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净土大经科注 - (第一七八集)
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一七八集)  2012/2/6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37-0178
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四百九十八页,倒数第二行,我们从末后这句看起:

  「此金刚手是法身大士,是故名普贤。即从如来得持金刚杵。其金刚杵五智所成,故名金刚手」。这个地方提到五种智,这是密宗所说的,显宗只讲四种,转八识成四智,密宗它加了一个庵摩罗识,所以转九识成五智。五智第一个是「法界体性智」,法界体性智我们有个参考资料,《佛学大辞典》上节录下来的,「是转庵摩罗识所得。法界有差别之义」,法界从相上讲,有无量的差别。「诸法差别」,法界是一切法,一切法的差别,「其数过於尘沙,是为法界」。这个数字超过恒河沙数,这个话是真话不是假的,恒河沙是有数量的,这个法界诸法差别是没有限量的。法界体性智,法界体性就是六大,六大是地、水、火、风、空、识,这个六大。六大周遍一切法界,而造作有情非情,故名曰大。非情就是无情,有情我们现在讲动物,非情就是无情,过去我们所说的植物跟矿物,这是无情的。这些都是佛随顺俗谛而说,随顺世间人。如果你要是讲有情无情是一体,这只有《华严经》上说过,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。这个说法是从真谛来讲的,就是诸佛如来他们自己亲证的境界,不是凡夫境界。凡夫这个地方指十法界,十法界都是凡夫,六道叫内凡,六道之内的叫内凡;四圣法界叫外凡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叫外凡,就是六道之外的。

  凡圣的标准是在用心,如果用阿赖耶,那都叫凡夫,如果用真如自性,那就叫圣,叫凡圣。什么人用真心、用真如、用自性?法身菩萨,在净宗实报土的菩萨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不是凡夫,他们用真心、用真如。但是不管你是用真心、是用妄心,都离不开六大。但是真心跟妄心虽然都说六大,意思不一样,用妄心的没离开阿赖耶,地水火风空识是阿赖耶变现的;如果是法身菩萨,他不是阿赖耶变现的,他是自性变现的。所以一个是法性身,一个是法相身,阿赖耶变的是法相。但是性、相确实是一桩事情,圆教才说,密宗也说。这就是说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有情众生、无情众生,全是地水火风空识变现的。地水火风是物质现象,这个常讲四大,四大是物质,在五蕴里面讲它属於色法。受想行识这是心法,受想行识在此地就是空跟识这两个字。空识是什么?它不是物质,受想行识不是物质。受想行识是什么?受想行识是识起的作用,本识是阿赖耶,其他的末那、意识跟前五识,心心所,全是阿赖耶起的作用,阿赖耶起作用,所以称它为大。

  在显教里面讲,无情是五大所成的,它里头没有识。这五大是地、水、火、风、空。地是物质现象。水,现在科学里面讲它带电,水是阴电,火是阳电;现在知道再小的物质它都带电,没有不带电的。风,风是说明它是动的,它离不开振动的频率,所有一切法全是从这个频率当中所产生的,不但物质现象是它,精神现象也离不开它。而且这个频率非常高,速度非常快,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,单位是用兆,所以说它做空。识,识是受想行识。一般显教讲,无情五大所成,有情六大所成。显教观六大之空与不净,可是密教观六大圆融无碍,跟《华严经》上所讲的完全相同,事相千差万别,法性是一个,法性一味平等。所以六大确实相融自在无碍,《华严经》上讲生佛一体,有情无情不二,这就是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。

  「大日住於此六大法界之三昧,名为法界体性智」,大日如来所证的跟华严完全相同。那我们知道,极乐世界也不例外,极乐世界确实情与无情同圆种智。在这个境界里面才真正得「方便究竟之德」,德是讲德用,它起作用确确实实是究竟方便,也就是方便达到了究竟。方是方法,便是便宜,也就是最恰当的方法、最圆满的方法、最好的方法。这是诸佛与法身菩萨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应化在十法界,教化一切众生。

  第二个讲大圆镜智。这里五智是以法界体性智为主,它是体,其余这四个都是它的作用。「大圆镜智,是转阿赖耶识所得」,称它为大圆镜,是这个智慧「显现法界之万象」。也就是得到这个智慧,世出世间一切法、过去现在未来,你统统看到了,你统统都接触到了,你一点都不迷惑,像一个大的圆满的镜子照见一样,称它为大圆镜智。由此可知,阿赖耶是迷於法界之万象,转识为智之后,阿赖耶就显现法界之万象,就看清楚了。阿赖耶是模糊、是迷失了,这一转过来觉悟了,恢复自性照见的德用,智照。

  第三个「平等性智,是转末那识所得。成诸法平等作用之智」,真正看到一切法平等。我们一般人看一切法决定不平等,是什么原因?是末那。末那是严重的迷惑、严重的染污,染污的现象叫自私自利,只有自己没有别人,这是我们的末那识。我们今天在这个世间,末那识做主。末那,佛告诉我们,四大烦恼常相随;换句话说,这四大烦恼就是它的四根支柱,成就末那。第一个是我见,你看《金刚经》后半部所说的「我见、人见、众生见、寿者见」,《金刚经》的前半部是讲四相,「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」。破四相,小乘须陀洹,大乘圆教初信位的菩萨,破四相入佛门了;后半部小乘没分,破我见就是转末那为平等性智,是圆教初住菩萨,别教是初地菩萨,这个阶位不一样。这个东西一转,我执破了,不再执著有我,不但知道身不是我,念头不是我,灵魂也不是我。我们讲自性,自性,不错是我,但是自性是一切法共同一体。真正认识了一体。一体,佛法里头有个名字叫性海。我们自性像大海一样,末那识就是大海里起个水泡,世尊在《楞严经》里讲的比喻,大海当中的水泡。水泡很多,千千万万,都没有离开大海,都是从大海而生,都是从大海而灭,生灭是假的,不是真的,真正觉悟了,真正觉悟,真正无我。我是什么?一切万法是我的现相,是我的相,一切法性是我的本性。我在哪里?遍法界虚空界没有一样不是我,那叫真的开悟了。所以我执破了,法执破了。法执破是什么?贪瞋痴慢疑没有了,我爱没有了,我痴没有了,我慢没有了,这就是平等性智现前,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样不平等,真平等!性平等,相也平等,法身菩萨证得。我们如果证得,那就成法身菩萨。成诸法平等作用的智慧,这个智慧现前,平等性智现前,一切法平等,众生跟佛平等,地狱跟天堂平等,无有一法不平等,回归自性。

  第四个是「妙观察智」,这是转意识,就是第六意识所得的。这是什么?「分别好妙诸法而观察众机」。由此可知,平等性智是自受用,妙观察智是他受用,是我们对待一切众生的智慧,能观察一切众生,分别好妙诸法。也就是说,对於十法界,你就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你一接触知道众生的根性、众生的业缘,业缘就是我们今天讲客观环境,你全都知道;说法契机,能帮助一切众生断疑生信,能帮助一切众生转迷为悟,这种智慧叫妙观察智。由此可以知道,佛在大经上常常说,六、七因上转,五、八果上转,所以转识成智最重要的就是六、七。六、七哪个先哪个后?第七在先,第六在后。第七是烦恼障的根源,第六是所知障的根源,转第七烦恼障断掉了,转第六所知障破了,二障没有了就明心见性。所以五跟八,前五识跟第八阿赖耶识那是果上转的,六、七一转它们就随著转,六、七不转你没有办法转它们。最后一个「成所作智」,转眼耳鼻舌身这五识,「成就自利利他妙业之智」。先成就自己,这个一定的道理,自己没有成就,就不可能成就别人,一定是先成就自己,然后自然成就别人。自己成就了,就知道怎样帮助别人,帮助别人会有许许多多善巧方便,能令一切众生觉悟、起信、破迷开悟。

  这是金刚杵比喻,如来就是金刚手菩萨手上拿的金刚杵,表这个意思。这个金刚杵是五智所成,就是表示五种智慧圆满,不是真正的武器,不是真正的,它是表法的。就跟华严三圣,普贤菩萨手上拿的是宝剑,表法的,代表智慧,唯有智慧能断烦恼、能破无明。所以佛法修的是什么?修的是真实智慧,我们不学佛,智慧就没有。有人问我们,学佛,佛是什么?我们要一个字答得出来,佛是智慧,是自性本具的智慧,一切众生个个都有。现在为什么没有?现在迷了。迷了就叫凡夫,觉悟了就叫佛陀,佛陀跟凡夫是一不是二,就是觉迷不同的名号而已,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

  有人来问,我们也会观机,他是什么样的根机,用什么言语去答覆他。答覆也不是一种说法,你看《论语》里头,孔子弟子们问孝,什么是孝,孔子跟不同的学生讲法就不一样,针对他的根性,针对他的毛病,这是智慧的德用,这不是常识,不是知识是智慧。你的说法能引起他的兴趣,会引起他深入去研究,这叫摄受众生,这是真正的教化。回答他的,他听不懂,他不了解,听了没兴趣,掉头而去,我们的回答失败。所以如来对众生没有定法可说,这一定要知道的。佛的方法活活泼泼,非常圆融,非常得体,这就是究竟方便,叫自在妙用。

  我们看下面,「今愿文」,今是现前,这是四十八愿第三十二愿愿文里面说,「金刚那罗延身,若据显迹」,这显教说的,「则如过去诸解」,前面有些解释,「视为天上力士,那罗延神,大力坚固之身」。这个没错,一般解释都是这样的。金刚神是天上的力士,多半他们是指护法神的身分,那罗延神。护法当然要有威、要有猛、要有大力,他才能护法。「今据密义」,现在我们就密宗所说的,「金刚与那罗延,均是执金刚」,都能够称他为执金刚,手上拿金刚杵。「简称」,中国人喜欢简单,简称之为「金刚」。「论其密本」,密法里面所说他的根本,「即是金刚萨埵」。金刚萨埵是密宗开山的祖师,密是从他那里传出来的。「即是普贤」,普贤菩萨的化身,华严会上的,表的全是华严境界,「乃法身大士」,等觉菩萨。「又密教尊金刚为示现威猛相之佛」,密宗里面称金刚就是称佛,显宗称佛,他们称金刚。显教里面的佛,面貌都非常慈祥,密宗里面的金刚相貌都威猛,不是现慈悲的相,都是普贤菩萨的化身。「是以金刚那罗延身,应解为等同如来之金刚身或金刚体。」这个说法非常正确,显密两边的意思统统都顾到,是佛所成就的身相,紫磨真金色身,金刚不坏身,取这个意思,金刚身或者是金刚体。

  下面说,「金刚身,指金刚不坏之身」,就是佛身。「《涅盘经》云:如来身者,是常住身,不可坏身,金刚之身」。我们能体会到这个意思吗?第一个是常住身,它永恒存在,惠能大师见性见到了;不可坏身、金刚之身,就是惠能大师五句话里头第二句「何期自性,本不生灭」。没有生灭就是常住,没有生灭就是不可坏,没有生灭就叫金刚之身,这是什么?这是法身。法身为什么常住?法身离一切相,因为离一切相就不可坏。法身完全是法性,它不是物质现象,它也不是精神现象,它也不是自然现象,所以说是常住身、不可坏身、金刚之身,它是真的,它是永恒存在。悟了能应众生之感,众生有感他能应,应以什么身得度他能现什么身,现身说法他从来没有起心动念,所以经中常说不可思议。真不可思议,不是假的。为什么真不可思议?他实在讲,他也没有思,他也没有议,有思有议他就变成凡夫了,法身菩萨就离了思议。思是什么?思想,没有思想。现在人说某人有思想,不错,有思想是凡夫,没有思想是佛菩萨。没有思想不是白痴,白痴还是有思想,真正没有思想不是凡夫。没有思想是什么?第七识转了,第六识转了,第七识的思、第六识的想都转成智慧了,他哪里有思想!这一段的文义很深,要细心去体会,意在言外。这些文字,这三句,常住身、不可坏身、金刚之身,这是个引子诱导我们、引导我们,你才体会真正的意思。真正意思不在字面上、不在言语上,但是你循著这个方向、循著这个路去体会,不能用思想去体会,你能体会得到,这是性德圆满的流露。

  「又诸佛世尊,精勤修习,获金刚身」,这个诸佛是菩萨。菩萨为什么称诸佛?江味农居士注《金刚经》就用诸佛世尊来注四十一位法身菩萨,这叫诸佛世尊。他们还精勤修习,获金刚身,获金刚身就是成妙觉如来。四十一位到顶是等觉,等觉最后一品生相无明的习气断了,他就回归常寂光,回归常寂光那就真的是常住身、不可坏身、金刚之身。这三种身,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也可以说,那是在因地,因地就是精勤修习,在因地;在妙觉,他是在果地。明白这个意思,我们今天所用净宗的方法,信愿持名,往生净土,在净土里面成就五智,得究竟果位。我们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我们就有信心,我们用的方法不一样,但是所成就的跟密宗大圆满是一不是二。这个方法比密宗更方便,比密宗更容易,我们用密宗的方法去修未必能得到,用这个方法修,稳稳当当的得到。从这个地方我们能体会到净宗的殊胜,净土真正不可思议。

  再看末后这一段,「《新译仁王经》曰:世尊导师金刚体,心行寂灭转法轮。《良贲疏》曰:金刚体者,坚固具足。体者身也。佛身坚固,犹如金刚。若据密意,则往生者,亦如世尊得金刚不坏之体。故皆寿命无量,身具金刚坚固之力。」这一段是用《仁王经》上的一段话跟良贲大师的注解,来解释这一愿的经文。这一愿经文上说,「生我国者」,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,「善根无量,皆得金刚那罗延身,坚固之力」。念老的注解是集注,集经论里面的注解,集祖师大德的注解,字字句句都有根据,不是随便说的。这个方法终极的目标,无非教我们真正相信,不再怀疑。

  世尊导师,导师确实只有世尊可以称。为什么?他真正引导你了生死出三界;这还不算,真正引导你一生成佛作祖,这种人才叫导师。所以导师两种人可以称呼,一个是佛陀,一个是净宗的祖师。为什么?净土宗用阿弥陀佛信愿持名求生净土,圆成佛道,这是真正把你引导一生成佛,他跟世尊没有两样。所以佛门里面称导师不容易,不能随便称,随便称太过分了。再一个称大师,诸位要晓得,称大师、称导师不能随便称,古时候只有净宗的祖师跟佛能称大师、称导师,其他宗派都不称。学禅的称禅师,学密的称上师,学教的称法师,连翻经的这些大师都称三藏法师,不称大师,没有称导师的。称呼很重要,不可以言过其实,一般人不懂得,称大师、称导师,这是我对他特别恭敬,这恭敬过了头,那就变成不恭敬了。譬如说你是个平常人,我见你喊你总统先生,你舒不舒服?这就是称呼过了头。所以称呼要恰如其分,不能太过,这很有道理的。我们在外面碰到有人称大师,那不懂,随便称,不懂。这些都得讲清楚、讲明白,我们这个称呼才得体,不会过分。

  这两句意思很深,「世尊导师金刚体,心行寂灭转法轮」。我们有没有敢说转法轮?不敢。转法轮怎样才转?心行寂灭就转了。心行寂灭是什么?本经经题上所说的「清净平等觉」,才能转法轮。心行没有寂灭,没有寂灭是什么?还有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,法轮在哪里都不晓得,你怎么转法?心行寂灭法轮才出现,你烦恼习气一点都没断,哪来的法轮!释迦牟尼佛这些经典是法轮吗?在心行寂灭的人是法轮,在我们还有妄想分别执著这不是法轮,是什么?是佛学校里面的教科书,知识不是智慧。你去研究这些文字,研究这些注解,就像古大德给你分析说,全都著了相,不知道意在言外,统统著了相。著了相就全变成知识,参加佛学的考试,考卷、答题,统统变成知识。六祖惠能大师在五祖忍和尚方丈室,忍和尚没有给他出考题,惠能大师也没有答题,为什么那么轻易衣钵就传授给他?无论是什么方式,实际上都是意在言外,你能够懂得言外之音,意外的密义,这才叫真正传法。传的是什么法?释迦牟尼佛有法传给你吗?五祖忍和尚有法传给惠能吗?你要这么想,愈想愈错。法在哪里?法是自性,你要悟入自性才行,是你自己的自性。我自己的自性跟佛的自性是一个自性,你得从自己身边去悟,从佛那里就坏了、就错了。从佛那里你著相了,你怎么会开悟?只有愈迷愈深,那开不了悟。怎么样才能找到自性?那字上讲得清清楚楚,心行寂灭,我的心行要寂灭,我的心行寂灭跟如来心行寂灭是一不是二。寂灭是什么?就是放下,放下起心动念,放下分别执著。诸位要晓得,放下分别执著就是转六、七识,分别是第六识,执著是第七识,这一放下就转了。转末那,平等性智现前;转意识,妙观察智现前,要转自己的,与别人不相干,这样才能得受用。

  良贲大师的解释,「金刚体者,坚固具足」。这是真的不是假的,为什么?没有办法能破坏,它不是有形的,金刚体完全是讲自性,自性无形,你怎么破坏它!所以只有它坚固具足。凡是有形相的东西都不是坚固的,都是可以破坏的,唯有无形的,像虚空无形,虚空没有人能破坏它。金刚体无形,就像虚空一样,它无处不在,它无时不在,它能够随一切众生之感起应。楞严会上佛说过,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,随众生心感,佛能应这个众生他所知的量来应他。众生在迷,觉知的面不大,所以应身要恰如其量。讲经说法亦如是,也要恰如其量,太深了他听不懂。他是初机,用人天法去教他;他是老修,可以用大乘法教他;看他修行功夫不错,快要成熟了,用一乘法,一点他就开悟了。众生根性不相同,心行寂灭的这些导师他知道,他能帮助你转法轮,从生死岸度你到大般涅盘,他有方法。

  若据密意,据密宗所说的,则往生者,亦如世尊得金刚不坏之体,故皆寿命无量。这是真的,就怕不能往生,往生到极乐世界你决定成就,你的成就跟阿弥陀佛的成就完全相同,跟文殊菩萨的成就也相同。生到极乐世界寿命无量,生到极乐世界,因为立刻就得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本愿功德的加持,你的智慧、神通、道力几乎就跟法身菩萨平等,法身菩萨有能力随众生感起应化的作用,这是净宗无比殊胜之处。你修其他的法门,一定要到破一品无明才能证一分法身,到这个时候你才有阿惟越致的作用。可是极乐世界不需要,极乐世界阿惟越致是阿弥陀佛给的。好像这个博士学位是大学里头送给你,你没有在那里去念几年那么辛苦,人家学校送给你了,送给你就真有效。到阿弥陀佛那里就是这样的,只要是去的,统统都给学位,难得!不修就得来了,而且是真的不是假的,真正跟法身菩萨有同样的智慧德相。

  我们看下面第三十三「光明慧辩愿」:

  【身顶皆有光明照耀。成就一切智慧。获得无边辩才。】

 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。『身顶』,这是两部分,身体跟头顶,『皆有光明照耀,成就一切智慧,获得无边辩才』。「为第三十三光明慧辩愿。彼佛寿命无量。国中天人寿命亦皆无量。又彼佛光明无量,是故彼国人民,身顶皆有光明照耀。盖主伴一如也」。我们头一个要知道,极乐世界是平等世界,跟谁平等?跟阿弥陀佛平等,阿弥陀佛所有的,每个往生的人统统具足,这个不得了!这到哪里去找?西方极乐世界是平等法界。所以这个地方学佛好修,缘太殊胜了,没有差别的缘,不会叫你起心动念,不会叫你有个念头跟别人较量长短,他有哪些地方我比不上的,你会生烦恼,统统一样,有烦恼也生不出来。所以说是带烦恼去等於断了烦恼,烦恼到那边不起作用,不会起现行。头一个说寿命无量,接著说,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,天人,这是什么?凡圣同居土,四土里头最低的,寿命也是无量的,跟阿弥陀佛一样,那往上面去就不必说了,最下的天人,凡圣同居土的。阿弥陀佛光明无量,这些往生的人光明也是无量,真平等,不是假的。身顶皆有光明照耀,主伴一如,主是佛,伴,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,无论是哪一土,什么样的品位,这个都不管,身顶光明完全相同,跟佛都相同。

  「又光明者,自莹谓之光,照物谓之明」,这光明两个字的讲法。自莹,莹是亮,亮的意思,这是光。像灯一样,你把它点燃了,它自己放光,这叫光。光能照万物,照万物称之为明,明了。光明有两种作用,第一个是「破暗」,黑暗不见了,第二个是「现法」。我们看念老的注解,「盖佛之光明,是智慧之相」。人有智慧,身顶放光,所以放光是智慧之相。这个光是常光,光有常光、有放光,此地讲的是常光。见《往生论注》下卷。「又《超日明三昧经下》云:是知大智发外,能照法界,名为光明」。这个光明作用大!大智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,菩萨能把障碍除掉、把障碍放下,他这个智就能外发,就能遍照法界。所以这个地方我们知道,我们每个人都有。《华严经》世尊常说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。所以我们不必羡慕别人,羡慕别人是生烦恼,应该知道我们跟别人比一样都不缺。我们跟谁比?跟佛比,一样不缺,只是我们今天不能外发。什么原因?有障碍。

  障碍总不外两种,一个烦恼障,一个所知障,佛经上说二障。烦恼障是第七末那识,所知障是第六意识,这两种障碍让我们自己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不能现前,称为凡夫,佛菩萨眼目当中说之为「可怜悯者」。有,放不出来这可怜,没有那就不能怪人,有!严重的业障。所以佛慈悲,看到我们的缘成熟了,佛就来帮助我们。什么叫缘?我能相信这是缘,我能接受这是缘,我能够理解这是缘,我能够随顺学习这是缘,这个缘一层比一层深。所以佛不度无缘之人。什么是无缘?不相信,不能接受,佛来了也是白来,没用。可是佛不舍众生,大乘经里头所说的,「佛氏门中,不舍一人」,任何一个人佛不会舍弃的,佛等著你回头,只要你相信,他就会来帮助你,你能够接受,他就来成就你,他的方法微妙殊胜、方便究竟。他有圆满的智慧,他对於每一个众生生生世世所造的行业他都知道,像大夫治病一样,他知道你病根在哪里,他会对症下药,所谓药到病除。他的加持有冥加、有显加,显加你感觉到了,冥加你自己不知道,但是你改变了,心态不一样了,无一不是佛力在加持,只是自己没有感受到。我们把障碍除掉,大智就外发,能照法界,能照法界就能转法轮。能转法轮是什么意思?就是能教化众生,就这个意思。转法轮是教化众生的意思。这叫光明。

  「又《涅盘经》云:光明名为智慧」。智慧跟光明是一不是二,智慧是体,光明是起用。「又大慧禅师曰:只以此光宣妙法,是法即是此光明,不离是光说此法」。大慧的话是禅宗的法语,他说得好,这意思都很深。只以此光宣妙法,此光什么意思?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,这此光,不是外头来的。你所宣的这些妙法,妙法从哪里来的?就是这光明出生的,就是你自性般若智慧起作用,不离是光说此法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四十九年,大慧禅师这三句话说尽了,妙极了,我们要能体会到。换句话说,烦恼习气不能不放下,不放下,你说的法是别人的。别人的法有个很麻烦的事情,很容易把别人的意思讲错了,人家不是这个意思,我们把他的意思讲错了。禅宗里面有所谓「错下一个字的转语,堕五百世野狐身」,有因果,你要负责任。

  怎样让我们真正了解佛菩萨的意思,不至於错会?那你就得要用清净平等觉。清净平等觉是什么?真心,不能用妄心。所以开经偈里头,武则天作的,这是名言,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。那我们今天,不但现前,过去也有,把佛经的意思错解了,完全用自己的知识、自己的意思来解佛经的意思。字是佛说流传下来,翻译成中文,今天讲解完全是我自己的意思,不是佛的意思,这个因果可就背大了。宗门这段公案,百丈大师的,百丈是六祖的徒孙,就是禅宗第八代的祖师,这个公案从他那个时候发生的。说错一个字背这么大的因果,堕在畜生道五百年,你说这个事情多可怕。我们现在担保我们不说错吗?我们敢讲经说法吗?没有大彻大悟怎么敢!那照这样说下来,佛教不是从我们这灭掉了?这是李老师早年教导我们的,我们不敢讲经,他劝我们出来,我们自己心里清楚,不是这块料,不敢承当。老师就告诉我们,我们不做,佛法就灭了。那做,怎么做法?教我们学讲注解。念老的注解就是这个方法,他不是自己讲的,集古大德注解来注这个经,你要说哪里注错了,那是古人的注解搞错了,他没有责任。这是菩萨在此时此处为我们现身说法,告诉我们一条路。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要修,怎么修法?修行秘诀就是放下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

  我非常感谢章嘉大师,我们第一次见面,他就把这个教给我了。佛法修学的秘诀,怎样能够快速成就?我向他老人家请教的。他告诉我六个字,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。这是六十一年前的事情,我们在这六十年修学体验,感恩!他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从初发心到如来地,就是看破帮助你放下,放下帮助你看破,就这两个方法相辅相成,一直到如来地,妙绝了!为什么放不下?没看破,所以你放不下,看破了自然就放下。没看破是理事的真相不了解,理事真相了解了不再执著。近代,最近这三十年,科学界里头量子力学家提出这些报告,应当多看看,为什么?帮助我们看破,帮助我们放下。他跟佛经上讲的一样,我们在佛经上没有透彻了解,还有怀疑,看到他的报告,怀疑没有了。没有怀疑才真正会放下,有一丝毫怀疑,那个放下不是真的。所以大慧这三句话说得真好!只以此光宣妙法,你所宣的妙法就是此光明,不离是光说此法,说得妙极了。

  我们接著往下面看,「彼国天人身顶既有常光,正是智慧成就」。天人是凡圣同居土,包括下品下生,往生最低的果位,身顶都有常光。这常光从哪里来的?是阿弥陀佛智慧加持给他的。这个智慧加持给他,他如果不得受用,光就发不出来;智慧加给他,它真起作用了,他就放光。这个诸位要知道,不起作用是不会放光的,起作用那就会放光。「以佛力护佑」,佛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护佑。「故智慧殊胜」,他没有智慧,佛把智慧加持给他,让他的智慧彷佛跟佛差不多。要知道这个往生的人是人天身分,同居土,品位不高。「於佛智、不思议智、不可称智、大乘广智、无等无伦最上胜智,悉皆照了。故云成就一切智慧」,这个可登大了!这上面五种智是如来果地上的智慧。佛力加持怎么可能有这样殊胜的加持?这个加持就等於成佛了。这个意思太深,确实大乘经上所说的,「唯佛与佛方能究竟」,等觉菩萨都说不清楚。我们只能够从一桩事情去体会,这桩事情就是佛常说的,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;《观无量寿佛经》佛说的,「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」,这是净宗修学的原理、理论的依据,我们也只能从这个地方得到一点真正的消息。因为众生本来是佛,迷得太久了,迷得太深了,没有办法自觉,到西方极乐世界佛力加持你,佛能把他的光明分一分给你。他自己有没有损失?没有损失。譬如说佛是这一盏灯,他点亮了,你也是一盏灯,没有点亮,佛把光借给你,把你点燃,点燃是你自己的,不是佛的,佛那里没有损失,你自己也没有多得一点,不增不减。只能从这些意思里面去体会,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。我们只要仰信经论、祖师的话不是骗我们的,句句是真话,句句是实话。

  「成就一切智慧」,当然你就「获得无边辩才」。辩才从哪里来的?从智慧生的,有智慧就有辩才,没有智慧哪有辩才?「辩才指善巧演说法义之才」。因为佛法没有定法,即使佛当年在世,跟大家说的法也不是定法,字字句句是活的。你只要能契入境界,你拿到佛的经典,也会生无边辩才,你也能够巧说一切法,帮助众生化解他的疑惑、化解他的业障,他觉悟了,这都叫正法。这个法就是大慧禅师所说的,「只以此光宣妙法,是法即是此光明」。佛的光明跟自己的光明是一不是二,佛的智慧跟自己的智慧也是一不是二。我们的障碍愈少,自性的智慧透出来就愈多。这两种障要放!

  那我们要问,这经论很多还要不要学?还有这些世间法?这个问题不是问题,问题在你会不会,如果会,什么都可以学,什么都可以看;要不会,不会就得暂时要有耐心,我现在不看。现在干什么?现在要得三昧、要开悟。开悟之后一点障碍都没有,为什么?你看这些东西不著相!就跟马鸣菩萨在《起信论》教给我们的秘诀一样,看书,无论看什么书,不著文字相、不著名字相、不著心缘相,统能开悟。不是佛法,世间法都一样,它没有差别,没有一法不是佛法,法法皆是,法法皆如,这都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不会怎么?不会著相,著相生烦恼,不懂的东西,天天去苦思、苦想,这不是办法。见如不见,闻如未闻,心永远是清净平等觉,清净平等觉里头痕迹都不著。那怎么看?智慧照,照见!照见万法,这就对了。一切万法没有一样不知道,这就对了。

  对我们现前境界来说,我们放下不够,所以看破有限。看破不能放下,那就是章嘉大师说的,你根本没看破。大师这些话对我印象很深,因为我以前去问过这个话,看破放不下怎么办?老师很干脆,你根本没有看破。这一想是有道理,没有看破,看破哪有放不下的?老师还举个比喻,他说桌子上,这个地方一堆黄金,这个地方一堆黄铜,你如果认识,你要哪一个?我当然要黄金不要黄铜。他说那你就看破了,你黄铜才放下,你没看破不行。所以对於事实真相完全认识了解,那是什么?那要不生烦恼才会了解,夹著烦恼习气、分别执著,你看不到真相。这个东西没有法子教的,怎么教你?只有把这些事实真相告诉你,你自己真下功夫,变成你自己真正的生活行持,就起作用了。知道一切相都是假的,别再执著,心就平等了;知道这一切事也是假的,那也就不必执著了,於众生有利的事情做,於众生不利的事情不做。这个利害不是决定的,是活的,现在有利,过几天未必是利;将来有利,未必现在也有利,这统统搞清楚。真正的利益是什么?现前得利,将来还得利,永远得利,那是真的利益。真的利益决定与性德相应;现前得利益,未来不得利,决定与性德相违背。佛说的性德,最简单的讲,归纳起来就是十善业。十善业是佛行,信解行证,佛的行就是十善,圆满的十善就是圆满的佛行。而且特别重视在行,如果你能信能解不行等於零,一定要做到,那真的信。

  「辩才指善巧演说法义之才」。善巧,善是善良、善好,巧是巧妙,著重在演,演是表演,做出来给人看,别人有问你就给他说,别人不问就不必说,默默去做、去表演。「《净影疏》曰:言能辩了,语能才巧,故曰辩才」。言,能够辨别清楚,让大众听到之后他能够了解,了是明了的意思,言;语,能够才巧、善说,言辞美妙,让人听到生欢喜心,这是语能才巧,这叫辩才。「又诸菩萨说法之智辩,称为四无碍智」,菩萨说法的智慧、辩才,佛经上的术语叫四无碍智,也叫「四无碍解」,或者叫「四无碍辩」,都是一个意思,三个名词是一桩事情。

  底下有四无碍的解释,四无碍怎么个讲法?第一个「法无碍」。法是什么?这个地方的法是狭义的,就是经典。经典不外乎「名句文」,名是名相,句是语句,完整的一句话,把意思都说清楚了,文是句集合起来,二、三句以上集合起来称文。能把名句文讲清楚、讲明白,这些都是法。这些法,「能诠之教法」,佛教化众生的方法、智慧都记载在这里头,所以称之为法,四无碍辩才里头的法无碍。「诠」是具的意思、善的意思、言的意思,「具也,善也,言也」,言诠。「於教法无滞」,无滞是没有障碍,能够通达无碍,这叫做「法无碍」。

  这些东西初步,第一个阶段学习,先从文字下手。如何避免过失?决定遵循经教跟古德的注解,从这里下功夫,初学从这下功夫,不许可加入自己的意思。有些人确实根基很厚,有悟性,他领悟得比人深,虽是初学比人深,领悟的没有错误,老师怎么教他?老师还是教他不可以用自己的意思,遵守古大德的意思,就像念老这个方法。但是学注解,初学的人不能够用集注,集注要有智慧,没有智慧,你把那个选错了。初学的人一定是一家之言,我学一部经用哪个注解,就是跟那一个人学,学一家之言。一家之言里头有碰到障碍,不好讲,自己不能理解,参考别家的注解;就参考这一句,不能参考它一篇,那就会搞乱了。如果实在讲不通,就照念没有关系,讲经的时候这个地方我不太了解,我念给大家听,不会错。决定不可以强不知以为知,所有问题都是出在这个地方。自己了解不够清楚,又是面子问题,好像这一段不讲不好意思,人家看轻了。这个没有关系,这是什么?这不算过失,讲错了是真正过错。所以这些方法,对初学的人说。

  初学的根机也不一样,老师教的方法也不是完全相同,但是他有原则,这个原则要遵守。不让你发挥是什么?你很聪明、有才智,这是教你修忍辱波罗蜜。因为有才智的人讲得还不错,人家一赞叹就傲慢心生起来、贡高心生起来,那个才危险!那真正会把自己毁掉。所以善知识遇到这样的人,压你,你要肯接受、肯忍耐,则大器晚成,他会成就。如果不能忍耐,那善知识就放弃了,这不行,这人不会有成就,别看他聪明,到最后怎么?聪明反被聪明误。人家看得清楚、看得出来,我们自己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。真正遇到善友、遇到善知识,他会帮助你、成就你,他不会害你,所以不忍不行。忍下面就是定,能忍才能得定,得定才能开慧。所以忍辱是禅定的前方便,凡是不能忍的,定就得不到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学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