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乘无量寿经 (第二十集) 1998/8/8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:02-034-0020
请掀开经本第五面,经文的第六行:
【诸佛刹中。皆能示现。譬善幻师。现众异相。於彼相中。实无可得。此诸菩萨。亦复如是。】
从这一段看起。在八相成道第七「转法轮相」,这一段经文比较长,上来分为两个大段,先说转法轮的总相,后说转法轮的别相。所谓转法轮就是世尊出现在这个世间,所做的教学的工作,要用我们现代的术语来说,就是一个社会教育的工作。别相里面前面一半是讲「普贤行」,后面是讲「文殊智」,诸位从这个内容来观察,我们很容易联想到,《无量寿经》确确实实与《华严经》无二无别。《华严经》自始至终也是这个架式,著重在行门,著重在行德。「行」一定要有智慧做依据,这个行才是菩萨行,才是正行;如果与智慧相违背,佛法里面叫凡夫行,也有经论里面称之为邪行。这个邪是以佛菩萨的正行为标准而说,不但六道凡夫之行,不能称为正行,我们在《楞严经》上读到,二乘权教菩萨都被世尊喝斥,这个意思就很深;可见得本经跟《华严经》是同一个水平,同一个标准。由此可知,我们在行门里面,一定要有高度的智慧,才成就行门的殊胜。
刚才我们念的这是第一段,第一段的科题「示相无得」。「示」是显示,显示在一切相中不可得,这是真实智慧。前面一句『诸佛刹中,皆能示现』。这个一大科的意思,将来在《华严经》上会详细说到,大概总得要两、三次,也就是要四个小时到六个小时,才能把这个意思说一个大概,就是此地的三行,我们留在《华严》里面细说。「诸佛刹中」是讲尽虚空、遍法界,也包括了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我们讲十方三世无量无边的刹土,说明那是我们生活的空间,这个是事实。我们生活空间很大,不是在这个地球上,这一桩事情,一定要觉悟的人才懂得,觉悟的人才能够受用得,没觉悟的人那就很麻烦,麻烦在哪里?在他坚固的执著。
譬如佛在经上给我们讲了一个公案,所谓公案也就是故事,这都是事实。世尊当年在世,曾经在舍卫城给孤独园,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期。大乘经里面有不少重要的经典,都是在给孤独园讲的。有一次给孤独园翻修房舍,翻修房舍的时候,佛跟这些弟子们,在庭院里面看到一窝蚂蚁,佛看了之后笑一笑。弟子们就问世尊,「你看这个蚂蚁为什么会发笑」?世尊就说,「这一窝蚂蚁曾经经历七尊佛出世,它还没有离蚂蚁身」。我们不说多,就是普通的讲法,一尊佛修行成佛要三个阿僧只劫,我们讲的不能再少,最保守的说法,七尊佛,三七二十一个阿僧只劫,它还在作蚂蚁。这个事情太恐怖,不是蚂蚁寿命有这么长,死了以后投胎还作蚂蚁,还是在这一个窝里头。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?这就是大乘经上常讲,「愚痴最可怕」,愚痴的人坚固的执著。这个蚂蚁执著它那个身形就是它自己,执著这个身形,执著它生活的空间就那么大,所以死了以后还投胎作蚂蚁,还是生活那么个空间里面。你说这个多恐怖,它不知道每一个人生活的空间是无限的。
现在这个世间人也相当聪明,利用高科技造成飞行的工具,把我们生活空间拓展,拓展到其他星球上去,这是人类的一个梦想,这个梦想早晚会实现。这么多年来,我们曾经在报章上看到许多的报导,传说有外星人曾经登陆我们地球,次数很多很多,可是我们没有见过。但是关於幽浮、飞碟这个事情,确实我见过。我是见过飞碟,但是没有见到飞碟落下来,只看到在空中,我见到的,我见到也有许许多多人见到,因为到第二天报纸上看到,刊登这个消息,可见得见到的人很多。那么是不是外星人到我们这个地球上来侦察,这就不得而知。如果他们有能力来,当然他们的飞行工具比我们优良,这是真的,这个飞碟它可以停在空中不动,这是我们现在飞机做不到。它能够停在,我看到的时候,它大概停了有五分钟不动,然后移动的时候速度很快,在几秒钟当中就看不见,速度很大很大,绝对不是我们现代科技能够达得到的水平,但是我们科学不断在进步,我们相信有一天也会有这个能力。
利用高科技的工具来往其他的星球,这个方法拓展我们生活空间相当的笨拙。在太空当中,就是我们肉眼能够见到的星球,我们不要用望远镜,在夜晚星空当中,天气晴朗的时候,我们用肉眼观察,大概能够看到六千多颗星星,如果用高倍的望远镜,这个星星是没有法子计算。而且有许多距离相当之远,科学家用光年来计算,就是光的速度做为一年。我们知道光的速度,一秒钟差不多是走三十万公里,差一点点,这是二十九万九千七百九十二公里,光的速度。将近三十万公里的速度,这样的速度走一年,这一个距离叫做一个天文单位,这是光走一年的速度。科学家告诉我们,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,用光速大概都要四年半才能够达到,而我们造的飞行工具速度决定赶不上光速。这种星际旅行很辛苦,相当辛苦。
纵然外太空、外星人到我们世间、到我们地球上来访问,他们的交通工具,无论发达到什么样的程度,我们肯定他是人道,他不是天道,他是六道里头人道,可见得地球有人,其他星球也有人,人道才用这个方法。如果天道不要用这个方法,天人旅行不需要科学工具,他本身有能力,我们讲「神足通」,天人有五通。所以想来想去,我们还是要恢复我们的本能,那才是高明。恢复我们自己本具的六种不思议的神通,这是我们自己本具的。如果要是恢复了,到太虚空去旅行非常方便,一弹指、一刹那,再远的地方都到了。不但可以星际旅行没有障碍,真正的诸佛刹中,比我们星际旅行不晓得要大多少倍,这个道理诸位要晓得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星际,还是停留在三度空间里面,四度空间、五度空间、六度空间,甚至於更高维次的空间,我们科学达不到。也就是说,时空的界限不能突破,如果时空界限突破,这个世界完全不一样。这个界限突破,你能够看到天道,你能够达到欲界天、色界天、无色界天。再能够超越六道,这个六道就是大千世界,超越大千世界,其他诸佛国土你就能接触到。所以诸位想想,空间相当复杂,绝不单纯,空间真正是无限大,比我们想像当中无限大,要大很多很多倍,佛经里面讲「不可思议」。
菩萨的能力,诸位要知道,此地讲的是极乐世界的菩萨,我们有分。我们只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无论你的品位高低,纵然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你也有这个能力,「诸佛刹中,皆能示现」。我们单单读这一句经文,就能够体会到西方极乐世界非去不可,要不去不就是大傻瓜一个,非去不可。示现的是什么?绝对不是说,我想示现个什么身分,就示现个身分。你要有想你就不行,你就不能示现,种种示现不是自己想的。怎么示现?与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感应道交示现,应现的。众生有感你就有应,不但跟众生感应道交,前面曾经跟诸位说过,跟诸佛菩萨也是感应道交。佛有感,佛的感是什么?佛教导我们的缘成熟了,这是佛之感;我们就到佛那个地方去拜佛、去请法、去求教,这也是应。所以感应道交是广义不是狭义,不仅仅是对同一个阶层,或者对低一个阶层,对最高的佛层也一样,也没有两样。所以就如同《普门品》里头,观世音菩萨所说的,应以什么身得度,就现什么身,应以什么身修学,就现什么身。男女老少、各行各业,各个社会阶层的社团,没有一样不能示现。不但示现有情众生,也可以示现无情众生,示现山河大地、树木花草,样样都能示现。所以这一句它的境界无限的深广;这是说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我们有这么大的能力。
第二小段是比喻,比喻你在诸佛刹中种种的示现,『譬善幻师』。「幻师」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魔术师,变魔术的魔术师,他有善巧方便。虽然我们知道他所变现的都不是真的,可是你在观看的时候非常逼真,几乎一丝毫的破绽你都看不出来。『现众异相』,「众」是众多,「异」是不同。这两句就是解释前面皆能示现,解释示现。能随众现身,「善幻」是能随众现身,我们把它落实在现实的生活里面。佛菩萨能随类现身,我们今天要学习,怎么个学法?我们可以随众生来现身。这个话怎么说?每一个人,我们在一生当中,或者是说在一年当中、一日之中,随著我们生活环境不同,我们的身分也在那里变化,也是现众异相。譬如你在家里面,你在家里头,对你的父母,你所现的是儿女的身分;对你的小孩,你所示现的是父母身分;对弟弟,你所示现的是哥哥的身分;对哥哥,你所示现的是弟弟的身分,你家庭里面,你这个身分时时刻刻就不一样。离开家庭踏进社会,如果你在一个公司,你要是这个公司的老板,你上班到公司,你是经理、董事长的身分;或者你是公司里面的员工,员工身分。由此可知,我们这个身分,时时刻刻对不同的人、不同的事、不同的物,也时时刻刻在起变化,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?说明一个事实真相,相没有定相,随著缘在变化,这个才叫做事实真相。所以「入境随俗,从容自在」,这是智慧,这是明白人。
下面这两句,这就是智慧。『於彼相中,实无可得』,这个理很深很深,这个理要讲到不生不灭,我们留在《华严经》里面去讲。「相」,诸位要知道,相是虚妄的,相是缘生之法。佛在大乘经里面所谓的,「揽众缘而现相」,现这个幻相。相的生起,或者说相的现行,都是有很复杂的因缘,现在人讲条件,很复杂的条件。所现之相决定没有自性,所谓是「缘起性空」,没有自性,没有实体,没有自体,没有一个真实的自体。所以《般若经》上告诉我们,「无所有,不可得」,此地讲「实无可得」,实实在在讲无可得,这是真的。所以在一切境界里面,第一个相是我们自己的身相,我们把它叫做正报;自己身相外面所有一切色相,是我们生活环境,我们称它作依报。为什么说「相是虚妄,性是空寂」?这个理很深,因为这一桩事实里面没有能所,如果有能有所,这个相就不是虚妄的,境界也就不空;没有能所。虽然说有能现、所现,《华严经》上就说得很好,「唯心所现」,心能现,相是所现。佛在经上也讲能所,但是讲到最后,能所是一不是二,「能现即是所现,所现即是能现」,这个就很不好懂。所以佛在经论上常讲「全妄即真」,妄是什么?妄是相,全体的妄相就是真性;「全真即妄」,全体的真性就是妄相。佛这两句话,虽然交代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可是我们初学的人听到,真的依旧是堕在五里雾中,搞不清楚是一桩什么事。
所以佛常用作梦来比喻,此地讲用「幻师」来比喻也很好,但是用梦境来比喻,比这个更好懂。我们在作梦的时候,梦中有境界,如果这个时候要问你,你的心在哪里?你的心像什么样子?整个梦境就是心变出来的现相,心没有相,但是能现相,所以在那个时候,你就晓得你的心是什么样子,你就见到,你就明了。能变的是心,所变的是妄相,「全真即妄,全妄即真」,整个梦境就是你的心。我们都有作梦的经验,从梦中一惊醒,想想佛讲的这个话满有道理,多少能体会到一点意思。以这个做一个例子,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现实的人生,现实人生跟梦境没有两样。《金刚般若经》上说得好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」。一切有为法指的多么大的境界?十法界之内都是有为法,不但六道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通教的佛、别教的佛,都是属於有为法;有为法里头也就是说,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梦幻泡影。
为什么凡夫之人把这些梦境看作真实?佛告诉我们,这是因为一切众生遍计执所造成的。这个相分是依他起的,依他起的相分,真的是梦幻泡影,如露如电,一点没错。你把它当作真实,你在这里面起种种的感受,都是属於遍计所执,毛病出在这个地方。这是迷,悟了的人怎么样?悟了的人,他遍计所执没有了,舍遍计所执,他就见到圆成实,就见到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真相;真相叫圆成实。换句话说,离开妄你就见到真实,你要执著妄,真实确实在眼前,你发现不到,佛菩萨给你讲,你也不相信。所以无论是凡夫境界,是诸佛如来示现的境界,总而言之都是不可得,都是无所有;所以说「於彼相中,实无可得」,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。
在这些虚幻相当中,你可以受用,不是不能受用,你可以受用,但是你决定不能够得,你要是想得到它,不可能的事情。你用它的时候,你会用得很自在,决定不可得。《般若经》上讲得很好,「三心不可得」,说明什么?你能得不可得,你所得的是外面境界,外面境界是一切人事物,外面境界是「因缘生法,缘起性空」,当然也是不可得。这佛常讲,「缘生之法,没有自性,当体皆空,了不可得」。所以能得、所得都不可得。如果诸位真正能够明白这个真相,你的心定了,你的妄念没有了。你还会有妄想,还会有妄念,你对於事实真相一无所知。虽然天天读经、听教,没有听懂,没有明了。纵然这个经念上几千遍,念上几万遍,还是打妄想,在境界里面还是有得失、还是有是非、还是有人我,这就是你念得再多,你研究得再深刻,你也讲得头头是道,可是你没有契入这个境界;换句话说,诸佛菩萨的正受,你没有办法得到。正受是真实的受用,也就是我们提出标榜出来的「自在随缘」,自在随缘是真实的受用,真正自在,真正随缘,一念不生。
末后这是个总结,『此诸菩萨,亦复如是』。「此诸菩萨」是与会的这些菩萨们。与会,我们在经上看到,参加这个法会的大众两万多人。这里面出家的比丘众一万二千人,比丘尼众五百人,在家的居士众有七千人,在家的女众有五百人,这是我们能够看得到,经上记载的两万人。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太多太多,这个道场里面有天神、有鬼神,还有他方世界许许多多的菩萨,没有示现色相,我们看不到。偶尔来几个代表,他们示现的有色身,那是他方世界菩萨的几位代表,不现色身的不知道有多少。这一句话真正的意思,「此诸菩萨」包括我们每一位同修在内,你是出家众,就是此地讲的比丘、比丘尼;你是在家众,就是此地讲的清信士、清信女。由此可知,这个经跟我们的关系多么的密切,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遇到这个法门多欢喜。再看下面这段经文,经文虽然不长,愈说愈深,愈讲愈妙。
【通诸法性。达众生相。】
『通』是完全没有障碍,跟底下『达』合起来,就是彻底的明了。这个经文是连起来的,如果你不知道十法界依正庄严实无可得,你就不能断妄想,你就不能成一心。我们念佛目的是要达到一心不乱,为什么说你不了解事实真相,你做不到一心不乱?常讲你放不下,只有把事实真相搞清楚、搞明白的人,他真的放下,在一切境界里头,确确实实如《金刚经》上所说,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动」。外面再不著相,为什么?实无可得。对於一切境界相没有执著,可以分别,决定没有执著。没有执著就放下,放下什么?放下执著。执著放下之后你就得定,就入诸三昧,你得正受。入定就开智慧,所以这两句是慧开了。『通诸法性』这什么意思?禅宗里面讲「明心见性」,这句话是见性;在大乘佛法里面讲,「得根本智」,得到根本智。
后一句『达众生相』,众生相是什么?现象。此地的众生是广义的,所有一切现象都是众缘和合而生起。这个地方的众生,千万不要看到这个是人,是一些动物,九法界有情众生,你就完全搞错。此地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,这个现象不但是十法界依正庄严,一真法界里面也包括在其中。本经里面所说的极乐世界,《华严经》所讲的毗卢遮那的华藏世界,都叫众生相。就是说这些现象怎么生起的,来龙去脉、因果理事,你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个知叫后得智。后得智是什么?无所不知。前面「通诸法性」是般若无知;后面这句「达众生相」是无所不知,这是成就圆满的智慧。实在讲圆满智慧是自性本具,自性本具的智慧完全脱离障碍全体现前,就叫成就圆满智慧。不是离开自性别有成就,那你就搞错;自性本具。
古德为我们讲佛陀三个意思,解释佛这个意思,「佛」,把他说为三种智、三种觉。佛的意思是智觉;智是体,觉是作用。这三种智就是一切智、道种智、一切种智。「一切智」是说什么?一切智就是通诸法性,就是根本智。知道万法皆空,知道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,这是属於一切智,根本智就是一切智。第二种「道种智」。道种智怎么讲法?「种」是种种,就是众多的意思;「道」是道理。这些众多的现象,众多的现象什么道理生起来的,通达这种智慧就称为道种智。这个「种」是包括一真法界、十法界,包括尽虚空、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依正庄严,就是此地讲的达众生相,这是属於道种智。「一切种智」,这个意思是说一切智跟道种智是一不是二,你要把它分做两桩事情,那就错。它是一桩事情,这样你才能入不二法门,入不二法门就是证一真法界。由此可知,佛法当中绝不容许我们堕落在一边。根本智、后得智是两边,一切智、道种智也是两边,不许可你堕落在任何一边,知道它是一个圆满的整体,这就是不二法门,这实在是真实的智慧。所以他智慧开,智慧开了之后就得大受用,什么受用?我们看底下这两句:
【供养诸佛。开导群生。】
他起作用,「上供诸佛,下化众生」。由此可知,如果自己没有真正的戒、定、慧三学,你就不能供佛,你也不能利生。由此可知,我们四众同修,无论在家、出家,一定要真修,修什么?戒定慧三学。戒定慧一展开,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,都离不开戒定慧。我们随便举一个例子,譬如我们在家里面洗衣、烧饭,这是每一位家庭主妇天天要做的事。你知不知道?洗衣是修戒定慧,烧饭也是修戒定慧,你如果是通达明白,你从早到晚起心动念,没有离开菩萨行,你是在修菩萨道。你要不了解、不通达,你是轮回心在造轮回业,这个差别多大。这种差别,追究它的根源在一念之差,一念觉,一念迷。一念觉,我们洗衣服有洗衣服的程序,有洗衣服的方法,依照程序方法去做,那就是持戒。洗衣服也要有一段时间,要有个几十分钟,几十分钟你有耐心在那里等,那是修定。衣服洗得干干净净,叠得整整齐齐,那是智慧。无论大事小事,总与三无漏学相应,与三无漏学相应就与六度相应,就与普贤菩萨的十愿相应;如果这展开来,就与菩萨六度万行圆满相应。所以菩萨道在哪里修?就在日常生活当中,点点滴滴处无不是圆满的菩萨行,我们用这种心情供养诸佛。
今天我们要落实在自分上,落实在现前上,怎样『供养诸佛』?念佛就是供养诸佛。念佛要会念,要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,这八个字就是供养诸佛;供养诸佛是自度。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不仅仅是释迦牟尼佛欢喜赞叹,阿弥陀佛欢喜来接引,实在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,都异口同声的来劝勉我们,我们在这经上看到,《弥陀经》上看到。诸佛如来为什么要赞叹?诸佛如来只有一个愿,只有一个心,「普度众生,早成佛道」。佛菩萨不愿意看到我们晚一天成佛,总希望看到我们很快就成佛,这是诸佛如来的愿望。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个法门是当生成佛的法门,是一切诸佛接引众生的第一法门,没有委屈婉转,教你这一生当中证得究竟圆满,这个法门多殊胜。可是这样的法门,一定要度根熟的众生,怎么知道这个众生根熟?他一听了之后,他能够相信,他不怀疑,他就能够发愿,他不退转,勇猛精进老实念佛,他真正做到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这个人在本宗里面讲是根熟的众生;换句话说,他作佛的缘在现在成熟。很了不起,他不是作菩萨,不是作罗汉,是作佛,作佛的因缘成熟了。换句话说,他这一生当中要去作佛,太希有。
《弥陀经》上讲的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」。他是善根、福德、因缘这三个主要条件同时具足,所以这个人决定得生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不退成佛。说实在的话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作佛,下下品往生也作佛。我们在这个经四十八愿里面看到,这阿弥陀佛自己说的,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皆作阿惟越致菩萨;阿惟越致就是佛,不是普通的菩萨。所以诸佛如来又说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,当然难信,作佛的缘没有成熟,他就不相信。谁相信?作佛的人相信,不是作佛的人不相信,就这么个道理。菩萨根性的人不相信;声闻、缘觉根性的人,当然更不相信;只有一佛乘根性的人,他深信不疑,所以他供养诸佛。供养诸佛就是称念这一句名号,「一念相应一念佛」。这一念供养佛,不是供养一尊佛,虚空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统统供养到,这个法门叫平等法,平等普供一切诸佛如来。明天是新加坡的国庆,今天晚上是国庆的前夕,你们发心要在此地,念二日二夜四十八小时,这个供养佛的福报,不要说我没法子说,一切诸佛来都说不完。你供养诸佛有没有真实的效果,就看你念佛是不是真心?你念的是不是相应?如果真诚心再相应,这个功德不可思议;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。
『开导群生』,这是化他,我们在现前能把这样殊胜的法门,以善巧方便广为介绍给一切大众们,这就是开导群生。「开」是开启他的茅塞,这是言教;「导」里面就有身教,我们还要做出样子给他看,身教比言教殊胜太多。我们劝人念佛,怎么劝嘴皮都说破,他还不能完全相信,还很难接受,半信半疑。今天念佛堂建立,叫他自己亲身到这个地方来念个一两天,他就明白,为什么?亲身体验。这个念佛堂跟其他地方念佛堂不一样,不一样地方在哪里?这个道场是清净庄严的道场,这里面没有做法会,没有经忏佛事,没有这些拉拉杂杂东西。除了净宗典籍之外,不夹杂任何经典,所以它是一个无比清净的道场。这么多的法师在道场里面领众,你到哪里去找?找到这一批清净比丘。他们过去清净不清净不管他,他到新加坡来这两个月清净,昨天不清净都没有关系,今天清净就行。清净比丘到哪里去请,请不到。他在此地不要名闻利养,不要你恭敬供养,什么都不要,都是发的最极清净心,大家一同来念佛,感应不可思议。所以这个道场我很清楚,我相信诸位同修,头脑稍微清净一点、冷静一点,能晓得这个道场有佛菩萨在念佛。我们大家在这个道场,跟佛菩萨一起念佛,你说这个多殊胜。到底哪个是佛菩萨?你如果去找,你决定找不到。你要去找,你这个佛号念得不相应了,为什么?夹杂,夹杂功夫就破坏了,念佛决定不能夹杂。
古德笔记小说当中,记载夹杂的事情很多。像明朝戚继光,这是明朝的一位将军,虔诚的佛教徒。他平常念《金刚经》,念得很有功夫,也念了不少年。有一天他梦到一个士兵,是一个阵亡的士兵,是他的部下,求他给他念一卷《金刚经》超度他,来求他。他醒了之后就恭恭敬敬的读经,给这个士兵回向。到第二天晚上,又梦到这个士兵来感谢他,「谢谢将军,我只得到半部《金刚经》」。他说为什么?「因为你老人家念《金刚经》,当中掺杂了一个『不用』两个字,所以这个效果就减了一半」。他一想,没有说「不用」,忽然想起来,他念经的时候,他的侍者给他端一杯茶过来,他没有说话只摆了摆手,这心里动了个念头「不用」。这个你看看,就减了一半,可见得夹杂是破坏事情,不能夹杂。所以戚将军第二天重新再念一部,很恭敬的念一部。晚上又梦到这个士兵来感谢他,念的这部经他全部得到受用,他超生了。所以念佛、念经不可以夹杂。你如果听我讲这句话,这个佛堂里有佛在,去找哪个是佛,你夹杂这个东西,就把你全部念佛的功夫破坏掉了。
应当怎样去观想?除了自己之外,每一个人都是佛,人人都是诸佛如来化身,你的功德就不可思议。为什么?最极虔诚的心,跟这么多佛在一起念佛,要用现代的话讲,这个气多旺。你二十四小时决定不会疲倦,愈念愈欢喜,为什么?跟这么多诸佛如来在一起,人逢喜事精神爽。跟一尊佛在一起已经就感觉非常荣耀,跟这么多佛在一起,一定要把每一个人,每一个人是真佛,决定不是假佛,决定不是我们想像当中他是佛,他们就是真佛。这些佛来陪我念佛,这些佛来带领我念佛,你说这个念佛堂多殊胜,念佛功德不可思议。这里面还有一层很深的意思,就是说这一些菩萨们已经证得「法性空」,已经证得「法相无所有」,为什么还要求往生?为什么还要劝化众生?是不是他们多事?不是。证得法空之后,明了通达世出世间一切法,不可得无所有之后,自性里面的慈悲心自然就生起来。那个发心不是勉强,不是人家劝你,自自然然就生起来,法尔如是,生起这个大悲心,这个慈悲心。《维摩经》上所说的,这些菩萨「虽知诸佛国,及与众生空」,就是他们真正通达明了,世出世间一切法,一真法界跟十法界,如梦幻泡影,如露如电,他真知道、真明了,但是他还是常修净土,教化众生,念佛求生阿弥陀佛国土。
你要问他为什么这样做?他示现给那一些还没有得度的人做榜样,这是真正的慈悲。为什么要度这些众生?自他不二,众生没有度尽,给诸位说自觉就不能圆满。好像我们一个人这个身体,我们晓得身体许许多多细胞,身体哪个地方长个疮,这是部分,那个地方的细胞有病,我要不治好它,我这身体就不是圆满的健康,还有一点缺陷。十方世界还有一些众生迷惑颠倒,还有一些众生搞六道轮回,就像身上局部长疮一样。众生迷惑颠倒分自分他,诸佛菩萨眼光里面,情与无情同一个法身,同一个理体,同一个心性,所以叫「同体大悲,无缘大慈」。我们今天看到世界有灾难,看到一般人受这些疾苦,真正通达事实真相的人,就会知道那是我们全体的一部分,我们义不容辞去帮助他。现在有急难先要救急,救急当然是属於财布施,先以财布施做因缘,跟这些众生结缘。跟他有缘了,然后再以法布施劝化这些众生,永除恶业,断恶修善,积功累德,就能改变生活环境,就能永远不受这一些灾害;这一定要靠佛法的教导。再看下面这一句:
【化现其身。犹如电光。】
这一句完全跟前面「诸佛刹中,皆能示现」,互相照应。『化现其身』就是示现,随类化身,随机说法。虽然化现其身,自己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『犹如电光』,知道所有一切的化现都是梦幻泡影,他在这里面成就佛法,成就度众生的事业。成就,我们的话来说,无量无边的功德,可是自己心地清净,一尘也没有污染,这一点很重要很重要。「电光」就是说生灭同时,显示出化现的事实真相;生灭同时也就是佛法里头常讲的不生不灭。请看第六面:
【裂魔见网。解诸缠缚。】
前面这一段是菩萨的自受用。「化现其身,犹如电光」,这是真实智慧。没有真实智慧,就不能够帮助众生。有了真实智慧,这个时候帮助众生,不但自己不受累赘,反而增上定慧。自己如果不入这个境界,去教化众生往往被众生度跑了,这个例子很多很多,从释迦牟尼佛在世那个时代起。不了解事实真相,不是真了解,不是透彻了解,他「我、法」二执没有放下;换句话说,他心里面还有是非人我,还有很浓厚的烦恼习气没断。遇著外面的缘,他就起现行,他生烦恼,生烦恼他就造作恶业,依旧堕落在轮回。这个原因就是他没有彻底明白,真正彻底明白,如果带著有一点习气还不要紧,这是罗汉、菩萨往往都有这种示现。像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舍利弗,这是释迦牟尼佛弟子当中智慧第一,他还有瞋恚的习气;迦叶尊者这是定功很深,禅宗的传人,释迦牟尼佛把禅宗传给迦叶,迦叶是禅宗第一代祖师。这么深定的人,听到天人奏乐,那个乐声非常美妙,迦叶不知不觉就从座位上起来,就跳起舞起来,他也受不了,要闻声起舞。这是说明什么?说明习气的深重,但是他们虽然有这个习气,功夫还不至於堕落到六道轮回。所以这些罗汉、这些权教菩萨,佛在经里面跟我们讲他们一些小故事,很值得我们警惕。为什么?他们觉悟得快,回头得快,所以不碍事。我们凡夫迷到里头不晓得回头,这个麻烦就大,不晓得回头,恶业就愈造愈重;他们回头快,觉悟快。
度化众生是『裂魔见网,解诸缠缚』。前面我们曾经读过,以定慧力破所知障及烦恼障。「魔见」就是所知障,「缠缚」就是烦恼障。所以自己要有定有慧,还要有善巧方便,善巧方便都是属於戒所摄,戒学里面所含摄,由此可知,没有离开三学,自己自行化他都要与三学相应。我们在六道三途,佛法里头常讲险道,在这里面可以保住自身不被污染、不会堕落,有这个本事,有这样的功夫,自己永远住在正定上,无论是什么样的境缘,心里永远是清楚、是明白,不迷惑,你才有能力帮助别人,教导别人如何破邪知邪见。「见」比喻作网,网是比喻。「魔见」就是错误的知见、错误的思想、错误的见解。佛法教给我们正知正见,魔见是跟正知正见恰恰相反。如何纠正他的错误观念?这个方法在我们世间,最好的办法是讲经说法,所以这个事情不是短时间,长时间的。讲经说法的目的要帮助他开悟,如果他不开悟听一百年还是枉然,甚至於把佛的经典也变成魔见,这个很多。这就是我们常讲的「不解如来真实义」,错解如来的意思,曲解如来的意思,古人所谓「望文生义,三世佛冤」,是把佛经也变成错误的思想跟见解。所以《华严经》、《大智度论》里面常说,「佛法无人说,虽智莫能解」。世间聪明智慧的人有,能看得懂佛经吗?看不懂。为什么看不懂?佛的经典字字句句是义在言外,这个是佛法的难处。你要在文字里面、音声里面去求,决定求不到佛法。
佛法两个字的定义要搞清楚,佛法是觉悟之法;换句话说,你要在文字音声里面去求,决定不会开悟,为什么不会开悟?著相。离相才能开悟,著相不能开悟,著相你没有离开分别执著,你要把分别执著打掉你才会开悟。所以佛在经上常常赞叹,「善说者,说而无说,无说而说;善听者,听而无听,无听而听」,他有悟处,执著在经教里面就错了。所以佛在《金刚经》里面说得好,「佛无有定法可说,佛无有法可说」,佛既然无有法可说,佛法里头还有什么意思?我们要想经里有什么道理、有什么意思,错了。所以佛的经典,四十九年所说没有意思;如果有意思,佛就真的有说法,佛就说法。四十九年所说,佛一丝毫的意见都没有掺杂在里面,所以他老人家说他「无说」。无说怎么说了四十九年?这到底怎么回事情?佛说得很好,他所说的都不是自己的,没有自己丝毫意思,所说的是谁的?是古佛所说。所以他跟孔老夫子态度一样「述而不作」,都是述说别人的,没有自己一点点意思。再跟诸位说,那个别人是谁?是一切诸佛如来。一切诸如来是哪一个?给诸位说,说到真实的是真如本性。自性里面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,自自然然流露出来,法尔如是;这《华严经》里面才说「尘说刹说,无间断说」。
我们把这些大经合起来看,意思就能体会到,这才是真正的说法,才把我们所有一切错误的知见,真正能够破除。因此说法要著重善巧,「巧」是方法的巧妙;「善」,令闻者能够悟入,那才叫善。听的人不能悟入,虽巧不善,所以要帮助听者悟入才行。怎样才能真正悟入?是不是要找一个真正很高明的说法的人?不见得。古人这个例子很多,说法的人没开悟,听法的人开悟了,妙!正是所谓的「会说不如会听」。你们诸位同修,听经听了这么多年,没有悟入,为什么没有悟入?你不会听。为什么你不会听?你心不定。现在好了,现在真的有善巧方便,念佛堂里面去多念几天佛,心定下来了,再听不一样,再听你会有悟处。从这个地方,我想有一些同修,应该心里面有一点体悟到,体会到,为什么古时候的人,看经听讲很容易开悟?现代人看起来好像比古人还聪明,为什么听个几十年,听一辈子都糊里糊涂,都不开悟?这一点我们要懂得,古人学佛,无论在家出家都有五年学教,都有这个过程。五年学教是什么意思?五年学戒,五年学戒不是学戒律,是遵守老师的教诫。
过去要想学佛,头五年到道场里面做什么?做杂务。天天叫你干粗重的生活,叫你干这个。干这个是什么事情?修福。没有福不行,所以这五年修福修慧,福慧双修。慧是怎么修法?慧修根本智。五年教你什么?教你无知,完全把你这个心定下来。在禅宗是参究,用这个方法把你的妄想、分别、执著统统打掉。所以禅堂里面,你每天在打坐,堂主手上扛了一个香板,干什么?打人。看到什么,你在那里妄动,有妄想,打你,把妄想打掉;看你没有妄想也打你,为什么?没有妄想你昏沈。所以禅堂的老师好办,天天打香板。不过实在讲也不容易,你要打的让他开悟才行,那个香板子把人打死了都不开悟,他就有罪过。所以他那个板,明眼人看到你,这是打的时候,你开悟了;如果打了不开悟,不能打,那打就打错了。打是看到快要开悟,这板子供养他的时候,使他警觉开悟。
教下是教你读经,用这个方法。每一个宗派、每一个道场,他的学风不一样。譬如天台,天台在五年当中要背三大部,这天台讲法三大部,《法华经文句》,智者大师作的,连经带注解要背;《法华经玄义释签》,你们都晓得现在精装本这么厚三册,从前线装本二十册;另外还有他修行的方法,《摩诃止观》,这是天台三大部。从前线装本总共六十册,六十册五年当中要把它背得滚瓜烂熟,天天教你干这个。你在做工,工作做完之后赶紧去背书。所以讲堂里面你没有席位,你不能听经;禅堂里面也没有你的座位,五年只是给大众服务。五年之后,你才有资格到讲堂去听经,到禅堂去参禅,有你的位置了,所以这个五年修福修慧。修福就是为常住做事情,照顾大众的生活起居,这修福。修慧是背诵经典,完全叫你背诵,没有讲解的。背诵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,让你的心整个定下来,你不会有妄想,你要有妄想,你就背不出来,用这个方法来修根本智。所以有五年这样的基础,五年之后,再到讲堂里面去听讲经,他怎么会不开悟?多少都会有悟处。所以小疑小悟,大疑大悟,总有悟处,所以对他的修学法喜充满,很有道理。
我们现在人,现在人就是把这个基础失掉。而且一接触佛法,看得很多、听得很多,听许许多多人讲,看各种不同这些资料,把头脑都看糊涂、看乱、看迷惑了,所以现在开悟的人没有。我们现在不是裂魔见网,已经堕魔见网,我们已经堕在魔见网里头出不来。那么这个念佛堂,这就有希有功德了。所以认真讲,大家要到念佛堂,每一天二十四小时,念上个三年、五年,你再来听我讲经,你会有悟处,一定的道理。你没有这个功夫,念佛堂是什么?念佛堂就是把你所有一切烦恼知见统统给念掉,叫你在念佛堂里面,你只有一个念头「阿弥陀佛」。我们的念佛堂跟其他念佛堂不一样,四周全是阿弥陀佛的佛像。我跟大家说过,那么多的佛像就是你们莲池海会大众,那么多佛像里面总有一尊是你自己,你自己现身在那里是佛像,跟阿弥陀佛一模一样,你才想这个念佛堂多亲切。这就是我们修学依报环境的殊胜,对自己修学是最好的增上缘,所以我们欢迎全世界各个地方念佛的同修,到这个念佛堂里面来念佛。你们自己会感觉到,用不著我说,你在这个念佛堂念上一个星期,然后你自己想一想,你一生当中,无论参加哪个道场打佛七念佛,没有这个地方殊胜。你在这个地方一个星期,你的感受决定跟其他地方不一样,你们自己去体会。所以这个念佛堂念上几年,再听讲经,不相同了。
现在这是逼不得已,每一天念佛,还每一天两个小时打闲岔。为什么要打这个闲岔?怕大家退心。所以我们现在每天两个小时讲经,是给你打气,是防止你退心,每一天在劝勉,道理在此地。真正要讲经达到这个目标,目标就是要帮助你破所知障、破烦恼障,帮助你契入境界明心见性,那应当是什么?先在念佛堂好好念上三年,然后再出来听经,这是我们按照规矩来做的。可是现在怕这三年念到最后人都跑光,都没有人,所以我们不能不天天劝勉,不能不把这个功德利益之殊胜,跟大家讲解清楚、讲解明白,使大家欢喜在念佛堂念佛。实在讲念上个半年以上,你就欢喜心生起来,你就渐渐契入境界,这个经听不听无所谓,你真正得受用。所以在启建的开端,讲经是很有必要。今天时间到了。
请掀开经本第五面,经文的第六行:
【诸佛刹中。皆能示现。譬善幻师。现众异相。於彼相中。实无可得。此诸菩萨。亦复如是。】
从这一段看起。在八相成道第七「转法轮相」,这一段经文比较长,上来分为两个大段,先说转法轮的总相,后说转法轮的别相。所谓转法轮就是世尊出现在这个世间,所做的教学的工作,要用我们现代的术语来说,就是一个社会教育的工作。别相里面前面一半是讲「普贤行」,后面是讲「文殊智」,诸位从这个内容来观察,我们很容易联想到,《无量寿经》确确实实与《华严经》无二无别。《华严经》自始至终也是这个架式,著重在行门,著重在行德。「行」一定要有智慧做依据,这个行才是菩萨行,才是正行;如果与智慧相违背,佛法里面叫凡夫行,也有经论里面称之为邪行。这个邪是以佛菩萨的正行为标准而说,不但六道凡夫之行,不能称为正行,我们在《楞严经》上读到,二乘权教菩萨都被世尊喝斥,这个意思就很深;可见得本经跟《华严经》是同一个水平,同一个标准。由此可知,我们在行门里面,一定要有高度的智慧,才成就行门的殊胜。
刚才我们念的这是第一段,第一段的科题「示相无得」。「示」是显示,显示在一切相中不可得,这是真实智慧。前面一句『诸佛刹中,皆能示现』。这个一大科的意思,将来在《华严经》上会详细说到,大概总得要两、三次,也就是要四个小时到六个小时,才能把这个意思说一个大概,就是此地的三行,我们留在《华严》里面细说。「诸佛刹中」是讲尽虚空、遍法界,也包括了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我们讲十方三世无量无边的刹土,说明那是我们生活的空间,这个是事实。我们生活空间很大,不是在这个地球上,这一桩事情,一定要觉悟的人才懂得,觉悟的人才能够受用得,没觉悟的人那就很麻烦,麻烦在哪里?在他坚固的执著。
譬如佛在经上给我们讲了一个公案,所谓公案也就是故事,这都是事实。世尊当年在世,曾经在舍卫城给孤独园,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期。大乘经里面有不少重要的经典,都是在给孤独园讲的。有一次给孤独园翻修房舍,翻修房舍的时候,佛跟这些弟子们,在庭院里面看到一窝蚂蚁,佛看了之后笑一笑。弟子们就问世尊,「你看这个蚂蚁为什么会发笑」?世尊就说,「这一窝蚂蚁曾经经历七尊佛出世,它还没有离蚂蚁身」。我们不说多,就是普通的讲法,一尊佛修行成佛要三个阿僧只劫,我们讲的不能再少,最保守的说法,七尊佛,三七二十一个阿僧只劫,它还在作蚂蚁。这个事情太恐怖,不是蚂蚁寿命有这么长,死了以后投胎还作蚂蚁,还是在这一个窝里头。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?这就是大乘经上常讲,「愚痴最可怕」,愚痴的人坚固的执著。这个蚂蚁执著它那个身形就是它自己,执著这个身形,执著它生活的空间就那么大,所以死了以后还投胎作蚂蚁,还是生活那么个空间里面。你说这个多恐怖,它不知道每一个人生活的空间是无限的。
现在这个世间人也相当聪明,利用高科技造成飞行的工具,把我们生活空间拓展,拓展到其他星球上去,这是人类的一个梦想,这个梦想早晚会实现。这么多年来,我们曾经在报章上看到许多的报导,传说有外星人曾经登陆我们地球,次数很多很多,可是我们没有见过。但是关於幽浮、飞碟这个事情,确实我见过。我是见过飞碟,但是没有见到飞碟落下来,只看到在空中,我见到的,我见到也有许许多多人见到,因为到第二天报纸上看到,刊登这个消息,可见得见到的人很多。那么是不是外星人到我们这个地球上来侦察,这就不得而知。如果他们有能力来,当然他们的飞行工具比我们优良,这是真的,这个飞碟它可以停在空中不动,这是我们现在飞机做不到。它能够停在,我看到的时候,它大概停了有五分钟不动,然后移动的时候速度很快,在几秒钟当中就看不见,速度很大很大,绝对不是我们现代科技能够达得到的水平,但是我们科学不断在进步,我们相信有一天也会有这个能力。
利用高科技的工具来往其他的星球,这个方法拓展我们生活空间相当的笨拙。在太空当中,就是我们肉眼能够见到的星球,我们不要用望远镜,在夜晚星空当中,天气晴朗的时候,我们用肉眼观察,大概能够看到六千多颗星星,如果用高倍的望远镜,这个星星是没有法子计算。而且有许多距离相当之远,科学家用光年来计算,就是光的速度做为一年。我们知道光的速度,一秒钟差不多是走三十万公里,差一点点,这是二十九万九千七百九十二公里,光的速度。将近三十万公里的速度,这样的速度走一年,这一个距离叫做一个天文单位,这是光走一年的速度。科学家告诉我们,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,用光速大概都要四年半才能够达到,而我们造的飞行工具速度决定赶不上光速。这种星际旅行很辛苦,相当辛苦。
纵然外太空、外星人到我们世间、到我们地球上来访问,他们的交通工具,无论发达到什么样的程度,我们肯定他是人道,他不是天道,他是六道里头人道,可见得地球有人,其他星球也有人,人道才用这个方法。如果天道不要用这个方法,天人旅行不需要科学工具,他本身有能力,我们讲「神足通」,天人有五通。所以想来想去,我们还是要恢复我们的本能,那才是高明。恢复我们自己本具的六种不思议的神通,这是我们自己本具的。如果要是恢复了,到太虚空去旅行非常方便,一弹指、一刹那,再远的地方都到了。不但可以星际旅行没有障碍,真正的诸佛刹中,比我们星际旅行不晓得要大多少倍,这个道理诸位要晓得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星际,还是停留在三度空间里面,四度空间、五度空间、六度空间,甚至於更高维次的空间,我们科学达不到。也就是说,时空的界限不能突破,如果时空界限突破,这个世界完全不一样。这个界限突破,你能够看到天道,你能够达到欲界天、色界天、无色界天。再能够超越六道,这个六道就是大千世界,超越大千世界,其他诸佛国土你就能接触到。所以诸位想想,空间相当复杂,绝不单纯,空间真正是无限大,比我们想像当中无限大,要大很多很多倍,佛经里面讲「不可思议」。
菩萨的能力,诸位要知道,此地讲的是极乐世界的菩萨,我们有分。我们只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无论你的品位高低,纵然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你也有这个能力,「诸佛刹中,皆能示现」。我们单单读这一句经文,就能够体会到西方极乐世界非去不可,要不去不就是大傻瓜一个,非去不可。示现的是什么?绝对不是说,我想示现个什么身分,就示现个身分。你要有想你就不行,你就不能示现,种种示现不是自己想的。怎么示现?与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感应道交示现,应现的。众生有感你就有应,不但跟众生感应道交,前面曾经跟诸位说过,跟诸佛菩萨也是感应道交。佛有感,佛的感是什么?佛教导我们的缘成熟了,这是佛之感;我们就到佛那个地方去拜佛、去请法、去求教,这也是应。所以感应道交是广义不是狭义,不仅仅是对同一个阶层,或者对低一个阶层,对最高的佛层也一样,也没有两样。所以就如同《普门品》里头,观世音菩萨所说的,应以什么身得度,就现什么身,应以什么身修学,就现什么身。男女老少、各行各业,各个社会阶层的社团,没有一样不能示现。不但示现有情众生,也可以示现无情众生,示现山河大地、树木花草,样样都能示现。所以这一句它的境界无限的深广;这是说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我们有这么大的能力。
第二小段是比喻,比喻你在诸佛刹中种种的示现,『譬善幻师』。「幻师」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魔术师,变魔术的魔术师,他有善巧方便。虽然我们知道他所变现的都不是真的,可是你在观看的时候非常逼真,几乎一丝毫的破绽你都看不出来。『现众异相』,「众」是众多,「异」是不同。这两句就是解释前面皆能示现,解释示现。能随众现身,「善幻」是能随众现身,我们把它落实在现实的生活里面。佛菩萨能随类现身,我们今天要学习,怎么个学法?我们可以随众生来现身。这个话怎么说?每一个人,我们在一生当中,或者是说在一年当中、一日之中,随著我们生活环境不同,我们的身分也在那里变化,也是现众异相。譬如你在家里面,你在家里头,对你的父母,你所现的是儿女的身分;对你的小孩,你所示现的是父母身分;对弟弟,你所示现的是哥哥的身分;对哥哥,你所示现的是弟弟的身分,你家庭里面,你这个身分时时刻刻就不一样。离开家庭踏进社会,如果你在一个公司,你要是这个公司的老板,你上班到公司,你是经理、董事长的身分;或者你是公司里面的员工,员工身分。由此可知,我们这个身分,时时刻刻对不同的人、不同的事、不同的物,也时时刻刻在起变化,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?说明一个事实真相,相没有定相,随著缘在变化,这个才叫做事实真相。所以「入境随俗,从容自在」,这是智慧,这是明白人。
下面这两句,这就是智慧。『於彼相中,实无可得』,这个理很深很深,这个理要讲到不生不灭,我们留在《华严经》里面去讲。「相」,诸位要知道,相是虚妄的,相是缘生之法。佛在大乘经里面所谓的,「揽众缘而现相」,现这个幻相。相的生起,或者说相的现行,都是有很复杂的因缘,现在人讲条件,很复杂的条件。所现之相决定没有自性,所谓是「缘起性空」,没有自性,没有实体,没有自体,没有一个真实的自体。所以《般若经》上告诉我们,「无所有,不可得」,此地讲「实无可得」,实实在在讲无可得,这是真的。所以在一切境界里面,第一个相是我们自己的身相,我们把它叫做正报;自己身相外面所有一切色相,是我们生活环境,我们称它作依报。为什么说「相是虚妄,性是空寂」?这个理很深,因为这一桩事实里面没有能所,如果有能有所,这个相就不是虚妄的,境界也就不空;没有能所。虽然说有能现、所现,《华严经》上就说得很好,「唯心所现」,心能现,相是所现。佛在经上也讲能所,但是讲到最后,能所是一不是二,「能现即是所现,所现即是能现」,这个就很不好懂。所以佛在经论上常讲「全妄即真」,妄是什么?妄是相,全体的妄相就是真性;「全真即妄」,全体的真性就是妄相。佛这两句话,虽然交代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可是我们初学的人听到,真的依旧是堕在五里雾中,搞不清楚是一桩什么事。
所以佛常用作梦来比喻,此地讲用「幻师」来比喻也很好,但是用梦境来比喻,比这个更好懂。我们在作梦的时候,梦中有境界,如果这个时候要问你,你的心在哪里?你的心像什么样子?整个梦境就是心变出来的现相,心没有相,但是能现相,所以在那个时候,你就晓得你的心是什么样子,你就见到,你就明了。能变的是心,所变的是妄相,「全真即妄,全妄即真」,整个梦境就是你的心。我们都有作梦的经验,从梦中一惊醒,想想佛讲的这个话满有道理,多少能体会到一点意思。以这个做一个例子,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现实的人生,现实人生跟梦境没有两样。《金刚般若经》上说得好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」。一切有为法指的多么大的境界?十法界之内都是有为法,不但六道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通教的佛、别教的佛,都是属於有为法;有为法里头也就是说,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梦幻泡影。
为什么凡夫之人把这些梦境看作真实?佛告诉我们,这是因为一切众生遍计执所造成的。这个相分是依他起的,依他起的相分,真的是梦幻泡影,如露如电,一点没错。你把它当作真实,你在这里面起种种的感受,都是属於遍计所执,毛病出在这个地方。这是迷,悟了的人怎么样?悟了的人,他遍计所执没有了,舍遍计所执,他就见到圆成实,就见到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真相;真相叫圆成实。换句话说,离开妄你就见到真实,你要执著妄,真实确实在眼前,你发现不到,佛菩萨给你讲,你也不相信。所以无论是凡夫境界,是诸佛如来示现的境界,总而言之都是不可得,都是无所有;所以说「於彼相中,实无可得」,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。
在这些虚幻相当中,你可以受用,不是不能受用,你可以受用,但是你决定不能够得,你要是想得到它,不可能的事情。你用它的时候,你会用得很自在,决定不可得。《般若经》上讲得很好,「三心不可得」,说明什么?你能得不可得,你所得的是外面境界,外面境界是一切人事物,外面境界是「因缘生法,缘起性空」,当然也是不可得。这佛常讲,「缘生之法,没有自性,当体皆空,了不可得」。所以能得、所得都不可得。如果诸位真正能够明白这个真相,你的心定了,你的妄念没有了。你还会有妄想,还会有妄念,你对於事实真相一无所知。虽然天天读经、听教,没有听懂,没有明了。纵然这个经念上几千遍,念上几万遍,还是打妄想,在境界里面还是有得失、还是有是非、还是有人我,这就是你念得再多,你研究得再深刻,你也讲得头头是道,可是你没有契入这个境界;换句话说,诸佛菩萨的正受,你没有办法得到。正受是真实的受用,也就是我们提出标榜出来的「自在随缘」,自在随缘是真实的受用,真正自在,真正随缘,一念不生。
末后这是个总结,『此诸菩萨,亦复如是』。「此诸菩萨」是与会的这些菩萨们。与会,我们在经上看到,参加这个法会的大众两万多人。这里面出家的比丘众一万二千人,比丘尼众五百人,在家的居士众有七千人,在家的女众有五百人,这是我们能够看得到,经上记载的两万人。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太多太多,这个道场里面有天神、有鬼神,还有他方世界许许多多的菩萨,没有示现色相,我们看不到。偶尔来几个代表,他们示现的有色身,那是他方世界菩萨的几位代表,不现色身的不知道有多少。这一句话真正的意思,「此诸菩萨」包括我们每一位同修在内,你是出家众,就是此地讲的比丘、比丘尼;你是在家众,就是此地讲的清信士、清信女。由此可知,这个经跟我们的关系多么的密切,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遇到这个法门多欢喜。再看下面这段经文,经文虽然不长,愈说愈深,愈讲愈妙。
【通诸法性。达众生相。】
『通』是完全没有障碍,跟底下『达』合起来,就是彻底的明了。这个经文是连起来的,如果你不知道十法界依正庄严实无可得,你就不能断妄想,你就不能成一心。我们念佛目的是要达到一心不乱,为什么说你不了解事实真相,你做不到一心不乱?常讲你放不下,只有把事实真相搞清楚、搞明白的人,他真的放下,在一切境界里头,确确实实如《金刚经》上所说,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动」。外面再不著相,为什么?实无可得。对於一切境界相没有执著,可以分别,决定没有执著。没有执著就放下,放下什么?放下执著。执著放下之后你就得定,就入诸三昧,你得正受。入定就开智慧,所以这两句是慧开了。『通诸法性』这什么意思?禅宗里面讲「明心见性」,这句话是见性;在大乘佛法里面讲,「得根本智」,得到根本智。
后一句『达众生相』,众生相是什么?现象。此地的众生是广义的,所有一切现象都是众缘和合而生起。这个地方的众生,千万不要看到这个是人,是一些动物,九法界有情众生,你就完全搞错。此地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,这个现象不但是十法界依正庄严,一真法界里面也包括在其中。本经里面所说的极乐世界,《华严经》所讲的毗卢遮那的华藏世界,都叫众生相。就是说这些现象怎么生起的,来龙去脉、因果理事,你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个知叫后得智。后得智是什么?无所不知。前面「通诸法性」是般若无知;后面这句「达众生相」是无所不知,这是成就圆满的智慧。实在讲圆满智慧是自性本具,自性本具的智慧完全脱离障碍全体现前,就叫成就圆满智慧。不是离开自性别有成就,那你就搞错;自性本具。
古德为我们讲佛陀三个意思,解释佛这个意思,「佛」,把他说为三种智、三种觉。佛的意思是智觉;智是体,觉是作用。这三种智就是一切智、道种智、一切种智。「一切智」是说什么?一切智就是通诸法性,就是根本智。知道万法皆空,知道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,这是属於一切智,根本智就是一切智。第二种「道种智」。道种智怎么讲法?「种」是种种,就是众多的意思;「道」是道理。这些众多的现象,众多的现象什么道理生起来的,通达这种智慧就称为道种智。这个「种」是包括一真法界、十法界,包括尽虚空、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依正庄严,就是此地讲的达众生相,这是属於道种智。「一切种智」,这个意思是说一切智跟道种智是一不是二,你要把它分做两桩事情,那就错。它是一桩事情,这样你才能入不二法门,入不二法门就是证一真法界。由此可知,佛法当中绝不容许我们堕落在一边。根本智、后得智是两边,一切智、道种智也是两边,不许可你堕落在任何一边,知道它是一个圆满的整体,这就是不二法门,这实在是真实的智慧。所以他智慧开,智慧开了之后就得大受用,什么受用?我们看底下这两句:
【供养诸佛。开导群生。】
他起作用,「上供诸佛,下化众生」。由此可知,如果自己没有真正的戒、定、慧三学,你就不能供佛,你也不能利生。由此可知,我们四众同修,无论在家、出家,一定要真修,修什么?戒定慧三学。戒定慧一展开,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,都离不开戒定慧。我们随便举一个例子,譬如我们在家里面洗衣、烧饭,这是每一位家庭主妇天天要做的事。你知不知道?洗衣是修戒定慧,烧饭也是修戒定慧,你如果是通达明白,你从早到晚起心动念,没有离开菩萨行,你是在修菩萨道。你要不了解、不通达,你是轮回心在造轮回业,这个差别多大。这种差别,追究它的根源在一念之差,一念觉,一念迷。一念觉,我们洗衣服有洗衣服的程序,有洗衣服的方法,依照程序方法去做,那就是持戒。洗衣服也要有一段时间,要有个几十分钟,几十分钟你有耐心在那里等,那是修定。衣服洗得干干净净,叠得整整齐齐,那是智慧。无论大事小事,总与三无漏学相应,与三无漏学相应就与六度相应,就与普贤菩萨的十愿相应;如果这展开来,就与菩萨六度万行圆满相应。所以菩萨道在哪里修?就在日常生活当中,点点滴滴处无不是圆满的菩萨行,我们用这种心情供养诸佛。
今天我们要落实在自分上,落实在现前上,怎样『供养诸佛』?念佛就是供养诸佛。念佛要会念,要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,这八个字就是供养诸佛;供养诸佛是自度。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不仅仅是释迦牟尼佛欢喜赞叹,阿弥陀佛欢喜来接引,实在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,都异口同声的来劝勉我们,我们在这经上看到,《弥陀经》上看到。诸佛如来为什么要赞叹?诸佛如来只有一个愿,只有一个心,「普度众生,早成佛道」。佛菩萨不愿意看到我们晚一天成佛,总希望看到我们很快就成佛,这是诸佛如来的愿望。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个法门是当生成佛的法门,是一切诸佛接引众生的第一法门,没有委屈婉转,教你这一生当中证得究竟圆满,这个法门多殊胜。可是这样的法门,一定要度根熟的众生,怎么知道这个众生根熟?他一听了之后,他能够相信,他不怀疑,他就能够发愿,他不退转,勇猛精进老实念佛,他真正做到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这个人在本宗里面讲是根熟的众生;换句话说,他作佛的缘在现在成熟。很了不起,他不是作菩萨,不是作罗汉,是作佛,作佛的因缘成熟了。换句话说,他这一生当中要去作佛,太希有。
《弥陀经》上讲的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」。他是善根、福德、因缘这三个主要条件同时具足,所以这个人决定得生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不退成佛。说实在的话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作佛,下下品往生也作佛。我们在这个经四十八愿里面看到,这阿弥陀佛自己说的,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皆作阿惟越致菩萨;阿惟越致就是佛,不是普通的菩萨。所以诸佛如来又说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,当然难信,作佛的缘没有成熟,他就不相信。谁相信?作佛的人相信,不是作佛的人不相信,就这么个道理。菩萨根性的人不相信;声闻、缘觉根性的人,当然更不相信;只有一佛乘根性的人,他深信不疑,所以他供养诸佛。供养诸佛就是称念这一句名号,「一念相应一念佛」。这一念供养佛,不是供养一尊佛,虚空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统统供养到,这个法门叫平等法,平等普供一切诸佛如来。明天是新加坡的国庆,今天晚上是国庆的前夕,你们发心要在此地,念二日二夜四十八小时,这个供养佛的福报,不要说我没法子说,一切诸佛来都说不完。你供养诸佛有没有真实的效果,就看你念佛是不是真心?你念的是不是相应?如果真诚心再相应,这个功德不可思议;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。
『开导群生』,这是化他,我们在现前能把这样殊胜的法门,以善巧方便广为介绍给一切大众们,这就是开导群生。「开」是开启他的茅塞,这是言教;「导」里面就有身教,我们还要做出样子给他看,身教比言教殊胜太多。我们劝人念佛,怎么劝嘴皮都说破,他还不能完全相信,还很难接受,半信半疑。今天念佛堂建立,叫他自己亲身到这个地方来念个一两天,他就明白,为什么?亲身体验。这个念佛堂跟其他地方念佛堂不一样,不一样地方在哪里?这个道场是清净庄严的道场,这里面没有做法会,没有经忏佛事,没有这些拉拉杂杂东西。除了净宗典籍之外,不夹杂任何经典,所以它是一个无比清净的道场。这么多的法师在道场里面领众,你到哪里去找?找到这一批清净比丘。他们过去清净不清净不管他,他到新加坡来这两个月清净,昨天不清净都没有关系,今天清净就行。清净比丘到哪里去请,请不到。他在此地不要名闻利养,不要你恭敬供养,什么都不要,都是发的最极清净心,大家一同来念佛,感应不可思议。所以这个道场我很清楚,我相信诸位同修,头脑稍微清净一点、冷静一点,能晓得这个道场有佛菩萨在念佛。我们大家在这个道场,跟佛菩萨一起念佛,你说这个多殊胜。到底哪个是佛菩萨?你如果去找,你决定找不到。你要去找,你这个佛号念得不相应了,为什么?夹杂,夹杂功夫就破坏了,念佛决定不能夹杂。
古德笔记小说当中,记载夹杂的事情很多。像明朝戚继光,这是明朝的一位将军,虔诚的佛教徒。他平常念《金刚经》,念得很有功夫,也念了不少年。有一天他梦到一个士兵,是一个阵亡的士兵,是他的部下,求他给他念一卷《金刚经》超度他,来求他。他醒了之后就恭恭敬敬的读经,给这个士兵回向。到第二天晚上,又梦到这个士兵来感谢他,「谢谢将军,我只得到半部《金刚经》」。他说为什么?「因为你老人家念《金刚经》,当中掺杂了一个『不用』两个字,所以这个效果就减了一半」。他一想,没有说「不用」,忽然想起来,他念经的时候,他的侍者给他端一杯茶过来,他没有说话只摆了摆手,这心里动了个念头「不用」。这个你看看,就减了一半,可见得夹杂是破坏事情,不能夹杂。所以戚将军第二天重新再念一部,很恭敬的念一部。晚上又梦到这个士兵来感谢他,念的这部经他全部得到受用,他超生了。所以念佛、念经不可以夹杂。你如果听我讲这句话,这个佛堂里有佛在,去找哪个是佛,你夹杂这个东西,就把你全部念佛的功夫破坏掉了。
应当怎样去观想?除了自己之外,每一个人都是佛,人人都是诸佛如来化身,你的功德就不可思议。为什么?最极虔诚的心,跟这么多佛在一起念佛,要用现代的话讲,这个气多旺。你二十四小时决定不会疲倦,愈念愈欢喜,为什么?跟这么多诸佛如来在一起,人逢喜事精神爽。跟一尊佛在一起已经就感觉非常荣耀,跟这么多佛在一起,一定要把每一个人,每一个人是真佛,决定不是假佛,决定不是我们想像当中他是佛,他们就是真佛。这些佛来陪我念佛,这些佛来带领我念佛,你说这个念佛堂多殊胜,念佛功德不可思议。这里面还有一层很深的意思,就是说这一些菩萨们已经证得「法性空」,已经证得「法相无所有」,为什么还要求往生?为什么还要劝化众生?是不是他们多事?不是。证得法空之后,明了通达世出世间一切法,不可得无所有之后,自性里面的慈悲心自然就生起来。那个发心不是勉强,不是人家劝你,自自然然就生起来,法尔如是,生起这个大悲心,这个慈悲心。《维摩经》上所说的,这些菩萨「虽知诸佛国,及与众生空」,就是他们真正通达明了,世出世间一切法,一真法界跟十法界,如梦幻泡影,如露如电,他真知道、真明了,但是他还是常修净土,教化众生,念佛求生阿弥陀佛国土。
你要问他为什么这样做?他示现给那一些还没有得度的人做榜样,这是真正的慈悲。为什么要度这些众生?自他不二,众生没有度尽,给诸位说自觉就不能圆满。好像我们一个人这个身体,我们晓得身体许许多多细胞,身体哪个地方长个疮,这是部分,那个地方的细胞有病,我要不治好它,我这身体就不是圆满的健康,还有一点缺陷。十方世界还有一些众生迷惑颠倒,还有一些众生搞六道轮回,就像身上局部长疮一样。众生迷惑颠倒分自分他,诸佛菩萨眼光里面,情与无情同一个法身,同一个理体,同一个心性,所以叫「同体大悲,无缘大慈」。我们今天看到世界有灾难,看到一般人受这些疾苦,真正通达事实真相的人,就会知道那是我们全体的一部分,我们义不容辞去帮助他。现在有急难先要救急,救急当然是属於财布施,先以财布施做因缘,跟这些众生结缘。跟他有缘了,然后再以法布施劝化这些众生,永除恶业,断恶修善,积功累德,就能改变生活环境,就能永远不受这一些灾害;这一定要靠佛法的教导。再看下面这一句:
【化现其身。犹如电光。】
这一句完全跟前面「诸佛刹中,皆能示现」,互相照应。『化现其身』就是示现,随类化身,随机说法。虽然化现其身,自己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『犹如电光』,知道所有一切的化现都是梦幻泡影,他在这里面成就佛法,成就度众生的事业。成就,我们的话来说,无量无边的功德,可是自己心地清净,一尘也没有污染,这一点很重要很重要。「电光」就是说生灭同时,显示出化现的事实真相;生灭同时也就是佛法里头常讲的不生不灭。请看第六面:
【裂魔见网。解诸缠缚。】
前面这一段是菩萨的自受用。「化现其身,犹如电光」,这是真实智慧。没有真实智慧,就不能够帮助众生。有了真实智慧,这个时候帮助众生,不但自己不受累赘,反而增上定慧。自己如果不入这个境界,去教化众生往往被众生度跑了,这个例子很多很多,从释迦牟尼佛在世那个时代起。不了解事实真相,不是真了解,不是透彻了解,他「我、法」二执没有放下;换句话说,他心里面还有是非人我,还有很浓厚的烦恼习气没断。遇著外面的缘,他就起现行,他生烦恼,生烦恼他就造作恶业,依旧堕落在轮回。这个原因就是他没有彻底明白,真正彻底明白,如果带著有一点习气还不要紧,这是罗汉、菩萨往往都有这种示现。像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舍利弗,这是释迦牟尼佛弟子当中智慧第一,他还有瞋恚的习气;迦叶尊者这是定功很深,禅宗的传人,释迦牟尼佛把禅宗传给迦叶,迦叶是禅宗第一代祖师。这么深定的人,听到天人奏乐,那个乐声非常美妙,迦叶不知不觉就从座位上起来,就跳起舞起来,他也受不了,要闻声起舞。这是说明什么?说明习气的深重,但是他们虽然有这个习气,功夫还不至於堕落到六道轮回。所以这些罗汉、这些权教菩萨,佛在经里面跟我们讲他们一些小故事,很值得我们警惕。为什么?他们觉悟得快,回头得快,所以不碍事。我们凡夫迷到里头不晓得回头,这个麻烦就大,不晓得回头,恶业就愈造愈重;他们回头快,觉悟快。
度化众生是『裂魔见网,解诸缠缚』。前面我们曾经读过,以定慧力破所知障及烦恼障。「魔见」就是所知障,「缠缚」就是烦恼障。所以自己要有定有慧,还要有善巧方便,善巧方便都是属於戒所摄,戒学里面所含摄,由此可知,没有离开三学,自己自行化他都要与三学相应。我们在六道三途,佛法里头常讲险道,在这里面可以保住自身不被污染、不会堕落,有这个本事,有这样的功夫,自己永远住在正定上,无论是什么样的境缘,心里永远是清楚、是明白,不迷惑,你才有能力帮助别人,教导别人如何破邪知邪见。「见」比喻作网,网是比喻。「魔见」就是错误的知见、错误的思想、错误的见解。佛法教给我们正知正见,魔见是跟正知正见恰恰相反。如何纠正他的错误观念?这个方法在我们世间,最好的办法是讲经说法,所以这个事情不是短时间,长时间的。讲经说法的目的要帮助他开悟,如果他不开悟听一百年还是枉然,甚至於把佛的经典也变成魔见,这个很多。这就是我们常讲的「不解如来真实义」,错解如来的意思,曲解如来的意思,古人所谓「望文生义,三世佛冤」,是把佛经也变成错误的思想跟见解。所以《华严经》、《大智度论》里面常说,「佛法无人说,虽智莫能解」。世间聪明智慧的人有,能看得懂佛经吗?看不懂。为什么看不懂?佛的经典字字句句是义在言外,这个是佛法的难处。你要在文字里面、音声里面去求,决定求不到佛法。
佛法两个字的定义要搞清楚,佛法是觉悟之法;换句话说,你要在文字音声里面去求,决定不会开悟,为什么不会开悟?著相。离相才能开悟,著相不能开悟,著相你没有离开分别执著,你要把分别执著打掉你才会开悟。所以佛在经上常常赞叹,「善说者,说而无说,无说而说;善听者,听而无听,无听而听」,他有悟处,执著在经教里面就错了。所以佛在《金刚经》里面说得好,「佛无有定法可说,佛无有法可说」,佛既然无有法可说,佛法里头还有什么意思?我们要想经里有什么道理、有什么意思,错了。所以佛的经典,四十九年所说没有意思;如果有意思,佛就真的有说法,佛就说法。四十九年所说,佛一丝毫的意见都没有掺杂在里面,所以他老人家说他「无说」。无说怎么说了四十九年?这到底怎么回事情?佛说得很好,他所说的都不是自己的,没有自己丝毫意思,所说的是谁的?是古佛所说。所以他跟孔老夫子态度一样「述而不作」,都是述说别人的,没有自己一点点意思。再跟诸位说,那个别人是谁?是一切诸佛如来。一切诸如来是哪一个?给诸位说,说到真实的是真如本性。自性里面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,自自然然流露出来,法尔如是;这《华严经》里面才说「尘说刹说,无间断说」。
我们把这些大经合起来看,意思就能体会到,这才是真正的说法,才把我们所有一切错误的知见,真正能够破除。因此说法要著重善巧,「巧」是方法的巧妙;「善」,令闻者能够悟入,那才叫善。听的人不能悟入,虽巧不善,所以要帮助听者悟入才行。怎样才能真正悟入?是不是要找一个真正很高明的说法的人?不见得。古人这个例子很多,说法的人没开悟,听法的人开悟了,妙!正是所谓的「会说不如会听」。你们诸位同修,听经听了这么多年,没有悟入,为什么没有悟入?你不会听。为什么你不会听?你心不定。现在好了,现在真的有善巧方便,念佛堂里面去多念几天佛,心定下来了,再听不一样,再听你会有悟处。从这个地方,我想有一些同修,应该心里面有一点体悟到,体会到,为什么古时候的人,看经听讲很容易开悟?现代人看起来好像比古人还聪明,为什么听个几十年,听一辈子都糊里糊涂,都不开悟?这一点我们要懂得,古人学佛,无论在家出家都有五年学教,都有这个过程。五年学教是什么意思?五年学戒,五年学戒不是学戒律,是遵守老师的教诫。
过去要想学佛,头五年到道场里面做什么?做杂务。天天叫你干粗重的生活,叫你干这个。干这个是什么事情?修福。没有福不行,所以这五年修福修慧,福慧双修。慧是怎么修法?慧修根本智。五年教你什么?教你无知,完全把你这个心定下来。在禅宗是参究,用这个方法把你的妄想、分别、执著统统打掉。所以禅堂里面,你每天在打坐,堂主手上扛了一个香板,干什么?打人。看到什么,你在那里妄动,有妄想,打你,把妄想打掉;看你没有妄想也打你,为什么?没有妄想你昏沈。所以禅堂的老师好办,天天打香板。不过实在讲也不容易,你要打的让他开悟才行,那个香板子把人打死了都不开悟,他就有罪过。所以他那个板,明眼人看到你,这是打的时候,你开悟了;如果打了不开悟,不能打,那打就打错了。打是看到快要开悟,这板子供养他的时候,使他警觉开悟。
教下是教你读经,用这个方法。每一个宗派、每一个道场,他的学风不一样。譬如天台,天台在五年当中要背三大部,这天台讲法三大部,《法华经文句》,智者大师作的,连经带注解要背;《法华经玄义释签》,你们都晓得现在精装本这么厚三册,从前线装本二十册;另外还有他修行的方法,《摩诃止观》,这是天台三大部。从前线装本总共六十册,六十册五年当中要把它背得滚瓜烂熟,天天教你干这个。你在做工,工作做完之后赶紧去背书。所以讲堂里面你没有席位,你不能听经;禅堂里面也没有你的座位,五年只是给大众服务。五年之后,你才有资格到讲堂去听经,到禅堂去参禅,有你的位置了,所以这个五年修福修慧。修福就是为常住做事情,照顾大众的生活起居,这修福。修慧是背诵经典,完全叫你背诵,没有讲解的。背诵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,让你的心整个定下来,你不会有妄想,你要有妄想,你就背不出来,用这个方法来修根本智。所以有五年这样的基础,五年之后,再到讲堂里面去听讲经,他怎么会不开悟?多少都会有悟处。所以小疑小悟,大疑大悟,总有悟处,所以对他的修学法喜充满,很有道理。
我们现在人,现在人就是把这个基础失掉。而且一接触佛法,看得很多、听得很多,听许许多多人讲,看各种不同这些资料,把头脑都看糊涂、看乱、看迷惑了,所以现在开悟的人没有。我们现在不是裂魔见网,已经堕魔见网,我们已经堕在魔见网里头出不来。那么这个念佛堂,这就有希有功德了。所以认真讲,大家要到念佛堂,每一天二十四小时,念上个三年、五年,你再来听我讲经,你会有悟处,一定的道理。你没有这个功夫,念佛堂是什么?念佛堂就是把你所有一切烦恼知见统统给念掉,叫你在念佛堂里面,你只有一个念头「阿弥陀佛」。我们的念佛堂跟其他念佛堂不一样,四周全是阿弥陀佛的佛像。我跟大家说过,那么多的佛像就是你们莲池海会大众,那么多佛像里面总有一尊是你自己,你自己现身在那里是佛像,跟阿弥陀佛一模一样,你才想这个念佛堂多亲切。这就是我们修学依报环境的殊胜,对自己修学是最好的增上缘,所以我们欢迎全世界各个地方念佛的同修,到这个念佛堂里面来念佛。你们自己会感觉到,用不著我说,你在这个念佛堂念上一个星期,然后你自己想一想,你一生当中,无论参加哪个道场打佛七念佛,没有这个地方殊胜。你在这个地方一个星期,你的感受决定跟其他地方不一样,你们自己去体会。所以这个念佛堂念上几年,再听讲经,不相同了。
现在这是逼不得已,每一天念佛,还每一天两个小时打闲岔。为什么要打这个闲岔?怕大家退心。所以我们现在每天两个小时讲经,是给你打气,是防止你退心,每一天在劝勉,道理在此地。真正要讲经达到这个目标,目标就是要帮助你破所知障、破烦恼障,帮助你契入境界明心见性,那应当是什么?先在念佛堂好好念上三年,然后再出来听经,这是我们按照规矩来做的。可是现在怕这三年念到最后人都跑光,都没有人,所以我们不能不天天劝勉,不能不把这个功德利益之殊胜,跟大家讲解清楚、讲解明白,使大家欢喜在念佛堂念佛。实在讲念上个半年以上,你就欢喜心生起来,你就渐渐契入境界,这个经听不听无所谓,你真正得受用。所以在启建的开端,讲经是很有必要。今天时间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