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量寿经 (第二十一集) 1992/6 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 档名:02-012-0021
请掀开经本第十三面,倒数第四行,最后一句:
【为教菩萨。作阿闍黎。常习相应无边诸行。成熟菩萨无边善根。无量诸佛咸共护念。】
从这个地方看起。昨天讲到灌顶、授记,这个灌顶真正的意义要知道,佛法是智慧之法,是真实之法,绝对没有迷信,绝对不是虚妄的,所以一定要明了,我们才会得到真实的利益。授记,菩萨在成佛之前,往往是多次的授记,授记不止一次;显教里面比较少说,密教就说得多了。
昨天跟诸位报告,真实的灌顶,这是大悲护念;这个「灌」是大慈悲护念的意思,「顶」是如来至高无上的法门;将这个法门传授给众生,这叫做灌顶法。在仪式方面,所谓佛法不离世间法。
古时候在印度,国王登基,就是我们现在讲就职的时候,在大典当中,有宗教仪式;就像从前西方国王即位的时候,要主教也给他做一个仪式是相同的。印度这个仪式里面,就叫做灌顶。所以灌顶世俗的意思,是太子这一天要登基作皇帝了,行这一个大典。佛法也就取这个意思,菩萨功行圆满了,往上再一提升就要作佛了,所以菩萨作佛也叫灌顶,取这个意思。
可是诸位一定要知道灌顶真正意义,那个仪式是形式,形式固然重要,可是实质更重要。仪式跟实质要作一个比较,实质重要,仪式就不重要了。像我们一入佛门,先受三归,三归有仪式,实在讲,那个仪式也不是很重要,最重要的是三归的实质,真正传授给你,真正得到了,这个要紧。假如只做一个仪式,这个仪式没有内容,等於空过了。
显教里面的三归、传戒,密宗里面的传法、灌顶,究竟有几个人真正得到?我想大家心里都明了,真正得到的人不多;所以接受仪式的人多,真正得到的人不多,这是我们必须要明了的。
接著讲「为教菩萨,作阿闍黎」。这个阿闍黎,显密都有。密宗的上师,梵语就称阿闍黎;显教里面,传法的老师也叫阿闍黎。换句话说,阿闍黎这个称呼,相当於我们现在学校里面的指导教授,这个关系非常密切,他要真正来教导我们的。这一个名词,照意义上来翻,翻成轨范师。这个老师的言行,可以作我们的榜样,可以作我们的模范,是这个意思。字面上是这个意思,实际上是我们的指导教授。为了要教菩萨,所以才示现这一个身分。菩萨的老师是佛;此地讲的八相成道,为了教菩萨,示现佛的身分。
「常习相应无边诸行」。教学不仅是言教,更重要的是身教,所以古代的师生关系,跟我们现在不相同。古代师生是生活在一起,不仅要听老师讲经说法,还要向老师学习生活修持,所以不能离开老师身边。佛法世法都如此,是要跟老师生活在一起。不像现在,学校里面跟老师相处,只在教室,除教室之外都不会住在一起了。从前居住在一起,这个就是老师要身教,一言一行、一举一动都给学生作榜样。用现代的话来讲,就是生活教育;生活教育与课堂里面教育,一定要相应,这个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。目标是品学兼优,有学问有品德的学生。
因此,他要示现的就是常习相应。「常」是恒常,日夜不能间断,从年初到年尾不能间断,这叫常,不是故意装的;要是故意装的,能这样常常装,那也就变成真的了。不能间断的。「习」,就是生活;《论语》里面第一句,「学而时习之」,你要把你所学的应用在生活上,习就是练习。在什么地方练习?生活当中。无论是私生活,无论是与大众相处,要学著学以致用,这才是你真正的成就。「相应」,就是学跟习相应,我所学的、跟我所想的、我所做的是一致,这就相应了。我所学的是一套,我想的、做的又是一套,那就不相应了。一定要相应。
譬如前面我们讲普贤菩萨修学的十大纲领,从「礼敬诸佛」到「普皆回向」,我在生活当中真的做到了,我对人恭敬,对事负责,对物爱惜,这个礼敬就做到了。这个做,就是习,在人事环境、物质环境、在生活当中去练习。佛就是这么做的,所以菩萨要学佛,我们要学佛菩萨,统统把它做到。你要做的太多太多了,无边诸行。
「成熟菩萨无边善根」。实在讲,这四句话的内容非常之广,也非常的深。我们读《华严经》,《华严经》末后一品,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四十华严,四十卷经,普贤菩萨行愿品,总共有四十卷。这里面最著名的、最精彩的,就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。四十卷经讲的是什么?实在讲就是这四句话。「常习相应无边诸行」,你一天到晚,一年到头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、所有的行为,跟佛教导的相应不相应?佛教给我们的,我们是不是统统都做到了?当然没有办法全部做到,一定要努力去做。你能够做到一分,就得一分受用;做到两分,就得两分受用;到能够做到相当的程度,菩萨的善根就成熟了。所以,成阿罗汉、成菩萨、成佛是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历练,这才能成就;不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练是成就不了的。这一点大家要特别注意到。
人决定不能离开社会,不能离开人群,诸佛菩萨也不例外;佛菩萨要度众生,他怎么能离开人群?离开人群,他怎么度众生?像我们前面所讲的,这一次法会参加的有两万人;如果佛离开这一些人群,他给谁讲经说法?所以我们要晓得,不能离开社会,不能离开人群。
我们面对著社会大众,我们的心像不像佛心?佛对於众生是什么心?这是我们要学习的。佛的心是平等心、清净心。我们的心是不是清净、是不是平等?佛对於一切众生有什么样的愿望,佛对於大众希望的是什么?我们今天面对著这个社会人群,我们希望的是什么?佛对众生,平常的言语说些什么?佛为大众做了些什么?我们要常常这样去想,常常这样去学,就对了。
《华严》五十三参是我们最好的例子,五十三位菩萨为我们表演这个复杂的社会,各行各业、男女老少,他在这个社会上,他是什么样的身分,他从事某一个行业。如果他是佛、是菩萨,他在工作岗位上,应该怎么作法?诸位念《华严》就知道。做工的,有菩萨工人;经商的,有菩萨商人;主持家务的家庭主妇,有菩萨家庭主妇;作学生的,有童男童女的菩萨。全是菩萨!所以四十华严是个别教学。可见得佛法确确实实是圆满究竟的教育,不能不在这上面下功夫。
菩萨为了要教化一切众生,必须多才多艺,样样精通,这才能够满他的大愿。所以必须要成熟无边的善根,一面学一面教,一面教人一面自己学,教学相长,永远没有止境。
「无量诸佛咸共护念」。你的心愿解行都向佛菩萨学习,一切诸佛看到欢喜,所以没有一尊佛不护念的;护念就是加持,加持就是帮助你。有一种帮助是无形的,你自己不会觉察,真的在帮助你;有一种帮助是有形的,这个帮助使你自己能够感觉到,佛菩萨在保佑你、在加持你,这叫显加,明显的。一种是冥加,是冥冥当中,你不容易觉察到。一定得到诸佛护念,诸佛的帮助,使你的业障轻了,烦恼少了,智慧增长了,你的愿慢慢都能够实现,都能够圆满。
这些实实在在要靠三宝力量加持。个人为什么做不到?个人的业障很重。我想做好事,俗话常讲「好事多磨」!为什么多磨?因为无量劫以来,冤亲债主太多了;换句话说,嫉妒你的人太多了,你想做好事,偏偏障碍你,不让你做圆满。所以这个一定要靠三宝力量加持你,我们这个修学才能够满愿。
【诸佛刹中。皆能示现。譬善幻师。现众异相。於彼相中。实无可得。此诸菩萨。亦复如是。】
这几句是讲菩萨真实智慧的流露。第一个看到他的德能,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,这样广大的范围是菩萨活动的空间。因此,我们就能体会到佛菩萨活动的空间,也就是我们自己活动的空间,因为生佛不二,众生跟佛没有两样。我们生活范围绝对不是只限於这个地球,我们有过去生。过去生,我们在哪里?我们死了以后,还有来生,来生到哪里去?
今天我们念佛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不在地球上,也不在我们这个银河系里面。根据佛经上所说的,假定这个银河系是个三千大千世界,在这个银河系的西面,不是地球的西面,这个要搞清楚;不是地球的西方,是我们这个大世界(娑婆世界)的西方,十万亿佛国土的那一边。一个佛国土,就是一个银河系;换句话说,当中间隔有十万亿之多,在那一边有一个大的世界,那是阿弥陀佛的世界。可见得我们活动的空间是在大宇宙,不是这个小圈圈,这样我们的心量就拓开了,确确实实如是。
我在过去曾经听同修们告诉我,现在外国人对人的过去、未来有研究,做了很多试验,有的用催眠的方法,有的用其他方法,调查不少的个案,发现里面有很多人前生是人来的,找到他前生居住的地方,甚至於在历史里面记载,还能查的出来,发现很正确,证明人有转世。还有一部分人是畜生来的,前一世他是畜生,不是人;另外还有一部分人是从外太空来的,根本就不是这个地球上的,说的话、写的文字我们根本都不懂,这个外太空就是别的世界来的。所以这个空间非常非常之大。
「诸佛刹中,皆能示现」。佛菩萨他不迷,他示现了。我们凡夫烦恼业障很重,迷而不觉,我们到别的星球去投胎,是去接受果报的,那谈不上示现。佛菩萨是示现,我们没法子示现。但是你去接受果报也好,去示现度化众生也好,总而言之,我们活动的范围没有两样,尽虚空遍法界是我们生活的范围,这是我们要认识清楚的。
佛菩萨示现,下面有个比喻,「譬善幻师」。善幻师就是现在说变魔术的魔术师。我们晓得魔术是假的,但是他变起来好像是真的,你看不出来它是假的。
「现众异相,於彼相中,实无可得」,这就是真实的智慧。所以佛菩萨度无量无边众生,绝对不著相;不以为我做了多少好事,我度了多少众生,那他就著相了。为什么不著相?因为他晓得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相是假的,性是真的。所以,不著相是对的,著相就错了。
为什么不著相就对?不著相你就得大自在,你在这个大宇宙里面,随心所欲,就像菩萨一样,皆能示现。我们之所以不能示现,就是我们处处著相,把假相当真;这一著相,就生了无量无边的烦恼,在这里面起分别、执著,烦恼罪业统统都来了,真的叫无中生有,这个日子就不好过了,那就是苦报无边。所以他们有智慧,他们不著相。接著再看下面经文:
【通诸法性。达众生相。供养诸佛。开导群生。化现其身。犹如电光。】
「法性」是宇宙万有的本体,他明了,一点都不迷惑。法性就是真如本性,就是一切万法的自性,这个自性就是本体。一切万法从哪里来的?从自性变现出来的,自性是能生,一切万法是所生,是它变现的。它通达本体,达众生相。相是现相,就是所生的;前面法性是能生的能变的,这是所生所变的。尽虚空遍法界,森罗万象从哪里来的?为什么会有?到底从哪里来的?几时有的?为什么有的?他统统明了,一点都不迷惑,这是大智慧。
「供养诸佛,开导群生」。这就是他示现教化众生的手段。供养诸佛是身教,前面说过了,成佛一定要示现在帝王家,为什么?表演给大家看,我能放下,我能舍,你们想要都要不到的,我统统都有,你看我都不要,全都舍掉了,这是作个样子给大家看。
供养诸佛,佛是人天师,我们要对他尊敬,要供养他。为什么要供养他?如果不供养佛,佛就不会住世了。讲到供养,有财供养,有法供养。对於佛,这两者都重要;两者之中,法供养为最。法供养,第一个是依教修行供养。佛所教导我们的,我们都能够认真的学习,认真去照作,这是对老师最尊敬的供养。其次,是以财供养,以我们的财物供养佛陀。这里面有两重意思。第一个意思,我们自己跟佛一样能舍,把自己无始以来的根本烦恼,贪心、悭吝心把它舍掉,这个对自己的利益就太大太大了,把根本烦恼拔除掉了。第二个意思,我们将自己的财力供养佛,帮助佛菩萨教化众生,这就是十大愿王里面「普皆回向」的意思。我有福,我这个福报让大家去享,我不愿意自己一个人享受。但是我的能力有限,我供养佛,佛的能力是无边的;我供养这一分钱,佛菩萨将这一分钱用在弘法利生上,这个功德是无量无边,道理在此地。
今天这个社会、这个世界,我们要真正发心来帮助他们,来挽救他们,应当怎么去做?要听佛菩萨的教训,真正发心修布施供养,就能够得到效果。我们将自己的财力物力提供出来,推广佛陀教育。世间人对佛教育知道的很少,真正接受这个教育的、利益的人就更少了。今天世界上,多数人还以为佛教是迷信,还认为佛教是个宗教,产生严重的误会,这样殊胜美满的教育,受到了很大的障碍。所以,我们今天以我们的心力,我们力量虽然是小,大家统统集合起来,这个力量就相当可观,努力来推展,把佛陀教育发扬光大,这就是供养诸佛。
大家读这一句供养诸佛,千万不要错会了意思,以为家里供个佛像,每一天香花水果去供养,这样供养一点用处都没有,除了你家里人之外,谁也没看到,看到也没用处。所以一定要晓得,我们宣传佛陀教育、推广佛陀教育,这是真正供养诸佛。对於过去佛、现在佛,我们这一分供养的心力做到了;对於所有一切有情众生,一切有情众生就是未来佛,我们把佛教育介绍给他,推荐给他,这是供养未来佛,都供养到了。
所以你们的亲戚朋友、熟悉的人、认识的人,我们学菩萨精神作不请之友,应当把佛法主动介绍给他。这一边经书很多,你们去看看,哪一种你喜欢的,你就拿去寄给你的朋友们,寄给你所认识的人。你要晓得这叫供养诸佛,这是我们应当要做的。
供养诸佛,开导群生。开导群生是言教,以我们的行动,以我们的言语文字,我们认真来做这一椿工作。
「化现其身,犹如电光」。犹如电光,就是不著相的意思。电光在此地是比喻,它有四个意思。第一个意思是快速,这个电光一闪就没有了。第二个意思,虽然这一闪,它明亮,它能够照得清清楚楚,就是破暗的意思,破除黑暗。第三个意思它不住,这个光不常住,一下就没有了。第四个意思,它没有分别。
佛在此地举这个例子要我们学习,我们对於众生的需求,以我们的智慧、能力去帮助他,要快速,不能够等待,要把这个时节因缘掌握到;确确实实能够破除众生的迷惑,破除众生的无明,这就像电它能放光。用心跟前面经文所说的「於彼相中,实无可得」,心地清净无染,一丝毫染著都没有,做到三轮体空,没有分别,没有执著。
【裂魔见网。解诸缠缚。】
「缠缚」是烦恼的代名词,就是烦恼;缠缚就像绳索,把我们捆住了,动弹不得,这个很苦恼。我们被什么缠缚?被烦恼缠缚,这是比喻。
【远超声闻辟支佛地。】
声闻是阿罗汉,辟支佛是缘觉,这两种是小乘的圣人。虽然断见思烦恼,尘沙烦恼还在,无明没有破,他有很深的禅定,智慧没现前,也就是他没有明心见性。要是追究根本原因?这两种人心量不大,所以叫小乘,心量小,不愿意主动去帮助一切大众。不像菩萨,菩萨主动的去帮助大家,可以说菩萨念念都想到如何利益众生,如何帮助大家开悟。
特别是如何帮助大家认识《无量寿经》,如何帮助大家认真的学习《无量寿经》。为什么?《无量寿经》是一切经里面的第一经。末法时代,唯有这个法门真实成就。念念没有别的事,就为这一椿事情,这是诸佛菩萨对我们的真实期望。我们果然明了了、接受了、承当了,那就恭喜你,你也是菩萨,你入了他一流了,你也是菩萨这一类了,这是真话。佛家所讲的肉身菩萨,这就是了;你的「心愿解行」跟佛菩萨完全相同,你怎么不是菩萨!你就超越了声闻、辟支佛,你就超过他们。
【入空无相无愿法门。】
「空、无相、无愿」,大小乘都说,也称作大三空三昧。「入」,就是通常讲的证入,你证得了这一个境界。「空」是说什么?空是讲的性,万法皆空,万法的体性皆空,体性不可得。所以,空是从体上讲的。
但是这个空不是没有,空不是无,空是有,它确实存在。存在为什么说它空?因为你的眼睛看不见,耳朵听不见,手也摸不到,心里也想不到,我们六根的能力统统达不到,它存在。这个物质的空,有的时候我们还能用科学来测验,譬如光、电,电我们肉眼看不见,我们用仪器能够测验的出来。这个法性,任何科学仪器也测不出来,它确实存在,它是一切万有的本体,一切万有是从它而生的。所以我们称作真空,真空不空,它不是无。如果把空当作无,那就好懂了,连两、三岁小朋友都懂。这个空的意思,非常非常的难懂。
「无相」,这相是假相。相是有,但是你不要把它当真;相是假相,是幻有。佛经里面也叫做妙有。妙有非有,真空不空,这些都是讲宇宙人生的真相。真相真的明白了,你就入了无愿的法门了。
什么叫「无愿」?这个愿不是佛在经上教我们发愿的那个愿,这是讲六道众生个个的愿望,这些愿望都是妄想,都是执著,你全都没有了;换句话说,这个愿字就是欲望。你对於世间出世间的欲望统统没有了,你想你的心怎么会不清净?自自然然就恢复到经题上所讲的「清净平等觉」,统统证得了。这就是诸佛菩萨他们的境界,他们那个境界我们也能够达到,这是超越了二乘。
【善立方便。显示三乘。】
善是善巧,为了教化众生。教化众生你不能跟他讲真实的,为什么?真实的他不懂,不能接受,无法理解,一定要有善巧方便,慢慢的来诱导,所以显示出三乘佛法。好像办学校一样,我先办小学,再办中学,再办大学,这都是方便。我真正的目的是什么?真正目的是在研究所,是教你的智慧德能达到究竟圆满;但是没有前面这个阶梯,一下把这个最真实的东西传授给你,你不能接受。所以三乘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,统统叫方便法。佛到最后,在法华会上说出真话,「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,除佛方便说」,二乘、三乘是佛的方便说;真正的佛法,就是一乘法。我们这一部经典是一乘当中的一乘,圆中之圆,顿中之顿,专中之专,一生决定成就的法门。
这个八相成道,第七转法轮,经文就介绍到此地;下面两句是最后的,是第八个现相,就是入般涅盘。
【於此中下而现灭度。】
这就是示现涅盘。可是经文给我们讲得很清楚,佛示现入灭了;佛有生,也有死,那是真的吗?不是真的,假的。中下程度的人,看到佛有生有死,高明的人看出不生不灭。他讲中下,没有讲上根的人,上根的人晓得佛是在唱戏,一会儿上台,一会儿下台,哪有生死!没有生死。
诸位要晓得,佛如是,我们每一个人也是这样的;我们生到这个世界,就好像到了舞台上,死了之后就下台了,有没有生死?没有,这是给诸位讲真话。
一个人在死的时候,就像作梦一样,这个梦不醒了,就这么一回事情。身体坏了,他的神识不坏,我们中国人讲灵魂,那个东西不坏,那是他真正的自己。这个身体不是真正自己,他又可以去换一个身体。
实在讲,身体好比是衣服一样,假如我们把身体比作我们的衣服,中国人叫灵魂,佛法叫神识,这个是自己;身体是衣服,我们知道,衣服破旧了、肮脏了,会去换一件;这个身体坏了的时候,不好用了,可以再换一个身体,舍身受身。佛菩萨他清楚明了,他换得很自在,换得很欢喜。我们迷惑颠倒,以为身体是自己,要想脱一件衣服,痛哭流涕,舍不得,就变成迷惑颠倒,是这么一回事情。
舍身受身。你这一生,你的心好,你的行好,断恶修善,积功累德,你换的这个身体,愈换愈漂亮,愈换愈好,在三善道。如果做恶,不做善事,你来生换这个身体,愈换就愈差,换成畜生身,换成饿鬼身,换成地狱身。可见得舍身受身是业力在支配,自己作不了主。
业力从哪里来的?业力是自己造作的,还是自作自受!佛菩萨超越了这一些境界,所以他在六道里面教化众生,舍身受身都得大自在,无论示现什么身,他还是佛,他还是菩萨。为什么?他不迷,他跟众生确确实实不一样,外表是一样,里面完全不相同。众生里面是一塌糊涂,迷惑颠倒;他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想来就来,想去就去,自在!这个叫了生死、超三界,他真的超越了。
实在讲,佛并没有入灭,入灭是示现给凡夫看的。佛有能力不灭,为什么不常住在世间?我们现在得佛亲自讲经说法,这多好!释迦牟尼佛七十九岁圆寂的。在今天来讲,七十九岁寿命不算很长,为什么不常住世间?诸位要知道,佛示现在这个世间,时间的长短是众生的因缘,不是他自己的事情;他自己不起心也不动念,完全随缘。如果佛要常住在世间,一直住到今天,佛法也没人学了。为什么?你是佛,你可以活三千岁,我们都做不到。一定要示现跟我们完全相同,他能做到,我也能做到。那个表演,演得很逼真,这才能够收到教化的效果。所以统统是手段,都是为了教学。
【得无生无灭诸三摩地。】
前面说「而现灭度」,接著就把真实的话告诉我们了,他得的确实是无生无灭诸三摩地。三摩地,翻成中国意思是禅定,也是正受的意思,就是正常的享受;这个正常的享受是清净,清净寂灭才是正常的享受。像我们心里面有喜、怒、哀、乐,这都不正常;正常享受,没有这一些,没有分别,没有执著,没有忧虑,没有牵挂,没有烦恼,这是正常享受,这个叫三摩地。
【及得一切陀罗尼门。】
陀罗尼是梵语,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总持;用现代的话来讲,就是一切诸法的纲领。他能够掌握世出世间、万事万法的纲领;换句话说,他没有一样不通达,没有一样不明了,没有一样做不到。后来的人赞叹如来「万德万能」,就是因为他得一切陀罗尼门。
【随时悟入华严三昧。】
我们先解释什么叫「华严三昧」?在《华严经》上叫「佛华严三昧」,前面加个「佛」字;这个地方的华严三昧,就是佛华严三昧。它的意思是讲一真法界,这个法界本来就是一。一就是真的,二就是虚妄的。法界原本是一真。佛在大小乘经上,常给我们讲十法界、无量法界。法是一切法,界是界限,法界确确实实是无量无边。
以我们人间来说,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法界;你什么时候找到两个人,他们对於宇宙人生想法、看法完全一样的?那这就两个人同一个法界了;多少总有一点不一样,可见得它不是一个法界。所有一切众生,都是住在十法界里;十法界是虚妄的,不是真实的境界。什么人住在真实的境界?唯有成佛,佛住一真法界。到了成佛,想法、看法、作法完全相同。你要问为什么完全相同?他於一切法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、没有妄想,当然相同。
我们今天为什么不相同?我有我的想法,他有他的看法,就不同了;想法、看法都没有了,就相同了,这是正确的,这是真理。你那个想法、看法,全是错误的。这是我们要很冷静、很细心的去体会。如果还有想法,还有看法,在佛法里面说这个人是迷人,迷而不觉;如果他这一些统统舍弃掉了,这个人觉悟了,这个人开智慧了。
智慧从哪儿来?他的心清净心平等了,清净心起作用,就是真正的智慧。他对於宇宙人生万事万法,他是照见,他不是分别见,不是思惟见,不是让我们想才会知道,分别才会知道,他不需要,他的心像一面镜子一样,照见的。你看《心经》里面不是说「照见五蕴皆空」,这是见到事实真相了;我们见不到五蕴皆空,我们没有照的能力。
所以佛法用功,不能思惟;一有思惟,就落到意识里去了。意识是妄心,一有思惟是妄心起作用,不是真心起作用,真心没有思惟。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要知道训练。我们净宗训练的方法是读经念佛,把妄想、分别、执著统统念掉,用这个方法恢复自己的清净心,恢复自己的平等心;然后用清净平等心,处事待人接物,那是真正的智慧。
《华严》上说,一真法界是无量的缘起;无论说得怎么样多,都离不开自心,都离不开本性。如果我们把这个事实真相真正通达明了了,这就叫华严三昧。《华严》是比喻,「华」就是花,好像这个大花园,所有品种的花统统都有,那这个花园就美了,「严」是美的意思,是庄严、美观的意思,一样都不缺。这是比喻我们这个大的世界,大的法界,尽虚空遍法界里面,所有的万事万物就像大花园。
这些东西从哪儿来的?全是自己真心本性变现之物。佛是自己心性变现的,菩萨也是自己心性变现的,地狱、饿鬼、畜生也不例外,都是自心变现之物;就好像我们作梦一样,梦中有许许多多境界,有善有恶,当我们醒来之后,冷静的想一想,没错,全是意识心变出来的;心外无梦,梦外无心,那是妄心变的。
现在这个世间十法界依正庄严,是我们的真心变的,那真心怎么会变那么多呢?《华严》上说,这是无量的因缘,不是个单纯的因缘;单纯的因缘,怎么会变成那么复杂的境界?是无量的因缘;无量因缘,不出一心。
这个无量因缘,你想不想知道?很想知道。佛给我们讲了一部《大藏经》,那一部《大藏经》在无量因缘,只不过说沧海之一滴而已。为什么?说不尽。怎样才完全知道?你只要得一心,你就统统知道了,不要说就晓得了。
佛为什么完全晓得?佛一心,一心能入,一真法界是所入。你想想看,我们净宗修学目标就是「一心不乱」;所以你只要得到一心不乱,你就证得一真法界了,你就入华严三昧了,你就得到了。佛这样教学,那才是真正慈悲,真正彻底圆满。我们今天用这个方法就是修一心不乱,所以开头的修法,教我们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,从这儿下手就能成功。因为这个下手,这一条路子是最正确的道路,没有委曲婉转,所以它快速、它稳当,决定成就。
【具足总持百千三昧。】
三昧就是定,定何其多?实在讲太多了。我们凡夫也有,不能说没有;佛菩萨有,我们也有。不过我们有的,跟佛菩萨有的不一样。譬如有些大众不想学佛,他在佛法里得定了,根本如如不动;有些人不贪财,在财里头入定了,他贪色,在色里头他就没有定了;有些人财色不贪,他入定了,他好名,这名就乱掉了。你就知道事物无量无边,定就无量无边;你在哪一法里面不动心、如如不动了,你在这一法里头入定了。
所以三昧就是百千三昧、无量三昧。悟入华严三昧之后,无量无边三昧统统现前了;换句话说,世出世间一切法他都不动心了。为什么不动心?事实真相彻底了解了,他还动什么心!所以在一切法里头,不起心、不动念,不分别、不执著。
【住深禅定。】
这个深禅定是性定,这就不是修的定了;修的定,定力不深。这是性定,自性本定,他现前了。
【悉睹无量诸佛。】
这个时候所见的境界是佛的境界。自己成佛了,见到一切众生都成佛了,山河大地也成佛了;《华严经》说的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。有人问,《华严经》上这一句话,情是有情众生成佛,这还能想得通;说无情的,桌椅板凳也是无情,它什么时候成佛?无情的是环境,境随心转。你自己成佛了,什么叫成佛?见性了;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当你见性的时候,你一观察,桌椅板凳有法性,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,你说哪个人不是佛?哪一样东西不是佛?统统都是的,所以叫见性成佛,成佛不是别的。所谓见性,换句话说,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见到了,亲自见到,那还有迷惑吗?当然没有迷惑了,这叫成佛。所以成佛是成就圆满的智慧、圆满的德能。
在本经、在我们这一个法门,佛教给我们的方法巧妙之极了。前面都给诸位报告过,一切诸佛是怎样成佛的?都是念佛成佛的,这一部经典就是教给我们念佛的法门;诸经都赞叹,念佛三昧是「三昧中王」,所有三昧当中,念佛三昧是第一殊胜。
【於一念顷。遍游一切佛土。】
这是能力现前、恢复了。一念是时间短,非常短暂的时间,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界,同时都能达到、都能遍游。怎么去的呢?如果没有能力,你去不了的;这个能力是分身、化身,所以他同时可以去。我们今天即使有能力,一个世界一个世界去游,那要多少时间?不能同时去。你能够分身、能够化身,那就可以同时去了。
这个在理论上能不能讲的通?理论上决定讲的通。为什么?因为我们能变的是自性,真心自性。真心在哪里?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真心。所有一切万事万物,就是这个东西变现出来的;所变的,遍虚空遍法界;能变的,它怎么不遍法界!
就像我们做梦一样,梦中所有的境界,梦里头也有天地、山河大地,你醒来仔细想一想,那个梦境是不是你心变的?你要问问,你的心多大?整个梦境都是自己心,整个心就变成梦境了。要问,你的心像什么样子?没有做梦的时候不知道,不晓得心什么样子;做梦的时候就很容易达到,我梦中境界就是心的样子,心现相了。不现相的时候,不知道;现相的时候就知道了。
我们现在这个境界,尽虚空遍法界是我们的真如本性变现出来的,就是自己的自性;原来自性是尽虚空遍法界,那我在虚空法界里面现身,怎么不可能!当然可能。
今天我们为什么不可能?是执著这个身体就是我,除这个身体之外,不是我,所以你就变不出第二个,你就没有办法化身了。心在哪里?心在这个里面,还不在那里,还在这个里面,你看糟糕不糟糕!不知道你的真心是尽虚空遍法界,你不晓得,你迷了。
《楞严经》上对於这一椿事情,讲得很清楚、很透彻。《楞严》一开端,七处徵心。佛问阿难尊者,心在哪里?他很聪明,说了七个地方,我们想不出来。七处都不对,因为他不知道心是遍虚空法界的。所以有这个能力。我们在虚空法界里,能现无量无边身;佛有这个能力,菩萨有这个能力,一切众生个个都有这个能力。有这个能力,他能够自在的现前起作用;我们有这个能力,能力暂时不起作用。这个暂时不起作用,这就有障碍。什么障碍?烦恼障碍了,知见障碍了,烦恼障、所知障,二障把你的这个能力障碍住了。
前面所讲的是自利的德,自己成就了;自己成就了,要帮助别人,下面讲利生的德用。
【得佛辩才。住普贤行。】
这一句要紧,前面讲德遵普贤,那是学习;现在学习圆满,住普贤行,普贤的行愿是完全做到。十大纲领已经变成了自己的思想、见解、行为,这叫住普贤行,所以他跟佛一样的辩才无碍。
【善能分别众生语言。】
所有一切众生的语言,他都通达,所以他能够教化一切众生。
【开化显示真实之际。】
这一句是菩萨教学的纲领,他教众生,教什么?就在这一句上。「开」是开示,是开启,也就是教学。教学的手段,可以用言语,可以用表示;不用言语,用表示也能教人开悟。换句话说,以种种不相同的手段方法,启发大众,让大众觉悟;一觉悟,就变化了。这个「化」是变化,我们中国人从前读书,目的是变化气质,你这个书读了就真的有用了;读书气质没变化,就白读了,叫食而不化。从这个意思,你就晓得化是教学的成绩,他真的变化了,把一个凡夫变成圣人,化凡成圣,化愚成智,化恶成善,这叫教化。所以这个开化,开是教学,化是成就,是这个教学真正得到成绩了。
「显示真实之际」,真实之际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。宇宙是生活环境,人生是本人;换句话说,佛法的教学没有别的,就是我自己跟我们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,佛完全给我们显示出来,我明了了,觉悟了;这一明了、一觉悟,就不叫凡夫,就叫佛,就叫菩萨。
【超过世间诸所有法。心常谛住度世之道。】
这一种教学是世间任何教育都没有的,这是超越了;成就之后,他的心跟佛菩萨一样,只有一个愿望,帮助一切众生。「谛」是真实,真正住在度世之道,自今而后,如何去帮助别人,希望别人也跟自己一样,大彻大悟,圆成佛道。
请掀开经本第十三面,倒数第四行,最后一句:
【为教菩萨。作阿闍黎。常习相应无边诸行。成熟菩萨无边善根。无量诸佛咸共护念。】
从这个地方看起。昨天讲到灌顶、授记,这个灌顶真正的意义要知道,佛法是智慧之法,是真实之法,绝对没有迷信,绝对不是虚妄的,所以一定要明了,我们才会得到真实的利益。授记,菩萨在成佛之前,往往是多次的授记,授记不止一次;显教里面比较少说,密教就说得多了。
昨天跟诸位报告,真实的灌顶,这是大悲护念;这个「灌」是大慈悲护念的意思,「顶」是如来至高无上的法门;将这个法门传授给众生,这叫做灌顶法。在仪式方面,所谓佛法不离世间法。
古时候在印度,国王登基,就是我们现在讲就职的时候,在大典当中,有宗教仪式;就像从前西方国王即位的时候,要主教也给他做一个仪式是相同的。印度这个仪式里面,就叫做灌顶。所以灌顶世俗的意思,是太子这一天要登基作皇帝了,行这一个大典。佛法也就取这个意思,菩萨功行圆满了,往上再一提升就要作佛了,所以菩萨作佛也叫灌顶,取这个意思。
可是诸位一定要知道灌顶真正意义,那个仪式是形式,形式固然重要,可是实质更重要。仪式跟实质要作一个比较,实质重要,仪式就不重要了。像我们一入佛门,先受三归,三归有仪式,实在讲,那个仪式也不是很重要,最重要的是三归的实质,真正传授给你,真正得到了,这个要紧。假如只做一个仪式,这个仪式没有内容,等於空过了。
显教里面的三归、传戒,密宗里面的传法、灌顶,究竟有几个人真正得到?我想大家心里都明了,真正得到的人不多;所以接受仪式的人多,真正得到的人不多,这是我们必须要明了的。
接著讲「为教菩萨,作阿闍黎」。这个阿闍黎,显密都有。密宗的上师,梵语就称阿闍黎;显教里面,传法的老师也叫阿闍黎。换句话说,阿闍黎这个称呼,相当於我们现在学校里面的指导教授,这个关系非常密切,他要真正来教导我们的。这一个名词,照意义上来翻,翻成轨范师。这个老师的言行,可以作我们的榜样,可以作我们的模范,是这个意思。字面上是这个意思,实际上是我们的指导教授。为了要教菩萨,所以才示现这一个身分。菩萨的老师是佛;此地讲的八相成道,为了教菩萨,示现佛的身分。
「常习相应无边诸行」。教学不仅是言教,更重要的是身教,所以古代的师生关系,跟我们现在不相同。古代师生是生活在一起,不仅要听老师讲经说法,还要向老师学习生活修持,所以不能离开老师身边。佛法世法都如此,是要跟老师生活在一起。不像现在,学校里面跟老师相处,只在教室,除教室之外都不会住在一起了。从前居住在一起,这个就是老师要身教,一言一行、一举一动都给学生作榜样。用现代的话来讲,就是生活教育;生活教育与课堂里面教育,一定要相应,这个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。目标是品学兼优,有学问有品德的学生。
因此,他要示现的就是常习相应。「常」是恒常,日夜不能间断,从年初到年尾不能间断,这叫常,不是故意装的;要是故意装的,能这样常常装,那也就变成真的了。不能间断的。「习」,就是生活;《论语》里面第一句,「学而时习之」,你要把你所学的应用在生活上,习就是练习。在什么地方练习?生活当中。无论是私生活,无论是与大众相处,要学著学以致用,这才是你真正的成就。「相应」,就是学跟习相应,我所学的、跟我所想的、我所做的是一致,这就相应了。我所学的是一套,我想的、做的又是一套,那就不相应了。一定要相应。
譬如前面我们讲普贤菩萨修学的十大纲领,从「礼敬诸佛」到「普皆回向」,我在生活当中真的做到了,我对人恭敬,对事负责,对物爱惜,这个礼敬就做到了。这个做,就是习,在人事环境、物质环境、在生活当中去练习。佛就是这么做的,所以菩萨要学佛,我们要学佛菩萨,统统把它做到。你要做的太多太多了,无边诸行。
「成熟菩萨无边善根」。实在讲,这四句话的内容非常之广,也非常的深。我们读《华严经》,《华严经》末后一品,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四十华严,四十卷经,普贤菩萨行愿品,总共有四十卷。这里面最著名的、最精彩的,就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。四十卷经讲的是什么?实在讲就是这四句话。「常习相应无边诸行」,你一天到晚,一年到头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、所有的行为,跟佛教导的相应不相应?佛教给我们的,我们是不是统统都做到了?当然没有办法全部做到,一定要努力去做。你能够做到一分,就得一分受用;做到两分,就得两分受用;到能够做到相当的程度,菩萨的善根就成熟了。所以,成阿罗汉、成菩萨、成佛是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历练,这才能成就;不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练是成就不了的。这一点大家要特别注意到。
人决定不能离开社会,不能离开人群,诸佛菩萨也不例外;佛菩萨要度众生,他怎么能离开人群?离开人群,他怎么度众生?像我们前面所讲的,这一次法会参加的有两万人;如果佛离开这一些人群,他给谁讲经说法?所以我们要晓得,不能离开社会,不能离开人群。
我们面对著社会大众,我们的心像不像佛心?佛对於众生是什么心?这是我们要学习的。佛的心是平等心、清净心。我们的心是不是清净、是不是平等?佛对於一切众生有什么样的愿望,佛对於大众希望的是什么?我们今天面对著这个社会人群,我们希望的是什么?佛对众生,平常的言语说些什么?佛为大众做了些什么?我们要常常这样去想,常常这样去学,就对了。
《华严》五十三参是我们最好的例子,五十三位菩萨为我们表演这个复杂的社会,各行各业、男女老少,他在这个社会上,他是什么样的身分,他从事某一个行业。如果他是佛、是菩萨,他在工作岗位上,应该怎么作法?诸位念《华严》就知道。做工的,有菩萨工人;经商的,有菩萨商人;主持家务的家庭主妇,有菩萨家庭主妇;作学生的,有童男童女的菩萨。全是菩萨!所以四十华严是个别教学。可见得佛法确确实实是圆满究竟的教育,不能不在这上面下功夫。
菩萨为了要教化一切众生,必须多才多艺,样样精通,这才能够满他的大愿。所以必须要成熟无边的善根,一面学一面教,一面教人一面自己学,教学相长,永远没有止境。
「无量诸佛咸共护念」。你的心愿解行都向佛菩萨学习,一切诸佛看到欢喜,所以没有一尊佛不护念的;护念就是加持,加持就是帮助你。有一种帮助是无形的,你自己不会觉察,真的在帮助你;有一种帮助是有形的,这个帮助使你自己能够感觉到,佛菩萨在保佑你、在加持你,这叫显加,明显的。一种是冥加,是冥冥当中,你不容易觉察到。一定得到诸佛护念,诸佛的帮助,使你的业障轻了,烦恼少了,智慧增长了,你的愿慢慢都能够实现,都能够圆满。
这些实实在在要靠三宝力量加持。个人为什么做不到?个人的业障很重。我想做好事,俗话常讲「好事多磨」!为什么多磨?因为无量劫以来,冤亲债主太多了;换句话说,嫉妒你的人太多了,你想做好事,偏偏障碍你,不让你做圆满。所以这个一定要靠三宝力量加持你,我们这个修学才能够满愿。
【诸佛刹中。皆能示现。譬善幻师。现众异相。於彼相中。实无可得。此诸菩萨。亦复如是。】
这几句是讲菩萨真实智慧的流露。第一个看到他的德能,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,这样广大的范围是菩萨活动的空间。因此,我们就能体会到佛菩萨活动的空间,也就是我们自己活动的空间,因为生佛不二,众生跟佛没有两样。我们生活范围绝对不是只限於这个地球,我们有过去生。过去生,我们在哪里?我们死了以后,还有来生,来生到哪里去?
今天我们念佛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不在地球上,也不在我们这个银河系里面。根据佛经上所说的,假定这个银河系是个三千大千世界,在这个银河系的西面,不是地球的西面,这个要搞清楚;不是地球的西方,是我们这个大世界(娑婆世界)的西方,十万亿佛国土的那一边。一个佛国土,就是一个银河系;换句话说,当中间隔有十万亿之多,在那一边有一个大的世界,那是阿弥陀佛的世界。可见得我们活动的空间是在大宇宙,不是这个小圈圈,这样我们的心量就拓开了,确确实实如是。
我在过去曾经听同修们告诉我,现在外国人对人的过去、未来有研究,做了很多试验,有的用催眠的方法,有的用其他方法,调查不少的个案,发现里面有很多人前生是人来的,找到他前生居住的地方,甚至於在历史里面记载,还能查的出来,发现很正确,证明人有转世。还有一部分人是畜生来的,前一世他是畜生,不是人;另外还有一部分人是从外太空来的,根本就不是这个地球上的,说的话、写的文字我们根本都不懂,这个外太空就是别的世界来的。所以这个空间非常非常之大。
「诸佛刹中,皆能示现」。佛菩萨他不迷,他示现了。我们凡夫烦恼业障很重,迷而不觉,我们到别的星球去投胎,是去接受果报的,那谈不上示现。佛菩萨是示现,我们没法子示现。但是你去接受果报也好,去示现度化众生也好,总而言之,我们活动的范围没有两样,尽虚空遍法界是我们生活的范围,这是我们要认识清楚的。
佛菩萨示现,下面有个比喻,「譬善幻师」。善幻师就是现在说变魔术的魔术师。我们晓得魔术是假的,但是他变起来好像是真的,你看不出来它是假的。
「现众异相,於彼相中,实无可得」,这就是真实的智慧。所以佛菩萨度无量无边众生,绝对不著相;不以为我做了多少好事,我度了多少众生,那他就著相了。为什么不著相?因为他晓得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相是假的,性是真的。所以,不著相是对的,著相就错了。
为什么不著相就对?不著相你就得大自在,你在这个大宇宙里面,随心所欲,就像菩萨一样,皆能示现。我们之所以不能示现,就是我们处处著相,把假相当真;这一著相,就生了无量无边的烦恼,在这里面起分别、执著,烦恼罪业统统都来了,真的叫无中生有,这个日子就不好过了,那就是苦报无边。所以他们有智慧,他们不著相。接著再看下面经文:
【通诸法性。达众生相。供养诸佛。开导群生。化现其身。犹如电光。】
「法性」是宇宙万有的本体,他明了,一点都不迷惑。法性就是真如本性,就是一切万法的自性,这个自性就是本体。一切万法从哪里来的?从自性变现出来的,自性是能生,一切万法是所生,是它变现的。它通达本体,达众生相。相是现相,就是所生的;前面法性是能生的能变的,这是所生所变的。尽虚空遍法界,森罗万象从哪里来的?为什么会有?到底从哪里来的?几时有的?为什么有的?他统统明了,一点都不迷惑,这是大智慧。
「供养诸佛,开导群生」。这就是他示现教化众生的手段。供养诸佛是身教,前面说过了,成佛一定要示现在帝王家,为什么?表演给大家看,我能放下,我能舍,你们想要都要不到的,我统统都有,你看我都不要,全都舍掉了,这是作个样子给大家看。
供养诸佛,佛是人天师,我们要对他尊敬,要供养他。为什么要供养他?如果不供养佛,佛就不会住世了。讲到供养,有财供养,有法供养。对於佛,这两者都重要;两者之中,法供养为最。法供养,第一个是依教修行供养。佛所教导我们的,我们都能够认真的学习,认真去照作,这是对老师最尊敬的供养。其次,是以财供养,以我们的财物供养佛陀。这里面有两重意思。第一个意思,我们自己跟佛一样能舍,把自己无始以来的根本烦恼,贪心、悭吝心把它舍掉,这个对自己的利益就太大太大了,把根本烦恼拔除掉了。第二个意思,我们将自己的财力供养佛,帮助佛菩萨教化众生,这就是十大愿王里面「普皆回向」的意思。我有福,我这个福报让大家去享,我不愿意自己一个人享受。但是我的能力有限,我供养佛,佛的能力是无边的;我供养这一分钱,佛菩萨将这一分钱用在弘法利生上,这个功德是无量无边,道理在此地。
今天这个社会、这个世界,我们要真正发心来帮助他们,来挽救他们,应当怎么去做?要听佛菩萨的教训,真正发心修布施供养,就能够得到效果。我们将自己的财力物力提供出来,推广佛陀教育。世间人对佛教育知道的很少,真正接受这个教育的、利益的人就更少了。今天世界上,多数人还以为佛教是迷信,还认为佛教是个宗教,产生严重的误会,这样殊胜美满的教育,受到了很大的障碍。所以,我们今天以我们的心力,我们力量虽然是小,大家统统集合起来,这个力量就相当可观,努力来推展,把佛陀教育发扬光大,这就是供养诸佛。
大家读这一句供养诸佛,千万不要错会了意思,以为家里供个佛像,每一天香花水果去供养,这样供养一点用处都没有,除了你家里人之外,谁也没看到,看到也没用处。所以一定要晓得,我们宣传佛陀教育、推广佛陀教育,这是真正供养诸佛。对於过去佛、现在佛,我们这一分供养的心力做到了;对於所有一切有情众生,一切有情众生就是未来佛,我们把佛教育介绍给他,推荐给他,这是供养未来佛,都供养到了。
所以你们的亲戚朋友、熟悉的人、认识的人,我们学菩萨精神作不请之友,应当把佛法主动介绍给他。这一边经书很多,你们去看看,哪一种你喜欢的,你就拿去寄给你的朋友们,寄给你所认识的人。你要晓得这叫供养诸佛,这是我们应当要做的。
供养诸佛,开导群生。开导群生是言教,以我们的行动,以我们的言语文字,我们认真来做这一椿工作。
「化现其身,犹如电光」。犹如电光,就是不著相的意思。电光在此地是比喻,它有四个意思。第一个意思是快速,这个电光一闪就没有了。第二个意思,虽然这一闪,它明亮,它能够照得清清楚楚,就是破暗的意思,破除黑暗。第三个意思它不住,这个光不常住,一下就没有了。第四个意思,它没有分别。
佛在此地举这个例子要我们学习,我们对於众生的需求,以我们的智慧、能力去帮助他,要快速,不能够等待,要把这个时节因缘掌握到;确确实实能够破除众生的迷惑,破除众生的无明,这就像电它能放光。用心跟前面经文所说的「於彼相中,实无可得」,心地清净无染,一丝毫染著都没有,做到三轮体空,没有分别,没有执著。
【裂魔见网。解诸缠缚。】
「缠缚」是烦恼的代名词,就是烦恼;缠缚就像绳索,把我们捆住了,动弹不得,这个很苦恼。我们被什么缠缚?被烦恼缠缚,这是比喻。
【远超声闻辟支佛地。】
声闻是阿罗汉,辟支佛是缘觉,这两种是小乘的圣人。虽然断见思烦恼,尘沙烦恼还在,无明没有破,他有很深的禅定,智慧没现前,也就是他没有明心见性。要是追究根本原因?这两种人心量不大,所以叫小乘,心量小,不愿意主动去帮助一切大众。不像菩萨,菩萨主动的去帮助大家,可以说菩萨念念都想到如何利益众生,如何帮助大家开悟。
特别是如何帮助大家认识《无量寿经》,如何帮助大家认真的学习《无量寿经》。为什么?《无量寿经》是一切经里面的第一经。末法时代,唯有这个法门真实成就。念念没有别的事,就为这一椿事情,这是诸佛菩萨对我们的真实期望。我们果然明了了、接受了、承当了,那就恭喜你,你也是菩萨,你入了他一流了,你也是菩萨这一类了,这是真话。佛家所讲的肉身菩萨,这就是了;你的「心愿解行」跟佛菩萨完全相同,你怎么不是菩萨!你就超越了声闻、辟支佛,你就超过他们。
【入空无相无愿法门。】
「空、无相、无愿」,大小乘都说,也称作大三空三昧。「入」,就是通常讲的证入,你证得了这一个境界。「空」是说什么?空是讲的性,万法皆空,万法的体性皆空,体性不可得。所以,空是从体上讲的。
但是这个空不是没有,空不是无,空是有,它确实存在。存在为什么说它空?因为你的眼睛看不见,耳朵听不见,手也摸不到,心里也想不到,我们六根的能力统统达不到,它存在。这个物质的空,有的时候我们还能用科学来测验,譬如光、电,电我们肉眼看不见,我们用仪器能够测验的出来。这个法性,任何科学仪器也测不出来,它确实存在,它是一切万有的本体,一切万有是从它而生的。所以我们称作真空,真空不空,它不是无。如果把空当作无,那就好懂了,连两、三岁小朋友都懂。这个空的意思,非常非常的难懂。
「无相」,这相是假相。相是有,但是你不要把它当真;相是假相,是幻有。佛经里面也叫做妙有。妙有非有,真空不空,这些都是讲宇宙人生的真相。真相真的明白了,你就入了无愿的法门了。
什么叫「无愿」?这个愿不是佛在经上教我们发愿的那个愿,这是讲六道众生个个的愿望,这些愿望都是妄想,都是执著,你全都没有了;换句话说,这个愿字就是欲望。你对於世间出世间的欲望统统没有了,你想你的心怎么会不清净?自自然然就恢复到经题上所讲的「清净平等觉」,统统证得了。这就是诸佛菩萨他们的境界,他们那个境界我们也能够达到,这是超越了二乘。
【善立方便。显示三乘。】
善是善巧,为了教化众生。教化众生你不能跟他讲真实的,为什么?真实的他不懂,不能接受,无法理解,一定要有善巧方便,慢慢的来诱导,所以显示出三乘佛法。好像办学校一样,我先办小学,再办中学,再办大学,这都是方便。我真正的目的是什么?真正目的是在研究所,是教你的智慧德能达到究竟圆满;但是没有前面这个阶梯,一下把这个最真实的东西传授给你,你不能接受。所以三乘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,统统叫方便法。佛到最后,在法华会上说出真话,「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,除佛方便说」,二乘、三乘是佛的方便说;真正的佛法,就是一乘法。我们这一部经典是一乘当中的一乘,圆中之圆,顿中之顿,专中之专,一生决定成就的法门。
这个八相成道,第七转法轮,经文就介绍到此地;下面两句是最后的,是第八个现相,就是入般涅盘。
【於此中下而现灭度。】
这就是示现涅盘。可是经文给我们讲得很清楚,佛示现入灭了;佛有生,也有死,那是真的吗?不是真的,假的。中下程度的人,看到佛有生有死,高明的人看出不生不灭。他讲中下,没有讲上根的人,上根的人晓得佛是在唱戏,一会儿上台,一会儿下台,哪有生死!没有生死。
诸位要晓得,佛如是,我们每一个人也是这样的;我们生到这个世界,就好像到了舞台上,死了之后就下台了,有没有生死?没有,这是给诸位讲真话。
一个人在死的时候,就像作梦一样,这个梦不醒了,就这么一回事情。身体坏了,他的神识不坏,我们中国人讲灵魂,那个东西不坏,那是他真正的自己。这个身体不是真正自己,他又可以去换一个身体。
实在讲,身体好比是衣服一样,假如我们把身体比作我们的衣服,中国人叫灵魂,佛法叫神识,这个是自己;身体是衣服,我们知道,衣服破旧了、肮脏了,会去换一件;这个身体坏了的时候,不好用了,可以再换一个身体,舍身受身。佛菩萨他清楚明了,他换得很自在,换得很欢喜。我们迷惑颠倒,以为身体是自己,要想脱一件衣服,痛哭流涕,舍不得,就变成迷惑颠倒,是这么一回事情。
舍身受身。你这一生,你的心好,你的行好,断恶修善,积功累德,你换的这个身体,愈换愈漂亮,愈换愈好,在三善道。如果做恶,不做善事,你来生换这个身体,愈换就愈差,换成畜生身,换成饿鬼身,换成地狱身。可见得舍身受身是业力在支配,自己作不了主。
业力从哪里来的?业力是自己造作的,还是自作自受!佛菩萨超越了这一些境界,所以他在六道里面教化众生,舍身受身都得大自在,无论示现什么身,他还是佛,他还是菩萨。为什么?他不迷,他跟众生确确实实不一样,外表是一样,里面完全不相同。众生里面是一塌糊涂,迷惑颠倒;他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想来就来,想去就去,自在!这个叫了生死、超三界,他真的超越了。
实在讲,佛并没有入灭,入灭是示现给凡夫看的。佛有能力不灭,为什么不常住在世间?我们现在得佛亲自讲经说法,这多好!释迦牟尼佛七十九岁圆寂的。在今天来讲,七十九岁寿命不算很长,为什么不常住世间?诸位要知道,佛示现在这个世间,时间的长短是众生的因缘,不是他自己的事情;他自己不起心也不动念,完全随缘。如果佛要常住在世间,一直住到今天,佛法也没人学了。为什么?你是佛,你可以活三千岁,我们都做不到。一定要示现跟我们完全相同,他能做到,我也能做到。那个表演,演得很逼真,这才能够收到教化的效果。所以统统是手段,都是为了教学。
【得无生无灭诸三摩地。】
前面说「而现灭度」,接著就把真实的话告诉我们了,他得的确实是无生无灭诸三摩地。三摩地,翻成中国意思是禅定,也是正受的意思,就是正常的享受;这个正常的享受是清净,清净寂灭才是正常的享受。像我们心里面有喜、怒、哀、乐,这都不正常;正常享受,没有这一些,没有分别,没有执著,没有忧虑,没有牵挂,没有烦恼,这是正常享受,这个叫三摩地。
【及得一切陀罗尼门。】
陀罗尼是梵语,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总持;用现代的话来讲,就是一切诸法的纲领。他能够掌握世出世间、万事万法的纲领;换句话说,他没有一样不通达,没有一样不明了,没有一样做不到。后来的人赞叹如来「万德万能」,就是因为他得一切陀罗尼门。
【随时悟入华严三昧。】
我们先解释什么叫「华严三昧」?在《华严经》上叫「佛华严三昧」,前面加个「佛」字;这个地方的华严三昧,就是佛华严三昧。它的意思是讲一真法界,这个法界本来就是一。一就是真的,二就是虚妄的。法界原本是一真。佛在大小乘经上,常给我们讲十法界、无量法界。法是一切法,界是界限,法界确确实实是无量无边。
以我们人间来说,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法界;你什么时候找到两个人,他们对於宇宙人生想法、看法完全一样的?那这就两个人同一个法界了;多少总有一点不一样,可见得它不是一个法界。所有一切众生,都是住在十法界里;十法界是虚妄的,不是真实的境界。什么人住在真实的境界?唯有成佛,佛住一真法界。到了成佛,想法、看法、作法完全相同。你要问为什么完全相同?他於一切法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、没有妄想,当然相同。
我们今天为什么不相同?我有我的想法,他有他的看法,就不同了;想法、看法都没有了,就相同了,这是正确的,这是真理。你那个想法、看法,全是错误的。这是我们要很冷静、很细心的去体会。如果还有想法,还有看法,在佛法里面说这个人是迷人,迷而不觉;如果他这一些统统舍弃掉了,这个人觉悟了,这个人开智慧了。
智慧从哪儿来?他的心清净心平等了,清净心起作用,就是真正的智慧。他对於宇宙人生万事万法,他是照见,他不是分别见,不是思惟见,不是让我们想才会知道,分别才会知道,他不需要,他的心像一面镜子一样,照见的。你看《心经》里面不是说「照见五蕴皆空」,这是见到事实真相了;我们见不到五蕴皆空,我们没有照的能力。
所以佛法用功,不能思惟;一有思惟,就落到意识里去了。意识是妄心,一有思惟是妄心起作用,不是真心起作用,真心没有思惟。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要知道训练。我们净宗训练的方法是读经念佛,把妄想、分别、执著统统念掉,用这个方法恢复自己的清净心,恢复自己的平等心;然后用清净平等心,处事待人接物,那是真正的智慧。
《华严》上说,一真法界是无量的缘起;无论说得怎么样多,都离不开自心,都离不开本性。如果我们把这个事实真相真正通达明了了,这就叫华严三昧。《华严》是比喻,「华」就是花,好像这个大花园,所有品种的花统统都有,那这个花园就美了,「严」是美的意思,是庄严、美观的意思,一样都不缺。这是比喻我们这个大的世界,大的法界,尽虚空遍法界里面,所有的万事万物就像大花园。
这些东西从哪儿来的?全是自己真心本性变现之物。佛是自己心性变现的,菩萨也是自己心性变现的,地狱、饿鬼、畜生也不例外,都是自心变现之物;就好像我们作梦一样,梦中有许许多多境界,有善有恶,当我们醒来之后,冷静的想一想,没错,全是意识心变出来的;心外无梦,梦外无心,那是妄心变的。
现在这个世间十法界依正庄严,是我们的真心变的,那真心怎么会变那么多呢?《华严》上说,这是无量的因缘,不是个单纯的因缘;单纯的因缘,怎么会变成那么复杂的境界?是无量的因缘;无量因缘,不出一心。
这个无量因缘,你想不想知道?很想知道。佛给我们讲了一部《大藏经》,那一部《大藏经》在无量因缘,只不过说沧海之一滴而已。为什么?说不尽。怎样才完全知道?你只要得一心,你就统统知道了,不要说就晓得了。
佛为什么完全晓得?佛一心,一心能入,一真法界是所入。你想想看,我们净宗修学目标就是「一心不乱」;所以你只要得到一心不乱,你就证得一真法界了,你就入华严三昧了,你就得到了。佛这样教学,那才是真正慈悲,真正彻底圆满。我们今天用这个方法就是修一心不乱,所以开头的修法,教我们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,从这儿下手就能成功。因为这个下手,这一条路子是最正确的道路,没有委曲婉转,所以它快速、它稳当,决定成就。
【具足总持百千三昧。】
三昧就是定,定何其多?实在讲太多了。我们凡夫也有,不能说没有;佛菩萨有,我们也有。不过我们有的,跟佛菩萨有的不一样。譬如有些大众不想学佛,他在佛法里得定了,根本如如不动;有些人不贪财,在财里头入定了,他贪色,在色里头他就没有定了;有些人财色不贪,他入定了,他好名,这名就乱掉了。你就知道事物无量无边,定就无量无边;你在哪一法里面不动心、如如不动了,你在这一法里头入定了。
所以三昧就是百千三昧、无量三昧。悟入华严三昧之后,无量无边三昧统统现前了;换句话说,世出世间一切法他都不动心了。为什么不动心?事实真相彻底了解了,他还动什么心!所以在一切法里头,不起心、不动念,不分别、不执著。
【住深禅定。】
这个深禅定是性定,这就不是修的定了;修的定,定力不深。这是性定,自性本定,他现前了。
【悉睹无量诸佛。】
这个时候所见的境界是佛的境界。自己成佛了,见到一切众生都成佛了,山河大地也成佛了;《华严经》说的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。有人问,《华严经》上这一句话,情是有情众生成佛,这还能想得通;说无情的,桌椅板凳也是无情,它什么时候成佛?无情的是环境,境随心转。你自己成佛了,什么叫成佛?见性了;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当你见性的时候,你一观察,桌椅板凳有法性,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,你说哪个人不是佛?哪一样东西不是佛?统统都是的,所以叫见性成佛,成佛不是别的。所谓见性,换句话说,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见到了,亲自见到,那还有迷惑吗?当然没有迷惑了,这叫成佛。所以成佛是成就圆满的智慧、圆满的德能。
在本经、在我们这一个法门,佛教给我们的方法巧妙之极了。前面都给诸位报告过,一切诸佛是怎样成佛的?都是念佛成佛的,这一部经典就是教给我们念佛的法门;诸经都赞叹,念佛三昧是「三昧中王」,所有三昧当中,念佛三昧是第一殊胜。
【於一念顷。遍游一切佛土。】
这是能力现前、恢复了。一念是时间短,非常短暂的时间,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界,同时都能达到、都能遍游。怎么去的呢?如果没有能力,你去不了的;这个能力是分身、化身,所以他同时可以去。我们今天即使有能力,一个世界一个世界去游,那要多少时间?不能同时去。你能够分身、能够化身,那就可以同时去了。
这个在理论上能不能讲的通?理论上决定讲的通。为什么?因为我们能变的是自性,真心自性。真心在哪里?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真心。所有一切万事万物,就是这个东西变现出来的;所变的,遍虚空遍法界;能变的,它怎么不遍法界!
就像我们做梦一样,梦中所有的境界,梦里头也有天地、山河大地,你醒来仔细想一想,那个梦境是不是你心变的?你要问问,你的心多大?整个梦境都是自己心,整个心就变成梦境了。要问,你的心像什么样子?没有做梦的时候不知道,不晓得心什么样子;做梦的时候就很容易达到,我梦中境界就是心的样子,心现相了。不现相的时候,不知道;现相的时候就知道了。
我们现在这个境界,尽虚空遍法界是我们的真如本性变现出来的,就是自己的自性;原来自性是尽虚空遍法界,那我在虚空法界里面现身,怎么不可能!当然可能。
今天我们为什么不可能?是执著这个身体就是我,除这个身体之外,不是我,所以你就变不出第二个,你就没有办法化身了。心在哪里?心在这个里面,还不在那里,还在这个里面,你看糟糕不糟糕!不知道你的真心是尽虚空遍法界,你不晓得,你迷了。
《楞严经》上对於这一椿事情,讲得很清楚、很透彻。《楞严》一开端,七处徵心。佛问阿难尊者,心在哪里?他很聪明,说了七个地方,我们想不出来。七处都不对,因为他不知道心是遍虚空法界的。所以有这个能力。我们在虚空法界里,能现无量无边身;佛有这个能力,菩萨有这个能力,一切众生个个都有这个能力。有这个能力,他能够自在的现前起作用;我们有这个能力,能力暂时不起作用。这个暂时不起作用,这就有障碍。什么障碍?烦恼障碍了,知见障碍了,烦恼障、所知障,二障把你的这个能力障碍住了。
前面所讲的是自利的德,自己成就了;自己成就了,要帮助别人,下面讲利生的德用。
【得佛辩才。住普贤行。】
这一句要紧,前面讲德遵普贤,那是学习;现在学习圆满,住普贤行,普贤的行愿是完全做到。十大纲领已经变成了自己的思想、见解、行为,这叫住普贤行,所以他跟佛一样的辩才无碍。
【善能分别众生语言。】
所有一切众生的语言,他都通达,所以他能够教化一切众生。
【开化显示真实之际。】
这一句是菩萨教学的纲领,他教众生,教什么?就在这一句上。「开」是开示,是开启,也就是教学。教学的手段,可以用言语,可以用表示;不用言语,用表示也能教人开悟。换句话说,以种种不相同的手段方法,启发大众,让大众觉悟;一觉悟,就变化了。这个「化」是变化,我们中国人从前读书,目的是变化气质,你这个书读了就真的有用了;读书气质没变化,就白读了,叫食而不化。从这个意思,你就晓得化是教学的成绩,他真的变化了,把一个凡夫变成圣人,化凡成圣,化愚成智,化恶成善,这叫教化。所以这个开化,开是教学,化是成就,是这个教学真正得到成绩了。
「显示真实之际」,真实之际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。宇宙是生活环境,人生是本人;换句话说,佛法的教学没有别的,就是我自己跟我们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,佛完全给我们显示出来,我明了了,觉悟了;这一明了、一觉悟,就不叫凡夫,就叫佛,就叫菩萨。
【超过世间诸所有法。心常谛住度世之道。】
这一种教学是世间任何教育都没有的,这是超越了;成就之后,他的心跟佛菩萨一样,只有一个愿望,帮助一切众生。「谛」是真实,真正住在度世之道,自今而后,如何去帮助别人,希望别人也跟自己一样,大彻大悟,圆成佛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