但是小乘跟初信位的菩萨,智慧、神通、道力不相同,那比小乘殊胜太多了,小乘赶不上,只是断烦恼、消业障是平等的。这个事情古时候就不容易,现在更难了,有几个人能做到?做不到,那就是学了一辈子佛,还要搞六道轮回,这是无法避免的。
大概这桩事情,不只是娑婆世界有,十方诸佛刹土像我们这种情形应该是很多的。所以弥陀在因地苦修的时候,前面有他的历史介绍,法藏比丘,阿弥陀佛的前身,在世间自在王佛面前发愿要帮助这些苦难众生。苦难众生是哪些人?就像我们这些人,真苦!烦恼、习气、业障很重很重,我们想消消不掉,烦恼想断断不了。让法藏比丘想出一个,不要断烦恼、不要消业障也能成就的法门,这就是念佛求生净土。他发四十八愿,五劫时间修行,愿愿都圆满了。所以,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功德之所成就,愿愿都兑现了。
只要我们具足三个条件就能往生,这三个条件里面没有断烦恼、没有消业障。三个条件第一个,真相信,相信有极乐世界,相信有阿弥陀佛,一点怀疑都没有,这头一个条件。第二个条件,真正发愿求生净土,我这一生什么都不求,我就希望能往生极乐世界,这第二个条件。第三个条件,念阿弥陀佛的名号,你看信、愿、持名。具足这三个条件,唐朝善导大师,我们净土宗第二祖,他老人家说「万修万人去」,一个都不漏,真的,不是假的。世尊在《大集经》里面也说得很清楚,末法时期,我们现在是末法,说亿亿人修行,罕有一个得道的,罕是稀少,一个得道的都见不到。只有依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法门,能在一生成无上道,这个话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我们今天遇到这个法门,遇到这个法门最殊胜的经典,这是幸运当中的幸运。
诸位如果看过《无量寿经》五种原译本,你就明白了,为什么要会集。第一次的会集,是在宋朝王龙舒居士做的,这个本子叫《大阿弥陀经》,流通也非常广。莲池大师《弥陀经疏钞》所引用《无量寿经》的经文,完全是这个会集本,王龙舒的会集本。这个本子收在《龙藏》,《龙藏》里头有,日本《大正藏》都有。第二次的会集,是清朝咸丰年间魏默深居士。这个本子没有入藏,但是这个本子确实比王龙舒的本子好,但是还是有瑕疵,没有会集到尽善尽美。因为这个原因,夏莲居老居士在民国初年作第三次的会集,把前面两次会集不圆满的地方都修正了,成为《无量寿经》五种原本会集本最好的一个本子。就是我们现在所采用的,《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》,这个经题也是会集的,真叫妙极了。这个本子是抗战前才做成功的,所以流通不广,知道的人不多,我们非常有幸能够遇到。
这些年来我们极力提倡,我用这个本子过去讲过十遍。黄念老这个注解是这部经的集注,什么人来注解?诸佛菩萨来注解。引用诸佛菩萨的经论八十三种,引用历代祖师大德的注疏一百一十种。所以这个注解,是八十三部经论、一百一十位祖师大德的注疏共同来注解的这部经典,无比的殊胜。会集殊胜,注解殊胜,真是太难得,我们能遇到真的是有福报。如果你不信,你不想往生,那就没法子了。你要真信,从这个注解,可以把西方极乐世界搞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帮助你断疑生信,帮助你坚定求生的大愿。能把这句佛号当作我们这一生当中,最重要的一桩大事去办,真正做到像古大德跟我们说的「少说一句话,多念一声佛」,你决定能往生。往生到极乐世界,你决定成佛,不要等第二生,一生成就。
我们今天的信心生不起来,愿心不切,念佛常常夹杂、常常中断,这什么原因?我们对於现前居住的世界、跟西方极乐世界都没有搞清楚,对极乐世界无知,对我们现前这个世界贪恋,问题就在此地。这部经论给我们做了两个世界的比较,你好好去读它,慢慢就明白了。读经要有耐性,要有诚敬,印光大师说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」。读经、诵经没有诚敬心得不到利益,为什么?只有诚敬心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。我有十分诚敬心,我就得到十分加持;我有一百分的诚敬心,就得到百分的加持;你有一万分的诚敬心,你一遍、二遍你就成佛了。印祖说的话也是真的,不是假的,诚敬心难发,学佛先学这些基础的东西。
我们要把妄心放下,把我们的真心找回来,诚敬是真心,真心修学就有感应,妄心没有感应,这是不能不知道的。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现象,念佛的人很多,一万个念佛人,真正往生的只有二、三个,什么原因?没有真诚恭敬。所以我们要学,真求往生,要用真心生活、待人接物,这很重要。我用真心,别人用假心,他来欺骗我,我不是吃亏、上当了吗?大家不愿意吃亏、不愿意上当,你欺骗我,我也欺骗你,这是轮回心,轮回心所造的一切这叫轮回业。口念阿弥陀佛,我们的心、行为都在造轮回业,你说怎么能往生?真求往生的人不造轮回业了,他骗我,我不骗他,这才行。我们跟大家相处,吃亏、上当没关系,我到极乐世界去了。这些聪明伶俐人,欺骗别人、控制别人、占有别人的这些财物,他会有好处吗?现在得一点小利,来生果报在三途,欠命的要还命,欠钱的要还钱,因果通三世。你要真看清楚、真看明白,占别人便宜真正是自己吃亏。不跟任何人计较,不怕吃亏、不怕上当,这种念佛人肯定能成就。你想想看,我们是继续搞轮回好,还是到极乐世界去好?这个帐总得把它算清楚,这个事要看明白,我们才真正能放下。放下自私自利,放下名闻利养,放下一切得失,恢复自己的清净心,用清净心、用平等心去念佛就有感应。我们在经上看到这些不可思议的境界,这段就是属於这一类。
我们继续往下面看,「此树功德真是无上希有,微妙难思,故知此树实是阿弥陀愿王秘密庄严心之流现」。这个树不是人栽的,也没有人管理,从哪里来的?阿弥陀佛愿力变现出来的。变现出来干什么?帮助极乐世界的众生,早一天开悟,早一天证果,早一天成佛,是阿弥陀佛教学的一种设施。「此心乃密教所判之第十住心」,这是密宗讲的十住心,「乃究竟佛果第十一地如来之所证」,这用密宗的讲法,这是修行人最高的果位。「故能究竟惠予众生真实之利」,惠予就是给人,给人最真实的利益,这三种忍是最真实的利益。「树德高远,彼国菩萨中,善根劣者,本难知见,是以弥陀垂慈,大愿加被,悉令了知」。这样不思议的事情,我们读到经文很难相信。真正能相信的两种人,一种是觉悟了,一种是真正善根深厚,他没有怀疑,他完全接受。不懂他也没有疑惑,没有疑惑就是他没有障碍,有疑惑就是有障碍。一切众生最难度的,不是上上根,不是下下根,上上根跟下下根都好度。上上根悟性高,你给他说他全明白了;下下根他善根深厚,他不希望知道多,给他一个简单的方法,他就执著,他就不放松,那就成就了。所以古人有所谓「唯有上智与下愚不移」,这两种人心是定的,他不动,很容易得度。
最麻烦的就是中等的,中等所谓知识分子,他的疑问很多,不真正搞清楚不相信。那要浪费很多时间、要很多的精神,追根究柢把这个事情搞清楚,他才会接受、才会相信。我跟同学们报告常说,我相信佛不容易,真是一桩难事情,这是亏了方东美教授,我要不是遇到他,不可能入佛门,难信。从方老师的教学当中认识佛教是高等哲学,我们年轻学哲学的,里面有高深的哲理,从这入门的。不相信念佛往生净土,不相信这个。而是自己在讲经讲了十几二十年,才接受净土,我跟同学说过,我接受净土是讲《华严经》。在这个之前,讲过《法华经》、讲过《楞严经》,这些大经大论的基础,以后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看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这才醒悟过来。原来文殊、普贤、善财统统都是修念佛法门,目标都是往生西方净土,我从这里才相信净土。这要幸运,如果寿命短的话,净土还没有相信,寿命到了,学这一点佛就都变成福报,还依旧搞轮回,变成人天福报。得人天福报未必会继续学佛,这个缘很不容易遇到!现在这个世间,有福报的人有多少?有大富大贵,那些人里头有几个人学佛?这是我们看到的事实。我们看清楚、看明白了,这条路是险道,不能走。平平稳稳的,决定是要往生极乐世界,一生成就,成就之后才能得大自在。在六道、在十法界随类现身,不再搞业报身,业报身很苦,不再造业了。
经上讲三种真实,真实之际、真实智慧、真实之利,如果我们向往这三种真实,这部经就重要了。学佛,我们这一生当中,别的经论都可以放下,这一部经就成功了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。八万四千法门,我们到极乐世界再学习,稳当,有好老师指导,阿弥陀佛亲自指导,有好的同参、学长帮助我们学习。诸上善人,诸上善人是指谁?全是等觉菩萨、补处菩萨,这些人来帮助、来辅导。阿弥陀佛亲自指导,到哪里去找?找不到,我们今天有缘遇到了。有缘遇到这部经典也不是简单的事情,大乘经论里面告诉我们,这一生有缘遇到,能信、能愿、能行,皆是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。这一生遇到的时候,得诸佛如来威神加持,让我们能信,发愿求生,不容易!希望我们要认真努力,这一生不要空过,不辜负过去生中供佛的福分,不辜负这一生当中得阿弥陀佛愿力的加持。要相信自己,不要怀疑,决定得生净土,这真实之利。
树德高远,树的德高,树的德大。凡是生到极乐世界这些菩萨们,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皆作阿惟越致菩萨,这是四十八愿第二十愿所说的。善根劣者,凡圣同居土的根性都劣,尤其是下辈下下品、下中品、下上品,这都是善根劣者。本难知见,你在菩提树下,你不了解它、你不知道它,你见不到它的好处、利益。但是阿弥陀佛慈悲,他老人家加持你,你已经成为阿惟越致菩萨,所以你统统都能够了知。你对於道场树这个树的功德,所了解的跟法身大士没有两样,你全知道。我们再看后面这一段,第四十一「树现佛刹愿」,这真不可思议。
【欲见诸佛净国庄严。悉於宝树间见。犹如明镜。睹其面像。若不尔者。不取正觉。】
这个『宝树』里头会现相,现什么相?就像我们现在看电视一样,里头有很多画面。我们现在电视频道是不多,大概一、二百个频道就是最多的了。我是五十年没看电视了,不晓得现在多少频道,不知道。早年在美国,我知道美国的频道有一百多,可能是最多的,你按哪一个频道,画面就出来。在西方极乐世界,在道场树下,你想看什么它就现什么。不用按频道的,你动个念头,我们是从地球上去往生的,到那里去想到:地球现在怎么样?树上马上就现出来,想看什么地方你都能看到,稀有。想看他方世界,乃至於想看六道轮回,统统你看到。
我们现在看念老的注解,「第四十一,树现佛刹愿。今此愿文,树现佛刹,同於《观经》第四宝树观」。《观无量寿经》,这是净土三经之一,这个三经,《无量寿经》是概论,对於极乐世界方方面面做详细的介绍。《观无量寿经》里面,里面讨论两桩事情,一个是理论,一个是方法,西方极乐世界根据什么理论建立的,这个很重要。没有理论做依据,怎么可以取信於人?理论讲得很好,「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」,这是极乐世界的理论。肯定像世尊在《华严经》上所说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,跟《观经》上讲「是心是佛」是一个意思。因为你本来是佛,现在一心想作佛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!阿弥陀佛建立极乐世界,就帮助你是心作佛,你本来是佛,现在你要想作佛,阿弥陀佛就帮助你、成就你。这个心是真心,人人都有!我们现在把真心迷了,现在用的心是妄心,不是真心,这个心在大乘教里面说的八识五十一心所,你用的是这个心。这个心是从真心里头变现出来的,怎么变的?一念不觉,迷了,迷了真心,真心就变出来一个妄心。诸位要知道,什么是真?什么是妄?佛讲的一个标准,我们要认真能体会。真心离念,真心没有念头;换句话说,有念皆妄。这是让我们把真跟妄辨别出来了。我们会起心动念,前个念头灭了后念又生了,前念灭了后念不生,成功了,就成佛了!但是那个后念就断不了,麻烦在此地。
佛教我们用什么方法把妄念断掉?佛告诉我们,断见思烦恼就成阿罗汉,在佛法修学算是有成就,小成就不是大成就,超越六道轮回了。证得阿罗汉,六道没有了,六道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再能断尘沙烦恼,破一品无明,你就超越十法界,你就往生到实报庄严土。一般人往生到哪里去?往生到华藏世界,毗卢遮那佛的实报庄严土。如果善根深厚,遇到净宗法门,他就往生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实报庄严土。可是你自己要知道,阿弥陀佛的实报庄严土就是自己自性里本有的实报庄严土,是一不是二,这个一定要清楚。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,是我们自性本具的华藏,我们跟佛是一体,是一不是二。我们跟阿弥陀佛也是一体,这个要承认,经里头常说「自性弥陀,唯心净土」,净土跟弥陀都是真心里面的东西。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过,「何期自性本自具足」,我们自性里头,本自具足极乐世界,本自具足阿弥陀佛,也本自具足华藏世界,本自具足毗卢遮那。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离自性,全是自性变现出来,我们现前这个身也没有离开自性,现前居住的这个地球也没有离开自性,全是自性变的。我们现前这个现象,自性迷了变的,华藏、极乐是自性觉悟变现出来的,迷悟不同而已。所以学佛没有别的,学佛就是要求开悟,用什么方法开悟?开悟就是放下。
我学佛二十六岁,第一天跟出家人见面,是章嘉大师。一个朋友,也是个长辈,看到我学佛了,很欢喜,他是佛教徒,他是章嘉大师的弟子,带我去见章嘉大师,我第一次跟出家人见面。我就向他老人家请教,我说我从方东美先生那里知道,佛学是大学问,是高等哲学,佛法里头有没有一个方法,让我们很快就能够契入境界?我向章嘉大师提出这个问题。大师看著我不说话,我也看著他,等他的开示。我们这两个人对看,看了大概半个多小时,他没有说话,我等他,半个小时之后他才说了,有。我们的精神马上振作起来,有,竖著耳朵要听,他又不说话了。大概停了六、七分钟,告诉我六个字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。这两句话很简单,为什么他早不说?要我跟他静坐那么长的时间?我到十几年之后才体会到,老人教学的一种方法。我们年轻人心浮气躁,心浮气躁给你讲话叫耳边风,你听了不见得记得。半个多小时静坐的时候你定下来了,像入定,这个时候给你讲才管用。你看他说个有,我们马上精神一提,就又动了,所以再让我坐个六、七分钟,心再定下来,他才跟你讲。章嘉大师我跟他三年,我的佛学基础全是他老人奠定的。我们那次见面就跟我约定,每个星期天见面一次,时间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。每次见面说话都不多,但是分量非常非常重,让你永远不会忘记。
所以,学佛要想提升境界,放下就是。我们学佛不能成就,就是因为你放不下,没有别的。没有人障碍你,谁都障碍不了你,障碍你的是你自己。从哪里放起?哪个毛病重就先对治哪个,先对付最严重的,最严重的毛病放下了,其他的小毛病就很容易,就不困难。譬如你对财看得很重,就先放下财;色看得很重,先放下色;名利看得很重,先放下名利,哪个最重你就先在哪里下手。我学佛六十一年,讲经五十四年,得章嘉大师的利益太多了。他老人家所讲的都是真实话,言语非常简单,用意很深、很远。我这个行业,出家也是个行业,是他替我决定的,老人要我出家,要我学释迦牟尼佛,我听话。教我第一部读的书,《释迦方志》、《释迦谱》,就是释迦牟尼佛的传记。告诉我,你要想学佛,你先对释迦牟尼佛认识,你对他不认识,你会走很多冤枉路。你一定要认识他,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,我们照著这个榜样来修学,不难。这种教学的方法,我们在佛门里头没有遇到过,只有这么一个老师,他的教学方法很特别。
十多年之后我明白了,古时候这些老师教学统统都是这个原则,这个原则不是他独有的,都是这个原则。学生心不定,心浮气躁,不能教,教了没用处。古时候,特别是读书人,心是定的,从小培养成的,你们看看《弟子规》里头所说的,你就知道了。童蒙,小孩七、八岁,他的举止、言谈都端庄、都稳重,像个小大人一样。这是现在人不喜欢看到的,小孩为什么教成这个样子?一点活泼都没有了,他们喜欢外国的方法,外国小孩是活活泼泼。中国小孩在从前就像小大人一样,不一样,他心定,心清净,生智慧不生烦恼,他能够吸收圣贤教育。西方人这种小孩教学,圣贤教育对他们一点用都没有。我们现在的小朋友,也变得用西方教学法,圣贤教育对他们也不管用了。他们,你教他会背,他记忆力好他很会背,背得很好,他做不到,他习惯了浮躁,习惯了好动,这就难了。所以,现在要恢复传统文化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,事情要做,但是一定要知道我们这一代人看不到。到什么时候看到?总得两百年之后,大概五代、六代,看到了。疏忽、丢掉了两百年,再恢复也要两百年,欲速则不达。
我们继续看《观经》第四观宝树观这段经文,念老没有完全节录,简单的节录。「此诸宝树,生诸妙华,涌生诸果,有大光明,化成幢幡无量宝盖,是宝盖中,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,十方佛国,亦於中现」。这段经文跟本经第四十一愿相应,四十一愿也说到,在宝树间能够见到诸佛国土。《观经》里面说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这些宝树是阿弥陀佛本愿功德之所变现,所以境界不可思议。这些树生诸妙花,西方极乐世界是法性身、法性土,一切法都是常住不灭,全是化生。怎么化生的?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。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他念头一起,眼看就有变化,真的是像《楞严经》上所说的「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」。有花、有果、有光明,在这个里面它还能够变化成幢幡宝盖,这些都是菩萨们拿著这些供养具,到十方世界供养诸佛。诸位要知道,供佛是修福报,闻法是开智慧,西方极乐世界这些菩萨每天干的什么事情?真的是消业障,增福慧,每天供佛、闻法这是他们的功课。供佛闻法,业障全没有了,烦恼全没有了,不断自己断,不消自然消除,福慧天天增长,所以成佛很快速。
每一个往生的人,宿世今生所积累的善根福德不一样,到极乐世界统统起作用。善根福德厚的,前面读过,极乐世界不是一地一地往上提升,他可以跳班,从一地跳到十地,有这种情形。所以他成就特别快。这就是什么?遇缘不同。极乐世界跟他方诸佛世界不一样,他方诸佛世界,念书好像一年级、二年级慢慢升上去。极乐世界可以跳班,可以不必一级一级,有人一下就跳到顶上去。什么道理?我们懂,放下不就跳上去了吗?只要你肯放下,马上就跳上去,放下起心动念就成佛了。所以到极乐世界快,真明白了、真肯放下,那个成就特别快速。
在宝盖当中,宝盖里头现相,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。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应该是对我们说的,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,在娑婆世界教化众生,是三千大千世界。换句话说,我们回头看看娑婆世界,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大千世界里头教化众生,你全都看到了。三千世界多大?首先我们要知道,单位世界,这一个单位,一个小单位。黄念老告诉我,很多人把佛讲的单位世界认为是太阳系,这个观念错误了。实际上单位世界是银河系,因为日月绕须弥山,须弥山在哪里?银河系的中心。现在科学家发现是黑洞,星系跟黑洞都是天体名称,太阳是绕这个来旋转的。一个银河系是个单位世界,这个世界范围就大了,一千个银河系这称为一个小千世界;以小千世界为单位,集一千个小千世界,这叫一个中千世界;再以中千世界为单位,集合一千个中千世界,叫一个大千世界,这是一尊佛的教区。实际上是一个大千世界,因为它一千个单位,一千小千、一千中千到一个大千,称为三千;不是三千个大千世界,是一个大千世界。它里头有小千、有中千、有大千,这个意思。
多少个银河系?十亿,释迦牟尼佛教区十亿个银河系。我们要往生到极乐世界,统统可以看见,佛在这里教化众生,分身、化身无量身相,不是一个身相。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没有一定的形相,实相无相,他没有形相,他能现一切形相。像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里所说的三十二应,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,都是释迦牟尼佛。你欢喜佛身他就现佛身度你,你喜欢菩萨身他就是菩萨身来度你,你喜欢什么身他就现什么身度你。他自己本身没有身、没有相,能够随众生的喜好现相,你才喜欢。给你说什么法?完全依照你自己过去、现在所修学的法来帮助你。为什么?你很久就学习过了,你很容易。所以叫契机契理。佛教化众生的现象,你在极乐世界就都看到了。除这个之外,还能看见十方佛国亦於中现,他方世界无量无边诸佛如来,你看他们是怎样教化众生,你都看到了,你都学到了。
极乐世界学习快,成就也快,学了之后马上就管用。为什么?到达极乐世界,就得到弥陀本愿威神的加持,你的智慧、神通、道力突然提升了,跟法身菩萨平等。那些法身菩萨能够到十法界去教化众生,你也能。净土往生的人,我们有理由相信,到极乐世界去,对我们地球,从地球上去的、从娑婆世界去的,对於关怀娑婆世界的习气一定很深。所以肯定是头一个就想看本师释迦牟尼佛,你就看到三千大千世界的佛事,佛事是教化众生的事,都叫佛事。所以,佛事是教育,不是现在的这些经忏佛事,不是这个,这在经典里面我们都没看到。我们所看到的,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教学,三十岁开悟的,十九岁离开家庭出去参学,学了十二年,三十岁,把参学放下,在菩提树下入定,开悟了。这都是表演给我们看的,十九岁离开家庭是放下烦恼障,三十岁放弃求学是放下所知障。二障放下了,入定才会开悟,二障没放下,入定也开不了悟。都是表演给我们看的,我们要会看,你会看你就会学了。没有一样不是放下,不放下不能成就,要成就决定要放下。然后才会想到十方世界、十方诸佛,就愈看愈远、愈看愈广,统统能看见。
「《观经》此观」,这一观,「正此愿之成就」,《观无量寿经》这段经文所说的就是树现佛刹愿的成就,真的兑现了。「极乐国中,宝树无量」,不只是阿弥陀佛讲堂前面的菩提树,道场树,不止。所有的宝树统统都能现这个境界,所以「一一树光化现宝盖无量,一一宝盖,中现十方佛国,明净清晰,如同明镜」。就像镜子照见一样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实在就像我们今天看电视一样,地球上每个地方的近况,我们都能在镜头上看到,但是镜头有局限,只能照这个地方,它不能全部照到。极乐世界宝树没有局限的,你全部都能看到,任何一个小角落都不会漏掉,统统看到,这不可思议。「见他方佛国,明了清澈,如对明镜,自观本面」。就好像我们对镜子照自己面孔一样,那么样的清晰,你能够看到十方诸佛刹土。
「可见极乐国土,含摄一切佛刹,相入相即,不可思议」。这个四句话非常重要。这是不思议的境界,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,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一多不二。一法界决定是含摄一切法界,一切法界不离一法界,这是《华严》十玄,《华严》十玄在哪里?极乐世界全具了。念老这个注解,在玄义,他不叫玄义他叫概要,里面就把本经的十玄说明白了。真正明了之后,十玄在哪里?十玄就在我们现前,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。知道了就入华严境界,知道了就入极乐境界。华严、极乐在哪里?就在当下,就在当处,就在现前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我们为什么见不到?我们迷失了自性。极乐世界同居土的菩萨,我们去往生大多数都是同居土,同居土没开悟,同居土能够像开悟的人一样的智慧、德能,这是阿弥陀佛加持的。阿弥陀佛加持真管用,不是不管用,真起作用。不但让我们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我们发现你所看到的跟你有缘的人,宿世今生你的家亲眷属你看到了,不管他现在在哪一道,不管他现在在哪一个佛国土,你都看到了。佛门常讲,佛度有缘人,这些人都是有缘人,你肯定去找他们,把净土法门介绍给他。为什么?只有这一门快速成就。
所以我们要爱护家亲眷属,希望他们离苦得乐,有没有办法?有办法,只有这一个方法,我们自己到极乐世界,就能够把所有家亲眷属统统引导到极乐世界。不只是这一世,生生世世我们统统都见到。我们起这种念头、发这样的心,阿弥陀佛欢喜,阿弥陀佛的本愿,是希望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六道众生,统统都到极乐世界去修行、去证果,这是弥陀的本愿。我们不发这个心,没有这个愿,阿弥陀佛也欢迎我们去,去到之后慢慢来,让你亲自看到这些境界,自然发心。为什么?看到别人发心,你看别人把他的有缘人全都引导到极乐世界,跟我有缘的人我能袖手旁观吗?我能不干吗?没这个道理。
所以这晓得就是极乐国土含摄一切佛刹,这一切佛刹,这个地方给我们说的,都在宝树间见。宝树就像一个极乐世界的媒体一样,像我们这个世间电视。但是你在宝树上见到是立体的,我们今天的电视是平面的。我们在电视上见到,他看不到我,我看到他,我们不能彼此对话;极乐世界可以彼此对话,没有一丝毫障碍。我们今天的科技跟极乐世界相比差太远了,极乐世界的科技真正是,我们不是讲登峰造极,是究竟圆满。没有任何机械的设备,你想看,树木花草之间全能看见。相入相即,一切佛刹都入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里面也入一切佛刹。说明什么?说明整个宇宙是一体,从来没有分离过,这是不可思议的,这是诸佛如来他们的境界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