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- (第二十四集)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 (第二十四集)  1996/4  美国圣荷西  档名:02-031-0024

  请掀开经本,第三十四面,倒数第四行,从第二十六段看起。

  【净影曰,有德可尊,故曰尊者。】

  这一句意思好懂。德行,不但我们世间人尊重,即使是天人、诸佛菩萨也都尊重道德,所以有道德之人我们称他为尊者。与会这些上首,上首是代表,代表与会所有的大众,像经上所说的一万二千人都是有道德之人,所以尊称为尊者。

  【会疏曰,尊谓尊贵,有德可贵,故曰尊者。】

  这个意思跟《净影疏》意思相同。

  【憍陈如梵文全名,作阿若憍陈如。】

  这是从梵文音译过来的。

  【净影曰,阿之言无,若之言智,证无成智,故曰无智。】

  这是『阿若憍陈如』名号里面的含意,『阿』翻成中国的意思是『无』。像净土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是梵文音译的,翻成中文的意思是无量寿佛,阿翻作无,弥陀翻作量,佛翻作觉,实际上要照字面翻是无量觉。为什么把它翻成无量寿?因为佛在经上给我们介绍无量觉佛,他的寿命无量、光明无量,所以通常我们把他翻作无量寿,实在讲他是一切无量统统具足。在一切无量当中,寿命是第一,诸位想想,如果没有寿命,所有的无量都落空。譬如我们世间人所希求的无量的财宝、无量的产业、无量的眷属,你要没有寿命,就全都落空了。所以寿命在无量里面是最重要的,第一个称无量寿。

  这个地方阿翻作无,若翻作智,他这个名字意思是『无智』。『证无成智,故曰无智』,此地讲的无智,我们千万不要从字面上望文生义,那你就错会了,无智是没有智慧,那就错了。无智之智是究竟圆满的智慧。所以他「证无」,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他证得这个境界,所以叫无,无是万法皆空,了不可得。必须将宇宙人生一切真相都明白了,我们叫看破,都明白了,明白之后才肯放下。放下什么?放下妄想、放下分别、放下执著,我们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就现前。前面跟诸位说过,障碍没有了,所知障、烦恼障都破了,自性里面智慧德能统统现前。无智是真智,《般若心经》最后的结论也只有一句「无智亦无得」,无智是看破,无得是放下。实际上它所起的作用,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效果,无知而无所不知,无得而无所不得,他所得到的是尽虚空遍法界,一样都不缺乏。这是性德圆满的现前。所以这个地方讲:

  【无是一切诸法本性。】

  此地这个『无』的意思,就是《般若经》上讲的空意。但是诸位要晓得,《般若经》上讲的空,此地讲的无,不是什么都没有,要认为什么都没有,那你就完全错会意思。空,空它有,它并不是没有;无,无也是有,是讲体是空无,相它有妙有,相有体无,是说的这个意思,『诸法本性』。性一定起相,一定有作用,所以体相用是一而三,三而一,不能够分开的,说一个,其他的一定都在其中。这也是前面一再说的入不二法门,你知道这一而三,三而一,一即是三,三即是一,你就入不二法门。这个观念我们要慢慢的培养,慢慢的要变成自己的思想、见解,这就得到佛法实际的受用。

  【名为本际。】

  『本际』就是本性。《无量寿经》给我们说了三个真实,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,一切大乘经上,说三种真实的不多。第一个就是讲「开化显示真实之际」,就是这个「本际」,在序分里面,憍陈如尊者就代表这个意思。所以,上首大德的名号是表法的,尤其是憍陈如尊者在这部经上首他排名第一,这个用意很深。

  【於此本际知见明了,名了本际。】

  这个意思在禅宗里面讲,就是明心见性,心性就是『本际』。实在讲明心见性,要细说,心跟性有差别,差别在哪里?讲到性是从体上讲的,讲心是从作用上讲的。我们今天的心不明,被污染了、不明了,所以我们要求的是要明心。如果明心了,你才知道原来心就是性,心性是一不是二。但是你在不明的时候,心、性是两桩事情。我们法相宗里面讲心讲八个心,心哪有那么多?八个心,八个心都是讲心的作用,心的八种作用,所以称为八心。实际上是一个心,一个心八种作用,所以称为八心,也称为八识。那是迷了才有,悟了,悟了就不叫识,叫智,法相宗里面讲转识成智,转八识成四智。由此可知,所谓智就是明心,宗门里面叫做明心,相宗里面叫做转识成智。这个时候就叫『了本际』,了是明了,心性的体相作用他统统都明白,所以称为了本际。憍陈如这个名号的意思就是了本际,宗门的话就是明心见性,相宗的话就是转识成智,他名号是这个意思。

  【法华文句曰,是释迦法中第一弟子。】

  《法华文句》就是《法华经》的注解,注解的名称叫做《文句》。这部书是智者大师做的,是天台宗三大部里面主要的一部。过去学天台,这三大部是它必修的功课,必修的功课必须要能够背诵。《法华经文句》、《法华经玄义释签》,还有一部就是《摩诃止观》,《摩诃止观》是修行的方法。《玄义》就是我们佛门里很有名的所谓「九旬谈玄」,智者大师当年讲《法华经》,讲经题讲了九十天,就是「妙法莲华经」五个字讲了九十天,后来写成一本书,就是《玄义释签》。经题的玄义跟文句的分量差不多是相等,可见得他这个题讲得非常详细、非常透彻。这些书在台湾都有单行本流通,诸位如果要看的话都能够看得到,不难求得。

  《文句》里面讲,憍陈如尊者是『释迦法中第一弟子』。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,在菩提树下二七日中(也有说三七日中,这不需要去争论,都有经文做依据的)说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。这是定中所说,我们一般凡夫见不到,凡夫看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,哪里知道他在讲经、他开法会。他从定中起来,就是出定之后,观察这个世间得度的机缘成熟了,就是憍陈如尊者。他到鹿野苑给这五个人说法,这是最初僧团成立,释迦牟尼佛一个老师带著五个学生,这是创教,创始,在鹿野苑,僧团出现了。为五比丘说四谛法,憍陈如第一个开悟,第一个证阿罗汉果,第一个开悟,第一个证果,所以在弟子当中他是第一。

  我们晓得佛门一般表法的义趣,所以我们展开经典看到法会里头排列的有哪几个人,这几个人用意是表法的。实实在在佛说经,所有的弟子都参加,为什么这个经上只列这几个人,而不列别人?诸位再仔细观察,许多经前面列的人名并不完全相同,我们要懂得它的含义。它列的人,这些名字、这些人的专长,代表这部经的内容。憍陈如在佛弟子当中第一,证果第一,他是第一个证果的,把他摆这个经里面,这部经修行证果是第一,取这个意思。舍利弗代表智慧第一,目犍连代表神通第一,所以说你看有哪几个人,你就晓得这部经它的性质、它的内容是讲些什么。会看的人,看它前面摆的是哪几位,对这部经大致情形就都明了,是这个意思。

  憍陈如尊者的名字,在所有一切经里面很少看到;换句话说,没有他的名字,那个经在一切经里头不是排名第一的,有他在当中,那排名就是第一。我们在讲《无量寿经》多次给诸位介绍,目犍连、舍利弗,虽然许多经里面都列的有他的名号,可以说一切大乘经典都是代表智慧与神通。但是在这部经上表法的意思不一样,因为前面有憍陈如,憍陈如是第一,舍利弗在下面,舍利弗表智慧,连接著上面,这智慧第一,目犍连代表神通,神通第一。因为有了憍陈如,统统变成第一,跟其他经一比较,这部经智慧是第一,神通也是第一。后面迦叶尊者跟阿难尊者是代表的宗门、教下,代表整个佛法,迦叶代表禅宗,阿难集结经典,代表教下,宗门、教下本经也是第一。所以,这部经的内容真的是无所不包,经文虽然不长,可以讲性相、显密、宗教圆圆满满。的确古人称为是专中之专,圆中之圆,这种称赞是有道理,并不过分,确实把这部经在整个佛法它的地位、价值都显示出来。

  【增一阿含经弟子品中,佛称之为我声闻中第一比丘,宽仁博识,善能劝化,将养圣众,不失威仪。】

  这在「四阿含」,《增一阿含》是四阿含之一,阿含分为四大部,《长阿含》、《中阿含》、《杂阿含》、《增一阿含》,这是全部小乘经的总名称。佛在经上,对於憍陈如尊者有这样的赞叹,小乘偏重在迹象上说、在事相上说,憍陈如尊者是『声闻中第一比丘』,称他作第一,第一个证阿罗汉果。『宽仁博识』,宽仁是讲他的德行宽厚仁慈,博识是说他的学问,他的见识非常渊博。『善能劝化』这是说他的慈悲,非常乐意教化众生。『将养圣众』,圣众是指佛的弟子大众,尊者常常照顾同参道友。『不失威仪』,不失威仪是说他的标准,他所作所为,无论是劝化,无论是对於同参道友的关怀爱护,都不失法度。

  【智度论曰,如舍利弗,於智慧中第一,目犍连神足第一,又舍利弗是佛右面弟子,目犍连是佛左面弟子。】

  这一段是介绍舍利弗与目犍连这两位尊者,在夏老居士会集本里,比丘众只列了五位。我们看《无量寿经》五种原译本,经上所列的上首有三十多位,夏老把它删减,省去了很多,只列这五个人,这五个人实在讲都包括了,其余确实可以省略掉。这个就是梅光羲居士赞叹他取舍精当,妥当,采取的是精简。精简,我们读起来省事,非常妥当。舍利弗表智慧第一,因为前面有憍陈如,所以他就变成第一。目犍连尊者神足第一,通常我们称为神通,以神足来表现他的通力。神足就是我们一般人讲的变化,大家看小说孙悟空七十二变,那就属於神足,神足是讲变化的。

  又说舍利弗、目犍连是释迦牟尼佛左右弟子,这是《大智度论》上讲的,但是现在在中国,一些寺院里面,塑造释迦牟尼佛的像,两面的弟子不是他们两个人。现在我们所看到许多释迦牟尼佛像两边,一边是迦叶尊者,一边是阿难尊者。实在讲,应该是要塑目犍连跟舍利弗,应该塑他们两个,但是我们中国人没有。中国人塑像表法,实在讲也有它的意思,因为迦叶尊者代表禅宗,禅宗在中国非常兴盛,因为释迦牟尼佛佛法传到中国正是像法时候。佛在经上讲,像法时期禅定成就,这是《大集经》上讲的,正法时期戒律成就,末法时期净土成就。禅宗实在讲,中国的禅宗比印度殊胜太多。阿难传教,所以他们两位尊者在释迦牟尼佛两旁边,就代表了宗门、教下,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传的全部包括了,所以用这两个人来表法。在大乘教里面,释迦牟尼佛两面两位菩萨是文殊、普贤。所以诸位要到寺院里大雄宝殿一看佛像,就知道它是大乘还是小乘。小乘一般配的像的就是阿难跟迦叶,大乘就是文殊、普贤。

  【迦叶译为龟。】

  迦叶是梵文,意思是龟。这个底下有解释。

  【法华文句云,其先代学道,灵龟负仙图以应,从德命族,故云龟氏。】

  这是有一段神话在印度相传的。他的祖先学道,感得灵龟背著仙图来送给他们,所以他有这个感应,有这么一段事情。因为他们对於灵龟送给他许多的典籍,感它的恩德,所以这一个族就以龟来命名,称为龟氏。这是迦叶里头一个意思。

  【佛云,有头陀行,我法久存。】

  迦叶尊者是一位苦行僧。当时在印度,他出生於贵族,舍弃富贵的生活,出家还特别修苦行,很令人尊敬,连老师释迦牟尼佛对他都赞叹。『有头陀行』,头陀也是梵语,音译的,我们中国人称为苦行。能修苦行,佛法才能够常住在世间,不修苦行,佛法难道就不能常住世间吗?给诸位说,不修苦行,佛法虽然在世间,它变质了,这是事实,决定会变质。苦行,实在讲是凡夫眼睛当中看到是苦行,修行人他感受怎么样?他感受里面是大自在,真快乐。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他怎么不自在?无论在精神上、在物质生活上,毫无压力。但是我们凡夫看起来,好像他的生活苦不堪言,这是每个人感受不相同。

  在世法里面,我们晓得如同苦行僧的是夫子的弟子颜回,颜回不亚於苦行僧,「一箪食、一瓢饮」,孔夫子都说,如果是别人过他这样的生活那就苦死了,「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」,颜回快乐得很。我们要想想,他乐在哪里?他乐在贪瞋痴三毒烦恼断掉了,真快乐!世间人何以不堪其忧?世间人充满了贪瞋痴。由此可知,佛法求的是什么?求的是明心见性。为什么我们学佛得不到明心见性?根本的原因,贪瞋痴没有舍掉、没有放下。带著三毒烦恼来学佛,佛法也变成三毒,所以佛法就变质了,怎么能够久住在世间?佛法是清净法。苦行是高度的智慧、真实的生活,跟凡夫的生活迥然不同;也就是说,修行人的享受跟凡夫的享受不一样。凡夫的享受是五欲六尘,修行人的享受是清净无为,不一样的。所以真正有修苦行,佛法才能够久住世间。

  【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云,梵王至灵山。】

  这个梵王是大梵天王。在世间,也就是在六道之中,大梵天王的福报最大,我们世间的人王跟他相比差太远了,《金刚经》上也有校量,校量福德,有比较。大梵天王也参与了灵山的法会,佛经常在这个地方讲经,大梵天王也常常来闻法。

  【以金色钵罗华献佛,舍身为座,请佛为众生说法。】

  这一段公案许多人不知道出处,这个地方说出来很难得,这就是「拈花微笑」,这个故事很多人都知道,但是出在哪里知道的人不多,出在《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》。大梵天王向佛献花表现敬意,不但献花,而且『舍身为座』,自己弯腰躬在地下,请佛坐在他的身上。世尊当年说法,给诸位说,没有现在的讲堂,都在野外。如果诸位有机会到印度去观光旅游,你去看看王舍城的灵鹫山。佛经常说法是坐在一个大石头上,上面铺一点草座,弟子们听法都坐在草地上,没有现在桌子、椅子这么舒服,没有,一切非常的简陋。大梵天王非常恭敬,舍身请释迦牟尼佛坐在他身上,这是恭敬到了极处,以梵王的身分,舍身供养,请佛为众生说法。

  【世尊登座。】

  这个『座』是坐在大梵天王的背上。

  【拈华示众。】

  这个花就是『金色钵罗华』,是大梵天王供养的,他『拈华示众』。

  【人天百万,悉皆罔措。】

  佛把这个花举起来给大家看,大家都不晓得佛什么意思,都不懂佛的意思。

  【独有金色头陀,破颜微笑。】

  这个就是迦叶尊者,迦叶尊者修苦行,弟中当中苦行迦叶是第一。所以,讲到头陀,大家就知道是指迦叶尊者。金色,这是一般讲的佛身金色,佛弟子当中身金色的也不少,这是赞美。『金色头陀』,他笑了一笑,『人天百万』都不懂佛的意思,唯独迦叶尊者笑了一笑。

  【世尊云,吾有正法眼藏,涅盘妙心,实相无相,微妙法门,付嘱摩诃迦叶。】

  把这朵花就交给摩诃迦叶,这个故事就是禅宗以心传心。所以迦叶尊者是禅宗第一代的祖师,释迦牟尼佛传法的一段故事就在此地,就是这个经文上这一段。佛拿这个花表示什么意思?迦叶尊者笑了一笑,佛就给他了,迦叶尊者知道些什么?实在讲,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,别人都不知道,这是实实在在的,以心传心。我们读了这一段,也不要去猜,猜不到的,你怎么猜都是打妄想,猜不到。等到哪一天你明心见性了,或者你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,他们两个人的事情你就知道了。你要没有入这个境界,你不会知道的,前面说入不二法门,他们的意思你就懂得。

  以后祖祖相传,宗门里面都用释迦牟尼佛这个方法。我们看禅宗的语录,像《五灯会元》这部书里面有一千七百条公案,公案,我们现在人讲故事,就是祖师传法的这些记载。民国初年有一位居士,人名字我忘掉了,《印光大师文钞》里面有,我初学佛的时候读《文钞》看到这一篇。这个人写了一封信给印光法师,他说《五灯会元》一千七百条公案,他差不多都参透了,还有几条没有参透,只剩几条了。人很自负,那还得了。印祖给他回了一封信,他说一千七百条公案,如果有一条没有参透,你全都没有参透;假如你有一条参透,全都透了。他收到印祖这封信,这个人也很了不起,把禅放下了,跟著印光大师老实念佛去了。这是真话,所以是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你只一条没有透,你所参透的都是妄想,都不是真实的。印祖讲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所以,宗门的语录我们看不懂,决定不能去猜测。

  【迦叶赞曰,佛法大海水,流入阿难心。】

  这是介绍阿难尊者。阿难尊者在弟子当中,佛的十大弟子,阿难是多闻第一,迦叶是头陀第一。像前面,舍利弗是智慧第一,目犍连是神通第一,十大弟子,每个人都得个第一。诸位要晓得,它是表法方便起见,这样说的。其实,舍利弗智慧第一,难道目犍连就没有智慧吗?目犍连的智慧就不如舍利弗吗?舍利弗的神通就不如目犍连吗?不是的,实在讲各个都圆满、各个都相同,但是一个人标榜一门,表法就方便,是这个意思。我们不能够死在文句当中,那就又错了,他们的德能都是圆满的。何况佛在大乘经上为我们说出来,舍利弗、目犍连都是古佛再来,久远劫都成佛了。他们这次来,是替释迦牟尼佛跑龙套的,帮助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,示现为释迦的声闻弟子,其实都是古佛再来的。阿难因为他要承传佛法,将来要负责集结经藏,所以他代表的是多闻第一。世尊一生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,阿难听的最圆满,等於说一堂课都没有缺,记忆力又好,听一遍永远不会忘记。所以世尊灭度之后,由他来主持集结经藏,他有这个使命,『流入阿难心』。

  【密迹金刚力士经云,与大比丘众四万二千具,菩萨八万四千,一切大圣,神通已达。】

  这段是注解「一切大圣,神通已达」,说明这样的句子不但《无量寿经》上有,其他大乘经上也有,这就举出《密迹金刚力士经》,上面也有这个句子。『一切大圣,神通已达』这几个字的意思,前面已经说过。「大」是大乘,大乘当中的圣者,地位高、德行大,我们通常称之为地上菩萨,这称之为圣人。请翻过来,我们看第三十六面。

  【佛地论第二云。】

  这是亲光菩萨注的书。

  【先说声闻,后说菩萨,声闻众者,近对世尊,亲受化故,又诸声闻,常随佛故,形同佛故。】

  这是讲排列的顺序,我们在经上看得很多。一般排的顺序都是把声闻排在前面,把菩萨排在中间,把人天众排在后面,稍稍留意大家都能看得很清楚。为什么把声闻排在前面?因为声闻众就是比丘众,他是出家众,是佛的常随弟子,跟佛最亲近。而菩萨众里面就有在家的,菩萨有在家的,而且在家的比出家的还多。在家菩萨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业都有,诸位要读《华严经》你就看得很清楚。《华严经》后面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这是五十三位法身大士,出家人只有六个,其余全是在家的菩萨,你才晓得菩萨众不一定是出家的,菩萨众不一定常常跟著佛。所以排列顺序,先排比丘众,佛身边的这些学生,还没有离开佛陀的。所以,『近对世尊,亲受化故』,天天闻佛教诲。声闻,『常随佛故,形同佛故』,都是剃发出家,在生活方式上跟佛没有两样,所以把他排在第一。

  【菩萨,具足应云摩诃菩提质帝萨埵。】

  这句是梵文音译的全名,我们中国人喜欢简单,在这全名里面只取两个字,取菩、取萨,取菩萨两个字,其他的那些语音都省略掉。

  【译为大道心众生。】

  这是古译的,古代翻译菩提萨埵的意思,就是『大道心众生』。新译的这个地方没有,新译是玄奘大师译的,如果诸位在经论里头看到新译,就是指玄奘大师译的。玄奘大师以前所翻译的,都叫旧译。玄奘大师翻的叫「觉有情」,觉悟的有情众生,他翻作觉有情,也翻得很好。因为菩提是觉,萨埵是有情众生,觉悟的有情。

  【清凉疏谓。】

  这是《华严经疏钞》里面讲的,说明大道心。

  【一者愿大,求大菩提故。】

  第一个他的『愿大』。愿就是我们一般人所讲的志愿,世间人的志愿实在讲不大。在最大的,他发一个大愿,他将来要做个帝王,要统治一个国家,这就是很大的愿了,比起菩萨差太远了。纵然做了国王,我们中国人所谓「贵为天子,富有四海」,你还是出不了六道轮回,还是不能了生死出三界,这个愿就不算大。菩萨的愿大,『求大菩提』,大菩提不但要出三界,而且还要超越十法界。不但是人间的人王不能比,前面说了,大梵天王也不能比,超过了大梵天王,这是求大菩提。

  【二者行大。】

  行是指日常生活、工作,处事待人接物,是说这个。

  【二利成就故。】

  真实的求自利利他,真实的自利,一定是了生死出三界,这才是真正的利益、真实的利益。特别是在本经,佛在这个经上教给我们,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,往生不退成佛。我们自己这样做,也把这个方法劝告一切大众,这就是利他,就是佛在这个经上讲的,「住真实慧,惠以众生真实之利」。自行就是住真实慧,这是真实的智慧;化他,帮助别人,就是给别人真实的利益。这是『行大』,『二利成就故』是自利利他。

  【三者时大,经三无数劫故。】

  『三无数劫』就是通常讲的三大阿僧只劫,阿僧只翻作无数,可见得菩萨有耐心、有恒心、有毅力。

  【四者德大。】

  『德』是断烦恼、开智慧,以权实二智,帮助一切众生。

  【具足一乘诸功德故。】

  『一乘』是一佛乘。他的目标不是求证阿罗汉果,不是求证菩萨果位,他是求的究竟圆满的佛果。这样的人才称之为大菩萨,摩诃萨,称大菩萨。在本经里面所列的普贤菩萨、文殊菩萨、弥勒菩萨,这些都是大菩萨。

  【法华之六大。】

  这个「大」都是讲大菩萨的大。我们称大菩萨,他要具足哪些条件才能称之为大菩萨?经论当中这些说法都是勉励我们要效法、要学习的,否则的话,我们看他们具足,好像与自己不相干,那就错了。我们一定要怀著见贤思齐,看到他们怎样,我们也要照做、要跟进,这才能得到利益。《法华经》上讲的六个条件,就是『六大』,第一个:

  【信大法。】

  当然,在《法华经》上指的大法,就是《妙华莲华经》。但是诸位要晓得,我们引用在《无量寿经》,『信大法』就是指《无量寿经》。《无量寿经》实在说,比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还要殊胜,比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还要圆满,你要相信,你才能得度。第二:

  【解大义。】

  『义』是经中的义理,经典里面所讲的道理、所讲的方法、所讲的境界,你都要明了,你才能下手,你才能修。如果理论、方法、境界不明了,说实在的话,那个信心也不很坚固。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「信心不逆」,这句话说得好,信心不逆是信心坚固到极处了。为什么有这样坚强的信心?他道理都明白了,方法、境界都清楚,所以才有这样坚定的信心。经上又说「信心清净,则生实相」,实相是般若智慧,自性里面本具的般若智慧就现前。所以信愿行是净宗修学的三个基本条件,缺一不可。我们信了之后要求解,但是解跟行不能分的,如果有解无行,你解的程度不会很深;必须要以行来帮助解,以解来帮助行,解行相应,解与行相辅相成,才能够深入境界。

  【发大心。】

  『大心』要发大菩提心。大菩提心,具体说明的就是四弘誓愿,所以诸位要知道,四弘誓愿是具体的大菩提心。第一个要发度众生的心,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一定要发这个心,你才能与大乘相应。如果说这个众生我讨厌他,那个众生我看不顺眼,我不愿意度他,这就不是菩提心。菩提心是平等心,你看我们刚才念的憍陈如,憍陈如是什么人?大家都念过《金刚经》,《金刚经》我想中国人,特别是中国学佛的,大概没有说是没有念过《金刚经》的。懂不懂是另外一回事情,我想大家都念过。《金刚经》上有一个故事,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,歌利王就是憍陈如的前身,忍辱仙人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。释迦牟尼佛在没有成佛的时候,修忍辱波罗蜜,作忍辱仙人的时候,遇到这个暴君(歌利是梵语,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邪恶,我们中国人讲暴君),被他割截身体,凌迟处死。忍辱仙人有没有瞋恚心?没有,当时就发愿,我要成佛,一定第一个度你。释迦牟尼佛成佛,第一个度憍陈如,憍陈如就是歌利王。这是我们要学习的,我们凡夫修行证果为什么障碍重重?就是不平的心没有办法把它拉平,这是我们严重的业障。佛在《金刚般若》里面,虽然讲六度,但是特别强调的是布施跟忍辱,布施、忍辱讲得最多。而忍辱非常重要,佛说「一切法得成於忍」,无论是世间法跟出世间法,你要想成就都靠一个忍字。小忍得小成就,大忍得大成就,我们中国古人也说,「小不忍则乱大谋」。

  忍辱要怎么个修法?过去我遇到不少同修来找我,问我忍辱怎么个修法?我教他一个方法,你们家里不是供著有佛像,天天做早晚课不是拜佛吗?你想想你这一生当中最恨的那个人,最讨厌的那个人,给他供个长生牌位在佛像旁边,你天天拜他。希望把最恨的把他慢慢变成最尊敬的,你的忍辱度就修得差不多了。有人照我这个话去做,拜了一段时期,他来告诉我:法师不行,我看到那个人还会生气。我就告诉他,你的功夫不够,再拜,一定要拜到见到那个人的时候不生气,而且生尊敬心,你的忍辱有成就了,对你就有很大的好处,真正消除业障。冤亲债主很麻烦,生生世世没完没了,都是菩提道上的障碍。众生修行难成就,原因在此地,不能不修忍辱波罗蜜。所以一定要发大心,要发度一切众生的心,尽心尽力帮助一切众生,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。

  发心之后,发心度众生,你看第一个要做的、下手的,是断烦恼。烦恼当中,自己要想想,哪一种烦恼最重,从最重的地方下手。这是每个人不一样,有些人贪心重,有些人瞋心重,贪心重的,从贪心下手,瞋心重的,从瞋心下手。哪一种烦恼重,先从这个下手,先把最重的烦恼断掉,其余的就很容易断。千万不要搞错,最重的烦恼放到后面断,先断轻的烦恼,那永远断不了。那就是搞错了,先从最重的烦恼下手。烦恼轻了之后才能学法门,广学多闻。所以诸位一定要晓得,断烦恼是成就自己,自利;学法门是帮助众生,不是自己用的。自己了生死成佛道就好了,要学那么多法门干什么?学法门是大慈大悲,为了普度一切众生,一切众生根性不相同,所以用的方法就不一样。学法门是为度众生,不是为度自己,为度自己,只要断烦恼就行了。你看,见思烦恼断了,六道轮回就超越;尘沙烦恼断了,再能破一品无明,十法界就超越;四十一品无明统统断了,你就已经成佛了。

  这一个断烦恼,就帮助你成佛道,哪里要学法门!大势至菩萨是个最好的榜样,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就是一句阿弥陀佛,他什么也不要学,他就能圆成佛道,这是我们最好的榜样。所以,学法门是为了广度众生,自己没有得度,决定度不了众生;要度众生,先度自己,这个顺序决定不能够颠倒。最后一条要成佛道,为什么成佛道?成佛才能度等觉菩萨,度尽众生。你不成佛,你是菩萨的身分,你只能度比你程度低的,你不能度比你程度高的,一定要成佛才圆满普度,要发这个大心。

  【趋大果。】

  『趋』是趣向,我们的方向、目标,在本经里面讲,这个方向、目标就是往生不退成佛,这是『大果』。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纵然是凡圣土下下品往生,诸位要知道就是大果,绝不是小乘。

  【修大行。】

  你的心清净、你的心平等、你的心觉而不迷,那你的生活,我们在净宗缘起里面选择的五个科目,也就是我们修行的原则,三福、六和、三学、六度、普贤十愿,每一条都是『大行』。

  【证大道。】

 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就是真正亲『证大道』,这个大道是成佛之道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给诸位说,虽未成佛,等於成佛,你要是细读《无量寿经》、细读四十八愿,你就知道了。才知道这个法门不可思议,确实超过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,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成佛还得要三大阿僧只劫,没那么容易。净土往生,就得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加持,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你的身体、相貌跟阿弥陀佛就相同,一样的。这是佛力加持,不是自己修来的。众生的相貌不一样,为什么不一样?相随心转,每个人的心不一样,所以相貌不一样。相貌会变,为什么?心会变。心清净,相貌就清净,心慈悲,相貌就慈悲,相随心转。佛的相貌是究竟圆满,那是佛的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断的干干净净,现的相貌是圆满相。等觉菩萨还有一品无明没断,他的相貌就不圆满,没有佛那么圆满。所以,到佛的相的时候才究竟圆满,道理在此地。我们要修的,修清净平等觉。

  你有没有修行、有没有功夫?不要看别的,看相貌就看出来了。你相貌一年比一年殊胜,一年比一年庄严,你修行的功夫得力。假如你修行的,你的身体、相貌一年不如一年,你的修行没功夫,不管你怎么用功,那都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用功是表面上用功,每一天念多少经、念多少佛号,表面的,心里面贪瞋痴慢、是非人我一点没有减少,那有什么用处?真正修行是修清净心,妄想分别执著一天比一天少,这个叫功夫。所以你整个体质会起变化,这叫「证大道」。证大道,往生是证大道,现在就证,你现在体质天天在变化,容貌在变化就是证大道,这一点不假。

 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