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无量寿经玄义 - (第十七集)
无量寿经玄义  (第十七集)  1989/11  新加坡净宗学会  档名:02-014-0017

  请掀开经本第三十四页倒数第五行,就是经题的第四段:

  【无量寿。梵语阿弥陀。阿弥陀三字是密语。含无量义。今翻无量寿。是取其中主要一义。是此德号。明法藏因地愿行。与果地佛德。极乐之依正主伴。一部所说。摄无不尽也。】

  经题里面『阿弥陀』这个字梵语翻作无量,阿翻作无,弥陀翻作量,如果连佛称,阿弥陀佛,佛是觉的意思,所以它的本义是无量觉,是这个意思。无量含义就太多太多。世尊在经上解释,说了两个意思,无量光、无量寿,说这两个意思。光代表空间,光明遍照;寿是代表时间,就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。说无量光跟无量寿就是我们现在人所讲的时空,用时空这个意思把一切万法统统都包括在其中,没有一法超越时空之外,所以说没有一样不是无量的,样样都是无量。

  在许多意义当中,诸位要知道,「无量寿」是最重要的一个意义。如果没有寿命,其他的一切,纵然是无量也等於落空,谁去享受?所以无量寿是一切无量里面,最重要的一个意义。有无量寿其他依正无量才真正能够受用得到、能够享受得到。所以这一个字,就这个意思特别重要!

  西方极乐世界真正讲它的庄严,这个庄严是佛学的名词,佛学里头有个术语,拿到我们现在的意思来讲,就是它第一殊胜、第一美好。庄严有美好的意思。极乐世界最美好的是什么?是他的寿命长,寿命长远。所以从经典里面讲的修学,在他方世界,从凡夫修成佛是多生多世,生生世世才能完成。为什么?寿命短促,没有那么长的寿命。西方世界人的寿命是无量;换句话说,他有足够的时间来修学,所以西方世界修行成佛,决定是一生当中的事情。

  讲到往生,这是说十方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众生,包括我们这个世界,说得更小一点就是包括我们这地球上的众生。往生是一生,往生最重要的,我们要了解它,往生是人活著去往生的,如果说往生,人死了去往生,这个观念是错误的,绝对不是死了才往生的。因为你临终的时候人并没有断气、并没有死,看到佛来接引你,你跟他去了;换句话说,我跟阿弥陀佛走了,这个人才死,不是死了以后跟著阿弥陀佛去的,这个观念一定要搞清楚。如果人死了以后跟阿弥陀佛去的,这就是隔一生,这是第二生的事情,并没有死。所以往生是活著往生,这才叫一生成就!到达西方极乐世界,这是无量寿,这是不退成佛。所以这个法门,真正来说,是一生成佛的法门。就这个事实,我们一定要把它认识清楚,决定不能够误会。

  还有佛门里面讲超度,这个事实也要搞清楚。超度有没有效果?是决定有的!能不能帮助这个人往生?不容易,很难很难,这点也要搞清楚。我们在中国超度最著名的事迹里面,《梁皇忏》这是非常著名的超度的佛事,一直流传到今天。梁皇就是梁武帝。梁武帝的妃子过世了,在世的时候造的罪业不少,死了以后,梁武帝非常怀念她,请这些高僧大德来诵经作超度佛事。主持这个佛事的人是宝志公。宝志公在我们中国历史上记载的,就是佛教的历史《高僧传》、《神僧传》里面都有他的传记,他是观世音菩萨再来的;换句话说,这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亲自主持超度法会,也只能将梁武帝的妃子,从恶道超度到忉利天,只能到这个地方。这是我们所看到的,我们自己要警惕,一定要觉悟。

  再看像安世高,安世高的传记在《高僧传》上有,《神僧传》里面也有,因为安世高的确有神通,知道过去、未来。他在中国翻经告一个段落之后,他到江南,汉朝的首都(后汉的首都)在洛阳。他渡过长江到现在的江西南昌去度他一个老同学,这个同学是前世的,前世的老同学,这要是没有神通做不到的。这个老同学做了龙王,我们讲龙王,就像我们现在台湾,台湾妈祖是龙王。他那个龙是九江旁边的[共+阝]亭湖,[共+阝]亭湖的水神。这个人,他这个同学过去跟他一起修行,所以有智慧、有福报。有智慧,这个神就很灵,知道过去未来,问他什么都很灵,很灵验,所以信徒多,供养多,这是他有福报,所以神有很大的福报。他也有智慧、有神通,我们讲神通实际上是智慧。

  他渡江到共亭庙,这个神就托梦给庙主。庙主就是寺庙的主持人。托梦给主持,告诉他什么时候有个高僧到这边来,你要好好的招待他,他跟我过去是什么样的关系,好好的招待他。这庙里面就老早就准备好了,看到船来的时候,排队迎接,把安世高迎接到庙里去。安世高进了这个庙之后,就给这个庙神说法,但是他说的言语是梵语,所以旁边的人听都听不懂,不知道他说的什么,他用梵语说的。说到最后,他就叫神要忏悔。因为他作神这个阶段,差不多是方圆一千里以内的都去拜这个神,如果你要去不拜他,你走这条路常常不顺利,或者船翻淹死了,你拜他,他就一路平安,他保佑你平安。所以这个神有瞋恚心,这样造的业就不少。於是乎劝这个神现身,现身给大家看来忏悔。这神真的就现身了,就从佛龛后面钻出来,原来是一条大蛇,很长的一条大蛇。

  见到安世高流眼泪。神於是就说,交代庙主,把他所有人家供养的这些财物统统交给安世高,请安世高给他修福、给他培福,以后这个蛇就死了。死了的时候,这是乡下人见到了,看到很长很长的一条大蛇,所以那个地方以后叫蛇村,这个故事就是这么来的。安世高就把他这些钱财带到南康,就是现在的南昌,江西南昌。在南昌建一个寺庙,就用他的钱,这个寺庙叫大安寺。可能这个神过去生中在安息国的同学,他们两个是同学,叫大安寺。这个寺庙是我们中国江南第一个寺庙。这个神就变成一个穿白衣服的童子,因为那时候他们乘船,他从空中降落在船头上,向安世高拜了三拜就走了。安世高就说他到忉利天去了,生天去了。以这个培福帮助他生天。这些都是什么?真正得道的高僧就是超度也只能把你超度到忉利天。忉利天以上,什么人都没有能力帮助你了,往上去要靠自己。因为夜摩天以上要靠定功,定功不是别人能够给你的,福报可以给你,定功没有办法给你。所以那个要靠自己修行,这是应当要晓得的。

  知道这个事实真相,就晓得往生净土一定要靠自己努力,靠别人帮忙靠不住。临终人助念,这个要助念是提醒自己,要自己真正愿意去才能去得了。临终纵然有人帮你助念,你不想去还是去不了,这个事情是事实。我刚刚出家没多久,圆山临济寺就有这么一桩事情。临济寺在我出家之后不久,不到几个月就成立了一个念佛会,那时候会长是王大松居士,副会长是林道棨居士。这些人统统是福州人,所以那个时候他们说临济寺是福州帮。里面的法师,外籍的人只有两个,两个包括我一个,另外还有一个法师是东北人,其余的全都是福州人,统统是福州人。这个念佛会里面的成员是以福州人占一大半,他们同乡这样的关系在那边成立个念佛会。

  林道棨居士,当时他的职业是台湾银行的襄理,地位相当高。到第三年,你看他平常,他在念佛会也会敲打领导大家念佛。到第三年他得病的时候,他得的是癌症,很痛苦,我们去看他,劝他念佛,他听不进去,听到佛号就讨厌。我们在那个时候,这给我们很大的一个警觉性,平常不但自己念佛,领众念佛求生净土,到紧要关头的时候居然是排斥念佛,非常痛苦,这样死去的。

  从这个地方去看,福报不能不修,人不能没有福。念《弥陀经》,才想到那一句话重要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」,林道棨可以说善根有,因缘也具足,临终的时候才看出他福报不够!所以修福非常非常的重要,要认真来修福,希望临命终时没有障碍。他那个障碍是在临终才现出来,现出来没有法子挽救。所以我们如果不见到这些事情,我们怎么想都想不到,临终时候亲眼看到这个事实,才晓得人不能没有福报,福报要认真的去修。这个林居士因为他自己地位高,有地位、有身分,虽然是一个很虔诚的老居士,但是平常处事待人接物傲慢这个习气是真有,这就是大障碍、大烦恼。

  我们中国人也常说「学问深时意气平」,这不是讲学佛,世间真正有学问的人心平气和,不会动怒的,没有瞋恚心的。佛法的修学,佛在经上常常给我们讲,初禅以上没有瞋恚心,如果还有骄慢、瞋恚,我们可以能够断定他,他那个定功再深,也是欲界的定,绝对没有到色界天。欲界譬如夜摩天、兜率天、化乐天、他化自在天,这四层天的功夫,骄慢、瞋恚完全没有了,这才能到初禅。所以学禅不容易!我们看学禅,有的时候真正他有一点功夫,他没有功夫的时候很谦虚,一有一点功夫就傲慢了。

  就像倓虚老法师讲的,谛闲法师还有一个徒弟。上次给你们讲的是念佛的徒弟,他念了三年佛,那么样自在往生,站著走的。他说他还有一个学禅的徒弟,那个比这个念佛的徒弟还要早。这个徒弟是老和尚好像出家没有多久的时候(最早年)收的这个徒弟。这个徒弟也是跟到老和尚,听他老人家讲经心里非常欢喜,一定要跟他出家。但是他以前结过婚,他还有一个小女儿,那个时候女儿大概是五、六岁,很小五、六岁,他要跟他出家。老和尚就给他剃度了,但是他的太太不同意,太太反对,他坚决要出家。出家之后,他太太就自杀了,跳河自杀,小女儿就让给他亲戚去抚养。

  他喜欢参禅。谛闲法师是天台宗的,传天台宗的,这是教下的。他有意思学禅也很好,就把他送到江天寺。江天寺在当时在中国禅宗是第一道场,最有名的一个禅宗道场。江天寺是什么寺?就是镇江金山寺,你们看《白蛇传》,金山寺,它又叫做江天寺。因为这个寺庙是在长江里面一个岛上,四面都是水,所以江天,在江心,江天寺。送到这个庙里面去学禅。他很用功,学得是真的不错。在这个庙里一住就住了十几将近二十年。从清众,清众就是学生,因为他有功夫,他也很会讲,这个地位慢慢的升,升到了首座和尚。寺庙的首座和尚,除了住持,底下就是他。做了首座和尚,他的傲慢心就生起来,傲慢心一生,道心就退失了。冤家债主就找到身上来了,也就是说著魔了。

  著魔的现象是什么?那个寺院四周围是长江,他去跳江,这跳江被人发现,救起来;救起来,过了几天趁人没有看到的时候,他又跳江。这次也被人发现,又把他救起来了。於是这庙里头的住持和尚赶紧通知谛闲老法师,你这个徒弟自己著魔,老想著要跳水自杀。因为他是首座和尚,这对於大众、寺庙的影响太大了,搞得人心不安。所以谛闲法师赶紧就到江天寺把他带回来。带回来一路坐船。因为天台是在宁波,在浙江省从沿海坐船,再从长江,一路是走水路,从水路回到天台山,一路可以说都平安无事。到了观宗寺之后,谛闲老法师特别给他一间寮房,因为他曾经在寺庙里,江天寺是个非常大的丛林,非常大的庙,首座和尚地位相当高的,特别给他一个房间。住了几天之后,也算很正常,不发作很正常。

  有天早晨在吃早饭的时候,都没有看到这个人,老和尚就很奇怪,因为他的身分地位,他可以不参加大众做早课,可以不参加的,但是吃饭总不能不来。这就派人去看看他,怎么睡懒觉,睡到现在还没起来?就去敲他门,敲门没有声音,这大家觉得不对,把他门打开,打开之后,房间里没有人。他这个房间有个窗户,窗户打开了,人从窗户跳出去,跑出去了。这个人马上就报告谛闲老法师,谛闲老法师一想不好了,恐怕又去跳水去了。因为天台山观宗寺,虽然没有江,它那边有河,不远有河,这河里头也走帆船,可以淹得死人的。赶紧派大众去找。结果差不多找了将近有一里多路,看到他尸首浮起来,可见得他恐怕是晚上不久的时候就跳,第二天早晨吃早饭的时候,尸首就浮起来了,就找到了。找到之后,这就把他尸体打捞上来,给他念念经超超度,就抬到寺庙里来了。

  抬到寺庙之后,正准备给他办后事,他那个女儿来了。他女儿哭哭啼啼的,女儿有二十多岁了,也结了婚,嫁了人,来找谛闲老和尚。老和尚一看到她,正好她父亲过世了。他说:你来干什么?她说:我昨天晚上梦到我的爸爸、妈妈,他们说今天要去上任。谛闲老法师一听:上什么任?她说:他们做土地公去了。於是乎,谛闲法师头脑一想就知道了,他为什么会跳水?他太太的魂附在他身上去跳水,他太太一直不愿意他出家,总想拉他。因为他过去修行的功夫很好,禅定的功夫很好,有护法神,所以她那个鬼魂没有办法接近,接近不了他。到他一旦道心退了,贡高我慢,自己认为了不起,这个道心一退,护法神走了,她这个冤魂附到他身上。所以你问他为什么跳水,他也不知道,糊里糊涂他就要去跳水、去自杀,这么一回事情。

  老和尚一想,正好他那个庙旁边,没有多远新盖了一个土地庙,好吧!就到那个土地庙给他作佛事,诵经,给他诵经、放焰口,给他作超度佛事。谛闲老和尚说:你如果真正要有灵,你就显个灵给我们大家看看。果然说了这个话没有多久,他们搭的那个念经台当中,就有一个小的旋风,像龙卷风一样很小,转了半个多小时。他老人家常常举这个例子,一个参禅的下场,一个念佛的下场,不一样!念佛三年往生,站著走的,走了还站三天;这个参禅参了二十多年,最后去做土地公去了。一念之差就道心失掉,一念之差觉得自己很了不起,皈依的徒弟也多了,供养也多了,一念之差堕落在土地公是饿鬼道,堕落在鬼道。土地公就是鬼道里面的乡长、里长之类的,城隍就是县市长,阎罗王就好比是总统,都是鬼道里面的,这是很可惜很可惜的。

  这些事实都能够启发我们,修行一定要靠自己努力,要认真。尤其这个法门,我们真正体会到,蕅益大师提的三资粮,我们晓得了,但是决定能往生,这三资粮要真实。信要真实,愿要真实,念这句阿弥陀佛也要真实的去念,这样才决定能够往生。

  前面我们也曾经读到许多祖师大德的开示,几乎大家都公认念佛,能念之心是始觉,所念的无量寿或者是阿弥陀(阿弥陀跟无量寿是一个意思),是我们的本觉。念佛的人多,知道这个事实的人不多。假如他真正知道这个事实,念佛是始觉和本觉,他决定不迷,决定不会起烦恼,这句佛号应当是消业障,应当是转烦恼,哪有会念到最后烦恼现行?可见得这都是念佛不如法。

  念佛之所以不如法,换句话说,对於净宗的理论没有透彻,不明了。有一种人可以净宗的理论不懂也能成就,那是什么人?老实人。教你怎么做,你就怎么做,死心塌地去做,那种人能成功。另外一种人能成功,就是对於理论通达透彻,他能成功。这当中一段人数最多,很难这一生当中成就,他到某个阶段,他自以为是,自以为了不起,他的烦恼业障起现行,不仅是净宗如此,任何一个宗派没有例外的。刚才讲的是谛闲老和尚学禅的一个徒弟,禅宗,没有例外的,这诸位要晓得。总而言之,这些烦恼起现行决定不是好事。

  所以要晓得这句佛号是本宗修行的秘诀。所以他一开头告诉我们,阿弥陀是密语,密语就等於是密咒,不但是密咒,而且是无上的密咒,是一切咒语里面的大总持法门。不仅仅是一切密咒的总持法门,可以说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宣说的无量经教,无量法门的总持法门。这诸位细细去体会,确实是如此。所以这句佛号功德不可思议!

  他这底下说得好,『法藏因地愿行,与果地佛德』。因地是法藏比丘,就是阿弥陀佛在没有成佛之前,做国王的时候,出家做比丘的时候,以及以后修菩萨行,这些因地的大愿大行,这部经上讲得很清楚。果地是他以后成佛,他建立了西方极乐世界,这是他的果地。他的大德大能普遍帮助十方世界一切众生,一生成佛,这是无量的功德。所以极乐世界的『依正主伴』,依报是环境,正报是阿弥陀佛报身,主是佛,佛是在那边的教主,教化众生的主人。伴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一切大众,四土三辈九品。

  『一部所说』。这一部狭义的就是指本经《无量寿经》,广义的就是一部《大藏经》,就是整个的佛法。『摄无不尽』,这句话统统包括尽了,所以「阿弥陀」我们在《弥陀经》里面看到,诸佛名号,你看蕅益跟莲池大师的解释,「诸佛名号就是阿弥陀佛」,哪尊佛成佛不叫做无量觉?所以每尊佛成佛都叫无量觉,换句话说,每尊佛成佛,他的本名就叫阿弥陀。阿弥陀是一切诸佛的本名,其他讲的佛号,那是他的别号。这样才真正体会到这个佛号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议。第五段经题上的:

  【庄严。经云。一向专志庄严妙土。庄严众行。又我已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。彼极乐界。无量功德。具足庄严。】

  这些都是本经的经文,经文的意旨可以说与《华严经》上完全相同。《华严经》的经题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那个「严」就是庄严,我们中国人喜欢简单,把庄省掉了,用了一个字。它原来的经题照中文翻译应该是十个字,一共是十个字。它原译的,按照梵文原译是《大方广觉者》,觉者就翻作佛,杂华,杂去掉了,留了一个华,庄严,庄去掉了,留一个严,就变成现在这个经题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。所以诸位要晓得,它原来梵文本题的意思是《大方广觉者杂华庄严经》,是这个意思。

  这个经题意义非常的圆满,就如同与我们中国后来所编辑的佛经经典称为《大藏经》一样。可以说《华严经》的经题,就是整个佛法经典的总名称,我们今天总名称不叫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叫《大藏经》,实际上它的意思是包括了一切经。它把这个佛的境界比作一个花园,花园美丽、美观、庄严,这里面花园的品种是应有尽有,杂华庄严,应有尽有,一样都不缺,取这个意思。庄严取这个意思。此地庄严也有这个意思。

  佛在经上说『一向专志庄严妙土』,这就是阿弥陀佛在因地建立西方极乐世界。这个「妙土」就是指他所居住、他所教学的处所。他是一向专志来做这个工作,他的世界比任何一个世界都美好。它怎么个庄严法?我们在经上读到过,他跟他的老师学习的时间是千亿岁,这经上我们读过的,也是他们福报大,那个时候人寿命是四十二劫,所以有这么长的时间来修学,跟老师这么长的时间。同时学习二百一十亿刹土,这个「二百一十亿」,黄念老在注解里面给我们说得很清楚,《华严经》、《大智度论》都是用二百一十亿表法,所以二百一十亿并不是一个数字,如果是一个数字,那就太小了,二百一十亿代表圆满;换句话说,十方三世诸佛刹土,阿弥陀佛统统去参学过,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考察、访问、观光,他统统到过。诸佛世界里面有美好的,我们看到很欢喜、很羡慕的,我们学习,我这个地方有。看到我们不欢喜、很难过的,我们避免,不要。所以他这个世界是集一切诸佛世界的优点,这个世界决定没有任何一个佛国土的缺陷,没有。所以它是美满的世界,找不到一丝毫的欠缺。

  所以他这个世界之建立,拿现在的话来说,非常符合於科学的精神,他不是自己在那里想像造的,不是的,他是到处去参观访问去学习。所以方东美先生在世的时候,他对於这个学习方法非常赞叹。他说这是真的,这不是闭门造车,他说这种智慧的成就是真正的智慧,也就是我们中国古人所谓「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」,行万里路就是考察,这个智慧才叫做真实的智慧。所以他这「一向专志庄严妙土」是这样子来的,这是我们真正能相信。

  实在讲,这也是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,诸位要知道,我们在这个世间,小而言之是我们家庭。我们这个家庭要做得非常美好,可以用的方法是你到处观摩,很多好的家庭,它那好的地方我们学习;有些家庭不好的地方,我们看到了尽量避免,你这个家庭就变成这个世界所有家庭里面最好的家庭。你要做!阿弥陀佛他肯做,所以他那个世界,他那个家庭,变成所有世界佛家庭里面第一模范家庭、最好的家庭。一个团体也是如此,大而言之,一个国家也是这样的。如果这个国家也成为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一个国家、最幸福的国家,这个国家的领导人应当到全世界每个地方去考察,学人家的长处,避免人家的短处,这叫一向专志。真正虚心是为国家、为民族、为一切众生造福,这就是菩萨。不论你从事哪个行业都是菩萨行,这个功德利益无量无边。

  所以佛法学了,不仅仅是我们往生,学了现在就有用处,把它用在家庭,用在你事业上,用在社会,用在国家,用在一切众生上,这叫佛法,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。否则这个佛法学到的都有缺陷、都有问题,到临命终时,恐怕跟林道棨居士一样,麻烦就大!所以一定要用得上,这是我们很好的一个教训。

  第二句是『庄严众行』,这一句尤其切要。前面这句可以说是目标,「庄严妙土」这是目标。庄严妙土这个目标要如何达到?要庄严众行,庄严自己的行为,所以说从哪里修起?要从心地修起,修心修身。我们儒家很重视这一套,「诚意正心」,「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」,就是这个话!就是此地讲的一向专志庄严妙土。庄严妙土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。平天下是叫天下人都得到幸福。平是平等,是天下人都能够平等,这才是真正的幸福。可是从哪里做起?要从诚意、正心、修身做起,诚意、正心、修身就是此地讲的庄严众行。所以儒家这个思想跟佛法,实在讲相同的地方太多太多,学了佛法回去再看儒家的经典,其味无穷,才真正能够了解它的意义。因为儒家讲得太简单,佛经讲得详细。真正学儒要不学佛,儒家的东西很难体会;佛法要是有相当深度的研习,回过头来看四书、五经、十三经那太容易了。李老师以前说过像吃冰淇淋一样,你一点都不费力气。

  底下一句是说他的成就。第一句是他的目标,第二句是讲他真正的修行真实庄严,第三句是说他的成就,说『我已成就庄严佛土,清净之行』。庄严佛土就是前面庄严妙土,清净之行就是庄严众行。他这两条真的做到了,如果没有这句的话,前面两个虽然在做,他做了多少,我们不能够下断语,有了这一句,他前面两种庄严都圆满了。

  后面这一句,这是赞叹。『彼极乐界,无量功德,具足庄严』。这是释迦牟尼佛对於极乐世界的赞叹,说明这个世界的美好是任何一个佛国土都没有法子跟它比较的。那一边去往生的,说实在的话是有条件去的,并不是无条件。这个条件纵然是地狱众生造五逆十恶,临终十念、一念往生也是具足信愿行。所以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,不管他过去世是怎么样子,他去的条件都是信愿行,真信、真愿、真行。只要真信真愿真行,纵然过去造了无边的恶业,这个真实就是忏悔,就能把一切重罪统统忏悔干净,他往生了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我们前面读过,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,每天听阿弥陀佛的教诲,诸上善人,这同学的勉励自然不造罪业。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恶业慢慢就转变成智慧,业障消除,福慧增长。不像他方世界,他方世界一切众生随业受报。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是凭三资粮往生的,所以它这个世界能够保持清净庄严,永远都能保持,这是它最重要的一个因素。末后一句:

  【正显事事无碍法界之圆明具德。】

  这就是把它总结归无亚於《华严经》所讲的华藏世界。华藏世界是四无碍法界,具足四无碍法界,在佛所说一切经里面只有《华严》,理无碍,事无碍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,这在前面我们也曾经跟诸位同修报告过。为什么其余的世界障碍这么多?就是佛在《华严》上所说的,这一切众生所以不能成佛的原因,妄想执著,十方世界里面的众生都有妄想、都有执著,所以他不能成就。

  我们在前面也曾经体会到这个道理,妄想少,执著重,可以做到理事无碍;妄想少,执著也轻就能到事事无碍。因为事的障碍都是执著,理上的障碍是妄想,到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,妄想执著统统没有了,这修很难!真正不容易。但是他这个方法太巧妙了,妄想来了阿弥陀佛,执著来了也阿弥陀佛,用一句阿弥陀佛把妄想执著都打破了,这个法子巧妙到了极处。所以诸位想想,佛法修行的许许多多的法门,你仔细去想一想,的确这个法子妙。其余的法子可以能够止妄想,也可以能够暂时止执著,但是与本性不相干。

  念佛能念之心是真心、是觉心,你心不觉悟你不会选择这个法门,你选择这个法门是真实智慧,经上讲的「真实慧」。你肯念这一句阿弥陀佛,认真去念,这是真实之利,所以这三种真实,我们立刻就用得上。真实慧的选择,真实利的修学,所以它与真实之际相应,就是真如本性相应。从这三种真实上来说,那的确任何一个法门都不能跟它相比。因为任何一个法门绝对没有这三种真实,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。从这个观点上来看,那它的庄严是超过一切佛陀的庄严,它修行的庄严也超过一切行门的庄严。

  实在说众生福薄!无上的妙典摆在眼前往往是当面错过。我在台湾,台湾同修们说:法师,你何必到外面常常去跑?我就告诉他:不跑怎么行?经印出来了,送给他们,送给他们不认识货,不识货!所以我还得要去,当场要表演去,当场去介绍,让他认识,他不识货。这是真的,你要不这样详详细细给他解释,题摆在面前,他不知道这个意思。纵然注解注得很不错、很详细,你要不听我这个分析讲解,注解里头意思还是看不出来,所以这是不得不去。自己多受一点辛苦,希望大家认识这个法门、认识这部经典。

  说老实话,你要想真正学佛成就,如果怕麻烦,这本经就够了,保证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你认为这个太少了,我就五经一论,这就再增加一点;如果嫌还太少了,还有一部蕅益大师编的《净土十要》,再加上印光大师《文钞》,够多了,不能再多了,再多就乱了,所以说多只能多到这个限量,不能再多了。实在严格的讲愈精愈好,愈专愈好,专精到极处就这部经,一句阿弥陀佛,没有不成就的。能够专精到这部经、一个名号,跟诸位说那是大善根、大福德,是一般人不能比的,为什么?他真正智慧现前,他一切放下,真正看破。看破是般若智慧,放下是功夫,不但把世间法放下了,佛法也放下;不但把佛法放下了,把净土所有经论统统放下了,只取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一句阿弥陀佛,这他放得很彻底。由此可知,他这个智慧,他这个功夫,那真正是到家。这样的人没有不往生的,而且往生品位决定不在中下,都是高品位去往生的,专!真正像阿弥陀佛一样「一向专志庄严妙土,庄严众行」,这两句话要紧!所以这是确确实实跟华严境界相当,『事事无碍,圆明具德』,圆是圆满,明是光明,万德万能统统具足。第六小段是:

  【清净。】

  就是经上的「清净平等觉」,就是这一句。『清净』是指:

  【身口意三业。离一切恶行烦染。】

  『烦』是烦恼,就是烦恼的染污。

  【垢染。】

  这个『垢』是讲著相,执著。你心里面有执著,心就不清净。所以前面一种是烦恼,比较粗,后面一种比较微细,就是分别、执著、妄想这一类都包括在「垢染」这两个字当中。这一切都没有了,没有恶行。所谓恶行是指自利损人之行,对别人没有好处,对自己有好处,这叫恶。所以佛法的善恶,它的定义,我们自己一定要搞清楚。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特别是大乘经,凡是不利於众生,利益自己的统统是恶行;凡是利益一切众生的,甚至於对自己不利的,这都是善行;当然,能够利益众生又能够利益自己,这是最上的善行,自利利他!善恶是以利他为标准,这叫真正的善。所以我们看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,无不是舍己为人。

  牺牲自己,成就别人,这是善行。说到这一点,我们有些同修传记念得多的就想到庞居士。这在中国在家居士里面,是一位了不起的人,庞居士他是一家成就,他自己太太、儿子、女儿,一家成就。我们俗话说叫得道,也就是大彻大悟。他证什么果位我们不晓得,决定是修行证果之人。他家里非常富有,他把家里这些财宝统统装在一条船上,船划到江当中,打一个洞沈下去,他统统不要了。自己以后过生活怎么过?编草鞋。这是你们不知道的,大陆乡下贫穷穿的鞋子是草鞋,一般都是用稻草编的,编的草鞋,挑担子挑夫苦力穿这个。那个很便宜,几个铜板一双,穿个一个星期就会穿坏掉了,就再换一双,很便宜。他就编草鞋,一天编几双卖掉过生活,你们想想他这什么意思?所以当时有人就说:你有这么多钱,你为什么不把这些钱做慈善事业?可以帮助别人去,何必把它都丢掉,不要了?他说了一句话:好事不如无事。想想这句话的味道,无事才是真正的好事!他对於天下人的教训。

  我们台湾每年都选好人好事,李老师当年在的时候,每年选的时候,我们那时候在台中,李老师就开玩笑说:好人好事。他把那个「好」圈了一个圈,好事,多事!多事不如少事,少事不如无事,无事天下就太平了。这天下为什么会这么乱?好人太多了,好事的人太多了,所以搞得天下大乱。这个说法跟老庄的观念非常接近,我们一般人看到消极,其实不然,你想想它真有道理。

  佛法也是如此,所以佛教化一切众生,始终是讲教化;换句话说,佛家就是办教育的,而且办教育实在讲都是做什么身分?都是做教员的身分,一生做教员,不搞行政,行政是逼不得已才做的。你看过去寺院丛林,我们讲执事,执事就是什么?就是管行政的。行政,大家在一起,行政一定要有人管,谁去管?轮流管。所以执事是一年一选举,佛门的执事是选举的,所以他真正是民主。腊月三十总辞,从住持一直到底下所有,所以一百零八单执事,他执事一共是一百零八个职位,全部辞职,初一这一天选新的。新的就职一年,任期是一年,大家轮流做!当然这里面,连选还要连任,那他就要再苦一年。所以佛法真正是民主,不是任命的,不是派的是选举的。

  这是讲到三业真正的清净。三业清净到极处就是成佛。我们看到佛像,大概画的佛像,佛像上面都是画个圆光,塑的就不一定有,因为那个光不大好塑,所以画像有个圆光,光上面写了有三个梵文字,这梵文字,它念法就是「唵阿吽」,是什么意思?三业清净,唵是身,阿是口,吽是意,就是身口意三业清净。三业清净到纯净就是佛,到一定程度的清净就是菩萨,三业不清净就是凡夫。下面引用的经文是《维摩经》上所说的:

  【心净则佛土净。】

  这句话非常重要,在经题里面「清净平等觉」,这句可以说是我们修学的一个标准,我们能够体会到这个意思,你在佛法无论修学哪个法门,你决定不迷、决定不会走错路,为什么?八万四千法门统统修的是清净平等觉。所以你要是问,你自己修行功夫得不得力?你所修行的方法正不正确、修行有没有进步?你就从这上面去体会去、去反省,你不会走错路。也就是说我依照佛的理论方法来修行,我这三业是不是一年比一年清净?一天比一天不容易,比不出来,一年比一年比较上体会得出来,然后再进一步,一个月一个月的比;如果说一个月跟一个月能体会到有进步,那你就非常非常之难得,月月有进步,你在这佛法里头一定得无量法喜,佛法里常讲「法喜充满」,真正快乐,为什么?天天在进步!这是你功夫上轨道,身语意三业清净。

  理论上『心净则佛土净』,你决定往生。你心清净身就清净,身心清净你外面的环境一定清净,这个清净的身心与什么地方相应?与西方极乐世界相应,西方极乐世界身语意国土清净,我们今天也做到这个标准,决定往生,这使你往生信心会坚定,一点不会怀疑。理论如此,事实也是如此。

  所以你把握到这个原则,今天这个世界,这个社会,就是《楞严经》上所说的「邪师说法如恒河沙」。邪师所说之法,你听起来也很有道理,甚至於也很能叫人羡慕,你仔细回头一反省,他所教给你是身语意三业决定不清净,如果身语意三业清净,他是正法,他不是邪法。所以邪正从哪里辨别?从这个地方辨别。也就是真正教你离一切恶行,这个恶行,如果我们具体说一点就是十恶业。身决定离杀盗淫,决定离;语,口决定离妄语、两舌、恶口、绮语;意是意念,就是心决定离贪瞋痴,这是恶行。「烦染」,烦是烦恼,烦恼从粗的讲就是见思烦恼,见惑、思惑前面都介绍过,身见、边见、戒取见、见取见、邪见,这见惑五大类。思惑:贪瞋痴慢疑,这是烦染。烦染我们讲粗的,细的还有尘沙烦恼,无明烦恼,我们就不必谈了,讲最粗的烦染。「垢染」是讲妄想杂念、分别执著这些东西。这些东西天天少,心怎么会不清净?怎么会不自在?心一清净立刻就得到受用了。

  再说到饮食,说老实话,我们今天要很多东西营养、滋养,要穿得很好,保暖,这些人严格的讲病态,没功夫,身心都不清净!身心清净的人,他每天饮食少,他穿一件单薄衣服,一年四季都是它,他冬天不冷,夏天不热,这是什么?心清净!夏天太阳底下人家常说「心静自然凉」,这个话也很有趣味。

  台湾最早印《大藏经》的时候,民国四十几年第一次印《大藏经》,不容易,《大藏经》一部要花不少钱。有几个法师组织一个环岛宣传的,宣传《大藏经》。那个时候章嘉大师在,他德高望重,请他老人家当团长,在台湾环岛,劝大家请《大藏经》。有道源法师。章嘉大师,诸位是没见到,你见到他,他非常庄严,他穿的那个衣服,大概一年四季都是那个样子。夏天我们就看他穿得很厚,好多层,他冬天也是那个样子,他穿的衣服,我们好像看它是不增不减。夏天出去宣传,道源法师实际也很瘦,穿得很单薄,那个时候还没有冷气,那时候顶多电风扇就不得了,扇子,电风扇、扇子,流汗,章嘉大师坐在那地方不动。你老人家不热?老和尚就说「心静自然凉」,道源老和尚还惭愧的不得了。这个话是道老法师在讲经的时候给我们说的,他说不能比。所以你就晓得心地清净吃得也少,他穿得也不需要什么添减的,不需要。

  所以我们今天又怕热又怕冷,又吃东西保养滋润,这都不正常,身心染污,不正常。身心到了清净正常的时候,简单!真正简单。这是我们以前有这么多亲眼看到的,亲眼听到的事情,对於我们以后读经会有很多启发的作用,才知道真的是如此。

  【表一切即一。一即一切。】

  『一』就是清净,『一切』就是我们讲的身心国土,或者是讲我们心身环境。一净一切净,我们要想外面的环境得清净,那不容易,这事实上很难做到。你从内心里面去做就容易了,就真正做到了。这是事实,会变境界,这佛法里常说「境随心转」,心不清净,境决定不清净,心清净,境界一定清净。

  【平等觉。经云。平等者。名为真如。乃至平等者。即是不二法门。】

  可见得『平等』重要,平等就是真如本性,平等就是诸法实相,平等就是一切诸法,所以心一有高下,道就失掉了。就像我们刚才讲谛闲老和尚修禅的这个徒弟,他在二十年中,他的冤家债主不敢亲近他,他有什么道?他有定,定中是平等的,如果一不平等,定就失掉了,定就没有了。这个定是什么?定就是心里头离一切分别妄想,这是定,这是心清净平等,这叫功夫,这叫道。他到一个相当程度,受不了外头境界诱惑,皈依的徒弟多了,供养多了,这都是诱惑,这个诱惑来的时候,他道心不坚固,起了我现在很了不起,你看别的人都不如我。首座和尚在一个大丛林里面,这是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,这个念头一起来的时候,平等心失掉了,没有了。

  要知道这护法神护什么?就护你这个平等心,你这个人心清净平等,他恭敬、佩服,他自动来保护你。这护法神又不是你请他来保护的,也不是什么佛菩萨派他来的,他自动来的,他为什么来?佩服你,他来保护你。可是你道心一动摇的时候,不值得他佩服,他走掉了。所以这是感应道交。我们念这句佛号,这句佛号就是帮助我们从极不平等恢复到平等,所以起心动念,念头一起来,马上就归到阿弥陀佛,用阿弥陀佛做平等际,把这一切所有不平等,归到阿弥陀佛里,平等了,这个方法妙,使我们能够很容易得到平等心。平等就是佛性,平等就是真如,平等就是诸法实相,所以说平等者就是不二法门,因为二就不平等。所以我们这个法门所追求的目的是一心不乱,一心不乱就是平等觉,是以这个为目标的,在一切法里面决定不起分别执著,这是功夫,这就是修持。

  【今题中平等觉有四解。】

  这是讲本题清净平等觉,『平等觉』有四个意思。黄老居士注解里面说得很详细,我们把这经义提出来,简单跟大家做个介绍。第一是:

  【平等普觉一切众生。即一切众生平等成佛之法。】

  这个意思可以说是本经专有的、独有的,其他一切经里头没有的,所以这个法门是用平等的一个法门,普遍觉悟一切众生,也就是叫一切众生普遍的觉悟。觉悟到什么程度?成佛。换句话说,是叫一切众生平等成佛的一个方法。这个方法希有,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不平等的,你修学成就不平等的,唯独持名念佛这个方法是平等法,叫一切众生、九法界众生用这一个方法成佛。你是十地菩萨、等觉菩萨也好,你是五逆十恶罪恶的众生也好,所以它是平等成佛的方法,这真正是希有,就是难信之法,真正是难信之法,我们一定要信佛。

  《金刚经》上所说「佛是真语,实语,如语,不妄语,不诳语」,我们要真正相信,佛不骗我们!佛说这么多经论,诸位仔细去研究,如果发现佛在一生当中,曾经骗过一次人,佛就有不良记录,他所说的一切法,我们都可以打个怀疑,打个问号,为什么?他曾经骗过一次人。这种事情跟诸位说在我们中国,我们中国讲「圣贤君子」,一个君子一生绝对不会干这个事情的,何况是佛!佛教化众生手段很多,方法很多,用不著来骗他们。骗好意的,不是坏意的,骗他是好事,好事也不行,也不可以用欺骗的方法。这个方法要用一次,整个佛法没有了,信不能建立了,佛法实在讲建立在信心,始终建立在信心上。所以佛一定是取信於一切众生,决定不失信於一切众生。你能够信佛是你的福气,你有福;你对他怀疑,那是你业障,没福,福薄,所以一定要相信。

  但是这个经典后来有伪造的,这是我们要辨别的,哪是真的?哪是假的?那假的经你要相信它,那就错了,我们要信真的经。真的经从什么地方去找?诸位要知道在过去有个标准,就是入了藏的。因为从前藏经编到经典,或者注解编到《大藏经》这是一种大事,一般东西决定不能随随便便就跟《大藏经》一起流通的,这不可以的。所以这经典决定是从印度翻译过来的,而且经过许多这些大德们审查过的,他们都看过的,大家公认这是真的没有问题,这样才把审查的结果送给皇帝,皇帝批准入藏,编到《大藏经》去,所以入藏不简单!

  在经典里面过去大德有审查的,审查觉得有怀疑的,但是东西好,真正好,不违背佛的意思,但是它的来源有问题,这也可以入藏。入藏在《藏经》里头特别有一部分叫「疑似部」,它编在那个里面。就说它有问题,它的来源有问题,但是它的内容决定是好的,没有违背佛法,也就是小乘不违背三法印,大乘不违背实相这个法印。可见得从前《大藏经》非常的严格。

  所以我们今天讲经典取舍最低限度要以《龙藏》为标准。《龙藏》是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所编的,康熙、雍正、乾隆这都不错,那个时候所编的。那经典里面有,那就没有问题,就是《龙藏》以前所编的这个藏经里面有,就没有问题。现在人印的《大藏经》不可靠,像日本的《大藏经》都不可靠,为什么?他没有严格的标准。现在我们在台湾印一部《大藏经》,看看你写的东西不错,很好,我把你编进去,就入了藏,并没有经过这一代的高僧大德的审查。何况这一代说老实话没有高僧大德,真正的高僧大德是为法不为自己,里头没有人情好讲的。现在入藏是我们交情不错,你那个东西不错,我拿来给你入藏,真正好东西,他跟我没有交情,我们不要理他。所以《龙藏》以后可以说没有标准了,我们决定不能依靠。

  近代人的著作我不大愿意看,原因是什么?也不得罪人,比方我们看这个,不看那一家,这个人瞧不起我,我统统不看,没有话说了!我看古人的东西。古人的东西有什么好处?它经过几千年、几百年流传下来,它要不是真正好东西,传不下来。谁给它翻印?现在翻印简单,从前翻印不容易。从前那要木刻刻板,印个东西相当费用,一般人拿不出来的。所以它不是真正好东西,不是真正佩服,人家不会发心把你刻板流通,不可能的。这就是古人东西经过历史的考验,有价值。今人东西虽然很好,但是我没有程度,我不识货,也没有人加以考验,这就等著慢慢来!这先看已经考验过的,我们觉得决定没有问题的,先读这些东西,先读古人的东西。古人的东西读多了,现在人东西说实在话就不想看了。为什么?味很薄,没有古人东西味道那么浓厚,这是讲取舍。

  所以这个经你看看,居然在日本毁谤净土法门,这是近代的事情,古时候的日本不如此,我们从注解里面能看到。古时候日本这个净土宗非常兴盛,现在日本人不相信,居然说什么《阿弥陀经》是伪造的;向西方,观想西方,说阿弥陀佛是太阳神。我是有一年到佛光山,那时我已经离开佛光山了,到佛光山去玩。这个时间都很早了,那时候佛光山大概它那个朝山会馆刚刚建成,大型的建筑物只有两栋。佛学院的学生来给我讲:上课的时候老师说阿弥陀佛是太阳神,《阿弥陀经》是假的,来问我这个出在什么地方?我就告诉学生:我《大藏经》只看了一遍,走马看花浏览了一遍,没有这个印象。我也不敢肯定说没有这桩事情,我说我没有这个印象,我说你去问,哪个老师讲的,你去问那个老师。叫他把出处找出来,出在哪个经上?什么人说的?这胡造谣言!

  所以我回到台北就印《通赞疏》。印《通赞疏》的用意就是驳斥这种邪说。《通赞疏》是窥基大师作的。窥基大师是唐朝人,玄奘大师的学生。这就是说明玄奘跟窥基给我们做了一次有力的证明,玄奘大师到印度见到《阿弥陀经》梵文的原本,他见到了,而且他还把它翻译出来。罗什大师翻译的决不是谣言,决不是假的,翻译的绝对正确。因为窥基是玄奘的学生,没有用老师译本来注解,依然注解鸠摩罗什大师的本子。这就是他们师徒两个,证明罗什大师所翻的有依据,决定没有错误,我流通这本书来答覆他的问题。这不得了,这魔说!这是害死人!说这个话真正是要堕无间地狱的,这叫灭佛法!

  现在像这些谣言满天飞,到处都是的,轻视净土法门,瞧不起净土法门,劝修净土的修别的宗,修别的法门,这都不得了!纵然是好意,这净土法门是叫你成佛的,把你拉下来作菩萨,已经给你降级了,降级了这都有罪过。修其他宗,你劝他念佛这是帮他提升,这是有功德、有好处的,是提升。你修这个法门劝人家改修别的,这不得了,这个过失很大。所以这是『平等普觉一切众生』,这是第一个意思。第二个意思:

  【以平等法觉悟众生。】

  这个『法』讲修行方法,就是信愿持名。可以说第一个意思就是《无量寿经》里面所讲的理论境界,第二个意思就是信愿持名,专指持名念佛,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。第三个意思:

  【平等觉指如来之正觉。】

  这是广义的讲,一切诸佛如来都达到真正的平等,为什么?他三种迷惑都没有了,都断了。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、无明烦恼统统断尽了,当然平等。所以这个平等觉就是一切诸佛的德号。第四个意思是:

  【专就本经平等觉。】

  『本经平等觉』就是阿弥陀佛的别号。

  【极乐教主之圣号。】

  我们在本经经文里面读到过的,释迦牟尼佛问阿难,你要不要见平等觉?这就是你愿不愿意见阿弥陀佛,在经上看到过的。这个意思我们明了了,知道它的重要性,知道这个意思,要把平等觉要应用在我们生活上,这才重要。所以我们要以平等心处事待人接物,为什么?与我们所修学的才相应。我们自己用心一定要平等,要用这个心。我们在接物的时候不平等,这个不平等诸位要知道,是从平等心里面生的不平等,那个不平等还是平等,你能不能体会到这个意思?那是什么?慈悲。我对这个人好是慈悲,我对他不好也是慈悲,对他决定是有利益的,所以他的用心是平等的。我们凡夫这个不平等,里面不平等,外头也不平等,那叫真正不平等。

  所以佛菩萨对待人里面平等,外面不平等,他是真平等。外面怎么不平等?众生根性不一样,决定不能用一个方法对待一切众生,不可以的。所谓是应机施教,恩威并济。恩威并济就是不平等!有的时候很慈祥的态度,有的时候板起面孔要骂人,但是他统统出自於平等心上生出来的,他没有分别,没有执著,没有差别。我们要学会这一点,在日常生活当中,我们的生活处事待人接物就得到真正的幸福美满,心地也真正慈悲。表现在外面那是方便,方便法不同,因人而异,因事而异,这就是权智。平等心是真智慧,是实智。权实二智,权是权巧方便,那是不平等。

  譬如说我们家人相处,一个家庭里面有父子、兄弟、姐妹、妻子、儿女,这就不平等,这是世间法,是现相,心地里面决定平等。如果事相还有平等,伦理破坏了,父亲跟儿子也平等,那这个社会整个秩序就大乱了。这个地方事相上不能平等,心上、理上要平等,理上、心地上要平等,事相上不能平等。这就是所谓是「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;佛法在世间,不坏世间相」。这个世间的现相不能破坏,要维持,这是慈悲,真正的爱护。所以这个东西要会用,要用在生活上。好,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