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- (第二十三集)
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 (第二十三集)  1991/6  加拿大  档名:02-009-0023

  请掀开经本六十七面,第二行,从当中看起:

  【其二者。世间人民。不顺法度。奢淫骄纵。任心自恣。居上不明。在位不正。陷人冤枉。损害忠良。心口各异。机伪多端。尊卑中外。更相欺诳。瞋恚愚痴。欲自厚己。欲贪多有。利害胜负。结忿成雠。破家亡身。不顾前后。】

  到这里是一小段。前面一大段讲五种恶,说的是「杀生恶」,这第二段是讲「偷盗恶」。五种恶,每一种里面可以说都牵涉到其他的,不会只有是一个单纯的。所以作恶实在是非常可怕,一个主因,其他的几乎它都会涉及。从这个经文里面,我们看得非常的明显。

  佛说『世间人民,不顺法度』,法度,法是法律,度是制度,用现在的话来讲,不但是国家的法律,包括了社会道德、风俗习惯,当然包括佛给我们的一些戒律,全部都包括在其中。不顺就是不遵守,不能随顺法度,於是乎才奢侈。这个地方的『淫』是指男女之淫,跟前面所讲的不一样,前面那个意思广泛,我们看这个文字就知道了,前面是有三点水的。『骄纵』、『任心自恣』。这些现象在现代的社会里,比从前确实严重很多,这是我们都能够体会得到的。

  『居上不明,在位不正,陷人冤枉,损害忠良』,这四句是指一般在社会上有崇高地位,负领导责任的这些人,完全为了自己的权位,任意陷害别人。李老师在此地小字里头注的「宋高杀岳」,指宋高宗杀岳飞,确实这是举的一个例子。实在讲,宋高宗杀岳飞是一桩历史上的公案,岳飞该不该死?我认为他很该死。过去有很多人觉得我念历史,看法跟人家不一样,真的是不一样。岳飞怎么该死?我的评论是,徽宗是高宗的哥哥,大不了几岁,才三十几岁,岳飞一定要把他迎回来。迎回来之后,说老实话,这皇帝谁作?宋高宗肯把皇帝位子让给他吗?不肯让给他,换句话说,决定不愿意他回来。岳飞一定要把他迎回来,那非杀不可,这是谁的仇敌?宋高宗的仇敌。所以是岳飞头脑没想通,权力利害在当中。秦桧要做宰相,他要做皇帝,你去把他的哥哥请回来之后,换句话说,哥哥做皇帝,宰相一定是岳飞,秦桧跟宋高宗两个都要退下来,这两个人肯干吗?所以我说岳飞愚痴,应该被杀。我的看法跟人家看法不一样,这个要知道。

  世间人权力欲望很重,岳飞实在讲是一腔愚忠,事情没看得清楚。看清楚,应该怎么样?应该退休,不要搞这个事情。里面的心理都看得很清楚,有什么搞头?退休就好了,那他一生真正能保住他的平安,不要再搞这个东西。这是读历史,看我们眼前这些事实,许许多多的看法自然就不一样,就会明了。这个事情,无论是高阶层的、中阶层的、下阶层的,常常看到,心里总得明了。做人一定要能忍让,决定不害人,害人,现在是占一点便宜,后来的果报不得了,想通了之后才真正晓得得不偿失,得到的太少了,失掉太多了。

  『心口各异』,这就是我们讲的口是心非。『机伪多端』,这个人机心、机诈。『尊卑中外,更相欺诳』,上面欺骗下面,下面蒙蔽上阶层。中外是什么?中是讲自欺,自己骗自己,外面是骗别人,自欺欺人,指这一类。这是说明为盗之因,他为什么贪盗?盗就从这儿来,统统是为了自身的权力、自身的利益,他才这样做。『瞋恚愚痴,欲自厚己,欲贪多有』,贪而无厌,『利害胜负』,统统都是从得失上著眼。『结忿成雠』,这就是造业。『破家亡身,不顾前后』,前后是讲因果,前因后果,他不想想,造什么样的因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。如果想到后果的可怕,起心动念自然就谨慎、就小心了。所以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,人不只这一世,还有来世,这一世短暂,来世长远。短暂的享受招得来世很长很长的苦痛,这不值得,这是一个聪明人决定不愿意做的,智、愚就从这个地方来分辨。

  【富有悭惜。不肯施与。爱保贪重。心劳身苦。如是至竟。无一随者。】

  『富』,富贵,李老师小注注得很有味道,「未必净财」,就是他得的财富未必是干净的,为什么?这里面就有盗贪。为什么不干净?财是偷盗来的。偷盗,佛法的盗戒包括范围非常广泛,指是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,统统叫盗财。譬如你做官,你在位有权、有势,人家想托你办事,不得不巴结你,不得不送礼给你,那个礼是他不甘心不情愿,但是非送不可,这都是盗。不一定要自己去偷盗,逼迫人家不得不送来的,也是盗戒。你就晓得盗的范围是多广泛,凡是用一种不正当手段所获得的,全部在这一条戒范围之内,不是你本分应该得到,而你用种种手段得到。人家欢喜送给你也好,不管什么手段也好,甚至於像出家人,如果是歛财、贪财,用种种方法叫信徒还磕头顶礼送给你的,那也是盗,为什么?你是用欺骗的手段。所以这个字范围很广大,我们应当要晓得。

  得到了财富,吝啬,不肯布施,不肯帮助别人。『爱保贪重,心劳身苦』,心天天牵挂著他的钱财,钱多了很麻烦,又怕钱贬值,又怕投资蚀掉了,或者是放高利贷丢掉了,苦处就太多太多了。所以有很多人讲,有钱的人好,羡慕有钱的,他不知道,你仔细看清楚了,有钱的人没有贫人快乐。贫人晚上睡在床上,一觉睡到天亮,什么也不想,日子真好过,有钱的人日子不好过。所以财富,说实在话只要够用就行了。我告诉诸位,够用到什么程度?最理想的标准是一年,我有一年的积蓄,一年够用了就不可以再贪,最多不能超过三年;你的财富能够用三年以上的,这是过分,确实如此。三年以上的财富那真的是过分,不应该。应该怎么样?布施,就施舍。今天你有存一年的,譬如你有三年,你把两年都布施掉,至少我一年还饿不死,这一年就够用了!诸位能够常常这样想,你就能真正做功德,真正布施。布施是财富之因,财布施得财富,你的财富不会缺乏,这是佛给我们讲的,三种布施有三种殊胜的果报。

  要肯施、要敢施,欢喜布施,你欢喜布施,你得的果报就自然,自自然然得来。别人劝你布施,像割肉一样,布施得很痛苦,是布施了,但是布施之后又后悔,心里又难过。这种人有,他将来有没有得果报?得果报,得的果报得来好辛苦,不是得的很痛快,是得的好辛苦。就是你布施的痛快,将来你的果报得来的很痛快;你布施很困难,你得的果报也不容易,但是会得来。这是说明这都是世间相。所有财富,实在讲,我们自己能享受的实在太少,太有限了,那些东西不过是给你看看而已,你就那么迷惑颠倒,哪里是自己的?不是的,不过是看看而已。与其是看看,何不如让大家去享受,这才是个聪明的想法。

  『如是至竟,无一随者』,这就所谓是「万般带不去,唯有业随身」,没有一样东西自己能带得走。

  【善恶祸福,追命所生,或在乐处,或入苦毒。】

  这就是讲将来的果报。你造的善业,三善道享福,你造的恶业,三恶道受苦,这就是『善恶祸福』。善恶是讲的因,祸福是讲的果,这个东西真的是跟著你的,你死了它也跟著你走,你不管投生到哪一道都丢不掉。

  【又或见善憎谤。不思慕及。常怀盗心。悕望他利。用自供给。消散复取。】

  这是讲盗业的行为,前面都是叙说原因,他为什么会有盗心?会有这种意念?这个地方说明的事实,他的行动。『见善』,善人、善事他不知道羡慕,他还毁谤,这个罪过非常之大。古圣先贤教给我们「敬君子,远小人」,也就是教给我们,要亲近善人,远离恶人。对於恶人的态度是敬而远之,见到面恭敬,远是什么?远是不跟他交往,是这个意思。也不是说故意躲避,那就错了,见面还非常恭敬、有礼貌,他所讲的东西我们不听就是了,他教给我们东西我们不去学习就是了,这就叫远。所以不是拒人千里之外,不是这个意思。

  『常怀盗心』,常有这种意念,这个意念是别人的东西自己希望得来,得到之后,享受完了,想办法再去动脑筋再去取别人东西,就是这个意思,『消散复取』,贪而无厌。这个范围非常之广大,包括所有一切财物,所有种种的手段,都包括在其中。下面这是讲果报。

  【神明克识。】

  这个『识』字念去声,当动词。

  【终入恶道。】

  『神明』是什么?这有两个意思,第一个是天地鬼神。天地确实有管这些的神明,这不是假的。佛法虽然不拜神,但是佛法承认宇宙之间有天神、有鬼神,天神跟鬼神的社会跟我们世间大致上差不多,他是有组织的,有专门管赏善的,有专门管罚恶的,天地鬼神有这一类的。可是他有没有权害你?他没有权。譬如警察,警察没有权干涉你,你犯了法,他就有权抓你;你不犯法,他要抓你,他犯法,他没权。所以,我们人造作这些罪恶,神明那个地方已经也是登记了,将来你死了之后再给你算帐。这是一个讲法,这是一种通俗的讲法,但是确实是有这个事情。

  佛法对於这个讲法并不重视,佛法重视的神是自己的神识,佛法重视这个讲法,也就是俗话讲良心。你要受良心的谴责,为什么?你做的坏事你一定记得,你阿赖耶里的印象抹不掉,这种恶的念头常常会起现行,晚上也作恶梦,也有很多恐怖,「神明克识」,这些恶念就会引你到恶道去。所以这三恶道,说实在话谁叫你去的?自己去的,就是这些恶的念头牵引著你去。佛法里面讲,人临终之后到六道投胎,什么力量?业力。你哪一个念头强,这个念头就牵著你投胎,贪的念头强,就到饿鬼道去,瞋恨的念头强,就到地狱道去。由此可知,并不是阎王判你入哪一道,阎王说判你入哪一道,那是世俗的说法,不是佛法的说法。佛法说你自己去的,六道都是你自己去的,这确实不能怪人。

  【自有三途。无量苦恼。辗转其中。累劫难出。痛不可言。】

  『三途』,三途是你自性变化出来的,换句话说,自作自受,不是有人在那里安排。我上次给诸位讲章太炎的故事,地狱的刑罚是受罪的人自己变现出来的,没有这个罪的人看都看不到,这是真的。所以,一切境界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,天堂、地狱没有例外,连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自性变现出来的。佛法讲得的确是究竟圆满,十法界依正庄严,无量无边诸佛刹土统统是自性变现出来。所以造物主是谁?是自性,就是自己的真心,这是宇宙万有的本体。《华严》上说得很好,「应观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」,心就是真如本性,所以才是自然而然的,没有一点勉强。

  底下一段是第三段,是讲「邪淫恶」。

  【其三者。世间人民。相因寄生。寿命几何。不良之人。身心不正。常怀邪恶。常念淫佚。烦满胸中。邪态外逸。费损家财。事为非法。所当求者。而不肯为。】

  这一段是说明这个世间亡命邪淫之人,作恶不知道身心、家庭的损害,他统统忘掉了。当然,这种人自古以来就有,没有现在这么多。古时候实在说虽然教育不普及,那是真的,没有像现在这么普及,可是从前教育的深入人心,那个影响比今天深远的太多了。即使在乡村农家没有念过书的,他对於读书人尊敬、对於读书人羡慕,读书人讲的一句话,就跟帝王圣旨差不多。所以地方上有一些纠纷,从前哪有警察?哪有这些司法官?有了纠纷怎么办?找个教书的,三家村穷秀才,找他来评评理。他给他一说,孔老夫子怎么说,孟老夫子怎么说,大家就心服了,问题就解决了,不要法官、不要警察。这是从前教育所产生良好的效果。

  还有一种是辅助教育之不足的,就是歌舞、戏剧。古代的歌舞、戏剧是教育,你看看戏剧所编的,它的内容不外乎忠孝节义;唱的歌词,孔老夫子《论语》里面给它订的一个宗旨,「诗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思无邪」。歌舞的目的是导入你的思想正确的,对於宇宙人生有个正确的想法、看法。可见得从前娱乐它的目的是教学、是劝善,不像现在,现在这些歌舞是教人作恶,唯恐你不坏,你说这有什么办法。我在台湾的时候,曾经有一次,这很多年前,在方东美先生家里,有一些客人,也是谈到时局的问题,问方先生,他说美国将来会不会亡国?我们从历史上来看,没有千年万世的国家,罗马也会亡国。於是大家就问了,美国亡国第一个因素是什么?第一个原因,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什么?方老师答应的两个字,「电视」,他说这个东西将来是美国亡国最主要的一个原因。电视是什么?教儿童、教社会、教成人,教他杀盗淫妄,这还得了。真有学问的人,他一眼就看到。

  所以那时候他提醒,我们台湾的电视要注意,但是还没有严重到美国那个程度,逐渐逐渐在变质了,这不得了。你看台湾现在立法院打架的这些镜头,这个教育小孩很深。现在小孩在学校,我听说小学生、初中学生打老师,跳到桌上砸东西,为什么?学立法院。小孩就开始学,将来长大了,他们那个动作比现在的高明太多了。现在立法院打架算什么,小儿科的,你说这怎么得了。

  佛在此地一开头劝我们,『世间人民,相因寄生』,这就是我们彼此互相的依存,才能够生存在这个世间。『寿命几何』,几个人想到这个事情?这是给我们说明真相。『不良之人』这是指那些邪淫的、贪淫的,『身心不正』,这底下容易懂,好懂。佛在此地告诉我们,不当做的他拚命去做,应当要做的他不做。应当做的是什么?要去读古圣先贤的典籍。古人的书不能不读,特别是中国的古书。我们的老祖宗对於后代的子孙,可以说是真正对得起,设想的太周到了。他们把他自己一生的智慧、经验写成书本留给我们,怕的是文字会随著时代改变,改变到后来你看不懂了。像今天的拉丁文。我们走两条路,语言会变,想出一种文,文不变,永远不变,这个文叫文言文,永远不变。你只要会文言文,孔老夫子两千五百年前的人,你念他的文字就跟通信、当面谈话一样。你想想看,这种设想,这是大智慧,全世界任何国家民族里头没有的,这是一种工具,把几千年他们的智慧、他们的经验、教训留给我们做参考。我们今天子孙不肖,不念文言文、废弃文言文,这实在是太痛心了,怎么能对得起祖先?

  学问、见识都是从古籍里头得来,你读经长学问,你读史长见识,你对於一切人、事看法自然跟别人不同,你看得清楚,你看得深远。所谓是你有几十年的眼光、几百年的眼光,从哪里来的?就是从古圣先贤这种智慧、经验累积来的,这个要知道。所以,一定要念古书。念古书,现在人家一听说念古书,文言文太难了,文言文难在哪里?难在你不肯学,难在这个地方。在民国初年,小学生,十二、三岁的小学生写出来的作文,小学生大概是四年级的,我现在手上还有三本,民国初年小学生的模范作文,是三、四年级的,中年级的,那个作文现在大学文学系的学生都写不出来。什么原因?人家念,现在不念。学佛,文言文非常重要,因为经典最晚的翻译都是宋朝。所以李老师教我们文言文非读不可,不难,他说你只要能够背诵五十篇古文,你就有能力阅读;你能够背诵一百篇古文,你就能够写作。所以这个东西就是要熟念、熟背!现在人一听到背书都吓倒了,不肯背书,真的,大学文学院的学生,恐怕连五篇古文都背不熟,不要说五十篇了,那有什么法子。

  所以我教人念《无量寿经》,《无量寿经》四十八篇,李老师的标准只差两篇,差不多了,你把这个东西念熟了。这个东西,尤其在海外,希望你们教给小朋友、你们的子弟,教他念这个书,把它当作古文念,当作国文念。你念这个书第一个好处,中国的语言不会忘记,你天天念。第二个,中国字认得,不会丢掉。第三个,文言文学到了。你将来读中国古书、读佛教经典,你这个基础、这把钥匙拿到了,对你没有障碍,文字对你没有障碍。第四个,佛法的根基也打下去了。一举四得。你们如果能记住我这句话,回去教你们小孩,我这一个月就没有白来,一举四得。以后他的好处,他对你父母会感激一辈子,这个时候要把他奠下根基。这是『所当求者』,真正是要求的,最重要的一桩大事情。有这个,其他可以说统统都包括在其中。

  【又或交结聚会。兴兵相伐。攻劫杀戮。强夺迫胁。归给妻子。极身作乐。众共憎厌。患而苦之。】

  这就是因为贪淫而造的杀业、而造的盗业,可以说是其他的杀、盗、妄语、饮酒是因这个原因就统统都全了,恶业都做全了。一个因会牵涉到其他,都具足了。

  【如是之恶。著於人鬼。神明记识。自入三途。无量苦恼。辗转其中。累劫难出。痛不可言。】

  果报跟前面一段所讲的没有两样,统统是在三途。三途之苦我们没有法子能够想像,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里面,实在讲那说的是微不足道,把那个痛苦只是透露了一点点。大家能够熟读《地藏经》,细心去体会,然后才晓得恶决定不能做。佛在本经上所说的「所当求者」,最殊胜的、最圆满的就是叫你念佛求生西方,永脱轮回。

  【其四者。世间人民。不念修善。两舌。恶口。妄言。绮语。憎嫉善人。败坏贤明。不孝父母。轻慢师长。朋友无信。难得诚实。尊贵自大。谓己有道。横行威势。侵易于人。欲人畏敬。不自惭惧。难可降化。常怀骄慢。赖其前世。福德营护。】

  第四段先说明妄语的恶因。人为什么会妄语?当然因素很多,佛在此地也是把最主要的给我们说出来了。首先说世间人『不念修善』,这句话是总说,如果他念念断恶修善,当然恶业就不会造,他不念善,他念恶。『两舌』,两舌是挑拨是非,许多人有这个习气,你说他有意的吧,也不见得是有意,你说他是无意的吧,好像也是有意,很难讲。在这个人说那个人的是非,在那个人说这个人是非,叫他两个不合,挑拨是非。大的,就挑拨两个国家打仗,不知道多少生灵涂炭,你说这罪多重。两个人不合,这个罪就很重了,要是两个家庭不合、两个团体不合、两个国家不合,罪更重了。这些佛《地藏经》里面讲,死了以后堕拔舌地狱。

  我过去在台中的时候,胡适之死的那一年,那个时候我有一个老朋友,以后也到台中,是李老师的一个好学生,徐醒民居士。他那个时候在新生报做记者,好像胡适之是在一次谈话演讲的时候,当时倒下去,就那样死掉了。徐醒民居士在场,他一看到胡适之倒下去之后,马上就来了很多医生,医生把他嘴巴打开,拿钳子拔舌头来看,他给我写封信,他说胡适之堕拔舌地狱。真的,没有错。胡适之是什么?他在中国专门讲外国的东西,中国人不懂外国,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;他在外国专门讲中国东西,外国人不懂中国东西。两头骗,骗了几十个博士,这是盗!妄语!所以死堕地狱。说老实话,中国今天遭这样大的灾难,他有很大的责任,提倡白话文,打倒孔家店,都是他带头干的。所以谁消灭中国文化?他开端的,所以这个人是罪人。他是安徽人,跟方先生同乡,方先生一提到胡适之就拍桌子骂,还搞什么纪念公园,实在不像话。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这是两舌。

  『恶口』,恶口是说话粗鲁,说话难听,不晓得柔和。『妄言』是欺骗人,『绮语』是花言巧语,说出来的话很好听,实际的目标都是骗人。像现在的歌舞,唱的歌词,电视、电影里面那些道白、那些歌曲统统是绮语。

  这是口四种过失。它的起因是『憎嫉善人』,憎是瞋恨,嫉妒,对於善人。『败坏贤明』,贤明之人,总要想方设法去阻挠他、去破坏他。『不孝父母,轻慢师长』,孝亲尊师在世出世间都是根本大法,儒家的教学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,佛法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。不孝父母决定不会尊敬师长,不能尊敬师长,你的学业决定不能成就,在我们佛法里面讲,法身慧命的依靠就是老师。所以,佛法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。今天佛法,诸位想想有没有办法再复兴?难,太难,根基没有了。早年我还没有出国的时候,在台湾弘法那个阶段,有些法师有机会到外国,在国外建道场,有的时候碰到我,给我谈起来,我当时就劝他不要建道场。他说为什么?我说你去建祠堂,不要建道场,建祠堂。祠堂怎么建?不要建一家的,建中华民族百姓宗祠。像你们在这边,在外面的华侨,这样筹款容易。你建一个寺庙,不是佛教徒不会捐钱,你建祠堂,我们敬祖先,凡是中国人都愿意出钱,财源得来容易,建祠堂。祠堂里面就可以讲经说法,为什么?提倡孝道。人能够知道孝亲才会尊敬师长,然后才能够建立寺院。你说先建寺院,没有孝道的观念,寺院不能产生作用。所以,我有些看法跟一般法师的看法不一样。在国外的弘法先提倡孝道,有孝亲再尊师,孝亲尊师,佛法就可以建立,这也是有个次第、有个顺序,不能颠倒。

  当然,不孝不敬,朋友也就无信了。人与人之间交往依什么?完全依利害,於我有利,今天是朋友,利没有了,明天就是敌人,你说这个社会多可怕,道义没有了,说实实在在还不如禽兽。狮子、老虎会吃小动物,它吃饱了就不吃了,小动物在他面前走,它理都不理它,饿得不得了才抓一个吃。人不吃也害人,你说怎么得了!人心之坏比豺狼虎豹不晓得要坏到多少倍,这个我们要知道的。如果没有圣贤人的教育,人不如禽兽。所以,禽兽它的罪受满了,会再转世,会到人道、会到天道。人得到人身,死了之后转世多半都下去,为什么?心行不如禽兽。诸位冷静去观察,你就晓得。

  『难得诚实,尊贵自大,谓己有道』,这现在我们常常听到。『横行威势,侵易于人』,凭著自己的势力欺负人、压迫人。『欲人畏敬,不自惭惧』,自己不晓得惭愧,拿现在话说,这个人已经没有良心,丧失了天良,不怕将来的果报。『难可降化』,就是遇到诸佛菩萨,对他也无可奈何,为什么?不肯接受。『常怀骄慢』,骄傲、贡高我慢,这一类的人。这一点诸位同修要记住,真正有学问、有道德的人决定是谦虚的,不会有一个说有学问、有道德会傲慢的,没有这种人。孔老夫子在《论语》里面就说过,他说假如这个人的才华像周公那样的,「有周公之才之美」,美是讲才华、学问,「使骄且吝」,假使这个人傲慢、吝啬,孔老夫子说「其余则不足观矣」,这个人就不必谈了。你就晓得,凡是真正有学问、有道德、有修行的人,决定是谦虚。

  你要不信,你看《华严经》,你看《华严经》五十三参,五十三位善知识,善财童子去拜访,没有一个不是自己谦虚,赞叹别人。善财童子亲近他,跟善财童子讲一篇大道理,教导他之后,就说我在无量法门里面只知道这么一点点,我不如其他的那些善知识,你应当去亲近他们。自谦而尊人,菩萨。我们没有看到一个菩萨贡高我慢的,没有看到一个菩萨自己认为了不起的,没见过。佛法里头没有见过这种人,儒家,你看看孔老夫子的弟子,夫子不必说了,你看他的学生,没有一个是傲慢、是贡高的,这是世间圣贤,愈是有学问、愈是有修养的愈谦虚。凡是有骄慢,我们就记住孔老夫子的一句话,「其余则不足观矣」,我们对他就敬而远之。

  这些人往往他很有威势、很有福报,福从哪来的?佛在此地讲『赖其前世,福德营护』,营是经营,护是保护,他今天还有这么大的势力,还有这么大的福报,是他前世所有的。今生所造的罪业,不是他致福的原因,这个诸位要记住,是他前世是个好修行,今生得这么大的福报,有这么崇高的地位,是前世修的。

  【今世为恶。福德尽灭。】

  这一生作恶多端,前世的福报虽然大,逐渐也就消失掉,也就享受尽了。到福报享尽的那一天:

  【寿命终尽。诸恶绕归。】

  福报享尽了,享尽,恶业现前,这个时候后悔来不及了。

  【又其名籍。记在神明。殃咎牵引。无从舍离。】

  这就是业力牵著他,摆都摆不脱。我们中国俗话说「举头三尺有神明」,这个也不假。作恶多端的人终归有报,「不是不报,时辰未到」,时辰到了一定有果报。

  【但得前行。入于火镬。】

  『火镬』是油鼎,这是地狱里头一种刑罚,下油锅,这是油鼎。所以,口妄语罪过是堕这个地狱。除这个之外,刚才讲拔舌地狱,拔舌是轻的,再重的是烊铜入口,就是把铜铁熔化了,给你灌到嘴里头,这样倒下去,你就想想那是什么样的罪。这都是口恶的罪,油鼎是最重的,受这些罪。

  【身心摧碎。神形苦极。当斯之时。悔复何及。】

  在这个时候后悔来不及了,造作的时候很容易,受苦的时候,那是来不及了。你要知道将来的果报,我们今天言语不能不谨慎。所以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,你造的一切善恶与佛菩萨不相干,你将来得善报,佛也没沾光,你得恶报下地狱,佛也没有受牵连,与佛不相干。佛真是苦口婆心点醒我们,叫我们自求多福,绝不骗你。骗你是什么?骗你是有企图。佛对我们有什么企图?既不要名,也不要利,你看看哪个经上叫你盖个大庙去供养他,没有!佛什都不要,这给你讲的话就是真话。什么都不要,什么条件没有,来劝你、点醒你,你要是说他有问题,也许就精神不正常。一个精神不正常的人能够说出这么多经典吗?又不像。说的是头头是道,有条不紊,不像精神不正常。我们仔细思量,佛的确是大慈大悲,清净平等照顾一切众生,是希望你自求多福,希望你好。

  再看最后一段。第五段是「饮酒恶」,这一段,古人有说它里面含的是「意三恶」,意三恶就是贪瞋痴。这样一来,不但是五戒,把十善都包括其中。因为这一段有很明显的说到酒,也说到贪瞋痴,所以古人这两种说法都很有道理。我们先看因缘。

  【其五者。世间人民。徙倚懈怠。不肯作善。治身修业。】

  『世间人民』,什么叫『徙倚』?徙倚用现代的话来说,就是犹豫不决。无论对人、对事我们讲没有主见,一会儿想这样、一会儿想那样,犹豫不决,总在那里徘徊,不能下一个决断,就是形容这个意思。『懈怠』就是懒惰,真的,这个毛病很严重。我们想想可能自己就有,特别是对於善法,尤其是对於佛法里头第一经典、第一法门,你听了之后,想学又还不想学,这就是徒倚懈怠,这毛病都出来了。不能斩钉断铁把决心加下去,那是大智慧、大福德。放下万缘,不但是世间一切法放下,所有一切佛法也放下,我只在佛经里面取一部经,就取这部经。几个人有这样的智慧?几个人有这样伟大的决定?很少,那也是亿万人中一、二人而已,不是多数,极其少数。这是徒倚懈怠。

  『不肯作善』,这是我们所说,不务正业,苟安放逸。『治身修业』,业就是事业,对於你在从事的这个事业不肯认真努力去做,对於身心的修养疏忽了,事业的经营也疏忽了。

  【父母教诲。违戾反逆。譬如怨家。不如无子。负恩违义。无有报偿。】

  现在在这个社会,家庭问题很多、很严重,这都是说的这个。实在讲佛在三千年前讲的,讲的是什么时候?正是我们现在社会现象。从前佛讲这个,很少有,很少听到,儿子不孝父母,把父亲杀掉,这在古时候很少听说,现在时有所闻。李老师以前给我们讲了一桩故事,这都是实在的。好像是在清朝时候,有一个地方出了这么一个大不孝的事情,儿子把父亲杀了。当然这个儿子是要判死刑的,没有话说的。国家对这桩事情怎么处理?把县长撤职。为什么?这是你这一县子民你没有管好,你不够资格做县长。巡抚,就是省长,记过。出这么一桩事情。更严重的,从前有城墙,城墙拆掉一个角,皇帝下命令拆掉一个角,是你这一个地方上的耻辱,你这一县人的耻辱,怎么会出这么一个人!你想想看,国家看的多严重,哪里像现在。所以,古时候社会安定有安定的道理。现在大家讲人权、讲自由了,我听说在国外,在美国,父母教孩子,要想体罚他、责罚他都不可以。邻居一听说,去告状,警察就来了,你没有资格做小孩的父母。你说这怎么得了?这不得了。

  我记得,大概要是年龄比我大的人也许都记得,好像是在民国二十几年的时候,那个时候我们政府的法律里面还有一条叫「亲权处分」。大概是在民国二十几年以后,三十年废除了,这条法律没有了。什么叫亲权处分?亲权就是你父母,你父母如果告这个儿子,这个儿子不孝,你把他杀掉,就没有话说,马上就杀掉。父母不要这个儿子了,你在这个社会上怎么能立足?这叫亲权处分。所以,李老师常讲,有这条处分,做儿女的还不太敢悖逆,为什么?他有生杀之权。这条法律取消了,父母对於再不孝的子女也无可奈何,这个对於整个社会道德确实有很大的影响。想想从前有些法律条文,我们现在看了好像是不人道,但是对於整个社会的安定实在是很有道理的。

  这是说明现代家庭、父子关系状况,确实是『譬如怨家』,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,『不如无子,负恩违义,无有报偿』,儿女对於父母不孝,对於父母不知道养育父母,不知道报答。

  【放恣。游散。耽酒。嗜美。】

  因为这个地方有这一句,所以古人说这一段是饮酒恶,这里有这么一条。『美』,此地讲的是美味,就是贪饮食,好酒、好吃。

  【鲁扈。抵突。不识人情。】

  『鲁』是鲁莽,『扈』是跋扈。『抵突』就是今天讲的抗拒,你给他讲的善言,劝导他,他反抗、他抗拒,不但是不接受,他抗拒,那真是反目成仇,『不识人情』。

  【无义无礼。不可谏晓。】

  『谏晓』是劝导他,这种人不能劝。可是在今天社会,这些人真的很多,我们见到,只可以远远的躲避,少惹麻烦,他的所作所为不能劝导。甚至於是不可以谈论,免得惹麻烦,免得人家把你当作仇敌来报复你。

  【六亲眷属。资用有无。不能忧念。】

  对於家亲眷属不照顾,不能照顾。

  【不惟父母之恩。】

  『惟』是思惟,他不想父母养育之恩。

  【不存师友之义。】

  『存』是心里面存念,心里头也不会念老师、朋友的道义。

  【意念身口。曾无一善。】

  这是讲身口意三恶统统具足,找不到一条善的。下面再说痴。

  【不信诸佛经法。不信生死善恶。】

  第一句就是不信佛法,第二句是不相信因果轮回,他不相信,这是愚痴。不信佛法,在今天这个社会实在讲相当普遍,原因是什么?原因是对佛法有严重的误会,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。知识程度低的,容易接近迷信,什么叫迷信?事情没有搞清楚就相信它,这叫迷信。没搞清楚,没搞清楚就相信,这是迷信。所以,我们要想学佛,佛有没有搞清楚?没搞清楚就想皈依,糊里糊涂皈依,迷惑颠倒的皈依。实在讲这个皈依都不算的,都是假的、形式上的,这个不好。所以说凡事都要追根究柢,把它搞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我们应该怎么做才做,那就对了。

  所以我跟同学说,我学佛三年没有拜过佛,什么原因?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拜佛,没搞清楚。我看别人拜佛,我也不反对,我自己决定不拜佛。我在佛面前三鞠躬,我用现代人的礼节,我想你们是古人的礼节,你们是古人,我是现代人,这当中有代沟。凡是一桩事情我要没有把它搞得真正清楚,我就不会相信它。我在那里打个问号存疑,我要了解它,这是对的,应该如此。什么事情多问几个为什么?把它的道理找出来,这才行。哪有叫你干什么就干什么?这太可怕了。叫你趴著磕头你就磕头,我看到年轻人,那些大专学生,办讲座的时候,他们很乖都会磕头,我看了很好笑,我也很佩服,很了不起。为什么?我做不到,你们很乖,教你怎么做就怎么做。我这个人不听话,教我怎么做,要把道理说出来,说得我心服口服,我才会做。所以你就晓得,我入佛门是很不简单的。

  但是我入佛门之后,影响很大。我从前在那个机关里面做事,我们那个机关里面是基督教的势力,基督教徒很多,都是些达官贵人,见到面一坐下来都是谈基督教。我学佛之后,头发剃掉,大概我学佛六个月头就剃掉了,不穿皮鞋,穿布鞋。我同事就告诉我,我俗家姓徐,他说老徐,你知道不知道,我们现在这个机关里头有些改变了。我说什么改变?没有人谈基督教了。我一想,是的,最近一、两个星期没有谈基督教,没有那么多了。我说为什么?他说你这个老顽固(叫我老顽固),这个老顽固信了佛,佛里头一定有一套东西,没有一套东西他不可能接受的。我在基督教两年,没有受洗,《新旧约》的圣经我从头到尾至少看了两遍,我很仔细的看。牧师要我受洗,我提出七十多个问题,没有一个问题能答覆我,他说你这魔鬼。说我是魔鬼,没法子。这总讲理!哪有说不讲理,糊里糊涂就跟著去的,这不行,这我做不到。所以说一定要搞清楚,不搞清楚我是决定不肯干的,我有这么个个性,当时我们同事、长官都晓得。我信了佛,他们虽然没有接触,就晓得佛教里头一定有道理,就有这么个概念。

  所以,『无义无礼』之人,这没法子说、没有法子劝。『六亲眷属,资用有无,不能忧念』,不知道『父母之恩』,不知道『师友之义』,一直到不信佛法,不信因果轮回,不相信六道,这是愚痴。

  【欲害真人。斗乱僧众。】

  这是瞋恚。『真人』是有道德、有学问、有修持的出家、在家的这些人,他想害这个。『僧众』是僧团,这就是破和合僧,造这个恶业,这瞋恚。

  【愚痴蒙昧。自为智慧。不知生所从来。死所趣向。不仁不顺。希望长生。】

  底下跟我们讲愚痴的果报。这样愚痴的人,自以为是的人,天天在造杀盗淫妄,贪瞋痴慢,自以为有智慧,自以为别人不如他,不知道生从哪里来,死了到哪里去,他不晓得。『不仁不顺』,仁是对众生没有仁慈的心,顺是讲天理。『希望长生』,他要长生,就是前面讲的前世的「福德营护」。

  【慈心教诲。而不肯信。】

  这是指的父母师长、诸佛菩萨大慈大悲教导他,他不接受、不相信。

  【苦口与语。无益其人。】

  苦口婆心劝导他,对他没利益,他不能相信、不能接受。

  【心中闭塞。意不开解。】

  他听不进去,他完全不能够理解。

  【大命将终。悔惧交至。不豫修善。临时乃悔。悔之於后。将何及乎。】

  这一段是讲果报。到你命终的时候,命终果报现前了,地狱相现前,那个时候来不及了,那个时候后悔没用,一定随业所牵,堕落三途。

  【天地之间。五道分明。】

  后头这一段是结论。『天地』也就是讲宇宙之间。『五道』就是六道,说五道,天道、人道、畜生、饿鬼、地狱。阿修罗道,说六道,阿修罗是从天道里面再分出来。所以五道就是六道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

  【善恶报应。】

  人天是善道,地狱、饿鬼是恶道。

  【祸福相承。】

  祸中有福,福中也有祸。

  【身自当之。无谁代者。】

  自作自受,谁都不能够代替谁,这一点诸位同修要知道。佛菩萨大慈大悲,没有办法代我们受苦,没有办法赦免我们的罪业,说是赦免罪业的,这是假的,没这个道理。佛法常说「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」,没有办法的。这样子看起来,学佛的人的确很悲惨,为什么?我们过去造作的恶业太多了,怎么办?佛法是真正讲理,佛法讲,因不一定会结果,因要结果必须要加上缘。佛法知道因果不能改变,缘操纵在自己手上;换句话说,我要善报、恶报,我自己可以主宰。佛法讲缘生论,它重视缘。譬如说我有瓜的种子,我不想要瓜,我把瓜种放在茶杯里,放一百年它也不会结成瓜,为什么?没有缘。它的缘是什么?土壤、日光、水分、肥料,这个东西统统具足,它才会长成,种子才会结成瓜。你只要把缘断掉,果就不会现前。但是因,因在,因在不结果,我有能力把缘控制住。从前虽然造的种种恶因,我从今天起不造了,缘就没有了,虽有恶因不会结果。我们从前也种了一些善因,善因虽然不多,有,不能说没有,我今天把这个缘特别加强,断一切恶,修一切善,善的果报马上就现前。所以,因缘果报那个权还在自己手上,给诸位说,这不在佛菩萨手上,也不在上帝手上,也不在阎罗王手上,在自己手上,自己决定自己的前途,这是佛告诉我们的。所以没有人能够代替的。

  【善人行善。从乐入乐。从明入明。恶人行恶。从苦入苦。从冥入冥。】

  这就是修善的人,换句话说,他生活环境一天比一天好,一生比一生殊胜,作恶的人是一世不如一世,这是决定的事实。

  【谁能知者。独佛知耳。】

  佛五眼圆明,这些因果报应的事情,他看得清清楚楚。

  【教语开示。信行者少。生死不休。恶道不绝。如是世人。难可具尽。故有自然三涂。无量苦恼。辗转其中。世世累劫。无有出期。难得解脱。痛不可言。】

  这是佛看到这个现象非常感叹。『难得解脱,痛不可言』,是那些造恶业他自身的感受,不是佛,佛不会痛苦。你堕落,他痛苦,没这个道理。他要痛苦,他就不叫佛了,为什么?佛动了心、动了感情了。佛不动心的,佛心地清净,一尘不染。所以,痛不可言是造恶业的人。

  【如是五恶。】

  五恶这是讲的因。

  【五痛。】

  这是讲现在世的苦报。

  【五烧。】

  是来生的恶道。

  【譬如大火。焚烧人身。】

  这样的因缘果报是决定不能作。

  【若能自於其中一心制意。】

  这就是佛教给我们断恶修善。『若』是假使,我们在这个五浊恶世,就在当前这个社会当中,我们能够觉悟,能够一心控制自己的意念,不让自己的邪思常常起现行,能够:

  【端身正念。言行相副。所作至诚。】

  对人、对事、对物都要用真诚之心。

  【独作诸善。不为众恶。】

  别人作恶,我不作,别人不肯修善,我修善,我自己清楚将来有好的果报。

  【身独度脱。获其福德。可得长寿泥洹之道。是为五大善也。】

  问题就是你要把这个事实真相看清楚,利害得失看清楚,我们自己晓得怎样去做。尤其是遵照这部经的教训,决定往生不退成佛,就是经上讲『可得长寿泥洹之道』,长寿是无量寿,泥洹是成佛,大般涅盘。

  诸位同修,我们这次讲席圆满的一天,我们本来是有个三皈,会长告诉我,他说还有几个受五戒的。诸位受五戒的,必须把这一章多念几遍,这一章就是讲五戒。我们念了之后,自己能不能真正遵守?如果在佛面前宣示受了戒,就得要条条做到,为什么?你做不到,你是罪加一等,为什么?欺骗自己,欺骗佛菩萨,这何苦?做不到就不要,何必要这个面子?我受了戒的,其实我是受了罪的,我有罪了,罪人,那何苦?真正做到,这是应该的。如果看看我这还是很不容易做到,暂时不要受,努力去学,学得差不多了再来受,这才是对的。免得受了做不到,变成天天欺骗佛菩萨,良心不安。如果良心安了,说老实话那没良心了,因为良心决定不安,变成麻木不仁,就是经上讲的不能够「谏晓」的。

  再看底下一章。

  【重重诲勉第三十六】

  这一章是显示恶因、恶果,我们要晓得真相,要知道恐怖,知道它的可怕。佛在末后劝我们要正心诚意,要不忘功夫,以免败悔。请看经文。

  【佛告弥勒。吾语汝等。如是五恶。】

  李老师的注解注得很简单、注得很清楚。『五恶』是因,就是杀盗淫妄酒。

  【五痛。】

  花报,现世报。

  【五烧。】

  果报,是来生三途的苦报。

  【辗转相生。】

  因中有果,果中有因,还有是每一条里面都具足其他的四条,这就是『辗转相生』,这五条会起连带作用的。

  【敢有犯此。当历恶趣。】

  这是佛给我们提出的警告,只要你敢犯,你将来一定堕恶道。这不是佛判的刑罚,不是的,佛看清楚这个事实真相,他告诉我们的,你这么做决定堕恶道。

  【或其今世。先被病殃。死生不得。示众见之。】

  这是就果报这种现象来劝我们。我们看到有许多病苦的人,缠绵在病榻上,求生不得,求死不能。一病病十几年的、二十年的,日夜要人伺候,病到严重的,家亲眷属都不认识,就那口气不断。这就是痛,就是现世的果报。我们见了,难道不觉悟?为什么会有这个果报,要想想那是什么原因。

  【或於寿终。入三恶道。愁痛酷毒。自相燋然。】

  这在临死的时候,你看他那个痛苦的样子,也值得我们警觉。我们俗话常讲好死好生,这个人死的时候很安祥,面貌很好,不恶,这个人决定不堕三恶道;死的时候不好,样子不好,面貌不好看,都是恶道去了。从这些地方都能给我们消息,都能告诉我们因果报应的事实,这是从果上说的。下面再从因上说。

  【共其怨家。更相杀伤。从小微起。成大困剧。】

  这一段就是讲,从因上讲,冤冤相报。我们必须要知道,冤冤相报,一世比一世残酷,起因是微不足道,到后来结果就可怕了。

  【皆由贪著财色。】

  追究它的根本原因,不外乎前面所讲的贪瞋痴,贪瞋痴慢这是原因,『贪著财色』。

  【不肯施惠。各欲自快。无复曲直。】

  『曲直』是讲一个道理,不讲理。

  【痴欲所迫。厚己争利。】

  一切罪恶的根源都从这里发生的。

  【富贵荣华。当时快意。不能忍辱。不务修善。威势无几。随以磨灭。】

  这是说明世间富贵荣华的享受是很短暂的,不能长久,你保不住。你要真正觉悟了,前面跟诸位报告过,我们自己能够节俭一点、能够忍一点,把我们的多余布施给社会,供养大众,这个福报就非常之大。社会为什么不安稳?为什么有动乱?大家都晓得贫富不均。富的人能够匀一点帮助贫人,贫人感激,不会去抢劫,不会去犯法;他是到了不得已,富人不肯舍,他在那里不行,嫉妒、瞋恨,才干出这个事情出来。所以我们真正读佛书,遵守佛的教训,确实可以做到社会的祥和。在生活上帮助他,在教育上帮助他,在事业上帮助他,一个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,我好,大家都好,这才真好;我好,别人不好,我也保不了,这个要知道。底下说:

  【天道施张。自然纠举。茕茕忪忪。】

  这一句是形容惊慌失措,没有依靠,身心不安的样子。

  【当入其中。古今有是。痛哉可伤。】

  『天道施张』,就是自自然然的一个道理,『自然纠举』。『当入其中』,中就是指三恶道,果报必定在三恶道里,古今没有例外的,堕落在三途就苦不堪言。

  【汝等得佛经语。】

  佛在此地劝勉我们,「人生难得,佛法难闻」,特别是这部经。夏莲居会集这个经的时候写了三首偈,末后一首说,这都是讲的真实话,一点都不为过,「佛说难信真难信,亿万人中一二知」,这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可见得得到这部经难,太难太难了。所以此地讲『得佛经语』,就是指的本经。得到之后应该:

  【熟思惟之。】

  多念、多想想,每天念、每天想,你能想你就会觉悟,你会觉悟,你慢慢就会离苦,你就会离恶,一切恶念、恶事自然就不造了。这一生决定能够超越六道轮回,决定能够往生成佛,这才不辜负阿弥陀佛,不辜负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这个法门,不辜负十方一切诸佛如来给我们作证明,使我们的信心坚定,这是诸佛的恩德。

  【各自端守。】

  守佛的教诫,守佛的教训。

  【终身不怠。】

  就是认真努力精进。

  【尊圣敬善。】

  『尊圣』,圣是佛,怎样尊重他?依教奉行就是尊重。不是说供养的佛像天天给他磕头礼拜,不是,那是表面的,那是假的、虚伪的,不是真实的,真实的是要把经典的教训做到。佛教给我们怎么做,我们就怎么做,这是真正的尊重世尊,尊重阿弥陀佛。『敬善』,善是善人,哪些善人?已经往生的那些善人,这是我们的榜样;现在一心一意念佛求生净土的这些善人,为什么?他们将来不久都要到西方去作佛,这是真正的善人,这是我们尊敬的,我们要跟他学习的。

  【仁慈博爱。】

  诸位记住,『博爱』两个字是从佛经里头来的。过去孙中山先生常常用这两个字送人,劝大家博爱,博爱出自於佛经里头。要仁慈、要平等的爱护一切众生。

  【当求度世。】

  『当』是应当,应当要求超越世间,这才是办法,这个才叫一了百了。你不能超越世间,就是生到天上,天还是有寿命,还是有麻烦的,不是究竟解决问题。

  【拔断生死众恶之本。】

  『生死众恶之本』是什么?就是前面讲的杀盗淫妄酒,贪瞋痴慢,这就是生死众恶之本。为什么会有轮回?因为心里头有这些东西,就有轮回。轮回,六道轮回是自己业力变现出来的,只要你心里面有这些东西,就有六道轮回。所以,必须把这个因拔掉,把这个因缘给它断掉。

  【当离三涂。忧怖苦痛之道。】

  『三涂』是最苦的,出不了三界也不应该堕三恶道;换句话说,来生能够得人天两道也还不错,堕到三恶道就太苦了。可是诸位总得要晓得,六道都不是究竟解决问题,一定要念佛,一定要放下。放下,一般讲很难,你要想想,地狱你愿不愿意去?不愿意去就得放下;不放下?不放下将来就是往那去。想到这个地方就恐怖了、就太可怕了,你自然会放下。再看看世间人,老苦、贫苦、病苦、死苦,你看看这个要不要受?不想受。不想受,放下,好好的念佛求生净土。这一句佛号真正念成功了,我在讲席常常告诉大家,我讲的是真话,这个法门是不老、不病、不死,不死的法门,临命终到西方极乐世界是活著去的,不是死了去的。

  所以往生,就在台湾这些年来,我们都看到几十个人,走的时候站著走的、坐著走的。走之前十几分钟跟大家说话,有说有笑,音声宏亮,没有一点病的样子。说「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了,你们大家念佛送我一程」,大家开始念阿弥陀佛,念了不到十五分钟,他走了,不病,不死。走的时候告诉大家,阿弥陀佛来接我,我已经看到他来了,我跟他去了,给你们拜拜,再见,他走了。你想想看,不死的法门,这样的好处你不要,你真是迷惑颠倒,有什么法子?这些真的事实,我们在台湾看到这么多。在台北,李济华老居士往生的时候,那就是很明显的一个例子。人家一点病也没有,走之前跟大家讲经说法讲了一个半钟点,苦口婆心劝导大家,讲完之后跟大家拜拜,我要回家去了。人家以为,他八十多岁了,以为他老了,说了一个半钟点说累了,回家了。哪里晓得一下讲台,旁边沙发上一坐,就走了,他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,多自在。他是一个多月以前就晓得,所以每天去看看老朋友,辞行。自己晓得哪一天走,晓得什么时候走,走之前还苦口婆心的讲了一个半钟点,劝大家念佛。所以这个的确要知道。

  【若曹作善。云何第一。】

  佛最后劝勉我们,我们大家要想修善,哪一个善是第一善?

  【当自端心。】

  心要端正,心要正这是第一善。心里面没有邪思、没有妄想、没有执著,这就善了。

  【当自端身。】

  身要合乎礼节,一举一动合乎礼仪。

  【耳目口鼻。皆当自端。】

  孔老夫子所讲的,非礼勿视、非礼勿听,就这个意思。凡是不合礼的,我们不见、不闻,这叫端正,『皆当自端』。

  【身心净洁。与善相应。】

  这样修善叫第一善,身心都善。

  【勿随嗜欲。】

  这是讲,『嗜』是什么?你的嗜好、欲望,不能随它,随著自己嗜好、欲望是决定要做坏事。

  【不犯诸恶。】

  这是身。

  【言色当和。】

  言是言语,色是容貌,对人要笑脸迎人,和睦相处,这是口业。这里面讲的是身口意三业。

  【身行当专。】

  这一句非常重要。在世间无论从事哪个行业,你要专你的事业才会有成就。你学佛,佛的法门很多,一切法门里面也要专学一个,你就会成功。所以专这个字非常重要。

  【动作瞻视。安定徐为。】

  这是告诉我们,一举一动要安祥、要缓慢,不要操之过急,什么事情慢慢来。

  【作事仓卒。败悔在后。】

  你做事情匆匆忙忙,欲速则不达,你会失败,你会后悔,你不能成就的。

  【为之不谛。亡其功夫。】

  『谛』就是慎重,你做事不知道小心,不晓得谨慎,你的功夫就没有了,就丧失掉。这末后可以说佛的确是苦口婆心的劝导我们。我相信头脑冷静的人、聪明人一定能够遵守。

  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
  我们的讲经还有三次,后面的好讲,后面有很多经文很容易懂的,念念就可以了。我们专修念佛法门,早晚课诵就是要有一个目标,所以我们的课诵没有照寺院课诵本去做,为什么?我们的目标不相同,我们是一心一意求生净土。我们的早课,你自己在家里做早课,不是团体就比较方便,香赞什么都可以免掉。三称本师释迦牟尼佛,然后念开经偈,开经偈不念也没有关系,念也可以,再就念本经的经题,经题念完了念本经第六章,就是四十八愿,四十八愿念完了就念佛,赞佛偈念不念没有关系,喜欢念也可以,不喜欢念就念阿弥陀佛就可以。佛号念完了,回向、三皈依,这是早课。早课的目标是希望我们的心、我们的愿跟阿弥陀佛一样,与阿弥陀佛同心同愿。

  晚课也是这个仪规,念经的部分就换成了本经的三十三章到三十七章。我们现在正讲到这个地方,你就晓得这是遵守佛对我们的教训。我们念了之后,改过自新,念一遍,检点,佛给我们教训哪些,我们犯了这个过失,赶紧改过来;哪些地方我们照做了,我们很安慰,继续要保持。使我们的行为、我们的道德、行为跟佛相同,我们目标在此地。所以说整个修持的目标,要与阿弥陀佛同心、同愿、同德、同行,就决定往生,没有不往生的道理。有多余的时间,你读全经,你念得愈多愈好。念多了,常常想想,常常反省反省,自然就开智慧。大家有没有问题?

  对了,这个同修他问我,他说「你刚才说,未弄清楚便信是迷信,那信解行证的次序是否应调一下,解行证信?」

  你说的这个话一点都没错,是这样子的。所以佛法先告诉你信,信解行证这个顺序,第一个信是对老师人格的相信,这就不算是迷信,是有条件的信。因为我相信佛不妄语,就凭这一点我相信他。佛所讲的道理我不懂,我慢慢再研究,理论懂得之后,这个信叫正信。开头的那个信是叫强信,勉强的相信,开头是勉强的相信,到理解之后,这是正信。没有把理论搞清楚,这个信不是正信,所以说是迷信。但是他迷信是有条件的,不是无条件的,无条件的迷信很可怜,有条件的迷信还是值得赞叹。到你从行,行里面证实了,把这个解证实了,这个信叫真信。所以,信从头贯彻到最后,到你真正证得,那个信才叫究竟信,那个没有问题,完全圆满了。所以,这一个信字,是从头到尾一直贯下来的,没有错的。

  没有问题了,我们就明天见。