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- (第六十五集)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 (第六十五集)  1996/4  美国圣荷西  档名:02-031-0065

  请掀开经本,第九十三面,倒数第五行,从三十一段看起:

  【净影疏云,依愿起行,又故彼法藏於一身中,在彼佛所,五劫修行。】

  这一段的意思好懂,都是说明法藏比丘发愿修行时间之长。

  【略笺云,斯乃修行之时也,盖五劫之间,思惟励修,修成满所愿之行,其既发愿,不可无行。】

  这也是解释弥陀在因地里面修行的状况。说『五劫』是说他修行的期限,成就满愿之行,这一句很重要。我们学佛之所以不能成就,效果不彰,其原因也就是像这一句所说的,我们的修学没有向成就『满所愿』这个目标去做。末后两句说明,既然发愿了,一定要有行。如果有愿无行,这个愿就是空愿,永远达不到的。若有行无愿也不能成就,虽然认真努力修行,他没有方向、没有目标,也不能成就。所以成就一定要愿行相资,就是行愿合一,所谓解行相应,都是说的这桩事情。

  【合赞云,五劫者,发愿思惟之时节也。】

  这都是说明法藏比丘五劫的修行。翻过来看九十四面。

  【会疏云,盖夫菩萨建立净土,犹如良匠建大城,先沉思图画之,五劫思惟,如图画之。】

  这是用比喻来说。法藏菩萨要建立西方极乐世界,就好比一个工程师设计一个都市的图一样。当然设计都市的图还容易,西方世界的图就不容易,因为那个规模太大了。一定是『先沉思图画之』,就是先设计、构图。他把这个比喻『五劫思惟』修习,把它比喻作工程师在设计绘图,这是《会疏》里面所说的。这个说法也行,总而言之,能有说都好。

  【嘉祥师云,於五劫中,修行发愿也。】

  嘉祥师的《无量寿经义疏》注的文字不多,他的意义很值得我们做参考。像他这一句简简单单,但是意思很圆满。『五劫中,修行发愿』,这句讲得太好了。如果要是说「发愿修行」,意思就不一样。「修行发愿」好!发愿修行是先发愿再修行;修行发愿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,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那个时候听佛说法千亿岁,而且佛以神力,将十方诸佛刹土展现在他面前,让他亲自去观察,等於说是参观、考察,不但听佛说,自己亲自见到这些现象。於是他就发愿取舍,哪些世界好的,他发愿,我建立的国土应当是这样的;见到不好的,他一定会发愿,我的国土里面没有这些恶行恶事、恶的现象。所以修行发愿好,写得非常之好,说明四十八愿不是一次就发的,是在五劫当中随事发愿,这才是合情、合理。

  【宋译中先曰,思惟修习,后曰,发大誓愿,经於五劫。】

  宋译的文跟嘉祥师讲的就相应,我们想这应当是事实,不应当是先发愿后修行,不应该是这样子的,应当在『思惟修习』之中,心发大愿。总共的时间是经历了五劫,四十八愿才圆满。四十八愿圆满,也就是他建立西方极乐世界圆满了。

  【净影疏曰,法藏自说己愿,令诸菩萨学之同发。】

  这个意思好。他在经中向他的老师,就是世间自在王佛,陈述五劫修学发愿的成果,这个成果就是建立西方极乐世界。他说得那么详细,说得那么明白,不仅是向老师提出成绩报告,更深一层的意思是供养同学大众,就是『令诸菩萨学之同发』。他自己做个好榜样,希望一切菩萨们学他发愿、学他的修持,这个意思就很深,也是重要的意义。

  【会疏云,菩萨闻之,自发勇猛心,彼既丈夫,我亦尔,彼发妙愿,我不尔乎,故能缘之满足大愿也。】

  《会疏》这一段,实在就是对我们说的。『菩萨闻之』是指当时与会的菩萨,也就是世间自在王佛的学生,听了法藏发的大愿,都能够起而效法。而自在王佛看到这个现象非常欢喜,由此可知,诸佛菩萨没有一丝毫的私心,确实不带一毫情识,他并没有嫉妒、并没有障碍。自在王佛的学生都跟著阿弥陀佛去了,阿弥陀佛也是他的学生,这个学生成就了,把其余学生统统带走了。如果是凡夫,必定有嫉妒、必定有障碍,这是自古以来在所难免。

  出世间法里面,最明显的例子是禅宗六祖。五祖虽然传法给六祖,老师对学生没有一丝毫的情执,因为都是明心见性的人,像《金刚经》上,都是离四相,入三空之人。可是在黄梅这个道场,除了五祖之外,并没有一个人明心见性。没有见性就是凡夫,既是凡夫就有情执,所以大家看到五祖把衣钵传给能大师,各个都不服气。甚至於整个寺院上上下下都出去找,希望把衣钵夺回来,你说这成什么话!把衣钵夺回来,还不是就是说,五祖你看错了人,你怎么把衣钵传给他?这都是凡情执著,佛门造成弘法利生的障碍。像这种情形,历朝历代自古至今比比皆是,我们处处都可以看得到的,这是众生没有福报。

  世法里面也不例外。我们读《汉书》,二十五史里面《汉书》,你看郑玄跟马融,马融那时候是当代的大儒,郑玄是他的学生,郑康成。郑玄亲近他三年,认真努力学习,我们今天讲的是一心一意,真精进。马融虽然学问好,没错,这是大家公认的,历史上公认的,但是在德行上并不很完美。他教学生还要听音乐,自己还在欣赏,大概他非常喜欢音乐歌舞。他官做的很大,家里面就养著这些就像现在的乐队一样,歌舞的乐队一样。给学生上课,他讲座后面用个布幔,布幔后面就是唱歌、跳舞,他是一面欣赏一面上课的。那些学生们,想想看,哪一个不去听听、看看幕后那些跳舞的?这在所不免的。唯有郑玄,三年从来没有看过幕后唱歌、跳舞的,没有看一眼。马融发现了,所以马融也公开宣布,他的所学,郑玄一个人完全得去了,郑玄是他的传法弟子。

  可是马融的心量很小,就想方设法害郑玄。买了杀手,郑玄要回家去,他知道他从哪一条路走,买了杀手在路上埋伏,希望把他杀掉。他知道郑玄将来成就一定超过他,他不服,老师用这个方法对待学生。表面上很客气,对他很好,郑玄辞别老师的时候,老师带了很多同学,带了很多人到十里长亭去跟他饯行,送他。每个人敬他三杯酒,希望把他喝醉,迷迷糊糊被杀了他也不晓得。哪里晓得郑玄酒量大,在长亭上接受大家一个人三杯,喝了三百杯他也不醉。所以我们中国以后「三百杯」的典故,就是郑康成这个故事,三百杯不醉。而且郑康成非常聪明,已经看出这里面有问题,所以原来定的回家的路线,临时自己改变,走小路走了,安全回家了,逃过这个劫难。这就是说明嫉妒、障碍,世出世间自古至今很难避免的。这是世出世间两个最明显的例子。

  由此可知,世间自在王佛,佛菩萨的心量跟凡夫不一样。世间自在王佛看到他的学生跟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了,欢喜!不但不阻挠,而且还劝学生们到极乐世界去,这叫佛,这叫菩萨。这是我们在《无量寿经》上看到这个事实真相,令人敬佩,我们自己应当效法。所以,这些菩萨们听了法藏比丘向佛的报告,他的同学们都发心,都跟随他到西方极乐世界去,『自发勇猛心』。

  底下这几句都是双关语。『彼既丈夫,我亦尔』,他们这些人听了阿弥陀佛的报告,这个报告就是四十八愿,都发愿往生,我也应该像他们一样。「丈夫」这两个字,跟世俗里面所讲英雄这两个字的意思相同,大丈夫就是大英雄。凡夫办不到的事情,他能够办到,这叫做丈夫,这叫做英雄。凡夫什么事情办不到?断烦恼办不到,出三界办不到,成佛道办不到,这些人都能办到。用什么方法?发愿往生西方净土,这个事情就都办到。

  『彼发妙愿,我不尔乎』,看看阿弥陀佛发的愿,我不能吗?所以我们读四十八愿,不仅仅是见闻弥陀发愿,更要紧的是藉他的愿要兴起我们自己也发同样的愿,把弥陀四十八愿变成自己的本愿。《会疏》里这一段就是这个意思,这个才重要。『故能缘之满足大愿也』,这样你才能决定往生,不退成佛,满足自己的大愿,也满足弥陀的愿望,这才是这段文的真实义。

  【往生论注云,满足往生净土一愿,即一切志愿悉满足,故云满足无量大愿。】

  『满足无量大愿』是经文,无量大愿怎么圆满?往生净土就圆满了。这句话的意思太深、太广了。满足无量大愿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,天台家讲的四种佛,圆教佛,不是普通的佛,究竟圆满佛。究竟圆满佛,凡夫要修成,《华严经》上佛说了,要经历无量大劫,不是三大阿僧只劫,你就想到多么不容易。可是有缘的众生,这个缘是非常稀有,「开经偈」上讲的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,那是遇华严法门,净土法门比那个还要难。彭际清居士讲得好,我们今天遇到,是「无量劫来希有难逄之一日」。这也是我们过去生中,无量劫的善根福德在这个时候现前,我们才遇到。既然遇到了,为什么不能死心塌地一门专修?仔细去检讨,还是善根、福德、因缘这三个条件没有真正的圆满。因缘是遇到了,我们大家都有缘,这一生当中遇到,缘没有问题,可以说是非常之圆满。善根有没有问题?可能有问题。善根是什么?是信、解,你是不是真的相信?是不是真正明白?如果说半疑半信,你的善根不圆满。福德是依教修行,是真干;如果不能真干,福德不圆满。

  由此可知,凡是这一生当中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,总是善根、福德、因缘上出了问题,如果没有问题,哪有不往生的?《弥陀经》上说得好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」,这就是说明,如果我们这一生当中,善根福德因缘都具足,决定得生。一条不具足就有麻烦,往生就不可靠。假如我们这一生当中福德因缘还不够,我们有没有办法把它补足?给诸位说,有。只要你能够精进不懈,你能够依教奉行,一门深入,精进不懈,依教奉行,就把我们善根福德不足的部分补足了。所以古德讲,这个法门万修万人去,一个都不会漏失,这个话都是实话,生到西方净土什么都圆满了。出家人想学经教,除了净宗经论想学之外,还想学《华严》,还想学《法华》,还想学《唯识》、《般若》,什么都想学,是不是好事?好事。如果你在这一生当中学,你就注定什么都不能成就,一样都不能成就。为什么?纵然学到一点毛皮,你不能了生死出三界,一口气不来一转世,前生学的都忘得干干净净,这都是事实。

  真正聪明人,我什么都想学,世出世间的学术统统我都想知道,发这样的愿心。专修净土法门,世出世间想学的东西我暂时统统放下,我先取净土,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你就得无量寿,寿命长。西方极乐世界老师是阿弥陀佛,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是老师,等觉菩萨是同学,所以他在很短的时间就『一切志愿悉满足』了。这才是个真正有智慧的人,真正聪明人。所以舍得,舍得这句话是出在佛经上,你能够舍你就得。你今天把世出世间法舍了,放下了,专门学一门,明心见性,成佛了,一切都得到。你不肯舍你就不得,你什么也得不到,舍才能得。这个名词术语大家都挂在口边上,真正意思不懂,不肯舍、不肯放下。

  《往生论注》是昙鸾大师的,这是我们净宗的一位大德。

  第五品我们就说到此地,再看底下,「发大誓愿第六」,这一品里面所引用的一些经论。

  【甄解曰,四十八愿功德成就,而归一正觉,即是南无阿弥陀佛也,是名弘誓本乘海,亦名悲愿一乘,此乃弥陀正觉功德也,正觉功德不可思议者,由誓愿不可思议。】

  这是先说四十八愿的大意。四十八愿功德的成就,『归一正觉』,如果不是真正的觉悟,真是真实,正,决定没有邪思,无邪叫正,无妄谓之真,真正觉悟了。真正觉悟,念念为一切众生,决定没有为我的念头。虽为一切众生,心地依然清净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古德在《般若经》上给我们讲的,心里面若无其事,这是正觉。利益众生,心里头要著了这个事,就被污染、就不清净了,要知道,那修的是世间的福报,三界有漏的福报。如何把三界有漏福报变成无量的功德?这不在事相上,是在内心感受上,内心里有苦乐的感受,功德就变成福德;如果内心里面若无其事,清净无染,像《般若经》上讲的,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动」,福德就变成无量功德。所以,四十八愿是随事发的愿,虽发愿、虽修持,弥陀心中若无其事,这归一正觉。归一正觉简单的讲,心中若无其事,作而无作,无作而作,你的心永远是清净的。这是个真正会用功的人,不能不知道,不能不在这上面做工夫。简单的讲,自行化他必须要心中若无其事,也就是我们常讲不著相,著相就是福,不著相就是功德。

  归一正觉,这个地方就把这个正觉给我们指示出来了,『即是南无阿弥陀佛也』,这一句是名号,要归在名号的义理之中。「南无」是皈依的意思,南无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是皈依,「阿」翻作无,「弥陀」翻作量,「佛」翻作觉。所以,南无阿弥陀佛,翻成中国的意思是皈依无量觉,觉而不迷。觉的相就是若无其事,就是经题上给我们讲的清净平等,清净心是觉,觉行,平等心是觉心。如果有丝毫的念头起来,你的心就不清净、就不平等,换句话,就不觉了。由此可知,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,大小两本,在修学功夫上都教给我们执持名号,名号里头有名有义,都要持。我们现在一般持名念佛的人,只持名号,没有持名义,只晓得一天到晚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什么意思不知道。这个念起来没用处,就是古人讲的「喊破喉咙也枉然」,一定要懂得名号的意思。

  名号的义理甚深甚广,无量无边,所以底下讲『是名弘誓本乘海』。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是什么?就是四十八愿,把四十八愿整个浓缩起来,就是皈依无量觉。四十八愿里头字字句句都是无量觉,都没有离开无量觉。所以这一句名号里面,要就事相上来说,这一句名号就包含四十八愿。我们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四十八愿是不是统统现前?我们的心行与四十八愿是不是就相应?如果念佛归念佛,贪瞋痴还是贪瞋痴,五欲六尘还是五欲六尘,完全不相干,这个人不是念佛人。世间读书人都要求变化气质,何况学佛?古人读书的目的,是在变化气质,变凡夫为圣贤,世间人气质的目标是圣贤君子。我们学佛也不例外,目的也是要变化气质,变凡夫为佛菩萨,我们的目标才能达到。四弘誓愿「佛道无上誓愿成」,成佛,我们学佛的目的才达到。我们今天学佛,无论采取哪个法门,是不是向成佛这条路上走?是不是向成佛这个目标去接近?这不能不明白。如果不舍贪瞋痴,诸位要晓得,贪心是饿鬼道,瞋恚是地狱道,愚痴是畜生道,贪瞋痴不舍,贪瞋痴增长,你走的是哪个路?你走的是三途的道路。你的方向是地狱、饿鬼、畜生,你的目的地也是地狱、饿鬼、畜生,那一句佛号叫白念了,完全不相干。会修的人,这一句佛号就把四十八愿念起来,这就是「弘誓本乘海」。本乘是一佛乘,这不是二乘、不是三乘、不是菩萨乘,是一佛乘。

  『亦名悲愿一乘』,底下,你看就清清楚楚的说出来了,这是一乘法,在大乘之上。世尊末后在华严会上宣布,「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」,华严会上宣布真实法,说出佛对於一切众生的愿望。佛是希望大家成佛,不是希望大家成个罗汉、成个菩萨,不是的,不是佛的意思,佛的意思是希望每个人都成佛。实在是因为众生业障、习气太重,不得已从一乘里面假设三乘,假设二乘,这是为了方便接引。所以一乘、二乘、三乘都是方便法,一乘是真实的。念佛往生净土是一乘法,往生不退成佛,一生成就。所以,弥陀法门是悲愿一乘,这两个字是特别赞叹他的,因为弥陀的愿超越十方一切诸佛的本愿,真的是超越了。说到大慈悲心,一切诸佛都有大慈悲心,但是实在比一比,没有阿弥陀佛这个慈悲来得究竟圆满。何以见得?弥陀这个法门能令九法界众生平等成佛,这是慈悲圆满之相。我们释迦牟尼佛度一切众生,用五乘佛法来度,人、天、声闻、缘觉、菩萨,最后再叫你成佛,五乘佛法度。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五乘,只有一乘,所以称赞他叫悲愿一乘,这就是超胜诸佛如来。

  『此乃弥陀正觉功德也』,弥陀正觉功德就是这一部《无量寿经》所说的。『正觉功德不可思议者,由誓愿不可思议』,结归到四十八愿,四十八愿实实在在不可思议。我们读这一品经,首先要明了这品的大意,然后才知道怎样去读、怎样去解、怎样去行,才能够得到弥陀大愿的真实利益。第二段:

  【行卷文曰。】

  『行』就是修行,这是古德,等於说自己修学的报告、修学的心得,提供给大家做参考,有这么一段文。

  【敬白申一切往生人等。】

  著书、作文的人自居学地,就是在修学的地位,学生的地位,所以对於大众非常尊敬。『敬白』,这个「敬白」在古时候佛门当中也是如此,是下对上说话。把所有一切众生都看作菩萨,都看作善知识,与普贤行完全相应。普贤行里面,学生只有我自己一个,除我自己之外,人人都是我的老师,人人都是我的善知识。所以语气用敬白。

  『申』是申说自己的心得、感想,提出报告。对什么人?『对一切往生人等』,这是对一切念佛求往生的这些人,是以他们为对象,对他们说的。

  【弘誓一乘海者,成就无碍无边最胜深妙不可思议至德。】

  这是总赞弥陀四十八愿,四十八愿是大愿。这个大不是对二乘、三乘人说的,是在诸佛如来因地所发的弘愿,来做个比较。一切诸佛因地所发的弘愿,以弥陀弘愿最大、最究竟、最圆满,『弘誓一乘海』,说的是这个意思。由於愿行,『成就无碍』,无碍是无有障碍,当然称性,不称性哪能没有障碍?与自性相应就没有障碍。『无边』,无边是广大。过去中国人所谓其大无外,没有比它更大的,其小无内,没有比它更小的。小即是大,大即是小,大小不二,这是无边际的境界。

  『最胜』,胜是殊胜,没有能够超过他的。从哪里讲?正是古德称赞弥陀文中所说,「能令五乘齐入报土」,这是最胜。一切诸佛如来都做不到,阿弥陀佛能做到。五乘就是上从等觉菩萨,下至地狱众生,能够叫这些人统统平等成佛,同时成佛,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。世尊所说的千经万论里头没这种讲法,十方一切诸佛刹土里面没有这些事相,看不到这个事相,唯独西方世界有,这是西方世界的最胜。『深妙不可思议至德』,理太深了,事相太妙了,理不可思议,事相也不可思议。这是自性功德达到究竟圆满的顶点,至德,弥陀用上了。下面说:

  【何以故。】

  这在解释上面这一段。

  【誓愿不可思议故。】

  我们以阿弥陀佛为老师,这是我在三皈依里面普遍的劝勉同修。我们皈依佛,皈依哪一尊佛?我们皈依阿弥陀佛。不能说皈依佛,这个佛太空洞了、太抽象了,对现代人必须要落实在形象上,我们才能得受用,我们以阿弥陀佛为老师。皈依法,法就是《无量寿经》,我们专依《无量寿经》。《无量寿经》有五种原译本,原译本里面所翻的,古人的译笔很深,现代人文言文的修养已经谈不上,所以读原译的文往往感到艰难。同时,五种译本里面的经义互有出入,要读原本必须要五种本子全读。五本里面诸位仔细做个比较,你会发现有相同的部分,也有不同的部分,所以遍读的确是很麻烦的事情,因此古人才有会集这个做法。会集实在是有必要,第一次会集是宋朝王龙舒居士,他的会集本收在《大藏经》中,古来的祖师大德也很赞叹。莲池大师的《疏钞》里面引用《无量寿经》经文,差不多一半以上,是采取王龙舒居士的会集本。现在夏老这个会集本出来,有少数人反对,坚持不应该读会集,应该读原文,这是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他们认为夏莲居是个普通的居士,似乎他没有能力来做会集本,所以不应该读他的本子。因为有些人这样说,我在此地顺便给诸位提出,夏老居士的佛学、儒学恐怕不是他们所想像的,诸位细读梅光羲居士的序文,你就了解了。

  梅老居士是什么样的人,我们没有见过,但是我们在台中曾经亲近李炳南老居士十年,从李老居士口中我们对於梅光羲老居士知道一些。因为梅老就是李炳南老居士的老师,李老居士的教,也就是经教,是跟梅光羲学的。李老给我们说,在中国民国初年的时候,大概民国二十几年的时候,我们佛门界里面尊称南梅北夏,就是这两位。南梅是指的梅光羲,梅老居士是江西南昌人,在南方,夏莲居老居士是山东人,在北方,当时在佛门当中号称南梅北夏。大家公认这是解行上都有殊胜的成就,不是普通人。梅老居士有一本《相宗纲要》,《相宗纲要》是他写的,我们在台湾流通很多。所以从他序文里面为我们介绍夏莲居。而夏老这个会集本出来之后,在当时佛门里面的大德,慧明老和尚给他做印证。慧老通宗通教,显密圆融,那也不是个普通人。而当时,法师当中,有现在台湾的忏云法师,过去八堵海会寺的老和尚,都曾经亲近的。民国初年,在律宗上、在教下上修学有成就,而为大家公认的老一代的法师当中,对於这个会集本都赞叹、都弘扬,哪里会有错误?所以我们对这个本子要具足信心。夏老居士实在讲是乘愿再来,广度末世往后九千年的众生,绝对不是个普通人,所以我们应当要有信心。

  会集本是他十年完成的,绝不是草率,三年完成初稿,以后陆续修订十次,才成为我们现在这个定本。所以我们想到弥陀的四十八愿,誓愿不可思议。夏老会集四十八愿,就是会集第六品,整整用了三个月的时间,而且是三个人共同来做的,慧明老和尚参加了,梅光羲居士也参加了。这一品经,三个人用三个月的时间会集这一品,这尤其是因缘殊胜,非常稀有。将五种原译本里面的本愿,以最精简的文字,保持它最圆满的经义,使我们今天展开读诵,感觉得很舒畅。当然更重要的,如何能把弥陀的本愿变成自己的誓愿,这非常重要,这个不可思议。

  【悲愿喻如大虚空。】

  这一句实在讲也是不能少的,因为有这一句,与性德相应了。前面曾经说过,四十八愿,无量行愿有没有?有,确实有愿,心里头有没有?心里头若无其事,就像虚空一样。可见得修行人跟世间凡夫不一样,世间凡夫有愿,他有心,这就变成有漏的福德。修行人的高明处,有愿无心,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。愿,真有愿;心,真无心。所以他跟性德相应,性德是空有不二,性相一如,性空相有,性空不碍相有,相有不碍性空,它是无障碍的法界。不可思议就是说这桩事情,而初学的人最难体会的也就是这个境界。

  【诸妙功德广无边故。】

  无边的功德就像大虚空,大虚空,我们常讲尽虚空遍法界,点点滴滴都称性,点点滴滴都充满虚空法界。

  【犹如大车乃至犹如大风。】

  『大车』是比喻大乘,『大风』是比喻不住,佛法里面风的意思就是不住,就是个动的相,它不是一个静的相。

  【普行世间无所碍故。】

  像风,风行无碍,大车行也无碍。

  【能出三有系缚城。】

  『三有』是三界,就是六道。称为三有,就是欲界有、色界有、无色界有。有什么?有因,有业因,有业因当然就有果报。欲界有,你心里面有五欲六尘,你就不能超越欲界。你对於五欲六尘起贪瞋痴慢,这个人决定是住在欲界的。假如把五欲断掉,五欲通常讲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这叫五欲,五欲断掉,这五样东西离开了,色相没破,还有色相。虽有色相,没有五欲,这个人就超越欲界,就生到色界天去,色界四禅,一共有十八层天。色界天人没有饮食,不需要吃饭,不需要喝水,他这个离掉了,他也不需要睡觉,他不会疲倦,精神永远是饱满的。没有饮食,他精神从哪里来?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他禅悦为食,法喜充满。他滋养他的身体、精神、动力的来源是定功,从禅定里面来的。如果连色相都不执著,都觉得这个东西讨厌,丢掉不要了,他就又超升一层,到无色界天去。无色界天,我们现在人所讲精神的世界,那个地方没有肉身、没有色相,换句话说,他已经不要物质,离开了一切物质,或者称之为灵界。但是还没有出轮回、没有出六道,六道就是三界。

  由此可知,出六道多么困难,所以底下有个比喻,叫『系缚城』,把六道比作一个城,这个城很不容易越过,城是个界限,你一定受到这个三有,受到这个系缚。可是修行人有弘誓愿、有大悲愿、有诸妙功德,他就能够超越三界,他能够舍离三界。对三界再也没有贪心,再也没有牵挂,凡事随缘,无论做什么事情,心里头若无其事,干干净净,一尘不染,这就出三界了。

  【乃至开显方便藏。】

  『藏』是含藏,无量无边的智慧德能,称之为藏。『方便藏』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,教化一切众生。

  【良可奉持,特可顶戴也。】

  我们应当要好好的依教奉行。『顶戴』是恭敬到了极处,对於诸佛菩萨祖师大德的教诲,以真诚心、恭敬心来学习,这叫做顶戴奉持。

 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