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量寿经 (第三十三集) 1992/6 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 档名:02-012-0033
请掀开经本第三十八页,倒数第三行:
【寿众无量第十三。】
在这品经里面,这也是非常重要,因为西方世界可以说第一殊胜就是无量寿。古来许多大德对於净宗的赞叹,认为无量寿确确实实是净宗第一德。唯独寿命无量,所以他才真正具足圆满的成就,这也是增长我们的信心。
【佛语阿难。无量寿佛。寿命长久。不可称计。】
这一句是说佛的寿命。
【又有无数声闻之众。神智洞达。威力自在。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。】
佛的弟子很多,这里只举出弟子当中的一类,声闻。我们知道西方极乐世界纯是菩萨,哪来的声闻?我们在前面念过很多,凡是往生的,统统都是菩萨。此地说声闻,是说菩萨当中,他的程度等於声闻,有这个情形。像这个法门是大乘圆教,大乘圆教七信位的菩萨,从初信到七信,他断惑的能力,就是断烦恼的能力,等於小乘阿罗汉。他那里绝对没有阿罗汉,没有小乘的,是指这样果位的菩萨。七信位以上的,那就不叫声闻了,七信位以下的。菩萨总共有五十一个阶级,好像念书一样,一年级、二年级到五十一年级。这个是七年级以下的,说这样的菩萨。它的数目已经就不可思议,没有法子计算了;那要是把所有的学生统统再加上去,那数字当然更大了。这就是说是七年级以下学生的数字就无量无边了,这是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弟子之多。
而且这些人智慧能力决定超过声闻。『神智洞达』,「神」是神通,「智」是智慧,洞达就是完全没有障碍。像前面所说的,他实际上显示出来的能力,都在八地菩萨以上,都是阿惟越致菩萨,即使是下下品往生,蒙佛本愿威神加持,也达到这个境界,这是西方世界不可思议之处。
『威力自在,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』。这手掌当中要是持一个世界,我们觉得已经不可思议,「一切世界」就是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诸佛刹土一个也没有漏掉。他有这个能力,这个能力太大了。实在讲,这是七地以前的菩萨没有这么大的能力。纵然是八地以上,说实在的话,得不到佛威神加持的话,八地菩萨、九地菩萨、十地菩萨靠他自己的能力也做不到。这是说明弥陀本愿加持的威力,不可思议。
这一段显示本经跟华严境界完全相同。《华严经》讲的是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,这是属於事事无碍的法界。这是《华严》无比殊胜之处,我们这个经上也具足了。
【我弟子中大目犍连。神通第一。】
这是佛下面是举比喻来形容,因为这个数字实在是不可思议,也没办法说。佛实在讲是真是绝顶聪明,人没有法子说的,他有办法,他有个巧妙的方法。这个地方所说的这一段,这个方法就很巧妙,我们一般人很不容易想的出来,他用这个比喻。佛的大弟子当中,目犍连尊者是代表神通第一。
【三千大千世界。】
这是整个娑婆世界,娑婆世界的全体。
【所有一切星宿众生。】
此地我们要注意经文,『星宿』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星球,这个大千世界里面的星球,那个数量是以百亿来算的,太多太多了。我们这一个太阳系的星球就很多很多,何况是一个银河系、一百个银河系、一千个银河系、一亿个银河系。如果照黄老居士讲,一个银河系是一个单位世界,你想这个范围多大,这个里面有多少的星球。
「所有一切星宿」,星球里面的众生。每一个星球环境不相同,那个里面的生物也不一样。决定不要以为我们现在人已经有能力登陆月球了,证明月球上没有生物,说不定月球上有另一种生物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,他们看不到我们,我们也看不到他们。就在我们地球上,这凡圣同居土,人鬼杂居,人跟鬼是住在一起,但是我们空间不一样,所以我们见不到他,他也见不到我们。偶然之间的时候也会碰到,但是不是常常见到,偶然会见到,人跟鬼确实是住在一起。所以决定不可以说其他星球上没有生物,不可以这样说法。这是佛在此地举出这一个事实。
【於一昼夜。悉知其数。】
目犍连来计算,这个三千大千世界所有星球里面的众生,到底有多少?以目犍连的能力只需要『一昼夜』。这「一昼夜」是从我们这里说的,就是二十四个小时,他统统把它算出来了,他有这个能力。再以目犍连这种能力来做个比喻:
【假使十方众生。】
十方世界是无量无边的,没有限制的。
【悉成缘觉。】
这就不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了,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。这个里面所有的众生统统证到缘觉的果位。缘觉比阿罗汉还要高一等。目犍连是阿罗汉,比目犍连这个果位还要高一级。这是假设的话,当然不是事实,『假使』。
【寿万亿岁。】
寿命有这么长,『万亿岁』。
【神通皆如大目犍连。】
神通能力跟目犍连一样。
【尽其寿命。竭其智力。悉共推算。】
前面是讲一个三千大千世界,目犍连有能力在二十四小时当中,把这里面有多少众生数字算清楚,答案就出来了。现在假设十方世界所有的众生,能力跟目犍连一样,寿命亿万岁,『尽其寿命』,寿命是万亿岁,「尽其寿命」就是以万亿岁的时间,不是一个人在算,统统一起来算,大家共同起来算。算什么?算:
【彼佛会中。声闻之数。】
算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七信位菩萨以内的,从初信到第七信的,算这个菩萨,算他有多少?算不出来。你就晓得那人数之多,西方极乐世界人真多!
为什么多?在我们想像,不难想像的到。哪一个人听到这个法门不想学?哪一个人听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样殊胜庄严不想去?除非是没有缘,没有碰到,遇到都想去。弥陀成佛十劫了,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,一切诸佛菩萨都在那里宣扬、在那里宣传、在那里介绍、在那里推荐,你就晓得多少人去了。这是我们能够想像的到的。推算它这个『声闻之数』:
【千万分中不及一分。】
换句话说,千万分之一,他们都算不出来,不要说是完全的数字了。那更不必说从初信菩萨到等觉菩萨,那个数量就更不可思议了。下面再从一个比喻说:
【譬如大海。深广无边。】
印度是个半岛,现在我们非常清楚,三面是大海。佛常常用大海来做比喻,比喻深,比喻广,比喻数量之大,用这个来比喻。
【设取一毛。】
这个『毛』是一根汗毛,取一根汗毛。
【析为百分。】
这一根汗毛,竖的切成一百条,那就很细很细了。这个一根汗毛多粗?已经很细了。再说它那个细的程度是它的百分之一,『析为百分』。
【碎如微尘。】
这个切碎之后,真的就像微尘一样。
【以一毛尘。沾海一滴。】
就是用切碎的一根汗毛百分之一的,用这么细的毛去沾那个海水,那个汗毛头上有那么一滴水。佛就问了:
【此毛尘水。比海孰多。】
这个汗毛上的一滴水,跟那个大海水一比,哪个多?那当然大海多,这还用得著说吗?
【阿难。彼目犍连等所知数。】
『彼目犍连等所知数』是指前面假设十方众生统统都成了缘觉,能力都像目犍连,这么多人他们计算西方世界,算了多久?算了万亿年。所算出的数字:
【如毛尘水。】
就像那个毛端里面的一滴水一样的。还没有算的出来的,不知道的:
【如大海水。】
佛用这个方法来比喻,极力形容那一边人,寿命之长,人数之多,无法计算。所以这个境界是「唯佛与佛方能究竟」,等觉以下都没有办法全部了解。释迦牟尼佛这一段话,后面有个结论:
【彼佛寿量。】
阿弥陀佛的寿量,也就是那边所有人的寿量。因为凡是往生的寿命跟阿弥陀佛寿量是相同的,寿量不可思议。
【及诸菩萨。声闻。天人。】
这个说出来『菩萨、声闻、天人』,这就是那边菩萨,从初信位一直到等觉。前面比喻里面所讲的,只讲这个里面的一部分,相当於声闻的一部分;真的严格的讲,相当於声闻的一部分是七信位以前,这相当於声闻这一部分的。
【寿量亦尔。非以算计譬喻之所能知。】
不是计算能够算的出的,也不是比喻能够比到恰当的。这是告诉我们,那个世界种种庄严里面,这是第一庄严,最重要的一桩大事情。
人自古以来,无论是中国、外国,没有不求长寿的。秦始皇到晚年,专门求神仙,目的何在?求长寿。汉武帝也不例外,大家都求长寿。南北朝时候,也就是东晋的时代,我们佛门里面有个昙鸾法师,作《往生论》注解的。这个法师非常了不起,人绝顶聪明,他在没有遇到佛法之前学仙,仙道,目的就是学长生不老,学长寿的。
以后遇到佛法,他向法师请教,他说,佛门当中有没有长寿法?法师就告诉他,如果真正讲长寿,说实在话,只有佛门有。佛门以外,没有长寿的;寿命再长,他有终止的时候。所以真实的长寿在佛法里头,所以就把《无量寿经》介绍给他。他得到这一部经之后,他从前学的那个神仙他就丢掉了,专门学佛,在净土宗很有成就。我们今天讲的净宗三经一论,那个《往生论》的注解就是昙鸾法师的。
这是说明真正要求长寿,而且真正能够如愿以偿,就在这个法门,就在这一部经典里面,也就是这一段为我们所介绍的。下面这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环境,依报的庄严。
【宝树遍国第十四。】
【彼如来国。】
『彼如来』就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。
【多诸宝树。或纯金树。纯白银树。琉璃树。水晶树。琥珀树。美玉树。玛瑙树。唯一宝成。不杂余宝。】
这是纯一的。
【或有二宝三宝。乃至七宝。转共合成。】
也有一棵树是众宝所成的。底下举个比喻说,譬如:
【根茎枝干。此宝所成。华叶果实。他宝化作。或有宝树。黄金为根。白银为身。琉璃为枝。水晶为梢。琥珀为叶。美玉为华。玛瑙为果。】
这个是举例而说的,像这些宝树在西方极乐世界太多太多了。西方无量珍宝,佛,实实在在讲,佛有能力为我们介绍,我们听了没法子体会,没有见过。所以佛只能够用我们这个世界大家所见到的这一些金银珠宝,作一个比方;实际上不一样的,实际上完全不相同。
说金,我们这边金的质远远比不上西方极乐世界,光彩也比不上,作用那更比不上了。西方极乐世界黄金可以做衣服穿的,你就晓得它多薄,它多软。不但黄金是这样的,就是琉璃、水晶也是软的,不像我们这边坚硬的,它是软的、是透明的,无法想像。
像这些地方,我们读了之后,不要去怀疑,也不要去研究,不要去分别,打妄想。为什么?想不到的。唯有仰信,相信佛所讲的话,句句真实,不骗我们。到了西方极乐世界,不都见到了。现在打妄想,把心搞乱掉了,不值得!现在心要清净,不打妄想,所以听了知道那个世界物质环境的美好。
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是不是为的这个环境美好而去的?实在讲,如果是为这个而去的,就去不成了。不是为这个去。那么佛为什么要给我们说?佛要给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,总得要面面都说到,当然也能够激发一部分人修学的信心,激发我们往生的意愿。我们这一边的生活太苦了,修行障碍太多。这一边资源这么丰富,衣食自然,在那个环境修行,许许多多的障碍自然就消除了。对我们选择道场,确实是提供非常好的资讯,我们这样子看待就正确了。
下面说这些树木整齐美观。这个整齐不是人去种植,不是有计画去做的,自自然然它就排列很整齐。
【各自异行。行行相值。茎茎相望。枝叶相向。华实相当。荣色光曜。不可胜视。】
美不胜收!中国的艺术历史渊源很久,书法写得好的人,那是功夫;无论写多少字,找不到一笔败笔,这功夫到家。画画也是如此,一幅画里面也是找不到一笔败笔,这个画是最好的。西方世界就像图画一样,所有一切这些宝树分布是分布得恰到好处。你这里多栽一棵,这个没有必要,可以把它去掉;少了,那里缺陷,就不好看;好像那个树木在那里生长的是不多不少,不能缺一棵,也不能增加一棵,这才叫真正的美、真正的善、真正的圆满。
【清风时发。出五音声。】
因为树是宝树,枝叶花果都是众宝所成的,风一吹,树叶跟树叶碰到了,就像风铃一样,那个声音就非常之美了。西方世界风吹到树林,树林所发出的音声都是宣扬妙法。从哪来的?阿弥陀佛变化所作。可以讲整个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化身,帮助一切众生断烦恼、破无明、成佛道,永无退转。弥陀所有一切的设施,真正是尽善尽美。这一点十方诸佛刹土里面没有,唯独西方有。其他诸佛刹土享受有,享受当中是闻法,享受是修行,功夫完全不间断、不退转,这个十方世界没有。
『五音』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音乐。中国过去这个音乐是「五音」,「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」,但是它还有两个半音,所以总共是七个音;现在西洋音乐里也是七个音。这七音互相一配合,这就是交响乐。
【自然相和。】
不需要人编乐谱,也不需要人指挥,也不需要人演奏,完全是自然的。
【是诸宝树。周遍其国。】
这样的宝树在西方极乐世界周遍的。这是介绍西方世界树之美满。下面再看道场树,这个道场树里面,就要把宝树的功用给我们介绍出来。我们这个世间有树,是不错,但是它的用途可不像西方极乐世界这么殊胜了。
【又其道场。有菩提树。高四百万里。其本周围五千由旬。枝叶四布二十万里。一切众宝。自然合成。华果敷荣。光晖遍照。】
道场树是阿弥陀佛讲经说法的讲堂,讲堂四周的树,尤其是殊胜庄严。
【复有红绿青白。诸摩尼宝。众宝之王。以为璎珞。】
不但树好,树上还有装饰。我们这个世间也有,像我们在美国常常见到的,圣诞节家家门口树上装饰著小灯,晚上看起来很亮,很好看。西方世界那个装饰是以『摩尼宝』。『众宝之王,以为璎珞』,「璎珞」就是装饰品。「摩尼宝」是什么?摩尼是梵语,翻成中国是如意,能如人之意,你想什么,它就会变什么,所以说如意宝。
【云聚宝锁。饰诸宝柱。】
这个树之庄严,还有『宝柱』,就一定有栏楯,就是有栏杆,围绕著这个树,栏杆当中有「宝柱」。宝柱的结构,『云聚宝锁』,「宝锁」是我们中国人讲的楯头,两个木头接起来这个楯头,用金属作装饰品,这个叫「云聚宝锁」。锁是指接头的地方。好像西洋他们贵重的木头的箱子,你就可以看得到角的边上用铜的东西包起来,云聚宝锁就属於这一类的。就是接楯地方是用金属把它镶崁起来,一方面是坚固,一方面是美观,这个云聚宝锁是指这个东西。「饰诸宝柱」,柱子上的装饰品。
【金珠铃铎。周匝条间。】
『条』是树条,树的枝条系『金珠』,宝珠。系铃,『铃铎』,「铎」也是大的铃铛。不但美观,而且风吹的时候,音声非常之美妙。
【珍妙宝网。罗覆其上。】
树上面有罗网。罗网现在比较少看到了,在中国大陆也不多见了,几乎都破坏了。但是到日本可以看到。日本这个国家、这个民族实在讲是很值得人尊敬的,它的文化是学中国的;学去之后,一直到今天,它能够保持完整,它没有破坏,没有改变,这实在是难得。所以我们到日本去观光旅游,所见到的,所听到的,对日本人不能不恭敬。纵然是敌对,也非常尊敬他,真难得!
日本人的寺院是从中国汉唐时候学去的,所以它的建筑形式完全是中国汉唐的样子。雕梁画栋,柱子、梁柱都是艺术品,要保持这个东西怕损坏,特别是怕鸟去做窝,所以外面用铜丝编的网把它保护住,那个就叫做罗网。
我到日本去看的时候看到,人可以看,你碰不到它,因为它网跟它的梁柱有一段距离,你能够看得很清楚,你不能碰它,这是保护的作用。西方极乐世界这些宝树上面都有罗网。
【百千万色。互相映饰。无量光炎。照耀无极。一切庄严。随应而现。】
前面这个几句,我们还能够想像的到。因为这个树是众宝所成,树上面枝条所装饰的也是众宝之王,上面罗网当然也是众宝所成。西方世界这个珍宝,前面说过了,不但放光,而且都有香气,香光庄严,所以『照耀无极』。
经上给我们说的,西方世界没有日月,不需要日月。为什么?所有一切珍宝统统放光,每一个人身上也放光,所以它那个地方没有夜晚。不像我们这个世间有白天、有晚上;它没有夜晚的,光明世界。
『一切庄严,随应而现』,这一句就妙极了。「应」是感应。在那个地方的人,心中只要有感,罗网当中它就有应。譬如说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,忽然想家了,想到我们这个娑婆世界,我们这一边还有亲戚朋友;我这个念头一生,这个宝网里面就像电视一样,我们这个世界的影像全部在那里,你统统看的见。你想诸佛菩萨,譬如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,想想弥勒菩萨兜率内院,兜率内院就现前,弥勒菩萨在那里讲经说法。不但你能够见到,而且也可以听到;不但可以听到,而且可以对话,不可思议!我们今天电视还没有这个能力,你只能看、只能听,你不能问;西方世界那个地方,你可以问,如同面前。所以这个是「随应而现」,这个不可思议。
所以你在西方世界的时候,无论十方诸佛刹土,想见哪一尊佛,想听个什么法,想知道一些什么事情,统统在罗网里面显现出来了,随念就有应。
【微风徐动。吹诸枝叶。演出无量妙法音声。其声流布。遍诸佛国。清畅哀亮。微妙和雅。十方世界音声之中。最为第一。】
这一段经文里面,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风吹宝树的枝叶出音声。这个音声不但美,而且说法,能够觉悟一切迷惑众生,这是宝树不思议的功德。它音声究竟能够达到多远?这是我们要注意到的,『遍诸佛国』;换句话说,无远不到。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,极乐世界宝树的音声周遍。音声之妙,十方世界音声之中,它是第一,没有比这个更微妙的了。所以这个世界称为极乐,所以这个世界称为第一,纯粹是从教化众生这个角度上来说。
音声我们有没有听到?我们虽听到,也不认识,也不知道。最为第一的音声就是称念阿弥陀佛。西方世界念佛、念法、念僧,我们在《弥陀经》上看到的,这个经上也看到,这个音声就美妙了。
【若有众生。睹菩提树。】
你看见了,你见到这个树了。
【闻声。】
听到这个树发出来的音声。
【嗅香。】
树有香气,你闻到了。
【尝其果味。】
树上有果。或者:
【触其光影。念树功德。皆得六根清彻。无诸恼患。住不退转。至成佛道。】
这是把宝树作用全体给我们说出了。所以西方世界这些树,跟十方一切诸佛世界那个树木不一样,是阿弥陀佛以这个方式来教学的,教学的工具。
我们读了这一段经文,在过去常常想能够建立一个净宗专门修行的道场,净宗专修就是念佛。在古时候的中国,慧远大师创办第一个念佛堂,在庐山东林,现在这个地方还在。民国初年,中国念佛堂只剩下苏州灵岩山印光大师这个道场,那是在过去农业社会,可以说做得非常完善。在今天这个社会,整个的形式是大幅度的改变,用从前那个方法固然好,不容易接引广大的群众。如果要能接引广大的群众,我们最好建一个社区,所以我们想「弥陀村」,这个社区像一个花园一样,模仿西方极乐世界,有亭台楼阁,里面有树木花草;现在很方便,现在用电器,小型的喇叭装在树上,装在花里面,开关一开,整个一片都在念佛;不念佛的人,他二六时中也听到佛号,听久了,他自然就会跟著念。所以喜欢听经可以放听经的录音带,喜欢念佛可以放念佛的录音带。现在用科学的方法能够模仿,当然比起西方极乐世界比不上,有一点类似、相似的修学环境。我们常常想,总会变成事实,有想就必成,等待时节因缘成熟。大家信的人多了,发愿的人多了,修行的人多了,我们就希望能居住在一起,建立这样一个道场。
弥陀村的构想跟从前丛林道场不一样。因为丛林道场的戒律非常严格,大家才能够共住。现在用那样严格的规矩会把人都吓跑了,谁也不敢来了。原因在什么地方?真正发心来学佛的,差不多都是中年以上,老年人,从年轻养成的习气,断不掉了,也不能再改了。所以在一块共修,好,共修很欢喜,不能在一起生活,在一起生活麻烦就大了。所以可以共修,不能在一起生活。
建立弥陀村就好了,你个人有你私生活的圈子,每一天听经是共修的,你愿意来,你就来;你不愿意来,你在家里打开你的扩音器,你自己在家里可以听。你要出去散散步,整个地区都能够听的到,树下,哪里都可以听,这样很好,这才很圆满。
所以同修们真正多的时候,这一个理想不难实现,找一块风景优美的地方,有山有水,建立这么一个道场。这就是我们居住在一个大环境里面,每一个人自己有他自己生活的范围。这个大道场里面有讲堂、有念佛堂、有图书馆、有活动中心,也可以有一个大的餐厅,你自己不喜欢烧饭,大餐厅就包伙食,自助餐的方式,你想吃什么,你自己选择;非常理想,这就是现代的道场,这跟从前道场是不一样,适合於现代人的生活。所以我过去读这个经,常常有这么一个想法,想了不少年了,想了十多年了。
【复由见彼树故。获三种忍。一音响忍。二柔顺忍。三者无生法忍。】
这是非常明显、实际的告诉我们树的真实功德。听经闻法能够显示十方一切国土的境界,这已经是非常殊胜、非常难得了。像这种情形,他方诸佛刹土里面的宝树也有,不是西方专有的。但是讲你见到这个树,你能够证得果位,把你的证果向上提升,这个在他方世界没听说,此地有。
这里讲得这三种忍。什么叫『音响忍』?这一句话的意思是说,听了佛法之后,他就开悟了;大彻大悟以后,晓得一切法如梦幻泡影。像《金刚经》上给我们讲的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。对於一切万法,可以欣赏,绝不执著,为什么?假的,不是真的。一切万法里面没有得失,没有取舍,没有分别,没有执著,这个叫「音响忍」。换句话说,对境真正能够不动心了,这是什么菩萨的境界?在圆教讲是初地、二地、三地,这登地的菩萨,一、二、三地。
『柔顺忍』,比前面这个境界又要提升一层。不但不著一切相,连言语、名字都契入了实相。像《金刚经》上讲的「诸法实相」,对一切诸法的真相完全现前了,这个时候的心才真正到柔顺。这个顺就是普贤菩萨的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不会再有成见,也不会再有意见了。有意见、有成见,还没有达到柔顺,这是四地、五地、六地菩萨的境界。后面这是『无生法忍』。真正见到一切法不生不灭,这是七地、八地、九地菩萨所证的。
由此可知,这三种忍在菩萨果位上是从初地到九地。十地菩萨叫寂灭忍,不在此地了,所以这是非常高的果位。见树、听到树说法的音声,能得这样殊胜的果报,真正不可思议。
【佛告阿难。如是佛刹。华果树木。与诸众生。而作佛事。】
这个就是教化一切众生,这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的。
【此皆无量寿佛。威神力故。本愿力故。满足愿故。明了。坚固。究竟愿故。】
这是阿弥陀佛变化作的。阿弥陀佛无量的智慧,无量的德能,无量的才华,无量的善巧方便,统统都在这个宝树里面显露无遗;而我们一接触,确实统统得到。阿弥陀佛无量功德,我们也都能在这个里面得到,这个是实实在在不可思议,所以释迦牟尼佛要特别提出来介绍。
再看底下一品,下面这一品介绍我们的住处。前面介绍的是我们生活的大环境,这一个世界就像一个大花园一样,美不胜收。我们居住的环境,「堂舍楼观」。极乐世界所有一切大众的住处,不仅仅是阿弥陀佛自己居住的讲堂、宝殿,所有一切到西方极乐世界往生的人,居住的环境也跟阿弥陀佛相同,那个世界叫平等世界。
可是我们想想,我们是带业往生的,这一身的业障怎么可能感得众宝的殿堂?这不可能的事情。照常理说,确确实实如此。但是西方世界不然,可以说是整个世界所有的一切,都是阿弥陀佛清净心中流露出来的无量功德成就的,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享阿弥陀佛的福。那个地方的楼观是阿弥陀佛建好了,我们到那里去住;不是我们去到那里去置产业,我们去建造,不是的;是享阿弥陀佛的福。这个也是他方世界所没有的。
他方世界这个果报是你自己的业报,你有善业得善报,你有恶业得恶报。就像我们今天我们身体状况,每个人不相同,业力变现的;我们生活环境不一样,居住的房舍也不一样,业报。到西方极乐世界,我们生活环境是阿弥陀佛给我们的。这叫「难信之法」,然后才体会到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恩德有多大。
现在问题就是我们愿不愿意接受?喜不喜欢去?现在问题在此地。经上跟我们讲得很明白,谁愿意去、谁喜欢去,没有一个不能去的,统统都能去。问题就是你肯不肯去,有没有这个强烈的愿望,我一定要到极乐世界去跟阿弥陀佛,这就对了。
有很多人写信给我,听到我讲经的这些录音带,没见过面的,也写得很恳切,要拜我作老师。我给他回信,我说:不要拜我作老师,拜阿弥陀佛作老师,作阿弥陀佛的学生才能到极乐世界去;拜我作老师,到极乐世界去,不可靠,不保险;以阿弥陀佛为老师,那就靠的住了。我们看经文:
【又无量寿佛讲堂精舍。】
『精舍』,「舍」就是房子,「精」是讲精致。实在在中国的意思讲,不见得是华丽,精致就是它很干净,很清净,环境很优雅,很精致的房舍;纵然是茅屋也可以称为精舍,它不是属於华丽的。西方世界当然不必说了,精舍是众宝所成的。
【楼观栏楯。】
『楼观』是指的楼台,『栏楯』是讲栏杆、台阶。
【亦皆七宝自然化成。】
『自然化成』,就是它没有设计,它没有去营造,是自然成就的,是变化成的,无一不是随心所欲。
【复有白珠摩尼以为交络。】
『交络』是装饰,就像前面所讲的罗网一类的装饰。
【明妙无比。】
『明』是光明,『妙』是微妙。
【诸菩萨众。所居宫殿。亦复如是。】
此地讲的『诸菩萨众』,「诸菩萨」就是从初信位一直到等觉。初信位是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到那里是初信位的菩萨。一直到等觉菩萨,大家所居住的环境跟阿弥陀佛是一样的,这是把居住的环境说出来了。后面要告诉我们西方世界人日常生活状况。
【中。】
就是在那个世界之中:
【有在地讲经。】
他们日常生活状况。有些人在地面上讲经,有的在诵经。
【有在地受经。】
『受』是接受。听经跟「受经」不一样,受是依教奉行,是把佛跟我们讲的这些教训要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,这是完全接受了。听是从解,著重在理解;受是讲的行,是要真正把它做到的。
【有在地经行者。】
『经行』就是散步。散步,心里面或是读经,或是念佛,或是思惟禅观,都在用功,而不是浪费时间。
【思道。及坐禅者。】
这是举几个例子,他们日常生活都是在用功。而且这个用功,用得很自然、很自在,一点都不勉强。这是在地面上的。再看底下:
【有在虚空讲诵受听者。经行。思道及坐禅者。】
有的在地面活动,日常生活当中,有的在空中活动。不像我们这边日子过得好辛苦!如果我们冷静仔细的想一想,我们一天到晚,一年到头,究竟为的是什么?古人提示我们,为谁辛苦为谁忙?这一句话知道的人很多,认真去想一想的人不多了。我们究竟为什么?尤其是生活这么辛苦,然后再想一想,值不值得?如果你要想通了,你把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仔细做个比较,我相信你一定会发愿很著急赶快到西方极乐世界去,这个世界没有一丝毫值得我们贪恋的,确确实实没有。
在这个世界,说老实话,想不造业都不可能。在这造业,身心都不清净,果报很可怕。假如没有这么一个好的环境给我们的话,佛给我们讲种种经,说种种法,我们还是搞六道轮回,佛菩萨怎么对得起我们?说的那些话是空话,吊胃口,我们得不到实际好处。
这一个法门真的是落实了,真实的功德,真实的利益。所以这个经不能不讲,不能不读,不能不研究。目的何在?使我们了解事实的真相,建立真正的信心,我们才会决定选择。这是佛对我们最大的恩惠,对我们最大的帮助。佛给我们的教学,有了这个法门,才不至於落空,指出我们一条明路,也是一条真正的生路。那一边修行,果证非常殊胜。
【或得须陀洹。或得斯陀含。或得阿那含。阿罗汉。】
这是讲小乘四果。那一边没有小乘人,小乘四果是怎么说的?是从断证功夫上说的。你譬如到那边听到佛菩萨说法,众鸟行树也说法,六尘说法,我们断了八十八品见惑,等於我们这个世间的须陀洹;但是他是菩萨,一年级的菩萨就等於小乘须陀洹。如果再将三界之内八十一品思惑,断了前面六品,那就等於斯陀含,就是二果。再断欲界后面的三品,就证三果阿那含。阿那含在我们这个世界叫「不来了」,不再到欲界来了。他在哪里?他在四禅天。四禅天很特别,是凡圣同居土。四禅天里面有五不还天,都是三果阿那含居住修道的场所,他在那个地方把色界、无色界七十二品思惑断尽,他就证阿罗汉果,就超越三界了。所以这是从断证比喻上说的,不是真的有这些果位。这是在那边菩萨果位里面是从初信位到七信位的,相当於小乘的四果。
【未得阿惟越致者。则得阿惟越致。】
这是大乘根性。所以往生根性关系很大。小乘根性,实在讲我们也能够看的出来,小乘人很执著,很固执;大乘人比较开放圆融,不太执著,不太计较,心量广大。因此佛特别交代我们多多的去念大乘经典,把心量拓开,这个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占很大的便宜,开悟也快,证果也快。
所以心量要拓开,要能够包容,不要去跟一切人、一切事斤斤计较,没有这个必要。中国人念《金刚经》的多。不学佛的,从前念书的人都念《金刚》、念《楞严》,确实能够帮助我们把心量拓开。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既然是虚妄的,还有什么好计较?还有什么好认真?「一切法如梦幻泡影」,你能够常常作如是观,自然会心开义解。到西方极乐世界,没有证得阿惟越致,阿惟越致是七地以上,是圆证三不退;没有得到的,统统都能得到。
【各自念道。说道。行道。莫不欢喜。】
那个地方的每一个人,法喜充满。
这一品经文虽然不多,我们把它多念几遍,细细的去体会体会,人家过的是什么日子;回头想一想,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,这是两个非常鲜明的对比。如果我们也想过他们那样自在的日子,那你就知道应该要怎么样的选择。
我是二十六岁闻到佛法,我就感觉到很晚很晚了。我学佛的时候,我的长官、同事、朋友、同学都说我迷了,迷在佛法里头。无论这些人怎么讲法,我没有受他们的一点影响。为什么?我觉得我走的这个路非常纯正,非常的幸福。在那个时候只有一个人赞成,方东美先生。方老师说,你走的这个路正确,太好了!
有一些朋友们、同事来问我,究竟好在哪里?我就告诉他,我说我这个路子是一生读自己喜欢读的书,做自己喜欢做的事,你们能做到吗?这是真的。到西方极乐世界,那就更圆满、更自在!没有一桩事情不是自己欢喜做的,内心里头没有压力,外面环境上没有压力,得大自在。
这就是看我们自己如何去选择。路是人走出来的,是自己走出来的,一定要理智,要用智慧来决择,不能感情用事,感情是迷,不是理智,要把情舍掉,理智做主宰,前途就无限的光明。
请掀开经本第三十八页,倒数第三行:
【寿众无量第十三。】
在这品经里面,这也是非常重要,因为西方世界可以说第一殊胜就是无量寿。古来许多大德对於净宗的赞叹,认为无量寿确确实实是净宗第一德。唯独寿命无量,所以他才真正具足圆满的成就,这也是增长我们的信心。
【佛语阿难。无量寿佛。寿命长久。不可称计。】
这一句是说佛的寿命。
【又有无数声闻之众。神智洞达。威力自在。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。】
佛的弟子很多,这里只举出弟子当中的一类,声闻。我们知道西方极乐世界纯是菩萨,哪来的声闻?我们在前面念过很多,凡是往生的,统统都是菩萨。此地说声闻,是说菩萨当中,他的程度等於声闻,有这个情形。像这个法门是大乘圆教,大乘圆教七信位的菩萨,从初信到七信,他断惑的能力,就是断烦恼的能力,等於小乘阿罗汉。他那里绝对没有阿罗汉,没有小乘的,是指这样果位的菩萨。七信位以上的,那就不叫声闻了,七信位以下的。菩萨总共有五十一个阶级,好像念书一样,一年级、二年级到五十一年级。这个是七年级以下的,说这样的菩萨。它的数目已经就不可思议,没有法子计算了;那要是把所有的学生统统再加上去,那数字当然更大了。这就是说是七年级以下学生的数字就无量无边了,这是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弟子之多。
而且这些人智慧能力决定超过声闻。『神智洞达』,「神」是神通,「智」是智慧,洞达就是完全没有障碍。像前面所说的,他实际上显示出来的能力,都在八地菩萨以上,都是阿惟越致菩萨,即使是下下品往生,蒙佛本愿威神加持,也达到这个境界,这是西方世界不可思议之处。
『威力自在,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』。这手掌当中要是持一个世界,我们觉得已经不可思议,「一切世界」就是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诸佛刹土一个也没有漏掉。他有这个能力,这个能力太大了。实在讲,这是七地以前的菩萨没有这么大的能力。纵然是八地以上,说实在的话,得不到佛威神加持的话,八地菩萨、九地菩萨、十地菩萨靠他自己的能力也做不到。这是说明弥陀本愿加持的威力,不可思议。
这一段显示本经跟华严境界完全相同。《华严经》讲的是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,这是属於事事无碍的法界。这是《华严》无比殊胜之处,我们这个经上也具足了。
【我弟子中大目犍连。神通第一。】
这是佛下面是举比喻来形容,因为这个数字实在是不可思议,也没办法说。佛实在讲是真是绝顶聪明,人没有法子说的,他有办法,他有个巧妙的方法。这个地方所说的这一段,这个方法就很巧妙,我们一般人很不容易想的出来,他用这个比喻。佛的大弟子当中,目犍连尊者是代表神通第一。
【三千大千世界。】
这是整个娑婆世界,娑婆世界的全体。
【所有一切星宿众生。】
此地我们要注意经文,『星宿』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星球,这个大千世界里面的星球,那个数量是以百亿来算的,太多太多了。我们这一个太阳系的星球就很多很多,何况是一个银河系、一百个银河系、一千个银河系、一亿个银河系。如果照黄老居士讲,一个银河系是一个单位世界,你想这个范围多大,这个里面有多少的星球。
「所有一切星宿」,星球里面的众生。每一个星球环境不相同,那个里面的生物也不一样。决定不要以为我们现在人已经有能力登陆月球了,证明月球上没有生物,说不定月球上有另一种生物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,他们看不到我们,我们也看不到他们。就在我们地球上,这凡圣同居土,人鬼杂居,人跟鬼是住在一起,但是我们空间不一样,所以我们见不到他,他也见不到我们。偶然之间的时候也会碰到,但是不是常常见到,偶然会见到,人跟鬼确实是住在一起。所以决定不可以说其他星球上没有生物,不可以这样说法。这是佛在此地举出这一个事实。
【於一昼夜。悉知其数。】
目犍连来计算,这个三千大千世界所有星球里面的众生,到底有多少?以目犍连的能力只需要『一昼夜』。这「一昼夜」是从我们这里说的,就是二十四个小时,他统统把它算出来了,他有这个能力。再以目犍连这种能力来做个比喻:
【假使十方众生。】
十方世界是无量无边的,没有限制的。
【悉成缘觉。】
这就不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了,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。这个里面所有的众生统统证到缘觉的果位。缘觉比阿罗汉还要高一等。目犍连是阿罗汉,比目犍连这个果位还要高一级。这是假设的话,当然不是事实,『假使』。
【寿万亿岁。】
寿命有这么长,『万亿岁』。
【神通皆如大目犍连。】
神通能力跟目犍连一样。
【尽其寿命。竭其智力。悉共推算。】
前面是讲一个三千大千世界,目犍连有能力在二十四小时当中,把这里面有多少众生数字算清楚,答案就出来了。现在假设十方世界所有的众生,能力跟目犍连一样,寿命亿万岁,『尽其寿命』,寿命是万亿岁,「尽其寿命」就是以万亿岁的时间,不是一个人在算,统统一起来算,大家共同起来算。算什么?算:
【彼佛会中。声闻之数。】
算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七信位菩萨以内的,从初信到第七信的,算这个菩萨,算他有多少?算不出来。你就晓得那人数之多,西方极乐世界人真多!
为什么多?在我们想像,不难想像的到。哪一个人听到这个法门不想学?哪一个人听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样殊胜庄严不想去?除非是没有缘,没有碰到,遇到都想去。弥陀成佛十劫了,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,一切诸佛菩萨都在那里宣扬、在那里宣传、在那里介绍、在那里推荐,你就晓得多少人去了。这是我们能够想像的到的。推算它这个『声闻之数』:
【千万分中不及一分。】
换句话说,千万分之一,他们都算不出来,不要说是完全的数字了。那更不必说从初信菩萨到等觉菩萨,那个数量就更不可思议了。下面再从一个比喻说:
【譬如大海。深广无边。】
印度是个半岛,现在我们非常清楚,三面是大海。佛常常用大海来做比喻,比喻深,比喻广,比喻数量之大,用这个来比喻。
【设取一毛。】
这个『毛』是一根汗毛,取一根汗毛。
【析为百分。】
这一根汗毛,竖的切成一百条,那就很细很细了。这个一根汗毛多粗?已经很细了。再说它那个细的程度是它的百分之一,『析为百分』。
【碎如微尘。】
这个切碎之后,真的就像微尘一样。
【以一毛尘。沾海一滴。】
就是用切碎的一根汗毛百分之一的,用这么细的毛去沾那个海水,那个汗毛头上有那么一滴水。佛就问了:
【此毛尘水。比海孰多。】
这个汗毛上的一滴水,跟那个大海水一比,哪个多?那当然大海多,这还用得著说吗?
【阿难。彼目犍连等所知数。】
『彼目犍连等所知数』是指前面假设十方众生统统都成了缘觉,能力都像目犍连,这么多人他们计算西方世界,算了多久?算了万亿年。所算出的数字:
【如毛尘水。】
就像那个毛端里面的一滴水一样的。还没有算的出来的,不知道的:
【如大海水。】
佛用这个方法来比喻,极力形容那一边人,寿命之长,人数之多,无法计算。所以这个境界是「唯佛与佛方能究竟」,等觉以下都没有办法全部了解。释迦牟尼佛这一段话,后面有个结论:
【彼佛寿量。】
阿弥陀佛的寿量,也就是那边所有人的寿量。因为凡是往生的寿命跟阿弥陀佛寿量是相同的,寿量不可思议。
【及诸菩萨。声闻。天人。】
这个说出来『菩萨、声闻、天人』,这就是那边菩萨,从初信位一直到等觉。前面比喻里面所讲的,只讲这个里面的一部分,相当於声闻的一部分;真的严格的讲,相当於声闻的一部分是七信位以前,这相当於声闻这一部分的。
【寿量亦尔。非以算计譬喻之所能知。】
不是计算能够算的出的,也不是比喻能够比到恰当的。这是告诉我们,那个世界种种庄严里面,这是第一庄严,最重要的一桩大事情。
人自古以来,无论是中国、外国,没有不求长寿的。秦始皇到晚年,专门求神仙,目的何在?求长寿。汉武帝也不例外,大家都求长寿。南北朝时候,也就是东晋的时代,我们佛门里面有个昙鸾法师,作《往生论》注解的。这个法师非常了不起,人绝顶聪明,他在没有遇到佛法之前学仙,仙道,目的就是学长生不老,学长寿的。
以后遇到佛法,他向法师请教,他说,佛门当中有没有长寿法?法师就告诉他,如果真正讲长寿,说实在话,只有佛门有。佛门以外,没有长寿的;寿命再长,他有终止的时候。所以真实的长寿在佛法里头,所以就把《无量寿经》介绍给他。他得到这一部经之后,他从前学的那个神仙他就丢掉了,专门学佛,在净土宗很有成就。我们今天讲的净宗三经一论,那个《往生论》的注解就是昙鸾法师的。
这是说明真正要求长寿,而且真正能够如愿以偿,就在这个法门,就在这一部经典里面,也就是这一段为我们所介绍的。下面这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环境,依报的庄严。
【宝树遍国第十四。】
【彼如来国。】
『彼如来』就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。
【多诸宝树。或纯金树。纯白银树。琉璃树。水晶树。琥珀树。美玉树。玛瑙树。唯一宝成。不杂余宝。】
这是纯一的。
【或有二宝三宝。乃至七宝。转共合成。】
也有一棵树是众宝所成的。底下举个比喻说,譬如:
【根茎枝干。此宝所成。华叶果实。他宝化作。或有宝树。黄金为根。白银为身。琉璃为枝。水晶为梢。琥珀为叶。美玉为华。玛瑙为果。】
这个是举例而说的,像这些宝树在西方极乐世界太多太多了。西方无量珍宝,佛,实实在在讲,佛有能力为我们介绍,我们听了没法子体会,没有见过。所以佛只能够用我们这个世界大家所见到的这一些金银珠宝,作一个比方;实际上不一样的,实际上完全不相同。
说金,我们这边金的质远远比不上西方极乐世界,光彩也比不上,作用那更比不上了。西方极乐世界黄金可以做衣服穿的,你就晓得它多薄,它多软。不但黄金是这样的,就是琉璃、水晶也是软的,不像我们这边坚硬的,它是软的、是透明的,无法想像。
像这些地方,我们读了之后,不要去怀疑,也不要去研究,不要去分别,打妄想。为什么?想不到的。唯有仰信,相信佛所讲的话,句句真实,不骗我们。到了西方极乐世界,不都见到了。现在打妄想,把心搞乱掉了,不值得!现在心要清净,不打妄想,所以听了知道那个世界物质环境的美好。
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是不是为的这个环境美好而去的?实在讲,如果是为这个而去的,就去不成了。不是为这个去。那么佛为什么要给我们说?佛要给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,总得要面面都说到,当然也能够激发一部分人修学的信心,激发我们往生的意愿。我们这一边的生活太苦了,修行障碍太多。这一边资源这么丰富,衣食自然,在那个环境修行,许许多多的障碍自然就消除了。对我们选择道场,确实是提供非常好的资讯,我们这样子看待就正确了。
下面说这些树木整齐美观。这个整齐不是人去种植,不是有计画去做的,自自然然它就排列很整齐。
【各自异行。行行相值。茎茎相望。枝叶相向。华实相当。荣色光曜。不可胜视。】
美不胜收!中国的艺术历史渊源很久,书法写得好的人,那是功夫;无论写多少字,找不到一笔败笔,这功夫到家。画画也是如此,一幅画里面也是找不到一笔败笔,这个画是最好的。西方世界就像图画一样,所有一切这些宝树分布是分布得恰到好处。你这里多栽一棵,这个没有必要,可以把它去掉;少了,那里缺陷,就不好看;好像那个树木在那里生长的是不多不少,不能缺一棵,也不能增加一棵,这才叫真正的美、真正的善、真正的圆满。
【清风时发。出五音声。】
因为树是宝树,枝叶花果都是众宝所成的,风一吹,树叶跟树叶碰到了,就像风铃一样,那个声音就非常之美了。西方世界风吹到树林,树林所发出的音声都是宣扬妙法。从哪来的?阿弥陀佛变化所作。可以讲整个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化身,帮助一切众生断烦恼、破无明、成佛道,永无退转。弥陀所有一切的设施,真正是尽善尽美。这一点十方诸佛刹土里面没有,唯独西方有。其他诸佛刹土享受有,享受当中是闻法,享受是修行,功夫完全不间断、不退转,这个十方世界没有。
『五音』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音乐。中国过去这个音乐是「五音」,「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」,但是它还有两个半音,所以总共是七个音;现在西洋音乐里也是七个音。这七音互相一配合,这就是交响乐。
【自然相和。】
不需要人编乐谱,也不需要人指挥,也不需要人演奏,完全是自然的。
【是诸宝树。周遍其国。】
这样的宝树在西方极乐世界周遍的。这是介绍西方世界树之美满。下面再看道场树,这个道场树里面,就要把宝树的功用给我们介绍出来。我们这个世间有树,是不错,但是它的用途可不像西方极乐世界这么殊胜了。
【又其道场。有菩提树。高四百万里。其本周围五千由旬。枝叶四布二十万里。一切众宝。自然合成。华果敷荣。光晖遍照。】
道场树是阿弥陀佛讲经说法的讲堂,讲堂四周的树,尤其是殊胜庄严。
【复有红绿青白。诸摩尼宝。众宝之王。以为璎珞。】
不但树好,树上还有装饰。我们这个世间也有,像我们在美国常常见到的,圣诞节家家门口树上装饰著小灯,晚上看起来很亮,很好看。西方世界那个装饰是以『摩尼宝』。『众宝之王,以为璎珞』,「璎珞」就是装饰品。「摩尼宝」是什么?摩尼是梵语,翻成中国是如意,能如人之意,你想什么,它就会变什么,所以说如意宝。
【云聚宝锁。饰诸宝柱。】
这个树之庄严,还有『宝柱』,就一定有栏楯,就是有栏杆,围绕著这个树,栏杆当中有「宝柱」。宝柱的结构,『云聚宝锁』,「宝锁」是我们中国人讲的楯头,两个木头接起来这个楯头,用金属作装饰品,这个叫「云聚宝锁」。锁是指接头的地方。好像西洋他们贵重的木头的箱子,你就可以看得到角的边上用铜的东西包起来,云聚宝锁就属於这一类的。就是接楯地方是用金属把它镶崁起来,一方面是坚固,一方面是美观,这个云聚宝锁是指这个东西。「饰诸宝柱」,柱子上的装饰品。
【金珠铃铎。周匝条间。】
『条』是树条,树的枝条系『金珠』,宝珠。系铃,『铃铎』,「铎」也是大的铃铛。不但美观,而且风吹的时候,音声非常之美妙。
【珍妙宝网。罗覆其上。】
树上面有罗网。罗网现在比较少看到了,在中国大陆也不多见了,几乎都破坏了。但是到日本可以看到。日本这个国家、这个民族实在讲是很值得人尊敬的,它的文化是学中国的;学去之后,一直到今天,它能够保持完整,它没有破坏,没有改变,这实在是难得。所以我们到日本去观光旅游,所见到的,所听到的,对日本人不能不恭敬。纵然是敌对,也非常尊敬他,真难得!
日本人的寺院是从中国汉唐时候学去的,所以它的建筑形式完全是中国汉唐的样子。雕梁画栋,柱子、梁柱都是艺术品,要保持这个东西怕损坏,特别是怕鸟去做窝,所以外面用铜丝编的网把它保护住,那个就叫做罗网。
我到日本去看的时候看到,人可以看,你碰不到它,因为它网跟它的梁柱有一段距离,你能够看得很清楚,你不能碰它,这是保护的作用。西方极乐世界这些宝树上面都有罗网。
【百千万色。互相映饰。无量光炎。照耀无极。一切庄严。随应而现。】
前面这个几句,我们还能够想像的到。因为这个树是众宝所成,树上面枝条所装饰的也是众宝之王,上面罗网当然也是众宝所成。西方世界这个珍宝,前面说过了,不但放光,而且都有香气,香光庄严,所以『照耀无极』。
经上给我们说的,西方世界没有日月,不需要日月。为什么?所有一切珍宝统统放光,每一个人身上也放光,所以它那个地方没有夜晚。不像我们这个世间有白天、有晚上;它没有夜晚的,光明世界。
『一切庄严,随应而现』,这一句就妙极了。「应」是感应。在那个地方的人,心中只要有感,罗网当中它就有应。譬如说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,忽然想家了,想到我们这个娑婆世界,我们这一边还有亲戚朋友;我这个念头一生,这个宝网里面就像电视一样,我们这个世界的影像全部在那里,你统统看的见。你想诸佛菩萨,譬如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,想想弥勒菩萨兜率内院,兜率内院就现前,弥勒菩萨在那里讲经说法。不但你能够见到,而且也可以听到;不但可以听到,而且可以对话,不可思议!我们今天电视还没有这个能力,你只能看、只能听,你不能问;西方世界那个地方,你可以问,如同面前。所以这个是「随应而现」,这个不可思议。
所以你在西方世界的时候,无论十方诸佛刹土,想见哪一尊佛,想听个什么法,想知道一些什么事情,统统在罗网里面显现出来了,随念就有应。
【微风徐动。吹诸枝叶。演出无量妙法音声。其声流布。遍诸佛国。清畅哀亮。微妙和雅。十方世界音声之中。最为第一。】
这一段经文里面,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风吹宝树的枝叶出音声。这个音声不但美,而且说法,能够觉悟一切迷惑众生,这是宝树不思议的功德。它音声究竟能够达到多远?这是我们要注意到的,『遍诸佛国』;换句话说,无远不到。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,极乐世界宝树的音声周遍。音声之妙,十方世界音声之中,它是第一,没有比这个更微妙的了。所以这个世界称为极乐,所以这个世界称为第一,纯粹是从教化众生这个角度上来说。
音声我们有没有听到?我们虽听到,也不认识,也不知道。最为第一的音声就是称念阿弥陀佛。西方世界念佛、念法、念僧,我们在《弥陀经》上看到的,这个经上也看到,这个音声就美妙了。
【若有众生。睹菩提树。】
你看见了,你见到这个树了。
【闻声。】
听到这个树发出来的音声。
【嗅香。】
树有香气,你闻到了。
【尝其果味。】
树上有果。或者:
【触其光影。念树功德。皆得六根清彻。无诸恼患。住不退转。至成佛道。】
这是把宝树作用全体给我们说出了。所以西方世界这些树,跟十方一切诸佛世界那个树木不一样,是阿弥陀佛以这个方式来教学的,教学的工具。
我们读了这一段经文,在过去常常想能够建立一个净宗专门修行的道场,净宗专修就是念佛。在古时候的中国,慧远大师创办第一个念佛堂,在庐山东林,现在这个地方还在。民国初年,中国念佛堂只剩下苏州灵岩山印光大师这个道场,那是在过去农业社会,可以说做得非常完善。在今天这个社会,整个的形式是大幅度的改变,用从前那个方法固然好,不容易接引广大的群众。如果要能接引广大的群众,我们最好建一个社区,所以我们想「弥陀村」,这个社区像一个花园一样,模仿西方极乐世界,有亭台楼阁,里面有树木花草;现在很方便,现在用电器,小型的喇叭装在树上,装在花里面,开关一开,整个一片都在念佛;不念佛的人,他二六时中也听到佛号,听久了,他自然就会跟著念。所以喜欢听经可以放听经的录音带,喜欢念佛可以放念佛的录音带。现在用科学的方法能够模仿,当然比起西方极乐世界比不上,有一点类似、相似的修学环境。我们常常想,总会变成事实,有想就必成,等待时节因缘成熟。大家信的人多了,发愿的人多了,修行的人多了,我们就希望能居住在一起,建立这样一个道场。
弥陀村的构想跟从前丛林道场不一样。因为丛林道场的戒律非常严格,大家才能够共住。现在用那样严格的规矩会把人都吓跑了,谁也不敢来了。原因在什么地方?真正发心来学佛的,差不多都是中年以上,老年人,从年轻养成的习气,断不掉了,也不能再改了。所以在一块共修,好,共修很欢喜,不能在一起生活,在一起生活麻烦就大了。所以可以共修,不能在一起生活。
建立弥陀村就好了,你个人有你私生活的圈子,每一天听经是共修的,你愿意来,你就来;你不愿意来,你在家里打开你的扩音器,你自己在家里可以听。你要出去散散步,整个地区都能够听的到,树下,哪里都可以听,这样很好,这才很圆满。
所以同修们真正多的时候,这一个理想不难实现,找一块风景优美的地方,有山有水,建立这么一个道场。这就是我们居住在一个大环境里面,每一个人自己有他自己生活的范围。这个大道场里面有讲堂、有念佛堂、有图书馆、有活动中心,也可以有一个大的餐厅,你自己不喜欢烧饭,大餐厅就包伙食,自助餐的方式,你想吃什么,你自己选择;非常理想,这就是现代的道场,这跟从前道场是不一样,适合於现代人的生活。所以我过去读这个经,常常有这么一个想法,想了不少年了,想了十多年了。
【复由见彼树故。获三种忍。一音响忍。二柔顺忍。三者无生法忍。】
这是非常明显、实际的告诉我们树的真实功德。听经闻法能够显示十方一切国土的境界,这已经是非常殊胜、非常难得了。像这种情形,他方诸佛刹土里面的宝树也有,不是西方专有的。但是讲你见到这个树,你能够证得果位,把你的证果向上提升,这个在他方世界没听说,此地有。
这里讲得这三种忍。什么叫『音响忍』?这一句话的意思是说,听了佛法之后,他就开悟了;大彻大悟以后,晓得一切法如梦幻泡影。像《金刚经》上给我们讲的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。对於一切万法,可以欣赏,绝不执著,为什么?假的,不是真的。一切万法里面没有得失,没有取舍,没有分别,没有执著,这个叫「音响忍」。换句话说,对境真正能够不动心了,这是什么菩萨的境界?在圆教讲是初地、二地、三地,这登地的菩萨,一、二、三地。
『柔顺忍』,比前面这个境界又要提升一层。不但不著一切相,连言语、名字都契入了实相。像《金刚经》上讲的「诸法实相」,对一切诸法的真相完全现前了,这个时候的心才真正到柔顺。这个顺就是普贤菩萨的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不会再有成见,也不会再有意见了。有意见、有成见,还没有达到柔顺,这是四地、五地、六地菩萨的境界。后面这是『无生法忍』。真正见到一切法不生不灭,这是七地、八地、九地菩萨所证的。
由此可知,这三种忍在菩萨果位上是从初地到九地。十地菩萨叫寂灭忍,不在此地了,所以这是非常高的果位。见树、听到树说法的音声,能得这样殊胜的果报,真正不可思议。
【佛告阿难。如是佛刹。华果树木。与诸众生。而作佛事。】
这个就是教化一切众生,这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的。
【此皆无量寿佛。威神力故。本愿力故。满足愿故。明了。坚固。究竟愿故。】
这是阿弥陀佛变化作的。阿弥陀佛无量的智慧,无量的德能,无量的才华,无量的善巧方便,统统都在这个宝树里面显露无遗;而我们一接触,确实统统得到。阿弥陀佛无量功德,我们也都能在这个里面得到,这个是实实在在不可思议,所以释迦牟尼佛要特别提出来介绍。
再看底下一品,下面这一品介绍我们的住处。前面介绍的是我们生活的大环境,这一个世界就像一个大花园一样,美不胜收。我们居住的环境,「堂舍楼观」。极乐世界所有一切大众的住处,不仅仅是阿弥陀佛自己居住的讲堂、宝殿,所有一切到西方极乐世界往生的人,居住的环境也跟阿弥陀佛相同,那个世界叫平等世界。
可是我们想想,我们是带业往生的,这一身的业障怎么可能感得众宝的殿堂?这不可能的事情。照常理说,确确实实如此。但是西方世界不然,可以说是整个世界所有的一切,都是阿弥陀佛清净心中流露出来的无量功德成就的,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享阿弥陀佛的福。那个地方的楼观是阿弥陀佛建好了,我们到那里去住;不是我们去到那里去置产业,我们去建造,不是的;是享阿弥陀佛的福。这个也是他方世界所没有的。
他方世界这个果报是你自己的业报,你有善业得善报,你有恶业得恶报。就像我们今天我们身体状况,每个人不相同,业力变现的;我们生活环境不一样,居住的房舍也不一样,业报。到西方极乐世界,我们生活环境是阿弥陀佛给我们的。这叫「难信之法」,然后才体会到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恩德有多大。
现在问题就是我们愿不愿意接受?喜不喜欢去?现在问题在此地。经上跟我们讲得很明白,谁愿意去、谁喜欢去,没有一个不能去的,统统都能去。问题就是你肯不肯去,有没有这个强烈的愿望,我一定要到极乐世界去跟阿弥陀佛,这就对了。
有很多人写信给我,听到我讲经的这些录音带,没见过面的,也写得很恳切,要拜我作老师。我给他回信,我说:不要拜我作老师,拜阿弥陀佛作老师,作阿弥陀佛的学生才能到极乐世界去;拜我作老师,到极乐世界去,不可靠,不保险;以阿弥陀佛为老师,那就靠的住了。我们看经文:
【又无量寿佛讲堂精舍。】
『精舍』,「舍」就是房子,「精」是讲精致。实在在中国的意思讲,不见得是华丽,精致就是它很干净,很清净,环境很优雅,很精致的房舍;纵然是茅屋也可以称为精舍,它不是属於华丽的。西方世界当然不必说了,精舍是众宝所成的。
【楼观栏楯。】
『楼观』是指的楼台,『栏楯』是讲栏杆、台阶。
【亦皆七宝自然化成。】
『自然化成』,就是它没有设计,它没有去营造,是自然成就的,是变化成的,无一不是随心所欲。
【复有白珠摩尼以为交络。】
『交络』是装饰,就像前面所讲的罗网一类的装饰。
【明妙无比。】
『明』是光明,『妙』是微妙。
【诸菩萨众。所居宫殿。亦复如是。】
此地讲的『诸菩萨众』,「诸菩萨」就是从初信位一直到等觉。初信位是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到那里是初信位的菩萨。一直到等觉菩萨,大家所居住的环境跟阿弥陀佛是一样的,这是把居住的环境说出来了。后面要告诉我们西方世界人日常生活状况。
【中。】
就是在那个世界之中:
【有在地讲经。】
他们日常生活状况。有些人在地面上讲经,有的在诵经。
【有在地受经。】
『受』是接受。听经跟「受经」不一样,受是依教奉行,是把佛跟我们讲的这些教训要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,这是完全接受了。听是从解,著重在理解;受是讲的行,是要真正把它做到的。
【有在地经行者。】
『经行』就是散步。散步,心里面或是读经,或是念佛,或是思惟禅观,都在用功,而不是浪费时间。
【思道。及坐禅者。】
这是举几个例子,他们日常生活都是在用功。而且这个用功,用得很自然、很自在,一点都不勉强。这是在地面上的。再看底下:
【有在虚空讲诵受听者。经行。思道及坐禅者。】
有的在地面活动,日常生活当中,有的在空中活动。不像我们这边日子过得好辛苦!如果我们冷静仔细的想一想,我们一天到晚,一年到头,究竟为的是什么?古人提示我们,为谁辛苦为谁忙?这一句话知道的人很多,认真去想一想的人不多了。我们究竟为什么?尤其是生活这么辛苦,然后再想一想,值不值得?如果你要想通了,你把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仔细做个比较,我相信你一定会发愿很著急赶快到西方极乐世界去,这个世界没有一丝毫值得我们贪恋的,确确实实没有。
在这个世界,说老实话,想不造业都不可能。在这造业,身心都不清净,果报很可怕。假如没有这么一个好的环境给我们的话,佛给我们讲种种经,说种种法,我们还是搞六道轮回,佛菩萨怎么对得起我们?说的那些话是空话,吊胃口,我们得不到实际好处。
这一个法门真的是落实了,真实的功德,真实的利益。所以这个经不能不讲,不能不读,不能不研究。目的何在?使我们了解事实的真相,建立真正的信心,我们才会决定选择。这是佛对我们最大的恩惠,对我们最大的帮助。佛给我们的教学,有了这个法门,才不至於落空,指出我们一条明路,也是一条真正的生路。那一边修行,果证非常殊胜。
【或得须陀洹。或得斯陀含。或得阿那含。阿罗汉。】
这是讲小乘四果。那一边没有小乘人,小乘四果是怎么说的?是从断证功夫上说的。你譬如到那边听到佛菩萨说法,众鸟行树也说法,六尘说法,我们断了八十八品见惑,等於我们这个世间的须陀洹;但是他是菩萨,一年级的菩萨就等於小乘须陀洹。如果再将三界之内八十一品思惑,断了前面六品,那就等於斯陀含,就是二果。再断欲界后面的三品,就证三果阿那含。阿那含在我们这个世界叫「不来了」,不再到欲界来了。他在哪里?他在四禅天。四禅天很特别,是凡圣同居土。四禅天里面有五不还天,都是三果阿那含居住修道的场所,他在那个地方把色界、无色界七十二品思惑断尽,他就证阿罗汉果,就超越三界了。所以这是从断证比喻上说的,不是真的有这些果位。这是在那边菩萨果位里面是从初信位到七信位的,相当於小乘的四果。
【未得阿惟越致者。则得阿惟越致。】
这是大乘根性。所以往生根性关系很大。小乘根性,实在讲我们也能够看的出来,小乘人很执著,很固执;大乘人比较开放圆融,不太执著,不太计较,心量广大。因此佛特别交代我们多多的去念大乘经典,把心量拓开,这个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占很大的便宜,开悟也快,证果也快。
所以心量要拓开,要能够包容,不要去跟一切人、一切事斤斤计较,没有这个必要。中国人念《金刚经》的多。不学佛的,从前念书的人都念《金刚》、念《楞严》,确实能够帮助我们把心量拓开。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既然是虚妄的,还有什么好计较?还有什么好认真?「一切法如梦幻泡影」,你能够常常作如是观,自然会心开义解。到西方极乐世界,没有证得阿惟越致,阿惟越致是七地以上,是圆证三不退;没有得到的,统统都能得到。
【各自念道。说道。行道。莫不欢喜。】
那个地方的每一个人,法喜充满。
这一品经文虽然不多,我们把它多念几遍,细细的去体会体会,人家过的是什么日子;回头想一想,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,这是两个非常鲜明的对比。如果我们也想过他们那样自在的日子,那你就知道应该要怎么样的选择。
我是二十六岁闻到佛法,我就感觉到很晚很晚了。我学佛的时候,我的长官、同事、朋友、同学都说我迷了,迷在佛法里头。无论这些人怎么讲法,我没有受他们的一点影响。为什么?我觉得我走的这个路非常纯正,非常的幸福。在那个时候只有一个人赞成,方东美先生。方老师说,你走的这个路正确,太好了!
有一些朋友们、同事来问我,究竟好在哪里?我就告诉他,我说我这个路子是一生读自己喜欢读的书,做自己喜欢做的事,你们能做到吗?这是真的。到西方极乐世界,那就更圆满、更自在!没有一桩事情不是自己欢喜做的,内心里头没有压力,外面环境上没有压力,得大自在。
这就是看我们自己如何去选择。路是人走出来的,是自己走出来的,一定要理智,要用智慧来决择,不能感情用事,感情是迷,不是理智,要把情舍掉,理智做主宰,前途就无限的光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