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乘无量寿经 (第九十一集) 2000/6/24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:02-034-0091
请掀开经本,《科会》第二十五面,经文第五行看起,「闻名俱生」:
【我若成正觉。立名无量寿。众生闻此号。俱来我刹中。】
这一小段有一首偈,四句。这四句是弥陀大愿的核心,也是整个《无量寿经》的关键。不仅是弥陀普度十法界一切众生,同时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度众生成佛道的唯一途径。四十八愿全是这四句偈的开演。古时候善导大师所谓:四十八愿,愿愿都是归到念佛法门。弥陀的名号具足无量义、无量寿、无量光、无量清净、无量庄严、无量智慧,乃至於无量的无量。古德告诉我们,无量光是表自性本具的无量智慧,无量寿是表常住法身,所以名号含摄一切法。我们常常听人说,「名号功德不可思议」,这一句话说得非常真实。可是对我们初学的人来讲,我们听到之后,总觉得这一句的说法太含糊、太笼统,使我们初学的人摸不到边际。这才需要世尊四十九年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,诸佛如来所说的一切法,都没有离开无量寿。诸位要记住,「无量寿」梵文称阿弥陀,是我们真如自性的德号,古人讲它表常住法身,这个话说得很恰当、说得很圆满。
我们从隋唐诸大德,包括当时高丽、日本来到中国留学的这一些外国的僧人,他们都肯定世尊一代时教四十九年所宣说的,一切经教当中《华严》最为圆满。所以无论是哪一个宗派,无不尊《华严》为根本法轮,而一切经皆是《华严》眷属。好比一棵大树,《华严》是这个树的根本,世尊四十九年所说其余一切经教,就像这个树的枝叶一样,都是从根本生出来的,都是来阐扬根本的道理;而这个根本的根本,就是无量寿;从这个地方显示出,名号功德不可思议。说得更具体一点,四十八愿就是这一首偈的说明,这一首偈的注解;而全部《无量寿经》,则是四十八愿的注解;这一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也就是《无量寿经》的注解;而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,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的注解。我们从这个地方再归纳下去,一切经归纳是《华严》,《华严》归纳是《无量寿》,《无量寿》归纳是四十八愿,四十八愿再把它归纳起来,就是这四句。这才知道这四句偈说明念佛法门,我们这个科题「闻名俱生」,这样才把名号功德为我们显示出来。
由此可知,念这一句六字洪名,就等於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都念尽了。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「一」是什么?南无阿弥陀佛。「一切」是什么?我们今天大家能看得到的,佛教《大藏经》。《大藏经》是一切,一就是这一句六字洪名。这个道理,这个事实真相,知道的人不多。果然明白,果然知道了,哪有不死心塌地念佛的道理?你不念佛,念什么?你念经,你念咒,你念什么,都是那一棵树上的枝枝叶叶;你念阿弥陀佛,念这棵大树的树根。我们这才真的搞清楚了,真的搞明白了。所以古德常常勉励我们:「死尽偷心,老实念佛」,偷心是什么?投机取巧,不老实。真正老实人,一句名号念到底,你就成功了。
这几天有许多同修从各个地方来。你们有从甘肃来的,有从丹东来的,有从沈阳,还有从大连来的。从其他国家地区来的同修都很多。你们从东北来的,大概都知道长春百国兴隆寺,有一位常慧法师,许多人都知道她。她没有念过书,她不认识字,今年六十多岁,是一位老比丘尼。就是一句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她念成功了。她究竟念到什么样的功夫,我不敢说,我跟她没见过面。但是从传说当中,我推想到最低限度,她已经真正念到功夫成片的上乘功夫。功夫成片也有三辈九品。有这样的功夫,生死就自在。这个世间有缘,可以多住几年;没有缘,想什么时候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。这是诸位看到的现在的一个人。还有一些真正有这个功夫,或者比这个功夫更高明的,他不显露,没有人知道。佛法绝不表彰自己,真正有道行的人,没有一个不是谦虚、卑下、恭敬,真正有德之人。
清末民初一直到今天,我们在《往生传》里面看到的,在古人笔记里面所见到的,修行确有成就,往生瑞相希有,预知时至,站著走的、坐著走的,其中有不少都是不认识字的。也许一些同修听到了,感觉得奇怪,其实我们仔细想想,不无道理。古德常讲,老实人有成就。哪些人老实?上根利智的人老实,所谓是一闻千悟,这种人老实;第二种人,下愚之人老实,他没有文化、没有念过书,教他怎么做,他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做,他没有妄想,他也没有分别,他也没有执著;这两种人最容易成就。当中一大段,是最不老实的人,妄想多,分别多,执著多,意见多,麻烦!劳累诸佛菩萨、祖师大德苦口婆心的劝导,还是很不容易回头。哪一天他真的把意见放下了,妄想分别执著舍去了,那就是他成佛的因缘成熟了。
来自台湾的同修,非常关心两岸的变化,可以说是身心都不安稳。住在其他国家地区,你仔细想想,又何尝不如是?今天是两岸有危机,说老实话,全世界有危机,不仅仅是两岸。危机从哪里来的?佛告诉我们,中国古老的祖先也是这样告诉我们,是从一切众生不善的心、不善的念头、不善的行为造成的。学佛,首先要通达因果的道理。世出世间法总不出因果的定律,这是真理,佛法也不能超越。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讲的是五周因果,《妙法莲华经》讲的是一乘因果。所以佛法因缘生,你明白这个道理,你才真正懂得世尊在《金刚经》上教导我们: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?」法是什么?法是佛法,「舍」就是不可以执著,不可以分别、不可以执著。为什么?因缘生,不是真的。如果我们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分别,都不执著,我们就成功了,就入诸佛如来的境界,宇宙人生的真相你就见到了。
所以「诸法实相」,宗门里面所说的「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」。佛跟凡夫的差别,凡夫堕落在妄想分别执著,诸佛如来、法身大士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除此之外,没有两样。我们在一生当中要想成就,一定要走老路,诸佛如来他们走过的道路,这个路是破迷开悟的路,是超凡入圣的路,决定没有差错。一个方向,一个目标。至於你怎么个走法?方法就太多了,所谓是八万四千法门,无量法门,法就是方法,门是门径,方法门径很多很多,佛菩萨各听其便。你喜欢用哪个方法都行,只要方向正确,这个路没有走错,早晚一定会达到目的地,所以才说「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」,这是真话。
再说法门也没有难易,难易在人,不是在法;法是平等的,人不平等。所谓「人心不平,各如其面」,我们每个人相貌都不一样。为什么不一样?我们的念头不一样。我们为什么会长这个相貌?为什么会长成这种身形?看看这个世间芸芸众生各个不相同,佛告诉我们,这个原因是「心想异故」,我们心里想的不一样,对人、对事、对物的想法都不尽相同。如果我们将这些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,放下的人跟另外放下的人,跟诸位说,相貌就相同了,所以佛佛道同。在十法界里面,愈往上面去,相貌就愈接近,到成佛的时候,完全相同。菩萨的相貌大同小异,那个「小异」,我们没有办法辨别,所以我们看到菩萨的相貌都相同。为什么?心想相同。他想什么?他什么都不想了,什么都不想就一样,就完全相同。如果还有想,想的决定不相同。所以佛的容貌是完全相同的。也许诸位要问:佛的相貌是相同的?我看过好多佛像都不相同。佛像是人造的,人心不同,造出佛像也不相同,就这么个道理。真正的佛,佛相是相同的。我们细想这个道理,理要是明白、通达,在事相上就不会有疑惑,断疑生信。
我们在《无量寿经》上,在四十八愿里面看到,经上明白的告诉我们: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相貌都相同,体质也相同,人人皆是紫磨真金色身。为什么会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相同?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所有一切分别执著妄想都放下了,大家心里面都想阿弥陀佛,口里头都念阿弥陀佛,自然相貌就一样。只有这么一个念头,念的是阿弥陀佛,这是我们自己的成就。自己成就之后,决定不会自私自利,决定不会说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享福去了,没这个道理。必定跟阿弥陀佛一样,跟诸佛如来一样,到十方世界去普度众生;不必要人劝你,也不必要人派你去,自自然然就去了。像诸大菩萨一样,众生有感,你自然就应现,应以什么身得度,你就现什么样的身相。
大家念过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,都知道观音菩萨三十二应。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,即使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也圆满具足三十二应,这是净土不可思议。为什么?经上说得很明白,西方世界四土,凡圣同居土烦恼习气没断,如果修学其他法门,依旧在搞六道轮回,连六道都出不去;换句话说,谈不上成就,果报,顶多人天福报而已,没成就。即使生到方便有余土,也只是执著放下了,分别、妄想没放下。要用佛经的话来说,见思烦恼断了,尘沙无明没断,虽能超越六道,出不了十法界,还是不行。必须是实报庄严土的往生的人,那个没有话说,那是真正有成就,超越十法界,净宗殊胜於此可见。我们要是舍弃这个法门,修学任何法门必须要断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,才能出头。但是实实在在讲,这两种烦恼,决定不是我们自己有能力断的。所以我遇到一些大德,包括明、清那些祖师注疏里面,我们常读到,如果没有持名往生这个法门,我们薄地凡夫实实在在是没救。我们读了这些文字,听别人这么说,回来冷静去想想,他们讲的一点都不错。
可是净宗所谓是「易行道」,易也不是想像当中的容易,不能搞错了;是比较其他法门容易,其他法门要断烦恼,净宗教你伏烦恼,伏比断容易。如果我们的烦恼伏不住,这一生就去不了,一定要知道,一定要记清楚,这个话佛说的,不是一般人说的。烦恼要伏住,烦恼的根没有断,但是它不起作用。古人有个比喻,比喻得很好,「石头压草」。没有除根,把它压住,它不起作用了;但是石头要是拿掉,它又长出来了。这比断烦恼实在是容易太多了。
换句话说,如果我们希望在这一生当中成就,这一生当中决定往生,首先要把轮回放下。怎么放下轮回?放下轮回心。轮回的心是什么?见思烦恼;错误的见解、错误的思想,造成六道轮回。所以讲「见思烦恼」,见烦恼是见解上的错误,思烦恼是思想上的错误。你要是把见思烦恼伏住,不让它起作用,不让它起现行,我们念佛,这个声声佛号,就像现在无线电波一样,跟阿弥陀佛就相应了。我们这个电波发出去,他那边就接收到了。彼此真正做到感应道交,通了。
现在我们念佛,天天念,念了几年,念了几十年,这个消息不通。不通的原因是什么?我们的烦恼没有伏住,所以不通。烦恼里面第一个,最重的,根本的根本,我常常在讲席当中跟大家报告,这是什么?自私自利。我这个说法大家好懂,佛经上的术语叫「身见」,身见就是自私自利。一切都要为我,完了!我们今天断烦恼也好,伏烦恼也好,都要懂得从根本上下手。宗门讲从根本修,教下不例外;我们念佛人伏烦恼也要懂得,一个道理。无论修学什么法门,要从根本修。首先要伏住「我见」;换句话说,首先要拔除自私自利。这个东西害死人!学佛,学念佛法门,一天到晚拿著念珠,「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…」求愿往生,最后,往生到哪里去了?往生到阿鼻地狱,怪事情!
我在作学生求学的时候,跟李炳南老居士。我念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》,这个疏钞是前清乾隆时候慈云灌顶法师做的。他在《疏钞》的后面,举出念佛一百种不同的果报,第一个是堕阿鼻地狱,最后一个是上品上生。我感觉到非常惊讶!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怎么会念到阿鼻地狱去了?我特别向李老师请教:我对这个有疑问,念佛再不好,也不至於堕地狱。李老师听到我提出这个疑问,他说:这个疑问,这是大问题,我不跟你一个人说,讲经的时候提出来跟大众来讲解。怎么念佛念到阿鼻地狱去?自私自利的念头太重了。虽然念佛求生净土,念念没有把自私自利放下,日常生活当中,还是跟人争名夺利。原来是这样的!口念弥陀,心里头名闻利养、贪瞋痴慢、是非人我,一样都没放下,这当然堕阿鼻地狱,那没有话说了。
我们从这个地方得到一个很大的启示,而后才晓得念佛不是口念,口念没有用,难怪古人常讲:「口念弥陀心散乱,喊破喉咙也枉然。」念佛要怎么念?再想想那个「念」是什么意思?我们中国的文字,是智慧的符号。「念」,上面是个今,下面是个心,原来「念」字的意思是现在的心,现在心上有佛,这叫念佛;不一定在口里头,心上真有佛。心上没有佛,口上有佛不管用,一定要心上有佛。心上有阿弥陀佛了,「阿弥陀佛」什么意思?如果只念这一句佛号,不懂它的意思,不能成就。也许诸位要问,有很多没有文化的人,没有受过教育的人,也没有听过经,佛理、世间理他什么都不懂,他念佛念没多久,他真的往生了,佛接引他去了。这是怎么回事情?仔细去观察他,原来「阿弥陀佛」里面所含的意思,他统统做到了,所以他能往生。他没有妄想,他没有分别,他没有执著,没有自私自利,没有是非人我,没有贪瞋痴慢,处事待人接物一片慈悲;这个人虽然没有学过,他起心动念跟佛就相应了。
你要不相信,新加坡还有一位许哲居士,没有闻过佛法,她也没有念过书,她是到四、五十岁,才发愤用功,到处向别人请教,这样才能读书。没有接触过佛教,她的一生,起心动念、生活行为,佛家所讲的,她全做到。她是最近这一年多才看到佛书,看到很欢喜,天天在读。我去访问她,她问我,她说:「我可不可以作佛弟子?」我说:「你是标准的佛弟子。」五戒十善要打分数,她应该得一百分,一丝毫的欠缺都没有。所以她发心来皈依,我不但把皈依证送给她,连五戒证都送给她,她圆满了。这个人是口里没有念阿弥陀佛,心里全是阿弥陀佛。一生吃长素,一生没有发过脾气,一生没有怨恨过一个人。她不是菩萨是谁?李木源居士问她:「你在社会上做事情,也遇到很多恶人、恶事,你怎么对待?」她说,同事,她一定自己认真去反省:「我自己做得不够圆满,让别人不欢喜。」从来没有怪过别人,她能够回光返照,反省、改过自新。外面那些恶人、恶事,不是跟自己共事的,她完全没有放在心上。「我看到社会上这些恶人、恶事,就像我每天出去,在马路上看到路上来来去去的陌生人一样」,没有放在心上!这就是所谓「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」,有没有看到?看到了,没有放在心上,视而不见。所以她的心行纯善,儒家讲「止於至善」。
那是个菩萨示现,不是普通人。教导我们,做出来给我们看,断恶修善是能做得到的,不是做不到,就怕你不肯做。你要肯发心做,哪有做不到的道理?她能做得到,我们为什么做不到?我们今天最大的缺点,天天看别人的过失,天天猜别人的过失,别人没有也把他想成有,冤枉人。自己在造业,这样的人念佛怎么能往生?当然不能往生。所以,李炳南老居士讲:该怎么堕落,还是怎么堕落;该怎么轮回,还是怎么轮回。所以念佛有堕地狱,有堕饿鬼,有堕畜生。我们要懂这些道理,了解事实真相,应该怎样修学。
我们自己的业障,最大的业障,刚才讲的,自私自利。自私自利里面最严重的是贪心。从贪心里面贪得了,於是就吝啬;贪不到就生瞋恚、生嫉妒,由於嫉妒、瞋恚,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。既然造作罪业,就不能没有果报。世出世间,真相说穿了,无非是因缘果报而已。所以佛家常讲:「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」,因果何以不空?因果转变不空,这个转变是刹那在转变,念念不住;因果相续不空、因果循环不空。佛对於这些事情了解得最透彻、最清楚,劝我们修善,劝我们断恶。
我们念佛发愿求生净土,佛在这个经里面一开端教导我们基本的修学方法,我们有没有做到?「善护口业,不讥他过」,如果你念佛求生净土,还天天说别人过失,你将来往生哪里?往生拔舌地狱,决定不是极乐世界。天天挑拨是非,果报在刀山地狱、油鼎地狱,哪里能往生?「善护身业,不失律仪;善护意业,清净无染」,这三句基本的修行方法,就是十善业道。十善业道是什么?是净业三福第一福的落实。佛在《观无量寿佛经》里面教导韦提希夫人求生净土的方法,一开端就讲净业三福。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这四句话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根本。
佛法是什么?佛法就是孝亲尊师,从这个地方开始,也到这个地方圆满。孝亲尊师做到圆满,这个人就成佛了。「孝亲尊师」绝不是在口头上挂住的,要落实。落实在哪里?落实在「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。所以佛家常讲,「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」。头一个,「慈心不杀」,那是本。不但不杀害一切众生,叫一切众生生烦恼,你的过失就生起了。真正具足慈悲心的人,决定不会令一切众生因我而生烦恼。世间人情事理变幻莫测,我们跟人相处,常常惹人生烦恼,这是免不了的。什么原因?无量劫来的业因习气。
我们跟人往来都是有因缘的,没有缘决定不会相逢,不会相识。只要是相识、相逢,都有缘分,这个缘分很复杂很复杂,佛在经上将它归纳为四大类:报恩、报怨、讨债、还债,我们跟一切众生接触,总不出这四大类。无量劫来,我们跟无量无边的众生结下这些善恶缘,遇到之后怎么会好过?不觉悟的时候怎么样?冤冤相报,没完没了,麻烦在此地。觉悟的人就好办了。像许哲,这是代表一个觉悟了。觉悟,遇到一切不如意,不要怪他,回过头来反省,「确实我做得不够好。我做得为什么叫他不满意?如何自己改进?」绝不责怪别人。
佛门有一句话说,「回头是岸」。回头是什么?不要看别人,看自己。不要怪别人,要怪自己,我们自己才有救,自己才能得度。如果都以为自己没有错,错处都是别人,你这一生往生没指望了,你这一生肯定还是搞三途六道。念佛念得再好,只是跟阿弥陀佛结个缘,阿赖耶识里头落一个佛的种子,这个种子虽然是金刚种子永远不坏,可是李炳南老居士在《无量寿经》眉注上写得很好,「难免长劫轮回」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所以我们一定要有高度的警觉心,这个法门不容易遇到。经上常讲「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」。开经偈我们天天念,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,这都是真话。我们这一次机会错过了,下一次再遇到,可能又是百千万劫。百千万劫在三途六道里头轮回,那个苦可受足了。
所以我们想到这个地方,警觉心自然就现前、自然就能提起,彻底改过,真正回头。过去对不起三宝,谤佛、谤法、谤僧,干的是灭佛法,破和合僧,这都是阿鼻地狱的罪业。只要我们现在一口气还在,这一口气还没有断,就能够忏悔,就能回头。要真忏悔,不要顾到面子难为情,那个没有用处,那还是要堕三途。过去我谤三宝,我怎么忏悔?回过头来我要赞叹三宝;过去我破和合僧,现在我要拥护和合僧,这叫真忏悔。不是在佛前面祷告祷告,我忏悔、我错了,在外面对人家一句话都不讲,这个没有用处的。所以忏悔,佛家讲的「发露忏悔」,坦白向大众宣布自己错了,从今以后我改过自新,这才算数。大众面前顾到面子,要面子不敢讲,佛菩萨、佛像面前嘀咕嘀咕,嘀咕半天没用处;修忏悔法的,不晓得怎么修法。必须把自己的过失说出来。
我们在前几个月,在报纸上看到罗马教皇,教宗,对全世界的人忏悔,说天主教徒,全世界的天主教徒,在过去一千年当中,做了许许多多的错事,特别是歧视其他宗教。他说出来了,希望底下这一千年当中改过自新,要向其他各个宗教学习。这个了不起!我们中国古人常讲: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所以我们在《观经》里面看到阿闍世王造五逆十恶之罪,他在临终的时候真忏悔,真正改过,他念佛往生上品中生。我们读到这个经文都非常惊讶。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讲的:浪子回头金不换,他是个坏孩子,但是他今天真的知道改过,真的回头了,那是个真好人。
古时候在印度,天亲菩萨早年学小乘,毁谤大乘。以后接受他哥哥的教诲,觉悟了,向佛忏悔,拿著刀准备割舌头,他哥哥止住他:「你割舌头干什么?」「我错了,说了好多坏话,毁谤大乘。」他哥哥说:「你过去用舌头毁谤大乘,你今天何不用舌头去赞叹大乘?」他一下就明白了,所以造五百部论赞叹大乘,这叫真忏悔,行动表现。
我们看近代的蕅益大师、印光大师,年轻的时候读儒书,谤佛法。到以后明白了,觉悟了,忏悔回过头来,不但不谤佛法,还剃头出家,弘扬佛法,这才叫做真正忏悔。我们做错了事情,过去陷害别人,现在真正明白了,回过头来了,我要如何来补偿受我害的人?我要怎样去帮助他?这才叫真忏悔。没有行动,都是属於假的。没有行动表现,换句话说,还没有觉悟,还没有回头,说得再好听也没用处。纵然是发心出来讲经说法,心目当中还歧视别人,想积点功德赎罪,赎不了的,你的罪业太重了。诸佛菩萨大慈大悲真正救度你,你自己要觉悟,你要真回头。《无量寿经》的道理,决定要放在心上;《无量寿经》上字字句句的教诲,决定要落实在生活上。要把它做到,这叫做真忏悔。天天念,你就念上一万遍,你心里头对一切人还有恨的意思,对一切事还有不如意的念头,你没有回头,你没有忏悔,你该怎么堕落,还是怎么堕落。
佛在《十善业道经》上,教给我们最殊胜、最简单、最明白的开示,我们现在正讲到这一段。所以我一看到从各地来的许多同修,今天早晨没有去参加我们的早会,我把这一段经文推迟、推后,希望你们有缘能听到。这一段经文可以说是《无量寿经》上讲得很详细,《十善业道经》是做一个总结。佛说:「菩萨有一法,能断一切诸恶道苦」,三途六道能永断,什么方法?所谓「昼夜」,昼夜是不能间断,「常念思惟观察善法」,那个善法是贯上去的,我们说清楚、说明白一点,常念善法,你的心善;思惟善法,你的思想善;观察善法,你的行为善、言行善。佛后头又加一句,「不容毫分不善间杂」,我们今天有不少人在修善,但是夹杂不善太多了,所以你那个善不成立。善里面夹杂不善,把善也变成了不善。古人所谓醍醐,这是最好的饮料,最高等的饮料,是善;里头加了一点毒药,全部都变成毒药了。不可以夹杂毫分不善。佛在末后说明:「所谓善法者,即是十善业道」。
净业三福里面讲的,「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这是我们行门的大根大本。没有这个基础,念佛法门,你就是把《无量寿经》讲得再好,讲得天花乱坠,也不能往生。一天念十万声佛号,一天讲几部经典,你十善做不到,这里头掺杂著毒药。这个道理我们要好好的想,事实真相、业因果报我们要细心去观察,然后才真正明了,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怎么会念到地狱里去了。你才真正搞清楚、搞明白了。阿弥陀佛没有错,你的心坏了。阿弥陀佛是善法,你心里头种种不善,夹杂不善在里头不行,不容许夹杂的,是这么个道理。
我们常常在经典上看到,「善男子、善女人」,这个称呼是对我们的吗?我们自己想想,我善不善?善的标准,最低限度的,就是净业三福第一福,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这是经上讲的下品的善男子善女人;中品的善男子善女人,要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」,中品的善男子善女人;上品的善男子善女人,还要加上末后这一条:「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」,这是上品的善男子善女人。有条件的,不是说我学了佛,我就是善男子善女人,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?自己把自己的身分抬高,其实什么都不是。佛法有它的标准存在,而且这个标准非常清楚。所以自己一定要认真反省,我这个下品善男子善女人的资格有没有?如果有下品,决定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;中品的善男子善女人,往生方便有余土;上品善男子善女人,往生实报庄严土。
希望诸位同学,尤其从外地来的,听了之后,回去多多的要给我们念佛同修们说明,不要搞误会了。误会了,这一生念佛不能往生,这是善导大师讲的「遇缘不同」,你没有遇到善缘,你没有把这一桩事情搞清楚、搞明白,所以修了一辈子,依旧得不到善果。由此可知,恶不能不断,害人的心决定不能有,厌恶人的意思也不能有。把我们的念头一百八十度的转过来,纯是利益众生,利益社会,护持正法,我们就决定得生净土。念念不再想自己了,念念想别人。过去误会我的人、侮辱我的人、陷害我的人,我们对他们只有一个感恩的心,决定没有丝毫怨恨心。不但没有一丝毫怨恨,他有困难的时候,需要帮忙的时候,我们一定主动的全心全力去帮助他,务必使我们的心行做到纯善,儒家讲的「止於至善」,我们的生活才真正幸福美满,我们生活接近诸佛菩萨,生活在圆满智慧之中,不生烦恼。
我们读《坛经》,看到惠能大师初次见五祖忍和尚的时候,他跟五祖说:「弟子心中常生智慧」,我接触佛教是二十六岁,第一本看的经就是《坛经》,我看到这一句,我非常感慨。回头想一想,如果我要遇到,「弟子心中常生烦恼」。人家不生烦恼常生智慧,这还得了吗?所以他在黄梅八个月,五祖就把衣钵传给他了。为什么不传给别人?别人大概跟我一样,「弟子心中常生烦恼」。包括神秀在内都还在生烦恼,做一首偈子做了好半天,写出来之后心里还上上下下的,常生烦恼,不生智慧。不容易!念念不为自己,念念为众生、为社会、为正法久住,这个人才会不生烦恼,才是真正生智慧。真正生智慧的人,决定天天忏悔,天天改过,天天进步。所以「改进」,改过就进步了,不改怎么会进步?要想进步,天天要改过;要想改过,天天要知过。知过,就是佛家讲的开悟,你真的觉悟了,知道自己过失。改过是功夫,你真正在修行。知过而不肯改,虽然开悟了不修行,没用处的,果报还自受。
说了这么多的话,意思还没有说得透,我不知道诸位同修听了,能不能体会到几分?这个地方是讲念佛,念佛要怎么个念法?大势至菩萨在《念佛圆通章》里面教给我们的方法,八个字: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,所谓「都摄六根」,这一句话就跟孟夫子所说的:「学问之道无他,求其放心而已。」我们的心都散在外面,眼见色,心跑到色上去了;耳听声,心跑到声上去了。孟夫子说:什么是学问?你能把这些放心收回来,这是学问。这个说法跟「都摄六根」的意思完全相同。简单的讲,收心。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,放下妄想分别执著。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就是都摄六根。然后那个念才是净念,心清净了。清净心念佛这叫净念,清净心里头决定没有丝毫夹杂。纯善的心、纯净的心,没有一丝毫污染。我们简单介绍说明清净。放下自私自利,放下是非人我,放下名闻利养,放下贪瞋痴慢,你的心清净了。只要有这些东西,有一丝毫夹杂在里面,你的心就不清净。不清净的心,生烦恼,不生智慧。
所以我常常劝勉我们同学,你们大家到这个地方来发心学教,发心将来做一个弘法利生的讲经的法师。讲经的法师要把经讲好,一定要开智慧。要开智慧,一定要断烦恼,不可以有丝毫的自私自利、是非人我、贪瞋痴慢、五欲六尘,有这么一点点夹杂,你的经就讲不好了。所以我常常奉劝大家,发心讲经,一定要发心放下寺院里面所有一切执事,不要去做什么佛教会会长,做什么住持、方丈,一做就完了,你决定清净心失掉了,你被污染了。你要能把握得住、要守得住,钱财一分都不能要,为什么?染污。财色名食睡统统是污染,你要把它丢干净,这一生你的经就能讲好,你会像佛陀一样广度众生。自己的生活一定要守住清贫,一切随缘绝不攀缘。所以佛家的人才培训,上一次中国佛协副会长刀述仁居士到这里来访问,跟我们谈办培训班的事情。我就给他建议,我们培训讲经弘法的人才,在中国有两所培训班足够了。另外一种,是培训寺院庵堂执事的培训班,这个人要多。中国寺院庵堂很多,培训管理的人才。管理的,不要讲经说法;说法的,不要参与管理。要专,要配合,我们佛法才有救。居士林是一个很好的榜样。管理,李木源居士;讲经,我来负责任。我不干涉他,他不干涉我,我们两个密切配合,这个道场兴旺起来了。
决定不可以说讲经的法师高人一等,管理要低人一截。错了!完全错了!佛在《大涅盘经》里面明文说得很清楚,讲经的法师低一等,管理人员高一等。所以护法功德超过弘法,你要懂这个道理。弘法的是什么人?学校里头的教员;管理是什么?校长、董事长。他们要不办学校,要不聘请你来教学,你一身的本事也没处发挥,也没得用处。所以一定要懂得管理的人比弘法讲经的人确实是高一等,我们要依止他,一定要尊敬他。现在人懂得这个道理少,颠倒了,把教员看得高高的,校长董事长都忘记了,理都不理他,这怎么行?佛教怎么会不衰?怎样改变大家的观念?我们讲经教员本身做起,我们自己恭敬护法的人员,我们知恩报恩。我们头一个要报恩的,就是报恩内护。我们今天在居士林讲经,在居士林教学,居士林的林长,居士林董事会里面这些主席,这是我们第一个大恩人。居士林从上到下,一直到义工,所有护持的人,功德都不可思议。这里面的人少了一个,我们功德不圆满;主要的人要是少了,这个法会不能成就。所以你要懂得这个道理。
世尊当年在世,将护法的任务付托给国王大臣,国王大臣护法,佛教才兴旺,众生才得度。政教相辅相成,佛教教育普及昌盛,国泰民安;人民有智慧,接受佛教的薰陶,他懂得布施,他懂得持戒。布施是什么意思?用现代的话,他懂得舍己为人,为社会大众服务。布施是为社会大众服务,持戒是守法,忍辱是耐心,精进是进取,禅定是心中有主见、主宰,绝不会被外面环境所动摇。
世尊在《楞严经》上说得好,的指现前的时代,「末法时期,邪师说法如恒河沙」。这一句话用现代的话来说,今天社会各个阶层,无论是人事,无论是物质环境,诱惑的力量太大太大了。这种诱惑,就是佛在经上讲的「邪师说法」。他不是正法,他教你什么?教你自私自利,教你贪瞋痴慢,教你专去干损人利己之事,这是魔,这是邪道,这是邪法。佛菩萨不是这个教法,佛菩萨教我们舍己为人,跟魔恰恰是相反的。魔专门破坏别人好事,魔专门障碍别人的善法,魔太多了。
李木源居士发心要建一个弥陀村,多少次都被障碍了,都不能成就。昨天中午德教主席请我吃午饭,我们十二点吃到三点钟。谈些什么?魔障。好事多磨。他们德教也做了不少慈善事业,没有一桩是顺利的。我在旁边听,很有感慨,好事多磨。魔障从哪里来的?看到你这个道场兴旺,人这么多,供养这么多,别人在那里看到难过,总得想尽方法找你麻烦。连我这个讲经,什么都不要的,还有人找麻烦。在台湾我就遇到过好几次,有些法师打电话给我,这些法师我都认识,出家都比我早,都是长者,打电话给我:「净空法师,你讲法、说法说了这么多年,你可以不要再讲了。找个地方好好念佛去往生吧!还要讲干什么?」有什么法子?我回答他,我说:「老法师,我非常感谢你,你的好意。我是不想讲,可是有很多人要请我讲,我怎么办呢?你劝我没有用,劝那些信徒,劝他们,劝他们什么?不要听,不要老和尚讲。」我说:「我给你磕头,我感谢你,我可以退休了。」
所以障碍非常非常多。这个年头做好事有障碍,做坏事没有障碍。做坏事有好多人成就你,来帮助你。这岂不是佛在经上讲的,「魔来障道」,魔希望你往三途去,他看到欢喜;超越六道、超越十法界,他恨透了。我们现在是天天跟他过不去,就是要往上面走,不往下面走,招惹许许多多障碍,我们自己要清楚、要明了。
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好,你要明理,要懂得《无量寿经》或者是净土五经一论里面所说的大道理。你不能够通达明了,不行,你佛念不好。里面的方法、教诲,怎么样教我们伏烦恼,记住是净念相继。怎么样能做到「净念」?关键在这个「净」字,这个法门是净土法门,「心净则佛土净」。所以我们得多想一想,我们的心不净,这个法门虽然修学,只是种一个善根而已,这一生当中不能成就。一定要做到心净,心净之后最重要的是相继。「相继」是什么?永远保持。不能说我今天心清净了,明天就放逸了,就又回去了,这个不行。相继是继续保持,永远保持清净心,依教奉行。
经本末后一句「信受奉行」,我们一定要相信,要接受,要认真去做到。奉行,用现在的话来说,落实在我们自己生活当中,落实在工作,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,这才叫奉行,才能够得到佛法真实殊胜的功德利益。好,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请掀开经本,《科会》第二十五面,经文第五行看起,「闻名俱生」:
【我若成正觉。立名无量寿。众生闻此号。俱来我刹中。】
这一小段有一首偈,四句。这四句是弥陀大愿的核心,也是整个《无量寿经》的关键。不仅是弥陀普度十法界一切众生,同时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度众生成佛道的唯一途径。四十八愿全是这四句偈的开演。古时候善导大师所谓:四十八愿,愿愿都是归到念佛法门。弥陀的名号具足无量义、无量寿、无量光、无量清净、无量庄严、无量智慧,乃至於无量的无量。古德告诉我们,无量光是表自性本具的无量智慧,无量寿是表常住法身,所以名号含摄一切法。我们常常听人说,「名号功德不可思议」,这一句话说得非常真实。可是对我们初学的人来讲,我们听到之后,总觉得这一句的说法太含糊、太笼统,使我们初学的人摸不到边际。这才需要世尊四十九年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,诸佛如来所说的一切法,都没有离开无量寿。诸位要记住,「无量寿」梵文称阿弥陀,是我们真如自性的德号,古人讲它表常住法身,这个话说得很恰当、说得很圆满。
我们从隋唐诸大德,包括当时高丽、日本来到中国留学的这一些外国的僧人,他们都肯定世尊一代时教四十九年所宣说的,一切经教当中《华严》最为圆满。所以无论是哪一个宗派,无不尊《华严》为根本法轮,而一切经皆是《华严》眷属。好比一棵大树,《华严》是这个树的根本,世尊四十九年所说其余一切经教,就像这个树的枝叶一样,都是从根本生出来的,都是来阐扬根本的道理;而这个根本的根本,就是无量寿;从这个地方显示出,名号功德不可思议。说得更具体一点,四十八愿就是这一首偈的说明,这一首偈的注解;而全部《无量寿经》,则是四十八愿的注解;这一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也就是《无量寿经》的注解;而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,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的注解。我们从这个地方再归纳下去,一切经归纳是《华严》,《华严》归纳是《无量寿》,《无量寿》归纳是四十八愿,四十八愿再把它归纳起来,就是这四句。这才知道这四句偈说明念佛法门,我们这个科题「闻名俱生」,这样才把名号功德为我们显示出来。
由此可知,念这一句六字洪名,就等於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都念尽了。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「一」是什么?南无阿弥陀佛。「一切」是什么?我们今天大家能看得到的,佛教《大藏经》。《大藏经》是一切,一就是这一句六字洪名。这个道理,这个事实真相,知道的人不多。果然明白,果然知道了,哪有不死心塌地念佛的道理?你不念佛,念什么?你念经,你念咒,你念什么,都是那一棵树上的枝枝叶叶;你念阿弥陀佛,念这棵大树的树根。我们这才真的搞清楚了,真的搞明白了。所以古德常常勉励我们:「死尽偷心,老实念佛」,偷心是什么?投机取巧,不老实。真正老实人,一句名号念到底,你就成功了。
这几天有许多同修从各个地方来。你们有从甘肃来的,有从丹东来的,有从沈阳,还有从大连来的。从其他国家地区来的同修都很多。你们从东北来的,大概都知道长春百国兴隆寺,有一位常慧法师,许多人都知道她。她没有念过书,她不认识字,今年六十多岁,是一位老比丘尼。就是一句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她念成功了。她究竟念到什么样的功夫,我不敢说,我跟她没见过面。但是从传说当中,我推想到最低限度,她已经真正念到功夫成片的上乘功夫。功夫成片也有三辈九品。有这样的功夫,生死就自在。这个世间有缘,可以多住几年;没有缘,想什么时候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。这是诸位看到的现在的一个人。还有一些真正有这个功夫,或者比这个功夫更高明的,他不显露,没有人知道。佛法绝不表彰自己,真正有道行的人,没有一个不是谦虚、卑下、恭敬,真正有德之人。
清末民初一直到今天,我们在《往生传》里面看到的,在古人笔记里面所见到的,修行确有成就,往生瑞相希有,预知时至,站著走的、坐著走的,其中有不少都是不认识字的。也许一些同修听到了,感觉得奇怪,其实我们仔细想想,不无道理。古德常讲,老实人有成就。哪些人老实?上根利智的人老实,所谓是一闻千悟,这种人老实;第二种人,下愚之人老实,他没有文化、没有念过书,教他怎么做,他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做,他没有妄想,他也没有分别,他也没有执著;这两种人最容易成就。当中一大段,是最不老实的人,妄想多,分别多,执著多,意见多,麻烦!劳累诸佛菩萨、祖师大德苦口婆心的劝导,还是很不容易回头。哪一天他真的把意见放下了,妄想分别执著舍去了,那就是他成佛的因缘成熟了。
来自台湾的同修,非常关心两岸的变化,可以说是身心都不安稳。住在其他国家地区,你仔细想想,又何尝不如是?今天是两岸有危机,说老实话,全世界有危机,不仅仅是两岸。危机从哪里来的?佛告诉我们,中国古老的祖先也是这样告诉我们,是从一切众生不善的心、不善的念头、不善的行为造成的。学佛,首先要通达因果的道理。世出世间法总不出因果的定律,这是真理,佛法也不能超越。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讲的是五周因果,《妙法莲华经》讲的是一乘因果。所以佛法因缘生,你明白这个道理,你才真正懂得世尊在《金刚经》上教导我们: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?」法是什么?法是佛法,「舍」就是不可以执著,不可以分别、不可以执著。为什么?因缘生,不是真的。如果我们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分别,都不执著,我们就成功了,就入诸佛如来的境界,宇宙人生的真相你就见到了。
所以「诸法实相」,宗门里面所说的「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」。佛跟凡夫的差别,凡夫堕落在妄想分别执著,诸佛如来、法身大士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除此之外,没有两样。我们在一生当中要想成就,一定要走老路,诸佛如来他们走过的道路,这个路是破迷开悟的路,是超凡入圣的路,决定没有差错。一个方向,一个目标。至於你怎么个走法?方法就太多了,所谓是八万四千法门,无量法门,法就是方法,门是门径,方法门径很多很多,佛菩萨各听其便。你喜欢用哪个方法都行,只要方向正确,这个路没有走错,早晚一定会达到目的地,所以才说「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」,这是真话。
再说法门也没有难易,难易在人,不是在法;法是平等的,人不平等。所谓「人心不平,各如其面」,我们每个人相貌都不一样。为什么不一样?我们的念头不一样。我们为什么会长这个相貌?为什么会长成这种身形?看看这个世间芸芸众生各个不相同,佛告诉我们,这个原因是「心想异故」,我们心里想的不一样,对人、对事、对物的想法都不尽相同。如果我们将这些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,放下的人跟另外放下的人,跟诸位说,相貌就相同了,所以佛佛道同。在十法界里面,愈往上面去,相貌就愈接近,到成佛的时候,完全相同。菩萨的相貌大同小异,那个「小异」,我们没有办法辨别,所以我们看到菩萨的相貌都相同。为什么?心想相同。他想什么?他什么都不想了,什么都不想就一样,就完全相同。如果还有想,想的决定不相同。所以佛的容貌是完全相同的。也许诸位要问:佛的相貌是相同的?我看过好多佛像都不相同。佛像是人造的,人心不同,造出佛像也不相同,就这么个道理。真正的佛,佛相是相同的。我们细想这个道理,理要是明白、通达,在事相上就不会有疑惑,断疑生信。
我们在《无量寿经》上,在四十八愿里面看到,经上明白的告诉我们: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相貌都相同,体质也相同,人人皆是紫磨真金色身。为什么会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相同?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所有一切分别执著妄想都放下了,大家心里面都想阿弥陀佛,口里头都念阿弥陀佛,自然相貌就一样。只有这么一个念头,念的是阿弥陀佛,这是我们自己的成就。自己成就之后,决定不会自私自利,决定不会说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享福去了,没这个道理。必定跟阿弥陀佛一样,跟诸佛如来一样,到十方世界去普度众生;不必要人劝你,也不必要人派你去,自自然然就去了。像诸大菩萨一样,众生有感,你自然就应现,应以什么身得度,你就现什么样的身相。
大家念过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,都知道观音菩萨三十二应。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,即使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也圆满具足三十二应,这是净土不可思议。为什么?经上说得很明白,西方世界四土,凡圣同居土烦恼习气没断,如果修学其他法门,依旧在搞六道轮回,连六道都出不去;换句话说,谈不上成就,果报,顶多人天福报而已,没成就。即使生到方便有余土,也只是执著放下了,分别、妄想没放下。要用佛经的话来说,见思烦恼断了,尘沙无明没断,虽能超越六道,出不了十法界,还是不行。必须是实报庄严土的往生的人,那个没有话说,那是真正有成就,超越十法界,净宗殊胜於此可见。我们要是舍弃这个法门,修学任何法门必须要断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,才能出头。但是实实在在讲,这两种烦恼,决定不是我们自己有能力断的。所以我遇到一些大德,包括明、清那些祖师注疏里面,我们常读到,如果没有持名往生这个法门,我们薄地凡夫实实在在是没救。我们读了这些文字,听别人这么说,回来冷静去想想,他们讲的一点都不错。
可是净宗所谓是「易行道」,易也不是想像当中的容易,不能搞错了;是比较其他法门容易,其他法门要断烦恼,净宗教你伏烦恼,伏比断容易。如果我们的烦恼伏不住,这一生就去不了,一定要知道,一定要记清楚,这个话佛说的,不是一般人说的。烦恼要伏住,烦恼的根没有断,但是它不起作用。古人有个比喻,比喻得很好,「石头压草」。没有除根,把它压住,它不起作用了;但是石头要是拿掉,它又长出来了。这比断烦恼实在是容易太多了。
换句话说,如果我们希望在这一生当中成就,这一生当中决定往生,首先要把轮回放下。怎么放下轮回?放下轮回心。轮回的心是什么?见思烦恼;错误的见解、错误的思想,造成六道轮回。所以讲「见思烦恼」,见烦恼是见解上的错误,思烦恼是思想上的错误。你要是把见思烦恼伏住,不让它起作用,不让它起现行,我们念佛,这个声声佛号,就像现在无线电波一样,跟阿弥陀佛就相应了。我们这个电波发出去,他那边就接收到了。彼此真正做到感应道交,通了。
现在我们念佛,天天念,念了几年,念了几十年,这个消息不通。不通的原因是什么?我们的烦恼没有伏住,所以不通。烦恼里面第一个,最重的,根本的根本,我常常在讲席当中跟大家报告,这是什么?自私自利。我这个说法大家好懂,佛经上的术语叫「身见」,身见就是自私自利。一切都要为我,完了!我们今天断烦恼也好,伏烦恼也好,都要懂得从根本上下手。宗门讲从根本修,教下不例外;我们念佛人伏烦恼也要懂得,一个道理。无论修学什么法门,要从根本修。首先要伏住「我见」;换句话说,首先要拔除自私自利。这个东西害死人!学佛,学念佛法门,一天到晚拿著念珠,「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…」求愿往生,最后,往生到哪里去了?往生到阿鼻地狱,怪事情!
我在作学生求学的时候,跟李炳南老居士。我念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》,这个疏钞是前清乾隆时候慈云灌顶法师做的。他在《疏钞》的后面,举出念佛一百种不同的果报,第一个是堕阿鼻地狱,最后一个是上品上生。我感觉到非常惊讶!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怎么会念到阿鼻地狱去了?我特别向李老师请教:我对这个有疑问,念佛再不好,也不至於堕地狱。李老师听到我提出这个疑问,他说:这个疑问,这是大问题,我不跟你一个人说,讲经的时候提出来跟大众来讲解。怎么念佛念到阿鼻地狱去?自私自利的念头太重了。虽然念佛求生净土,念念没有把自私自利放下,日常生活当中,还是跟人争名夺利。原来是这样的!口念弥陀,心里头名闻利养、贪瞋痴慢、是非人我,一样都没放下,这当然堕阿鼻地狱,那没有话说了。
我们从这个地方得到一个很大的启示,而后才晓得念佛不是口念,口念没有用,难怪古人常讲:「口念弥陀心散乱,喊破喉咙也枉然。」念佛要怎么念?再想想那个「念」是什么意思?我们中国的文字,是智慧的符号。「念」,上面是个今,下面是个心,原来「念」字的意思是现在的心,现在心上有佛,这叫念佛;不一定在口里头,心上真有佛。心上没有佛,口上有佛不管用,一定要心上有佛。心上有阿弥陀佛了,「阿弥陀佛」什么意思?如果只念这一句佛号,不懂它的意思,不能成就。也许诸位要问,有很多没有文化的人,没有受过教育的人,也没有听过经,佛理、世间理他什么都不懂,他念佛念没多久,他真的往生了,佛接引他去了。这是怎么回事情?仔细去观察他,原来「阿弥陀佛」里面所含的意思,他统统做到了,所以他能往生。他没有妄想,他没有分别,他没有执著,没有自私自利,没有是非人我,没有贪瞋痴慢,处事待人接物一片慈悲;这个人虽然没有学过,他起心动念跟佛就相应了。
你要不相信,新加坡还有一位许哲居士,没有闻过佛法,她也没有念过书,她是到四、五十岁,才发愤用功,到处向别人请教,这样才能读书。没有接触过佛教,她的一生,起心动念、生活行为,佛家所讲的,她全做到。她是最近这一年多才看到佛书,看到很欢喜,天天在读。我去访问她,她问我,她说:「我可不可以作佛弟子?」我说:「你是标准的佛弟子。」五戒十善要打分数,她应该得一百分,一丝毫的欠缺都没有。所以她发心来皈依,我不但把皈依证送给她,连五戒证都送给她,她圆满了。这个人是口里没有念阿弥陀佛,心里全是阿弥陀佛。一生吃长素,一生没有发过脾气,一生没有怨恨过一个人。她不是菩萨是谁?李木源居士问她:「你在社会上做事情,也遇到很多恶人、恶事,你怎么对待?」她说,同事,她一定自己认真去反省:「我自己做得不够圆满,让别人不欢喜。」从来没有怪过别人,她能够回光返照,反省、改过自新。外面那些恶人、恶事,不是跟自己共事的,她完全没有放在心上。「我看到社会上这些恶人、恶事,就像我每天出去,在马路上看到路上来来去去的陌生人一样」,没有放在心上!这就是所谓「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」,有没有看到?看到了,没有放在心上,视而不见。所以她的心行纯善,儒家讲「止於至善」。
那是个菩萨示现,不是普通人。教导我们,做出来给我们看,断恶修善是能做得到的,不是做不到,就怕你不肯做。你要肯发心做,哪有做不到的道理?她能做得到,我们为什么做不到?我们今天最大的缺点,天天看别人的过失,天天猜别人的过失,别人没有也把他想成有,冤枉人。自己在造业,这样的人念佛怎么能往生?当然不能往生。所以,李炳南老居士讲:该怎么堕落,还是怎么堕落;该怎么轮回,还是怎么轮回。所以念佛有堕地狱,有堕饿鬼,有堕畜生。我们要懂这些道理,了解事实真相,应该怎样修学。
我们自己的业障,最大的业障,刚才讲的,自私自利。自私自利里面最严重的是贪心。从贪心里面贪得了,於是就吝啬;贪不到就生瞋恚、生嫉妒,由於嫉妒、瞋恚,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。既然造作罪业,就不能没有果报。世出世间,真相说穿了,无非是因缘果报而已。所以佛家常讲:「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」,因果何以不空?因果转变不空,这个转变是刹那在转变,念念不住;因果相续不空、因果循环不空。佛对於这些事情了解得最透彻、最清楚,劝我们修善,劝我们断恶。
我们念佛发愿求生净土,佛在这个经里面一开端教导我们基本的修学方法,我们有没有做到?「善护口业,不讥他过」,如果你念佛求生净土,还天天说别人过失,你将来往生哪里?往生拔舌地狱,决定不是极乐世界。天天挑拨是非,果报在刀山地狱、油鼎地狱,哪里能往生?「善护身业,不失律仪;善护意业,清净无染」,这三句基本的修行方法,就是十善业道。十善业道是什么?是净业三福第一福的落实。佛在《观无量寿佛经》里面教导韦提希夫人求生净土的方法,一开端就讲净业三福。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这四句话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根本。
佛法是什么?佛法就是孝亲尊师,从这个地方开始,也到这个地方圆满。孝亲尊师做到圆满,这个人就成佛了。「孝亲尊师」绝不是在口头上挂住的,要落实。落实在哪里?落实在「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。所以佛家常讲,「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」。头一个,「慈心不杀」,那是本。不但不杀害一切众生,叫一切众生生烦恼,你的过失就生起了。真正具足慈悲心的人,决定不会令一切众生因我而生烦恼。世间人情事理变幻莫测,我们跟人相处,常常惹人生烦恼,这是免不了的。什么原因?无量劫来的业因习气。
我们跟人往来都是有因缘的,没有缘决定不会相逢,不会相识。只要是相识、相逢,都有缘分,这个缘分很复杂很复杂,佛在经上将它归纳为四大类:报恩、报怨、讨债、还债,我们跟一切众生接触,总不出这四大类。无量劫来,我们跟无量无边的众生结下这些善恶缘,遇到之后怎么会好过?不觉悟的时候怎么样?冤冤相报,没完没了,麻烦在此地。觉悟的人就好办了。像许哲,这是代表一个觉悟了。觉悟,遇到一切不如意,不要怪他,回过头来反省,「确实我做得不够好。我做得为什么叫他不满意?如何自己改进?」绝不责怪别人。
佛门有一句话说,「回头是岸」。回头是什么?不要看别人,看自己。不要怪别人,要怪自己,我们自己才有救,自己才能得度。如果都以为自己没有错,错处都是别人,你这一生往生没指望了,你这一生肯定还是搞三途六道。念佛念得再好,只是跟阿弥陀佛结个缘,阿赖耶识里头落一个佛的种子,这个种子虽然是金刚种子永远不坏,可是李炳南老居士在《无量寿经》眉注上写得很好,「难免长劫轮回」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所以我们一定要有高度的警觉心,这个法门不容易遇到。经上常讲「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」。开经偈我们天天念,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,这都是真话。我们这一次机会错过了,下一次再遇到,可能又是百千万劫。百千万劫在三途六道里头轮回,那个苦可受足了。
所以我们想到这个地方,警觉心自然就现前、自然就能提起,彻底改过,真正回头。过去对不起三宝,谤佛、谤法、谤僧,干的是灭佛法,破和合僧,这都是阿鼻地狱的罪业。只要我们现在一口气还在,这一口气还没有断,就能够忏悔,就能回头。要真忏悔,不要顾到面子难为情,那个没有用处,那还是要堕三途。过去我谤三宝,我怎么忏悔?回过头来我要赞叹三宝;过去我破和合僧,现在我要拥护和合僧,这叫真忏悔。不是在佛前面祷告祷告,我忏悔、我错了,在外面对人家一句话都不讲,这个没有用处的。所以忏悔,佛家讲的「发露忏悔」,坦白向大众宣布自己错了,从今以后我改过自新,这才算数。大众面前顾到面子,要面子不敢讲,佛菩萨、佛像面前嘀咕嘀咕,嘀咕半天没用处;修忏悔法的,不晓得怎么修法。必须把自己的过失说出来。
我们在前几个月,在报纸上看到罗马教皇,教宗,对全世界的人忏悔,说天主教徒,全世界的天主教徒,在过去一千年当中,做了许许多多的错事,特别是歧视其他宗教。他说出来了,希望底下这一千年当中改过自新,要向其他各个宗教学习。这个了不起!我们中国古人常讲: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所以我们在《观经》里面看到阿闍世王造五逆十恶之罪,他在临终的时候真忏悔,真正改过,他念佛往生上品中生。我们读到这个经文都非常惊讶。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讲的:浪子回头金不换,他是个坏孩子,但是他今天真的知道改过,真的回头了,那是个真好人。
古时候在印度,天亲菩萨早年学小乘,毁谤大乘。以后接受他哥哥的教诲,觉悟了,向佛忏悔,拿著刀准备割舌头,他哥哥止住他:「你割舌头干什么?」「我错了,说了好多坏话,毁谤大乘。」他哥哥说:「你过去用舌头毁谤大乘,你今天何不用舌头去赞叹大乘?」他一下就明白了,所以造五百部论赞叹大乘,这叫真忏悔,行动表现。
我们看近代的蕅益大师、印光大师,年轻的时候读儒书,谤佛法。到以后明白了,觉悟了,忏悔回过头来,不但不谤佛法,还剃头出家,弘扬佛法,这才叫做真正忏悔。我们做错了事情,过去陷害别人,现在真正明白了,回过头来了,我要如何来补偿受我害的人?我要怎样去帮助他?这才叫真忏悔。没有行动,都是属於假的。没有行动表现,换句话说,还没有觉悟,还没有回头,说得再好听也没用处。纵然是发心出来讲经说法,心目当中还歧视别人,想积点功德赎罪,赎不了的,你的罪业太重了。诸佛菩萨大慈大悲真正救度你,你自己要觉悟,你要真回头。《无量寿经》的道理,决定要放在心上;《无量寿经》上字字句句的教诲,决定要落实在生活上。要把它做到,这叫做真忏悔。天天念,你就念上一万遍,你心里头对一切人还有恨的意思,对一切事还有不如意的念头,你没有回头,你没有忏悔,你该怎么堕落,还是怎么堕落。
佛在《十善业道经》上,教给我们最殊胜、最简单、最明白的开示,我们现在正讲到这一段。所以我一看到从各地来的许多同修,今天早晨没有去参加我们的早会,我把这一段经文推迟、推后,希望你们有缘能听到。这一段经文可以说是《无量寿经》上讲得很详细,《十善业道经》是做一个总结。佛说:「菩萨有一法,能断一切诸恶道苦」,三途六道能永断,什么方法?所谓「昼夜」,昼夜是不能间断,「常念思惟观察善法」,那个善法是贯上去的,我们说清楚、说明白一点,常念善法,你的心善;思惟善法,你的思想善;观察善法,你的行为善、言行善。佛后头又加一句,「不容毫分不善间杂」,我们今天有不少人在修善,但是夹杂不善太多了,所以你那个善不成立。善里面夹杂不善,把善也变成了不善。古人所谓醍醐,这是最好的饮料,最高等的饮料,是善;里头加了一点毒药,全部都变成毒药了。不可以夹杂毫分不善。佛在末后说明:「所谓善法者,即是十善业道」。
净业三福里面讲的,「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这是我们行门的大根大本。没有这个基础,念佛法门,你就是把《无量寿经》讲得再好,讲得天花乱坠,也不能往生。一天念十万声佛号,一天讲几部经典,你十善做不到,这里头掺杂著毒药。这个道理我们要好好的想,事实真相、业因果报我们要细心去观察,然后才真正明了,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怎么会念到地狱里去了。你才真正搞清楚、搞明白了。阿弥陀佛没有错,你的心坏了。阿弥陀佛是善法,你心里头种种不善,夹杂不善在里头不行,不容许夹杂的,是这么个道理。
我们常常在经典上看到,「善男子、善女人」,这个称呼是对我们的吗?我们自己想想,我善不善?善的标准,最低限度的,就是净业三福第一福,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这是经上讲的下品的善男子善女人;中品的善男子善女人,要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」,中品的善男子善女人;上品的善男子善女人,还要加上末后这一条:「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」,这是上品的善男子善女人。有条件的,不是说我学了佛,我就是善男子善女人,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?自己把自己的身分抬高,其实什么都不是。佛法有它的标准存在,而且这个标准非常清楚。所以自己一定要认真反省,我这个下品善男子善女人的资格有没有?如果有下品,决定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;中品的善男子善女人,往生方便有余土;上品善男子善女人,往生实报庄严土。
希望诸位同学,尤其从外地来的,听了之后,回去多多的要给我们念佛同修们说明,不要搞误会了。误会了,这一生念佛不能往生,这是善导大师讲的「遇缘不同」,你没有遇到善缘,你没有把这一桩事情搞清楚、搞明白,所以修了一辈子,依旧得不到善果。由此可知,恶不能不断,害人的心决定不能有,厌恶人的意思也不能有。把我们的念头一百八十度的转过来,纯是利益众生,利益社会,护持正法,我们就决定得生净土。念念不再想自己了,念念想别人。过去误会我的人、侮辱我的人、陷害我的人,我们对他们只有一个感恩的心,决定没有丝毫怨恨心。不但没有一丝毫怨恨,他有困难的时候,需要帮忙的时候,我们一定主动的全心全力去帮助他,务必使我们的心行做到纯善,儒家讲的「止於至善」,我们的生活才真正幸福美满,我们生活接近诸佛菩萨,生活在圆满智慧之中,不生烦恼。
我们读《坛经》,看到惠能大师初次见五祖忍和尚的时候,他跟五祖说:「弟子心中常生智慧」,我接触佛教是二十六岁,第一本看的经就是《坛经》,我看到这一句,我非常感慨。回头想一想,如果我要遇到,「弟子心中常生烦恼」。人家不生烦恼常生智慧,这还得了吗?所以他在黄梅八个月,五祖就把衣钵传给他了。为什么不传给别人?别人大概跟我一样,「弟子心中常生烦恼」。包括神秀在内都还在生烦恼,做一首偈子做了好半天,写出来之后心里还上上下下的,常生烦恼,不生智慧。不容易!念念不为自己,念念为众生、为社会、为正法久住,这个人才会不生烦恼,才是真正生智慧。真正生智慧的人,决定天天忏悔,天天改过,天天进步。所以「改进」,改过就进步了,不改怎么会进步?要想进步,天天要改过;要想改过,天天要知过。知过,就是佛家讲的开悟,你真的觉悟了,知道自己过失。改过是功夫,你真正在修行。知过而不肯改,虽然开悟了不修行,没用处的,果报还自受。
说了这么多的话,意思还没有说得透,我不知道诸位同修听了,能不能体会到几分?这个地方是讲念佛,念佛要怎么个念法?大势至菩萨在《念佛圆通章》里面教给我们的方法,八个字: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,所谓「都摄六根」,这一句话就跟孟夫子所说的:「学问之道无他,求其放心而已。」我们的心都散在外面,眼见色,心跑到色上去了;耳听声,心跑到声上去了。孟夫子说:什么是学问?你能把这些放心收回来,这是学问。这个说法跟「都摄六根」的意思完全相同。简单的讲,收心。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,放下妄想分别执著。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就是都摄六根。然后那个念才是净念,心清净了。清净心念佛这叫净念,清净心里头决定没有丝毫夹杂。纯善的心、纯净的心,没有一丝毫污染。我们简单介绍说明清净。放下自私自利,放下是非人我,放下名闻利养,放下贪瞋痴慢,你的心清净了。只要有这些东西,有一丝毫夹杂在里面,你的心就不清净。不清净的心,生烦恼,不生智慧。
所以我常常劝勉我们同学,你们大家到这个地方来发心学教,发心将来做一个弘法利生的讲经的法师。讲经的法师要把经讲好,一定要开智慧。要开智慧,一定要断烦恼,不可以有丝毫的自私自利、是非人我、贪瞋痴慢、五欲六尘,有这么一点点夹杂,你的经就讲不好了。所以我常常奉劝大家,发心讲经,一定要发心放下寺院里面所有一切执事,不要去做什么佛教会会长,做什么住持、方丈,一做就完了,你决定清净心失掉了,你被污染了。你要能把握得住、要守得住,钱财一分都不能要,为什么?染污。财色名食睡统统是污染,你要把它丢干净,这一生你的经就能讲好,你会像佛陀一样广度众生。自己的生活一定要守住清贫,一切随缘绝不攀缘。所以佛家的人才培训,上一次中国佛协副会长刀述仁居士到这里来访问,跟我们谈办培训班的事情。我就给他建议,我们培训讲经弘法的人才,在中国有两所培训班足够了。另外一种,是培训寺院庵堂执事的培训班,这个人要多。中国寺院庵堂很多,培训管理的人才。管理的,不要讲经说法;说法的,不要参与管理。要专,要配合,我们佛法才有救。居士林是一个很好的榜样。管理,李木源居士;讲经,我来负责任。我不干涉他,他不干涉我,我们两个密切配合,这个道场兴旺起来了。
决定不可以说讲经的法师高人一等,管理要低人一截。错了!完全错了!佛在《大涅盘经》里面明文说得很清楚,讲经的法师低一等,管理人员高一等。所以护法功德超过弘法,你要懂这个道理。弘法的是什么人?学校里头的教员;管理是什么?校长、董事长。他们要不办学校,要不聘请你来教学,你一身的本事也没处发挥,也没得用处。所以一定要懂得管理的人比弘法讲经的人确实是高一等,我们要依止他,一定要尊敬他。现在人懂得这个道理少,颠倒了,把教员看得高高的,校长董事长都忘记了,理都不理他,这怎么行?佛教怎么会不衰?怎样改变大家的观念?我们讲经教员本身做起,我们自己恭敬护法的人员,我们知恩报恩。我们头一个要报恩的,就是报恩内护。我们今天在居士林讲经,在居士林教学,居士林的林长,居士林董事会里面这些主席,这是我们第一个大恩人。居士林从上到下,一直到义工,所有护持的人,功德都不可思议。这里面的人少了一个,我们功德不圆满;主要的人要是少了,这个法会不能成就。所以你要懂得这个道理。
世尊当年在世,将护法的任务付托给国王大臣,国王大臣护法,佛教才兴旺,众生才得度。政教相辅相成,佛教教育普及昌盛,国泰民安;人民有智慧,接受佛教的薰陶,他懂得布施,他懂得持戒。布施是什么意思?用现代的话,他懂得舍己为人,为社会大众服务。布施是为社会大众服务,持戒是守法,忍辱是耐心,精进是进取,禅定是心中有主见、主宰,绝不会被外面环境所动摇。
世尊在《楞严经》上说得好,的指现前的时代,「末法时期,邪师说法如恒河沙」。这一句话用现代的话来说,今天社会各个阶层,无论是人事,无论是物质环境,诱惑的力量太大太大了。这种诱惑,就是佛在经上讲的「邪师说法」。他不是正法,他教你什么?教你自私自利,教你贪瞋痴慢,教你专去干损人利己之事,这是魔,这是邪道,这是邪法。佛菩萨不是这个教法,佛菩萨教我们舍己为人,跟魔恰恰是相反的。魔专门破坏别人好事,魔专门障碍别人的善法,魔太多了。
李木源居士发心要建一个弥陀村,多少次都被障碍了,都不能成就。昨天中午德教主席请我吃午饭,我们十二点吃到三点钟。谈些什么?魔障。好事多磨。他们德教也做了不少慈善事业,没有一桩是顺利的。我在旁边听,很有感慨,好事多磨。魔障从哪里来的?看到你这个道场兴旺,人这么多,供养这么多,别人在那里看到难过,总得想尽方法找你麻烦。连我这个讲经,什么都不要的,还有人找麻烦。在台湾我就遇到过好几次,有些法师打电话给我,这些法师我都认识,出家都比我早,都是长者,打电话给我:「净空法师,你讲法、说法说了这么多年,你可以不要再讲了。找个地方好好念佛去往生吧!还要讲干什么?」有什么法子?我回答他,我说:「老法师,我非常感谢你,你的好意。我是不想讲,可是有很多人要请我讲,我怎么办呢?你劝我没有用,劝那些信徒,劝他们,劝他们什么?不要听,不要老和尚讲。」我说:「我给你磕头,我感谢你,我可以退休了。」
所以障碍非常非常多。这个年头做好事有障碍,做坏事没有障碍。做坏事有好多人成就你,来帮助你。这岂不是佛在经上讲的,「魔来障道」,魔希望你往三途去,他看到欢喜;超越六道、超越十法界,他恨透了。我们现在是天天跟他过不去,就是要往上面走,不往下面走,招惹许许多多障碍,我们自己要清楚、要明了。
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好,你要明理,要懂得《无量寿经》或者是净土五经一论里面所说的大道理。你不能够通达明了,不行,你佛念不好。里面的方法、教诲,怎么样教我们伏烦恼,记住是净念相继。怎么样能做到「净念」?关键在这个「净」字,这个法门是净土法门,「心净则佛土净」。所以我们得多想一想,我们的心不净,这个法门虽然修学,只是种一个善根而已,这一生当中不能成就。一定要做到心净,心净之后最重要的是相继。「相继」是什么?永远保持。不能说我今天心清净了,明天就放逸了,就又回去了,这个不行。相继是继续保持,永远保持清净心,依教奉行。
经本末后一句「信受奉行」,我们一定要相信,要接受,要认真去做到。奉行,用现在的话来说,落实在我们自己生活当中,落实在工作,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,这才叫奉行,才能够得到佛法真实殊胜的功德利益。好,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