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(第五十八集) 1996/4 美国圣荷西 档名:02-031-0058
请掀开经本,第八十四面,倒数第三行,从六十六段看起:
【灵峰大师曰,非信不足启愿,非愿不足导行。】
这是说净土修学的三个条件,古德称为三资粮。资粮是比喻,古代出门旅行,在交通、食宿都没有现在方便。因此出门,除了要带旅费之外,还要带粮食,要带干粮,因此称之为资粮,旅行必须要具备的。这个意思是比喻,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,希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也有必须具备的条件,这个条件等於旅行资粮一样的重要。信、愿、行这三个条件。
蕅益大师讲得好,『非信不足启愿』,如果没有清净的信心、真实的信心,愿就生不起来。纵然说愿,愿并不恳切,换句话说,还会被世间五欲六尘环境所动摇,舍不得离开这个世间,舍不得世间五欲六尘的享受。这个愿,虽有愿,愿不切,不真切,往生就靠不住。所以一定要有恳切的愿望,像《金刚经》里面所说的「信心不逆」,那就行了。所谓不逆就是非此不可,他有这样坚定的信心,他念佛功夫当然就得力,行就是念佛的功夫。
所以这三个,实在讲,三个字是一而三,三而一。如果把它分做三桩事情,信也不真,愿也不切,行也不力。必须这三个字合在一起,所谓一而三,三而一,信里面有愿有行,行里面有信有愿,这是大乘法里面常说的不二法门。这个样子,功夫才能够得力,才能够有受用。
【清省庵法师曰,修行急务,立愿居先,愿立则众生可度,心发则佛道堪成。】
省庵也是净宗的一位祖师,是蕅益大师以后的。他有个小册子,流通很盛,就是《发菩提心论》。他说『修行急务』,最急要的事情是什么?『立愿居先』,佛法里面常讲发菩提心,发菩提心就是此地说的立愿。你一定要发心,在世间法里面讲,叫立志,志不立那是一事无成。学佛愿不立,也是不能成就,所以一定先要立愿。此地所说的愿,他并没有详细的说出来,但是在佛法当中,一般都是指四弘誓愿。可以说四弘誓愿是一切诸佛在因地当中所发的共通大愿,都可以归纳这四条。这是修行才有真正的目标、才有方向。
『愿立则众生可度』,自己没有得道之前,是先度自己这个众生。所以众生这个名词的含义我们要清楚,这两个字的本义,并不是指众多的众生,不是这个意思。它是讲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,就叫众生。由此可知,我们这个身体,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,所以佛经里面常讲「自性众生誓愿度」,要度自己这个众生。除自己之外,我们仔细去观察,世间所有一切万法,哪一法不是众缘和合而生的?於是众生的范围就大了。佛经里头跟我们讲的,有有情众生,现在人讲动物,有感情的,有情的众生,又说有无情的众生,无情是没有情识的、没有感情的,植物、矿物都是众缘和合而生的。我们明白这个意思之后,才晓得《华严经》上所讲,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,才是四弘誓愿第一愿圆满的相。度众生圆满的相是情与无情同圆种智,你度众生才圆满。由此可知,不仅仅是专对有情众生而说的,它是包括无情众生在其中。愿立则众生可度,这个众生一定是先度自性众生。
『心发则佛道堪成』,菩提心发了之后,无上菩提,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才能够得到;若不发心,是不会有成就的。
【又曰,故知欲学如来乘,必先具发菩萨愿,不可缓也。】
『如来乘』就是一佛乘,在佛法当中,这是究竟圆满的修学,目标是成佛。要成佛,一定要『发菩萨愿』,菩萨愿就是四弘誓愿,一定要发度众生、断烦恼、学法门、成佛道的愿。『不可缓也』,就是前面讲「修行急务」,这个事情太重要、太急了,把它放在第一优先,这才叫做学佛。再看底下一页。
【大乘义章曰,界别为界,诸法性别,故名为界。】
这是解释经典里面「界」的意思。『界别』,括弧有个简单的小注,就是「分别、差别」的意思。界是界限,两样不同的东西,有差别,当中才会有界限。如果完全相同,当中的界限就没有了。所以界别,它是有界限,就是有区别、有差别。这是经上讲界的意思。
『诸法性别,故名为界』,诸法是指一切法,世出世间一切法。性有两种,性也是体的意思,一个是指性之体,一个是讲性质。如果就总相来说,那是讲性体,是所有一切法没有差别的,这是讲自性,是讲本体,没有差别的。如果是讲质体,就有差别了,可以说一切法有种种不同。此地所讲诸法性别是讲的质体,不是讲的性体,所以它这个性不是讲的本性,是讲的差别性,所以称之为界。譬如我们以眼前的例子来说,这个桌椅,它的体是木材,我们讲台上这个麦克风的架子,它的体是金属,那就不一样。金属跟木材就有差别,这是从质体上说不一样,它有界。如果从性体上说,界就没有了,性是讲真如本性。底下一段:
【唐译为演说施戒诸法门,忍辱精勤及定慧。】
这一段经文里面,我们现在用的是夏老居士的会集本,他这一段是五言偈,唐译的这边是七言偈。经文意思非常清楚,都是说西方极乐世界诸佛菩萨。『演说』,『施』是布施,『戒』是持戒,布施持戒,『诸法门』,布施里面有无量的法门,持戒里面也有无量法门,这是六度的前面两条。第三是『忍辱』,第四是精进,第五是禅定,第六是般若智慧。由此可知,诸佛菩萨为一切众生,说什么法门?说种种法门,说无量法门,如果我们把种种无量归纳起来,实在讲不出这个六门。就是我们现前这一部《大藏经》,也不能超越这六条纲领。所以这是菩萨行的总纲领,就是六波罗蜜。我们看下面一条。
【智度论曰,般若者,秦言智慧,一切诸智慧中,最为第一,无上无比无等,更无胜者。】
『般若』是梵语,翻成中国的意思叫『智慧』。为什么在当年不直接用智慧来翻般若?这在翻译体例当中有所谓五不翻,般若的意思,主要是属於「尊重不翻」。而实在讲,般若智慧跟我们一般世人观念当中的智慧,是不相同的。世间人的智慧,没有离开分别执著,没有离开这个;换句话说,世间人的聪明智慧,没有离开第六意识,是意识心在起作用的。而佛法当中所讲的般若智慧,它是离心意识。怎么个离法?我们先要晓得心意识的作用。第六意识的作用是分别,第七识的作用是执著,第八识的作用是落印象。离心意识,简单的讲,不用分别、不用执著、也不落印象,那才是佛经上讲的般若智慧。
所以般若智慧是真心起用,世间人讲的智慧是妄心起的作用,所以它不一样。这个地方说,这在一切智慧当中,最为第一,『无上无比无等』,没有胜过它的。这是清净心的作用,平等心的作用,是真心本具的德用。佛告诉我们,这个真实智慧是一切众生人人都具足的。我们现在把真心忘掉了,我们用妄心,我们用的是心意识,所谓是八识五十一心所,因此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不能现前。要怎样恢复?佛教给我们要修禅定,禅定能将自性本具的般若恢复。所以佛法的修学,无论是哪个法门,无论是哪个宗派,都是以禅定为枢纽,以禅定为目标,定能开慧,定心,清净心起作用,就是般若智慧。
【往生论注曰,般若者,达如之慧名。】
这是南北朝时代昙鸾法师的著作,《往生论注》。这个解释得很好、很清楚。『达』是通达,『如』是真如本性,通达真如本性的这种智慧,就叫做般若。由此可知,宗门里面所说的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就是般若智慧现前。禅宗,如果我们从名义上来看,很容易产生错觉,以为禅宗大概都是修禅定的,我想有许多人错解了,把禅宗当作禅定。其实说的是禅宗,它修的不是禅定,诸位要不信,你们把《六祖坛经》打开来看看。《坛经》在第一面,六祖大师开宗明义就把禅宗修学的目标说出了,他那个时候也是对大众演讲,令大众「总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」,这就说出来了,禅宗修的是什么?修的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。所以,禅宗标榜的是般若智慧,而不是禅定。禅定是手段,般若是目标,这个不能不知道的。所以《往生论注》这个解释很明显。
【大乘义章曰,真心体明,自性无暗,目之为慧。】
真心之体是光明的,所以大乘经称之为大光明藏,大光明藏就是讲的自性,就是讲的真心,它是光明的。我们现在迷失了自性,起了无明,无明的相是什么?黑暗的,我们现在就是堕落在无明之中。现在我们所看到一点的光,这个光是什么?日月灯。诸位想想,如果我们把日月灯都拿掉,这个世界是什么世界?一片漆黑,这就是无明之相。你知道这个现象了,那我们要问,见了性,明心见性是什么样子?明心见性最明显的一个相状,黑暗没有了,不需要日月灯,整个世界是一片明亮的。如果你要看到这个境界,你就见性了。虽然见性,你的心要清净,不能动摇,如果你一生欢喜心,我见性了,那就完了,马上黑暗又降临,光明就没有了,决定不能起心动念。所以诸位要晓得,清净心真的是光明的。
我们在《虚云老和尚年谱》里面看到一段故事,好像是有一次,老和尚心清净,虽然走路,心在定中,也就是对所有一切境界决定没有起心动念,没有分别执著。他那个时候自己住茅蓬,大概有事到寺庙里面去,下午回来的时候天还很亮,可能路也相当远,茅蓬相当远。他回去之后,走在路上遇到两个出家人,都是熟人。那个时候晚上走路都打个灯笼,这两个出家人都拿著灯笼,看到老和尚从那个地方走过来没有灯,天这么黑,就很奇怪。就问老和尚,问老和尚到哪里去?老和尚说我回茅蓬。他说天这么黑了,你怎么没有灯?他一提醒他,天就黑掉了。老和尚走的时候没有感觉到天是黑的,人家这一提醒,天就马上黑了。可见得,他在什么样的天候走的,心就住在那个地方,那个境界没有变,没有变换。这就证明,你要是心地真的清净,在定中的话,它境界不会变。由此可以证实,佛在经上讲「境随心转」这个话不是假的,境随心转,统统是妄想分别执著变的虚幻不实的境界。这是说明真心自性是光明,没有黑暗,称之为般若智慧。第七十三段说:
【汉译曰,檀施调伏意,戒忍及精进,如是三昧定,智慧为上最。】
这个意思也很明显。『檀』是檀那,梵语檀那翻成中国意思是布施。所以『檀施』这两个字,是叫梵华合译,上面一个是梵文的音,下面是中国翻译的字义。檀就是布施,布施就是檀那,这是六度第一个。『调伏意』,意是指悭贪,凡夫、六道众生最重的烦恼就是悭贪,佛用布施这个方法来调伏。《金刚经》上讲,「云何降伏其心」,这个心是贪心,贪而无厌,用什么方法来降伏它?用布施,布施真正的意思就是放下。
『戒忍及精进』,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。持戒意思很广很深,简单的说就是守法,佛法里面常讲如法,如法就是持戒的意思。所以这个戒是广义的,不是狭义的戒条。如果你看作五戒、十戒,那个范围就看太窄小了,应当从广义上来说。忍辱是耐心,无论做什么事情,没有耐心,怎么能成就?佛在《金刚经》上说「一切法得成於忍」,无论是世间法、是出世间法,要想成就,一定要有耐心。大的成就要有大的耐心,小的成就要有小的耐心,没有耐心的人不会有成就的。
学佛是一生大事因缘,我们看到许多同修,修学一辈子不能成就。你要仔细去观察,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?几乎可以肯定的讲,缺乏耐心,这是重要的一个因素。还有另外一个因素,就是不守规矩,不守规矩就是不能持戒。持戒是讲守法,不肯守规矩、不肯守法,没有耐心,那怎么会成就?实在讲修学成败关键,佛在大小乘经典里面为我们开示得很多。而最重要的,真正是当务之急,先要求名师教诫,也就是说你要亲近一位善知识。自古以来没有无师自通的,没有,凡是有成就的人必有师承,他一定有老师,一定有个好老师。对老师要有坚定的信心,决定遵守老师的教诫,你才会成就。对於老师表面恭敬,实际上不能够依教奉行,表面上也肯认真努力去做,给诸位说,那只是修一点福报而已。佛法修学的目的是明心见性,是断烦恼、证菩提,也就是一般讲的断烦恼、开智慧,这才是修学功夫。我们在佛门里面做出的工作再多,尤其像现代,有不少同修在整理这些录音带、录影带,把它写成书本,或者把它放在网路上来流通,这是修大福报。
我们要问,这是不是修行?不是,修行是断烦恼。你的是非人我、贪瞋痴慢,有没有一年一年在减少,一月一月在减少?那叫修行。所以修行跟修福是两桩事情,不是一码事,一定要辨别清楚。修行能了生死,修行能出三界,修福不行,六祖在《坛经》里面讲,这个事情福不能救!福再大,不能帮你了生死,这个要知道。甚至於福不能帮你往生,诸位同修不可以错会,要修行才能帮你往生。为什么?烦恼轻、智慧长,临命终时你才有把握。所以这是两码事情,千万要搞清楚,一定要接受老师的教诫,认真的去断烦恼、去求智慧,这个才对。
精进,可以说是成败的关键,精纯而不杂,所谓一门深入。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常常教诲我们,实在讲我们烦恼太重,习气太深,很不甘心情愿搞一门,总是要涉猎许许多多,这就是不守戒,不守戒就是说你不守法。这种态度修学有没有好处?决定没有好处。我涉猎多一点,我将来讲经的时候材料很丰富,说得天花乱坠,听众听得欢欢喜喜,你用心就错了。错在哪里?攀缘、好胜、争强,希望得名闻利养,这个心就错了,你就不老实了,你怎么能成功?所以现在老师教学生,难,太难了!过去李炳老在台中,讲经说法教学三十多年,跟他修学的学生总有二、三十万人,几个人听话?可能一个也没有。所以,老师非常感慨的说,学生找一个老师,难,所谓是可遇不可求,老师找一个学生,他说更难,到哪里去找?一生当中能遇到一个,那就很幸运,法就传下去了,这是传人。这桩事情自古以来就难,哪里去找学生百分之百听老师话的?老师是个过来人,经验丰富,学生不肯接受他的教导,那就没有法子。尤其现在是民主自由开放,谁也不能干涉谁,所以现在这个时代要成就,说老实话完全靠自己!现在纵然遇到真正善知识,也不能像从前老师那么样严格的教导,不可能的事情,时代不一样了。所以一定要自己明了,自己懂得道理跟事实真相,勉励自己认真努力去修学。
『如是三昧定』,三昧定就是讲禅定,后面『智慧为上最』,后面是般若智慧,这四句也是讲的六波罗蜜。六波罗蜜,说老实话,它终极的目标是般若智慧,前面的五条都是手段。如何能令自性般若现前?必须有前面种种的手段、种种的方法来修学,才能叫自性般若现前。般若智慧现前,则世出世间法没有不通达、没有不明了的。
【嘉祥疏曰,明五度为行,不能出离生死,要须智慧达解本原,方皆过出,故云最上也。】
这个节录得也很好,为什么般若为最上?《嘉祥疏》里面为我们解释了。『明』是说明、显明,前面『五度』是行门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。所谓行门,实在讲就是日常生活,这里面包括工作,包括处事待人接物,现代人讲的应酬,生活不能离开这五个原则。这五样都做好了,得人天福报,『不能出离生死』,了生死出三界不行,因为那要靠智慧。『要须智慧达解本原』,达是通达,解是理解、了解,「本原」说得浅显一点,六道轮回怎么来的?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么?这个本原你要能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你就有能力超越。如果你迷在其中,你出不去的,必须要通达明了。
『方解过出』,过是超过,出是出离,你才能够出离六道,才能够超越三界,所以智慧就最上了。由此可知,禅定的目的是在开智慧,不可以把禅定当作享受,那就错了。禅定实在讲是最好的享受,所以一般人修禅,入定之后那里很乐,那是真实的享受。如果在这个里面贪恋禅定的乐,禅悦,就开不了智慧。所以必须心地清净,丝毫不沾染,禅悦之乐也不染,智慧才能现前。
【心经云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】
世尊当年在世为众生讲经说法,实在说,般若是世尊一代时教的中心。也就是四十九年教学,般若是最主要的课程,说了二十二年,几乎占世尊讲经说法一半的时间。你才晓得,这的确是主要的课程。《般若经》流通到中国来,翻成中文,部头也最大,《大般若经》总共有六百卷。《华严》号称大经,才不过八十卷。加上贞元所译的「行愿品」,《四十华严》,去掉重覆的部分,总共九十九卷,这是《华严经》中文的译本。比起六百卷的《大般若》,这九十九卷还不到人家六分之一,可见《般若经》的重要性。
这样大的经卷,实在说,自古以来读诵的人就很稀有,读《华严经》的人,我们还听说,读《大般若经》的不常听说。因此,古大德就在经典里面摘取纲要,最能够代表的,就是《般若心经》跟《金刚经》,《金刚经》是《大般若》的纲要。《心经》可以说是《金刚经》的纲要,经文不长,玄奘大师所翻译的,现在的通行本,大家念的都是玄奘大师译的,总共二百六十个字。经文的确不长,但是世尊二十二年所讲的般若,都在这二百六十字之中。所以《心经》展开来,就是六百卷的《大般若》,六百卷《大般若》浓缩起来,就是二百六十个字。这一句经文是《般若经》上的第一段,已经将般若的大用为我们一语道破。
『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』,行是修行,前面是观自在菩萨。诸位要知道,如果你要是修行般若波罗蜜多,你就是观自在菩萨。观自在菩萨是通号,不是专指一个人的。观自在,他为什么称为观自在?就是因为般若智慧现前。这个观,是讲六根对六尘境界,用这一个字来作代表,眼对色用观,耳对音声也用观,就用这一个字作代表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无不自在。他为什么自在?通达明了。刚才说的宇宙人生的真相,他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他怎么会不自在?这是讲行,行是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。深般若,说明不是浅的般若,我们常讲甚深智慧。波罗蜜多也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是圆满、究竟的意思,换句话说,不但它是深般若,而且是究竟圆满的般若智慧。所以这句话要是整个说成白话,就是甚深、究竟圆满的般若智慧。
它的效果「照见五蕴皆空」,这句话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,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,「五蕴」就是宇宙人生的现象,「皆空」是真相。如果不是甚深智慧,见不到。世间人都把眼前的现象当作真实,不晓得它是梦幻泡影。《金刚经》上末后这首偈,就是这一句的注解。怎么照见五蕴皆空?他看出来了,看明白了、看清楚了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相有体空。相有,这个有究竟能存在多长的时间?佛用两个字做比喻,如露如电。我们现在晓得,所有一切的现象似有非有,为什么似有?我们所见到的是相续相,不是真相,相续相,相续相如露水,事实真相则刹那生灭,如电。没有一样东西是实在的,这个叫照见五蕴皆空。
『度一切苦厄』,这是把我们无始劫以来的问题总解决了。什么苦厄?生死轮回,业果相续,这个问题解决了,不但你超越六道,同时也超越十法界,苦厄是指六道、指十法界。六道苦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要跟一真法界的这些法身大士比,他们苦。所以苦厄是说的六道、十法界。超越十法界,就说明他契入一真法界。由此可知,如果不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观音菩萨这个境界我们达不到。所以学佛,特别是修学大乘,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具足高度的智慧,确实要像六祖能大师一样。你看能大师对忍和尚说「弟子心中常生智慧」,这个话的意思就是「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」,六祖能大师做到了。他心中常生智慧,我们今天在日常生活当中,心中常生烦恼,这怎么行?修福可以,修了生死决定做不到。不但了生死做不到,修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没有把握,我们不敢说做不到,可以说没有把握。怎样往生有把握?总得有一点小智慧,把烦恼能降伏住、控制住,往生才有把握;换句话说,智慧是看破,功夫是放下。这个两句,照见是智慧、是看破,度一切苦厄,是放下,放下就没有了。
我们今天的难处在哪里?六道放不下,十法界更不必说了。所以,这两句还是看破跟放下。在日常生活当中,样样要看破,样样不要放在心里,不放在心里就是放下,始终保持心地的清净平等。不但世间法不要放在心上,佛法也不能放在心上,放在心上也是错的。为什么?佛没有法,你怎么搞那么多佛法,那不就坏了。经上佛说得很清楚,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,那个法就是佛法,佛法也要舍掉,舍就是不能放在心上。我们在《金刚经》里面说得很多,为什么?因为法是缘生的,佛法也是因缘所生。凡是因缘所生都没有自性,当体皆空,了不可得,所以不能放在心上。佛法你可以受用,受用的时候若无其事。
这种生活的心态、生活的方式,就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。观音菩萨,行是怎么个行法?你要懂得怎么个行法,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应当要这么做。讲的最简单,实在讲,简单,意思可不简单。简单的说法就是看得破、放得下,你听了,也好像满懂,可是这两句话的意思其深无比,其广无边,你就没有法子了解。这两句话要真正明白懂得,六百卷《大般若》你也懂得了,你哪里会有障碍?不能应用在生活上,你就没有行,一定要把它用在生活上,你才能彻底了解宇宙人生真相。你所有的妄想分别执著都没有了,那就是度一切苦厄。我们看底下这一段。
【三藏法数曰,究竟即决定终极之义也,谓能觉了染心之源,究竟终穷,同於本觉,故名究竟觉。】
这一段是解释什么叫做『究竟觉』。先说『究竟』这两个字的意思,究竟就是『决定终极之义』,达到顶点了,向上去再没有了,达到顶点,达到源头了,是这个意思,这个叫究竟。它的意思是说,『能觉了染心之源』,染心是妄心,染心是相宗里面讲的八识,八识的根源找到了。这在佛法里唯有大乘有,小乘没有,小乘只讲到第六识,没有讲第七识、第八识,只讲到第六识,所以小乘不是究竟法。讲到阿赖耶识,这是染心之源。阿赖耶识怎么来的?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所谓一念不觉,而有无明,这是最初,这是指源,那个源就是一念不觉。从这个地方就起了无明,把本来明变成无明,变成不明。由此可知,觉是明的,不觉就黑暗,就是暗的。
无明这个现象,无明是动相,绝对不是静相,无明是动的。从无明,「无明不觉生三细」,就出了三细相。三细相,第一个是业相。业相是什么?业是个动相,就像现代科学里面讲的波动,这是最初的波动。从波动现象里面,就变现出见相,见相用现在话讲,就是知觉、感觉,就起了这个东西,这个东西就是一切众生的精神这部分。从见相,先是有能见的,能见一定要找所见,於是乎就变成了境界相。境界是他所见的,从能见再变成所见的境界,这是三细相。无明不觉生三细,三细都是波动的幻相,波动的幻觉、幻相。由三细相再演变,成为六粗,六粗就变成了十法界依正庄严。
唯识经论上这样说了,我们这些人听了这些话,又起了个问题。一念不觉而有无明,为什么会有一念不觉?几时起来的一念不觉?你们诸位想想,这个疑问有没有道理?现在人听了,很有道理,说穿了毫无道理。为什么毫无道理?给你讲一念不觉,你要再去追一个什么时候起的一念?为什么起一念?你已经在起心动念了,你永远堕在不觉。开悟的人怎么开悟?听到佛这句话的时候,一念不生,把那个一念断掉,他就悟入。你看觉迷的分水岭就在此地。佛告诉你一念不觉,你明白一念不觉,我把这一念断掉,我就觉了!你再要去追究,这个一念怎么生的?一念是几时生的?你是迷里头再加迷,一迷到底了,你没有觉悟的指望。堕落在意识里头,总是用妄想分别执著去讨论问题,这个问题永远是没完没了的。所以佛说这句话真正的意思,就叫你在这里断。觉迷只是一念心,所以佛讲无明叫无始无明,这个话讲得太好了,无始是没有开始,无明哪有开始?有开始,不就变成真的。没有开始,只要你现在把妄想念头断一下,马上就明了。正如同一个圆环一样,任何一点突破了,问题就解决了。佛法是觉法,是教给我们觉悟的,我们要会用心,用错了心就不行了。
染心之源找出来,是『究竟终穷,同於本觉』,所以说迷悟不二,迷悟是一桩事情。一念不觉几时起来的?就是现在。一念不觉什么原因起来的?没有原因,哪里有原因!再告诉你,一念觉也没有原因,一念觉也是当下,所以给你讲无始,意思在此地。要给你讲,有什么时候开始,那就完了,你永远也不会觉悟,你怎么能回到过去?所以经上给我们讲,始本不二,迷悟不二,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就不二。凡夫成佛,你说难不难?说实在的话,一点也不难。又说很难很难,难在哪里?不肯放下。肯放下,当下即是;不肯放下,那就是无量劫也不能成功。
这是讲究竟觉的意思,佛的法相名词说得很多,而法相名词的解释也有浅深之不同,关键是你要会。这个会,正是世尊在涅盘之前,留给弟子的四句教训,四依法,一定要体会四依法的义趣、宗旨。「依法不依人」,这是从事相上讲的,好懂。「依义不依语」,这个重要。言语、名词术语你要懂得它的意思,意思刚才讲了有浅深广狭不同。佛又说了,「依了义不依不了义」。什么叫了义?究竟穷终的意思叫了义。究竟穷终是什么意思?是不二,落在二、三绝非究竟觉,究竟觉决定是不二法门。像我们今天开端讲的,灵峰大师讲的信愿行,信愿行说出三桩事、三个阶段,不了义;信愿行是一不是二,就是了义。信里面具足愿行,愿里面具足信行,行里面具足信愿,说一个就是三个,说三个就是一个,这就叫究竟穷终,就达到不二。佛的所有的这些法相名词,都要向这个地方去会,这就是依了义不依了义。最后一条,佛警惕我们「依智不依识」,这是什么意思?智是无分别,离开一切分别执著,我们常讲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著,是智。听经闻法起心动念了,落到识去了,佛教给我们依智不依识。
佛在入般涅盘之前这个教训,非常重要,最后的遗教。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实在讲缘太殊胜了,能够闻到正法,能够体会到那个意义的边缘,很难得。於是我们才能够看出,一些人成就,他为什么成就的;一些人修行不成就,他是怎么不成就的,我们看出来了。唯有看出,自己才晓得这个路要怎么走法,这个方法应该怎么个修法,才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
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请掀开经本,第八十四面,倒数第三行,从六十六段看起:
【灵峰大师曰,非信不足启愿,非愿不足导行。】
这是说净土修学的三个条件,古德称为三资粮。资粮是比喻,古代出门旅行,在交通、食宿都没有现在方便。因此出门,除了要带旅费之外,还要带粮食,要带干粮,因此称之为资粮,旅行必须要具备的。这个意思是比喻,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,希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也有必须具备的条件,这个条件等於旅行资粮一样的重要。信、愿、行这三个条件。
蕅益大师讲得好,『非信不足启愿』,如果没有清净的信心、真实的信心,愿就生不起来。纵然说愿,愿并不恳切,换句话说,还会被世间五欲六尘环境所动摇,舍不得离开这个世间,舍不得世间五欲六尘的享受。这个愿,虽有愿,愿不切,不真切,往生就靠不住。所以一定要有恳切的愿望,像《金刚经》里面所说的「信心不逆」,那就行了。所谓不逆就是非此不可,他有这样坚定的信心,他念佛功夫当然就得力,行就是念佛的功夫。
所以这三个,实在讲,三个字是一而三,三而一。如果把它分做三桩事情,信也不真,愿也不切,行也不力。必须这三个字合在一起,所谓一而三,三而一,信里面有愿有行,行里面有信有愿,这是大乘法里面常说的不二法门。这个样子,功夫才能够得力,才能够有受用。
【清省庵法师曰,修行急务,立愿居先,愿立则众生可度,心发则佛道堪成。】
省庵也是净宗的一位祖师,是蕅益大师以后的。他有个小册子,流通很盛,就是《发菩提心论》。他说『修行急务』,最急要的事情是什么?『立愿居先』,佛法里面常讲发菩提心,发菩提心就是此地说的立愿。你一定要发心,在世间法里面讲,叫立志,志不立那是一事无成。学佛愿不立,也是不能成就,所以一定先要立愿。此地所说的愿,他并没有详细的说出来,但是在佛法当中,一般都是指四弘誓愿。可以说四弘誓愿是一切诸佛在因地当中所发的共通大愿,都可以归纳这四条。这是修行才有真正的目标、才有方向。
『愿立则众生可度』,自己没有得道之前,是先度自己这个众生。所以众生这个名词的含义我们要清楚,这两个字的本义,并不是指众多的众生,不是这个意思。它是讲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,就叫众生。由此可知,我们这个身体,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,所以佛经里面常讲「自性众生誓愿度」,要度自己这个众生。除自己之外,我们仔细去观察,世间所有一切万法,哪一法不是众缘和合而生的?於是众生的范围就大了。佛经里头跟我们讲的,有有情众生,现在人讲动物,有感情的,有情的众生,又说有无情的众生,无情是没有情识的、没有感情的,植物、矿物都是众缘和合而生的。我们明白这个意思之后,才晓得《华严经》上所讲,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,才是四弘誓愿第一愿圆满的相。度众生圆满的相是情与无情同圆种智,你度众生才圆满。由此可知,不仅仅是专对有情众生而说的,它是包括无情众生在其中。愿立则众生可度,这个众生一定是先度自性众生。
『心发则佛道堪成』,菩提心发了之后,无上菩提,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才能够得到;若不发心,是不会有成就的。
【又曰,故知欲学如来乘,必先具发菩萨愿,不可缓也。】
『如来乘』就是一佛乘,在佛法当中,这是究竟圆满的修学,目标是成佛。要成佛,一定要『发菩萨愿』,菩萨愿就是四弘誓愿,一定要发度众生、断烦恼、学法门、成佛道的愿。『不可缓也』,就是前面讲「修行急务」,这个事情太重要、太急了,把它放在第一优先,这才叫做学佛。再看底下一页。
【大乘义章曰,界别为界,诸法性别,故名为界。】
这是解释经典里面「界」的意思。『界别』,括弧有个简单的小注,就是「分别、差别」的意思。界是界限,两样不同的东西,有差别,当中才会有界限。如果完全相同,当中的界限就没有了。所以界别,它是有界限,就是有区别、有差别。这是经上讲界的意思。
『诸法性别,故名为界』,诸法是指一切法,世出世间一切法。性有两种,性也是体的意思,一个是指性之体,一个是讲性质。如果就总相来说,那是讲性体,是所有一切法没有差别的,这是讲自性,是讲本体,没有差别的。如果是讲质体,就有差别了,可以说一切法有种种不同。此地所讲诸法性别是讲的质体,不是讲的性体,所以它这个性不是讲的本性,是讲的差别性,所以称之为界。譬如我们以眼前的例子来说,这个桌椅,它的体是木材,我们讲台上这个麦克风的架子,它的体是金属,那就不一样。金属跟木材就有差别,这是从质体上说不一样,它有界。如果从性体上说,界就没有了,性是讲真如本性。底下一段:
【唐译为演说施戒诸法门,忍辱精勤及定慧。】
这一段经文里面,我们现在用的是夏老居士的会集本,他这一段是五言偈,唐译的这边是七言偈。经文意思非常清楚,都是说西方极乐世界诸佛菩萨。『演说』,『施』是布施,『戒』是持戒,布施持戒,『诸法门』,布施里面有无量的法门,持戒里面也有无量法门,这是六度的前面两条。第三是『忍辱』,第四是精进,第五是禅定,第六是般若智慧。由此可知,诸佛菩萨为一切众生,说什么法门?说种种法门,说无量法门,如果我们把种种无量归纳起来,实在讲不出这个六门。就是我们现前这一部《大藏经》,也不能超越这六条纲领。所以这是菩萨行的总纲领,就是六波罗蜜。我们看下面一条。
【智度论曰,般若者,秦言智慧,一切诸智慧中,最为第一,无上无比无等,更无胜者。】
『般若』是梵语,翻成中国的意思叫『智慧』。为什么在当年不直接用智慧来翻般若?这在翻译体例当中有所谓五不翻,般若的意思,主要是属於「尊重不翻」。而实在讲,般若智慧跟我们一般世人观念当中的智慧,是不相同的。世间人的智慧,没有离开分别执著,没有离开这个;换句话说,世间人的聪明智慧,没有离开第六意识,是意识心在起作用的。而佛法当中所讲的般若智慧,它是离心意识。怎么个离法?我们先要晓得心意识的作用。第六意识的作用是分别,第七识的作用是执著,第八识的作用是落印象。离心意识,简单的讲,不用分别、不用执著、也不落印象,那才是佛经上讲的般若智慧。
所以般若智慧是真心起用,世间人讲的智慧是妄心起的作用,所以它不一样。这个地方说,这在一切智慧当中,最为第一,『无上无比无等』,没有胜过它的。这是清净心的作用,平等心的作用,是真心本具的德用。佛告诉我们,这个真实智慧是一切众生人人都具足的。我们现在把真心忘掉了,我们用妄心,我们用的是心意识,所谓是八识五十一心所,因此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不能现前。要怎样恢复?佛教给我们要修禅定,禅定能将自性本具的般若恢复。所以佛法的修学,无论是哪个法门,无论是哪个宗派,都是以禅定为枢纽,以禅定为目标,定能开慧,定心,清净心起作用,就是般若智慧。
【往生论注曰,般若者,达如之慧名。】
这是南北朝时代昙鸾法师的著作,《往生论注》。这个解释得很好、很清楚。『达』是通达,『如』是真如本性,通达真如本性的这种智慧,就叫做般若。由此可知,宗门里面所说的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就是般若智慧现前。禅宗,如果我们从名义上来看,很容易产生错觉,以为禅宗大概都是修禅定的,我想有许多人错解了,把禅宗当作禅定。其实说的是禅宗,它修的不是禅定,诸位要不信,你们把《六祖坛经》打开来看看。《坛经》在第一面,六祖大师开宗明义就把禅宗修学的目标说出了,他那个时候也是对大众演讲,令大众「总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」,这就说出来了,禅宗修的是什么?修的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。所以,禅宗标榜的是般若智慧,而不是禅定。禅定是手段,般若是目标,这个不能不知道的。所以《往生论注》这个解释很明显。
【大乘义章曰,真心体明,自性无暗,目之为慧。】
真心之体是光明的,所以大乘经称之为大光明藏,大光明藏就是讲的自性,就是讲的真心,它是光明的。我们现在迷失了自性,起了无明,无明的相是什么?黑暗的,我们现在就是堕落在无明之中。现在我们所看到一点的光,这个光是什么?日月灯。诸位想想,如果我们把日月灯都拿掉,这个世界是什么世界?一片漆黑,这就是无明之相。你知道这个现象了,那我们要问,见了性,明心见性是什么样子?明心见性最明显的一个相状,黑暗没有了,不需要日月灯,整个世界是一片明亮的。如果你要看到这个境界,你就见性了。虽然见性,你的心要清净,不能动摇,如果你一生欢喜心,我见性了,那就完了,马上黑暗又降临,光明就没有了,决定不能起心动念。所以诸位要晓得,清净心真的是光明的。
我们在《虚云老和尚年谱》里面看到一段故事,好像是有一次,老和尚心清净,虽然走路,心在定中,也就是对所有一切境界决定没有起心动念,没有分别执著。他那个时候自己住茅蓬,大概有事到寺庙里面去,下午回来的时候天还很亮,可能路也相当远,茅蓬相当远。他回去之后,走在路上遇到两个出家人,都是熟人。那个时候晚上走路都打个灯笼,这两个出家人都拿著灯笼,看到老和尚从那个地方走过来没有灯,天这么黑,就很奇怪。就问老和尚,问老和尚到哪里去?老和尚说我回茅蓬。他说天这么黑了,你怎么没有灯?他一提醒他,天就黑掉了。老和尚走的时候没有感觉到天是黑的,人家这一提醒,天就马上黑了。可见得,他在什么样的天候走的,心就住在那个地方,那个境界没有变,没有变换。这就证明,你要是心地真的清净,在定中的话,它境界不会变。由此可以证实,佛在经上讲「境随心转」这个话不是假的,境随心转,统统是妄想分别执著变的虚幻不实的境界。这是说明真心自性是光明,没有黑暗,称之为般若智慧。第七十三段说:
【汉译曰,檀施调伏意,戒忍及精进,如是三昧定,智慧为上最。】
这个意思也很明显。『檀』是檀那,梵语檀那翻成中国意思是布施。所以『檀施』这两个字,是叫梵华合译,上面一个是梵文的音,下面是中国翻译的字义。檀就是布施,布施就是檀那,这是六度第一个。『调伏意』,意是指悭贪,凡夫、六道众生最重的烦恼就是悭贪,佛用布施这个方法来调伏。《金刚经》上讲,「云何降伏其心」,这个心是贪心,贪而无厌,用什么方法来降伏它?用布施,布施真正的意思就是放下。
『戒忍及精进』,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。持戒意思很广很深,简单的说就是守法,佛法里面常讲如法,如法就是持戒的意思。所以这个戒是广义的,不是狭义的戒条。如果你看作五戒、十戒,那个范围就看太窄小了,应当从广义上来说。忍辱是耐心,无论做什么事情,没有耐心,怎么能成就?佛在《金刚经》上说「一切法得成於忍」,无论是世间法、是出世间法,要想成就,一定要有耐心。大的成就要有大的耐心,小的成就要有小的耐心,没有耐心的人不会有成就的。
学佛是一生大事因缘,我们看到许多同修,修学一辈子不能成就。你要仔细去观察,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?几乎可以肯定的讲,缺乏耐心,这是重要的一个因素。还有另外一个因素,就是不守规矩,不守规矩就是不能持戒。持戒是讲守法,不肯守规矩、不肯守法,没有耐心,那怎么会成就?实在讲修学成败关键,佛在大小乘经典里面为我们开示得很多。而最重要的,真正是当务之急,先要求名师教诫,也就是说你要亲近一位善知识。自古以来没有无师自通的,没有,凡是有成就的人必有师承,他一定有老师,一定有个好老师。对老师要有坚定的信心,决定遵守老师的教诫,你才会成就。对於老师表面恭敬,实际上不能够依教奉行,表面上也肯认真努力去做,给诸位说,那只是修一点福报而已。佛法修学的目的是明心见性,是断烦恼、证菩提,也就是一般讲的断烦恼、开智慧,这才是修学功夫。我们在佛门里面做出的工作再多,尤其像现代,有不少同修在整理这些录音带、录影带,把它写成书本,或者把它放在网路上来流通,这是修大福报。
我们要问,这是不是修行?不是,修行是断烦恼。你的是非人我、贪瞋痴慢,有没有一年一年在减少,一月一月在减少?那叫修行。所以修行跟修福是两桩事情,不是一码事,一定要辨别清楚。修行能了生死,修行能出三界,修福不行,六祖在《坛经》里面讲,这个事情福不能救!福再大,不能帮你了生死,这个要知道。甚至於福不能帮你往生,诸位同修不可以错会,要修行才能帮你往生。为什么?烦恼轻、智慧长,临命终时你才有把握。所以这是两码事情,千万要搞清楚,一定要接受老师的教诫,认真的去断烦恼、去求智慧,这个才对。
精进,可以说是成败的关键,精纯而不杂,所谓一门深入。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常常教诲我们,实在讲我们烦恼太重,习气太深,很不甘心情愿搞一门,总是要涉猎许许多多,这就是不守戒,不守戒就是说你不守法。这种态度修学有没有好处?决定没有好处。我涉猎多一点,我将来讲经的时候材料很丰富,说得天花乱坠,听众听得欢欢喜喜,你用心就错了。错在哪里?攀缘、好胜、争强,希望得名闻利养,这个心就错了,你就不老实了,你怎么能成功?所以现在老师教学生,难,太难了!过去李炳老在台中,讲经说法教学三十多年,跟他修学的学生总有二、三十万人,几个人听话?可能一个也没有。所以,老师非常感慨的说,学生找一个老师,难,所谓是可遇不可求,老师找一个学生,他说更难,到哪里去找?一生当中能遇到一个,那就很幸运,法就传下去了,这是传人。这桩事情自古以来就难,哪里去找学生百分之百听老师话的?老师是个过来人,经验丰富,学生不肯接受他的教导,那就没有法子。尤其现在是民主自由开放,谁也不能干涉谁,所以现在这个时代要成就,说老实话完全靠自己!现在纵然遇到真正善知识,也不能像从前老师那么样严格的教导,不可能的事情,时代不一样了。所以一定要自己明了,自己懂得道理跟事实真相,勉励自己认真努力去修学。
『如是三昧定』,三昧定就是讲禅定,后面『智慧为上最』,后面是般若智慧,这四句也是讲的六波罗蜜。六波罗蜜,说老实话,它终极的目标是般若智慧,前面的五条都是手段。如何能令自性般若现前?必须有前面种种的手段、种种的方法来修学,才能叫自性般若现前。般若智慧现前,则世出世间法没有不通达、没有不明了的。
【嘉祥疏曰,明五度为行,不能出离生死,要须智慧达解本原,方皆过出,故云最上也。】
这个节录得也很好,为什么般若为最上?《嘉祥疏》里面为我们解释了。『明』是说明、显明,前面『五度』是行门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。所谓行门,实在讲就是日常生活,这里面包括工作,包括处事待人接物,现代人讲的应酬,生活不能离开这五个原则。这五样都做好了,得人天福报,『不能出离生死』,了生死出三界不行,因为那要靠智慧。『要须智慧达解本原』,达是通达,解是理解、了解,「本原」说得浅显一点,六道轮回怎么来的?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么?这个本原你要能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你就有能力超越。如果你迷在其中,你出不去的,必须要通达明了。
『方解过出』,过是超过,出是出离,你才能够出离六道,才能够超越三界,所以智慧就最上了。由此可知,禅定的目的是在开智慧,不可以把禅定当作享受,那就错了。禅定实在讲是最好的享受,所以一般人修禅,入定之后那里很乐,那是真实的享受。如果在这个里面贪恋禅定的乐,禅悦,就开不了智慧。所以必须心地清净,丝毫不沾染,禅悦之乐也不染,智慧才能现前。
【心经云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】
世尊当年在世为众生讲经说法,实在说,般若是世尊一代时教的中心。也就是四十九年教学,般若是最主要的课程,说了二十二年,几乎占世尊讲经说法一半的时间。你才晓得,这的确是主要的课程。《般若经》流通到中国来,翻成中文,部头也最大,《大般若经》总共有六百卷。《华严》号称大经,才不过八十卷。加上贞元所译的「行愿品」,《四十华严》,去掉重覆的部分,总共九十九卷,这是《华严经》中文的译本。比起六百卷的《大般若》,这九十九卷还不到人家六分之一,可见《般若经》的重要性。
这样大的经卷,实在说,自古以来读诵的人就很稀有,读《华严经》的人,我们还听说,读《大般若经》的不常听说。因此,古大德就在经典里面摘取纲要,最能够代表的,就是《般若心经》跟《金刚经》,《金刚经》是《大般若》的纲要。《心经》可以说是《金刚经》的纲要,经文不长,玄奘大师所翻译的,现在的通行本,大家念的都是玄奘大师译的,总共二百六十个字。经文的确不长,但是世尊二十二年所讲的般若,都在这二百六十字之中。所以《心经》展开来,就是六百卷的《大般若》,六百卷《大般若》浓缩起来,就是二百六十个字。这一句经文是《般若经》上的第一段,已经将般若的大用为我们一语道破。
『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』,行是修行,前面是观自在菩萨。诸位要知道,如果你要是修行般若波罗蜜多,你就是观自在菩萨。观自在菩萨是通号,不是专指一个人的。观自在,他为什么称为观自在?就是因为般若智慧现前。这个观,是讲六根对六尘境界,用这一个字来作代表,眼对色用观,耳对音声也用观,就用这一个字作代表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无不自在。他为什么自在?通达明了。刚才说的宇宙人生的真相,他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他怎么会不自在?这是讲行,行是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。深般若,说明不是浅的般若,我们常讲甚深智慧。波罗蜜多也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是圆满、究竟的意思,换句话说,不但它是深般若,而且是究竟圆满的般若智慧。所以这句话要是整个说成白话,就是甚深、究竟圆满的般若智慧。
它的效果「照见五蕴皆空」,这句话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,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,「五蕴」就是宇宙人生的现象,「皆空」是真相。如果不是甚深智慧,见不到。世间人都把眼前的现象当作真实,不晓得它是梦幻泡影。《金刚经》上末后这首偈,就是这一句的注解。怎么照见五蕴皆空?他看出来了,看明白了、看清楚了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相有体空。相有,这个有究竟能存在多长的时间?佛用两个字做比喻,如露如电。我们现在晓得,所有一切的现象似有非有,为什么似有?我们所见到的是相续相,不是真相,相续相,相续相如露水,事实真相则刹那生灭,如电。没有一样东西是实在的,这个叫照见五蕴皆空。
『度一切苦厄』,这是把我们无始劫以来的问题总解决了。什么苦厄?生死轮回,业果相续,这个问题解决了,不但你超越六道,同时也超越十法界,苦厄是指六道、指十法界。六道苦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要跟一真法界的这些法身大士比,他们苦。所以苦厄是说的六道、十法界。超越十法界,就说明他契入一真法界。由此可知,如果不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观音菩萨这个境界我们达不到。所以学佛,特别是修学大乘,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具足高度的智慧,确实要像六祖能大师一样。你看能大师对忍和尚说「弟子心中常生智慧」,这个话的意思就是「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」,六祖能大师做到了。他心中常生智慧,我们今天在日常生活当中,心中常生烦恼,这怎么行?修福可以,修了生死决定做不到。不但了生死做不到,修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没有把握,我们不敢说做不到,可以说没有把握。怎样往生有把握?总得有一点小智慧,把烦恼能降伏住、控制住,往生才有把握;换句话说,智慧是看破,功夫是放下。这个两句,照见是智慧、是看破,度一切苦厄,是放下,放下就没有了。
我们今天的难处在哪里?六道放不下,十法界更不必说了。所以,这两句还是看破跟放下。在日常生活当中,样样要看破,样样不要放在心里,不放在心里就是放下,始终保持心地的清净平等。不但世间法不要放在心上,佛法也不能放在心上,放在心上也是错的。为什么?佛没有法,你怎么搞那么多佛法,那不就坏了。经上佛说得很清楚,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,那个法就是佛法,佛法也要舍掉,舍就是不能放在心上。我们在《金刚经》里面说得很多,为什么?因为法是缘生的,佛法也是因缘所生。凡是因缘所生都没有自性,当体皆空,了不可得,所以不能放在心上。佛法你可以受用,受用的时候若无其事。
这种生活的心态、生活的方式,就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。观音菩萨,行是怎么个行法?你要懂得怎么个行法,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应当要这么做。讲的最简单,实在讲,简单,意思可不简单。简单的说法就是看得破、放得下,你听了,也好像满懂,可是这两句话的意思其深无比,其广无边,你就没有法子了解。这两句话要真正明白懂得,六百卷《大般若》你也懂得了,你哪里会有障碍?不能应用在生活上,你就没有行,一定要把它用在生活上,你才能彻底了解宇宙人生真相。你所有的妄想分别执著都没有了,那就是度一切苦厄。我们看底下这一段。
【三藏法数曰,究竟即决定终极之义也,谓能觉了染心之源,究竟终穷,同於本觉,故名究竟觉。】
这一段是解释什么叫做『究竟觉』。先说『究竟』这两个字的意思,究竟就是『决定终极之义』,达到顶点了,向上去再没有了,达到顶点,达到源头了,是这个意思,这个叫究竟。它的意思是说,『能觉了染心之源』,染心是妄心,染心是相宗里面讲的八识,八识的根源找到了。这在佛法里唯有大乘有,小乘没有,小乘只讲到第六识,没有讲第七识、第八识,只讲到第六识,所以小乘不是究竟法。讲到阿赖耶识,这是染心之源。阿赖耶识怎么来的?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所谓一念不觉,而有无明,这是最初,这是指源,那个源就是一念不觉。从这个地方就起了无明,把本来明变成无明,变成不明。由此可知,觉是明的,不觉就黑暗,就是暗的。
无明这个现象,无明是动相,绝对不是静相,无明是动的。从无明,「无明不觉生三细」,就出了三细相。三细相,第一个是业相。业相是什么?业是个动相,就像现代科学里面讲的波动,这是最初的波动。从波动现象里面,就变现出见相,见相用现在话讲,就是知觉、感觉,就起了这个东西,这个东西就是一切众生的精神这部分。从见相,先是有能见的,能见一定要找所见,於是乎就变成了境界相。境界是他所见的,从能见再变成所见的境界,这是三细相。无明不觉生三细,三细都是波动的幻相,波动的幻觉、幻相。由三细相再演变,成为六粗,六粗就变成了十法界依正庄严。
唯识经论上这样说了,我们这些人听了这些话,又起了个问题。一念不觉而有无明,为什么会有一念不觉?几时起来的一念不觉?你们诸位想想,这个疑问有没有道理?现在人听了,很有道理,说穿了毫无道理。为什么毫无道理?给你讲一念不觉,你要再去追一个什么时候起的一念?为什么起一念?你已经在起心动念了,你永远堕在不觉。开悟的人怎么开悟?听到佛这句话的时候,一念不生,把那个一念断掉,他就悟入。你看觉迷的分水岭就在此地。佛告诉你一念不觉,你明白一念不觉,我把这一念断掉,我就觉了!你再要去追究,这个一念怎么生的?一念是几时生的?你是迷里头再加迷,一迷到底了,你没有觉悟的指望。堕落在意识里头,总是用妄想分别执著去讨论问题,这个问题永远是没完没了的。所以佛说这句话真正的意思,就叫你在这里断。觉迷只是一念心,所以佛讲无明叫无始无明,这个话讲得太好了,无始是没有开始,无明哪有开始?有开始,不就变成真的。没有开始,只要你现在把妄想念头断一下,马上就明了。正如同一个圆环一样,任何一点突破了,问题就解决了。佛法是觉法,是教给我们觉悟的,我们要会用心,用错了心就不行了。
染心之源找出来,是『究竟终穷,同於本觉』,所以说迷悟不二,迷悟是一桩事情。一念不觉几时起来的?就是现在。一念不觉什么原因起来的?没有原因,哪里有原因!再告诉你,一念觉也没有原因,一念觉也是当下,所以给你讲无始,意思在此地。要给你讲,有什么时候开始,那就完了,你永远也不会觉悟,你怎么能回到过去?所以经上给我们讲,始本不二,迷悟不二,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就不二。凡夫成佛,你说难不难?说实在的话,一点也不难。又说很难很难,难在哪里?不肯放下。肯放下,当下即是;不肯放下,那就是无量劫也不能成功。
这是讲究竟觉的意思,佛的法相名词说得很多,而法相名词的解释也有浅深之不同,关键是你要会。这个会,正是世尊在涅盘之前,留给弟子的四句教训,四依法,一定要体会四依法的义趣、宗旨。「依法不依人」,这是从事相上讲的,好懂。「依义不依语」,这个重要。言语、名词术语你要懂得它的意思,意思刚才讲了有浅深广狭不同。佛又说了,「依了义不依不了义」。什么叫了义?究竟穷终的意思叫了义。究竟穷终是什么意思?是不二,落在二、三绝非究竟觉,究竟觉决定是不二法门。像我们今天开端讲的,灵峰大师讲的信愿行,信愿行说出三桩事、三个阶段,不了义;信愿行是一不是二,就是了义。信里面具足愿行,愿里面具足信行,行里面具足信愿,说一个就是三个,说三个就是一个,这就叫究竟穷终,就达到不二。佛的所有的这些法相名词,都要向这个地方去会,这就是依了义不依了义。最后一条,佛警惕我们「依智不依识」,这是什么意思?智是无分别,离开一切分别执著,我们常讲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著,是智。听经闻法起心动念了,落到识去了,佛教给我们依智不依识。
佛在入般涅盘之前这个教训,非常重要,最后的遗教。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实在讲缘太殊胜了,能够闻到正法,能够体会到那个意义的边缘,很难得。於是我们才能够看出,一些人成就,他为什么成就的;一些人修行不成就,他是怎么不成就的,我们看出来了。唯有看出,自己才晓得这个路要怎么走法,这个方法应该怎么个修法,才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
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