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量寿经玄义 (第二集) 1989/1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:02-014-0002
今天我们的讲义虽然不够,但是我们影印了几份。这个讲义的编写是根据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,以及李炳南老居士《无量寿经》的提要,就是他的眉注。李老居士他这个注解虽然很简单,就是在这个经文旁边辅助的,这个本子将来诸位都可以看得到,虽然很简单,但是很重要。把这经的精华,他都用最简单的字句给我们提示出来。我们在前言,就是第二页第一条把依据说出来了,第二条就是:
【确认净土法门为一乘了义。万善同归。三根普被。凡圣齐收。横出三界。迳登四土。极圆极顿。不可思议之微妙法门。】
这个意思,可以从梅光羲的序文以及黄念祖居士《无量寿经》的跋文,乃至於注解里面他所引用唐宋中国、日本、韩国许多大德他们的看法,这可以综合他们的看法。这些人的看法,我们要问他会不会有偏见?像我们现代人所讲的会不会有先入为主,或者他自己修学这个法门特别赞叹这个法门?这种情形在晚近可以说是非常的普遍,也就是菩萨戒经里面所讲的「自赞毁他」。这在菩萨戒是一条重戒,尤其是《瑜伽菩萨戒本》,把这一条列在菩萨戒第一条,就是自己赞叹自己,毁谤别人。如果自己赞叹自己,不毁谤别人,或者毁谤别人没有赞叹自己,这个罪比较轻;既自己赞叹自己又毁谤别人,这个罪很重。这是在晚近可以说相当普遍的听到、见到的事情。但是在唐宋的时代,决不是我们想像的。
在那个时候无论在家出家可以说他都有相当高度的道德水准,他不会这么做法的,特别是我们看到窥基大师的《阿弥陀经》注解。今天正好带了几本,就是这个本子,这是窥基大师作的。窥基的出身是王孙公子,唐太宗的一员大将尉迟敬德是他的叔叔。尉迟敬德跟唐太宗的关系这是非常之深的,是唐太宗最得力的一员大将,帮他打天下的,以后是封侯的。所以他是王孙公子出身,跟著玄奘做了弟子。
这个人聪明智慧非常之高。在传记里面传说的还有一段很动人的故事。玄奘大师到印度去的时候,在往西域的路上,见到一个老人在那里入定,在一个大树底下入定。这个老人是个得道的高僧,年岁很大,在这里入定。那个定功相当深,那个鸟雀在他手上做窝,你想想看这个人定功多深。他在入定时间多久?时间要是短暂,鸟不会在那做窝,这样入定至少也有几个月了。玄奘大师看到他,就拿著引磬在他耳朵旁敲,这个敲就是叫他出定,他就出定。玄奘大师就劝他:我到西天,要到印度去取经,你现在赶紧到中国去投胎,我回来的时候,你做我的弟子,我们一同来弘扬佛法。这个人证到什么果位?好像是初地菩萨的果位,大概是别教初地菩萨的果位。由此可知,玄奘大师决定是再来人,不是一个普通人。普通人他怎么能找一个初地菩萨来做他的徒弟,这怎么可能的事情?所以这的确都是乘愿再来者,不是普通人。
他就真的到东方来投胎了。所以玄奘大师到印度去了十九年,一去一回来,连路上三年路程一共十九年。回来之后,没多久就找到他了,就是窥基,就找到他要他出家。他享福享惯了,所以出家就提条件。我们佛门一个传说叫「三车法师」,他说:你让我出家可以,我有条件。玄奘大师问他什么条件?他说:第一个我需要花钱,如果没有钱,这个生活过得很苦,他说我要带一车黄金,一车黄金。第二个他喜欢念书,我要带一车书去,平常没有事情,读书、看书。还要带一车美女伺候他。这是传说,称之为三车法师。他修学的佛法非常之圆融自在,辩才无碍。传玄奘法师的法,所以法相唯识是玄奘大师从印度传到中国来,并没有建立宗派,真正在中国建立宗派就是窥基大师。所以窥基大师是法相宗的第一代的祖师,玄奘不能算,在他手上建立的。
《阿弥陀经》梵文的原本玄奘大师带回来了,从印度带到中国来,而且做了一次的翻译。玄奘大师的译本,现在我们收在《净土五经读本》里面。这个《五经读本》我们这里还有一些,将来每位同修可以得到一本。有玄奘大师的译本在里面。窥基大师要给《阿弥陀经》作注解,他不用他老师翻译的本子,他还用鸠摩罗什翻译的本子。这个用意非常之深。第一个真正遵守了佛陀的教诫「依法不依人」。玄奘虽然是他的老师,翻得也不错,但是罗什法师翻译的也很好,而且罗什法师这个译本已经流通天下了,已经流通了。所以他用鸠摩罗什的译本,就是这一个注解不用他老师的译本,给后人很大的启示。佛法不讲人情,佛法完全建立在理智的基础上。这是给后人做了个模范。同时还有更深的意义,那就是证明鸠摩罗什大师翻得《弥陀经》决定没有错误。如果他翻译有错误,不对了,窥基大师注解何必用他的本子?应该用老师的本子!这就证明罗什翻得正确,翻得好,连他们师徒两个都赞叹。这是我们应该要知道的。
现代人常常是喜新厌旧,总是喜欢新花样。现在有很多人,就是连夏莲居老居士在序文里头也提倡到的:现在人学净土的只念《阿弥陀经》,《阿弥陀经》只念秦译,就是罗什大师的译本,他说玄奘大师的译本都没见过。罗什译得虽然是好,但是还有一些重要的意思他给它省略掉了。玄奘大师是直译,文笔确实不像罗什大师那么样的通畅,我们念得很舒服,但是他保存了梵文原本的意义,他完全保存,可以说是一个意思都没有漏掉;罗什他是选择它的精义(精华的意义)译出来,有些地方他确实省掉了。这是他们师徒两个人对於这个本子赞叹,给我们后世人修净土的确是增加了信心。等於说他给我们做了个证明,这个本子流通对於现代修净土的人来说是有相当大的利益。
『一乘了义』是真的。我们中文所翻译的经典,虽然翻译的那么多,自古以来,为大家所公认的一乘经,就是讲成佛的经典叫一乘,大乘是讲成菩萨的,二乘是讲成阿罗汉、辟支佛的,那就更低了。一乘是讲成佛的。一乘经典一共有多少部?跟诸位说,只有三部。你看一切经,那么多经典里面,一乘经典大家公认的只有三部经:第一部就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第二部是《妙法莲华经》,这是大家公认圆教一乘。另外一部就是《梵网经》,《梵网菩萨戒经》,这是别教一乘。所以一乘经典只有三部。
为什么唐宋这些净宗大德,乃至於不是净宗的,像窥基大师法相宗的,他这里面对於净土的赞叹都是圆顿至极,他都这样赞叹。这是有道理的。如果你要是把一乘经典认真的去做一番研究,你就会明了古德讲这个话是有道理的。《华严》它最后怎么成佛的?《华严》到了最后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这样才圆满成佛的。由此可知,如果要没有最后这一著,《华严》虽然是圆教还是不圆满,他这个成佛是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的。
另外,我们再看《法华经》。《法华经》在第二十三篇,「药王菩萨本事品」,释迦牟尼佛也是苦口婆心特别劝导大家,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所以《法华经》也是以西方极乐世界为指归。所以一乘经典、了义经典里面都是指归到净土。古德尤其是日本的净宗大德们他们说的:《无量寿经》自始至终完全讲西方极乐世界。也就是说,《法华经》跟《华严经》指归的就是归到《无量寿经》,所以《无量寿经》就变成一乘里面的一乘,了义当中的了义,这是古大德们他们所公认的。
我们在初学的时候,乍听到这些话都不太以为然,好像说得太过分了。到我们自己对这两部大经认真去研究一下,这才恍然大悟,才知道古人所讲这个话一点都不过分。《华严》实在说就是详细的《无量寿经》,《无量寿经》就是简略的《华严经》。这个意思到我们有这个感触,实在讲前人已经说出来了,所以我们想超过前人很难,非常非常之难。哪一个说出来的?清朝乾隆年间的彭绍升居士,他说《无量寿经》是中本《华严》,那个八十卷是大本的。《无量寿经》经文少,中本《华严》;有中本当然还有小本,小本是什么?《佛说阿弥陀经》—小本《华严》。他说这个东西内容跟《华严》没有两样,一个说得详细,一个说得简单而已。这个说法非常非常有道理。我自己实在讲是讲《华严》讲了十八年,才真正承认了这句话。彭绍升讲得不错,讲得很有道理。
所以是『万善同归』。这个「万」不是数字,是表法的意思。世出世间一切善法归到哪里?都归到阿弥陀佛。这一句名号,我们念到后面的时候大家就会晓得,这一句名号就是我们本觉理体。换句话说,就是我们的真如法性,真如本性。阿弥陀佛是我们的真如本性。所以世出世间一切善法统统归阿弥陀佛,万善同归是这个意思。我们才晓得这个法门之伟大,这个法门的不可思议。
尤其难得的是底下这两句『三根普被,凡圣齐收』。根是讲根性。佛法里面讲一切众生的根性分为三大类,上根、中根、下根;这就是把一切众生各种不同的根机统统收尽了。这个法门最不可思议的,它是以度凡夫成佛为主。要多少时间成佛?经上告诉我们,「若一日到若七日」。所以窥基大师就讲,这是「顿渐二法」。他说有顿法,为什么?他居然七天成功!哪一个法门能够七天成功的?找不到。佛所讲的八万四千法门,没有一个法门是七天可以学成佛的,没有这个法门,唯独这个法门。这个法门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?这个七天是说说而已还是真有这回事情?跟诸位说,真有。在《往生传》里面我们看到。《往生传》里面最著名的一个是宋朝的莹珂法师。在《往生传》,在《净土圣贤录》、《安士全书》最后那一部分叫《西归直指》里面都统统引用他,都有他往生的事迹。
这个人在传记里面记载,他虽然出家了,他破戒,不守清规。他最大的一个长处就是他还相信因果,所以他自己反省,他说:我出家干的这些事情心行,将来必定堕地狱。他知道他要堕地狱,於是乎心里就恐怖,就问他的同参,有没有方法能够叫我不堕地狱?他同参就介绍他读《往生传》,劝他念佛。他看了《往生传》,心里面非常受感动,看到别人念佛往生了,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圆证三不退,这个不得了!任何法门里头,你修行为什么时间要那么长?他会退转,进进退退,这个麻烦大,唯有西方极乐世界只有往前进是没有往后退的,所以那边是保证你不退转。但是进步?每个人的确有快慢不同,可是他不会退转。就好像念书一样,保证你不会降级,不会往后退的;但是你往上升的进度,你一精进就快一点,懈怠就慢一点,不会往下退。这是任何一个法门里面没有这个情形的,唯独西方极乐世界有,他不退转。
所以他读了《往生传》非常感动。於是乎他自己发了一个狠心,立志求生西方极乐世界。他把自己的房间门关起来,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;他不吃饭,不睡觉,连水都不喝,一句阿弥陀佛念下去,念了三天三夜,人实在支持不住了,这倒下去了。一倒下去之后,就见到阿弥陀佛来了。他是念了三天三夜,你看经上讲的「若一日到若七日」;他是中根,他不算是下根,他念了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念来。阿弥陀佛就告诉他:你的阳寿还有十年,你好好的修行,临命终时我来接引你。莹珂法师见到阿弥陀佛心里很欢喜,听了这个话他又忧愁,他跟阿弥陀佛说:我劣根性很重,我禁不起诱惑,外头一诱惑,我又不晓得要做多少罪业,这个十年不知道要做多少罪业,十年以后能不能往生那靠不住了。他说我十年寿命不要了,我现在跟你走好不好?跟阿弥陀佛商量。阿弥陀佛就答应他:好!那这样,三天以后,我来接引你往生。他说:好。莹珂马上就答应了。
他把这个房门一打开,欢欢喜喜告诉这庙里大众,三天之后,我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。这个寺庙里面人看到他这个样子,都以为他疯疯癫癫的说假话,他那样的人怎么能往生?所以都不相信。但是看他说话的语气好像不是假话,好像是真的。好在三天时间不长,大家就等三天之后,看你往生不往生。到了第三天,做早课的时候,他要求他的这些同参道友,今天早课改念《弥陀经》、改念佛号,别的功课都不做,送他往生。他这个请求大家立刻就同意了。好,我们今天就送你往生。他跟到大家一起念佛,《弥陀经》念完,佛号才念了几句,他就跟大家讲: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了,向大家告假,我走了。他就往生了。没有生病,只念了三天三夜。
这就是给我们做了证明,《弥陀经》上讲的「若一日到若七日」决定不错,那个念七天七夜是什么?那是罪重极了,决定堕阿鼻地狱的人,你要是一下觉悟,真正回头,真正忏悔,念佛都能够往生。这是我们《无量寿经》四十八愿里头有的,还有《观无量寿经》跟我们说的「五逆十恶」。这样人在一切经里面讲是没救的,一阐提没救的,临命终时忏悔念佛还能往生。所以真的三根普被,凡圣齐收!
圣人像等觉菩萨,观世音菩萨,大势至菩萨,文殊、普贤,在《华严经》里面都发愿求生西方净土。不但他自己发愿求生净土,而且他普遍劝华藏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。这四十一位不是四十一个人,是四十一个阶级;就是从初住、二住、三住、十住,十行,十回向,十地,等觉。这四十一个阶级的菩萨,每个阶级都是无量无边。劝这些菩萨大家同生西方极乐世界。如果我们要很冷静想想这个境界,无量无边没有法子计算的,统统是法身大士;如果在密宗里面讲统统都成佛的,禅家也常常说「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」,这些都是诸佛,诸佛还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!
佛为什么还要生西方极乐世界?诸位要晓得,天台家讲有四教,藏通别圆!华严会上他们所成的佛是藏教佛、通教佛、别教佛;换句话说,圆教佛他没有办法成就。所以我们想,文殊普贤这是圆教等觉菩萨,他为什么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,他去干什么?圆教等觉菩萨他所求的就是成佛,就为这么一桩事情。从等觉位再证妙觉位,妙觉就是佛位,就是要证这个位次。证这个位次他不在华藏世界证,他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证。由此可知,西方极乐世界岂不是一乘当中的一乘,了义当中的了义,是究竟了义。我们从大经这个地方明了的。否则的话,像文殊普贤何必还要求生西方净土。这是讲圣人往生。凡夫造恶的,像刚才我们举莹珂法师。这是个破戒、造作恶业的凡夫,三天三夜人家能往生!这个事情就是千真万确的事实,所以他是把一切根性的人统统收进去了。
在近代,我们看到的谛闲法师的徒弟。谛闲法师以前在世,常常说他这个徒弟往生的事迹,勉励大众。所以他的学生倓虚法师,在香港常常在讲经道场当中也提出这一桩事实,勉励大家念佛。谛老法师这个徒弟是早年跟他出家的。这个人是他从小在农村里面长大的,在一起玩的朋友。从小的一个玩伴,所以感情就很深。长大之后,因为家庭环境不相同,谛闲法师家庭环境比较好,所以他念过书。他那个朋友家境不好就没有念过书,长大了就做苦工。谛闲法师曾经念过几年书,念过私塾,以后跟他舅舅做生意,然后才出家的,所以他有国学的根底。他这个朋友不认识字,学了个手艺,什么手艺?就是补锅。从前大陆上早年的时候锅破了,瓷器、碗破掉了,他能够再把它补起来,就做这个手艺。这个手艺是每天挑个担子在乡下到处走、到处喊,哪里有锅碗需要补的,赚这点钱非常的辛苦。
这一年就遇到了谛闲法师。遇到之后,他在庙里住了几天,跟谛闲法师说:他要出家。谛闲法师问为什么?他说生活太苦了,还是出家好,出家至少衣食不愁,不要到外面去跑,去东走西奔,不要受这个劳苦。谛闲法师就劝他:你还是去做生意好了。为什么?年岁大了。在大陆上那个时候四十几岁就很老了,不像现在,现在在国外,我们六、七十岁还看不出老态,在大陆上四十岁人就是老人。他说:你年岁太老了,你要出家,实在讲出家人也有辛苦的一面。因为大陆寺院早晨三、四点钟就要起来做早课,早课所念的经、念的咒,你不认识字,你也不会念,你不会念,别人就瞧不起你。这个你在寺庙里头常住就很难受,人家歧视你!你要学讲经,那你不认识字,你现在学也来不及了。所以就劝他还是去做生意,不要打这个妄想。哪里晓得他这个念头非常坚定,他说我非出家不可,赖著他。赖著也没有办法,小时候在一块玩的,有什么法子?
所以谛老以后就说了:你既然有这样的决心,他说:那我有条件,你答应我一个条件。他说:那没有问题,我既然认你做师父了,你说什么我都听。这很好。他说:好!那我再给你剃头,剃了头之后就跟他讲:你不要受戒。因为大陆上从前受戒比台湾受戒要苦,五十三天!那都是新兵训练。他说:这个苦你吃不了,你不要去了,不要受戒。你也不要住在庙里,庙里大众在一块共修,人家这个冷言冷语,你也是听了很难过的,你也不要住在庙里。他说:我替你找一个小庙,没人住的。宁波乡下有很多小庙,没人住的地方,我给你找一个。再给你找几个护法,每个月给你送一点米,送一点钱,你的生活就不愁了。
他很好,又在附近给他找了一个老太太,虔诚的佛教徒,给他做两餐饭,中午、晚上晚饭有人做,他还不要烧饭了。帮他找到这么一个环境,就教他一句话,「南无阿弥陀佛」六个字。他说:你就给我一直念下去,念累了你就歇会,休息好了你就再念。你一直念下去,你将来一定有好处。他也不晓得有什么好处。他最大的一个好处实在讲就是老实听话。师父怎么教,他就怎么做,於是乎他这一句佛号就念了三年。他什么都不会,一样也没有学过,就是谛闲法师教给他这么一句六字洪名。
三年他都没有出门,都没有出庙门,那个庙就他一个人住。这一天他吃了午饭,到宁波城里面去走了一趟,看看他的亲戚朋友,晚上就回来了,回来就告诉这个老太太讲:明天你不要替我烧饭了。这个老太太以为师父三年都没出去,今天出去看看朋友,大概明天有朋友请他吃饭了,所以明天不要给他烧饭了。但是到明天,就是第二天中午之后她再到庙里去看一看,看看师父有没有回来,有没有吃饭。他那个庙是破庙,穷庙,没人去的,所以门也不关的。老太太进去叫师父也没人答应,找到他的寮房就是他住的房间,门也是开的,窗户也是开的。看到师父站在那个地方,面朝著窗户,手上拿著念珠。叫他,他也不答应,走到面前一看,他已经死了。
他站著往生的,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三年,站著往生的。这老太太吓坏了,为什么?从来没有看到人死是站著死的,没见过。所以赶紧就给这几个护法的报信,护法有在附近,这就几个人都来了。来了大家都不知道怎么样处理,一商量赶紧给谛闲法师报信去。谛闲法师在观宗寺,派人去。一个来往三天。那个时候没有交通工具,要走路去,走去再走回来,三天。他死了以后还站在那里站了三天。谛闲法师来了看到他,非常赞叹说:天下讲经弘法的法师、名山大寺庙的住持都比不上你!你三年念佛没有白念,真正念成功了。
这是民国以来的事情,就是民国初年的事情。一个字不认识,可以说是下愚之人。他老实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,他念成功了。预知时至,站著走的。所以这是学佛的成就,他就是诚心诚意念这句佛号,一心一意求生净土。因为他自己活了四十多年,吃尽了苦头,他对这个人间实在没有一丝毫留念,虽然他不知道求生净土,他不懂得什么叫净土,师父叫他老实念这句佛号,他真正念到心清净。心净则土净,这样的感应道交。他心地清净了,他智慧就现前,所以他预知时至,他晓得他什么时候走,他要去看看亲戚朋友,去辞一下行。这个成就是真实的成就,谛闲法师赞叹那些话,那不是假的,千真万确的事实。
以及我们在台湾,台湾这四十年来,念佛往生西方净土的人,我们概略的估计总有四百人到五百人。这不得了,所以台湾真是宝岛福地,真正往生西方净土有这么多人。这四十年来,可以说是这个盛况在历史上来说都非常的希有。四十年有这么多人往生,所以这个地方称为福地不是偶然的。今天虽然好像台湾局势很乱,但是诸位晓得,真正念佛的人还是很多,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多。而且念佛有不少人真的很认真,这些人有福!这些都是要拿基督教的话来说,都是我们的见证,这是真正的证据,这不是假的。那别的可以能骗得了人,这个不能骗人的。
『横出三界,迳登四土』。超越六道轮回,一切法门它都是讲竖出的,没有横出的。这是讲我们修行。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这个事实真相,你欲不断,你没办法超越欲界。欲是什么?最简单的讲五欲—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。你真能断得了?不管你用什么功夫,你要真正把五欲断掉了,这个断掉是从心地里面断掉,真的没有了,你才能超越欲界。超越欲界到哪里去?到色界去,色界就是四禅,四禅天。如果你要想学禅,你就得想想这个问题,这个事实,要真正能把五欲断掉才能到初禅天,你的禅才能成就。这个成就不是究竟的成就,只是讲你能得禅定。
倓虚老法师在《念佛论》,《念佛论》我们早期印的《无量寿经》后面附的就是《念佛论》。他讲得很清楚,他老人家很肯定的说:这一代的人学禅可以得禅定,也就是说,有能力生四禅天。他确实能够把财色名食睡五欲断掉,他能生四禅天,可是怎么样?不能明心见性,不能开悟。不能开悟在禅里面不能算是究竟成就,所以这个难,真正是难。如果还有五欲六尘存在;换句话说,你决定是欲界。你说你修行,无论你什么样的神通,什么样的本事,可以断言之你在欲界,你没有能力超越欲界。诸位要是仔细去看看经典上,色界以上的天人决定没有瞋恚。如果说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,心里还不高兴,这个人决定在欲界。我们讲见思烦恼,欲界的众生是十个烦恼统统都有,见思烦恼统统都有;但是到色界,色界是十种烦恼他只有九种,他没有瞋恚。你才晓得这个瞋恚是障碍禅定的。有瞋恚心,你禅定不能成就,你就生不了色界、无色界天。
然后再要能够把色界舍掉,色相不要了,这才能生到无色界。我们中国老子说过一句话说「吾有大患,为吾有身」,我有最大的忧患是什么?我有身体,身体是忧患。这是很高层的觉悟,那身体都不要了,他到哪里去?到无色界。所以色界天人只是舍一切欲望,一切欲望他没有了,他到四禅天。四空天是连这个色相都不要了,所以他那个定功就更深,讲四禅八定。虽然修到第八定,八定是无色界最高的这个天,我们讲非想非非想天,还没有出三界,还在三界六道轮回之内。
所以诸位你仔细去想想,你就晓得修行难,不容易。修行人一定要断瞋恚心,换句话说,一定要修慈悲心。因为色界天人他不仅要修禅定,他还要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,色界天。色界一共十八层天,都是修慈悲喜舍。什么人才能够出了三界?阿罗汉。你看《楞严经》上讲的阿罗汉所修的定叫第九定,这个功夫超越了第八定。八定以下的全是在三界之内,没有能够超越的,第九定超越了。所以到阿罗汉、辟支佛才真正超越三界,这个难,真不容易!你想想欲界,欲界有六层天,一层一层往上升,色界十八层,无色界四层,一共二十八层天。你要一层一层的超越,才能够超出三界,叫竖出。
念佛的人那不必经过这些,就在人道里就出去了,所以叫「横超」。他不是竖出,他从旁边遛掉了。阿弥陀佛来接引你,你就跟他走了,这样子跑掉的。所以论起定功比禅不如,那禅有本事到初禅,念佛人没有这个本事。这样一比较,这个难与易马上就明了了,这个法门叫易行道。所谓叫「万修万人去」,为什么?他不要断烦恼,不必要得定;只要你相信,只要你发愿,你对西方净土决定没有怀疑,你有一颗真正的愿心,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。你能具足这两个条件,然后再具足一心念佛。除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之外,所有一切念头统统舍掉。换句话说,无念则已,有念就马上换成阿弥陀佛,你就成功了。
我们看自古至今这些往生,站著走,坐著走的,预知时至没有病苦的,说走就走了,他什么本事?就是一句阿弥陀佛。对於经教懂不懂没有关系,禅定有没有也没关系。所以蕅益大师在《弥陀经要解》里面给我们讲,净宗三个条件叫三资粮—信愿行。行就是执持名号。一切时、一切处,不念出声音来,不要紧,没有关系,心里头要有阿弥陀佛就行了。这个法门最大的特色是不妨碍你工作,甚至於不妨碍你的家务,没有障碍的。别人讨厌我念这个佛号,我心里念,我不出声音。所以它的的确确是一个无障碍的法门,一切时、一切处统统可以修,不拘於形式,这是最大的方便,不拘形式。你家里供不供佛像都没有关系,都不要紧,只要你心里头有这一句阿弥陀佛就行了,这是真正不可思议。所以这叫「横出三界」,这很难得了!
「迳登四土」,这一句我们留在经文里面再说,这不可思议,为什么?一切大乘法门里面都说:佛有四种净土,不管哪一尊佛,任何一尊佛都有四种净土,凡圣同居土、方便有余土、实报庄严土、常寂光净土。这四种净土是有差别的、是有条件的。也就是说,你见思烦恼没有断,你所居住这个佛净土是凡圣同居土。凡圣同居土是什么?跟诸位说,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六道轮回,我们这个六道里头有佛、有菩萨、有阿罗汉在这个世间跟我们同住,所以这个土是凡圣同居土。断了见思烦恼就是阿罗汉、辟支佛以上,他们真正得禅定,得九次第定,不是普通禅定;禅定的功夫到第九定以上,他们所居住的是方便有余土。如果真正明心见性,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,这就是我们常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他住的净土叫实报庄严土。我们娑婆世界的实报庄严土就是华藏世界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华藏世界,实报庄严土。换句话说,你没有这个程度,这个净土你见都见不到的,没法子见到的。西方极乐世界奇怪,这就是说,所有一切诸佛刹土里头没有这种事情,他这四土是在一起的,所以你生一土,四土统统都生了,一生一切生,这不可思议。
好比我们念书,我举这个比喻来跟诸位说,大家容易懂。像我们世间的学校有小学、有中学、有大学,小学是小学,中学是中学,不在一起的,都分开的。你念小学你所接触的是小学生,你见不到中学;你念中学的你所接触的都是中学生,你见不到大学生,他学校不在一起,班级也都是分开的。西方极乐世界特别在哪里?好比说幼稚园、小学、中学、大学在一个教室上课,这很奇怪,所以你等於一生一切生。我们虽然到那里去是凡夫,是凡圣同居土的,可能坐在我旁边是等觉菩萨,他是实报庄严土,是常寂光净土的,我们肩膀碰肩膀的,这不可思议。迳登四土,他四土一生同时一切生,这是所有一切诸佛世界里头没有的现象。
西方极乐世界特别,所以这显示出阿弥陀佛无比的慈悲,所以这个法门是『极圆极顿』。圆是圆满,没有比这个更圆满的。无论在教义,或者修行的方法,或者讲我们所契入的境界,都是第一圆满。顿是快速,顿超!我们在过去《往生传》、《净土圣贤录》里面所看到的,一般念佛人往生净土需要多少时间?我们看几乎百分之七、八十,他们所用的工夫不过是三年到五年。所以过去有很多同修问我:这些人是不是他们这三、五年寿命刚刚好就到了,就往生的?这些人向我提出这个问题,我的答覆是:不以为然,哪里会那么巧他寿命就三年到五年,我相信决定不是。决定不是,为什么他三、五年就成功了?他念佛念得时间到了,换句话说,他有能力去了他为什么不去?当然去了!绝对不是他的寿命到了。就像莹珂法师一样,阿弥陀佛告诉他,他的寿命还有十年。他不要了!他三天就走了。
再给诸位说,真正念到心清净,西方极乐世界你会见到。像我们慧远大师,我们净土宗第一代的祖师,开山的祖师,在传记里面记载的,他一生当中,见过三次西方极乐世界。在念佛当中见到的,他说:他所见到的那个境界跟经上讲的完全相同,而那个时候他所见到的经典就是《无量寿经》。因为《弥陀经》、《观无量寿经》都还没有翻译出来。净土宗最早建立这一个法门的时候,只有一部经。他老人家一生虽然见到三次,他从来没有跟人家说过,他是在往生的时候告诉大家的。他说:今天这个西方境界又现前了,应该是我去的时候。他说:这个境界过去我已经见过三次了。这时才说出来,说了他就走了,可见得他并不是炫耀。没走之前虽然见到瑞相,他不讲。所以见到那样好的相的时候,他怎么不想去,当然想去!
那我们要问,远公大师为什么不早一点去?为什么要等到他见到三次、四次的时候,到八十三岁的时候才走?诸位要知道,他领导这个道场,他要帮助别人,成就别人往生。所以东林念佛堂那个时候一共是一百二十三个人,是个个往生,这无比的殊胜。在我们中国佛教史上,同时在一生当中成就这么多的,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东林念佛堂。一百多人个个往生,而且往生的时候,先往生的跟著佛一起来接引后往生的,这个传记上都有。像刘遗民,有好几个先往生的跟著阿弥陀佛一起来接慧远大师。而刘遗民还开玩笑说:我们是听你的劝告才念佛,我已经往生多时了,你怎么这个时候才来?随著阿弥陀佛一起来的。
像这些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,证明他念佛功夫成就了,绝对不会再愿意在这个世界多住几年。为什么?他没有贪恋!也没有必要。只有一桩事情他可以不去,什么事情?他有度众生的缘分,接引众生。缘分尽了,决定就走了。像我们在台中跟李老师。李老师大概在七十五岁左右的时候,他向大家宣布,有一次在中兴新村弘法的时候,中兴新村就是省政府,那时候刚刚搬过去,那边有一些学佛的同修们,都是在省政府工作的,地位都很高的,就借中兴大会堂,借他们省政府大会堂,讲《佛学十四讲》。连续讲了十几次,一个星期一次。有一次不知道讲的第三讲还是第四讲的时候,他向大家宣布,他宣布什么?他生死自在,他想什么时候往生,什么时候就可以去。他说:想多住几年也不碍事。我们相信他这个话不是妄语,他是真正做到了。
我们也是因为听了他这样的宣布,我们回来之后同学们研究,希望老师多住几年,不要早走了。大家研究结果怎么样?老师住世就是讲经,他不讲经他就走了,所以我们大家研究找一部大经给他讲,这才找了一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请他讲。这个经没讲完,总不好意思走!所以就选了这部大经,他老人家也答应了。可是他到九十七岁,他走了,经还没有讲到一半。最初他的确是宣布,说一定把《华严经》讲圆满,再讲一部《阿弥陀经》他就到西方极乐世界去。可是在九十五岁的这一年,他又重新宣布一下,经不讲完也没关系,他说:我再讲两年就不讲了。台中的同修跑到台北来问我,他说:老师说这个话什么意思?我就告诉他:老师住世只有两年了。所以他往生等於说是两年前宣布的,不讲了。
为什么改变主意?他在临走之前二、三天跟同学们在一起散步,他说了一句话,他说:世间已经乱了,大乱了,佛菩萨、神仙都救不了了。他告诉同修们,只有一条生路,自己念佛求生净土。大概过了二、三天他就走了,这可以说是他最后的教训。我们看看这个世间现象确实是如此的,跟他所讲的没有两样,这是值得我们提高警惕的。这部经你如果能够念上一百遍,我相信你的信心就坚固了,你对它就会有认识了,你才晓得这部经的好处。念少了不管用,印象不深刻。一百遍念下去印象深刻,然后你念得愈多愈好。所以这个法门是真真实实『不可思议之微妙法门也』。再看底下这一段:
【本经持名念佛法门。圆满直捷。方便究竟。一超直入。最极圆顿。以弥陀一乘愿海。六字洪名之究竟果觉。作我众生之因心。以果为因。因果同时。从果起修。即修即果。心作心是。不可思议。】
这是给你具体的说明,这个法门修行的方法就是一句佛号。这句佛号有六个字、有四个字,实在讲佛的名号就是四个字。《弥陀经》上讲的「执持名号」,名号就是「阿弥陀佛」四个字。「南无」这两个字是梵语,意思是恭敬,皈依、归命的意思,是这个意思。当年莲池大师在世的时候,这个事情记载在《竹窗随笔》。《竹窗随笔》上有记载这桩事情,是莲池大师自己的笔记,他自己记载的。曾经有人向他请教:法师,你教别人念佛怎么个教法?他说:我教别人念佛,念六个字,「南无阿弥陀佛」。人家问他:你自己是怎样念法?他说:我自己念四个字,念「阿弥陀佛」。
他说:为什么你教别人念六个字,自己念四个字?他就解释说:我自己这一生是决定要求生西方净土,所以我就依佛的教诫。佛在经上教我们执持名号,名号就四个字,我就执持名号,就念四个字。他说:我教别人为什么念六个字?别人未必有这个坚决的愿望这一生想生西方极乐世界,他没有这个意思。他加一个南无就加一个皈依,归依阿弥陀佛,跟阿弥陀佛结个缘。他不一定想去,所以就加上恭敬这个称词。加上皈依这两个字,翻成中国意思就是皈依无量寿佛,阿弥陀就翻作无量寿,翻作无量光,无量寿,经上讲的,就是皈依无量寿佛,就是这个意思。所以我自己决定这一生要往生,绝不等到第二生了,客气话都可以免了,不必客气了,客套统统都免了,就念阿弥陀佛就行了,不要客气了。
所以诸位同修要记住,真正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什么顾忌都没有。什么顾忌、客气都用不著了,一切都来真实的。这个虚套、客套统统可以免除。莲池大师做了榜样给我们看。所以最恭敬是什么?恭敬是心清净,我没有杂念,没有妄想,我只求西方这个世界,所以身心世界我一切放下,绝无一点留恋,这就是最恭敬、就是最真诚,是以至诚恭敬之心来念这句佛号就可以了。所以一切形式都可以不必去讲求。
我们在道场里面讲求这个形式是做给别人看的,影响别人,接引别人,是这个意思。自己修行的话用不著讲形式,这是诸位一定要晓得的。道场为什么要那么整齐,做那么多的仪式?这都是招徕大众,影响初学,使他们感觉到庄严隆重,气氛摄受人心,用意在此地。所以种种供养要如法,要做给大家看的,自己修行不必要。自己修行通常讲,印光大师,印光大师我没有见到这个人,但是我们看到他的书,书前面有很多他的生活照片,你看看他自己住的那个房间,他的小佛堂,当中挂了一副他老人家自己写的一个字,写了个「死」字,挂了一副很大的,挂在佛堂正当中。那个「死」字底下供一尊阿弥陀佛的像,他就供一尊像,你看他那个旁边,他旁边蜡台都没有看到,只看到一个香炉。一尊佛像,一个香炉,一本《弥陀经》,其他的什么都没有。这多单纯、多简单,他是这样修行的,这样成就的。
所以这个法门的确是『圆满直捷,方便究竟』,一切法门里没有比这个更方便的。所以你在家庭里面佛像供不供都没有关系,那家里一家人学佛当然供佛像最好。如果家里人不学佛,反对,你就不要供佛像,一定要求一家和睦,这个非常重要。不要因为自己学了佛,跟一家人相处不融洽。有很多年轻人学佛,父母反对,为什么会反对?你得要去想一想,这里头一定有个道理。因为你学佛,你的态度,你的生活习惯跟家人都不一样了。家里人觉得你这个人很怪,甚至於他不懂佛法,你已经迷了,你迷得这么深,他替你担心。吃长素,又怕你身体营养不够,都是爱心来关心你,你再不听话,说家里人吃肉,你们将来要受果报的。这人家家里听了多难过、多生气,是不是?这跟家里完全对立了!这不可以。
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有智慧,一定要有定力、有耐心,跟家人和睦相处。要跟他们生活习惯完全相同,这一点一定要晓得。我们单独生活我们吃长素,我们跟他在一起,六祖还在猎人队里还吃了十五年的肉边菜,哪里有忌讳?没有忌讳。这绝对不是破戒,这在佛法叫开戒,叫开缘,绝对不是破戒。是你自己真正大慈大悲,你慢慢去影响他。这样子有一段时期了,或者是二年、三年了,你家里人觉得:你学的这个佛不怪!你这个佛法我们也可以学,你学佛为什么也可以吃肉?你就跟他说明白,把这个道理说明白,他听了会感动。
这个肉食,你最好不要讲什么吃它半斤,还它八两,不要说这个,说这个他听不进去。佛教为什么素食?素食是健康,这个他很听得进去。现在连外国人吃素都很多,他不是学佛,他是为了身体健康,减少疾病。所以你讲素食,卫生,卫性,卫心。性是性情。我们有一个很好的性情,温柔而不暴戾,素食可以养慈悲心。所以这个饮食的方式是卫生、卫性、卫心。像伊斯兰教(回教)他们注重到卫性,但是他不晓得慈悲心,虽然那个肉食类他选择性情好的。因为我过去这是在没有学佛之前,我在学校念书的时候,民国三十五、六年,我在回教教堂里面有一年,我懂得他们东西懂得不少。他们为什么不吃猪肉?为什么不吃狗肉?有的人骂他:猪爹爹,狗奶奶。那都是骂他的,侮辱他的,其实不是这个意思。他们这个教义里面不吃的肉很多,不仅是猪、狗肉,很多。凡是形状奇怪的,性情不好的他统统不吃;狗容易疯狂,猪懒惰。他说:人吃它这个肉的时候会影响,会受它的气氛,吸收它的气氛。这讲得也很有道理。所以他选择牛羊性情柔顺温和,他选择这一些,目的是保卫自己一个善良的情绪。
凡是让情绪冲动的他都不吃。所以我从这个教义就联想到佛法这个素食还保卫慈悲心,所以佛教这个饮食顾虑的确是圆满。卫生、卫性、卫心,保卫慈悲心,你这样讲他能够听得入耳,他容易接受。不要跟他讲这是因果报应,不讲这些东西。那个东西,他真正深深懂得因果的时候,他自然会明了。我们接引外头人不用这个方法,用这个方法,他会反抗,甚至於他要毁谤佛法,这样就不好了。
底下讲『以弥陀一乘愿海』。这个「一乘愿海」就是四十八愿。这是在《无量寿经》里面,四十八愿完全是为一切凡夫,一生当中圆成佛道,这真正了不起。一切诸佛度众生,都是希望你快快成佛,但是想不出方法;阿弥陀佛想出这个方法,他这个方法是非常有科学根据的,读了经你就晓得。他不是自己胡思乱想的,他是等於说周游列国,到处考察参观,一切诸佛刹土里面好的,他都取;那不好的,他都舍,这样来建造极乐世界。这是非常合乎科学观念上的,他不是自己一个人在家里闭门造车,不是的,他是去参学,每个佛刹他都到过。经上讲「二百一十亿佛刹」,这个二百一十亿不是数目字,是表法的。《华严》用二百一十亿代表圆满,《大智度论》里头也用二百一十亿代表圆满,所以这是代表圆满的意思。也就是说,十方一切诸佛刹土他统统到过,这里面善恶情形他统统了解。他是取人之善,是舍人之恶,造成这样一个圆满的世界。
今天我们的讲义虽然不够,但是我们影印了几份。这个讲义的编写是根据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,以及李炳南老居士《无量寿经》的提要,就是他的眉注。李老居士他这个注解虽然很简单,就是在这个经文旁边辅助的,这个本子将来诸位都可以看得到,虽然很简单,但是很重要。把这经的精华,他都用最简单的字句给我们提示出来。我们在前言,就是第二页第一条把依据说出来了,第二条就是:
【确认净土法门为一乘了义。万善同归。三根普被。凡圣齐收。横出三界。迳登四土。极圆极顿。不可思议之微妙法门。】
这个意思,可以从梅光羲的序文以及黄念祖居士《无量寿经》的跋文,乃至於注解里面他所引用唐宋中国、日本、韩国许多大德他们的看法,这可以综合他们的看法。这些人的看法,我们要问他会不会有偏见?像我们现代人所讲的会不会有先入为主,或者他自己修学这个法门特别赞叹这个法门?这种情形在晚近可以说是非常的普遍,也就是菩萨戒经里面所讲的「自赞毁他」。这在菩萨戒是一条重戒,尤其是《瑜伽菩萨戒本》,把这一条列在菩萨戒第一条,就是自己赞叹自己,毁谤别人。如果自己赞叹自己,不毁谤别人,或者毁谤别人没有赞叹自己,这个罪比较轻;既自己赞叹自己又毁谤别人,这个罪很重。这是在晚近可以说相当普遍的听到、见到的事情。但是在唐宋的时代,决不是我们想像的。
在那个时候无论在家出家可以说他都有相当高度的道德水准,他不会这么做法的,特别是我们看到窥基大师的《阿弥陀经》注解。今天正好带了几本,就是这个本子,这是窥基大师作的。窥基的出身是王孙公子,唐太宗的一员大将尉迟敬德是他的叔叔。尉迟敬德跟唐太宗的关系这是非常之深的,是唐太宗最得力的一员大将,帮他打天下的,以后是封侯的。所以他是王孙公子出身,跟著玄奘做了弟子。
这个人聪明智慧非常之高。在传记里面传说的还有一段很动人的故事。玄奘大师到印度去的时候,在往西域的路上,见到一个老人在那里入定,在一个大树底下入定。这个老人是个得道的高僧,年岁很大,在这里入定。那个定功相当深,那个鸟雀在他手上做窝,你想想看这个人定功多深。他在入定时间多久?时间要是短暂,鸟不会在那做窝,这样入定至少也有几个月了。玄奘大师看到他,就拿著引磬在他耳朵旁敲,这个敲就是叫他出定,他就出定。玄奘大师就劝他:我到西天,要到印度去取经,你现在赶紧到中国去投胎,我回来的时候,你做我的弟子,我们一同来弘扬佛法。这个人证到什么果位?好像是初地菩萨的果位,大概是别教初地菩萨的果位。由此可知,玄奘大师决定是再来人,不是一个普通人。普通人他怎么能找一个初地菩萨来做他的徒弟,这怎么可能的事情?所以这的确都是乘愿再来者,不是普通人。
他就真的到东方来投胎了。所以玄奘大师到印度去了十九年,一去一回来,连路上三年路程一共十九年。回来之后,没多久就找到他了,就是窥基,就找到他要他出家。他享福享惯了,所以出家就提条件。我们佛门一个传说叫「三车法师」,他说:你让我出家可以,我有条件。玄奘大师问他什么条件?他说:第一个我需要花钱,如果没有钱,这个生活过得很苦,他说我要带一车黄金,一车黄金。第二个他喜欢念书,我要带一车书去,平常没有事情,读书、看书。还要带一车美女伺候他。这是传说,称之为三车法师。他修学的佛法非常之圆融自在,辩才无碍。传玄奘法师的法,所以法相唯识是玄奘大师从印度传到中国来,并没有建立宗派,真正在中国建立宗派就是窥基大师。所以窥基大师是法相宗的第一代的祖师,玄奘不能算,在他手上建立的。
《阿弥陀经》梵文的原本玄奘大师带回来了,从印度带到中国来,而且做了一次的翻译。玄奘大师的译本,现在我们收在《净土五经读本》里面。这个《五经读本》我们这里还有一些,将来每位同修可以得到一本。有玄奘大师的译本在里面。窥基大师要给《阿弥陀经》作注解,他不用他老师翻译的本子,他还用鸠摩罗什翻译的本子。这个用意非常之深。第一个真正遵守了佛陀的教诫「依法不依人」。玄奘虽然是他的老师,翻得也不错,但是罗什法师翻译的也很好,而且罗什法师这个译本已经流通天下了,已经流通了。所以他用鸠摩罗什的译本,就是这一个注解不用他老师的译本,给后人很大的启示。佛法不讲人情,佛法完全建立在理智的基础上。这是给后人做了个模范。同时还有更深的意义,那就是证明鸠摩罗什大师翻得《弥陀经》决定没有错误。如果他翻译有错误,不对了,窥基大师注解何必用他的本子?应该用老师的本子!这就证明罗什翻得正确,翻得好,连他们师徒两个都赞叹。这是我们应该要知道的。
现代人常常是喜新厌旧,总是喜欢新花样。现在有很多人,就是连夏莲居老居士在序文里头也提倡到的:现在人学净土的只念《阿弥陀经》,《阿弥陀经》只念秦译,就是罗什大师的译本,他说玄奘大师的译本都没见过。罗什译得虽然是好,但是还有一些重要的意思他给它省略掉了。玄奘大师是直译,文笔确实不像罗什大师那么样的通畅,我们念得很舒服,但是他保存了梵文原本的意义,他完全保存,可以说是一个意思都没有漏掉;罗什他是选择它的精义(精华的意义)译出来,有些地方他确实省掉了。这是他们师徒两个人对於这个本子赞叹,给我们后世人修净土的确是增加了信心。等於说他给我们做了个证明,这个本子流通对於现代修净土的人来说是有相当大的利益。
『一乘了义』是真的。我们中文所翻译的经典,虽然翻译的那么多,自古以来,为大家所公认的一乘经,就是讲成佛的经典叫一乘,大乘是讲成菩萨的,二乘是讲成阿罗汉、辟支佛的,那就更低了。一乘是讲成佛的。一乘经典一共有多少部?跟诸位说,只有三部。你看一切经,那么多经典里面,一乘经典大家公认的只有三部经:第一部就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第二部是《妙法莲华经》,这是大家公认圆教一乘。另外一部就是《梵网经》,《梵网菩萨戒经》,这是别教一乘。所以一乘经典只有三部。
为什么唐宋这些净宗大德,乃至於不是净宗的,像窥基大师法相宗的,他这里面对於净土的赞叹都是圆顿至极,他都这样赞叹。这是有道理的。如果你要是把一乘经典认真的去做一番研究,你就会明了古德讲这个话是有道理的。《华严》它最后怎么成佛的?《华严》到了最后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这样才圆满成佛的。由此可知,如果要没有最后这一著,《华严》虽然是圆教还是不圆满,他这个成佛是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的。
另外,我们再看《法华经》。《法华经》在第二十三篇,「药王菩萨本事品」,释迦牟尼佛也是苦口婆心特别劝导大家,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所以《法华经》也是以西方极乐世界为指归。所以一乘经典、了义经典里面都是指归到净土。古德尤其是日本的净宗大德们他们说的:《无量寿经》自始至终完全讲西方极乐世界。也就是说,《法华经》跟《华严经》指归的就是归到《无量寿经》,所以《无量寿经》就变成一乘里面的一乘,了义当中的了义,这是古大德们他们所公认的。
我们在初学的时候,乍听到这些话都不太以为然,好像说得太过分了。到我们自己对这两部大经认真去研究一下,这才恍然大悟,才知道古人所讲这个话一点都不过分。《华严》实在说就是详细的《无量寿经》,《无量寿经》就是简略的《华严经》。这个意思到我们有这个感触,实在讲前人已经说出来了,所以我们想超过前人很难,非常非常之难。哪一个说出来的?清朝乾隆年间的彭绍升居士,他说《无量寿经》是中本《华严》,那个八十卷是大本的。《无量寿经》经文少,中本《华严》;有中本当然还有小本,小本是什么?《佛说阿弥陀经》—小本《华严》。他说这个东西内容跟《华严》没有两样,一个说得详细,一个说得简单而已。这个说法非常非常有道理。我自己实在讲是讲《华严》讲了十八年,才真正承认了这句话。彭绍升讲得不错,讲得很有道理。
所以是『万善同归』。这个「万」不是数字,是表法的意思。世出世间一切善法归到哪里?都归到阿弥陀佛。这一句名号,我们念到后面的时候大家就会晓得,这一句名号就是我们本觉理体。换句话说,就是我们的真如法性,真如本性。阿弥陀佛是我们的真如本性。所以世出世间一切善法统统归阿弥陀佛,万善同归是这个意思。我们才晓得这个法门之伟大,这个法门的不可思议。
尤其难得的是底下这两句『三根普被,凡圣齐收』。根是讲根性。佛法里面讲一切众生的根性分为三大类,上根、中根、下根;这就是把一切众生各种不同的根机统统收尽了。这个法门最不可思议的,它是以度凡夫成佛为主。要多少时间成佛?经上告诉我们,「若一日到若七日」。所以窥基大师就讲,这是「顿渐二法」。他说有顿法,为什么?他居然七天成功!哪一个法门能够七天成功的?找不到。佛所讲的八万四千法门,没有一个法门是七天可以学成佛的,没有这个法门,唯独这个法门。这个法门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?这个七天是说说而已还是真有这回事情?跟诸位说,真有。在《往生传》里面我们看到。《往生传》里面最著名的一个是宋朝的莹珂法师。在《往生传》,在《净土圣贤录》、《安士全书》最后那一部分叫《西归直指》里面都统统引用他,都有他往生的事迹。
这个人在传记里面记载,他虽然出家了,他破戒,不守清规。他最大的一个长处就是他还相信因果,所以他自己反省,他说:我出家干的这些事情心行,将来必定堕地狱。他知道他要堕地狱,於是乎心里就恐怖,就问他的同参,有没有方法能够叫我不堕地狱?他同参就介绍他读《往生传》,劝他念佛。他看了《往生传》,心里面非常受感动,看到别人念佛往生了,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圆证三不退,这个不得了!任何法门里头,你修行为什么时间要那么长?他会退转,进进退退,这个麻烦大,唯有西方极乐世界只有往前进是没有往后退的,所以那边是保证你不退转。但是进步?每个人的确有快慢不同,可是他不会退转。就好像念书一样,保证你不会降级,不会往后退的;但是你往上升的进度,你一精进就快一点,懈怠就慢一点,不会往下退。这是任何一个法门里面没有这个情形的,唯独西方极乐世界有,他不退转。
所以他读了《往生传》非常感动。於是乎他自己发了一个狠心,立志求生西方极乐世界。他把自己的房间门关起来,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;他不吃饭,不睡觉,连水都不喝,一句阿弥陀佛念下去,念了三天三夜,人实在支持不住了,这倒下去了。一倒下去之后,就见到阿弥陀佛来了。他是念了三天三夜,你看经上讲的「若一日到若七日」;他是中根,他不算是下根,他念了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念来。阿弥陀佛就告诉他:你的阳寿还有十年,你好好的修行,临命终时我来接引你。莹珂法师见到阿弥陀佛心里很欢喜,听了这个话他又忧愁,他跟阿弥陀佛说:我劣根性很重,我禁不起诱惑,外头一诱惑,我又不晓得要做多少罪业,这个十年不知道要做多少罪业,十年以后能不能往生那靠不住了。他说我十年寿命不要了,我现在跟你走好不好?跟阿弥陀佛商量。阿弥陀佛就答应他:好!那这样,三天以后,我来接引你往生。他说:好。莹珂马上就答应了。
他把这个房门一打开,欢欢喜喜告诉这庙里大众,三天之后,我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。这个寺庙里面人看到他这个样子,都以为他疯疯癫癫的说假话,他那样的人怎么能往生?所以都不相信。但是看他说话的语气好像不是假话,好像是真的。好在三天时间不长,大家就等三天之后,看你往生不往生。到了第三天,做早课的时候,他要求他的这些同参道友,今天早课改念《弥陀经》、改念佛号,别的功课都不做,送他往生。他这个请求大家立刻就同意了。好,我们今天就送你往生。他跟到大家一起念佛,《弥陀经》念完,佛号才念了几句,他就跟大家讲: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了,向大家告假,我走了。他就往生了。没有生病,只念了三天三夜。
这就是给我们做了证明,《弥陀经》上讲的「若一日到若七日」决定不错,那个念七天七夜是什么?那是罪重极了,决定堕阿鼻地狱的人,你要是一下觉悟,真正回头,真正忏悔,念佛都能够往生。这是我们《无量寿经》四十八愿里头有的,还有《观无量寿经》跟我们说的「五逆十恶」。这样人在一切经里面讲是没救的,一阐提没救的,临命终时忏悔念佛还能往生。所以真的三根普被,凡圣齐收!
圣人像等觉菩萨,观世音菩萨,大势至菩萨,文殊、普贤,在《华严经》里面都发愿求生西方净土。不但他自己发愿求生净土,而且他普遍劝华藏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。这四十一位不是四十一个人,是四十一个阶级;就是从初住、二住、三住、十住,十行,十回向,十地,等觉。这四十一个阶级的菩萨,每个阶级都是无量无边。劝这些菩萨大家同生西方极乐世界。如果我们要很冷静想想这个境界,无量无边没有法子计算的,统统是法身大士;如果在密宗里面讲统统都成佛的,禅家也常常说「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」,这些都是诸佛,诸佛还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!
佛为什么还要生西方极乐世界?诸位要晓得,天台家讲有四教,藏通别圆!华严会上他们所成的佛是藏教佛、通教佛、别教佛;换句话说,圆教佛他没有办法成就。所以我们想,文殊普贤这是圆教等觉菩萨,他为什么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,他去干什么?圆教等觉菩萨他所求的就是成佛,就为这么一桩事情。从等觉位再证妙觉位,妙觉就是佛位,就是要证这个位次。证这个位次他不在华藏世界证,他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证。由此可知,西方极乐世界岂不是一乘当中的一乘,了义当中的了义,是究竟了义。我们从大经这个地方明了的。否则的话,像文殊普贤何必还要求生西方净土。这是讲圣人往生。凡夫造恶的,像刚才我们举莹珂法师。这是个破戒、造作恶业的凡夫,三天三夜人家能往生!这个事情就是千真万确的事实,所以他是把一切根性的人统统收进去了。
在近代,我们看到的谛闲法师的徒弟。谛闲法师以前在世,常常说他这个徒弟往生的事迹,勉励大众。所以他的学生倓虚法师,在香港常常在讲经道场当中也提出这一桩事实,勉励大家念佛。谛老法师这个徒弟是早年跟他出家的。这个人是他从小在农村里面长大的,在一起玩的朋友。从小的一个玩伴,所以感情就很深。长大之后,因为家庭环境不相同,谛闲法师家庭环境比较好,所以他念过书。他那个朋友家境不好就没有念过书,长大了就做苦工。谛闲法师曾经念过几年书,念过私塾,以后跟他舅舅做生意,然后才出家的,所以他有国学的根底。他这个朋友不认识字,学了个手艺,什么手艺?就是补锅。从前大陆上早年的时候锅破了,瓷器、碗破掉了,他能够再把它补起来,就做这个手艺。这个手艺是每天挑个担子在乡下到处走、到处喊,哪里有锅碗需要补的,赚这点钱非常的辛苦。
这一年就遇到了谛闲法师。遇到之后,他在庙里住了几天,跟谛闲法师说:他要出家。谛闲法师问为什么?他说生活太苦了,还是出家好,出家至少衣食不愁,不要到外面去跑,去东走西奔,不要受这个劳苦。谛闲法师就劝他:你还是去做生意好了。为什么?年岁大了。在大陆上那个时候四十几岁就很老了,不像现在,现在在国外,我们六、七十岁还看不出老态,在大陆上四十岁人就是老人。他说:你年岁太老了,你要出家,实在讲出家人也有辛苦的一面。因为大陆寺院早晨三、四点钟就要起来做早课,早课所念的经、念的咒,你不认识字,你也不会念,你不会念,别人就瞧不起你。这个你在寺庙里头常住就很难受,人家歧视你!你要学讲经,那你不认识字,你现在学也来不及了。所以就劝他还是去做生意,不要打这个妄想。哪里晓得他这个念头非常坚定,他说我非出家不可,赖著他。赖著也没有办法,小时候在一块玩的,有什么法子?
所以谛老以后就说了:你既然有这样的决心,他说:那我有条件,你答应我一个条件。他说:那没有问题,我既然认你做师父了,你说什么我都听。这很好。他说:好!那我再给你剃头,剃了头之后就跟他讲:你不要受戒。因为大陆上从前受戒比台湾受戒要苦,五十三天!那都是新兵训练。他说:这个苦你吃不了,你不要去了,不要受戒。你也不要住在庙里,庙里大众在一块共修,人家这个冷言冷语,你也是听了很难过的,你也不要住在庙里。他说:我替你找一个小庙,没人住的。宁波乡下有很多小庙,没人住的地方,我给你找一个。再给你找几个护法,每个月给你送一点米,送一点钱,你的生活就不愁了。
他很好,又在附近给他找了一个老太太,虔诚的佛教徒,给他做两餐饭,中午、晚上晚饭有人做,他还不要烧饭了。帮他找到这么一个环境,就教他一句话,「南无阿弥陀佛」六个字。他说:你就给我一直念下去,念累了你就歇会,休息好了你就再念。你一直念下去,你将来一定有好处。他也不晓得有什么好处。他最大的一个好处实在讲就是老实听话。师父怎么教,他就怎么做,於是乎他这一句佛号就念了三年。他什么都不会,一样也没有学过,就是谛闲法师教给他这么一句六字洪名。
三年他都没有出门,都没有出庙门,那个庙就他一个人住。这一天他吃了午饭,到宁波城里面去走了一趟,看看他的亲戚朋友,晚上就回来了,回来就告诉这个老太太讲:明天你不要替我烧饭了。这个老太太以为师父三年都没出去,今天出去看看朋友,大概明天有朋友请他吃饭了,所以明天不要给他烧饭了。但是到明天,就是第二天中午之后她再到庙里去看一看,看看师父有没有回来,有没有吃饭。他那个庙是破庙,穷庙,没人去的,所以门也不关的。老太太进去叫师父也没人答应,找到他的寮房就是他住的房间,门也是开的,窗户也是开的。看到师父站在那个地方,面朝著窗户,手上拿著念珠。叫他,他也不答应,走到面前一看,他已经死了。
他站著往生的,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三年,站著往生的。这老太太吓坏了,为什么?从来没有看到人死是站著死的,没见过。所以赶紧就给这几个护法的报信,护法有在附近,这就几个人都来了。来了大家都不知道怎么样处理,一商量赶紧给谛闲法师报信去。谛闲法师在观宗寺,派人去。一个来往三天。那个时候没有交通工具,要走路去,走去再走回来,三天。他死了以后还站在那里站了三天。谛闲法师来了看到他,非常赞叹说:天下讲经弘法的法师、名山大寺庙的住持都比不上你!你三年念佛没有白念,真正念成功了。
这是民国以来的事情,就是民国初年的事情。一个字不认识,可以说是下愚之人。他老实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,他念成功了。预知时至,站著走的。所以这是学佛的成就,他就是诚心诚意念这句佛号,一心一意求生净土。因为他自己活了四十多年,吃尽了苦头,他对这个人间实在没有一丝毫留念,虽然他不知道求生净土,他不懂得什么叫净土,师父叫他老实念这句佛号,他真正念到心清净。心净则土净,这样的感应道交。他心地清净了,他智慧就现前,所以他预知时至,他晓得他什么时候走,他要去看看亲戚朋友,去辞一下行。这个成就是真实的成就,谛闲法师赞叹那些话,那不是假的,千真万确的事实。
以及我们在台湾,台湾这四十年来,念佛往生西方净土的人,我们概略的估计总有四百人到五百人。这不得了,所以台湾真是宝岛福地,真正往生西方净土有这么多人。这四十年来,可以说是这个盛况在历史上来说都非常的希有。四十年有这么多人往生,所以这个地方称为福地不是偶然的。今天虽然好像台湾局势很乱,但是诸位晓得,真正念佛的人还是很多,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多。而且念佛有不少人真的很认真,这些人有福!这些都是要拿基督教的话来说,都是我们的见证,这是真正的证据,这不是假的。那别的可以能骗得了人,这个不能骗人的。
『横出三界,迳登四土』。超越六道轮回,一切法门它都是讲竖出的,没有横出的。这是讲我们修行。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这个事实真相,你欲不断,你没办法超越欲界。欲是什么?最简单的讲五欲—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。你真能断得了?不管你用什么功夫,你要真正把五欲断掉了,这个断掉是从心地里面断掉,真的没有了,你才能超越欲界。超越欲界到哪里去?到色界去,色界就是四禅,四禅天。如果你要想学禅,你就得想想这个问题,这个事实,要真正能把五欲断掉才能到初禅天,你的禅才能成就。这个成就不是究竟的成就,只是讲你能得禅定。
倓虚老法师在《念佛论》,《念佛论》我们早期印的《无量寿经》后面附的就是《念佛论》。他讲得很清楚,他老人家很肯定的说:这一代的人学禅可以得禅定,也就是说,有能力生四禅天。他确实能够把财色名食睡五欲断掉,他能生四禅天,可是怎么样?不能明心见性,不能开悟。不能开悟在禅里面不能算是究竟成就,所以这个难,真正是难。如果还有五欲六尘存在;换句话说,你决定是欲界。你说你修行,无论你什么样的神通,什么样的本事,可以断言之你在欲界,你没有能力超越欲界。诸位要是仔细去看看经典上,色界以上的天人决定没有瞋恚。如果说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,心里还不高兴,这个人决定在欲界。我们讲见思烦恼,欲界的众生是十个烦恼统统都有,见思烦恼统统都有;但是到色界,色界是十种烦恼他只有九种,他没有瞋恚。你才晓得这个瞋恚是障碍禅定的。有瞋恚心,你禅定不能成就,你就生不了色界、无色界天。
然后再要能够把色界舍掉,色相不要了,这才能生到无色界。我们中国老子说过一句话说「吾有大患,为吾有身」,我有最大的忧患是什么?我有身体,身体是忧患。这是很高层的觉悟,那身体都不要了,他到哪里去?到无色界。所以色界天人只是舍一切欲望,一切欲望他没有了,他到四禅天。四空天是连这个色相都不要了,所以他那个定功就更深,讲四禅八定。虽然修到第八定,八定是无色界最高的这个天,我们讲非想非非想天,还没有出三界,还在三界六道轮回之内。
所以诸位你仔细去想想,你就晓得修行难,不容易。修行人一定要断瞋恚心,换句话说,一定要修慈悲心。因为色界天人他不仅要修禅定,他还要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,色界天。色界一共十八层天,都是修慈悲喜舍。什么人才能够出了三界?阿罗汉。你看《楞严经》上讲的阿罗汉所修的定叫第九定,这个功夫超越了第八定。八定以下的全是在三界之内,没有能够超越的,第九定超越了。所以到阿罗汉、辟支佛才真正超越三界,这个难,真不容易!你想想欲界,欲界有六层天,一层一层往上升,色界十八层,无色界四层,一共二十八层天。你要一层一层的超越,才能够超出三界,叫竖出。
念佛的人那不必经过这些,就在人道里就出去了,所以叫「横超」。他不是竖出,他从旁边遛掉了。阿弥陀佛来接引你,你就跟他走了,这样子跑掉的。所以论起定功比禅不如,那禅有本事到初禅,念佛人没有这个本事。这样一比较,这个难与易马上就明了了,这个法门叫易行道。所谓叫「万修万人去」,为什么?他不要断烦恼,不必要得定;只要你相信,只要你发愿,你对西方净土决定没有怀疑,你有一颗真正的愿心,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。你能具足这两个条件,然后再具足一心念佛。除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之外,所有一切念头统统舍掉。换句话说,无念则已,有念就马上换成阿弥陀佛,你就成功了。
我们看自古至今这些往生,站著走,坐著走的,预知时至没有病苦的,说走就走了,他什么本事?就是一句阿弥陀佛。对於经教懂不懂没有关系,禅定有没有也没关系。所以蕅益大师在《弥陀经要解》里面给我们讲,净宗三个条件叫三资粮—信愿行。行就是执持名号。一切时、一切处,不念出声音来,不要紧,没有关系,心里头要有阿弥陀佛就行了。这个法门最大的特色是不妨碍你工作,甚至於不妨碍你的家务,没有障碍的。别人讨厌我念这个佛号,我心里念,我不出声音。所以它的的确确是一个无障碍的法门,一切时、一切处统统可以修,不拘於形式,这是最大的方便,不拘形式。你家里供不供佛像都没有关系,都不要紧,只要你心里头有这一句阿弥陀佛就行了,这是真正不可思议。所以这叫「横出三界」,这很难得了!
「迳登四土」,这一句我们留在经文里面再说,这不可思议,为什么?一切大乘法门里面都说:佛有四种净土,不管哪一尊佛,任何一尊佛都有四种净土,凡圣同居土、方便有余土、实报庄严土、常寂光净土。这四种净土是有差别的、是有条件的。也就是说,你见思烦恼没有断,你所居住这个佛净土是凡圣同居土。凡圣同居土是什么?跟诸位说,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六道轮回,我们这个六道里头有佛、有菩萨、有阿罗汉在这个世间跟我们同住,所以这个土是凡圣同居土。断了见思烦恼就是阿罗汉、辟支佛以上,他们真正得禅定,得九次第定,不是普通禅定;禅定的功夫到第九定以上,他们所居住的是方便有余土。如果真正明心见性,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,这就是我们常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他住的净土叫实报庄严土。我们娑婆世界的实报庄严土就是华藏世界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华藏世界,实报庄严土。换句话说,你没有这个程度,这个净土你见都见不到的,没法子见到的。西方极乐世界奇怪,这就是说,所有一切诸佛刹土里头没有这种事情,他这四土是在一起的,所以你生一土,四土统统都生了,一生一切生,这不可思议。
好比我们念书,我举这个比喻来跟诸位说,大家容易懂。像我们世间的学校有小学、有中学、有大学,小学是小学,中学是中学,不在一起的,都分开的。你念小学你所接触的是小学生,你见不到中学;你念中学的你所接触的都是中学生,你见不到大学生,他学校不在一起,班级也都是分开的。西方极乐世界特别在哪里?好比说幼稚园、小学、中学、大学在一个教室上课,这很奇怪,所以你等於一生一切生。我们虽然到那里去是凡夫,是凡圣同居土的,可能坐在我旁边是等觉菩萨,他是实报庄严土,是常寂光净土的,我们肩膀碰肩膀的,这不可思议。迳登四土,他四土一生同时一切生,这是所有一切诸佛世界里头没有的现象。
西方极乐世界特别,所以这显示出阿弥陀佛无比的慈悲,所以这个法门是『极圆极顿』。圆是圆满,没有比这个更圆满的。无论在教义,或者修行的方法,或者讲我们所契入的境界,都是第一圆满。顿是快速,顿超!我们在过去《往生传》、《净土圣贤录》里面所看到的,一般念佛人往生净土需要多少时间?我们看几乎百分之七、八十,他们所用的工夫不过是三年到五年。所以过去有很多同修问我:这些人是不是他们这三、五年寿命刚刚好就到了,就往生的?这些人向我提出这个问题,我的答覆是:不以为然,哪里会那么巧他寿命就三年到五年,我相信决定不是。决定不是,为什么他三、五年就成功了?他念佛念得时间到了,换句话说,他有能力去了他为什么不去?当然去了!绝对不是他的寿命到了。就像莹珂法师一样,阿弥陀佛告诉他,他的寿命还有十年。他不要了!他三天就走了。
再给诸位说,真正念到心清净,西方极乐世界你会见到。像我们慧远大师,我们净土宗第一代的祖师,开山的祖师,在传记里面记载的,他一生当中,见过三次西方极乐世界。在念佛当中见到的,他说:他所见到的那个境界跟经上讲的完全相同,而那个时候他所见到的经典就是《无量寿经》。因为《弥陀经》、《观无量寿经》都还没有翻译出来。净土宗最早建立这一个法门的时候,只有一部经。他老人家一生虽然见到三次,他从来没有跟人家说过,他是在往生的时候告诉大家的。他说:今天这个西方境界又现前了,应该是我去的时候。他说:这个境界过去我已经见过三次了。这时才说出来,说了他就走了,可见得他并不是炫耀。没走之前虽然见到瑞相,他不讲。所以见到那样好的相的时候,他怎么不想去,当然想去!
那我们要问,远公大师为什么不早一点去?为什么要等到他见到三次、四次的时候,到八十三岁的时候才走?诸位要知道,他领导这个道场,他要帮助别人,成就别人往生。所以东林念佛堂那个时候一共是一百二十三个人,是个个往生,这无比的殊胜。在我们中国佛教史上,同时在一生当中成就这么多的,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东林念佛堂。一百多人个个往生,而且往生的时候,先往生的跟著佛一起来接引后往生的,这个传记上都有。像刘遗民,有好几个先往生的跟著阿弥陀佛一起来接慧远大师。而刘遗民还开玩笑说:我们是听你的劝告才念佛,我已经往生多时了,你怎么这个时候才来?随著阿弥陀佛一起来的。
像这些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,证明他念佛功夫成就了,绝对不会再愿意在这个世界多住几年。为什么?他没有贪恋!也没有必要。只有一桩事情他可以不去,什么事情?他有度众生的缘分,接引众生。缘分尽了,决定就走了。像我们在台中跟李老师。李老师大概在七十五岁左右的时候,他向大家宣布,有一次在中兴新村弘法的时候,中兴新村就是省政府,那时候刚刚搬过去,那边有一些学佛的同修们,都是在省政府工作的,地位都很高的,就借中兴大会堂,借他们省政府大会堂,讲《佛学十四讲》。连续讲了十几次,一个星期一次。有一次不知道讲的第三讲还是第四讲的时候,他向大家宣布,他宣布什么?他生死自在,他想什么时候往生,什么时候就可以去。他说:想多住几年也不碍事。我们相信他这个话不是妄语,他是真正做到了。
我们也是因为听了他这样的宣布,我们回来之后同学们研究,希望老师多住几年,不要早走了。大家研究结果怎么样?老师住世就是讲经,他不讲经他就走了,所以我们大家研究找一部大经给他讲,这才找了一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请他讲。这个经没讲完,总不好意思走!所以就选了这部大经,他老人家也答应了。可是他到九十七岁,他走了,经还没有讲到一半。最初他的确是宣布,说一定把《华严经》讲圆满,再讲一部《阿弥陀经》他就到西方极乐世界去。可是在九十五岁的这一年,他又重新宣布一下,经不讲完也没关系,他说:我再讲两年就不讲了。台中的同修跑到台北来问我,他说:老师说这个话什么意思?我就告诉他:老师住世只有两年了。所以他往生等於说是两年前宣布的,不讲了。
为什么改变主意?他在临走之前二、三天跟同学们在一起散步,他说了一句话,他说:世间已经乱了,大乱了,佛菩萨、神仙都救不了了。他告诉同修们,只有一条生路,自己念佛求生净土。大概过了二、三天他就走了,这可以说是他最后的教训。我们看看这个世间现象确实是如此的,跟他所讲的没有两样,这是值得我们提高警惕的。这部经你如果能够念上一百遍,我相信你的信心就坚固了,你对它就会有认识了,你才晓得这部经的好处。念少了不管用,印象不深刻。一百遍念下去印象深刻,然后你念得愈多愈好。所以这个法门是真真实实『不可思议之微妙法门也』。再看底下这一段:
【本经持名念佛法门。圆满直捷。方便究竟。一超直入。最极圆顿。以弥陀一乘愿海。六字洪名之究竟果觉。作我众生之因心。以果为因。因果同时。从果起修。即修即果。心作心是。不可思议。】
这是给你具体的说明,这个法门修行的方法就是一句佛号。这句佛号有六个字、有四个字,实在讲佛的名号就是四个字。《弥陀经》上讲的「执持名号」,名号就是「阿弥陀佛」四个字。「南无」这两个字是梵语,意思是恭敬,皈依、归命的意思,是这个意思。当年莲池大师在世的时候,这个事情记载在《竹窗随笔》。《竹窗随笔》上有记载这桩事情,是莲池大师自己的笔记,他自己记载的。曾经有人向他请教:法师,你教别人念佛怎么个教法?他说:我教别人念佛,念六个字,「南无阿弥陀佛」。人家问他:你自己是怎样念法?他说:我自己念四个字,念「阿弥陀佛」。
他说:为什么你教别人念六个字,自己念四个字?他就解释说:我自己这一生是决定要求生西方净土,所以我就依佛的教诫。佛在经上教我们执持名号,名号就四个字,我就执持名号,就念四个字。他说:我教别人为什么念六个字?别人未必有这个坚决的愿望这一生想生西方极乐世界,他没有这个意思。他加一个南无就加一个皈依,归依阿弥陀佛,跟阿弥陀佛结个缘。他不一定想去,所以就加上恭敬这个称词。加上皈依这两个字,翻成中国意思就是皈依无量寿佛,阿弥陀就翻作无量寿,翻作无量光,无量寿,经上讲的,就是皈依无量寿佛,就是这个意思。所以我自己决定这一生要往生,绝不等到第二生了,客气话都可以免了,不必客气了,客套统统都免了,就念阿弥陀佛就行了,不要客气了。
所以诸位同修要记住,真正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什么顾忌都没有。什么顾忌、客气都用不著了,一切都来真实的。这个虚套、客套统统可以免除。莲池大师做了榜样给我们看。所以最恭敬是什么?恭敬是心清净,我没有杂念,没有妄想,我只求西方这个世界,所以身心世界我一切放下,绝无一点留恋,这就是最恭敬、就是最真诚,是以至诚恭敬之心来念这句佛号就可以了。所以一切形式都可以不必去讲求。
我们在道场里面讲求这个形式是做给别人看的,影响别人,接引别人,是这个意思。自己修行的话用不著讲形式,这是诸位一定要晓得的。道场为什么要那么整齐,做那么多的仪式?这都是招徕大众,影响初学,使他们感觉到庄严隆重,气氛摄受人心,用意在此地。所以种种供养要如法,要做给大家看的,自己修行不必要。自己修行通常讲,印光大师,印光大师我没有见到这个人,但是我们看到他的书,书前面有很多他的生活照片,你看看他自己住的那个房间,他的小佛堂,当中挂了一副他老人家自己写的一个字,写了个「死」字,挂了一副很大的,挂在佛堂正当中。那个「死」字底下供一尊阿弥陀佛的像,他就供一尊像,你看他那个旁边,他旁边蜡台都没有看到,只看到一个香炉。一尊佛像,一个香炉,一本《弥陀经》,其他的什么都没有。这多单纯、多简单,他是这样修行的,这样成就的。
所以这个法门的确是『圆满直捷,方便究竟』,一切法门里没有比这个更方便的。所以你在家庭里面佛像供不供都没有关系,那家里一家人学佛当然供佛像最好。如果家里人不学佛,反对,你就不要供佛像,一定要求一家和睦,这个非常重要。不要因为自己学了佛,跟一家人相处不融洽。有很多年轻人学佛,父母反对,为什么会反对?你得要去想一想,这里头一定有个道理。因为你学佛,你的态度,你的生活习惯跟家人都不一样了。家里人觉得你这个人很怪,甚至於他不懂佛法,你已经迷了,你迷得这么深,他替你担心。吃长素,又怕你身体营养不够,都是爱心来关心你,你再不听话,说家里人吃肉,你们将来要受果报的。这人家家里听了多难过、多生气,是不是?这跟家里完全对立了!这不可以。
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有智慧,一定要有定力、有耐心,跟家人和睦相处。要跟他们生活习惯完全相同,这一点一定要晓得。我们单独生活我们吃长素,我们跟他在一起,六祖还在猎人队里还吃了十五年的肉边菜,哪里有忌讳?没有忌讳。这绝对不是破戒,这在佛法叫开戒,叫开缘,绝对不是破戒。是你自己真正大慈大悲,你慢慢去影响他。这样子有一段时期了,或者是二年、三年了,你家里人觉得:你学的这个佛不怪!你这个佛法我们也可以学,你学佛为什么也可以吃肉?你就跟他说明白,把这个道理说明白,他听了会感动。
这个肉食,你最好不要讲什么吃它半斤,还它八两,不要说这个,说这个他听不进去。佛教为什么素食?素食是健康,这个他很听得进去。现在连外国人吃素都很多,他不是学佛,他是为了身体健康,减少疾病。所以你讲素食,卫生,卫性,卫心。性是性情。我们有一个很好的性情,温柔而不暴戾,素食可以养慈悲心。所以这个饮食的方式是卫生、卫性、卫心。像伊斯兰教(回教)他们注重到卫性,但是他不晓得慈悲心,虽然那个肉食类他选择性情好的。因为我过去这是在没有学佛之前,我在学校念书的时候,民国三十五、六年,我在回教教堂里面有一年,我懂得他们东西懂得不少。他们为什么不吃猪肉?为什么不吃狗肉?有的人骂他:猪爹爹,狗奶奶。那都是骂他的,侮辱他的,其实不是这个意思。他们这个教义里面不吃的肉很多,不仅是猪、狗肉,很多。凡是形状奇怪的,性情不好的他统统不吃;狗容易疯狂,猪懒惰。他说:人吃它这个肉的时候会影响,会受它的气氛,吸收它的气氛。这讲得也很有道理。所以他选择牛羊性情柔顺温和,他选择这一些,目的是保卫自己一个善良的情绪。
凡是让情绪冲动的他都不吃。所以我从这个教义就联想到佛法这个素食还保卫慈悲心,所以佛教这个饮食顾虑的确是圆满。卫生、卫性、卫心,保卫慈悲心,你这样讲他能够听得入耳,他容易接受。不要跟他讲这是因果报应,不讲这些东西。那个东西,他真正深深懂得因果的时候,他自然会明了。我们接引外头人不用这个方法,用这个方法,他会反抗,甚至於他要毁谤佛法,这样就不好了。
底下讲『以弥陀一乘愿海』。这个「一乘愿海」就是四十八愿。这是在《无量寿经》里面,四十八愿完全是为一切凡夫,一生当中圆成佛道,这真正了不起。一切诸佛度众生,都是希望你快快成佛,但是想不出方法;阿弥陀佛想出这个方法,他这个方法是非常有科学根据的,读了经你就晓得。他不是自己胡思乱想的,他是等於说周游列国,到处考察参观,一切诸佛刹土里面好的,他都取;那不好的,他都舍,这样来建造极乐世界。这是非常合乎科学观念上的,他不是自己一个人在家里闭门造车,不是的,他是去参学,每个佛刹他都到过。经上讲「二百一十亿佛刹」,这个二百一十亿不是数目字,是表法的。《华严》用二百一十亿代表圆满,《大智度论》里头也用二百一十亿代表圆满,所以这是代表圆满的意思。也就是说,十方一切诸佛刹土他统统到过,这里面善恶情形他统统了解。他是取人之善,是舍人之恶,造成这样一个圆满的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