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科注 (第一七四集) 2012/2/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02-037-0174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四百九十四页,倒数第四行,最后一个字看起:
「又龙树大士云:以信佛因缘,愿生净土,起心立德,修诸行业,佛愿力故,即便往生。以佛力住持,即入大乘正定聚。正定聚者,即是阿鞞跋致不退位也」。这是第二十九愿「住正定聚」。龙树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灭度以后六百年出生在印度,这位菩萨神通、道力、修持都不可思议,在中国,中国有大乘八个宗派,八个宗派都认他为祖师,所以他是唯一的八宗共祖。由此可知,他对大乘的影响,对中国佛教的影响。经典里面记载的,这是释迦牟尼佛授记的,佛灭后六百年有龙树菩萨出现在世间。《华严经》是他传来的,他被大龙菩萨接引到龙宫,参观释迦牟尼佛初成道的时候,二七日中所说的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。这部经是大龙菩萨收藏在龙宫里面,这一般人见不到的。龙树菩萨是绝顶聪明,他是初地菩萨。这个初地应该是别教,别教初地就等於圆教初住,发心住的菩萨,法身大士。传说当中他是用三个月的时间,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完全通达。这个事情我们可以相信,为什么?只要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就有这个能力。见性了,一切法不离自性,所以见性的人不需要学习,他看到就明白,听到就明白,一接触就全通达。
由此可知,求学的方式,东方确实有它的特色。东方人不注重广学多闻,不重视这个,重视开悟。佛教到中国来,把这个教育的理念传到中国,儒接受了、道也接受了,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,几乎都遵守佛法的戒定慧三学。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,开慧是教育终极的目标。这个开慧不是普通智慧,是大彻大悟,是明心见性。儒跟道也都用戒定慧三学,但是没有达到像大乘这么高的标准,可是儒道开悟也能通达一部分,就是不能够彻底通达。可见得三学是非常神奇,不可思议。西方没有这种概念,没有这种方法,西方一个是广学多闻,一个也是一门深入,但是他不是用定,他是用第六意识、用思考。专一思考也是属於禅定,这个禅定不究竟,这个禅定不能见性,像此地讲的三聚,它不是正定聚。
正定聚是什么?一定会明心见性。修定不能见性的叫邪定聚,不叫正定聚。譬如佛家常讲的四禅八定,在此地讲四禅八定是邪定聚。为什么?它不能见性,它能帮助人超越六道轮回,生到四圣法界声闻界,没见性。见性决定离开十法界,不在十法界里,他生到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。实报土也叫做一真法界,那是真的。换句话说,十法界是假的,六道轮回也是假的,都不是真的。佛在《金刚经》上告诉我们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。六道是有为法,所谓有为就是有生有灭,有念头生灭,这就叫有为。十法界也是有为法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十法界里面的佛,他没有离开阿赖耶,阿赖耶就是有为法,有生有灭。现代量子力学家发现,他们所观察得到的结论跟阿赖耶的三细相完全相同,这是科学证实了佛法,佛法里面有高等科学。所以入正定聚不可思议,龙树菩萨在此地说的,我们应该相信。
「以信佛因缘」,这个信是真信。换句话说,真搞清楚、搞明白,我真相信他,一点怀疑没有。这桩事情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非常之难。难在哪里?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,为什么难信?理太深了,佛的境界。大乘经上常说,念佛往生这个道理,「唯佛与佛方能究竟」。只有诸佛如来他才真正彻底通达明了,等觉菩萨以下都没有办法达到究竟明了。他们明了,明了是含糊,没有彻底,听到能信,这个善根福德不可思议!经上有说,闻名就能真信、真正发愿念佛求生,这些人皆是过去生中供养无量诸佛如来。这次有这个缘听到阿弥陀佛就生欢喜心、就不怀疑,是得无量诸佛如来的加持,佛在经上这样告诉我们。
那我们只知道这一世,过去世完全不知道。可是现在外国有一种方法,催眠,用催眠的方法,让人知道过去一世、二世、三世,应该十几二十世是很容易回忆的。催眠他不是回忆,他回去了,我们一般人讲灵魂,他回到过去世,回到再过去世。我们看到有个例子,她能回到八十几世之前,这很少,非常之少,四千多年。问她住在什么地方?住洞穴里头,四千多年前。这个方法实在透露了人有过去世,不是没有过去,那有过去,当然就有未来,所以说明一个事实真相,人并没有死。死只是身体,身体有生死,我没有死,没有生死,我要有生死,怎么能回忆到过去一生、二生?说明这个事实真相。这个事实真相你要是真懂,你能接受了,你会很安慰,原来我们不死,每个人都没有生死。
《楞严经》上波斯匿王向释迦牟尼佛请教,也是这么个问题。释迦牟尼佛用见性来做比喻,他问大王,你第一次是什么时候看到恒河的水?他们住在恒河流域,常常用恒河来做比喻。他说三岁,他母亲带他到一个寺庙里面去拜神,经过恒河,知道那是恒河水。佛就说,你十三岁的时候比起三岁是不是老化了?是的。那你见恒河水那个见有没有变化?没有变化。波斯匿王跟释迦牟尼佛同年,佛问他,你今年多大年岁?六十二岁。六十二岁的身体跟小时候的身体不一样,老了,衰了,你见恒河水那个见有没有产生变化?没有。佛就说,没有变化的是你真正的自己,会变化的不是,会变化的有生灭,见性没有生灭。没有生灭是真的自己,有生灭不是的。他从这里明白,非常欢喜,知道自己,外国宗教说永生,自己永生,原来生灭是身体,身体不是自己,这就很开心。
所以学佛这点知识一定要有,有这个概念,你大无畏的精神就出来了,你什么也不在乎,什么也不会害怕。知道什么?所有一切现象全是假的,佛说的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。灵性是真的,它不是物质,但是它常常寄托在物质当中。这个肉身是个物质,寄托在物质现象当中。就像我们把人比喻作灵性,我们穿的衣服就是身体,我们寄托在衣服这上,衣服旧了可以脱掉,换一件,我们的身体永远不变。现在晓得,身体也像衣服一样,灵性在这个里头,灵性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。我们的灵性跟诸佛如来是一样的。学佛人如果不能了解这个事实真相,那就白学了。你生活在这个世间,你有苦受没有乐受,你有忧患,这就活得很辛苦,你不知道哪是真的、哪是假的。真假都认识清楚了,忧患意识就丢掉了,那你的生活一定是非常清净、非常快乐,充满智慧,不生烦恼,这是真正学佛。
佛法对於我们,像经上讲的「惠以真实之利」,带给我们真正的利益,是让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不受世间的干扰、不受世间的影响。怎么样才能不受?明白就不受;不明白,迷在里头,你就接受了。全是错误的概念,那就很辛苦。譬如作梦,你要发现你在作梦,梦里头有个老虎要吃你,你很欢喜,我也学释迦牟尼佛舍身喂虎。为什么?知道是梦。梦里头不知道是梦,被老虎吓死了,吓了一身冷汗,醒过来之后是一场梦,后悔,既是梦,为什么不喂老虎!学佛没有别的,就是学做一个明白人,不再做糊涂人,就这么回事情。佛法带给我们真实的利益,无过於是。
所以信佛很重要,有怀疑那就再深入经藏。深入不是说要你看很多,当然多看一点也有帮助,那是次要的,不是主要的,主要是一门深入,是叫你得定。每天我就读一部经,我就想经上的这些事情,为什么要这样做法?不想经里事情,他就会胡思乱想,用想经、想佛,把乱想、杂念换过来,目的在此地。把妄想、妄念打掉了,心就定了。所以这是一种修定的方法。这个定是活活泼泼的,是佛法讲的禅定。为什么?它有止有观。所有妄念打掉了,这是止,这就是定;这个境界,经上讲的境界慢慢浮现出来,这是观。所以它不是死定。如果只有定,里头没有观,那叫无想定,错了。无想定的果报是四禅的无想天,佛称那个天叫外道天,他修错了,那个定是个死定,不开智慧。佛的定的目的是要开智慧,这个定是得到了,永远不会开智慧,这个错了。佛法修学最终极的目标就是开智慧,要大彻大悟,要明心见性。所以愿生净土,对我们来讲这句比什么都重要,因为我们自己晓得业障太重、烦恼太多,烦恼不能破,业障不能消,我们想断烦恼、消业障,事实上做不到。那就不如老老实实接受释迦、弥陀的教诲,我们信愿持名往生净土。生到净土烦恼就断了,业障就消了。
这个道理不好懂,说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?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?其实这些道理佛在经上常说,我们也听得耳熟,可是真的没有听懂,听懂就觉悟了。这句话佛常讲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「诸法实相」,宇宙之间一切现象的真实相,没有过去、没有未来,没有此界、没有他方。这个意思是什么?佛菩萨讲的事实真相,时间空间都没有,也就是时间没有过去、没有未来,就在当下;空间没有十方、没有远近,就在当处。当下、当处是什么意思?一念,就是这一念。这一念迷,六道、十法界出现了;一念觉,一真法界出现了,都在一念。阿弥陀佛的名号万德洪名,我们不知道。不知道念他有没有用?有用,不是没有用。你念他不知道什么意思,但是肯念、常念,累积无量无边的功德,一旦缘成熟了就豁然大悟,他真开悟,不是假的。什么功德?就是禅定的功德,你就念这句佛号,你把你的妄想念掉了,把你的业障念掉了,这就是功德。
常常想著烦恼,烦恼就起来;常常念著业障,业障就现前,你为什么去想它?为什么去念它?习气,不念自然跑出来,这是习气。我们把习气换掉,换成阿弥陀佛,一天到晚只念阿弥陀佛,不念业障,不念烦恼。贪瞋痴慢别念它,七情五欲也别念它,只念阿弥陀佛,看到每个人都是阿弥陀佛,这个方法好,一切人、一切事全都是阿弥陀佛。这个方法确实消业障、断烦恼比什么都快速,是消业障、断烦恼里头第一好方法。所以一往生,业障、烦恼差不多都消尽了。所以他有能力,这善导大师讲「遇缘不同」,遇到殊胜的缘叫他生实报土上辈往生,真行,不是不行!理上讲得通,事上我们就不怀疑,他有理论支持他,有理论的依据,愿生净土。
「起心立德」,这是讲我们现前,我们如果真的发愿求生净土,现在就要起心立德。德是什么?专念阿弥陀佛。经上告诉我们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,这八个字就是起心立德。菩提心就是用真心,我不再用妄心。对人、对事、对物,别人用虚妄心对我,我用真诚心对他,决定不吃亏。我知道这个人骗我,知道这个人欺负我,我也能接受,欢欢喜喜,若无其事,这个好。为什么?他的心还继续搞轮回,我的心要到极乐世界,我们走的不是一条路。他起心动念来对我,我一句阿弥陀佛待他。好事,阿弥陀佛,坏事也是阿弥陀佛,平等。为什么平等?都是假的,好事等於零,坏事也等於零,零跟零上没有分别。没有一样是真的,何必计较!
「修诸行业」。起心立德,修诸行业,以最圆满的心待人接物,最圆满的行就是念佛,念给别人看,这最圆满的,念到我们往生,让他看看往生的样子。许多人一生不相信,看到往生的瑞相相信了,这是真的,这不是假的,这个东西不能骗人。往生不生病,说走就走,而且预知时至。通常一般念佛人,多半大概在一个星期之前就晓得他要走了,功夫好的能在三个月前知道。
我早年在新加坡,一九九0年代的时候,新加坡居士林的老林长陈光别居士,是新加坡一个大企业家。虽然信佛,迷信,佛教是什么真不知道。福报大,财力雄厚,好几个银行的董事长,应酬多。晚年生病,生病,大夫叫他在家里休养。他不能工作,每天躺在床上就想起来要听经,我们在居士林天天讲经都有录像,他把我们的录像,那个时候还不是光碟,录像带拿回家去,每天看八个小时,每天不间断,除了听经之外他就念佛,真修行,真用功。两年,他就告诉李木源居士,他想往生。他真能去得了!李木源居士告诉他,不行,你现在不能往生,你要一往生居士林就乱了,人事没有稳定,求他再多住两年。他也答应了。这又过了两年,他家的人告诉我们,有一天他在一张纸上写了八月几号,我忘掉了,写了十几个。家人也不敢问他这是什么意思,三个月之后,就是他写的这一天,他那天往生。所以知道他是三个月之前,他就把走的那个日子写得很清楚,写了十几个,预知时至。走之前的一天,找我去给他做三皈依,他还不能起来,坐在床上,我到他家给他做三皈依,第二天走了。好榜样!
这是居士林林长,是佛门大护法。那个时候我们有个短期佛学班,就是三个月一届。佛学班里面的同学,四个人一班轮流帮助他助念,日夜不间断,换班。有一个班换回来,他们回到居士林,有附身的,是林长的冤亲债主,说人数很多,有几百人,跟到四位法师到居士林来,告诉居士林的护法神准许他们进来。他们来干什么?告诉我们林长往生到极乐世界了,这决定不是假的。他们想修行,这些冤亲债主看到林长往生很羡慕,想修行,要听经,要求听经。当时我们讲,我们给你在念佛堂供牌位,你在这边听经。他们说念佛堂的光太大,他们不敢进去。以后谈判要求在斋堂,就是我们吃饭的饭厅,在饭厅里面放电视机播放讲经的录像带,他们同意了。他们要求听《地藏经》、听《十善业道经》,我们日夜播放三个月,他们全部往生了,不可思议!老林长晚年生病是福报,他要不生病就不会听经,没有时间听,也没有时间念佛。四年,每天八小时没中断,四年,念佛不中断,他成功了。实际上他两年就成功,后面两年是李木源居士要求他,一定要再等两年,不能够走,照顾这个道场。这是我们亲眼看到的事实真相。
「佛愿力故,即便往生」。这是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,接引你往生去。佛不来接引,你不晓得极乐世界在哪里,你找不到,一定要佛来接引。「以佛力住持,即入大乘正定聚」。这正定聚也不需要自己去修,得阿弥陀佛威神的保佑,你就保证入正定聚。正定聚是什么?「即是阿鞞跋致不退位也」。这就是阿弥陀佛第二十愿!第十八愿十念必生,第十九愿发菩提心,第二十愿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皆作阿惟越致菩萨。到极乐世界就入正定聚,阿惟越致就是阿鞞跋致,阿鞞跋致是《弥陀经》上翻的,《无量寿经》上翻为阿惟越致,是一桩事情。你就证三种不退转,第一种位不退,绝对不会退转到十法界,不再做凡夫;第二种行不退,普度一切众生,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不会退心,都还能坚持下去;第三种念不退,念念趣向萨婆若海。这前面我们都读过。萨婆若海,萨婆若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是一切种智,就是妙觉如来所证得的究竟圆满智慧。阿惟越致菩萨念念是向著这个目标、这个方向精进不懈,他一定可以证得。
「又善导大师依愿言及《唐译》经文」,解释这个正定聚的意思。「谓此愿亦具现生不退之密义」,这个意思就深了,这个密义是密宗里头所说的甚深义理,意思是什么?你现在就得到了,你自己并不知道。只要你一发心,这个东西我们要是理解念力的秘密就能够豁然大悟,知道密宗所说的是真的不是假的,我们才发心就入正定聚。可是问题在哪里?遇到缘就退了,就变成不定聚。或者遇缘自己不能把持,遇到禅,看到禅不错,遇到密,看到密也很好,都想修,那就变成邪定聚。为什么?都想修,一样都不能成就,不成就就叫邪定,成就就叫正定。所以真信真愿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,那都叫正定聚,都在当人自己要能把持得定,这才管用。把持不定,这一生会空过;把持定,这一生一定成就。特别是这个法门,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,没有一个不能修,没有一个修不成的。八万四千法门任何一门不能保证你成就,只有这一门它保证你成就,阿弥陀佛来担保,这个机缘太难得!善导这个意思说得好,「文中若当生则指求生之人,亦入正定聚。是为不共之说」。不共就是这个经上独说的,其他经上没有。这个意思很深,将来在后面第二十二品再详细说明。
我们再看下面第三十愿「乐如漏尽愿」,这极乐世界的快乐。什么快乐?快乐到什么程度?我们都会怀疑,都会想知道。我们看经文:
【永离热恼。心得清凉。所受快乐。犹如漏尽比丘。】
这是第三十愿,『永离热恼,心得清凉。所受快乐,犹如漏尽比丘』。「是为乐如漏尽愿」。下面为我们解释。「热恼」是烦恼,「为剧苦所逼,身热心恼,故名热恼」。这个现象有,人在气愤的时候,受极大的刺激,这个现象就出来了。发怒,所谓怒火上升,你看他脸是红色的,身体都是滚烫的,全身发热,这个发怒全身的能量全爆发出来,像火山爆发一样,真苦!能不能解决问题?只是把问题愈搞愈糟,决定不能解决问题,这错了。真正有功夫的人,有智慧、有德行的人,再恶劣的环境,自己受再大的羞辱,不动心。这是功夫!不发脾气,没有怨恨,依旧保持清凉自在,那他处理问题是智慧,智慧处理一定非常圆满。发脾气不能解决问题,这个永远要记住。
像胡小林做报告的时候,说到陶行知校长四块糖的故事,真实智慧。看到学生做错事情,他也没有骂他,也没有教训他,完全用德行去感化,让学生自动忏悔,自动承认做错事情。校长奖励学生,学生真的回头,真的改过,这个力量太大了。如果校长发一顿脾气教训他、惩罚他,怨恨在心,严重的那生生世世都不会忘掉,这是冤冤相报,没完没了,那麻烦可大了。校长有智慧,不骂他,不责备他,他承认有过失,马上奖励他,送一块糖给他吃。短短的十几分钟当中,学生四种表现的态度,四次的奖励,没事情了,让学生回去,没有一句责备的话,这叫教育。现在谁懂得这个教育?中国古时候读书人没有不懂得的,厚德载物。真正把一个普通人教导成为圣人、贤人,这是教育的成功。所以打骂、责罚,那是失败的教育,真正成功的教育是爱的教育。
学生做错事情,为什么做错?把这原因找出来。他看到这个学生跟同学打架,手上拿一块砖头,这还得了,这会出人命!被他看到了,立刻制止,告诉这个学生,半个钟点之后到校长室来见他。这个学生离开了,校长再问别人,他们为什么打架?是为了对方这个学生欺负一个女同学,他打抱不平。这么个原因他知道了,这个人很有义气。半小时之后他回到校长室,看到学生站在外面门口,掏一块糖给他吃,也没有骂他,学生感到很惊讶。他说这块糖奖励你,我叫你半个小时来,你准时来了,你很守时,这应当要奖励你。然后再说,我去调查,知道你这个事情做错,你还很有义气,打抱不平,这是很好的行为,再赏一块糖给你吃。学生就感动了,立刻就承认错误,受感动。校长又掏一块糖给他,奖励他,你能够忏悔,你知过能改,这很难得,这很不容易。没有责备一句话,没有任何处罚。学生感动的跟校长说,以后决定不会再犯这个过失。校长第四块糖给他,勉励他。再问,没事了,你回去。这是中国爱的教育,神圣的教育,没有一句责备的话,没有一句批评的话。
人都有良心,要把他的良心唤醒,要让他觉悟,要让他自动回头。他真回头了,这学生我相信一生永远不忘记校长的教训。这个例子我相信感动天下许许多多人,校长有智慧,让这个学生做出表法给大家看。像演一台剧一样,演场戏给大家看,多少人觉悟,功德无量。所以在任何逆境里头,你能够沉住气,不发脾气,冲突不会发生,这是化解冲突最好的方法。佛说得好,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。中国古人说人性本善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。换句话说,人都是可以教的,没有不能教的,问题你会不会教。如果会教,人人都是好人,人性本善,他怎么不是好人!本来是好人,现在又遇到好的教育,他当然是好人。这个道理我们要懂。
下面引用「《法华经信解品》曰:以三苦故,於生死中,受诸热恼」。三苦是三界,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欲界有苦苦、坏苦、行苦;色界天,他欲断掉了,所以他没有八苦,他有坏苦、有行苦。无色界天,这是六道里头最高的层次,这些人非常聪明,就像老子所说的,《老子》里头有一句话说,「吾有大患,为吾有身」。这是非常聪明的人才能说得出来,我有很大的忧患,是什么?我有个身体,那没有身体多好。确实,无色界天人就是最聪明的人,他没有身体,他不要身体。不要身体就没有坏苦,苦苦、坏苦都没有,他只有行苦。行苦是什么意思?他没有办法永远保持这个境界,寿命虽然长,总有到达的一天。所以佛告诉我们三界统苦,三界就是六道轮回。以三苦故,於生死中,受诸热恼。受热恼最严重的无过於地狱,八寒八热那真的是剧苦所逼。身热心恼这是讲地狱情形。
「今极乐国中无有众苦,但受诸乐,故永离热恼」。像三界当中热恼这个事情,在极乐世界没有。为什么?我们相信人性本善,我们相信世尊在《华严经》上告诉我们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。换句话说,人都是好人,没有坏人,他本性是好的,本性本善,没有带恶习气。问题怎么会变坏?人不能离开社会,不能离开人群,古人所谓的是「近朱则赤,近墨则黑」,这意思就是说,你接近善人,你的善增长;你要接近恶人,你慢慢就学坏,环境亦如是。明白这个道理,就晓得教育重要,不教怎么行!
在我们这个世间千万年来,这个地球上,我们走了许多国家、族群,我们看到、体会到的,连外国人都承认,这个地球上最懂得教育的就是中国的古人,中国古代人最懂得教育。所以世界上四大文明,其他三个都消失掉、没有了,唯独中国还存在。这什么原因,为什么它没有被灭掉?这桩事情,二战之前欧洲一些专家学者曾经认真讨论过这个问题,结论非常圆满,他们总结出大概是中国古人重视家庭教育的关系,这个总结是正确的。这桩事情是澳洲南昆大教务长告诉我的,我还不知道二战之前有这么一桩事情,他把这个事情告诉我,来问我这个结论正不正确?我告诉他非常正确,真的把原因找到了,很难得。但是中国人忽略了家庭教育有两百年了,如果我们现在再不觉悟,还这样疏忽下去,中国这个古代文明会在我们这一代当中消失掉,这四个古文明都变成历史。而且中国的教育是人性的教育,教育的理念是性本善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,是爱的教育,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五伦里头第一句,「父子有亲」。父母跟子女这种亲情,在三、四个月表现得最清楚。四个月的婴儿他不会说话,可是你能看得出来,他在母亲怀抱里,你看他眼睛眼神,你看他动作,他对他母亲的爱,没有人教他,这是天性。你看母亲对小孩的爱,小孩对母亲的爱,那是出自於天性,你细心去观察就明白。
我有一次在日本参加联合国的一个会议,当时陪著我的有十几位日本那边的同修。有一个年轻的妈妈,推著小车带著四个月大的小孩。我走在半路上忽然想到,我说我们大家停下来,让每个人都来看,你看这个小孩,你就看那小孩的动作、看小孩的表情,你看他对他妈妈的爱。我说伦理上讲的父子有亲,你们在这里可以看清楚、看明白,他还没被染污,真心、亲情的流露,你细心去观察。所以中国古圣先贤倡导教育从哪里开始?就从这个地方开始,这是教育的原始点。教育的目标,如何能把这分真爱永恒保持,能保持永远不变这是教育第一个目标;第二个目标这个爱如何能发扬光大,从爱父母能够爱兄弟姐妹,能够爱家族,能够爱邻里乡党、爱社会、爱民族、爱国家、爱人类,逐渐扩大。儒家只讲到人类,「凡是人,皆须爱」;佛法就大了,佛法把这个爱扩大到遍法界虚空界,扩大到一切动物,乃至於树木花草、山河大地。所以佛法里面这个爱讲到究竟圆满。所以极乐世界是个大圆满,爱心遍法界,善意也是遍法界,这是但受诸乐,永离热恼。
「清凉,清净凉爽,正与热恼相反」,极乐世界没有热恼,只有清凉。《大智度论》二十二卷有这么几句话,「人大热闷,得入清凉池中,冷然清了,无复热恼」。人大热闷是三恶道,三恶道太苦了,特别是无间地狱。在这个时候能够入清凉池中,这个清凉池是极乐世界的七宝莲池,冷然清了,把他的热恼全部化解。「清凉池,喻涅盘也」。涅盘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是寂灭,清净寂灭。灭是什么?灭是灭烦恼、灭业障。一切众生生生世世所造的善业、恶业,肯定是恶业多、善业少,这些都是有道理的。佛告诉我们,六道众生起心动念善念少,为什么?善心所,八识五十一个心所,善心所只有十一个。五十一个心所,善心所十一个,恶心所有二十六个,这不是本性是习性,生生世世所染污的。习性里面这个恶的力量就超过善的力量,你看恶二十六,善只有十一个。而且恶心所力量大,善心所力量薄弱,敌不过。所以人学好不容易,学坏很容易,恶心所多,很容易学坏,学好很难,有道理的。这是从你心心所上说。另外,从环境上说,环境,你如果生长在一个好的环境、圣贤的环境,你不容易退转;如果你像我们现前这个世界的环境,你走遍全世界哪个地区都一样,环境不善,现在十一个善心所几乎不起什么作用,这二十六个恶心所现在不得了,全是它们做主,所以社会乱了,地球上灾难多。所有一切灾难都是不善的心行所感得的,现在人认为是自然灾害,错了,自然是最美好的、是最健康的,自然被破坏,所以灾难就出现了,我们要把责任推卸给自然是推不掉的。
如何对治?多少年来联合国召集这种和平会议,主题就是「消弭冲突,促进社会安定和平」,从一九七0年代到现在四十多年了,大家都在讨论这个问题,都是世界上著名的专家学者,找不到!这个事实真相摆在面前,冲突年年上升,频率上升,冲突的程度愈来愈严重,现在到了非常危险的阶段,导致地球上处处都是灾难。世界上有聪明人,也是在七十年代,英国汤恩比博士就提到过,要化解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,他说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。可惜只有他一个人说,没有多几个人说。他说的话有道理,不是随便说的。这个人一生研究世界文化史,他对於中国古文化是个通家。
前年世界上有几位科学家在澳洲悉尼开会,也正式讨论到怎么样应对二0一二,就是今年马雅的灾难预言。美国布莱登提出,希望地球上的居民能觉悟、能回头,弃恶扬善,改邪归正,端正心念,他说地球上这些灾难可以化解。这是一个研究量子力学家,研究念力的,他说的话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,只要我们能够改邪归正。为什么?这佛在经上说的,跟他们现在研究得的结论完全相同,境随心转。小的来说,我们的身体,我们身体的健康随著念头转,心理健康,身体没有一个不健康的。心理健康,身体染上再严重的病症,也很容易恢复正常,心是主宰。所以人心要善的话,这个地球上的灾难统统都能化解。所有一切灾难是不善的心行所感应来的,不是别的原因,被现代科学家肯定了。所以现代科学家提出「以心控物」这个概念,这个概念好,跟佛法完全相同。用心来控制物质,心善物质没有不善,心不善物质全变坏,很有道理。这个道理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讲清楚、讲明白了,到现在最近三十年被科学家证明,这好事情。这个涅盘就是清净的意思,清净寂灭。灭是灭烦恼,是消业障。
「今往生之人」,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,「入於彼土大清凉池中,故皆心得清凉」。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七宝莲池是阿弥陀佛本愿功德之成就,这么来的,莲花化生是十方世界的众生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所成就的,众生的心愿跟弥陀的心愿相结合了,这个人就能生极乐世界,永远脱离六道轮回、脱离十法界,所以心得清凉。好比什么?好比「漏尽比丘」。漏尽比丘是什么意思下面有解释。漏就是泄漏,是烦恼的代名词。譬如我们这个茶杯、这个器皿,如果底下有个洞,我们盛水全漏掉了,就是举这么个比喻。漏尽了,这里头装的不是好东西,是烦恼、是毒药,统统漏尽。「烦恼现行,使心连注,流散不绝,故名为漏」。漏,实在是中国古时候计时的一种工具,古代没有钟表,用什么?就是用漏。这里面装的水,一滴一滴慢慢滴下去,上面刻的这个印子,晓得多少时间。
烦恼,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,在佛法叫五毒。人心里面有贪瞋痴慢疑,身体就会感染五脏六腑的病痛,它有对应的,这中医知道。这些烦恼跟我们居住环境的对应,那就是灾难。大乘经上佛说的,贪婪、无止境的贪婪会感应水灾,海水上升,江河泛滥,海啸,它都是贪。海啸还加上瞋,贪跟瞋合起来,海底火山爆发引起海啸,这贪跟瞋恚合起来就造成这个灾难。瞋恚是火灾,火山爆发,地球温度上升,跟发脾气有关系。愚痴所感的是风灾。我们看到最近这一年来,美国的龙卷风真吓人!以前有,没有这么多,一年有个一、二次就不得了,现在一年居然有几百次,飓风,愚痴。傲慢所感的是地震。怀疑更麻烦,现在这个疑心可不得了,自己没有信心,对自己怀疑,对父母怀疑,对兄弟怀疑,在社会工作员工对老板怀疑、老板怀疑员工,对祖宗怀疑,对圣教怀疑,对佛菩萨怀疑,没有一样不怀疑的。怀疑所感得的是山崩地陷,高山会倒下来,大地会沉下去。所以贪瞋痴慢疑五毒烦恼,带给我们是病痛跟居住环境的灾难。
端正心念把这个东西断掉,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、不慢、不怀疑,这个灾难就没有。谁相信?现代量子力学家相信,因为他们知道物质从哪来的。物质是从念头变现出来的。佛陀在三千年前,依照中国历史的记载三千年前,他在法相经典里面告诉我们,阿赖耶的三细相,那是说明什么?说明宇宙的源起、生命的源起,我从哪里来的,他讲得清楚,讲得很明白。物质现象从哪来?物质是精神变现出来,物质是阿赖耶的相分,精神是阿赖耶的见分,能量是阿赖耶的业相,就是阿赖耶的自证分,自证分是本体,证自证分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,能量就从这来的。由能量产生见分,由见分再产生相分。所以确确实实见分就是念头,念头是物质的基础,没有念头就没有物质,物质不是真的。所以念头可以控制物质现象,这个道理在此地。我们有好的念头,就有健康的身体,身心健康。我们身心健康,我们居住这个地方就不遭灾难。现在灾难已经在眼前,这个道理不能不懂。佛说了,科学家说过了,现在科学家跟佛说同样的话。
烦恼现行,使心连注,流散不绝,这个就是阿赖耶的现象。「又眼等六门,日夜流注烦恼,故名漏」。眼见色,耳闻声,乃至意知法,统统生烦恼不生智慧,生烦恼都叫做漏,生智慧就叫无漏,烦恼漏尽就变成无漏。「以圣智者断尽此烦恼,称为漏尽」。解决问题要智慧,不是知识,这是眼前一桩非常艰难的工作。我们参与很多国际会议,见过这些专家学者,那些人是好人,心地善良,找不到方法。原因在哪里?原因现在社会重视知识,不知道智慧。知识不能解决问题,知识是有局限性的,而且有后遗症;智慧不一样,智慧没有局限,没有后遗症。智慧是从自性里头生的,不是从外头来的,从外面学来的全是知识,不是智慧。所以东方的学术重视戒定慧,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,你开智慧你才能解决问题,知识不行。今天用知识,所以这几十年来,这些专家学者在知识里头找不到化解冲突的东西,找不到促进社会和谐的方法,当然更没有办法来化解地球上的灾难。这灾难是什么?是科学技术造成的,今天科学技术无法弥补这个灾难,这个东西要靠智慧。所以现在新兴的这些科学家,他们真的带给人类光明的希望。
圣智者断尽这些烦恼,称为漏尽。「六神通中前五通为有漏通」,前五是眼耳鼻舌身是有漏通,最后,六通最后是无漏的,漏尽通。「唯漏尽通为无漏通」,阿罗汉证得的,证得漏尽通这个人就是阿罗汉。「烦恼断尽之比丘」,这个烦恼是见思烦恼。烦恼三大类,第一类他断尽了,还有尘沙烦恼、无明烦恼,那还没有断。尘沙、无明断了,这才叫成佛,永远脱离十法界。阿罗汉是脱离六道,没有脱离十法界。尘沙烦恼、无明烦恼断了这才能出十法界,真正得到解脱。所以烦恼断尽的比丘称为漏尽比丘,就是阿罗汉。
「法藏菩萨愿彼国众生,受乐无极,且於所受快乐心无染著,如阿罗汉断尽诸漏,於诸世法不执不著,故云犹如漏尽比丘,以喻受乐而无乐想」。用意在此地,到这里才真给我们说出来,这我们在讲席当中也常常提到的。受乐什么?随缘。受,顺境乐,逆境苦,无论是顺境、是逆境都能受。顺境里面,受顺境没有贪恋的心,决定没有贪恋;逆境恶缘决定没有怨恨,这个好。换句话说,他能在所有境界当中不受外面境界影响,不为外境所动,这叫漏尽比丘。贤首大师所说的「随缘妙用」,它真能解决问题。
现在联合国就差这个漏尽比丘,他们讨论问题很冲动,我们一般讲火药气氛很浓,这不能解决问题。看法、想法不对的时候就吵架,这在很多会议里头司空见惯,不能学得像佛菩萨一样,什么境界现前如如不动。那问题呢?一笑了之,问题全解决了。所以处任何环境都欢喜、都感恩。逆境是什么?逆境在那里考验你还有没有瞋恚的心,瞋恚心断掉了,要感恩。顺境断我们的贪爱、贪恋,逆境断我们的瞋恚,我们贪爱的心没有了,瞋恚的心没有了,要靠境界去锻炼,没有境界你怎么知道断了?所以六道不是坏地方,三善道是消福报的,你修那么多福,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善恶、没有祸福,所以你要回归到自性清净心,你的福报要消掉,到哪里消?到天上人间来消福报;你造的恶业,恶业要到三恶道,到地狱、饿鬼、畜生把恶业消掉,统统消掉之后,才称为漏尽比丘。所以善恶二边都要离开,祸福二边也离开,那才叫极乐世界。极乐不是相对的,相对的不是真乐。佛法当中常说「二边不立」,善恶二边、祸福二边,二边都不乐,「中道不存」,这个境界才是佛的境界;有中道,权教菩萨,不究竟,不彻底;中道也没有。佛家教初学学三轮体空,那是初学,那不是究竟,那是手段、是方法,不是目的,目的是大般涅盘,目的是回归自性。一定是所受无论是受苦受乐,心无染著,这就对了。心里面有染著,不干净。
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四百九十四页,倒数第四行,最后一个字看起:
「又龙树大士云:以信佛因缘,愿生净土,起心立德,修诸行业,佛愿力故,即便往生。以佛力住持,即入大乘正定聚。正定聚者,即是阿鞞跋致不退位也」。这是第二十九愿「住正定聚」。龙树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灭度以后六百年出生在印度,这位菩萨神通、道力、修持都不可思议,在中国,中国有大乘八个宗派,八个宗派都认他为祖师,所以他是唯一的八宗共祖。由此可知,他对大乘的影响,对中国佛教的影响。经典里面记载的,这是释迦牟尼佛授记的,佛灭后六百年有龙树菩萨出现在世间。《华严经》是他传来的,他被大龙菩萨接引到龙宫,参观释迦牟尼佛初成道的时候,二七日中所说的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。这部经是大龙菩萨收藏在龙宫里面,这一般人见不到的。龙树菩萨是绝顶聪明,他是初地菩萨。这个初地应该是别教,别教初地就等於圆教初住,发心住的菩萨,法身大士。传说当中他是用三个月的时间,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完全通达。这个事情我们可以相信,为什么?只要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就有这个能力。见性了,一切法不离自性,所以见性的人不需要学习,他看到就明白,听到就明白,一接触就全通达。
由此可知,求学的方式,东方确实有它的特色。东方人不注重广学多闻,不重视这个,重视开悟。佛教到中国来,把这个教育的理念传到中国,儒接受了、道也接受了,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,几乎都遵守佛法的戒定慧三学。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,开慧是教育终极的目标。这个开慧不是普通智慧,是大彻大悟,是明心见性。儒跟道也都用戒定慧三学,但是没有达到像大乘这么高的标准,可是儒道开悟也能通达一部分,就是不能够彻底通达。可见得三学是非常神奇,不可思议。西方没有这种概念,没有这种方法,西方一个是广学多闻,一个也是一门深入,但是他不是用定,他是用第六意识、用思考。专一思考也是属於禅定,这个禅定不究竟,这个禅定不能见性,像此地讲的三聚,它不是正定聚。
正定聚是什么?一定会明心见性。修定不能见性的叫邪定聚,不叫正定聚。譬如佛家常讲的四禅八定,在此地讲四禅八定是邪定聚。为什么?它不能见性,它能帮助人超越六道轮回,生到四圣法界声闻界,没见性。见性决定离开十法界,不在十法界里,他生到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。实报土也叫做一真法界,那是真的。换句话说,十法界是假的,六道轮回也是假的,都不是真的。佛在《金刚经》上告诉我们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。六道是有为法,所谓有为就是有生有灭,有念头生灭,这就叫有为。十法界也是有为法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十法界里面的佛,他没有离开阿赖耶,阿赖耶就是有为法,有生有灭。现代量子力学家发现,他们所观察得到的结论跟阿赖耶的三细相完全相同,这是科学证实了佛法,佛法里面有高等科学。所以入正定聚不可思议,龙树菩萨在此地说的,我们应该相信。
「以信佛因缘」,这个信是真信。换句话说,真搞清楚、搞明白,我真相信他,一点怀疑没有。这桩事情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非常之难。难在哪里?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,为什么难信?理太深了,佛的境界。大乘经上常说,念佛往生这个道理,「唯佛与佛方能究竟」。只有诸佛如来他才真正彻底通达明了,等觉菩萨以下都没有办法达到究竟明了。他们明了,明了是含糊,没有彻底,听到能信,这个善根福德不可思议!经上有说,闻名就能真信、真正发愿念佛求生,这些人皆是过去生中供养无量诸佛如来。这次有这个缘听到阿弥陀佛就生欢喜心、就不怀疑,是得无量诸佛如来的加持,佛在经上这样告诉我们。
那我们只知道这一世,过去世完全不知道。可是现在外国有一种方法,催眠,用催眠的方法,让人知道过去一世、二世、三世,应该十几二十世是很容易回忆的。催眠他不是回忆,他回去了,我们一般人讲灵魂,他回到过去世,回到再过去世。我们看到有个例子,她能回到八十几世之前,这很少,非常之少,四千多年。问她住在什么地方?住洞穴里头,四千多年前。这个方法实在透露了人有过去世,不是没有过去,那有过去,当然就有未来,所以说明一个事实真相,人并没有死。死只是身体,身体有生死,我没有死,没有生死,我要有生死,怎么能回忆到过去一生、二生?说明这个事实真相。这个事实真相你要是真懂,你能接受了,你会很安慰,原来我们不死,每个人都没有生死。
《楞严经》上波斯匿王向释迦牟尼佛请教,也是这么个问题。释迦牟尼佛用见性来做比喻,他问大王,你第一次是什么时候看到恒河的水?他们住在恒河流域,常常用恒河来做比喻。他说三岁,他母亲带他到一个寺庙里面去拜神,经过恒河,知道那是恒河水。佛就说,你十三岁的时候比起三岁是不是老化了?是的。那你见恒河水那个见有没有变化?没有变化。波斯匿王跟释迦牟尼佛同年,佛问他,你今年多大年岁?六十二岁。六十二岁的身体跟小时候的身体不一样,老了,衰了,你见恒河水那个见有没有产生变化?没有。佛就说,没有变化的是你真正的自己,会变化的不是,会变化的有生灭,见性没有生灭。没有生灭是真的自己,有生灭不是的。他从这里明白,非常欢喜,知道自己,外国宗教说永生,自己永生,原来生灭是身体,身体不是自己,这就很开心。
所以学佛这点知识一定要有,有这个概念,你大无畏的精神就出来了,你什么也不在乎,什么也不会害怕。知道什么?所有一切现象全是假的,佛说的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。灵性是真的,它不是物质,但是它常常寄托在物质当中。这个肉身是个物质,寄托在物质现象当中。就像我们把人比喻作灵性,我们穿的衣服就是身体,我们寄托在衣服这上,衣服旧了可以脱掉,换一件,我们的身体永远不变。现在晓得,身体也像衣服一样,灵性在这个里头,灵性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。我们的灵性跟诸佛如来是一样的。学佛人如果不能了解这个事实真相,那就白学了。你生活在这个世间,你有苦受没有乐受,你有忧患,这就活得很辛苦,你不知道哪是真的、哪是假的。真假都认识清楚了,忧患意识就丢掉了,那你的生活一定是非常清净、非常快乐,充满智慧,不生烦恼,这是真正学佛。
佛法对於我们,像经上讲的「惠以真实之利」,带给我们真正的利益,是让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不受世间的干扰、不受世间的影响。怎么样才能不受?明白就不受;不明白,迷在里头,你就接受了。全是错误的概念,那就很辛苦。譬如作梦,你要发现你在作梦,梦里头有个老虎要吃你,你很欢喜,我也学释迦牟尼佛舍身喂虎。为什么?知道是梦。梦里头不知道是梦,被老虎吓死了,吓了一身冷汗,醒过来之后是一场梦,后悔,既是梦,为什么不喂老虎!学佛没有别的,就是学做一个明白人,不再做糊涂人,就这么回事情。佛法带给我们真实的利益,无过於是。
所以信佛很重要,有怀疑那就再深入经藏。深入不是说要你看很多,当然多看一点也有帮助,那是次要的,不是主要的,主要是一门深入,是叫你得定。每天我就读一部经,我就想经上的这些事情,为什么要这样做法?不想经里事情,他就会胡思乱想,用想经、想佛,把乱想、杂念换过来,目的在此地。把妄想、妄念打掉了,心就定了。所以这是一种修定的方法。这个定是活活泼泼的,是佛法讲的禅定。为什么?它有止有观。所有妄念打掉了,这是止,这就是定;这个境界,经上讲的境界慢慢浮现出来,这是观。所以它不是死定。如果只有定,里头没有观,那叫无想定,错了。无想定的果报是四禅的无想天,佛称那个天叫外道天,他修错了,那个定是个死定,不开智慧。佛的定的目的是要开智慧,这个定是得到了,永远不会开智慧,这个错了。佛法修学最终极的目标就是开智慧,要大彻大悟,要明心见性。所以愿生净土,对我们来讲这句比什么都重要,因为我们自己晓得业障太重、烦恼太多,烦恼不能破,业障不能消,我们想断烦恼、消业障,事实上做不到。那就不如老老实实接受释迦、弥陀的教诲,我们信愿持名往生净土。生到净土烦恼就断了,业障就消了。
这个道理不好懂,说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?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?其实这些道理佛在经上常说,我们也听得耳熟,可是真的没有听懂,听懂就觉悟了。这句话佛常讲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「诸法实相」,宇宙之间一切现象的真实相,没有过去、没有未来,没有此界、没有他方。这个意思是什么?佛菩萨讲的事实真相,时间空间都没有,也就是时间没有过去、没有未来,就在当下;空间没有十方、没有远近,就在当处。当下、当处是什么意思?一念,就是这一念。这一念迷,六道、十法界出现了;一念觉,一真法界出现了,都在一念。阿弥陀佛的名号万德洪名,我们不知道。不知道念他有没有用?有用,不是没有用。你念他不知道什么意思,但是肯念、常念,累积无量无边的功德,一旦缘成熟了就豁然大悟,他真开悟,不是假的。什么功德?就是禅定的功德,你就念这句佛号,你把你的妄想念掉了,把你的业障念掉了,这就是功德。
常常想著烦恼,烦恼就起来;常常念著业障,业障就现前,你为什么去想它?为什么去念它?习气,不念自然跑出来,这是习气。我们把习气换掉,换成阿弥陀佛,一天到晚只念阿弥陀佛,不念业障,不念烦恼。贪瞋痴慢别念它,七情五欲也别念它,只念阿弥陀佛,看到每个人都是阿弥陀佛,这个方法好,一切人、一切事全都是阿弥陀佛。这个方法确实消业障、断烦恼比什么都快速,是消业障、断烦恼里头第一好方法。所以一往生,业障、烦恼差不多都消尽了。所以他有能力,这善导大师讲「遇缘不同」,遇到殊胜的缘叫他生实报土上辈往生,真行,不是不行!理上讲得通,事上我们就不怀疑,他有理论支持他,有理论的依据,愿生净土。
「起心立德」,这是讲我们现前,我们如果真的发愿求生净土,现在就要起心立德。德是什么?专念阿弥陀佛。经上告诉我们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,这八个字就是起心立德。菩提心就是用真心,我不再用妄心。对人、对事、对物,别人用虚妄心对我,我用真诚心对他,决定不吃亏。我知道这个人骗我,知道这个人欺负我,我也能接受,欢欢喜喜,若无其事,这个好。为什么?他的心还继续搞轮回,我的心要到极乐世界,我们走的不是一条路。他起心动念来对我,我一句阿弥陀佛待他。好事,阿弥陀佛,坏事也是阿弥陀佛,平等。为什么平等?都是假的,好事等於零,坏事也等於零,零跟零上没有分别。没有一样是真的,何必计较!
「修诸行业」。起心立德,修诸行业,以最圆满的心待人接物,最圆满的行就是念佛,念给别人看,这最圆满的,念到我们往生,让他看看往生的样子。许多人一生不相信,看到往生的瑞相相信了,这是真的,这不是假的,这个东西不能骗人。往生不生病,说走就走,而且预知时至。通常一般念佛人,多半大概在一个星期之前就晓得他要走了,功夫好的能在三个月前知道。
我早年在新加坡,一九九0年代的时候,新加坡居士林的老林长陈光别居士,是新加坡一个大企业家。虽然信佛,迷信,佛教是什么真不知道。福报大,财力雄厚,好几个银行的董事长,应酬多。晚年生病,生病,大夫叫他在家里休养。他不能工作,每天躺在床上就想起来要听经,我们在居士林天天讲经都有录像,他把我们的录像,那个时候还不是光碟,录像带拿回家去,每天看八个小时,每天不间断,除了听经之外他就念佛,真修行,真用功。两年,他就告诉李木源居士,他想往生。他真能去得了!李木源居士告诉他,不行,你现在不能往生,你要一往生居士林就乱了,人事没有稳定,求他再多住两年。他也答应了。这又过了两年,他家的人告诉我们,有一天他在一张纸上写了八月几号,我忘掉了,写了十几个。家人也不敢问他这是什么意思,三个月之后,就是他写的这一天,他那天往生。所以知道他是三个月之前,他就把走的那个日子写得很清楚,写了十几个,预知时至。走之前的一天,找我去给他做三皈依,他还不能起来,坐在床上,我到他家给他做三皈依,第二天走了。好榜样!
这是居士林林长,是佛门大护法。那个时候我们有个短期佛学班,就是三个月一届。佛学班里面的同学,四个人一班轮流帮助他助念,日夜不间断,换班。有一个班换回来,他们回到居士林,有附身的,是林长的冤亲债主,说人数很多,有几百人,跟到四位法师到居士林来,告诉居士林的护法神准许他们进来。他们来干什么?告诉我们林长往生到极乐世界了,这决定不是假的。他们想修行,这些冤亲债主看到林长往生很羡慕,想修行,要听经,要求听经。当时我们讲,我们给你在念佛堂供牌位,你在这边听经。他们说念佛堂的光太大,他们不敢进去。以后谈判要求在斋堂,就是我们吃饭的饭厅,在饭厅里面放电视机播放讲经的录像带,他们同意了。他们要求听《地藏经》、听《十善业道经》,我们日夜播放三个月,他们全部往生了,不可思议!老林长晚年生病是福报,他要不生病就不会听经,没有时间听,也没有时间念佛。四年,每天八小时没中断,四年,念佛不中断,他成功了。实际上他两年就成功,后面两年是李木源居士要求他,一定要再等两年,不能够走,照顾这个道场。这是我们亲眼看到的事实真相。
「佛愿力故,即便往生」。这是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,接引你往生去。佛不来接引,你不晓得极乐世界在哪里,你找不到,一定要佛来接引。「以佛力住持,即入大乘正定聚」。这正定聚也不需要自己去修,得阿弥陀佛威神的保佑,你就保证入正定聚。正定聚是什么?「即是阿鞞跋致不退位也」。这就是阿弥陀佛第二十愿!第十八愿十念必生,第十九愿发菩提心,第二十愿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皆作阿惟越致菩萨。到极乐世界就入正定聚,阿惟越致就是阿鞞跋致,阿鞞跋致是《弥陀经》上翻的,《无量寿经》上翻为阿惟越致,是一桩事情。你就证三种不退转,第一种位不退,绝对不会退转到十法界,不再做凡夫;第二种行不退,普度一切众生,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不会退心,都还能坚持下去;第三种念不退,念念趣向萨婆若海。这前面我们都读过。萨婆若海,萨婆若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是一切种智,就是妙觉如来所证得的究竟圆满智慧。阿惟越致菩萨念念是向著这个目标、这个方向精进不懈,他一定可以证得。
「又善导大师依愿言及《唐译》经文」,解释这个正定聚的意思。「谓此愿亦具现生不退之密义」,这个意思就深了,这个密义是密宗里头所说的甚深义理,意思是什么?你现在就得到了,你自己并不知道。只要你一发心,这个东西我们要是理解念力的秘密就能够豁然大悟,知道密宗所说的是真的不是假的,我们才发心就入正定聚。可是问题在哪里?遇到缘就退了,就变成不定聚。或者遇缘自己不能把持,遇到禅,看到禅不错,遇到密,看到密也很好,都想修,那就变成邪定聚。为什么?都想修,一样都不能成就,不成就就叫邪定,成就就叫正定。所以真信真愿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,那都叫正定聚,都在当人自己要能把持得定,这才管用。把持不定,这一生会空过;把持定,这一生一定成就。特别是这个法门,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,没有一个不能修,没有一个修不成的。八万四千法门任何一门不能保证你成就,只有这一门它保证你成就,阿弥陀佛来担保,这个机缘太难得!善导这个意思说得好,「文中若当生则指求生之人,亦入正定聚。是为不共之说」。不共就是这个经上独说的,其他经上没有。这个意思很深,将来在后面第二十二品再详细说明。
我们再看下面第三十愿「乐如漏尽愿」,这极乐世界的快乐。什么快乐?快乐到什么程度?我们都会怀疑,都会想知道。我们看经文:
【永离热恼。心得清凉。所受快乐。犹如漏尽比丘。】
这是第三十愿,『永离热恼,心得清凉。所受快乐,犹如漏尽比丘』。「是为乐如漏尽愿」。下面为我们解释。「热恼」是烦恼,「为剧苦所逼,身热心恼,故名热恼」。这个现象有,人在气愤的时候,受极大的刺激,这个现象就出来了。发怒,所谓怒火上升,你看他脸是红色的,身体都是滚烫的,全身发热,这个发怒全身的能量全爆发出来,像火山爆发一样,真苦!能不能解决问题?只是把问题愈搞愈糟,决定不能解决问题,这错了。真正有功夫的人,有智慧、有德行的人,再恶劣的环境,自己受再大的羞辱,不动心。这是功夫!不发脾气,没有怨恨,依旧保持清凉自在,那他处理问题是智慧,智慧处理一定非常圆满。发脾气不能解决问题,这个永远要记住。
像胡小林做报告的时候,说到陶行知校长四块糖的故事,真实智慧。看到学生做错事情,他也没有骂他,也没有教训他,完全用德行去感化,让学生自动忏悔,自动承认做错事情。校长奖励学生,学生真的回头,真的改过,这个力量太大了。如果校长发一顿脾气教训他、惩罚他,怨恨在心,严重的那生生世世都不会忘掉,这是冤冤相报,没完没了,那麻烦可大了。校长有智慧,不骂他,不责备他,他承认有过失,马上奖励他,送一块糖给他吃。短短的十几分钟当中,学生四种表现的态度,四次的奖励,没事情了,让学生回去,没有一句责备的话,这叫教育。现在谁懂得这个教育?中国古时候读书人没有不懂得的,厚德载物。真正把一个普通人教导成为圣人、贤人,这是教育的成功。所以打骂、责罚,那是失败的教育,真正成功的教育是爱的教育。
学生做错事情,为什么做错?把这原因找出来。他看到这个学生跟同学打架,手上拿一块砖头,这还得了,这会出人命!被他看到了,立刻制止,告诉这个学生,半个钟点之后到校长室来见他。这个学生离开了,校长再问别人,他们为什么打架?是为了对方这个学生欺负一个女同学,他打抱不平。这么个原因他知道了,这个人很有义气。半小时之后他回到校长室,看到学生站在外面门口,掏一块糖给他吃,也没有骂他,学生感到很惊讶。他说这块糖奖励你,我叫你半个小时来,你准时来了,你很守时,这应当要奖励你。然后再说,我去调查,知道你这个事情做错,你还很有义气,打抱不平,这是很好的行为,再赏一块糖给你吃。学生就感动了,立刻就承认错误,受感动。校长又掏一块糖给他,奖励他,你能够忏悔,你知过能改,这很难得,这很不容易。没有责备一句话,没有任何处罚。学生感动的跟校长说,以后决定不会再犯这个过失。校长第四块糖给他,勉励他。再问,没事了,你回去。这是中国爱的教育,神圣的教育,没有一句责备的话,没有一句批评的话。
人都有良心,要把他的良心唤醒,要让他觉悟,要让他自动回头。他真回头了,这学生我相信一生永远不忘记校长的教训。这个例子我相信感动天下许许多多人,校长有智慧,让这个学生做出表法给大家看。像演一台剧一样,演场戏给大家看,多少人觉悟,功德无量。所以在任何逆境里头,你能够沉住气,不发脾气,冲突不会发生,这是化解冲突最好的方法。佛说得好,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。中国古人说人性本善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。换句话说,人都是可以教的,没有不能教的,问题你会不会教。如果会教,人人都是好人,人性本善,他怎么不是好人!本来是好人,现在又遇到好的教育,他当然是好人。这个道理我们要懂。
下面引用「《法华经信解品》曰:以三苦故,於生死中,受诸热恼」。三苦是三界,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欲界有苦苦、坏苦、行苦;色界天,他欲断掉了,所以他没有八苦,他有坏苦、有行苦。无色界天,这是六道里头最高的层次,这些人非常聪明,就像老子所说的,《老子》里头有一句话说,「吾有大患,为吾有身」。这是非常聪明的人才能说得出来,我有很大的忧患,是什么?我有个身体,那没有身体多好。确实,无色界天人就是最聪明的人,他没有身体,他不要身体。不要身体就没有坏苦,苦苦、坏苦都没有,他只有行苦。行苦是什么意思?他没有办法永远保持这个境界,寿命虽然长,总有到达的一天。所以佛告诉我们三界统苦,三界就是六道轮回。以三苦故,於生死中,受诸热恼。受热恼最严重的无过於地狱,八寒八热那真的是剧苦所逼。身热心恼这是讲地狱情形。
「今极乐国中无有众苦,但受诸乐,故永离热恼」。像三界当中热恼这个事情,在极乐世界没有。为什么?我们相信人性本善,我们相信世尊在《华严经》上告诉我们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。换句话说,人都是好人,没有坏人,他本性是好的,本性本善,没有带恶习气。问题怎么会变坏?人不能离开社会,不能离开人群,古人所谓的是「近朱则赤,近墨则黑」,这意思就是说,你接近善人,你的善增长;你要接近恶人,你慢慢就学坏,环境亦如是。明白这个道理,就晓得教育重要,不教怎么行!
在我们这个世间千万年来,这个地球上,我们走了许多国家、族群,我们看到、体会到的,连外国人都承认,这个地球上最懂得教育的就是中国的古人,中国古代人最懂得教育。所以世界上四大文明,其他三个都消失掉、没有了,唯独中国还存在。这什么原因,为什么它没有被灭掉?这桩事情,二战之前欧洲一些专家学者曾经认真讨论过这个问题,结论非常圆满,他们总结出大概是中国古人重视家庭教育的关系,这个总结是正确的。这桩事情是澳洲南昆大教务长告诉我的,我还不知道二战之前有这么一桩事情,他把这个事情告诉我,来问我这个结论正不正确?我告诉他非常正确,真的把原因找到了,很难得。但是中国人忽略了家庭教育有两百年了,如果我们现在再不觉悟,还这样疏忽下去,中国这个古代文明会在我们这一代当中消失掉,这四个古文明都变成历史。而且中国的教育是人性的教育,教育的理念是性本善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,是爱的教育,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五伦里头第一句,「父子有亲」。父母跟子女这种亲情,在三、四个月表现得最清楚。四个月的婴儿他不会说话,可是你能看得出来,他在母亲怀抱里,你看他眼睛眼神,你看他动作,他对他母亲的爱,没有人教他,这是天性。你看母亲对小孩的爱,小孩对母亲的爱,那是出自於天性,你细心去观察就明白。
我有一次在日本参加联合国的一个会议,当时陪著我的有十几位日本那边的同修。有一个年轻的妈妈,推著小车带著四个月大的小孩。我走在半路上忽然想到,我说我们大家停下来,让每个人都来看,你看这个小孩,你就看那小孩的动作、看小孩的表情,你看他对他妈妈的爱。我说伦理上讲的父子有亲,你们在这里可以看清楚、看明白,他还没被染污,真心、亲情的流露,你细心去观察。所以中国古圣先贤倡导教育从哪里开始?就从这个地方开始,这是教育的原始点。教育的目标,如何能把这分真爱永恒保持,能保持永远不变这是教育第一个目标;第二个目标这个爱如何能发扬光大,从爱父母能够爱兄弟姐妹,能够爱家族,能够爱邻里乡党、爱社会、爱民族、爱国家、爱人类,逐渐扩大。儒家只讲到人类,「凡是人,皆须爱」;佛法就大了,佛法把这个爱扩大到遍法界虚空界,扩大到一切动物,乃至於树木花草、山河大地。所以佛法里面这个爱讲到究竟圆满。所以极乐世界是个大圆满,爱心遍法界,善意也是遍法界,这是但受诸乐,永离热恼。
「清凉,清净凉爽,正与热恼相反」,极乐世界没有热恼,只有清凉。《大智度论》二十二卷有这么几句话,「人大热闷,得入清凉池中,冷然清了,无复热恼」。人大热闷是三恶道,三恶道太苦了,特别是无间地狱。在这个时候能够入清凉池中,这个清凉池是极乐世界的七宝莲池,冷然清了,把他的热恼全部化解。「清凉池,喻涅盘也」。涅盘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是寂灭,清净寂灭。灭是什么?灭是灭烦恼、灭业障。一切众生生生世世所造的善业、恶业,肯定是恶业多、善业少,这些都是有道理的。佛告诉我们,六道众生起心动念善念少,为什么?善心所,八识五十一个心所,善心所只有十一个。五十一个心所,善心所十一个,恶心所有二十六个,这不是本性是习性,生生世世所染污的。习性里面这个恶的力量就超过善的力量,你看恶二十六,善只有十一个。而且恶心所力量大,善心所力量薄弱,敌不过。所以人学好不容易,学坏很容易,恶心所多,很容易学坏,学好很难,有道理的。这是从你心心所上说。另外,从环境上说,环境,你如果生长在一个好的环境、圣贤的环境,你不容易退转;如果你像我们现前这个世界的环境,你走遍全世界哪个地区都一样,环境不善,现在十一个善心所几乎不起什么作用,这二十六个恶心所现在不得了,全是它们做主,所以社会乱了,地球上灾难多。所有一切灾难都是不善的心行所感得的,现在人认为是自然灾害,错了,自然是最美好的、是最健康的,自然被破坏,所以灾难就出现了,我们要把责任推卸给自然是推不掉的。
如何对治?多少年来联合国召集这种和平会议,主题就是「消弭冲突,促进社会安定和平」,从一九七0年代到现在四十多年了,大家都在讨论这个问题,都是世界上著名的专家学者,找不到!这个事实真相摆在面前,冲突年年上升,频率上升,冲突的程度愈来愈严重,现在到了非常危险的阶段,导致地球上处处都是灾难。世界上有聪明人,也是在七十年代,英国汤恩比博士就提到过,要化解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,他说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。可惜只有他一个人说,没有多几个人说。他说的话有道理,不是随便说的。这个人一生研究世界文化史,他对於中国古文化是个通家。
前年世界上有几位科学家在澳洲悉尼开会,也正式讨论到怎么样应对二0一二,就是今年马雅的灾难预言。美国布莱登提出,希望地球上的居民能觉悟、能回头,弃恶扬善,改邪归正,端正心念,他说地球上这些灾难可以化解。这是一个研究量子力学家,研究念力的,他说的话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,只要我们能够改邪归正。为什么?这佛在经上说的,跟他们现在研究得的结论完全相同,境随心转。小的来说,我们的身体,我们身体的健康随著念头转,心理健康,身体没有一个不健康的。心理健康,身体染上再严重的病症,也很容易恢复正常,心是主宰。所以人心要善的话,这个地球上的灾难统统都能化解。所有一切灾难是不善的心行所感应来的,不是别的原因,被现代科学家肯定了。所以现代科学家提出「以心控物」这个概念,这个概念好,跟佛法完全相同。用心来控制物质,心善物质没有不善,心不善物质全变坏,很有道理。这个道理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讲清楚、讲明白了,到现在最近三十年被科学家证明,这好事情。这个涅盘就是清净的意思,清净寂灭。灭是灭烦恼,是消业障。
「今往生之人」,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,「入於彼土大清凉池中,故皆心得清凉」。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七宝莲池是阿弥陀佛本愿功德之成就,这么来的,莲花化生是十方世界的众生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所成就的,众生的心愿跟弥陀的心愿相结合了,这个人就能生极乐世界,永远脱离六道轮回、脱离十法界,所以心得清凉。好比什么?好比「漏尽比丘」。漏尽比丘是什么意思下面有解释。漏就是泄漏,是烦恼的代名词。譬如我们这个茶杯、这个器皿,如果底下有个洞,我们盛水全漏掉了,就是举这么个比喻。漏尽了,这里头装的不是好东西,是烦恼、是毒药,统统漏尽。「烦恼现行,使心连注,流散不绝,故名为漏」。漏,实在是中国古时候计时的一种工具,古代没有钟表,用什么?就是用漏。这里面装的水,一滴一滴慢慢滴下去,上面刻的这个印子,晓得多少时间。
烦恼,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,在佛法叫五毒。人心里面有贪瞋痴慢疑,身体就会感染五脏六腑的病痛,它有对应的,这中医知道。这些烦恼跟我们居住环境的对应,那就是灾难。大乘经上佛说的,贪婪、无止境的贪婪会感应水灾,海水上升,江河泛滥,海啸,它都是贪。海啸还加上瞋,贪跟瞋合起来,海底火山爆发引起海啸,这贪跟瞋恚合起来就造成这个灾难。瞋恚是火灾,火山爆发,地球温度上升,跟发脾气有关系。愚痴所感的是风灾。我们看到最近这一年来,美国的龙卷风真吓人!以前有,没有这么多,一年有个一、二次就不得了,现在一年居然有几百次,飓风,愚痴。傲慢所感的是地震。怀疑更麻烦,现在这个疑心可不得了,自己没有信心,对自己怀疑,对父母怀疑,对兄弟怀疑,在社会工作员工对老板怀疑、老板怀疑员工,对祖宗怀疑,对圣教怀疑,对佛菩萨怀疑,没有一样不怀疑的。怀疑所感得的是山崩地陷,高山会倒下来,大地会沉下去。所以贪瞋痴慢疑五毒烦恼,带给我们是病痛跟居住环境的灾难。
端正心念把这个东西断掉,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、不慢、不怀疑,这个灾难就没有。谁相信?现代量子力学家相信,因为他们知道物质从哪来的。物质是从念头变现出来的。佛陀在三千年前,依照中国历史的记载三千年前,他在法相经典里面告诉我们,阿赖耶的三细相,那是说明什么?说明宇宙的源起、生命的源起,我从哪里来的,他讲得清楚,讲得很明白。物质现象从哪来?物质是精神变现出来,物质是阿赖耶的相分,精神是阿赖耶的见分,能量是阿赖耶的业相,就是阿赖耶的自证分,自证分是本体,证自证分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,能量就从这来的。由能量产生见分,由见分再产生相分。所以确确实实见分就是念头,念头是物质的基础,没有念头就没有物质,物质不是真的。所以念头可以控制物质现象,这个道理在此地。我们有好的念头,就有健康的身体,身心健康。我们身心健康,我们居住这个地方就不遭灾难。现在灾难已经在眼前,这个道理不能不懂。佛说了,科学家说过了,现在科学家跟佛说同样的话。
烦恼现行,使心连注,流散不绝,这个就是阿赖耶的现象。「又眼等六门,日夜流注烦恼,故名漏」。眼见色,耳闻声,乃至意知法,统统生烦恼不生智慧,生烦恼都叫做漏,生智慧就叫无漏,烦恼漏尽就变成无漏。「以圣智者断尽此烦恼,称为漏尽」。解决问题要智慧,不是知识,这是眼前一桩非常艰难的工作。我们参与很多国际会议,见过这些专家学者,那些人是好人,心地善良,找不到方法。原因在哪里?原因现在社会重视知识,不知道智慧。知识不能解决问题,知识是有局限性的,而且有后遗症;智慧不一样,智慧没有局限,没有后遗症。智慧是从自性里头生的,不是从外头来的,从外面学来的全是知识,不是智慧。所以东方的学术重视戒定慧,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,你开智慧你才能解决问题,知识不行。今天用知识,所以这几十年来,这些专家学者在知识里头找不到化解冲突的东西,找不到促进社会和谐的方法,当然更没有办法来化解地球上的灾难。这灾难是什么?是科学技术造成的,今天科学技术无法弥补这个灾难,这个东西要靠智慧。所以现在新兴的这些科学家,他们真的带给人类光明的希望。
圣智者断尽这些烦恼,称为漏尽。「六神通中前五通为有漏通」,前五是眼耳鼻舌身是有漏通,最后,六通最后是无漏的,漏尽通。「唯漏尽通为无漏通」,阿罗汉证得的,证得漏尽通这个人就是阿罗汉。「烦恼断尽之比丘」,这个烦恼是见思烦恼。烦恼三大类,第一类他断尽了,还有尘沙烦恼、无明烦恼,那还没有断。尘沙、无明断了,这才叫成佛,永远脱离十法界。阿罗汉是脱离六道,没有脱离十法界。尘沙烦恼、无明烦恼断了这才能出十法界,真正得到解脱。所以烦恼断尽的比丘称为漏尽比丘,就是阿罗汉。
「法藏菩萨愿彼国众生,受乐无极,且於所受快乐心无染著,如阿罗汉断尽诸漏,於诸世法不执不著,故云犹如漏尽比丘,以喻受乐而无乐想」。用意在此地,到这里才真给我们说出来,这我们在讲席当中也常常提到的。受乐什么?随缘。受,顺境乐,逆境苦,无论是顺境、是逆境都能受。顺境里面,受顺境没有贪恋的心,决定没有贪恋;逆境恶缘决定没有怨恨,这个好。换句话说,他能在所有境界当中不受外面境界影响,不为外境所动,这叫漏尽比丘。贤首大师所说的「随缘妙用」,它真能解决问题。
现在联合国就差这个漏尽比丘,他们讨论问题很冲动,我们一般讲火药气氛很浓,这不能解决问题。看法、想法不对的时候就吵架,这在很多会议里头司空见惯,不能学得像佛菩萨一样,什么境界现前如如不动。那问题呢?一笑了之,问题全解决了。所以处任何环境都欢喜、都感恩。逆境是什么?逆境在那里考验你还有没有瞋恚的心,瞋恚心断掉了,要感恩。顺境断我们的贪爱、贪恋,逆境断我们的瞋恚,我们贪爱的心没有了,瞋恚的心没有了,要靠境界去锻炼,没有境界你怎么知道断了?所以六道不是坏地方,三善道是消福报的,你修那么多福,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善恶、没有祸福,所以你要回归到自性清净心,你的福报要消掉,到哪里消?到天上人间来消福报;你造的恶业,恶业要到三恶道,到地狱、饿鬼、畜生把恶业消掉,统统消掉之后,才称为漏尽比丘。所以善恶二边都要离开,祸福二边也离开,那才叫极乐世界。极乐不是相对的,相对的不是真乐。佛法当中常说「二边不立」,善恶二边、祸福二边,二边都不乐,「中道不存」,这个境界才是佛的境界;有中道,权教菩萨,不究竟,不彻底;中道也没有。佛家教初学学三轮体空,那是初学,那不是究竟,那是手段、是方法,不是目的,目的是大般涅盘,目的是回归自性。一定是所受无论是受苦受乐,心无染著,这就对了。心里面有染著,不干净。
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