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- (第五十三集)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 (第五十三集)  1996/4  美国圣荷西  档名:02-031-0053

  请掀开经本,第七十六面,看最后一段,五十六段:

  【疏钞曰,澄浊而清,返背而向,越三只於一念,齐诸圣於片言,至哉妙用,亦不可得而思议者,其唯佛说阿弥陀经欤。】

  这是莲池大师的《弥陀经疏钞》,这个亦是赞叹,也是说的事实。『澄浊而清』,这是说的清净心。浊是染污,我们现在所说的精神的污染、思想的污染、见解的污染,这些污染就是佛法里讲的烦恼,妄想分别执著染污了我们的心性。心像水一样,必须要把它澄清。在佛法里,澄清的方法就是修定,用禅定的方法远离一切污染。这是「澄浊而清」,恢复清净心,也就是净而不染。

  『返背而向』,「背」是违背了性德。我们净宗所标榜的修行纲领,真诚是性德,我们现在对人是虚情假意,这是违背了性德;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都是性德,我们现在不清净、不平等、迷惑颠倒、没有慈悲,完全违背了性德。大师在此地教给我们,返背,把违背性德的反过来,回过头来,要向著性德,这是平常我们讲的皈依的意思。皈依是回头,从浊回过头来,依清净心;从背回过头来,要向著性德,这就对了,这是真正修行。如果真的做到了,实在讲,凡夫成佛不需要很长的时间,问题就是你不肯做。所以这桩事情可以说完全是自己的事情,与任何一个人都不相干。只要自己肯做,谁也干涉不了,没有人能够障碍。特别是净宗这个法门,我们一心执持名号,家里人讨厌我们念佛,我们不出声,我们默念。所以,外面境缘障碍不上,你在心里头用功,你在外面随缘,丝毫障碍都没有。

  『越三只於一念』,「越」是超过,「三只」是三大阿僧只劫,这是佛在经上常常讲,成佛需要这么长的时间,要三大阿僧只劫。净宗法门只要功夫得力,功夫得力就是前面两句,你能够从浊而清,从背而向,你的功夫就得力。「一念」就是一句阿弥陀佛,超越了三大阿僧只劫,你一生就成就了。一生成就,实在上说,果真功夫得力的话,我们看到《净土圣贤录》、《往生论》里面所记载的,差不多十之七、八,三年就成就,这是事实。有很快的,几天成就的、几个月成就的,那是少数。证明经上讲得没错,《弥陀经》上说「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」,讲得没错,确实有人在七天当中就成就的,但是三年成就的是非常多。如果一生都不能成就,那是他用功不如法。这是讲时间之短,不要经过这么长的时间。

  『齐诸圣於片言』,片言就是一句佛号,用一句佛号这种方法来修学。齐是平等的意思,诸圣是指观音、势至、文殊、普贤这一类的等觉菩萨,你可以跟他平等。『至哉妙用』,这个巧妙的作用达到顶点,这是讲修行方法,无量无边的法门不能跟它相比,说明这一句佛号功德不可思议。所以底下说,『亦不可得而思议者』,前面这个不可思议是讲性体,是讲自性,这一段不可思议是讲修德,修行功夫,就是信愿持名。『其唯佛说欤』,就是佛说的这一部《阿弥陀经》,《阿弥陀经》是小本,《无量寿经》是大本。文有广略不同,《无量寿经》的经文长,《弥陀经》的经文短,可是里面的意思没有两样,完全相同。因此,赞叹《弥陀经》的就是赞叹《无量寿经》,这个赞叹可以通用。我们看底下这篇,「法藏因地第四」。七十七面,第一段。

  【甄解曰,以世间配般若,自在即解脱义,王是法身,三一相即,不纵不横,名世自在王。】

  《甄解》里面这一段是解释「世间自在王」。阿弥陀佛在因地修行的时候,遇到这尊佛,佛的名号叫世间自在王如来,这是解释这个名号的含义。『以世间配般若』,世间代表般若的意思。『自在』就是代表『解脱』的意思。『王』是『法身』的意思。世间自在王,他所表的意思就是法身、般若、解脱,表这个意思。

  『三一相即』,这个「三」,就是法身、般若、解脱,在佛法里称为「三德密藏」,也是自性本具的德能,我们常讲万德万能。这个德能也就包含了智慧,它是圆圆满满毫无欠缺。无量的德能,把它归纳,不外这个三大类。般若是智慧;解脱是自在,没有一样不自在的,前面我们看《华严》讲的八自在,八自在就是解脱的意思;法身是理体,是本体,能现十法界依正庄严。自性总不外乎这个三大类,所以称为三德密藏。常说的四净德,就是常乐我净,前面也跟诸位提到了。这个三德都具足常乐我净,般若里面有常乐我净,解脱里头也有常乐我净,法身里面也有常乐我净。「三一相即」,是一即是三,三即是一。『不纵不横』,这是说明它是一体的,一体里面有三个意思,三个意思决定不能够分开的,这叫『世自在王』。可见世间自在王它的含义非常的圆满,这个解释得非常之好。

  【合赞曰,涅盘梵行品曰。】

  这是举《涅盘经》上的一段话,引用在此地。

  【云何名如来。】

  解释如来的意思。

  【如过去诸佛所说不变,云何不变,过去诸佛为度众生,说十二部经,如来亦然,故名如来。】

  这个意思就是说,『如来』的意思是今佛如古佛之再来,所以叫如来,如同古佛再来,这个意思也很好。《金刚经》上说的意思也非常好,「如来者,诸法如义」,这个讲法讲得更圆满。诸法如义是从理上讲的,如诸古佛再来,是从事上讲的,理事不二。这个文不难懂。『云何名如来』,为什么称作如来?底下的解释就是『如过去诸佛所说不变』。由此可知,佛有没有说法?我们读了这一段经文就晓得,佛没说法,佛所说的不过是说古佛之所说,没有他自己的意思。正如同孔老夫子所云,「述而不作」,孔老夫子很谦虚,他一生所教学生的,都是教古人的东西,没有他自己的。这述而不作,他自己没创造,全是古人的东西。现在人提倡创造、发明,佛菩萨没有创造,也没有发明,都是述说古人的教训而已。这个意思很深,我们一定要能够体会。

  诸位要晓得,述古,没有创意,是从自性里面流出来的。凡是讲到创造、创意,都是从第六识的天天打妄想、分别执著,从这里出来的,这个里面出来的不是真东西;真东西不落心意识。不落心意识,你有什么创新?落在心意识里头才有创新,所有新的都是虚妄的,经上讲得没错,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真正东西是自性流露的,自性流露的那都一样,决定不是创新的。这个观念要没有,天天想创新,天天要搞新奇,那就坏了。其实古德早就说过,所谓「和尚不作怪,居士就不来拜」,为了要居士来拜,天天要搞创新、天天要搞新奇。而不知道这个新奇东西、花样,没有真实的利益,真实利益就是老老实实的,才能得真实利益,才能如法如理修学,你才能得定,才能开真实慧。所以,诸佛如来没有创新,所说一切经没有创意,全是古人所说的。我们现在讲复讲,讲别人的东西,哪有自己的东西!人有自己的东西,值得骄傲。佛没自己东西,所以佛不值得骄傲,全是古佛的,有什么值得骄傲的?骄傲是烦恼,值得骄傲就是值得烦恼。这是我们要明了的,述而不作。

  底下说的很清楚、很明白,为什么它不变?『过去诸佛为度众生,说十二部经』,「十二部」就是一切经,所有一切经教给它分类,不外乎这十二种。『如来亦然』,此地这个如来就是称世间自在王如来。所以称他作如来。

  【会疏曰,如来义有三。】

  这又一个解释。

  【谓法身、报身、应身也,金刚经云,无所从来,亦无所去,此法身如来也。】

  法、报、应三身都可以称如来。《金刚经》上讲,『无所从来,亦无所去』,这是法身如来,从体上讲的。从体现相,这个相就像《楞严经》上所说的,当处出生,当处灭尽。所以称如来,它怎么来的?如来,如来的意思就是无所来,亦无所去。佛身如是,所有一切众生身没有一个不如是,哪一个不是如来?十法界依正庄严,统统是如来。虽是如来,我们凡夫不知道,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,知道这个事实真相,就叫如来。所以我们是迷而不觉,不知道这个身体、不知道环境的现象是怎么来的。

  【转法轮论云,第一义谛名如,正觉名来,此报身如来也。】

  『报身』是一个修行人功夫达到究竟圆满时候的自受用身,叫报身,就是自己享受的。『第一义谛』就是真如自性,就是前面讲的法身,法身是如,如是自性的本体。来是现相,现的什么相?圆满的智慧。自受用的报身,智慧身,身是智慧,境也是智慧,享受也是智慧。我们所谓的高等智慧的享受,圆满智慧的享受,这就是报身。真实智慧,所以称他作如来。

  【成实论云,乘如来道,来成正觉,故名如来,此应身如来也。】

  这是讲应化身,应化身不是自受用,是他受用;换句话说,现身说法完全为众生,与自己毫不相关。《华严经》上跟我们说的,毗卢遮那如来是法身,毗卢遮那是梵语,什么意思?遍一切处,整个虚空法界就是自己,这是法身。毗卢遮那有没有相?没有相;没有相,我们也把他塑一个像,叫它做毗卢遮那。这个是没有法子,用它来表法,希望你见到这尊佛像就想到什么?我们真正的身是尽虚空遍法界的,不得已用一个形像来表示。可是你要著了这个相就错了,他确实没有相;如果说有相,那尽虚空遍法界的相就是他的相。

  卢舍那佛就是报身,智慧之身,这是自受用身,有生无灭,他证得之后永远不会失掉,那是真正的无量寿。法身佛的寿命说不上,不能说他寿长寿短,他没有。报身就可以说,有始无终,这是真正无量寿。应身佛,随缘,随一切众生机缘,长短不定。所以,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,住世长短不是他的事情,也不是他的意思,而是众生能不能接受他的教诲。有人能接受的,他一定多住几天,没有人接受了,他就走了。所以他那个缘完全在众生这边,众生有感,他就有应,感的时间长,他住的时间就长,感应的时间短,他住世的时间就短,完全是感应道交。所以『乘如来道』,从法身、报身变现出应化身,『来成正觉』,也称如来,这个说法叫应身如来。

  《会疏》把这个意思说得很详细,给我们分开来,法、报、应三身。

  【天台寿量品疏云。】

  天台大师就是智者大师,《寿量品》是《法华经》的《寿量品》。智者大师有《法华经文句》,《文句》是注解的名字,这是《文句》上所说的。

  【如者,法如如镜,非因非果,有佛无佛性相常然,遍一切处而无有异为如,不动而至为来,指之为法身如来。】

  这是天台大师所说的,智者大师讲的。『如』是说『法如如镜』,「法」是指一切法,世出世间一切法。法,这个一切法,它的理与事就像镜子一样,用这个来做比喻。你看镜子,一面镜子,镜子里面的影像,森罗万象都在其中。这些相从哪里来的?怎么来的?诸位细细想想镜子里面的相,比喻只能比个彷佛,不能比得恰到好处,没有法子比的。我们见的镜子里的相从哪里来的?外面有这些境界相,照进去的。我们把外面的相不要去理会它,单单讲镜子里面的相,你才能懂得这个比喻的意思。

  他把真如本性比作一面镜子,如果就六道、十法界来说,法相宗讲的,把阿赖耶识比作一面镜子,阿赖耶识叫大圆镜。这面镜子里面显现的相,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,就同镜子里的相一样,《金刚经》上形容它梦幻泡影。有没有相?有,是不是真有?不是真有。不是真有,不是镜子相没有了,才叫它镜子没有相,即相无相,镜子里照,它确实没有;阿赖耶识所现的依正庄严之相,真如本性所现的依正庄严之相,就跟镜子的相一样的。现相之时就没有相,所以即相离相,即相无相,决定不能执著。你说什么原因现的?『非因非果』。如果有因,它就有真的果,那个相就是真的,就不是妄的,没有因;没有因这才是假的,所以假相。非因非果。

  『有佛无佛性相常然』,性不变,相也不变,那个相不是说相状不变,是相的本质不变。相的本质是什么?是虚妄的,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这个道理永远不变,无论现什么相都是虚妄的。现六道的相是虚妄的,现十法界的相也是虚妄的,现众生相是虚妄的,现佛菩萨相也是虚妄的。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里面并没有说佛菩萨例外,没有这个说法;诸佛菩萨相也是虚妄,这才平等、这才清净。如果你以为是真实的,真实的你就会执著。不是因为叫你不要执著才说不是真实的,那就是欺骗众生,那打妄语,确实无相。所以佛才教给我们要离相。如果真的有相,佛叫我们离相,那是错误的,相确实是无。一切大乘经里面佛讲得很透彻,现相的确是当处出生,当处灭尽,这就是讲相的存在时间非常短暂。我们看到一段比较长时间的现相存在,实在讲是相续相,刹那生灭的相续相,并不是真正的存在。真实,确实不存在,世出世间,连诸佛菩萨也不存在。

  虽然说非因非果,何以有十法界依正庄严种种不同的相?佛也给我们说出来。从非因非果里面说有因有果,所以讲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。要没有因、没有果,应该现出的相是相同,不应该有两样,既然有种种不相同的,那必定有因。可是诸位要晓得,非因非果是从理上说的,是真的;有因有果是从事上讲的,是从妄相上讲的。非因非果现种种相,种种相里头有业因,所以它业果不相同。

  「有佛无佛性相常然」,无佛这是九法界,有佛这是佛法界,这个意思就是说十法界。性相常然,我们一般讲这自然的现象,佛不用自然,佛用法尔如是。为什么佛要用这个名字,不用自然?世尊当年在世的时候,那时候印度宗教很多,有些宗教执著自然。就是讲一切现象的来源,有一部分宗教执著因缘生的,有一部分宗教执著是自然生的。所以,佛为他们说明事实真相是非因缘、非自然,《楞严经》上就讲得很清楚。其实说因缘也可以,说自然也可以,不能执著,一执著就错了。佛讲非因缘、非自然是破执著,执著就落在意识里头,落在分别执著里面。所以佛说法实在是善巧,真的是善巧方便。我们世间人感官里头,佛的用心良苦,以种种法破一切众生的妄想执著。妄想执著离开了,佛就讲法也没有,如果你再执著有个法,又错了。《金刚经》上说得透彻,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,那个舍就是决定不能执著;不是不要佛法,要佛法而不执著佛法,就对了。

  底下说,『遍一切处而无有异为如』,「异」是两样,「遍一切处」确实是相同的,是不二的。这是讲性体,所有一切法都是从性体变现出来的幻相。『不动而至为来』,确实没有动,「来」是什么?来是现相。虽现相,也是不来而来,也是不现而现。所有一切现相都离不开这个原理原则,只是凡夫迷而不觉。佛与大菩萨们,他们心清净,所以清净心非常重要。《楞严经》上告诉我们,「净极光通达」,心清净就是禅定、就是三昧,净到极处的时候,自性般若就现前。光是般若智慧,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都通达无碍,全都照见,《般若心经》上讲「照见五蕴皆空」,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见到事实真相。五蕴是代表世出世间一切法,一切法不外五蕴,这五大类。皆空是才晓得这些法原来全是虚幻不实,皆空也就是《金刚经》上讲的六个比喻,梦幻泡影,如露如电,照见了。才晓得它「不动而至」,这个时候称它作如来。这是就法身说的,从法身现相来讲,那就是报身如来、应身如来。

  【大论曰,佛诸结使除尽,得一切智慧,故应受一切天地众生供养,以是故佛名应供。】

  此地这个《大论》就是《大智度论》,里面有这么一段经文,为我们解释『应供』。佛有十个名号,前面讲的如来,是第一个,应供后面有正遍知。这十个名号怎么个讲法?什么意思?此地都略为介绍一下。这是举《大论》里面的说法。『佛诸结使除尽』,「结使」是烦恼的代名词,经中常讲,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、无明烦恼。无明烦恼是结,见思烦恼是使,所以见思烦恼经上也常讲十使,十个。这十个就是见惑五条,身见、边见、见取见、戒取见、邪见,这个五条是五个见惑,思惑也有五种,就是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,合起来十个,所以经中叫十使。使是什么?古时候差使,差使在现在制度里面叫刑警队,专门捉坏人的。如果说有十个刑警队天天跟在你后面,你就麻烦来了,天天找麻烦。所以把见思烦恼比喻十使,这是比喻上说的,它是烦恼的代名词。

  佛,见思、尘沙、无明都断尽了,这除尽,都断尽了,『得一切智慧』,这个一切智慧就是经上常讲一切种智,也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无上正等正觉,一切智慧就是无上正等正觉。因此他应当接受一切天人、众生的供养,佛为众生的大福田,众生种福,一定要供养佛。所以接受众生的供养,这叫「应供」。供养里面,除了财供养之外,佛告诉我们,最重要的是法供养。法供养里面,第一条就是如法修行供养。所以,我们对於诸佛如来应当要怎样供养?要依教奉行,佛教导我们应当做的,我们认真努力去做;教给我们哪些不能做的,我们决定不要去做,这是真正供养佛。底下一段:

  【净影疏曰,证灭相应,故名为应,又证灭故,合应供养,故云应供。】

  这是小慧远大师说的,在《无量寿经义疏》里面讲的。『证灭相应』,这也是解释『应供』,应的意思是这样的。证是能证,灭是所证,灭就是涅盘,四谛里头的苦集灭道,灭就是大涅盘,就是大寂静。相应也叫契入,世俗一般人讲证果。能证所证是一不是二,能所不二,能所一如,这叫相应,所以称之为应。

  『又证灭故』,因为佛证到极果,果报达到极处,也就是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究竟彻底的明了,再没有丝毫的疑惑,这叫证灭。前面这个证灭是著重在相应,能证跟所证相应,这个地方证灭是从理上讲的;前一句是从事上讲的,相应是从事上讲的,这是从理上讲的。宇宙人生真相彻底明了了。

  『合应供养』,这样的人,不但是应当接受人天的供养,实在讲他应受九法界一切有情众生的供养。九法界是除六道之外,有声闻、缘觉、菩萨,九界众生都应供养佛。为什么?佛是我们的典型、是我们的模范,是我们的老师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。这是应供的道理在此。底下这条还是解释应供。

  【会疏曰,万行圆成,福惠具足,应受天上人间供养,饶益有情,故号应供。】

  《会疏》这个说法完全从事上讲的。我们为什么要供养佛菩萨?佛菩萨又怎么可以说应当接受我们供养?他为我们做了些什么事?我们今天世间一切众生,你每天在那里勤苦工作,所以你应当得到报酬,报酬是供养,你尽了义务,当然你就有权利享受。佛对於一切众生做了些什么,他应当接受众生的供养?佛是教化一切众生,『饶益有情』,这两个字含义就深广。饶是丰饶,最丰富的,益是利益,对於一切众生,他能够带给他最殊胜的利益,那众生当然要供养他,他自己也应当接受供养。

  所以说佛有大智慧,『万行圆成』,这是讲他的修因圆满了,累劫的修行,达到圆满,成就了。『福惠具足』,福是什么?是戒定,惠是智慧,圆满具足。我们世间人认为名闻利养是福报,那个不能不说是福报,那太小了。这个东西昙花一现,何况里面不清净,名闻利养带给你决定的烦恼,它有副作用。佛教给我们享福,享清福,什么叫清福?远离名闻利养,身心清净。清福知道的人不多,会享的人很少。什么是真正的福报?你的心清净,没有烦恼、没有忧虑、没有妄想、没有牵挂,你看这个人多舒服,这是真正的福报,世间人不懂。世间人不以为这是福报,但是这是真正的福报。

  我们在前面读过十种自在里头有资具自在,那是一切受用自在,受用自在就是福报里头来的。我们世间人要得到一切受用,好辛苦,诸佛菩萨这一切受用不辛苦,衣食自然的。在美国,大家出门都要有车,诸佛菩萨有神通变化,不要车,车太麻烦了。他心里想到哪里他人就已经到了,速度之快,比光、比电还快,那才叫真自在。像西方极乐世界,经上告诉我们,他们那边人到十方世界去旅游、去拜佛、去听经,无论距离多么远,一念顷就到达。喜欢身体去就身体去,喜欢连自己的房子统统带过去都行,宫殿随身,你说那多自在!这才叫福慧具足。这个福慧从哪里来?从清净心来的,自性里面本来具足无量的智慧德能,这个自在是属於能力。

  这是给六道众生,给九法界众生做个好榜样,你要想得到如来果地上圆满究竟的大自在,你一定要学佛。菩萨虽然自在,比佛还差远了,没有佛那么圆满、那么究竟。所以,他应当接受九法界众生的供养,九界众生都称弟子,尊佛为老师,弟子供养老师是应该的,老师接受学生的供养也是应该的。其实,如来在果地上还要别人供养吗?所有一切物质供养他都不需要,他远远的超越了。所以佛才说,佛所要大家供养的是法供养,最要紧的是依教奉行。因为你依教奉行,你才能达到他的境界,你才能证得他的境界,这是佛对一切众生的期望。所以说「饶益有情」,这四个字在佛菩萨的确是当之无愧,说得一点都不过分。底下这个两段,是解释十号里面的正遍知。

  【维摩经肇注曰。】

  『肇注』就是僧肇大师的注解。僧肇是东晋时候的人,跟我们净土宗的初祖慧远大师同时代,他是鸠摩罗什大师的学生,可以说罗什弟子当中,僧肇是解空第一。这个地方说:

  【阿耨多罗,秦言无上。】

  那个时候国王是姚兴,他跟罗什在一起参与翻译经典的工作,那个时候是秦国,国王是姚兴,所以姚秦。『秦言』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中国话,『阿耨多罗』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是『无上』。

  【三藐三菩提,秦言正遍知。】

  『三藐三菩提』也翻作正等正觉,要照字面上翻是正等正觉。『正遍知』是从意思上翻,没有从字面上翻,字面上翻三藐三菩提是正等正觉。所以正等正觉就是正遍知的意思,说明他的知见正确,没有错误,遍知是无所不知。所以称之为正遍知。

  【道莫之大,无上也。】

  这是解释。

  【其道真正,无法不知,正遍知也。】

  这个意思好懂。

  【净影疏曰,正者理也,於理穷照。】

  这个括号,再加一个解释,「即彻照於理体」。

  【故云遍知。】

  这个解释也很好,合起来看意思就更明显。底下一段:

  【大论曰,宿命、天眼、漏尽,名为三明。】

  大乘经上常常看到的是「三明六通」。六通,知道的同修比较多,因为六种神通,大小乘经都说,天眼、天耳、他心、宿命、神足、漏尽,这叫六通。『三明』是六通里面的三种,只讲宿命、天眼、漏尽,加上「明」,实在说,比小乘阿罗汉、辟支佛所证的更要深、更要广。譬如说,小乘阿罗汉的宿命只能知五百世,他的范围并不很广,他能够知过去五百世,未来五百世。他的宿命能力只有这么大。天眼只能见一个大千世界,阿罗汉的天眼,一个大千世界以外的,他就见不到。所以小乘人,因为他的见量所限,他只承认尽虚空遍法界只有一尊佛,释迦牟尼佛。因为娑婆世界这一个大千世界,他见到了,另外大千世界,你说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,他不承认,因为他没有见到;他见不到的,他就不承认。所以我们看,像泰国是小乘,你到泰国寺院里去看,佛像供得很多,几百尊、几千尊,你去看,全是释迦牟尼佛的像。为什么做那么多?释迦牟尼佛的分身、化身,他不承认有第二尊佛,这是见量所限制的。漏尽,他只有断见思烦恼,见思漏尽了,但是还有尘沙、无明烦恼他没断。

  如来果地上,是彻底断尽,而他的宿命没有限量。他见闻的能力,就是天眼、天耳是尽虚空遍法界,没有一丝毫障碍,《无量寿经》讲的洞视彻听。这是说三明。由此可知,三明就是六通的增上,我们所谓高级的六通,究竟圆满的六通,称之为三明。

  【净影谓。】

  这是《无量寿经义疏》里面讲的。

  【明是证行,证法显了,故名为明。】

  这是解释三明的『明』的意思,明这个字是从修行证果上来说的。『证法显了』,法是一切法,世出世间一切法,对他来讲都能够显明、明了。所以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没有丝毫的疑惑,这叫做明。这明的意思。

  【涅盘经十八曰,明者,名得无量善果,善果者,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】

  他这个说法跟僧肇大师讲的完全相同,僧肇解释正遍知,意思一样的。明是什么?明是说『得无量善果』,无量善果,实在上讲就是前面所讲的三明,三明六通是无量善果。而他底下有个解释,他说善果就是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』,无上正等正觉。

  【涅盘经十八曰,行名脚足,脚足者,名为戒慧,乘戒慧足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是故名为明行足也。】

  『明行足』也是佛的十号之一,这些都是属於佛学常识,应当要知道的。「明」的意思前面讲过了。『行』,行是足,我们走路要靠两只脚,佛将这个比喻作戒、慧。这个里面没有讲定,戒定慧三学,定是枢纽,定是中心,定是理;戒是事,是行为;慧里面有理有事。所以,特别说戒与慧,戒与慧是行,表现在事相当中,表现在日常生活之中。戒就是如法,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法,慧是如理,我们讲合理合法,那就是戒慧的意思。

  『乘戒慧足』就能够得无上正等正觉,就能够得到究竟圆满的智慧,所以称佛叫做「明行足」。这些名号,显示如来修因证果种种的方法、原理原则,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作用。我们要想如佛一样的成就,这些原理原则不能不知道,应当在日常生活当中认真努力去学习。像这条里面戒慧二足,我们就应当要学习。如理如法,理跟法都在经上,《无量寿经》就讲得相当圆满,真正能够遵守,就是修菩萨行,就是行佛行。

  【净影疏曰,龙树说,戒空慧等,名之为行,此二圆具,故名为足。】

  『足』是圆满的意思。《净影疏》引龙树菩萨所说的,跟前面《涅盘经》所讲的意思相同,他也讲戒也讲慧。慧上加个『空』,空才是真正的慧。如果说有,有里头就没有智慧,你心里头有,就迷了。心要空了,那真的是智慧,为什么?因为心里头本来没有,六祖惠能说得很好,「本来无一物」。本来无一物,你里面再放进一物,就坏了,你的慧就被堵塞了。如果常常保持本来无一物的清净心,清净心空灵,心空就灵,灵是比喻智慧现前。由此可知,不空就不灵,所以心要常常保持著空灵。这是菩萨心、佛心。

  心空就充满智慧,事上才能做到如理如法。如理,与空相应就如理。怎么与空相应?无论做什么事,决定不把它放在心上。就是《金刚经》上讲的,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生心是如法,无住是如理。你看佛在大乘经种种说法,说法不一样,意思都一样,你明了,一看都通了。这叫行,菩萨行、佛行。

  『此二圆具』,这两种行圆满具足,这叫做足,解释明行足的意思。

  【会疏曰,行足者,谓身口意业,真正清净,於自愿力一切之行,善修满足,故号明行足。】

  《会疏》这个说法,完全在事相上讲的,这个说得浅,我们知道如何来学习。『行足者』,在行为上主要的不外乎三业,『身口意业』,要达到『真正清净』。《无量寿经》上,把修行的纲要就给我们说出来,「善护口业,不讥他过;善护身业,不失律仪;善护意业,清净无染」,这是总纲领。

  『於自愿力一切之行』,这是你自己的本愿。佛教导我们的,我们是不是把佛教导我们发的愿,变成我们自己的本愿?否则的话,我们天天所念的四弘誓愿,那不是我们自己本愿,我们虽然念,没发。要紧的是要把佛教导我们的变成自己的本愿,我们念《无量寿经》,念阿弥陀佛四十八愿,能不能如阿弥陀佛从自心里面发出的四十八愿?我们自己没有发这个愿,念经上的四十八愿的愿文,那是阿弥陀佛的本愿。如果我们念,也照样的发出来,那就变成自己的本愿。自己本愿跟阿弥陀佛本愿要相应、要相同,自己就是阿弥陀佛,这叫真正学佛。

  『善修满足』,善修,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,一定要与本愿相应,这叫善修。修到圆满的时候,你就成佛了。你要依四十八愿来修,你将来成佛,就是阿弥陀佛。所以诸位想想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会有问题吗?

  『故号明行足』,到这个地方是将「明行足」这个德号介绍出来了。

  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