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量寿经玄义 (第七集) 1989/1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:02-014-0007
请看讲义第十页第二大段「本经体性」。这段跟天台宗五重玄义的辨体是同样的性质。为什么要辨体?体是所依,要用现代的话来说,就是它的依据。佛说这部经以什么为依据,说得明白一点,就是理论的依据,这非常重要。如果他在理论上站不住脚,佛所说的就很难令人相信。所以这段是说明佛说一切法的依据。
【一切大乘经典皆以实相为体。实相者。真实相也。又平等一相也。】
这是说明大乘经跟小乘经不一样。小乘经的理论依据,我们常讲的三法印「无常,无我,涅盘」。只要符合这三个条件,我们都承认它是佛经。一切大乘经它所依据的是实相。所谓『实相』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,简单的讲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。由此可知,一切大乘佛法,佛给我们说的就是宇宙人生真相的说明而已。因此,佛在《金刚经》里面,佛一再否认他有说法。「如来无法可说」,这是真的。什么叫没有说法?绝对没有一点点自己的意思说出来,没有;没有一个字、一句是自己意思说出来的,没有。那所说的?所说的是事实。宇宙人生事实,真相如此,全说的是真相。这个真相实在讲唯有如来才能够彻底的明了,也才能够圆圆满满的为我们宣说出来。佛对小乘人为什么不说?小乘人对实相完全迷惑,你给他讲宇宙人生的真相,他不能接受。所以对小乘人就不说实相,只讲无常、无我、涅盘。
第一条里头有个简单的解释,末后这句很重要,实相是什么?『平等一相』。这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,真相决定是平等的。我们为什么见不到真相?就是因为我们心不平等,所以实相就在眼前我们把它错认了,心不平,不平就是心不静。这个名词,佛在《般若经》里面讲得很多、讲得很详细。因为《般若》直接就是讲实相的。
【实相无相。实相无不相。实相是无相无不相。】
我们要从这三句当中去体会,为什么说『实相无相』?这个无相诸位要记住,绝对不是说这一切相都没有了,你要是这样会的话,就会错了意思。一切现相明明摆在我们眼前,怎么能说没有?这个相是有的,有为什么说无相?无相是我们心里头不著相,是指的这个。你心地决定清净,就是六祖大师所说的「本来无一物」,本来无一物就是无相的实相。
【离一切虚妄相。】
这一切虚妄相在哪里?如果用唯识来讲就会讲得很明白。唯识我们从最简单的讲《百法明门》。百法里面讲心法有八个,就是八识;心所有法有五十一个,我们叫心心所。心心所法都有四分,这四分就是见分、相分、自证分、证自证分,都有这四分。其他的三分我们不理它,单说「相」,每个心都有相,八个心就是有八个相,五十一个心所就是五十一个相分,这些相统统是虚妄的。诸位想想,如果离开这一切虚妄相,这个人是什么人?八地菩萨!八地菩萨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,他一切虚妄相真的没有了。可见得真正要证入实相,不是普通人,普通人做不到。
这在唯识里面讲就很有味道。我们外面这个境界相,在唯识里面讲本质相,心心所里面那个相分叫做影像。这举的比喻也很好,好像我们电视拍画面一样,这是我们现场,拍进去了那是影像,所以唯识家决定不承认我们真实的有能力能够接触外面境界,他不承认。我们眼睛,我们用八识,我们讲眼识,以这个来做一个比喻。这个眼睛像什么?就像摄影机的镜头一样,摄取外面的境界。分别功能最大的是第六意识,第六意识它是分别哪个相分?第六意识决定没有能力分别外面这个相分,它是分别影像,就是眼识。照相机照了这个影像,第六意识缘这个影像,实在讲它执著的还不是这个影像,而是从眼识的影像又传到第六识,第六识又造成一个相分,它自己缘它自己的相分。
由此可知,第六意识缘的相分是它自己的相分,完全是虚妄相,它是分别,第七识是执著,执著谁?绝对不是执著第六眼识的相分,不是的。它经过眼识传送到第七识,第七识自己又造成一个影像。就好像我们用一个摄影机好多电视机,线一个牵一个,一个牵一个,这一摄统统都录相,他自己缘自己,自己分别自己,自己执著自己,与现场不相干,没有见到现场,现场永远见不到。我们感觉到好像是见到现场,实际上没有,是因为什么?八识五十一心所所造的这个相分几乎就与现场是一模一样的,所以一般凡夫就误会了,以为自己真的接触到外面境界,其实没有,都是在那里搞这些虚妄相。什么人能够接触现场?转八识成四智的人接触到现场,那就是实相。由此可知,是八地菩萨以上他接触的是现场。七地以下的,他所能缘的全是相分,那凡夫就更不必说了,所以《金刚经》上说:
【凡所有相。皆是虚妄。】
诸位要知道这个相是讲心心所的相分,这是虚妄的,这不是真实的,是虚妄相。『实相无不相』。无不相就是有相,实相有相。大乘佛法跟我们讲体相用,体是真如本性,既然有体,决定就有现相。古德常常用金,因为这很难懂,像贤首国师给皇帝说法的时候,难懂,他就用金做比喻。把金代表这个体,体永远不变,这是真的,永远不变。体会现相,相是会变的。不管怎么变,它不离体。譬如黄金,黄金造成一个佛像,它就是佛的样子。佛像不要了,我们把它造成一个小狗,它就是小狗的样子;或者我们把它造成一个茶杯,它就是茶杯的相;造成一个碗,它就是一个碗的相,但是还是这么一块金。所以相随你怎么变,它不离这个金,你说这个金有没有相?决定有相。但是相是会变的,这是没错。
那个金一块,它有一块的相,你把它捏成一坨有一坨的相,你说我相不要了,相不要金也没有了,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。我们这个外头境界相不要了,不要了性也没有了。这些相从哪来?这些相是性变现出来的,就是真如本性的相分,这是真的,这不是假的。所以我们现代科学里头也有一点发现,所谓物质不灭,物质不灭就说明真如本性的相分不灭,不灭,那当然就是真的。佛法这个真妄,不生不灭是真的,凡是有生灭就是假的,所以心心所的相分是有生灭的,那是什么?妄念!这个念头里面的相分是有生灭的,所以那个真正是虚妄。外面境界这个相分的确是不生不灭的,我们如果看到外面境界相有生灭,那是看错了。
这个外面境界相,实在讲说得浅显一点是缘聚缘散。缘聚的时候,好像我们就觉得这个相很明显的存在,缘散了,好像这个相没有了,其实聚也是它,散也是它,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,物理里面讲的基本的物质。所有一切现相,都是这个基本物质组合的。它组合的方程式不一样,所以我们称它作元素;再由元素组成动物、矿物、植物,全是它组织的。离开它没有一法,所以一切法都是这些元素组合不相同而现的相。你从基本物质上来看,它的确没有生灭,这叫做实相,这是无不相的实相。所以这个实相并不是什么都没有,十法界依正庄严,山河大地一切众生就是实相。所以《金刚经》上说:
【若见诸相非相。即见如来。】
『如来』,《金刚经》上讲「如来」就是讲的真如本性,那你就见到本性了。见如来就是见本性。怎样才见?你见『诸相非相』,怎么个非法?我们中国《老子》一开头就说了这个非法,「名可名,非常名,道可道,非常道」。你能够说得出来的,你能够想得出来的,这已经错了,已经就不是的。譬如说,我们禅家常常用这个方法,随便手上拈一物,他说:离一切名字,道一句来。你说给我听听。你说这是一本书,书是个名字,我叫你离开名字,你说纸,纸也是名字;离开名字相,你道一句来,就道不出来,就说不出来。
所以马鸣菩萨在《大乘起信论》里面告诉我们,教给我们学佛,学佛当然最重要是听经,他教我们什么方法去听?离言说相,不要执著言说相;离名字相,佛经里头有很多名词术语,不要执著这个相;还要离心缘相,我心里怎么想法,这也离了。这三种都离了,你一接触就接触到真性,就即见如来,那就是见诸相非相,你就见如来,这就见本性了。
性在哪里?没有一法不是的!诸位如果要不相信,我们拿作梦来比喻,作梦的经验大家都有,梦中所有的境界从哪来的?我们心识变现出来的,这个诸位都知道。你就马上想一想,梦中哪一样东西不是自己?你想哪一样不是?整个梦是你自心变现的,所以梦中所有的境界全是自心的相分,如果那个时候你要问,我的心像什么样子?整个梦境就是心的样子。梦中有自己是自心变现的,梦中还有许多人物还是自己心变现的,梦中的山河大地、一切万法没有一样不是自己变现的。所以说全梦即心,全心即梦,梦跟心是一不是二,你就恍然大悟,没有一法不是自己,法法皆是,这是我们比较容易体悟。
佛告诉我们,你从这个再去体会真如本性,它这个量之大是尽虚空遍法界。《楞严》上说得很好,把真如本性比作虚空,把我们现在看这个虚空法界比作一片云彩。你说云彩在天空里面占多少的分量?所以是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。周是周遍,沙是恒河沙数的大千世界,全是我们真如本性变现出来的,所以佛一再告诉我们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,心跟法是一不是二。如果你要是悟入这个境界,就叫做证得清净法身。为什么?晓得整个虚空世界是一个自己。就好像在梦中豁然觉悟,整个梦境都是我变的。我现在在作梦,全部境界是我自己变现的,不会再执著这个身是我,这个我就大!一切万法都是我,所以这个「我」就不生不灭。这个相虽然在那里变化,决定没有生灭。这是真我,这是大我。大乘经上所讲的「常乐我净」,那个「我」就是指的这个我,不生不灭的真我,这受用就自在了。
所以要紧的,我们要见到一切相非相,就是在一切相里面决定我们守住《大乘起信论》这三个原则就行了。不要只取名字相,不要只取言说相。这个言说相包括的范围很大,因为言说是什么?是我们六根里面的舌根,这是举一个例子。言说相不能执著,我们耳根所听的一切音声相也不能执著,眼睛看的一些色相也不能执著,鼻所闻的一切香的相也不执著,乃至於意里面,我们心里面所想的都不能执著。就是你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统统不执著,这就是六祖所讲的「本来无一物」,这个时候心里清净了,真正的清净了。一切真实的相状统统摆在你面前。
实相决不是离开我们现在这个相之外有个实相,那你就搞错了。实相就是眼前这些现相,只要你不执著,你晓得它是虚妄的就对了,你就不去执著它。在应用上面,这要注意到,诸佛菩萨也都是这样的,所以佛说法要依二谛说法。二谛是什么?前面我们曾经跟诸位介绍过契机契理,以真谛契理,真谛就是什么?他依实相,他自己真正证得了诸法实相,契理。以俗谛契机,俗谛是什么?你说什么我跟你说什么,我随顺你说,绝对不是我自己说。譬如经上一开端「如是我闻」,阿难:我听说的,那还真有执著我吗?不是的,你们大家都说这个是我,我也说我,你就好懂了。这叫什么?随顺众生说。你们说这个是书,我也叫它做书,你就好懂了。你们执著这是一本书的相,我不执著,我晓得这是它原来没有名字,名字是你们人给它安上去的。你安上去,我要随顺你叫什么,你执著我不执著,这叫依俗谛而说法。
所以佛用的言语、文字、名相都是俗谛。俗谛是虚妄的、是假的,但是用这个假的是叫你从假里面去悟入真实,佛的用意在此地。绝对不是叫你执著这些假的东西,执著假的决定见不了性,决定证不了实相,这个诸位一定要知道。连佛法都不能执著,何况其他?所以《金刚经》上说得好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,那个法就是佛所说的一切法。舍就是不执著。你能够不执著,你才能够真正懂得佛的意思。《开经偈》上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这很不容易!稍许有一点执著,决定把如来的意思解错了。只有在一切法里都不执著,你才真正懂得如来真实义。要是具体一句话说出来就是平等一相,这就是如来真实义。平等一相,决定心里头一念不生,这就是如来真实义。所以如来千言万语,苦口婆心,是我们凡夫的见解,但是他的目的都是诱导我们走到平等一相,只要平等,相就是一个。我们再看第二条,在十一页第一行:
【实相离言说。】
所谓是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。
【南岳云。说似一物即不中。】
这句话出在《坛经》上。『南岳』是怀让禅师,他是六祖的学生。六祖曾经问他,他这样的答覆,问他的见地?他说:说不出来。这一句话说不出来,说像一物就不中,说不出来。六祖给他印可,确实说不出来。所以他是离言说的。
【故云。凡有言说。皆无实义。】
这一句话是真理,千真万确的事实。不但是所有言说没有实义,只要你能够思惟想像到都没有实义。这个实义就是实相、就是真相。真相决定是离开言说的,譬如我们刚才随便举这个,这是实相,你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你说不出来。你要说出来一定要给它加上名字,要给它起个代名词,这个名字是假的。离开一切假名、假相,你能不能说得出来?说不出来,但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所以禅宗讲「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」,你清楚,我也清楚,这说不出来。这是真的。一切虚妄相能想像,能说得出来,真实相说不出来,也没法子想像,所以叫做不可思议。思是思惟,议就是言说、议论,说不出来也没法子想像。为什么?你只要一想,给诸位说平等心就没有了,一相也没有了。因为实相是平等一相,真正离一切言说、思惟,平等一相才能够现前。这旁边有个小注,我这个本子上是我加上去的。
【实相离相。无相故能无不相。是故相好庄严即法身也。】
诸位要知道,这个地方讲的『相好庄严』,是包括了十法界。所以十法界依正庄严,只要你离开一切分别执著,无有一法不是实相。极乐世界是实相,华藏世界是实相,我们现在这个世界也是实相,畜生、饿鬼、地狱统统都是实相,没有一法界不是实相,所以法界叫一真。就是说你心里头变现出的相分,这个相分是平等一相。为什么平等?因为你没有分别,没有执著。
我们今天觉得这一切法不平等,不平等是你从分别执著里头产生的,这是虚妄相,这不是真实相。譬如说我们看婴儿,几个月的婴孩,你给他甜的糖吃,他吃得很欢喜。他拉的大便,他抓到手上,他吃得也很高兴,我们看到就不行了,为什么?我们有分别、有执著,他是什么?他是平等一相,他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。所以你入这个境界,你在天堂里面决定没有乐受;你在地狱里面纵然上刀山、下油鼎没有苦受,他平等一相。这是一真,确实如此。所以这个受不是真的是假的,就是苦乐忧喜舍。所以佛法里头的禅定,三摩地、奢摩他、禅那翻作正受,正受是什么?正常的享受。由此可知,苦乐忧喜舍都是不正常的享受,是一个错觉的享受。本来你心里头没有这个东西!这个东西从哪里来的?妄想执著来的,所以它不是真的。真的是什么?真的是平等,一种受,就是你这个受里头已经决定没有苦乐忧喜舍,无论在哪个境界平等一如。
我们看到这个经里,这佛与大菩萨与众生感应道交,千处祈求千处应。佛应化在三恶道,他苦不苦?他绝对不会苦。他要是苦,他凡夫,他决定没有。为什么?他苦乐忧喜舍这五种受都没有了,他入的是正受。我们凡夫的病根就是妄想执著,成天在打妄想,在分别执著,这是病根。诸位要是真正明白这个道理,你就晓得佛法不骗人。佛法不骗人,佛法也不依靠任何人,所以佛叫做无依道人。佛是无依道人,我们学佛的每个人都是无依道人。依是依靠。没有依靠,依靠自己的觉悟,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!真相觉悟了,你就得大自在,这问题才能真正解决。
所以清净法身在哪里?十法界依正庄严,原来就是自己的清净法身。为什么加个清净?你里头有一丝毫分别执著就不清净,不清净决定不能证得一相。所以你证得法身决定是清净心,决定是一相。这一相里面也确实有十法界,并不是十法界都变成一个相,不是的。十法界的相统统有,统统存在,但是在你自己感受里面是一相。你对於这一切现相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是慧,这是观,观照。在这个境界里头绝对不起心、不动念,这就是平等。所以佛法讲修行,讲功夫,实在功夫就在「平等」这两个字。如何能在一切境界里面,我们用平等心。这个平等心就是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,真正能保持著不起心,不动念,不分别,不执著,你对於一切境界清楚明白,这就是佛知佛见。
【真知无知。】
『无知』就是没有分别执著,没有言说思惟,这是『真知』。绝对不是说你没有看清楚,你没有听清楚。六根接触外面境界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是真知。
【无知故能无不知。】
无所不知!你对於一切境界彻底明了,哪有不知道的?所以诸位要晓得『无知』是自受用。你看他心多清净,清净寂灭。『无不知』是他受用,是教化众生。所以教化众生的时候是无所不知,是他受用。
【是故一切种智。即真实智慧也。】
『一切种智』是如来的智慧,这是真智慧。这个真智慧里面就包括了无知、无所不知。你明白这个道理,学佛求什么?学佛要求无知,这个重要。无所不知不重要,所以学佛跟学世间法不一样,完全不相同。今天佛法之衰,衰在哪里?方法错了,目标也错了。拿世间法的方法来学佛,这个错了。所以佛法先求无知,无知是根本智,无所不知是后得智,先求根本智。
所以佛法的入门是从定入门的,戒定慧,慧是无所不知,但是他从定入门的。因戒生定,因定开慧,持戒只是手段而已,不是目的。为什么叫你持戒?这戒律讲这也不准做,那也不准做,好像这个窗户、门都把它堵死了,希望你心定下来,意根不要往外头乱跑,这就是六个门!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这六门,把这六个门都禁止住了,使你活动的范围愈缩愈小,就是希望你心定下来,定久了就开慧。《楞严》上说「净极光通达」,净到极处本性的光明就发出来了。所以这个慧不是从外求来的,慧是内心里面发出来的。慧是你自己本来有的,不是从外头得来的。如来有无量无边的智慧,是你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。所以佛教给我们是开发自性,佛没有教我们从外面求东西,外面求东西佛就说这外道,心外求法。心外有没有法?心外没有法,所以心外求法决定是冤枉、决定是错误,决定是什么都得不到。这个真实法决定得不到。真实法不在心外,心外求法决定是迷不是悟!觉悟的人不从心外求法。
所以我们读佛经,佛决不是教我们从经典里面去求法,不是的,充其量可以讲佛这个经典引导我们悟入自性。自性不在经典里面,因这个诱导我们悟入自性。如果悟入自性,也就是悟得实相。你说这个经典是我自己的经典,可以,为什么?我的自性跟佛的自性无二无别,佛这个经典从自性当中流露出来的,我已经见到性了,所以佛的经典跟我自己说出来没有两样,你说是佛的也可以,说是自己的也可以。为什么?自他不二,真正不二。所以性相一如,平等一相。有佛,有众生这是二相,这就不是一相,这就不平等。
所以这个意义相当之深,永明延寿大师曰「至理一言,点凡成圣」。至理是讲到极处!尤其是这句话应用在《无量寿经》上。因为《无量寿经》是称性极谈,的确能叫一个凡夫,任何一个凡夫,能够一生成佛。所以永明大师这句话用在净土宗,那是再恰当也不过。第三引用《圆觉经》上一句话:
【诸幻尽灭。觉心不动。幻灭灭故。非幻不灭。】
《圆觉经》非常之好,它的内容跟《楞严》差不多,分量比《楞严》少,也可以说小《楞严经》,真正开智慧的经典。华严宗第五代的祖师就是宗密大师,他对於《圆觉经》有很详细的注解。这里引用的是经文,『诸幻尽灭,觉心不动』。幻就是《金刚经》上所讲的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你能够把一切妄想执著断尽,你的真心显露出来了。真心是觉心,真心不迷,真心不动。所以我们常常觉得心不安,是妄心不是真心,真心不动的!心会动,会动决定是个妄心,真心不动的,觉心不动。所以迷是动的,觉是不动的。如来果地上我们称他作寂灭忍,比无生法忍还要高一等。他的心清净寂灭,六祖大师开悟的时候也说「何期自性」,也是讲本来不动,他见到这个境界,「本来清净」。
这一点也是可以说作我们修行功夫得不得力,有没有进步的一个标准。我们的心在一切境界里头能够不动,这功夫得力了。不会被外境所转了,能够在一切境界里头不动心,不起心,不动念,那就是《楞严》上说的「若能转境,则同如来」,那就跟如来没什么两样。你不会被境界所转,就是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,你能够不动,如如不动。佛菩萨说老实话跟我们不一样的,就是这一点不相同,除此之外,没有什么不一样地方。就是他接触六尘境界,他不起心,不动念,不分别,不执著。『幻灭灭故,非幻不灭』。非幻就是真的,幻是假的。所有一切假的统统都离开了,真的自然现出来。
【故云。不用求真。唯须息见。】
这是我们做了个结论。『求真』,你决定求不到。你有求真的这个心,这个心就是妄心,这个心就是你求真的一个障碍。譬如有很多念佛的人,念佛求什么?求一心不乱,我就可以说他这一生决定不会得一心不乱。为什么?他一心不乱他有个障碍,他求一心这个心就是妄念。一心里头没有妄念,念佛里头还加上这个妄念,他决定不能得一心不乱。我一心不乱也不求,功夫成熟自然达到,自然成就了。为什么?没有障碍了!所以这个真的不用求。定也不需要求,慧也不要求,只要把那些妄想分别执著把它放下就行了。『唯须息见』。见就是见解。能够把你思想见解统统放下,这真的就现前了。
这个事情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很难。所有一切大乘佛法都是走这条路,所以叫难行道,这个法门叫易行道。易行道就是不需要息见,也能带业往生。带什么业?带见。你这个见没断。你的妄想分别执著没断,没断可以带去。这是其他法门里头没有的,只有净土法门里头有这个事情,其他法门没有,这叫带业往生。在前几年,净土宗里头也是有一个很大的震撼,搞得全世界念佛人人心惶惶。那就是陈建民居士他提倡的消业往生不能带业往生,搞得一个很大的震撼。我是八三年,第一次到美国来讲经,沈家桢居士邀请我的。我在洛杉矶住了几天,先到洛杉矶住几天再到纽约。周宣德老居士在机场迎接,一见面就问我这桩事情,他说:法师,怎么办?我们念佛念这么久,这不能带业往生,那我们不都完了?
这桩事情我是听说,但是我没有深究这个事情,也没有过问,我们讲我们的经。他这样一问,我都没有想到周宣德老居士这么大的年岁,学佛这么多年还会被这句话动摇;换句话说,受这句话影响的人决定很多很多。我就反过来问周老居士:如果不能带业的话,西方极乐世界只剩阿弥陀佛一个人!你知不知道?他听了也一愣,他说怎么了?观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、文殊、普贤都带业。他说带什么业?生相无明。他一听,对!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破,是不是带一品业?对!如果不准带业往生,岂不是只有阿弥陀佛一个人,其他的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资格到西方极乐世界去?所以这个带业往生绝对正确。
然后我再给他一个证明。他说:好,他们查这个经上,佛经里头的确没有带业往生这四个字。我说:好。佛没有说过的东西太多了,你要比例类推,我说有没有讲三辈九品?他说:有,这个经上有,三辈九品有。如果不带业,哪来的三辈九品?三辈九品还不就是带得多的品位下一点,带得少的品位高一点,不就从这分的?如果说不带业往生,业都消掉往生了,三辈九品那什么意思?那讲不通!有三辈九品那还不就说明了就是带业往生!这他才相信。
但是我们一到美国听说,这个陈建民居士的势力很大,这不能得罪,得罪,他那个人有报复心,他瞋恨心很重,有报复心,我们也就提高警觉,也就不要得罪他。所以我话又说了一句,补充了一句,消业也是正确的。他说怎么正确的?人家叫你多消一点少带一点,你去品位高一点。这两面我们要都不得罪。如果说是专门讲带业不讲消业,或者专讲消业不讲带业,这偏在一边都是过失、都是错误的。所以他说消业,我说:他的慈悲心,希望你少带一点,到那里品位高一点。这再恭惟几句,不要得罪人。
我到纽约,沈家桢在飞机场接我,他自己驾车,到大觉寺的时候,在路上他也问我这个问题。所以,唯独这个法门可以带业,一品惑不断也能往生。但是诸位要晓得,其他法门里头不许可的,一定要息见。你就想这个问题难!绝对不是个容易事情。所以难行道、易行道就是从这来的。再看底下这一偈:
【离一切相。即一切法。离故无相。即故无不相。不得已强名实相。】
『实相』还是个名词,佛要不用这个名词,没办法说法,无法表达他的意见,无法叫人觉悟。但是你可不能执著,佛说个实相真的就有一个实相,错了。这样你被佛迷了,你就被他迷了。所以会听的人不要被佛迷了,这是个高明的人,那佛很佩服,佛欢喜;佛说什么你执著什么,你统统被佛迷了,佛看到都流眼泪,我好心叫你觉悟,结果你被我迷了。要知道佛不迷人,实在讲学佛的人自己把自己迷住了,被佛迷住了。这个迷就是迷在名相上,这要懂得。
离,刚才讲了是离心里面执著那个虚妄相,不是外面的相。有很多人看到这『离一切相』,自己把这个社会也摆脱掉了,家庭也不要了,跑到深山里搞一个石洞去住著修行了,他有没有离相?他没有离。为什么?山也是相,洞也是相,他还是离不掉的,他怎么离法?没有法子离!所以这要觉悟,离是心里头清净不著相,离这个,就是离心心所的相分。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个真正的意义,千万不能搞错了。所以离这是无相,心里面不执著。像《华严经》佛说我们凡夫的病根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。这个离就是离妄想执著。『离故无相』,无相就是无妄想执著的相,没有这个。『即故无不相』。即就是我们现实的社会,大而言之,十法界依正庄严。
好像名词都是很不得已而建立的。建立有作用,但是不能执著,一执著就变成起了副作用,反而被它迷了。我们要用它,用它帮助我们觉悟。你要想帮助你觉悟,决定不执著。所以佛往往一桩事情说很多个名词,这个意思就是你怎么说都可以,只要说的是这桩事情就行了。不要执著名相,不要死在名相里头。第五条说:
【论云。庄严佛土功德成就。庄严佛。菩萨。功德成就。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。略说入一法句故。一法句者。谓清净句。清净句者。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。】
『论』就是《往生论》。《往生论》是天亲菩萨造的。这位菩萨也非常的了不起,他是根据净土三经造的这部论,这部论实在讲就是他修净土的心得报告。论里面标明他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等於说是他自己的修学报告,非常之难得。
『庄严佛土功德成就,庄严佛菩萨』,这个地方我们是把它省掉了,它是「庄严佛土功德成就,庄严佛功德成就,庄严菩萨功德成就」,一共是三句,我们在文字上把它省略掉。西方极乐世界整个把它归纳起来,这三句就统统包括了。佛是阿弥陀佛,菩萨是那边一切有情众生,国土是依报,所以全部都包括了。这『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』,天亲菩萨告诉我们应该要晓得。换句话,就是整个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,我们应该要明了。『略说入一法句故』。略说,把它归纳起来一句。这一句是什么?这句叫『清净句』。实在这句就是南无阿弥陀佛,就这一句,这句就是清净句。这句也就是菩萨所讲的『真实智慧无为法身』,这是他说得出来,我们一般人说不出来的。你才晓得这句阿弥陀佛功德不可思议!这句佛号实实在在难得。
【此论直显事理无碍之一真法界。即事而真。当相即道。】
这个『论』就是《往生论》,是在净土五经一论之中。这论里面所讲的境界,全是华严境界,就是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,《华严》讲一真法界。『即事而真,当相即道』。诸位听了前面这个大意,这两句话就容易领悟。离一切相,即一切法。
【极乐世界种种依正庄严。一一皆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。】
这句如果就理论上来说,十法界依正庄严,『一一皆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』,那理论上讲得通的。可是在人事环境上来讲,所有一切法界,我们讲十法界,没有西方极乐世界环境来得好。它好在什么地方?就是每个去的人都是用清净心去的,每个去的人都是把一切妄念舍掉去的,所以那个地方人事环境特别的圆满,大家都是清净心。如果我们这个世界每个人能够把妄想分别执著舍掉,跟诸位说,这个世界立刻就变成极乐世界。可是你想想看谁能做得到?做不到!
阿弥陀佛也就是看到这十方世界做不到,所以在那个地方另起炉灶搞个世界来招生,招生招什么人?专门招清净心的人到我这儿来,这很难得。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怎么成就的,为什么这样殊胜?这个道理你明了了,你就一点都不怀疑。好像我们今天这个世界非常之乱,思想知见非常之乱,如果我们有志同道合的,我们大家心地很清净,找一块小地方建立一个小村庄。我们在这里面生活与外界统统隔绝,我们世间人讲世外桃源,不与外界接触,这个小地方就非常清净。西方极乐世界彷佛就是这么一个理想,它是在大世界里头建立的,建立一个清净世界。到我们在这里面清净心真正建立,能够禁得起考验,也就是说六根接触外面六种境界,确实能够不起心,不动念,不分别,不执著了,这个时候你可以出去参学,十方世界都可以去。帮助一切众生恢复他的本性,这就是我们讲大慈大悲,普度众生,佛经里头术语就是如此。禅家讲「恢复本来面目」。本来面目是佛,《华严》、《圆觉》都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,所以佛是我们的本来面目,没什么希奇。成佛是恢复本来面目,那没成佛之前咱们面目全非,确实是如此。所以『极乐世界种种依正庄严』,一一皆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。
【一一即是实相。故云本经以实相为体也。】
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宣讲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,句句都是真实的境界,绝对没有一个字、没有一句话欺骗我们。像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「如来是真语者」,真就是不假;「实语者」,实就不是虚话;「如语者」,如语是恰到好处,它事实是什么我就说什么,不加一点也不减一点这叫如语;「不诳语者,不妄语者」,诳是夸张,妄语是骗人。所以佛语真实,我们要相信,绝对没有欺骗人的。这部经是如来诚谛语,玄奘大师翻译的《弥陀经》,诚谛语。所以这经是『以实相为体』,是如来说这个经理论的依据,他说的是真实话。
【要解云。实相无二。亦无不二。】
『无二』就是一,『无不二』就是多。《华严》里面所讲的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一多不二」,这都是事事无碍的法界。所谓是无二就是实相,唯一实相。说无不二,这里面有佛、有菩萨,有种种无量无边的庄严,这就是不二。所以从体上看是一,是无二,从相上看是无不二,森罗万象统统都是一个实相;换句话说,也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。
【是故举体作依作正。】
『体』就是实相,就是无二的实相,作依报,作正报。依报是环境,正报就是我们身体。
【作法作报。】
『法』是法身。『报』是报身。
【作自作他。】
就西方极乐世界来说,『自』就是阿弥陀佛。『他』就是十方去往生的这些人,
【乃至能说所说。】
『能说』这个法门的,把这桩事情介绍给我们的是释迦牟尼佛。『所说』的,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是阿弥陀佛,是极乐世界。
【能度所度。】
『能度』是佛,这个佛不一定指释迦牟尼佛,为什么?因为十方一切诸佛都说《无量寿经》,都说阿弥陀佛,普度一切众生。所以这个佛我们可以看作十方一切诸佛,恒沙佛刹一切众生。
【能信所信。】
『能信』是我们自己的信心。你能信的这个心就是你一念始觉,就是你开始真正觉悟了,你能信,这是诸佛菩萨告诉我们,是你真正觉悟了。『所信』的就是这个法门,就是这部经典,这是我们所信的。
【能愿所愿。】
『能愿』是我们的愿心,我们愿意舍离娑婆世界,我们愿意求生极乐世界。
【能持所持。】
这个『能持所持』是讲修行。我们用什么方法来修?用三业,身语意。身,我们每天礼拜阿弥陀佛;口,我们称赞阿弥陀佛就是念阿弥陀佛;意,我们天天想阿弥陀佛。身语意三业来修学,这能持。所持的佛号,名号。
【能生所生。】
『能生』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三个条件,信愿行,这三资粮。『所生』的西方极乐世界四种净土,这后面我们会说到。
【能赞所赞。】
『能赞』十方诸佛。『所赞』的就是这部经典,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。
【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。】
统统都是实相,没有一样不是实相。这条说得好!我们现前一念的心,发愿往生心都是前面所讲真实智慧无为法身,一实相之所应,这是这个法门真正不可思议。
【本经云。开化显示真实之际。欲拯群萌。惠以真实之利。住真实慧。勇猛精进。一向专志庄严妙土。】
这三句都是《无量寿经》上的。这个经上给我们说了三个真实:真实之际,真实之利,真实智慧。如果与本性实相不相应,不能叫真实。真实就是与实相相应,与真如本性相应,与自性相应,这说了三种真实。
【此即本经之所开示者。】
你说佛在讲这部经讲什么?就讲这三种真实。这三句把全经的内容都包括了。这样的句子,我们在一切大乘经典里面的确很少看到。
【弥陀世尊。宣此妙法。欲惠予众生以真实之利。】
这是讲阿弥陀佛。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讲经说法,十方诸佛菩萨把阿弥陀佛所讲的这个经义,转达到一切众生。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是释迦牟尼佛转告我们的,十方世界一切如来都像释迦牟尼佛一样,把西方极乐世界的讯息,把阿弥陀佛所说的法门,转告一切众生。这是『惠予真实之利』。如果不把这个法门说出来,劝导大家,佛度众生就不圆满;利益是有,不是最真实的利益,真实里面总掺杂著一些不是真实的。要是纯真无妄,一切众生决定一生成佛。如果还叫众生要三大阿僧只劫、无量阿僧只劫,这就不是最真实的法门。真实的法门何必要我们找这么多麻烦?
【此三真实。即一即三。】
一即是三,三即是一。
【方便究竟。不可思议。依正法门。举体皆是真实之际。】
用蕅益大师讲的这段话,那再妙不过。我们现在修学这个法门的人都包括在其中,都包括在『真实之际』里面,这才与本经性体相应。不但如来讲这个法门相应,与这三种真实相应,说到我们现前,接受这个法门,依照这个法门来修学的,也入了这三种真实,这是不可思议。这个事实我们一定要清楚,一定要理解,我们的信心才真正坚定!这个坚定就真的契入真实,我们的修学可以说念念得力。相信在不长的时间当中,我们对於西方极乐世界往生自己就很有信心、很有把握。这是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我们不能解决的问题,在这一生当中获得解决了。现在生活当中,我们也能肯定,也能真正信得过,一切诸佛护念。经上讲二十五位菩萨日夜保护,我确确实实相信,一点都不怀疑,一切恐怖灾难统统可以免除。这自己真有这个信心,知道佛所讲的一句话都不是虚妄的,句句真实,这是本经所依据的理论。乃至於我们自己现在所修学、所依据的理论。
今天我们就讲这一段。底下这一段是讲「宗趣」。宗是宗旨,也就是修行的方法;趣是趣向,就是归宿。这经上说得很清楚,这个经修行的方法就是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。它的趣向就是往生不退,决定成佛。一生当中都可以能够圆圆满满的办到。好,我们今天讲到此地。
请看讲义第十页第二大段「本经体性」。这段跟天台宗五重玄义的辨体是同样的性质。为什么要辨体?体是所依,要用现代的话来说,就是它的依据。佛说这部经以什么为依据,说得明白一点,就是理论的依据,这非常重要。如果他在理论上站不住脚,佛所说的就很难令人相信。所以这段是说明佛说一切法的依据。
【一切大乘经典皆以实相为体。实相者。真实相也。又平等一相也。】
这是说明大乘经跟小乘经不一样。小乘经的理论依据,我们常讲的三法印「无常,无我,涅盘」。只要符合这三个条件,我们都承认它是佛经。一切大乘经它所依据的是实相。所谓『实相』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,简单的讲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。由此可知,一切大乘佛法,佛给我们说的就是宇宙人生真相的说明而已。因此,佛在《金刚经》里面,佛一再否认他有说法。「如来无法可说」,这是真的。什么叫没有说法?绝对没有一点点自己的意思说出来,没有;没有一个字、一句是自己意思说出来的,没有。那所说的?所说的是事实。宇宙人生事实,真相如此,全说的是真相。这个真相实在讲唯有如来才能够彻底的明了,也才能够圆圆满满的为我们宣说出来。佛对小乘人为什么不说?小乘人对实相完全迷惑,你给他讲宇宙人生的真相,他不能接受。所以对小乘人就不说实相,只讲无常、无我、涅盘。
第一条里头有个简单的解释,末后这句很重要,实相是什么?『平等一相』。这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,真相决定是平等的。我们为什么见不到真相?就是因为我们心不平等,所以实相就在眼前我们把它错认了,心不平,不平就是心不静。这个名词,佛在《般若经》里面讲得很多、讲得很详细。因为《般若》直接就是讲实相的。
【实相无相。实相无不相。实相是无相无不相。】
我们要从这三句当中去体会,为什么说『实相无相』?这个无相诸位要记住,绝对不是说这一切相都没有了,你要是这样会的话,就会错了意思。一切现相明明摆在我们眼前,怎么能说没有?这个相是有的,有为什么说无相?无相是我们心里头不著相,是指的这个。你心地决定清净,就是六祖大师所说的「本来无一物」,本来无一物就是无相的实相。
【离一切虚妄相。】
这一切虚妄相在哪里?如果用唯识来讲就会讲得很明白。唯识我们从最简单的讲《百法明门》。百法里面讲心法有八个,就是八识;心所有法有五十一个,我们叫心心所。心心所法都有四分,这四分就是见分、相分、自证分、证自证分,都有这四分。其他的三分我们不理它,单说「相」,每个心都有相,八个心就是有八个相,五十一个心所就是五十一个相分,这些相统统是虚妄的。诸位想想,如果离开这一切虚妄相,这个人是什么人?八地菩萨!八地菩萨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,他一切虚妄相真的没有了。可见得真正要证入实相,不是普通人,普通人做不到。
这在唯识里面讲就很有味道。我们外面这个境界相,在唯识里面讲本质相,心心所里面那个相分叫做影像。这举的比喻也很好,好像我们电视拍画面一样,这是我们现场,拍进去了那是影像,所以唯识家决定不承认我们真实的有能力能够接触外面境界,他不承认。我们眼睛,我们用八识,我们讲眼识,以这个来做一个比喻。这个眼睛像什么?就像摄影机的镜头一样,摄取外面的境界。分别功能最大的是第六意识,第六意识它是分别哪个相分?第六意识决定没有能力分别外面这个相分,它是分别影像,就是眼识。照相机照了这个影像,第六意识缘这个影像,实在讲它执著的还不是这个影像,而是从眼识的影像又传到第六识,第六识又造成一个相分,它自己缘它自己的相分。
由此可知,第六意识缘的相分是它自己的相分,完全是虚妄相,它是分别,第七识是执著,执著谁?绝对不是执著第六眼识的相分,不是的。它经过眼识传送到第七识,第七识自己又造成一个影像。就好像我们用一个摄影机好多电视机,线一个牵一个,一个牵一个,这一摄统统都录相,他自己缘自己,自己分别自己,自己执著自己,与现场不相干,没有见到现场,现场永远见不到。我们感觉到好像是见到现场,实际上没有,是因为什么?八识五十一心所所造的这个相分几乎就与现场是一模一样的,所以一般凡夫就误会了,以为自己真的接触到外面境界,其实没有,都是在那里搞这些虚妄相。什么人能够接触现场?转八识成四智的人接触到现场,那就是实相。由此可知,是八地菩萨以上他接触的是现场。七地以下的,他所能缘的全是相分,那凡夫就更不必说了,所以《金刚经》上说:
【凡所有相。皆是虚妄。】
诸位要知道这个相是讲心心所的相分,这是虚妄的,这不是真实的,是虚妄相。『实相无不相』。无不相就是有相,实相有相。大乘佛法跟我们讲体相用,体是真如本性,既然有体,决定就有现相。古德常常用金,因为这很难懂,像贤首国师给皇帝说法的时候,难懂,他就用金做比喻。把金代表这个体,体永远不变,这是真的,永远不变。体会现相,相是会变的。不管怎么变,它不离体。譬如黄金,黄金造成一个佛像,它就是佛的样子。佛像不要了,我们把它造成一个小狗,它就是小狗的样子;或者我们把它造成一个茶杯,它就是茶杯的相;造成一个碗,它就是一个碗的相,但是还是这么一块金。所以相随你怎么变,它不离这个金,你说这个金有没有相?决定有相。但是相是会变的,这是没错。
那个金一块,它有一块的相,你把它捏成一坨有一坨的相,你说我相不要了,相不要金也没有了,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。我们这个外头境界相不要了,不要了性也没有了。这些相从哪来?这些相是性变现出来的,就是真如本性的相分,这是真的,这不是假的。所以我们现代科学里头也有一点发现,所谓物质不灭,物质不灭就说明真如本性的相分不灭,不灭,那当然就是真的。佛法这个真妄,不生不灭是真的,凡是有生灭就是假的,所以心心所的相分是有生灭的,那是什么?妄念!这个念头里面的相分是有生灭的,所以那个真正是虚妄。外面境界这个相分的确是不生不灭的,我们如果看到外面境界相有生灭,那是看错了。
这个外面境界相,实在讲说得浅显一点是缘聚缘散。缘聚的时候,好像我们就觉得这个相很明显的存在,缘散了,好像这个相没有了,其实聚也是它,散也是它,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,物理里面讲的基本的物质。所有一切现相,都是这个基本物质组合的。它组合的方程式不一样,所以我们称它作元素;再由元素组成动物、矿物、植物,全是它组织的。离开它没有一法,所以一切法都是这些元素组合不相同而现的相。你从基本物质上来看,它的确没有生灭,这叫做实相,这是无不相的实相。所以这个实相并不是什么都没有,十法界依正庄严,山河大地一切众生就是实相。所以《金刚经》上说:
【若见诸相非相。即见如来。】
『如来』,《金刚经》上讲「如来」就是讲的真如本性,那你就见到本性了。见如来就是见本性。怎样才见?你见『诸相非相』,怎么个非法?我们中国《老子》一开头就说了这个非法,「名可名,非常名,道可道,非常道」。你能够说得出来的,你能够想得出来的,这已经错了,已经就不是的。譬如说,我们禅家常常用这个方法,随便手上拈一物,他说:离一切名字,道一句来。你说给我听听。你说这是一本书,书是个名字,我叫你离开名字,你说纸,纸也是名字;离开名字相,你道一句来,就道不出来,就说不出来。
所以马鸣菩萨在《大乘起信论》里面告诉我们,教给我们学佛,学佛当然最重要是听经,他教我们什么方法去听?离言说相,不要执著言说相;离名字相,佛经里头有很多名词术语,不要执著这个相;还要离心缘相,我心里怎么想法,这也离了。这三种都离了,你一接触就接触到真性,就即见如来,那就是见诸相非相,你就见如来,这就见本性了。
性在哪里?没有一法不是的!诸位如果要不相信,我们拿作梦来比喻,作梦的经验大家都有,梦中所有的境界从哪来的?我们心识变现出来的,这个诸位都知道。你就马上想一想,梦中哪一样东西不是自己?你想哪一样不是?整个梦是你自心变现的,所以梦中所有的境界全是自心的相分,如果那个时候你要问,我的心像什么样子?整个梦境就是心的样子。梦中有自己是自心变现的,梦中还有许多人物还是自己心变现的,梦中的山河大地、一切万法没有一样不是自己变现的。所以说全梦即心,全心即梦,梦跟心是一不是二,你就恍然大悟,没有一法不是自己,法法皆是,这是我们比较容易体悟。
佛告诉我们,你从这个再去体会真如本性,它这个量之大是尽虚空遍法界。《楞严》上说得很好,把真如本性比作虚空,把我们现在看这个虚空法界比作一片云彩。你说云彩在天空里面占多少的分量?所以是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。周是周遍,沙是恒河沙数的大千世界,全是我们真如本性变现出来的,所以佛一再告诉我们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,心跟法是一不是二。如果你要是悟入这个境界,就叫做证得清净法身。为什么?晓得整个虚空世界是一个自己。就好像在梦中豁然觉悟,整个梦境都是我变的。我现在在作梦,全部境界是我自己变现的,不会再执著这个身是我,这个我就大!一切万法都是我,所以这个「我」就不生不灭。这个相虽然在那里变化,决定没有生灭。这是真我,这是大我。大乘经上所讲的「常乐我净」,那个「我」就是指的这个我,不生不灭的真我,这受用就自在了。
所以要紧的,我们要见到一切相非相,就是在一切相里面决定我们守住《大乘起信论》这三个原则就行了。不要只取名字相,不要只取言说相。这个言说相包括的范围很大,因为言说是什么?是我们六根里面的舌根,这是举一个例子。言说相不能执著,我们耳根所听的一切音声相也不能执著,眼睛看的一些色相也不能执著,鼻所闻的一切香的相也不执著,乃至於意里面,我们心里面所想的都不能执著。就是你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统统不执著,这就是六祖所讲的「本来无一物」,这个时候心里清净了,真正的清净了。一切真实的相状统统摆在你面前。
实相决不是离开我们现在这个相之外有个实相,那你就搞错了。实相就是眼前这些现相,只要你不执著,你晓得它是虚妄的就对了,你就不去执著它。在应用上面,这要注意到,诸佛菩萨也都是这样的,所以佛说法要依二谛说法。二谛是什么?前面我们曾经跟诸位介绍过契机契理,以真谛契理,真谛就是什么?他依实相,他自己真正证得了诸法实相,契理。以俗谛契机,俗谛是什么?你说什么我跟你说什么,我随顺你说,绝对不是我自己说。譬如经上一开端「如是我闻」,阿难:我听说的,那还真有执著我吗?不是的,你们大家都说这个是我,我也说我,你就好懂了。这叫什么?随顺众生说。你们说这个是书,我也叫它做书,你就好懂了。你们执著这是一本书的相,我不执著,我晓得这是它原来没有名字,名字是你们人给它安上去的。你安上去,我要随顺你叫什么,你执著我不执著,这叫依俗谛而说法。
所以佛用的言语、文字、名相都是俗谛。俗谛是虚妄的、是假的,但是用这个假的是叫你从假里面去悟入真实,佛的用意在此地。绝对不是叫你执著这些假的东西,执著假的决定见不了性,决定证不了实相,这个诸位一定要知道。连佛法都不能执著,何况其他?所以《金刚经》上说得好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,那个法就是佛所说的一切法。舍就是不执著。你能够不执著,你才能够真正懂得佛的意思。《开经偈》上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这很不容易!稍许有一点执著,决定把如来的意思解错了。只有在一切法里都不执著,你才真正懂得如来真实义。要是具体一句话说出来就是平等一相,这就是如来真实义。平等一相,决定心里头一念不生,这就是如来真实义。所以如来千言万语,苦口婆心,是我们凡夫的见解,但是他的目的都是诱导我们走到平等一相,只要平等,相就是一个。我们再看第二条,在十一页第一行:
【实相离言说。】
所谓是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。
【南岳云。说似一物即不中。】
这句话出在《坛经》上。『南岳』是怀让禅师,他是六祖的学生。六祖曾经问他,他这样的答覆,问他的见地?他说:说不出来。这一句话说不出来,说像一物就不中,说不出来。六祖给他印可,确实说不出来。所以他是离言说的。
【故云。凡有言说。皆无实义。】
这一句话是真理,千真万确的事实。不但是所有言说没有实义,只要你能够思惟想像到都没有实义。这个实义就是实相、就是真相。真相决定是离开言说的,譬如我们刚才随便举这个,这是实相,你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你说不出来。你要说出来一定要给它加上名字,要给它起个代名词,这个名字是假的。离开一切假名、假相,你能不能说得出来?说不出来,但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所以禅宗讲「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」,你清楚,我也清楚,这说不出来。这是真的。一切虚妄相能想像,能说得出来,真实相说不出来,也没法子想像,所以叫做不可思议。思是思惟,议就是言说、议论,说不出来也没法子想像。为什么?你只要一想,给诸位说平等心就没有了,一相也没有了。因为实相是平等一相,真正离一切言说、思惟,平等一相才能够现前。这旁边有个小注,我这个本子上是我加上去的。
【实相离相。无相故能无不相。是故相好庄严即法身也。】
诸位要知道,这个地方讲的『相好庄严』,是包括了十法界。所以十法界依正庄严,只要你离开一切分别执著,无有一法不是实相。极乐世界是实相,华藏世界是实相,我们现在这个世界也是实相,畜生、饿鬼、地狱统统都是实相,没有一法界不是实相,所以法界叫一真。就是说你心里头变现出的相分,这个相分是平等一相。为什么平等?因为你没有分别,没有执著。
我们今天觉得这一切法不平等,不平等是你从分别执著里头产生的,这是虚妄相,这不是真实相。譬如说我们看婴儿,几个月的婴孩,你给他甜的糖吃,他吃得很欢喜。他拉的大便,他抓到手上,他吃得也很高兴,我们看到就不行了,为什么?我们有分别、有执著,他是什么?他是平等一相,他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。所以你入这个境界,你在天堂里面决定没有乐受;你在地狱里面纵然上刀山、下油鼎没有苦受,他平等一相。这是一真,确实如此。所以这个受不是真的是假的,就是苦乐忧喜舍。所以佛法里头的禅定,三摩地、奢摩他、禅那翻作正受,正受是什么?正常的享受。由此可知,苦乐忧喜舍都是不正常的享受,是一个错觉的享受。本来你心里头没有这个东西!这个东西从哪里来的?妄想执著来的,所以它不是真的。真的是什么?真的是平等,一种受,就是你这个受里头已经决定没有苦乐忧喜舍,无论在哪个境界平等一如。
我们看到这个经里,这佛与大菩萨与众生感应道交,千处祈求千处应。佛应化在三恶道,他苦不苦?他绝对不会苦。他要是苦,他凡夫,他决定没有。为什么?他苦乐忧喜舍这五种受都没有了,他入的是正受。我们凡夫的病根就是妄想执著,成天在打妄想,在分别执著,这是病根。诸位要是真正明白这个道理,你就晓得佛法不骗人。佛法不骗人,佛法也不依靠任何人,所以佛叫做无依道人。佛是无依道人,我们学佛的每个人都是无依道人。依是依靠。没有依靠,依靠自己的觉悟,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!真相觉悟了,你就得大自在,这问题才能真正解决。
所以清净法身在哪里?十法界依正庄严,原来就是自己的清净法身。为什么加个清净?你里头有一丝毫分别执著就不清净,不清净决定不能证得一相。所以你证得法身决定是清净心,决定是一相。这一相里面也确实有十法界,并不是十法界都变成一个相,不是的。十法界的相统统有,统统存在,但是在你自己感受里面是一相。你对於这一切现相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是慧,这是观,观照。在这个境界里头绝对不起心、不动念,这就是平等。所以佛法讲修行,讲功夫,实在功夫就在「平等」这两个字。如何能在一切境界里面,我们用平等心。这个平等心就是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,真正能保持著不起心,不动念,不分别,不执著,你对於一切境界清楚明白,这就是佛知佛见。
【真知无知。】
『无知』就是没有分别执著,没有言说思惟,这是『真知』。绝对不是说你没有看清楚,你没有听清楚。六根接触外面境界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是真知。
【无知故能无不知。】
无所不知!你对於一切境界彻底明了,哪有不知道的?所以诸位要晓得『无知』是自受用。你看他心多清净,清净寂灭。『无不知』是他受用,是教化众生。所以教化众生的时候是无所不知,是他受用。
【是故一切种智。即真实智慧也。】
『一切种智』是如来的智慧,这是真智慧。这个真智慧里面就包括了无知、无所不知。你明白这个道理,学佛求什么?学佛要求无知,这个重要。无所不知不重要,所以学佛跟学世间法不一样,完全不相同。今天佛法之衰,衰在哪里?方法错了,目标也错了。拿世间法的方法来学佛,这个错了。所以佛法先求无知,无知是根本智,无所不知是后得智,先求根本智。
所以佛法的入门是从定入门的,戒定慧,慧是无所不知,但是他从定入门的。因戒生定,因定开慧,持戒只是手段而已,不是目的。为什么叫你持戒?这戒律讲这也不准做,那也不准做,好像这个窗户、门都把它堵死了,希望你心定下来,意根不要往外头乱跑,这就是六个门!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这六门,把这六个门都禁止住了,使你活动的范围愈缩愈小,就是希望你心定下来,定久了就开慧。《楞严》上说「净极光通达」,净到极处本性的光明就发出来了。所以这个慧不是从外求来的,慧是内心里面发出来的。慧是你自己本来有的,不是从外头得来的。如来有无量无边的智慧,是你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。所以佛教给我们是开发自性,佛没有教我们从外面求东西,外面求东西佛就说这外道,心外求法。心外有没有法?心外没有法,所以心外求法决定是冤枉、决定是错误,决定是什么都得不到。这个真实法决定得不到。真实法不在心外,心外求法决定是迷不是悟!觉悟的人不从心外求法。
所以我们读佛经,佛决不是教我们从经典里面去求法,不是的,充其量可以讲佛这个经典引导我们悟入自性。自性不在经典里面,因这个诱导我们悟入自性。如果悟入自性,也就是悟得实相。你说这个经典是我自己的经典,可以,为什么?我的自性跟佛的自性无二无别,佛这个经典从自性当中流露出来的,我已经见到性了,所以佛的经典跟我自己说出来没有两样,你说是佛的也可以,说是自己的也可以。为什么?自他不二,真正不二。所以性相一如,平等一相。有佛,有众生这是二相,这就不是一相,这就不平等。
所以这个意义相当之深,永明延寿大师曰「至理一言,点凡成圣」。至理是讲到极处!尤其是这句话应用在《无量寿经》上。因为《无量寿经》是称性极谈,的确能叫一个凡夫,任何一个凡夫,能够一生成佛。所以永明大师这句话用在净土宗,那是再恰当也不过。第三引用《圆觉经》上一句话:
【诸幻尽灭。觉心不动。幻灭灭故。非幻不灭。】
《圆觉经》非常之好,它的内容跟《楞严》差不多,分量比《楞严》少,也可以说小《楞严经》,真正开智慧的经典。华严宗第五代的祖师就是宗密大师,他对於《圆觉经》有很详细的注解。这里引用的是经文,『诸幻尽灭,觉心不动』。幻就是《金刚经》上所讲的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你能够把一切妄想执著断尽,你的真心显露出来了。真心是觉心,真心不迷,真心不动。所以我们常常觉得心不安,是妄心不是真心,真心不动的!心会动,会动决定是个妄心,真心不动的,觉心不动。所以迷是动的,觉是不动的。如来果地上我们称他作寂灭忍,比无生法忍还要高一等。他的心清净寂灭,六祖大师开悟的时候也说「何期自性」,也是讲本来不动,他见到这个境界,「本来清净」。
这一点也是可以说作我们修行功夫得不得力,有没有进步的一个标准。我们的心在一切境界里头能够不动,这功夫得力了。不会被外境所转了,能够在一切境界里头不动心,不起心,不动念,那就是《楞严》上说的「若能转境,则同如来」,那就跟如来没什么两样。你不会被境界所转,就是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,你能够不动,如如不动。佛菩萨说老实话跟我们不一样的,就是这一点不相同,除此之外,没有什么不一样地方。就是他接触六尘境界,他不起心,不动念,不分别,不执著。『幻灭灭故,非幻不灭』。非幻就是真的,幻是假的。所有一切假的统统都离开了,真的自然现出来。
【故云。不用求真。唯须息见。】
这是我们做了个结论。『求真』,你决定求不到。你有求真的这个心,这个心就是妄心,这个心就是你求真的一个障碍。譬如有很多念佛的人,念佛求什么?求一心不乱,我就可以说他这一生决定不会得一心不乱。为什么?他一心不乱他有个障碍,他求一心这个心就是妄念。一心里头没有妄念,念佛里头还加上这个妄念,他决定不能得一心不乱。我一心不乱也不求,功夫成熟自然达到,自然成就了。为什么?没有障碍了!所以这个真的不用求。定也不需要求,慧也不要求,只要把那些妄想分别执著把它放下就行了。『唯须息见』。见就是见解。能够把你思想见解统统放下,这真的就现前了。
这个事情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很难。所有一切大乘佛法都是走这条路,所以叫难行道,这个法门叫易行道。易行道就是不需要息见,也能带业往生。带什么业?带见。你这个见没断。你的妄想分别执著没断,没断可以带去。这是其他法门里头没有的,只有净土法门里头有这个事情,其他法门没有,这叫带业往生。在前几年,净土宗里头也是有一个很大的震撼,搞得全世界念佛人人心惶惶。那就是陈建民居士他提倡的消业往生不能带业往生,搞得一个很大的震撼。我是八三年,第一次到美国来讲经,沈家桢居士邀请我的。我在洛杉矶住了几天,先到洛杉矶住几天再到纽约。周宣德老居士在机场迎接,一见面就问我这桩事情,他说:法师,怎么办?我们念佛念这么久,这不能带业往生,那我们不都完了?
这桩事情我是听说,但是我没有深究这个事情,也没有过问,我们讲我们的经。他这样一问,我都没有想到周宣德老居士这么大的年岁,学佛这么多年还会被这句话动摇;换句话说,受这句话影响的人决定很多很多。我就反过来问周老居士:如果不能带业的话,西方极乐世界只剩阿弥陀佛一个人!你知不知道?他听了也一愣,他说怎么了?观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、文殊、普贤都带业。他说带什么业?生相无明。他一听,对!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破,是不是带一品业?对!如果不准带业往生,岂不是只有阿弥陀佛一个人,其他的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资格到西方极乐世界去?所以这个带业往生绝对正确。
然后我再给他一个证明。他说:好,他们查这个经上,佛经里头的确没有带业往生这四个字。我说:好。佛没有说过的东西太多了,你要比例类推,我说有没有讲三辈九品?他说:有,这个经上有,三辈九品有。如果不带业,哪来的三辈九品?三辈九品还不就是带得多的品位下一点,带得少的品位高一点,不就从这分的?如果说不带业往生,业都消掉往生了,三辈九品那什么意思?那讲不通!有三辈九品那还不就说明了就是带业往生!这他才相信。
但是我们一到美国听说,这个陈建民居士的势力很大,这不能得罪,得罪,他那个人有报复心,他瞋恨心很重,有报复心,我们也就提高警觉,也就不要得罪他。所以我话又说了一句,补充了一句,消业也是正确的。他说怎么正确的?人家叫你多消一点少带一点,你去品位高一点。这两面我们要都不得罪。如果说是专门讲带业不讲消业,或者专讲消业不讲带业,这偏在一边都是过失、都是错误的。所以他说消业,我说:他的慈悲心,希望你少带一点,到那里品位高一点。这再恭惟几句,不要得罪人。
我到纽约,沈家桢在飞机场接我,他自己驾车,到大觉寺的时候,在路上他也问我这个问题。所以,唯独这个法门可以带业,一品惑不断也能往生。但是诸位要晓得,其他法门里头不许可的,一定要息见。你就想这个问题难!绝对不是个容易事情。所以难行道、易行道就是从这来的。再看底下这一偈:
【离一切相。即一切法。离故无相。即故无不相。不得已强名实相。】
『实相』还是个名词,佛要不用这个名词,没办法说法,无法表达他的意见,无法叫人觉悟。但是你可不能执著,佛说个实相真的就有一个实相,错了。这样你被佛迷了,你就被他迷了。所以会听的人不要被佛迷了,这是个高明的人,那佛很佩服,佛欢喜;佛说什么你执著什么,你统统被佛迷了,佛看到都流眼泪,我好心叫你觉悟,结果你被我迷了。要知道佛不迷人,实在讲学佛的人自己把自己迷住了,被佛迷住了。这个迷就是迷在名相上,这要懂得。
离,刚才讲了是离心里面执著那个虚妄相,不是外面的相。有很多人看到这『离一切相』,自己把这个社会也摆脱掉了,家庭也不要了,跑到深山里搞一个石洞去住著修行了,他有没有离相?他没有离。为什么?山也是相,洞也是相,他还是离不掉的,他怎么离法?没有法子离!所以这要觉悟,离是心里头清净不著相,离这个,就是离心心所的相分。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个真正的意义,千万不能搞错了。所以离这是无相,心里面不执著。像《华严经》佛说我们凡夫的病根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。这个离就是离妄想执著。『离故无相』,无相就是无妄想执著的相,没有这个。『即故无不相』。即就是我们现实的社会,大而言之,十法界依正庄严。
好像名词都是很不得已而建立的。建立有作用,但是不能执著,一执著就变成起了副作用,反而被它迷了。我们要用它,用它帮助我们觉悟。你要想帮助你觉悟,决定不执著。所以佛往往一桩事情说很多个名词,这个意思就是你怎么说都可以,只要说的是这桩事情就行了。不要执著名相,不要死在名相里头。第五条说:
【论云。庄严佛土功德成就。庄严佛。菩萨。功德成就。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。略说入一法句故。一法句者。谓清净句。清净句者。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。】
『论』就是《往生论》。《往生论》是天亲菩萨造的。这位菩萨也非常的了不起,他是根据净土三经造的这部论,这部论实在讲就是他修净土的心得报告。论里面标明他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等於说是他自己的修学报告,非常之难得。
『庄严佛土功德成就,庄严佛菩萨』,这个地方我们是把它省掉了,它是「庄严佛土功德成就,庄严佛功德成就,庄严菩萨功德成就」,一共是三句,我们在文字上把它省略掉。西方极乐世界整个把它归纳起来,这三句就统统包括了。佛是阿弥陀佛,菩萨是那边一切有情众生,国土是依报,所以全部都包括了。这『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』,天亲菩萨告诉我们应该要晓得。换句话,就是整个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,我们应该要明了。『略说入一法句故』。略说,把它归纳起来一句。这一句是什么?这句叫『清净句』。实在这句就是南无阿弥陀佛,就这一句,这句就是清净句。这句也就是菩萨所讲的『真实智慧无为法身』,这是他说得出来,我们一般人说不出来的。你才晓得这句阿弥陀佛功德不可思议!这句佛号实实在在难得。
【此论直显事理无碍之一真法界。即事而真。当相即道。】
这个『论』就是《往生论》,是在净土五经一论之中。这论里面所讲的境界,全是华严境界,就是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,《华严》讲一真法界。『即事而真,当相即道』。诸位听了前面这个大意,这两句话就容易领悟。离一切相,即一切法。
【极乐世界种种依正庄严。一一皆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。】
这句如果就理论上来说,十法界依正庄严,『一一皆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』,那理论上讲得通的。可是在人事环境上来讲,所有一切法界,我们讲十法界,没有西方极乐世界环境来得好。它好在什么地方?就是每个去的人都是用清净心去的,每个去的人都是把一切妄念舍掉去的,所以那个地方人事环境特别的圆满,大家都是清净心。如果我们这个世界每个人能够把妄想分别执著舍掉,跟诸位说,这个世界立刻就变成极乐世界。可是你想想看谁能做得到?做不到!
阿弥陀佛也就是看到这十方世界做不到,所以在那个地方另起炉灶搞个世界来招生,招生招什么人?专门招清净心的人到我这儿来,这很难得。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怎么成就的,为什么这样殊胜?这个道理你明了了,你就一点都不怀疑。好像我们今天这个世界非常之乱,思想知见非常之乱,如果我们有志同道合的,我们大家心地很清净,找一块小地方建立一个小村庄。我们在这里面生活与外界统统隔绝,我们世间人讲世外桃源,不与外界接触,这个小地方就非常清净。西方极乐世界彷佛就是这么一个理想,它是在大世界里头建立的,建立一个清净世界。到我们在这里面清净心真正建立,能够禁得起考验,也就是说六根接触外面六种境界,确实能够不起心,不动念,不分别,不执著了,这个时候你可以出去参学,十方世界都可以去。帮助一切众生恢复他的本性,这就是我们讲大慈大悲,普度众生,佛经里头术语就是如此。禅家讲「恢复本来面目」。本来面目是佛,《华严》、《圆觉》都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,所以佛是我们的本来面目,没什么希奇。成佛是恢复本来面目,那没成佛之前咱们面目全非,确实是如此。所以『极乐世界种种依正庄严』,一一皆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。
【一一即是实相。故云本经以实相为体也。】
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宣讲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,句句都是真实的境界,绝对没有一个字、没有一句话欺骗我们。像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「如来是真语者」,真就是不假;「实语者」,实就不是虚话;「如语者」,如语是恰到好处,它事实是什么我就说什么,不加一点也不减一点这叫如语;「不诳语者,不妄语者」,诳是夸张,妄语是骗人。所以佛语真实,我们要相信,绝对没有欺骗人的。这部经是如来诚谛语,玄奘大师翻译的《弥陀经》,诚谛语。所以这经是『以实相为体』,是如来说这个经理论的依据,他说的是真实话。
【要解云。实相无二。亦无不二。】
『无二』就是一,『无不二』就是多。《华严》里面所讲的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一多不二」,这都是事事无碍的法界。所谓是无二就是实相,唯一实相。说无不二,这里面有佛、有菩萨,有种种无量无边的庄严,这就是不二。所以从体上看是一,是无二,从相上看是无不二,森罗万象统统都是一个实相;换句话说,也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。
【是故举体作依作正。】
『体』就是实相,就是无二的实相,作依报,作正报。依报是环境,正报就是我们身体。
【作法作报。】
『法』是法身。『报』是报身。
【作自作他。】
就西方极乐世界来说,『自』就是阿弥陀佛。『他』就是十方去往生的这些人,
【乃至能说所说。】
『能说』这个法门的,把这桩事情介绍给我们的是释迦牟尼佛。『所说』的,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是阿弥陀佛,是极乐世界。
【能度所度。】
『能度』是佛,这个佛不一定指释迦牟尼佛,为什么?因为十方一切诸佛都说《无量寿经》,都说阿弥陀佛,普度一切众生。所以这个佛我们可以看作十方一切诸佛,恒沙佛刹一切众生。
【能信所信。】
『能信』是我们自己的信心。你能信的这个心就是你一念始觉,就是你开始真正觉悟了,你能信,这是诸佛菩萨告诉我们,是你真正觉悟了。『所信』的就是这个法门,就是这部经典,这是我们所信的。
【能愿所愿。】
『能愿』是我们的愿心,我们愿意舍离娑婆世界,我们愿意求生极乐世界。
【能持所持。】
这个『能持所持』是讲修行。我们用什么方法来修?用三业,身语意。身,我们每天礼拜阿弥陀佛;口,我们称赞阿弥陀佛就是念阿弥陀佛;意,我们天天想阿弥陀佛。身语意三业来修学,这能持。所持的佛号,名号。
【能生所生。】
『能生』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三个条件,信愿行,这三资粮。『所生』的西方极乐世界四种净土,这后面我们会说到。
【能赞所赞。】
『能赞』十方诸佛。『所赞』的就是这部经典,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。
【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。】
统统都是实相,没有一样不是实相。这条说得好!我们现前一念的心,发愿往生心都是前面所讲真实智慧无为法身,一实相之所应,这是这个法门真正不可思议。
【本经云。开化显示真实之际。欲拯群萌。惠以真实之利。住真实慧。勇猛精进。一向专志庄严妙土。】
这三句都是《无量寿经》上的。这个经上给我们说了三个真实:真实之际,真实之利,真实智慧。如果与本性实相不相应,不能叫真实。真实就是与实相相应,与真如本性相应,与自性相应,这说了三种真实。
【此即本经之所开示者。】
你说佛在讲这部经讲什么?就讲这三种真实。这三句把全经的内容都包括了。这样的句子,我们在一切大乘经典里面的确很少看到。
【弥陀世尊。宣此妙法。欲惠予众生以真实之利。】
这是讲阿弥陀佛。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讲经说法,十方诸佛菩萨把阿弥陀佛所讲的这个经义,转达到一切众生。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是释迦牟尼佛转告我们的,十方世界一切如来都像释迦牟尼佛一样,把西方极乐世界的讯息,把阿弥陀佛所说的法门,转告一切众生。这是『惠予真实之利』。如果不把这个法门说出来,劝导大家,佛度众生就不圆满;利益是有,不是最真实的利益,真实里面总掺杂著一些不是真实的。要是纯真无妄,一切众生决定一生成佛。如果还叫众生要三大阿僧只劫、无量阿僧只劫,这就不是最真实的法门。真实的法门何必要我们找这么多麻烦?
【此三真实。即一即三。】
一即是三,三即是一。
【方便究竟。不可思议。依正法门。举体皆是真实之际。】
用蕅益大师讲的这段话,那再妙不过。我们现在修学这个法门的人都包括在其中,都包括在『真实之际』里面,这才与本经性体相应。不但如来讲这个法门相应,与这三种真实相应,说到我们现前,接受这个法门,依照这个法门来修学的,也入了这三种真实,这是不可思议。这个事实我们一定要清楚,一定要理解,我们的信心才真正坚定!这个坚定就真的契入真实,我们的修学可以说念念得力。相信在不长的时间当中,我们对於西方极乐世界往生自己就很有信心、很有把握。这是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我们不能解决的问题,在这一生当中获得解决了。现在生活当中,我们也能肯定,也能真正信得过,一切诸佛护念。经上讲二十五位菩萨日夜保护,我确确实实相信,一点都不怀疑,一切恐怖灾难统统可以免除。这自己真有这个信心,知道佛所讲的一句话都不是虚妄的,句句真实,这是本经所依据的理论。乃至於我们自己现在所修学、所依据的理论。
今天我们就讲这一段。底下这一段是讲「宗趣」。宗是宗旨,也就是修行的方法;趣是趣向,就是归宿。这经上说得很清楚,这个经修行的方法就是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。它的趣向就是往生不退,决定成佛。一生当中都可以能够圆圆满满的办到。好,我们今天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