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(第四十七集) 1996/4 美国圣荷西 档名:02-031-0047
请掀开经本,六十五面,倒数第八行,从一百七十七段看起:
【华手经曰,譬如无牛,则无醍醐,若无菩萨发心,则无佛种,若有牛,则有醍醐,如是若有菩萨发心,则佛种不断。】
这段经文是从比喻说的。在世尊当年住世的时代,印度人的日常生活,奶制品可以说是相当的发达,所以佛在经上常常用这个来做比喻,将佛法由浅而深用牛奶提炼的层次。譬如从奶提炼为酪,酪比奶就要精制一些;从酪里面再提炼就叫酥,我们叫生酥;从生酥再提炼,就是熟酥;熟酥再提炼,就叫『醍醐』,醍醐是奶品里面最精制的食品。这个东西,从佛经流传到中国以来,我们只知道有醍醐这个东西,但是谁也没见过,不晓得这究竟是什么东西。
我们过去在台湾,道源老和尚有一次有缘分到印度去朝圣,他老人家是个讲经的人,所以对於经典里面这些东西就很留意。他到印度问印度人,醍醐是什么?印度人就把醍醐端出来,送给他,他拿来一看,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沙拉。他说原来就是这个东西,这才晓得这是醍醐,明了了。另外还有一桩,佛经里面常讲的庵摩罗果,庵摩罗果我们也没有见过,这在佛经上常见的,佛常常用这个来做比喻。他也找这些印度人,找一个庵摩罗果给他看,结果庵摩罗果一拿来之后,这个我们台湾也有嘛,就是台湾讲的芭乐。古印度那个时代,大概这是一般人常常吃的东西,所以佛就常用这个来做比喻。说佛观大千世界,如观掌中庵摩罗果,这是说你可以看得很清楚,常用这个比喻。佛为什么不用其他植物来做比喻,要用庵摩罗果?庵摩罗的确生熟难分,它不像其他的植物,没有熟的时候是青的,熟的时候或者变黄、或者变红;庵摩罗果它是生熟颜色都不变,比较不容易观察。不容易观察,你能够观察得明了、清楚,这就表示你的智慧观察力量能入微细,取这个意思。现在我们知道醍醐是什么了,这是从奶里面提炼出来的,要没有奶,当然就没有醍醐,这是比喻。
如果没有『菩萨发心』,那就没有『佛种』,所以说佛种从缘生,这个意思就是在此地。菩萨发心,就是发的菩提心,菩提是梵语,翻成中国是觉悟的意思,菩提心就是觉悟的心。觉悟心的相状很多,佛在《观无量寿经》上告诉我们,至诚心、深心、回向发愿心这三个心叫菩提心,这是真正觉悟了。实在说,觉心,就是菩提心,是我们自己的本性,本来心就是这个样子,也可以说是我们自己的真心,是我们自己的本性,它并不是从外面来的。但是我们把本心迷失了,这需要再发,这个事实真相必须要清楚、要明白。「发」就是觉悟。
菩提心的体就是真诚,马鸣菩萨在《起信论》上讲的直心,直心就是真诚之心。深心与发愿回向心是它的作用,所以诸位要晓得,心只有一个,哪有三个?讲作用上,那就多了。多,佛也把它归纳起来,归纳为两种,一种叫自受用,一种是他受用,用今天的话来讲,自受用就是对自己,他受用就是对别人。你用什么样的心对自己,用什么样的心对人?当然菩提心是真诚,真诚心对自己是什么样子?我们要讲相,菩提心的样子。真诚心对自己是好善好德,可见得与自性德能完全相应。我们中国过去王阳明先生所讲良知良能,他老人家的学说叫致良知,良知良能,这是对自己。对别人是一片慈悲。回向发愿,能将自己所修积的一切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共享,这就是回向发愿心。在《起信论》里面叫做大悲心,大慈大悲,回向发愿就是大慈大悲。这是经上通常讲菩提心,都引用经论来解释。
除此之外,我们在大小乘经里面看到很多,觉而不迷者,皆是菩提心相,皆是菩提心行,菩提心的行为,最常说的四弘誓愿。四弘誓愿,体没有说,实在讲,在三心里面只说了两种,一种是自受用,一种是他受用。四弘誓愿第一愿是他受用,就是回向发愿心,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这是他受用,这大慈大悲。「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」,这是好善好德,断烦恼是德,好德,学法门是善,好善好德,这是自受用。最后一个,「佛道无上誓愿成」也是他受用,为什么?唯有圆成佛道,才能完成第一愿,度众生的愿;若不成佛,度众生的愿就不能圆满。你作菩萨,菩萨最高的是等觉菩萨,你是等觉菩萨,你就不能度其他的等觉菩萨,你跟他是一般高,你度不了他。一定要成佛,这连等觉菩萨也能够得度。所以,第一愿跟末后这一愿是他受用,当中这两愿是自受用。四弘誓愿可以说是菩提心具体的心相。
再说菩萨六度,或者十波罗蜜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、阿弥陀佛四十八愿,都是菩提心。四十八愿多了,把四十八愿统统归纳起来,也不外乎自利利他,自度度他。由此可知,如果从心相、心行上来说,无量无边。显示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,起心动念点点滴滴,只要不迷、不邪、不染就是菩提心,所以菩提心无限的深广。发菩提心,这是成佛的正因,所以叫「佛种」。菩萨发心,发心的人就叫菩萨,菩萨当然是已经发心了。所以菩萨发心,佛种就不断,如果没有人发心,佛种就断了。
这个佛种不是别人,这个地方我们要特别留意,如果佛种说是其他的人,那与我们不相干,这个佛种是讲自己。如果你自己不发心,你这一生决定不能成佛,你成佛的种子断掉了。一定要自己发心,佛种不是别人的佛种,是自己的佛种,非常重要。现在许多学佛的人确实没有发菩提心,所以他不能成菩萨,不能成佛。他在生活当中,处事待人接物依旧是迷而不觉、邪而不正、染而不净,还是搞的迷邪染。经他也很会念,佛号他也不断,贪瞋痴依旧在增长,他是这么个修法,这样修法的人太多了,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得到。但是也不关我们的事情,与我们毫不相干,要紧的是问自己,这一点太重要了。
佛说了许多的经典,教给我们许多法门,教谁的?若如古人所说,自己要直下承当。佛给谁说的?给我一个人说的,别人?别人都不相干。四十九年讲经说法,为我一个人说的,种种法门也是为我一个人教的,这样你才能入得了佛门,你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受用。多少人学佛是看别人,没有回过头来看自己,古德教人回头是岸,回头就是专看自己,不看别人。惠能大师在《坛经》里面讲得好,告诉我们修学重要的纲领,那就是时时刻刻反省自己,「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」。为什么?自己顾自己都来不及,所谓自顾不暇,哪有时间去管别人的事情?这才能成功。祖师大德你细细去观察,你在他们传记、语录里面你去细读、你去深思,他们怎么成就的?说老实话,就是不管别人事成就的。一天到晚管别人的事,这个人决定没有成就,为什么?他心是乱的,心思是乱的,他不是定的。乱里面生智慧,是邪知邪见,邪慧,不是真智慧,真智慧是从定中生的。邪智慧跟正智慧一般世间人很难辨别,它的发源处不一样,一个是清净心流露出来的,一个是从贪瞋痴里面出来的,不一样。所以这一段文里面,最重要的要知道发心、佛种是自分,不是别人。
【宝云经曰,譬如种树,有其种子,离於腐败,具足生芽因缘,善男子,闻佛名者,得其种子,具足因缘,便得受记。】
这个经文很明显,前面一半是比喻,后面这一半是合法,把比喻合在法上来说明,使我们对於这个意思更容易明了。比喻里头,『譬如种树』,种树当然亲因缘就是树的『种子』,而种子完好,种子并没有败坏,种子要坏了,它就不能长成植物。一定是一个好的种子,它『具足生芽因缘』,它能够生芽,它能够长成,能够开花结果。这些事是我们常常见到的,说起来很容易理解。下面佛就说,『善男子,闻佛名者,得其种子』,这是以阿弥陀佛名号做为佛种子。实在讲,可以做为佛种的太多了。诸佛所说的一切经论,无量法门,任何一部经、任何一个法门都可以做佛种。那为什么偏偏结归到佛名?这桩事情,我们老同修听到,我想不至於有疑问。
不但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,即使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说无量无边的法门,要是把它做个总归纳,归纳到最后,确实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就这一句佛号。譬如在中国隋唐时代的古大德,将世尊一代时教结归到《华严》,称《华严》为根本法轮。像一棵树一样,《华严》是根,所有一切法门都是这个树的枝叶,都离不开这个根,都是从这个根里面分出去的。《华严》是根本法轮,而《华严》末后究竟圆满,实在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《华严》才圆满。导归极乐就是导归《无量寿经》,就是导归弥陀净土,所以《无量寿经》是《华严经》的总结,是《华严经》的归宿;换句话说,它是根本的根本。一切法统统归到这个地方,根本的根本。《无量寿经》我们现在这个本子有四十八品,哪一品是第一?古德都讲第六品,第六品是四十八愿,弥陀的本愿。我们细细读这部经,没错,确实世尊自始至终,每句话每个意思都没有脱离四十八愿。佛讲这部经讲什么?就是演说阿弥陀佛本愿而已。而四十八愿的四十八条,古德又为我们指出,十八条是第一。十八条讲什么?十念必生,结归到名号。
所以,「闻佛名者,得其种子」,释迦一代时教如是,一切诸佛如来,为一切众生演说种种法门亦复如是,没有例外的。总归到弥陀名号,名号功德不可思议。闻名就得其种子,得种子,种子是不是完善?是不是没有缺点?是不是完好的?这要看自己的善根、福德、因缘。善根福德深厚的人,一闻就觉悟。什么叫觉悟?一听到西方极乐世界,他不怀疑,他相信,他就想离开这个世间到极乐世界去,这就是善根福德深厚之人,他这一生成佛的机会成熟。这是名号给他做种子,把他的善根福德统统引出来。
『具足因缘』,这个「因缘」就是信、愿、行三个条件,净土的三资粮;往生不退成佛,这就是『受记』。并不是说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,阿弥陀佛给你摩顶受记,那是以后的事情,现在就受记,而且天天给你受记。怎么见得?你读《无量寿经》、你读《阿弥陀经》,你每读一遍,佛给你受记一次,天天读,天天给你受记。受记的话不止一句、一段,经文里面处处都可以看到,要紧的就是刚才讲了,要直下承当,佛在经里面说的我要接受过来。不要以为佛讲的这些话,是从前讲给阿难尊者讲给他们听的,与我不相干,不是讲给我听的,你就错了。你一定要晓得,你今天有缘听到名号,有缘读到经典,就是佛讲给自己听的。我们就蒙佛受记,常常蒙佛受记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!
【嘉祥疏曰,欲使如来法种不断故也。】
这句话是在说为什么要发菩提心?目的就是要『如来法种不断』。这句话是个双关语,里面的意思很丰富,最要紧的是自己的「如来法种不断」,这个要知道。我们学佛不是这一生才遇到佛法的,没有那么简单、没那么容易,每一位对於佛法有好感的人,都是过去生中无量劫的因缘,善根深厚,他接触到佛法能生欢喜心。如果这一生没有缘分接触,我们的佛种就断了。必须生生世世与佛有缘、与法有缘、与僧有缘,就是与三宝有缘,我们的佛种就不断。这是第一个意思。
第二个意思,我们自己能认真努力的去修学,能使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种常住世间,正法久住,利益广大的众生,佛的法缘不间断。世尊的法缘不断,弥陀法缘在世间也不断,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如来度众生的弘愿在此地也不断,这个里头含的意思非常广泛。但是再多的含义,里面最重要的,是要自己的佛种不断,这个是第一义。
【净影疏曰,护使离障,起善无间,名常不绝。】
『护』是保护,保护你的菩提心、保护你的觉心。『离障』,障是二障,烦恼障、所知障,离障才是真正保护自己的菩提心,保护自己的佛种。能离二障,就能够生起真善,『无间』是不间断。这就是经上常讲的善根,所谓善根,所有一切善法从这个根里面生起。离障之后的心就是善根,世间法的善根,三善根,无贪、无瞋、无痴。
学佛的人,佛教给我们究竟是什么?我们不能不知道。佛教给我们作佛,佛教给我们作菩萨,佛跟菩萨就是世界最完美的人,没有一丝毫缺陷的人,那就叫做佛菩萨。所谓的大圆满、大自在,这是佛菩萨。大圆满、大自在我们能不能得到?能,只要依佛菩萨的教诲,我们就可以得到,但是你要真的肯干。从哪里做起?就是从发菩提心做起。念念以真诚心对待一切众生,对人对事对物真诚、平等、慈悲,你就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。我们在这个社会,这个社会里的众生迷惑颠倒,起心动念无不是罪,《地藏经》上所说的。我们跟他相处,要怎么个相处法?要能够忍辱,要能够谦让,要肯吃亏,满众生的愿。众生这个愿虽然不是善愿,迷惑颠倒,迷惑颠倒暂时也要满足他,你才能跟他相处。换句话说,我们学佛一生当中,决定不能做一桩对不起众生的事情。做一桩对不起众生的事情我们就错了,我们的德行就有了缺点,就不能圆满。
我们受别人的欺负,受别人的污辱,甚至於受别人的陷害,也要处之坦然,也要欢喜接受,眼目当中看他真的是菩萨,这叫学佛。侮辱我的人、欺负我的人、陷害我的人,他怎么还是菩萨?他真的是菩萨,没有这个境界现前,你怎么晓得你的心清净?你怎么知道你看破放下了?《金刚经》上佛教给我们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这个境界现前,果然是虚妄的。你看你心多自在、多清净、多舒服。一念觉,善人恶人都是菩萨,顺境逆境都是佛境界;一念迷,佛来了也是魔。佛一来,那个高兴还得了,手舞足蹈,你那一点定功早就失掉了。自己贡高我慢,「我见到佛了,你们都没有见到,你们都不如我」,贡高我慢起来了,烦恼现行。所以佛不来,来了怕扰乱你们。
所以觉了,一切境界是佛境界,善人、恶人都是佛菩萨;一念迷,连佛菩萨都是魔。真正证明了佛经上所说的,境随心转,心能转境界,《楞严经》上说的好,「若能转境,则同如来」。你自己能转得了境界,无论什么境界现前,自己的心永远保持著清净平等,永远若无其事,那就恭喜你,你入不二法门,你入一真法界了。这就是明心见性,也就是彻见宇宙人生的真相,这个才『起善无间,名常不绝』,这是真正你的善心、善行永远不断,不绝就是不断的意思。
【甄解曰,大论云,於无佛处,赞叹三宝音,三宝音者,即受持宣说佛法藏也,众生由之殖善发智,成德契理,故三宝种子,传传相继,常使不绝。】
《甄解》引用《大论》两句话,『於无佛处,赞叹三宝音』。「无佛处」,佛不住世的时候,不住世的这些处所。「赞叹三宝音」,这是每个佛弟子都有的使命,四众弟子都要承担起来。这个地方没有佛法,没有人闻到佛法,我们一定要尽自己的心力去弘扬、去传播。三宝音,底下说得很清楚,念阿弥陀佛是三宝音,念一切菩萨的名号是三宝音,读诵经典、讲解经典都是三宝音。依教奉行,做出来给别人看,经上佛常说的,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,这都是教给我们尽心尽力去弘扬佛法,传播佛法。不要以为自己能力不够,实在说,自古至今,许多有名的法师、大德都不是有智慧的人。还有些很愚痴的人,他怎么能成就?就是前面讲了,他有菩提心,他有个愿意帮助众生得到佛法的心愿。四弘誓愿第一愿,众生无边誓愿度,度就是帮助众生得到佛法,他有这个心愿。有这么个心愿,即使他再鲁钝愚痴,也一定得佛力加持。
倓虚法师《影尘回忆录》里面说的持律法师,人家说他是晒蜡蠋的法师,大家知道他确实没有智慧。他唯一的长处就是人老实,他怎么成就的?老实成就的。你看看那个小传很感动人。他能成就,哪一个不能成就?问题就是你肯不肯发真心,你肯不肯努力?有真心、肯努力就得三宝加持,没有智慧变成高度智慧,没有能力也变成善巧方便,全都在发心。谚语也常说「天下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」,真有心,哪有难事!换句话说,怕的是你没有心。为真正的三宝弟子,一定要把佛法对一切众生普遍的去宣扬。
『众生由之殖善发智,成德契理』,这是帮助众生的方向,帮助众生的目标。第一个帮助他种善根。怎样帮助他种善根?换句话说,帮助众生离贪瞋痴,贪瞋痴是三毒!必须要把这些因果事实的道理为一切众生说清楚、说明白,让他觉悟,他能够断恶修善。这是指善根。帮助他开智慧,成就他的德行,「成德」是断烦恼,「契理」是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。换句话说,我们帮助别人,问题是人家愿不愿意接受?愿意接受的,一个不能舍弃,愿意接受的,你不去帮助他,就是你自己的过失。不愿意接受的,那个没有话说,他不想学,他的善根福德因缘没成熟。没成熟,以善巧方便促成,也不著急,促使他成熟。已经成熟的要全心全力帮助他,他已经回头,已经肯学,这样的人,经上常讲「佛氏门中,不舍一人」,所以一定要帮助他。
『故三宝种子,传传相继』,一代一代,这样传下去。有真正发心的人,真正依教修行的人,才能够叫三宝久住世间,『常使不绝』。在现代这个时代,我们得到科技的便利,做利益众生的事情比古时候方便得太多,也容易太多。古人缘常常不足,现代帮助众生种种的方法进步了,甚至一个人坐在家里面足不出门,都能够利益世界众生,这是古人做不到的。现在用录音、录影、电脑的传播,坐在家里面就能做到。问题是你要真正有心,这一点是难能可贵,真有心帮助一切众生,真正肯发这个心,不辞辛劳。做这桩事情,给诸位说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,最有价值的事,没有能够超过的。为什么?经上也常说,诸法皆空,因果不空,我们做的善因善果,这个不空,这是真实的。其他世间一切善法可以讲无常的,唯独佛法是永恒的,帮助一切众生觉悟这是真实的。
【会疏曰,拔苦为悲,乃至悲是真实平等之悲,故谓大悲。】
佛法里面慈悲说得最多,慈是与乐的意思,令一切众生得乐,这个叫慈,帮助一切众生离苦,这叫悲。大乘经上所讲的慈悲,悲的意思,是从真实平等心里面流露出来,所以称之为大悲,慈称之为大慈。佛在经上也为我们说,慈悲有四种,第一种叫「爱缘慈悲」,凡夫有的。你的家亲眷属,你爱护他,对他就有慈悲,你能代他受苦,你能叫他生活快乐,拔苦与乐。为什么?因为你喜欢他、爱他,这个叫爱缘慈悲。第二种叫「众生缘慈悲」,这个心量就大得多了。世间的圣贤,世间的英雄豪杰,他能够推己及人,儒家所谓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我希望得乐,我也希望一切众生都得乐,我愿意离苦,我也愿意一切众生都离苦,这个心量就大了,佛说这是众生缘慈悲。
第三个是「法缘慈悲」,前面两种慈悲,凡夫有的,法缘慈悲,凡夫就没有了。法是什么?明理,懂得真理,懂得事实真相,他慈悲心从这里生起来的。菩萨有的,为什么?他知道情与无情同一体,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自己自性变现出来的,离开自心无有一法可得。他明白这个道理,所以对於一切众生他就慈悲。但是他不能叫大慈大悲,为什么?他有条件的,什么条件?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体,还有这个条件。如果把这个条件、念头拿掉,没有了,就变成无条件的,那就叫大慈大悲。由此可知,法缘慈悲大概二乘、权教菩萨都有,而到大慈大悲,那是法身大士与如来果地上才能够圆满的做到。大慈大悲就是没有条件的,确实是法缘升华到最高峰,连这个意念都没有了,所显示出究竟彻底清净平等的慈悲。
【涅盘经十一曰,三世诸世尊,大悲为根本。】
【大日经一曰,菩萨心为因,大悲为根本。】
慈悲心在学佛来讲,非常重要,所以佛法中常说,「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」。他为什么不说别法,单单提出慈悲、方便来讲?由此可知,慈悲、方便是我们修学下手之处。你学佛从哪里学起?从慈悲学起、从方便学起,从这个地方下手。《涅盘经》上说得好,『三世』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三世诸佛修行成佛,法门是无量无边,不是一个法门成佛的。但是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,不能离开慈悲心,离开慈悲心就不是佛法。诸位晓得,慈悲是从觉心里面生出来的。刚才讲的四种慈悲,除了爱缘慈之外,爱缘慈还是迷而不觉,众生缘慈就觉悟了,他想到自己,还会想到别人,这个人就觉悟了,觉悟的少,觉悟的不多。到法缘慈,那是大彻大悟,法缘慈悲。无缘慈是究竟圆满的大觉。我们对人对事对物,如果不是清净平等慈悲,就不名学佛,那不是真的学佛。
『菩萨心为因』,菩萨心是菩提心,『大悲为根本』。大慈大悲也是要自利利他,对众生要慈悲,对自己更要慈悲。悲是拔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断烦恼就是拔苦。法门无量誓愿学,学法门是与乐,是慈,断烦恼是悲,对自己要慈悲。然后帮助别人,帮助别人断烦恼,帮助别人开智慧,这是你对别人的慈悲。这个意思不能错会。
【净影疏曰,依慈起说,名演慈辩。】
《净影疏》里头讲的。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,讲经说法也是广义的,《金刚经》上说得很好,不一定要讲一部经,乃至四句偈,经里面四句,一偈。甚至於半偈一句,半偈是两句,两句、一句。由此可知,随时随处都可以为人开演,这是慈悲心,这都叫『演慈辩』。可见得不是我们做不到的,时间长多说几句,时间短少说两句。一句、两句,劝人念佛、劝人学佛、劝人看破、劝人放下、劝人慈悲、劝人少烦恼,统是佛法。要真存这个心时时刻刻对一切众生。我们这边结缘的小册子很多,特别是接引初机的,身边上常常放个一、两本,遇到熟人,你都可以赠送他,劝他多看看,都是属於演慈辩。甚至於不认识的人,不认识的人有的时候遇到很亲切,他给你打个招呼,他打个招呼,我们也可以送一本书给他,我们在外面常常遇到。我们一定要常存这个心,帮助众生的心。尤其是现在,许多的学佛人,以为每一天读经、念佛就叫修行,把生活跟佛法完全脱了节,不知道生活是修行。所以他生活里面他得不到法喜,他依旧活得那么辛苦,佛法的利益、好处天天挂在嘴皮上说,他没得到。这是错解佛的意思,虽然读经,不解义。
我上一次在休士顿讲演,有个同修提出这个问题,家庭主妇怎么样学佛?我给他解答了,这一小段,我看现在他们印成一个单张在这里。这个很好,提醒大家,怎样把六度万行、十大愿王用在日常生活当中,你就得受用。学佛的同修很多,不会用佛法的就太多了,几个人会用?能够把观念转过来,境界转过来,换句话说,把我们凡夫的生活,如果一变,变成佛菩萨的生活,你就得受用,那才叫真学佛。所以,一定要有慈心,有慈悲心,以慈悲对自己、对众生。
【会疏曰,佛道正见,名为法眼。】
《金刚经》上说的五眼,五眼里面有法眼,法眼是菩萨所具备的。什么叫法眼?这个地方有个简单的解释,『佛道正见』,正知正见,你对於宇宙、人生一切事理,你所看的、所想的、所体会的是正确的,没有错误,这就叫『法眼』。实在说,法眼就是佛知佛见,《法华经》上讲入佛知见。不过没有达到究竟圆满,究竟圆满,那就成佛眼。法眼是正知正见。
【净影疏曰,智能照法,故名曰法眼。】
【净影疏曰,教法生解,名授法眼。】
这几条都是注解『法眼』的。《净影疏》里头说得好,『智』是权实二智,不是我们世间人的智慧。世间人,在佛法里头说,有聪明,没有智慧,智慧是从清净心生的。心不清净,哪来的智慧?慧是从禅定里面生的,禅定就是清净心、平等心。心里面远离一切烦恼、执著,心就清净;远离一切分别、妄想,心就平等,清净心、平等心是真心。真正学佛,我们就是用真心,不用妄心,用真心就是佛菩萨,真心就是清净心、就是平等心;换句话说,远离妄想分别执著。怎么样离妄想?念佛就离妄想,不念佛就打妄想,妄想就来了,念佛就把妄想念掉了,这个方法好极了。一天到晚,二六时中,一句佛号放在心上,妄想就没有了,用这句佛号把妄想赶掉。
於一切法,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不分别,不分别就平等;不执著,不执著就清净。这叫真学佛,这种人叫真念佛,心净则土净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重要的一个条件,就是心净则土净。你心清净,你就有往生的条件。去不去就是你的愿,你愿意去就去了,愿生即生。心要不清净,虽愿生,也去不了。为什么?我想去,没条件,不够它的标准,想去也去不了。想往生的人多少?太多了,每个念佛的人都想往生,而真正去得了的,一万个人当中不过是两、三个人而已。为什么那么多想去的,真正能去的就那么几个?那几个人够条件,他去了。够条件是念佛念到心清净,我们常讲功夫成片,一心不乱。
由此可知,我们生生世世修这个法门,没有能去的成功,就是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著。这一生如果还是不能离开妄想分别执著,换句话说,这一生跟以往一样,又要空过,非常可惜。空过之后,来生能不能再得到?很难,来生未必能得人身,纵然得人身,未必能闻佛法。再下一次再得人身,遇到这个法门,不晓得要隔多长的时间。所以确实,我们能遇到这么个机会,就是古人所讲的,「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」,《开经偈》上讲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,都是实话。所以这一次遇到了,也搞清楚、也搞明白了,为什么不放下?把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放下,老实念佛,就成功了。
『智能照法』,「照」是明了,对於世出世间法的真相,必须是有真实的智慧,你才能彻底明了,这叫做法眼。『教法生解,名授法眼』,教是教导,将世尊、诸佛菩萨这些修学的原理原则,这个法就是指的这些,能令一切众生明白、了解,生解。他听了之后,读了之后,真的明白,真懂得了,这叫「授法眼」,把法眼传授给他。由此可知,教法生解就是前面讲的智、照,就是前面说的佛道正见,如来的正知正见,权实二智。权实二智是从定慧里面得来的,因戒生定,因定开慧,这个戒是广义的,佛菩萨在经论的教诫。遵守教诫,我们的心得定,心清净了,清净心生智慧,智慧能照世出世间一切万法,这叫法眼。
所以这三个合起来看,就体会到了什么是佛道、什么是正知正见、什么是权实二智、什么是法眼,它的意思是一个。从面面来观察、来说明,我们这个意思就更清楚、更明白了,真正体会到,能够依教修行我们就得法眼。佛菩萨在经论里传授给我们,我们真的得到了。
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。
请掀开经本,六十五面,倒数第八行,从一百七十七段看起:
【华手经曰,譬如无牛,则无醍醐,若无菩萨发心,则无佛种,若有牛,则有醍醐,如是若有菩萨发心,则佛种不断。】
这段经文是从比喻说的。在世尊当年住世的时代,印度人的日常生活,奶制品可以说是相当的发达,所以佛在经上常常用这个来做比喻,将佛法由浅而深用牛奶提炼的层次。譬如从奶提炼为酪,酪比奶就要精制一些;从酪里面再提炼就叫酥,我们叫生酥;从生酥再提炼,就是熟酥;熟酥再提炼,就叫『醍醐』,醍醐是奶品里面最精制的食品。这个东西,从佛经流传到中国以来,我们只知道有醍醐这个东西,但是谁也没见过,不晓得这究竟是什么东西。
我们过去在台湾,道源老和尚有一次有缘分到印度去朝圣,他老人家是个讲经的人,所以对於经典里面这些东西就很留意。他到印度问印度人,醍醐是什么?印度人就把醍醐端出来,送给他,他拿来一看,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沙拉。他说原来就是这个东西,这才晓得这是醍醐,明了了。另外还有一桩,佛经里面常讲的庵摩罗果,庵摩罗果我们也没有见过,这在佛经上常见的,佛常常用这个来做比喻。他也找这些印度人,找一个庵摩罗果给他看,结果庵摩罗果一拿来之后,这个我们台湾也有嘛,就是台湾讲的芭乐。古印度那个时代,大概这是一般人常常吃的东西,所以佛就常用这个来做比喻。说佛观大千世界,如观掌中庵摩罗果,这是说你可以看得很清楚,常用这个比喻。佛为什么不用其他植物来做比喻,要用庵摩罗果?庵摩罗的确生熟难分,它不像其他的植物,没有熟的时候是青的,熟的时候或者变黄、或者变红;庵摩罗果它是生熟颜色都不变,比较不容易观察。不容易观察,你能够观察得明了、清楚,这就表示你的智慧观察力量能入微细,取这个意思。现在我们知道醍醐是什么了,这是从奶里面提炼出来的,要没有奶,当然就没有醍醐,这是比喻。
如果没有『菩萨发心』,那就没有『佛种』,所以说佛种从缘生,这个意思就是在此地。菩萨发心,就是发的菩提心,菩提是梵语,翻成中国是觉悟的意思,菩提心就是觉悟的心。觉悟心的相状很多,佛在《观无量寿经》上告诉我们,至诚心、深心、回向发愿心这三个心叫菩提心,这是真正觉悟了。实在说,觉心,就是菩提心,是我们自己的本性,本来心就是这个样子,也可以说是我们自己的真心,是我们自己的本性,它并不是从外面来的。但是我们把本心迷失了,这需要再发,这个事实真相必须要清楚、要明白。「发」就是觉悟。
菩提心的体就是真诚,马鸣菩萨在《起信论》上讲的直心,直心就是真诚之心。深心与发愿回向心是它的作用,所以诸位要晓得,心只有一个,哪有三个?讲作用上,那就多了。多,佛也把它归纳起来,归纳为两种,一种叫自受用,一种是他受用,用今天的话来讲,自受用就是对自己,他受用就是对别人。你用什么样的心对自己,用什么样的心对人?当然菩提心是真诚,真诚心对自己是什么样子?我们要讲相,菩提心的样子。真诚心对自己是好善好德,可见得与自性德能完全相应。我们中国过去王阳明先生所讲良知良能,他老人家的学说叫致良知,良知良能,这是对自己。对别人是一片慈悲。回向发愿,能将自己所修积的一切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共享,这就是回向发愿心。在《起信论》里面叫做大悲心,大慈大悲,回向发愿就是大慈大悲。这是经上通常讲菩提心,都引用经论来解释。
除此之外,我们在大小乘经里面看到很多,觉而不迷者,皆是菩提心相,皆是菩提心行,菩提心的行为,最常说的四弘誓愿。四弘誓愿,体没有说,实在讲,在三心里面只说了两种,一种是自受用,一种是他受用。四弘誓愿第一愿是他受用,就是回向发愿心,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这是他受用,这大慈大悲。「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」,这是好善好德,断烦恼是德,好德,学法门是善,好善好德,这是自受用。最后一个,「佛道无上誓愿成」也是他受用,为什么?唯有圆成佛道,才能完成第一愿,度众生的愿;若不成佛,度众生的愿就不能圆满。你作菩萨,菩萨最高的是等觉菩萨,你是等觉菩萨,你就不能度其他的等觉菩萨,你跟他是一般高,你度不了他。一定要成佛,这连等觉菩萨也能够得度。所以,第一愿跟末后这一愿是他受用,当中这两愿是自受用。四弘誓愿可以说是菩提心具体的心相。
再说菩萨六度,或者十波罗蜜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、阿弥陀佛四十八愿,都是菩提心。四十八愿多了,把四十八愿统统归纳起来,也不外乎自利利他,自度度他。由此可知,如果从心相、心行上来说,无量无边。显示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,起心动念点点滴滴,只要不迷、不邪、不染就是菩提心,所以菩提心无限的深广。发菩提心,这是成佛的正因,所以叫「佛种」。菩萨发心,发心的人就叫菩萨,菩萨当然是已经发心了。所以菩萨发心,佛种就不断,如果没有人发心,佛种就断了。
这个佛种不是别人,这个地方我们要特别留意,如果佛种说是其他的人,那与我们不相干,这个佛种是讲自己。如果你自己不发心,你这一生决定不能成佛,你成佛的种子断掉了。一定要自己发心,佛种不是别人的佛种,是自己的佛种,非常重要。现在许多学佛的人确实没有发菩提心,所以他不能成菩萨,不能成佛。他在生活当中,处事待人接物依旧是迷而不觉、邪而不正、染而不净,还是搞的迷邪染。经他也很会念,佛号他也不断,贪瞋痴依旧在增长,他是这么个修法,这样修法的人太多了,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得到。但是也不关我们的事情,与我们毫不相干,要紧的是问自己,这一点太重要了。
佛说了许多的经典,教给我们许多法门,教谁的?若如古人所说,自己要直下承当。佛给谁说的?给我一个人说的,别人?别人都不相干。四十九年讲经说法,为我一个人说的,种种法门也是为我一个人教的,这样你才能入得了佛门,你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受用。多少人学佛是看别人,没有回过头来看自己,古德教人回头是岸,回头就是专看自己,不看别人。惠能大师在《坛经》里面讲得好,告诉我们修学重要的纲领,那就是时时刻刻反省自己,「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」。为什么?自己顾自己都来不及,所谓自顾不暇,哪有时间去管别人的事情?这才能成功。祖师大德你细细去观察,你在他们传记、语录里面你去细读、你去深思,他们怎么成就的?说老实话,就是不管别人事成就的。一天到晚管别人的事,这个人决定没有成就,为什么?他心是乱的,心思是乱的,他不是定的。乱里面生智慧,是邪知邪见,邪慧,不是真智慧,真智慧是从定中生的。邪智慧跟正智慧一般世间人很难辨别,它的发源处不一样,一个是清净心流露出来的,一个是从贪瞋痴里面出来的,不一样。所以这一段文里面,最重要的要知道发心、佛种是自分,不是别人。
【宝云经曰,譬如种树,有其种子,离於腐败,具足生芽因缘,善男子,闻佛名者,得其种子,具足因缘,便得受记。】
这个经文很明显,前面一半是比喻,后面这一半是合法,把比喻合在法上来说明,使我们对於这个意思更容易明了。比喻里头,『譬如种树』,种树当然亲因缘就是树的『种子』,而种子完好,种子并没有败坏,种子要坏了,它就不能长成植物。一定是一个好的种子,它『具足生芽因缘』,它能够生芽,它能够长成,能够开花结果。这些事是我们常常见到的,说起来很容易理解。下面佛就说,『善男子,闻佛名者,得其种子』,这是以阿弥陀佛名号做为佛种子。实在讲,可以做为佛种的太多了。诸佛所说的一切经论,无量法门,任何一部经、任何一个法门都可以做佛种。那为什么偏偏结归到佛名?这桩事情,我们老同修听到,我想不至於有疑问。
不但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,即使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说无量无边的法门,要是把它做个总归纳,归纳到最后,确实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就这一句佛号。譬如在中国隋唐时代的古大德,将世尊一代时教结归到《华严》,称《华严》为根本法轮。像一棵树一样,《华严》是根,所有一切法门都是这个树的枝叶,都离不开这个根,都是从这个根里面分出去的。《华严》是根本法轮,而《华严》末后究竟圆满,实在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《华严》才圆满。导归极乐就是导归《无量寿经》,就是导归弥陀净土,所以《无量寿经》是《华严经》的总结,是《华严经》的归宿;换句话说,它是根本的根本。一切法统统归到这个地方,根本的根本。《无量寿经》我们现在这个本子有四十八品,哪一品是第一?古德都讲第六品,第六品是四十八愿,弥陀的本愿。我们细细读这部经,没错,确实世尊自始至终,每句话每个意思都没有脱离四十八愿。佛讲这部经讲什么?就是演说阿弥陀佛本愿而已。而四十八愿的四十八条,古德又为我们指出,十八条是第一。十八条讲什么?十念必生,结归到名号。
所以,「闻佛名者,得其种子」,释迦一代时教如是,一切诸佛如来,为一切众生演说种种法门亦复如是,没有例外的。总归到弥陀名号,名号功德不可思议。闻名就得其种子,得种子,种子是不是完善?是不是没有缺点?是不是完好的?这要看自己的善根、福德、因缘。善根福德深厚的人,一闻就觉悟。什么叫觉悟?一听到西方极乐世界,他不怀疑,他相信,他就想离开这个世间到极乐世界去,这就是善根福德深厚之人,他这一生成佛的机会成熟。这是名号给他做种子,把他的善根福德统统引出来。
『具足因缘』,这个「因缘」就是信、愿、行三个条件,净土的三资粮;往生不退成佛,这就是『受记』。并不是说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,阿弥陀佛给你摩顶受记,那是以后的事情,现在就受记,而且天天给你受记。怎么见得?你读《无量寿经》、你读《阿弥陀经》,你每读一遍,佛给你受记一次,天天读,天天给你受记。受记的话不止一句、一段,经文里面处处都可以看到,要紧的就是刚才讲了,要直下承当,佛在经里面说的我要接受过来。不要以为佛讲的这些话,是从前讲给阿难尊者讲给他们听的,与我不相干,不是讲给我听的,你就错了。你一定要晓得,你今天有缘听到名号,有缘读到经典,就是佛讲给自己听的。我们就蒙佛受记,常常蒙佛受记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!
【嘉祥疏曰,欲使如来法种不断故也。】
这句话是在说为什么要发菩提心?目的就是要『如来法种不断』。这句话是个双关语,里面的意思很丰富,最要紧的是自己的「如来法种不断」,这个要知道。我们学佛不是这一生才遇到佛法的,没有那么简单、没那么容易,每一位对於佛法有好感的人,都是过去生中无量劫的因缘,善根深厚,他接触到佛法能生欢喜心。如果这一生没有缘分接触,我们的佛种就断了。必须生生世世与佛有缘、与法有缘、与僧有缘,就是与三宝有缘,我们的佛种就不断。这是第一个意思。
第二个意思,我们自己能认真努力的去修学,能使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种常住世间,正法久住,利益广大的众生,佛的法缘不间断。世尊的法缘不断,弥陀法缘在世间也不断,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如来度众生的弘愿在此地也不断,这个里头含的意思非常广泛。但是再多的含义,里面最重要的,是要自己的佛种不断,这个是第一义。
【净影疏曰,护使离障,起善无间,名常不绝。】
『护』是保护,保护你的菩提心、保护你的觉心。『离障』,障是二障,烦恼障、所知障,离障才是真正保护自己的菩提心,保护自己的佛种。能离二障,就能够生起真善,『无间』是不间断。这就是经上常讲的善根,所谓善根,所有一切善法从这个根里面生起。离障之后的心就是善根,世间法的善根,三善根,无贪、无瞋、无痴。
学佛的人,佛教给我们究竟是什么?我们不能不知道。佛教给我们作佛,佛教给我们作菩萨,佛跟菩萨就是世界最完美的人,没有一丝毫缺陷的人,那就叫做佛菩萨。所谓的大圆满、大自在,这是佛菩萨。大圆满、大自在我们能不能得到?能,只要依佛菩萨的教诲,我们就可以得到,但是你要真的肯干。从哪里做起?就是从发菩提心做起。念念以真诚心对待一切众生,对人对事对物真诚、平等、慈悲,你就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。我们在这个社会,这个社会里的众生迷惑颠倒,起心动念无不是罪,《地藏经》上所说的。我们跟他相处,要怎么个相处法?要能够忍辱,要能够谦让,要肯吃亏,满众生的愿。众生这个愿虽然不是善愿,迷惑颠倒,迷惑颠倒暂时也要满足他,你才能跟他相处。换句话说,我们学佛一生当中,决定不能做一桩对不起众生的事情。做一桩对不起众生的事情我们就错了,我们的德行就有了缺点,就不能圆满。
我们受别人的欺负,受别人的污辱,甚至於受别人的陷害,也要处之坦然,也要欢喜接受,眼目当中看他真的是菩萨,这叫学佛。侮辱我的人、欺负我的人、陷害我的人,他怎么还是菩萨?他真的是菩萨,没有这个境界现前,你怎么晓得你的心清净?你怎么知道你看破放下了?《金刚经》上佛教给我们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这个境界现前,果然是虚妄的。你看你心多自在、多清净、多舒服。一念觉,善人恶人都是菩萨,顺境逆境都是佛境界;一念迷,佛来了也是魔。佛一来,那个高兴还得了,手舞足蹈,你那一点定功早就失掉了。自己贡高我慢,「我见到佛了,你们都没有见到,你们都不如我」,贡高我慢起来了,烦恼现行。所以佛不来,来了怕扰乱你们。
所以觉了,一切境界是佛境界,善人、恶人都是佛菩萨;一念迷,连佛菩萨都是魔。真正证明了佛经上所说的,境随心转,心能转境界,《楞严经》上说的好,「若能转境,则同如来」。你自己能转得了境界,无论什么境界现前,自己的心永远保持著清净平等,永远若无其事,那就恭喜你,你入不二法门,你入一真法界了。这就是明心见性,也就是彻见宇宙人生的真相,这个才『起善无间,名常不绝』,这是真正你的善心、善行永远不断,不绝就是不断的意思。
【甄解曰,大论云,於无佛处,赞叹三宝音,三宝音者,即受持宣说佛法藏也,众生由之殖善发智,成德契理,故三宝种子,传传相继,常使不绝。】
《甄解》引用《大论》两句话,『於无佛处,赞叹三宝音』。「无佛处」,佛不住世的时候,不住世的这些处所。「赞叹三宝音」,这是每个佛弟子都有的使命,四众弟子都要承担起来。这个地方没有佛法,没有人闻到佛法,我们一定要尽自己的心力去弘扬、去传播。三宝音,底下说得很清楚,念阿弥陀佛是三宝音,念一切菩萨的名号是三宝音,读诵经典、讲解经典都是三宝音。依教奉行,做出来给别人看,经上佛常说的,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,这都是教给我们尽心尽力去弘扬佛法,传播佛法。不要以为自己能力不够,实在说,自古至今,许多有名的法师、大德都不是有智慧的人。还有些很愚痴的人,他怎么能成就?就是前面讲了,他有菩提心,他有个愿意帮助众生得到佛法的心愿。四弘誓愿第一愿,众生无边誓愿度,度就是帮助众生得到佛法,他有这个心愿。有这么个心愿,即使他再鲁钝愚痴,也一定得佛力加持。
倓虚法师《影尘回忆录》里面说的持律法师,人家说他是晒蜡蠋的法师,大家知道他确实没有智慧。他唯一的长处就是人老实,他怎么成就的?老实成就的。你看看那个小传很感动人。他能成就,哪一个不能成就?问题就是你肯不肯发真心,你肯不肯努力?有真心、肯努力就得三宝加持,没有智慧变成高度智慧,没有能力也变成善巧方便,全都在发心。谚语也常说「天下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」,真有心,哪有难事!换句话说,怕的是你没有心。为真正的三宝弟子,一定要把佛法对一切众生普遍的去宣扬。
『众生由之殖善发智,成德契理』,这是帮助众生的方向,帮助众生的目标。第一个帮助他种善根。怎样帮助他种善根?换句话说,帮助众生离贪瞋痴,贪瞋痴是三毒!必须要把这些因果事实的道理为一切众生说清楚、说明白,让他觉悟,他能够断恶修善。这是指善根。帮助他开智慧,成就他的德行,「成德」是断烦恼,「契理」是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。换句话说,我们帮助别人,问题是人家愿不愿意接受?愿意接受的,一个不能舍弃,愿意接受的,你不去帮助他,就是你自己的过失。不愿意接受的,那个没有话说,他不想学,他的善根福德因缘没成熟。没成熟,以善巧方便促成,也不著急,促使他成熟。已经成熟的要全心全力帮助他,他已经回头,已经肯学,这样的人,经上常讲「佛氏门中,不舍一人」,所以一定要帮助他。
『故三宝种子,传传相继』,一代一代,这样传下去。有真正发心的人,真正依教修行的人,才能够叫三宝久住世间,『常使不绝』。在现代这个时代,我们得到科技的便利,做利益众生的事情比古时候方便得太多,也容易太多。古人缘常常不足,现代帮助众生种种的方法进步了,甚至一个人坐在家里面足不出门,都能够利益世界众生,这是古人做不到的。现在用录音、录影、电脑的传播,坐在家里面就能做到。问题是你要真正有心,这一点是难能可贵,真有心帮助一切众生,真正肯发这个心,不辞辛劳。做这桩事情,给诸位说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,最有价值的事,没有能够超过的。为什么?经上也常说,诸法皆空,因果不空,我们做的善因善果,这个不空,这是真实的。其他世间一切善法可以讲无常的,唯独佛法是永恒的,帮助一切众生觉悟这是真实的。
【会疏曰,拔苦为悲,乃至悲是真实平等之悲,故谓大悲。】
佛法里面慈悲说得最多,慈是与乐的意思,令一切众生得乐,这个叫慈,帮助一切众生离苦,这叫悲。大乘经上所讲的慈悲,悲的意思,是从真实平等心里面流露出来,所以称之为大悲,慈称之为大慈。佛在经上也为我们说,慈悲有四种,第一种叫「爱缘慈悲」,凡夫有的。你的家亲眷属,你爱护他,对他就有慈悲,你能代他受苦,你能叫他生活快乐,拔苦与乐。为什么?因为你喜欢他、爱他,这个叫爱缘慈悲。第二种叫「众生缘慈悲」,这个心量就大得多了。世间的圣贤,世间的英雄豪杰,他能够推己及人,儒家所谓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我希望得乐,我也希望一切众生都得乐,我愿意离苦,我也愿意一切众生都离苦,这个心量就大了,佛说这是众生缘慈悲。
第三个是「法缘慈悲」,前面两种慈悲,凡夫有的,法缘慈悲,凡夫就没有了。法是什么?明理,懂得真理,懂得事实真相,他慈悲心从这里生起来的。菩萨有的,为什么?他知道情与无情同一体,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自己自性变现出来的,离开自心无有一法可得。他明白这个道理,所以对於一切众生他就慈悲。但是他不能叫大慈大悲,为什么?他有条件的,什么条件?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体,还有这个条件。如果把这个条件、念头拿掉,没有了,就变成无条件的,那就叫大慈大悲。由此可知,法缘慈悲大概二乘、权教菩萨都有,而到大慈大悲,那是法身大士与如来果地上才能够圆满的做到。大慈大悲就是没有条件的,确实是法缘升华到最高峰,连这个意念都没有了,所显示出究竟彻底清净平等的慈悲。
【涅盘经十一曰,三世诸世尊,大悲为根本。】
【大日经一曰,菩萨心为因,大悲为根本。】
慈悲心在学佛来讲,非常重要,所以佛法中常说,「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」。他为什么不说别法,单单提出慈悲、方便来讲?由此可知,慈悲、方便是我们修学下手之处。你学佛从哪里学起?从慈悲学起、从方便学起,从这个地方下手。《涅盘经》上说得好,『三世』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三世诸佛修行成佛,法门是无量无边,不是一个法门成佛的。但是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,不能离开慈悲心,离开慈悲心就不是佛法。诸位晓得,慈悲是从觉心里面生出来的。刚才讲的四种慈悲,除了爱缘慈之外,爱缘慈还是迷而不觉,众生缘慈就觉悟了,他想到自己,还会想到别人,这个人就觉悟了,觉悟的少,觉悟的不多。到法缘慈,那是大彻大悟,法缘慈悲。无缘慈是究竟圆满的大觉。我们对人对事对物,如果不是清净平等慈悲,就不名学佛,那不是真的学佛。
『菩萨心为因』,菩萨心是菩提心,『大悲为根本』。大慈大悲也是要自利利他,对众生要慈悲,对自己更要慈悲。悲是拔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断烦恼就是拔苦。法门无量誓愿学,学法门是与乐,是慈,断烦恼是悲,对自己要慈悲。然后帮助别人,帮助别人断烦恼,帮助别人开智慧,这是你对别人的慈悲。这个意思不能错会。
【净影疏曰,依慈起说,名演慈辩。】
《净影疏》里头讲的。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,讲经说法也是广义的,《金刚经》上说得很好,不一定要讲一部经,乃至四句偈,经里面四句,一偈。甚至於半偈一句,半偈是两句,两句、一句。由此可知,随时随处都可以为人开演,这是慈悲心,这都叫『演慈辩』。可见得不是我们做不到的,时间长多说几句,时间短少说两句。一句、两句,劝人念佛、劝人学佛、劝人看破、劝人放下、劝人慈悲、劝人少烦恼,统是佛法。要真存这个心时时刻刻对一切众生。我们这边结缘的小册子很多,特别是接引初机的,身边上常常放个一、两本,遇到熟人,你都可以赠送他,劝他多看看,都是属於演慈辩。甚至於不认识的人,不认识的人有的时候遇到很亲切,他给你打个招呼,他打个招呼,我们也可以送一本书给他,我们在外面常常遇到。我们一定要常存这个心,帮助众生的心。尤其是现在,许多的学佛人,以为每一天读经、念佛就叫修行,把生活跟佛法完全脱了节,不知道生活是修行。所以他生活里面他得不到法喜,他依旧活得那么辛苦,佛法的利益、好处天天挂在嘴皮上说,他没得到。这是错解佛的意思,虽然读经,不解义。
我上一次在休士顿讲演,有个同修提出这个问题,家庭主妇怎么样学佛?我给他解答了,这一小段,我看现在他们印成一个单张在这里。这个很好,提醒大家,怎样把六度万行、十大愿王用在日常生活当中,你就得受用。学佛的同修很多,不会用佛法的就太多了,几个人会用?能够把观念转过来,境界转过来,换句话说,把我们凡夫的生活,如果一变,变成佛菩萨的生活,你就得受用,那才叫真学佛。所以,一定要有慈心,有慈悲心,以慈悲对自己、对众生。
【会疏曰,佛道正见,名为法眼。】
《金刚经》上说的五眼,五眼里面有法眼,法眼是菩萨所具备的。什么叫法眼?这个地方有个简单的解释,『佛道正见』,正知正见,你对於宇宙、人生一切事理,你所看的、所想的、所体会的是正确的,没有错误,这就叫『法眼』。实在说,法眼就是佛知佛见,《法华经》上讲入佛知见。不过没有达到究竟圆满,究竟圆满,那就成佛眼。法眼是正知正见。
【净影疏曰,智能照法,故名曰法眼。】
【净影疏曰,教法生解,名授法眼。】
这几条都是注解『法眼』的。《净影疏》里头说得好,『智』是权实二智,不是我们世间人的智慧。世间人,在佛法里头说,有聪明,没有智慧,智慧是从清净心生的。心不清净,哪来的智慧?慧是从禅定里面生的,禅定就是清净心、平等心。心里面远离一切烦恼、执著,心就清净;远离一切分别、妄想,心就平等,清净心、平等心是真心。真正学佛,我们就是用真心,不用妄心,用真心就是佛菩萨,真心就是清净心、就是平等心;换句话说,远离妄想分别执著。怎么样离妄想?念佛就离妄想,不念佛就打妄想,妄想就来了,念佛就把妄想念掉了,这个方法好极了。一天到晚,二六时中,一句佛号放在心上,妄想就没有了,用这句佛号把妄想赶掉。
於一切法,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不分别,不分别就平等;不执著,不执著就清净。这叫真学佛,这种人叫真念佛,心净则土净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重要的一个条件,就是心净则土净。你心清净,你就有往生的条件。去不去就是你的愿,你愿意去就去了,愿生即生。心要不清净,虽愿生,也去不了。为什么?我想去,没条件,不够它的标准,想去也去不了。想往生的人多少?太多了,每个念佛的人都想往生,而真正去得了的,一万个人当中不过是两、三个人而已。为什么那么多想去的,真正能去的就那么几个?那几个人够条件,他去了。够条件是念佛念到心清净,我们常讲功夫成片,一心不乱。
由此可知,我们生生世世修这个法门,没有能去的成功,就是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著。这一生如果还是不能离开妄想分别执著,换句话说,这一生跟以往一样,又要空过,非常可惜。空过之后,来生能不能再得到?很难,来生未必能得人身,纵然得人身,未必能闻佛法。再下一次再得人身,遇到这个法门,不晓得要隔多长的时间。所以确实,我们能遇到这么个机会,就是古人所讲的,「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」,《开经偈》上讲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,都是实话。所以这一次遇到了,也搞清楚、也搞明白了,为什么不放下?把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放下,老实念佛,就成功了。
『智能照法』,「照」是明了,对於世出世间法的真相,必须是有真实的智慧,你才能彻底明了,这叫做法眼。『教法生解,名授法眼』,教是教导,将世尊、诸佛菩萨这些修学的原理原则,这个法就是指的这些,能令一切众生明白、了解,生解。他听了之后,读了之后,真的明白,真懂得了,这叫「授法眼」,把法眼传授给他。由此可知,教法生解就是前面讲的智、照,就是前面说的佛道正见,如来的正知正见,权实二智。权实二智是从定慧里面得来的,因戒生定,因定开慧,这个戒是广义的,佛菩萨在经论的教诫。遵守教诫,我们的心得定,心清净了,清净心生智慧,智慧能照世出世间一切万法,这叫法眼。
所以这三个合起来看,就体会到了什么是佛道、什么是正知正见、什么是权实二智、什么是法眼,它的意思是一个。从面面来观察、来说明,我们这个意思就更清楚、更明白了,真正体会到,能够依教修行我们就得法眼。佛菩萨在经论里传授给我们,我们真的得到了。
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